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护理分级制度

2024-09-02

养老院护理分级制度(精选7篇)

1.养老院护理分级制度 篇一

龙洞养老院

老人分级护理标准

根据老人的年龄、生活自理程度、身体状况及特殊要求而分为三级、二级、一级护理和专护。一、三级护理标准:

生活行为能自理者;不依赖他人帮助的,无器质性疾病,年龄在80岁以下的老人。二、二级护理标准:

生活行为基本自理者;年龄在80岁以上者;或患有1~2种疾病的老人 三、一级护理标准:

生活行为需要他人帮助;或思维功能轻度障碍者;或患有二种疾病以上者;或年龄在90岁以上者。

四、专门护理标准:

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或思维功能中度以上障碍者;视力障碍、肢体残疾或患有多种疾病者;或需要24小时护理者;或老人及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给予特殊照顾者。

说明:凡符合本等级护理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款项,即可确定为本等级。

二〇一四年元月十九日

龙洞养老院

分级护理服务服务内容 一、三级护理

1、督促安排老人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早晨漱口、洗脸、洗手、梳头、下午个人清洗等)

2、为老人做好室内及床单为的卫生工作。

3、每月清洗床上用品一次。

4、老人到食堂用餐,组织老人参加各项活动。二、二级护理

1、帮助老人做好(三级护理全套)护理工作。

2、定期为老人洗外衣,帮助老人剪指、趾甲,理发剃须。

3、做好老人各类生活用品的消毒工作。

4、鼓励老人到食堂用餐,并参加院里的各项活动。三、一级护理

1、为老人提供(二级护理全套)护理工作。

2、为老人洗衣、助浴、擦身,夏季擦席子。

3、搀护行动不便的老人行走、上厕所。

4、对能力差的老人应使用安全带、床栏等保护器具,注意安全。

5、帮助老人到餐厅用餐,为老人开展各种康复及谈心活动。

四、专护

1、为老人提供(一级护理全套)护理工作。

2、做好老人口腔、皮肤和大小便护理,保持老人清洁无异味。

龙洞养老院

3、饭菜、茶水供应到床边,根据需要按时喂饭、喂水、喂药。

4、提供24小时服务,细心观察、掌握老人饮食、起居、情绪及精神状态情况。

5、对卧床老人建立翻身卡,对患病老人要严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为老人开展针对性的个体康复活动。

二〇一四年元月十九日

龙洞养老院

天河龙洞人民养老院老人照顾时间表

一、早上八点进行交接班 首先察看全护老人的皮肤状况 有无病 情变化等与夜班做好交接工作

二、做晨护工作 晨护包括 整理床单位及病室卫生等有关卫生的项目

三、9点半以后可以给老人们喂些水及水果等

四、11点做好老人的餐前准备工作 洗手 带围裙 准备好餐具等

五、12点之前做好喂饭工作

六、12点-2点 老人午休时间 护理员要做好巡视工作 排泄物要

随时处理

七、2点-3点半 做好晚护工作 老人的个人卫生

八、3点半-4点 做好周程工作(每天安排不同的内容 比如周一

是消毒毛巾 周二是消毒大小便器等)

九、4点-5点 喂水 喂水果等零碎活及做好晚餐前准备

十、5点半之前做好喂饭工作 十一、九点之前老人全部上床休息

十二、晚九--早八 之间做好巡视及翻身等基本护理工作

2.养老院护理分级制度 篇二

关键词:分级护理制度,问题,对策,研究进展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 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4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1]。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 下达医嘱, 护士执行, 分别在床尾卡、一览卡设标记。分级护理制度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种工作模式, 在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规范护士行为, 减少护理差错, 提高医护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 以及我国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 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 分级护理制度在执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针对分级护理引发的护理纠纷也在增多。近几年来, 很多护理人员都对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报道, 并对目前的形势下, 如何规范和完善分级护理制度进行了研究。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1 现行分级护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分级护理级别与患者实际需求不相符

2009年5月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中指出:分级护理质量标准分为:特级护理, 安排24 h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级护理, 每1 h巡视患者1次;二级护理, 每隔2 h巡视1次患者;三级护理每3 h巡视观察病情1次。通常患者入院后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级别, 护理级别由医师以医嘱形式下达, 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和照顾。有时因医护判断的角度理解有差异产生分歧和争议, 由于认识不一致, 导致开出医嘱不规范、不具体, 护士机械地执行医嘱, 患者、家属维权意识强主动寻找护理人员的护理中的缺陷, 给护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甚至埋下纠纷的隐患。还有分级护理部分条目不准确、笼统, 可操作性差。肖小文于2004年3月—2005年3月对基层医院住院患者进行5次现状调查, 对存档随机抽样13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一级护理符合率为36.2%, 护理级别大多未能客观反映出病情的动态变化[2]。这与我国医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分级护理的有关内容, 很多医学生对分级护理相关知识并不了解, 绝大多数临床医师凭经验和感觉提出护理级别有着直接的关系。

1.2 存在护理服务不到位现象

由于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实际需求的不一致, 一方面护士根据此进行护理和照顾, 难以满足部分患者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护士觉得对生活自理能力强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没有意义[3], 这样容易产生麻痹思想, 从而出现护理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护理人员的短缺导致护理服务不到位, 如:一级护理1 h巡视1次, 有的病情变化需巡视时间更短, 有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需要帮助, 在夜间巡视过多影响患者休息, 有时还影响其他患者的睡眠。在临床中有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也是服务不到位的表现。

2 影响分级护理制度落实的原因

2.1 医生方面的原因

2.1.1医生对分级护理制度认识有限分级护理由医生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开具, 决定患者适合何种护理级别, 护士根据医嘱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而在临床工作中, 医生对分级护理制度缺乏了解, 往往根据主观或经验判断分级护理标准。如:大手术后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 有的医生认为手术比较顺利将一级护理的主观确定为二级护理, 使患者的需求得不到保障。在确定患者活动范围方面有时认识不一致, 患者的活动范围有严格卧床休息、适当活动等, 既能保证患者疾病恢复的需要, 也有利于护士观察病情和护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医、护、患三者对分级护理中患者可允许活动的范围认识不一致, 要求标准不一致, 随意性大。王淑琴等通过调查临床医生对分级护理制度的认知程度显示, 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 部分了解者为79.37%;对临床护理要求了解者为12.7%, 部分了解者86.51%。说明医生用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 与“以病人为中心”, 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标的现代护理模式不相适应[4]。

2.1.2医生在分级护理制度的应用上缺乏严谨性、客观性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对护理等级划分依据的认识、了解有限, 加之自我保护意识的执业倾向, 使等级护理在应用范围上缺乏严谨性和客观性, 患者病情变化时也不能及时进行更改[5]。由于分级护理的决策者主体为医生, 而内容和要求倾向于对护士的约束和规范, 责、权、利的不统一使得分级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出现不少问题[6]。在实际工作中, 医生与患者接触机会少, 对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把握, 为了安全起见, 二级的医嘱定为一级, 三级的定为二级, 医生为了自我保护, 医嘱开级别高, 护士重视点, 自己放心。还存在有部分医生从经济方面考虑, 把护理级别开高1~2个等级来增加科室收入的现象。

2.2 护士方面的原因

2.2.1 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制度的认识有限

长期以来护士被动执行医嘱, 没有真正的转变观念, 主动参与意识差, 由于护士受教育原因理论水平有限, 在评估方面缺乏自信, 依赖医生。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这就是医生的事, 医生有决策权, 当护理级别与患者护理需求有差异时护士也只能机械地执行医嘱。

2.2.2 护理人力资源的普遍不足

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医院护士严重缺编, 护理人员常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转状态, 导致病区护士缺编的恶性循环。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情绪过度疲惫和衰竭, 可影响服务质量、工作时的完美感, 情绪疲惫可导致冷漠感, 将服务对象视为“物”, 而非“人”, 并导致工作成就感降低, 从而影响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随着疾病谱的变化, 医院疾病复杂, 随着医保的覆盖, 病情危重的患者也在增多, 护士大部分时间忙于病情观察和临床治疗工作, 尤其是护理人员经常将大量的时间用来做非临床的事务性工作, 直接为患者服务的时间减少。因此, 护士在生活护理和感情支持等方面就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很多生活护理依靠患者的陪护来完成, 从而降低了分级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3 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

分级护理制度是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变化特点和患者的身心需求确定护理等级。医生在下达医嘱时不能全面考虑患者的实际护理要求, 确定护理等级时, 考虑更多的是患者的病情。在临床工作中, 笔者也常碰到有些患者只需要严密观察病情, 但其生活可自理或部分自理, 有些患者需要生活护理但病情相对稳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护理服务质量。

3 改进分级护理服务的对策

3.1 完善分级护理制度

3.1.1 在等级划分上

吴欣娟等[7]通过对护理级别的临床实证研究, 提出由护士来制订护理级别, 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规范护士行为, 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并将护理级别的确定应以患者在住院期间为病情依据, 与其对护理工作的需求相适应。肖小文、霍丽杰等提出应由护士确定护理等级, 将护理级别的确定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使之制度化、程序化。由有资质的护士以护嘱的形式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结合病情、心理等综合因素确定护理级别。邵爱仙等研究标明, 不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等级患者的护理时间呈递进关系, 根据ADL分级制定护理级别及相应的基础护理, 生活护理标准, 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8]。

3.1.2 完善分级护理制度内容

分级护理制度对等级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及项目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 导致等级护理项目内容的不一致性。为了提高服务质量, 医院可实行分级护理公示制, 使患者了解分级护理内容, 发挥对护理工作的监督作用以此规范和促进护士行为。当合理收费标准达到护士的劳动价格与价值平衡时, 一切因收费问题引发的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即会得到合法解决, 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2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资源和无陪护护理模式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护理的专业水平可对患者的发病率、预后和病死率产生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健康有了更高的需求, 对护理工作赋予新的内涵和更高要求。护理人员给予心理护理、康复指导, 也深受患者欢迎但花费护士很多的时间和人力, 充足护士人力资源是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的基本条件。因此分级护理的真正落实, 依赖于增加护理人员的投入, 依赖于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医院在确定编制时不能简单地以床位数和使用率为依据, 更应考虑患者病情和等级护理需要的护理质量。随着一级护理、二级护理患者构成比的增加, 三级护理患者构成比的减少, 2010年卫生部开展了以“落实基础护理, 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实施无陪护护理模式, 护理人员要承担的基础护理工作量将大大增加, 所以迫切需要改变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

3.3 督促医护人员对分级护理制度的学习, 加强医护合作

分级护理把握不准确是影响分级护理制度落实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医护之间对护理级别的界定认识不一, 所以在不断完善分级护理制度的基础上, 应加强医护人员的规范化相关培训和教育。目前护理等级有由医嘱决定, 责任护士要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交流, 使患者病情自理能力与等级划分恰当, 护理措施到位, 真正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在实施分级护理过程中护士也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对患者的评估能力, 增强自信心, 承担起决策者、沟通者、领导者、管理者的多重角色以适应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综上所述, 分级护理制度作为我国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 在新的形势下, 其内容的规范和完善, 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得到执行, 已显得至关重要, 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焦文红, 于梅.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操作与考评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85-187.

[2]肖小文.基层医院护理级别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4) :19-20.

[3]胡斌春, 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B) :57-58.

[4]王淑琴, 刘雁梅, 汤红梅, 等.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研究, 2005, 19 (6A) :1014-1015.

[5]吴庆凤.等级护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3) :25-26.

[6]韩世范, 张骞, 程金莲, 等.分级护理决策护士的资质评定和培训提纲制订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24 (9A) :2257-2263.

[7]吴欣娟, 李玉东, 谢瑶洁, 等.我国分级护理实施现状及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2) :5-7.

3.养老院护理分级制度 篇三

【关键词】临床分级;尘肺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90-01

1前言

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吴正友报道我国全部新发职业病中尘肺病占79.96%,每年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因尘肺病死亡的有6000余人,是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尘肺病是我国严重的、没有医疗终结的致残性职业病,一旦诊断为尘肺病,终身带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亿元。现代医学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分级护理,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让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延缓病情恶化。现将尘肺病的康复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2分级护理的意义与应用

2.1分级护理的意义

分级护理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人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护理级别分为4级,即:特级护理、一、二、三级护理。不容的护理级别规定了相同的护理要求,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和保证护理质量。

护理级别适用对象护理内容特级护理病人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

以便进行抢救。如严重创伤、

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

移植,大面积灼伤,以及某些

严重的内科疾患等。①安排专人24h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

生命体征变化。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

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备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

③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④做好基础护理,

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一级护理病人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

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

瘫痪、高热、大出血、肝肾

功能衰竭和早产婴等。①每15—30min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

及生命体征变化。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

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备逐项填写特别

护理记录。③做好基础护理,严防

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二级护理病人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

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

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幼儿等。①每1—2h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

②按护理常规护理。③给予必要的生活

及心理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三级护理病人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

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

选择手术前的准备阶段等。①每日巡视病人2次,观察病情。

②按护理常规护理。③给予卫生保健

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

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2.1.1有针对性的确定护理方式

尘肺诊断标准将尘肺分为I、Ⅱ、Ⅲ期,但尘肺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与此分期相平行。病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因此本分级标准不完全依据尘肺的分期来分级,而主要依据临床的实际表现来确定,而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调整,改变护理级别。分级护理的一句就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2.1.2可以强调不同尘肺分级的护理重点

在分级护理中,患者不仅要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进行自我健康的护理是很有必要的,并积极配合开展的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3]。日积月累,患者的体质增强,减少感冒的几率。对于那些进行1、2级护理病人,他们有的患病程度比较严重,心肺功能差,对于这些病人我们在治疗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基础的护理[4]。总之,尘肺病患者的护理是集科学、技能、思维、艺术于一体的工作。

2.2分级护理的级别划分

分级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情1.尘肺患者合并气胸或中等咯血。

2.尘肺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

3.出现呼衰、心衰。

4.肺性脑病. 1.尘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或伴有空洞

反复咯血或痰中带血,一般情况较差。

2.尘肺合并严重肺气肿,心肺功能不全者. 1.尘肺患者无合并症或感染者.

2.測T.P.R. BP均在正常范围内。

3.一般情况良好。护理要求1.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全面护理。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5~30分钟

巡视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

4.长期卧床者勤换床单注意

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

5.注意口腔卫生.

6.每日侧T.P.R四次,BP两次。1.限制室外活动,注意休息,

但又必须注意动静结合。

2.注意观察病情,每2一4小时

巡视一次。3.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协助.

4.指导病人注意预防感冒,防止并发

症发生,也可根据病情指导做些保健操等。

5.结核活动期,做好病人隔离工作,

病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一次。1.生活全部自理,但要求病人遵守诊疗

时间及院内各种规章制度;

2.保持室内整洁,安静;

3.组织病人参加一定的学习及坚持保健锻炼;

4.教育病人预防感冒防止并发症的发生。3临床分级下尘肺病患者的护理建议

3.1病因治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通过各种方式来减轻病人的疼痛,例如消除病人肺泡内的灰尘,感染的细胞等,这一措施的实行已经在国内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认可。国家监察局尘肺康复中心在1991年就实行了这一方案。

李和林报道1987年开始采用纤支镜下小容量肺叶灌洗治疗矽肺,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肺灌洗术能将肺泡内的刺激性粉尘排出(不可逆性损害之前),主要能增强肺脏的廓清功能,通过咳嗽反射动作将气道内的分泌物、异物咳出,改善症状、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综合治疗

除了对尘肺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和中西结合的方法,其他尚没有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如给予矽肺宁、克矽平片口服,防止粉尘在肺内沉积,增加肺的廓清功能,降低粉尘对细胞的毒性[5]。廖筱敏等报道,给予尘肺患者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尘肺晚期患者易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支气管-肺部感染既是其诱因,又是影响其发展、转归的重要因素[6]。因此,对尘肺患者应早期、及时、合理地预防、治疗并发症,特别是肺结核、反复肺部感染,延缓尘肺的进展,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3.3康复护理

3.3.1饮食护理

患病时间越长,病情越重,患者各脏器功能都开始下降,身体无法获取每日必须的营养供给,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应该建议患者少食多餐[7],多吃些易于消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例如牛奶、豆类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引起咳嗽。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规律,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延长生命。

3.3.2心理护理

患病时间较长的患者,情绪容易失控,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失去劳动能力,容易产生一系列负面消极的心理,如焦虑、紧张、孤独、绝望等。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耐心开导,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8],多与患者家属沟通,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一方面,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做好疾病稳定期的日常保养,减少疾病复发加重的几率。

3.3.3健康教育

尘肺病患者普遍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因此,首先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根据患者文化水平采用多种方式普及疾病的常识[2]。比如: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材料;开展关于尘肺病的活动,进行言语上的解释并发一些容易理解的图片;对于那些没怎么上过学,学习能力差的人进行耐心讲解,将自身教育和相关的指导结合在一起;对于那些出院门诊随访的患者,要定期进行随访,教家属一些有用的方法,一起做好护理工作。让患者懂得一些尘肺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能更好地预防,控制疾病,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3.3.4生活习惯教育

让尘肺患者意识到不好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特别是那些病情轻的患者往往忽略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不注重定期复查,不能坚持服药。因此,要加强3即护理患者的常识普及,使之意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以及早期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4结论

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尘肺患者的分级护理是行之有效的,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卢雪梅,黄小林,马月娟.对农民工尘肺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5)68~69。

[2] 吴冬梅,袁小婷.老年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6,(04)113~114。

[3] 殷佩君,陈旦敏.尘肺患者的康复护理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11)97~99。

[4] 殷佩君,陳旦敏.1例老年尘肺患者合并重症肺炎的护理[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11)156~157。

[5] 谭琳,陈简超,梁智平,夏丽华.护理干预对尘肺肺灌洗术患者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06,(18)271~273。

[6] 石永兰.32例尘肺所致肺心病的护理及预防[J].青海医药杂志,2009,(12)305~306。

[7] 陈双静.人文关怀在尘肺患者护理中应用[J].中国职业医学,2010,(06)226~227。

4.护理分级制度考卷 篇四

姓名 时间 成绩

1.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和(),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为四个级别:()、()、()、()。

2.护士对不同护理级别做出标记(一览卡、床尾卡)。特级护理为(),一级护理为(),二级护理为(),三级护理()。

4.特级护理的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3)();(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5.一级护理的护理要点(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和()护理。

5.分级护理制度计划 篇五

2017年

护理安全工作计划

1.重新学习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重要制度,并将这些制度放在人人皆知的地方,便于经常学习和查阅。2.实行首问负责制。

3.严格三查七对,双人核对执行医嘱。

4.医嘱班班查对,错误医嘱未查对发现,查对人与处理人承担同样的责任。

5.及时发挥总查对医嘱的监督作用,每天总查对一次,医嘱内容全面查对。

6.每月一次安全会议,分析本科室本月护理安全情况,做好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及时追踪评价整改效果。

7.严格执行医嘱处理流程,非抢救时间不执行口头医嘱,督查管理到位。

8.出现缺陷、事故、纠纷及各种安全隐患,按制度规定及时上报,并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理。护理安全组 组长 组员 2017年1月1日 护理病历书写质控计划

护理文件不仅反映了对病人病情的观察记录过程,也体现了护理质量及至管理水平。护理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书写工整、字迹清楚、表达准确、语句通顺。我科的护理文件书写主要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的记录和一般护理记录、血糖记录单。为了规范护理书写,提高护理质量,每月由书写质控小组成员抽查病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积极整改。具体要求:

1、各项护理书写均要求眉栏齐全,字迹清楚,无涂改、刮擦现象。

2、体温单无漏描记及漏项,心电监护使用及危重症患者的心率、呼吸、大便次数,须与护理记录单符合。

3、医嘱单签名要及时,无漏签,多签,代签及错签。

4、护理记录要求病情描述简明通顺,运用医学术语,重点突出,记录及时,与病情相符,有特殊用药、治疗及病情变化时要及时准确地记录。

5、每月由质控组人员抽查10份病历,如发现有书写记录存在问题,及时组织科内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有记录。检查结果与个人行为考核挂钩,护理书写各方面较好者由护士长在护士会上给予表扬。质控小组:组长 组员 2017年1月1日

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质控计划

1、在科室护士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根据科室年度护理工作计划实行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质控工作,并按照医院统一的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检查。

3、每月对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在护理质控会上反馈,对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做好评价。

5、总结一年的专科护理、危重护理质控结果。分析汇总后修改下一年度质控计划。

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组长 组员 2017年1月1日

基础护理质控工作计划

做好基础护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病人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在感觉。当病人精力充沛、心理稳定、心情舒畅、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时,治疗效果也随之增加,从而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体现我们的护理效果。具体要求:

1、晨间护理要求做到床单位整洁、平整,床头柜物品整洁,凳子定位整齐,由责任护士负责。

2、引流管放置合理,固定正确,各种导管通畅、观察记录并符合要求,每周二、五更换,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口腔护理使病人口腔清洁、湿润,保持口腔粘膜的完整性,每日1-2次。

4、责任护士做到患者人人三短(指、指甲、须发短),六洁(头发、口腔、皮肤、会阴、指趾、床铺),床头卡分级护理标志相符,饮食单、床头卡与病人饮食种类相符,护理人员了解病人的饮食要求,协助病人进食。

5、每周二生活护理,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生活护理质量。

6、皮肤、口腔黏膜、引流管等认真做好交接班,因交接不清楚发生缺陷,由接班护士承担责任。基础护理组 组长 组员 2017年1月1日

护理操作组质控工作计划

通过护理操作质控小组对科室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及平时护理工作中的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心理素质、业务水平及抢救工作效率。具体要求:

1、按计划完成护理部及科室的指定性任务:护理部每年1-2次,科室每半年至少1次的操作培训和考核。

2、根据本科特点进行1-2次的急救技能培训与考核。

3、每月不定期检查操作的规范性,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整改。必要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重新进行规范培训并组织考核。

4、每年进行科室现有仪器的培训。

5、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积极性和潜能,提升护理操作能力,每项操作由护士按操作规程示教,护士长考核及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护理操作组 组长 组员 2017年1月1日 药品管理组质控工作计划

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我科医疗质量重要环节。药品质控组成员分区域负责每日报告,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具体要求:

1、药品分类放置、专人管理、专册登记。

2、每月定期清点药品种类、数量,如有沉淀、变色、近效期、标签模糊等情况,及时给予更换。

3、每天药品领回后清点数量(仔细核对药名、剂量等),保证备用药品账务相符,有效期内。

4、药品根据种类和性质,如内服、外用、针剂分类放置,标志明显,每日检查,相同颜色的同类口服药和不同剂量的同类针剂不得混放,对包装相似、药品相似、一品多规或多剂药品的存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5、高危药品按高位药品管理制度执行,有专门的存放区域、标识、储存方法正确。

6.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篇六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护理要点:

(1)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3)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药物。

(4)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严防意外发生。(5)实施床旁交接班。一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新入院病人。

(2)精神症状丰富、处于急性期的病人。

(3)具有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逃跑及剧烈兴奋躁动者。(4)各种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

(5)年老体弱、儿童、痴呆等自我保护能力低下者。2.护理要点

(1)重点监护,注意安全,防止自杀、自伤、伤人及逃跑。必要时可安排专人护理。凡需保护者按约束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3)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4)做好基础护理和安全检查,防止意外和并发症,给予心理支持。二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继续治疗者。(2)生活可以大部分自理的患者。2.护理要点

(1)注意病情变化,经常巡视病房,注意安全,发现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

(2)关心观察病人生活、衣着、饮食和大小便等情况,对病人的生活给予督促和协助。(3)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组织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和工娱疗。三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恢复期的患者。

(2)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者。2.护理要点

(1)经常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及情绪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生活功能的恢复。

(2)督促病人遵守病房制度及作息时间。

7.分级护理在整体护理中实施初探 篇七

根据工作性质,护理分为三部分

专业性护理:专业性护理活动范围广,复杂多变,无章可循。它要求护士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敏锐的观察,分析解决护理问题,因不同的时间、地点、护理对象身心状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从事专业性护理的护士叫专业护士,大多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师或工作能力强的年轻护师担任。

半专业性:指一些常规性、简单性护理工作。它需要护士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有一定的理论及技能来实施的护理,如打针、服药、换吊瓶、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从事这种工作的护士叫治疗护士。

非专业性:指一些不需要学习或培训的工作,如为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准备药品、物品,患者的生活护理等。从事这种工作的护士叫辅助护士。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

专业护士职责:①热情接待新患者,主动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专业护士姓名,解释住院规章制度,帮助患者熟悉环境,树立康复信心;②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护理服务的同时,要对患者倾注爱心,耐心听取患者诉说,并对各种疑虑给予合理有效的答复;③为患者进行护理时,要解释自己的护理行为,使患者理解配合;④根据病情及患者的理解能力,给与合适的健康教育;⑤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精心做好心理护理;⑥及时完成护理病历及各项护理记录。

治疗护士职责:①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任务,并向患者解释用药目的及注意事项,观察用药后反应;②治疗技术操作要规范;③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④接受专业护士的领导和监督。

辅助护士职责:①保管好物品,保证抢救药品齐全,抢救设施完好;②及时为治疗护理工作准备药品、物品;③患者的生活护理要细致、耐心;④接受专业护士的领导和监督。

结 果

在整体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历时10个月,护理质量稳步上升。通过对患者调查、随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原来的92.3%上升到99.1%,健康教育普及率100%。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原来的87.6%上升为99.4%,无护患纠纷、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理病历及记录书写合格率95%。各项消毒指标、隔离技术符合医院规定。历次的随机检查中护士都在岗在位,护理行为规范,保证了整体护理的开展。

讨 论

上一篇:师德师风建设目标下一篇:如何写转正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