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4-11-21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15篇)

1.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四六一小学 赵德庆

小组合作探索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我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探索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一)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合作探索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探索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我听过一节“找规律”的小组合作探索学习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每个小组分发很多张有空白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学生每人涂出一张图案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自主探索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探索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我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

— 1 — 探索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教师上公开课压力大,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另外,在我听过的小组合作探索学习课中,大多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这种情况比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这是客观原因。而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则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外,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集体责任感,也是其原因之一。

(三)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探索学习过程这,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探索学习的顺利开展。有一位教师上一节“统计”的小组合作探索学习课,教师把各种颜色的花分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摆出象形统计图,统计每种花的数量;个别学生把卡片全部拿去,不让另外一个同学摆,另外一个同学争辩道:“老师让我们俩一起摆。”然后两个人才一起操作。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探索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要

— 2 — 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我听过一节“1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课,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数100根小棒,要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捆成一捆,数出10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应该多交流,说一说10个一是

十、10个十是一百,理解为什么把10根拥成一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感知100的大小,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数数的根据是十进制计数法,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学生6个人一组合作数出100根小棒后,成员间没有什么交流,然后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自己小组数了多少根小棒,都是怎么数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汇报自己是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根地数„„然后教师发现时间不够了,就匆忙结束合作探索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合作探索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学生没有体会数数的根据是十进制计数法,即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对于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小组合作探索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探索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诸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

— 3 — 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等。从中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我最近在新课标教材改革实验区调研中发现,有些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探索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理念,小组合作探索学习只是走过场。数学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探索学习。

(二)处理好自主探索学习与合作探索学习的关系

如前所述,合作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但是合作也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学生的合作与成人的合作有所不同,成人已经完成了上学打基础的任务,他们合作的最主要目的是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较少关心每个人发展得怎么样;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个性,才能够打下走向社会从事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的基础。这些个性有很多独立的成分,因此,要处理好自主探索学习与合作探索学习的关系。在合作探索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4 — 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探索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广大教师在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探索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教师既要考查每个小组的成绩,也要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可以用一些不定期的小测验来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把每个人的智慧都发挥出来让大家共享所产生的效益远比一个所谓的好学生“一言堂”高得多。组长要负责管理好每个成员,通过合作探索学习使独立、自私的学生表现出合作、互助等积极的性格特征。

(三)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单从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的形式来说,其重要意义前面已有所论述;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探索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探索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四)教师合作探索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探索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对合作探索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教师的合作探索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

— 5 — 面。

1.合作探索学习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合作探索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探索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探索学习,合作探索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合作探索学习的课堂实施。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探索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探索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探索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探索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探索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4. 合作探索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探索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

— 6 — 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的良性循环。

(五)对学生合作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探索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探索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学习能力。总体而言,主要应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1.学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探索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探索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认识合作探索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探索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探索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探索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探索学习产生认同感。

5.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

— 7 — 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6. 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而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探索学习。

7. 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除了我论及的问题外,就小组合作探索学习来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怎样获得有效的数据,通过比较研究来验证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所获得的实质性的进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二

众所周知,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能力、观点和素养双向交流、发展的双边互动过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其学习活动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群体性过程。合作学习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反映, 是培养探究和创新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是一种共同的, 开放的, 包容的学习, 它作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 在培养学生主体特性和增强集体观念方面, 作用尤为突出。它改变了过去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 发挥了学生潜能, 凸显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 增强了学生间的信息“共享”, 使学生“我要学”、“我乐学”成为现实, 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促进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实际教学活动中, 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操作难度大, 难组织, 学生合作意识不强, 合作学习效能不高等现象。因此, 如何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利用有效教学资源, 开展“事半功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成为探究和深思的课题。本人现围绕上述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一、针对学生“不愿”合作心理, 创设融洽教学情境, 使学生愿意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是通过“同组异质, 异组同质”的标准, 组织学习开展合作探知新知、解决问题活动。但由于学生, 特别是初中生处在心理发展特殊阶段, 在学习活动中易受外在因素制约, 存在“不愿”合作学习的畏惧心理, 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习现象, 合作学习效能显著低下。因此,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 要在做好学习小组“归类”的前提下, 找准学生“不愿合作学习”的情感实际, 一方面采用激励、引导等方式手段, 做好学生心理工作, 一方面利用数学学科的生活性、趣味性、实用性等特征, 创设出贴近学生实际, 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产生能动情感, 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时, 教师根据以往学生学习实际, 利用数学生活性特点, 设置了“小明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 他不小心将玻璃的一角打碎了, 现在要到玻璃店去划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 如果他现在知道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 他一定能划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生活性问题, 此时,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学生此时好奇心得到有效调动, 探究情感得到渲染, 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 使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学习活动成为内在要求。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学生得出了“不一定能划一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玻璃。”的正确结论。

二、针对学生“不会”合作学习, 注重学习方法教学, 使

学生能够合作学习

在实际合作学习活动中, 经常出现学生合作学习“气氛浓烈”, 但小组合作学习效能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 部分学生未能领会和掌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要领。这就要求,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将方法要领传授作为合作学习活动教学的“第一要义”, 把教师的引导指导和学生的探知学习进行有效结合, 并在学生遇到困难与障碍时给予及时的点拨与指导, 引导学生开展探知活动, 并对他们活动进行概括、升华, 做出清晰、简洁的总结, 使学生领悟探知的要领和解题的要诀, 为学生有效合作学习打下方法基础。

如在教学“一次函数图像性质”时, 教师发现学生在合作探究“一次函数图像”问题时, 不能对图像性质进行准确、正确的分析, 导致小组探究效能低下。此时, 教师根据一次函数图像性质内容, 借助数学问题概括性特征, 设置了“一次函数”问题, 向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活动中, 教师将重心放在一次函数图像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上, 引导学生通过作图法进行一次函数图像的探究, 教师向学生一次函数y=kx+b (k≠0) , 当k>0且b=0, b<0, b>0三种状态下一次函数所经过的象限, 以及当k<0, b=0, b<0, b>0此时三种状态下一次函数所经过的象限, 这样, 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从而对上述问题合作探究“游刃有余”, “水到渠成”。

三、针对学生“不高”合作效率, 重视合作探究训练, 使学生善于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根本目标和归宿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素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学习品质就会更加高尚, 学习素养就会更加深厚。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可以利用综合性问题特性, 设置囊括多个知识点、包含多个解题思想的问题案例, 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进行过分析、讨论、辨析和总结等环节, 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为有效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问题:抛物线y=ax2-2ax+m经过点P (4, 5) , 与x轴交于A (x1, 0) , B (x2, 0) 两点, x1<x2, 且S△PAB=10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PAQ和△PBQ的面积相等?若存在, 求出Q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该问题是一道有关“二次函数”的数学综合性问题案例, 该问题条件中隐含着“二次函数”、“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等数学知识点, 在解题过程中还要运用到“数形结合”、“函数和方程”等解题思想。此类问题案例运用在合作学习活动中,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整体性、分析逻辑性和解题方法性, 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素养的提升。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是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数学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能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合作学习是作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 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增强集体观念方面, 作用明显。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实践体会, 并结合教学纲要内容, 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三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 问题 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个体思维水平,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增强了学生沟通包容能力,培养了合作竞争意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缺乏主动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小组活动缺乏实质性合作。由于部分学生性格所致,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往往缺乏主动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不能静心倾听同伴的发言,也不能将自己的意见与同伴分享。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方法的指导,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小组内的学生仍然处在独立学习的状态,不能真正进行互动、互助、交流。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缺乏影响着合作学习活动开展。

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但要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达成,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关注合作学习的结果,忽视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全成了整个学习活动的主角,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以及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不能积极思考、参与活动,消极等待问题的答案,甚至在学习活动中思想开小差。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在整个小组活动中得到的锻炼比自己独立学习还要少。

3.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不恰当。教师为了追求表面上的参与度,把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和没有研究必要的教学环节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这样做反而浪费了学习资源,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4.评价重整体、轻个体,重结果、轻过程。由于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缺少有效的评价方式,未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往往把评价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也有的教师只进行小组内的评价,忽视了小组间的评价,未能激发起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实现小组间学习资源的共享。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1.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习惯了传统的独立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对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科学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第一,明确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使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活动任务。小组成员的分工要切合每个成员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兼顾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只有每个成员在小组活动时都有一个具体的任务,才能确保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例如,在一个小组可以安排活动的组织者、记录员、评分员、汇报员等等。在小组合作活动正常开展一段时间以后,小组内的分工可以进行适当的轮换,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鍛炼,实现全面的发展。第二,规划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尤其要处理好小组内每个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使小组成员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小组讨论,这样使小组成员既有讨论的内容,又能带着问题听取别人的意见,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第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在合作学习活动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倾听别人发言和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在专注倾听别人发言之后,要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并且主动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新的、更高层次的见解。

2.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要结合知识的特点,在重要的教学环节上,在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得到锻炼的前提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习“认识圆锥”的过程中,关于圆锥的高,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学生就不太容易理解。圆锥高的测量更是学生难以独立操作的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高的概念进行讨论关于圆锥有多少条高,然后小组成员合作,测量一个圆锥的高。

在教学“统计”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在播放的视频中统计一分钟时间内某一路口不同种类汽车通过的辆数,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这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同的成员统计不同的车辆数,就容易得多;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

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四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新课程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被许多教师所应用。但是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缺乏正确认识,重形式,轻实质,存在分组的不科学性,课堂喧哗,小组内发展不均衡,忽视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小组合作评价不合理的问题。对此,必须采用有效的合作方式,建构合理的合作小组,以及应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综合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近年来被广泛推崇和应用。它对于改善班级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批判思维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要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英语一线教师,在接触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缺乏正确认识,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笔者就目前小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1.分组的不科学性。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一般采用前后桌同学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既简单又省时,但是教师却忽略了小组成员的差异,包括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有可能造成有些小组热闹非凡,而有些小组则是鸦雀无声,达不到合作的效果。

对于小学生来说,个人喜好的感性思维在他们的主观判断上起了决定作用,很多学生有可能会对现有的分组不太满意,造成组内成员不能友好相处,使小组处于名存实亡的尴尬局面。

2.课堂喧哗。

小组合作学习会带来较传统教学更大的噪音,这个问题在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上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英语课上有时可以看到,教师还没有交代完合作的事项和内容,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自由讨论。例如,公开课上,教师的任务是“Howtomakeapumpkinlantern?”教师将学生分小组制作南瓜灯,并观看诵读南瓜灯的制作片段和英文解释,但学生的注意力早就被南瓜所吸引,根本无暇顾及教师的提示,到最后是一群学生说着中文,做着南瓜灯,成了一堂英语课里的手工劳动课。这就造成表面上是看似热闹,而学生却没有掌握和巩固已学知识,没有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小组发言人固定,忽视个体独立思考。

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不好,会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作业,而某些小组成员却无所事事的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搭车”。当小组只有一项作业、只交一份报告、只完成一份作业单和只提交一个设计方案的时候,这种现象常常会发生。在小组英语课堂上则更多地表现为:小组合作表演对话,部分成绩较差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对话表演中,只说几句礼节性的口语,而活跃的学生则是滔滔不绝,小组合作完全变成了个人的表演。一些需要学生共同表演的对话也往往是小组成员中学习较好的学生给事先编排好的,部分学困生则依赖于这些同学,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4.小组合作评价不合理。

教师给予学生的小组评价往往是在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给小红花、小星星等的类似奖励,但是小组代表的发言只能代表其个人意见,教师的评价就存在了片面和不完整性。而且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忽略了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时间能力进行评价,缺少对寡言少语学生的关注,导致不爱说话的学生更加不喜欢发言,造成恶性循环。

二、解决对策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优化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呢?通过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理论经验知识,以及结合本人的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优化分组的人员

每个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好、中、差来分配,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间必须建立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只有在明白他们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意义后,他们才会和睦相处。强调小组间的稳定,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组作业上,而不是摆脱小组。当然,也有个别学生需要教师不断提醒他们,使他们明白,藐视合作、取笑他人、拒绝帮助别人是不可取的,也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意识建立,在低段学生中尤为重要。对于合作优胜的小组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这样学生的反应也就不同了,如果个别小组确实不能合作,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调整。

2.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学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就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从教师方面出发,在课堂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班级的所有活动都停下来,提示学生要小声说话,或者给予纪律好的小组一定的奖励。

从学生方面出发,小组内分工明确,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组长由组织能力强的人担任,负责分工,组织成员间进行有序的讨论;记录员记录小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汇报员则将本小组的合作情况归纳总结,在班级中交流汇报。通过设立不同的角色,要求小组成员既承担个人职责,又要相互配合支持,发扬团队精神,有效完成任务。

所以,教师在平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认真倾听、遵守课堂纪律的合作习惯,这样在上课时就会井然有序,避免混乱现象的发生。

3.任务落实到个人

针对“搭车”现象等问题,解决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作业中都负责承担独特的一部分任务,或者就是使学生各自为他们的学习负责。举例来说,对于小组的奖励是以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测验得分的总和为依据的。例如在英语对话中,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不仅要看对话的效果,还要关注成员的参与度、难易度。避免一个学生讲了一大堆,而大部分人只是当个配角。由此,小组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学会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逃避责任的人,没有“自由乘客”。对于任何一个小组来说,忽视小组中的任何一名成员的做法,都是得不偿失的。

4.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应以小组为主。合作学习是种群体的学习,也包括个人的学习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观察成绩好的学生是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否能带动小组里的学困生,积极配合。无论是对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只要在学习中有良好表现,教师都应给以及时的评价。对于原本只能说单词的学生,现在如果能说句子了,无论对错于否,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使他有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应该注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除了教师的评价外,小组内的同学也可以进行互评、自评,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促。教师可以采用全班表扬、小组加分,评选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最佳发言人等多种形式,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及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

5.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五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玉门市官庄学校

李秀兰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进入误区,很值得我们探讨与深思。

一、存在的问题

1、放任自流。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学习,而忽略了教师的引导。如果学生的学习失去了教师的“导航”,就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航线”,成为一艘失控的轮船漫无目的地行驶。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

2、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二、解决的对策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深入学习《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从中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

2、精心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各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便于开展组际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但并不是说,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而应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将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学习是个体直接面对材料,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对语言的感悟来解读读物,有很强的独立性,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所不能代替的,同样,任何小组合作形式也无法代替。所以,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对立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充分独立学习思考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在大多数学生产生这种欲望时,小组学习的出现就为学生的畅所欲言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因此,当他们在欲言而不能之际,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反思,是自己的见解更丰富、更全面,最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也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4、教师灵活参与,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合作学习,教师此时应干些什么呢? 应深入到各合作小组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只有亲自参与到各合作小组中去,才能更贴近学生,才能随时关注和掌握到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调控,同时给予巧妙地点拨与导向。事实表明,有时教师短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把学生从思维的误区中拉出来,让学生“顿捂”,使之豁然开朗。

6.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六

一、课题研究背景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我们都在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团体合作精神等方面实效显著,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谈论很热闹,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冷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

针对上面的现象,更深入思考、探究,还会发现许多问题:(1)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合作探究时学生各自的任务不明白;

(3)教师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穿流各组,做做样子。

因此,合作探究学习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提出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课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知识。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两年多了,通过对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讲解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个人与小组的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的物理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极大帮助的。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知识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个性强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成绩和个人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们充分挖掘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意义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减少差异,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五、研究对象

九年级学生

六、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学习收获。

(二)、研究内容

研究课上学生合作学习新内容如何实现高效的策略。研究课后学生学习如何实现合作,巩固学习效果的策略。

研究如何通过评价来衡量和检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物理探究实验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长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小组长。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七、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八九年级学生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2、问卷法:了解学生对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3、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通过不断完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八、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10日

1、我们从新目标教材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性着手进行分析,认为新教材倡导合作探究。提偿在活动中学,由此得出结论合作学习更适合新课改的要求。

2、确定课题 我们确定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在于通过小组合作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探索交流技能及合作精神。

(二)实施阶段(2014年3月11日~2014年11月30日)课上实施

(1)小组会话,互帮互助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2)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全班共享与互教。(3)知识点互考,小卷互批,作业互相监督,形成组内互相制约,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

(4)课堂评价策略的有效运用为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自觉性,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习题随堂跟踪测评,取平均成绩,同时进行小组的跟踪评价。

(三)总结阶段(2014年12月1日~12月30日)

1、在总结前阶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并按新的方案继续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3、以优秀课和总结报告结题

九、保障措施

1、关于本课题,在这之前许多的报刊杂志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阐述,这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2、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上可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查阅到很多的资料,既快捷又方便。

3、我校有较浓厚的科研氛围。

十、成果形式

7.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七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 参与欲提高了, 由过去“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我要学”的自主学习局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 小组成员之间还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协作,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有许多优点, 却也存在着许多低效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而不“作”

在合作过程中, 学生常有这样的表现:只是坐在一起, 没有按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交流, 有的闲聊、有的在写作业、有的沉默不语, 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 已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2. 合作问题设计简单, 没有合作讨论的必要

有的教师认为一节课内合作学习用的越多越好, 没有合适的内容也要合作讨论一番, 这样课堂气氛才好。教师提出问题后, 学生马上说出答案, 可教师还是让学生讨论, 对于这样的学习内容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例如在讲《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节时, 教师要求学生看图:陆地各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描述这些动物的栖息环境。这样的设计就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这个问题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就了解了。

3. 教师指导不到位, 学生合作无序

有些教师在学生讨论时, 像个局外人, 对学生不闻不问, 不加以指导, 不监控学生的交流合作。学生就有可能七嘴八舌, 你一言我一语, 没有明确的分工, 为了讨论而讨论, 只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 却没有解决问题。

4.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不完善

有些教师在小组回答完问题后不加以评价, 小组答与不答没有任何区别, 这样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5.小组讨论目的不明确

教师没有目的性的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 有的教师在讲社会行为的时候, 让学生看图: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和狒狒的群体生活, 然后进行讨论。讨论的是什么, 要得到什么结论没有对学生说明, 学生会漫无目的的进行讨论, 可能讨论到最后已经脱离了教材。这样的讨论也是无效的。

针对这些问题, 我谈几点建议: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和培养小组长让学生学会了沟通

学生按优→中→差进行组合, 这样的学习小组对于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比较容易解决, 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比较大, 也有利于后进生的进步。在组长的选择上不一定要优等生, 需要善于总结, 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每个组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而且各组员之间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往往也能有所进步。因此,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学会互相尊重和理解, 学会沟通, 学会互相分享。

2.讨论问题的设计

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较好的完成, 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互相交流、讨论能够完成的。如同时提出几个问题, 问题也需要由简到难, 有阶梯性, 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中, 都有事可做。

3.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在活动开始前对讨论目标、小组活动规则、纪律要求等做必要的申明。在学生合作讨论时, 教师要走入学生之中, 关注每一个小组, 对小组提供必要的启发、建议和帮助, 还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在讲《植物细胞》学生分组实验“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时, 教师演示完实验后不能放手不管, 学生在实验时, 教师一定要走到学生中去, 了解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是否有问题并加以指导, 例如:洋葱鳞片叶取的大小、厚薄是否合适, 盖盖玻片时怎样减少气泡的产生, 染色时染液是否浸染全部标本等等。显微镜观察时学生最容易找不到物象, 这时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在总结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出现的问题拿出来与各小组交流, 防止以后同学们出现类似的问题。

4. 健全小组评价机制

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 一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 评价可采取加分的方式, 每节课后公布每组的得分, 一个月进行一次总结, 评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 并给予奖励。也可把评价和学生每月综合素质评价联系在一起。通过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

例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 使用了“导学案”, 其中的预习导学部分是小组必答题, 每个小组机会均等, 答对的小组加一分。学案中的合作探究的问题各小组讨论后进行抢答, 答案基本正确的给小组加一分。每节课后公布本小组分数, 因为生物课课时少, 所以一学期一总结, 最后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通过这样的评价小组合作才有实效。

5. 小组合作目的要明确

教师在安排学生小组合作时, 要明确目的。例如:教师在介绍社群行为的特征时, 让学生看图: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和狒狒的群体生活, 然后进行讨论, 找出两个群体中都有哪些成员, 成员之间有没有分工, 有没有等级。这样要求后目的就明确了, 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6. 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拥有了自信

在我们的课堂中, 很多学困生整日默默无闻, 不敢张嘴, 不敢看老师, 但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后, 他们在组长及其他组员的教导下敢于张嘴, 勇于表现自我, 特别是在成果展示的平台上, 我们常常听到的就是他们的声音, 学生的自信力增强了, 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8.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问题;策略

我国的教育正在不断改革和进步,新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在小学的全部课程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能够不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而且其也成为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良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将学生的主体性良好地体现出来,加强班集体的团结合作性。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制订非常高效的解决策略,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小组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普遍地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但是因为各种约束条件,使小组合作学习只流于表面,根本没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效果,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积极作用就会完全消失,而且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课堂以外的事情,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2.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增加学生之间交流探讨的机会,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但是往往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成为彻底的听众,不愿意参加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独立的思考机会,影响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策略

1.努力提升教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有目的地进行,并针对数学的知识点进行讨论,教师应该针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并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进行思考,进而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下册中的第五章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举出几个正方形和长方形或者其他图形,让学生探讨如何进行面积的求取,教师应该让每一名学生都明确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使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并让学生自行选择一名小组长,之后再对小组内部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到知识。

2.引导学生养成较强的合作意识,锻炼其合作的技能

当今时代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苗,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就会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学生根本没有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也不愿意和其他同学进行过多的交流。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充满兴趣,同时,也应该针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如果有反对意见应进行质疑,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结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而对学生的思考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力量,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交流,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且,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刘树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东方教育,2014,11(5).

9.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九

合作,是指两个人或更多人在相对固定的集体里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把事情做好,完成共同的目标。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充分地利用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智慧和能力,共同完成好学习任务。这就是我们当前提倡得比较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交流中极易产生思维的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能更大程度地启迪学生,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胆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在与人交流中、讨论中、甚至争执中明辨是非。因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学校里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不少的共同点。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很多老师都在班上设置了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课堂上的合作、交流活动一般都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其二,一般学习小组都有组长,由小组长主要负责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其三,多数小组合作采用就近小组安排原则,邻近的同学微稍挪动身体就可以进行合作交流了。其四,小组人数一般在四人至六人左右。其五,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们先没有问题的答案,小组内大家一起通过学习、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比如数学中大家分工合作,记录、计算、实际操作等,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进行学习。还有一种是小组内的交流、讨论,这种形式的合作应该是学生们先有了自己的答案或初步的看法、意见,然后只是把自己的意见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作一个交流、讨论,从而确定找出正确的答案。这两种形式虽然都叫合作学习,但其目标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取这两种形式中的一种,以达到教学目标。

听了不少课,看了很多教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自己也进行了多年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发觉在实际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的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为了形式上的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设置不当,思维容量太小,学生合作讨论时没有难度,也没有兴趣;有的在分组时很随意,常常在形式上很热闹,但实际效果并不好;有的没有注意照顾全体学生,部分性格内向或学习较差的学生没有很好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因此,我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一些典型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以和各位同行交流

一、分组忌自由组合,宜综合搭配。

老师在安排学习小组时,要注意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很相同的学生最好不要都分在一个小组内,要将学生进行搭配安排。如几个学生性格都内向,都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如果他们几个在一个学习小组内,那在实际合作学习时肯定不容易达到学习目标。还有,几个学潜生组合成一个组,也不容易开展好合作学习。要注意避免优生和学潜生适当搭配,既注意照顾全面,又给学潜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另外,小组合作时人数应定位于4—6人为宜。人数太少,合作学习不宜开展起来,达不到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合作目的;人数太多,则不宜照顾到全体,人人都发表意见讨论,时间上不允许;学生意见没有发表完,合作的目的又没有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学生多后,极有可能出现少数学生“搭便车”的现象。即只是当观众、听众,作壁上观。因而在组长人选的选择上,教者要选择比较能照顾全面的学生作为组长,这样对于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上更有保证。

二、忌形式主义,宜目标明确。

当前合作学习强调得很重要,有些教师也将其视为教者是否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来看。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进行了合作学习,这堂课就容易成为一堂好课。或者认为每堂课必须要有合作学习,不然不足以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于是学生的课堂合作学习就带上很浓的形式主义的色彩。为了合作而合作,没有明确目标,也不管设计的问题的难度情况。有些过于简单的题,学生合作起来意义不大,没经过思维碰撞就找出了答案;而有些过难过偏的题,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合作起来又显得缺乏生气,而且较差的学生根本不容易参与到合作中来,很容易成“旁听生”。

这样做只会造成合作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生被动地进行合作,针对性不强,不能抓住有意义的问题。经常这样的合作会让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所以我们教师在每设计一个合作学习活动时都应该注意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为了合作形式而勉强进行。因此,明确的目标、适当的问题设置是学习小组能够真正开展好合作的前提

3、忌作壁上观,宜深入学生。

新课标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巡视,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甚至参与他们的合作学习也可以。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对“搭便车”现象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忌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在讲台上观看,或随意翻书,无所时事,不管学生的实际合作情况。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并不注意他们合作学习的情况,部分学生就会调皮,打晃,疯玩,由合作学习的问题说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是一件自由散漫、轻松玩耍的事情,严重违背了小学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初衷。

4、忌死搬硬套,宜灵活运用。

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合作学习,于是在课堂中就非进行这次合作学习不可。还有些教师只要教学设计中没有设计合作学习,那就肯定不会进行。这两种过于死板教学思想都是不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学中任何的环节变化、偶发事件、甚至学生提的一个问题都有可能使教学不能完全按教者事先的设计意图进行。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联系实际、灵活处理,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当一个教学环节中需要学生合作学习时,哪怕教学设计中没有,教者也应根据需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马上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教学工作面对的不是工业产品,一成不变、千篇一律。

10.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十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现状;策略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理都得到不同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学生上学入门最基础的其中一项课程,学好小学数学是为以后更加深奥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根基牢固了,应对复杂的课程才能轻松自如,因此,学好小学数学至关重要。为了让同学们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更加透彻,老师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其中分组学习的方法普遍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分组学习的优势

通常来说,在小学阶段,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难度系数较高,另一方面,数学是一门单一枯燥的学科,学生在对待数学问题时需要承担更多的学习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没有一条生动有效的教学途径来作为缓冲,不仅会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且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此讨厌数学这门课程。与以往的教学形式不同,通过分组来学习数学知识,除了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提供了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提高数学成绩。

二、小组合作存在不足

1、小组合作缺乏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一个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多时候不愿意或者是不善于和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不懂得如何向别人分享自己的心理,甚至是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不愿意去请教其他同学。没有人与人的交流,思维难免比较单一,而且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因此,老师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沟通能力。

2、参与积极性不高

分组合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同学交流,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每一位同学性格各不相同,生活习惯与学习方式也存在差异,所以,每次积极参与进小组的往往都是那些平时性格活泼开朗的同学,而那些性格比较内敛孤僻的学生不喜欢凑热闹,相反更加愿意一个人学习。

3、重视集体,忽略个人

小组合作顾名思义指的是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来解答数学疑问,所以,我们要的不仅仅是集体取得的优异成绩,更加要关注其中每一位同学的理解程度。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虽然集体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针对单独个人来进行考察,便会发现其中存在很大问题。

4、小组合作方式欠妥

老师在课堂上将教材上的知识点,恰当的与分组合作形式相融合,并不是生搬硬套的全部通过分组合作来解决。有些知识是可以进行讨论的,比如对一道应用题进行分析,通过分组讨论会更加理解的透彻,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那么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分组合作消化。而对于那些不适合讨论的,比如固定的法则公式,并不具备任何灵活性,即使经过讨论也不会达到任何效果,甚至还会造成更多的困扰,那么老师不能建议学生讨论,只能采用传统模式传授。同时,分组合作要适当,过于频繁的交流机会,会给一些贪玩的学生创造投机机会,利用讨论之便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最后会更加影响学习。

三、解决以上弊端的对策

教师在整个教育体系里时刻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此,要加强对学生们的`言传身教,时刻不忘引导学生们间的交流。经过实践,在现有的教育形式当中,分组合作已经相对成熟,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1、端正教学理念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除了要传授给同学们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善于发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教育方式更要因人而异,学会尊重每一位同学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将不同的教育方式用在最合适的人身上,体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老师要时常学会换位思考,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会更加容易发现症结所在。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对等,仍停留在过去的老师高高在上的思维模式里。在这种意识下,学生难免对老师产生敬畏心理,从而不敢于主动、积极。因此,师生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信任的.关系是首要任务,老师利用好自身的权利,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能过多的留给同学压力,只有关系氛围融洽了,学生们才敢于发挥自身的性格,开始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整体提高学习效率。

3、注重引导,加强交流

分组学习的核心是交流。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引导其积极参与进小组讨论当中来。同时,优秀学生带动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思考,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充满信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除此以外,每一组在进行讨论之前,务必使每一个学生都初步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之后再进行讨论,共同寻求真理。

4、对小组合作结果给出点评

老师需要对小组每次的讨论结果做出分析和点评,如此一来,学生们可从中认识到本次思考欠佳的方面,便于以后修改和补充。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来说,获得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也是对同学们最大的鼓励,长此以往,无疑会达到最佳的合作效果。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为将来学习数学课程的基石,整体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求老师采用正确、有效的教育形式,来拓展小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趋利避害,善于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最终完成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素兰.小学数学合作化学习方式初探[J].新课程(中旬).(12)

[2]张国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学习.(9)

[3]韩全红.小学数学开展“合作学习”初探[J].安徽教育.(22)

11.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英语 小组合作 问题 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创新教学形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被很多英语教师广泛推崇和应用,它是一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班级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如何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却是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深思的。下文笔者首先简析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一、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气氛过于活跃,重氛围,轻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但其弊端是会带来较传统教学更大的噪音,导致教师课堂上过分注重课堂气氛,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是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上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英语课上有时可以看到.教师还没有分配好合作的事项和内容,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自由讨论。例如,某节四年级英语公开课上,教师的任务是“How to choose a toy in a toy shop”,教师将学生分小组进行选择,并观看诵读各种玩具的图片和英文解释,但学生的注意力早就被玩具图片本身所吸引,根本没有认真听取教师的读音提示,到最后是一群学生说着中文,看着玩具图片,成了一堂英语课里的玩具图片展览课、劳动课。这就造成课堂非常活跃,而学生却没有掌握和巩固已学知识,没有达到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2.分组缺乏科学性,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般会采用前后排或是左右边同学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简单省时,但是这样分组,存在一个隐性的问题,教师忽略了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有可能造成有些小组由于学生各项水平相当,配合起来非常顺手,提前完成任务;而有些小组则是鸦雀无声,配合不到位,从而达不到合作的效果。在牛津版三年级英语中,出现了What’s this这一单元,教师在分组的时候没有让学生有效地借助自己身边的物品,导致学得很呆板。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个人喜好的感性思维往往决定了他们的主观判断,很多学生有可能不太满意现有的分组,以致于造成组内成员不能友好相处,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二、探讨如何有效实施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

1.具体落实任务,注重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课堂气氛过于活跃,重氛围,轻质量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主要是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负责自己具体的任务,或者就是使学生为他们本组的学习负责。教师可以把只奖励小组中表现最优的个人,变为以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测验得分的总和为依据,奖励几个在合作中表现积极、全体参与的小组。在英语对话中,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不仅要看对话的效果,还要关注成员的参与度、难易度。避免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讲了一大堆,而大部分学生却充当了配角。牛津版四年级What’s the time中,教师在安排任务时,要让每个学生会报时:What’s the time? It’s 4:00。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学会和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学生都会积极努力,避免了“滥竽充数”的学生。在英语小组合作中,如果教师忽视了小组中的任何一名成员,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适当调整和优化分组的人员

教师针对上述出现的分组缺乏科学性,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果的问题,应将每个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有机分配,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间必须建立一种“团结合作”的荣誉关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会和睦相处。强调小组间的稳定,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小组作业,而不是推脱责任。同时教师也应有针对性地提醒个别学生,使他们明白,藐视合作、拒绝帮助别人是不可取的,也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合作优胜的小组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这样会不断激励学生的合作意识,达到合作本身的要求。

综上所述,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可以让教师明确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看到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不断改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是新课改对英语教学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符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玲.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考试周刊,2007(45)

2.栾偲高.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础英语教育,2006(9)

12.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十二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兴趣和良好习惯,开展探讨活动,激发合作的愿望

讨活动;激发合作的愿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当代主流教学理念和策略之一, 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这种理念和策略冲破了传统教学理论的藩篱, 对教学过程给予了重新界定, 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谈谈我的体会.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培养良好合作的兴趣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优势, 在组建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 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 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 既突出它的异质性, 同时又应尊重学生, 以自愿为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合作兴趣是合作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应, 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注意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合作情境, 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乐于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从中增长见识, 提高素质.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良好习惯

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 不但敢于向同学和老师提问, 还能够对教材提问.由于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 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敢于大胆猜想, 允许出错, 即使学生提出荒唐的问题, 教师也不应批评, 而应积极地给予合理的评价, 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 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 掌握技能.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在小组合作学习也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放在首位, 良好的习惯有以下几种:

(1) 良好的组织纪律.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 人数不多, 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 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 (2)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合作学习的基础是独立思考, 没有个体的独立思考不可能有成功的合作学习. (3) 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见解, 就是“说”, 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让别人理解, 在合作学习中, 表达是十分重要的 (4)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 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三、精心设计合作问题, 积极开展探讨活动

在数学设计和实践中, 教师如何选择重点内容, 设计合理的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索, 运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重点、难点, 对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是很重要的.

(1) 选择教材重点内容设计合作问题

我认为, 合作学习不是专用来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它应该用于解决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些内容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 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2) 根据学生认识水平设计合作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计不好, 往往小组讨论、研究会冷场, 或者偏离中心议题, 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 不能达到有效的互动交流的目的.所以, 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要有针对性, 有一定的难度, 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 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参与合作愿望

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内在发展规律,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思想,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技能形成、个性发展及思想品德教育各个方面综合规划学习目标, 从创设问题情境、多边互动、互帮互学、巩固检测、反馈矫正、评价与布置作业这五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实施, 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去.

根据学生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 还可将整个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 把游戏转变成比赛, 让他们在这些表现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探究, 带着问题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十分高涨,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施, 达到预期的目的, 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愿望.

五、适度给予合作指导, 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开始时, 学生不免有些生疏, 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 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 要么人云亦云, 盲目从众, 根本说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 要想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如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 有礼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 学会反思, 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等.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当学生在合作中遇到疑惑问题时, 教师要俯下身来, 以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适时地对学生的合作交流给予指导, 适量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 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自己的观点, 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1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十三

[内容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探究方式,其作用渐渐被人们重视,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并尝试找出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最佳运用的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和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并非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学生进入班集体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们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3)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

在问答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提问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结果完全错误或结果正确但方法单一。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二、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

1、教学形式

我认为比较适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角色表演、游戏、调查活动。

(1)角色表演

教材中对话部分,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结构,教师要指导小组成员熟悉本话题相关的句型,运用新、旧语言知识,通过创设情景进行角色表演。

比如PEP教材学生用书三年级下册1单元B部分中的Let’stalk, 学生学完对话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表演这三人物:AmyChen JieMr Black.学生演得非常投入。每个人在组内都发挥了作用,对角色的表演特别到位。对语言知识的输出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

(2)游戏

Play games.(即做游戏。)根据小学英语课的特点,课堂中一般都会进行趣味游戏。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加到游戏中去,我设计一些适合小组开展的游戏,让学生们在小组里展开游戏活动。如进行PEP三年级上中“Show me your„(文具)”时,因组内成员层次不同,基础好的,善于表现自己的同学承担发指令的角色,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性格内向或基础差的学生会主动地去要求来做听指令做动作的任务。这使组内每一位学生都易于成功,成功的体验也是他们信心大增!

(3)调查活动

小学英语的课堂中有许多常见的调查活动。这些简单的调查,通过问答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完PEP教材五年级下《 What are you doing》中这一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I’m…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活动:Work in groups.Talk in class.先在小组内进行调查交流练习句型,再由组内同学在全班进行反馈。学生充分发挥了小组学习的作用,组内程度好的学生先进行回答,程度稍差的同学通过向前者学习后回答,完成了学习任务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信心。

2、实施步骤

(1)分组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我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然而,在划分小组时我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我不想跟他一组!他的英语太差,老是不举手!” “老师,这样分组不公平!” “他是个笨蛋,怎么教

也教不会,英语说得不流利!” “ 老师,小组交流时他总是说废话,不会倾听!”针对这种情况我耐心给学生讲明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要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2)任务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用很短的时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3)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学困生更落后。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4)评价

①师评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鼓励性语言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

②组评

我常常鼓励小组对其成员进行积极、中肯的评价,这是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手段。在小组评价中,由小组长牵头,对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反思评价。我还尝试设置了一些奖励形式,比如 “最佳表演奖” “最有创意奖” “最有合作精神奖” “最努力活动奖”等,使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鼓励。

3、存在的问题

本应该经常轮换小组角色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发言者,而成绩差的同学成了忠实的听众。在操作中时常重视对整

个小组的评价而容易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估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肯定。

对于合作学习的探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以上也只是个人一些肤浅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尝试和实践。

参考书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施蓉蓉,2004,《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3.林立、王之江,2008,《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十四

甘肃省山丹县南关小学课题组 张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等。本人根据平时的学习思考、听课调研等,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对于大部分数学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所以,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

学习小组,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即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各组间力求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地展开小组竞赛。小组中的成员要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互相关爱的真挚情感,增强自信心。

二、选择好可供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切入点 一项需要分工且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任务是促成合作行为的最基本条件。教师选择好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切入点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并通过创设情境,提出有趣、富有挑战的问题,或开放性的问题,很好地激发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的设计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而且,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一个人学习有困难,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才能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合作。另外,还要探究恰当的合作时机,如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当学生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一位教师在执教《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中,大胆地让学生提出合作的任务,取得了很好地效果。首先这位老师先让学生各自看录像统计进校门的男女学生人数,结果学生统计的结果五花八门。面对这个问题,老师问学生用什么办法才能够达到最好的统计效果?有学生说多看几次,老师说统计录像可以,但是如果我们统计生活中的事物往往就不能重复,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这时许多学生几乎同时说用分工合作的办法,小组内一个人数男生,一个人数女生,一个人记录,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结果,在此基础上大部分合作小组的统计结果几乎没有什么误差了。这位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分小组统计,而是让学生在发生困难时自己提出合作任务,结果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配合默契,产生了很好的合作效果。

三、学会表达和倾听是有效合作的前提 数学中的合作学习,更多需要合作者之间的表达与倾听,两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只有表达或只有倾听都不可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低年级的孩子常有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除指导好孩子们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要求他们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让孩子们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听清说什么?哪里说得好?还有哪里不足?我该怎么说?这一做法使孩子们的说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双方达成了有效的合作。

四、学会互助和支持是有效合作的关键

学生同伴间的学习互助、支持很重要。教学实践证明,来自同伴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具体而言,要重视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通过组内交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通过组内启发,将个人独立思考转化为全组共同认识;通过组内帮助,提高学习的正确率;通过组内合作,学生养成更多的合作精神,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如一位老师在教“三角形面积”时,这样设计:“准备四组不同的三角形,每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拼一拼,看一看发现了什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实际操作中思考、摸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这样的探索后,同学们纷纷举手说:“老师,我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于是,让举手的同学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都能较好地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顺利地推出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但对于后进生来说,要他们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困难较大,因此,老师再问: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这时有的学生发问:“老师,为什么要除以2?”老师很高兴地鼓励他们说:“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这样使学生以后敢于大胆质疑,有利于发挥小组的合作学习的精神,共同探讨所遇到的问题。

五、让合作小组参与课前预习

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而预习是否主动也影响预习的质量。但是一些同学缺乏预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无视预习,到课堂上疑点重重,感到吃力。教学实践证明,让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并试做几道题,发现疑难问题可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有时鉴于小学生思考时易出现随意性,预习前,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思考题,独立思考后,再拿到小组里交流解决,比一比,哪组同学学得好,谁是小组中表现最棒的人。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认真地进行预习,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15.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篇十五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合作学习之所以能被引入课堂, 是因为其本身存在很多优势:形式上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模式上能注重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机制上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让其在合作中竞争, 竞争中双赢, 不断拓展学习空间 (周文燕2013) 。

(一) 增强自信, 主动参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上, 教师习惯主导课堂, 用讲授的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导致学生兴趣下降, 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合作学习的引入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在一起预习、复习、巩固,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 增强自信心。这样的学习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重担, 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 让他们轮流走上讲台讲解难题、呈现预习情况、讲解重点词汇, 收获不同的学习体验。

(二) 学会协作, 与人沟通, 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在新时代, 学生不仅要学会独立学习, 还要善于合作。在学习上, 笔者不倡导个人英雄主义, 学会协作才是王道。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由于家庭的影响, 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包容学习”的心态和协作学习的经验。为此, 我们要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学习,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兼容大度”的品格, 消除对人对事的偏见, 正视自身的不足, 接受他人的意见, 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这样, 学生就会在合作学习中渐渐学会与人协作, 遇到问题, 主动沟通、交流, 尊重他人的意见, 关心帮助别人。

(三) 良性竞争, 力争双赢,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合作学习避免不了竞争, 重要的是要排除恶性竞争, 让良性竞争推动学生的合作学习, 鼓励其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竞争包括小组竞争和组内竞争, 笔者一般倡导小组竞争, 将传统的组员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较量, 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集体意识, 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极大地发挥个人力量, 最后实现双赢。“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学生在合作竞争中相互依赖、帮助, 能有效解决问题, 促进英语水平的提升。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在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中, 要注重合理分组, 让小组力量相对平衡, 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关键, 选对内容, 才能顺利展开小组活动, 促进整体的进步。此外, 要把握时机, 激发竞争, 让学生发挥小组的力量, 突破自我, 实现学科提升。

(一) 合理分组, 灵活变通, 实现学生优势互补

合理的分组是顺利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是分组的依据, 即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灵活分组, 确保小组的整体素质相对平衡, 在组员多样性的基础上, 适当地增加竞争, 提供学生优势互补的机会, 促进其合作。

分组的方法有很多, 教师要学会灵活选择, 在避免学生对固定模式感到枯燥的同时增强合作的有效性。笔者通常会采取三种方式:随机组合、动态分组、固定小组。比如, 在教学牛津英语Unit 1Liv ing with te chnology时, 笔者提出问题:Would cloning humans be a good or bad thing?让学生各抒己见, 形成自己的观点, 然后让立场相同的学生成为一组, 开展辩论。这样, 学生在一致观点的推动下, 就会积极参与、互相帮助, 努力搜集论据驳倒另一方。动态分组主要是位置上的编排, 处于学生新鲜感的考虑, 笔者会适当地变换, 比如, 让第一组与第二组换位合作, 每组女生跳组互换等, 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合作者。固定小组是最常用的模式,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 笔者会先让其自由选择, 然后进行调整, 使每一组整体素质差不多, 组内有不同的角色担当, 确保小组活动顺利展开。

(二) 精心选题, 鼓励参与, 展现学生不同特色

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讨论交流的内容尤为重要, 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出发点, 同样也是目标。对于内容的设计需要教师精心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尽可能地推动其合作交流, 促使其突破自我, 促进学科提升 (张茜2007) 。

通常情况下, 笔者会优先考虑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内容, 以借助小组的力量解决, 一方面是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好处, 另一方面是引导其借鉴学习他人的长处。比如, 在学习Unit 2 Sporting events时, 正逢奥运会举办期间, 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对其有所了解, 所以, 笔者就布置了一个搜集奥运会资料的任务, 这项作业范围较大, 学生一个人做很难全面地了解, 所以开展小组活动, 由组长分配任务, 组员分头搜集,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通过这项任务, 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 拓展了视野, 还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此外, 笔者会选一些方法不确定、答案有很多种的开放性问题, 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 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思维。比如, 讲到模块十Unit 1 Building the future的Welcome的部分时, 考虑到学生都有理想的未来, 就鼓励其在小组中谈谈自己的想法, 待学生说完之后再帮他修改。这样, 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 还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现自身魅力的机会。

(三) 把握时机, 激发竞争, 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竞争是合作学习的一部分, 在英语课堂中, 笔者时常会鼓励学生展开良性竞争, 让其在能力和知识的比拼中突破自我, 相互促进, 收获拼搏的成功。在以往的教学中, 学生对于课堂竞争很感兴趣, 每次都积极地参与。笔者采取的竞争模式都是小组间的较量,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其在团队荣誉的推动下积极参与。比如, 在教A mazing People一课时, 出于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考虑, 笔者设计了一个竞赛游戏“Guess”, 要求小组在课前搜集“famous people in the world”的资料, 尽可能全面、充足。在课堂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各组面前展示杰出人物的picture, 并且提问对方:Who is by showing them some pictures?问题抛出后, 其余小组开始抢答, 比赛最终的胜负以猜出个数为准。整个竞赛, 学生的参与度相当高, 看得出来, 他们很在乎团体的荣誉。比赛过后, 笔者就很自然地导入了课题, 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和学生开始探究文本 (王雅骧2015) 。此外, 每个月都在班级举行一次free speech contest, 每次各个小组都推选出一个代表 (不能重复) , 在讲台上进行演讲, 演讲的质量有赖于小组人员的合作, 要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让其演讲尽可能的完美, 为小组争荣誉。

(四) 科学评价, 鼓励肯定, 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评价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 这不仅对学生起着鞭策作用, 还促进小组合作质量的提升。为此, 我们要确保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针对性、指导性以及鼓励性, 让其在评价的促进下, 及时地调整, 不断地优化, 实现学科的进步发展。

评价方式有很多种, 主要有教师评价、组员评价以及组间评价。通常情况下, 学生都很在意教师的评价、看法, 所以在评价时, 笔者都会结合学生的合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 让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 以便及时改善、巩固。除了建议之外, 笔者经常会给予学生肯定、鼓励。高中学习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学生需要鼓励和信念的支撑, 对于其表现优秀的地方, 应该表扬奖励, 增强其合作学习的信心。此外, 组员评价和小组评价也很重要, 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这就避免不了相互的促进、建议, 在不断的改善中谋求共同的进步。

三、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的运用不仅能促进学科的提升, 还能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以“兼容并蓄, 包容大度”的心态去探究、交流, 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王雅骧.2015.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初步运用探究[J].英语广场, (6) .

张茜.2007.透视“小组合作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下一篇:金融现状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