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室诊疗收费标准

2024-06-28

卫生室诊疗收费标准(精选12篇)

1.卫生室诊疗收费标准 篇一

手 足 口 病

一、定义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

二、临床分类

1、轻型

a 急性起病,发热,b 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

c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2、重症病例:

a 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b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三、诊断要点

1、病史:有手足口病接触史,或近期到过有手足口病流

2、症状: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有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甚至发生死亡。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3、体征: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有并发症时出现相应临床体征如昏迷,惊厥、病理反射阳性、软瘫等。

4、实验室诊断

a 病毒分离阳性。

b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 倍以上的升高。

c核酸检验 检测到病原核酸

四 辅助检查计划

1、血尿粪三常规。

2、肝功、肾功、电解质。

3、病原学检测(送防疫部门)。

4、必要时做腰穿,心肌酶、血气分析,头颅CT等。五 治疗原则

1、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3、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4、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5、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6、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7、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8、病因治疗:试用病毒唑、炎琥宁、干扰素等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手足口病出入院标准

诊断依据

(一)疑似病例。

年龄5周岁以下,近3天内有发热病史,并有以下任意两项表现者:

1.有咳嗽、呕吐等症状;

2.出现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

3.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

4.胸片异常;

5.有上述类似病例接触史。(二)重症病例。

疑似病例伴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1.持续高热不退;

2.肌无力、肢体抖动、抽搐等加重,意识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血压异常;

4.呼吸困难或节律不整、紫绀,肺部湿罗音增多或出现肺实变体征;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5×10 9/L)或显著降低(<2×10 9/L);

6.血糖明显升高(>9 mmol/L);7.胸片异常在短期内明显加重。

入院指征

(一)疑似病例。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需留院观察:

(1)外周血WBC计数增高或降低;

(2)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且病程在4天之内;

(3)发热持续2天以上不退。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

3.每天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胸片;

4.留观期间出现符合重症病例条件之一者,应依照重症病例处理。(二)重症病例。

1.凡符合重症病例条件者,应立即转诊至儿童专科医院或者具有儿科、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级以上医院治疗;

2.辅助检查:

(1)入院后进行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糖、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心肌酶、C反应蛋白、动脉血气,心电图、胸片检查(有条件者尽可能行胸部CT检查)。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复查;

(2)对有神经系统表现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和脑、脊髓磁共振检查。

疗效标准

治愈: 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并发症。

出院标准

治愈: 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并发症。

临床评定指标

平均住院日:重型2周—4周 轻型1周

2.卫生室诊疗收费标准 篇二

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研究特定因素变化对医生医疗决策行为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 多认为医生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 当特定因素发生变化时, 医生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相应的行为选择。这和实际情况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客观来看医生在进行决策时不仅仅考虑经济因素, 包括声誉、晋升和自我道德的满足等非物质需求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生决策和采取特定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方面。可以看出目前还缺乏对医生的诊疗决策行为展开具体的研究。本文以决策理论为指导, 具体分析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诊疗决策行为, 并分析新医改后乡镇卫生院医生诊疗决策行为的变化, 为医疗改革的具体配套措施提供建议。

1 影响医生诊疗决策行为的因素

医生进行决策并选择实施一定的医疗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病人和疾病, 甚至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导致医生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治疗措施。即便同样的病情, 由于地方和环境发生变化, 也会改变医生的判断和诊疗行为。包括医生的知识、经验和自我认知, 这些都会影响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具体可以分析如下:

1.1 病情

一般而言, 医生首先会询问病人的症状, 并根据病人的陈述考虑是否实施相应的体征检查, 进而对病情进行判断作出诊疗决策。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之后, 乡镇卫生院医生主要判断是否属于诊疗范围, 如果是则进行治疗, 而对于其他疾病, 或者难以判断的疑难杂症则会建议病人实施转诊治疗。

1.2 病人

虽然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居于主导地位, 医疗决策和选择一定的医疗行为主要由医生决定。但是病人会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影响医生, 或者病人自己对病情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并通过自己的选择性陈述来引导医生的判断。由于乡镇生活范围较小, 医患熟悉, 关系较为密切随意, 因此医生会更多地征求病人的意愿选择可能的诊疗措施, 并根据病人的体质状况和经济能力进行建议。因此, 病人自身情况和对特定治疗方式的可接受性都会影响医生的决策和医疗行为。

1.3 环境

医生所采取的任何决策, 选择一定的医疗行为都是在具体环境下做出的。环境因素包括医院的医疗设备、药品储备等硬环境和规章制度、奖罚措施等软环境。这些都会对医生的决策和治疗行为产生影响。乡镇卫生院服务对象相对稳定, 医生了解病人的工作环境、性质和生活方式, 又由于各种大型检查设备较少, 因此, 医生主要是借助和病人的沟通来了解情况, 进行确诊。

1.4 医生

医生的业务能力、治疗经历、自我职业认定和道德约束直接决定着自己的决策和诊疗行为。包括医生的性格特征、偏好也会对诊疗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乡镇医生滥用“三素”问题严重, 即不管是否有炎症都用抗生素, 依赖激素, 主要还是因为乡镇卫生院医生害怕病人抱怨, 害怕病人说自己的业务能力不行, 总是担心诊疗效果慢, 而不重视治疗的副作用问题。

1.5 其他因素

医生进行决策和诊疗除了上述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外, 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 包括风险、特定药品的管制和推荐等因素, 还有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这些都会影响到医生的决策和诊疗行为。

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影响医生诊疗决策行为的各种因素, 分析各种因素对医生决策和行为的影响方式和程度, 是理解医生决策的关键。

2 乡镇卫生院医生诊疗决策行为分析

根据决策理论, 对医生的决策和诊疗行为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可以分为环境变量、决策变量和目标变量。特定环境情况下研究对象的属性属于环境变量,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其取值不会发生改变。决策变量在决策过程中取值会发生变化, 变化依赖于决策者的选择。还有目标变量, 即决策者进行决策是为了目标最大化。

2.1 诊疗决策过程

乡镇卫生院医生首先是对病情进行基本判断, 包括进行一定的特征检查之后, 决定是否接受病人或者给出转诊建议。因为检查费用在新农合报销范围之内, 一般都会对病情进行一定的检查。在决定对病人进行治疗后, 具体的治疗方案主要依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选择。采取的治疗措施可以分为适度治疗和过度治疗, 即医生是否存在因为利益因素而采取诱导性供给, 包括推荐选用进口药和高价特效药。描述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决策过程如下图1所示。

2.2 诊疗决策行为

首先乡镇卫生院医生接诊后会通过对病人和病情的了解, 结合诊疗能力和风险情况对诊疗结果进行预估, 然后做出基本判断, 是否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这就要求一定风险情况下医疗活动的收益要大于自己的劳动成本。当然医疗活动的收益不仅仅指经济效益, 是包括声誉、精神奖励等的综合效益。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R (n, β) 代表一定医疗活动的综合收益, , 即医疗收益与医疗服务数量正相关, 医疗收益与医疗风险正相关。在医疗服务中, 医生诊疗活动越多, 面临的风险越大, 其收益相应要求越高。C (n) 表示医疗服务成本, 与医疗活动正相关。假设医生中较高能力和较低能力类型概率独立分布, 分别为pH, pL, 相比较低能力医生而言, 高能力医生具有更低的医疗服务成本。当E1条件满足后, 医生即开始实施相应的诊疗措施。一般而言, 不管治疗什么样的疾病, 医生都是追求采用最优方案来治愈病人, 目的是为了达到效果最优, 同时在实现这个要求下控制比较成本最低, 这样以此获得自己的最大效益。用Z1表示这个目标, U表示医疗效果, Co表示病人在整个治疗期间总的费用支出。则

如果医生违背规定的治疗措施, 通过诱导性供给给自己牟利, 那么从医生主观上来讲他同样是追求采用最优方案来治愈病人, 不过在追求最优疗效的同时忽视成本的控制, 或者寻求以比较成本较高为条件达到最优疗效。这里可以用Z2表示该目标。则

显然, 对于医生而言, 应该以Z1为目标, 而Z2则是基于其利益考虑而追求的现实目标。不过在追求Z2时同时会考虑到因为违规操作而蒙受的损失。只有综合考虑医疗风险、服务成本和违规带来的处罚成本小于期望收益的时候, 才会考虑以Z2为目标。即E2:R (n, β) -pHCL (n) -pLCH (n) ≥k Cr

其中k为发现违规操作的概率, Cr代表因为违规操作而蒙受损失的成本, 包括声誉的丧失、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等。

基于上述分析, 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诊疗决策行为归纳如下。其中D代表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决策。

3 新医改对乡镇医生诊疗决策行为的影响

医改新政策将乡镇卫生院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以维护当地居民的健康为中心, 做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 还有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和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和住院治疗。严格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对乡镇卫生院“核定任务、核定收支”, 运行成本由地方财政足额予以补助。由此可见, 在医改新政策下, 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将以疾病的预防保健为主。其诊疗科目得到严格控制, 并要求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实行零差率销售。在新医改以前, R (n, β) 与诊疗服务数量正相关。新医改后R (n, β) 主要由绩效考核确定。并且由于年度综合量化考核的作用, 要求乡镇卫生院医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导致C (n) 、β和k上升。这就使得E1条件得不到满足。即

因为诊疗成本与诊疗活动数量正相关, 随着n的下降, C (n) 下降得更快, 使得E1条件得到满足。新医改导致乡镇卫生院医生选择通过减少诊疗活动数量获得正收益。这正是目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普遍问题, 由于诊疗服务数量对工资影响不大, 大部分医生选择减少自己的诊疗科目, 而将更多的病人向县级医院转诊, 导致县级医院负荷的不合理加重。通过调研可以看到, 很多县级医院呼吁要求加强和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 这的确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不过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解决乡镇卫生院医生诊疗服务的激励问题。

如果强化基层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 包括选拔在编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培训, 或者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医学毕业生等, 则乡镇卫生院较高能力和业务水平医生数量增加。通过降低诊疗成本可以使E1条件得到满足。即

因此, 通过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 降低其工作成本同样能够有效促进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医疗服务和诊疗服务数量的增加。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诊疗决策行为进行分析, 建立了乡镇卫生院医生决策的理性预期模型。使用该模型分析新医改对乡镇卫生院医生诊疗决策行为的影响, 发现医改新政策下乡镇卫生院医生在诊疗活动中面临的风险上升。随着诊疗服务数量的上升, 诊疗成本增加更快, 而收益增加较慢, 导致医生通过降低诊疗服务数量获得正效益。即新医改使得乡镇卫生院医生诊疗活动数量呈下降趋势。而通过强化基层卫生机构的人才培养力度, 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 不过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解决乡镇卫生院医生包括经济收益在内的综合激励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旭辉, 薛花, 金建平, 张锐, 钟玉平, 韦隆华.贵阳市乡村医生诊疗行为调查与干预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12) :157-160.

[2]赵刚, 黄贞杰.浅谈医生基本功对临床决策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 2006 (12) :4-5.

[3]赖国毅.增设药事服务费对医生决策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 (12) :333-335.

[4]周丽.公立医院医生决策行为效用分析:价格管制下公立医院医生的行为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3) :58-60.

[5]Gaston Godin, Ariane Belanger-Gravel, Martin Eccles, Jeremy Grimshaw.Healthcare professionals’intentions and behaviours: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ies based on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J].Implementation Science, 2008 (3) :1-12.

3.卫生室诊疗收费标准 篇三

卫生部:接受介入诊疗,应选三级医院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主要包括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的介入诊疗。 由于目前宣称开展这项技术的机构越来越多,卫生部最近发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1年版)》。其中特别规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原则上只能在三级医院中开展,并且还要符合一些条件,比如,要求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者胸外科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室和重症监护室。医生要求有5年以上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县级以下二级医院暂不允许开展,拟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县级以上二级医院应当符合更多条件。

王陇德院士:中老年人锻炼,不宜过度负重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最近在一次健康报告中称,体育健身对维护健康意义重大,非常值得推崇。但是,现在有很多人认为,爬山是中老年人最好的锻炼方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王陇德指出:“人老腿先老”,中老年人大多都有关节软骨老化,过度的负重活动(包括爬山),可加速其退化和磨损。为此,他提出了3点建议。①锻炼频度:每周至少三次;②锻炼时间:平均每天半小时以上;③锻炼强度:心率最好达到170减去本人年龄所得的数字,要注意避免过度的负重锻炼。

数据

10%成年人有颈椎或腰椎疾患

研究人员对北京地区3000余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发现,颈椎病患病率为13%;女性患病率(16%)高于男性(10%);小于45岁、45~59岁、60~74岁和7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8%、20%、19%和10%。腰椎病患病率为9%;女性患病率(10%)高于男性(8%);小于45岁、45~59岁、60~74岁和7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4%、13%、16%和12%。研究中所涉及的颈椎、腰椎病包括颈椎间盘突出、增生性颈椎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研究人员指出,工作压力较大、不良生活习惯、缺乏适量运动等是造成颈椎、腰椎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调查提示,女性、45~74岁的中老年人是颈椎病的高危人群, 75岁以上的人群是腰椎病的高危人群。属于高危人群者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北京积水潭医院及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达2.3亿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最近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报告估计,我国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患者总人数已达2.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专家指出,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心血管病发病人数增长的主要因素。比如,体力活动明显不足,其中我国男性体力活动量在10年间减少了27.8%,女性减少36.9%。肥胖或超重问题也比较严重,18岁以上人群超重和肥胖者分别达到2.5亿和7000万。另外,我国成人血脂异常者占18.6%,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

富含大豆蛋白膳食有助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美国杜兰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富含大豆蛋白的膳食有助于控制人体血压。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临床试验,300多位受试者被分成三组,分别每天摄入40克大豆蛋白、碳水化合物补充剂,或是其他膳食物质。8周后,服用大豆蛋白的受试组,其收缩压平均降低了2毫米汞柱,而舒张压也呈现下降趋势。

根据早前美国其他研究数据推算,收缩压下降2毫米汞柱,人们因中风死亡的风险将降低6%,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将降低4%,而总体死亡风险将降低3%。研究人员建议,人们可以将膳食中的部分精米、白面等替换成富含大豆蛋白的食品或饮料,如豆腐、豆浆、豆芽等,并认为这会是有助改善血压的一种重要的营养干预措施。

抗氧化营养素有助减少听力下降

老年性耳聋是全球听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寻这类疾病的危险因素,以便减少其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耳朵中一些部位的血液供应逐渐减少,产生大量的活性氧,造成耳蜗等结构的受损。有专家提出,抗氧化营养素可以减少氧化损伤,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性耳聋的风险。

4.单病种收费诊疗协议书 篇四

按病种收费管理诊疗协议书

甲方:XXX中医医院 乙方:患者姓名

为规范临床诊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甲方根据重庆市物价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渝价[2014]213号)(以下简称《通知》)文件要求,在全院推行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开展单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和按病种收费管理,其有关事项明确并协议如下:

乙方因病于

年 月 日入住甲方

科。根据目前乙方所述病情、存在的症状及有关检查,诊断为

。经乙方要求甲方同意,进入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并按该单病种限价收费管理。

为保障甲乙双方权益,双方在充分理解以下事项后,自愿签订协议:

1.单病种定义:患者在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存在且仅存在单一的一种疾病或虽同时存在其它疾病但不需要治疗且不影响原疾病的治疗,即该疾病在整个住院过程中不存在需要诊疗的并发症、后遗症及其它疾病。

2.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的诊疗程序,起到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的作 用。进行临床路径管理您将得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和规范治疗。进行按病种收费管理的病例必须先进入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流程,顺利完成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才能在出院时采取按病种收费管理进行付费结算。

3.甲方经重庆市物价局核定,单病种限价标准为人民币(大写)

,(小写)

元。该病种明确规定的除外内容:

(1)限价费用只包括住院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查费、化验费、检查费、床位费、治疗费、手术费、护理费、药品费、常规医疗耗材费等,病种限价收费按重庆市医保单病种结算有关规定执行;

(2)血液和血液制品、用血补偿金及该病种明确规定的除外内容按重庆市医保有关规定执行,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分别承担相应费用;

(3)限价费用不包括床位费超标、空调费、陪伴费等按政策规定应自费的医疗服务设施费用、门诊诊疗费用、特需服务费用、乙方自行提出的不在病种临床路径内或与病种无关的检查、治疗、药品等所发生的费用,其费用由患者承担。

4.单病种限价收费改变以往以诊疗项目累计收费的方式为按病种收费,即接受病种收费管理的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特殊情况而顺利执行完临床路径的,患者出院时统一按重庆市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收费,其医保支付按重庆市医保单病种结算规定执行。甲方提供的帐单为单病种限价总费用票据,不另列分类项目费用清单和每日费用清单,只提供病种诊疗清单。

5.甲方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实施单病种限价管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6.由于医学科学的复杂性和患者的个体特异性,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可能发生特殊情况,从而出现并发症、原有伴发疾病加重、原有隐匿性疾病发作及其他意外情况且需要进行相应的诊疗处理,导致无法顺利执行完临床路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发生某些特殊情况时需退出临床路径并终止单病种限价管理,其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诊疗项目费用结算,其医保支付按重庆市医保普通病种结算规定执行。

7.在终止单病种限价管理时,甲方应告知乙方及终止理由,在征求患者知情同意后可终止单病种限价管理。

8.不论乙方参加或因任何原因退出单病种限价管理,甲方都将为乙方提供合适的医疗服务,并保证医疗质量。

9.乙方已充分理解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按病种限价收费管理的性质,对其中的疑问,已得到了经治医师的解答。经自主选择愿意参加单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并按病种收费管理。

10.本协议书经双方慎重考虑并签字后生效。其内容为双方真实意愿的表示,并确认双方已履行了相应的告知义务,已享受了知情、选择及同意的权利,将受我国有关法律的保护。

11.患者在就诊时发生医疗纠纷的,可按照《重庆市医疗纠纷处置办法》向医院医患关系办公室投诉协商、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第三方调解、向医疗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司法调解或诉讼。医疗机构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的,还可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申请调解和赔偿。不愿意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2.本协议书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双方共同遵守。

甲方:XXX中医医院

经治医师

乙方:

患者

监护/委托代理人

与患者关系

联系电话

****年**月**日

5.卫生室诊疗收费标准 篇五

武威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我县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工作,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防护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按照县卫生局安排,我所组织对我县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防护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情况

我县辖区内共有乡镇卫生院29家(包括分院11家),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乡镇卫生院19家,共有放射诊疗设备21台,放射工作人员25人。从此次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防护专项检查情况看: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19家乡镇卫生院均持有有效的《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率为100%;放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举办的放射诊疗防护相关培训,放射防护培训率为100%;放射诊疗设备状态检测率为4.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率为36%;个人剂量监测率为28%;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配备率为63.2%;患者防护用品配备率为5.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乡镇卫生院未能全面开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2.各乡镇卫生院虽不同程度为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了防护用品,但对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比较缺乏。

3.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未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状态检测。

三、今后工作打算

1.切实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工作质量和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管,督促各乡镇卫生院为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品,积极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举办的有关放射卫生防护培训。

2.将各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设备状态检测与《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校验相结合,对放射诊疗设备做不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许可证》不予进行校验。

3.将各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与考核相结合,积极指导督促其开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对不能开展相应工作的乡镇卫生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6.卫生室诊疗收费标准 篇六

关键词:放射卫生,放射诊疗,防护,质量控制,标准,国际文献

目前,放射诊疗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其应用的效果和危害与人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放射诊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放射诊疗过程中的防护要求对加强放射卫生监管工作尤为重要[1]。目前,在我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中,已制定发布的放射诊疗标准基本都是等效采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标准或技术文件。而其主要是针对设备的出厂提出了众多指标和防护要求,没有考虑这些指标对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权重,这就造成实际工作中难以判断设备合格与否等诸多问题。因此,梳理我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中放射诊疗标准(包括放射诊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放射诊疗过程中的防护标准),跟踪国际文献的最新动态,是在我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中建立实用可行的放射诊疗标准的关键[2]。我们对我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中的放射诊疗标准进行了梳理,对相关国际文献进行了跟踪、调研和分析,略提几点看法。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根据2015 年6 月对我国放射卫生标准的最新数据统计,其中现行有效放射诊疗标准共有29项,包括国家标准6 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1 项、卫生行业标准2 项。这些标准在编制中参考了当时主要的国际出版物和技术文件,并有效结合了其他部门发布的相关标准,内容包括放射治疗、放射诊断和核医学等方面的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等。

1.2方法

根据上述放射诊疗标准现状,研究和分析与其相关的国际文献,从放射治疗、放射诊断和核医学3 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我国放射诊疗标准与国际文献的关系,并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2 结果

2.1我国放射诊疗标准编制与国际接轨概况

我国放射诊疗标准的编制首先应遵循国家基本安全标准。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依据ICRP的基本建议书和IAEA的基本标准制定而成[3],是本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标准,为制定所有其他放射防护标准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是编制放射诊疗领域各类放射防护及设备质量控制标准的原则。

我国制定的放射诊疗标准参考或依据的相关国际和国外技术文件或出版物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ICRP的建议书和出版物;(2)IAEA出版的核安全标准、技术报告和放射防护标准;(3)IEC技术标准;(4)ICRU标准的技术报告;(5)WHO、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UNSCEAR)等国际相关机构等有关放射防护的标准化建议书、报告出版物和其他资料;(6)其他国外技术文件: 美国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英国放射学会(BIR)、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等为某些医用放射诊疗设备的临床应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和防护要求。此外,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局(OECD-NEA)和德国标准化协会(DIN)等国外组织公布的放射防护标准建议书、出版物和其他文献资料,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对于各类放射诊疗设备及其场所,在其放射防护和设备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相应的国际技术文件或出版物作为标准或规范编制的依据资料。表1对放射诊疗标准相关的ICRP出版物作了简单归纳;表2 给出了2005 年及以后出版的主要IAEA技术报告。其中IAEA 38、IAEA 47 在现有的部分放射治疗防护类标准的制修订中已被引用,IAEA 40、IAEA 58 和IAEA63 可作为核医学防护标准制修订的参考依据,IAEA39、IAEA 59-61 分别可作为医用放射诊断学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辐射防护标准制修订的引用技术文件,IAEA71 可在儿童放射诊疗标准中借鉴引用。

2.2 各类放射诊疗标准与国际接轨情况

2.2.1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作为辐射的一种特殊应用,患者必然会直接受到强辐射照射,只有精密的设计和准确的使用才可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治疗的目的,因此对放射治疗的全过程必须实行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计划,这是多年来国内外业内人员达成的共识[4,5]。国际上很多国家己建立了不同级别的QA、QC和质量核查体系,并把该项工作纳入法制管理[6]。IAEA和WHO自1967 年以来一直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国际邮寄TLD剂量比对服务,为此建立了一整套成熟技术方法,并通过合作研究项目推广到其成员国[7,8,9]。为规范放射治疗程序,IAEA发行了大量有关技术报告、出版物和培训教材,如表2 中的IAEA文件就是极好的例证。其他国际有关权威学术团体,如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欧洲放射治疗学会(ESTRO)以及医学物理和工程学会(IPEM)等有关QA和QC的出版物对于规范放射治疗的应用也提供了技术支撑。经过初步地整理和分析,IEC和IAEA出版的与放射治疗相关主要技术文件有:(1)IEC系列文件:IEC 601-2-1、601 -2 -11、601 -2 -8、601 -2 -17、601 -2 -29、62083 等;(2) IAEA系列文件:IAEA -TECDC -1040、TRS.277、TRS.381、 TRS.398、 TECDOC -989、 DMRP -9809、DMRP -9810、 安全报告系列38 号、TECDOC -1504、TECDOC-1583 等。

注:ICRU—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

注: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

上述相关技术文件基本涉及了放射治疗领域相关的加速器、远距治疗机、后装治疗机、深部X射线治疗机和模拟定位机等设备的放射防护及质量控制检测。国际上曾经出版的各类放射防护标准中,有的技术文件已经有了新的版本,需要进一步跟踪和查询,有的技术文件正在更新中,需密切关注。此外,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放疗设备已经在医疗机构开始使用,其中,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设备作为本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新突破,已很快在临床上使用,并已有关于TOMO防护与检测的专业文献[10,11,12,13,14],如Balog等阐述了TOMO的动态质量保证,并论述了TOMO的泄漏辐射和屏蔽考虑;Fenwick等分析了TOMO设备的质量保证;Thomas等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导出TOMO装置的AAPM TG51 的等效刻度因子;Ramsey等介绍了螺旋断层治疗系统的靶外剂量学测量方法和结果,表明了加强TOMO靶外剂量测量的防护意义。

2.2.2放射诊断

放射影像学设备包括普通X射线摄影、透视、CT、DSA、X射线模拟定位装置以及各种小型医用诊断装置。国际上有许多关于这些设备的防护、性能测试与安全操作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或标准,我国制定相关标准时也基本参考了这些技术文件,现行的GB 16348、GB/T 16137、GB/T 17589、GBZ 130、GBZ165、GBZ 186、GBZ/T 180 和WS 76 等放射卫生标准,在使用中对放射防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规范了医用诊断的临床应用及其防护。与放射诊断设备相关的ICRP和IAEA技术文件主要有:(1)ICRP102、87、85、121; (2) IAEA安全报告系列39 号、IAEA -TECDOC-1423、IAEA-TECDOC-1423、IAEA人类健康系列19 号、IAEA技术报告系列457 号;(3)IEC 60601-2 -44 和1223 -2 -6;(4) AAPM 39、74、TG10 和TG66;(5)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 技术报告:NCRP147;(6)其他有关的技术文件:如美国卫生教育与福利部编辑出版的诊断放射学质量保证丛书等。

2.2.3核医学

自本世纪以来,核医学显像手段和治疗技术在临床疾病的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核医学诊疗给人们带来巨大医学利益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这些放射诊疗活动存在的潜在危害。对核医学工作的防护,应主要考虑核素诊断和治疗应用中的防护,防护对象涉及到工作人员、患者、公众及环境。我国针对核医学的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标准也主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构建,制定的依据首先离不开国内核医学工作开展及其防护管理的实情,同时结合国际上关系紧密的ICRP出版物和IAEA技术报告。

在核医学防护相关的标准中,GB 16361 主要关注对患者的防护,最新版本强调了对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并明确了对核医学显像设备的验收、状态检测和稳定性检测,融合了IAEA 40 号技术报告的主体内容;GBZ 120 为临床核医学主要的放射防护标准,2006 年的版本解决了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级与基本标准的矛盾,强调了工作场所应遵从GB 18871 -2002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级规定进行分级, 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GB/T 18988.1、GB/T18988.2、GB/T 18988.3 和GB/T 18989 作为核医学显像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的推荐标准,与IEC 61675 系列技术标准密切相关,但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因很多单位没有这方面的检测资质,所以真正引用这些标准的检测机构并不多,随着近年来核医学显像质量控制工作的深入,许多技术检测机构申请PET、SPECT等设备的增项,从而增加了GB/T 18988 系列标准和GB/T 18989 标准认证的机会,已报批未发布的PET、SPECT检测的放射卫生标准,更多参考了NEMA标准的内容,提出所需检测项目标准[15],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检测中应该会被广泛采纳;GBZ 134 是关于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的防护标准,敷贴器主要用于核医学科,部分医院在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也有应用。敷贴器主要应用核素为90Sr-90Y和32P。90Sr-90Y敷贴器采用粉末冶金、陶瓷烧结、改性玻璃纤维吸附工艺制作。为适合患者不同病变形态的治疗,较少医院核医学科自制32P敷贴器,施用患者有时将敷贴器带回家继续治疗。这种情况现今已很少应用。

结合上述核医学防护相关部分标准现况调查,针对今后放射卫生标准的制修订目标,初步整理出与其相关的主要国际出版物或技术文件:(1)ICRP系列文件:ICRP 57、52、53、62、80;88、94 和106;(2)IAEA系列文件:IAEA 40、63、WS-G-2.7、技术报告系列426号、TECDOC-1414、技术报告系列432 号;(3)IEC系列文件:IEC 60788、61675、60789 和2-17;(4)其他有关技术文件:如AAPM工作组108 等。

3 讨论

国际上有关放射诊疗设备的技术文件(如ICRP、IAEA、IEC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文件)和部分发达国家公布的一些技术规范(如NCRP、AAPM等系列技术报告)繁多,我国有些放射诊疗标准在制修订过程中借鉴的国际技术文件信息量不足,致使最终编制形成的相关标准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为适应放射诊疗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医疗照射重点领域,应在充分调研、吸收和借鉴相关国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适时清理和制修订相关放射诊疗标准。同时,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现有放射诊疗标准发挥其指导作用,充分拓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中放射诊疗标准领域,加快其建设和发展。

7.卫生室诊疗收费标准 篇七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12-18 生效日期: 2006-12-18

发布部门: 卫生部

发布文号: 卫监督发〔2006〕4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实施《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指导和规范各地的放射诊疗许可工作,根据《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部制定了《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请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本程序制定本地区的许可证发放的具体程序并提出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要广泛开展宣传贯彻活动和技术培训,确保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工作顺利开展。

二、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工作要严格依据相应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程序进行,对于在发放许可证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依法纠正和查处。

三、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按照规范程序及时向社会通报本辖区的放射诊疗许可情况。

四、我部将适时组织对部分省市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工作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将通过卫生部通报形式向社会公布。

本通知附件可在卫生部网站()下载。执行中的具体问题,请与我部卫生监督局联系。

附件: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施《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规范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工作,根据《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程序。

关联法规:

第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遵照本程序,负责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的相关事宜,依法履行对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三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程序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许可工作的具体实施程序。

第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公布受理机构名称、地点、受理和批准条件、受理时间和审批期限等事项。

第五条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按照本程序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并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放射诊疗工作。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六条 医疗机构申请放射诊疗许可,应当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主要包括:

(一)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附1);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复印件);

(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放射诊疗设备清单。

其中(一)和(四)需同时提交电子版。

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一)属于配置许可管理的放射诊疗设备,尚需提交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明文件(复印件);

(二)《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或《辐射安全许可证》(复印件);

(三)本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性能检测报告(复印件);

(四)如果是《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实施后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需要提交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关联法规:

第七条 医疗机构按照所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类别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许可申请:

(一)使用X射线CT机、CR、DR、普通X射线机或牙科、乳腺X射线机等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二)开展(一)所列放射诊断工作,同时开展介入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向设区的市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三)开展(一)、(二)所列放射诊疗工作,同时使用γ刀、X刀、医用加速器、质子治疗装置、中子治疗装置、重离子治疗装置、钴-60机、后装治疗机、深部X射线机、敷贴治疗源、PET、SPECT、γ相机、γ骨密度仪、籽粒插植治疗源或放射性药物等开展放射治疗或核医学工作的医疗机构,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第八条 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原件应加盖申请机构公章。

对符合受理要求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受理并向申请机构出具申请受理通知书。

不符合受理要求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机构出具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应写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三章 审查与批准

第九条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提出的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进行资料审查,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审核。

第十条 现场审核工作应当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审核人员的组成应当满足审核所需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需要。审核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与被审核单位或项目有经济利益关系,不得向被审核单位收取费用或谋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第十一条 现场审核人员应当对医疗机构申请材料所列的内容进行核实,填写《放射诊疗许可现场审核表》(附2),出具现场审核意见,给出“建议批准”、“建议整改”或“建议不批准”的结论。

第十二条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之日起,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

第十三条 审核结论为“建议批准”的,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审批程序,并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

第十四条 申请机构持《放射诊疗许可证》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相应的放射诊疗科目登记。办理登记的程序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关联法规:

第十五条 审核结论为“建议整改”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向申请机构发出《整改通知书》。

申请机构应在收到《整改通知书》之日起三个月内,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整改期不计算在许可期限内。逾期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的,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整改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工作,并提出复核意见。

第十七条 审核或复核结论为“建议不批准”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并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向申请机构发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决定书中应说明不予许可的理由。

第四章 校验、变更和注销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校验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一并进行,并由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校验事宜。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副本;

(二)放射诊疗设备、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

(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和教育培训情况;

(四)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管理与检测情况及检测报告;

(五)放射事件发生与处理情况。

校验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技术管理部门提出评价意见,符合要求的,予以校验;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医疗机构限期整改。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变更放射诊疗场所、诊疗设备或诊疗项目的,应当按照本程序第六条至第八条的要求向有变更项目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提交申请材料并在申请材料中注明变更内容。

第二十条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程序第九条至第十七条的规定办理放射诊疗许可变更手续。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许可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放射诊疗许可,并予以公告:

(一)医疗机构申请注销的;

(二)逾期不申请校验或者擅自变更放射诊疗科目的;

(三)校验或者办理变更时不符合相关要求,且逾期不改进或者改进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四)歇业或者停止放射诊疗科目连续一年以上的;

(五)被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的。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应当悬挂在明显位置,接受监督;严禁伪造、涂改、转让、出借或倒卖。

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遗失《放射诊疗许可证》,应当及时在发证机关所在地的主要报刊上刊登遗失公告,并在公告30日后的一个月内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办。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监督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条 检查中发现或接到举报并经核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放射诊疗许可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撤销《放射诊疗许可证》:

(一)医疗机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的;

(二)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机构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

(三)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超越法定职权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放射诊疗许可信息管理制度,相互通报《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注销等许可管理情况,定期公告本辖区取得和注销《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名录。

第二十七条 本程序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06年12月18日附1: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 申请项目 医疗机构(盖章)申请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 填 写 说 明

一、医疗机构应当在申请表封面加盖医疗机构公章。

二、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及申请许可内容由医疗机构填写。

三、表中 “负责人”,法人医疗机构是指法定代表人姓名;非法人的医疗机构,则填写主要负责人姓名。

四、凡文字后有 □ 者,应当选择与申请内容相符的方框中打√。

五、射线装置的 “主要参数”是指X射线机的电流(mA)和电压(kV)、加速器线束能量等主要性能参数。

六、非密封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级别按照有关标准确定,工作场所级别后括号内填写该级别工作场所个数。

七、“最大等效年操作量”、“ 最大等效日操作量”应当按照有关标准计算得出。

八、对于籽粒插植治疗,在密封型放射源同位素一栏中填写年最大使用量。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 医疗机构名称 负责人 地 址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机 构总人数 放射工作人员数

申请许可项目 放射治疗□立体定向(X刀)治疗□立体定向(γ刀)治疗□医用加速器治疗□质子治疗□中子治疗□其他放射治疗项目□ 钴-60机治疗□后装治疗□深部X射线机治疗□敷贴治疗□重离子治疗□

核医学□PET影像诊断□CT-PET影像诊断□SPECT影像诊断□γ相机影像诊断□ γ骨密度测量□籽粒插植治疗□放射性药物治疗□其他核医学诊疗项目□ 介入放射学□DSA介入放射诊疗□ 其他影像设备介入放射诊疗□

X射线影像诊断□X射线CT影像诊断□CR影像诊断□DR影像诊断□其它X射线影像诊断□ 乳腺X射线影像诊断□普通X射线机影像诊断□牙科X射线影像诊断□

提交资料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明文件

□《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或《辐射安全许可证》

□放射诊疗专业技术人员一览表及其任职资格证书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清单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性能检测报告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

射线装置 装置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设备编号 主要参数 所在场所 非密封型放射性同位素 核素名称 用 途 物理状态 最大年操作量(Bq)最大日操作量(Bq)操作场所

工作场所级别(个数)甲级 □()乙级

□()丙级

□()密封型放射性同位素 核素名称 活度(Bq)活度测量日期 生产厂家 所在场所 含密封源装置 编号 装置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放 射 源 所在场所 核素名称 活度(Bq)活度测量日期

审查机构意见

经办人(签章)

审查机构(盖章)

****年**月**日

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意见

经办人(签章)

卫生行政部门(盖章)

****年**月**日

发放许可证日期及编号 日期:

****年**月**日

编号:()卫放证字()第号

附2:放射诊疗许可现场审核表 医疗机构名

称 负责人 联系人 电话 手机

审核项目 序号 审核内容 审核意见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备注

一 基本条件 1* 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 2 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 3 制定了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4* 工作人员接受防护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5* 为工作人员建立了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 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放射治疗 2.1人员 7 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8 有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10 有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2.2设备和防护用品 11* 至少有一台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并具有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疗计划系统等设备 放射治疗场所应当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2.3警示标志 13 含源放疗设备表面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2.4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15* 有放射治疗设备放射防护性能报告 16 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有校准证书 17 有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检测报告

18*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19* 有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案 三核医学 3.1人员 20 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 21 有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 3.2设备和防护用品 23* 具有核医学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 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3.3警示标志 25 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26 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27 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3.4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28 有核医学设备放射防护性能报告 29 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校准证书 30* 有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检测报告

31*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32 有核医学诊疗质量保证方案

四介入放射学 4.1人员 33 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

有放射影像技师

有相关内、外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4.2设备和防护用品 36* 具有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数字减影装置等设备 37* 有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4.3警示标志 38 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4.4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39 有介入放射学设备放射防护性能报告 40* 有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检测报告

41*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42 有介入放射学诊疗质量保证方案

五X射线影像诊断 5.1人员 43 有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 5.2设备和防护用品 44* 有医用诊断X射线机或CT机等设备 45* 有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5.3警示标志 46 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5.4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47* 有影像设备放射防护性能报告 48 有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检测报告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50 有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 合计

被审核医疗机构陪检人员签字:

现场审核结论:审核人员签章年

备注:序号中带“*”的项目为“关键项”,其他为“一般项”,“不适用”项不列入审核统计。审核标准 审核结论 关 键 项 一 般 项

8.村卫生室标准 篇八

一、基本条件

(一)房屋

1、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2、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

3、诊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四室独立设置、布局合理,符合卫生学标准。

(二)设备

1、基本设备

诊断床、诊断椅、观察床、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身高体重计、接种包、出诊箱、一次性注射器。药品柜、有盖方盘、消毒缸、氧气瓶(袋)、医用高压消毒锅、污物桶、资料柜、健康教育宣传栏;

2、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3、必要的交通工具,通讯设备。

(三)人员

1、村卫生室人员包括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

2、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证书;

3、《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颁布之日起,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执业医师资格。

4、按照卫生部要求,乡医人员数量原则上每服务500人配备乡医一名。各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原则上每村定点一个,300人口以上地村庄或居住分散、群众就诊较远的村可增设一个。

二、卫生室管理

1、认真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命名规范,卫生技术人员符合法定执业资格;

2、做到24小时应诊,出诊随叫随到,文明行医、服务热情;

3、门诊登记、处方等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4、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

5、认真执行《甘肃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合理用药,不开大处方;

6、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符合规定时限和要求;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8、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规范,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用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9、室内整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

10、各种收费及常用药品价格上墙,合理收费;

11、正规渠道进药,无假劣药品;

12、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培训、考核和业务指导;

13、按规定认真填写有关卫生统计报表并及时上报;

14、加强医疗事故防范,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三、规章制度

1、村卫生室工作制度;

2、诊断室工作制度;

3、药房工作制度;

4、治疗室工作制度;

5、疾病控制工作制度;

6、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9.卫生室诊疗收费标准 篇九

中医诊疗设备(含民族医诊疗设备)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及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软件)。此类设备面向中医临床需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研发和生产,符合中医医理,能解决中医实际问题。本文结合此类产品的现状,对其发展趋势和产品标准化工作进行介绍和论证。

1. 中医诊疗设备现状

1.1 产品情况

中医诊疗设备按照其用途可分为诊断类、治疗类、其他类共三大类产品。诊断类设备可分为望闻问切四诊诊断设备、经络诊断设备和其他诊断设备;治疗类设备可分为普通针具类针疗、电针针疗、灸疗、推拿治疗设备、中医光疗、中医电疗(高频、中频、低频)、中医超声治疗、中医磁疗、中医热疗、中药外治(熏洗、灌洗)等。

现有的中医诊疗设备功能较为局限,按《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分类统计,70%是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其中理疗康复、磁疗、电疗类仪器三项占到95.86%;中医诊疗设备的用途主要集中在治疗和辅助治疗上,占中医诊疗设备的86.65%。中医诊断类设备目前相对其他医疗器械,品种比较匮乏,市场上的诊断类设备也是刚刚起步发展。

1.2 产业特点

虽然过去几十年中医诊疗设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技术含量不高且缺乏先进性。中医学作为我国优势学科,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中医诊疗设备作为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产品,近年来也是呈迅速增长态势。目前,中医诊疗设备围绕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发挥创伤少、使用方便、效果确切等特点,利用原创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成为中医药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产品和产业规模都在逐步扩展和完善。

1.3临床应用的意义

中医诊断设备利用现代化的手段采集临床信息,并被中医医生所认识,通过中医理论来解释,为中医诊断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中医临床研究的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提高临床辨证率和临床疗效;如脉诊仪、舌诊仪等设备能够观察临床病情变化,提供评价临床疗效的客观指标。如能合理应用中医诊断设备,即有可能早期识别机体的异常状态,为指导“治未病”提供重要依据。

中医治疗设备则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提供相应的治疗参数,对寒热、虚实、阴阳、气血等进行中医归属,再在中医理论下进行辨证施治,以发挥临床治疗作用。

2. 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趋势

2.1 技术发展趋势

当今中医诊疗设备发展趋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开展多学科交叉,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中医领域,融合中医诊疗特征信息,研制、开发中医诊疗设备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中医诊疗设备正在向着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微型化、虚拟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也涌现出一些技术先进的新型产品,例如:中医体质辩识系统中的“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辩识系统”,中医电疗设备中的“数字经络导平治疗仪”,磁场效应治疗设备中的“骨质疏松治疗设备”等,并且都有一定的产业化规模。

2.2 国内外发展方向

为了能更好发展中医诊疗设备,我国借鉴西医医疗器械发展思路,将中医诊疗技术与现代技术进行融合,以中医的理念、方法进行合理嫁接,进一步揭示中医诊疗技术的科学内涵,使中医诊断设备不断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客观化及标准化方向发展。

随着中医诊疗设备使中医诊疗技术方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得以实现,也得到国外医疗领域很多认识和理解,逐渐被接受和应用。日本近年来一直在研究针灸针方面的诊疗设备和临床效果,韩国对中医诊断设备的研发也非常热心,他们已经成功开发可放置在卫生间、在每天清晨观察使用的舌诊仪,用于家庭保健,同时也在开发脉诊仪,向传统中医四诊挑战。

3. 中医诊疗设备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

3.1 中医诊疗设备标准情况

迄今为止,我国现行医疗器械标准超过1000件,但是中医诊疗设备起步较晚,缺乏为中医诊疗设备量身定做的各项标准,与中医诊疗设备相关的标准寥寥无几。如计算机控时控温灸疗仪、红外热像检测系统、现代中医“未病”诊断综合系统等新型中医诊疗设备都存在着没有相应标准的问题,阻碍了产品的发展。中医诊疗设备生产、使用的相关标准缺乏已成为阻碍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导致很多有市场前景的产品目前难以推向市场。

然而在日本、韩国,已将中医诊疗设备的标准制定工作列入其标准化工作进程。2009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成立,其工作范围及优先的工作领域就包括医疗设备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处理国际标准提案等。目前,韩国已经向TC249的WG4工作组提出了脉诊仪、舌诊仪等中医诊断产品的标准制定提案,我国也申报了电针仪和艾灸仪的标准提案。

3.2 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当前中医诊疗设备,尤其是一些新型的诊疗设备,在标准上还存在着空白,既没有相关国内标准也没有相关国际标准可以参考,相应标准研究滞后,生产企业均表示急需相关国内标准,以指导生产和注册;作为此类设备的监管机构和技术支撑部门,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标准体系,规划这一大类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符合中医诊疗设备特点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以加大对中医诊疗设备的科技投入、搭建交流平台,才能营造发展中医诊疗设备的良好氛围。

3.3 标准体系建设框架构想

根据中医诊疗产品用途的分类,我们可以初步将中医诊疗产品标准进行体系划分,拟定一个基本建设框架,不断调研填充,对于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临床应用的诊疗设备,及时制定国家标准,使该体系丰满具体,具备实际的指导作用。

3.4 重点工作方向

目前中医诊断设备种类较少,标准缺失,已经限制了中医临床活动与现代接轨,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应引起高度重视。而中医治疗设备能将物理因子进行寒热、虚实、阴阳、气血等中医归属,在中医理论下进行辨证使用,也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加快起草制定具有一定产业化规模的中医诊断类设备的标准,如舌诊仪、脉诊仪的国家标准;补充完善及修订中医治疗设备标准,如电针治疗仪、艾灸仪的国家标准,作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推动中医诊断设备良性发展,及时将这些国家标准向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提案转化成国际标准,才能保持发挥我国的中医药特色优势,体现和保护中医自主知识产权。

4.总结

10.标准化卫生室情况汇报 篇十

6月19日、20日,卫生局副局长**同志,带领基妇科**,医政科**,对**县**乡、**乡、**镇、**四个乡镇的规范化卫生室进行了实地查看,通过现场查看及通过乡村医生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一、**乡: 共9个卫生室

除尹洼村卫生室,标准化卫生室作为了生活居住,乡医搬到老院内执业,老院面积不达标。其他卫生室均正常营业,面积都能达到80平方米以上;均由乡村医生本人投资建设,卫生院对每个卫生室进行了2万元的补助。

较好的是门坊卫生室、许庄卫生室,大刘卫生室;孙楼、张岱、杜庄卫生室面积达标,四室分开,但卫生较差;东聂卫生室,共四大间房屋,其中两间用作生活居住用。东干卫生室,同样也是四大间房屋,只利用了其中两间,另两间闲置,四室分区不明确。

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实际执业人员为1人或者两人,二、**乡 共10个卫生室

除了訾海卫生室是临街盖的四大间,110平方米,没有院落外,其他9个卫生室面积均达85平方米以上,独院。

较好的是郝楼卫生室,薛楼卫生室,李堂卫生室。

其中王子仪卫生室诊断室和药房没有分开;郭子洛卫生室观察室和诊疗室没有分开,但总体环境不错,卫生也很干净,其他均四室分开。

苏海卫生室没有正常营业,10年的时候在里面执业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停止报销了,离村中心较远又搬到了原来的老卫生室执业,现在室内其中一间地面塌陷,正在整修。

李楼卫生室、魏村卫生室分别是5个和6个乡村医生联合执业,其他几个卫生室均为父子或父女两人执业或者单独一人执业。

三、**乡 共10个卫生室

较好的卫生室是陈集卫生室、王皋如卫生室、廉庄卫生室、东孙卫生室。其中的赵庄卫生室,原执业人死亡,更改为冯营村卫生室,冯营村卫生室实际面积85平方米,但其中一大间用来居住,另外两间用来执业,但面积较小,约60个平方,且四室不能划分开,乡村医生正在准备把居住的那一间腾出。沙集卫生室是由卫生院投资建设的,原来有卫生院的人员在里面执业,后来因为医院人少,原医院人员回医院,现在由一乡村医生承包,有独院,而且面积达170平方米,但实际应用只有60平方米。

西孙卫生室有院落,建设面积也达标,但院内没有硬化。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诊疗室、观察室、治疗室、预防保健室和药房都挂有牌子,也有房间,但实际利用率不高。如青杨李、南范、柿子园都存在这个问题。

四、**乡 共10个卫生室

相比较来说,较好的卫生室有王庄集卫生室,殷坡卫生室、前泓卫生室、张庙卫生室。

郑庄卫生室因为乡村医生住院,没有正常营业,其他几个卫生室都正常营业,而且面积均能达80平方米以上。

其中大坑王卫生室四室不能分开,而且生活区和诊疗区划分不明确,仅有一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执业。

吴楼实际是三间的二层楼,而且面积达标,但实际仅用了两间半。

坡里卫生室,实际是五大间的房子,其中两间用作居住,生活区和诊疗区混在一起,而且四室不能明确分开使用。草寺卫生室,室内四室明确,卫生也很好,但属于在一排西屋上开了个小门,没有院落。

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面积、设备均能够达标,但实际利用率低,比如诊断室和药房在同一屋。另外,根据各院长反映,这些卫生室实际执业是谁投资谁执业,合并周边卫生室人员有难度。

11.公司卫生间卫生清洁标准 篇十一

卫生间的清洁工作主要包括地面、墙面、门窗、隔板、卫生洁具及其他设施的清洁等,每日常规清洁的次数一般每日清洁至少两次。

一、卫生间的清洁、保洁标准

1、天花板、墙角、灯具目视无灰尘、蜘蛛网。

2、目视墙壁干净,坐便器、小便器等卫生洁具洁净无黄渍。

3、室内无异味、臭味。

4、地面无烟头、纸屑、污渍、积水。

二、卫生间的日常清洁内容

卫生间每日常规清洁的主要内容是按清洁质量标准进行地面的清扫、卫生洁具的清洁、用具的擦洗等。

1、清洁程序:

准备工作一放水冲刷大、小便器(槽)一收集废弃物+清洁大、小便器(槽)一清洁盥洗台及其他设施一清扫地面一检查及整理。

卫生间的清洁一般应“从里到外”依次进行,对于单个器具的清洁,应按先内后外再对各附件进行清洁的顺序进行。

2、清洁方法:

卫生间的清洁工作一般安排在各办公室内其他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完毕后开始。操作程序和方法如下:

①准备工作:

a.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用具。如:扫把、地拖、带柄尼龙刷、抹布、干毛巾、橡胶手套和口罩等。

b.准备和配制好清洁剂和用品。如:洁厕水、万能清洁剂、皂液等。

c.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②放水冲刷坐便器、蹲槽、小便器,开启冲水阀将坐便器、小便器(槽)内的粪尿冲净,用夹子将小便器内的烟头等杂物夹出。在坐便器内倒人规定数量的洁厕水(小便器放置卫生球一至两个),以利发挥其最佳的效用。

③收集废弃物、清扫地面垃圾,清倒垃圾篓,换新垃圾袋后放回原位。

④清洗坐便器、蹲槽、小便器(槽)。依次逐个彻底清洗,包括各配件、附件。

a.清洁坐便器:先用带柄尼龙刷沾洁厕水刷洗坐便器内壁,洗净后用清水冲净,然后用湿抹布沾万能清洁剂擦洗水箱,坐便器的座沿、盖子外侧、底座,再用清水抹布擦洗干净,最后用干抹布擦干水迹。

b. 清洁蹲槽:先用带柄尼龙刷沾洁厕水刷洗坐便器内壁和蹲位台面,并注意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清刷,然后用清水冲净。最后用干地拖将蹲位台面的水迹擦干。

c.清洁小便器(槽):先用带柄尼龙刷沾洁厕水刷洗小便器(槽)内壁、十注意凹槽及出水口的清刷,并放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湿抹布擦洗冲水阀和外壁;必要时沾少许万能清洁剂擦冼,最后用干抹布擦干水迹。

⑤清洁盥洗器具及其他设施

a.清洁盥洗台

先用湿抹布沾万能清洁剂擦洗台面二洗手盆、水龙头,再用清水抹布:擦洗干净,最后用干毛巾擦干水迹。

b.清洁梳妆镜先均匀喷上清洁玻璃水,然后用湿抹布擦洗干净,最后用干毛巾擦净。

一般采用湿抹布擦拭,清除灰尘、污迹,最后用干毛巾擦净水迹。

⑥清洁隔板(隔墙)a.先装好两桶水,其中一桶放人适量的万能清洁剂。

b.用铲刀、刀片轻轻刮掉隔板(隔墙)表面的污垢、脏渍。

c.用抹布浸入放有清洁剂的水桶:拿起后用中等力度拧干,沿着板(墙)面从上往下擦抹。

d.仍有污迹的地方,再用短柄刷刷洗。

e.用另一条抹布浸透清水后,用中等力度拧干,彻底清抹一次。

f.换清水后,将抹布浸透,用力拧干,再清抹一遍。

⑦清扫地面

先清扫地面,然后用湿地拖擦净地面,必要时可使用万能清洁剂,最后从里到外,用干地拖将地面拖干。

⑧检查及整理

清洁作业完毕,应环视整个卫生间一遍,看是否有遗漏和不彻底之处,如有应及时补做。然后喷洒适量的空气清新剂,在小便器内放入卫生球,垃圾桶放在固定的地方,清倒垃圾,更换新的垃圾袋,最后收拾好工具和用具,注意保洁用具存放于指定地点,关好门窗等。

三、清洁卫生间的注意事项

1、卫生洁具多为陶瓷制品,禁止使用碱性清洁剂,以免损伤瓷面。

2、卫生洁具容易破碎,清洁时不能用工具的坚硬部分撞击,也不能让重物落下因冲击而致使卫生器具破损。

3、使用洁厕水和其他刺激性清洁剂时,应戴橡胶手套,以防止损伤皮肤。

4、一旦发现卫生洁具或排水管道堵塞,应立即疏通。如果堵塞不严重,堵塞部分在排水人口处,可用夹钳式铁丝钩取出堵塞物;如果堵塞严重,应及时通知安排专人疏通。

5、如果发现卫生洁具损坏,管道、阀门、龙头漏水,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修理或更换。

6、由于清洁工作的疏漏或使用日久,卫生间的卫生洁具、墙身或地面极易积有粪垢、尿渍、水锈和污垢,故必须定期进行去污除垢工作,以保证卫生间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行政部

12.卫生室诊疗收费标准 篇十二

一、“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的具体内容

“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就是教师选取临床的典型病例, 将学生分成小组, 由助教扮演标准化病人, 学生扮演医生。医生询问病史, 并进行体格检查 (主要指中医的望、闻、切诊, 阳性体征由助教告知) , 分析该病例诊断、辩证分型、辩证依据、类证鉴别、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 并进行小组内讨论最终得出一致意见,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 发现学生的不足, 并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如中医的“十问”内容询问是否完整, 病人的主诉如何凝练, 等等) 。

二、“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的课前准备

“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涉及教师、助教以及学生这三方人群, 在教学开始前均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1) 教师的准备。教师准备教案, 选取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例, 强化教学要点, 不要选择临床的疑难杂症, 否则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达不到教学效果[2]。 (2) 助教的准备。选择中医内科各专业具有教学热情的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 由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围绕选取的病例对助教进行培训, 明确助教在见习教学中的任务。 (3) 学生的准备。学生在模拟教学之前需要复习相关的书本知识, 并查阅相关资料, 同时提前告知学生教学的具体实施环节, 明确自身在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任务。

三、“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1.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传统的中内见习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课前不预习, 见习过程走马观花, 缺乏积极性, 不能主动地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改变了传统中内见习的模式, 继承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课前要求学生温习相关知识点, 上课时要求学生发言参与讨论,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启发思维,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结合起来, 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中医辩证思维[1,3]。与单纯的传统见习教学比较, 55%的学生表示他们喜欢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8%的学生表达了他们更加喜欢“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 让他们有参与感。

2. 解决了临床典型病案难寻的问题。

临床病人流动性大, 往往发生学生来到了临床医学院, 但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需要见习的病种没有典型的案例的情况, 学生看到的可能是病史复杂症状不典型的案例, 使学生在中医四诊以及辩证过程中无所适从, 最终导致学生对于该病种缺乏临床的直观认识。“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选择基于临床真实案例的典型病例, 准备教案, 设计问题, 培训助教, 由助教扮演标准化病人, 最终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消渴病, 现临床上很难寻找“三多一少”症状典型的病例, 学生在辩病辩证中会出现困难, 而采用了本教学法后学生就能在模拟诊疗的场景中面对典型病例, 81%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对该病的认识和理解。

3. 引入助教带来的优势。

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 是1968年美国的Barrow首先提出的概念, 在北美地区的临床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SP具有克服了以往临床教学或测验中难以找到具有针对性的病例的问题, 提高了测验的有效性以及规避了医学考试中涉及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等优点, 但是训练标准化病人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的投入, 训练成本比较高。在本教学法中引入了助教模拟标准化病人的模式, 助教由专科的临床研究生担任, 具有一定的专科知识和临床经验, 避免了“标准化病人”培训的高投入。同时临床见习中存在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 传统见习是以大班化的带教为主, 僧多粥少, 学习效果差, 引入了助教的本教学法解决了这一情况。教学过程中, 每批学生被分成数个小组, 每组4~5人, 每个小组均被安排一名助教进行辅助教学, 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见习中来, 而不是总充当旁观者。传统见习教学中学生面对真实病人, 会发生病人不配合、学生面对病人紧张等情况, 引入助教后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感, 且“病人”配合度高, 使学生能更快地进入医生的角色。

4. 学生的中医临床辩证思维的培养。

临床辩证思维的培养是中医内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只有真正建立了正确的中医临床辩证思维, 才能在今后面对病人时做到心中有数, 临床诊疗才能有方向。而见习是训练中医临床辩证思维的重要环节, 本教学法能真正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训练面对病人时应该如何问诊, 如何进行体检, 如何进行分析, 如何进行归纳总结, 等等, 加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示和引导, 以及教师的最后总结, 有利于学生的中医临床辩证思维的培养[4]。同时, 学生面对的是基于临床真实案例的典型病案, 而不是疑难杂症, 对于初接触临床的学生来说更易培养中医的临床辩证思维。

5. 教学质量的提高。

“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增高, 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病例, 设计问题, 并且还需要对助教进行培训。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 对学生进行引导, 同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薄弱之处, 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四、总结

“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的补充, 解决了传统见习中存在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典型病案难寻、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训练了问诊技巧, 培养了中医临床辩证思维, 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本教学法是将学生置于虚拟的临床实践中, 存在不能面对真实病人, 缺乏临床真实体验的缺点, 而同学的反馈也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喜欢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因而“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武晓静, 黄岚.模拟诊疗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11 (4) :311-312.

[2]文志广.外科病案教学之我见[J].西北医学教育, 2001, 9 (1) :46-47.

[3]石彦, 郭海涛, 等.在外科临床见习中应用“模拟诊疗”教学法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版) , 2005, 7 (2) :162-163.

上一篇:管理人员安全知识下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毕业考试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