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总结(精选2篇)
1.用户画像总结 篇一
大数据下,用户分析的核心是什么? ——解决实际问题
确定用户分析目的,具体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优化用户体验?提升营销效果?用户针对性管理?
确定目的后开始选择合适的数据,然后搭建模型,最后得出结果,并用数据可视化解读。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使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数据基础平台:
1、用户唯一+ 用户行为ID + 用户画像 + 用户兴趣
2、数据接入系统计算任务调度系统+ 元数 完善产品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1、业务运营监控 异动智能分析 金字塔体系 用户路径分析 数据体系
2、用户/客户体验优化 产品体验分析 口碑监测
用户/客户体验研究 对外服务,提升盈利
3、对外服务,提升盈利 精细化营销 个性化推荐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活动效果提升
自助提取和分析工具
4、数据服务 数据分析产品化 分析结果可视化 分析结果实时化 战略分析 业务经营分析 收入分析 竞争分析 用户维护
用户数据的构成——用户画像基础数据
1、网络行为数据指标 活跃人数
访问/启动次数 页面浏览量 访问时长 装机量 激活率 渗透率 外部触点
2、网站内行为数据指标 唯一页面浏览次数 页面停留时间 直接跳出访问数 访问深度
进入或离开页面 浏览路径
评论次数与内容
3、用户内容偏好数据指标 使用APP/登陆网站 时间/频次 浏览/收藏内容 评论内容 互动内容
用户生活形态偏好 用户品牌偏好 用户地理位置
4、用户交易数据指标 贡献率
客单件/客单价 连带率 回头率 流失率
促销活动转化率 唤醒率
下面是详细的PPT,最后附下载:
文档下载:大数据下的用户分析.pdf
2.LOHO眼镜:从用户画像出发 篇二
眼镜属于泛用户行业,产品系列庞杂,针对的目标用户也各不相同,很难在某个焦点上精准找到用户。对此,LOHO选择了一条逻辑严密的运营路径:先根据已有产品粗略划分用户群,然后进行小规模测试,得到用户反馈后,再快速进行产品迭代,同时细化用户画像;针对不同细分群体做爆款产品,并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推送。对LOHO的发展而言,产品迭代、用户画像、推出爆款和精准推送这四方面的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它们就像4个紧紧咬合的齿轮,相互依存、彼此配合。
不断细化、完善用户画像,持续推出新产品,是LOHO展现出来的表象,其背后的支撑正是实时数据分析。也就是说,LOHO需要一套严密的逻辑和工具,将用户痛点转化成需求数据,再将需求数据翻译成产品数据,如此不断循环,才能实现互联网思维下真正的用数据驱动运营。
LOHO打通了前端CRM系统和后端ERP系统,实现了用数据驱动运营,从而能够将用户痛点转化成需求数据,再将需求数据翻译成产品数据。LOHO遍布全国的150家店铺只有一位员工负责管理。“LOHO只有这一个办公室、一个仓库、一个团队,却可以覆盖全球,因为我们不靠人来管,而是靠数据和系统管理。”黄心仲说。例如,LOHO的门店通常只陈列产品,不备货,每家店陈列哪些货品,卖什么货,甚至卖得好不好,门店店员不用关心,因为后台系统会实时分析数据,商品部会根据数据对门店备货等进行调整。
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怪圈:后端研发、设计等人员无法接触到用户,时间久了,就容易官僚、僵化。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用户监督门店,门店监督后端。然而,现实中员工并不愿意“得罪”同事,往往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牺牲的是用户的利益。为此,黄心仲的团队设计了简单易用的吐槽工具,员工只要把遇到的各种问题或用户反馈录入对话框,一键提交即可;支持中心会将问题分解、信息剥离,然后转发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必须在半小时内响应解决。
如今,LOHO进入品牌运营期,LOHO的团队明确了品牌定位,完善了品牌故事,并统一了品牌VI设计,除此以外,黄心仲迈出的最大一步就是改变店铺选址策略——以线上客流数据为依据,在人流密集的商圈开店。LOHO的这一选择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品牌运作模式,同时也向商业的本质更迈进了一步。
回溯LOHO从写字楼开店到品牌运营、商圈开店的转变过程,我们发现,起主导作用的正是“用户思维、数据驱动”这8个字。其中,用户思维是核心,无论是为用户画像,洞察需求,还是运营品牌,让用户有品牌感,都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和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而数据驱动是实现用户思维的基础与保障。如果没有强大的后端系统,没有打通前后台数据,LOHO的运营只能停留在“人管”的初级阶段,用户思维也只能沦落为贴在墙上的一句空话。
【用户画像总结】推荐阅读:
手机网络用户管理工作总结08-26
自我画像作文500字11-17
为他人画像作文300字10-25
美术教案《自画像》01-30
我的自画像性格篇07-20
我的自画像作文女生09-18
女生自画像作文600字09-22
我的自画像(小学作文)11-17
自画像初二作文600字11-30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