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企业文化

2024-07-01

我所认识的企业文化(精选16篇)

1.我所认识的企业文化 篇一

浅谈我所理解的企业文化

寇春华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与企业文化打着交道。企业文化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表现在萍钢企业文化中最明显、最重要的特质已经深深的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兴趣,如 “事在人为、志在超越”的精神;“转变观念,眼睛向内,功夫下在自己身上”的管理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企业文化已经不知不觉得渗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不管你是否注意,文化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但所有的文化都是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的。当我们置身其中,就能“感觉到”企业所处的氛围。萍钢电视中的新闻、公司司歌、报刊、博升激情网、博升艺术团、街道两旁的宣传栏、办公室的设备、布告栏以及许许多多不出声的暗示都能向你展示公司的文化。

那为什么萍钢的企业文化能被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所接受呢?首先,萍钢的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家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哲学思考和言传身教。其次,萍钢的企业文化是经过五十多年的积累,而逐渐形成为一种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是企业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独创、发现和发展而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通过时间的检验,往往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而被作为正确的思维方式传输给新的成员,以使其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自觉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感受事物。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萍钢的企业文化呢?我个人认为,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企业精神,是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在现阶段的萍钢,其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而这四个方面则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精神文化的本质在于其共识性,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文化。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很难想象一个企业中,由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人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所有的员工都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共识。但在萍钢,“事在人为、志在超越”、“企业利益高于一切”“转变观念,眼睛向内,功夫下在自己身上”的思想,已经在广大的员工中达成了共识。在企业极度困难之时,在三年扭亏脱困的攻坚战中,在改制再造的过程中,在向打造全国棒、线产品第一品牌企业目标前进的道路上,萍钢精神始终激励着大家团结拼搏、不断超越。

精神文化的体现通常会表现在企业行为和员工的行为上。萍钢的企业行为首先表现在“以人为本、诚信经营”。从1997年到2006年的这九年中,萍钢公司切实做到了对社会、对政府、对客户、对员工讲诚信。其次,表现在发展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萍钢这几年的发展就已经证明了萍钢先人一步,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而在人的行为上由于人的素质不同,行为准则也就相应的不同。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行为是经过一个漫长的生活习惯慢慢积累起来的,要在短时间内改

变或根除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难的。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随之不同。在萍钢这个万余人的员工队伍中,我们不排除有极个别员工缺乏或根本没有信仰,讲究个人主义,一切唯利是图,对企业和同事没有信任感,对工作没有责任心,抱着“混日子”的消极思想度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企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制约。只有在思想上深刻认同企业文化,在行为上严格规范自己,才能在提高自己的同时,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而要规范我们的行为,除了靠思想上认同外,还要靠完善的规章制度。

制度文化是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制度重于技术,秩序重于利益。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构架一种有利于企业与社会和谐生存发展的秩序法则和系统框架,在秩序法则与系统框架中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创造出更大的企业利益和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它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强有力的文化整合来塑造和改变企业员工的文化信仰与行为准则,以此来提高企业效率与获利能力。萍钢在人员上实行用人用工的竞争机制,在薪酬上实行向效益倾斜的分配机制,在制度管理上严格实行“热炉定理”,这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行为的规范性,大大的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在不断壮大。2002年8月起,萍钢仅用16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此前萍钢用了近50年才达到的规模,由年产35万吨钢发展成为年产4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傲然跨入全国建筑用材专业生产企业前4名行列。还先后获得国家多项殊荣,博升产品的信誉

度和美誉度构建了萍钢品牌。员工的物质生活有了质的飞跃,这些物质文化的体现都充分展示了萍钢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是船,员工是舵手,企业文化就是浆,是前进的动力。让我们以企业文化为底蕴,高歌“永远的危机,不懈的追求”的旋律,向着实现“百年萍钢“的光荣和梦想前进!

2006.6.28

三车间寇春华

2.我所认识的企业文化 篇二

纳什在欧洲目睹的种种疯狂世景让我好奇:一个刚出精神病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去面对一个比精神病院更加疯狂的的宏观世界,尤其是这个宏观世界言之凿凿地标榜自己是“正常”的、“理性”的。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措手不及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究竟让人类变得更理性冷酷还是更激烈狂热?现代人究竟还有没有资格将一部分同类隔离起来,宣判道:“你疯了,你不要靠近我们”,即使疯与不疯的界限已经成为了强权的体现。约翰·纳什的一生或许能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必须写写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可我难以下笔。一个开头就是一个定义、一个基调,而约翰·纳什恰恰是难以定义的。在普林斯顿的四年我有多次机缘认识他,“认识”,却不“了解”,每一次认识总是推翻前次刚形成的定见。事到如今,这些复杂的事实和感触,层层重叠在一起,我只能指着他叹息:“看啊,这人……”所有的赞美、怜悯、嘲讽,看啊。

那就看吧,看看这人。不过他老了,我入学那年他已经八十岁了,不常在校园里走动了。我是在大一的尾声才第一次见到了约翰·纳什,在那之前倒是经常见到他的儿子。

大一时我在工科图书馆找了个闲职,清晨和半夜在图书馆里坐上两三小时,扫扫借书者的条形码。这种时段的图书馆总是很冷清,倒是几个住在附近的疯子和傻子,雷打不动,图书馆一开门就来,捣鼓些疯疯癫癫的事情,直到半夜你在他耳边三请五请才走。

这些图书馆疯子中有一个,四五十岁了,头发胡子又长又脏,坑坑洼洼。他总是穿一件普林斯顿的套头衫,两腿大开地躺倒在椅子上,手里一本厚厚的书,经常是不打开的,就放在手上,醒着的时候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睡着的时候就仰着头像死去了一样。

其他的疯子我还常常看见他们清醒时正常的表情,只有这个疯子,他虽然很安静,但总是陷在极端迷茫烦扰的状态。他经常呆若木鸡地坐上好久,然后蓦然剧烈地摆动脖子和臂膀,眉毛鼻子紧紧拧在一起,嘴里大口大口喘气,像是正在经历极大的苦痛。某一天,他正如此发作着,学长指着他说,“喏,这是约翰·纳什的儿子。”“什么!”我大吃一惊,“他儿子不是哈佛毕业生么?”“那是《美丽心灵》编出来的。精神病是遗传病。”学长冷笑着说。

那次残酷的邂逅是我第一次得以把《美丽心灵》与真实的约翰·纳什区分开。

得知他儿子真实情况不久,我终于见到了约翰·纳什本人。

大一末的某天偶尔在路上走,迎面走过来两个老人,男的高大而干枯,女的矮胖而臃肿,他们穿着正装,大约要参加什么仪式。我认出了男人是纳什,很兴奋地推推边上同行的朋友。他说,“早看到啦。”我又问边上的女人是谁,“还有谁?当然是他老婆。”我心里又吃了一惊,这形象与詹妮弗·康纳利饰演的美丽妻子实在相差太大。

朋友看我怔怔的,便半是劝慰半是嘲讽,“年轻的时候大约挺漂亮的,现在老了嘛。说起来,《美丽心灵》里讲得他们如何神仙眷侣,其实他疯了不久后她就要要求离婚,这么多年他们住在一幢房子里,只是同住人的关系,直到2001年拍了电影,他们才又复婚。”

两位老人从我们身边走过,步履蹒跚,一声不吭,他们间是那么疏离,既像是陌生人的疏离,又像是熟视无睹太多年的疏离。《美丽心灵》在我心中营造的那个关于爱的奇迹的泡沫就这么被戳破了,我只看到一个寻常老人的卑琐晚境。

所幸大部分普通人还是被电影的泡沫鼓舞着,一提起纳什总想到《美丽心灵》;就像许多学者被博弈论的泡沫鼓舞着,想方设法在自己的研究里加点博弈论赶时髦。这些年博弈论在各类学科前沿炙手可热,我在普林斯顿的许多课堂上听到纳什的名字。

在那些讲座里,纳什的名字总是和“纳什均衡”等同起来。只有一次,我在截然不同的语境中听教授说起纳什。那是一节异常心理学讲座,“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个有趣的精神分裂症病例,病例的主人公是著名的纳什教授。”心理学教授搬出一座庞大的老式录像带播放器,在投影仪上给我们放了一段访谈,我还清楚地记得访谈中旁白的第一句话:“约翰·纳什曾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可他坚称他的疾病是全靠意志力治愈的。”他痛恨精神病院、痛恨药物,至今说起他妻子将他强行送入精神病院的情形,他都一脸心悸。

他共有两次入院经历,第一次入院在专治上层阶级的麦克林医院,那里的医生把精神分裂症当作心理疾病,成天做心理咨询,询问童年经历。他的同事唐纳德·纽曼去看他,纳什说:“唐纳德,如果我不变得正常,他们是不会让我出去的。可是,我从来没有正常过啊……”

第二次入院在特伦顿精神病院。访谈人和他故地重访,纳什站在草坪上,凝视着巍巍耸立的暗淡的建筑,拒绝再靠近半步。“他们给你打针,让你变得像动物一样,好让他们像动物一样待你。”在这里,他被迫接受了如今已被西方医学界停用的胰岛素昏迷治疗:大剂量注射胰岛素,让精神病人陷入昏迷状态。而病人清醒时,也状如行尸走肉。他开始只吃素食,以此抗议医院的治疗,当然没人把这当回事情。在长时间胰岛素昏迷治疗后,他终于“变正常”了,他生平从没有如此谦逊有礼。同事妻子回忆说:“他看起来乖得就像刚被人打了一顿。”

半年后,谦逊有礼的约翰·纳什终于从特伦敦精神病院出院。他换下肮脏的病患服,交出自己的号码(半年来他没有名字,只有这个数字标识),他踉跄地走出医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童年好友,“和我讲讲我们一起玩的事情吧。那个治疗把我的童年记忆给抹掉了。”

如果回归理性仅意味着对社会标准的驯服、意味着丧失记忆,治愈还有多少价值?尤其是对于纳什这样一个把数学视作“唯一重要的事情”的天才。纳什教授心中最纯粹的数学不是理智,而是灵感。理智不过是沟通这种灵感的手段,而若重获理智也意味着灵感丧失,他情愿放弃理智。一个朋友在他住院时去看望他:“你发疯的时候声称外星人和你说话。可是你这样一个理性的数学家,怎么可能相信外星人这种无稽之谈?”纳什回答说,“数学的创见同外星人一样进到我的脑子里,我相信外星人存在,就像我相信数学。”他在笔记本上写道:“理性的思维阻隔了人与宇宙的亲近。”

从特伦敦精神病院出院不久,纳什拒绝接受任何药物治疗,因为治疗让他感觉迟钝,不能想数学。他过去的同事在普林斯顿大学给他安排了一个研究员的闲职。

而在七八十年代,他周围的亲友开始注意到,纳什渐渐不疯了。他的眼神变清澈了,他的行为有了逻辑。“那么,不靠治疗,你是如何康复的呢?”访谈人问他。“只要我想。有一天,我开始想变得理性起来。”从那天起,他和他幻听到的声音开始辩论,驳倒那些声音,“以理性分辨非理性,以常识分辨错觉。”

“只要我想。”在纳什这个个案里,疯狂与理智似乎变成了一个自由意志的选择。或者,说得更准确一些:从七八十年代的某一天起,他有意识地选择将一部分的疯狂运用在数学的灵感上,而将剩余的疯狂用理性囚禁起来。

访谈的录像带放完了,异常心理学的教授说:“纳什不借助药物治疗而康复的案例引起了许多精神病学家的兴趣。他们研究他的生活起居和周边环境,希望他的病例有推广价值。不过在我看来,真正治好纳什的也许不是他过人的智力和意志力,而是荣誉。七八十年代,博弈论在经济学上飞速发展,纳什声名渐隆。1994年他夺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一夜间开朗了许多,简直变了一个人。领奖后他在街上散步,常常有陌生人向他致敬,‘纳什教授,祝贺你。’”

心理学教授的这番评论并非无稽之谈。纳什发疯之时,自恃甚高的他正苦苦追求数学界最高的菲尔兹奖而不得。倘若他能及时得到菲尔兹奖,也许就不会在失落和压力下发狂了。更进一步讲:荣誉降低了社会标准的尺度,在荣誉的光环下什么都变美了、变正义了。狂乱的行为在正常人身上被贬斥为“发疯”,在诺贝尔奖得主身上便被赞美成“特立独行”。那么,有没有可能纳什教授的疯癫并没有被治愈,倒是普罗大众治愈了他们审定疯癫的标准呢?

那就讲讲我所经历的一则纳什和普罗大众间的故事,讲讲学术声誉在这座慢条斯理的大学城里扮演着什么角色。

大二春天我阴差阳错地当选了普林斯顿数学俱乐部的主席,从此和一帮超级古怪的数学天才成了朋友。

我新官上任没几天,就要搞正式聚餐。聚餐那天是5月的第二个周末,我们包下了数学楼最高层的大厅,放上十几个圆桌。赴宴的学生还一个未到,我们正在摆放器皿和食物,就看到电梯门一开,出来三个人,正是约翰·纳什还有他的妻儿。

我慌慌张张地去迎接他,“纳什教授,你来大家会很高兴的,聚餐还没正式开始,你不如先坐这桌。”

“你是发邮件的沈小姐?”他这么问道。

“是,是我发的邮件,我叫Lily。”我这么答道。

“沈小姐,你好。”他仿佛没听见我的答话,“约翰·康威会来吗?我听说他会来。”

“康威教授的确回复说会来,他还说他要为聚餐致辞呢。”

聚餐不久就开始了,康威教授没有到,我打电话去他家,他妻子说,“太不好意思了,他彻底把这事忘了。”于是康威教授不会来了,更别指望他致辞。那些回复说一定会来的教授,也有一大半没有出席。

“沈小姐,约翰·康威会来吗?聚餐已经开始半小时了。”纳什教授又问我。我说,不会了,他忘记了这事。“是吗。”纳什有些失落,于是我也有些失落,不过同学们倒都不怎么在乎,个个欢欣万分,“不是有纳什在嘛!”

大家的眼睛都向着纳什坐的那桌张望,有不少人在去拿吃食时故意走远路,从纳什身边经过,腼腆地打个招呼:“纳什教授好。”

只是没有一个人,敢在纳什一家坐的一桌坐下来。

相比之下,其他教授身边围着学生和同事,大家言笑晏晏。

我动员我认识的朋友,“你们情愿这么多人挤在这桌,去纳什那桌不是更好么?想想看,以后可以跟人吹,我和纳什吃过饭……”朋友们有些跃跃欲试,却都开玩笑似地互相抬杠,你推我我推你,谁都没有换位子。

这么拖拉了几次,聚餐快结束了,纳什那桌仍然只坐着他和他的家人,剩下七个位子孤零零地空着。他的儿子趴在桌子上,机械地捶着自己的脑袋,他的妻子一言不发地板着脸,叉着手端坐在那里,而纳什默默地极缓慢的吃着一片肉。我看着这番孤独凄凉的景象,自责却无计可施。

正在这时候,一个大一的女孩子走到纳什面前,结结巴巴地说:“纳什教授,我能和你合影吗?我真的——我觉得——你真伟大!”

纳什愣了愣,点点头。她站在约翰·纳什身后,甜甜地合了影,然后拿着相机,奔向自己的朋友,又是笑呀又是嚷呀,像是刚做了件顶了不起的事情。

大家受了感召,纷纷站起来,走向约翰·纳什,自觉排起了队,有的手里拿着相机,“教授,能和您合影吗?”有的手上什么都没有,那是真正对数学有激情的孩子,想听纳什讲讲博弈论和纳什嵌入定理。

突然,和我同桌的大四数学系毕业生也站了起来,他平日里总一副愤世嫉俗、倨傲不羁的姿态,这时他手里竟然也有个照相机,他自嘲似地为自己辩解,“我在数学系混了四年,天天被恶心证明题虐,到头来连张纳什合影都没有,说出去不要笑死人了?”

《美丽心灵》里那让人动容的授笔仪式完全是导演的杜撰,可是,那个傍晚,在数学楼顶层排着队等着和纳什教授合影或谈话的年轻人们,他们的结结巴巴、推三搡四,难道不比那个子虚乌有的授笔仪式更让人感慨?

纳什教授已经从疯癫康复了,或者说,自诺贝尔奖和《美丽心灵》后,不再有人觉得他的不正常是件非纠正不可的事情。而他还是孤独的,学生们不敢和他讲话,更别提和他一桌吃饭。但是,那个晚春时节为纳什排起的长长队伍,还有诸多类似于这样的温暖的 轶事,大概就足够支撑着他保持淡泊平和,度过自己的晚年。

向约翰·纳什教授致敬。

3.我所“认识”的马英九 篇三

徐青/著

中国评论出版社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懂并不容易。一旦用心,就会发现,读一个人,也会经历由厚到薄的一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吸引你去探究,什么都是新的感悟,什么都需要再观察佐证。越读就发现、了解越多,能讲一讲的也就越多,不知不觉间这个人物的形象逐渐变得厚重丰满。不断地读下去,则可以归纳为简单明了的几点,丰满之人变成了大写意线条。再后来,竟然因为太了解了反而不知从何说起了——你读的人已经和你的心念基本上搅和在一起了。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你所读的人有了“懂得”与“感情”,乃至“老朋友”做什么你大多都不奇怪。

我认真地读马英九,是从2005年他首次竞选国民党主席开始。持续下来,迄今竟也读了八年,仍未毕业。这不仅是因为研究条件、研究水平所限,更因为感觉上,马英九的政治生涯并不以这八年执政期为限,他还会续写新篇,这让我有要继续读下去的新的好奇点,换句话说,作为我的研究对象,“马英九”远未到“盖棺论定”的时候。

研究马英九,可以鲜明地感觉到,马英九是“中华民国”的忠贞捍卫者,因此,其内外政策无一不针对着“要消灭中华民国”的大陆而来。而这种鲜明的针对性既是长期以来两岸历史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这一结果的延续。台湾对大陆,一切着眼点在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要在“对外交往”中彰显自身的存在价值,得到相应的自尊心理的满足等。

从2008年5月20日起,經过近五年的执政,迄今马英九的大陆政策及“对外政策”,在其论述不断完整、时间不断验证的过程中,架构更为清晰,内容更加明确。从大的思维架构上来看,其幕僚苏起的两句话阐述得极为透彻:“大致说来,有两个大原则贯穿国民党执政时期处理两岸关系的思维,那就是民主与对等。民主表示必须对民意负责,对等表示两岸必须平起平坐、平等对待”;“中华民国的生存与发展奠基于两岸的政治妥协,奠基于顺应美国的国家利益”。

我认为,两岸关系虽然本质上是一个中国内部两个政权的更替,但却是不完全的更替,因此,两岸关系在两岸与国际政治情势的交互作用下衍生迄今的现状是,一个国家内部有“两个国号”、“两部宪法”、“两个治权”、“两种制度”。这四大特点,既构成迄今两岸政治关系的骨架,也是两岸未来走向统一必须厘清与重构的领域。

两岸和平发展进程是在台湾敌视大陆心态仍然很重的氛围下开启的。台湾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获益良多,而这个和平红利,将不单单是大陆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国际社会给的要超过大陆,在这种趋势下,大陆对台湾会有疑虑,怕台湾欲以“治权诉求”达到“主权利益”,怕台湾只把大陆当成“走出去”的工具,怕美国等国际势力的借机操作等等。因此,如何对待台湾在国际社会获益的问题,未来将考验大陆对台政策的核心内涵和精神实质。

这些年,林林总总,笔下也陆续有了一些读“马”心得。全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人物篇”。在写法上,无论工笔也好,写意也罢,都是为求描画人物形象更为鲜明、清晰。第二部分“政策篇”。分别就马英九大陆政策及其思想根源、“对外关系政策”、“对外援助政策”、“文化外交政策”、“侨务政策”、“海外文宣政策”、“东海南海政策”等内容作出分析,以更为完整地展现马英九的理念及政策内容。第三部分“参考篇”。选取了对马英九政治生涯影响较大的蒋经国、金溥聪,与马英九关系密切的连战、王金平、蔡英文等台湾朝野政治人物,以及有关两岸关系、岛内政局、民进党内外政策等阶段性研究成果,希望从更多侧面揭示马英九的政治性格与政治风格,并为马英九执政前后所处的内外政治情势、政治氛围及其把握政策节奏的可能考虑,提供参照。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有关马英九的文化政策、军事安全、经济政策及其考虑,散见在这些文章中,并没有单独成篇,留待以后有机会再作补强。其中“文化政策”中,由于马英九的“教科书”问题和“识正书简”政策,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少有涉及,故单列短文予以补充。

此书汇集了笔者八年来的各阶段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笔者的研究轨迹。限于研究条件,更限于笔者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文章中的分析、观点、思考肯定多有欠缺及不当之处,恳请两岸问题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4.我所认识的计调 篇四

通过学习了计调这一课程和去旅行社实质性的接触了计调这一职位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计调这一职务在整个旅游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他独自在后台操作着团队的整个旅程计划,他负责整个团队的食、住、行、游、购、娱方面的零星采购,再将这些零星的服务设计成一条完美的一条龙各方俱全的服务销售给旅游者,他操作的计划成功和完美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旅团游客的心情愉快程度和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顺畅的程度,它在后台操作站出现了瘫痪或问题会直接导致后面直面客人的前台服务也会出现瘫痪或问题,当然在这一站所操作的计划是完美的加上后面相关部门那和工作人员的完美合作,也会给企业及自己带来更大的效益以及给游客更好的满意程度,我觉得计调就像旅游行业中的一个的大脑枢纽站,它处于核心和关键位置。

既然计调处于这样重要和核心的位置,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必不可少,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和个部门及团队所要涉及到的酒店餐厅景区等部门进行沟通完成任务;2.能够熟练团组,熟知所操作团组城市的地理、历史、人文和旅游景观,这样才能找到游客的旅游动机以及带领游客参观当地最具代表和游客所喜欢的景点及文化,所谓抓住游客的心,就要先抓住游客的旅游审美观;3.优秀的判断分析和谈判能力,具有成本意识,可合理控制成本,提升利润空间,这样才能带来更多的利益;4.,具有敬业精神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每个环节都必须认真完成且要仔细核对相关信息(游客信息、票务、订酒店餐等)和监督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完成工作;5具有一定的文案写作能力和熟息化系统的能力,在这样后台试操作的职位上和管理着庞大的信息资源练操作各类办公软件和信,必须要相应文件上报和下发给行管工作人员,并将相关信息存档以防问题出现;6.作为计调头脑要随时保持清醒,逐项落实,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和导游地接社司机等相关人员 做好协调及监督工作,一边完美顺利 完成接待业务。

5.我所认识的美国[最终版] 篇五

2014年8月24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拖着行李兴致高涨地踏上了前往美国芝加哥的飞机。出发前,心中无数个问号纠缠着我:坐飞机是什么感觉?美国是什么样的?美国的学校和中国有什么不同?„„不过,当我结束了十四个小时的飞行头晕目眩地走下飞机之后,心里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坐飞机好累。

American Sky

初到美国不久,便被那里的天空深深吸引。在国内,不知道已有多久没看到蓝天白云,终日灰蒙蒙的天气让人的心也有些压抑。而在美国,不管是小城Monticello,世界顶尖大学所在地Boston,还是国际大都市New York,一抬头总能看到湛蓝的天空,心情也因此变得开阔了许多。

American Schools 带给我们新奇最多的也许还是美国的高中。以前常常听说关于美国中学生的种种,但都比不上亲眼看到他们的生活时的感触大。他们的高中是自由而全面的,既有数学课、化学课等所谓的“主课”,也有我从未听说过的课程:模拟犯罪现场、西班牙舞、解读宪法,甚至还有墙壁粉刷和健身。

美国的学校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于中国的特点,就是没有围墙,也没有气派的大门。学校前一大片开阔的场地是停车场,几乎所有学生都开着汽车来上学。而走进学校穿过大厅来到教室,我几乎找不到老师和学生的界限。国内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学生坐在讲台下;美国的课堂,老师没有讲台,时坐时站,有时是问题的提出者,有时也是问题的解决者。他们的课堂,与其说是老师教授学生,不如说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探讨。

感触最深是在一节中文课上,有一个美国女生向我们询问中国班级的规模。当我们回答有四五十人甚至六七十人时,他们都表示难以置信,也有人问我们老师如何同时管理这么多人。这时他们的中文老师(中国人)笑道:“Chinese students don’t talk much in class like you.”说实话听到这句我心里并不好受。诚然,中国的课堂不像美国那样积极热烈,而在美国的大多数学校中,考试成绩最好的总是中国学生。也许中国学生在其他人心目中都只是呆板而缺少创新的考试机器吧。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一句台词:你永远不会理解,中国学生为了赢得考试所付出的辛酸。美国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不断创新中成长,中国学生在应战考试的汗水和付出中成长。我们并不一定要评判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孰对孰错,不管处在哪种体制下,我们都只有努力做好自己。

关于美国学校,其实很多人都有误解。以前总听到有人说美国学习轻松课程简单,其实不然。在和那里的学生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即便是在美国,学生也要应付各种考试,而他们的数学课也已在学习函数的奇偶性。也许他们有更丰富多彩的活动,但不管在哪里,似乎都逃避不了竞争。

American Sights

美国很多景点都是我们不陌生的:自由女神像、华尔街、第五大道、时代广场、联合国总部、新世贸大厦,他们是美国的象征,也代表着整个国家的繁华和精神。

然而这些却不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这次美国之行最大的收获除了认识新朋友外,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参观了哈佛、耶鲁和麻省理工。我知道这三所学校是无数人心中梦想的高等学府,同时也几乎是最难考进的学校。我们这九个参观的学生中也许没有人能进入这三所学校学习,但是我们九个人,也没有人会忘记参观的那一天心中的震撼。

一进校园,虽没有“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那么夸张,但学校里的学生不管是在路上戴着耳机夹着书本匆匆走过,还是在街旁的星巴克喝着咖啡交谈,甚至在草地上野餐小憩,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年轻的活力和对知识的严肃认真。当这三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和这些新鲜的血液相融,那些古老的建筑仿佛也重新获得了青春。能在这三所学校学习的学生无疑是幸运的,然而他们也是足够优秀,付出过足够的努力。当他们每天穿梭在红色的古堡之间,在全世界的羡慕中研究高深的课题的时候,一切汗水都是值得的吧。

6.我所认识的企业文化 篇六

还拿办公软件模块考证题目来说,

观察书上习题的要求:使用SHEET2工作表中的数据, 以“成绩1”为关键字, 以递减方式排序。

由于我们平时做了很多的练习, 所以学生很快做出来了。

但是, 如果考官问:将本班成绩表, 以总分为主从大到小排一下。

学生:???

我们仔细来看一下, 考官的“本班成绩表”“总分为主”“从大到小”替换了习题中的“SHEET工作表中的数据”“以‘成绩1’为关键字”“递减方式”。虽然有三处不同, 可是表达的意思却一样, 那么学生为什么就“没做过”“不会做”“没学过”了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

很多同事也许会遇到此类问题, 老师很冤枉, 明明成绩那么好嘛!学生也很委屈, 优秀的成绩是我对习题的熟悉, 两遍, 三遍……那我要问:既不是老师的误导, 也不是学生的惰学, 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想想, 有答案了吗?嗯, 我的回答是:环境!绝对是环境!

没错, 其实影响我们最大的, 就是环境。这个答案在郭思乐教授的《基础教育之本:保护和依托儿童学习的生命自然》文章中可以找到, “和谐就是美, 就是自然和社会共同之道。一个简单的例子是, 所有的社会规则总有着一定范围的生活情理性。比如只要你驾车在马路上冲了红灯, 你就立即感到自己处在险境之中, 这种险境还不只是会收到交警的罚单 (规则层次上) , 而是真正的碰车的危险 (生活情理层次上) , 你可以不知道要收到罚单, 但你必定可以看到危险, 前者的规则是社会的, 后者的情景是自然的。”郭老还举了一个例子, 在社会中的婴儿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语言。我想, 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 在中国出生的小孩———在中国语言的环境影响下, 绝对说不出英语。

这统统都是环境惹的“祸”!

现在我们再来看刚才的那个问题, 老师教好, 学生好学, 唯独环境忽略了———是在学校, 班级或者是机房, 反正不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社会, 更不是以后所身处的岗位。

为了学生在学校实验中来感受到毕业才有的环境, 我们必须营造一个气氛———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氛围。所以我在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中多选择“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 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材目的,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 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活思维, 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实效。

我母亲在教学中也经常使用情景创设法, 她在教授学生减法, 加法以及四则运算的时候, 将班级创设成市场, 在虚拟购物中, 完成四则运算的教学任务, 效果很好, 学生在嘻笑玩耍中, 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 真正实现所谓的“玩中学”。

说得不是很清楚, 我就拿本人所教授的一个课例来说明下。

此课程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是准备, 实施与评价。

1 准备阶段

1.1 针对学生准备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要通过学生内化并显现出来, 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针对学生做细致的教学准备, 创设课堂知识情境的教学行为也必须针对学生做细致的准备。

这节课是在讲完Excel相关的知识点之后, 进行的总结练习, 这堂课有三个目标和两个难点。

知识目标:我们检查下他对表格操作的能力, 根据Excel相关知识点, 并有已经有的知识结构索引, 探究新的知识点。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Excel操作平台获取表格, 筛选表格, 和处理表格的能力。

情感目标或者说觉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的兴趣, 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办公室表格处理事务的能力。

教学重点:主要是相关知识点的检查落实和探究任务的完成!

教学难点:主要是探究任务的完成和任务的评价!

1.2 针对知识的准备

教师一定要熟知所要教授知识的内容, 课堂知识情境的创设不是漫无边际情境渲染, 而是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 立足于知识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有的放矢。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一定要有知识的根据, 根据知识教学目标要求提炼情境, 使情境精炼, 不会占用和浪费课堂教学资源。因此, 课前必须认真研究知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据此创设合理的知识情境。

在这堂课开始前, 我肯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处理表格的能力, 决定来个华山论剑, 比比剑法, 推出一个“老板的任务”, 其实我创设的知识情境问题就是:“怎样理解老板的任务并更快地完成”。在这堂课中, 不仅我和学生的身份变了, 而且我们要以这个身份, 叙述一个故事并完成其任务。

故事是这样的, 在元旦的第二天, 做为老板的我, 非常希望了解上一年员工的工作情况, (对于员工的总业绩, 员工的月工资, 业绩最好的员工的名单等) 我叫来我的一些专门处理表格的秘书们, 限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我所布置的任务。秘书们五人一组, 先完成的秘书组评为今年的优秀组。当然, 这个老板就是我———老师, 手下的秘书就是我的学生们。

公司老板索要的年报表, 为一个大任务, 将大任务分散成为若干相连的子任务, 各个子任务串联起Excel的相关知识点,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 运用启发式教学和联想比较法促进学生去想, 去感知, 去解决问题。

2 实施阶段

开始, 秘书们会拿到一份由秘书长下发的原始数据, 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完成后交由老板。在完成的过程当中, 就会对以前学过的Excel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提升, 我在任务中完全扮演一个老板的样子, 将语言也用那直白的, 比如说, 筛选出业绩大于3万2千的员工名单, 我会说“给我看今年业绩3万2千以上员工的名单, 其他的我一个也不想见!”, 在以‘总业绩’为关键字, 进行递增排序的时候, 我会说“把总业绩排一下, 我要看从小到大的, 前面的三个我要炒了他们!”等等,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老板索要报表———办公室白领处理报表”这样的一条线而展开任务!秘书们争做优秀组, 基于以前综合课来比较, 整个气氛活跃、轻松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 在实施阶段中, 由于我的角色是一位老板, 所以在此阶段“秘书”出现的错误我不会马上当面说出, 不仅如此, 如果有“秘书”来问操作步骤, 我也要装作很生气的样子“训斥”他:“给你工资干什么去了?”“平时你都在干什么?”“我会做要你干什么?”等等, 课堂的气氛可能会更加轻松。

有的教师会纳闷了, 哪有不回答问题的老师?正所谓,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当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时, 教师马上点头示意, 并且迅速把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 而当学生说出错误答案时, 教师往往往会紧锁双眉。长此以往, 我们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印象, 凡是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都是正确的, 最终产生这样的依赖。试想, 有了这样想法的学生还会有探究的欲望吗?在探究中, 还会有失败的经历吗?要知道, 在真正的社会中, 是没有老师在身边时刻进行评判的。所以我们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充分相信他们, 同时也让学生相信自己, 敢于想, 善于想。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 去证明它们的对与错。证明错误, 是一种勇气, 也是一个锻炼。最后重申:我不是不回答, 而是不立刻做出反应!

3 评价阶段

评价是管理的重要手段, 它具有反馈和调节的功能。我在这堂课中采用多元及全评价。全评价即全程评价由秘书长跟踪记录, 主要内容为:个人参与完成小组总进度百分比, 组内最快完成个人, 组内最少出错个人等。公平,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果, 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反之则反。所以我对出错最多, 速度最慢, 参与完成最少的个人采用多元评价, 即从多个方面来考查秘书的工作, 例如秘书工作时的态度, 出错是否勇与承担责任等。这种评价麻烦但效果好。因为全面考察我们的学生, 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可见, 多元评价很能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课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以上就是我的论述, 我们要想让学生在将来的社会选择中获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以学校的纪律为保证, 以社会的要求来锤炼他们。

摘要:作为一个计算机教师, 在面对社会对其信息技术需要的高要求, 教学内容更新快的情况下,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本文就“情景”教学模式在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课中如何设计, 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举出自己的案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

7.我所认识的刘晓艳 篇七

她很认同从赚钱与否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和我们公司的理念非常一致,我们也很在意这个问题。”我当然很高兴她这么说,但也以为她仅仅是附和一下而已。不过,其后我发现,她的确非常看重为投资人赚钱这个根本问题。

好几次,在与媒体高层围桌而坐的聚會中,刘晓艳忧心忡忡地说,“从整体上看,基金行业规模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老百姓投入的本金,基金公司没有为投资人赚到多少钱。长此以往,情何以堪?这个行业值得反思!”

通常来说,这种聚会以谈天说地和叙旧为话题。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发自内心地谈到对行业的忧虑,并不多见。尽管这样,刘晓艳并不是一个古板和无趣的人,相反,她温文尔雅、兴趣广泛且颇具思辨特质。

说实在的,基金公司不是让人省心的地方——市场波动,规模排名,业绩考核,人员跳槽……焦虑和压力无处不在。因此,有的基金公司领导对属下大发雷霆,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总有那么一些人,你不发火,他(或她)不自觉。可刘晓艳说话轻言细语,完全不像某些统领企业的女强人那般风风火火、疾言厉色。她说话和办事,一般都相当温和。以温和的行事方式,让所管理的部门高效而有序地运转,绝非易事。

刘晓艳非常喜欢读书,看上去,她更具知性特征而非老总色彩。每每读到一本好书,她就短信与好友分享读后感,她对诸多问题的思索穿越时空,文笔则流畅优美。与她熟悉的媒体朋友,一般不大称呼她“刘总”,而更习惯称她为“刘博士”。

刘晓艳还是有点儿浪漫情结的人。在繁忙的公差中,她时常能发现自然之美,以此调剂紧张的工作压力,“周末来山里开会,今夜月光明亮、清朗。对天空、星星的迷恋,是自小就有的,那种遥远、斑斓的感受,会让我觉得世界很恬静,也让我觉得人类那点儿事都是小事……”至今,在我的手机上,还有诸多她阅读和观察之类的感悟短信。

8.我所认识的詹天佑200字作文 篇八

今天,老师让我们预习第五课詹天佑,我认真的读了一遍又一遍……

课文以总分的行式主要的强调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分写了詹天佑不怕困难和嘲笑毅然接受任务;他不顾生命危险冒着黄沙满天,狂风怒号的天气坚持勘测路线;詹天佑以最短的时间机智的开凿了居庸关和八达岭的隧道;还巧妙的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减少了坡度的。

9.我所认识的企业文化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平凡之中见深远、叙议结合的写人记事的笔法。

2、理解蔡元培先生作为“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说明:当今天的教育正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中的痛时,再一次缅怀渐行渐远的蔡元培先生显得多么的重要。冯友兰先生以哲学的方式走近了蔡元培,提炼出蔡先生崇高人格的整体特征:“极高明而道中庸”。最可贵处更在于作者没有因为人物精神的抽象而流于平板,而是以平白朴素的语言叙事议论,于平凡处见人物的境界,而这种精神境界正是蔡先生成为“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的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圈点品读、勾划重点词句和具体段落,学习本文以平凡见深远勾画人物,以叙议结合的方式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2、 难点:对蔡元培先生“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境界内涵的理解。

说明:高中阶段学习写人的文章,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写出了怎样的一个人,更应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写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

蔡元培先生的精神境界之高令后人仰视,对其精神境界内涵的理解是难点。高明的作者巧妙地选取平凡的事例来勾画一位“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大教育家形象,又以精粹的议论恰当地点出了蔡先生的精神境界的内涵。这是本文的独到之处,我们要重点领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感知人物 1、你了解蔡元培先生吗?交流一下。

2、今天我们来学习〈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文中我所认识的蔡元培先生是怎么样一个人?用文中一句话来概括。

1、交流蔡元培先生的事迹,(学生对蔡先生的了解可能是肤浅的,这不要紧,只要初步了解人物的生平、学业、事业、人格即可。)

2、作者认为“蔡先生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教育家”。 1、 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为此后学生能层层深入地理解蔡先生的品格精神作铺垫。

2、 抓住关键句,迅速切入本课的重要内容,

朗读课文,品读重点段落、词句,把握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2、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展示蔡先生作为教育家的`风采的?

3、要求:

学生圈划,品味,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可挑选印象最深的来谈,不必面面俱到) 1、学生散读课文。

2、学生圈划、品味。

3、 挑选印象最深的描述来把握人物形象。

人格之大:

第一印象:初识即感受蔡先生的“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气象。

第二印象:作者为办证明求见蔡先生。感受到先生的超乎事务、萧然物外的气象。

第三印象:作者作为接待委员会成员在纽约接待蔡先生,再现先生的书生本色。

第四印象:蔡先生为留学的北大学生演讲,极写先生的慈祥诚恳的气象和风趣的语言格调。

第三、第四印象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中年教育工作者的一句话,北大学生的一个整齐动作都是侧面描写。

事业之大:

改变校风:提倡为学术而学术。

以能者为师:不论派别,不分老幼。

领导新文化运动:突出主流方向。 采用散点式的阅读赏析方式,为的是放开学生的思维。这实际上是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圈划、概括、赏析、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蔡先生的大教育家风采。

深入文本

梳理结构 1、上述材料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梳理本文的结构

2、“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这是两大端是否可以交换顺序?为什么?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23自然段。 1、学生浏览文章,同桌交流,全班交流。作者抓住“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两大端来组织材料。

开头(第1自然段)

春风化雨(第2至9自然段)

兼容并包(第10至第22自然段)

第23自然段小结前两端

结尾(第24自然段)

2、不可以交换顺序。

理由:第2自然段到第9自然段从亲眼所见写起,紧扣题目中“我所认识的”一语;“兼容并包”可以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举措,一种制度。而“春风化雨”则是个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更难得。只有这种境界才会有“兼容并包”的举措,才有可能成为大教育家,正所谓“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作者赞美的正是蔡先生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此环节由品读文章“写什么”开始转向探究“如何写”。 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和结构安排严谨有序,体现了高度的概括能力和驾驭能力,可资借鉴。梳理结构也是对主旨的更深刻的认识过程。

深入文本

探究写法 1、蔡先生作为近代最大的教育家,其业绩和事迹可谓超然卓著,但作者似乎多写细小平凡之事,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在表现“春风雨化”和“兼容并包”的教育两大端时,文章所用的表达方式是否相同?

3、写人记事的文章通常以记叙为主,为何要议论?(可与雨果的《巴尔扎克之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作比较)。

齐读第9自然段,理解“极高明而道中庸”内涵。

1、蔡先生一生事业之大,广为人知,本文着力要表现的是先生的人格精神。那些平凡的小事恰恰从不同角度展示一个大教育特有的“蔼然仁者”的气度及魅力!这是平凡之中见深远的笔法。

2、叙生活小事,彰显人物人格之大,平凡之中见深远。而议论则将先生的精神上升到哲学层面,这是作为哲学家的冯友兰的独到之处。

3、此处之“道中庸”不是没有是非曲直,而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大心胸,是接纳天地风云的大包容,是“润物细无声”的高尚境界。 文学艺术美在独特。以平凡小事写中国近代最大的教育家,以小见大,并以恰当的议论升华主题,抓住这两点便是把握了该文的精华。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用叙议结合方式来表达情感时水到渠成地解决的!

总结全文 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从主旨与写法两方面谈。 赞美蔡先生的崇高精神境界。以平凡小事写人的内在精神品格。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此环节很传统,稍嫌呆板,但必不可少:让学生明白此课所得。

布置作业 用平凡之中见深远的笔法写一个你尊敬的人。 完成作业 读写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

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透过事例把握主旨,理解蔡先生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境界的内涵;探究以平凡见深远的写人记事的特点,摄取片断品味平实而细腻的如茶的语言风格。

练习举隅

1、作者与蔡元培仅一面之交时,就感到蔡先生是一位“慈祥诚恳”的“蔼然仁者”,这种印象可靠吗?说说你的看法。

2、文章第22自然段写道:从19到19仅仅两年多时间,蔡先生就把北大从一个官僚养成所变成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把死气沉沉的北大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战斗堡垒。这里的“名副其实”具体指什么?“战斗”指什么?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在写人记事时适当地插入议论的语句,请找出一处,谈谈其表达效果。

10.我所认识的胡风夫人——梅志 篇十

那是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重庆作为国民党最后撤退的根据地,定为陪都。当时的我是一名流亡学生,随着大批无家可归的青年,沿着滚滚的长江南下,来到重庆,进入从上海迁来的复旦大学读书。

当时在学校里凡是从战区来的学生,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分文不交,并且还要靠贷款维持生活,贷款的数目仅够买笔墨和牙刷,冬天连袜子都没得穿。我们认为最有钱的人就是教我们的老师,事实上,他们菲薄的工资,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也是吃不饱饭。

复旦大学请了许多名教授,戏剧家曹禺、洪琛和演员赵丹、白杨以及文学家巴金、老舍等常到校作报告和参加联欢。在给我们教课的老师中,印象最深的是教“文学概论”的胡风。有一次秋末冬初,瑟瑟寒风从简易教室的窗户缝里刮进来,吹得我们身上直打抖,胡先生缩着头走进教室,身上穿着单薄的长衫,脚上穿着白布袜子和草鞋。他主讲鲁迅先生的文学思想,当讲到《呐喊》时,心情很激动,声泪俱下地抨击着旧社会对人类的践踏,有时他气得将草鞋脱下来拍打着讲台。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融入了那苦难的人生。同学们都认为胡风先生是左派的好老师,都很尊敬他。

解放后,第二次文化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各地作家会聚一堂。在会上,我的丈夫叶君健和胡风相遇,互相问候之后,胡老师便直截了当地对君健说:“你的夫人是我在复旦的学生,记得她是北方人,是一个很热情的学生。你告诉她,老师有件事拜托她,我的家属留在上海两地分居,很不方便,并且开销太大,请她留心为我在北京找间房子。”

君健说:“我回去一定转告她,她应该为老师效劳。”

君健回家告诉我找房子的事,还督促我说:“可见你在学校是个调皮的学生,毕业这么久老师还记得你,你多托一些人赶快解决这个问题。”我对君健说:“那是因为他是左派老师,我是左派学生,并不是我调皮。”想到我们刚到北京时找房子的辛苦,我下决心一定为老师帮这个忙。我像为自己找房子一样重视,我见人便托,逢人便问,终于在我们居住的胡同南口找到了一处房子,房主因欠了人家的债急于卖房低债。我立刻和作家协会联系,房子是前后两个小院,共十余间。胡老师一看便很满意,就把那套房买了下来。不久胡师母梅志带着70多岁的老母以及两个儿女小风和小山从南方赶到北京新居,我们两家在同一胡同的一南一北,成了邻居。

胡师母迁到北京以后,我成为她的向导,他们家诸多杂事,她都找我咨询,我也尽所能帮她解决:家中的保姆是由我介绍的一个贫苦的农村孤儿小芳,老实可靠。作家协会还为他们家配备了一位勤务员,我们喊他为小翁。

君健的工作很忙,每天从办公室回家,手中还捉了一大包未看完的稿子开夜车。我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有时帮他整理,也忙到深夜,很少抽出时间访亲探友。但是对于胡家的关心,好像是分内的事,每周我得到胡师母家去一次,希望能帮她做点事。有时我也拉君健到他们家坐一会儿。在他们家里也曾遇见过胡先生的几个年轻弟子作家,如陆铃、卢甸以及其他几个文艺爱好者。

他们家中共7口人,老少三代,加上当时文艺界的人常来常往,还有崇拜胡先生的年轻人造访,胡师母支撑这个家很不容易。

1954年的一天,大约晚10点钟左右,我和君健还在整理文稿,听见门外有人轻轻地喊:“叶太太,您没睡吧?我是小芳,请你出来,我有事告诉你。”

我来到门口,她说:“今天上午胡家被抄了,胡先生和胡太太都被带走了。然后让小翁回单位,接着问我是谁介绍的,我只好说是您介绍的,他们还用小本记了下来。”我听完小芳的话禁不住喊了一声:“这是怎么回事?两个人逮捕?这是不可能的事!”小芳小声说:“我是偷偷跑来的,最可怜的是老奶奶(梅志的母亲),她整个人都傻了。”我将此事告诉君健,他也不能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

“胡风事件”确实连累了很多人。我俩也像惊弓之鸟,不敢和外人联系,只有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切听天由命。

我和梅志认识时间不长,关于她的经历不十分了解。但是她给我的印象是聪明、能干、有坚强的意志。她年轻时和胡风都参加左联的工作,一直在鲁迅先生身边。梅志和胡风的结合可谓志同道合。其实,她的文学功底也很深,曾创作出儿童文学《小红帽脱险记》。如果不是陪胡先生遭受20多年牢狱之冤,她还会写出更多的作品,这是文坛的损失。

梅志将老母和两个正读书的孩子小风和小山丢下,随胡风老师去新疆坐牢,正是因为她的坚强,对胡风的呵护,才把胡风拯救复苏。

梅志出狱后,我去拜访她,她对我说:“我知道,我们被捕后,你和君健一定受到连累,我爱莫能助,经历磨难,你们能活下来,不容易。我们只有向前看,你的老伴也走了,他是个好人。”

11.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识 篇十一

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一个团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与内部整合的过程中,习得的一套价值观,行为模式和基本假设,团体的新成员以此作为了解,感知,思考相关问题的基础。通俗的理解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如何提炼与设计。让我们参照某些大企业的做法。一是先找几位从创业到发展全过程都参加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讲三段有关企业的典型事迹。二是把重复率最高的事迹整理出来,进行初步加工。三是找几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把整理好的事迹讲给他们听。四是把专家和有关企业领导集中封闭起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加工,从中提炼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事迹精神的词。这些词经过加工,就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和理念。

12.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 篇十二

一、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接受的、可以传承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标准的总称,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物质文化是外显的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以及企业的品牌等。精神文化主要指隐性文化,包括价值观、信念、作风、习俗、行为等。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外显形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管理哲学的应用和具体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营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必不可少的要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在广大企业家群体中达成共识: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树立企业形象,密切企业与社会、员工之间的关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企业组织内部形成基本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并渗透到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之中,通过软科学的方法,实现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从而更好地完成企业各项任务,实现企业所肩负的使命。

二、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企业经营思想、价值标准、企业作风、传统习惯、道德伦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有机整体。建设企业文化,运用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正成为我国许多企业领导的共识。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是企业“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融汇在企业的观念和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当今时代,如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那么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是没有希望的企业,这早已是当今企业界的普遍共识。美国《财富》杂志曾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管理战略也无法成功。可见,企业文化多么重要,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严峻形势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含量日益加大,商品竞争的背后是文化含量的竞争。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只能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固定要靠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靠自身的硬投入,但同时还必须靠自身的高文化素质,靠文化的软投入,并把这两者

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合力。所以,有效的软投入打造全新的文化竞争力,有形的硬投入是有限的,无形的软投入是无限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的规模、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硬要素逐渐减少差距的形势下,那个企业的软要素投入越大越有效,那个企业就越有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可能性也越大,文化竞争力就强,文化这种软投入可以给硬投入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经济和文化的结合,可以肯定的说:“企业形象靠文化来塑造,企业声誉靠文化来传播,企业素质靠文化来提高。”

四、企业一年的发展靠领导,三年的发展靠制度,十年的发展靠文化。可见企业的发展有赖于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续。进入市场经济后,企业的价值观和职工的价值观,企业和职工的行为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旧价值观的交合,既有继承弘扬,又有冲突撞击,急需积极引导,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也使职工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制度文化来规范约束职工行为外,就必须培育良好的软环境,以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来规范和约束企业职工的行为,企业文化的特点正是以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企业职工的行为,引导职工在经济运行中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抱团打天下,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在集体智慧中实现个人价值,体现企

13.我所认识的流媒体 篇十三

初识流媒体

记得在2006年,我上大三,在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学习图片摄影。一次,我们的院长杨晓光老师在讲评作业时,向我们展示了国外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照片的形式。后来这种形式有了它的名字——流媒体。

那时对流媒体的印象遥远而又陌生,更多时候是在区分它与幻灯片的差别。当时,面对即将到来的找工作问题,像很多同龄人一样,我满脑充斥着躁动与不安,无暇顾及流媒体的意义与前景。当时的努力只是停留在尝试这个层面上。很想在这里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来阐述我已经了解多少关于流媒体的东西。但是那个时候我确实一无所知,只知道一些国外网站的链接和杨院长的理念。但是今天看来,那些链接和院长的理念无比珍贵。

转眼到了2008年,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一年有着特殊的意义,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对于我来说,除了亲历上述的事件以外,我得到了想要的工作,在《京华时报》做一名摄影记者。也在这一年,我失去了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一个人——我的院长,杨晓光老师。2008年的秋天,他在尼泊尔拍摄一个流媒体项目时不慎车祸身亡。

那年的秋天很美,经常可以看到蓝天和白云,只是少了一个人分享。他对我,就像父亲。不记得他究竟教过我多少东西,只知道他教会我如何做人,做一个男人。

那时我知道,是该好好思索关于流媒体的一切了。

流媒体的魅力

2009年4月,我拍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媒体作品——《十个人的生命接力》,讲述关于10个尿毒症患者在无力支付透析费的情况下,如何自助生存的故事。从那时开始,我明白为什么要用流媒体来呈现故事。

静止的影像会有独特的魅力,但是在讲述故事方面,单纯的静止影像有它的局限性。观众很难通过单一影像体会人物当时的环境和状态,在故事延续上容易忽略很多重要细节,特别是在网络上呈现作品时。现在的读者多是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以往单纯的图片、文字、或者图陪文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他们需要看到更多,或者说更直观的了解事件本身的细节。那么录制现场的环境音、采访、和动态视频能帮助我更好地讲述这些故事。

流媒体作品一般不会太长,1到2分钟、或者稍微更长一点。流媒体作品的时间长度和你正常浏览十几张或者更多图片的时间相当。但从一部流媒体作品中,你能了解更多事件的细节。这些细节也许会在十几张图片之外讲述关于友情、亲情、甚至是爱情的故事。

以前总有朋友问我,流媒体和短片或纪录片有什么区别;或问我在一部流媒体作品中图片多一点好,还是视频多一点好。今天我想说,其实没必要区分影像之间的形式与框架,不必强加自己去摄取固定模式的影像素材。如果我说让你用心体会,此时此刻你到底应该去拍摄视频还是照片,确实有点悬乎。但总可以考虑一下影像对你来说意义何在,为什么去拍摄那些影像,这就是问题本身。意义和故事其实要胜于展现它的形式。讲故事的方法有很多,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图表、动画,其实都可以帮助你展现你的故事。2009年起,我尝试拍摄不同风格的作品《One sing,One dance》、《2009CHINA》、《A big house》、《A man in the forest》等几十个流媒体作品,它们之间没有相似,因为我还在试图找到更多的方式来帮助我讲述故事。

讲不一样的故事

《A man in the forest》是今年拿到荷赛奖的作品,讲述关于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护林员保护海南黑冠长臂猿的故事。能拿到这个奖,我真的高兴,高兴了整整3天,这是我学习摄影后一直梦想拿到的奖项。但从第四天开始,我知道,生活还要继续,拿奖只是对过去的肯定,只是骗自己离梦想更进一步的动力。这种动力会让我思索更多关于影像的意义。我不知道下一个流媒体作品是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但它会是不同的。

上述的文字仅是我个人认识和了解流媒体的一点过程,其中很多观点和想法并不能代表正确,当然,我也不希望有任何误导,只是作为一个正在学习的影像工作者,也很希望能听到更多关于流媒体的建议和意见,我的邮箱是(photo21th@126.com),愿结识更多摄取影像的朋友们。

14.我所认识的企业文化 篇十四

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文艺、教育、知识、意识与科技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目标、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的总和。

一、如何认识员工认可企业文化

1、从员工忠诚度向心力可以看出企业文化能否被员认同。

忠诚度是指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依恋和信任程度,忠诚度越高,企业人员流失就越少,员工抱怨也就越少,即便企业遇到困难,员工也会与企业共同面对,而不是选择辞职逃避,企业文化是否被员工认可,从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即可看出,我们企业管理、技术干部近几年流失较少,说明他们基本是认可我们的企业文化的,但操作的最基层员工流失率较高,一方面是工薪收入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对企业文化的不认同,要么认为我们的经营没有意义,要么不清楚我们的目标,或者看不到企业的希望。

企业生产过程是复杂的,遇到的问题会很多,这些问题往往都与人有关,如产品质量,企业要求精益求精,标准,员工不认同会觉得主管或质检故意与他过不去,很容易与员工发生矛盾冲突,员工就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员工最大可能就是选择消极应对,或怠工,或发牢骚,抱怨,甚至离开,如果员工认同我们的企业文化他会认为主管是职责所在,是为了企业利益,也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至少是为了改进工作,如果绝大多数员工都是这样认识,就说明企业向心力较高,从员工向心力可以看出就可看出企业文化是否被员工认同。

2、执行力强弱可以反映企业文化是否被员工认可。

执行力是企业制度贯彻执行,企业文化认同接受程度的考量尺度。

执行力强,企业制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很少被打折扣,企业就令行禁止,生产现场整洁,员工生产热情高,生产管理有序,生产效率高,完成任务好,企业文化就会被更多的员工领会认同并自觉践行。

执行力弱,企业制度形同虚设,企业文化被认为是虚假懵人的,企业的多数员工没有归属感、安全感,企业文化哪怕是正确积极向上健康的在未被大多数员工接受前,企业有令不止,生产现场赃乱,员工士气低落,生产管理混乱,生产效率低,完成任务差,企业文化没有深入人心。

因此从执行力强弱我们就可看出企业文化被员工认可的程度。

3、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

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现念。

如果假设人性恶,企业就会将管理制度建立在防止人性向其本性发展的基础上,如果假设人性善,企业就会将管理制度建立在尽量发挥人善意的基础上,西方企业管理制度多是建立在上帝制造人,人生来平等,生来有罪的基层上,他们更容易合作共事;中国人从小受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影响,管理制度对员工的限制相对西方较少,加上中国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贵贱尊卑思想严重,合作意识差,因此更需要企业文化来整合统一思想。

企业文化是伴随企业成长逐步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企业创业过程中的优秀传统和追求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精髓,例如我们企业的“艰苦奋斗”,“精诚团结”,“努力学习”,“创新超越”等等。

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企业特别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创业初期条件都很艰苦,向我们企业,创业初期办公是石棉瓦房,工作时间长,节假日少,如果员工都贪图安逸,大手大脚花钱,企业的家早就被败光了,企业就根本没有生存机会;

为什么要精诚团结?企业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商场就是战场,没有统一指挥,没有合作,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各唱各调,各行其是,不要说取得良好效益,连任务都完不成,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将失败。

为什么要努力学习?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下,公平竞争,企业是靠比谁产品价格更优惠,技术质量水平更高,服务更好,交货更及时,行业内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更新颖的产品,更先进的工艺技术,更低廉的成本参与竞争,不学习,必然落后,竞争失败只是早晚而已;

为什么要创新超越?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的观念也在变,老是抱作旧产品老产品生产,老是使用旧的管理制度和理念是行不通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体,企业只有不断创新,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制度,新的企业文化,才能超越自我,超越别人,走在行业前沿。

二、如何建立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

1、寻找制定一个正确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固有的,是企业创业发展过程中整理归纳提升建立的,正确的企业文化应当高尚健康,鼓舞人心、爱憎分明、特色突出,包括的内容不能是低级甚至是垃圾的东西,要能打动人心,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企业员工的信仰,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的“信徒”,让他们相信企业所作的一切都是为社会和全体成员及相关者服务的,企业在制定制度、执行政策过程中要公平、公开、公正,该奖则奖,该惩则惩,突出企业行业或产品特色。

2、将员工集中起来进行宣传贯彻。

企业文化是企业创业者缔造的,也许共同创业的员工知道,但是大多数新进来的员工并不清楚,因此,应当将员工集中起来进行宣传贯彻,我们每年的重大节日如元旦、春节、五

一、国庆等都举行升旗仪式,就是要让员工搞清楚我们的企业文化什么,这就有些类似于宗教的祭祀活动,或许宗教信徒的祭祀活动上,信徒都是虔诚的,但我们的升旗仪式却是庄严神圣的,面对雄壮悲怆的国歌,我们每个员工的心灵又得到一次洗礼,企业文化也相应得到一次升华。

3、有步骤地推动企业文化的建立。

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而逐步推进,企业草创期,可以很简单,企业发展壮大了就应当更加丰富,让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对于老员工,要不断通过各种活动,通过一些制度的贯彻去让他们对企业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认同,让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几句口号,而是行动的准则和指南,让他们自觉成为企业文化的践行者;对新员工要在进厂时进行培训宣传教育,要让他们从不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到了解,从了解到理解,当然,要让新员工理解企业文化,还必须让他看到企业从领导到基层都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而不是口头说说实际是挂羊头卖狗肉,让新员工从理解到相信,从相信到成为践行者,这需要通过不断的活动加以推动。

4、将企业文化固化、制度化。

企业文化经过从简单的创业者的价值观到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企业文化体系,是需要企业从创业初期的小企业到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的历练,当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后,就应当将企业文化通过一些标记固化下来,如厂徽、厂歌、商标、厂服、标语、核心价值观等,让这些带有浓厚的企业特色的印记的符号、理验深深烙印在员工的思想之中,用企业规定和制度来保证企业文化能得以推行,谁不融入和反对企业文化就是违反企业制度,水就会受到处罚,谁最能张扬企业文化,谁就应当被奖励和表彰。

5、合符企业文化的留下,不合符的走人。

15.我所认识的曾国藩论文1500字 篇十五

土木124班 08070312409 李德智

摘要: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於一师。其论学兼综汉、宋,以谓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一贯之以礼。惜秦蕙田五礼通考阙食货,乃辑补盐课、海运、钱法、河堤为六卷;又慨古礼残阙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如戚敬元所纪者。论者谓国藩所订营制、营规,其於军礼庶几近之。晚年颇以清静化民,俸入悉以养士。老儒宿学,群归依之。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时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遇将卒僚吏若子弟然,故虽严惮之,而乐为之用。居江南久,功德最盛。

关键字:

生平事迹 功过 影响 评价

参考文献:

《清史稿·曾国藩传》 纪录片《百家讲坛之曾国藩》

说实话,我对曾国藩的认识并不是很多,在我的印象中,每次提及这个历史人物,听到的是大家对他不同的看法,有说他是成功的,也有说他是个坏人,卖国贼之类的:直到后来上了历史课,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多,对曾国藩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才渐渐了解他的事迹,能正确的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在网上搜了不少节目讲诉曾国藩历史的,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在当政时所做的事,以使自己能正确的看待这个人物。

历史对曾国藩的评价不一,就我所看到的,是赞扬他的的居多,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化运动。而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倡导者、最早的实践者正是曾国藩。不仅如此,“第一个上奏提出‘师夷智以制船造炮’的人是他;还是第一个派人出洋购买成套‘制器之器’者的人;

在当时,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太平天国除了有上述功绩之外,也有它的过失。

仔细想想,我觉得他们对曾国藩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下面的几件事情上:第一是对待罪犯方面,开就地正法之先河.第二是对待太平天国的俘虏方面,有人说他太过严酷,所以获名“刽子手”;第三就是所谓的天津教案,其后遂得卖国贼之名.细细想来,曾国藩所创造的就地正法.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就地正法当然是不对的,是不可取的.即使在古代,对罪犯的行刑也是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的。然后是对太平天国的俘虏问题,记得一次战役之后,曾国荃获得为数不少的太平天国俘虏,他奏请曾国藩将这些俘虏收归到自己的队伍中,曾国藩明确指示,这些俘虏必须统统杀掉.后来曾国荃也是含着眼泪看着这些俘虏被一个个杀掉。当时的人们在此之前一直评价曾国藩太过残忍,说曾国藩软弱有余,刚强不足.现在想来曾国藩不是软弱,是屈伸自如,关于曾国藩当时处死这些战俘的理由他没有在家书中提及太多,只是一直以恳求同时也是不容商议的语气要求曾国荃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我想曾国藩当时这样做是出于速战速决的考虑,战争的时间越长,人民的伤亡就越大,国家的消耗也就越大,两害相权取其轻,国藩应是不得已而为之。

最后是天津教案,尽管我现在还是无神论者,但是我知道,戕害教堂育婴堂婴儿做药材严重违背天主教教义,其次所谓用婴儿做药材,所谓人血馒头,这些观念在当时的西方是不存在的,这些概念本是我们民族糟粕的显现,现在却拿自己的丑处去指责别人,我深感不齿。

这大概是曾国藩的被后人评好评坏的事迹,其实对我个人来说,我认为曾国藩是属于褒大于贬的,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洋务运动的开山人物。曾国藩虽然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犯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是从他的整个一生来看,可以说是功大于过,太平天国在后期已经转化成为一个封建制的神权主义政权,曾国藩镇压了它,结束了两个封建政权长期对峙的局面,有利于中国的重新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客观上减轻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干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于开展洋务运动问题。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他创立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设立翻译馆,奏派幼童出国留学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6.我所认识的作者大头马 篇十六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古怪的杂志。比如手头这一本叫《不。艺术》。封面有一个大大的“恠”字,我敢说,十之八九的人都认不出。当然我也认不得。这杂志其实很潮。豪华版,栏目设置也古怪,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文章,比如马蒂斯的炼金术、妖怪史写作中的人情与妖娆、最陡的钱之类。其实这杂志办得相当好,我就很喜欢他们的妖气。他们肯把这么贵的杂志寄给我,并不是我和编辑有交情,只因为那里刊有大头马的文章。

大头马离家上学后便开始居无定所的生涯,我的地址常被她丢给编辑,于是时不时地我会收到各类杂志和稿费。收到最多的是《看电影》。她小时候是这本杂志的读者,后来身份改变,成了作者。那还是高中时期。她有一个好朋友“土老师”,网名叫灰土豆,曾经是这家杂志的编辑,影评人。后来土老师离职北上读电影研究生去了,大头马后来也去了北京。这两个超级影迷兼影评人的交情那是没话说的。他俩认识那还是十年前,我和朋友草地君在一起吃饭,特意带上彼此孩子,没想到,草地君的公子开口就问,你是不是豆瓣上那个大头马。前一阵大头马在欧洲玩,去德国时,特意见了做访问学者一年即将整装归国的“土老师”。在合肥时,大头马便常出没“土老师”家,至今家里还有一袋从土老师家里借来而未还的碟片。

大头马在小说集《谋杀电视机》中,说她三年级便开始发表作品。其实并没有那么早。我记得三年级时她刚刚开始学写作文,愁眉苦脸的,每篇作文都干巴巴几句话就结束。只在报纸上发表过一个原创的笑话。大头马那时候也并没爱上写作,她那时候是个疯孩子,上蹿上跳的,像个男孩,但静下来时还是喜欢看书,而且看得很多很杂。大人看什么,她会摸着看。做报纸的,有的就是报纸,各类新闻她都熟悉。

一年级时,我们家有了一台“386”的组装台式电脑,要一万多块钱。1998年时报社有了互联网,大头马开始触网,从此开始她的“神游时代”,开始用那台电脑写东西。很快她便写了一篇千字文“网上行骗记”,说她在天涯冒充成人和大学生及海龟招摇撞骗的故事,文字突然变好了不说,还写得生动诙谐充满趣味,我转给校园版朱编辑,居然第二天便在《花季雨季》给发了出来,还上了头条。别人误以为是我的影响,毕竟我和朱编辑是同事,可他是本报最著名的铁面编辑,从来只看质量不看关系的。在他手里打造的校园版,一度成了合肥城餐桌热议最多的版面,到现在也无人达到并超越,成了本报的某种经典。那时候活跃在校园版的小作者,成了很多中小学生膜拜的偶像,十年过去,那些小作者都长大了,离开了合肥,还是会有人想起他们。想起他们的文字在校园版闪闪发光的年代。大头马是看着这个版长大的孩子。她后来也成为这个版的作者。再后来,她成了儿童文学作家伍美珍的笔下人物。

《鬼马小女生》的主人公便叫大头马。“大头马是我认识的一个小女生,她长着一个鼓鼓的额头,看起来有点像半个乒乓球,所以她叫自己‘大头马’。大头马喜欢周星驰,喜欢上网,在网上灌水、写小说,还向往小资生活。她不喜欢老师,最喜欢钱;成绩一般般,从没当过三好生。”这本书到现在还在再版中。有一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大头马新书出版的消息,便有一位也是作家的章同事惊呼说,他女儿章陆一杭也读过这本书呢。那个时候,大头马开始有点知名度了,据说老火车站附近一度还有过叫“大头马”的小饭馆。是网友开的,那人当然也认识大头马。叫她去吃饭,但大头马并没去过,只是闲聊时偶尔会说起。

伍作家笔下的大头马当然是个文学形象。这本书应该算是记录大头马早年捣蛋生涯的最好记事本。有部分内容改编自大头马的博客文章。有部分内容是作家采访大头马口述。还有三分之一是作家本人的原创。

母亲形象在大头马笔下不多,偶尔出场也是被她编排的对象。作为母亲的我忍不住会抗议几声,她会解释说,那是小说嘛。既然是小说,那就随她编排吧。她在中学时代已经发表过不少篇文章,以智力写作见长,在她笔下,让人感动的人物似乎压根就没出场过。其中一篇写老师。先抑后扬。这是她笔下唯一一位感动人的人物。那篇文章现在看来仍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大头马的文风,有人说有翻译腔。某种程度上倒也是对的。她吃面包多过吃米饭,啃西方文学远超中国文学,连红楼梦都没读过,更别说其他名著。但对西方文学经典,却一读再读。她买书买得很疯狂,只要换地方了,必会往家里运回一箱箱书。上学的时候她曾经买过一套七百多块钱的知识性读物,也是很想买的书,可买回家后,没见她看过几本,全都竖在柜子上格,想来她是不会再看的了。

她的文字有深度,有时候抽象,有时候又高度理性,当然也嬉皮。这样的文本有时候不太好读懂。有的小说便有网友说看不懂。不过,我是能读懂的。毕竟了解她的写作轨迹和心路历程。记得有一次,她写完一个小说传给我,我表扬了她。她回一句:你居然能看懂?

主持人:靖力

好书推荐请发至:johannes_cq@163.com

所以,《无人生还》是一个特例。孤岛杀人,本格流派的典型特征,却又没有侦探,分别以每个人的视角叙事。在这过程中,逐人死亡、相互猜疑的情节次第展开

看过不少推理小说,从西方的柯南·道尔到阿加莎·克里斯蒂,还有日系的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等。其中,可能是受東亚文化影响太深,一直以来,都更为喜欢本格流派,而非社会派、变格派。

西方的阿加莎,最接近本格流派的作品,可能就是这部《无人生还》了。因为一直以来,西方都不推崇以侦探为视角的推理小说。正如悬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所说:真正的悬念是一开始你就知道有凶案要发生,你甚至知道凶手打算怎么做,比如一颗炸弹被放在箱子里,那么接下来所有时间你都悬着心,既想知道炸弹会不会响,又想知道人们会不会或怎么样发现这枚炸弹。对于西方推理作家而言,推理小说更加追求的是一种画面感的呈现,这与本格推理的侦探视角虽然并不冲突,然而也难以融合。

所以,《无人生还》是一个特例。孤岛杀人,本格流派的典型特征,却又没有侦探,分别以每个人的视角叙事。在这过程中,逐人死亡、相互猜疑的情节次第展开。我们可以在后来许多小说、电影中看到曾借用类似的场景和角色设定。而就内容来说,《无人生还》构思巧妙的故事、细腻的心理刻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都非常吸引人,几乎所有人一开始读就难以释手。

更重要的一点,在悬疑和惊悚类的影视、动漫如此泛滥的时代,推理小说的文字还能有这样的吸引力,就已经足够经典了。

不止一位作家说过(印象中有三毛),读一本书如同谈一场恋爱,对方不可能完美,但只要有那么一个理由,或者只是一种短暂的感觉吸引你,你都会记住对方。《无人生还》并不完美,老法官作为凶手的许多手法看上去太轻易了,但是它所提出的游走于犯罪与非罪边缘的概念,让我感慨万分:一个人落水了,不去救,或者不尽全力去救,是不是一种谋杀?一个人因为伪证而进了监狱,结果在狱中被别人杀害,证人是不是也是凶手?许多问题,至今未有人能给出明确而使人信服的答案,这是这本书最大的悬念。

上一篇:pocib实训心得下一篇:故乡的柿子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