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2024-07-03

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11篇)

1.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篇一

自1992年6月1日,《科技日报》首先使用方正系统出版彩色报纸以来

⑴,彩印技术日渐普及,彩印已成为报纸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彩印报纸因为色彩鲜艳、表现力丰富而更受读者的欢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北京读者的调查发现,有61%的读者表示愿意多花点钱买那种印刷质量更好、版面风格更令人喜爱的报纸,

⑵而彩印与否是读者判断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彩印的普及一方面说明报纸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色彩对读者的巨大吸引力。在版面诸多构成元素中色彩是最直接、最迅速、也是最敏感的因素,它往往先于文字和图形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色彩分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类。无彩色系是指黑、白、灰色系列,有彩色系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有彩色系的色彩都具有三大属性:色相(色彩面貌)、明度(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纯度(即彩度,色彩的鲜艳程度),无彩色系没有色相和纯度之说,只有明度的变化。彩印使新闻不再是传统的白纸黑字。相对于黑白印刷的传统报纸而言,彩报的色彩表现力更加丰富,使人们更具体地看到新闻的真实面貌,例如彩色照片更真切地还原了多彩世界的原貌,色彩使新闻得到更好的传播。但国内报纸在色彩的运用中表现出随心所欲的倾向,过分强调色彩的丰富和刺激强度,因而出现了一些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误区。一、版面色彩过多电子彩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色彩,它使报纸的版面变得鲜艳生动富有活力。但色彩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与新闻的表现力成正比。法国《道义报》采用黑白版加一点专色(红色),简单的色调使它在泛滥的彩色报纸中显得朴素而独特,

⑶颜色搭配具有冲击力;被公认为优秀中文报纸代表的《中国青年报》,坚持黑白印刷,版面没有太多的装饰,大方、清晰、稳重。可见,色不在多,有效就行。报纸彩印并不是简单地出于美感的需要。除了更真切地传递新闻信息外,彩印的目的还在于利用色彩所引起的心理反应简洁有力地传达编辑意图,例如彩色图表因为色彩的多样化而使信息的表达更清晰。简单地说,运用色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便捷而有效地获取他所需要的信息。有的报纸把尽可能多的色彩搬上版面,同一个版面上色相众多,一个标题就是一种颜色,每一个框、线的颜色都不同。多种色相的同时使用使版面像一个打翻的颜料缸,令人眼花缭乱。这种色彩运用方式充分注意了色彩的丰富性,但仅仅把色彩作为装饰因素使用,而且使用频率过高。色彩的过多使用在客观上剥离了版面形式与新闻内容的联系,造成了版面复杂混乱的视觉效果,对读者理解新闻毫无帮助,反而可能带来负作用。在第19届世界最佳报刊设计竞赛中获奖的报纸,通常把色彩用在报头、照片、图表、导读部分,而且通常是以浅调小面积色块的形式出现。标题中的关键词或数字会使用某种色彩加以突出,但还没有一家报纸使用全彩标题。版面上偶有线条是彩色,其目的是为了与一般内容相区别。一般来说,简洁清晰的版面更受读者欢迎。色彩过频使用的结果就和框、线在不必要的地方出现一样,只会人为地增加阅读的障碍。二、版面缺乏主色调色调指的是色彩外观的基本倾向。它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综合运用形成的,其中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就可以称为某种色调。

⑷从色彩的明度上来分,有明色调、暗色调、灰色调;从色彩的纯度上分,有清色调(纯色加白或黑)、浊色调(纯色加灰);从色性上来分,有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还可以从色相上来分,如紫色、浅紫、深紫和灰紫就属于紫色调。比较有代表性的色彩调和理论指出,色彩调和必须以一个主调为支配力量,要么是暖调,要么是冷调,在这个统一的前提下形成秩序性变化,不要平均对待各色,这样才产生美感。国内报纸在色彩使用上随心所欲带来另一个问题:版面缺乏主调,没有重点。有一家报纸的头版冷暖中性色调同时出现,蓝、绿、红色调均分版面,“各说各的话”,没有主色调,版面因而也显得轻重不分。读者阅读报纸既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不协调的细节都可能引起读者的不愉快,甚至可能妨碍读者对新闻的准确接受。版面多重色调的出现破坏了版面的秩序,也容易引起色彩的不协调感。版面主色调就是版面要强调的重点。没有层次、秩序混乱的版面会令读者无所适从。版面运用色彩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通过色相的对比来区分版面的层次,增加版面的活力,而主色调的作用在于通过简洁的配色形成协调的视觉效果并强化版面的层次,

值得注意的是,广告也是版面的组成部分,广告的色调也应考虑与版面主色调的协调。色彩调和应该遵循简洁的原则。美国学者拜柯霍夫发现同一色相、同一纯度的简洁组合往往比复杂的配色更理想。

⑸版面设计毕竟与艺术创作有很大不同,复杂的配色效果只会加重读者的视觉负担。三、忽视文字的易见度人眼识别色彩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由于色的同化作用,色与色之间对比强者易分辨,弱者难分辨,色彩学称为易见度。比如照片,如果画面层次不清我们就很难看清照片内容。版面上的色彩通常与文字结合在一起,要么是文字的背景色,要么是文字的颜色,这就出现了文字与色彩的对比问题。对读者来说,重要的是文字,因此,版面色彩运用就必须注意文字的可识别性,我们借用色彩学的说法称为文字的易见度。日本冢田敢在《色彩美学》中揭示了各色对比的可见度:(单位:M)

形 红 橙 黄 绿 青 紫 白 灰 黑地红

— 40 46 25 26 28 41 30 33 橙 39

— 38 34 41 39 36 37 42 黄 43 40

— 45 45 43 14 41 50 绿 28 35 42

— 34 32 46 29 37 青 33 43 43 35

— 29 47 29 32 紫 30 44 49 36 32

— 49 35 27 白 39 42 22 40 44 42

— 39 46 灰 30 40 44 27 30 33 44

— 37 黑 35 43 51 34 28 26 50 37 —

从表中可以看出,黄色在白色新闻纸上的易见度最低。橙色与任何一种颜色搭配都很清楚,它兼具红色与黄色的优点,柔和明快,易于为人们接受。红色的易见度也很高。橙、红两色是目前报纸上常用的色彩。黄—白、绿—红、绿—灰、青—红、紫—红、紫—黑、青—黑等几种搭配的易见度低,是应该避免使用的组合。我们在分析文字的易见度时,还要充分注意到色彩的前进后退性。当我们观察红、橙、黄、绿、青、蓝、紫、灰、白多色彩条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红、黄、橙、白四种颜色,因为这几种颜色明度高、纯度也高,给人一种前进的感觉,这就是颜色的前进后退性。

⑹前进色不宜作背景。我们不提倡在文字上加印色块,因为会降低文字的易见度,如果字号不够大更应避免使用。文字的背景色应以不妨碍阅读文字为前提,所以有一定长度的小字号文字以柔和浅淡的色调作背景为宜,避免使用蓝绿、蓝紫等暗色调。四、过分强调色彩的刺激度在生活中我们看颜色时会感觉到某些颜色很刺眼,看起来比较累,比如黄色。这是由于视网膜的色刺激兴奋程度不一样引起的。当人们看低明度(暗色)的颜色时,视网膜上的兴奋程度处于低能状态,疲劳度小,因而不觉得刺眼。读者看报绝不希望对自己的视力有损害。因此,版面用色要尽量少用视疲劳度高的色调。一般来说,高明度、高纯度的颜色刺激强度高,疲劳度也大。在无彩色系中,白色的明度最高,明度最低的是黑色;有彩色系中,最明亮的是黄色,最暗的是紫色。这就是为什么印刷用纸并不是越白越好。用白度太高的纸印文字看起来很刺眼,影响视力。所以,从降低疲劳度的角度说,有色新闻纸更合适阅读。新创报《经济观察报》采用浅橙色新闻纸,理由之一就是“使视感充分柔和,绝不‘白’得刺眼”。色彩刺激强度高,版面当然相对跳脱一些。但这样的色彩不宜大面积使用,出现频率也不宜高。低明度色疲劳度虽然小,但往往使人产生压抑感,我们也不赞成版面设计过于暗淡。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多用柔和明快的浅调暖色。版面色彩设计作为设计色彩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多个学科,不同的色彩引发了不一样的心理效应,比如红、白、蓝三色的排列在美国人和法国人心中会唤起爱国主义的情感,其他人却不会。营销理论分析认为,颜色引起的知觉预期能够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事件的感受,营销信息的视觉因素常常充分表明一种商品的属性。

⑺版面色彩设计同样应该是报纸个性和品质的象征,严肃的报纸不会使用俗艳的色彩,面向市井百姓的报纸也不会像所谓“尊贵”刊物那样使用小资情调的柔媚色彩。色彩应该成为报纸整体形象设计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其中重要的考虑因素,颜色的选择应该非常慎重,容不得随心所欲。

2.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篇二

在新闻现场中, 记者为了能够把最新的消息传播给听众, 就要把听众引导到新闻现场, 让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经过和发生场景, 并且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众多广播媒体来说, 其中以交通广播最具有自身的特点, 其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也最为专业。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新闻记者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描述的非常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 有些记者能将新闻事件叙述得非常清楚, 但是有些记者却做不到,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能力不如他们, 而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从而走进了一些现场报道的误区。

1 随意选择现场, 使得有效信息减少

对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来说, 我不仅是指记者出镜的场景, 还包括记者所处的一个环境, 这个环境可以让听众捕捉到信息, 感受到现场所产生的氛围, 因此, 它不仅是一个特定的空间, 它还是一个信息源。记者所报道的事件是依附这个现场所存在着, 而现场与报道内容之间也有着必然的联系, 所以, 报道现场是影响报道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1]。

但是, 尽管如此, 有些记者在做现场报道时, 还是没有有现场足够重视, 从而减少了信息的有效性。随意选择报道现场, 就会降低信息的重要性, 从而缺乏典型, 无法让听众重视信息;如果长时间不换现场, 而只是固定在某一现场的话, 那么就会让听众无法获得更新的现场信息, 从而缺乏收听的欲望;如果记者所选择的现场是伪造的, 和事件发生的真实场景有很大差距, 那就会让听众感受不到那种氛围。例如, 中央电视台在对伊拉克战争的现场报道中, 记者曾多次都是处在同一个地点, 也就是一栋高层建筑上, 尽管当时的情景表现的很模糊, 但是仍然无法让听众体会到那种氛围, 尽管这种场景可能是由战争所造成的, 但是因为这种画面太过于单调, 这就减少了很大的画面信息, 从而无法让观众感受到更具有内涵的信息。

2 过度追求接近性, 使得新闻价值下降

对于新闻价值来说, 接近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 但是过度追求接近性, 也会使得新闻价值下降。对于现如今的新闻来说, 接近性可分为空间上的接近、心理感情的接近、年龄性别的接近、兴趣爱好的接近和职业上的接近, 从而让听众对现场报道更加重视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 才要让现场报道更具有接近性, 不管是在报道的内容方面, 还是在报道的视角方面, 都需要与社会大众相接近, 这也是各种新闻节目的一种内在要求。而现场报道更不例外, 它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如果在加上这一点, 那就可以让它更好的展示在我们眼前, 对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和生活良好的反映出来。但是, 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现场节目的接近性, 将现场节目直接复制过来, 不加以适当调剂, 新闻就会失去看点, 新闻价值也会下降。就像江苏教育台曾现场报道过一对夫妻吵架, 过度追求接近性, 不加思索地对乱哄哄的节目现场进行报道, 使得新闻价值随之下降[2]。

3 缺乏记者现场评析, 使得理性深度减少

在大多数的现场报道中, 记者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 也会对现场进行一定的点评。但是, 往往在现场报道中, 广大听众对记者评析都会特别在意, 这也常常成为现场报道中的一道闪光点。但是有些现场报道记者却不会对新闻事件发表任何意见, 他们是为了让报道能更完整的提供给受众现场信息。这种做法虽然会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心理, 保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现场, 但是却会让信息失去理性解析, 无法让观众获得现场以外的信息。局限于现场报道, 对信息不加以点评, 不经过整理和剪裁, 让新闻事件的现场呈现在观众眼前, 就会让听众很难作出更加理性的认识, 对信息也不会有很深刻的印象。例如, 南京电视台曾经报道过一农民工抓获贩卖假手机者的新闻, 记者虽然拍下现场视频, 记者却没对现场打假行为作出一个评论, 不禁让人思考这到底是不是正确的行为, 让人不解[3]。

4 结论

和其他新闻内容相比, 现场报道的客观性和可信度显得更高, 因为它不仅具有其他电视新闻所有的电视特色, 它还有电视新闻所没有的现场魅力。不管是对于任何新闻报道而言, 它们都属于一种主观活动, 主观性和倾向性是他们一直都具有的特征, 但是为了能够让现场报道能够更加接近事实, 让它超越表面上的客观, 那就要渗入足够多的主观性。因此, 搞好现场报道, 走出现场报道的误区, 可以对现场报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斌.浅谈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 2012 (5) .

[2]李曼青.消息类电视新闻出镜记者问题与发展方向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11) .

[3]周小普, 王辰瑶.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三条件”与“四要素”[A].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 2013 (12) .

[4]罗新国.细节震撼揪心——“5·12”汶川大地震图片报道的思考[A].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5]赵林.对在频道专业化背景下打造广播新闻强势品牌的几点思考[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 (下) [C], 2002.

3.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篇三

关键词:主题班会;活动课;概述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青少年犯罪的多发,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家长和教师关注的重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远比只追求优异的学习成绩要重要得多。

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课概述

心理班会,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班会这种灵活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主题班会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班会中切身体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寓教于乐,在轻松与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有别于传统的班会教育课。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与传统班会课的选题不同。传统的班会课主题大多是围绕学校当前活动如“校庆”或者节日如“劳动节”等主题展开,多数情况下是由学校指定主题,定期开展班会活动。而心理教育班会活动课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与实时性,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现状、产生的问题给予辅导和调整,选题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与传统班会课相比形式更具有多样性。传统的班会活动课采取的形式多为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学生表演节目或者参观学习等方式,重视的是对学生思想境界的完善与提高。而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更侧重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通过心理小游戏、心理话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最后,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与传统班会课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传统班会课中,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课堂偏向于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中,教师的角色有所转变,老师在课堂中起到的仅仅是辅助作用,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与指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课程活动。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课易出现的误区

1.对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课重视不足

由于我国仍实行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升学而言,成绩大于一切,因此,社会大环境包括家长、老师和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尚且不够,只注重追求学生的分数,对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应付乃至忽视的态度,因此,即使依照课程教学任务安排了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课,老师与学生也可能应付了事,老师简简单单几句话一带而过,课堂剩余时间由学生自由学习其他科目,这些情况都是由于重视度不够导致的。

2.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容易转为传统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容易在无形中转变为传统班会的活动模式。由于老师长期处于应试教学模式中,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若要让老师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的模式,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需要老师在精神与思想上有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课堂中的权威,“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对老师而言早已成为习惯,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中,如果老师仍不断采取“说教”模式,那么就会打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使班会转为传统班会的模式。

3.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堂效果如何难以确定

课堂结束了,学生快乐地参与了,但是,课堂效果如何呢?这是困扰班会老师的一个主要问题。很多时候,心理班会的内容并不会直接运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可能只是起到一个预防作用,老师对于学生是否在课堂中受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会的课堂效果是否比传统课堂效果要好仍存在疑问。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课中误区的对策

首先,学校与老师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对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性,提高重视程度,认真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认真引导与调整,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尽量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其次,老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中的参与者与引导者,而不是对学生的掌控者,起到的应是主持人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在课堂开始前完成这一思想和角色的转变。在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老师的说教,避免课堂转向传统班会,枯燥又无趣。最后,老师要坚信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如果教师对此持怀疑的态度,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态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很多时候它的效果不会立刻显现,但是它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而长远的。老师也可以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用心留意,仔细观察学生是否在班会活动课后有所变化、有所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班会课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同时,由于心理健康班会课尚处于摸索阶段,出现误区也是正常现象,需要老师正确认识,积极寻找对策,完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课。

参考文献:

[1]方军,邹碧艳.基于校本的主题班会课设计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03).

[2]崔海贤.例谈如何上好主题班会课[J].教师,2011(02).

[3]农大明.让主题班会课灵动起来:也谈主题班会的设计[J].广西教育,2011(02).

4.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篇四

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然出现矛盾、困难和问题。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没有可供参考的现成答案,要靠我们大胆地探索和试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有的是旧体制下积累和潜伏的,有的是新旧体制交替和摩擦产生的,也有的则可能是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带来工作失误而造成的。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一定时期内手段和条件的成熟程度制约着我们对矛盾、困难和问题的解决程度。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任何急于求成,希望一蹴而就,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怎样看待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10:40 来源:解放军报

一路攻坚克难,一路辉煌相拥。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抉择。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怎样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事关能否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分清主流支流——决不能因存在矛盾和问题而改旗易帜或走回头路

改革开放在面对困境中拉开帷幕,在解决难题中绽放异彩。3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了,国际地位提高了。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比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资源、生态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腐败现象比较严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等。对此,有人产生了迷茫、困惑和疑虑,甚至出现了一些责难的声音。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从全局的高度,对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成效和功绩有科学的认识,分清成就和问题、全局和局部、主流和支流。只有这样,才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改革开放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性,集中地体现在我们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我们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唯一能够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迎难而上、平稳较快发展,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魅力。实践证明,历经沧桑路万条,唯有改革是正道。

我们强调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并不是要回避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从不回避问题,也不反对“反思改革”。我们讲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就是要善于做这样的“反思”。但是,不能以“反思改革”为借口,否定和反对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评价改革开放,关键是要看改革的方向对不对,改革的目标对不对;是大多数人得到实惠,还是只有极少数人得到实惠;是成就多,还是问题多。对此,人们都有切身感受,也不难有清醒的认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性质、主导全局走向。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的成效和功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改革开放全局的性质。当然,改革不会没有问题,也难免会有失误,但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不是主流。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改革的方向出了偏差。恰好相反,许多矛盾和问题相当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措施不完善造成的。因此,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要坚定不移,对矛盾和问题不能掉以轻心。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企图改旗易帜,主张走回头路,不仅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反而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认清深层原因——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

中国的改革开放前无古人、世无先例,既要解决原有的矛盾和问题,又要应对新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这就意味着改革开放必然要在风雨兼程中艰难行进,在艰辛探索中不断完善。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的,这就决定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极其复杂。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所罕见的。”当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资源紧缺问题、劳动力就业问题等,并不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而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区快速发展后,使这些问题更加凸显了。基础薄弱、超大规模、众多民族的中国,在发展中衍生出的问题必然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对因基本国情而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我们既要看到解决它们刻不容缓,又要看到需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任何急于求成,希望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既要解决世界各国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又要面对独特的挑战,这也决定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在发展进程中,各国遇到的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世界的共同课题。比如,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许多国家都曾经遇到,曾严重污染的“雾伦敦”就是典型代表。伦敦从雾都茫茫到今日天蓝水清,经历了几百年。还如,社会转型期间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也是任何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我们只用30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既面临与其他社会转型类似的共性问题,也产生了自己的特有难题。一些矛盾和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复杂。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妄自菲薄,怨天尤人。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从初始阶段进入攻坚阶段,这就决定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会集中显现。任何社会变革都要经过一个从初始、攻坚到完善的演进过程。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个阶段,是各种矛盾相互叠加和充分暴露的阶段,也是社会变革不可逾越的阶段。由于社会转型加速进行,难免在思想观念上不适应,在制度机制上不配套,在应对措施上不到位。这种“成长的烦恼”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如同一个人“成长的烦恼”出现在青春期一样,一个国家“成长的烦恼”往往发生在社会特定发展阶段。比如,收入差距拉大,是告别共同贫穷、收入普遍增加、奔向共同富裕,但分配机制还不够健全的阶段出现的“烦恼”。在“成长的烦恼”面前,我们不应茫然无措,而应通过深化改革促其解决。

对于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勇于面对,并不断解决。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胡锦涛同志也强调: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说明,我们党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具有清醒的前瞻预见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改革开放30年,党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每一次中央全会,研究分析的都是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紧迫问题,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也在科学分析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逐渐完善。比如,针对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针对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同时着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市场经济不完善的问题;针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提出要“从源头上遏制”,通过加强教育、规范制度、坚决处理一批案件等措施,努力从根本上加以消除。社会总是在不断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我们必将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中自我完善、日臻成熟。

坚定改革信念——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靠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来解决

风物长宜放眼量,险滩过后江面阔。我们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是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也必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在求诸更好更快的发展中,不断得到解决。

靠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解决矛盾和问题。这种信念来自于对解决矛盾和问题现实条件的深刻认识。30多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改革开放之路,形成了指导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解决问题的雄厚物质基础,创造了具有较强改革承受能力、较强理性心态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我们党提高了应对挑战和风险的能力。这种信念还来自于我们党对解决矛盾和问题必要性紧迫性的清醒认识。我们党明确指出,能不能把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好,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用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解决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概括的“十个结合”,凝结了党在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科学认识,是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解决矛盾和问题,需要不断克服认识上的局限性,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经验体现着规律性的认识,自觉运用“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就能够使我们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既切实解决现有矛盾和问题,又有效防止有些矛盾和问题产生。

以破解难题的思想武器解决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解决改革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在发展速度快、成就大的形势下更加清醒地看到了矛盾和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党自觉把推进发展与破解难题统一于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把正视矛盾与化解矛盾统一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提出了解决发展失衡、贫富差距、生态恶化、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等问题的有效举措。我们要自觉掌握科学发展这个解决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应该要正确的看待伟人对与错,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有很多干扰社会发展的反革命势力在动作矛盾和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改革开放在中国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我们要勇于探索克服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出现的问题,不能逃避和否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改革开放

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读中央党研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有感

2014-12-15 18:04

习总书记在学习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有一段讲话,要求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这一“两个时期都不否定”的新提法,引起社会一片疑问。

一种疑问是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一直被否定,现在能被肯定吗?后一个时期对前一个时期的毛泽东时代实际上是基本否定的:第一是全面解散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和大力发展私营经济,这实际上否定了毛泽东时代第一个十年已经确立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倒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成果。第二是各种舆论长期评击毛泽东时代总路线、大跃进是“极左路线”,“饿死数千万”,“导致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实际上基本否定了毛泽东时代第二个十年,推倒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三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否定了文革与继续革命理论,实际上彻底否定了毛泽东时代的第三个十年,推倒了已经确立的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奔向共产主义的政治制度,回头去补资本主义的课。这三个否定重重地压在了前一个时期的毛泽东时代。

把前一个时期说成是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实际上就是说这一时期没有改革开放,按照十八大所说“不走封闭疆化的老路”,也隐含点明了改革开放前的毛泽东时代是一个“封闭僵化”的历史时期,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以改革开放后的30年否定了前30年,因为改革开放不就是对封闭疆化的否定吗?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时不也是说“拔乱反正”吗? 党史研究室在《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一文中,对于毛泽东时代的“错误”,有这样一段尖锐的批评:“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偏差,也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所有制问题上急于求纯和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发展,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使党的探索进程遭受严重挫折,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这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也没忘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走过弯路,他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虽然党史研究室一文和习近平讲话中都承认也非常强调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要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甚至要以毛泽东思想指导改革开放!但比较以上这些批评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严重错误”的话,给人感觉,那些赞扬毛泽东和肯定毛泽东时代的话显得那么空泛和言不由衷!

这三项否定扣在前30年毛泽东时代的头上,不仅基本否定了毛泽东时代,而且也基本否定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以及毛泽东领导开创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然而,毛泽东时代决不是封闭僵化的时代,在这个历史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改革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几百年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欺辱、奴役的地位,而跃升为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些历史事实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肯定前30年的客观原因。

要真正落实习总书记所说不能否定毛泽东时代前30年的讲话精神,就必须推倒这三项否定,对于毛泽东时代所建立的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及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和文革实践都必须给予真正的、明确的肯定!

另一种疑问是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一直被肯定,但现实问题巨大,这一时期还能肯定吗?党史研究室一文对改革开放以后历史时期的评价是肯定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推进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对后一个时期也是肯定的,主流媒体更是铺天盖地宣扬“改革开放”35年的辉煌成就,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做出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又是“历史性决策”,又是“伟大转折”,又是“辉煌成就”,又是“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后一历史时期实际上一直被全盘肯定,那为何习总书记此时却提出不能否定后一历史时期的问题呢?答案是有人要否定这一时期,这就有必要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要否定后一历史时期:

一是因为贫富两极分化。私有化改革浪潮,一方面通过对公有制企业的改制,改出了一大批老板、资本家,改出了一个新生资产阶级,另一方面工人下岗、农村包产到户,又改出了一批廉价劳动力的新生无产阶级。私有制条件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劳动剩余价值的剥削,是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公的根本原因,也是必然结果。现在私企的产值、就业人数等方面已经超过公企,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有关指数也已名列世界前茅,已经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广大工农劳动群众重新被剥削,被边缘化。虽然我们的理论“精英”和主流媒体竭尽全力用民企来掩护私企,用民营企业家来掩饰资本家,用市场经济来掩盖资本主义,用分配不公来掩盖剥削,用一般社会矛盾来掩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等,但严重两极分化和已经形成了新生资产阶级的残酷现实是无法掩盖的,连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都说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

二是因为严重官场腐败。“改革开放”以来的官场腐败是伴随私有制发展和新生资产阶级而产生的,这些新生的大大小小老板、企业家、经营商、承包商要想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中揽到项目,必然会用“糖衣炮弹”不择手段地贿赂、腐蚀官员,以取得竞争的优势。又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放弃了廉洁自律的思想约束,许多干部很轻易地就被拉下水,或自己主动地下了水。30多年来官场贪污腐败的严重程度,无论从深度(从国家最高领导层到街乡村基层小头头)、广度(党政军民学几乎找不到没有贪腐的干净地方)还是从恶劣程度(贪污金额从数千、数万、百万、千万、上亿一路贪去,名车洋房二奶、抑郁自杀外逃......)都令人触目惊心,引起天愤民怨。特别是官员的贪腐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国特色的特权官僚富豪阶层,它不仅具有资本主义特色而且具有封建主义特质,这些贪腐集团正是共产党内部的走资派,他们已不是一个半个的走资分子,而是成千上万的走资集团,是抓不尽杀不绝的正在走的走资派,从这一点上来看,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何等的英明,从这一点上来看,“历史决议”的支撑点是何等的脆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也采取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政策措施,也揪出了一批“老虎苍蝇”,这是值得称道的,但如果不堵住资本主义私有化这条路,不论下多大的功夫,要想根治贪腐问题,要想解决走资派问题,是根本办不到的!

三是因为社会道德沦丧。“改革开放”以来,在私有制经济大发展浪潮的冲击下,毛泽东时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受到了资本主义唯利是图、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严重冲击:城市国企改制过程中,大批国企高管、大批党政干部及子女,摇身变为买办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农村解散人民公社包产到户也重新激发了农民小生产自发资本主义意识。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下整个社会道德迅速败坏,毛泽东时代早已绝迹的黄、赌、毒沉渣泛起,坑蒙拐骗之风盛行,地沟油、假药、假医、高考作弊、院士抄袭、电讯诈骗、银行诈骗等层出不穷;拐卖儿童妇女、贩卖人体器官,甚至产科医生干起了倒卖新生儿勾当,真是令人发指;杀人放火爆炸的报道屡见不鲜;社会道德水准降到世界排名后列,这样的时期怎么能同毛泽东时代相提并论!

四是因为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以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具有唯利是图、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盲目性,必然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在农业方面我们经常听到农民种植跟不上市场变化,今年获利的农产品,到明年秋后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在工业方面,中小私企盲目竞争,造成产能过剩,建了再毁;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盲目建设,对河流、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相继出现“癌症村”、“AIZIBING村”;各种私人矿企,乱挖粗掘,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矿藏资源,也破坏了青山绿水的环境。另外大量盲目生产和引进的汽车造成城市雾霾污染;房地产无序发展,一方面高房价使穷人买不起房,仍然住在贫民窟,甚至住到下水道或桥下,另一方面少数有钱人、有权人,一家几套、几十套住房,许多高楼大厦空置率很高;人们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这哪里像个社会主义国家啊!这样的历史时期难怪人们要否定。

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仅是对新中国60多年历史能否正确评价的问题,更是对我国今后走什么道路的重大考验。我们应该肯定前30年,搬掉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三项否定,同时也要肯定后30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但要看到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在政治上有一大批真正的共产党人顽强地坚守四项基本原则的结果,在经济上竭泽而渔了前30年艰苦创业所留红利(资源红利、人口红利、积累红利等)的结果,也就是说,后30年的成就是在前30年成就基础上取得的,是前30年成就的延续,再换句话说,后30年成就是对前30年成就的肯定。而对于后30年“改革开放”把已建成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大量改向私有制经济体制,包括大量无限制地引入国外、境外的私企,虽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此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官场贪污腐败、社会道德沦丧和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则是应该否定的,而不能一味地不否定!当前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一直被否定,现在能被肯定吗?”和“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一直被肯定,但现实问题巨大,这一时期还能肯定吗?”这样两个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在社会上层,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很难被肯定,习近平自己说肯定,其实也在否定;在社会下层,对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很难不被否定,被边缘化的工农群众对这一时期很难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如此说来,总书记要贯彻两个历史时期都不否定的讲话精神,还真有点难办,你说是不是?

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一文第一部分:

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他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以下简称“两个不能否定”)。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于这一重大问题的根本立场和鲜明态度。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时期都不能否定

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跨出第一步,才有第二步。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也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壮丽事业。新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基础上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无数事实表明,这两个历史时期都是不能否定的。

(一)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就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扫清了障碍,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前的奋斗探索,是承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而开始的新的伟大历史进军。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造性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党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还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根本利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崭新课题。党曾经号召学习苏联经验,但很快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要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实践探索,党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党团结带领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探索成果和巨大成就,必须充分肯定。

毋庸讳言,由于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偏差,也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所有制问题上急于求纯和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发展,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使党的探索进程遭受严重挫折,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这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也就是说,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那是从整体上说的,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掩盖“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于“文化大革命”前的错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已经作出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对于“文化大革命”,“历史决议”更是从根本上作出彻底否定的明确结论,指出“‘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的。(这是肯定前三十年吗?)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是同毛泽东同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掩盖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同时,也不能人为夸大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更不能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如果这样做,既违背历史事实和人民意愿,也势必造成十分严重的政治后果。邓小平同志指出:“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邓小平同志郑重地提出这个重大问题,其基本精神同“历史决议”是完全一致的。“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理直气壮地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5.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篇五

宋心刚

1、中国海洋大学 在职硕士山东 青岛 266000;

2、潍坊市经济学校山东 诸城 262234 摘要: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改革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股权改革、治理结构、监事会职能、改革目标、经营自主权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并就此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关键词:股权改革 治理结构 风险防范 监管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颁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2003]15号),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开始,目的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本次改革,国家给予了保值补贴、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灵活利率等优惠政策,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发生转变,资金实力有所增强,各项财务指标明显好转,存贷款余额以及农业贷款有所增加,但成效最为显著的还是不良贷款比例的下降和资本充足率的增加。就全国29个省(区、市)开展了试点改革情况来看,截至2008年3月末,全国共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7家,农村合作银行120家,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机构1841家。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为3.4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为12%,比改革之初提高了1.6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为1.55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比例为46%,比改革之初提高了6个百分点(李莉莉,2009)。就笔者所在市的农村合作银行(2005年12月改制)情况来看,截止到2008年12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631505万元,较2005年末增加231920万元,增长58%;各项贷款余额481058万元,较2005年末增加157620万元,增长48.7%。不良贷款比例2.49%,资本充足率为11.13%。

应该说,此轮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方案较过去的改革相比确实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分析解决。

一、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改革的目标不明确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指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明晰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二是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信用社必须坚持立足社区,扎根农村,坚持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其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这样,一方面要求农村信用社按市场化运作,改变过去受政府干预过多,没有经营自主权,内部人和外部人控制的局面,真正实现优胜劣汰,逐步发展成

1为独立于政府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这是经营目标);另一方面又要求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家政策操作实施,将农村信用社作为政策工具,来解决当前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匮乏问题,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更好地保障“三农”的资金需求,改变其越来越严重的“离农”倾向(这是政策目标)。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混乱,甚至相互排斥,无疑会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的约束条件,损害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和效率,也为政府直接干预金融机构运行提供了依据(刘民权、徐忠等,2004)。

2、法人治理结构依然不完善

本次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但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中却缺乏对产权和法人治理的相关规定,使得当前的农信社试点改革只是换了个皮囊,而内部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韩俊、程郁,2004)。人员还是原班人马,社员大会以及各项选举只不过是走走过场,作为一级法人的县联社仍然是对省联社负责而不是对股东和社员负责,社员的民主权利并未真正得到保障。另外,从本次试点改革方案规定的股权结构来看,股权分散,小的股东得不到更多的利益不愿行使监督权,存在“搭便车”现象,必然导致“内部人控制”。再就是由于省联社的行政职能,削弱了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中通过明晰产权建立起来的治理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必然导致“外部人控制”。

3、股权改革不够彻底

农村信用社在股权改革中增加了法人和其他自然人股,股权相对集中了很多,新设的投资股不能退股,有内外股东比率和单股额度限制,这有利于产权制度的明晰。但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股权改革仍然做得不够彻底,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中规定:单个自然人股东持股额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5‰,单个法人及其关联企业持股总和不得超过总股份的10%,持股比例超过5%的,应报当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批。过低的股权比例使管理层注重银行的短期利益,而轻视银行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股本金的稳定性较差,资格股所占比例太大,而投资股所占比例太小,产权的明晰性依然不清。

4、股权改革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当尽可能对应,即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承担风险的人应当拥有控制权或者拥有控制权的人应当承担风险。而基层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管理层个人最高只占全部股金的5‰,在民主管理不健全和外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拥有5‰股份的大股东极有可能控制整个银行,如果外部监督稍微松懈,那么就有可能发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5、省联社定位不明确,基层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经营自主权仍然不够

本轮改革,中央政府把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并成立省级联社或其它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对辖内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农村信用社省联合社治理暂行规定》规定,省联社是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实际操作中,全国29个试点改革的省(市,自治区)均毫无例外的成立了省联社。省联社的理事长、副理事长、主任、副主任等主要高管人员是由省政府按照厅级和副厅级的选拔程序产生,合作银行的董事长、行长都是由省联社统一任命,即使是大股东也完全没有决定行领导的权力。同时,在贷款方面,省联社有咨询委员会,具有对基层贷款的否决权,基层同意的贷款,超过一定额度,必须由咨询委员会审核。对基层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提报的大额贷款,否决率较高,接近30%。省联社这种兼有行政职能和企业职能的身份,使得省联社在管理和监督下级信用社时存在诸多问题。另外,基层农村商业(合作)银行为取得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在金融同业竞争中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不得不屈从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省联社的行政强势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致使基层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成为名义上的独立法人,基层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大打折扣。

6、股东代表大会难以发挥作用

股东代表大会应该是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最高权力机构。而实际上,股东大会在内部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事务中基本上没有话语权, 很多时候只是按规定走过场,尤其是股东代表大会常常由董事会主持召开,按这一程序,自己主持召开会议选举自己,选举产生监督自己的机构,审议自己的工作报告,难以发挥股东代表大会的决策职能和监督职能。

7、监事会职能作用脆弱

监事会尽管规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和职权,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引,加上外部监事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职称或从业经历,对银行的业务及政策法规普遍不熟悉。难以对银行内业务、财务活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监事会形成虚设,有名无实。

二、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改善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外部制度环境

政府在制定法律、出台政策时,应明确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尊重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主体地位,为信用社股份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应尽快出台《合作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为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和规范监管体系建设,形成金融监管当局的金融监管、行业协会纵向约束、金融机构自我监管以及逐步加强市场约束的四级监管体制。

2、明晰产权制度,规范治理结构

一是科学设置股权结构。坚持股权结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充分吸收多种资本入股,合理安排股权结构,既要使股权相对集中,又要防止股权过分集中,使少数人控制决策层。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所谓战略投资者,是指原则上在5年内不转让所持财务公司股份的、具有丰富行业管理经验的投资者。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改善农村信用社的股权结构,补充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机制,解决农信社外部监督不力的问题,而且可以引进现代金融管理人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科学的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三是重视对董事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设计多元化、激励性的报酬制度,来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保证经营机制的切实转换。三是大力培养股东的权责意识,发挥股东大会在法人治理中作为权力机构的作用,行使对董事会、监事会的决定权和监督权。通过科学设置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彻底改变农村信用社“产权明晰却没有真正的所有者,法人治理十分脆弱”的怪现象。

3、实施有效监管

一是加强风险监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尤其是在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管理水平等方面要达到其他股份制银行的管理水平。二是加强资本的监管。积极引导农村商业(合作)银行重视资本的补充,督促其建立有效的补充资本金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管理层向董事、监事定期和不定期报告的制度,使董事、监事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来监控银行的运行状况。信息报告的内容应重点包括银行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资产质量情况、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及呆账核销情况、资本充足率与风险管理状况、内部控制状况等方面,以及对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产生影响的重大事项。在建立内部信息报告制度的同时,也要规范并强化商业银行的对外信息披露,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信急需求。

4、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的一种在银行因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它是国家货币主管部门在金融体制中设立负责存款保险机构,规定本国经办储蓄业务的银行必须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进行投保。当银行出现信用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银行提供财务支援,或由存款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者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一般说来,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稳定、保护、救助和监管等功能。为此,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的抵御风险能力和经营管理

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市场化运作的主体。同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能真正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减轻政府的财政风险,保障存款人的合法利益。

(2)构建完整、独立的农村商业(合作)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符合银行战略定位的科学、完整、高效、可控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建设良好银行治理的要求。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对全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监测、计量与控制,防止风险管理失控。要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联动管理,最终实现以促进业务发展为根本的增值型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二是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有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农村商业(合作)银行从根本上解决改制前各类规章制度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制约性问题,真正做到“一个业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要求,实行内控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流程与职责有明确认识,将防范风险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三是加强稽核审计。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应建立独立、垂直、具有监督权威的内部稽核部门,建立合理有序的内部稽核检查制度,确保银行各项业务按预定的合法程序运行,防范风险发生。四是合理引入外部审计方式,通过聘请专门的评估机构和会计师事物所对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的年度经营行为和经营效益进行评价,将外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有益补充,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内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蓝春锋,《农村信用社: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迫在眉睫》,《上海金融报》,2002年5月2日。

2、李莉莉,《农村信用社30年改革历程回顾及评价》,《银行家》,2009年5月27日。

作者:宋心刚

电话:***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硕士潍坊市经济学校

地址: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街道凤凰路6号

邮编:262234

6.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篇六

1.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关系问题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哲学思考,反映着人们对于教育价值取向以及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这些理念对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但是教育理念不等同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同一个教育理念下,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体现着教育理念的基本精神,并且在教育实践中验证。丰富和发展着教育理念。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错误地将教育理念与教青方法简单地等同起来。以传统教学为例,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尝试着在教学的实践中应用它,但是,许多时候,人们也误以为“启发式”惟一的表现形式就是“提问式”,许多地方评价一节课的好环,往往只看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对于提问的内容和效果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否真正体现了“启发式”原则却被忽略了。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式再次表现出来。许多人一提“课改”,就说“你不要给我再讲理论,只告诉我一种教的方式就行了”。其实,这些教师缺少的正是对教育理念的全面理解。例如:“以人为本”是当代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强调在学习中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选择人一生必备的基础知识”等等方面,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以上思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会表现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等等方面和具体方法,因此,有教师认为搞“课改”,上面就应该给一个具体模式或具体方法,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不对的。目前,课程改革需要的是所有试验教师,不断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在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学校以及自己本身的条件,能动地创造出更多的,具有特点的教学方法。

2.教学形式与教育实质的关系问题

由于许多教师不能区别“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因此,观摩了别人一节成功的示范课,就认为这个教师的教法是体现教改精神的惟一方法,于是便从形式上刻意模仿,简单照搬别人的做法。例如:看别人讲课时教室的桌于摆成圆形,也就不管自己学校的条件(比如70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和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将桌子摆放成圆形。这里先不说客观条件是否允许这样做,只就实质而言,桌子摆成圆形并不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民主,如果教育观念不改变,桌子摆成什么形状,教师照样是可以“满堂灌”的。关注学生,在教学中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宜人的环境,如在特定条件下,在全班同学的关注下,教师发自内心地摸摸某个小学生的头,会让这个学生感受到温暖和肯定,也让其他学生同时感受到这种幸福,并且愿意努力去表现而获得同样的礼遇。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来使用,甚至只是在有人观摩课时才使用,或者只管自己表现一下,而忽略了全体同学,使其他学生生活在与教师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毫不相关的另一个环境中,甚至有的学生一节课都游离于课堂教学环境之外教师也不去管。那么,这种形式就背离了教育宗旨,长期以往,“关注学生”就成了一句空话。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多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是“课改”的精神之一。例如: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万里长城的雄姿,提供给学生更为真实的可以感受的资料。但是,教学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会大相径庭:第一位教师指着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讲给同学们听。这样,就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建立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参与上,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而另一位教师则指着图片问学生:“这是万里长城对不对?”、“长城很雄伟对不对?”“我们应该为长城感到骄傲对不对?”这样的教学,形式上是现代的教学手段,实质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3.基础知识教学与实现课程其他功能的关系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课程的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本次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原来教材中“繁、难、偏、旧”的知识体系,改变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基础知识传授”的倾向,因此,许多人认为“课改”中基础知识教学不重要了。甚至一提基础知识就认为和“课改”精神不符,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首先,新课程仍然注重基础知识,同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在这里,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学习和建构新知识的基础,新的知识是引发学生思维和重新建构知识体系的信息源和素材,而不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下死记硬背的知识;其次,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人生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是达到育人目的的载体,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载体,能力的形成以及正确世界观的养成都将变成无本之木。有人认为“课改”关注了学生发展的其他方面,就势必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简单孤立地看问题的结果。

4.发展性评价理念与教师责任的关系问题

在课程实施中,“形成性评价”表现为几个不同的层面。“评价”的第一层次就是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课堂问题回答错了,你怎样评价?是热嘲冷讽还是肯定鼓励?学生阶段测验成绩不高,你是纵向地看学生本身的进步,还是横向地比较该生与其他人的差异等等。评价方式的转变,首先应是观念的改变,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评价体系才能形成。只有教师评价观念发生了变化,才能使学生成为正确评价观念的受益者,也才能推动整体教学评价工作的健康发展。

评价的第二个层面,是学校对本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在评价的实施中,这也是不需要动大的干戈就可以进行的事。只要学校领导和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通过学生成长过程的各种记录,加上学业成绩,就不难看出学生的综合质量。在这里,校长和教师的观念十分重要,也不存在一个让别人评价的问题。至于第三个层面即上级如何评价学校和学生。目前,在教师和学校改进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积极探讨,新的评价体系和方案很快就会产生。事实上,大家已经看到,近几年来,高考、中考的试题形式和内容都已经在发生着变化,正在逐步地向新的理念靠拢,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5.教研部门的督导和“以校为本”教研工作之间的关系

解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大一统教育体制。正是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习惯,使得教师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看教研室让我们怎么做。这种思维和工作的惯式,已经成为当前制约“课改”的瓶颈。这是因为在“课改”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发展的全新事业中,各级教研人员和广大教师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即大家都处于对新的理念理解和实践的层面上。就这个意义上讲,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首先需要教学一线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其次才是教研人员深入一线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以及使教师中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的提高与完善,才是“课改”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将教研的中心和起点放在学校内部和教师自身,强调教师在使用新理念教学的同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个人或集体的反思,在这种经常性的反思和研讨中,将教学中已经出现的问题找出来,并力求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对于具有普遍性或短时期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学校“课改”研究小组进行汇总整理,确定为本校阶段性教研课题。只有在这个时候,学校才需要教研指导部问或高等院校专家的介入和指导。而这种介入,也不再是传统的居高临下的督导,而是以平等的研究身份,参与教师和学校的教研活动之中去,共同探讨和共同总结。这种工作模式可以概括为:各级教研人员和高校中专问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人员帮助教师学习理解新的理念一教师“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和探讨(反思教学过程)----教研人员和其他专家参与学校教研----总结和提升新的具有共性的经验和理论。

7.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篇七

一、被淡忘的文本

新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 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啊!多媒体课件可以让抽象的知识集体化, 可以使深奥的知识简单化。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出现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有的老师一节课的内容全部在课件上, 我所听的12节数学公开课中有7节是老师完全没有打开课本。老师一节课只是站在电脑前动自己的手指, 孩子们只是盯着大屏幕看, 跟着老师设计好的思路走。

多媒体课件完全替代文本, 这样老师和学生的实际距离远了心理距离也远了, 不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远了, 好多的练习题在课本上, 读文本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何不让学生打开课本仔细的去读题, 安静的去思考?一支粉笔足以解决的问题为何要运用现代化的设备, 对教学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有的时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是一种误导, 比如电子白板可以把老师随手画的不规范的图形规范化, 是方便了老师的教学, 但是破坏了数学学科的严密性, 孩子们是善于模仿的, 老师都可以信手拈来如何要求学生尺规作图?

我想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思考本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应用教学媒体?怎么使用教学媒体?无论社会怎样发展, 社会怎样进步文本都不该被淡忘。

二、被追捧的喜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是新课改的背景下最流行的一句话。语文课堂上我们能听到的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数学课上我们能听到的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这样一种提法和算法多样化相结合, 我们看到的优质课是一节课热热闹闹。似乎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也许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但是在这种看似热闹的背后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 实质性的学习很少。喜欢只是一种形式, 就像孩子们喜欢和自己的小伙伴玩。但是玩完了各自回家, 那个小伙伴会为你负责。作为老师不一样, 让学生喜欢只是一种形式,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 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被格式化的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样一种思想的倡导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时尚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看到的小组合作是这样的:前后两排四个同学坐在一起开始讨论。但是小组内所有的学生都在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 也很少有同学听别人的发言只是自己说自己的根本谈不上合作。还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只是在那呆坐着。小组选出的代表只是个别优秀的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一些不愿意思考的学生就这样浑水摸鱼过了一节课。有时候合作还没有真正的开始, 老师的巴掌响起“停止”。这是典型的有合作之名无合作之实。

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小组合作, 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讨论。比如有些概念有些约定俗成的说法根本没有必要让学生去讨论。所以我觉得我们必须在课前思考这样的问题:这节课是否有必要合作学习。我们应该如何合作?在合作中应该怎样分工, 以便小组成员都能在合作中获得发展。

四、被定格的评价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 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我们的课上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好!很好!棒!很棒!或者一次又一次响起的掌声。我觉得学生在这样的掌声里学会了虚伪, 他们忘记了或者根本没有学会为别人真诚的鼓掌。

所以我总觉得无论是我们的平时的上课还是我们的公开课。我们的评价应该实在一些, 具体一些, 还有让学生学得真诚一些。让评价确实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促进教师的教学, 让评价为孩子们的发展护航。

县优质课竞赛代表着全县数学教学的前沿, 应当为全县的数学教学起到示范作用。听了12节数学课后,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一节课才算一堂优秀的课?一堂真正的好课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有意义的课, 即扎实的课, 是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的课;二是高效率的课, 即充实的课,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得知识技能, 生活体验, 问题解决的能力有所提高;三是有生成的课, 即丰实的课。而不是表演似的完美无缺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对照这些标准我们学校的数学优质课是少了一些常态, 缺了一些真实, 让公开课真实自然具有示范作用不仅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更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我们应该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认真的研读教材, 着眼于学生。如果我们的公开课是这样的:我们能看到师生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的真实反映。我们看到老师处理生成时的独特的教学智慧, 我们看到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师生的真实体验。我想我们在新课改的路上才可以走的更远一些更稳一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的数学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气象。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独立体验。但是现在一些数学课堂教学中似乎让人觉得数学口味清淡, 有些过分追求形式。

8.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篇八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的体育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提高对体育课程的认识,运用体育课程的全新理念,去指导教学行为,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体育课程应有的价值。然而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及教育观念的不同,在课改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

(一)体育教师对课改认识不足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的教师对课改的理解很片面:认为只有研究课、公开课才是搞课改,平常的常规课就按照老一套的教学套路走就行了。其实这样的老师是没有意识到课改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教师行为方式的变革,他们没有明确基础教育课改的目标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没有理解教师只有积极地投身到这次改革的大潮中,才能不断地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思想认识的不足,导致了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滞后,使课改难以推进。

体育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多学些最新的体育教育的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勇于探索创新。

(二)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行为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课改实验中,体育教师虽然有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但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导致课堂教学行为不足。课堂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总喜欢滔滔不绝地给学生讲解,以至于学生活动的时间减少,导致练习密度和强度的不足。有时教师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及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认为只要课堂活跃,学生玩得开心就体现了课改精神,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因而将学生放得太开,导致教学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想收也收不回来。

注重教学反思,积极探索实践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是过去的经验难以解答的。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才能适应新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小结、单元教学小结、课后反思、写教学心得、听公开课的专家反馈、集体讨论、与学生交流、撰写论文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搞好体育新课程教学。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不够

随着课改的深入,体育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教育改革也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而在体育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不够,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课改中的显著问题。

由于学校场地设施的限制及学校实际情况的影响,开展体育活动也受到了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开动脑筋,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探索具有规律性的原理、原则、方法,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架构,适应自己学校的实践模式,建立起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体育课程资源库。体育教师应在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设施资源、人力资源、校外体育资源、信息资源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只要教师真正参与到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中,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就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和发展。

二、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实施几年来,教师在探索最新的、最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

(一)重激励,轻批评

体育教学中的激励可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学习需要激励;启发思维、开发智力需要激励;培养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质需要激励。但是我们已经意识到,只有激励,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培养不出健全的人格。现在有的体育课,尤其是公开课、研究课,对孩子一味地表扬和激励,没有半点批评。学生明明是犯了错误,老师也是先表扬,然后再不痛不痒地说几句,还借口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试问,这些在赞扬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走上社会后,又怎能具有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呢?

其实批评也是体育教学艺术的一种,在体育课改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如果没有适当的批评,表扬将变得毫无意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有根有据,实事求是;看准时机,掌握火候;注意环境,分清场合;真心诚意,感化学生。

(二)重学生主体,轻教师主导

新课改理念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然而,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片面理解为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过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兴趣和个体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导致了打着“自主学习”的旗号,让学生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爱怎么学就怎么学,能学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的行为,实际上是放弃教师主导,放弃教育职能和不符合学生长远发展的做法。

教师如何引领学习过程的研究有待于加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教育教学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实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作用。教师闻道在先,而且负有国家和民族的重托,理应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教学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过程。教师要以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而学生的积极性又依赖教师的培养,两者互相联结、互相沟通、互相交替,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共同目的。

(三)重乐趣体验,轻技能教学

在体育课改中,让学生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然而有的体育课却是一味地强调学生体验运动乐趣,而忽视了运动技能的学习。有的老师认为,既然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就无需要求学生非得掌握什么运动技能,只要学生玩得痛快,获得愉快和成功的体验就可以了,体育教学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吗?

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提出来的,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也才能使学生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最终获得体育技能。

学生的运动兴趣不仅需要满足,还需要依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去不断激发。学生可能对某些运动技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如果这些运动技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话,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重传授练习方法,轻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知道:学生只学会几种技能是不能满足其一生的体育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地运动技术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能素质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运动技术的本领。然而在现在的教学中却存在着只注重教会学生运动技能而忽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现象。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是指学生通过对运动技术的不断习得,掌握了学习新运动技术的方法,并拥有了学习能力。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去认真研究学生是如何形成运动技术学习能力的,潜心钻研学会学习的机理,才能将传授方法和学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获得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9.警惕家庭教育中六大误区 篇九

观察:

“坏榜样”的十大不良行为

有位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路人,请他们分别谈论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成人不良行为对儿童造成影响的事情。经过调查发现,大致可以归纳为十大行为。

一、违法跨越隔离带。

二、随意将杂物抛到车外或者从阳台将垃圾抛到楼下。

三、相互攀比。

四、践踏草坪,攀折花木。

五、说脏话。

六、 乘坐公交车不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等特殊人群让座。

七、对老人不礼貌,发脾气,甚至打骂老人。

、取笑身体残疾或者有缺陷的人。

九、在医院、图书馆、剧场大声喧哗、接听电话。

十、将公共物品据为己有。

建议:

一、对孩子少用否定句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会使用“你不要……”、“不能……”、“不准……”之类的否定句。 其实,家长这样每强调一次不能干的负面行为时,反而会加深孩子对这件不该干的事情的印象和兴趣。

二、引导孩子从事健康活动

姚明说过他学打球是防止变坏,还有人说爱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所以,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鼓励他多参加一些合适的体育运动、艺术类活动如学音乐、学书法绘画等,还可以通过阅读有益的书刊提高孩子的心智。

三、让孩子从小就感受规则

做人基本的美德如尊老爱幼、有公德心,以及基本的`生活规则如交通常识等等可以融入家长平日的言传身教之中,最好能够习惯成自然,从小就将这些生活中的美德和规则牢记心里,逐渐化为自己的行为规则。

四、尽可能远离暴力和色情

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环境和接触到的各类事物而形成的,从而,他们自身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是处一个不断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中。在这敏感而关键的人生阶段,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有助于塑造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五、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没有成人那么强,所以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比如一些孩子上网成瘾就是一个例子。家长可以通过一些鼓励的办法和使孩子分心等技巧,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六、让孩子感受到家的关爱

也许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但是向孩子表达关爱和信任的方式有多种,应注意的是不要变成溺爱。

10.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篇十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但是教育孩子确实是一门艺术,怎样正确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值得我们好好探讨。

很多家长很爱孩子,但因为方法不当,而陷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效果自然很不理想,有些甚至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我们少走弯路,在此我将这些误区列举出来以示警戒。

误区一:树大自然直,等孩子上学后再好好教育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观点:树大自然直,儿大自然立。孩子才三四岁,年龄还小,不懂事,现在就该让他多玩玩,等孩子上学以后,再好好教育。在此思想指导下,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但是父母们不知道,这一阶段如果对孩子溺爱、袒护,放松了对孩子品质培养和习惯培养,使孩子养成了任性、淘气、不守规矩、不懂礼貌、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以后要想改过来就比较困难了。相反,如果从习惯到品质从小培养,使孩子从小就在一种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中长大,今后他成才、成人的几率就可能很高。中国“三岁看八十”的古训估计就是这么来的。

案例一:我在进行教育讲座的时候,一位母亲对我说:“我的儿子今年9岁,上三年级,我们觉得他的一些习惯很不好,但现在改起来很困难。由于我们在孩子小时候就比较溺爱他,他的爷爷奶奶更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时总觉得孩子还小,正是玩的时候,而且我家的条件还可以,于是千方百计地满足他的需要,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总是想等孩子上了学再教育也来得及,没想到孩子上学后还是老样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放学回家不认真完成作业,往往要先看电视、打游戏机,最后才潦草地把作业一做,有时没写完也撒谎说写完了。有时候,我和他爸气急了就打他一顿,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看,放松了学前教育,等孩子大了教育起来就难了。相反,从小着手、从小培养,效果则大不一样。

案例二:阿娟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大方、独立、办事能力很强,学习成绩也不错。谈到她的成长,她的爸爸非常自豪地说:“我们从孩子3岁时就培养她的独立性。从那时起,她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来做,比如早起穿衣、叠被、洗漱都是她自己来做,到后来就连去幼儿园也是她自己去,我们先跟她说去幼儿园的路上一定要靠边走,车过来了就站住,等车过去了再走。开始我们在后面悄悄地跟了几次,以后就不再跟了,都是她自己去自己回,从不用大人接送。现在孩子学习也很自觉,回家后放下书包,洗完手就写作业,直到把所有作业都写完才吃饭、看电视或出去玩一会儿„„”

看,从小养成的好习惯,长大后根本不会变。而且孩子还觉得这样学习、生活很方便,很有条理。

误区二:技多不压身,盲目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现在,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广泛的兴趣、特长,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特长班。让孩子学弹琴、学舞蹈、学书法、学画画、学奥数、学英语、学游泳、学武术,学了这个学那个。

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家长为了孩子以后能够出人头地,尽量多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想以此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第二种是:看到别人给孩子报,出于技多不压身的考量,自己也跟着报,盲目培养孩子的兴趣。

第三种是:“勉强尽责”,反正我对孩子尽心了,能让他学的都给他报了,至于学得怎样就看他自己了,将来他没有学好也别怪父母没给他提供这个条件。

案例一:一个父亲曾对来访的记者说:“我女儿今年9岁,我们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紧张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因为我们觉得现在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将来会没有出息。到那时,不仅孩子会怪罪父母,就连我们自己也会后悔的。于是一到星期天,我背着电子琴,她妈背着塞满舞蹈衣、鞋子、吃喝的背包,转战于城市的东西南北中。一天下来,我们一家三口汗流浃背,腰酸背疼。但想一想,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心里也就舒坦了些。可是现在孩子的学习也没有以前好了,总感觉她的压力太大,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盲目培养兴趣,结果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家长也感到迷茫了。

我反对不顾孩子实际盲目培养兴趣的做法,但不反对根据孩子实际的兴趣和特长,在孩子喜欢又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也能承受的情况下,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在这一点上我的邻居阿张做得就比较好。

案例二:阿张的女儿很喜欢音乐,孩子的乐感很强。在征求孩子意愿的基础上,他们给女儿报了钢琴班。要学钢琴,成本那是很高的,又是买钢琴,又是请老师。但因为孩子喜欢,而且老师也觉得孩子确实有天赋,于是他们咬牙坚持,结果孩子学起来就很愉快、很轻松。学习累了,她就会弹弹琴,放松一下。现在,她的钢琴已经考过了五级,经常在学校、市里表演。她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在班里总是前几名,兴趣爱好对她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误区三:越俎代庖,孩子该做的事父母包办

现在,很多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许多事情他干不了,也干不好。也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来干,还不够给大人添乱的。于是家长便越俎代庖,本来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家长大包大揽地代替了。常此以往,大人习惯了为孩子做事,孩子也习惯了依赖父母,并且养成了好吃懒做、不爱动手、不体谅父母,缺乏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缺点。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生活极为不利。

案例一:我有个学生,16岁上的高一,可是他什么事情都不会干,什么事情都要大人来帮忙。他不会叠被子、不会打扫宿舍卫生、不会洗衣服、不会自己上街买东西,为此常常受到同学的讥笑。他也为此动不动就闹着退学,说要到离家近的学校去上学。对于这样一个孩子,做父母的很操心,也很无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太娇惯。孩子小的时候衣服大人帮着穿,饭大人给喂,玩的玩具也是大人帮着收拾,直到他七八岁还不会自己穿衣服。有时他也想帮大人干点比如扫地、拖地、洗碗的事情,家长怕他弄不好,反而给大人添乱,就坚决制止他。结果他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看,越俎代庖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勤劳而富于爱心的家长,用自己糊涂的爱,培养了一个毫无生活能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就算他门门功课都是满分,但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进入社会后该怎么生存呢?相反那些从小就注意独立能力培养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案例二:一个家长这样说:“我的女儿今年8岁,上三年级,现在她自己的事情都是她自己来做。例如,自己洗衣服、梳头等,现在她已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有时候,我们工作忙,来不及按时回家,她就会熬好稀饭、买好馍、洗好菜,等我们回来炒两个菜就可以很快开饭了。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培养的,我们总是鼓励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干家务活我们也从不阻拦。她每完成一件事情,不管做得好不好,我们都会及时鼓励,从不责备。这样,慢慢地她就有了兴趣,也增强了自信,久而久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家长也减轻了许多负担。”

看,这样多好,不但孩子得到了锻炼,家长也减轻了负担,这难道不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吗?

误区四:以偏概全,学习好等于全部好

现在几乎90%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都有这样的认识:只要学习好,等于全部好。

抱着这样以偏概全的错误教育理念,家长在引导、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孩子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放松了对孩子意志品质、独立精神、办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会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缺乏生活能力的“书呆子”,也使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一般,但综合素质高的孩子被打入另类,更使得我们可爱的孩子,陷于无边无际的学习海洋中痛苦挣扎。更有甚者,这使一些孩子和家长自己成了学习成绩的牺牲品。

案例:李越儿老师在她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秋子是个高二学生,而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孩。有一次,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中,秋子承担了大部分组织与排练工作。她自编自导,干得投入而得心应手,在那种场合,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自信的秋子。

但在课堂上,她却自信不起来了。在只看分数不认人的老师眼里,秋子不是一个好学生。她常常因为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而万分尴尬,恨不得能钻进地缝里藏起来,老师当众骂她猪脑子、脑积水。她也因此常被喊到老师办公室训话,每回出来都眼泪汪汪。

在家里,秋子的妈妈也像中国大部分家长那样,节衣缩食,风里来雨里去,送女儿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一心要把秋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她不能容忍女儿有一点点惰性、一点点娇气、一点点落后,要是女儿有一处做不到便施以严厉的惩罚。

由于学习成绩上不去,在学校和家里都得不到肯定和温暖,她的自信一点一点被击碎,一到考试就紧张万分,对分数敏感到了恐怖的程度。每次考完试,她都如坐针毡扳着手指算分,晚上经常做噩梦,常常一脸泪水、一身冷汗地从噩梦中惊醒。

到了高二最后一个学期,她有3门功课不及格。她又一次被喊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告诉她,总成绩排在最后4名的同学,高三要被分流出去,而秋子就刚好排在倒数第4。分流就意味着留级或者被转到职业高中,作为一个孩子,怎么能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呢?结果,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最后的会考她仍有两门功课不及格。秋子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她吃了安眠药之后又打开煤气,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令她恐惧的世界„„

看,以偏概全,以为只要学习好就等于全部好的教育理念多么错误、多么可悲、多么可怕。我们广大的家长是否该从中警醒了?让我们抛弃这一错误、落后的教育理念,抓品质培养、抓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抓综合素质培养。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只要求孩子学习,而要让孩子出去和小朋友玩耍,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交,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义工活动和家庭劳动,把孩子和家长自己都从成绩、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孩子以正常的途径学习、生活、成长。这样收益的不光是孩子本人和家长,还有我们整个的国家和民族。

误区五:急功近利,培养孩子是为了光耀门庭

急功近利是不少国人的一大通病,它表现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孩子的培养、教育上也不例外。

很多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本身健康、快乐地成长,更不是为了培养一名品质高尚、身心健康的普通劳动者,尽一份家长的责任,而是抱着很强的功利色彩,为了达到光耀门庭的私利而进行。

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这些家长强迫性地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强迫性地让孩子参加一些孩子反感但父母喜欢、父母认为重要的这个班、那个班。鼓励孩子时他们往往说:“你一定要争第一、考重点,给爸爸妈妈争气,给我们家争光。”批评孩子时他们则说:“不争气的东西,老子的脸让你丢尽了。”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一般指学习成绩好),他们就人前人后地显摆、卖弄,就连说缺点都不忘夸赞:“这小子不太懂事,老爱玩,不过脑子还可以,我也没怎么管,他就考得这么好,哈哈哈。”当孩子考得差的时候,他们又恨不得将天底下最难听、最让人受不了的话语用到孩子身上,像什么:“没用的东西,养只狗还能看门,养了你尽给我丢脸。”诸如此类的恶毒语言,孩子们如何承受得了?

看完这些,你有何感想?这样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是否很残忍、很落后,是否该让我们抛弃?扪心自问,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在我们的脑海里,在我们的灵魂深

处,是否也深深地烙印着急功近利的痕迹。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是否或多或少地有所表现。不管怎样,我们都该警醒了、觉悟了。我们应该抛弃这一错误的教育理念,走出误区,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自然、平实地实施教育,自然、平和地对待孩子的一切。也许等我们将心态摆好了,按照自然、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的时候,一个

综合素质高、阳光、健康、快乐的孩子就会站在我们的面前。也许他就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大贡献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到那时,你不想骄傲都不行。

11.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 篇十一

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 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 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法律意识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 在打工中屡屡遭遇陷阱, 甚至不知不觉参与非法传销, 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权益受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此类新闻频频曝光使人们不禁质疑, 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缘何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机构的培养才形成和发展的。确切来说, 法律意识不仅需要社会法治环境的熏陶, 还需要有科学合理、先进有效的高校法制教育机制的培养。作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阵地, 高校目前在法制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从而导致其在法制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徘徊不前。

二、教育目标层面的认识误区与反思

有些高校认为:“大学生只要在校期间, 不违法、不犯罪, 高校的法制教育目标就达到了”。这种观点没有充分认识到法制教育的目标。法制教育目标上的认识错误会直接导致法制教育实现途径上的偏差。因此, 纠正教育目标层面的认识误区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 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使他们学会用法律眼光分析问题是非, 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矛盾;使他们懂得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能够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敢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从而捍卫法律尊严。简言之, 高校法制教育应使大学生能够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

“不违法, 不犯罪”, 仅仅体现了高校法制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在校或踏入社会后遭遇侵权却不知如何依法维权, 在亲朋好友权益受损时想提供帮助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大程度上, 这是与高校法律教育目标定位的模糊和偏颇有关。作为向社会直接输送人才的主要教育机构, 大学若是以短浅的目光进行法制教育, 培养的人才就会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缺陷”, 这种“缺陷”完全可以潜伏于短暂的几年大学生活中, 而爆发于大学生步入复杂万变的社会后。对于法律意识层面存在“缺陷”的人才引发的社会问题, 学校责无旁贷。学校不可以将自己应担负起的法制教育责任推向社会。

大学生活相对于复杂的社会生活而言比较单纯, 因而在法律意识方面受到的实践挑战相对来说比较少, 也比较小。大学的几年生活中, 没有违法犯罪, 绝不意味着大学的法制教育功能实现了。大学培养人才, 终究是要输送到社会上接受检验的。大学生只有在步入社会后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 展现良好的法律素养, 才能说大学的法制教育是成功的。因此, 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在“时间上”绝不应仅仅限定在“在校”的期间, 在“标准上”也万万不可限定在“不违法、不犯罪”的水平。

三、实现途径层面的认识误区与反思

误区一:学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还开设了《经济法》、《物流法规与实务》等专业基础课, 就足以实现法制教育了。

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部分的实际教学时间一般仅占到30%-40%, 受学时所限, 教师往往只能选择一些基本的法律做蜻蜓点水式的介绍,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法律需要。在教学改革中, 各高校虽然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基础课程外, 还普遍根据各个专业的需要开设相关的法律课程, 例如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开设《经济法》, 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物业法规与实务》、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会计法》、国际商务专业开设《国际商法》等。做到这些, 就足以实现法制教育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众所周知, 在当今社会的压力下, 能够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实属幸运, 大学生踏入社会后, 对法律的需求更加大, 绝不能仅仅限于相关专业。高校法制教育应满足大学生在合同纠纷、侵权损害、婚姻家庭、创业就业等日常生活基本方面的实用法律法规的需要。

因此, 教学改革必须从课程体系的健全和优化着手。除了与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外, 高校还应该尽可能地多开设几门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选修课。如开设“劳动合同陷阱与防范”“物权法”“婚姻家庭法”“侵权责任法”和“刑法”等多门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修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都很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 对于弥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之不足,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中和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 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过程中, 高校法制教育改革所产生的积极的社会意义就随之凸显出来。

误区二:课程设置的健全和优化了, 就足以实现法制教育了。

高校法律课程设置的健全和优化是很重要, 但并不意味着法制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此可以一劳永逸地达成了。在此基础上, 还必须重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这事关法制教育改革的成败, 也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保证课程的实效性呢?教学改革的的具体开展和落实无一不是通过教师完成的, 因此, 教师的选用直接影响到课程效果的最大化。以各高校大学生普遍都要学习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该课程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往往并不能收到应有的良好成效,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对教师的选用没有慎重考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事实上是两门课程的合并。从事该课程教学的大多为非法律专业毕业的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这一现状普遍存在于各高校。但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不能等同的。一个思想政治水平过硬的教师, 并不意味着他具备了应有的法律素质, 也不意味着他就能够胜任法律的教学工作。很多思想政治专业出身的教师或经过自学或通过短暂的法律培训, 正在从事着甚至已经从事了多年的法律基础教学工作, 然而却无法领会法治的理念和法制教育的内涵, 对新近出台的法律规范和当下实践中的热点法律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 难以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需求对法律问题作深入浅出的剖析, 以至于照本宣科, 结果自然导致不少大学生学过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却不知学到了什么东西。

综上所述,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工作中, 思想政治专业出身的教师讲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无疑是得心应手的, 但无论从理论上推理还是从实践的结果分析, 他们在从事“法律基础”教学方面往往力不从心。同样道理, 法律专业出身的教师讲授“法律基础”部分无疑是胸有成竹的, 但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方面常常捉襟见肘, 比较被动。如果说“隔行如隔山”有些言重, 但是“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绝对中肯。如何破解这个看似两难的尴尬局面呢?笔者认为, 破局之招很简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其实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部分, 泾渭分明, 在学时合理分配的基础上, 前半学期和后半学期完全可以分别由思想政治专业和法律专业的教师来讲授, 这样由两个专业的教师扬长避短, 各负其职, 一方面帮助学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遵守各种道德规范,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各种基本的法律规范。解决办法简单, 但施行起来, 也许会阻力重重。毕竟, 对很多资力不强的高校, 尤其是民办高校而言, 为同一门课配备两个专业的老师, 恐怕成本会增加不少。但是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高校在推进法制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必须突破这种困境, 为学生最大程度的终身受益尽最大努力。

误区三:课程设置健全和优化了, 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也常抓不懈, 就足以实现法制教育了。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不是仅凭开设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几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选修课就能做到的。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期间。因此, 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特色文化活动, 来打造法律意识培养所需要的法律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 而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的小课堂。这个过程需要特别注意几点:

1. 大学生法律社团的力量不容忽视。大学是人才最集中、思想最活跃的地方。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大学生组建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咨询服务协会和普法协会等各种法律服务性社团组织。通过强大而活泼的青年社团力量, 组织大学生观看庭审纪实等优秀的法律视频、组织法庭旁听、组织法律热点问题辩论赛, 邀请知名法学专家或司法部门知名人士开展系列法制讲座活动, 利用宣传橱窗、板报、大学生贴吧和社团QQ群等形式举办一些法律知识图片展览宣传和法律咨询与服务, 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

2.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施行过程, 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高校必须将法制教育常规化、日常化, 而不能倚赖运动式的专项教育来突击。2010年10月20日晚, 西安音乐学院大四学生药家鑫在交通肇事后非但没有救助伤者反而凶残地将其杀害, 该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造成了恶劣影响。事后,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下发通知, 要求从2010年12月6日起用一个月的时间, 以药家鑫事件为反面教材在全省大学生中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专项教育。在此活动期间, 各高校邀请了法律和司法一线的专业人士举办系列讲座, 组织法制安全教育案例宣传展览、读书观影活动。“亡羊补牢”是对的, 但“亡羊补牢”的事还是尽量少一些更好。如果把举办讲座和宣传展览等这些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在了平时, 也许药家鑫的事件就不会上演。高校法制教育只有持之以恒地深入开展、落到实处, 具体到平日和平时, 更多的“药家鑫”事件才不会重演。

3. 高校在学校管理方面应做到“有法可依”, 严肃校规校纪, 有法必依, 令行禁止, 让学生明白, 若不遵守校规校纪, 将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从而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房间的小学英语作文下一篇:7年级家长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