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意见的总(精选5篇)
1.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意见的总 篇一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司稳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现就建立健全党内缴励、关怀、帮扶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通过政治、思想、工作、生活、情感等全方位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转危为机和实现公司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相结合。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党
员以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努力激发党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二是坚持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群众相结合。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三是坚持全方位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注重对广大党员全方位、经常性地激励、关怀、帮扶,同时从不同类型党员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满足党员的政治、文化、精神、创业等方面的需求。四是坚持加强管理监督与关心帮助党员相结合。在物质帮扶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活困难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他们生活上有依靠,思想上有追求,工作上有作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尽自已所能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主要内容
1、建立党员“三必访”、“五必谈”制度。即党员生病、住院必访,工作、生活中有重大困难必访,党员无故不缴纳党费或不过组织生活必访;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政治生日”时必谈,退休时必谈。
2、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落实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优先知情权,做到重要文件党员先传达,重要工作党内先通报,重大决策党员意见先征求;实行党内提
案制,对基层政务、党务等重要事项,党员可采取提案形式提出书面意见建议,党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应予以答复;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制,落实党员民主监督权。
3、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对需要帮扶的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采取组织结对、干部结对、党员互结等形式开展分类帮扶,并建立帮扶生活困难党员情况管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4、建立鼓励党员成才制度。以邀请党校老师上党课、党委集中组织学习等多种方式,以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实践锻炼途径,逐步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党员培训格局,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能力和素质,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优秀人才培养成技术和管理骨干。对组织推荐、因工作需要参加自费脱产或在职培训的党员,要在政策上支持、时间上保证、经费上适当补助。
三、具体要求
1、要提高认识。公司各党支部(总支)要高度认识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重要性,要结合实际,成立工作机构,研究具体措施,通过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方法和手段,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要落实责任。公司各党支部(总支)书记要主动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公司党委书记要具体负责协调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有关问题。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落实情况将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3、要大力宣传。要及时总结和宣传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经验做法。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弘扬党内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积极营造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良好氛围。要鼓励探索创新、大胆实践,把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形成党内团结和谐,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工作局面。
2.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意见的总 篇二
一、建立“帮扶基金”,变单一帮助为多元帮扶
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主要用于对困难党员给予帮助,针对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造血式”帮扶措施: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困难党员,通过信息引导、技术培训、信贷倾斜、项目扶持等,助其长效发展;对文化水平低、技能弱、年龄大的困难党员,以见效周期短、简便易行的种植养殖项目进行帮扶;对因突发事件等意外因素造成困难的党员,重点解决吃饭、穿衣、居住问题,形成扶志、扶贫、扶技、扶业四位一体的帮扶格局。
二、依托“爱心超市”,变被动接受为按需选购
作为一种“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新型帮困运作模式,爱心超市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現有社会资源及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爱心超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办”,由村、社区、街道提供场所,筹措物资或资金,并由村、社区或乡镇、街道组织专门人员负责管理超市进出货及账目;一种则“依托”社会超市,由区委、区政府或村、社区及乡镇、街道通过与正规超市联办的方式向困难群众发放定额购物券,困难群众凭购物券到指定超市选购。
三、结成“帮扶对子”,变临时救济为长效救助
充分发挥有帮扶能力的党员的带动、模范作用,建立结对共建制度。根据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确定的结对帮扶困难党员清单,确定帮扶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落实好每位党员的结对名单。村干部、农村中党员致富带头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进行帮扶。实行党员志愿者与困难党员“结对帮扶”, 既立足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又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技能、自强自立,实现帮扶效益最大化。
四、体会
(一)加大资金投入是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的关键
一要建立专项补助制度。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实行专项补助。二要探索完善困难党员帮扶基金。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建立多种筹资渠道,探索“党费挤一点、财政拨一点、党员捐一点、社会助一点、上级扶一点、民政福利补一点”等办法,把用于关怀、帮扶的资金这个“蛋糕”做大。三要对因病、因残、因灾、因祸或年老体弱一时难以解困、基本生活受到影响的党员及需要助孤、助老、助困、助学的党员家庭等可以按照相关规定逐级申请享受救助基金,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帮助那些遭遇困难的党员尽快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的生活。
(二)增强造血功能是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的核心
一是建立联系下岗失业党员制度,帮助他们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转变择业观念,通过劳动保障网络解决一批、兴办实体吸纳一批、利民便民网点安置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一批、共助共建推荐一批的办法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再就业。二是以加大技能培训为宗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党校和技校等培训资源,对农村贫困党员、城镇失业党员开展市场经济、实用技术培训;对流动党员进行法律法规政策及技能培训;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开办“流动党校”,有效增强困难党员的致富本领。三是定期举办“党员就业推荐招聘会”,优先向困难党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扶持他们从事个体经营经济,使他们“下岗不离党、失业不失志”。
(三)完善机制体制是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的保障
一是科学界定帮扶对象标准。可把困难党员帮扶对象界定为:农村家庭年收入在特困线以下的特困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其他原因造成的暂时困难的家庭,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且生活困难的离任村干部。根据认定标准,按照轻重缓急确定帮扶对象,做到重点突出,分步实施。二是规范困难党员申报程序。即由困难党员个人提出申请,支部大会初审,并将申报困难党员名单及有关家庭情况在所在支部进行公示,然后由支部向党(工)委申报,党(工)委集体研究审批,报区委组织部审定备案。三是建立困难党员台账。尽量将困难党员的互助帮扶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该纳入低保的要纳入低保,积极争取有关优惠政策和救助资金。四是在城乡之间形成党内结对互帮互助。采取政策上帮、思想上引、经济上扶、技能上培等措施,为贫困党员提供致富项目、致富信息、致富技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作者系中共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3.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意见的总 篇三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对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近期,我部组织人力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借助县委工作会议召开的有利时机,召集部分乡镇党委负责人、现(离)任村干部、企业党务干部、党员代表召开座谈会,就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应该涉及哪个范围,如何筹措资金,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研座谈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构建和谐肃南和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目标,把健全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作为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有力措施,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部门单位定点联系帮扶农牧村和社区工作制度。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帮扶典型村、贫困村制度,帮助制定发展思路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实行县直部门单位联系农牧村制度,每个单位定点联系一个农牧村,从资金、项目、实物等方面进行帮扶,重点解决村级阵地建设、新农村规划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帮扶困难党员群众发展生产等方面的问题。
(二)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和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制度。近年来,我县把帮助农牧村、社区困难党员群众作为发挥党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以及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党群连心桥”、“双链条”、“三队三强”、“双联四帮”等党性实践活动,县、科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户农牧村、社区困难党员群众,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通过帮思想、帮技术、帮资金、帮项目,促进农牧村困难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促进社区困难党员群众和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目前,全县已结成各类帮扶对子1176个,帮扶党员群众累计1400多人,已有12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有500多户农牧村困难家庭走上了靠舍饲喂养、屠宰贩销、旅游服务等发家致富道路。
(三)建立了机关干部进村办实事制度。深入开展了 “察民情、访民心、解民困”活动,每年初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抽调科级后备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一方面进行干部实践锻炼,另一方面开展农牧村工作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帮助农牧村和农牧民党员群众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
(四)建立了老党员生活补贴制度。2007年,为解决全县农牧村和社区老党员生活困难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使他们能够老有所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构建和谐肃南和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中发挥余热,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为农牧村和社区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的制度。从2007年元月份起,由县财政出资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老党员每月发放生活补贴。补贴发放标准为:1949年9月30日以前入党的每人每月补助50元,1949年10月至1966年4月入党的补助40元,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入党的补助30元,1976年11月至1992年9月入党的补助20元,1992年10月以后入党的补助10元。农牧民和社区居民党员补助从党费内支付,每半年发放一次,由县委组织部拨付乡镇按时发放给补助对象。2007年,共为全县190名农牧村、社区符合条件的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7.5万元。健全完善了困难党员慰问制度,各级党组织每年在春节期间认真开展老党员和生困难党员慰问活动。2007年春节期间,全县各级党组织共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1832人,发放慰问金和困难生活补助95.56万元。
二、存在问题
目前,我县共有党员3676名,现有困难党员167名,约占党员总数的4.5%,其中农牧村困难党员141名,社区困难党员26名。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前我县农牧村、社区党员致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病致贫。困难党员家庭有的抵御疾病能力较弱,有的党员本人或家庭成员身患顽疾,医疗负担沉重。二是年老体弱。这类致贫的党员集中在农牧村贫困党员中,农牧村党员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占有一定比例。由于年老体弱,劳动能力衰退或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获取经济来源。三是长期失业。“两个置换”改革企业下岗职工党员,特别是夫妻双双下岗的党员,由于缺乏再就业技能,难以找到再就业岗位,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失去生活来源。四是子女赡养能力弱或履行赡养义务不到位。有的老龄党员子女下岗失业或无工作,无力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有的党员与子女家庭关系处理不和睦,子女没有很好地承担起赡养义务,导致党员生活困难。五是突遇重大灾难。少数困难党员家庭因突遇车祸、自然灾害等,给家庭带来巨额经济负担或致残而失去劳动能力,生活陷于贫困。六是生产条件差。部分农牧村生产条件差,收入微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另外,还有少数党员因生产和就业观念落后、子女就学负担重等原因导致贫困,急需予以救助。
三、意见建议
近年来,我县虽然在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上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但面对新形势,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需不断探索创新。针对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切实关注广大基层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帮助基层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富裕肃南、平安肃南、和谐肃南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目标原则。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目标是:以建立覆盖全县、措施得力、长期有效的党员救助体系为重点,保障基层困难党员基本生活,对因疾病、残疾、老弱、灾难、长期失业、子女就学等非主观原因而陷入贫困的党员家庭给予适当救助,帮助困难党员战胜困难、摆脱贫困。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救互助为主、党组织和社会救助为辅的原则;
2、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3、低标准起步、逐步扩展、分类施救的原则;
4、制度统一、管理规范、公开公正的原则;
5、属地管理的原则;
6、城乡区别对待的原则。
(三)党内关怀帮扶的范围及建议。困难党员帮扶救助范围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生活标准未达到城市和农牧村基本生活保障线,享受低保的党员;二类是因疾病、长期失业、子女就学、偶遇的天灾人祸造成衣食住行各方面生存条件极差的党员。对于因懒惰、子女有赡养能力而不履行赡养义务等主观原因造成贫困的,不纳入困难党员救助范围。困难帮扶救助应与党员的一贯表现、遵纪
守法情况、所做贡献采取适当方式挂钩。救助方式、条件和标准:对于第一类困难党员,在低保的基础上,分城市和农牧村两种情况,每月分别给予一定金额固定补助;对于第二类困难党员,根据党员的具体情况给予临时救助。第一类困难党员救助条件为低保对象确定的条件;第二类困难党员救助条件分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基本条件大致包括: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家庭无高档消费品;子女赡养能力低下;无赌博、吸毒、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其他违纪违法行为;如实提供情况,不弄虚作假。具体条件需根据救助对象的情况确定,如医疗救助必须是患重大疾病,而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党员。失业救助必须是连续失业达6个月以上。灾害救助必须是生产收入或从事生产经营所得遭受70%以上损失,并未参加意外保险。子女就学救助必须是子女就读大学,且表现优秀的,等等。救助标准按类别分别制定:对于第一类困难党员,城市党员每月补助50至100元,农牧村党员每月补助40到80元;对于第二类困难党员,因疾病贫困的,分病种一次性给予2000到5000元补助。因失业贫困的,失业期间每月给予50到100元补助,直至重新就业。因灾害贫困的,根据受灾情况,一次性给予2000至8000元补助。困难家庭子女就学的,每学期给予200至400元补助。资金来源渠道、管理方式和发放。资金来源渠道:财政拨款、留存党费补助、社会赞助、党员自愿捐助、民政福利资金补贴等,建议财政拨款占60%,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同负担;留存党费补助占20%;民政福利资金补贴10%;其他来源渠道占10%。由于救助对象为困难党员,范围较窄。因此,我们估计社会赞助、党员自愿捐助等难度比较大,资金筹集有一定困难。资金管理方式:县委成立困难党员帮扶救助中心,隶属组织部门,全权管理困难党员救助资金的发放,机构性质为社会团体。救助资金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对资金运行的监督。困难党员救助中心设立专户,财政拨款、留存党费和民政福利资金由财政部门、组织部门、民政部门作为专项资金拨付,封闭运行。社会赞助和党员自愿捐助以管理中心名义展开募捐,开据财政部门统一的收款收据,纳入国库管理,并按财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支出。资金发放:第一类困难党员救助资金的发放跟随城市与农牧村低保资金一同按月拨入党员低保帐户进行发放。对于第二类困难党员,则在资格审核完毕后,由困难党员救助中心按照救助意见发放资金。
4.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建议 篇四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死搬研究书本上的理论。它要求党的心中必须有“人”,回归“人本”,给普通党员以充盈的人文关怀,完善和改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还关系着党内和谐局面的构建。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应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利益保障的新路子,研究出台符合我街党支部建设实际的一些新举措,努力使党员干部在个人利益上有保障,工作上有激情,前进上有动力,后顾时无忧虑。
一、以提高效力为目标,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要以激发和调动党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提升工作效力为目标。激励机制的主要方式有政治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
(一)政治激励
一是要鼓励参政议政,使其政治上有成就。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推行党务公开,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体作用。党工委每年组织两次党员座谈会,充分发挥党员参政议政的能力,让党员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反映出民心民意,以激励他们按照民主、法制、正规的渠道陈述政见,确实让他们感到自己在精神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使命感、政治上有荣誉感。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党工委要进行整理。各党支部每年要组织两次以上的社区党员座谈会,对党员提出的意见党支部要进行整理上报给党工委。二是要适当选拔录用,使其事业
1上有奔头。对于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工作成绩突出,工作能力较强,个人作风正派,群众评议较好的优秀党员干部,在职务晋升上要有所考虑。党工委要建立优秀党员干部信息库,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员干部及时补充到社区两委班子。
(二)精神激励
一是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要增加评选频率,将现在两年一次的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评选增加为一年一次。二是要加大优秀干部的宣传力度。对优秀的党员干部,在舆论、宣传方面积极宣传其先进事迹,报道其成功经验,使优秀党员干部始终觉得头上有光环,脸上有光彩。要充分利用网站报纸等媒体对每年评出的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传播他们的先进经验、典型做法,催生点、面效益,街道网站设臵“党员风采录”等栏目,鼓励各支部积极宣传工作在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竖起他们的形象,亮出他们的风采。三是要完善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增强优秀党员的荣誉感和典型示范效应;要把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结果作为干部年终考核评优,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物质激励
一是要增加优秀党员的物质奖励。党工委每年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物质奖励,并利用春节、建党纪念日、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向优秀党员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的送温暖活动。二是要积极为优秀党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要切实为优秀党员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工作突出、成绩优异的党员要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参观学习,增强其荣誉感和自豪感。三要建立物质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具有较高价值的党组
织和党员,应采取设立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或给予党建活动经费补贴等办法予以物质奖励。
二、以思想引导为目标,完善关怀机制
完善党内关怀机制,关键在于结合形势发展和党员实际,以办实事、解难事为着力点,健全完善党内关怀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对党员经常性的关心。
(一)思想关怀
一是建立健全党员需求调查制度。每年对支部所有党员的思想动态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不定期对部分党员进行思想调查,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上的期待和需求,并建立党员需求管理档案,使党内关怀工作更有的放矢,取得积极成效。二是要建立健全党内谈心制度。广泛开展党组织负责人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的谈心交心活动,掌握思想和工作情况,并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联系、交流与互动之中。谈心以“面对面谈心”、“一对一谈心”为主,党组成员每年至少要与所分管的干部谈心一次;各党支部成员每年至少要与支部内党员谈心1次。基层党支部对党员坚持做到“六必谈”。即: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退休时必谈。通过谈心,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主动为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减轻思想压力,使党员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同时,对流动党员要采取确定专人定期电话联系、书信联系的办法,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三是建立健全党内探访制度。党组织要定期派人到党员家中探访,了解党员的困难和思想动态,帮助党员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思想疙瘩。做到“五必访”,即党员生病、住院必访;思想波动时必访;工作、生活中有重大困难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家时必访;党员无故不交纳党费或不过组
织生活必访。四是建立健全党员心理辅导制度。一方面,各党支部要为党员订阅报纸、杂志、学习书籍等,使他们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党支部在开展干部培训时要增加心理讲座的课程;最后,对个别经受挫折或者面临进退流转的党员,要聘请心理医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疏导和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二)工作关怀
一是要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以及学习培训制度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要细化相关规定,如党支部每年应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为期不少于一周的集中培训或轮训,每年应开展一次专题活动等。二是要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社区党员活动室等培训阵地,对党员进行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党员胜任本职工作、发挥先锋摸范作用的能力。三是加强对党员的政治关怀。要重视优秀党员干部的成长,如优先安排优秀党员的干部交流、社区挂职等。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要按照适人适岗的原则,大力培养推荐,使其尽快成长,充分施展才华;街道党工委每年可组织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开展一次专题活动(召开座谈会,参观革命圣地等),增加其基层工作能力。
(三)生活关怀
一是要建立健全特殊群体党员定期慰问制度。要明确慰问对象、慰问方式及慰问物资发放标准,每年“七一”期间和春节前后,各党支部对老党员、长期患病的党员、生活比较困难的党员集中进行走访慰问。对有下岗失业人员中家庭生活困难的党员,所在党组织每年至少走访慰问一次。坚持在党员生病住院、生活遇到困难、发生重大灾害等情况时,随时进行走访慰问,带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使困难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二是
要开展生日祝福活动。各党支部开展按月或季为党员过生日活动,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每一个人手中。
三、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完善帮扶机制
建立完善党内帮扶机制,主要包括建立档案、分类指导、拓宽渠道、保障资金等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困难党员信息档案
一是要界定帮扶标准。每年对困难党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实行动态管理。要规范困难党员的申报程序,采取由困难党员个人提出申请,支部组织民主评议,并将申报情况公示,然后由支部向街道党工委申报,确保对象的准确。二是要建立困难党员统计台帐。对生活困难党员、鳏寡孤独党员、老弱病残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分类建立统计台帐,掌握困难党员本人及家庭成员情况、生产生活情况以及致困致贫原因。对困难党员要进行分析、归类,按照轻重缓急确定帮扶对象,做到重点突出,分步实施,进行动态管理。
(二)确定帮扶内容
一是思路帮扶。对暂时落后的困难党员,采取正面引导、集体谈心、典型激励等手段进行鞭策,帮助他们摒弃“等、靠、要、怨”的落后思想。二是生活帮扶。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党员,采取雪中送炭式的生活性扶助措施,帮助他们解燃眉之急,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坚定生活信念,进一步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三是知识帮扶。对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偏低,不能胜任现有工作的党员,重点进行知识帮扶。党支部要有计划的安排其进行业余学习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帮助困难党员提高自身素质。
(三)拓展帮扶方式
主要在于想方设法强化对困难党员的援助和服务,增强党员
对党组织的亲近感和忠诚度。一是实施党员结对帮扶。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组织有能力、有实力的党员对困难党员结对帮扶。二是实施特困党员救助。把因疾病、子女入学、家庭成员失业等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作为重点救助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一定数量的救助金,确保受助对象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度晚年。三是搭建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平台。可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为党员提供党务政策咨询、接受党员群众求助、代理承办有关业务、组织党员义工活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反馈基层意见和建议方面的服务。
(四)建立帮扶基金制度
街道党工委可采取财政补贴、各方捐赠的办法筹集资金,并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人管理、定时审计、救助公示制度,主要用于补助因年老、体弱、患病、伤残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遭遇重特大事故等原因导致生活贫困的党员。
2010年11月10日
5.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篇五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精神,促进党内和谐,现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如下:
一、建立完善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坚持弘扬正气,鼓励先进。每年“七一”期间,开展“争先进位”评选表彰活动,对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每季度在支部会议上评选出一名优秀党员予以奖励,以培育典型,提高党员的日常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
二、建立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与党员之间及党员与党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党组织负责人要带头开展谈心活动,做到“五必谈”:党员取得成绩时必谈、遇到困难时必谈、发生矛盾时必谈、出现过错时必谈、存在问题时必谈。
三、建立“送温暖、献爱心”和走访慰问制度。在每年元旦、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中心党支部要认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走访慰问老党员及生活困难、患病住院的党员。在党员、家庭成员去世、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时,党组织对这些党员家庭走访慰问,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四、建立政治关怀制度。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五、建立困难党员登记制度。针对不同党员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实施救助,特别是对生活困难党员、年龄较大党员等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在组织的关爱之中。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意见的总】推荐阅读:
镇关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情况汇报06-22
关于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工作的调查报告11-26
关于试点建立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的意见06-26
关于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10-19
中共宣城市委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的意见07-29
建立健全三个机制10-24
关于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的实施意见07-20
关于基层油库建立健全党工团组织的通知10-15
公司激励机制建立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