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结语(共9篇)
1.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结语 篇一
资金运营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资金运营的管理,明确资金的日常管理范围,有效控制资金风险,保证经营活动高效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以及子公司、各部门涉及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管理活动。
第二章 现金管理
第三条 本公司现金由财务部负责管理,现金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制度: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特殊需要超出限额的必须经财务负责人批准,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现款安全;使用的保险柜应定期进行密码更改,保险柜钥匙要妥善保存。
第四条 必须加强对现金收入的管理,不得以收入的现金直接用于开支,禁止挪用现金、坐支现金。
第五条 相关部门发生现金收付业务后,由财务部负责收付现金,保险柜中不保存大额现金,若保险柜中的现金超过规定的库存现金的限额,财务部出纳应将超额的现金送存银行。
第六条 因业务需要长期借用备用金的,应严格控制范围和限额,原则上旧账不报新帐不借,所有个人因公借款均需统一使用专用借据。
第七条 合理控制现金支付的范围。依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允许在以下范围内使用现金:
1、员工的工资及津贴;
2、个人的劳动报酬;
3、各种劳保福利费及其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4、支付给员工的差旅费、市内交通费、邮电通讯费;
5、支付不足转账起点的零星款项;
6、其他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支付现金的支出。第八条 现金支付的限额及审批权限:支付业务款项给集团外的单位超过1000元的,原则上需采用转账方式,不得用现金支付。特殊情况超出规定限额的,必须经财务主管人批准。
第九条 出纳人员应逐日登记现金日记账。每天工作日结束之前,出纳人员必须清点库存现金,并与现金日记账结存额核对相符,同时编制现金盘点表。月底结账时,必须做到现金日记账和总账余额相符,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账款相符,账账相符。
第十条 财务部负责人应不定期地会同出纳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点,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存档。第十一条 现金出现盘亏、盘盈的情况,在报有审批权限的管理层审批后,总账会计根据批示意见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第十二条 现金管理内部控制:
1、不准白条抵现;
2、不准私人借支公款;
3、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
4、不准造假用途套用现金。
5、不准用银行账户替其他单位或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6、不准保留账外公款或公款私存,不准设立小金库。
第三章 银行存款账户管理
第十三条 本公司在开立银行存款账户前,应填制开户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拟开户行、账户、开户原因、财务部意见和主管领导意见,并经本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审核,总会计师批准后办理开户手续。
第十四条 严禁出租、出借公司银行账户。
第十五条 凡本公司开设的银行账户,严禁以私人名义开设。
第十六条 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开设项目资金专户。关于项目建设的资金要拨付到这个专户,工程款、监理费等基建费要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通过这个专户进行支付,确保项目资金的专户储存、专项核算。
第十七条 财务部应严格按照规定对公司的银行存款账户进行分类管理。财务部负责人每年定期检查银行存款账户的分类管理状况。
第十八条 公司管理层应当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始及使用情况,发现未经按规定审批擅自开立账户或者不按规定及时清理撤销银行账户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第四章 银行存款业务及余额调整管理
第十九条 送存银行的款项,应填制“缴款单”,连同现金或转账凭证等送存银行,并根据“缴款单”或“银行收款通知”登记入账。
第二十条 到银行提取款项或转出款项时,应开出“现金支票”或其他结算凭证,并及时根据支票存根和结算凭证付款联登记入账。
第二十一条 出纳人员一般情况下不得签发空白支票。为方便外出采购等工作,必须先填写申请单,经所在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本公司领导批准,财务部门应在支票上写明日期、用途,并注明最高限额。
第二十二条 出纳人员应定期与银行核对存款余额,每月至少核对一次,在接到银行对账单后,应及时交由总账会计逐笔核对借贷发生额和余额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发现记账错误,要立即更正。
第二十三条 对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造成余额不符的原因,总账会计根据财务部负责人及有审批权限的管理层的批示意见,对会计分录进行调整。
第二十四条 本公司对收付款项的结算,要依据《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制度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种或几种结算方法,对采用的结算方法要有详细的操作程序,以保证本公司存款资金的安全完整。
第二十五条 各种有价证券、支票、印鉴管理:有价证券由出纳员专人保管,由其他会计人员核对并做好备查簿。支票由出纳员每日登记支票收支备查簿,对支票存根联或作废支票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撕毁;印鉴保管由财务负责人和出纳员分别负责,坚持“印鉴分开、账款分管”的原则。
第二十六条 出纳人员每周应及时编制“现金收支周报表”与“银行存款收支周报表”,经财务部负责人审核后报总会计师、总经理或董事长。
第五章 往来款项管理
第二十七条 往来结算管理主要是指对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专项应收款和专项应付款、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管理。第二十八条 关于往来款项的管理,公司应以财务部为主管部门,各部门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往来款项形成过程中各环节的责任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第二十九条 预付账款、应付账款以及专项应付款 预付账款是指按照购货合同或协议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应付账款是购买材料或接受劳务应付而未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专项应付款核算本公司收到集团拨入的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应根据收到的款源和单位设立明细账户。
财务部应凭采购部门对外签订的有效经济合同或协议办理预付、应付款项,有效经济合同应符合下列原则:
1、遵守国家法律,符合国家政策;
2、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
3、合同主体合法,内容真实;
4、所签合同或协议必须包括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格和酬金、履行期限、履约地点和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第三十条 财务部支付款项时应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对有关部门和经办人履行合同的进行调查分析,并向有关领导提出情况报告。
财务部应根据资金状况,合理安排资金,按计划安排预付、应付款项。
本公司要及时与集团财务部门核对拨入的工程款,发现错误及时调整,保证合并会计报表抵消的正确性。
第三十一条 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专项应收款 应收账款是指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预收账款是按合同约定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预收的款项。“专项应收款—工程拨款”专门核算集团向本公司拨付的用于基本建设项目工程的专项资金。
第三十二条 对其他应收款的管理
1、其他应收款主要指应向员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财务部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收款手续;财务部有权对借款滞报人员,通知其及时报账。
2、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或工作需要须备用现金的,应填写借款单,注明使用时间用途,经领导批准后方能借用公款。借款金额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工作范围多借。
3、借款人员必须及时还款或将取得的合法票据到财务部报销,一般情况下当月结清,特殊情况下于次月办理完毕,但最迟不得跨年。
第三十三条 财务部应当按照实际需要设臵各种往来款总账、明细账。各类往来款的明细账均应按照每一客户设臵。第三十四条 财务人员应当每月核对明细账、总账,如有差异应当及时查找原因予以纠正。
第三十五条 期末财务部应当编制往来款对账单,发送至本公司和客户,主动进行账款核对,属于集团内部合并报表范围的企业,应作好内部往来业务的合并抵消处理。同时对于核对差异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账务调整。
第三十六条 财务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定期编制应收款项账龄分析表,供相关人员催收款项,并评估各类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以此为基础根据本公司的管理办法和会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
第三十七条 对于长期挂账的应收款项,财务部应当责成原来的责任部门组织专人负责进行清理,查清事实责任到人。依据法律收不回的款项、费用,经调查确认为坏账的,应书面报告本公司财务部负责人、总会计师,核准后按有关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申办坏账损失的审批手续。
第三十八条 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如确实无法支付,经领导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五章 其他货币资金管理
第三十九条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类货币资金,由于存入地点、用途不同,财务需单独核算。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单、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等。
第四十条 财务部应分别设臵明细账,其他货币资金按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十一条订。
第四十二条 第六章 附则
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制定、解释、及修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2.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结语 篇二
一、目前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管理不善, 使用效益偏低。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有的企业多头银行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 资金管理失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 盲目投资, 损失严重;有的企业资金沉淀严重, 存货占用比例过高, 应收款居高不下, 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 周转缓慢, 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一些企业在货币资金管理上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决策, 不重视编制和使用货币资金计划, 而是凭经验靠感觉来估算资金的用量和留量, 导致企业资金实际流量与预计数相差较大。再加上企业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 缺乏货币资金动态管理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监控制度, 缺乏对货币资金的具体用途及效果进行管理, 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致使资金使用效益偏低。
2、监控制度或无或缺, 财务风险加大。
目前有的企业对资金流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的现象, 有的企业尚未建立监控制度, 有的尽管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 但实际上并未严格据此执行。企业集团总部如不能及时掌握下属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 会造成极大地财务风险。很多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及财务状况说不清, 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 且处于从属地位, 往往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 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3、激励手段出现偏差, 致使往来款项居高不下。
有的企业为了完成领导的业绩指标, 一味地追求收入, 而忽视了资金回流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而且金额越来越大。由于涉及人员变动或者由于企业监控不力, 往来款项未能及时清理, 有的已经形成呆账、死账, 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二、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益的主要措施
l、转变思想观念, 把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作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
首先要树立资金的增值意识和时间价值观念, 加强资产经营, 盘活资金, 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进一步优化组合,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 企业要求财会人员必须转变观念, 由过去的记帐、算帐、报帐、核算会计, 转变为事前有预测、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反馈的管理会计, 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当好领导者的参谋助手。必须把企业经营真正转移到以资产经营为中心, 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坚持投资与效益的统一, 实行规模发展, 实现规模效益, 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建立健全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的资金控制管理体制。
建立预算编制、审批、监督的全面预算控制系统。把预算范围由过去单一的经营资金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 由主业的资金预算扩大到包括多种经营、多级核算单位在内的全方位资金预算。
资金预算管理是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执行中应以资产为纽带, 实行分级预算。强调以现金流量为重点, 要求对经营各环节实施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 严格限制无预算资金支出,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占用, 预算内资金支出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制, 预算外资金支出实行逐层审批制度。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集团总部应侧重搞好投资、融资预算, 以资本经营预算为主, 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 集中管理;分公司则以生产经营预算为主, 加强成本费用和资金流量预算。分公司在明确集团总体经营目标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资金预算, 再将预算的各项目分解为各个月份以及各个部门的责任和指标, 然后上报集团财务部门。集团总部对各项预算进行审查, 进行综合平衡后, 结合集团年度总体预算, 将细分的责任和指标作为衡量各分公司以及各部门工作业绩的具体标准, 并与年终考核兑现挂钩, 实现公司资金的合理配置。其次, 要求集团各部门凡是有现金支出的必须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金额和时间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核, 对没有列入预算的项目, 财务部门有权拒绝开支。超预算的资本性支出必须经集团总部审批, 对于重大项目安排应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 超预算的费用性支出必须报批, 经批准后调整预算。
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 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 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统一的财务软件, 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 是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因此,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引进或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 借助于计算机设备及网络, 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 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进而达到强化监督与控制, 规避财务风险, 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资使用效率的目的。
4、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职能, 推动财务工作透明化。
企业开展内部转帐结算, 除了履行收、付款职责, 强化服务外, 还应充分发挥协调、监督和管理功能, 严格贯彻和执行结算文件, 严肃结算纪律, 协调与结算相关的各方面关系, 协调解决购销结算付款中出现的问题, 监督约束结算各方的行为, 公正维护结算各方的正当权益, 维护正常的结算秩序, 尽量避免出现资金黑洞。
5、规范财务行为, 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管理。
一是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 将往来款项的管理纳入制度化建设之中;二是采取积极有力措施, 加大清理往来账力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清理计划,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往来款项, 要查明原因, 分清责任, 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核销, 以确保国家及单位利益不受损失;三是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加大对往来款项的管控力度。企业要重视财务人员的引进和培养, 使其除了具备基本的业务技能外, 更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将账务往来记录清楚准确的同时, 又要严格控制往来款项发生的规模, 并及时核查、清理, 以降低财产损失发生的可能;四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充分发挥财务、内部审计部门对所属单位在业务上的管理、指导和监督职能;五是奖罚明确, 考核集中。为加强企业各项资金管理, 制定各二级单位及归口部门资金使用效果的指标及奖惩考核办法, 对努力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资金占用的单位, 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资金占用大、遗留问题多的单位, 制定限期降低资金占用的计划, 从而达到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
6. 加强存货管理, 加速资金的周转。
企业要建立健全库存出入库制度、保管员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 采取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等措施, 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严把存货入库质量关, 实现对不同品种, 不同性质不同年限的存货分开储存;对出库存货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检验, 做到质量合格才能出库;严格执行统计制度, 做到出、入库统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科学管理, 降低损耗, 间接地降低了企业资金占用。
财务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需要而发展的, 尤其是在当前企业面临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的时期,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企业生存压力增大, 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企业很有必要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手段、深化财务管理内容、拓展财务管理领域, 将财务管理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在提高资金运营效益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 促进企业管理层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敏.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率[J]中国经贸导刊, 2004 (6)
[2]、骆凯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盒使用效益[J]商场现代化, 2008 (7) 上旬
[3]、韩梅, 刘忠民.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9月
3.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三
摘要:流动资金是企业最具活力的资金,流动资金良性循环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分析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寻求加速企业流动资金循环的对策,是提高流动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流动资金问题分析应对措施
0引言
流动资金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主要指占用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主要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流动资金好比是人体的血液,流动资金良性循环,企业才能健康发展。目前很多企业被流动资金流动资金循环不畅困扰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1流动资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1货币资金管理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益差货币资金是企业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目前很多企业在货币资金管理上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不重视年、季、月货币资金使用计划,凭经验、感觉测算最基本的货币资金需要数和最挂持有量,导致企业面临的不是货币资金不足就是货币资金过量的威胁。在货币资金管理中往往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预算范围狭窄,缺乏货币资金动态管理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监控制度。缺乏对货币资金的具体用途及效果进行管理,财务部门与资金使用者相互控制不能很好结合,不具备“钱流到哪里,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资金营运效果欠佳。
1.2货款回笼缓慢,应收账款增加,强占流动资金“卖比买更为重要”(资本论第二卷第144页),只有扩大了销售才能增加收入。很多企业盲目追求销售额的扩大和账面利润,使赊销成为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相互拖欠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缺乏风险意识,不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没有严格的收款制度和考核制度,赊销方的缺失诚信,信用结算制度不完善等,造成货款回笼缓慢,强占了流动资金,导致资金循环周转困难。
1.3产品积压,企业库存增加,占用流动资金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许多企业对存货管理不科学,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的关系。为了保证生产,不关注市场行情,大量购进材料物资,不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需要而盲目采购;为了保证销售需要而大量生产,忽视产品质量,产品销售上缺乏主动性和服务意识、销售机制不灵活、产销衔接不紧密等原因造成销售不畅;生产和销售造成了库存产品增多,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增加了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以及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
1.4资产结构不合理,财务杠杆运用不恰当资产结构是指资产的构成,反映的是企业的投资结构。目前很多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不注重自我积累,热衷于外延扩大再生产,将积累大幅用于固定资产的扩建,很少用于增补自有流动资金。资产组合比例中对外投资所占权重过大,资产流动性过差,资产弹性小,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而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权益资本收益的手段,很多企业对财务杆杠的消极作用认识不足,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高,贷来的款项过多的投入固定资产,利息负担重,偿债能力降低,经常面临着偿还银行贷款后无资金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问题。
2解决流动资金运营中问题的对策
解决流动资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流动资金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加强流动资金管理,针对流动资金的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企业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2.1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合理确定最基本的货币资金需要数和最佳持有量,科学地预测和决策。在流动资金运营中,企业应制定年、季、月货币资金使用计划,有效合理地组织货币资金投放。
企业应加强货币资金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编制、审批、监督的全面预算控制系统。按照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把预算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扩大到包括多种经营、二级核算单位在内的全方位资金预算。
建立货币资金动态管理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监控制度,加强现金流量分析预测。企业应将货币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2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应重视信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才能加速流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企业在赊销前应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分析考核客户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建立诚信指标体系,制定合理的赊销信用政策。定期通过账龄分析调整企业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
为了保证应收账款安全、快速地回收与运营,企业应制定严格的收账制度。选定较高素质的人员作为销售管理人员,并设立风险抵押金,确立有效的收账程序,确定出催账目标,积极探索收款技巧,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把货款回笼作为考核销售管理人员业绩的一个依据,提高流动资金使用效益。
2.3加强库存管理,盘活流动资产企业对流动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要对存货进行严格管理,把存货降到合理存量,推广“零库存”。要求材料的供应能够适时到达生产现场,不必建立材料库存储备;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协调配合,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适应顾客需要,不必建立产品库存储备,从而有效地节约流动资金。减少存货占用,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建立公开竞价进货制度和存货库存控制系统,降低采购成本和存货量。利用分类管理法或适时存货管理模式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定期盘点,及时发现、处理多余积压和应报废的物资。提高存货管理水平,盘活流动资产,保持合理的库存量,正确确定再订货点,优化库存结构管理,改善资金状况。
2.4优化资产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企业应注重优化资产结构,处理好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的比例,科学地安排自有资金与负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结构,提高自有资金的比率,量力而行,不盲目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在保证较稳定的流动资金基本需要量的前提下,避免外延扩大再生产挤占流动资金。注重自身积累,应有一定的留利用于增补流动资金。
4.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结语 篇四
(二○一四年十二月九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台州市审计局组织三区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近三年(2011-2013年)台州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现将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告如下:
一、被调查事项的基本情况
(一)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
1、椒江组团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
椒南污水系统。椒南污水系统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位于椒江东部岩头十塘处,总用地面积25.45公顷,由台州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州水处理公司)负责建设、运营。项目分二期实施完成,其中:一期处理规模5万吨/日,2004年投产,投资额为17950万元;二期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另建成处理5万吨/日的中水回用工程。2010年投产,目前已暂估入账的投资额为30571万元。
截止2013年底,椒南污水系统已纳入台州水处理公司处理的配套污水收集管网主干管共有5支:北线、南线、滨海和开发大道污水管,以及化工污水专管。管线总长74.78公里(不包括二、三级管网)。
椒北污水系统。在建的椒江前所污水处理厂位于沿海工业功能区块东南部,用地面积5.14公顷,概算投资9390万元,由椒江前所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建设规模1.95万吨/日。目前已完成土建主体工程的施工,截止2013年底,完成投资6396万元。
椒北污水系统批准污水管网总长约84.57公里,泵站5个,概算投资16415万元。目前已完成管线及泵站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项目正在施工中。
2、黄岩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
黄岩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总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投资20779万元(其中院桥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投资,金额8329万元);泵站13座(已建成10座、在建3座),投资17100万元;管网投资21350万元。
黄岩污水处理厂:工程于1997年开建,2001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2009年10月实行TOT运营,经营权以15000万元转让给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期限30年。
院桥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方式建设运营,项目投资人北控环保。2009年底启动建设,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95万吨,于2013年3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宁溪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标准为日处理废水500吨,于2010年9月建成并投入运行。
3、路桥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
路桥区已建成路桥城区和滨海两座污水处理厂。路桥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9万吨(一期4万吨/日,二期5万吨/日),位于路南张李村,占地136亩,共设有污水提升泵站7座,配套管网417.5公里,路桥污水一、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5.5亿元。
路桥滨海污水处理厂2009年开工建设,日处理规模1.95万吨,位于金清镇十塘,占地49亩,主要服务金清、蓬街以及金属再生园区,共设有污水提升泵站2座,配套管网78.5公里,路桥滨海污水处理项目计划总投资2.35亿元。
路桥区截至2013年末,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完成投资19638万元,泵站9座,投资3564万元,配套管网完成投资49453万元。
综上,至2013年底台州市区累计完成污水处理工程投资额30.5亿元。具体见下表:
(二)污水处理工程运营财务有关情况
椒江区:2011—2013年,台州水处理公司收入16133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1316万元),运营成本24225万元(其中:管理费用2028万元,财务费用4147万元),三年累计亏损8092万元。截止2013年12月末,资产总计55762万元,负债合计5386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32595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902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7%。三年污水处理成本共计24225万元,共处理11990万吨污水,吨污水处理成本为2.02元。
黄岩区:2011—2013年黄岩污水公司三年累计亏损5288万元(主要是黄岩污水处理厂固定资产折旧和泵站电费支出)。2013年底,黄岩区污水处理工程银行贷款18000万元。黄岩污水处理厂2011—2013年共处理污水7400万吨,每吨污水的处理成本为1.82元(未包括泵站和管网的固定资产折旧)。路桥区:2011—2013年,路桥污水公司营运收入总计15122 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8613 万元),营运支出总计21652万元,三年累计亏损6530万元。2013年底,路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包括滨海污水公司)资产总额78950万元,负债总额50603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8347万元,资产负债率达64%。路桥区污水处理工程银行贷款18743万元,国债转贷资金64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7400万元,企业债券资金5141万元。2011—2013年共处理污水8064万吨。2013,路桥污水处理总成本5872万元,全年处理污水2941吨,吨污水处理成本2.00 元。
(三)中水回用工程有关情况
椒江区中水回用项目于2007年报批立项,概算投资17432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曝气生物滤池、转盘过滤池、中水池、出水泵房及22.5公里用水干管,2010年投入使用。中水至今尚未正常回用,减排未经环保部门认可,也未进行中水处理量统计;黄岩区中水回用工程有计划,但未实施;路桥中水回用项目为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项目的子项目,规模为3万吨/日的再生水出水量,用地面积37亩,投资概算7365万元。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总项目于2007 年5月开工,但由于存在批复的中水项目用地农转用指标未落实,中水回用子项目未建设。
二、审计调查评价意见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按照台州市区“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污水泵站和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快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要求,椒江、黄岩、路桥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不断加大建设运营经费的投入,逐步完善配套城市排污管网,为污水处理项目的顺利运营提供了保障。污水处理厂、泵站、管网基本安全稳定运行,报表反映,2011—2013年,市区共处理污水27454万吨,共削减COD(化学需氧量)86574吨、氨氮7368吨。改善了市区水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海河水体变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但是,审计也发现在污水工程投资建设管理、资金筹集使用、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相关单位予以重视并纠正。
三、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雨污分流不彻底。一方面,市区街道一些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业存在污、雨水不分现象,城区部分旧小区和城中村尚未实现雨污分流,一些已实施雨污分流的小区也因居民生活习惯问题,未能真正做到雨污分流。另一方面,近年来沿河截污力度加大,封堵了沿河排水口,雨水合流管直接进入城市污水干管,特别是大雨天,调节不当,加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椒南污水处理厂的报表反映,2013年8月、9月、10月,分别有11天、10天、12天的日处理量超出15万吨/日的设计能力,2013年12月16日(暴雨天)进水量甚至高达20.07万吨。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河道补给雨水的能力降低;大雨天污水处理厂超负荷生产。
2.污水收集率不高。截止2013年底,椒南片尚有洪家、下陈、三甲、葭沚街道东山片等部分片区的污水收集未统一纳入污水管网,部分管网年久失修、存在渗漏,部分企业也存在偷排现象,导致污水收集率不高,台州水处理公司日常污水处理量不足,影响减排指标完成,也影响“五水共治”效果。报表反映,2013年1月至5月,椒南污水处理厂日平均污水处理量为9.78万吨,为15万吨/日设计能力的65%。不考虑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网及管网渗漏等因素,根据椒南片同期日平均自来水供水量16.67万吨/日,按通常的排污量为供水量的80%估算,日平均污水量应为13.33万吨/日,实际日平均污水处理量为9.78万吨,污水收集率约为73%。
黄岩老城区普遍未实施雨污分流、部分管网老化、支线管网不够完善,导致污水收集率不高。自来水公司数据反映2011—2013年供水总量分别为13913万吨,按通常的排污量为供水量的80%估算,污水量为11130万吨,而同期污水处理量为7400万立方米,污水收集率约为66%。
污水收集率低,导致污水未能得到有效处理;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剩余,效率不高。3.中水回用项目未发挥应有效益。椒江区中水回用项目系省内率先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大型中水回用工程,2010年投入使用,投资额1.7亿元。一方面,设计考虑中水的源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实际中水的源水包含了化工废水,处理后的中水色度较高,水质也不合规,造成中水未能按原设计方案作为化工区企业用水;另一方面,设计中水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标准,其中的COD、BOD等主要指标均高于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四类水排放标准,不能直接排入河道作为补给用水,也不能作为居民非生活用水、园林绿化用水。目前仅向新农化工、华南制药、洋垃圾拆解场等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几家企业供应少量中水。椒江区中水回用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差,大量的资金投入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4.污水处理工程资产管理不到位。污水管网建设主体较多,涉及各道路建设临时指挥部、市政工程管理处、截污指挥部,椒南排污系统的建设还涉及到椒江区与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台州经济开发区之间的衔接等,椒江区反映大量的污水管线资产建成后未移交给台州水处理公司,没有一个部门或单位能完整提供全区一、二级污水管网的底数,资产分散管理,未能有效整合,影响污水管网运行的一体性。
路桥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于2008年底运行,相关泵站及管线建安投资10663万元;二期三级管线建安投资3287万元。滨海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4月运行,建安投资11800万元。因未进行综合验收,使得财务竣工决算迟迟未办理,已投入使用的资产,未结转固定资产,污水处理厂及泵站未取得产权证。
5.污水管网建设管理不到位。路桥区污水二期三级2013一、二标段管网工程中标单位分别为台州市泰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浙江伟星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价均约800万元。截至2013年底,已分别支付工程进度款231.20万元、223万元。因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导致无法通过会审,未能办理工程质量受监手续和施工许可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擅自更换管材的品牌,审计指出后,建设单位已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作出了相应处理及经济处罚,收回与合同品牌管材的价格差额。
(二)建设资金筹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非债务性资金投入不足,国有污水处理企业亏损严重。据报表反映,2013年底,台州水处理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7%,银行贷款余额32595万元,项目建设的资本金未足额到位。路桥污水公司银行贷款和债券余额36693万元,黄岩污水公司银行贷款余额18000万元,各区污水处理工程债务较重,非债务性资金投入不足;台州水处理公司2011-2013年累计亏损8092万元,其中三年支付的贷款利息就有4147万元,黄岩污水公司2011-2013年累计亏损5288万元,路桥污水公司2011-2013年累计亏损6530万元。三区国有的污水处理企业亏损十分严重,台州水处理公司将资不抵债,严重制约和影响污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营。2.路桥各镇(街道)对三级管网建设投入未落实。路桥区发改部门批复敷设具备实施条件的三级管网106.59km,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为7042万元,区财政和各镇(街道)各承担50%建设费用。截至2013年底,实际敷设完成二期三级截污管网66.54公里,完成投资(财务支出数)3589万元,8个镇(街道)应负担的建设费用为1594万元,而实际上镇(街道)一级没有到位任何资金。镇(街道)一级对污水处理工程投入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效投资没有激发出来。
(三)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黄岩污水处理厂污泥没有妥善处置,存隐患。黄岩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是运至椒江方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或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账面反映2013污泥处置支出7.51万元(其中污泥处置及运输费4.61万元),该厂一年污泥产量有近1.5万吨,支付污泥处置的费用远远低于按测算运输到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费用54万元(如交方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处理费用将超过150万元)。污泥未按处置方案处置,存违规处置的嫌疑。污泥含有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大量散失,污染物管理失控,将会引发次生环保事故和其他管理问题。
5.企业运营管理方案 篇五
1.1管理不科学不合理
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目标是以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也使得线损管理中所显现出的经济效益被忽视,供电企业专注于增加用电客户,扩大用电规模,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线损管理得不到有效落实,其显现的经济效益不能通过管理制度直接反映出来,使得各部门参与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低,线损管理在其看来只能算作供电企业的“副业”。要降低线损率需要各级供电局、供电所共同合作,但是很多企业在线损管理上只负责自己所管辖的领域,没有统一协调进行管理,导致线损管理过于分散,无法实现线损管理的最终目标。
1.2线损管理机制不健全
针对线损管理在供电企业的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供电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供电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切实有效的将线损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根据东莞供电局对线损管理中电力设备运行情况、电能计量常识、用电设备数据准确度、盗窃用电、电网配置及调度等方面情况,综合考察线损率的技术经济指标。由于管理机制不足,线损率所显现的技术经济指标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线损管理工作中线路安全运行、合理操作、及时有效维护等进行合理的分配。还需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线损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结合法律武器,对线损中触及法律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惩治。
2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对策
2.1理清降低线损理论、技术、管理之间的关系
由于东莞供电局在地区供电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线损率不容乐观,以至于对地区经济和企业形象造成较大影响。东莞供电局提倡科技兴网,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科技水平,但是在线损管理这方面却没有理清思绪,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只是展现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还需应用于整个电网的维护和管理。理清降损在技术、理论、管理中的关系,能够改善供电企业的线损管制状况,切实有效的降低线损率。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能够带动理论损值的降低,在实际线损管理中,对技术降损而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此优化电网等级、改善电网结构、优化各项电力设备等方式来降低线损率,需要企业和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技术降损达到应有的效果。技术降损需要管理、管理降损也需要管理,在理论降损的前提下,两者之间缺一不可,否则也无法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完善线损管理模式
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都没有建立较为健全和完善的线损管理模式,致使线损管理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以东莞供电局的电网规模为依据,需设立线损管理办公室,并针对东莞供电局所管辖的各镇区设立分管部门,建立综合系统全面的线损管理体系。把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线损管理相结合,以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为出发点,对线损进行有效管理。
2.3加强线损管理的激励机制
东莞供电局是负责整个东莞市最大的供电管理企业,要加强线损管理的激励机制需要从镇区供电分局发展状况和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在总部大力推行,以提高各个分级供电企业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整个东莞市的线损管理的整体改善和发展。针对企业的员工,特别是用电检查工作这方面,各部门各阶层的员工所采取的激励方式需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激励机制要有时效性,对在线损管理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单位、部门、员工进行及时激励,以实现激励效果最终目标。
3供电企业节能降损措施
3.1电网运行过程中降损措施
当电网运行过程中,输电线路的负载能力超出实际负载能力时,就会造成负载损失;空载损失是电能传输过程中,电力设备运行所产生的损耗。针对这两种情况,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电力传输材料,提高输电线路的负载能力,增加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电力设备的安装和选择要以节能为主,合理配置各类电力设备,这样才能实现节能降损的效果。选择合适的运行电压,能够有效的降低损耗;稳定三相电压负荷能为电力企业节约大量的电能。
3.2改善农村电网的布局和结构
东莞供电局要实施农村地区的电网改造和建设工作,提高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电网结构合理性、供电质量标准化合格化以及方便维护和管理。要改善农村电网结构,首先,要实地调查农村用电负荷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和统计,合理布置变压器,并合理确定其型号和容量,保证电压质量,减少线损。因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大部分是主干线段,所以采用增大导线截面、转移负荷、平衡负荷等措施,提高电压质量,实现节能降损。
3.3采用节能的电力设备
可以从用电过程中采取节能降损,第一,采用节能型电器设备,对公共场所和城市建筑等照明进行合理的布置,以实现降损节能的效果。第二,使用节能变压器;第三,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精确度。针对东莞供电局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引进和研发节能电力设备是促进东莞供电局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降低线损率,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4结束语
6.浅析企业货币资金管理 篇六
闫庆玲
摘要:近年来,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的问题非常突出,财务风险日益暴露。加强和改善企业资金管理是实现管理稳定,推动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完善企业货币资金管理。货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工作的最基本要素,资金的缺失或周转不灵将会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严重者甚至使企业陷入破产的境地,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正在上演,而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加强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研究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与完善货币资金管理的对策,以期达到对货币资金管理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货币资金;集中管理;风险控制;预算管理
一、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货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启动和发展必须靠足够的资金来解决,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资金或者是资金不足,再好的计划、项目,都是空想,再好的投资活动都有可能中途搁浅。因为充足的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起着根本性作用。企业之所以在运转,完全是因为资金在不停的流动。资金不足,会使一些管理者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积极应变,无法采用那些实际而又有效地方法来应对现实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如何筹措、使用、调节、盘活企业资金,使资金在市场经济中保值、增值,顺畅循环并对其加强管理,已成为财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总之,货币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始末,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加强资金的管理及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和母子公司体制的建立,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的问题愈加突出,财务风险日益暴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资金管理意识
虽然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资金的重要性都有广泛的认同,但是,有些管理者缺少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观,缺乏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分析方法,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上缺少科学性,有时导致项目资金链条断裂不,能如期完成,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可能性;有时由于过度筹集资金使企业陷入负债经营的恶性循环之中,使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形成多角债务链。
(二)信息失真
信息时代,一个企业掌握信息的多少对自身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的信息严重不透明、不对称,致使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信息的不真实,不但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也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和社会监督的效果。
(三)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和事后控制
企业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事前控制乏力,事中监督落后,事后控制审计走过场,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管理失控,企业成员不按制度规定乱借款、乱担保、乱投资、乱开支等,导致财务混乱、资金流失严重甚至导致企业走向灭亡。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信息反馈制度,缺乏及时处理沉淀资金的措施,在面对多变的市场时,缺乏应变能力,进而使企业的资金运作越来越紧张,影响企业运营。
(四)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
大部分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集中管理与内部多层次管理机构分散占用的矛盾突出,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有的企业各个部门多头开户,资金失控,沉淀严重;另一方面又为筹集急需的小额资金而犯难,调剂资金余缺的能力较差,银行贷款余额居高不下,财务费用有增无减。
三、加强与完善货币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实施货币资金的预算管理体制
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有必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结算中心制度。预算是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完备的预算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保证,是企业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也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对生产经营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年初企业应根据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对公司资金的取得和投放、收入和支出、经营成果及分配等资金运作做出统筹安排。根据资金预算总目标,统一筹集、集中使用资金,调剂资金余缺,确定经济合理的现金余额,并将资金预算分解下达,内各项收支严格按预算执行。并且,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审定、汇总资金收支计划,总结资金使用情况,跟踪分析资金动态,尤其是对一些重大的、例外的支出项目进行分析,对各责任单位实际执行预算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认真落实资金计划,合理调度资金,平衡资金收支,严格监督控制各项支出,督促各项收入尽快回笼,合理占用资金,满足生产经营和资本支出的正常开支需要。
(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企业应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以货币资金支付会计控制环节为例,货币资金支付的授权批准、实际办理、会计记录、稽核检查及与该项货币资金支付直接有关的业务经办等岗位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不能一人多岗,身兼数职。即任何单位不能由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三)授权批准控制
企业应明确规定会计业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授权又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一般授权是指日常状况下对正常经济业务事项的授权,具有一定规律性和稳定性。特殊授权是指特殊、紧急情况对正常或非经济业务事项的特别授权,常为应急所用。这种授权方式具有一定灵活性,但也常常蕴含较大的风险,一般都较谨慎。此外,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四)实施货币资金的集中管理
针对当前企业资金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使用分散、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要从资金集中管理入手,建立、完善并推广企业结算中心制度,强化资金集中管理,企业应实行统一筹资、统一结算、集中账户的资金管理模式。通过统一筹划、总体平衡、全面监控公司的资金活动,充分发挥公司资金的整体运作优势,降低资金成本,控制资金风险。
(五)货币资金的监督检查
企业应定期对资金业务进行监督检查,明确监督检查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监督检查内容主要是: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臵情况,重点检查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的设臵情况;资金授权审批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货币资金支出授权审批职责、范围、程序等的履行情况;印鉴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办理付款业务所需的财务专用章和个人名章分开保管情况;票据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交接手续健全情况;库存现金情况,重点检查库存现金日清月结和账实相符情况;银行存款(内部存款)对账情况,重点检查核对银行账户(内部存款户)和编制、审核银行存款(内部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及时性,银行存款(内部存款)账面余额与账单余额相符情况,以及长期未达账项清理情况;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资金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六)货币资金的风险管理
资金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及营运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筹资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指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企业投资的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营运风险是企业到期偿付能力的风险。企业应加强对资金营运风险的控制,通过对资金风险指标的监控,及时掌握资金运用状况,规避本企业内部的营运风险。应建立资金风险控制责任制,指定专人对本公司的资金风险进行监控。筹资过程中应选择合理的资金结构,做到长短期资本、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规避和降低风险,降低筹资成本。重大采购、销售、投资业务在合同签订前应由公司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价。及时收集投资项目的相关市场、环境信息、债务人财务状况信息,对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变化,要及时采取有利措施予以规避。根据风险控制指标合理安排资金预算,将资金的筹集、偿还与投资和货款的回收、支付相结合,合理安排借款偿还期,避免形成偿还高峰。通过对资金预算执行的监控,按月进行资金风险分析,及时发现风险隐患,调整资金运用和筹集进度。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和重大资金事项报告制度。
参考文献:
7.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结语 篇七
1 企业资金运营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未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不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缺乏合理的财务管理流程、管理手段及正确的财务管理决策,没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会造成财务管理不明朗,资金管理模糊,资金使用效率低。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未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盲目投资,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证,致使财务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继而引发财务风险,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1.2 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本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由于资本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财务风险是一柄双刃剑,用好它企业能借鸡生蛋,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用不好则是鸡飞蛋打,造成资金链断裂,最终走向破产的境地。目前,一些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严重,不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如果企业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依靠负债支撑,会加大负债筹资,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资产负债率越高就意味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如果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就会立即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同时,高成本的融资行为,势必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人为增加财务成本给爆发严重的财务风险埋下隐患。
1.3 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有些企业的投资核算管理制度、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存货盘库制度、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全或徒有虚名,或部分内容已经陈旧过时,不能对生产经营中新的业务起到指导作用。同时,资金沉淀严重,库存占用比例过高,欠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导致资金周转缓慢,企业的信誉度和赢利能力下降。
1.4 赊销增长导致潜在风险
有些企业经营收入连年增长却没有带来利润的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企业赊销业务多,应收账款数额增长较快,账龄结构趋于恶化,经营净现金流量持续为负,造成资金拖欠,“债务链”状况日益复杂、恶化,影响了现金流转速度。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过于注重销售业绩,而忽视应收账款控制状况问题,大量采用赊销方式,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1.5 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终环节,企业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影响。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涉及股利支付比率的确定、发放股利的形式、股利政策的稳定性等。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不仅会影响相关方的利益,且与筹资方式和资本结构密切相关,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 资金运营和风险管理策略.
资金链是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基础,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应根据自身管控资金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资金运作,构建资金运营和风险管理战略,增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2.1 加强金融政策研究与运用及资金使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链顺畅
资金运营管理是财务管理中最具实质性和最富创造性的内容,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货币政策新动向,关注和跟踪影响经济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研究、开发、运用金融新业务,拓宽融资渠道,努力降低融资成本,确保资金链顺畅。企业不仅要管好、用好资金,更要善于捕捉影响市场变化的不确定因素,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避免和降低风险损失。
2.2 健全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应从健全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出发,从授权审批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方面入手,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资金分级审批标准和权限,严格限制对外担保、对外投资,配备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等方面的监管。在日常资金管理方面,应实行资金的集中管理,使各部门、各级单位的资金往来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的控制之下,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的情况,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能使企业资金得到有效监控。
2.3 优化资本结构,保持合理负债比率
企业资本结构是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合理的资本结构就是每股盈余最大的负债与权益结构。在借入资金时,企业应慎重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等各种因素,合理使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选择合理的筹资顺序,提高企业筹资效益。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寻找出现正现金流和资金缺口的时点,维持谨慎的负债比率,防止企业急功近利、盲目举债,把好资金支出关,控制资金分流,使资金流向科学、合理。同时,企业应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以防范风险,确保资金链不断裂。
2.4 推行资金预算管理,建立健全收支管理体系
资金预算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应全面推行资金预算管理,建立健全收支管理体系。企业要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投融资活动的资金供给。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的滚动式资金风险管理办法,科学预测预算年度现金收支、结余与不足,合理确定现金收支规模,安全、高效地做好资金筹划工作。同时,应加强现金流入与流出全过程预算控制,有效利用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增强现金保障能力,做到量入为出,科学理财,做好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与考核。
2.5 重视投资决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企业的长期投资,应建立科学决策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设计、评价审核、决策执行的整个过程,都应运用动态分析法评价投资决策是否正确,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掌握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向,正确估计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以确定投资方向。同时,要遵循资金运用的灵活性、高效性及风险回避等原则。
2.6 加强存货管理,建立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防范机制
企业应加强物资储备的管理,重点应放在保持合理的库存量和再订货点的确定方面,既要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又要保证最低的资金占用率。采用核定指标、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方法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同时,企业应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采取多渠道、少环节、公开招标的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实现网上采购,节约采购费用,对大宗物资实行集中采购,发挥批量采购优势,降低大宗原燃料采购价,避免资金呆滞,降低存货的潜亏风险。应收账款是形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因素,企业应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并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评估,加快应收账款回收。企业要及时开展存货和应收款项的清理工作,严格控制存货和应收款项的规模与增长速度,创新营销模式,提高预收款比例,减少预付款金额,以加速资金周转。
2.7 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降低资金管理成本
随着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系统集成化、网络化已成为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网上银行快捷便利、成本低廉,为降低资金管理成本提供了可能。企业应利用好银行提供的最新功能,做到资金调度管理和金融科技创新与时俱进,实施资金电子管理系统,实现对资金的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管控水平。
2.8 重视资金的风险价值和风险管理
资金的周转时间是资金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企业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就必须充分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在经营决策中要树立资金成本、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观念,投资的净现值必须大于零,这样才能为企业增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掌握衡量风险的方法,包括概率和统计方法、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以及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投资决策方法及其含义、作用,避免资金失控和财务分散,才能更好地兼顾报酬率和风险价值。
2.9 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降低财务风险
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企业需做好财务风险事先、事中和事后控制工作。主动分析研究市场发展动态信息,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应使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大于债务资本成本率,充分考虑债务清偿能力,才能降低财务风险。同时,降低财务风险系数要从资金供给、资金投放、周转效率、债务风险水平等方面确定重点监测领域,认真分析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流等重要指标的变化情况,重点关注到期债务,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强化资金管理过程,树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管理,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作,这是增强企业实力和提高效益的关键,这样才能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实现价值最大化,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严真红.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上海会计,2005 (2).
[2]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计署,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2008.
8.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论文 篇八
摘要:肯德基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快餐品牌。其标准化的流程,本土化的特色让中国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西式中味。本文从肯德基先进的管理运营经验开始论述,发掘肯德基公司一些潜在的成功特质,并给中国的快餐业、老字号品牌的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肯德基;跨文化;本土化;运营管理
1.前言
人间万象,饮食男女,作为速食产品的代言人,肯德基这一品牌在全球可谓众人皆知,当大家乐此不疲地在KFC排队等候时,当大家对松脆多汁的炸鸡赞不绝口时,我想肯德基已经使“有了肯德基,生活好滋味”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了吧。曾以QSC&V标准化享誉全球的麦当劳,一度登上世界500强企业榜首,也让中国人为之感叹外国人的精致和责任感,感叹外国企业名至实归,感叹标准化的威力风靡全球,感叹麦当劳叔叔能一夜间占领小朋友们的心。时光如梭,转眼多年过去,麦当劳却并未独霸中国快餐连锁市场,反而被肯德基超越。肯德颠覆了中国餐饮行业的运营理念。他们不断地实行“变脸”,用一份份老北京鸡肉卷,用一个个嫩牛五方,让中国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西式中味。
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仅有18个年头。但对中国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北京第一家经营快餐的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到1992年,餐厅发展为11家,是当时在中国经营快餐连锁餐厅中数量最多的外国公司,1995年发展到50家。其后,肯德基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到2000年11月28日,肯德基继续保持了在餐饮连锁业中的中国第一,已在中国各地设立的19家肯德基有限公司,管理并经营着100多个城市里的400多家连锁餐厅。目前,肯德基已遍布中国22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2004年,肯德基开业店数已达到1000家(除港、澳、台外)。各大城市街头,随处可见“肯德基”字样,可谓“星罗棋布”,大有“星火燎原”之势。正如肯德基的广告词:立足中国,溶于生活。肯德基已牢牢地扎根于中国市场,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
2.肯德基的跨文化管理
从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经历来看,可以看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不断推进,跨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已经不断地趋于成熟,其管理理念也得到质的飞跃,其中一个新的概念便应运而生:跨文化管理。创新是什么?在中国,肯德基的理解就是从美国文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本土化”。
2.1产品的本土化
作为餐饮零售服务业的龙头老大,麦当劳已经把标准化做到了极致。在全球,不论是美国还是欧洲,是非洲还是中国,麦当劳都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装修、生产、产品、服务、环境来要求自己,树立了响当当的黄金双门品牌,但不可否认的是麦当劳的菜单是长期不变的,它是以严苛的标准做出了天下。
肯德基在产品特色上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特色”,使之与其他洋快餐形成了鲜明对照。它在保持原有特色产品的同时,不断致力于开发新的、适合中国人口
味的产品的开发,推出了许多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京、川、粤”口味产品。
肯德基的市场优势主要在于鸡类食品的独特口味,它的定位是“世界著名烹鸡专家”、“烹鸡美味,尽在肯德基”。60年烹鸡经验烹制出的炸鸡系列产品广为顾客赞许,这也是肯德基和麦当劳定位上的最大差别。而在中国,肯德基本土化做得更到位,它在保证原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努力结合本土口味,不断推出新产品。为了开发具有中国口味的快餐品种,肯德基专门聘请了10多位业内相关专业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作为咨询顾问,长期为肯德基提供营养、健康方面的专业支持。2000年肯德基推出了第一道中国风味汤-荚蓉鲜蔬汤,它包含蔬菜、蛋花、裙菜、胡萝卜等原料,口味设计也是充分考虑到符合中国人的口味。随后的几年,肯德基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当地消费者的满意度。“老北京鸡肉卷”、“四季鲜蔬”、“烤翅”、“薯条摇摇乐”“榨菜肉丝汤”、“劲爆鸡米花”等就是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口味推出新品。肯德基的这一举措受到了各个年龄层不同消费群体的一致好评。
标准化让人放心,让品牌享誉全球。然而,作为消费者,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成不变。如果总是一样的食品,哪怕是海参鲍鱼、满汉全席,也有吃腻味的一天。人们喜欢标准,也喜欢变化。一份份老北京鸡肉卷,用一个个嫩牛五方,让中国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西式中味。
2.2形象本土化
由于肯德基在品牌文化营销层面上采取了本土化战略,使其与主要竞争对手麦当劳在品牌形象、品牌主张等方面均产生了显著的差异。如在2003年9月25日,麦当劳在中国将其品牌LOGO、口号、个性、电视广告、员工制服及主题歌曲等表征其品牌形象进行全面更新,并将其延续其近50年的“常常欢笑,尝尝麦当劳”的温馨感觉,更新为嘻哈味十足的“我就喜欢”,使麦当劳大叔成为年轻时尚,酷味十足的代名词。针对麦当劳的这一举措,肯德基则秉承“立足中国,融人生活”的新品牌理念。肯德基爷爷则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友爱和默契。在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里,肯德基的山德上校会一改往日“西装革履”的经典造型,在中国170个城市近800家餐厅统一更换极具中国文化底蕴的唐装迎接顾客,为节目里增添了一抹喜庆。和麦当劳拉开“土”与“洋”的形象差距,不仅使肯德基有效避开了对手营销传播上的干扰,而且吸引了原本对洋快餐具有排斥心理的中老年消费者。
2.3供应商本土化
肯德基在中国的“本土化”,还体现在原料采购方面。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时,只有鸡原料是100%来自中国国内,其他投入品由于质量和标准问题,大多是进口的。如今,本土供应商总共向肯德基提供1400多种产品,并且每年还增加50-70种,除少数种类需进口外,肯德基在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原材料国产化。
肯德基采用中国国内的供应商,这样不但节约自身的成本,使得自己受益,而且带动了我国供货市场的发展壮大,提升了肯德基的知名度,拉近了肯德基与中国百姓的距离,这样以肯德基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庞大且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这是肯德基能长期立足中国市场的基石。
3.肯德基独特的运行管理制度
在1997年,肯德基在中国只有几千名员工,而现在中国分部的员工总数是
几万人,其中90%以上是基本业务单元——餐厅的服务和管理人员,这种员工构成比重也形成了肯德基在培训架构上极富中国特色的双重部门设置:培训营运部和人力资源部。
3.1全员管理训练
在肯德基的培训体系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梯层:见习助理、助理、副理、店经理、区经理、区域经理。而每一个层级的培训和提升,都必须以前一层级为基础。
目前肯德基在中国有大约5000 名餐厅管理人,针对不同的管理职位,肯德基都配有不同的学习课程,学习与成长的相辅相成,是肯德基管理技能培训的一个特点。除此之外,餐厅管理人员还要不定期的观摩录像资料,进行管理技能考核竞赛等。
为了密切公司内部员工关系,肯德基举行不定期的餐厅竞赛和员工活动,进行内部纵向交流。另外,肯德基从1998年6 月27 日起开始强化对外交流,进行行业内横向交流。为来自全国的中高级中式快餐管理人员提供讲座和交流机会,由专家为他们讲述快餐连锁的观念、特征和架构,快餐店营运和配送中心的建立等。
3.2“以人为核心”的人力资本管理机制
肯德基在中国特别建有适用于当地餐厅管理的专业训练系统及教育基地—教育发展中心。这个基地成立于1996 年,专为餐厅管理人员设立,每年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 多名肯德基的餐厅管理人员提供上千次的培训课程。中心大约每两年会对旧有教材进行重新审定和编写。培训课程包括品质管理、产品品质评估、服务沟通、有效管理时间、领导风格、人力成本管理和团队精神等。
肯德基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全球餐饮集团,中国百胜餐饮集团设有专业职能部门,每位职员进入公司之后要去肯德基餐厅实习7天,以了解餐厅营运和公司企业精神的内涵。公司还开设了传递公司企业文化的培训课程,一方面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及国家培养了合适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使员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也有了深刻的了解,从而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成长。
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就业,肯德基对员工的流动并没有作出特殊的限制和要求,经过肯德基严格培训的本地熟练工人和管理者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走出公司、流向社会,甚至流向当地竞争企业。但肯德基的员工流失现象并不普遍,而肯德基及时的造血和输血体系使得它并不存在后顾之忧。所以,肯德基在人才的培养及保留方面做的还是可圈可点的。
4.肯德基的品牌文化营销
所谓品牌文化是指某一品牌所特有的名称、标记或是这两个要素的组合,它们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以及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和有利于消费者识别和区分这一特定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
肯德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CHAMPS”冠军计划,即标化服务是其创建品牌战略的又一成功举措。其具体内容括:C—Cleanliness(保持美观整洁的餐厅);H—Hospitality(提供真诚友善的接待);A—Accuracy(确保准确无误的供);M—Maintenance(维持优良的设备);P—Product Quality(保持高质稳定的产品);S—Speed(注意快速迅捷的服务)。肯德基将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冠军计划”认真贯彻执行于球每一家餐厅,并要求所有肯德基人必须严格执行统一的为规范,“冠军计划”不仅凝结了肯德基人数十年在快餐经营管理的经验,且通过它的实施对肯德基品牌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1选址
1987年11月12日,北京前门第一家肯德基店开业,其便体现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国经典的兵家作战之道,深谙中华文化精髓的肯德基将这一战场上作战方略运用到了其开疆拓土的经营策略上。从1987年进入中国,肯德基就立志将其形象塑造成为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好邻居、好朋友。肯德基在中国的开发轨迹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缩影,每一家里程碑餐厅的开业,都折射出当时抢占先机、响应国家发展号召的前瞻之略:中国肯德基从第一家餐厅落户北京到第500家餐厅落户上海,再到第700家餐厅落户深圳„不难看出,肯德基在选址方面颇为用心,先是国家心脏城市,进而向沿海城市演进,再从严寒城市扩张到中国内陆城市,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再到三线城市。
4.2广告
9.资金运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九
一、研究意义
在现代企业的理财工作中,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经营所不可缺少的,营运资金的管理及实践始终占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营运资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它的投入和收回是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进行的,这一过程无始无终,周而复始。它既是企业与外部世界进行资源交换的渠道,又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得以实现的依托。营运资本一旦出现问题,轻则影响企业经营效益,重则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使企业破产。因此,营运资本管理的好坏往往是企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它在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通过营运资本管理,可以实现在充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周转需要并充分考虑企业财务安全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营运资本的利用水平和周转能力,降低营运资本持有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国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衰退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只是针对如何运用好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这些营运资金个别项目,还没有对营运资金系统性的研究。七十年代后,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研究才逐步兴起。
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是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的上的,在内容上经历了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在方法上由数学方法转变到基于供应链和渠道的营运资金研究方法;在深度上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以及营运资金内部项目如何优化;在广度上转向供应链、渠道管理研究。并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绩效评价以及研究营运资金管理影响的因素和内容。其研究范围由经营层面拓展到企业的营销和战略层面,以及营运资金管理对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影响。
国内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的,这是由于营运资金作为一个财务概念1993年我国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制度以后才引入我国的。总体来看,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研究仅是对某个营运资金项目的孤立研究,少有对营运资金的系统研究。
目前,我国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融资政策和鼓励政策两个当面,普遍缺乏对营运资金政策的研究。一些相关的实证研究也仅限于对我国上市公司所采用的营运资金策略情况的基本汇总上。大部分企业也不具有正式的营运资金政策。当前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侧重于强调企业资金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降低企业对资金的占用等。但对如何有序的安排营运资金,如何处理好营运资金与其它形式资金的关系,以及如何筹集营运资金方面缺乏研究。因此,我国对与营运资金的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这天道路上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而且环境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差异,也迫切需要我国的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来给予指导。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收集有关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分析的文献资料。
(2)实证分析法结合归纳法:通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收集和分析有关公司实际统计数据和客观事实,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演绎、比较、判断,分析该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近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可行性分析
本文首先从认识营运资金管理入手,阐述其概念、特点、内容及目标;其次,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主要从流动资产的三个方面出发寻找解决对策。阐述通过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在满足生产经营活动周转需要和充分考虑企业财务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企业资金的充分流动,加快营运资金周转速度,降低投资风险。
(一)首先搜集有关的资料
1.收集企业营运资金的理论和原理方面的知识。
2.收集近几年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成果资料
(二)选择有关单位进行调研,找有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三)把理论和实践调研的资料结合起来撰写论文。
(四)进度安排
第1-2周:收集有关的理论知识、文献、期刊、外国文献、优秀论文第3-4周: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教师审核
第5-8周: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提交给指导老师
第9-10周:修改并完成第二稿,形成中期报告,准备中期检查第11-12周:再次修改并定稿,准备最终答辩
第13周:提交论文,指导老师评分
【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结语】推荐阅读:
企业的运营管理论文09-12
企业运营管理见习小组总结报告11-15
《企业国有资产法》与国有资产运营管理10-30
蒙牛企业运营策略10-03
小微企业运营形势分析07-28
腾讯企业qq产品运营08-27
“企业新媒体运营专员”岗位分析06-25
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运营07-08
房地产企业融资策划:现代房地产企业资本运营与融资策划36计--中房商学院07-22
企业资金管理论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