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 第一单元教案(精选9篇)
1.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 第一单元教案 篇一
1、长城和运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3)指名理解词语(4)齐读出示的词语(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难点: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7)背诵全文。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奇迹(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课后反思:
2、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6/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体会,“星罗棋布”、“碧波浩淼”等词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星罗棋布”、“碧波浩淼”等词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地图,解说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2、出示投影: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3、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体会有关词语的意思。(2)认真朗读课文,能大致说说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浩瀚:广大。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
2、在课文中画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
同桌互猜字,并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五、作业
抄写生字三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2、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并相应板书)
二、精读感悟
1、过渡: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了什么?(2)还从哪儿看出岛屿的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3)指导读1、2两句。
(4)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说)(5)指导朗读第3句话。
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4、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学,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2)四人一小组讨论。结合理解“蕴藏”“用之不竭”。
(3)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生自由试读,再比赛读。
5、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我们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1)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2)这些句子你们都读懂了吗?试着用彩色笔画下来。(3)指导学生边想象边创作绘画。(4)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这样画?(5)指导朗读。
(6)看图,试背第3自然段。
三、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2、仿段练习。
以“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板书:美丽的南沙群岛 课后反思:
3庐山的云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2. 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3. 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
3、庐山的云雾 4. 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 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1. 听写生字词。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 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 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 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2. 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 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 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5. 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 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8. 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 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 1. 配乐朗读全文。
2. 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3. 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教学板书: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习作一 看图作文 教学目标:
1. 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教学重点;1. 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教学难点;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 图上有几个人物
2. 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4. 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
5. 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这些问题。
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a.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b.展开想像。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c.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d.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三、学习写法,尝试写作
(1)看图选择内容。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2)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评议。
四、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 同桌先看图口述 2. 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 师生点评
4. 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指导誉写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一 看图作文 教学目标:
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教学重点;
1、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教学难点;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 教学过程: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按笔顺正确书写“隶”“族”“嘉”3个字。
2、读一读,区别几组音近字的读音。
3、区别同音字、字形相近的字并练习组词。
4、认识打比方的句子,体会打比方的表达作用。
5、熟记8条成语。
6、回忆过春节的感受,并按要求根据图意做口述。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隶”“族”“嘉”3个字。(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笔顺练习书写,了解笔顺。(4)说说哪个字难写,难在哪里?(5)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嘉”字。
3、练习
学生练习,根据情况及时小结。
4、反馈
1、展示好的作业,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强化练习。
二、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轻声读8个词语,注意区别。(2)指名读词语。
(3)学生讨论交流每组加点字读音的区别。
3、练习
学生边读边记,读准容易混淆的字音。
4、反馈
将词语打乱顺序读,注意集体纠正。
三、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分别读一读这四组字,注意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2)要求学生从这四组中找出同音的一组字。(3)分别引导学生比较同音字的异同。(4)要求学生找出另外三组字的异同。
3、练习
(1)学生尝试填写。
(2)学生分组练习口头组词。
(3)选择最有把握的最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4)自由读一读。
四、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分别找出句中表示比喻的词语。
(2)指名读,想一想,两句中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了?(3)小黑板出示,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效果。
(4)让学生考虑,是否句中带有“像”就是使用了打比方的手法? 出示:小红长得像她的妈妈。
3、练习
反复朗读,加深印象。
二、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2)教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读。(2)同桌练习读。
4、反馈
(1)集体齐背。(2)指名背。
第三课时
一、第六题
1、审题
(1)谈话揭示话题:快乐的春节(2)指名读要求
(3)进一步明确要求。
2、指导
(1)分小组讨论:今年的春节,你过得好吗?
(2)出示教材中的图,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幅图的内容。(3)选择其中任一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准备进行口述。
3、练习
(1)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来说。(2)学生分小组口述。(3)上讲台练说。
4、反馈
(1)对学生的口述,进行适当的评点。
(2)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地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后反思:
2.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 第一单元教案 篇二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三、根据要求答题。(15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大海()的宝库()的微笑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变幻有()有()有()有()气象()()
3.照样子写词语。
湛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灿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起春天,你会想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简称所代表的省、市。
苏()
浙()
京()
四、填空。(40分)
1.像________穿行在大地,_________,________蜿蜒。________山海关,________嘉峪关,________不朽的诗篇。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______、________等人间奇迹。
2.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_______都是美好的,每一个______都托起________的浪花,一________,一簇簇,仿佛是______在挥舞着一。
3.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________的一缕轻烟,_______就变成了________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_______,还没等你看清楚,它又变成了_______在北冰洋上的_______……
4.你看它那双翅膀被
高高地托起,在________划出一道弧线。
5.如果此刻你就站在桑兰的面前,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花瓣飘香》一文中的小姑娘是个____________的孩子。
7.“________雨纷纷,_________欲断魂。”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_》。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0分)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庐山的云雾有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用了几个打比方的句子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___________的特点,选出其中一个完整的比喻句,并把它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这段话的写法,以下面这句话开头,写一段话。
傍晚,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千奇百怪的云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20分)
以“为×××画像”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同学、老师、家长,也可以写想象中的人。写之前先画一幅画,画好了再写,先描写他的外貌,再描写他有哪些性格或爱好。
《三年级(下)第一、二单元学习能力自测部分参考答案》
一、岛屿驾驶谱写笼罩施展惶恐绒布承受千姿百态星罗棋布
二、sì jì chóu shèn g dìzēng
三、1.2.3.4.5.江苏浙江北京
四、略
五、1.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2.千姿百态千变万化3.略4.略
3.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三
【教材简析】
课文是一首诗歌。诗歌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词句清新优美,富有感情。课文的第一节 “我学会了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和信”,交代了写信的工具是笔和纸,但书信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第二到第五节的内容分别是“替雏鸟给妈妈写”,“替花朵给蜜蜂写”,“替大海给小船写”,“替云给云写”和“替树给树写”,内容充满童趣和想像力,以及真挚的情感。雏鸟写给妈妈的是家信,花朵写给蜜蜂的是邀请信,云给云写、树给树写的是朋友之间的互勉信„„课文最后一节点明了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雏、鸟、巢、己”。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积累主谓结构的词语。
2.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4.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工具。【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从谈话入手,请学生说说如果要与不在身边的朋友、亲人交流时通过哪些途径?打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写信等。教师相机出示课题。
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曾经给谁写信,或是收到谁的信,信中的内容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相机小结。家人之间交流的是家信,朋友之间也可以书信来往,还有邀请信等。为阅读理解课文做铺垫。
·字词教学
与阅读教学结合。引入新课后,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查字典或是读读课后的注释。“雏”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字义,了解“雏鹰”的意思。注意正确书写“巢”字。
·阅读教学
初读课文,出示句式练习:我想替 给 写信,信的内容是。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内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再读课文第二到第五节,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雏鸟盼望妈妈快些回巢的焦急;花朵希望蜜蜂快来采蜜的真切;大海对小船的鼓励;云和云、树和树的相互勉励。
读课文第一节,质疑:为什么信要用心来写?指导学生联系课文最后一节理解。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最后一节,理解句子的含义。学生默读前,要明确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考。可以联系课文内容。
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指导
把词语补充完整时引导学生寻找这些词语构成的规律,但不要出现主谓结构这样的术语。然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加强积累。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在学生完成后,要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所以„„”这组词语可以将有着因果关系的句子连起来。而表示原因和结果的两句话,顺序可以颠倒,这时可以用“„„是因为„„”连接。·语言实践
模仿课文写几句诗,先可以让学生说说想给谁写,写什么内容,再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某一节,组织诗句,最后进行交流。
【实践活动】
收集作家用书信格式写的作品,如《假如能给我三天光明》等,然后介绍给大家读一读。茉莉花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我”和妈妈养茉莉花的一段经历。作者不仅将茉莉花的变化描写得非常具体,而且写出了随着茉莉花的成长,“我”不断变化的心情。刚把茉莉买回家时,“我”是“焦急地盼望着它能早日开放”,可是“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时”,我失望得“不再关心它了”。当我发现茉莉花露出绿色的花苞时,是那么“惊喜”,茉莉花盛开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7个。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
2.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抓住相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背诵课文第四节。4.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出示茉莉花或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了解的茉莉花。茉莉花开放在夏季,花朵洁白,虽然小,但是香气淡雅袭人等。然后揭示课题。
·字词教学
引入新课后,结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然后检查。
·阅读教学
初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教师可以出示阅读要求:(1)自学生字;
(2)课文主要记叙一件什么事?用下列词语说一段话。精心照料 不再关心 发现 开放了 送来了
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可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词句。“焦急”、“惊喜”直接写出了作者的心情,而“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等语句后渗透的是作者的失望,“„„绽开了张张笑脸„„”等语句又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喜悦。在学生感受到这些心情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
深入学习课文,可以让学生边默读边划出课文中描写茉莉花的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具体地描写茉莉花的生长过程,尤其是描写开放的茉莉花的颜色和香味?
·练习指导
比较词语中的“盼望”和“希望”是近义词,盼望是“迫切地希望”的意思,从“我”精心照料茉莉花的举动,以及“焦急”的心情来看,选择“盼望”更合适。“惊喜”是包括惊奇和喜悦的意思,当作者在失望地不再关心茉莉花后,发现茉莉花生长良好,即将开花时,除了惊奇外,还应该有一种愿望即将实现的喜悦,所以在这里用“惊喜”更合适。这个练习可以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
划出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所划的词语好在哪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语言实践
指导学生学习第四节描写茉莉花的写法,将自己喜欢的花介绍清楚,具体。教师的要求要因人而异。
【实践活动】
选一篇自己喜欢的古今中外作家以“花”为题的诗歌、文章,并且写一两句理由,介绍给同学看。
*3 我画什么
【教材简析】
这是一片小小说。文中记叙了一群孩子一起阅读了《神笔马良》后,幻想能拥有这样一支画什么,什么就变成真的的神笔。大家想像如果真有这样一支神笔,而且只能画一次,可以画什么,有的想为自己的足球队画一个真正的足球场,有的想画凉棚为警察叔叔遮风挡雨„„当父母都是盲人的张小丽提出要画好多双眼睛,为父母和他们的工友送去光明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如果真有这样的神笔,一定先让给小丽。孩子们善良的心灵令人感动。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慢条斯理”、“欲言又止”的意思。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4.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马良拥有的神笔具有怎样的魔力呢?如果你拥有这样的一支神笔,想画什么呢?
出示课题。
·字词教学
以学生自学为主。
·阅读教学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读课文,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小朋友,并且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由。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刮脸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儿童渴望长大的心情。课文通过小贝当来到理发店与理发师的对话,以及贝当故作姿态的举动,来体现他自以为长大的心理的。尤其是“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等动作,“我是大人了,你应当叫我贝当先生”,“我要像他一样”等语言无不体现了小贝当的天真可爱,使人忍俊不禁。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5个。能够区别4组形近字“剃”和“递”、“镜”和“境”、“换”和“焕”、“轮”和“论”。
2.学习用“但是”造句。3.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按要求划出词句,并且根据人物的表现体会人物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5.体会孩子渴望长大的迫切心情。【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刮脸
释题:刮脸就是平时说的刮胡子。
·字词教学
与阅读教学结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嚷”字。
·阅读教学 初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读课文:谁刮脸?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贝当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自己的理由。交流时,要求学生能够说出贝当是个天真可爱的、渴望长大的孩子。
要求学生再默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能够体现贝当天真可爱特点的词句。学生交流时,教师可以相机小结学生划出的是贝当的语言、动作,而人物的表现能够反映人物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贝当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充分表现他的天真无邪。
再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理发师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文中的理发师非常幽默,面对贝当这样的孩子,他并没有责备,而是充满爱心的逗他顽。指导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出理发师的幽默风趣。
最后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指导
区分形近字并且组词,引导学生从形声字入手进行区别,声旁表音,形旁表意。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说说这些字还有哪些形近字,加以区分。
用“但是”造句,要在反复读例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但是”前后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发生了逆转,然后造句。先口头交流,再写下来。
·语言实践
续编故事。听了理发师的话,小贝当会有怎样的表现?想像既要合理,又要能反映贝当的天真可爱。先口头交流,再写下来。【实践活动】
收集幽默故事或是笑话,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交流后,评选出班级里的小笑星。给妈妈的礼物
【教材简析】
课文叙述了南南自己动手,别出心裁地用小石子为妈妈做生日礼物的故事,感情真挚,充满童趣。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到第三节主要写了南南用小石子制作生日礼物。
第一节从南南“每天放学回家,总要在路上捡一两颗溜圆的小石子”,几个星期过去了”等词句中,不难发现南南为准备做了精心准备,想让妈妈高兴的孝心令人感动。第二节和第三节写了南南自己动手做礼物,他有条不紊地制作过程也反映了南南对妈妈的爱。第三节中,作者用“„„先„„再„„最后„„”等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将制作过程写得非常清楚。
第四到第六节写妈妈生日那天,南南送上自己的礼物。妈妈得知南南有礼物送给自己时,非常高兴。当她打开盒子,发现这份奇特的礼物,充满了惊喜,因为她从南南的礼物中看到了儿子对自己的爱。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7个。积累AABB形式的词语。
2.仿照课文第三节,用“„„先„„再„„最后„„”说一段话。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区别“高兴”和“惊喜” 意思,体会课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
4.体会母亲获得孩子送出的生日礼物时的喜悦心情,懂得对自己的父母表达爱意是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给妈妈的礼物
启发谈话:妈妈过生日时或是三八妇女节时,你有没有送给妈妈礼物,是什么礼物?
读了课题后,你想要了解什么内容?
谁给妈妈礼物?是什么样的礼物?妈妈收到礼物了吗?心情如何?
·字词教学
与阅读教学结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镶”字,换部首口字旁就是第四课中刚学的“嚷”。“塑”字的部首是“土字底”。“沫”的右边是“末”,不要写成“未”。
·阅读教学
承接启发谈话,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自学生字,然后根据回答引入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觉得南南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南南是个聪明的孩子,对妈妈充满了孝心?重点学习第一节和第三节。指导朗读。
再读课文第一部分,质疑:课文中为什么要具体地描写南南涂的石子非常漂亮?一颗石子代表南南的一份新意。
出示:五颜六色的小石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好看极了。望着它们,南南心想: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默读课文:划出写出妈妈心情的词语?想想这两个词语能不能对换?为什么?指导朗读。
·练习指导
积累AABB形式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不要停留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这样的简单词语上。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词语重叠后与原来的词义有什么不同,找出词语重叠后往往程度加深,有一种强调的作用的规律。
·语言实践
用“„„先„„再„„最后„„”说话,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有话好说,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
【实践活动】
设计新颖别致的生日礼物,主要是要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要将礼物的做法说清楚。童年的朋友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课文写了“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小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并且立誓“永远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文中的“我”对童年的朋友充满的感情,连那只玩具小熊似乎也是有生命的,略显伤感的故事不禁将读者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思念起自己童年的朋友——有生命的或是没有生命的。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默读课文,边读边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按要求圈划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童年的朋友 小时候,你有哪些朋友?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谈话时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人,玩具、摆设、书籍等都可以是童年的朋友?
·字词教学
以学生自主识字为主,教师在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正确书写“喂”、“命”。
课后练习时,可以加强同音字的区分:克和刻、代和带等。·阅读教学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中童年的朋友指谁?作者为什么认为他是自己的朋友?他和作者之间发生一件什么事情?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 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的?圈划出有关的词句。指导朗读第四节,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起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对自己的自责。
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默读课文,划出描写小熊的句子,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质疑: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出小熊的陈旧和可爱?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指导
加部首组字再组词,引导学生从形声字入手进行区别,声旁表音,形旁表意,以此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的发生。
体会联想句的作用,可以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教师不要出现术语,而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加上作者的想像,小熊仿佛有了生命,更加突出了作者与它的深厚友谊。
·语言实践
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学习第三结节时,进行说话练习: 小熊一大一小的眼镜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对小熊说:“。”
【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童年的朋友是谁?讲一个发生在自己和他(它)之间的一个故事。
【参考资料】
本文的作者是前苏联的维·德拉贡斯基。
综合练习1 【教学目标】
1.复习部首查字法,确定带点字的意思。2.区别“果然”、“居然”、“突然”的词义。3.懂得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句子。4.阅读短文,学会读懂文章。
5.语言实践活动,举办书信展览,进行说话训练。6.熟记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7.学习书写左窄右宽的字。【教学建议】
1.复习部首查自字法的步骤:一查部首;二数笔画(除部首外有几笔);三查页码;四选字义。尤其是选择字义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煦”是温暖的意思;“骄”在“骄阳似火”中是“猛烈”的意思;“焕”的意思是光明。
2.“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的相符。“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先指导学生理解词义,再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3.排列句子的顺序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这些动作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先„„再„„最后”这些词语看出句子的顺序。4.阅读短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复习日记的一般格式。5.语言实践活动,课前应该给学生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多方面的收集资料,然后在班级里进行展览,使每个学生都有材料可以交流。在此基础上,要求将故事讲清楚,讲具体。
6.三句名言都是有关学习的,学习要发奋努力,要有志气;要专心致志,切忌半途而废;经常复习和练习。
4.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 篇四
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
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
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
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
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
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
(以上各题均由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
二、拓展练习
1、想想做做9
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收集题中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班级交流汇报。
2、P14思考题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讨论。
对学生正确的解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3、商业大厦的牛奶,原价每盒7元,现降价为每盒6元。人民商场同样的牛奶每盒7元,买4盒送1盒。小华要买5盒牛奶,你建议他在哪家商店买比较合算呢?
4、校园美了,我们的城市更美了。不过,一些非法广告到处张贴,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少先队员们积极地清除乱贴乱画,请观察下面的数据。
三年级 以每分钟清除18张的速度,共清除252张广告。
四年级 清除乱贴乱画387张,共用9分钟。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⑴ ⑵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1、对想想做做6、7两题进行质疑,对困难学生进行启发。
5.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五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 走进大自然
单元内容:1.燕子 2.古诗两首 3.荷花 4.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2.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从课文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单元教学时数:13课时
1、燕子
2、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设计思路:
本课画面生动优美,教学时从看图入手,使学生感受画面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指导看图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观察顺序。对远山、湖面、稻田等可以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对燕子可以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②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如通过观察燕子的颜色、翅膀、尾巴,抓住燕子的外形特点。③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并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样的情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还应再将图文对照,如燕子落在电线上,“多么像五线谱啊”,就可以通过图文对照加深理解。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
2、出示插图,看图并引导叙述图意 ①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 ②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
③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四、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1)、默读思考: 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的性情特点的句子。(2)、讨论解答(3)练习背诵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 4出示画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观察飞行中的燕子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观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指名读比喻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③、练习背诵
六、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讨论交流:
课文从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分别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二、指导、检查背诵
1、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
2、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背诵。
3、检查背诵(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三、指导识记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读音。
2、交流识记方法,重点指导“俊”、“拢”、“奏”的写法。
3、练习书写。
四、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预习《
2、古诗两首》。
板书设计:
羽毛
外形
翅膀
尾巴
赞 热
燕子
飞回
增添生机
美 爱
春 大
姿态优美
天 自
飞行
速度快
然
心情高兴
停歇
电线―――曲谱 燕子— 音符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设计理念:
古诗的学习以诵读为主,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所感所想。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诵)/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第二课时
(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学习所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自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3、荷 花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三、设计理念(以人为本)
人,虽为血肉之躯,却因有情而显得血肉丰满。儿童,更是人小情多,可称得上“情感的王子”。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阐述无不表明“情”乃文之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折射出作者丰富的情感。《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我”去公园赏荷,陶醉于白荷花的丰姿神韵,与荷融为一体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情,文亦有情,“课文――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就是教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点燃、去传递、去深化化,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起伏,与文共鸣,与景相融,物我两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2)指名读,正音(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的美读出来。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么?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4、指名说
5、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6、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姿势。
7、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引读课文
看着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觉得陶醉了。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2、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看图,体会这种感觉。
4、说说自己看后的感觉。
四、指导背诵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来吗?看课件背诵。
3、指名背诵。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花。板书:
闻 香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想 变
4、珍珠泉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珍珠泉何以为珍珠”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以问促读
1.在黑板上写“泉”: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 教师:对,“泉”是指“从地下流出的水”。
2.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个字吗?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描写了清澈的泉水,谁来读读有关句子。
3.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珠(教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谁见过珍珠?来介绍介绍。
二、以疑促读
1.请同学们再次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要读出问题来,然后尝试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2.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
三、以赛促读
1.珍珠通常晶莹剔透,历来为人们所爱。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为什么课题中要加上“珍珠”一词呢?下面请大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作者家乡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珍珠泉”?思考以后在小组比赛朗读交流。
2.全班朗读交流,估计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到理由,教师相机引导:(1)泉水青绿,如晶莹的珍珠。(2)水泡闪亮,如彩色的珍珠。
四、以评促读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水泡给人怎样的感觉?从哪里感觉它像珍珠?学生有感情朗读,特别是“水泡闪亮闪亮的等句子。再读,你还喜欢哪些对水泡的描写,为什么?请学生来读一读,然后互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能还喜欢水泡的有趣。特别注意以下地方——嘟噜——嘟噜,扑哧一笑,还有第五自然段的三个问句,都要体现“有趣”。
(2)泉水晃荡,泼洒一路珍珠。多么富有情趣,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评一评。(3)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珍珠?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
五、以品促读
1.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流露在字里行间,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吗?如果学生回答有难度,让学生通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从读中品味、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2.课文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特点。出示例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句子是怎样描写景物特点的,学生互相读、交流、评价。
3.其实,老师这儿还有一篇类似的文章叫《趵突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与这篇文章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似点。
六、以用促读
1.用赞美的语气感情朗读全文。
2.摘录喜欢的词句,背诵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珍珠泉
语 文 园 地 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课前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第二、三课时习作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第五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例:大小 多少 东西 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1)自由读成语
6.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 第一单元教案 篇六
第一课
童
年
备课人:罗x
备课时间:XX.9.6
教学时间:XX.9.8
备课类型:详备
第一课时《摇啊摇》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口风琴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四、引导学生用口风琴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
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导入:聆听《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3、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4、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
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口风琴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 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童年的回忆》
教学内容:、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
2、歌表演《童年的回忆》
3、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4、选用内容:学习用口风琴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
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忆》,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
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引导学生用口风琴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
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
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歌曲《摇啊摇》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一)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导入:(放背景音乐)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
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
2、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
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板书:
快
慢
<难点解决》、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2、可请一学生扮小兔跳,一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并板书。
3、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
(三)听辨练习:用LU模唱3
6三个音
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
势表示并用LU模唱。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时《小酒窝》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酒窝》
2、表演歌曲《小酒窝》
3、欣赏乐曲《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小酒窝》,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
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
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四、引导学生用口风琴演奏歌曲《小酒窝》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
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
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器乐小练习。
二:新课学习:、导入:(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2、听录音(学生交流,可动可唱)
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随音乐拍手感觉)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结合口风琴进行视奏练习。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用LU哼唱:重点:
0
6│3
0│5
0
5│6
0│
5、节奏朗读歌词(重点读准:左边
0一│个
0│右边
0一│个0│读准八分休止处)
6、录音,轻声跟唱。
7、教师范唱(学生边轻声随唱边拍手)。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9、轻声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0、分组排练表演唱。
1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
演。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
2、听歌曲
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感觉象即可)幻灯出示歌词
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6、编创与活动
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也可用竖笛参与演奏。
7、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7.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 第一单元教案 篇七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教者心语: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 1~2页例
1、例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 力。
(二、方法与过程
1、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的算理。
2、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解决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具、学具准备: 单元主题图,情景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 主题图,不出现对话框
教师: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 1:我想知道体育馆有几个区? 学生 2:我想知道 A 区有几排,每排有几个座位? 学生 3:我想知道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请图中的小朋友来帮助我们好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点击小朋友依次出现对话框。教师: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学生 1:A 区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 2:市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 „„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抽出:“ A 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进行解决。要求体育馆 A 区有多少个座位
二、明确任务,学生自学
1、学生自学例 1,根据图中的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试着说一说应该怎样算,并得出得数。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同桌交流各自的算法。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教者心语:
2、学生代表汇报: 我是这样想的:① 10个十是 100, 48个十就是 480。思考: ② 40×10+8×10。③ 48×5+48×5。④ 48×2×5。⑤ 10×6×8。⑥ 48×9+48×1。
⑦ 48扩大 10倍,就是 480。
教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 能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 法。
教师: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第 2页的算一算,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请同学们 观察这 4道题(包括 48×10 ,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学生 1:我发现每个算式中都有 10。学生 2:我发现他们都是两位数乘 10。
学生 3:我发现一个两位数乘 10就在这个数后面加一个 0。
四、针对问题,学生讨论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如果两位数与其他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 教师出示:25×30 学生 1:25×30,先算 25×3=75,再用 75×10=750,所以 25×30=750。学生 2:25×3=75,在 75后面添上一个 0,所以 25×30=750。学生 3:25×6×5=150×5=750。学生 5:30×5×5=150×5=750。„„
教师:同学们想得好, 计算得也很正确, 有的同学把两位数乘整十数变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 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口算;也有的同学采用把两位数先乘一位数,再把积扩大 10倍 的方法。大家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五、讨论有异,教师引导
教师:以上方法哪种方法最简便呢? 学生(众 :25×3=75,在 75后面添上一个 0。这一种方法最简便。教师:用最简单的方法计算第 2页的算一算中的 3道题(集体订正。
六、导中存疑,难点讲解
教师:为什么算 25×30,可以先算 25×3=75,再在 75后面添上一个 0,就可以呢?(因为 3个 25是 75,那么 30个 25就是 750。
七、联系实际,学会用知
1、学生互相出题算一算。(教材第 3页课堂活动。
2、看卡片算积,一个小朋友拿卡片,另一个小朋友说积。(教材第 3页课堂活动。
3、完成练习一:1、2、3(集体订正。
八、归纳整理,整体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交流。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教者心语:
2、这节课学得怎么样,给自己打一个等级吧。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 3页例
3、例 4。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经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学习过程,会正确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二方法与过程:通过自学、交流,小结,得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乘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口算生活 中的乘法问题。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口算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看谁聪明,能把根据这些算式的特点把它们分成两类? 78×20 30×56 20×40 90×81 43×50 70×40 50×60 90×50 学生:我想把这些算式按“只有一个因数是整十数”和“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来分。教师:同意他的标准吗?请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把这些算式分一分。
学生将算式分类后汇报,教师板书: 第 1类 第 2类 78×20 20×40
30×56 70×40 90×81 50×60 43×50 90×50 教师:请大家用简便的方法口算第 1类算式。(集体订正
教师:(指着第 2类算式这种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的算式我们叫它整十数乘整十数。这节课 我们就先来探讨这种乘法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明确任务,学生自学
计算 20×40(先把这道题变成我们学过的算式,再计算。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
2、学生代表汇报。
学生 1:我把 40看成 4×10,先算 20×4得 80,再算 80×10就是 800。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教者心语: 学生 2:我把 20看成 2×10,先算 40×10得 400,再算 400×2就得 800。
学生 3:我这样算,先算 2×4得 8,再在 8的后面添上两个 0。
四、针对问题,学生讨论
教师:先算 2×4得 8,再在 8的后面添上两个 0。这种方法好。那为什么要在 8的后面添两个 0呢? 学生:因为 20是 2×10, 40是 4×10,实际上就是 2×4的积扩大 10倍后再扩大 10倍, 也就是扩大 100倍,所以就在 2×4的积后面添上两个 0。
教师:说得真好。同学们的这些算法都很好。大家运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老师为你们感到 高兴。
五、联系实际,学会用知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教材 3页的例 4。(集体订正,重点说出算法。
2、完成教材 4页的课堂活动。(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 5页5、6、7题。(集体订正。
六、归纳整理,整体评价
教师:今天你满意自己的表现吗?互相说说自己都有些什么收获? 教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利用旧知识来解决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其实在生活中, 很 多问题都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大家多想想,就会越来越聪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 7页例 5。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 体验计算方法的多 样性。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方法与过程: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 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 算式卡片,例 5挂图。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课程 w
1、(出示例 1卷笔刀图 教师: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卷笔刀吗?我们先一起来猜一猜。(请 每一个同学都猜测,并说说是怎样猜测的。
2、学生进行猜测,说说想的方法。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教者心语:
3、教师:怎样才能证明你猜测的答案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答案呢?(要计算出 12×14=?
4、教师:怎么算呢?我们没有现成的办法,你能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 12×14吗?
二、明确任务,学生自学
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决:12×14=?。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自己计算的结果和方法,并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① 12+12+„ +12=168(14个 12相加 ② 14+14+„ +14=168(12个 14相加 ③ 12×2×7 ④ 14×3×4 ⑤ 14×2×6 ⑥ 12×10+12×4 ⑦ 12×20-12×6 ⑧ 14×10+14×2 ⑨ 20×14-8×14
⑩列竖式计算
四、针对问题,学生讨论
教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4×12这道题。
教师:在计算像“ 12×14”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你认为哪一种方法适用的范围 比较广?为什么?(在前面知识的铺垫下应该是用竖式的比较多
研究竖式计算:(1教师: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1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做吗?(学生进行讨论,然 后全班交流
(2理解竖式中第 1步的算理。
教师用空白卡片将 14中的“ 1”遮住,像这样 12×4的题大家会算吗?试一试。学生得出 48。
教师:这里的 48表示的是什么?(4盒卷笔刀的个数(3理解竖式中第 2步的算理。
教师:算出单独的 4盒后又该算什么?(整十盒的 教师将 “ 4”用写有 “ 0” 的卡片遮住, 下一步怎样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 10去乘 12,得 120,表示 10盒有 120个卷笔刀。②用 1乘 12得 12, 2对着 4写, 1写在 4的前面。
五、讨论有异,教师引导
教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乘数十位上的“ 1”去乘 12得 12,这个“ 2”为什么要写 在十位上呢?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教者心语: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因为用 1乘 12, 1表示的是 1个十,得到 12个十,所以“ 2”写在十位上。②竖式第 2步求的是 10盒卷笔刀的个数,所以“ 2”写在十位上。
六、导中存疑,难点讲解 理解竖式中第 3步的算理。
教师:大家的理解都是正确的,这个竖式算完了吗? 学生:没有,还要把两项结果加起来。学生独立完成第 3步。教师巡视。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说一说 12×14用竖式计算的全过程, 一会儿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请几个学生说。
教师:那我们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 1:要注意数位对齐。
学生 2: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数时,积的末位一定要写在十位上。教师简要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七、联系实际,学会用知
1、完成第 7页试一试的题目。(3人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 2题.。(教师批改
八、归纳整理,整体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赶紧给同桌说说。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 8页例 6。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方法与过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 算式卡片,例 6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课程
教师:小青蛙今天要来考考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然后出示例 6的挂图。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教者心语:
二、明确任务,学生自学
1、根据挂图的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
2、自己列竖式计算。
3、看着自己列的竖式说一说每步的意思。
4、看着自己列的竖式说一说计算过程,用上先、再,然后等表示先后的词。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学生上台边讲解,边板书计算过程。
四、针对问题,学生讨论
25十位上的 2去乘 34,乘得的积的末尾应该对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五、练习实际,学会用知
1、完成 8页的算一算。(3人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第三题。(分两组比赛,看哪组做得有对又快。
六、归纳整理,集体评价
先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不促,再给同桌一个评价吧。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 9-10页例 7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景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很快算出得数。(二方法与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给定事例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 观察、分析及思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团队意 识。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课程
教师用课件出示十字路口红绿灯的情景, 画面只出现一个红灯亮时, 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发光 的灯的颜色?教师按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逐一展示,直到绝大部分学生 能猜中。
教师:你是怎么猜中的? 学生 1:3个灯依次按红→黄→绿的顺序依次不断地重复发光。
教师: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发光的, 生活中很多事物都隐含着一定的规律。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教者心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现规律”。(板书课题
二、明确任务,学生自学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 9页例 7的情景图。
教师: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 自己填一填书上的表格。再看看自己填的表格, 有什么发现?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学生填好后, 再在小组类交流各自的填法, 并说说自己的发现。最后选择一组同学到视频展示 台前汇报。
四、针对问题。学生讨论
教师:刚才大家观察了表格中已有的数据, 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各合作小组继续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教师:刚才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发现了表格中隐含的规律,请你用这种方法找一找 下列算式的规律。(第 10页课堂活动第 2题
(1 8×20=160(2 3×12=36 8×10=80 6×12=72 8×5=40 9×12=108
五、讨论有异,教师引导
教师:要想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必须学会观察和比较,善于归纳总结,六、联系实际,学会应用
1、完成教材 10页课堂活动第一题。(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10题、11题。(集体订正
七、归纳整理,整体评价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数学知识里隐藏着许多的规律,运用这些规 律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13页问题解决(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 探索综合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 交流。
(二方法与过程
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教者心语: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课程
课件出示运动会入场式的画面,同时播运动员进行曲。
教师:某地区的校际运动会开幕了,大家想去看看吗?(学生:想。教师:首先我们来到团体操比赛现场。(课件出示例 1的画面
二、明确任务,学生自学 1、找出信息和问题。
2、根据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
3、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学生一:先求 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再求 22所学校一共参加训练的人数。18×4=72(人
72×22=1584(人 综合算式:18×4×22 =72×22 1584(人
学生二:我先求 22所学校一共站的列数,再求 22所学校一共参加训练的人数。4×22=88(列
88×18=1584(人 综合算式:4×22×18 =88×18 =1584(人
答:参加训练的 22所学校共有 1584人。
四、针对问题,学生讨论
同桌说一说解决这个为问题的过程,两种方法都要说一说。
五、联系实际,学会用知
1、分组活动:第 14页上面的课堂活动。(先讨论出方法,交流,然后再动手操作。
2、完成练习三 1题、2题(两人板演,全班齐练,小老师订正
六、归纳整理,整体评价
1、教师:同学们今天学得真不错,自己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看来你们真得又长大了。
2、给同桌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14 页问题解决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探索综合运用除法、乘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 和交流。
(二)方法与过程 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课程 教师:希望小学的同学要去春游,学校准备给他们每人发一瓶矿泉水,但老师得考考他们,他 们都回答不要,他们想让我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学生:愿意。教师:大屏幕出示 14 页例 2 的情景图。
二、明确任务,学生自学
1、根据情景图提供的信息,自己列式解答。
2、列式前,写出你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如果先用的是分步,就还要再改成综合算式。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学生一:从“3 箱共有 36 瓶矿泉水”中,我们可以求出 1 箱矿泉水有多少瓶?然后就可以求 出 24 箱矿泉水有多少瓶了。
36÷3=12(瓶)12×24=188(瓶)综合算式:36÷3×24 =12×24 =188(瓶)答:24 箱共有 188 瓶。学生二:我做题的方法与上面同学一样,但我的出发点不同,我出问题开始想的,要求 24 箱 共有多少瓶,就应该知道 1 箱有多少瓶。所以我们应该先求 1 箱的瓶数。
四、针对问题,学生讨论 教师: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 学生通过讨论后,再汇报。如果有问题,教师再适时引导。
五、联系实际,学会用知
1、完成练习三:3、4、5 题(三人板演,全班齐练,小老师订正。)
2、课堂作业:15 页 6 题,16 页 7,8 题(教师批改)
六、归纳整理,整体评价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自己的学习状态满意吗? 教者心语:
江阳区方山学校教师学科设计 学科: 数学 版本:西师版 册次:第 6 册 主设计人: 教学部: 更新使用人:万里 教学班级: 龙华三年级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复习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整
十、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培养学生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方法与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练,回顾与整理本单元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课程 教师:同学们,我们愉快地学完了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今天老师要检测一下你们 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学生:愿意。
二、明确任务,学生自学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可以是表格、可以是文字、可以是知识树„„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小组合作交流整理的知识点
2、小组汇报:学生根据整理进行汇报,教师进行适当指导与点评并板书出本单元的知识脉络 图。
四、联系实际,学会用知
1、口算 17 页 1 题(开火车)2 完成 17 页 2 题(分组练习,小老师订正。)
3、完成 19 页 8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上台展练,重点说出解题思路。)
4、完成 19 页 9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上台展练,重点说出解题思路。)
5、课题作业:18 页 3、5、7 题(教师批改)
8.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 第一单元教案 篇八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是会话学习。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2、Let’s play 本部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动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
二、课前准备
1、将都是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
2、为班上学生准备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
3、为Let’s play中的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三、教学步骤
1、热身(Warm-up)
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词汇或日常用语。同时可利用本教科书开头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知的词汇如TV,CD,VCD,DVD,OK!Hi!Yeah!Bye!Cool!Wow!E-mail, cartoon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Ss: Hello, Miss? Mr„.(1)、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自然引出Hello, I’m„ /HI, I’m„
(2)、教师可戴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I’m Sarah.并用同样方式介绍其他人物。
(3)、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Sarah, Chen Jie, Mike的头饰说:Hello!I’m„
(4)、教师戴上Wu Yifan的头饰说Hi!I’m Wu Yifan.并与戴Sarah头饰的学生相互问好,并有意在分手时说Goodbye.(5)、听录音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请戴着Wu Yifan, Chen Jie, Sarah, Mike头饰的学生站在讲台前,另选一同学用眼罩蒙住眼睛,让Sarah等四位同学中的一个说Hello, 让蒙住眼睛的同学猜。如果猜中,要说Yes, I’m„如果猜错,要说No, I’m„ 猜对得一分。
(2)、表演A部分对话,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I’m 的发音,应为/aim/ 不能读成/em/.(3)、玩Let’s play中的游戏“击鼓传花”。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1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9.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 第一单元教案 篇九
1.看图、初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教学过程:
1.仔细看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图上还有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2.总结看图的方法。
(1)你是按什么顺序看这幅图的?
(可从主要画面到次要画图,也可从次要画面到主要画面。主要画面是三位女同学,次要画面是雨伞、斗笠、书包、鸡蛋、吊瓶。)
(2)除了按顺序观察图画外,还要注意什么?
(还要根据画面合理地去想象画面以外的事物,扩充画面内容。)
3.打开书,找出与图相关的内容自己读读。
4.读全文,读准字音。
5.检查学生预习自学情况,学习生字、新词。
“匆”:注意与“勿”区别。
“蔼”: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尊”:书写时不要丢掉里面的小“一”;意思要与“遵”区分;查字典可查“丷”,也可查“寸”。
“戴”:注意与“栽、载”区别。
“累”:部首查字法“田”、“系”都可查到。
“凑”:与“揍”区别。
“补”:左边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
“输”:左面“车”末笔的横改提,先竖后提。
“液”:右面“夜”的末笔是捺。
“扰”:与“拢”不同。“扰”右面是“尤”;“拢”右面是“龙”。
“玻”:“玻”与“波”组词进行区分。
“璃”:倒数第二笔是竖提。
“吊”:与“另”不同。“吊”下面是“巾”;“另”下面是“力”。
“瓶”:右面的“瓦”有四笔,不要把第二、三笔各错分成两笔。
“默”:左面“黑”的最后一个横笔和四点都是右上倾斜。
理解词语:
尊敬: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
肯定:一定,毫无疑问。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顺从:依照别人的意思,不违背,不反抗。
深情:感情深厚。
认识“憔、悴”两个字。
6.自由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7.学生质疑:通过初读课文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还有什么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养成尊敬老师的美德。
2、能结合图画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阅读课文学习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3、练习用“首先......然后......最后”说一段话。教学过程:
1.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天气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下午放学后,在病房门口,天下着蒙蒙细雨。)
(从同学们背着书包,病房门旁立着雨伞看出的。)
(2)图上的三位同学在干什么?她们的心情怎样?
(三位同学挤在一起,踮着脚,扒在玻璃窗上向里看的情景。)(她们迫切地希望早点看到老师。)
(3)同学们为什么都非常尊敬和爱戴王老师?
(因为王老师和蔼可亲,为了同学们健康成长,日夜操劳。所以,同学们尊敬、爱戴王老师。)
2.读课文,深入理解。
(1)读第2自然段“心意”是什么意思?
(对人的情意。)
全班同学的心意是什么?
(对老师的爱戴、尊敬、祝愿之情。)
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朗读练习)
(2)读第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她们为什么想早点儿看到王老师?
(因为王老师为她们日夜操劳,累病了,她们要带去同学们的祝福,祝老师早日康复。)
你还从哪个词、句中体会出什么?
(3)读第4自然段:
①你从“顺从”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遵守纪律,懂礼貌......)
②三个“也许”是什么意思?
(根据图,谁也不知道她们看见了什么,只能是联想看到了什么。)
师:看图作文,只有丰富的想象,才能丰富画面。
③她们还是深情地看着,等着,心里默默地祝愿着。“深情”在这里什么意思?
(感情深厚。)
她们在祝愿着什么?
(老师早日康复,重返讲台,重返到她们的身边。)
(4)有语气地读这一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领悟同学们尊敬老师、爱戴老师的一片深情。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
读一段话,说说讲了几个意思,然后用画线的词说一段话。
出示书中句子:见到老师,首先要告诉她,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然后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
(句子中用了”首先“、”然后“、”最后“这样的词语,把她们商量的几件连续要做的事情有序地叙述出来,增强了表达的条理性,这三件事是按先后顺序排列的,一般不宜前后相换。练习用这三个词说一句话时,要注意这个特点。)
例
1、开学的第一天,新接班的老师首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给大家提了些要求,最后把新书发给大家。
例
2、要想写好看图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按顺序说说,最后把说的内容写下来。板书设计亲人 第一课时 目的:
1.指导看图,初知图意。
2.查字典自学生字、词。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有的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独立的语言和文字。虽然我们是多民族国家,但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不同民族的人民是怎样一起生活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2.理解课题:
齐读课题,说说什么叫”亲人“,谁是你的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3.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她们各是哪个民族的,各有多大年纪,她们在干什么,联系图上的景物,想想她们会说什么?她们为什么那么亲热?
4.同桌交流观察的情况,说明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5.班上交流,请2--5人发言。
6.总结观察方法:
(先看图上有谁,在干什么;看旁边有哪些景物,说明了什么,也就是按从人到物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
7.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8.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1)
”硬“:最后一笔捺与撇相交。
”朗“:在”硬朗“中读轻声。
”县“:上边不是”目“。
”毕“:上面”比“的右边是”匕“,不是”七“。
”灵“:第二笔不出头。
”便“:多音字组词来区别。
”及“查”丿“,因为第一笔先写撇。第二笔是横折折折撇。
”盐“:左上”土“的末笔横改提,右上”卜“的两笔相接不相交。
”换“:右下不是”央“。
”净“:注意部首。
”眯“:左面是”目“,不是”月“。
(2)组词
族()汉()济()竟()
旅()汗()挤()竞()
换()净()眯()
唤()静()咪()
通过查字典,理解以下词义:
经济:本课指生活上所需要的费用。
及时:指需要的时候就立刻去做。本课指不拖延,准时。
毕竟:到底,究竟,终于。
灵便:灵活。本课指四肢灵活、敏捷。
硬朗:指老人的身体健康。
9.读文,巩固字词。质疑。
汉族、硬朗、县城、经济、毕竟、灵便、及时、替换、干净、笑眯眯、出来进去。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看懂图意,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敬老助老是人的美好品德。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人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5、6自然段
1、快速读文,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5、6自然段)
2、请1人读5、6自然段,大家用”-“画出老奶奶发现了”我“悄悄地帮她洗、晾衣服后,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然后看投影填空:
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捧着我的头,把()脸紧贴着我的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3、指名说说,括号里应该填哪些词语,老师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4、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出几点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一是老奶奶对”我“的行为表示感激;二是表达了老奶奶对”我“的喜爱之情;三是老奶奶把”我“当成了亲人。)
(从老奶奶的语言中体会出:自己的女儿都没能这样照顾她,而我们母女俩却主动、热心地照顾她,超过了自己的女儿。)
5、有语气地练读,请1或2人汇报。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分小组围绕课文1--3自然段讨论,希望同学们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汇报,归纳如下:
(1)老奶奶年纪大了,手脚不灵便,女儿又在县城工作,需要有人照顾;
(2)尊重老人,照顾老人是一种美德,人人都应该做到;
(3)各民族之间应团结,相互帮助,友好相处;
(4)邻居之间也应互相照顾,互相关心。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请1人读,大家思考:”我们“帮老奶奶做了哪些事?而这些内容画面上没有,那么作者根据什么写出来的?
2、小结:我们看图不仅要会看画面上的内容,还要会联想,推想,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画面,变静为动。
四、理解课题
1、老奶奶为什么说你们”真比我女儿还亲“?从这里体会出什么?
(1)母女俩长期主动、热情、周到帮助,使老人深爱感动;
(2)就连亲生女儿也难以做到;体现了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
2、小结:她们并不是一家人,但胜似亲人,因此课题为《亲人》。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而小姑娘决心坚持把好事做下去。精神多么可嘉呀!)
六、有语气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灰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读题,质疑:
从题目你想到了什么?(灰雀什么样?它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以”灰雀“为题......)
2.打开书,听老师范读课文,看看我们提出的哪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郊“:左边的”交“是表音部分,末笔捺改点。
”散“:可进行多音字组词练习。s3n s4n。
”脯“:可进行多音字组词练习。p* f(。
”蹦“:左面”足“的第六笔撇改竖,第七笔捺改提。
”惹“:上面是”若“,不是”苦“。
”仰“:右面不是”印“,比”印“少一笔。
”渣“:右上的”木“,中竖不带钩。
”定“:最后一笔是平捺。
”或“:偏旁是”戈“字部;第五笔是”提“,不要写成”横“;倒数第二笔是”撇“不要忘写;最后一笔是点。
”但“:右面的”旦“是表音部分。
”肯“:下面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郊()
脯()
蹦()
若()
校()
哺()
崩()
惹()
仰()
渣()
但()
迎()
查()
担()
理解词义:
郊外:城市外面。
散步:随便走走。
欢蹦乱跳:欢快而随意地蹦跳。
惹人喜爱:惹,引起,引起人的喜爱。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可惜:值得惋惜。
肯定:本课是确定的意思。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
坚定:稳定坚强;不动摇。或态度坚决、果断。
2.练习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时爱护灰雀更爱孩子的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用”()“画出来。
2.我们把课文按照不同时间划分为三个部分。
过渡语: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
二、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可爱的词语,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列宁喜欢灰雀?边读边画批。
2.汇报自学情况:
(1)三只灰雀十分可爱;从”粉红“、”深红“、”欢蹦乱跳“等词看出。
(2)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看出。
3.填空,读一读,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投影)
课后思考·练习4
过渡语:这么可爱的三只灰雀,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从”一天“到”男孩坚定地说“。)
1.请两名同学分角色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四组对话,其他同学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列宁,在说话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这种心情?
(1)同桌说一说,然后汇报:
(一天,我(列宁)突然发现平日关心、照顾的三只灰雀少了一只,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我是从”找遍“、”问“、”自言自语“中体现出来的。)
(2)练习读出列宁说话中的语气。
(第一句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表现出担心;第三句表现出惋惜;第四句表现出满怀希望。)
(3)小结:列宁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充分说明了他对灰雀的喜爱。
2.假如你就是这个小男孩,你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
(1)同桌交流,然后自由汇报。
(我(小男孩)突然听列宁这么一问,十分惊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于是,张口就说:”不知道。“说完怕列宁不信,紧接着又强调一遍:”我不知道。“)
(当听到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色严寒,它怕冷。“看到列宁如此地怜惜、关爱这只美丽可爱的灰雀,”我“真想告诉他灰雀没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因为”我“太喜欢它了。可是,话刚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里,因为,”我“怕列宁知道此事后,会严厉地批评”我“。)
(可是,”我“又听到列宁自言自语地话,知道他那么喜爱这只小灰雀,又为它的失踪而那么惋惜、伤心时,”我“再也不能不说实话了,于是,”我“婉转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在列宁的追问下,”我“更加坚定了说出实话的决心。)
(2)小结:由小男孩开始惊慌地说:”不知道。“到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这一矛盾的心理变化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3.分角色练习对话,思考:列宁是怎样一步一步使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1)请同学们质疑、解疑。
A.列宁为什么问这个小男孩而不去问别人。
(列宁善于观察,他过去肯定见过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表现分析灰雀的失踪肯定和这个男孩有关系,所以就故意去问他。)
B.听了男孩的回答,列宁会怎么想?
(孩子在回答列宁的问话时,显得恐慌,不知所措,更进一步证明失踪的灰雀与他有直接关系。)
C.列宁为什么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的话中,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的觉悟,以情育人,体现了这位伟大领袖高超的教育艺术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
D.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呢?
(列宁自言自语,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的。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看不见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听不到灰雀的歌声,别人心里会难过的。)
(2)在列宁真情实感的启发下,男孩鼓起勇气说出了原来不敢讲的话,读孩子的话,体会男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心地善良、诚实。)
过渡语:男孩说的话兑现了吗?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
默读11--13自然段,质疑,解疑。
1.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着头?
(他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内疚。)
2.列宁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地问问男孩灰雀失而复回的原因?
(事情已经很明显,没有必要再问,更主要的是列宁不愿让男孩难堪,说明列宁善解人意,也说明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喜爱。)
3.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五、总结全文
课文以灰雀为线索,记叙了它丢失又复回的经过。表现了伟大导师列宁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的崇高而伟大的爱。
附: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的话,并从中得到启示。教学重难点: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题:
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呢?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导入新课”三个儿子“。
二、检查预习情况(根据预习题目):
读课文,通过预习你认识、学会了哪些生字词(小组展示汇报),结合课文说说词义。
s3ng
嗓 :嗓子、嗓音
g5 bo
胳 膊: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
su1n
酸 :因疲劳或疾病引起微痛或无力的感觉。
di1n
甸(沉甸甸):形容沉重的样子。
hu4ng dang
晃 荡 :摇动、摆动,向两边摆动。
三、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后小组讨论。
1、找出课文中三个妈妈讨论自己儿子的部分和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及老爷爷的话。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通过讨论汇报理清课文的脉络,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了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在旁边休息;接着写了三个妈妈议论自己的儿子;最后写了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让老爷爷感到自己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3、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或讨论你是妈妈的儿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1)读后思考,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2)汇报发言。
四、理解句子”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的话是根据迎面跑过来的三个儿子的表现说的。两个被妈妈引以为豪的儿子都只是表现自己的才能,对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视而不见。而只有那位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妈妈的孩子懂得爱妈妈,他接过妈妈手中的水桶跟着走了。老爷爷认为,心中有妈妈,知道怎样爱妈妈的儿子才是妈妈的儿子。
五、读完课文后同学们想到了些什么,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通过讨论让大家懂得只有关心妈妈、懂事明理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并要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六、朗读课文
七、积累好词佳句
【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 第一单元教案】推荐阅读:
三年级第一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08-18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0-21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三维目标教案09-09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08-02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两首-山行》1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06-21
中国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参考09-20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教案09-11
七年级新传统文化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