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几点心得

2024-09-12

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几点心得(共12篇)(共12篇)

1.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一

前言:我的女儿今年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期末将至,老师在两天前来电话说,要在今天开一个家长会,让大家交流交流小孩教育的方法和心得。还说为了避免冷场,特指定我等几个家长准备一下发言的内容。于是,我将自己的心得急忙中整理出来,不料却没能派上用场,因为校长和老师们关于小孩教育的要求和“期末考前总动员”的部署,已经占用了全部家长会的时间,家长们没有进行交流就结束了。以下感想,虽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但是来自于生活的感想,既然写了出来,还是想发表一下,与家长们交流交流。

家长会发言稿:

关于孩子教育方法问题的几点心得和认识

小孩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还要针对每个家庭的不同条件和情况来开展。以下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心得和认识,至少目前看来是初步有效的,提出来让各位家长和老师交流并请指教。

首先介绍我的小孩和家庭的基本情况:我的女儿出生于03年1月,现在是小学1年x班的学生。读书前曾在幼儿园接受幼儿教育4年。她的主要性格特点是:性格外向、思维活跃、喜欢争论、爱好体育运动等,学习成绩基本达标和稳定。但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粗心大意、表演的胆量小和临场发挥不稳定等。爸爸大学毕业,妈妈大专毕业。女儿平时的学习教育以爸爸为主,妈妈为辅。

下面是我的主要教育心得和认识:

1、兴趣引导为主要方法。学期一开始,利用她对新书本内容的新鲜感心理,在早、晚各一次,有时还有吃晚饭的时间,利用复读机大声播放拼音、课文课文和英语课文内容的录音带,从早到晚给她制造在家里一种学习的气氛。由于现在小学课文的内容,具有故事性强、英语更有儿歌的特点,她听和跟读的兴趣都较高,很快就基本能够对全部语文拼音、课文和英语内容背诵下来了。有了兴趣,以后学习拼音、识字和英语课文时都会比较容易。因此,我觉得老师在语文课文教学时,或者说现在的语文课文书,也应该穿插一些中文儿歌作为教学内容的型式。我还一直让她参加少年宫的兴趣班。目前已经参加了画画、舞蹈和游泳初级班等,现正在参加书法和速算初级班,目的是尝试她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和特长。我认为,只要她有一种学习的兴趣,就一定能够学习好。

2、重点培养她热爱看书和写字的兴趣,控制电视节目的影响。凡是逛街均带她到书店里停留一定的时间,让她自由地看一会自己喜欢看的课外书,并购买1~2本她感兴趣的课外书,让她总是处于书海里成长一样的感觉,接受书本的陶冶。在家中,我还购买了白板和笔,让她在上面自由发挥画画和写字的兴趣,又不会弄花墙面和产生灰尘。现在,她比较喜欢画画和写字,特别喜欢看迷宫书、故事书等。其中,“孔融让梨”的故事使她初步明白尊老爱幼的思想。在幼儿园时,她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和儿歌电视等,进入小学后,除了周六和周日的晚上,我是严格控制她不准看任何电视的,凡不是播放儿童节目的电视内容,更要禁止她看。我认为,现在很多小孩就是因为被电视分了心甚至学坏了。

3、利用考试成绩来保持一定的学习压力,避免骄傲自满的思想。为了达到既要有学习自信心又要避免骄傲自满思想的目的,我认为平时的测验考试以95~98分为最佳,重要的考试(中段考、期末考等)再争取满分即可。因为成绩太差,她就会失去信心,但常常满分,就容易骄傲自满。利用每次考试后分析扣分原因的机会,使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给她保持一定的学习压力,并鼓励她不断积极向上的决心。为了保持小孩有一

定的学习差距,我从来不要求她把刚教会的拼音、汉字和数学等全部都马上学会和记牢,允许她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水平做错一些作业题目,留下一些不够熟练的课文内容参加平时的测试,等老师扣了分发回作业本和试卷来时,再要求她自己将错误和不足找出来分析原因,并要求她牢牢记住。

4、以正面鼓励为主。要淡化分数的意义,无论测试了多少分,都尽量不要采用责骂的方法,否则她容易产生对学习的畏难心理。应从卷面上找到她学习的优点和长处,95分以上就可以考虑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她喜欢的小食品和小文具为主)。我认为,小孩以正面鼓励为主是必须的,学校应该经常运用小玩具、小文具、小纪念品和各种鼓励性质的印章(红五星等),经常奖励和表扬每个学生在学习和体育、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随时表现出来的进步现象和优点长处,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有着较大的帮助。

5、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敢于争论的能力。性格外向、思想活跃、总是追问一连串的问题是我女儿的特点,由于她喜欢与人争论问题,而思考问题又不可能像大人那样具有合理性,往往容易令人讨厌。我的办法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或小朋友,在“平等的”思想观念下与她争论每一个问题、甚至一些小事情究竟谁对谁错。尽量做到让她口服心服,而不要用“我是家长我说了算”的权威强行压服她。由于这样,她也会明显地存在任性的地方。当她到了无理取闹或严重错误的程度时候,就要用强硬的方法,包括用打骂和体罚的方法来使她承认错误和改变态度,以维护家长基本的权威性。

6、我主张培养孩子的合理竞争的意识,不培养“服从型”、太听话和太谦让的孩子。以后长大了,她还是要在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要教育她敢于用合理的方法去与人竞争胜负。还要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孩在一起玩,常常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甚至打打闹闹的事情,我的态度是:小孩不告,大人不理,小孩告状,告诉她首先自己想办法用小孩子的方式去处理小孩子之间的矛盾。作为大人,我觉得只要提醒小孩不要玩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就行了,不要管她怎么玩,玩什么等等。我鼓励她参加学校或者几个同学一起组织的群体活动,让她尽快找到自己的兴趣相投的几个好朋友。

7、注重体育运动和潜质培养。由于她热爱体育运动,家里已经购买了跳绳、呼啦圈、滑板车、小单车、溜冰鞋、兵乓球、羽毛球、篮球、电子琴和电脑等多种体育、文娱用品(当然不必追求用品的价格和档次)。她喜欢玩哪一种,就让她去玩。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天放学后1个小时左右,以及周六、周日的部分时间。现在,她跑步快、玩跳绳、呼拉圈和滑板车都比较熟练。小孩的兴趣具有变化快的天性,而且还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我不强求她长时间去玩和学习同一种玩具和技巧,让她在玩的过程中凭着兴趣自觉地找到自己最善于发展的技艺和特长。

8、感觉教育不够和有困难的地方主要有:我的女儿有偏食、食量小的问题,她喜欢吃肉类、牛奶,但米饭量特少。个性较强的她自尊心也比较强,不容易掌握好教育的严厉程度。语言和行为有时不够文明礼貌,跟 “猫和老鼠” 等动画片学了不少调皮的行为表现。外向型的性格使她在学习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爱动和讲话、考试也比较粗心等等。我想,小孩缺点的改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正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面。

总之,我的观点是:以兴趣引导为主,培养她德、智、体全面进步。我想,“父母心”都是一样的,但每个小孩的成长之路却是不一样的。以上心得,供大家交流和指教。

2.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二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 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作为初中阶段的教师, 应该从对该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变化出发, 转变教学方式, 创新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初中英语教育同样也不例外, 英语作为一外来语种, 无论是语言环境还是学生对英语的认知程度, 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摸索出一条更加适应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教学思路。凭借自己对英语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我归纳几点心得供教育界同仁探讨。

一、分清角色, 努力打造“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体, 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施教, 用自己“领导者”的姿态授课, 用自己的“填鸭式”灌输知识, 这样下来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做主演, 学生做配角, 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 搞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没有一丝生机, 一堂课下来, 学生真正记住、吃透的知识微乎其微, 教师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疲惫不堪。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 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 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1. 做好英语课堂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 有部分同学对英语存有抵触情绪, 一听上英语课脑袋首先就发懵了, 大脑一片空白, 久而久之, 英语成绩自然是低得可怜, 更谈不上用语言去交流了。英语教师如何去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我认为课堂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是“引导”准备,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内容, 让学生带着“任务”来上这堂课;其次是“兴趣”准备, 我见过有的老师一上课就说“请同学们翻开书……页”“我们今天学习……课”。这种教学引导也太直接了, 学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如果老师以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适宜青少年的能吊起学生胃口的开场白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的话, 学生就会提起精神, 进入状态;再次就是“信息”准备, 也就是准备好与课程相关的各种道具、教学设备等, 让学生全身心高度紧张的去学习,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应该没有几个同学上课睡觉, 做小动作了。

2. 一个开放式的课堂, 必定是学生主体能充分发挥的课堂;

一个活动型占优势的课堂, 必定是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课堂;一个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学习为辅的课堂, 必定是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课堂。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精美的课堂导语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 没有好的开头, 读者何以继续往下读你的文章?要让学生对这堂英语课一见钟情, 起到先声夺人之效, 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用生动的画面去吸引他们, 学生在声图并茂的感召下, 自然兴致倍增, 气氛上来了, 思考和回答问题就会相当积极踊跃, 这样一堂45分钟的英语课, 学生就会觉得意犹未尽, 期待着下一堂英语课的到来。

3. 不断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

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 如果没有爱心, 老师会从心理上轻视课堂教学, 认为我把课程教完就没我什么事了, 谈什么会不会的问题;如果没有爱心, 老师会把整个课堂搞得特别压抑, 没有什么人会在一个压抑无比的环境下调动自己的五脏六腑各个系统去学习的, 自然就会学而无获;如果没有爱心, 发现学生上课睡觉、做小动作, 都会置若罔闻, 熟视无睹。

二、创新思维, 努力改进“课上为主, 课外为辅”的教学方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主阵地, 但短短的45分钟时间, 学生很难把教师所授内容彻底消化, 所以就要开辟一条课外教学之路。有的人会说, 那就给学生补课, 增加课程安排, 加大授课程度, 我认为这种方法也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即使学生不烦, 老师也会有想法喽。所以, 我认为:

1. 充分利用好课上的45分钟, 把学生全身心调动起来, 做到“授之以渔”。

我建议老师在课堂上有选择性地精讲。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见什么讲什么, 这样自己浪费了时间, 又导致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时间, 只是“填鸭式”的灌输。对于比较简单的课文, 不求通篇全讲, 而是采取让学生提问的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这样学生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注意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 学生一看就会、一点就通的知识尽量少讲, 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学会体会和总结。在做句型练习时, 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 精讲就是讲解要精辟透彻, 画龙点睛, 抓住实质, 依靠大纲, 钻研教材, 落实每篇课文知识点, 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多练就是指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 充分进行大量有实效的练习, 并在练习过程中做到内容适当集中, 内容逐步加深, 单项练习与综合练习并举, 关注同学的反映, 为学生当堂解决问题。

2. 拓展课外教学, 让学生把课上所学内容在课外实践运用, 从而加深学习内容的记忆程度。

方式有: (1) 布置课外作业。要注意作业的内容不是死记硬背课本知识, 而是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东西, 就运用所学句型去说去练, 或者和家里懂英语的人去做简单的对话练习; (2) 在学校设立“英语角”, 为学生创设一种英语交流的情境,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 掌握语言的应用。

3.音乐基础教育的几点心得 篇三

音乐新课标是基础音乐教育的航向标。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所有的问题产生于教学实践,也必定在教学实践中解决。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作一些理性思考。

一、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广义音乐教育的基础,有其特定的涵义和界定

基础音乐教育比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教育都更能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它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目标投向对“人”的塑造方面,“育人”而不是单纯“育才”,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这就是说,基础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但尊重每个孩子都有成为音乐家的这种可能),它的基本目标是育人。这种教育思想,不仅揭示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本质,同时也间接地阐明了基础音乐教育与其他形式音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基础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需要解决一个重要的观念问题: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这样,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心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了人格发展。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发展美感。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

二、基础音乐教育的任务和基本特征

依据基础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基础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可概括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觉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根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因为基础音乐教育承担着上述任务,因此其教育观念指导思想及其具体的行为方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基础性。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待续发展的基础,包括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

第二,民主性。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弱智、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

第三,开发性。学校音乐教育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内容的选择、要求的确立、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份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分,为教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并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先时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第四,科学性。小学音乐课程必须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之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并能很好地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声像教材、多媒体、互联网),努力探索并尝试新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

第五,实践性。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三、培养兴趣是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理念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因此,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音乐的兴趣就成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惟一动力,学生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从“学会音乐到会学音乐”更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生。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中的首要问题。

基础音乐教育对音乐兴趣的关注,必将带给音乐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革新与变化。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方法评价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每个音乐教师都是必须面对和认真回答的问题。在课改实践中,有不少有特色的音乐课实例,在音乐课上把语言、历史、科学、手工、游戏、表演等结合进去,这里面体现了广大教师追求创新的一种精神,只要适度把握,始终以掌握基本技能与知识为导向,以审美为中心,都是值得肯定的。围绕着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便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

4.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四

——浅谈家庭教育

高三11班 杨一卿家长 杨为荣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 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平等相处,建立友好互信的朋友关系

建立和孩子平等相处、和谐互信的良好关系是现代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从孩子开始懂事起,我们就非常注意和孩子交流、互通的方式,包括语气、态度、表情、技巧等方面,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1、经常灌输“爸爸妈妈和你是好朋友”的观念,并充分利用每一个可能的具体行动和事例让孩子觉得父母真的是他的好朋友,从而建立起友好互信的良好关系。这是父母和孩子一辈子相处的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这样,孩子就会和你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也会为他日后建立通达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要让孩子怕你而是愿意亲近你,是每个爸爸妈妈都要应该做到的。

2、充分尊重孩子的自由和权利,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次言论,鼓励孩子大胆、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必要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分析,并加以引导,让孩子快乐地生活在思想和言论绝对自由的王国里。我认为充分尊重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3、当你认为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先冷静、努力平息自己可能会膨胀的情绪,切忌大声呵斥或打骂。要多与孩子讲道理、耐心分析,将孩子引导到正确的认识上来,从而让他自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要比强行让孩子承认错误要好得多,何况有时我们大人认为错误的东西不见得真的是错误的呢。

4、要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每一份快乐和进步,有时也让他和你分享你的快乐。

二、顺其自然,要遵循小孩心智成长的规律

在我的孩子上小学之前,我没有刻意给他补数学语文等,总是陪他玩,陪他看书,做各种促进智力发展和语言发展的游戏等等。尽可能让他接触更多的东西,让他去了解,培养他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其实他在玩的过程中也是在挑战自我、克服困难、自我学习的过程。在后来的学习中,他也会很主动地去面对要解决的问题,乐观地面对现实。

三、璞玉浑金,培养自信、阳光、健康的性格

作为一个将来要走上社会的人来说,自信、阳光、健康的性格,对于他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影响非常大。这些素质只有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慢慢培养。比如,我鼓励他积极地与同学老师交往,不怕人,敢于表达自我。鼓励他积极地参与很多集体活动,让他积累很多做事处理问题的经验,增强对失败的心理 1

承受能力,以后在做事的时候也知道怎样做了。至于荣誉我认为不要看得太重,否则孩子会变得虚荣和有压力。

一个人不管他成长后的境遇如何,家庭都是他性格着色的第一个染缸,父母家人都是他行为塑造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每天孩子在家里看到的是恩爱有加的父母,孩子学到的便是尊敬和关爱。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渐渐演变成日后的性格,也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了未来的生活中。因此,我们在家里很注意给孩子营造一种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氛围,让他有一个开朗、阳光、健康的性格。

四、勇于担当,独立能力的培养

人总有一天要独立面对以后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独立我认为很重要。独立并不局限于孩子非要单独做什么,而是要让他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独立判断。现在,没有特别的事情,我只是及时地与老师交流了解他的情况,学校的任何事情由他自己解决,哪怕是委曲。当然,做为家长平时要注意与他的思想沟通,关注他的思想动态。放手不是不管,作为父母我们还要在背后一直默默地关注着他,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指导和鼓励。

五、授人以渔,培养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但前提条件是家长要教会他怎样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一直不太给孩子检查作业,而是让他自己查,培养他自检自查的习惯。但我会不定期地抽查他的作业,看他的作业质量如何,作业正确率如何,以此判断他的学习态度是否正常。在学习习惯方面我们做得不好,也许因为在低年级时不太关注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细节没有抓实,这样导致我的孩子有些学习习惯不是太好,从而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的稳定性。在平时要加强注意启发孩子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伴随他终身的,不要只关注他学生时代的这点成绩,更要关心他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要为了成绩而使他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5.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五

武穴市四望中学刘友强 摘要:

倡导生物实验教学,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及时总结。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力求学生实验“个个精彩,人人熟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心得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能在初中的起始阶段,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养成正规的实验习惯,逐步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同时也为将来进行物理、化学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初中生的生物实验技能呢?

一、首先要培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中生对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每当进到实验室,许多学生都兴奋异常,东摸西看,自觉性与自制力很差。因此,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如果教师忽略了课前实验规范的教育,实验过程中就常常会出现一片混乱的景象,学生的实验效果明显降低。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初中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他们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以免干扰到其他小组的实验操作。如本人实验完毕或有事要离开,须报告实验教师。总之,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良好实验习惯。

此外,在第一次做实验前,教师应编好实验小组。根据学生情况,选好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起到引导和管理的作用。在实验进行中,教师在巡堂中应适时表扬纪律良好、操作正确的实验组,唤起学生的遵守纪律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注意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他们管理好自己的组员,对表现欠佳的组员进行提醒,通过集体的力量来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了规范的实验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作风。

二、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难点和要点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

预期目的。如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显微镜使用不当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实验。初一新生对第一次接触到的显微镜,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是急切地想了解它,使用它。怎样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尽快地学会熟练使用显微镜呢?要想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教师可利用活动时间提前培养好实验小组长,再由这些骨干学生去辅导带动其他同学做好实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挂图和实物这两种直观教具,带领学生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逐一对各结构进行辨认和识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实验过程及方法步骤做到心中有数,为下节实验课作好准备。学生预习得好,将来做实验就能减少操作时的困难,大大缩短操作时间。

三.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初一新生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

生物学为观察提观察结束后,还要指导学生整理好当天的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师生共同分析和研究实验的结果,以及实验成败的原因,让学生逐步懂得如何改进以后的观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供了丰富的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观察条件,如标本、模型、挂图等等,特别是活生生的实物,以此来加强直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就被培养了观察能力。

四.学生实验力求“个个精彩,人人熟练”

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技能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我们大多数教师总舍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去做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或是很多实验攒到一节课做。这样时间倒是省了,而学生又能记住多少呢?相比而言,学生实验协调了“学”与“习”的关系。在实验中让学生体味了生物课其乐无穷,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古人云“往事开头难”,只要初一新生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实验态度。相信学生实验会个个精彩,人人熟练的。

6.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六

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陈炳龙

【摘要】本文是作者多年来在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运用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点滴心得。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它与各学科的整合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小学科学课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运用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并不在于技术的不成熟,而在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把科学课的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一位教师能否较好的设计制作出课件,并把它成功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辅助教学,已成为影响到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这一项跨世纪伟大工程的重要因素,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课件运用 教学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越发广泛地运用更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世界教育的发展同样正处在巨大的变革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这场变革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大量事实证明,信息技术在扩大教育供给,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模式已走进了小学科学教学课堂,其优势正逐渐被人们所认同。然而,信息技术在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当前的科学课教学实施中存在着不少误区:一是未体现科学课的科学特性,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形成;二是未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无效的整合反而在可用其他教学媒介直观取代时变得仓白无力;三是未恰如其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四是荧屏取代了课本的作用,人机互动取代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沟通。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课件的“主导”影响着学生的主体,课件领着学生学、学生跟着课件走等现象大量存在。本文以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长期过程中取得的点滴心得,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体会,借以抛砖引玉。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应体现“不可替代”性原则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学习的能力,它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取得教育学生的良好效果。其次,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的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以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改变以前固有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巧妙地使教学中无法用其它媒体解决的教学重点、难点得以突破,否则就会使信息技术整合结出牵强附会的苦瓜。例如:小学科学课中讲解燃烧现象时,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燃烧、研究燃烧,能够理解燃烧的条件和掌握灭火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堂课教学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实验过程不容易掌控,导致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进度,甚至难以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通过常规实验不能直观地将燃烧的现象和条件解释清楚。因而我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制作成模拟课件,燃烧实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课件模拟燃烧实验通过丰富的表现力和便捷的控制手段进行深入展示,达到了普通实验所望尘莫及的效果:在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中,利用课件生动直观地分解和展现实际实验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蜡烛在玻璃杯内燃烧,杯子里的氧气随着蜡烛的燃烧逐渐减少,慢慢地消耗尽,此时蜡烛火焰也随着慢慢缩小并在氧气耗尽时熄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在平常实验中看不见的氧气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蜡烛火焰的缩小直至熄灭与氧气的减少至耗尽直观地联系起来,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促进并加强学生理解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知识难点。本堂课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课件的帮助下顺利突破,这是实验所不能替代的。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应注意科学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科学性既包括知识的科学性,也包括课件设计的科学性。小学科学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门学科,因此课件内容必须严谨,无论是知识点,还是图形、解说等,应尽量避免不科学的或似是而非的内容。模拟实验的过程,模拟实验的原理,甚至包括数据、色彩等都要符合科学规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趋势,但决不能追求时髦,赶潮流。尤其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科学学科,制作出的课件必须具有学科的独特性。例如《被压缩的空气》一课,教师在讲到注射器内空气体积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被压

缩的结果,学生对这一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思维往往受阻。如果我们把这一过程做成了动画课件:一个注射器内没有压缩前有若干个空气分子自由自在,随着压缩,还是这几个空气分子,但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最后龇牙咧嘴地被积压在一起,“双手”使劲地上撑在活塞的底部。那么通过这一形象的动画演示,把抽象复杂的事物形象简单化,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原来压缩后,空气(分子)的数量没有改变,它们被压缩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小,它们不愿意被压缩而使劲往上支撑对活塞产生了力,所以手压活塞有往上弹的感觉。这样,学生的思维马上得到了拓展,本节课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信息技术目前所传递的只限于视觉与听觉信息,有些信息传递的方式是计算机所无法替代的。例如通过对实物的接触而产生的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刺激,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等等,所以,有些内容必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或到大自然中去直接获取,决不能牵强附会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辅助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相对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定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和一些趣味练习及智力游戏等。例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导入的情景:两个朋友在玩乒乓球,不慎将乒乓球掉入了一个很深的洞中,接着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将乒乓球取出来。同学们在这种情景下充分讨论,教师在热烈的讨论中顺势导入新课。通过这样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活动得到了充分的促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在设计制作优秀的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于科学课堂教学,除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许多无法通过常规实验来展示的自然或物理现象,利用信息技术都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能够把抽象复杂的事物形象简单化,使得学生对这一知识容易理解并

且掌握的持久性比运用其它媒介要强,这是其它教学媒介所无法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正如布鲁纳曾说过的:“学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如果缺乏基本的学习兴趣,是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进入活动状态,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能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有效辅助教学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 教育技术通讯 http:// 1998年10月20日 ②《多媒体CAI课件基本原理与制作技术》张森 宗绪锋著 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③《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李克东 黄晓地 谢幼如等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年7月

④《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项国雄周勤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

⑤《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段玉山吴沛林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

7.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七

结创新之果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 覃艳苗

尝试教学法,是给学生创造一定条件或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运用邱教授的“尝试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它运用“五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基本教学程序,把“两主”辩证的统一起来。“先练后讲”,让学生在“尝试中思,在自学中创”,营造课堂创新氛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一、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支柱。“尝试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出示问题——自学——讨论讲解”的主要课堂教学程序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地参与时间和更多的活动空间,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主动的地位,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自学尝试、探索研究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创新欲望和积极的创新学习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利用“尝试问题”的新颖性,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尝试问题”是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及进行知识迁移的主要材料。因此,只有富有启发新颖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例:“三味书屋上午卖出数604本,下午卖出的比上午多卖出145本,这一天共卖出多少本书?”一开始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做一做,连续两问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商店上午卖出作业本100本,下午比上午多卖出50本,下午卖出多少本?这一天共卖出多少本?”如果把“下午卖出多少本?”这句话去掉,这道题能解答吗?这个问题我不教,先请教一下不开口的老师——课本。这样出示尝试问题,富有新意,激发了学生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去看书学习——尝试练习——讨论质疑——悟法明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

2、“自学尝试”营造了创新的氛围。学会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否创新的必要前提,而学生能否自主的学习关键在教师的善于指导。“尝试问题”出现后,教师需引导学生从“自学课本,尝试解题”的阶段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营造创新思维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不强求学生的做法、想法与自己的一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给予支持和鼓励。如:在学生“自学尝试”1+2+3+4+5+6+7+8+9=?学生出现了(1)(1+9)+(2+8)+(3+7)+(4+6)+5=45(2)(1+2+3+4)+5+6+7+8+9=45(3)5×9=45(4)(2+4+6+8)+(1+3+5+7+9)=45 教师鼓励学生,这些思路都是对的,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3、“讨论讲解”给了学生创造空间。“学生讨论”抓住知识构建规律和重点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发表意见,在争论中明理,在研讨中创新,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和分析推理能力。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发现、研究,归纳出要求一天共卖出多少本书?就必须先求下午卖出多少本书?解题时,关键找出隐藏条件,提出中间问题,分步列式解答。

以上三方面做法,用新颖的尝试问题引路,通过学生的积极尝试,自学课本,积极讨论和教师的启迪讲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这四个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尝试法基本教学程序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过程。

二、尝试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每个班分成四到六个组,每个组有六到八个同学。学习小组的划分按成绩好差搭配,尝试学习中同学间的交流起到了互补作用,你会一点,我会一点,相互竞争又共同进步;学习所得的交流和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引导式解答辅助了有困难的学生,保证了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例题的示范、事物的认知、知识的迁移、学生的互补、教师的辅助等各项尝试教学法的要素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互动的、整体运动的有机组合整体。在这样一个运动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素养、知识结构、组织能力、亲和能力等就像“点火器”,把学生尝试学习的“发动机”启动;就像“润滑油”,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就像驾驶员,操纵着航行的方向;就像机修技师,维修各项零件,调整着运转的最佳性能。如果这些要素的功能都正常运转,尝试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由学生、教师、教材组成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动力系统。这样就使课堂教学开始面向全体学生,最终改变了“只为少数人教学”的现象,达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并且有利于营造同学之间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在具体问题的合作讨论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在“尝试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终体现,是学校教育目标之一。我们必须通过“尝试训练”作为教学的延伸阶段,让学生在“试练”中巩固知识,让学生在“再创造”的学习活动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1、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只有对已有的经验及表象进行加工、提炼或空间想象,才能悟出新的见解。因此,“尝试训练”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尝试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设计如下的练习: 当你看到“∏”时,你想到了什么?(“∏”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一个无限循环小数,取两位小数时约是3.14……)从C= ∏d中,你想到什么?(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圆的周长是半径的2∏倍,直径是周长的1/2∏)这样的“尝试训练”,从已学过的知识出发,进行两项思维训练,触发了学生思维的活动,沟通了圆的半径、直径、圆周率、周长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从思维训练中发现利用周长半径,利用周长求直径的规律,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尝试训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创新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尝试训练”是进行新课的延续,为此,教师应努力发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的多发性,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思路,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中进一步了解事物。如“自学尝试”混合运算应用题。涉及如下尝试练习题:“三年级学生有67人,参加唱歌组的有18人,参加舞蹈组的有29人,其余的参加科技小组,参加科技小组的有多少人?”让学生根据题意,自主的发挥独立再创造潜能,虽答案一样,但方法灵活了。(1)67-18-29=20(人)(2)67-(18+29)=20(人)(3)67-18=49(人)49-29=20(人)

学生按自己想法去做,学习变成了一种乐趣,这也是通往创新之道。

3、开放性的训练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尝试训练”作为进行新课的延伸和发展阶段,要重视利用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探索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条件问题开放题。设计如下训练:“————上午比下午多卖出8本书,————?”让学生补充不同条件和问题,编成不同的应用题再解答,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8.父母教育孩子的五点心得 篇八

记得有次,我问班上一个孩子:“你周末到哪里玩了呀!”她摇着脑袋低声地说:“没有,我周末要学钢琴、画画、跳舞、还要去老师那学毛笔字”。从她眼神里,我能读懂她内心深处其实是非常不愿意的。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功利心、攀比心,使得孩子童年要承受非同龄所承受的学习压力。

每个孩子天性是活泼、好动,他们是从玩的过程中去学会一些本领,而不是所谓的“说教式”、“灌输式”、“代劳型”等模式来教育他们。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独特之处,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要如何去挖掘这些潜能,这就要靠父母平时的观察、沟通和细心引导。如果家长盲目的决定孩子的一切,不尊重孩子不与孩子商量,这会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定、独立自主性不强、没有自信心……

所以家长如果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会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父母要如何引导孩子呢?我认为在孩子的培育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五点:

1、要学会培养孩子快乐而稳定的情绪。应注意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情绪要求,根据需要予以满足;尽可能地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

2、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先是给予孩子活动和玩耍的充分自由空间。在游戏中,只要他在规则之内,没有危险,父母就不要干预、不要过度保护、不要事事代劳,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同时根据他的年龄,分配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果孩子参与了简单的劳动,得到了点滴的成果,得到了大人的赞许,就会更加乐于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和接受任务。

3、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正确的行为规则。在园里,孩子与孩子之间也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细小的纷争。比如,在一起玩玩具时,小朋友会出现一些打闹、抢玩具、咬人等不良行为。这时,老师与家长应及时处理,并耐心地告诉孩子打人、咬人、抢玩具等是不对的行为,要让孩子学会以商量口吻与同伴交流,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他们。还有些孩子在提出无理要求时,家长不能因为他的哭闹,马上就答应他的要求。因为这样幼儿教育m.SmtxJs.Com,会在无形中使孩子知道父母不答应他的要求,只要通过哭闹,父母就一定会答应的。还有在生活中家长应让孩子多观察和参与每日的家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需要大人的夸奖,当孩子开始使用各种方式来吸引大人注意和赞美时,自信心就开始得到发展。父母应肯定他们的成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享受过程,而不必为孩子的失败而懊恼,也不必为孩子的领先而欣喜异常,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经验,这对孩子建立自信非常重要。

9.幼儿启蒙教育的一点心得 篇九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父母是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如何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取得成功,这是对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更新层次的要求。而英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已经广泛地引入到幼儿的教育中,成为了幼儿启蒙教育的内容。

南瓜英语的老师们发现在每一位幼儿刚开始接触英语时,他们都会觉得新奇、有趣,因为这是一个看起来似乎很好玩、饶口的游戏。因此,在我们进行幼儿英语教学的开始,孩子们都会觉得很感兴趣.孩子想要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必须培养勇敢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孩子就会表现得自信。

锻炼孩子的勇气,其实常常是对父母的考验。有时父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安危而担忧,牺牲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其实这样对对孩子不利。父母更多地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感情不要受到万一可能发生的危险的伤害,害怕自己不能随由此而带来的沉重打击,因此为了保险而加倍地保护,使孩子养成缺乏勇气不自信的弱点。孩子有时候是反感父母老是像放风筝一样用绳子牵着他们,也反感父母过分细腻地表现出那种关心,这样在别的孩子面前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没有能力,当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放心大胆地自己玩,而自己老是被父母陪着会非常厌烦,觉得父母多事,有时候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父母要敢于放手,大胆地鼓励孩子去做他们能做的事,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南瓜英语的老师们一致认为,兴趣是成功的第一动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学习中,那就是说,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去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才会取得优异成绩。

10.申论写作中的几点心得 篇十

一年一度的公务员招考又拉开了大幕,报考者既有刚刚迈出学校大门的学子,也有已经工作数年的在岗者,还有已经进入公务员群体的选调生朋友。因公务员考试热引发的相关培训也日渐火爆,本人当时尚没有机会参加过任何的培训(也是为了省钱),前几年的公务员培训市场没有现在火爆。我的复习主要是自己凭买的几本资料复习,靠几杆破枪,从选调生考试到市直机关招考再到省直机关招考,一直走来真的是非常的幸运。现将自己考公务员申论考试的一些心得和大家探讨下,愿对那些备考的朋友们有所裨益。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别人的方法看起来很好,但不一定适合自己,故备考的时候要有自己的主见,采用最适合自己、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考试准备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申论即申而论之。三部分的重点在第三部分的论!个人认为复习的时候,不妨在以下方面多下点功夫:

1、适当的理论修养和基本的政治素质。考公务员进的是党政机关,政治素质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不但要学习党的有关理论著作,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增强自己的理论修养,能够适当的引用党的重要观点,更重要的是要有种换位思维,即要站在党和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总是从个人角度,臆断问题、想象办法,更不可有粪青思维,左看不顺眼右看不舒服,如果那样的话,奉劝不要考。

2、热点时政知识和基础资料的搜集。时政的热点永远都是不断变化的。掌握时政热点的方法有很多,简单的有看报纸、上网、看新闻等

等。推荐看《半月谈》、《南风窗》、《瞭望》、《时政资料卡片》、《中国国情国力》、《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也可以多从新华网上看看,坚持看每天的新闻联播和山东新闻是难的,不过重点时政必须要背过!而且要有联想记忆,把能够相关的材料串联起来。基础资料包括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党的四代领导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掌握,对国家、山东、本市基本情况的熟悉,如人口、经济总量、经济特色、发展情况、财政收入(几年来的相关资料)等,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注意搜集,这不是一日之功,和你日常的辛苦积累分不开,如果积累较少的话,重点突击下的还是时政!

3、多思考,勤动笔!平日里看新闻听时政的同时,也要多思考下,特别是要勤于动笔,不管你想什么,无论你的想法是对也好错也好,深也好浅也罢,只要写出来就行,所以建议大家日常有时间的话写日记,读书的时候记读书笔记,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破笔头!现在央视1台的毛主席年轻时的读书方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记读书笔记,不懂得查找资料、有想法的立即记下来!人是有灵感的,霎那间思维的火花非常的珍贵,应该马上记下,并深入思考下。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话题,比如时政、军事、文艺、体育、国际关系等等都可就某一问题进行思考,写下自己的感受,特别是在重要的时政方面。

4、主题鲜明、思路清晰,亮点鲜明!个人认为写东西首先要的是鲜明的主题!特别是在申论中,通过前面两篇得总结和解决办法,应该已经基本提炼出了自己的观点,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是宏观的大论还是微观分析,是就事论事还是扩展开来好好分析。我认为最好还是以小见

大,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来论述分析,观点要鲜明,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这就要看每个人不同的“悟性”!党政机关工作需要学会忍耐,能够吃苦、忍受委屈,能够领悟到领导意图同事想法,很多东西需要靠自己去悟!写东西更是这样,悟性好了,很容易想到主题,思路也清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悟性有天分的因素,更需要后天的培养,写的东西多了,自然也就熟练,想法自然多些!需要日常不懈的积累,如果平时写的少,应对申论材料中的范文多做些分析,特别是框架结构!再对近年来的时政关键词语熟悉些,也能够顶一下。

另外,请注意审题,不要写跑了题,尤其是看好要求规定的文体,议论文写成散文不好,演讲稿写成议论文也不合适,格式一定要看好。

书面要整洁,写字不漂亮不要紧,认认真真清清楚楚地也挺好,切忌狂草一篇,即使你写的很好,也难以保证你的阅卷老师有足够的能力欣赏….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1.学困生辅导的几点心得 篇十一

从事教育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发现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有的是不爱学习,基础差,有的是自尊脆弱逆反心理强,有的是爱欺负同学学习不上进,他们是一个班级的特殊群体,也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的教育我觉得教师首先是要多些鼓励和帮助,少些责骂和漠视,在教育时多关注细节,注意启发引导的方法,用真诚的心对待他们。下面我想就帮助学困生方面提一些我的心得和见解。

一不要把学困生边缘化。学困生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差,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不高,如果老师不更多的去关注,多引导,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被边缘化,认为课堂与自己无关,班级与自己无关,漠视课堂,疏离班级,不关心集体荣誉,避免学困生被“边缘化”有三点需要注意,首先是上课多抽问,多给机会让他们展示,锻炼和提升自己,尽可能的让他们多参与课堂,在评价时以鼓励性的积极的语言为主。切忌不要因为怕学困生回答错误而“放逐”他们,回答不准确时教师首先是要认真的倾听,让学生完整的说出他的答案,了解其发言中所含的心情,想法和态度。然后再慢慢的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把意思表达出来,不要觉得这样耽误时间,影响课程进度,其实在课堂上指导一个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受益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而是全班。其次是课后练习多提示,多督促,课后练习作为巩固已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自是不必赘述,很多学困生的课后练习都能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多提醒,评讲后要督促改正做错的题,这样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后是课外活动多参与,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形式比课堂自由,内容也比课堂丰富。教师要抓住 这个机会让学困生多参与,多感受。增加集体向心力。总之对学困生的辅导首先要保证的是让他们充分的参与课堂,参与集体。

二制定学困生辅导计划,分批次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任何一个班级里都不会只有一个学困生,不管这个班级多优秀,都会有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的学生,首先是拟定每学月重点帮扶和顾及的学生,从接班伊始面对班上十来个学困生,我首先是在进行多方面考量后,制定出一个可行的帮扶计划,比如第五学月的重点是哪几个学生,就在顾及全班的情况下重点扶持那几个学生。分批次有条不紊的进行辅导。其次是制定薄弱知识环节 的突击 计划,针对二年级的实际,我设计了生字词过关,诗歌默

写,课文背诵,以及词语积累等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复习时能做到周周有方向,天天有重点。工作中只需要按计划走就是了,既轻松又保证了工作效率。

三长久的,持续不间断的关注,经常会看到一些教育实例,一些老师喜欢撰写

那些让人难以置信的教育神话,有的老师写某个学困生行为习惯很差偶然间通过一件小事得到老师的表扬后自信心大增,于是这个学生的个方面都变得好起来;有的老师写一个学生因庭条件差或是身体残疾导致内心自卑,孤独自闭,自己就多关心鼓励了学生几次,于是这个学生的学习就突飞猛进了。有的老师写的是自己一个对某个学生

关心的眼神使学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学神话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仔细分析研究就会发现这样的教育神话多少有点像是教育谎话,一个孩子的学习困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同样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小学生的人生和社会经验都比较少,加之科学知识也不丰富,所以发生那种戏剧性的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学困生在转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反复,这需要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到“小林老师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佳肴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化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由此我们可见,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改变学困生更是要持之以恒,一步一步的帮助他们转化,争取从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飞跃。很多学困生在表现有所好转的时候,内心都是充满期待的,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关注,改掉一个坏习惯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和关注正是这动力来源,只有坚持不间断的关注他们,才能让他们顺利渡过反复期,直到有了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多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

总之,学困生的辅导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得清楚的,也许我们付出了心血却不见成效,也许孩子们现在还不懂得我们这样做的意义,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当这些小姑娘小男孩长大了以后会想起某个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心里会由衷的感谢我们。我坚信:只要学校家长和老师之间紧密配合,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他们就一定会得到提高,取得进步。

高新区中和小学

12.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点心得 篇十二

赵建英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14)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消除对创新的神秘感,明白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创新,树立创新的意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启发、先进教学手段的刺激,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摆脱一些固定模式、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学生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人的创新精神的张扬,人的创造力的激发,国民整体创新素质的提高,都有赖于创造性的教育来实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知识技能教育同等重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了一些探索和试验,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释放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常受情绪的制约,他们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到不体罚,不训斥,不歧视,不讽刺。学生问题回答对了固然要肯定,即使回答错了,也不应简单地否定,而应该启发、引导学生再思考。更何况对思想政治课来说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的回答有一定的合理性,老师都应该予以肯定。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这种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精神自然会非常放松,没有任何压力,思维也会变得非常开阔,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提出一些有创见性的意见,并能发现一些新方法。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讲到“新时期的爱国主义”这节内容时。因为学生从小接受各种各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以看到这样的标题,他们自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那么我就将这讲内容安排成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认真学习,融会贯通,而且还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课堂上,学生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有自编自演的情景剧、爱国版的“非常勿扰”、爱国主义主题诗歌朗诵、爱国主义主题舞蹈、歌曲等。这些活动,表达了当代“90后”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以及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到理性爱国;让他们明白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豪言壮志,而是融合在日常学习及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虽然这一次简单的活动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揭开了创新神秘的面纱,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性、独特性思维方式,它能突破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善于提出具有新意的观点、方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呢?我认为应抓住两点。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中的问题作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观察、分析、思考,尽可能寻求多种答案,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多渠道地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有所创新。

在讲到“加强道德建设”这节内容时,我让学生就春晚小品《扶不扶》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一开始,学生的讨论都围绕着现代人的冷漠、没有爱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哲学和害怕被讹诈、被纠缠的心理进行讨论。我让学生对这样的社会现象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来加深学生对不同人物内心世界的认识。表演完后,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站在不同当事人的角度,对这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很多,他们不再局限于从批判路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件事情,对于摔倒的老人一些做法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引发大家的思考?这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不言而喻了。

通过这个讨论,学生认识到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我们的思维也应该是广阔的。对于一个问题,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些固定的模式和框框,而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才能够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得出客观的、公正的结论。

(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常常需要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教师口述,那么生动性、形象性就会大打折扣,学生也不会有直观的感受,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借助视频、PPT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借助媒体取得原来难以得到的直接感受,进而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观念上的转变至关重要。我们的教师必须做到,不仅能够找到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的弱点,还能够发现那些学困生的闪光点,更要允许那些奇才、怪才、偏才和狂才的存在。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元化、多层次化视角出发,以高度的智慧和敏锐,因材施教,科学点化,正确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和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学生作业写得非常整齐,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也比较牢固,但是一旦遇到具体的案例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分析或者分析不够到位;有的学生课堂发言非常积极,见解独到,但是作业潦草,应付;有的学生不爱上课但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的学生不爱发言但动手能力非常强。对于不同特长的`学生,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比如课前时事新闻发布活动。我们将学生分成一个个的小组,每次上课时由一个小组对最近发生的国家大事来进行新闻发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小组就是一个新闻团队,大家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上网采集新闻,有的人负责做PPT,有的人负责在课堂上发布新闻,有的人负责对新闻进行评价。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充分发挥的自己优势与特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每学期的考试中,我们一改传统的“一份试卷定成败”为“多方考核论英雄”的考核方式。把思想政治课考试分成知识考试和能力考试两部分,知识考试的笔试试卷占总分的60%,笔试试卷中有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有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另外40%来自于平时的考核中,比如学生课前时事新闻发布、课堂发言、课堂演讲、课后实践活动、作业等的成绩。这样既能够全面考核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新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教师要树立全面开放的教育观,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全面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要对学生开放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时间到阅览室、图书馆去,到网上、电视中去,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知识;要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探索,获取有用的“营养”。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推崇学生的探索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求异精神、实践精神、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改传统教学“一言堂”、“满堂灌”和简单问答等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讲到“遵守网络道德”这节内容时,我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上网经历来谈谈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来总结遵守网络道德的必要性和如何遵守。这样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信服。

创新教育的领域是非常广阔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体会到只要平时多留心,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好途径,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兴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03)。

上一篇:企业营销战略论文下一篇: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