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

2024-10-02

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精选14篇)

1.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 篇一

蜗牛,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软体动物,就像一朵无名的花儿,很少有人称赞过她。

蜗牛,从不气馁,尽管没有脚,却要走有脚的路,甚至没有腿,也要顶着那重负艰难地爬行。她不知道山有多高,只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山外还有很美的风景。

每一次爬行,都要经历巨大的痛苦和艰难的磨砺,也给人一种心动。每一堵土墙,每一个石块,每一丛荆棘,都刺痛着她稚嫩的神经。她渴望拥有鹿的双腿,驰骋万里;她渴望拥有鹰的翅膀,翱翔蓝天。但她只是一只蜗牛啊,不得不缓慢地爬行,但她从不气馁,在爬行中,她在实现着生命的极至和跨越。

或许,她会成功;或许,她会失败。可岁月终究不会抹去她曾经付出过的惨重的代价和顽强执著的追求。那一道道闪光的迹痕,正是无声的说明,深深地镌刻在生命的年轮之中。

站在蜗牛的高度冷静地俯视,该是我们追求付出的季节,就一定不要错过,活着的真谛应该是从不气馁!

2.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 篇二

海超, 初二年级的时候来我校。他圆圆的脸, 圆圆的头, 圆圆的嘴, 总是剪方寸头, 他个头比较高, 肩宽背厚, 有些胖, 他说话的声音憨憨的, 人也憨憨的。每次班级劳动他都干在前面, 满头大汗, 毫不吝惜气力。我看到就说:“海超, 很累吧?”他憨厚地笑着说:“就这些活, 早干完早歇着。”天热时, 由于班级五十多人, 教室里感觉更热, 尤其是干热的天。这时, 海超便会将拖布清洗干净, 用湿拖布把教室地面擦一遍, 教室里有了湿气, 凉气, 学生感觉舒服了些, 不再憋闷了。

在学习方面, 他感觉很吃力。由于只有初二水平,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他跟得很费劲。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阅读能力很差, 因为他有很多字不认识, 所以一篇课文很难顺利读下来。即使唐诗的五言、七言绝句他也不能流畅读完。我与他交心, 他把我当成朋友, 家事、班级里的事都与我谈。见他朴质, 好学, 我便说: “海超, 不要急, 如果有不会的或不懂的知识, 你尽管问, 老师一定会耐心帮助你的!”课后, 在我的建议下, 他买了一本正版的《现代汉语小词典》, 七十多元钱, 他毫不犹豫。每学一课, 他在课间时总会拿着书笔找我, 说: “老师, 您听我读一遍, 听我读得对不对。”他把读错、不认识的字的字音均一一用拼音标示出来。一学期下来, 他的识字量增加了许多, 他已经能把课文比较顺利地读完。

他写字的速度很慢很慢, 每次记板书要点, 最后一个写完的总是他。笔录时, 他由于常有不会写的字总是向老师求助。我便注意他的表情, 见他面露为难之意, 我便把相应的字写在黑板上, 让他照写。到下课时, 他常常拿着纸笔在讲桌上写, 怕挡住别人的视线, 他干脆坐在地上就着桌子写。

对于他的好学, 有的同学有时笑话他, 个别同学还有鄙夷之意。我鼓励他不要在意, 知识是自己的, 谁也抢不走。别人问他: “同学们的态度你生气吗?”他则说: “不生气, 我确实不会, 我就是要学会, 我不管别人怎么看!”功夫不负有心人, 高三毕业, 他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华德职业技术学院, 本科层次。

2013年的暑假, 中午时, 我的手机响了, 不熟悉的号码, 谁呢? 我按了接听键: “老师, 您在休息吗? 我是海超, 我想到您家看看您。”“哦, 海超, 我也想看看你!”憨憨的、黝黑的、壮实的小伙子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将近一年了, 不知小伙子有哪些变化呢? 期待、猜测中, 门铃响了, 我冲向门口, 打开门, 啊, 小伙子长高了, 一脸的汗水: “老师, 您好吗, 我看您来了。”还未坐定, 他便拿出了两个哈密瓜说:“老师, 您尝尝这瓜, 挺甜的! ”瓜是甜的, 而口里的香甜哪有我的内心甜啊!

2013年9月29日, 刚升入大二年级的海超放假回家来看母校。我兴奋地与他聊天。他非常惊异学校的变化, 他说: “老师, 我从大门外往里看, 咦, 这是我的母校吗? 走进校园, 看到我的班级还在, 我的老师还在, 我才确认, 这仍是我的母校啊!”

见到学校的巨大变化, 他想写份社会调查, 反映中职学校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母校。利用一天半的时间, 他拿到了一些纸质资料, 又拷贝了许多照片。

他离校时与我道别: “老师, 我的收获很大, 意外的收获, 我回去一定要好好记录一下母校的发展变化。”

海超, 你是我的学生, 你也是我比较满意的作品。我要把你的精神、你的韧劲告诉你的学弟学妹们, 让他们以你为榜样, 树立前进的目标, 并为之努力、奋斗, 最终走向成功!

摘要:孔子说:“亲其师, 方可信其道。”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 享有较高的威信, 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人之相交, 贵在交心。”学生因为亲其师, 所以信其道, 也因而能帮助他的人生。

3.成功背后的故事 篇三

爸爸是乡村赤脚医生,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在爸爸的房间里有好多书,但几乎全都是医药方面的书。有一部分是爸爸的爷爷留下的古老线装药书,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书香味,感觉很好闻。

还没上学的我老爱扎在书堆里把药书翻个不停,那些我并不认识的文字越看越觉得亲切。

爸爸是个对孩子话少而又极为严肃的人,在我看书的时候他却大方地给我灿烂的笑容和一句令人鼓舞的话:“喜欢看书,很好。”

我沉迷于书上的文字,觉得这些字排列在一起有着无穷的魅力。后来我还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秘密,把同样的文字挪动到不同的位置之后看上去会有另一种美的感觉。于是,我拿木炭片到村里大大的打谷场上写下很多很多文字,把它们摆在不同的位置上排列出不一样的句子,引来很多小孩观看。之后,我的玩字游戏又有了新的创意,把书上的文字剪下来更灵便。哥哥姐姐们的课本被我剪得乱七八糟,我把选出的很多文字装进口袋像宝贝一样随身携带着。终于有一天,二哥怒吼着把被我剪坏的书拿到爸爸面前告状,然后理直气壮地把我打了一顿。

妈妈的民间故事,真神

我妈妈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童年在乡下的夏夜是最美的,没有电,家家户户都点煤油灯,一到夜晚,天上是满天蓝白色的星光,地上是满地淡红色的灯光,蛙声一片随着夜风在唱,萤火虫成群的在稻苗叶尖和瓜田地上飞过。妈妈在家门前铺块席子,我和邻居的几个小孩子躺在席子上听坐在竹椅上的大人们聊天。妈妈因为种田,脚丫被虫子咬,让我们小孩子帮捏脚,她就给我们讲一晚上的故事,然后每人还能得到一毛钱。妈妈能讲很多故事,大部分是民间故事,虽然有些故事我重重复复听,但还是非常爱听。听完故事后,大人们睡觉了,我们小孩子却还疯玩,拿着捏脚丫(打工)挣来的一毛钱叩开小铺街小食店的门,买了好吃的,满田野追着萤火虫奔跑。然后在某处田埂坐下来,当着月色,我也敢给伙伴们讲故事,有些是重述我妈妈说的,有些是自己稍加修改或自己想象编出来的。让我乐得牙歪歪的是,竟然有不少听众!

三年级前的作文,零分

有时候我用装在口袋里的文字拼故事玩的时候,突然会很想自己用自己懂的字写自己想写的故事,后来就大胆地这么做了。

我虽然喜欢文字也喜欢写故事,但在小学三年级之前作文总得零分!在我们老家,当时的小学是这样的,三年级前不用自己写作文,只要背好老师给的范文,考试默写出来就可以得高分了。可我有个爱好,喜欢以自己的想象方式写自己想写的故事。“怎么就背了一篇作文呢?写些什么来给我……”语文老师恨得不得了,每天放学后把我留在学校背范文。学校在小河旁边,有一片马尾树林,我就靠在最大的那棵树下背作文。我家也在学校旁边,老妈每天傍晚都到河边挑水,当老妈从马尾树林的小路走过时,我就躲在树后,把声音放轻再放轻。老妈每次都会往树林里边看看,然后笑笑说:“躲我做什么?努力背吧。”于是,我的声音才敢放响放响,响到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能听到。不知情的人听到我的读书声以为我在用功呢,骂他们的孩子:“你看人家王勇英,放学了还那么努力读书,你们就知道疯玩。”以后见到我老爸老妈都把我夸一顿。这种夸奖让我们家里人都很不好意思!我更加脸红!

四年级后的作文,真牛

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遇到一个从中学回来教我语文的王运松老师,他让我们写作文的方法和别的老师不同,第一篇作文就是让我们自己选题目自己写。很多只善于背范文的同学咬笔头,最后都把以前的范文默下来上交,老师看到几乎全是一样的作文。我觉得很幸福,终于可以自由地写自己想写的故事了,于是我写了一个有关小鸟的故事:堂哥抓到一只小鸟给小孩子玩,我用几颗糖果加一毛钱从他们手中换过来时,小鸟已经受伤过多而奄奄一息。我爸爸是医生,见过他怎么给人家打针下药治伤,于是自作主张的带着小鸟回家里的药铺去找药给小鸟治伤,但最终我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在我手掌心中死去……这篇作文写了一千五百多字。老师看得眼泪满眶,激动得把作文展示给全校老师们看,完全超越初中生的作文水平。然后还飞车赶去我家给我爸爸妈妈看。之后老师说我将来会是个“写作的料”。当时我还不太懂老师所说的“写作的料”所指何意,但我能从老师的那里得到鼓励和动力。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写故事,一直写到现在,已经出版了好多故事,发表了很多故事,将来还要继续写下去。

★超级连线★

王勇英,南宁市第二届签约作家,广西区第七届签约作家。一个为孩子写故事的快乐姐姐。在《聪明泉》(少儿版)、《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素质教育博览》、《少年儿童故事报》等几十家杂志上发表上百篇故事。

已经出版了十多本书,比如:《恐怖的机器人》、《鱼人之谜》、《奇怪岛上的奇怪狗》、《班上来了个怪同学》、《怪同学的确怪》、《老师,表扬我吧》、《我们班的怪事多》、《班霸周小周》、《真的不是我捣蛋》、《原来老师是高手》。

即将出版的新书是:淘气小子王小瞧故事系列:《惹我哭吧》、《别对夏米米说NO》、《教室里下起了毛毛雨》。

还有侦探味道的“怪同学”系列,希望你们喜欢那个可爱的怪同学哟。

4.关于合作才能成功的励志故事 篇四

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谈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理论问题,共同指导着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不仅十分钦佩恩格斯的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而且对恩格斯的身体也很关心。

有一个时期,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恩格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他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中去从事那“鬼商业”的工作。

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5.关于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篇五

三次出走,从迷茫到目标。在刘松琳年轻的人生中,有过三次离家出走的经历。刘松琳说,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出走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祖籍山东荣成县的刘松琳,出生成长于吉林省通化县抚民镇,16岁就辍学了。不是因为家贫,刘家在抚民是首富,也不是因为学习不好,刘松琳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因为父亲“多读书不如早做事”的信条,小小年纪的刘松琳不得不到家族企业里帮忙,成了一个小老板。 严厉的刘父崇尚的是“当面教子”,教训起儿子来从不顾及情面。偏偏刘松琳的性子与父亲是如出一辙的倔强。,因为一件小事被父亲当众打骂后,刘松琳愤然出走。 多年以后,刘松琳依然清晰地记得挨打离开的那一幕。“你要走,我的家产一分钱都不会给你。”父亲的话并没有威迫到刘松琳,他咬着牙对父亲说,“我就是要饭也不要你一分钱。” 狠话撂下了,可毕竟只有17岁,该何去何从?一离家,刘松琳就后悔了。从没出过远门的他,只知道一条回老家山东的路。于是,带着身上仅有的四五百块钱,他跳上了前往威海的船。 初到威海,没高学历的刘松琳连找个活养活自己都难,不得不从舅舅那里赊酒来卖。开始推销酒的日子很苦,铺货时还屡屡遭人白眼,后来,刘松琳想到让人家先摆着卖,卖完了才结账。这种“先铺货再付钱”的方式在当时当地很“新鲜”。那一年,靠着卖酒,刘松琳赚了二三十万。 就在这时,父亲打来了电话。“儿子,就算我错了,回来吧。”这是刘松琳离家后两人的第一次通话。第一次发现了父亲脆弱的一面,深觉自己不懂事的刘松琳满怀愧疚地回了家。 但在,刘松琳又因同样的原因,再次离开了家。这一次,他没有再卖酒,而是师从学习化妆、形象设计。当年,那英、吕燕、马艳丽、李咏……都曾经过刘松琳的手而神采焕然,这让刘松琳很有成就感。可是,正当刘松琳自己也开了个店,事业一步步上升时,母亲的召唤电话来了。“总是事业有点起色时,就被叫回家。”刘松琳有些无奈,却仍是回了家。 只是,这一次刘松琳依然没有在家呆很久。3月,当父亲打电话给他交待事情时,他已经在开往南方的火车上了。这一次,想在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的刘松琳,选择了南方热土深圳。

首创培训超市模式。刘松琳的人生,在第一次接触培训业时就开始了彻底的改变,“当时就觉得这是我想要的事业。” 初到深圳时,还没有找到事业方向的刘松琳,一有时间就往深圳书城跑。企业管理、成功励志、商务礼仪……刘松琳硬啃了很多书。后来,刘松琳在其中一本书的光碟上看到了号称“华人第一成功学专家”的陈安之的培训课程广告。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刘松琳去参加了这场培训课。 计算成本是商人本性,刘松琳边听课边在心中算计:现在现场是200多人,如果变成1000多人,每人交3000多元,就是3百多万,若以成本不超过30%算,每个月一场,那10期不就是净赚多万?而且人数多了,同样的成本分担下来,学习的费用不就能大幅度降低学习成本,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吗?这个念头,令刘松琳一下子热血沸腾起来。 但20的培训市场,一边是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一边是昂贵,培训产品主要集中在基本层次上,根本适应不了迅速膨胀的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才能很好地切入培训业,改变这种矛盾?刘松琳开始苦思。 后来,刘松琳的培训师朋友罗恩和周嵘提出了“培训超市”的概念——让培训课程像超市一样,既便宜又能自由选择。刘松琳不禁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一条很好的发展路子吗?于是,刘松琳拿出全部的积蓄,与罗恩、周嵘一起,创办了聚成公司。 年6月11日,刘松琳从家乡小镇的首富——他父亲那里借了100万元,聚成正式成立,最初的办公地是深圳深南东路新闻大厦。他担任董事长负责财务与管理;罗恩与周嵘则以技术入股,负责运营和销售。1个多月后,陈永亮加入任总裁。 那时国内管理培训市场还处于“一二三”的阶段:一个老师,两个助理,三台电话就开始做培训公司,但收费昂贵,每堂课都要3000元多甚至上万元。 聚成“学习卡”定价10800元,一次性卖给企业客户,里面打包了一年的课程。其间,这家企业的老板、员工都可以来听课,每人每次300-500元,好像预存在美容馆、健身房会员卡的钱,去一次划一次;卡的有效期一年,有效期内可以退。 只是,想法虽好,做起来却往往不是那么简单。 整整两个月,“学习卡”只卖出了几张。而更让刘松琳不堪重负的,是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市场和客户认为刘松琳和聚成是骗子;同行也嗤之以鼻,甚至有人放言“聚成能活半年,我把脑袋给他们”。 “我是以虔诚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的,可进来了却不是想象中的友好。”刘松琳觉得很委屈,却没想过放弃,反而更坚定了他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 最初的聚成,只有6个人:3个创始人,外加3个员工。为了介绍聚成模式和课程师资,6个人开着一辆破面包车,四处开研讨会进行推介。保安、文员、财务、老板——身兼数职的刘松琳累了乏了,就在办公室那张从二手市场淘来的桌子上休息。结果没几个月,可怜的桌子就被他魁梧的身躯给睡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8月,聚成在深圳银湖度假村举办了第一堂公开课——“名嘴”张锦贵的“总裁魅力沟通与领导管理”,400多人的现场,反响热烈。 经此一役,“学习卡”开始热销,聚成也开始在业内声名鹊起,迅速壮大。,聚成被评为“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第一大品牌”。世界第一行销大师杰·亚布拉罕甚至在世界营销管理大会上称,聚成的员工规模、年开课场次、年培训人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到年,刘松琳领导下的聚成,已有会员企业50000余家,员工4000多人,分(子)公司遍布国内40多个省市,每年为社会和企业培训各类人才超过100万人次。

首席“服务员”。“服务员”——刘松琳的名片上,赫然印着这3个字,排在“董事长”之前。堂堂聚成董事长,竟然自称服务员,是否有点贬低自己? “培训行业的理念就是注重服务,在聚成,服务精神贯穿每个人心中。我当然就是聚成最大的服务员,或者说首席服务员。”刘松琳笑得很坦然。他说,聚成的“服务员”理念从208月正式推广,每个董事和高管都在自己的职位前加上了“服务员”的称呼,以此来加强服务意识。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培训的公司,首要任务当然是服务好客户。为此,刘松琳从一开始就在筛选老师和课程方面下了大功夫。 “很多企业家在黑暗中前进,没有人为他照亮前路,他看不到想要的东西,聚成就来帮助他,告诉他怎么走。”刘松琳生意人出身,自然了解老板们的需求是什么。因此,聚成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实战为主的课程需求模式。 “我们比较注重效果。”刘松琳说,这是作为民营企业的聚成,与清华经管、北大光华等知名管理学院竞争的主要资本。因为聚成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而聚成创办6年来的飞速发展,证明了刘松琳的路子走对了。 从最初的“学习卡”开始,聚成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培训模式,研发新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服务客户。 20的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作为最敏感、脆弱的企业群体,首当其冲。刘松琳提出了“与中小企业一起过冬,拒绝参与衰退”的主张。聚成在继续巩固和提升公开课产品的同时,还邀请十几位世界大师和中外商界领袖从2009年5月9日开始在全国聚成巡回演讲。目前,已经与聚成签约并开始在全国演讲的有:世界实战派营销大师、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主席米尔顿·科特勒,世界第一谈判大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白宫双料首席谈判顾问罗杰·道森,全球第一客户关系管理大师大卫·弗曼多,以及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民营企业教父”郎咸平等。 2009年3月31日,中国股市翘首以待了十年的创业板在千呼万唤下,终于正式启动。刘松琳也正在努力使聚成成为登录创业板首批企业之一。他看重的是,上市有利于聚成树立品牌形象,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聚成创新的动力,但更重要的,这是他建设“百年聚成”的重要一步。 “聚成不是在种花,是在种树。”这是刘松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培训行业对国家、对企业界的贡献很大。如果我们正好有这样的机遇,做成了第一名,又有机会做成百年聚成,那我们当然就得努力把这块牌子树起来。”花,只是昙花一现,但树,却可以基业常青。因此,刘松琳想把聚成做成一棵百年大树。 “我们内部有一个培训口号——服务到客户绝望为止,就是超出他的期望,然后还让他绝望。”刘松琳笑了起来。正是这种“服务到客户绝望为止”的理念,让聚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并一直在向前迈进。

成功是一种幸福感。刘松琳说,很多人都以赚钱为目的,却不以成功为目标,但光赚钱并不一定幸福。“如果能幸福着去赚钱,这就是高境界了。” 为了“能幸福着去赚钱”,刘松琳尝试了不少行业,最终他选择了教育培训业。“卖酒要看人的脸色,做化妆后,也不是人人都会对你有好脸色。但做培训就不同,为人师表,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刘松琳至今仍记得当年开第一场公开课时的情形。一个60多岁的老企业家,听完课后非常激动,给张锦贵和刘松琳各鞠了一个90多度的躬,以示感谢。那一刻,刘松琳深深体会到了自己所做的事是多么的有价值。 不过,并不是找到了想要的事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就能幸福着去赚钱的。 刘松琳被媒体称为“有着羚羊跳跃般的创业经历”的“80后”成功创业者,外人看到的,是聚成6年来呈井喷式增长的营业收入:300万、4000万、7000万、1.51亿、3.1亿……看不到的,是刘松琳一步步走来的艰辛。 聚成创立初期,刘松琳还是个培训业的门外汉,为给自己充电,他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培训课;聚成成长中期,因沟通不够而出现了领导层磨合问题,他开始接触心理学;聚成年9月开始启动上市工作,他又跑去学资本运作……

6.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 篇六

太平洋中部法考福环礁上生活着一种会捕鱼的野猪,当地人叫它捕鱼猪。按理说猪的行动笨拙,要捕到在水中灵活自如的鱼儿绝非易事,到底它是怎么捕到鱼的呢?

原来,当捕鱼猪饿了的时候,它便会下到水草茂盛的浅水域里,用长而锋利的獠牙在水草中间来回旋荡,不一会儿,就会有一些水草带着一些杂物卷在獠牙上被连根拔起,然后,捕鱼猪仰起头走到河流支汊的静水域里,轻轻地将头深入水中25厘米,附近的草鱼及其他鱼类嗅到了草味和根部腐败泥土的气味,便向捕鱼猪嘴边聚集过来。捕鱼猪每次闭气大约在1分钟左右,超过时限,它便会轻轻地把头从水中抬起,吸口氧气,再轻轻地把头伸进水中。因为每次进出动作都是又轻又慢,鱼儿几乎觉察不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只顾着捕鱼猪嘴上的水草。当捕鱼猪的头慢慢伸出水面时,有的鱼儿甚至跳起来追咬缠在猪獠牙上的水草。就这样几进几出后,猪獠牙周围聚集了许多鱼儿,当密度足够大的时候,捕鱼猪便集中全部力量,“噌”地抬起头,总有几条鱼被捕鱼猪锋利的獠牙刺穿身体而串在獠牙上带出水面,然后捕鱼猪快步上岸享用美餐。

野猪捕鱼,如果不事先将水草缠在獠牙上,不等鱼类聚集到一定密度,它捕鱼不会成功。人类也如此,要成功做成一件事,需具备两心:一个是细心,一个是耐心。

2.梦想画板

约翰·亚萨拉夫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从1995年起,他开始尝试做“梦想画板”。凡是他想要达到的目标,比如手表、车子、房子等等,都用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贴在“梦想画板”上。他每天都观看自己的“梦想画板”,不断地激励自己努力拼搏,以便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美国,搬家就像是家常便饭。在5年的时间里,约翰·亚萨拉夫搬了4次家,只好将“梦想画板”装进箱子里,和许多家具一起放进了一个贮藏室。

在加州定居下来之后,约翰·亚萨拉夫买了一栋房子,用近半年时间进行了装修。搬进新居后,他开始整理所有贮藏室里的东西。

一天早上,约翰·亚萨拉夫的儿子站在一个尘封了5年的箱子前,一边用脚后跟“咚咚”地踢着玩,一边问:“爸爸,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那是我的‘梦想画板’。”

儿子又好奇地问:“‘梦想画板’是什么?”

约翰·亚萨拉夫说:“就是放置我要实现的所有目标和梦想的地方。我把我人生中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梦想都贴在上面了。”

只有5岁半的儿子,当然不能理解,一脸疑惑不解的样子。于是,约翰·亚萨拉夫说:“亲爱的,让我拿出来给你看看吧,这样你理解起来就会简单得多了。”

约翰·亚萨拉夫把箱子打开,拿出所有的“梦想画板”,其中有一张贴着5年前渴望得到房子的照片。让他感到震惊的是,现在所住的房子与“梦想画板”上的房子基本一样,而自己竟然都没有发觉和意识到!

看着“梦想画板”上的房子,约翰·亚萨拉夫不禁热泪盈眶。

儿子问:“爸爸,你为什么要哭呢?”

约翰·亚萨拉夫擦去了眼泪说:“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将所有想要达到的目标,所有想要达到的梦想,做成‘梦想画板’,贴在墙上,每天观看,每天激励自己,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就会梦想成真!”

不错,只有相信,才能拥有。只有相信梦想,才能实现梦想。那些最相信梦想的人,往往就是最靠近梦想的人,就是最先实现梦想的人。

3.时刻带着你的鱼篓

张音娉是一个非常快乐而甜美的女孩子,大学毕业后,她来到美国从事市场行销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音娉渐渐对这种单纯的市场行销工作失去了热情,她在心里开始渴望能涉足国际期货市场。但是,张音娉对此了解得并不多,要想涉足人才济济的国际期货市场,简直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有一次,张音娉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住所后,像往常一样拿起书本来打发时光,她从书上看到了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故事:“一位特别想吃鱼的贫穷老人,既没有钱买鱼又没有足够的体力去捕鱼,让人奇怪的是,他每天清晨去河边散步时都会带上一只鱼篓,尽管所有人都笑他太愚蠢了,但他还是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终于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河边散步,发现河边竟然有几条大鱼搁浅了。原来在前一天夜里,上游突然截水,于是河面的水位迅速下降,有三条大鱼搁浅在了一个浅滩里,于是老人就用这只在别人看来完全是多余的鱼篓,把那三条鱼带了回来。”

看了这则故事以后,张音娉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捡到鱼,必须时时刻刻都带着鱼篓,哪怕是在散步的时候!

从那以后,张音娉就开始买了大量关于国际期货市场的书籍,见缝插针地利用时间学习起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转眼两年过去,在这两年时间里,她在勤奋的学习中掌握了丰富的国际期货市场的知识。

2003年,张音娉无意中看到了当时任荷兰银行国际期货市场总裁扎尔瓦罗先生的一则招聘启事,扎尔瓦罗先生正在寻找一位行政助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张音娉从曼哈顿来到了纽约参加了面试。非常幸运的是,张音娉被选中了。

成为扎尔瓦罗先生的行政助理后,张音娉又逐渐意识到,如果不想一辈子做这份工作,就需要拥有其他技能,于是她又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在金融行业工作必须持有的执照与证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资本,加上她跟随扎尔瓦罗先生后的努力工作,从行政助理开始一直做到了现在美国纽约期交所亚洲部总监,成为一位在华尔街屈指可数的华裔成功女性。

有不少人认为张音娉的成功是因为遇到了扎尔瓦罗先生,对此,张音娉曾笑着说过这样一句话:“能碰见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是不是时刻都带着他的鱼篓!”

7.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 篇七

《风雨哈佛路》是一部很主旋律的励志电影,是真实的事情。女孩利兹·摩瑞出生在贫民窟,父母吸毒,8岁的她开始乞讨,但她依然深爱自己的母亲。15岁那年母亲去世,这个“80后”女孩慢慢知道,只有读书成才能走出困境。她努力争取到读书的机会,千方百计申请哈佛的全额奖学金,面试的时候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如今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利兹,成立了Manifest Living公司,以自身经历帮助弱势群体改变自己的命运。饰演利兹的索拉·伯奇也因为《美国丽人》《风雨哈佛路》等电影,走上了自己演艺事业的高峰。

作为电影大国,美国好莱坞精细化、商业化的制作,也为梦想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有着可爱面孔的弗莱迪·海默,从童星长成如今帅气逼人的小伙儿。《八月迷情》中海默饰演August Rush,上演了寻找父母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对出生英国的海默来说,演好美国乡村的孤儿,以及他天赋异禀的音乐才华,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15岁的”正太”海默不愿用后期配音,为了体会那种情感,他特地参加了6个月的吉他培训,最终得以发自内心地演奏好影片中的曲目。

美国的励志电影常常以歌舞片和体育片的方式呈现,《舞出我人生》《名扬四海》《8英里》《滑轮女孩》《冰雪公主》《一球成名》等,都以劲歌热舞或者竞技赛场上挥汗拼搏的方式,讲述主人公在挫折中找到前进的力量和方向。

8.成功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八

少年成名却突然退役

29年前,李娜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因为父亲早年的“羽毛球运动员情结”,李娜5岁时开始参加羽毛球训练,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结缘网球。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超乎常人的付出,李娜15岁就跨进了国家队大门。

20,年仅18岁的李娜获得了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联赛)第134位的年终排名,成为国家网球队的新星。20的九运会上,她一举拿到女单、女双和女团3个冠军,以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单、女双和混双3枚金牌。然而,就在外界坚信李娜将有一个美好前程、将为中国网球赢得国际地位的时候,她却在底韩国釜山亚运会前,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宣布退役,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和同为网球运动员的男友姜山一起读书。

当时,在韩国釜山,曾有教练说:“这个湖北丫头是不是疯了,说退就退,也太不负责任了!” 然而,了解李娜的朋友则感慨地说:“李娜就是这样的人,太有个性了。敢想敢做,说得出做得到!”至于那次退役的原因,有人猜测是因为“刺头”李娜当时与国家队有矛盾;也有人猜测是因为与姜山“早恋”遭到国家队反对,李娜为了坚持爱情才退役。无论何种原因,以李娜的个性,她宁愿不打球,也不能唯唯诺诺、委曲求全。

在离开球场整整两年后,3月,湖北队邀请李娜出山。在老公姜山的鼓励下,李娜重返网坛。同年10月的广州公开赛,李娜连胜8场,成为第一个赢得WTA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球员。,李娜打入了温网八强,又一次创造了中国网坛的“第一”。

“单飞”成就“国际娜”

复出之后的李娜,虽然已经晋升至国内网坛“一姐”的行列,但她一直对国家队训练比赛僵化的体制感到不满。另外,国内网球比赛的现状也让她感到失望,网球这种国际化和职业化的比赛项目,在中国却变成了“国内死磕,国外练兵”。所以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排名,李娜却越来越向往自由地、职业化地参加国际比赛,尤其是以大满贯为尊的四大网球赛事。

终于,随着国家队的改革计划,李娜在底得以“单飞”,自己聘请教练、组织团队,“自负盈亏”闯荡国际赛场,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国际之路。李娜此后的成绩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单飞之后,对李娜来说,最重要的是团队组织和建设。瑞典著名教练托马斯作为外教加入了李娜的团队。李娜原来的弱项发球技术,在托马斯的重点训练下,突飞猛进,足以傲视众多世界巨星。托马斯还积极“教唆”李娜要走上职业化的道路,成为她在“单飞”后的引路人。

为避免在比赛中无谓的受伤,李娜还请来了德国人阿莱克斯作为体能教练。自从有了他,李娜之前的腿伤也很少在比赛中出问题。

不过,在幕后团队中,最最重要的还是李娜的丈夫兼教练姜山。由于长时间在生活和球场上的合作,了解与默契让他们配合得格外顺利。李娜说:“很多人觉得我的想法与众不同,但姜山总能明白我在想什么。我们心灵相通,这是最大的优势。”

同在湖北网球队的李娜和姜山早在1995年就相识,当时李娜才13岁,姜山已是网球国青队的主力。那时,李娜将谈吐不凡的姜山视为偶像,并展开了追求,之后他们就顺利地“早恋”了。20单飞后,姜山成为李娜的私人教练。

李娜从不掩饰对丈夫的依赖,“有姜山在,我容易得多”,“他就像我的父亲和兄长,不时为我梳理情绪上的变化。只有他在我身边,我才能发挥出全部水平”。李娜表示,姜山给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让自己心里踏实。如今,李娜在国内外打比赛,姜山几乎“全程陪同”。赛场上,李娜一有不顺,就会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姜山。

虽然在比赛现场,经常会看到脾气急躁的李娜对姜山不加掩饰的怒吼,但在李娜内心深处,她对姜山是心存感激的。“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是帅还是丑,我都会永远跟随你,永远爱你。”这是李娜在今年澳网决赛后的一段真情告白,通过电视转播,感动了无数人。

有了三大金刚护法,“单飞”后的李娜成绩插翅高飞。年初,李娜闯入了澳网4强,又在伯明翰草地赛中折桂,WTA排名也逐渐稳定在TOP15以内。

201月29日,李娜获得了澳网亚军,成为首次闯入四大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成功地帮助中国军团率先达到了亚洲网坛的制高点。李娜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国际娜”,成为中国体育界继姚明和刘翔之后又一个“国家形象”。

一个“非典型”的中国明星

“她不是个典型的中国女人。”有媒体曾这样评价李娜。李娜显然不是西方媒体心目中的中国明星的样子,不仅因为她胸前的刺青玫瑰,还有她的直率脾气,以及不常见的幽默感。

在中国体坛普遍缺乏个性的时代,李娜早早就以特立独行作为自己的`标签。甚至在李娜小时候,这种“个性”就已初现端倪。因为李娜的父母都姓李,就有邻居故意逗她:“你是跟爸爸姓还是跟妈妈姓?”不想,年少的李娜却回答道:“他们都随我姓。”

熟悉李娜的人,也或多或少知道李娜的几个叛逆故事。在中国网球界,李娜是第一个公开批评体制的队员。在20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李娜将矛头直指国家队,“我在国家队没有任何进步,国家队的教练对我也没有任何帮助。”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李娜还曾在比赛时,戴着看上去有些沉重的耳饰,让教练感到愤怒。对于自己叛逆张扬的性格,李娜感到骄傲,她觉得这是自己的真性情,没必要去掩饰。

在球场上,李娜是第一个甚至是唯一一个刺了文身的国内球员。“我十几岁那年就文了这个玫瑰文身。”李娜谈起自己胸口的那朵玫瑰,很是得意。那一年李娜刚刚开始和大她4岁的姜山配对打混双,就毫不避讳地用刺青的方式向姜山示爱。一开始,文身还被藏着,后来不在乎那么多了,因为“它见证着我的爱情”。

李娜干过的出格的事远不止于此。在比赛中,她会对姜山大叫大嚷,会对着卖力为自己加油的中国球迷怒吼“闭嘴”;在采访中,会让媒体记者尴尬——问:“年你想要什么?”答:“我想要钱。”问:“这能写进文章里吗?”李娜瞪大了眼睛答:“谁不想要钱啊,这是事实啊!”

赛场外的李娜却有着柔软的另一面,她会默默进行慈善工作。去年一年,她给青海玉树和武汉孤儿院送去善款共计近百万元。

真正让世界媒体注意到的,是李娜直率幽默的性格,尤其在她讲英语的时候。在澳网第三轮,她当着数万观众直率承认,自己打球的动力是老公兜里的信用卡。在半决赛取胜后,当被问及“面对这样的局面是否紧张”时,李娜又拿自己的老公开起了玩笑:“我昨晚并没睡好,我丈夫睡觉时总是打呼噜,我大概每个小时都会醒一次。”用老公的呼噜将激动的泪水轻轻带过,相信所有人在这一刻都会被娜姐的举重若轻“秒杀”。

9.成功减肥的励志故事 篇九

一切为了孩子:肥胖女子压塌女儿床 痛下决心减重变漂亮妈妈

英国27岁女子卡西亚格里格斯曾经是一个严重肥胖的姑娘,体重一度达到114公斤。她曾尝试减肥,但都没能坚持下去。直到的一天晚上,她躺在4岁的女儿的床上为女儿讲睡前故事时,竟把女儿的小床压塌了。这深深的触动了卡西亚。她下定决心减肥,终于减掉了50公斤的赘肉。

由于体型肥胖,加西亚原来只能购买特大号的衣服。但作为一个爱美的姑娘,她也曾尝试减肥,但都没能坚持下来。直到20的一天晚上,正当卡西亚躺在4岁的女儿的床上,为女儿讲睡前故事时,只听“咔嚓”一声,女儿的小床竟然被她压塌了,这深深触动了卡西亚。从此,她下定决心开始减肥。

卡西亚加入了一项减肥计划。通过健康饮食和锻炼,她用一年的时间减掉了50公斤的赘肉,终于变成了一个苗条的漂亮妈妈。

10.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 篇十

2011年3月, 奥地利H3G和中兴签署了网络部署和为期6年的全网运维托管服务。经过1年半的运作后, H3G网络的用户数迅速提升, 用户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中兴通讯提供的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实现了网络从到4G的平滑演进, 助力客户实现多项收益:合理降低运维成本;人员聚焦核心业务, 显著增加用户数量;简化管理、单一接口、提升工作效率;网络性能快速提升, 蝉联测试榜首;迅速实现运维转型、提升服务品牌价值。

该项目运维团队总结了如下的最佳运维实践经验:专业、高效定制化的运维服务, 由传统运维向关注客户感知的端到端业务管理模式转变;重视运维团队人岗匹配及技能融合, 提升项目执行能力;依托e TOM、ITIL等国际标准, 不断进行新老流程梳理和融合, 建立了完善的运维流程体系, 全业务流程, 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满足客户不同需求;集约化管理、云化接入 (FMS、PMS、CEA、AOS) 平台、插件融合式工具解决方案, 实现运维可视、可管、可控。

奥地利H3G CTO Matthias Baldermann在提及这个项目时这样评价中兴通讯提供的LTE运维服务, “我们深信此次项目非常成功并能帮助我们不断改善网络质量。中兴通讯是我们在奥地利最具有竞争力的网络伙伴。”

11.关于成功的励志故事 篇十一

一、迁册**中的李嘉诚

据港府公布的统计数据,20世纪80年代中,香港移居海外的人口每年约2~3万人;90年代初开始,每年以6万人的速度外流。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工商业者和专业人士。

据1990年12月18日香港《明报》《东方日报》,到该年11月底止,“香港已有77间上市公司迁册海外”,“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1/3”,“现时在香港四大财团中,只有李嘉诚的长实系集团和施怀雅的太古洋行集团尚在香港注册”1989年,信心危机再次爆发,恒指于开市首日,狂泻580多点。迁册流四起,华商都看李嘉诚的--他是香港首富,长实系在港上市公司占总市值的10%强。在这种形势下,李嘉诚不得不站出来说话,11月20日的香港报章,发表了他的长篇言论,核心内容是:他相信香港后仍会继续繁荣,香港是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一个赚钱的好地方。

1990年中,迁册风再次振荡。舆论盛传,香港最大财团汇丰银行,将借收购英国米特兰银行之机,变相迁册伦敦。合并及迁册花费了两年时间完成,汇丰在香港地位举足轻重,工商界深为不安。汇丰大班浦伟士发表讲话,言称汇丰仍保留香港第一上市地位,业务仍以香港为最大基地。

汇丰完成迁册不久,李嘉诚突然宣布辞去汇丰董事局非执行副主席职位。据传,李嘉诚对汇丰迁册持反对意见,他的意见未被董事局采纳,最后导致这一结果。

二、李嘉诚和祖国

1978年9月底,李嘉诚作为港澳观礼团的成员,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节典礼。这是李嘉诚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祖国首都;也是他逃避战乱远走他乡的38年来,第一次踏上祖国内地的土地。

这年底,李嘉诚从家乡的来信中,获悉潮州有很多返城的“黑户”,或露宿街头,或挤在临时搭起的矮棚笼屋栖身。李嘉诚深为不安,马上复函至家乡政府,提出捐建“群众公寓”以救房荒之急。

群众公寓两处共9幢,4~5层不等,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安排住户250户。李嘉诚共捐资590万港元,工期分几年完成。

1979年,李嘉诚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当晚,在潮州市政府举行的茶话会上,李嘉诚说出一席感人肺腑的话:“我是1939年潮州沦陷的时候,随家人离开家乡的,到今天已经有整整40年了。40年后的今天,我第一次踏上我思念已久的故乡的土壤,虽然一路上我给自己做了心理准备,我知道僻远的家乡与灯红酒绿的香港相比,肯定是有距离的,但是我绝对没想到距离会是这么大。就在我刚下车的时候,我看到站在道路两边欢迎我归来的,我的衣衫褴褛的父老乡亲们,我心里很不好受。我心痛得不想说话,也什么都说不出来,说真的,那一刻,我真想哭……”

李嘉诚说到这,已泪水潸然。

1980年间,李嘉诚捐资2200万港元,用于兴建潮安县医院和潮州市医院,大大改善了潮州医疗条件。

1984年,他向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捐赠100万港元;1991年,他又捐出500万港元,并表示从1992~间,陆续捐赠6000万港元。

1987年,他向中国孔子基金会捐款50万港元,用于赞助儒学研究,该基金会在山东曲阜为李嘉诚树碑立传。

1988年,他给北京炎黄艺术馆捐款100万港元。同年,捐200万港元资助汕头市兴建潮汕体育馆。

1989年,捐赠1000万港元,支持北京举办第11届亚洲运动会。

1991年7月12日早晨,李嘉诚边用早餐,边听广播,惊悉中国华东地区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水灾。他立时用电话与长实系四间公司的首脑联系,取得共识后,即通知新华社香港分社,以长实、和黄、港灯、嘉宏四公司的名义,捐出5000万港元赈灾。数日后,李嘉诚得知汕头遭遇强台风灾害,即以个人名义捐500万港元予汕头市政府。

李嘉诚在广州市、广东省的其他地方,先后有数千万港元的捐款。较大的捐赠项目有:认捐1000万港元,资助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以公司名义,捐助1000万港元予广东省教育基金会。

汕头大学的建立,是李嘉诚在祖国义举的一块丰碑,从1979年至今,他捐出的款额逾8亿港元。

……

12.勇敢成就成功的励志故事 篇十二

匪首杜曾原本也是官宦子弟,为奸人构陷而全家遭难,杜曾含冤莫白,竟至铤而走险,初意是为父报仇雪恨,后来却因召募的匪徒成份复杂,渐成骑虎难下之势,骚扰州县,奸淫掳掠,所过之处,庐舍为虚,朝廷连番围剿,于是流窜宛城,想取得这个富庶的地区,作为根据地,休养整备,再图大举。

崧自付城中兵力薄弱,守御尚且不足,更不可能轻言出击,然而长此困守,待至矢尽粮绝又当如何呢?想来想去,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派遣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突围出城,驰往临近的襄阳求救。因为襄阳太守石览,是荀内崧的旧部,这时他驻守襄阳,兵强粮足,雄视一方,只要能发兵前来,必可解救宛城之围。荀崧把自己的计划向文武官员宣示以后,大家虽然十分赞同,但却没有一人愿意担任突围求救的任务。

荀崧感叹不已,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蓦然间荀灌娘由屏风后转出,朗声说道:“女儿愿往襄阳投书请援!”荀崧大惊,加以拒绝:“满庭文武都不敢担此重任,你一个小小女孩子,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又如何能够抵挡贼兵的追杀!”不料荀灌娘却答道:“女儿虽然幼小,但却习得一身武艺,乘敌不备,出其不意,必可突围而出。与具坐以待毙,何不冒险一行。倘能如愿,不仅可以保全城池,买际上也拯救了黎民百性的生命财产,如果不幸为贼兵所阻,顶多也不过是一死而已,同是一死,何不死里求生,冒险一行呢!”

事实确实如此,荀崧考虑良久又作了一番研究与安排,终于同意了女儿的请求,于是选派了壮士十余人,组织了一支闪电突击队,借着浓浓的夜色作掩护,一涌而出,向襄阳城飞奔而去,马快情急,穿垒而过,贼兵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一队人马消失在黑暗的远方。

一路奔波,第三天的午后抵达襄阳,襄阳太守石览看到老上司的求救信,又听到荀灌娘的慷慨陈词,对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甘冒矢石,突出千军万马包围的精神和胆识,不禁大为感动。当即发兵,而且还修书一封垦夜飞驰荆州太守周仿,请他协同出兵解救宛城之围。

13.成功与失败的励志故事 篇十三

不过,也有细心的球迷在欣赏珍妮特·李这张击球照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她的腰部竟然齐刷刷地凸起了一大圈,看上去不仅不够圆润,甚至就像是在她的皮肤之内插入了一圈钢筋似的。为此,甚至有球迷直言,就这身材,怎么能跟中国的“九球皇后”潘晓婷媲美?难道“性感黑寡妇”的美誉只是一个神话或者骗局?

是的,你所看到的没错,珍妮特·李腰部突兀而出的,确实是钢筋!而且,如果你再细心一些,还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她的脊椎的两侧,也是有棱有角地直起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问题的答案需要从珍妮特·李小时候说起。她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是一个韩国人后裔。她从小生长在一个双重语言的家庭环境下,同时受到韩国人传统价值观和美国人开拓精神的熏陶。她的家境很好,接受的是贵族学校教育,品学兼优。但是,所有这一切的美好仅仅只维持到她4岁的时候。那一年,她得了肿瘤。但是,这还只是她所有恶运的一个开始!11岁时,她的腿上生脓肿;12岁时,她被发现得了脊柱收缩病。这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不能站着、不能弯腰、不能走路,只能成天躺在床上。于是,当她13岁时,医生便不得不在她的背部安装了一个金属的支架,通过埋植在脊椎里的两根钢条,帮助她站起来。在整个少女时代,她都只能穿XXXL的裤子以容纳背上的支架,更不能让人碰。这意味着,她甚至有可能一辈子只能在床上度过!之后她又因颈部椎间盘突出、肩膀二头肌肌腱炎等经历了多次手术。

而就是这样一个百病缠身的珍妮特·李竟然令人难以置信地走上了职业九球的道路。1989年,18岁的珍妮特·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台球,自那以后便迷上了这项高雅的运动,并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那地方叫斯雷特台球房。我开始天天打,甚至一打就是25——30个小时,最长的一次甚至打了37个小时。我会一直打到筋疲力尽,结果常常去医院……我当时完全是走火入魔了,现在我还是有点走火入魔,只不过人变得更聪明了,知道只有保持旺盛的体力,才能得到更好的质量。”回忆过去,珍妮特·李对台球的痴迷甚至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但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珍妮特·李仅仅用了3年时间便成为职业台球手,而转入职业之后,她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成为世界十位顶尖女子职业球手之一。在赢得年度WPBA花式九球冠军之后,她达到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事业顶峰。她又获得美国最佳年度球员,作为一名亚裔的台球选手,这项荣誉来之不易。出道至今,她总共赢得了世界女子台球协会的15个冠军和世界锦标赛冠军,并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达三年之久。

事实上,时至今日尽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珍妮特·李看上去总是容光焕发、笑容满面甚至性感迷人,在九球比赛中所创造的奇迹甚至很难再被复制,但实际上她不仅弯腰困难,甚至就连转动一下身体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而此次答应ESPN拍摄裸体写真,珍妮特·李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勇气的。“我对我的背部很敏感,哪怕有人站在我背后,我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我吃饭的时候也会选择背对着墙。我不知道为什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她最终接受在摄影师面前宽衣解带,将自己多达12次手术留下的多处伤疤展现出来,确实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拍摄过程中,她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这些年来,她之所以总是留齐腰长发,就是为了遮盖手术后背部的伤疤。

实际上,珍妮特·李这些年来总是以黑色的披肩长发、黑色的无袖上装、黑色的尖头高跟鞋、黑色的特制手套和紧身皮裤示人,一方面是其“扮酷”的一个表现,另一方面也同样是出于掩盖自己身体缺陷的考虑。这一次珍妮特·李出镜,将自己身体的“缺陷”第一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正是通过这种“缺陷的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不屈、让人动容的珍妮特·李!

14.成功的秘密励志故事 篇十四

面对困境,公司总裁艾弗森别出心裁地召集员工聆听一场极为生动的演讲,大大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在这急需激励众人斗志的关键时刻,被邀来演讲者不是商界叱咤风云的成功者,而竟然是只有十岁的小报童约翰!演讲的方式也极为特别,总裁艾弗森与报童约翰两人在台上进行了一场旁若无人的平淡无奇的对话,但对话的用意耐人寻味。

艾弗森开门见山地说:约翰,你送报纸多长时间了?

约翰骄傲地说:三年了,从我七岁那年就开始了。

艾弗森问:送一份报纸平均能赚多少钱?

约翰微笑地说:现在是每份报纸赚十美分,不包括偶尔的小费。

艾弗森问:看你每天都乐呵呵的,赚钱的路走得一帆风顺吧?

约翰依然微笑着,说:我每天都很快乐,这是真的,但赚钱的路并不顺畅。刚开始送报的时候,送一份报还赚不上两美分,而且非常辛苦,因为在那个街区送报的人太多了,许多孩子比我大,还有一些成年人,他们做得早,也比我有经验。

艾弗森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你后来是怎样击败竞争对手的呢?

约翰不无得意地说:不是我击败了竞争对手,是他们自己击败了自己。看到送报赚钱难,他们都悲观地认为干这个肯定赚不了钱了,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前景可言,一个个都改行去做别的了,而我却满怀希望地坚持下来了,而且把这份工作干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赚钱了。

艾弗森说:约翰,你从没想过要换一份赚钱的工作吗?

约翰坚定地说:没有,因为我做律师的祖父告诉过我——成功最大的秘密就是坚持到底,即使在我每周只赚三美元的那些日子里,我也没有想到要换一份工作,我一直坚信自己能够赚到我希望多的钱。果然,现在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除了自己送报,我还雇了八个帮手,把送报的区间和客户扩大了许多。目前,我正在筹备成立一个送报公司,准备尝试当老板的滋味哩。

艾弗森赞赏地追问:当年和你一起送报的那些人中,现在有比你赚钱更多的吗?

约翰骄傲而果断地回答:没有,他们中倒是有不少人很后悔当初没有像我那样坚持下来,其中有四个现在已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这时,艾弗森总裁激动地站起来,说:谢谢你,约翰,你今天给我们做了一次极为精彩的演讲。

说着,他递给他一张一千美元的支票。

约翰很惊讶:你付给我的报酬太多了,我只是随便说说我的经历而已。

艾弗森总裁赞赏地抚摸着约翰的头,怜爱地说:孩子,我相信,你今天这番演讲的价值,要超过我所支付报酬的一万倍。”

谁都不会想到,当年十岁报童一次极为简单的演讲,竟如一粒火种点燃了许多一度消沉的心灵,使凯利公司一步步壮大成为世界赫赫有名的跨国集团,报童约翰本人后来也成为美国的“报界大亨”。

上一篇:报检综合题基础英语下一篇:煤矿后勤服务员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