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介绍

2024-07-31

周恩来的介绍(共13篇)(共13篇)

1.周恩来的介绍 篇一

周恩来的故事

他是一位优雅的君子,大国风度与和蔼可亲在他身上得到统一,让世界都为他的风采所折服;他是一位机智的雄辩家,深厚的底蕴和机敏的思考,让他带领中国外交躲过暗礁为世界所承认;他是一位睿智的哲人,浸透五千年智慧的他,能够看清前方迷雾之中正确的道路。日内瓦会议上,他舌战十六国阵营;万隆会议上他又提出求同存异的正确方针;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周恩来。

提起中国的总理,我们不得不提周恩来;回忆起新中国,我们不得不提周恩来。周恩来总理是我一生当中最佩服的一个人。他一生克己奉公,心存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为后人树立一代伟人的典范,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前,只是零零碎碎的看到或者听到一些关于周总理的故事。那时候对他的钦佩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进大学后,我就花时间大致看完了整本的《周恩来传》。<<周恩来传>>是一本让我读完了感到心潮澎湃的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与总理一起,经历了他少年时的挥斥方遒、青年时的南昌揭竿、壮年时的战火硝烟、中年时的世界扬名与晚年时的**年代„„自己都恨没有早生几十年去一睹总理本人的风采。通过那位作家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总理潇洒的身姿、翩翩的风度以及他那让全世界为之倾倒的笑容。当读到他指挥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役时,我在心中为之喝彩;但读到他辛勤工作几日几夜而不休息时,我又不禁感到一丝心疼。无论革命处在高潮还是低潮,抑或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他都坚忍不拔,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读《周恩来传》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一代伟人周恩来身上清晰地看到,他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在中国人民事业中的巨大作用,关键是出自他的远见与才干。从他童年中所受的教育乃至东北念书,甚至是后来的东渡日本都使他对现实产生强烈的不满,这种社会需要治理,不可推卸的责任感促使他终于在旅法期间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这就是他的远见,一个伟大的远见。他意识到“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共产主义必将胜利”,他无比精明地选择了这条道路。周恩来,字翔宇,别名少山、伍豪等,祖籍浙江省绍兴,1898年3月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三日)生于江苏淮安。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的历史因为这个孩子而发生改变,中国的人民因为这个伟人而挺起胸来。周恩来三个母亲的谆谆教诲加之其幼年的困顿成就了周恩来坚韧不拔的性格,所谓“国仇家难,从小教育了周恩来。” 而后的一句“为了中华之崛起!”更是成了贯彻在他的一生中,渗透在他的各项活动中的誓言。令我们想不到的是,他的心怀国家竟是从那时就开始的,从一个12岁的少年就开始了。而后青年的周恩来抱着“欲重整山河,复兴祖国”的雄心抱负开始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并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河山。在从沈阳东关模范两等小学堂转入天津南开学校后,他如饥似渴般地汲取了近代教育的各方面的知识,并在毕业后赴日本求学,从而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在以后的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在被日本帝国主义镇压被捕入狱后,他仍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并在牢狱中成长得更为坚定凝练。不久他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在张申府、刘清扬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党的创建人之一。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周恩来都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维护党的利益。回国后,他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周恩来与毛泽东在军事上始终亲密合作,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被任命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政府首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从此,也开始了他26年国家总理的辛勤劳苦的历程。在他任政府总理期间,不仅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还在1954年提出了建设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标,组织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作出了卓越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并保护了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他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的精神,面对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忍辱负重,极力保护党的忠诚老革命前辈,尽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苦撑危局。他从无一句怨言,一直默默努力,凡事亲力亲为。正因如此,他原来甚为健康的身体,由于长期过度紧张、繁忙而急剧衰弱,除了得了心脏病而且屡次发作外,甚至在1972年5月被确诊为膀胱癌。终于,在五十五年的不辞辛劳,事事为祖国、为人民、为党的奔波劳碌之后,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这就是周恩来的一生,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让我为之动容。他逝世那一天,联合国破例降下半旗,悼念这位伟人的逝世,国民更是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也许就是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总理的事迹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他对后人的影响不可估量,我们无法一一细数周恩来为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但在老一代人心中,他是集聚了这个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化身,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好总理,从他的身上,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人民公仆”。周总理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不胜枚举,我无法在这一篇短短的论文中一一列举,只能是一笔带过,我想再多的词语或许都无法写出总理的光辉一生,大爱无形,大音希声,我们只能在心中默默地铭记周恩来总理一生的波澜壮阔!

周恩来,作为一个总理,已经深深的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目之中,他的一生完全而彻底的献给祖国的解放与发展事业。没有经典的话语作结,我最后引用俄罗斯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总理,您将永远的活在我们的心中!

2.周恩来的介绍 篇二

周恩寿知道身居要职的周恩来公务繁忙, 不便打扰, 于是便派女儿周秉德为“特使”, 前来看望兄长。

周恩来下班回到家里, 邓颖超就对他说:“恩来, 我们家又多了一个女儿了。”

周恩来有些惊奇地问:“哪里又来的女儿?”

于是, 邓颖超便引他去另一间屋子里看周秉德。

周恩来看见周秉德的一瞬间, 小姑娘那张与周恩寿相仿的脸, 令他惊喜不已。他走过去, 左看右看, 越看越喜欢, 便将孩子拉到怀里, 兴奋地说:“真的呀, 我们家又多了一个女儿!”

到了星期天, 孙维世、孙新世都回来了。周秉德与她们很快就熟悉起来, 西花厅变得异常热闹。周恩来夫妇与三个“女儿”一起说笑, 院子里充满了青春的笑声。

看着三个“女儿”高兴的样子, 周恩来对孩子们说:“你们都回来了, 我们今天吃饭加个菜吧, 你们想吃什么?”

孙维世说:“来个红烧狮子头。”

这个提议得到了另外两个孩子的拥护, 于是周恩来家由原来的每餐两菜一汤变成了三菜一汤。当红烧狮子头端上来的时候, 三个孩子都高兴地拍起手来。

自从进入和平年代以来, 随着国家建设的开展, 周恩来家过去失去联系的一些亲戚来找的多了, 他们有的想托周恩来帮助办一些事情, 这让周恩来很伤脑筋。同时, 三个“女儿”在外面如何呢?是不是能够像普通公民一样地遵守国家法纪, 不搞任何的特殊?在自己的亲戚和相识的友人中, 会不会有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去谋取一些违背原则的个人私利?这成了周恩来日夜思考的“家庭”问题。

于是, 周恩来提出, 要给大家立个规矩, 三个“女儿”都表示赞同。

周恩来严肃地说:“我这里拟了十条家训, 念给你们听听, 如果没有意见, 每个人就抄一份放在身上, 便于随时提醒自己。以后我们周家的亲戚朋友来了, 也要发一份给他们, 大家都要严格遵守。”

周恩来念道:

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我, 只能在出差顺路时来看看;

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 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 没工作的由我代付伙食费;

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 不得用招待券;

五、不许请客送礼;

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

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 不要别人代办;

八、生活要艰苦朴素;

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 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谋私利, 不搞特殊化。

周恩来夫妇在中共党内一向以严于律己著称——尽管这种律己甚至有些苛刻。正是严于这样的家训, 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在内务部供职时, 周恩来特地关照内务部部长曾山, 要给周恩寿的干部级别定低一点儿、工资向低标准靠拢。周恩寿由于身体不太好, 有时会休病假, 周恩来就动员他早点儿退休, 不要在单位里一边工作一边养病。邓颖超作为党内元老定级为行政五级, 本来无可非议, 可是周恩来仍旧要压下一级, 按照六级的标准给邓颖超。至于周恩来的侄辈周秉德、周秉健等人在他生前没有额外沾上一点儿的“光”, 反倒是因此多受了一些苦。对于孙维世、孙新世这对烈士的女儿, 周恩来对她们虽然关爱有加, 但也是严格要求, 让她们生活在人民中间, 从不许她们有一点儿特殊。

多少年以后, 直到爱女孙维世遇害, 这位开国总理逝世, 他的所有亲属, 特别是邓颖超都是严格遵守这十条家训的。

3.青年周恩来的风采 篇三

1898年3月5日,江苏省淮安县一所宅院中,诞生了伟大的周恩来同志。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那个中国遭受列强欺凌、封建统治双重压迫,民不聊生,国运衰微的时代来到了这个世界。周恩来同志一生中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人民的心中,在国际上也很享有威望。这样一个中华骄子,在青年时代便已从种种方面体现出了他过人的素质。

一、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周恩来天资聪颖,从小就记忆惊人,年幼时私塾先生教的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于是周恩来养成了阅读大量课外书的习惯。1910年,周恩来离开家乡,到东北跟随见多识广而博学多才的大伯父生活。当年秋天,他进入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比较新式的教育。这里的教育激起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周恩来开始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养成了坚持读报的习惯。他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新文化,撰写文章,参加讲演。

在沈阳读书期间,周恩来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尤其是作文、书法和英文,每学期总是全班第一。他写的文章,气魄大,有远大志向,伸手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他的文章常常被批上“传观”字样,贴在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每当国文老师赵希文看到周恩来的作文中流露出的奇光异彩时,常常情不自禁拍案叫好,并经常感慨地对其他老师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我得多花点心血,就是呕心沥血也心甘情愿。”

1912年10月,全校师生隆重集会,纪念关东模范学校建校两周年。年仅十四岁的周恩来以《奉天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为题写了一篇作文,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从教育这一根本抓起。文中写道:

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读书,各种学科,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对于校长、教师和同学的责任,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篇文章被评为甲等作文,后被作为范文收入《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等书中。年仅十四岁的周恩来,却表现出如此引人注目的才能,实属难得。

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南开学校,开始了他的中学生活。除了在每门学科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周恩来的国文更是优秀非凡。南开学校对国文十分重视,每两个星期布置一次作文。周恩来文思敏捷,作文不打草稿,提笔直书,一气呵成。在1916年南开学校的全校国文考试中,周恩来选题《诚能动物论》,一口气写了六七张格纸,洋洋千余言,叫上卷子,心情异常兴奋。在校长的亲自评定下,周恩来的这篇作文被评为全校第一名。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周恩来总是能够以他优秀的文章令人折服。《南开学校第十次毕业同学录》在总结周恩来的学习成绩时写道:他的“国文则早露头角”、“于全校文试夺得首席,习字比赛,复列其名。长于数学,往往于教授外自出新法,捷算赛速,两列前茅。”

周恩来并不满足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他利用南开学术氛围比较自由的有利条件,经常在课外阅读许多书籍,特别是文学、历史、政治反面的书籍。周恩来一面阅读,一面思索,还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周恩来具有以理说人的演说才能。天津各中等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演说比赛。1914年和1915年周恩来都被推举为学校的三名代表之一,南开学校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1915年他又被推举为演说会副会长。1916年天津的爱国演说大会,就是周恩来带领南开学校代表队参加的。在此之前的10月4日,他在全校举行的演说比赛大会上以《中国现时之危机》为题,慷慨陈词,博得热烈掌声。这篇演说词后来作为“代论”全文刊载在同年11月8日的《校风》中。周恩来在以后从事的革命活动中,之所以能无数次气势不凡、透彻深刻的即席发表演说,跟他青年时代在南开学校的这种锻炼和实践是分不开的。

后来,周恩来还主编了《敬业学报》、成为南开学校校刊《校风》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19年,周恩来成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主编,该报作为天津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肩负着知道学生运动的重大使命。

此外,周恩来爱好文艺,兴趣广泛。他在南开读书时,不仅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且也是表演话剧的活跃分子。1914年11月,南开新剧团成立,周恩来担任话剧布景部副部长,并登台扮演过许多角色。南开学校的话剧不仅受到本校师生的欢迎,而且受到京津许多观众的瞩目,声誉甚至超过了专业剧团。

从诸多方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青年周恩来形象,这也正是日后他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关键所在。

二、严于律己、艰苦朴素

大家都知道,周总理是个生活勤俭、艰苦朴素的人,这也是他从小就具备的品质。

周恩来诞生之际,他的家庭和家族正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家境日趋贫困,生母去世,家里债台高筑,后来嗣母也去世。渐渐的,家境每况愈下,他的家庭完全陷入了危机之中,父亲和伯父在外地谋生,周恩来便担负起了主持家政的重任。艰难而凄凉的生活,冷漠的人情和炎凉的世态,磨练出了周恩来坚韧忍耐、顽强吃苦的性格。

考入南开学校后,周恩来的生活状况是:“吾家贫,出境最艰。”有的同学因家庭困难中途退学,而面对难以负担的学宿费、饭费,周恩来却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一直支持到毕业。他在完成繁重的学业和从事大量社团活动的同时,还帮助学校做些抄写、刻蜡板等工作,补贴伙食费及零用。贫困的生活,不仅没有消磨周恩来的意志,反而把他砥砺得更坚强了。

五四运动时期,他主办《会报》的时候,将印刷局的一间小屋作为编辑室,因为缺少经费,一切只得从简。学校从搜集新闻到撰稿,从编排、画版到校对。甚至卖报,都由周恩来主持。辛劳之余,他的生活十分清苦。晚上加班,饿了就买块烤白薯或烧饼吃,从来不下饭馆。当时有电车了,但他坐不起,每天从家步行到办报的地方,半夜后又步行回家。

五四运动后,周恩来踏上赴法勤工俭学的征程,继续以艰苦朴素的精神生活着。

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艰苦朴素、严于律己的青年周恩来形象。这些美好的品质一直伴随他一生,勾画出一个伟人的光辉形象。

三、心系祖国、志向远大

我们都知道那句震撼人心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中就可以看出青年时代的周恩来胸怀的伟大抱负和对中华民族的那股赤诚的热爱之情,一种为国家、民族的将来而奋斗的崇高责任感,已经深深植根于周恩来的心中。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时,十分注意了解社会实际,接近工农。他常常利用寒暑假到家住农村的同学家里访问,了解农民的疾苦,这使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东北生活的三年,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进入南开学校后,他经常阅读当时出版的进步报纸,联系中国的现状,探求中国的出路。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志向。他在作文《尚志论》中写道:“故凡同一类人,无论为何种事业,当其动作之始,必筹画其全局,预计其将来,成一希望在。然后按此希望之路线以前进,则其结果鲜有于此希望相径庭。希望何者?志是也。”

周恩来始终把自己的人生志向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1915年5月,袁世凯同意日本的“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怒和抗议。周恩来立即在“敬业乐群会”上发表演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亡国条约,同时还在同学和教师参加的讨论和声讨会上,进一步揭露和谴责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屈从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袁世凯死后,代之而起的是军阀纷争。面对中华民族的危机,周恩来呼吁青年要鉴定救国之志,希望“可敬可爱的同学,闻而兴鸡鸣起舞之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念”,奋起救国。

中学毕业时,周恩来下定了救国的决心,决定到日本留学,从那里获得解救祖国的理论和方法。即将渡海而去、离开祖国的他写了一首诗:“大江歌罢掉东头,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在日本,周恩来开始检讨自己曾经的思想,发现自己过去认为“军国主义可以救中国”的想法错了。他决心每天花十三个小时去学习,要求自己“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这就要:“随着世界进化的轨道,去做那最近于大同理想的事情。”那个时候,周恩来开始向着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他的生活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留学法国期间,周恩来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进步书刊,经过反复思考,他认为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周恩来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决心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解救患难中的中国。

一个青年人,在他最有活力的时候,如果确立了自己正确的理想与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不懈努力,那么这会是一生中最绚丽的部分。可以说,青年时期的周恩来,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四、思想活跃、组织斗争

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具备极强的组织能力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在南开学校期间,他先后担任了“敬业乐群会”副会长、会长,《敬业学报》主编,《校风》总经理,演说会副会长,江浙同乡会会长,新剧团布景部副部长,暑假乐群会总干事等。通过这些活动,他得到了全面锻炼,为他日后在中国政治大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如他在1951年2月24日对南开中学师生所说的那样:“这是我的母校。没有疑问,那时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但我学了一些知识,锻炼了办事能力„„”

1917年,周恩来赴日本留学。一到日本,他就参加了旅日中国留学生爱国组织“新中学会”和“天津南开学校留日校友会”,向旅日华侨宣传,反对日本军阀侵略中国,反对中国政府出卖祖国。5月6日,为反抗日本政府向中国提出的出兵西伯利亚的要求,中国留学生在神田区的中国餐馆集会。周恩来为大会起草了抗议书,抗议日本政府对中国的侵略、侮辱,抗议国内军阀的卖国行为。中国学生会联合起来到中国驻日公使馆游行示威,周恩来参加和领导了这次斗争,遂下决心早日回国,去参加一天天高涨起来的国内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周恩来一回国就立即投入了学生运动。当他得知,南开学校校方要聘请卖国贼曹汝霖任校董,内心非常震惊、气愤。他马上去找校长交谈,得知是因为校方想以此举拉来大笔赞助。回到住所,周恩来连夜起草了一封给留日南开同学的信,他要联络海外的校友向校长张伯苓施加压力。留日南开同学收到这封信,为南开的发展前景深为忧虑,对校长的不明智之举表示愤慨。在校内外同学的一致反对下,张伯苓不得不改变态度,曹汝霖最终没有成为校董。周恩来在回国后参与的第一次政治斗争中获得胜利。

当年八月,北京与天津的学生代表到北洋政府门前请愿被捕。作为学生运动的领袖,周恩来一方面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中向社会呼吁,唤起民众,联合斗争,另一方面,和其他学生代表一起率几百人赶到北京营救被捕的代表。他们连日在总统府外请愿,并且动员了几千名学生,包围了北京的警察厅。在广大群众汹涌澎湃的爱国运动压力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逮捕的所有学生代表。

九月份,周恩来与天津学生联合会的其他成员经过分头组织、积极筹划,反复酝酿后,决定成立一个二十人的严密爱国团体。9月16日,周恩来主持了宣告觉悟社成立的会议,在五四运动中与新民学会齐名的觉悟社正式成立。此后觉悟社邀请众多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来演讲,提高了社员的思想觉悟。在周恩来的主编下,《觉悟》杂志出版,扩大了影响力。觉悟社的斗争在学生爱国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周恩来在留学法国时,也参加过许多革命运动,并担任中国旅法各团体联合会的中文书记。在法国的一年,将他锻炼成了一个有着坚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职业革命家,也培养了他组织政治事务的能力。

除了才华横溢、坚忍不拔、聪明才干等优秀的风采外,青年时代的周恩来还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集伟大的人格于一身。可以说,青年时代的周恩来所体现出的种种优秀品质,就预示了他将来会成为民族的脊梁。我们从对青年时代周恩来的更深一步认识中,也体会到了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进步有贡献的人所应具备的优秀品格。

参考资料:

1.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编凤凰出版社《周恩来人生纪实》

4.祖国 周恩来的故事 篇四

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一些同志头脑中的节约意识渐渐淡化了。现实生活中,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的现象不为鲜见。然而一些同志却不以为然,在有的人看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过去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现在条件和环境改变了,再提倡这个就不合时宜了;有的认为,是否艰苦朴素是个人生活的小事,吃点、喝点、玩点无碍大局,没有必要看得那么重,要求得那么严;还有的认为,时下人们生活讲质量、吃穿讲档次,国家也提倡和鼓励消费,“慷慨花钱”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这些认识与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相符的。

崇尚俭朴、反对奢华、艰苦奋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始终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和克敌制胜的法宝。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吃的是粗糙的小米饭,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住的是简陋的窑洞,他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我国正是靠这种力量不断走向强大的。全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带头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仅在革命战争岁月和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需要坚持,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需要坚持。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进行长时期奋斗。即使在我国实现了小康,富裕了,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也不允许坐享其成,奢侈浪费。聚沙成塔,积少成多,铺张浪费给国家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著名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在一首《五百字诗》里写得好:“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一粒米如珠,一菜不许烂。”“节约虽有限,万合是十石,细流成江河,冲破东海岸。”滴水汇成河,粒米攒成筐。可见,节约是强大力量的储蓄!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骄奢淫逸成风,享乐主义盛行,就没有希望。

★★★★★★★★★

5.周恩来的名人故事 篇五

在一次招待会上,尼克松一次问周恩来总理:“总理阁下,中国好,林彪为什么提出往苏联跑?” 周恩来回答:“这不奇怪。大自然好,苍蝇还是要往厕所跑嘛!”

一位西方女记者对着话筒匆匆问道:“周恩来先生,可不可以问您一个私人问题?” “可以的。”周恩来微笑着回答。 “您已经60多岁了,为什么依然神采奕奕,记忆非凡,显得这样年轻、英俊?”场内顿时响起了友善的笑声和议论声。这正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周恩来温和地笑了笑,待场内安静下来,才声音宏亮地坦然回答:“因为我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所以我至今都很健康!”翻译流利地译出周恩来的话,整个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声,各国记者无不为周恩来的巧妙回答所折服。

6.周恩来在西安事变的前前后后 篇六

杨虎城将军与张学良将军本来也是国民党新军阀营垒中地方军阀的首脑。他们从拥蒋“剿共”或被迫“剿共”到主张联共抗日, 直至发生西安事变, 逼迫蒋介石改变政策, 这个重大的转变, 是当时各方面力量影响和全国抗日救亡群众运动推动的结果。起决定作用的, 一是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在参加“剿共”战争中, 受到红军的沉重打击, 使他们认识到“剿共”是没有出路的。国民党阵营中所谓“嫡系”与“杂牌”之间矛盾一向很深。蒋介石对一些地方实力派历来居心叵测, 总是伺机打击吞并。蒋介石让张、杨在“剿共”中打头阵, 就是包含着让他们同红军在作战中两败惧伤, 达到消灭红军, 又消灭“杂牌”军的险恶用心。果然, 在他们受到红军沉重打击后, 蒋介石不仅毫无关切之意, 反而削弱他们。东北军一些部队番号被撤消, 军饷减发。张学良大受奚落, 杨虎城也被受申斥。他俩曾抱怨道:“日本鬼子一步一步地进逼, 全国都要亡了, 还剿什么共!”[1] (p64) 二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强大感召, 和党对张、杨以及东北军、十七路军广大官兵进行了耐心细致的争取。事实教育了张、杨及其将领, 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 红军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有坚强的战斗力, 是“剿”不了的。对他们自己来说, “剿共”非但没有出路, 如果继续这样“剿”下去, 势力势必消耗殆尽。现实逼着他们要寻求一条新的出路。周恩来在其中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卓越才能, 对争取张、杨做了极其重要的工作。

党中央也分析了东北军、西北军的处境和现状, 认为争取两军共同抗日是完全可能的。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毛泽东派汪峰同志为代表到西安, 将亲笔信交给杨虎城, 毛泽东的信, 为杨指明了出路, 坚定了他联共抗日的决心。之后, 王炳南同志也做了争取杨虎城的工作, 经过多方努力, 杨虎城完全接受我党的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的主张, 并与我党商定, 红军与十七路军各守原防, 互不侵犯的协定。

对东北军, 我党首先是通过教育释放的东北军六一九团团长高福源, 同东北军的高级将领王以哲将军建立了联系。双方很快就联合抗日问题交换了各自的看法。张学良将军还表示希望同毛泽东或周恩来见面。1936年4月9号, 周恩来偕同李克农同志到达当时还在东北军控制下的延安, 同张学良将军共商大计。张虽有联共抗日的打算, 但仍有不少顾虑。他坦率地讲出了对国家前途的一些看法。周恩来以诚恳的态度, 同他一一进行了讨论。张学良对人民群众的作用估计不足, 周恩来同样诚恳地开导他, 使他懂得抗日与民主的关系, 指出:群众力量是无比伟大的, 只有依靠群众的伟大力量, 中国抗日才能胜利, 要抗日就必须实行民主。张学良对缺乏抗日干部感到苦闷, 周恩来同志指出, 干部要在培训中选拔, 这对张启发很大, 后来他果然以抗日为目的与杨虎城共同办起了王曲军官训练团。周恩来又与张学良具体分析了逼迫蒋介石参加抗日的可能性, 讨论商定了红军与东北军互不侵犯, 互相帮助以及帮助东北军部队进行抗日教育等具体协定。就这样, 他们亲切的交谈到深夜。周恩来同志以热情诚恳的态度, 深刻精辟的分析, 使张学良走上联共抗日的道路具有决定意义, 张在会谈中对周说:“你们在外边逼, 我在里边劝, 内外夹攻, 一顶可以把蒋扭转过来。”[2] (p57) 而且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政策, 也有极重要的收获, 也为西安事变的发动埋下了伏笔。

西安事变爆发之初, 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要求罢免蒋介石, 交人民公审。”[3] (p34) 毛泽东开始也是这一决定的支持者。周恩来经过深思熟虑, 首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着重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各派系和各地方军阀对事变采取的态度, 也分析了国际上各种力量的动向, 提出共产党应采取的对策, 对当前的紧急问题, 他认为在军事上应该准备迎击南京方面对西安的夹击, 在政治上不采取与南京对立, 应努力争取蒋之大部, 如林森, 孙科, 宋子文等都应争取, 对冯玉祥更应争取, 孤立何应钦, 要深入群众运动, 巩固我们的力量, 周恩来在当时情况下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难能可贵。

西安事变发生后, 张、杨如何处理善后事宜, 怎样达到发动“兵谏”的目的, 实现“逼蒋抗日”的主张, 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方针和统一的认识。12月17日周恩来抵达西安, 张学良当时期待地说“他来了, 一切就有办法了。”这句话表明了张、杨两将军和一切拥护联共抗日的人的共同愿望和迫切心情。事实也证明许多重大问题, 都是周恩来到达西安后才解决的。

当晚, 周恩来与张学良举行了会谈, 他具体分析了国内形势, 以及西安事变的性质、前途和处理方针;对张、杨的爱国热情给予了充分肯定。接着又分析了西安事变可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前途;如果能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就会使中国免于被日寇灭亡, 争取一个好前途, 如果宣布他的罪状, 交付人民审判, 最后把他杀掉, 这样不仅不能停止内战, 还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内战, 而且还使得日本灭亡中国的速度加快。周恩来从大局出发, 权衡利害得失, 使得本来对前途感到渺茫的张学良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更让他坚定了迫使蒋介石走上抗日道路, 有利于发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的信念。之后, 周恩来把与张的谈话内容告之杨虎城, 杨在思想认识上还不能完全接受, 他坦率地说出了他的顾虑, 指出共产党和国民党是敌对的党, 地位上是平等的, 对蒋可战可和, 而他是蒋的部下, 如果轻易放蒋的话, 处理不妥, 他的处境就和共产党有所不同了。周恩来对杨的顾虑表示理解, 同时, 针对杨的思想情况, 作了解释。周恩来分析到, 现在不但全国各阶层人民逼迫蒋介石抗战, 就连国际上也争取他抗日。至于蒋是否会报复, 并不完全取决于蒋介石本人。只要西北三方面团结一致, 进而团结全国人民, 形成强大的力量, 蒋徒有报复之心, 也不可能实现。这次谈话使得杨对和平解决事变的重大意义开始有了认识。杨虎城曾说:“共产党置党派的历史深仇于不顾, 以民族利益为重, 对蒋介石以德抱怨, 令人钦佩……”[4] (p296) 对于东北军和是十七路军中其他高级将领、中下层军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工作, 周恩来也费了不少心血, 过各种渠道进行工作, 还经常亲自说服张、杨两部将领以及持不同意见的朋友, 开导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另外, 周恩来还十分关心发动群众的工作, 事变后成立的西北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由王炳南同志任主任委员。周恩来指示到, 应该充分发动群众, 支持张、杨的八项主张;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 才能保证事变和平解决的胜利。

12月23日, 周恩来首先提出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六项主张。宋氏兄妹也代表蒋介石基本同意了这些条件, 周恩来为了给中华民族争取一个好的前途, 不辞辛苦, 又同宋氏兄妹多次交谈。针锋相对地斗争, 耐心诚恳地说服, 充分表现了我党的原则和立场以及和平解决有利于全国抗日的诚意。最后谈判进行了两天, 达成了有利于民族抗日决心的六项协议。在双方谈判基本达成协议后, 周恩来于12月24日晚, 亲自会见了蒋介石, 他指出, 目前形势是非抗日无以图存, 非团结无以救国, 坚持内战, 自速其亡。警告他只有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当他谈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具体条件时, 蒋介石表示同意停止“剿共”, 联红抗战等协议的六项条件, 并邀请周恩来同志在他回南京后, 去南京直接谈判。

至此, 和平谈判初获胜利, 下一步就是如何放蒋, 何时放, 怎样放, 更重要的是把谈判内容与东北军与十七路军, 以及广大群众作个交代。在大家还未统一认识之前, 在许多问题还没有妥善处理时, 张学良轻易相信了蒋介石承诺, 就急急忙忙放了蒋介石, 这使得西安局面处于更加复杂和紧张的状态中。

蒋介石恢复自由后, 回南京途径洛阳时发表了一个声明《对张杨的训话》。之后又对张学良采取报复手段, 将其软禁, 严加管束。为了揭露蒋介石反动伎俩, 敦促他履行在西安达成的协议, 我党发了《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公布了蒋介石允诺的六项条件, 指出蒋介石是因为接受了这些条件才恢复自由的, 必须不折不扣地实行自己的诺言。周恩来和他的代表团的同志, 彻夜不眠, 分析形势, 研究对策, 以冷静的态度对待和处理面临的复杂形势和问题, 又与杨虎城协商, 向南京发了一封措辞强硬的电报, 抗议扣押张学良将军和妄图重新挑起内战的阴谋。一方面我党的方针继续是逼蒋抗日实现他的抗日救国诺言, 反对使事变引向纠纷, 反对亲日派挑拨内战, 另一方面, 电调一部分红军主力向关中集聚, 很快就开进了咸阳、蓝田一带。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也部署了迎战阵势, 作好可战可和的两手准备。

张学良被扣押后, 西安方面围绕张学良被扣押出现了主战、主和两派。主战派是一些少壮派军官, 他们都是张学良为了抗日而提拔重用的青年军官, 如卫队团长孙铭九、政治处处长应德田等。他们是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骨干力量, 对张有特殊的感情。他们主张如果蒋介石不放张回来, 就同南京决一死战, 而只要放张回来, 就是缴枪也行。而以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为代表的高级将领则是主和派, 他们认为, 和平解决的方针是从民族利益出发的, 营救张学良不一定非得打仗。当然, 其中也有一些将领是以主和为幌子, 借机向南京表示忠诚。这种复杂的局势使本已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前景蒙上恶劣阴影。周恩来深知协助杨虎城稳定局势, 统一两军的认识, 维护西安方面的内部团结, 是促使事变沿着和平解决的方向继续前进的关键。为了巩固和平解决的初步胜利, 周恩来不辞辛苦, 通过召开座谈会, 个别谈心, 深入部队, 群众中讲话等形式进行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周恩来总是耐心帮助少壮派军官分析内外形势, 宣传毛泽东和当党的方针政策, 解除各种的疑惑, 并对他们的处境与心情表示理解, 指出和平解决的光明途径。当时, 和战的形势不断出现反复, 少数少壮派军官竟扬言要对中共代表团实行“兵谏”。为了应付意外情况, 减少牺牲, 周恩来决定把代表团的大多数同志转移到三原红军驻地, 他自己和叶剑英毅然留下来, 置个人安危于度外, 把一切精力都投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去。1937年1月31日, 在西安召开了三方最高军事会议, 当大家再一次研究具体行动计划时, 经过冷静分析, 大多数人认识到:无论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还是从两军的前途考虑都不宜打, 会上做出了促进和谈成功的决定。大部分原来主战的军官都服从了这个决定, 周恩来在会上特别强调要注意维护内部团结, 防止少数人进行分裂活动。但是王九铭等人不听周恩来的劝告, 一意孤行, 发动了枪杀主和将领王以哲将军的“二·二事件”。王以哲被杀后, 东北军前线部队调转枪口开往西安为王报仇。少壮派惊恐万状, 不知所措。同时,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乘机散布谣言, 企图把杀王的责任推倒我党头上, 周恩来临危不乱, 把少壮派的主要人物送出西安。同时, 亲自率代表团成员前往王家吊唁, 稳定人心, 避免了东北军内部的自相残杀, 十分稳妥地做好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善后工作。

周恩来同志这种忠心耿耿坚定不移地为国家、为民族的最大利益而艰苦奋斗的崇高品质, 这种为维护“三位一体”的团结, 争取巩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初步胜利而努力不懈的顽强的战斗意志, 特别是在张学良被扣押后, 杨虎城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以风雨同舟的精神, 对东北军、十七路军和杨虎城本人的巨大帮助, 使杨虎城和所有在西安的朋友、同志都深深感到:没有周恩来在西安, 毛主席、党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就很难得到贯彻, 内战可能再起,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初步胜利就无法巩固。周恩来同志为党的革命事业, 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参考文献

[1]申伯纯.西安事变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应德田.张学良与西安事变[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3]中共中央档案研究室.周恩来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7.周恩来的名言摘抄 篇七

▲ 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

▲ 中国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 /4 。这样大的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

▲ 我们在死难的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泪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更坚决地继续着死难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 一帆风顺是不能磨练人的。

▲ 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 我们的下一代,总是要把自己摆在劳苦大众一起,要能够吃得起苦。因为我们的革命精神,就是从吃苦中得来的。

▲ 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 要得到人家尊重,首先要尊重人家。

▲ 人总是容易看到人家的短处,看到自己的长处。应该反过来,多看人家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这样不仅能使自己进步,也能帮助别人进步。

▲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 为革命奋斗的历史,别人是抹煞不了的,除非自己毁掉它。

▲ 不尊重科学,就会瞎指挥。

▲ 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上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

▲ 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 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

▲ 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若不强大起来,不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受帝国主义的欺侮。

▲ 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 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

8.周恩来机智妙语的故事 篇八

一天,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恩来总理中国有多少存款?这是一个带有挑衅的问题。

可总理幽默地说:“十八元八角八分”大家迷惑不解。周恩来解释到:“我国发行人名币有十元,五元,两元,一元,五角,两角,一角,五分,两分一分。他们加起来是十八元八角八分。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很好,币值稳定,在国际享有盛誉。”人们听了周恩来总理得精彩解答后热烈的鼓掌。

一次,周恩来总理举行宴会招待外宾,厨师将笋片切成精巧的“"形花样.一位女士因看到笋片的形状与法西斯的标志”“近似,吓得惊叫起来.服务人员不知所措,一时气氛十分紧张,周总理微笑着走过来,解释道:”“是梵文,是万福万寿吉祥如意的象征.如果它真是法西斯,咱们来共同把它消灭掉岂不更好!”说着挟起一片送进嘴里,宾主都释然而笑了,领袖和外交家的幽默使沉闷的局面变成了轻松的欢宴.周总理在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时,一个美国记者伸出手来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总理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都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9.周恩来的介绍 篇九

一、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对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的启示

(一) 邓小平关于“消除民族隔阂, 形成民族团结大家庭”思想的论述

在邓小平的民族团结理论中, “消除民族隔阂, 形成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思想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950年, 邓小平就指出:“在中国的历史上,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是很深的。虽然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之间始终保持着联系、交往和相互影响, 但是, 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 甚至对被统治民族采取屠杀政策, 造成了各民族间尤其是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之间很深的隔阂。”因此, 邓小平指出:“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 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

对于如何搞好民族团结, 消除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问题, 邓小平指出:我们要采取措施, 使少数民族相信, “在政治上, 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 他们的生活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 也会得到提高。所谓文化, 主要是指他们本民族的文化。如果我们不在这三方面取得成效, 这种历史的隔阂、历史的裂痕就不可能消除。”也就是说, 邓小平认为, 要搞好民族团结, 首先要消除民族隔阂。而要消除民族隔阂,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方面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只有诚心诚意、切实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才能使他们在心理上消除对汉族的戒备, 消除彼此的隔阂。

(二) 周恩来关于“消除民族隔阂, 实现民族团结”的论述

周恩来在阐述其如何实现民族团结时多次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 如果不把历史上留下来的民族压迫制度、民族之间的不平等等痕迹彻底除掉, 就很难实现真正的民族团结。而要消除这种痕迹, 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必须认识并做到以下五点:民族无优劣之分, 对少数民族应当平等相待;消除民族间在经济文化上事实上的不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地位;汉族要自觉, 严于责己;汉族对少数民族要采取还债的态度。

(三) 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对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的启示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周恩来民族团结实现途径思想几乎涵盖了邓小平所阐述的如何实现民族团结的全部内容。无论二者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在论述上有何字面差异, 究其根本都是要使少数民族相信汉族会真心帮助他们, 让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得到切实的发展, 拉近与汉族的距离, 从而消除隔阂。

二、周恩来民族经济繁荣思想对邓小平“经济现代化是民族团结的经济保证”思想的启示

(一) 邓小平关于“经济现代化是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思想的论述

在邓小平的民族团结理论中, “经济现代化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思想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 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因素固然也起作用, 但其中, 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邓小平对于民族团结的分析, 认为只有实现经济现代化, 才是发展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基础, 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

1.邓小平首先指出:搞好民族团结, 必须首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现代化。而唯有如此, 才能进一步搞好国防建设。邓小平一再强调:抓住机遇求发展, 不仅是汉族, 少数民族也必须得到发展, 实现经济现代化。中国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 同时也是多民族国家。我们有55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的人口总量虽然占全国总人口不足10%, 但居住面积却占到中国总面积的60%以上。最值得一提的是, 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大量的丰富资源, 这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意义重大。而且, 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 有30多个民族居住在边疆地区。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2.1万公里, 这其中1.9万公里有少数民族居住。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甚至是跨国界居住的。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国防的稳固。而只有让边疆少数民族的人民富裕, 经济发展, 才能搞好民族团结, 从而稳定边疆秩序, 巩固边防, 一心一意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国的现代化能否取得阶段性进展, 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民族关系。为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必须搞好民族团结、维护国内稳定。邓小平指出,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但不得不说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经济差距仍然比较大, 而且有持续加大的迹象。近年来民族间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隔阂, 究其原因正在于此。而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不会任由这种民族隔阂继续发展下去的。邓小平强调:共同富裕, 即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也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如果少数民族和汉族两极分化严重, 就会导致民族和区域矛盾增大, 从而会致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加深。稳定是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前提, 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是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经济的繁荣。如果要实现全中国的共同繁荣, 就不能忽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实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 才能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如果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生活得不到发展, 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况, 民族关系就会遭到破坏, 从而能影响民族团结, 导致社会不稳定, 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都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江泽民所指出:西部地区的繁荣昌盛是整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没有西部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就无法达到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首先要发展西部地区, 只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发展, 整个中华民族才能繁荣富强;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 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实现。

因此,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不仅关系到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 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

3.邓小平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它主张:在现代化进程中消除民族隔阂, 从而缩短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经济上的差距, 从而实现民族的大团结。他说:“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过程中, 各民族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将更加发展, 各民族的大团结将更加巩固。”邓小平上述观点说明, 努力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文化, 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条件, 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联系。最终达到江泽民所说的“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各民族人民要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关系。

(二) 周恩来关于“民族经济繁荣思想”的论述

周恩来在论述其“民族经济繁荣的重要意义”时首先指出:发展民族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他指出:“衡量各民族是否平等的最重要标准其实就在于经济上是否平等, 如果汉族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少数民族, 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 所以, 要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平等。首先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周恩来进一步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贫困落后的面貌, 从而消除事实上的不平等, 就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基础。”他认为民族经济的繁荣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 因为各民族的繁荣是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他认为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最重要的和最终极的目标就是既要实现各民族在政治、法律、社会上的平等, 又要使各民族得到发展、繁荣。而为实现这个目标, 就要帮助各民族繁荣经济。接着, 周恩来还指出:各民族繁荣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他认为, 社会主义中国的繁荣应该由56个民族所共有,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所共有。因而, 新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要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就必须在民族繁荣的基础上前进。反过来, 不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要实现各民族的发展繁荣也是不可能的。可见, 建设强大的国家和各民族的发展繁荣是相辅相成的, 缺一不可, 不能突出强调问题的这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任何一方, 失去了对方, 也就难以存在和实现, 这是必须明确的。

其次, 周恩来指出少数民族的经济繁荣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需要”。他认为只依靠汉族的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虽然“汉族人口多, 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相对较高, 但可开垦的土地面积不多, 拥有的资源也没有少数民族地区丰富;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少, 技术不够, 没有汉族的帮助也无法顺利开发其资源。因此, 少数民族必须和汉族携起手来, 共谋发展, 从而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接着, 周恩来还指出发展民族经济有利于民族团结。他认为要消除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差距和隔阂,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民族经济, 丰富民族文化。而这需要每一个中国人, 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最后, 周恩来还强调了发展民族经济对巩固国防的重要作用。周恩来指出, 少数民族地区多地处边疆地区, 这种特别的地理条件就决定了巩固国防要依靠少数民族人民。而要使少数民族人民自觉地保卫边疆、巩固国防, 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其民族经济, 使他们赶上或接近汉族发展水平, 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三) 周恩来民族经济繁荣思想对邓小平“经济现代化是民族团结的经济保证”思想的启示

从以上这些论述可以看出, 周恩来是把发展民族经济作为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来论述的, 而这也是邓小平“民族经济现代化”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周恩来认为发展民族经济对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的目标、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巩固国防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些论述几乎涵盖了邓小平“民族经济现代化是各民族团结的经济保证”思想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2]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文选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4:162.

[3]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93:364.

[4]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邓小平文选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94:186.

[5]江泽民.在新疆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

[6]不信教和信教的要互相尊重.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309.

10.关于周恩来的经典故事 篇十

3.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11.《周恩来的家风家规》学习心得 篇十一

为什么周恩来总理能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那样广泛、挚烈的爱戴和深切而持久的怀念?这不仅因为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因为他具有极为高尚的品德。他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也是治家的榜样。周恩来总理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更是治家的榜样。在其总理生涯中,他给亲属制订了“十条家规”,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来看看;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按理说,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每天日理万机,有很多大事、要事处理,对于亲属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节问题,本无须小题大做,有太多计较。然而,周总理却偏偏要“斤斤计较”,给亲属们订立了“十条家规”来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行为,不许其谋取半点私利,不许其享有任何特殊照顾。他对亲属如此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显然,这“十条家规”不仅是周总理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更展现了共产党人处理家国关系的崇高境界,尤其值得领导干部学习和借鉴。可以说,周恩来总理没有给后人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为后人留下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规家风,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子孙为之自豪,世人为之敬仰。正如周秉德女士所讲述的,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都是在伯父的教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在我们周家兄妹中,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

由此可见,党有党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正是因为周恩来在二十多年的总理生涯中,形成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规家风,才得以使他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全身心为民干事,成为人民信赖和拥戴的领导干部。

12.周恩来的介绍 篇十二

我主要讲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制定教育规划纲要。

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研究了国内、国际形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之后所做出的重要决策。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后10年将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变,从劳动密集型转到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更加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近些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重大的国际问题可以说没有中国参与就解决不了,如金融危机、环境、气候、反恐等等。但是,我们在国际人才培养上,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我们亟需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从教育内部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教育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正如教育规划纲要中所指出的,教育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等等。这是教育内部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因此,从以上这三个方面来讲,我们必须制定一个我们国家教育中长期如何改革、如何发展的规划和纲要。

第二个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制定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这是教育规划纲要的重点。教育规划纲要2.7万字,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总体战略,第二个部分是发展任务,第三个部分是体制改革,第四个部分是保障措施。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都展开讲,今天重点讲总体战略,它包括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第一是工作方针。教育规划纲要把今后十年的工作方针凝缩成二十个字:“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我们如何理解这二十个字呢?

首先是教育优先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有了教育才能培养出人才,有了人才才能在科技上创新。

其次是育人为本。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人口资源很丰富,但是不开发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们要把人口变成人力资源。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从人口大国发展为人力资源的大国,但现在还不是强国。因此,我们要发展教育,教育要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最公平的教育,这就是“育人为本”的内涵。

再次是促进公平。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大工作重点。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出现教育不公平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质量不是普遍的很高,有的地方教育质量高,有的地方质量差。虽然我们教育普及了,但还是出现了东西部之间的差别、城乡之间的差别、一个城市里面重点校和非重点校之间的差别。而这些差别的存在就是指教育的不公平。促进公平,这是国家的教育基本政策。

然后是提高质量。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我们要促进公平首先要提高质量,质量普遍提高了才能真正促进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解决学龄儿童普遍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的问题。

最后是改革创新。它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完成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根本保证。优先发展教育,就要增加教育投入。要想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投入一定要向弱势群体和薄弱环节倾斜,要实行城乡一体化、教师在城乡之间流动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体制改革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也需要改革。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考试制度的改革、评价制度的改革、学校制度的改革、教育和管理制度的改革等等。总之,教育发展在于改革创新,改革是完成上述要求的保障。

可以看出,二十个字的工作方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优先发展教育是战略,育人为本是目的,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任务,改革创新是保证。

第二是战略目标。我们今后十年的战略目标,简单说就是“两个基本,一个进入”。

第一个基本是,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的标准是什么呢?后面的发展任务就是标准。比如,到2020年,我们要普及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高校毛入学率要到40%,还有加强继续教育等,这些都是数量上的目标。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有数量上的目标,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质量上的目标,就是要真正培养一批创新人才,这需要我们通过观念、内容、方法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二个基本是,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什么是学习型社会?我认为就是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通过学习来发展社会,发展创新的社会。学习型社会对个人讲就是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从出生到坟墓,人生的过程就是终身要学习的过程。从组织、单位来讲,要通过学习发展组织,发展单位。学习型学校就是要上上下下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一个学习共同体。

“一个进入”是指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我们现在是人力资源大国,大学生有两千九百万,人数超过了美国。我国已经是人力资源大国,国内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目前在学校学习的人,从幼儿园到大学已经有两亿五千万人。但我们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要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普及、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另一个方面是要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些拔尖创新人才能引领科学技术、先进文化,引领整个社会进步。

到2020年,我们经过努力能够做到五个方面:一是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从数量上来讲要普及高中,从质量上讲要提高质量。二是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三是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四是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五是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教育体制要改革,南开中学成立理事会,就是一个创新、一个体制的改革,就是为了使学校的办学充满活力。到2020年达到这五个方面,我们的教育现代化就可以实现了。

第三是战略主题。它指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呢?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面向一部分学生,我们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

在过去,素质教育里面提到了两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次加了一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一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这次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提出社会责任感,就是包括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感。

第三个问题:培养人才。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六大改革,首先就是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这是第一位的,以此为起点,一切阻碍人才培养的制度都要改革。这里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更新观念,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五个观念,第一是全面发展观念,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第二是人人成才观念;第三是多样化人才观念,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喜欢成为科学家,有人喜欢成为艺术家,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喜欢数学,我们社会是多样的,所以人才也多样化;第四是终身学习观念;第五是系统培养观念。

其次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温家宝总理2009年到北京三十五中听课,听完课以后他提出几个问题,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基本上就是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三个问题,就是要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光是学习不去思考,就会昏昏沉沉、迷迷茫茫。学习一定要与思考结合起来。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知识和智慧不是一回事,知识变成智慧更需要自己的思考和领悟。许多时候需要悟性,知识学习以后理解了就成为你的知识,但要变成智慧还要更进一步。把知识都应用起来、综合起来,能够有所创造、创新就需运用智慧了。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但信息不等于知识,有用的信息才是知识。知识也不等于智慧,知识到智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知行统一。要求知道了就要实践,如果知道了不实践,就等于白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知识,检验是不是真正把知识学到手。

因材施教。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现在人人学奥数,但不等于学奥数就是最好的教育。奥数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但它只适合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有天赋的人。现在小学都在学奥数,本来喜欢音乐、美术的,非要让他们学奥数,这样会扼杀很多人的才能。

改什么?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在于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听课不是照相机和录音机,我们听课是有选择的,我喜欢的、感兴趣、能理解的就选择它,所以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主导作用也在于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师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策略,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信息,使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此外,我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们经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还要再加一句——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到高中阶段应该有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志向。历史上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是从小就对某种事物有兴趣。乌克兰的教育家曾经讲过,如果小孩到了12、13岁还没有兴趣的话,老师就会为他担心,担心他长大后成为平庸的人,所以兴趣爱好非常重要。这次教育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从幼儿园时就要爱护孩子的好奇心,到小学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到了中学要培养专业兴趣。从兴趣来确定发展的方向,中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特别是高中,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开始设计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如果一点兴趣都没有,那将来如何发展?

再次是要改革评价制度。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主要是改革高考,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总的趋向是要加强综合素质的评价,知识与能力并重。高考正在逐渐改革,因为它关系到千家万户,不能马上都改,但必须改革,要逐渐地改。现在考试内容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考查的是以能力为主。同时高考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实行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将来我们实行的改革,高考还是要考的,是逐渐分类的考试。专科的可以不考,拿着高中毕业证就可以注册;一般的学校可以统考,但要减少门类,降低难度;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要加试,加试你所考专业的相关内容。如生命科学,要考考生物什么的,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如环境科学,要考考地理知识、天文知识等等,考什么专业就要考什么内容。我们高中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如学分制,将来学什么你就选什么,选修课要加强,将来可能要考你选修的内容,考中学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13.《走近伟人周恩来》的教案设计 篇十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必须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个高度加以审视,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想教育的资源,增强教材的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资源的开发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学生被总理崇高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直到下课同学们余兴未尽,许多同学准备的有关总理资料未能展示,学生的热情使我感到将一个高尚的灵魂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它必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决定上一节《一夜的工作》延伸课走近伟人,在深入挖掘拓展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素材库、图书资料、创作平台,收集整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视频、文本、图片)以及中外伟人、领袖的资料,制作成网页,展示、交流、体验。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获取查找大量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从而进一步了解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查找资料,合作整理汇编资料。

3、情感目标:学习总理高尚的品质,了解伟人的精神境界,从小做一个品格高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四、教学策略

活动目标

网络环境

教师

学生

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示意图

五、教学多媒体设计

序号媒体内容要点媒体

类型教学

作用使用

方法占用时间媒体来源

1回放《一夜的工作》中的视频视频BH4分钟剪辑

2《走近伟人周恩来》主页Flash动画

文本、图片IH1分钟自制

3简介文本、图片HG5分钟下载

4怀念视频IC5分钟剪辑

自制

5诗歌文本IH3分钟下载

6小故事文本HH5分钟下载

7学生作品文本KT2分钟`自制

六、活动时段安排

第一阶段:分组查找有关资料(课外进行)

第二阶段:各组整理资料(课外进行)

第三阶段:各组成果展示(课内进行)

第四阶段:进一步加工整理汇集各组演示成果逐步建立《走进伟人》专题站(后续完成)

七、活动过程:

活动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的设计意图及应用效果及评价

[1]确定主题[确定活动主题]

1、导入:同学们,学了《一夜的工作》,总理忘我的工作精神,简朴的生活作风,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总理一生几十年如一日为党为国为民操劳,他那高尚的情操,伟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为了加深对总理伟大人格的认识,我们组织一次主题活动:走近伟人学生认真投入地看,再次进入伟人的精神境界。

大家决定和老师一起,走近伟人的生活,走近伟人的精神境界,寻找伟人的革命事迹。[创设情境]

回放《一夜的工作》多媒体课件,再次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注意力集中,激起了大家进一步探索伟人的生命历程和精神境界,走近伟人生活的欲望。

[11]分组查资料[分组明确任务]

1、要求各小组分工搜集有关总理的资料

2、确定四个专题活动小组

小组一:影象编辑组

小组二:教三集编辑组组

小组一:录音编辑小组,查找有关总理生事介绍的影像。图片一文本资料制成短片。

小组二:故事集编辑小组,收集有关总理生活小故事,汇编成电子文稿。[寻找信息源]

及时将下载的资料进行保存,将文字资料加工成电子文档,将视频文件,剪辑加工整理成短片。学生亲自去图书室、网络教室,获取第一手资料,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小组三:诗歌编辑组

小组四:电子小报编辑小组小组三:诗歌编辑小组查找有关歌颂总理的诗歌,以《怀念》为题汇编成册

小组四:电子小报,编辑组,收集有关总理的文本,图片资料,征集有关习作,制习电子小报。各小组及时将收集到的资料加工成视频文件、电子文本等。

[III]整合资料[制作整理]

教师依照各小组活动专题的需要,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和学生共同进行整理、筛选。

2、在老师的帮助下,各小组将短片、电子文本、电子小报作为题材制成网页。

1、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制短片、电子文本、电子小报、征集有关习作。

2、将各小组整理好的资料,以网页的形式表现出来。[处理信息]

1、进一步整理、修改各自的电子文本、图片、视频文件。

2、将所有信息资源作为素材,制作《走近伟人周恩来》网络课件。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整理信息,为汇报做积极准备。

[四]共享资源[资源共享]

1、谈话:三周以前,我们以走近伟人,寻找伟人的革命事迹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调查,探索活动,我们对周恩来同志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周总理的人格魅力陶冶着我们每个人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在网络教室交流共享你们的成果。

1、谈感想:学生进入网页自由浏览,说说你们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或录像片断。

2、讲故事:将你们认为最受感动的小教了讲给大家。

3、朗颂:将你认为最受感动的诗朗颂给大家。[网络课件展示]

1、打开主页,任意浏览。

a、生平(文本)

b、小故事(文本、图片)

c、怀念(诗歌)

d、影像(视频文本)

e、我们的作品(电子小板、读后感

2、重点阅读:小故事、诗歌。让学生浏览自己亲手处理的资料,以及其他小组处理的资料,共享受源,开拓视野,在交流中学生表达了对伟人的情感,得到升华的同时

了学生的知识而和生活经历。

[五]评价交流[交流互评]

1、评价各小组提供的资料的价值。

2、各小组评价组员在活动中的表现。

3、交流你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

师生互相评价后各小组填写:

评价表

组名内容同学

评价耆现

评价

自己的成果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自信,同时在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也大家也找到了自己的不是。

八、后续工作:

上一篇:质量通病监理细则下一篇:新能源汽车的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