买文具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0篇)
1.买文具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买文具》教学反思15篇
《买文具》教学反思1
《买文具》这节课是在认识了“倍”之后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题意,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难点在于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解题方法,买文具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袋鼠阿姨的文具店开业的情景,很多小动物来买文具,分别买了不同数量的笔,然后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找出要求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点在以后的学习中,特别是解决问题时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在众多的数学信息中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的能力。
学生在找准信息解决时,因为是求倍数关系的问题,所以在让学生理解上没有让学生充分感知是哪两个数量在进行比较,所以学生分析问题时没有找准应该选择用乘法还是除法来进行计算,有的孩子能正确列式解决但是说出的理由却是和算是意思完全相反的,由此看出,在这节课上,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在讲解是可以配合画图或者摆小棒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样难点应该能比较容易突破。
在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上,我认为要教给学生分析题意的方法,比如勾画出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画图、摆小棒等。用这些方法来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买文具》教学反思2
《买文具》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导入时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帮老师买文具,充分利用教材提供文具种类和价格,让学生知道买文具需要钱,明白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再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小组内拿出之前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先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通过交流解决买1支钢笔应该怎样付钱,然后老师再此基础上通过认一认的活动,利用课件强化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并归纳出人民币的单位。
本节课的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因为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对分的应用几乎为0,学生有的根本没有见过面值是分的钱,因此在换算单位的时候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各种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安排兑换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游戏。尤其是在用一元钱换零钱时,学生更是积极的参与其中,答案异彩纷呈,有换10张1角的;2张5角的; 5张2角的; 1张5角、2张2角、1张1角;1张5角、1张2角、3张1角。通过学生的拿、数、想、比等手段,使学生体会到兑换方案的多样性,富有趣味地得出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并推出:1角=10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因为本学期开始我们实施的是灵动课堂,所以在课堂上我主要是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购物活动,学生在组内讨论,互相付钱,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去,此时学生兴趣高涨,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学生在买卖之中互帮互学,在付币、找币中体验购物过程,积累经验,加深了知识的实际应用,也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买文具》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的起始课,主要是认识中括号,学习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对整数混合运算进行总结性学习,重点是分清各种情况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依据教材的设计意图跟安排,我制定了两个学习目标。
1、结合“买文具”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顺序的合理性,掌握运算顺序(包括带有中、小括号的),能正确计算。
2、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看题,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在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后,让学生观察后,独立解决图中的问题,并把自己的方法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当学生提出分步计算跟综合计算两种解决方法后,立刻抛出问题,“两种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逐步明确了运算顺序。在学生理解了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就出示书上相应的练习,要求学生先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练习完成后,开始引导学生认识中括号,通过出示一道算式,让学生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该环节给予学生充分时间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认识只有小括号,无法使等式成立后,明白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让学生说说添上中、小括号后,该算式的运算顺序。最后,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请学生总结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通过本节课的实际教学,让我认识到:本班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对于运算顺序并没能完全掌握,还是容易出现各种错误,特别是没先看清题目,就直接按从左到右顺序进行计算。因此,在课后练习时,不断提醒学生要先看清题目,先知道运算顺序,再动手进行计算。
《买文具》教学反思4
《买文具》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乘加乘减之后,解决除加除减的一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题意,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难点在于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解题方法。在教学中,创设了笑笑和淘气在李阿姨的文具店买作业本儿的情景,让学生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这点在以后的学习中,特别是为解决问题时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让学生在众多的数学信息中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的能力。
学生再找准信息解决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有的孩子能正确列式解决,但是说出的理由却是和算的意思完全相反了,由此看出,这节课上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今后的教学上,我认为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画图,推理等,用这些方法来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买文具》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落实中,要注意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结合。如在教学解决“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这一问题时,因为是学生初步接触除加混合运算,所以要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弄清题意,先探索分布解决的方法,再由分布算式过渡到综合算式。这样,学生就懂得了综合算式中每步的意思,从而也就懂得了因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在教学“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时,要注意学生知识的迁移,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解决前一个问题的经验,所以在解决本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来解决。对于那些解决问题确实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同桌之间交流后再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
在教学“哪种做法对”这一环节时,可以机动一点,既可以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在学生完成了课后“练一练”第2题的基础上,收集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再结合错例进行讲解、订正。这样,有些学生因为犯了同样的错误,所以更能引起注意,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买文具》教学反思6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在解决第一个层次上教材安排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 元可以买几个书包?给出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对于这几种方法,可以这样理解的:第一种减法其实就是除法的含义;乘法是为了后面的试商作准备;摆人民币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学情分析
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法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
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②在归纳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数学。
②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情感与态度:
①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通过买文具送给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学生分享到关爱他人快乐,与别人共享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2.“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也是本节课重点。
《买文具》教学反思7
《买文具》一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基础上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实题材中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不仅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而且表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然后将问题集中到用“竖式计算”,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估商,再计算,将对估算意识的培养渗透在每个环节中;最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一节课下来自认为很完美,认为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应该很好接受。结果在练习中发现错误百出:
1、商的位置不对,尤其是商是两位数的。
2、当商是两位数时,写上十位上商后不知道跟除数相乘,直接写一个跟被除数一样的数。比如:“100除以10” ,应该让学生学会从高位算起,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然后再进行计算。也就是十位上商1与除数相乘应得10,而有些同学直接写出商10,与除数相乘得100。
3、做“140除以20”这样的题时,应是个位上7与20相乘得出140,而有的同学写商的位置不对,把商写在十位上,再把7与除数相乘得14,个位上的商又补上0。
《买文具》教学反思8
本节课仅仅是对小数的一个初步认识,结合“买文具”这样一个具体的情境,以现实生活用钱(“元、角、分”)为基础,使学生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而理解小数的意义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联系生活情境买文具,认识商品的标价牌,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
“买东西”是学生都有的生活经历,读懂商品的标价牌又是购物所必须的一项技能。教学中我创设生活情境买文具,通过看懂商品的标价,在付钱给商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我们通常用几元几角几分来表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现在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建立元角分与小数一一对应的联系。
2、设计同桌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人说小数,另一人说是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交换进行,这 样既巩固了小数与元角分的互相转化,也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3、初步认识小数后再与整数进行比较,建立小数的概念。什么样的数是小数?让学生观察标价牌上的小数与以前学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多了一个点,教师此时说明这个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接着探讨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从形式上来讲,小数都有小数点,从理论上小数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认识了这些就可以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小数。比如后来的“5.0”是小数还是整数。由于5.0有小数点,因此5.0应该就是小数。
3、读、写小数。通过“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先让学生们自己读一读,然后老师讲解,,整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读法一样,小数部分的读法象电话号码那样读,是几读几,小数点读作点,。
4、加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带有元角分的数的相互改写。本环节利用主题图让学生试写,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5、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尽量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程序较为清晰,一环扣一环,每一步教学目标明确,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
《买文具》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学习混合运算顺序,并对整数混合运算进行总结性学习,重点是分清各种情况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上课伊始,我依据教材的设计意图跟安排,制定了两个学习目标:
1、结合“买文具”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顺序的合理性,掌握运算顺序(不包括带有中括号的),能正确计算。
2、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认真看题,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惯。并找学生读一读,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初步的印象。之后出示教材的主题图,让学生找数学信息,随后跟随笑笑和淘气一起去买文具,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买三个计算器和一个钢笔需要多少钱?学生依据以前学过的知识不难列出算式,学生独立列算式计算,我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列的都是分布算式,只有一个学生列的综合算式,我立即让她把算式列在黑板上,+=,学生对这个综合算式都能理解,对结果也没有疑义,随后我就引导学生说出四则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边的,并把这道题的脱式计算过程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然后课件出示课本上的练习题,我没有让学生立即就做,而是先一块说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之后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看孩子做的差不多时,找了四个学生来黑板上板演,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四个孩子没有一个做对,提问时也知道运算顺序,我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问题出在哪了?课的结尾我又回到了主题图,让学生自己尝试提出问题,并和同桌交换解决。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觉得创设情景可以更精彩,数学离不开生活,可以截取超市购物的视频,把学生带到购物现场,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没有达成,这是最大的问题,关键原因是我没有给学生规范过程,并没有把规范的脱式计算的过程明确地展示给学生,继而导致后边的练习出现了错误,过程更是做的五花八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与孩子规范的数学,把知识讲清楚,而不是模模糊糊地就急于让学生做练习。最后我觉得这节课缺少孩子之间的合作交流,没有体现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没有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总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可以让孩子几人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自己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回报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易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总之,这节课没有体现高效课堂,学习目标没有达成,以后还需要多多学习,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教学中遇到疑问及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
《买文具》教学反思10
本节课主要学习除加、除减两步混合运算,突出现实情境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在教学本节课时,先让学生了解情境图的内容,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发展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作业反馈了解到孩子们脱式计算格式问题较多,所以本节课重点强调,在前两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这节课同学们理解的很快,但是每次回答问题的都是固定的几位,其他同学的反馈很少,以后需要多多注意,课堂掌控能力有待加强。交给学生自己讨论的时间较少,本节的重难点把握的不够,今后需多注意。
《买文具》教学反思11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同学的认知水平、积累的生活经验,紧紧围绕重点、难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同学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通过小淘气买文具的情境引发同学学习的热情,从观察文具的种类价格迁移到人民币的使用,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必需认识人民币。这一环节的设计考虑到了同学的经验,从同学的知识起点动身,合理地利用教材。
关注同学的生活经验,开展各种同学熟悉、兴趣的数学活动。注重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解决一些对他们来说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如对“1元=10角”这个关系,不少同学不是都能很好地理解。对于这个问题,设计“1元钱兑换10张1角”的师生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同学在动手操作中感知“1元=10角”这个进率,、遵循一年级同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本节课设计了把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和换算关系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合活动中。让同学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充沛调动同学的主观能动性,把同学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激发同学的探索、创新的欲望。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缺乏,希望各教师多提珍贵意见,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买文具》教学反思12
《买文具》一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基础上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实题材中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接着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仅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而且表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然后将问题集中到用“竖式计算”,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估商,再计算;最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分为了以下两个层次来进行:
1、80÷20与140÷20,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学生在解决时通过以前学过的口算来完成,老师主要在于帮助其解决商的定位问题。并通过比较80÷20与140÷20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感知除法竖式的算理与法则,从而完成从口算到竖式的迁移。
2、通过具体情境呈现90÷30与165÷30,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比较两个算式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来进一步的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法则和算理,并且会进行运用。
在小结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在列竖式做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以及做的方法。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遗憾的地方:一是个别学生在板书竖式计算出现的计算错误,忽视了纠正。二是三位数除两位数(整十数),商是一位数到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转弯有些过急。
《买文具》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1、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
2、买文具时,能与售货员正确对话。
3、教育学生说话时态度要大方,语言亲切、有礼貌,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耐心。
教学重点
1、能进行买卖文具的对话并使用礼貌用语。
2、分角色对话时做到态度大方自然。
教学难点
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质量差、价格贵、售货员或顾客出现差错)能及时应付。
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到文具店或商场文具柜台买文具,也可以观察别人买文具,记住买文具的过程,感知买文具的一般知识。
2、每个同学准备一两件文具,并贴上价格标签。
3、用纸作一些钱。
4、有放文具的柜台课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想象,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吗?今天我们去文具店买文具,好吗?(板书课题)(出现挂图)
1、你们瞧,已有两位小朋友比我们先去文具店买东西了。你们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售货员阿姨又会怎样说呢?
2、(下面我们请三位同学来扮演图中的售货员和顾客。板书:售货员顾客看看他们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分角色表演。
3、师生评议。(他们表演得过且过怎样?谁愿意来说一说。他们都很讲礼貌,顾客表达也很清楚。师:说得真好。)(板书:文明礼貌,表达清楚)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个这样的顾客呢?
二、学生试练,进行合作,实践。
1`、利用自备学具,小组演练。(请同桌的同学把各自的文具盒打开,放在桌子中间,然后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顾客,练习一下怎样买学习用具。开始吧。)
2、指名表演。
3、师生评议。(你们说他们表演得好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说得真棒。)
三、举一反三,深化训练
1、师生表演,设置训练情境。
(1)是啊,这位售货员非常热情周到,现在连老师也想向她买学习用具了。)
(2)师边说边走向扮售货员的女生进行交际。
(3)师拿着刚买的圆珠笔在手心写写画画说:这支圆珠笔真不错,还有香气呢。咦?怎么断水不能写了呢?这可怎么办呀?同学们,如果你们遇到了这种情况(小黑板出示:买学习用具,发现质量有问题,应该怎么办?),请同桌的同学进行讨论。
2、鼓励发表意见。(如:退换圆珠笔;还可以怎么办?打投诉电话。你还懂得拿起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做得真棒。)
3、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还遇到过别的情况吗?
如:以次充好;价钱太贵;忘了找钱;多找钱;态度不好
4、面各小组自主选择一种情况,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演一演。
5、根据学情,选择上台表演。
6、师生评价,激励扩展求异。
师小结:大家在买东西时,不管遇到任何意外情况,都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四、读一读儿歌
五、总结提高,课外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们特别能干,学会了怎样买自己所需要的文具。回家后,能不能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帮妈妈购买一些日用品?
(小黑板出示)实践题帮妈妈买日用品
附板书设计 :
买文具
售货员 顾客
文明礼貌 表情达意
教学反思: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新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一岁,听课状态出乎我的意料,个个学习劲头很足,今天学习的新课是《买文具》,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是对小数意义最初步的了解。教学时我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购物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自然引入小数;再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和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同时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圓、贰角、壹角、壹分、贰分小面额的人民币不认识,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壹、贰、叁不认识,二是因为有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目前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已经不流通了,学生不认识。发现问题后,我及时把壹、贰、伍、拾这几个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完成第三页练一练第一题:用小数写出具体的几张钱币为几点几元时错误就少多了。我还要求学生这样表述:几个几元几个几角几个几分合起来是几元几角几分,写成几点几元。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用合起来的回答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今后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
总之,全课围绕着价钱的两种表示形式认识小数及小数表示的意义,较好的达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虽然是开学第一天上课,但是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我感到心中也有说不出的喜悦。
《买文具》教学反思14
《买文具》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是对小数意义的最初步的了解。
教学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星期天笑笑去文具店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她看不太明白,因此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你能从这幅图里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在解读主题图的时候找到小数,发现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一样,不是整数元的,有的不到1元。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圓、贰角、壹角、壹分、贰分”小面额的人民币不认识,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壹、贰、叁……”不认识,二是因为有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目前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已经不流通了,学生不认识。发现问题后,我及时把“壹、贰、伍、拾”这几个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完成第三页“练一练”第一题:用小数写出具体的几张钱币为几点几元时错误就少多了。我还要求学生这样表述:“几个几元几个几角几个几分合起来是几元几角几分,写成几点几元。”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用“合起来”的回答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今后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
总之,全课围绕着价钱的两种表示形式认识小数及小数表示的意义,较好的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买文具》教学反思15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接触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角、分这件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比较好的方面
(一)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为学生开创充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空间,重点解决一些对他们来说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如“给人民币分类”的问题,在学生自主讨论后,答案五彩缤纷且不正确时,做一小提示,学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还可以按元、角、分来分,这样不仅开动了脑筋,而且还了解的人民的材质和单位知识。再如认识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货币时,先让学生观察,自由说特征,教师再做以归纳和引申,就很容易记住了。再如探究元、角、分关系时,教师进行操作,由学生看操作而得出“1元=10角”“1角=10分”的兑换率,体会参与学习的快乐。
(二)体现了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为学生创设了模拟购物的情境,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中不仅学会了使用人民币,而且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游戏“逃离晕头转向岛”环节不错,以帮助贪玩的淘气做出晕头转向岛为任务,进行闯关游戏,通过“换一换”“填一填”“算一算”“买东西”这几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
二、不足的方面
(一)教学评价上还略单一,缺乏生生之间的评价,鼓励性用语也很简单,不富有激励性。
(二)课堂预设为做好,时间把握不足。如其中的两个环节“分类”和“问题一:买一支1元钱的钢笔可以怎么付钱?”前者是因为对学生估计过高,以为很容易解决,但是事实却相反,耗费了较多时间,后者是对学生估计过低,答案太多,我却一直在等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实完全可以把自己当学生也去参与解决问题,这样会节省时间,而不至于铃声响后课还未上完,练习到后面结束较匆匆。
(三)重难点应该是重点要掌握的内容,觉得自己教学设计上还是没弄好,感觉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太好,要加强改进。
(四)也应该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教育,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人民币,培养积极的价值观。
2.买文具教学反思 篇二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落实中,要注意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结合。如在教学解决“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这一问题时,因为是学生初步接触除加混合运算,所以要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弄清题意,先探索分布解决的方法,再由分布算式过渡到综合算式。这样,学生就懂得了综合算式中每步的意思,从而也就懂得了因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在教学“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时,要注意学生知识的迁移,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解决前一个问题的经验,所以在解决本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来解决。对于那些解决问题确实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同桌之间交流后再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
在教学“哪种做法对”这一环节时,可以机动一点,既可以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在学生完成了课后“练一练”第2题的基础上,收集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再结合错例进行讲解、订正。这样,有些学生因为犯了同样的错误,所以更能引起注意,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3.买文具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三
南留完小 曹胖胖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对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将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较快地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结果。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采用为获奖同学买奖品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中提出与情境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感知、交流后得出结论,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不仅学会了运用已学的小数的意义、小数加减法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来解决问题,还渗透了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小数乘法的意义的理解。
3.部分后进生掌握不够好,对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还不够灵活,需课后辅导。
4.买文具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买文具"、"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进一步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填一填"等练习来使学生了解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
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镇,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认识,都有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但是学生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不是真正的理解,有的无法正确购物。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并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同时,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力求"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2、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钱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生活进入课堂
1、同学们请看谁来了?(多媒体出示蓝猫图像)它今天来是想请我们去参观刚开业的蓝猫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去吧!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 师:你想买什么文具?买这些文具要用什么购买呢?
2、师:世界上的钱有好多种我们国家通用的钱币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制成的叫硬币,另一种是纸制成的叫纸币。(师用实物演示)
评点:创设"蓝猫文具店"这一富有童趣的情境,把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的购物活动--"买文具"带入课堂,让学生在买文具的购物中初步认识人民币,感知使用人民币的意义。这样的教学,使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使孩子们逐步明白学数学是自个的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探索新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1、学生汇报课前搜集"人民币"的相关信息
师:你们见过哪些面额的人民币(根据学生的介绍多媒体出示人民币)谁愿意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
2、了解学生简单运用人民币的情况
师:老师真佩服你们,用这么多的办法记住人民币。老师想看看你们谁认得多,认得准。
师:我指人民币,请同学说说面值
生:我说面值,请老师举起相应面值的人民币
师:我说颜色,你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区分2元、2角)
3、比较人民币的单位
师: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你会说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各是什么? 生:角、分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4、探索元、角、分的关系
(1)师:请小组长拿出一张1元钱,跟小组其它同学换成1角,想想该怎么换呢?比比哪个小组换得快,换得对(学生拿出学具盒里的钱进行交换)并引导学生推导出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2)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师生推导出1角=10分)
评点:人民币对于来自城镇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大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过它,有的还会正确使用。因此,老师先为学生提供"生活经验再现"的机会,"你见过的哪些面额的人民币?谁愿意说说平时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再为学生搭造"数学学习"的平台,"我指人民币,请同学说面值;学生说面值,老师举起相应面值的人民币……"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对新知学习的方法,淡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和灌输,共同分享"数学学习"的快乐,较好地挖掘了学生的信息资源,初步感知"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联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兑换零钱"的游戏。多媒体播放动画:小熊拿了一张5元钱到蓝猫文具店买刚笔,可是蓝猫没有零钱找它。师:你们说怎么办呢?现在我们就来帮帮蓝猫的忙(多媒体出示P71第1题)你可以离开座位走下去自由选择一位好朋友互相换一换,说一说。)
2、填一填、做一做。(多媒体出示P71第2、3题)师: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把它填在书本上。学生独立完成(实物投影反馈)
3、买尺子。
师:听说蓝猫文具店里的尺子很漂亮,我们也来买一根吧。
4、一元钱买学习用品。
(1)师:如果你只有一元钱,想买一些学习用品,你们想想,能买哪些物品呢?(学生自己说)(2)开展购物活动
师:现在请小组长当服务员,其它同学当顾客用你手中的1元钱来买自己想买的文具。
(3)汇报刚才活动情况。
评点:学习"人民币"这个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学中,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在教师引导下的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买圆珠笔",让学生体会兑换人民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买尺子",让学生体会买同一种物品(币值相同)有多种付钱的方法;"一元钱买学习用品",让学生体验同样的钱也可以买不同的东西。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强调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发现数学,再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孩子们在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思考、交流、合作探索与问题解决,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动场所,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生2:我学会了用钱买东西; 生3:我会认很多钱;
生4:我知道了当售货员很不容易,要学会计算。生5:我知道人民币上还有国徽。
师: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要怎样爱护人币民呢? 生1:不要把它折成小船; 生2:不要在上面乱写乱画;
生3:不用的时候把它放在储蓄罐里。
评点: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获取人民币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使用人民币的意义,学会爱护人民币,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总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这节课较好地把握课标这一精神,确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敢于冲破教材的局限,把原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摸、看、拿、比……"手段观察人民币,改为先由学生自行汇报课前收集"人民币"的有关信息,再介绍记住人民币的方法,后进行简单运用。老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方面,孩子们可以大胆地把课前自己对新知学习的方法充分地展示;另一方面,有个别学生确实还掌握不好的,这也恰恰提醒老师要给予必要点拨。这种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做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很少考虑知识的来源和实际的应用,孩子的应用意识淡薄,多数学生只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思想,关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各种学生熟悉、兴趣的数学活动,注重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时,老师为学生开创充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空间,重点解决一些对他们来说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如对"1元=10角"这个换算关系,不少学生不是都能很好地理解。对于这个问题,设计"1元钱兑换10张1角"的小组合作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根据"请小组长拿出1元钱,跟同组同学换成一角一角的钱。比一比,哪组换得又对又快。"的活动要求,同组的几个孩子你一张,我二张共同凑成10张1角,进行1元即10角的人民币兑换活动,在动手操作中感知"1元=10角"这个进率,突破了教材的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把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换算关系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合在有趣、真实的数学购物活动中。在活动中,穿插完成P71第2、3题的练习题,学生在明白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后,独立完成。透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真诚合作、大胆探索和实践应用,主动地学习与建构,形成自身对人民币有关知识的真切理解,体现了教师的动态设计(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按照学情调控教学,更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行为中渗透。
办公室装修
5.买文具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顺序的合理性,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看题,耐心细致的计算的良好习惯。3.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
教学重点:体会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脱式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先算乘法的理由。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让学生口答:5+8-7,12+4×4,(5+1)×7这三道算式,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三道题的运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15分钟)(一).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2.读题,明确题意,独立思考,尝试列出算式。3.汇报列式的依据,并说明每一步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4.根据算式的意义试做,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运算顺序。5.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6.探究“22×3+24÷4”表示的意义和算法,结合情境理解运算顺序。7.组织学生展示算式,并让其说明列式的依据。8.组织学生讨论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
22×3+24÷4 22×3+24÷4
=66+24÷4 =66+6 =66+6 =72(元)=72(元)9.小组内先讨论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比较后选出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10.讨论、交流,总结:在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思考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汇报。
(2)出示教材47页的三道计算题,先组织学生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后汇报结果。
(3)讨论后汇报:在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三、巩固提升。(16分钟)1.教材48页“练一练”1、2、3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运算顺序。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师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板书设计
买文具(一)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2×3=66(元)
22×3+24÷4
24÷6=6(元)
=66+6
66+6=72(元)=72(元)
6.《买文具》教学设计 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零用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
教学准备
1、剪下附页二中的人民币小样;
2、搜集并整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吗?好久没见它,原来,它开了一个文具店,今天开业,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看去看看。(课件出示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参观文具店
师:机灵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钱呢?
师:你喜欢哪样文具?想拥有它吗?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买。
2、认识人民币
(1) 小组内交流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 组长整理同学们介绍的内容,进行汇报。
[课前学生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并整理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所以在这里,我让孩子自己进行交流,再由组长整理进行汇报。]
(3) 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纸币,生活中还有一种钱币是金属的,叫硬币。
(4) 共同辨认硬币。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
[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在此,向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3、巩固新知
游戏:我问你答
(1) 教师说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学具。
(2) 教师说特征,学生拿出人民币。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机灵狗想让我们陪它一起去银行换一些钱,让我们跟它一起到银行去,看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课件演示机灵狗用一元钱换十个一角钱;用一角钱换了十个一分钱)
(1)课件中止,学生汇报:在银行知道了什么。
(2)继续看课件,机灵狗提问:“小朋友们,五元能换多少张一元?两角能换多少张一角?五角能换多少张两角和多少张一角?”(钱由图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们,机灵狗的文具店来顾客了,快看看,她想买什么?
“我只带了一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出示各种文具及价格)
师:小朋友们,她带了一元钱,能买什么呢?
同桌在一起讨论,再集体说。
(2)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一起看看机灵狗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出示各种面值的钱,学生计算。
[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四、学生互评、自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
[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不但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巩固了本课所学,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买衣服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
二、练一练。
第一题:
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
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
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
三、数学故事
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
去商店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会用复名数表示商品的价格。
2、借助操作,能表示多个商品的总价。
教学过程
二、观察主题图
1、看清主题图的含义,解决提出的问题。
2、也可以设计模拟购物,在活动中计算多件物品的钱。
3、也可发在活动中提出其他的问题。
二、填写一填。
目地是熟悉计算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根据主题图选取有用的信息,
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购买多件物品的钱就可以了,不需列式。
应找回多少钱
教学目标
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应付款和找回的钱。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
1、让学生看清图意。
2、根据统计表的要求填一填,教师也可以借助模拟活动进行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一、说一说
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应付的钱和应回的钱就可以了。
不需要列式。
二、数学游戏
1、解释游戏的规则,组织学生做也准备工作。
2、在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级地参与。
7.《买文具》教学设计 钱春燕 篇七
教学目标:
1.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
2.买文具时,能与售货员正确对话。
3.学会买东西时时态度自然大方有信心,语言亲切、有礼貌,听别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教学重点:
1.能进行买卖文具的对话并使用礼貌用语。2.分角色对话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难点: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应付。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课前请两位学生准备一段买文具盒的情境对话。先学提纲:
1.小朋友,你有没有单独去文具店买过文具?有没有看过其他小朋友买过文具?回忆一下自己买文具或看别人买文具的经历,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2.积累常用的礼貌用语:欢迎光临 请问 对不起 谢谢 再见 打扰了 麻烦您。
学情分析:孩子都有过买东西的经历,但是交际语言和行为没有规范化,可能出现说话不清楚、没礼貌、不会讨价还价等现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小朋友,文具是大家学习的好帮手,是我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你们有没有单独买过文具呀?还记得最近一次买过什么文具?说给大家听听。2.你可不要小看买东西,那可是一门大学问,今天我们就来学做文明的顾客,学会买文具,板书课题。
二、感受拟说,大胆尝试
1.看,张晓雨去超市买文具,(由两位小朋友课前排练好的内容)请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仔细看,如果他表现好,你可得夸夸他。内容如下:
售货员:欢迎光临,小朋友,请问你需要点什么? 张晓雨:阿姨,您好!我要买一个文具盒。
售货员:小朋友,你看,这排货架上全是文具盒呢!你要哪一种? 张晓雨:阿姨,我想买这个汽车形状的文具盒,多少钱一个? 售货员:这个稍微贵点,18元一个。张晓雨:可以便宜一点吗,阿姨? 售货员:那就15元钱吧,小朋友。张晓雨:谢谢阿姨,给你钱。阿姨再见!售货员: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2.你们觉得张晓雨表现得棒不棒?谁来夸夸她?(引导学生从表情、礼貌用语、身体姿态等方面评价夸奖。)
3.看来,张晓雨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顾客,值得我们学习。4.想当一名文明的小顾客吗?老师想当售货员跟小朋友一起演一演买文具的过程,同意吗? 5.师设置障碍,与生合作,示范交际。
障碍1:价钱高。障碍2:要买的文具的品种没有了。6.在评价中归结买文具的要点:(1)有礼貌地问好(2)说清楚买什么(3)用心听,细心挑(4)问价、还价、付钱(5)有礼貌地告别
三、自由表达,精彩纷呈
1.学会当个文明的小顾客了吗?说说看,当个文明的小顾客,买东西时要做到哪几点?指名说。
2.如果现在让你去买一样你最需要的文具,你想买什么呢?先想一想买什么,该怎么说,然后和你的同桌演一演。
3.同桌表演。(表演时,鼓励学生大胆些,可以让学生站起来,摆好“商品”像模像样地卖,真真实实地买。)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在交际中的表现,帮助其丰富对话的内容。
4.选代表汇报表演,学生点评:是否表达清楚清楚要买的文具、是否文明有礼,对话是否合理,神情是否自然大方。
四、合作交流、智慧碰撞。
过渡:小朋友,生活是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还有很多的精彩等着我们,瞧,下面三位小朋友已经站上了舞台,他们该怎样去做呢?
交际场景一:天气炎热,李静拿着两元钱去小卖部买冰激凌吃。他该怎样当个文明小顾客,买到自己喜欢的“三色杯”呢?
交际场景二:家里的酱油没有了,妈妈要明明去小店买一瓶“海天老抽酱油”回家。他给了明明十元钱。酱油的价钱是六元五角。你能帮当一回明明,给妈妈买到合适的酱油吗?
交际场景三:顾芳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妈妈要顾芳买两斤番茄和一斤土豆,妈妈给了他20元钱,看着顾芳买菜。聪明的顾芳,怎样才买到又便宜,又新鲜的菜呢? 1.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境,演一演。2.交流表演,围绕板书上的要求师生评说。3.颁发“文明小顾客奖”“聪明小顾客奖”
五、课堂总结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一项新本领——买东西,谁来说说买东西时要注意什么?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当了一回文明的小顾客,我来采访一位小顾客,听他说说文明顾客的好处。
3.愿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争当文明小顾客,受到店主的喜欢。
板书设计:
礼貌问好 说清买什么
买文具 用心听,细心挑
8.买文具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八
章节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
课题
买文具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实际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能力目标
2.在探究活动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小数。
情感目标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
小数的写法。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入
(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去调查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的价格,并制成了标价牌,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
学生上台展示标价牌,并交流商品的价格。
3
设计意图
用贴近生活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
探究
二1、认知小数。
(1)出示课本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有几个)
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
这个“.”是小数点。这个点很重要,怎么重要法?
2、小数的读法
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3、小数的写法。
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统一结果)
小数有无数个
小数都有一个点
举例说明
学生自己读。
7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听老师读写数,自主独立完读写数和同桌之间互换读写、互相反馈,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还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和合作探索的能力。。
巩固与探究
1、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
2、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3、课内作业。(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1)、(2)两个问题,然后进行反馈交流。最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组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0
设计意图
创设买文具的购物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都学到哪些数学知识,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发言
5分
作业布置
1、找小数。
2 3.2 0.02 1.00 50 5.0 18.01 0.7 1.11
2、填空。
2元1角= 元 7元5角2分= 元 50元5角= 元 2元5角1分= 元 51元2分= 元 1角5分= 元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也为后续学习埋下了伏笔。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元、角、分与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9.买文具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九
第六单元 除法教学内容: 买文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能正确的进行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
2.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挂图)让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1.“如何解决8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80元是8个十元,20元是2个十元。因为8里面有4个2,所以可以买4盒铅笔 2.练习:14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
三、巩固练习
1.9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165元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2.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去解决)
四、课堂作业完成P66页的第3小题 板书设计:
买文具
(一)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80)÷(20)= _4__(元)答:80元可以买4个书包.80里面有4个20。
教学内容:买文具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活动一:讨论600÷20=30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 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活动二:练一练
最大能填几?(完成63页的第一小题)活动三:合作交流
完成P67页的第2小题、邮书(1)每包捆40本,需要捆多少包?(2)每包捆50本,需要捆多少包? 活动四:思考
10.《买文具》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11页。【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过程方法目标;
1、会用小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了解并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正确使用人民币及准确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硬币和纸币)、各种文具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买过),买东西时需要用到什么呢?(钱),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额的人民币,并学习怎样用它们来买文具。(板书:买文具)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组内交流,初步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在学会辨别人民币,了解面额大小之后,才能为下面购物环节奠下基础。(1)(课件出示不同小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指给大家看吧。(2)
(3)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来辨认的?除了这些,你还认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4)逐一课件出示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请学生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辨别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民币的材料、大小、颜色、图案及文字,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面额人民币,教师适机指出: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它们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小结:根据数字、字样来认识人民币,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5)练习:①教师出示不同面额人民币,学生快速读出人民币。
②教师说面额,学生快速找出对应的人民币。
2、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在初步认识人民币之后,再通过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摸一摸、分一分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学会用不同方法把人民币分类。师:你们刚才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了,现在老师黑板上贴有2堆人民币,比较凌乱,你们能想办法帮老师整理好吗?(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用不同方法分类)
(1)将班级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完整的人民币(纸币及 硬币)
(2)小组内研究,怎样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按照什么来分类,教师巡视。
(3)分好后,学生汇报不同分法,教师结合黑板上的分法进行小结。
小结:人民币的分类有2种方法,一是按照材料不同分,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另一种是按照“元、角、分”进行分类,元、角、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3、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之后,通过换钱活动
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了解了元、角、分的关系后,再进行购物环节,这样学生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付钱和找钱。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那么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老师手上有一张1元和一张1角,你们能用你们手中的钱,想办法把我的1元或者1角换走吗?(小组交流讨论,想出不同的方法上来换钱,教师请代表性方法的同学上来换)(1)换算1元
生1:我拿2张5角换老师的1元。(教师小结:2张5角是1元)
生2:我拿10张1角换老师的1元。(教师小结:10张1角是1元,即1元=10角)„„(2)换算1角
用以上类似方法请学生上来换算。
教师根据以上学生换算方法,小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板书:
1元=10角 1角=10分
4、模拟购物,学会付款和找钱。
【设计意图】: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购物活动,通过创设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在买卖文具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也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课件出示文具店商品价格图,并将课前准备好的铅笔、橡皮、作业本三种文具文具分给各个小组,真实开展购物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1)学习付款
①6人一个小组,组长当售货员,其他5人为顾客依次排队购买:你最想买什么?可以怎样付钱?动作快的顾客可准备好需要的人民币后再次向组长购买剩下的文具。②、小组汇报
师:刚刚你们每个人都在组长那里买到了自己想要的橡皮、作业本或者铅笔,下面我们请每组派一个代表告诉大家你买了什么,是怎么付钱的。
(分别请6个学生发言,1人说买橡皮需要1角的付钱方法,2人说买作业本需要2角的付钱方法,3人说买铅笔需要5角的不同付钱方法)
③买一支钢笔可以怎么付钱?
师:你们刚刚买到的只是橡皮,铅笔,作业本,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几支钢笔,你们想买吗?请赶快准备好钱吧。(分别请3个表现好的学生用不同付钱方法上来购买,并说说购买方法)
小结:在用人民币付款时,可以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组合,也可以给付大面额的钱找补小面额的钱。付钱的方法应该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多留心多积累。(2)学习找钱
师:有了刚刚的购物经验,我们接下来继续买更多你们需要的文具吧,好不好?
(在讲台摆出尺子、削笔刀、文具盒、彩色笔等文具,逐个请学生上来买不同的文具,教师当售货员)生1:我用1元,想买一把尺子。生2:我用1元5角,想买一个削笔刀。生3:我用10元,想买一个文具盒。生4:我用10元,想买一盒彩色笔。
在每个学生上来买东西时,教师询问班级学生,如何找钱给他们,应该找回多少?怎么算出来的?(3)1元钱可以买什么? 师:刚刚你们都买到了很多文具,老师手上也有1元钱,我也想买文具,我可以买些什么呢,你们能告诉老师吗?(请几个学生汇报,1元能买什么)①(10个橡皮擦);
②(2个橡皮擦和一把尺子); ③(一把尺子和一个练习本); ④(2支铅笔);
⑤(1支铅笔和5个橡皮擦);
⑥(1支铅笔、3个橡皮擦、1个练习本); ⑦(1支铅笔、1个橡皮擦、2个练习本); ⑧(5个练习本); ⑨(1支钢笔);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棒,不但会凑钱购买小件物品,还知道怎么找钱了,希望你们以后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因为即使是小小的1元钱,也能买到很多的东西,是吗?
三、总结
小朋友,请你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独立完成课本11页练习【板书设计】:
买 文 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买文具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阅读:
买文具说课稿北师大版二年级08-16
文具的”对话”09-22
我的文具袋10-01
文具管理制度12-09
文具童话作文600字09-12
文具大逃亡童话作文11-03
文具的争论作文350字06-11
文具趣事小学生作文10-08
文具辩论会童话作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