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员岗位职责(精选8篇)
1.食品安全员岗位职责 篇一
职位描述:
1、根据公司营销计划,组织制定年、季、月生产和售后服务计划及其措施并监督执行;
2、监督安全生产、生产秩序和环境改善;
3、贯彻落实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所属各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监察所属各部门的运行状况,保持规范有序;
4、监督各部门员工的安全、专业技能、制度执行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建立一支合格的`员工队伍;
5、协调工厂各部门抓好精益化生产、品质管理、安全高效、配合和支持营销部门的销售工作;
6、强化对资产和各类资料的管理,保证其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用;
7、定期向主管领导提交工作计划和工作汇报;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职位要求:
1、5年以上国内500强,大型上市公司或大型食品制造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2年以上全面(生产、品控、财务、采购、物流工程维修、产品开发、人事行政等)管理经验;
2、身心健康,对工作压力具有相当的承受能力;
5、有较强的综合处理问题和协调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分析判断及应急决策能力;
6、能合理地调配人、财、物力,有效利用资源;
2.食品安全员岗位职责 篇二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探析
在近些年来,食品安全类的新闻时有发生,例如“地沟油”“皮鞋酸奶”“三聚氰胺”以及“瘦肉精”等。这些新闻和食品安全均有着极大地关系,与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也是息息相关的[1]。同时这一类新闻的时常发生,也牵动着我国消费者的心,导致目前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产生了不信任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了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并让我国的消费者能够吃上安全并且卫生的健康放心食品,是目前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方法,现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概念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对于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食品安全而言,要求我国的食品均无毒无害,并且能够符合相关的营养学要求,对于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是慢性的伤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制定出了相关法律法规开始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对食品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物质的监测也在2000年开始实施。但在当时仅有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9个省级的疾病控制中心对食品安全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同时监测的项目也仅限于重金属污染、儿童食品致病菌污染以及农药的残留[2]。但经多年的研究,尤其是在正式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后,这种情况开始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的工作开展较好,几乎全部的省级、市级以及大部分的区县级疾病控制中心以及部分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均可以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同时在监测的过程中,范围也扩大到了食品生产原材料、食品包装材料、半成品视频等,并且监测的项目也扩展到了兽药残留、有害元素污染物、半成品食品、真菌毒素、致病菌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在指标上也扩大到了上百个。这些指标能够为我国各级部门科学的开展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充分并且全面的科学技术依据,并且能够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控制提供非常充足的资料。
2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而言,由于起步比较晚,因此目前仍然不成熟。而疾病控制中心作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主力,其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同时在软件和硬件方面较为滞后。除少部分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有着较为全面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的设施,诸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均存在实验室房屋面积较小、检验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检验设备老化以及缺少先进检验仪器等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设立了市级和区县级的疾病控制中心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疾病控制中心,这种情况更是普遍[3]。有研究显示,在这些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中,检验人员数量非常少,同时也有3成左右的检验人员并非检验专业毕业的检验人员。另外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人员的工资待遇上,目前检验工作的工资待遇往往比较差,同时出差的机会也少,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会有着信息不畅通的特点。很多检验人员均希望能够得到调到其他科室。另外在仪器方面,由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划出了疾病控制系统,其设备购置资金来源出现了断裂,这些单位极少自行购买大型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仪器。因此对于目前先进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掌握不佳,也无法较好的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3 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出现问题的建议
随着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问题的不断重视,诸多的问题开始得到了解决。首先在人员问题上,可以加大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单位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在人力资源方面,其主要的部门需要按照疾病控制系统人员的配置标准对其进行增加编制的处理。尤其是可以着重引入高素质高学历高知识水平的检验专业人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明显提升检验专业人员的比例[4]。另外可以提升检验专业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通过这种手段能够留住这些检验专业人员,并可以明显的激励检验专业人员,让他们有着工作的动力,并能够爱岗敬业,自觉的学习新技术并开展新项目。有关部门可以加大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的拨款,让实验室能够采购一些全新的检验仪器,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效果。
4 结语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在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食品安全能够得到保证的重要条件。通过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症的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明显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效果,保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文,李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干预研究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12,12(7):44-49.
[2]潘琪,王隽,任树刚,等.宁波市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504-11505.
[3]何平,王煜红,江小明,等.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有效性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酿造,2015,34(3):162-165.
3.食品安全员岗位职责 篇三
光阴荏苒,一个年头又一次接近了尾声,另一个年头也又悄然的拉开了序幕。过去的一年,一次次的“食品安全”事件,或大或小,都在不断地撕扯着每个人无奈的神经。“食品安全”是个国际性的话题,在我国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同时,美国、欧洲也不断地有食品安全事件的新闻传出。不过,不少细心的读者发现,国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似乎多由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引起,而在国内则多由塑化剂、瘦肉精等化学添加物所致。那么,引起两者之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也采访了部分行业人士,回答的结果无非是中外食品安全水平的差距,我们正在走的路,已经是美欧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至于差距的大小,回答则各有不同,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面对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件,我们已经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对于未来的一年、两年、五年,我们却应该共同努力去避免发生什么!
记得《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创刊初期,我们参加食品行业展会时,展位很少有人问津,食品企业对“食品安全”都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现在每次参会,展位前已然门庭若市,即便是只有三五个人的小作坊,也希望从杂志中找到一些食品安全的新思路。在中国,“食品安全”是一个朝阳产业,已经是食品界的共识,也正因如此,很多国外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了这里,想在这里挖掘商机。不过,通过与一些食品安全相关企业接触,我们却发现,现实的“食品安全经济”,与理想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食品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大了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投入,却没有得到满意的收益;很多食品加工企业也加大了投入,建立了食品安全体系,但是却要与数量庞大的食品安全水平低下的企业同台竞技。从长远看,如想真正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需要大力发展“食品安全经济”,而要实现“食品安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要进一步理顺食品产业链上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规则并加大投入,当然也需要我们每一个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4.食品安全员工作岗位职责 篇四
2、认真做好“五个记录):食堂食品验收记录、食堂食品试尝记录、食堂食品留样记录表、学校食堂工作督查记录、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记录。
3、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督促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提出工作岗位调整意见并督促落实;
4、对食品(含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采购记录和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进行管理;
5、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检查计划,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存档。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6、对食堂环境卫生和餐厨废弃物处理进行管理;
7、师生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时,及时将事故发生情况报告当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8、积极配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工作,
4并如实提供有关资料或信息;
9、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操作间。
10、督促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卫生工作服进行操作。
11、即时发现指出食堂管理中各个环节(原料进购、餐具消毒、操作加工、剩余及霉变食品的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整改,并即时反馈。
5.食品安全员岗位职责 篇五
2.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贯彻执行本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
3.经常分析个人工作状况,及时发现、纠正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善于探索工作中的新路子,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情况以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办法及时反馈给领导。
6.食品安全管理员职责 篇六
一、监督检查餐厅粮、油、配料等原材料的进货渠道,保证进货渠道合法,粮、油、配料质量合格以及督促各灶做好各种台账资料登记工作。
1.检查粮、油、配料的索证及检验报告等相关质量证明,由各灶主出示有关复印件留存入档。
2.检查粮、油、配料的质量,若对质量有疑问,应向分管领导报告,必要时送样品到有关部门化验。
二、每天购进的蔬菜、肉类等食品和原料的质量,发现腐败变质的立即销毁,并向灶主提出警告、处罚及停业整顿。
三、检查督促餐厅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和食品加工、存放过程及各灶的经营许可证、员工健康证等相关证件的办理。
1.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有健康证。
2.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按规定着装,服装是否干净整洁。是否留长甲、长发或戴首(手)饰。
3.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按食品加工规程进行操作,是否生熟分离,是否注意保洁,工作环境是否干净,用具是否严格消毒,防蝇、防鼠设施是否齐备及使用情况如何。
4.检查各灶经营期间许可证等相关证件是否按国家要求办理。
四、检查食品和原料的存放是否按要求、合规范。
1.粮食存放离地至少10厘米,不同食品、原料应分类存放。
2.粮、油、原料要封口或加盖存放,不能外露。
五、检查冰箱、冰柜、消毒柜、灭蝇灯等设施的使用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并保持常开状态。
六、每周进行一次大检查,每日组织各灶自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并有记录。
七、做好食品留样管理。
1、熟悉食品留样业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留样制度。
2、餐厅为客人提供的食品必须留样,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留样柜内,以免被污染。
3、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时间满后无问题方可倒掉。
4、认真做好每餐留样记录:留样时间、食品及各灶名称等。
八、在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及时做好应急报告及应急处理。
九、加强对有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切实保证客人和酒店员工的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
7.食品安全员岗位职责 篇七
传统意义上, 市场准入是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程度的许可;而对产品的市场准入一般理解是, 市场的主体 (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 和客体 (产品) 进入市场程度的许可。
传统意义来讲,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机制更多的是指一种政府行为, 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只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主体、行为和食品才能进行生产经营、进入市场销售的许可;只有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准入形式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事先许可为核心的市场准入制度;另一种是法律法规规定禁止进入市场经营的制度。这两种情况都是针对最终产品而设置的安全准入机制。但随着食品安全范畴的不断扩大, 食品安全准入机制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
随着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 以及食品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一些具有食品安全准入功能的民间联合体逐步形成。例如, 在蔬菜行业, 一些经营组织规定必须使用特定原料加工的成品才允许经营。此外, 一些食品生产或经营企业形成的民间联合体要求为其提供上游产品的企业必须加入符合其要求的组织。这些都是在传统食品安全准入机制基础上, 由市场自发形成的食品安全准入机制, 有效促进了食品产业规模化和安全食品供应链的形成。
与此同时, 随着食品生产、加工、配送和贸易的全球化, 近几年在食品贸易, 尤其是国际食品贸易中, 出现了国家或地区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效性评估机制, 该机制由欧盟、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发起, 将向其输出食品的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与本国或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比较, 以评估双方体系的等效水平, 只有通过其评估的国家或地区生产的食品才能进入其市场,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食品安全准入机制, 其主体已不再是食品的生产企业或经营者, 而是食品生产国或地区的食品安全准入机制本身。这实际上是一种为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 实现贸易壁垒, 而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准入机制的认可, 它无疑起到了贸易壁垒的作用, 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全球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机制的规范化和一体化进程。从长远看, 有利于全球食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在极大地促进食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食品安全问题, 如转基因食品所引发的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问题的争论, 促进了新的食品品种的各类安全性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同时也进一步扩展了食品安全准入机制的适用范围。然而这些新的准入机制都必须以传统的食品安全准入机制为前提, 其原因在于, 食品安全准入机制无法依靠市场自我形成, 它必须以政府或共同利益体的形式加以推动, 以此来引导食品工业向人类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食品贸易的日益国际化, 决定了食品安全准入机制必须建立在系统的、统一的框架基础上。
国外典型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形式
监管体系的等效性评估
这一市场准入形式是在传统市场准入机制的基础上, 在近几年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 其涉及面十分广泛, 包括法律体系、监管和监测体系、实验室管理和技术能力、公共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等效性综合评估,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欧盟对水产品、禽肉、肠衣、蜂蜜等产品开展的第三方 (指除欧盟成员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效性评估, 以及美国的水产品、肉类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效性评估。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美国的“国家贝类卫生控制计划 (NSSP) ”在美国进口贝类贸易控制中的使用。其内容包括风险评估与管理、实验室评估、贝类生长区监测、贝类采捕及贮运管理、贝类加工与销售管理等, 涉及法律标准、实验室管理、污水处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它不仅是贝类安全的监管手段, 同时也成为美国近岸海域水质环境质量的重要监测手段。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在过去几十年里, 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以及风险交流逐步形成并共同构成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目前, 风险分析已得到广泛的认同, 成为评价食物链中危害与人体健康风险相关性的首选方法, 并在制定适合控制措施的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更广泛的因素, 在建立食品标准与其他食品控制措施过程中, 风险分析促进了全面的科学评估、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过程的透明度、不同危害因素处理的一致性以及风险管理者的系统性决策。此外, 采用协调统一的风险分析原则与方法也促进了食品的全球贸易。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因此,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已成为一种新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形式, 也代表着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机制的发展趋势, 得到各国认可, 并在不断地迅速发展与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形式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机制的建设还处于建立基础的阶段, 《食品安全法》明确了各政府主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责, 但相应的配套管理机制还未最终形成, 由法规、标准、相关的规范性技术文件以及各类监管机构、研究机构、检测机构、培训机构、商业组织等构成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的基本框架还未建立。目前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机制主要通过三项具体制度实现: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二是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三是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 目前这类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标志中, 有些是自愿申请的, 如有机农产品食品认证等;有些是强制执行的, 如要求未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 以期达到便于识别和监管的目的。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需考虑的问题
影响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全球因素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促使各国的国家管理体系建设必须考虑各种不断变化的全球因素。食品生产与贸易及其相关的经济与环境等问题的全球化, 同样要求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也必须将各种全球因素考虑在内。这些因素包括:不断增加的国际农产品食品贸易量以及农产品、食品生产与贸易的全球化;国际和地区性组织的扩张及其农产品、食品生产对经济与环境等所承担的义务;食品类型和地域来源的日益复杂化;农业与动物生产的集约化及产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日益发展的旅游观光产业促使食品安全诉求的一致化;食品加工模式的改变;饮食结构与食物制备方法偏好的变化;新的食品加工方法;新的食品和农业生产技术;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人类/动物与疾病传播潜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等。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和综合作用下,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适应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必须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 这些促使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生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食品贸易量和种类的日益增加;农业耕作及动物饲养方式和气候的改变;日益复杂化的危害检测和管理手段;人类行为及其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改变;公众健康保护需求的增强。
食品管理原则对国家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以及其他参与食品管理的部门正在通过制定新的管理方法、应用和改进现有的管理体制、改进基础设施等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 但这些措施的主要目标仍过于集中在促进食品方面,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应该逐步将其他目标考虑在内。例如, 政府机构急需对其组织机构和运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以避免强加给食品企业不合理的管理成本;同时, 这些机构还应确保国际协议中公平贸易的要求, 在目标和应用中建立一套能保证国内标准和进口标准保持一致的机制, 以推动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机制的全球一体化。从当前食品安全管理需求来看, 这些原则目标包括:将更加依赖科学作为指导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将食品安全的主要责任转移到企业;采用贯穿“生产—消费”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赋予实施食品安全控制措施更大的灵活性;确保政府行使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成本有效性和效率;增强消费者在决策制定中的作用;认识到扩大食品监测的必要性;基于流行病学的食品溯源;采用更为综合一体化的方法与各相关部门合作;采用风险分析作为提高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
基于上述因素及所应采取的原则, 在当前环境下, 以下内容成为建立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必须考虑的要素:食品法规、政策、准则和标准;明确界定食品监督管理和公众健康责任的制度;科学能力;综合管理方法;监督和认证;诊断和分析实验室;标准制定;基础设施与设备;监控体系和能力;与食物摄入相关的健康问题监测;应急反应能力;培训;公共信息、教育及交流。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不断多样化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一般是指针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问题而制订并采取的相应管理技术方案。食品安全控制措施是随着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社会化, 食品安全控制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质量管理。食品安全外延的不断扩大, 使食品安全控制措施从最初的抽样检测、全面质量管理, 发展到体系等效性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控制措施的主体也从个体生产者发展到国家、地区乃至全球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管理技术的角度来看, 食品安全控制手段日趋复杂, 已形成了一系列涉及面极广、侧重点不同的技术管理措施。如检测技术、过程管理、供应链管理、食物链管理、追溯与控制系统、食品防护、环境安全控制、风险评估与管理、资源管理、供给安全控制、贸易安全控制、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实验室管理与认可等。这些食品安全控制措施从不同角度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控制与管理, 其目的也不尽相同, 而且相互之间存在交叉、互相渗透。对于食品安全监管而言, 任何一种措施都无法独立完成监管任务。
8.食品安全员岗位职责 篇八
关键词:食品安全 安全检测技术 利益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20-0026-02
互联网上有一个关于人们生活质量幸福度的调查,调查显示78.9%的居民表示对目前生活质量总体感觉基本满意或满意,4.7%的居民表示不满意。在这4.7%不满意目前生活质量的居民中,因为食品安全就占到了绝大多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大问题。我们经常用手机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时不时就会看到打了激素的鸡,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的地沟油、为了防止顾客拉肚子而在菜里放了泻立停的冒菜等等诸如此类骇人听闻的新闻。食品安全的现状是让人担忧的,政府只有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做到从源头上杜绝有害有毒食物进入市场,这样才能做到让人们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
1 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公共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导致食品安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点:
(1)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2)种植业养殖业的源头污染问题;(3)一些食品添加剂的过分添加;(4)一些微生物的影响;(5)境外食物的影响。
因此每年两会都会把食品安全问题提到议案上,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我国在2009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不仅对一些为了节省成本从中牟取暴利的无良商家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也给人民群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010年,我国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这也是对整治食品安全问题配套措施的一次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对于保障民生的大事是越来越重视。但是就目前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人民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新认知还不是很明确,一味的补充营养,不懂得营养均衡的饮食,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三高”患者出现;另一方面,一些无良商家法律意识单薄,为了牟取经济利益,而使用一些没用经过严格质量检测或者来源不明的食品加工原材料。基于以上上现象,安全检测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减少食源性疾病也是食品安全的有利保障。
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一直是食品安全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但是就目前发展的形式而言,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现阶段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趋势,因此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加强安全技术检测管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1 发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日益繁多的食品种类,而且人们餐桌上食品的来源也变得更加丰富。由此提高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虽然说现今的检测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优于传统的检测技术,节省了检测成本,节约了检测时间,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这确实是很大的进步。但是检测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检测仪器的灵敏度下降,不能更好的识别食品的安全性以及一些可以对照对比检测的数据缺乏科学性。所以说我们应该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食品安全技术,应该配备更加先进的检验设备和科学合理的监测数据。以及对专业的检测人员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检测工作中更好的发挥长处,使得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2.2 扩大检测范围
虽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经应用到很多种类的食品上,但是还有部分领域没有涉及,应用范围的狭窄导致了安全检测技术的不广泛性,这样没有涉及的领域,食品安全依然存在隐患,这就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的财政投资和人力投入,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加大研发一些先进前沿的检测设备,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到食品安全检测的方方面面,更好为人民提供优质优良的食物来源。
2.3 提高检测能力
随着食品的多样化,食品加工过程也变得日趋复杂。很多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到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有时候一瓶饮料就会有十几种乃至二十多种添加剂,所以这就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强有力的安全检测设备和安全检测技术才能在复杂多样的食品添加剂里面辨别对人体有伤害的添加剂,食品的多元化对科研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制可以辨别多种添加剂的先进设备是迫在眉睫的。
2.4 对检测技术的提高
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十分必要的,它就像人的大脑,是指挥安全检测技术的一个主要器官。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形势而言,安全检测技术还是不够完善的,它只能适应一些比较容易判别的食品,对于一些复杂多样的食品依然没有可操作性。因此说只有提高检测技术,跟随时代的发展,才能够在食品多样性复杂性的潮流中依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3 结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食品进出口是外贸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某一地区出现了食品安全隐患这就很可能波及到世界上各个国家,让各个国家的人民群众受到危害。因此说只有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从源头上杜绝有毒有害食品进入市场,进入餐桌。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安全食品的有害性,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如何加强社会安全检测技术,安全检测技术如何发展才是食品安全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陶纯洁,朱燕平,王旭峰.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浅析[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6(5):14-17.
[2]宣伟,王军,汪秀月,张淮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11(9):47-51.
[3]祁燕凌.浅析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280.
【食品安全员岗位职责】推荐阅读:
幼儿园食品安全员职责11-11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岗位职责07-05
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情况汇报材料06-13
食品安全征文:与食品安全同行11-14
食品安全食品专项整治11-02
食品企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08-30
大班安全食品安全教案10-01
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考核我市食品安全工作07-05
食品安全,食品企业的重头戏07-19
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