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思考(9篇)
1.关于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一
摘 要:收入分配改革是 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新 中国 成立后,我国不断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采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自主创业,促进中小 企业 发展 ,改革财税管理体制,调节过高收入等措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词: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改革 效率 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一些行业收入过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还不尽合理,经济发展成果还未均等地惠及全体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尚未转变。今后,仍需不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让改革的成果切实惠及全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我国各分配方式确立的意义 1.按劳分配方式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居民收入水平显著上升。个人消费品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规律。首先,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决定了分配的性质。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为全民或集体所有,个人消费品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共同占有产品,因而谁都不可能凭借生产资料来剥削别人的劳动,只有劳动才能成为个人消费的分配的尺度,因为除了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同时,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完全消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差别仍然存在。各个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还存在着差别。这就要求社会在分配个人消费品时,必须承认这种客观存在着的差别。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才能使劳动者所分得的消费品同他们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相适应,才能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其次,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贯彻按劳分配,实行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从根本上否定了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性,迫使好逸恶劳者自食其力。这样就会更加激发起劳动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就能把劳动者的劳动支出和报酬直接联系起来,把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团利益密切结合起来,鼓励劳动者勤奋劳动,钻研和掌握 科学 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四,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按劳分配要求对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科学的 计算 和统计。为此,企业就必须有严格的定岗责任制、技术考核和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同时,劳动者的消费基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必然会促使劳动者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同官僚主义、贪污盗窃等现象作斗争,促进企业注重经营管理,实现劳动耗费的节约。因此,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显著上升。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证实了人民生活水平在确立按劳分配后日益提高。2.其他分配方式存在的确认使人民收入形式多样化。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其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其他还有按资分配(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资本所有权参与他人劳动成果的分配。如“三资”企业和私营业主的利润收入、个人存款利息、购买股票债券的股息红利、租金等),按经营成果分配(是指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一定时间内生产经营的最终收益量所进行的分配,包括经营性劳动收入和风险收入),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是指国家企业和社会为保障社会公平和各部门、各地区和各行业的协调发展而实行的一种分配,包括福利性收入、扶持性收入、鼓励性收入、救济性收入)等。多种分配方式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按劳分配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说决定于市场效益;而市场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生产要素“活”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显现出来。由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并不占主体地位,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出现两极分化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全面认识按劳分配,尤其是肯定非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探索,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丰富和发展了按劳分配思想。在提出了一部分人先富的思想后,确保全体人民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逐步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制度的观念。确认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使人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使人民收入形式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我国收入分配方式改革的创新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对马列主义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十分显著的突破。然而,这些理论在实践中,一方面由于操作难,另一方面由于旧的观念作怪,因而平均主义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存在。收入差距的扩大又导致新的社会分配不公,引起一些人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怀疑和反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按劳分配理论。1.重新求解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于公平与效率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报告强调,“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回答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十七大报告则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创新,在现实中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解决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对此,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针对公平与效率矛盾,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采用不同的对策,使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得到不断调整,趋于最合理的状态。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创新。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创造性地提出:“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虽然这一论断较过去有些突破,但还是比较抽象,难以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一表述是我们党第一次正式宣布打破以往实行的单一按劳分配方式,是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制度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我们党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分配的思想,明确提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无论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中,中国居民收入比重均偏低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首先要提高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即增加企业所支付的劳动者报酬;其次,发展和完善各类 金融 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拓宽投资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对不同类型的收入差距采取不同的对策,对症下药。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必然选择之一。它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收入分配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最终为实现共同富裕,后者则是导致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由于前者的结合点在于按劳分配,后者的结合点在于按资分配。因而,结合方式不同,结果迥异。更重要的是,按劳分配在现阶段只有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才能落到实处。这是因为,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础的,整个社会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直接的结合。
三、我国收入分配方式改革的成效 1.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主体多元化,收入来源多样化格局的形成,实现了整个经济的行政命令体制解体。市场主体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各类要素市场的发育和成长以及价值 规律 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的日益增长等变化的互动中,新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收入分配体制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充分发挥了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 发展 ,奠定了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在国民收入整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普遍上升前提下的收入差距拉开是这一政策获得显著正面效应的明证。3.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充分印证了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发展经济的道路始终面临着重重困难,但通过不断对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格局进行创新、调整及改革,30多年来,我国的 工业、农业、服务业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机制已经基本形成。
四、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考 随着我国不断创新收入分配方式,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存在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收益不同等因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收入分配的失衡。第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尚未惠及全民,尤其是 农村 地区,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医疗救助制度,完善新农村医疗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五保户、低保户及贫困户的扶持,完善 自然 灾害救助制度,开展返乡农民工的救助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第二,鼓励自主创业,促进中小 企业 发展。社会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要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必然要促进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小企业发展是改善就业、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要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开业、融资、税收和培训等各个方面,鼓励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各地在继续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新的扶持措施,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相结合,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注重提高企业素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改革财税管理体制,调节过高收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税收体系,规范和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关系,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税收的调节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减少税收流失。推进垄断部门改革,促进垄断行业的竞争,制约垄断行业超额利润的分配。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使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在垄断行业的权益得到保障。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 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参考 文献 : 1.杨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与理念创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 版),2008(3)2.谢旭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5)3.刘文勇.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谐演进的制度分析[J].经济评论,2007(1)
2.关于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二
关键词:改革,水利工程,治理体制,思考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 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浇灌、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治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人类社会跨入新世纪的今天, 传统水利正在变革为现代水利。因此, 加快水利工程治理体制改革的步伐, 分析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促进水利工程治理单位的健康发展,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利工程治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传统观念和治理方式的问题过去水利工程治理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停滞在原有的思维观念中, 习惯于商品生产和工程建设严重依靠上级的行政命令, 沿用粗放的治理方式, 单位职工吃“大锅饭”、喝“大锅水”、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职工收入差、水土资源的综合经济收益率非常低、注重社会效益的发挥而忽视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壮大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水利产业政策滞后, 没有在政策上即时调整、引导水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 对水利工程治理如何进入市场研究不深、不透。二是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无偿用水观念根深蒂固, 无偿用水或低价用水观念的转变速度缓慢。三是重视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稳定, 在商品水的价格上严加限制, 将农业产业的商品水支出中的很大一部分转嫁给了水利工程治理单位承担。四是将应由地方政府负担的防洪、排涝等公益性支出转嫁给了水利工程治理单位负担。
㈡治理体制的问题长期以来, 盐池县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 初步形成了具有防洪、排涝、浇灌、供水、种植、旅游等功能要素的, 蓄引提结合、地域分布广泛的水利工程体系, 为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
在水利工程的这些不同的功能要素中, 从总体上划分为社会公益型、准公益性和生产经营型三大类。在水利工程的治理体制中又分为中心治理和地方治理, 即按行政治理区域划分又按流域 (或灌区) 划分。地方治理的水利工程治理单位的行政治理权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业务治理权属地方灌区治理部门或跨行政区域的共同的上一级灌区治理部门。
㈢运行治理机制的问题由于水利工程治理单位自身具有多种功能要素的非凡性, 决定了在运行治理中的各种运行机制。
1. 水价的运行机制。
按照国务院《水利产业政策》的要求, 各水利工程治理单位均按照政策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 实施了水价成本测算。实施六年来, 绝大多数水管单位均不能按照测算审批的成本水价计收水费, 普遍的实收水价只占成本价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虽然水管单位所供的水是商品, 其中凝聚着商品生产者巨大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但却不能从低廉的收费价格中获得合理的补偿, 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必然导致水管单位职工的生活贫困和职工队伍的不稳定。水价的审批是由国家各级价格治理部门严格控制的, 既不能按照商品的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定价, 又不能得到政府的价格补贴, 这实际是政府转嫁了水商品成本支出的负担。因此, 目前全国水管单位的巨大亏损, 其主要原因均是政策性亏损。
2. 水费的计收机制。
多年来, 水费的征收都是由地方各级政府以“实物计量、货币结算”的方式实施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改为“按亩计量、货币征收”的方式。这在计划经济时期, 依靠行政手段征收水费是可行的, 但在市场经济时期就出现了许多矛盾。第一是征收主体的错位:由于水具有商品的属性, 就不能回避市场经济规律, 回避买卖双方直接见面的供需服务关系。近年来, 许多地方政府普遍出现入不敷出、财政严重赤字的状况, 必然将广大农户所解交的水费用于发放工资、奖金、建办公楼、修学校及地方社会公益设施等支出。因此, 普遍出现了地方各级政府非凡是乡镇挤占、挪用、截留水费等违纪违规的现象, 导致一些水利工程治理单位的欠收水费高达几千万元的严重后果。二是计量标准的失衡:在计量收费的方式上, 长期沿用按设计灌面或20世纪80年代初定的灌面, 将田土面积折合为标准亩计收水费。近二十年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非凡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城市化的建设, 使田土的比例和各类经济作物的用水量与原有核定的标准严重背离。所以, 传统的水费计征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3. 水利资产收益划分的机制。
在水利工程的单项或单位工程资产中, 同一类固定资产往往同时发挥出两种不同的功能效益, 如水库工程中的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放空设施等项目, 既为防洪保安发挥作用, 又为蓄水、养殖、发电、旅游等发挥作用。因此, 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各自所发挥的效益就很难用准确的数据进行价值定量, 区分其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
4. 水利工程的治理和养护机制。
我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区大多数都是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建成的, 主要是通过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 加之受当时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 普遍存在设计要求低、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渠道防渗不配套等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运行, 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跨塌水毁严重、水的利用率低、水资源损失浪费惊人, 并且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近年来, 我国大江大河的堤坝和各类水库的防洪抢险任务十分艰巨, 水库跨坝、渠道跨塌等事故时有发生。这是由于水利工程治理和养护维修机制不顺所造成的后果。
由于水利工程治理运行机制中的问题涉及面广、内容多、情况复杂, 因此, 这是水利工程治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㈣运行治理经费的问题水管单位在防洪、排涝治理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 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这些支出的补偿主要来自于水费收入。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长期以来受到“以粮为纲”, “无粮不稳”和“水是天上掉的, 无价无偿的”观念的影响, 加之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 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和政策保护, 所以, 水商品的价格一直不到位, 而国家对公益性支出不予补偿, 导致水管单位的运行治理经费十分短缺。另外,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 每年的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 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 又形成水管单位人员增多、机构臃肿、素质低下, 根本无法实行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治理单位由于没有经费, 长期以来, 没有加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等社会保障体系, 大量职工退休、下岗、待岗后, 基本生活没有保障, 单位和个人的后顾之忧非常严重, 非凡是在我国的西部落后地区和基层水管单位犹为突出。
㈤水管单位性质问题水管单位的性质经历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生产型事业单位”的过程, 长期实行“自收自支”、“以收抵支”的预算治理形式, 没有得到科学、客观、合理的准确定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国家经济不发达所致。水利工程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 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基础。因此, 理应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和财力的支撑。由于水管单位治理的内容比较复杂, 因此, 结合实际界定单位性质就非常必要。光靠水管单位的经营性收入来补偿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支出是不合理的, 也是补偿不了的。就全国水管单位一九九五年新财会制度改革后每年出现的巨大亏损来看, 再过一段时期, 很可能出现“所有者权益”的全面赤字, 多年积累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将被巨大的“未分配利润”赤字所冲抵贻尽。这都是由于水管单位的性质错位和补偿缺位所造成的结果。
二、实施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㈠转变观念, 适应形势的发展水利工程治理体制改革的首要前提是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陈腐观念, 将原有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的完全依靠计划, 依靠行政命令的思维方式转变过来,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优化配置资源和优胜劣汰的要素贯穿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非凡是在水管单位内部的供水生产、水产养殖、水利发电、库区旅游、水土资源等生产经营实践中, 严格按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要求, 加强各环节的治理, 强化成本核算, 合理确定价格, 严把产品质量关,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在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 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生活水平。一定要深刻熟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根本内涵, 要明白“市场经济没有眼泪”的道理。
㈡认真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几个关系
1. 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体制改革不是要全部废除原有的所有政策、制度、规范, 而是要破旧立新, 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理顺治理体制, 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 释放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不断工作效率, 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稳定、增效、发展才是我们改革的目的。因此, 我们必须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指导改革的具体工作, 以稳定、求实、创新、发展的态度来面对改革, 在改革中求稳定, 在稳定中求生存, 在生存中求发展。
2. 行政管理和水管单位的关系。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能, 划分灌区内的水政执法、渔政执法、水库防洪、灌区排涝、江河提防、灌区治理工作的责权利。水行政主管单位只能依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 而不能对水管单位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的过多、过死、过细。而水管单位在水利工程治理中, 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自身的水土资源优势, 面向市场, 开展水商品生产、销售、治理和服务;同时加强对公益性资产的治理, 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和完整;做好防洪、排涝、减灾、水土保持等工作, 确保公益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真正作到政企分开, 政事分开。形成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新型关系。
3. 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关系。
绝大多数的水利工程均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综合性功能, 其综合效益必然具有公益性效益和经营性效益, 在公益性效益中表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经营性效益中表现出水管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 处理好这个关系对社会、对水管单位都非常重要。界定清楚两者的资产量、价值量是这次体制改革的焦点。从公平、合理、科学而言, 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在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划分时, 可按水库库容的各自占比, 或防洪、排涝、减灾、环境效益占灌区范围内平均年度GDP贡献率, 或水管单位年度总支出中扣除经营收入弥补支出的占比等方法, 客观综合确定公益性资产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量。同时结合水管单位现状、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速度调整确定公益性耗费的补偿额度, 不搞一刀切。
4.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管理的关系。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中心关注的重点, 也是中心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和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国家应将不断加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的整治力度和大中型灌区的干支渠配套改造防渗力度, 以利于水利工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水管单位一定要抓住这一发展自己、状大实力、提高社会地位的机遇, 迎接挑战;在加强自身综合经营治理的同时, 争取上级各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改革投资体制, 将产权、经营权、治理权适度分离, 以股份合作、租赁承包、出售拍卖、联营等多种形式, 放开搞活,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为今后的综合经营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 借以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 从根本上实现水管单位财务状况的良性循环。
5. 内部和外部的关系。
理顺水管单位治理体制, 主要在于外部治理体制的理顺和水管单位内部治理体制理顺两个方面。外部治理体制涉及到中心、省、市、县各级政府和各级水行行政主管部门、流域机构的责权利职责划分, 这些上下领导关系, 条块业务关系通过本次改革是必须理顺的。而内部治理体制则主要涉及到流域内部、灌区内部、水管单位内部的责权利职责划分。这些内部关系的理顺, 必须在人事、财务、分配等方面狠下功夫。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理顺, 为整个水利工程治理体制的理顺创造条件, 做到上下左右关系协调、形成合力, 不断增强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灾难的能力, 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现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
6. 精简机构和引进人才的关系。
在水利工程治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水管单位在精简机构, 压缩非生产人员, 清理撤消在计划经济时期兴办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下属企业时, 必然会出现人员过多而无法安置的现象, 而大量的下岗、失业又必然导致水管单位内部和社会的不稳定。同时, 水利事业的发展又将出现急需的专业技术、治理人才的引进和吸收。因此, 一方面要果断压缩非生产人员和超编人员, 采取提前离岗休息、鼓励辞职、自谋职业、鼓励脱产学习, 轮岗待岗等多种办法, 精减人员队伍, 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 使这批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另一方面按照定编、定员、定责、定岗、定薪的要求, 吸收文化水平高, 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到适当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知识才干。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同时实施人事制度的改革, 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 精简机构, 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逐步调整人员结构, 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处理好这一关系, 将十分有利于水利工程治理单位轻装上阵, 提高职工素质和提高劳动生产力, 促进水利工程治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㈢准确确定水管单位性质, 建立符合实际的补偿机制理顺水利工程治理单位体制的重点在于对水管单位的准确定性, 必须按照政策, 结合实际, 做到准确定性。在公益型、经营型和准公益型三类不同性质界定清楚后, 绝大多数水管单位均属于准公益型水管单位, 而情况最为复杂的也是这一类。由于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既有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 又有供水、发电等经营性功能。因此, 要以科学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确定划分公益型和经营型的方法。经过科学的划分后, 明确各级财政补贴的份额和自收自支的范围、用途、人员、标准, 同时建立健全水管单位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 使职工的生产岗位进的来、走的出, 退休有所养、下岗有去处。
3.关于建立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思考 篇三
一、正确理解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概念,是有效推进工作的前提
正确理解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内涵和外延,是有效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工作的最重要基础。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后,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研究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性很高,纷纷展开行动,出现了争取建立国家公园试点、扩大地方影响、借此提高地方知名度、拉动地方经济的趋向。特别是有些观点,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与保护区建设割裂,截然分开,这与三中全会提出的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整合保护区多头管理现状的原意是不相符的。
人类的发展,从游牧生活转向农耕文化阶段,开垦了大量土地,获取了粮食等农产品,在工业化阶段,人类极大地丰富了物质生活。当人类在获取食物和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占用了大量的良田、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森林、湿地、湖泊消失。当下,人类在享受了充足的物质生活后,又开始追求精神享受,纷纷走出城市,奔向广阔的田野、山区,开始假日旅游等活动,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这本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但在一些“高大上”风气的影响下,有的地方为了满足高端群体的消费需求,占用森林、湿地等珍贵的自然资源,大上土木工程,在山上修机场,建高等级的公路、高档酒店等,大刀阔斧地挥向最后一块净土。
当前,我国已经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将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大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放在突出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不计资源代价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我们现在又普遍存在误读国家公园概念的倾向,试图通过将有价值的保护区划定为国家公园而进行开发利用,就将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物种的消失,从而使生物链断裂,产生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非典”之痛、舟曲之殇,不应轻易忘记,不能再继续伤害我们的地球家园了。为自然生态系统留下最后一片净土,也就是为人类留下了一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国家公园是保护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宗旨是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
国际上公认的保护区定义是指 “一个明确界定的地理空间,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获得认可、得到承诺和管理,以实现对自然及其所拥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的长期保护”。科学地规划和有效地管理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保护区建设是全球和世界各国自然保护战略的核心,也是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自然保护手段,受到各国政府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机构的支持。
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区管理分类,是一个对各种各样的保护区进行管理分类的全球框架。IUCN经过40多年的努力,对全球各种类型的保护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六大类的保护区管理分类体系(见表1),于1994年出版了《IUCN保护区管理分类应用指南》,并于2008年和2013年两次再版。目前《IUCN保护区管理分类应用指南》已经成为国际上保护区管理分类的通用标准,得到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机构、许多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认可和应用。
国家公园是众多的保护区名称之一,国家公园在IUCN保护区管理分类体系划分的六个类型中属于第二类,是指把大面积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区域保护起来,以保护大范围的生态过程及其包含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特征,同时,提供环境与文化兼容的精神享受、科学研究、自然教育、游憩和参观机会的基础。
按照IUCN的保护区管理分类标准,国家公园的基本特征是大面积的完整自然生态系统,首要目标是保护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构成的生态结构和生态过程,在保护核心区和严格控制访客数量的前提下,开展环境教育和休闲旅游。
国家公园属于保护区的范畴,是保护区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之所以一直未在我国保护区体系中使用,是因为“公园”一词早年在城市建设被使用了。国家公园不属于供游人游览休闲的一般意义上的“公园”,也不是主要用于旅游开发的“风景区”。因此,划入国家公园的保护区需要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有限制的开展科研和公众教育等活动,而不能大规模地开展旅游和其他形式的开发利用。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建立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自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陆续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了许多国家公园,与此同时,也陆续建立了多种多样、名称各异的保护区。
“国家公园”一词在IUCN保护区分类体系形成之前早已存在,特别适用于其第二类较大面积的保护区。然而,全世界很多现有的国家公园与第二类定义的国家公园具有截然不同的目标。实际上,一些国家对国家公园的分类,依据的是IUCN其他不同的管理类型。因此,国家公园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涵义,虽然称之为国家公园,但是其自然特征、保护对象和管理体制差异极大,分别属于不同的保护区类型,有的甚至不是保护区(见表2)。因此,我国在引进国家公园的概念时,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一概而论,也不能仅按字面意思进行理解,而误读概念。要吃透“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精神实质,我理解的三中全会精神,就是通过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
三、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爱知目标11”明确要求各缔约方:“到2020年,至少17%的陆地和内陆水域、10%的海岸和海洋,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特别重要的区域,通过有效和公平地管理、具有良好生态代表性和连通性的保护区和通过其他有效保护措施得到保护的区域,并且将这些保护区整合到更大的陆地和海洋生物地理区域之中”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第10次大会,2010)。可以看出,国际上对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已经达成了下列共识:一是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最重要手段;二是保护区要实现有效和公平地管理;三是保护区要具有充分的生态代表性;四是保护区之间要实现良好的联通性;五是保护区在更大的陆地和海洋区域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六是保护区要达到足够的面积:到2020年,陆地和内陆水域至少达到17%,海岸和海洋至少要达到10%。国家公园是保护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宗旨是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
nlc202309041545
四、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自然保护的主体,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数千个各种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矿山公园、沙漠公园、水利风景区等。这些保护区,其国土资源主要由林业、农业、水利、环保、国土、海洋等部门管理,而旅游、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只是在保护区上挂牌。起步最早、数量最多和面积最大的是自然保护区,其保护效果也是最好的,保护了我国8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2800多处覆盖全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成为我国自然保护的主体。参照IUCN保护区管理分类,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包含了IUCN分类体系中所有的六个类型,其中有一部分属于IUCN的第二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护区体系的主体,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要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
我国现有的各种类型的保护区分属于不同的部门,陆续在不同的时间建立,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由于类型多、管理部门多、缺乏科学统一的分类体系,在国土空间上存在着重叠和交叉、权属不清、多头管理、管理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给实际保护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和矛盾,影响了中国保护区体系的整体保护成效。这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既要参照IUCN的保护区管理分类标准,重新评估我国各类保护区,又要按照保护和利用程度等因素,结合我国保护区管理的实际,制定我国的保护区分类体系并相应地建立技术规范,实现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五、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基本路径
在正确理解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概念的基础上,有效推进工作。一是要开展试点。我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需要在科学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不同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在试点的过程中,检验和完善国家公园的定义和划分标准,验证和完善我国保护区管理分类体系等。二是要推动立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还要推动我国保护区立法,依法界定各种类型的保护区管理制度、土地及相关资源产权制度、监管体制、运行保障机制、特许经营制度等。目前,涉及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均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制定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自然保护和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要求,要推动跨部门公众参与的社会立法,从法律法规上理顺整个保护区体系的管理体制。
在此基础上,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目标,以主体功能区制度为依据,以国家重要的生态地理单元为参照,统筹规划,规范标准,使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工作科学、稳妥而有序地开展,调整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自然保护体系。
4.关于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四
制度改革的思考
何得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咸阳 712100;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 摘 要] 中国最新一轮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但是深化林权改革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为了实现“ 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 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要把林权改革的重点由调整人与林、人与地的关系转变为调整所有者与政府、所有者与所有者的关系上来,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并举,以林权纠纷调处、林权流转规范、扶持林农合作组织、发展林下经济以及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着力点,持续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纠纷;林权流转;林农合作组织;公共服务体系
被誉为中国农村“ 第三次土地革命” 的最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为林改或林权改革)是一场举世瞩目的深刻变革。从 2003 年在福建、江西等省试点启动以来,尤其是 2008 年 6 月 8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出台后,林权改革在广大农村得到全面、深入开展。截至 2012 年底,全国 27 亿亩集体林地已经确权,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 97.7% ,林改的发证面积占确权林地的 95.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基本完成。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林权改革是以林权为核心的社会利益的重要调整过程,产生了日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农村综合改革、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一同作为十六大以来的三大改革而载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林权改革还入选《 党的十七大以来大事记》。世界产权与资源组织总裁 AndyWhite 认为,“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世界林业史上最大规模、最具影响、最有成效的改革。”林权改革虽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当前仍处于不进则退的承上启下期,进一步深化改革任重而道远。目前的林权改革已经由主体改革阶段进入到配套改革阶段,为实现“ 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 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要把林权改革的重点由变革人与林、人与地的关系转变到调整所有者与政府、所有者与所有者的关系上来,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并举,以林权纠纷调处、林权流转规范、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林下经济发展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要着力点,进一步深化中国农村林权改革。
一、增强林权纠纷调处,促进基层社会稳定
深化林权改革最棘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日益凸显的林权纠纷问题。在基层实践中,因历史原因、利益格局调整、政策执行不到位、社会排斥以及林权价值显著提升等多种因素造成或引发了不少的山林权属纠纷。例如,由于我国地籍档案资料不完整,林权制度多次变革,林权纠纷层出不穷;特别是村集体组织与国有林场的纠纷问题以及省际边界毗邻地区纠纷的矛盾更加突出。仅以浙江省为例,还遗留有 84 起省际林权纠纷,且每年都要发生一定的摩擦。由于林权纠纷本质上涉及到资源的分配问题,是一种利益之争,它势必影响到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山区农村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进一步摸清林权纠纷发生和调处的详细情况,采取分类管理的方式努力化解各类林权纠纷。对于那些时间久远、情况复杂和难以判断的纠纷,要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引导和当事人共同协商,搁置林权争议,采取股份制经营、林地合作经营的办法对有争议的山场进行共同开发;对那些影响面大、性质严重且民怨较深的林权纠纷,则要严办、快办。特别是要加大省际山林纠纷和村集体组织与国有林场之间纠纷的调处力度,以彻底消除不稳定因素。二是在纠纷解决方式上,既要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纠纷,如法律诉讼、行政裁决,也要注重发挥“ 村规民约”、地方习俗的作用以及村民自身解决纠纷的能力;尤其要进一步突出老党员、老干部、老族人在纠纷调处中的作用。三是由于林权纠纷不断爆发,纠纷调处已日趋常态化,建议各级政府成立专门的林权纠纷调处机构,加大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力度。同时加大人员、设备、经费的投入,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林权地籍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纠纷调处质量。四是更加注重公共行政组织之间的协同。要将林权纠纷调处工作与各地的民事调处、仲裁机构的工作更好地衔接起来,形成强大合力,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林权纠纷综合调处机制和长效机制。
二、规范林权流转行为,保障林农合法权益
深化林权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在林权流转过程中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新一轮林权改革允许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者可依法采取出租、互换、转包、转让、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转林木所有权和林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这种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对于农地政策和以往的林改实践具有较大的突破性,也使林地流转日趋活跃。截至 2012 年 11 月,我国集体林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 1.62 亿亩,占已确权林地面积的 6%。基于生产发展的视角来看,林业规模经营更具有效率,但是,如何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原则,防止侵害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益是深化林改需要破解的一项紧迫课题。由于受林权流转制度不健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流转监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林权流转中产生“ 流
转期限过长、价格过低、面积过大” 的现象,甚至出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问题,很可能导致林农权利遭受剥夺的风险,造成流转合同纠纷增多,普通农民“失山失地” ,甚至潜藏和引发“ 林地非林化” 失控的风险。与此同时,政府规模偏好倾向将导致普通农民林地承包权“ 被流转” , 他们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由于林地流转涉及林业利益的二次分配和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林权流转健康、有序的发展要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综合考虑到集体林地对山区农户家庭具有重要的生活保障功能以及通过市场交易开展林权流转有利于提高林业经营效率等基本功能属性,适时、适量、适度的林权流转应成为今后政策规范引导的基本取向。要切实抓好林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为加强林权流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大林权流转引导和规范,根据“ 是否流转是农民的事,转多转少是市场的事,是否规范是政府的事”的理念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流转,严格保护并最大限度实现林农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林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建构农民、外来投资者、集体、国家等多方的利益共享与多赢机制。要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工作重点,完善林权流转规范管理工作规程、制度和机制;探索构建工商企业流转林权的准入和监管制度。建议抓紧出台国家层面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评估单位资质等相关规定,为规范和加强林权流转管理及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三、扶持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林农组织化程度
深化林权改革的核心载体是依靠具有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林农合作组织,大力扶持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应有之义。明晰产权、确权后,各地的林权单位迅速增长,有效激发了承包者经营林业的热情,但因林地资源的分散化,单家独户的农民在发展林业过程中面临着信用贷款难、产品购销难、享受政策难、经营管理难、科技服务难等一系列问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产业化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发展的要求。依托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载体,有助于实现林业生产的标准化经营、合作经营和品牌化经营,可以解决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政府“ 统” 不了、部门“ 包” 不了、农户“ 办起来不合算” 或“ 办” 不了的难题,组织成员可以分享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规避外部风险。与此同时,林农合作组织可为成员提供某些公共产品,进一步扩大山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组织成员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从而增强林农的凝聚力和组织化程度。据统计,目前全国建立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已超过 11 万个,但是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政策扶持不够,技术、资金、人才匮乏以及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对各类林农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如国家层面的扶持标准要进一步明晰和提高,地方层面的扶持应适当扩大范围,特别要注意不能用行政手段拔苗助长。符合小型微型企业条件的林农合作组织应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建议对林业的专项投资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和财政支农资金进行适当整合,重点支持林农合作组织力所能及地开展林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服务、质量检验检测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可利用税收政策引导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对于为组织成员提供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要免征营业税。在信贷方面,国家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为林农合作组织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二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不断拓宽林农合作组织的筹资渠道。对已经在内部尝试资金合作业务的部分林农合作组织要予以正确的引导,使其不偏离合作的性质;也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引入外部资本,提高林农合作组织经营程度。三是要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类林农合作组织运行管理和自身建设。可尝试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在林农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流转。既要树立和推广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典型,也要健全林农合作组织的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使林农合作组织在带动集体林业发展和保护林农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功效不断增强。
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农经济收入
深化林权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增加林农经济收入。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引导山区农民走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既是深化林权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改善民生、林业增效的重要突破口。我国 2300 多个行政县(市)中有 1500 多个属于山区县,山区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 56%;山区也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区,有 496 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布在山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农民得实惠不仅是林权改革的出发点,更要成为最终的落脚点。只有如此,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山区贫困人口的致富问题。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在以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森林景观利用和相关产品采集加工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与“ 靠山吃山” 的农民增收致富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加快林下经济发展,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根据当地的林地生态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林下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种类;注重做好顶层设计,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项目,防止因发展林下经济而牺牲生态。其次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使林下经济发展符合当地实际。应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当地特色,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避免出现盲目跟进、贪大求全和强迫命令的现象。力争做到“ 长中短有机结合、上中下综合利用” ,为林农就业增收拓展更大空间。再次,管理部门要注重典型示范,大力推广先进发展模式、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辐射带动广大林农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市场竞争力、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推广“ 公司 + 合作组织 + 基地 + 农户” 经营模式,实现林下经济的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和科学化经营。积
极鼓励林业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地,帮助扶贫对象更大程度上参与林下经济发展,加快他们的脱贫致富步伐。最后,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出台财政、金融等相关扶持政策。逐步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农民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所起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的贴息扶持力度。此外,农民生产林下经济产品符合税收相关规定的要确保他们依法享受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5.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五
简介:本文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研究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实施改革的相关建议。从观念、体制、机制、资产、定位等方面研究了今后工作的措施,为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管单位走向良性循环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字:改革 水利工程 管理体制 思考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人类社会跨入新世纪的今天,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和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正在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代,国际经济一体化正在深入到国民经济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中,传统水利正在变革为现代水利。因此,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分析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是我们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的问题
建国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按照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规范。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强化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配置是有效的,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后,历时十年,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合理配置资源、优胜劣汰、价值规律、市场竞争机制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水利系统中,特别是处于基层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却在很大程度上停滞在原有的思维观念中,习惯于商品生产和工程建设严重依赖上级的行政命令,沿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单位职工吃“大锅饭”、喝“大锅水”、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职工收入差、水土资源的综合经济收益率非常低、注重社会效益的发挥而忽视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壮大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国家水利产业政策滞后,没有在政策上即时调整、引导水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对水利工程管理如何进入市场研究不深、不透。
(2)、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无偿用水观念根深蒂固。全社会无偿用水或低价用水观念的转变速度缓慢。
(3)、国家重视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稳定,在商品水的价格上严加限制,将农业产业的商品水支出中的很大一部分转嫁给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承担。
(4)、将应由地方政府负担的防洪、排涝等公益性支出转嫁给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负担。
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水利系统职工的思想观念陈旧,缺乏适应形势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作风,缺乏发展水利工程的新的管理模式。
2.管理体制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形成了四十七万多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并拥有数千亿元的固定资产。初步形成了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养殖、种植、旅游等功能要素的,蓄引提结合、大中小并举、地域分布广泛的水利工程体系,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
在水利工程的这些不同的功能要素中,从总体上划分为社会公益型和生产经营型两大类。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中又分为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即按行政管理区域划分又按流域(或灌区)划分。地方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行政管理权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业务管理权属地方灌区管理部门或跨行政区域的共同的上一级灌区管理部门。
由于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的分离,形成了条块分割、政企不分、政事交叉、各自为阵、职责不清的管理体制。经常出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水政渔政的执法权和管理权、防洪安全的执法权和管理权等工作的错位或缺位,以及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和编制、灌区输供水时空分布、灌区水价核定、水费计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或养护、供水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诸多矛盾。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造成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不清,出现有利益时大家争着管,有问题时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管的局面。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体顺不顺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危害也是致命的,而理顺管理体制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因此,这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3.运行管理机制的问题。
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具有多种功能要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运行管理中的各种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
(1)、水价的运行机制。按照国务院《水利产业政策》的要求,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均按照政策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了水价成本测算。实施六年来,绝大多数水管单位均不能按照测算审批的成本水价计收水费,普遍的实收水价只占成本价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虽然水管单位所供的水是商品,其中凝结着商品生产者巨大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但却不能从低廉的收费价格中获得合理的补偿,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必然导致水管单位职工的生活贫困和职工队伍的不稳定。水价的审批是由国家各级价格管理部门严格控制的,既不能按照商品的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定价,又不能得到政府的价格补贴,这实际是政府转嫁了水商品成本支出的负担。因此,目前全国水管单位的巨大亏损,其主要原因均是政策性亏损。
(2)、水费的计收机制。多年来,水费的征收都是由地方各级政府以“实物计量、货币结算”的方式实施的,在九十年代后期改为“按亩计量、货币征收”的方式。这在计划经济时期,依靠行政手段征收水费是可行的,但在市场经济时期就出现了许多矛盾。第一是征收主体的错位:由于水具有商品的属性,就不能回避市场经济规律,回避买卖双方直接见面的供需服务关系。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普遍出现入不敷出、财政严重赤字的状况,必然将广大农户所解交的水费用于发放工资、奖金、建办公楼、修学校及地方社会公益设施等支出。因此,普遍出现了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挤占、挪用、截留水费等违纪违规的现象,导致一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欠收水费高达几千万元的严重后果。第二是计量标准的失衡:在计量收费的方式上,长期沿用按设计灌面或八十年代初定的灌面,将田土面积折合为标准亩计收水费。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城市化的建设,使田土的比例和各类经济作物的用水量与原有核定的标准严重背离。所以,传统的水费计征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3)、水利资产收益划分的机制。在水利工程的单项或单位工程资产中,同一类固定资产往往同时发挥出两种不同的功能效益,如水库工程中的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放空设施等项目,既为防洪保安发挥作用,又为蓄水、养殖、发电、旅游等发挥作用。因此,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各自所发挥的效益就很难用准确的数据进行价值定量,区分其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
(4)、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机制。我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区大多数都是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建成的,主要是通过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加之受当时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设计要求低、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渠道防渗不配套等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运行,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跨塌水毁严重、水的利用率低、水资源损失浪费惊人,并且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大江大河的堤坝和各类水库的防洪抢险任务十分艰巨,水库跨坝、渠道跨塌等事故时有发生。这是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机制不顺所造成的后果。
由于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中的问题涉及面广、内容多、情况复杂,因此,这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4.运行管理经费的问题。
水管单位在防洪、排涝管理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些支出的补偿主要来自于水费收入。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受到“以粮为纲”,“无粮不稳”和“水是天上掉的,无价无偿的”观念的影响,加之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和政策保护,所以,水商品的价格一直不到位,而国家对公益性支出不予补偿,导致水管单位的运行管理经费十分短缺。另外,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每年的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又形成水管单位人员增多、机构臃肿、素质低下,根本无法实行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由于没有经费,长期以来,没有加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等社会保障体系,大量职工退休、下岗、待岗后,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单位和个人的后顾之忧非常严重,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落后地区和基层水管单位犹为突出。
5.水管单位性质问题。
水管单位的性质经历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生产型事业单位”的过程,长期实行“自收自支”、“以收抵支”的预算管理形式,没有得到科学、客观、合理的准确定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国家经济不发达所致。水利工程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基础。因此,理应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和财力的支撑。由于水管单位管理的内容比较复杂,因此,结合实际界定单位性质就非常必要。光靠水管单位的经营性收入来补偿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支出是不合理的,也是补偿不了的。就全国水管单位一九九五年新财会制度改革后每年出现的巨大亏损来看,再过一段时期,很可能出现“所有者权益”的全面赤字,多年积累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将被巨大的“未分配利润”赤字所冲抵贻尽。这都是由于水管单位的性质错位和补偿缺位所造成的结果。
二、实施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适应形势的发展。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前提是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陈腐观念,将原有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的完全依赖计划,依赖行政命令的思维方式转变过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优化配置资源和优胜劣汰的要素贯穿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特别是在水管单位内部的供水生产、水产养殖、水利发电、库区旅游、水土资源等生产经营实践中,严格按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要求,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合理确定价格,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在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生活水平。一定要深刻认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根本内涵,要明白“市场经济没有眼泪”的道理。
通过改革的手段,彻底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观点、方法,树立长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制定切合实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形势,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统揽我们的工作,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水土资源、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摆脱水管单位举步维艰的困境,才能在本世纪的前二十年实现水利人的小康目标。但是,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转变观念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坚定信念、循序渐进,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使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认真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几个关系。
⑴、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体制改革不是要全部
废除原有的所有政策、制度、规范,而是要破旧立新,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释放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稳定、增效、发展才是我们改革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指导改革的具体工作,以稳定、求实、创新、发展的态度来面对改革,在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
⑵、行政管理和水管单位的关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
水管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能,划分灌区内的水政执法、渔政执法、水库防洪、灌区排涝、江河提防、灌区管理工作的责权利。水行政主管单位只能依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而不能对水管单位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的过多、过死、过细。而水管单位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水土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开展水商品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同时加强对公益性资产的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和完整;做好防洪、排涝、减灾、水土保持等工作,确保公益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真正作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形成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新型关系。
⑶、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关系。绝大多数的水利工程均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综合性功能,其综合效益必然具有公益性效益和经营性效益,在公益性效益中表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在经营性效益中表现出水管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处理好这个关系对社会、对水管单位都非常重要。界定清楚两者的资产量、价值量是这次体制改革的焦点。从公平、合理、科学而言,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在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划分时,可按水库库容的各自占比,或防洪、排涝、减灾、环境效益占灌区范围内平均GDP贡献率,或水管单位总支出中扣除经营收入弥补支出的占比等方法,客观综合确定公益性资产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量。同时结合水管单位现状、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速度调整确定公益性耗费的补偿额度,不搞一刀切。
要分别对每个水管单位进行划分和确定,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应承担的补助份额。同时,重新核定水管单位的供水成本价格,分别对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灌溉、城市环境等不同用水类别确定不同的水价成本和价格。并对其中的农业水价的成本价和当年执行的收费价格进行比较,按照实际供水量和收费总额核定差额,将这一部份不应由水管单位承担的差额,由受益的地方财政负担。但是,由于存在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国家应从全局出发,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大体平衡各省市区的负担份额.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管理的关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中央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和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国家应将不断加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的整治力度和大中型灌区的干支渠配套改造防渗力度,以利于水利工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水管单位一定要抓住这一发展自己、状大实力、提高社会地位的机遇,迎接挑战;在加强自身综合经营管理的同时,争取上级各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改革投资体制,将产权、经营权、管理权适度分离,以股份合作、租赁承包、出售拍卖、联营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为今后的综合经营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借以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实现水管单位财务状况的良性循环。
(5)、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理顺水管单位管理体制,主要在于外部管理体制的理顺和水管单位内部管理体制理顺两个方面。外部管理体制涉及到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和各级水行行政主管部门、流域机构的责权利职责划分,这些上下领导关系,条块业务关系通过本次改革是必须理顺的。而内部管理体制则主要涉及到流域内部、灌区内部、水管单位内部的责权利职责划分。这些内部关系的理顺,必须在人事、财务、分配等方面狠下功夫。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理顺,为整个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理顺创造条件,做到上下左右关系协调、形成合力,不断增强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
(6)、精简机构和引进人才的关系。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水管单位在精简机构,压缩非生产人员,清理撤消在计划经济时期兴办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下属企业时,必然会出现人员过多而无法安置的现象,而大量的下岗、失业又必然导致水管单位内部和社会的不稳定。同时,水利事业的发展又将出现急需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吸收。因此,一方面要坚决压缩非生产人员和超编人员,采取提前离岗休息、鼓励辞职、自谋职业、鼓励脱产学习,轮岗待岗等多种办法,精减人员队伍,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使这批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另一方面按照定编、定员、定责、定岗、定薪的要求,吸收文化水平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到适当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知识才干。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同时实施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精简机构,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逐步调整人员结构,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处理好这一关系,将十分有利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轻装上阵,提高职工素质和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3.准确确定水管单位性质,建立符合实际的补偿机制。
理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的重点在于对水管单位的准确定性,必须按照政策,结合实际,做到准确定性。在公益型、经营型和准公益型三类不同性质界定清楚后,绝大多数水管单位均属于准公益型水管单位,而情况最为复杂的也是这一类。由于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既有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又有供水、发电等经营性功能。因此,要以科学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确定划分公益型和经营型的方法。经过科学的划分后,明确各级财政补贴的份额和自收自支的范围、用途、人员、标准,同时建立健全水管单位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使职工的生产岗位进的来、走的出,退休有所养、下岗有去处。
4.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符合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通过改革,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市场、适应形势、符合要求的运行机制非常必要。其主要的机制是:
第一,在水价的形成机制上按照统一政策,重新核定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分类成本水价,调整实际执行水价,对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实行“小步快跑”的办法,加快水价调整进程。使水价的形成机制、调价机制和管理机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反映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第二,在水费的征管机制上,按照“先服务、后收费”的政策,不再完全依靠地方政府,减少征管环节,明确征收主体;做到供需直接见面,实行合同制供水,收费到基层。同时,一定要因地制宜的建立乡镇或村社用水户协会或支渠管理委员会,由乡镇或灌区的水利管理站牵头,负责供水、管水、收费,解决供用水的纠纷,形成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服好务,收好费。
第三,在农业用水机制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一定要加快计量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建设,在干渠的直灌斗渠和支渠及重要的分水节制闸安装计量用水设施,改革长期以来实施的按亩收费方式,实行按方计量收费,用基本水量收基本水费、超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促进节约用水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由支渠管理委员会负责某一条支渠的输水、管水、灌溉和维修等工作,配合用水户协会做好水费的征管工作。
第四,在维修养护机制上建立专业的水利工程养护维修队伍,实行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专门负责水利工程设备、设施、渠系工程的养护维修,将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分离,既可精简水管单位人员,节约维修养护经费,又可以提高维修质量,缩短工期,充分发挥工程的运行效益。
6.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篇六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二要坚持统筹兼顾。三要坚持人水和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五要坚持改革创新。
三、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
——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四、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
——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
——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
五、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七、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推进依法治水
——加强水利队伍建设
7.关于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七
兴水利、除水害, 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因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 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的新的重大部署, 系统谋划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当前的水利改革正处在攻坚克难阶段, 我们必须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 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进一步转变水利发展模式, 才能为水利良性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下面就今年“一号文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够对水利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所帮助。
一、投资分配与结构
在计划经济时代, 财力物力极度匮乏, 全国人民却能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在各地兴修农田水利设施。而现在, 国家财政投资大力向“三农”倾斜, 新世纪连续的8个“一号文件”皆在强调农业的发展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投入大幅度提升, 我们的农田水利设施却难以抵抗干旱与洪涝等灾情的考验, 为什么呢?纠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由于农田水利设施是公共品, 政府对私人投入的激励不足, 我国又一直在执行低粮价政策, 私人投入的回报较低, 造成私人不愿意投入水利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 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投入出现结构性误差。这些年, 我国政府对于水利设施建设的总投入一直在上升, 但一些地方政府在使用过程中, 为了政绩, 将大量资金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全国平均有2/3的资金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气象事业发展,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的资金平均仅占1/3左右。这其中, 分配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资金就更少。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2006年) 数据显示, 全国有70%以上的村庄没有任何农田水利建设投资, 而能够获得投资的村庄仅占9.56%。[2]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解决这些错位只能靠国家。由中央政府收取10%的土地出让金, 再根据我国产粮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调配。通过先集中、再分配来解决上述矛盾, 同时还能大大提高那些产粮大省、大县的积极性, 从而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三、粮食主产区应该设在哪里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一国发展命脉的问题。目前, 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 也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遗憾的是, 由于种粮效益低下, 这些经济大省逐步有退出粮食生产的趋势, 粮食生产的主产区转移到北方缺水的地区, 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是南水北调?还是粮食生产问责制?提高粮价?……到底怎样能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还需要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升的全局考虑。
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问题
近些年我国的水利投资不可谓不高, 每年有一千多亿的水利建设资金。但遗憾的是, 小农水在整个水利建设中一直不被重视, 这应当是我国目前水利建设方面最大的短板。
造成小农水欠账多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效益, 主要倾向于利用国家资金修建大江大河、水库、主渠道等大工程, 忽视病险水库加固除险和沟、塘、渠、堰建设, 而农民自身由于资金缺乏、集体行动能力弱化、粮食价格低廉等问题, 也不愿或者无力承担起这“最后一公里”沟、塘、渠、堰建设的重任。这些都导致“少雨就旱, 多雨就涝” 的恶性局面频繁出现。这次华北、黄淮等地的干旱已经对水利部门的投资方向说“不”了, 再不修, 还会有更大的惩罚。[1]各地区水利部门的领导不能再只盯着大工程、大项目了, 那些解决不了农民浇灌的问题。粮食安全一旦出问题, 对国家的发展、甚至国家安全都会构成威胁。
怎样实现“旱涝保收”呢?我们必须改变当前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凡事“临阵磨枪”的思维方式。每年, 我国的雨水总量并不少, 水利部门的领导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把这些水给贮藏起来, 以实现旱涝保收。全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 320多万个自然村的毛细渠道建设、清淤、维护等问题应该是当前水利设施建设的重点。国家可以拔出专门经费, 让农民在农闲时进行修建贮水用水的沟、塘、渠、堰, 每个村庄建几个水塘, 这样就可以把有效降雨尽可能多地留下来, 重要的是, 这些水塘就在农民的田间地头, 方便浇灌。同时, 这些资金投入可以容纳很多劳动力, 因为这是为农民自己服务的, 农民们都会很高兴, 这样既能帮助这些贫困地区的农民解决生存及灌溉用水的问题, 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也能多留一些劳动力在农村, 因为据2011年2月9日的“新闻联播”节目报道, 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五、水价的问题
“一号文件”的亮点之一是: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扩大征收范围, 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 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 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1]
水利部门的人认为, 中国供排水价格仍然过低, 难以反映水资源的稀缺价值。值得注意的是, 水价改革涉及千家万户, 需要审慎稳妥地推进。因为。据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的“低收入阶层”占就业大军的将近80%,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的现状下, 如果他们连诸如粮食、水这种生活必需物资的获得都感到困难的话, 让他们痛快地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消费而无后顾之忧就无从谈起, 这跟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主要任务之一:“让老百姓看到政府富民的决心, 看到未来无忧无虑生活的希望”, 从而放心消费以拉动内需是相矛盾的。所以, 水利部门的人应该多想办法, 让每年天上下来的水少跑掉大海里一点, 不能老盯着老百姓的腰包。
六、稳定发展农业水利的相关制度建设
1.投入机制
农田水利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 私人投入激励不足, 市场机制无法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弥补我国农村水利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欠账, 还需解决水利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问题, 同时还关系到水利能否更好、更快地发展的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
在农业水利的资金投入方面, 我们应该建立以国家财政为主、受益农户投资为辅的管理体系, 从资金上保证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利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2]
2.管理机制
我国农村目前普遍面临的是基层政权和管理体系的松弛与瓦解, 而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国农村的水利组织、管理是与基层社会管理、基层政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些以灌溉、防洪为主要农事的地区, 这些水利组织往往是农村社会和政权的维系纽带。如果脱离了基层政权, 脱离基层社会组织去谈水体制的改革, 就变成一个无根基的纯技术的问题。在目前中国的实情下, 脱离政权和基层社会管理纽带, 就没有真正的改革, 也很难有农民自组织的水利。
3.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政府根据各地特殊的地域特征, 积极动员当地农村社会资源, 建立“自下而上”的动员机制, 充分体现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使其合理表达意愿, 降低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交易成本;政府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与奖励措施, 根据各个村庄的表现, 政府实行“奖勤罚懒”的机制, 以官办型民间组织为管理主体, 根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模的大小, 由不同的官办型民间组织负责管理, [2]形成农民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监督机制。
4.农村水利实现组织合作与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分散的土地制度
马克思说过, 我们在谈到水时, 是和土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西方的水问题是如此, 中国的也是如此。综观几千年中国水利史, 不了解土地制度的变化, 就不可能懂得水利兴废的真正奥秘。现代的土地关系的变化, 必然也影响水利兴衰、体制的变化。农村土地依然分散, 小农的水利就很难实现组织合作与现代化。
总之, 趁着国家下大力气进行水利改革的契机, 水利部门应找准方向, 真抓实干, 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彻底改善我国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现象, 实现农业旱涝保收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3) (5) 人民日报社论.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N].人民日报, 2011-01-30.
8.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高等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16-01
一百多年前,国人梁启超写下激情飞扬的《少年中国说》,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当年少年中国,而变成了中流砥柱的青年中国,青年中国靠什么强?当然是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获得的最有利、最直接、最快捷、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渠道就是教育。高等教育是任何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国家强盛的希望之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必须随之变化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既能满足强国、富国的需要,又符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教育改革追求的是系统的整体最优,不只是教育大系统的局部的进步,因此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1 办学理念
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软硬件的支持,总体来说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硬件已初具规模,但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高等教育呢?这是高等教育改革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应该是百家争鸣的,每个大学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创造自己独特的内涵。高等教育的理念首先是学生培养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其次是培养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只有严谨的学风,才能给学生以最好的引导;最后是全社会都提倡的以人为本精神,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
2 专业选择
提到高等教育改革或者现阶段高等教育出现的各种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情况,人们首先想到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问题的查找和解决,但我个人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大系统的较高阶段部分,它是由中小学教育在质和量上的突破演变而来的,因此中小学教育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
在我们国家,学生在进入高校前的专业选择大概分三种情况,一是父母包办,二是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三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信息进行选择,这些选择方法都没有考虑到所选择的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否有利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因此许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发现所选择专业与理想差距很大,造成了厌学情绪。所以高等教育改革首先提高专业选择的科学性,通过科学的渠道了解自己和所选择的专业,然后判断二者是否匹配,这样就把高等教育的部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应该使学生具有基本的文化修养、伦理道德、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该设置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同时为了更好的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各学校应该根据本学校的办学特色设置一些中国的传统课程。
专业课的设置在以学科和知识逻辑为依据的基础上,学校应该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满足顾客需求的生产才是有价值的,因此高等教育的结果应该是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这项工作要求高等教育不仅满足社会的短期需求,也能够满足社会的长期需求,因此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预测工作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4 教学方式与方法
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是很高的,要求教师能遵循学习原理、认知心理和教学规律,针对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采用不同教学形式,注意教学设计,讲究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使用不同教学媒体和教具,运用适当的教学技术与方法进行教学。
我们国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多年来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因此高等教育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应该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维能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力学习的积极性,尤其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认知自己的能力进行,达到学有所用时能够扬长避短。
在我高等教育中,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高等教育应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把自己学习成果进行交流,让学生们自由的、客观的分析各项成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 师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是最大的资源,教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认为要打破北大的旧习惯,不仅在改变学生的观念,还应“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他在教师聘任上采取的是“学诣”第一的原则,认为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则不管他的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都应加以聘任。
创业容易守业难,学校聘人容易留人难,因此学校为教师提供百花齐放的舞台,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及和谐宽松的学术环境,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做为教师本人也应时刻明铭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如果有些教师富有学术声誉,但道德品质与社会要求相违背,甚至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教师,也坚决不聘用。
6 学生的素质教育
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础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第一步。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专业”概念已不再是择人和择业的唯一的或决定性的因素。因此高等教育要加强培养人才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强调学科的综合性。高等教育应着重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这在我们国家已取得一定成果,例如实行双学位制,高等教育应该探索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延申.美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简述[J].教育研究,2001,10:74-77.
[2] 陈谟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5:3-15.
[3] 马凤岐.高等教育与市场:问题与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31-40.
[4] 纪宝成.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规划、体制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纪宝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做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政方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34-142.
[6] 吴明华,刘嗣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路径选择:一种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3:15-18.
9.关于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九
(2011年11月4日)
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非常欢迎各位领导来我镇调研,我代表古尔图镇党委、政府,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年,我镇的水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协助下,较往年相比有了很大进步。现将我镇水利工作发展情况如下简要汇报:
一、古尔图镇基本情况
古尔图镇(场)位于乌苏市城区以西84公里处,东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4团毗邻,西与精河县托托乡为界,北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家湖林场接壤,南隔天山与尼勒克县相邻。牧场成立于1953年,1996年建镇。全镇(场)总面积为466万亩,其中草场面积331万亩。辖区内居住着汉、哈、维、蒙、回等10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镇(场)总人口11628人,其中汉族5654人,占48.6%;少数民族5974人,占51.4%。
二、我镇水利资源及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目前,我镇主要开发利用的地表水源集中于古尔图河(年径流量3.5亿m3),有效水资源年径流量地方只占2%,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增长,而靠这仅有的2%水源远远不够目前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对其他另外两条河流莫托河(年径流量8.9万m3)和玉东果勒河(年径流量2.9万m3)的水资源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由于农牧业的迅猛发展,水资源远远跟不上需要,为解决农业用水的紧张局面,近几年古尔图镇通过申请审批打井用于农业灌溉就41眼,但这远远还不够。而且由于受古尔图河水季节的影响,从1964年至今共修建克孜加尔一库(蓄水量700万m3)、克孜加尔二库(蓄水量148万m3)、克孜加尔三库(蓄水量130万m3)三座水库,由于使用年限较长,三库蓄水量都有所下降。目前仅对克孜加尔三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
在地下水的利用开发上主要是用井水,古尔图牧场有近一亿立方米的地下水资源,主要补给来源于莫托河和玉东果勒河的地下渗水,由于近几年,农牧业发展的突飞猛进,水资源远远跟不上需求。到目前,全场境内共有深水机井41眼,自流井
眼,浅水动力井
眼,解决了部分农田和操场的灌溉用水。
在蓄水工程上,由于古尔图河水季节的影响,由于奎管处古尔图河水源分配量协议的束缚以及农牧业的迅猛发展,水源远远跟不上农牧业发展的需求,所以从1964年至今共修建水库3座,分别为克孜加尔1库、2库、3库和可可萨拉水库建设。
在引水工程上,我镇(场)上游处于戈壁沙滩地段,沙石较多,渗水性较强,所以防渗渠建设是主要的措施之一,2011年共完成防渗渠5.5公里。
三、目前我镇水利发展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古尔图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条件的特征,决定了我镇水利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我镇水利事业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近几年来随着气候大环境的变化,地表水位越下降,农田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农田水利的基础建设投入也越来越大,农业灌溉期间用水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农作物用水高峰期的六月底至七月初,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气候原因,地表水位下降,要求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改善气候条件
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数量的巨增,近几年农田开垦数量巨增,使农业灌溉用水巨增也显现出农业用水的紧张局势。在农村二轮土地承包期间,古尔图农村土地仅有3.6万亩,如今古尔图镇区域内的土地达到农业种植面积有10万亩以上,超过了1989年的近3倍之多。在此基础上,我镇下去内德灌溉水渠渠线长,多为老化渠道,造成水渠运水量少,水资源浪费。
三是要解决农业用水矛盾,缓解灌溉紧张局面,还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古尔图2011年村队农业耕种面积5.3万亩,其中棉花播种面积达5.1万亩,占村队总面积的96%,农作物种植的品种单一也是造成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的原因之一,所以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缓解水的供需紧张矛盾。
四是由于古尔图耕地面积较大,春灌时水源严重不足。为解决农业用水的紧张局面,近几年古尔图镇通过申请审批打井用于农业灌溉就41眼,尽管这样还不够,政府又采取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安装农业灌溉高效节水滴灌工程,古尔图镇下去截至目前已安装农业滴灌面积9.7万亩,从而缓解了农业灌溉用水的紧张局面。
2、近两年古尔图镇推行农业灌溉滴灌面积9.7万亩(集体面积7.4万亩,国有面积2.3万亩),与占全镇农业耕地面积的97%,农牧民的积极性特别高,仅用两年的时间就推广了这么大的面积,但是滴灌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古尔图镇个村队土地面积分散,在安装滴灌时所产生的成本大,加大了单位面积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而且水费价格过高,导致种植成本增加。
二是农户之间土地面积较小,在安装滴灌时农户之间没有进行土地整合。
三是滴灌设备安装不是很完善,主要表现在管材型号使用上不一致,工程安装有偷工减料现象,导致使用过程中水压达不到。灌溉面积偏多,每个系统(机井)老板只顾带地面积,从而使单位面积滴水周期过长。配水管理方面不能统一。水价偏高,省水不省钱,没有单位监管。
3、为了推动农田水利的发展,水利部门申请国家项目对古尔图镇辖区的四处病险水库进行了扩建加固,项目建成后增加了蓄水量,从而也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极大的缓解了古尔图镇下游农业用水单位的灌溉用水紧张局面,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4、合理计划开采地下水资源,是利国利民的长效机制,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的开采也应控制,无限的开采有害于子孙后代,地下水资源也是一样,我市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地下水智能远程控制,实现计量管理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5、在新疆《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意见》中提出“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做好准备工作?在我们古尔图镇区域还是要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入手,首先要把老的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维护好,其次要把整个古尔图镇区域内的水利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整个农田,仅靠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远远不够,达不到全面覆盖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农业灌溉的要求,因此要扩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
四、推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水利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条件、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进一步加大新水源工程建设力度,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为了进一步缓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切实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我们要将新水源工程建设作为水利改革发展的头号工程来抓。继续加强水资源观测,掌握全市出入境大小河流的水资源情况,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加大新水源工程建设力度。
(二)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水利发展动力与活力。
1、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体制改革。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健全水利工程分级建设负责制,完善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制,确保大规模水利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改进水利投资分配使用办法,对以地方投入为主的水利建设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补助政策,充分调动地方和社会大办水利的积极性。
2、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管护主体和管理责任,确保小型水利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3、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区别对待使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价格,加大财政对取用地表水的补贴力度。按照促进节约用水、减轻农民负担、保障排灌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高扬程提水、农业排灌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三)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受益水平。
1、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建设高标准节水增效园区为重点,以兴建集中连片供水工程为龙头,充分利用旱井旱池,积极发展雨水集蓄灌溉工程,提高农村供水标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
2、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供水条件,统筹解决新出现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逐步推开农村排水工作,兴建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备用水源工程,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
3、大力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开展全市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工作。
4、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来发展我市水保事业;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搞好水源涵养林和水源保护区内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四)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升水利保障能力。
1、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充分发挥市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
2、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落实国家对节水改造、节水灌溉等公益性农田水利项目的财政贴息政策。鼓励、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民营小型农田水利的信贷资金。鼓励和支持开展洪水保险和水利工程保险,保障金融资产的权益和安全。
【关于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我国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几点思考06-26
关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的思考09-04
对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的思考10-13
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一点思考11-09
试论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中体制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革的思考10-02
关于水利改革的建议07-09
关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的探讨11-13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12-21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探索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