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歌及赏析

2024-09-10

徐志摩的诗歌及赏析(精选11篇)

1.徐志摩的诗歌及赏析 篇一

徐志摩的诗歌赏析

写新诗态度的谨严自闻一多始,写散文态度的庄重则自徐徐志摩始。徐志摩以前的散文如语丝派之半文半白,随笔乱写固不必论,冰心可算得有意试写散文的人,但其笔调出自明清人小品,虽雅洁可诵,而本来面目还依稀存在,略为聪明的女孩子都可学得几分像。至于徐徐志摩的散文则以国语为基本,又以中国文学、西洋文学、方言、土语,熔化一炉,千锤百炼,另外铸出一种奇辞壮彩,几乎绝去町畦,令学之者无从措手。

徐志摩在《轮盘集》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人。又提出几个西洋散文家如G.Moore,W.HHudson等的作品,说道:这才是文章!文章是要这样写的:完美的字句,表达完美的意境。高仰列奇界说诗是BestWordsinbestorder。但那样的散文何尝不是Bestwordsinbestorder。他们把散文做成一种独立的艺术。他们是魔术家。在他们的笔下,没有一个字不是活的。他们能使古奥的字变成新鲜,粗俗的雅驯,生硬的灵动。这是什么秘密?这话正可以说是徐志摩的自赞。梁实秋说:徐志摩的文字无论扯得离题多远,他的文章永远是用心写的。文章是要用心写,要聚精会神的写才成徐志摩的文章,往往是顷刻而就,但是谁知道那些文章在他脑子里盘旋了几久?看他的《自剖》和《巴黎的鳞爪》,选词造词,无懈可击。徐志摩的散文有自觉的艺术。(ConsciousWorkmanship)

徐志摩散文等于他的诗,所以优点和缺点,也和他的诗差不多。他的散文很注重音节。散文也有音节,中国古人早已知道。阮元《文韵说》:梁时恒言所谓韵者,固指韵脚,亦兼谓章句之音韵,即古人所言之宫羽,今人所言之平仄也。其子阮福曰;八代不押韵之文,其中奇偶相生,顿挫抑扬,咏叹声情,皆有合乎音韵宫羽者,诗骚之后,莫不皆然。徐志摩诵读自己散文时音节的优美,简直可说音乐化。善操国语的人揣摩他散文语气的轻重疾徐,和情感的兴奋缓急,然后高声诵读,可以得到他音节上种种妙趣像周作人、鲁迅的.散文便不可读。至于色彩的浓厚,辞藻之富丽,铺排之繁多,几乎令人目不暇给。真有如青春大泽,万卉初葩;有如海市蜃楼,瞬息变幻;有如披阅大李将军之画,千岩万壑,金碧辉煌;有如聆词客谈论,飞花溅藻,粲于齿牙;更如昔人论晚唐诗:光芒四射,不可端倪;如入鲛人之室,谒天孙之宫,文采机抒,变化错陈。虽然如此,但有时也与他的诗一样,显出堆砌太过的毛病。

徐志摩是个理想主义者,感情极其丰富,而且相信感情的力量,可以改造人生,改造世界。所以他的文字异常热烈、真诚、富于感人的魔力,可以说是感情的散文。其为人所不能及处,正如梁实秋所说:无论写的是什么题目,永远保持着一个亲热的态度。梁氏又说;他的散文不是板起面孔来写的他这人根本就很少有板起面孔的时候。他的散文里充满了同情和幽默。他的散文没有教训的气味,没有演讲的气味,而是像和知心的朋友谈话,无论谁,只要一读徐志摩的文章,就不知不觉的非站在他的朋友的地位上不可。又说:徐志摩提起笔来毫不矜持,把心里的真话掏出来说,把他的读者当做顶亲近的人。他不怕得罪读者,他不怕说寒伧话,他不避免土话,他也不避免说大话,他更尽量的讲笑话。总之,他写起文章来,真是痛快淋漓,使得读者开不得口,只有点头,只有微笑,只有倾服的份儿!他在文章里永远不忘他的读者,他一面说着话,一面和你指点,和你商量,真跟好朋友谈话一样,读徐志摩的文章的人,非成为他的朋友不可,他的散文有这样的魔力。还说:文章写得亲热,不是一件容易事,这不是能学得到的艺术。必须一个人的内心有充实的生命力,然后笔锋上的情感,才能逼人而来。(所引梁语均见《徐志摩纪念册》)

2.徐志摩的诗歌及赏析 篇二

关键词:张力说,飘逸情调,深层意蕴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 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领袖人物, 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名作, 如《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云游》等, 而《偶然》却是诗人生平最喜爱的一首。此诗写于1926年, 初载于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九期, 署名志摩, 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陈梦家的唱词。这首两节十行的抒情短诗, 虽不是洋洋洒洒、包罗万象的史诗, 不是百千行绮丽华美的长诗, 之所以会扣人心弦, 在于它“用整齐柔丽的清爽的诗句来写出那些微妙的灵魂的秘密” (《纪念徐志摩》) , 这种“灵魂的秘密”来产生于诗题题与文本、意象与意象、构架与肌质以及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张力”。《偶然》这首诗是诗人生平最爱的一首诗, 全诗如下:

我是天空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 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一.“张力”说

“张力”这个概念源于英美新批评诗学理论, 最早是由美国批评家、现代诗人艾伦·退特提出的, 在《论诗的张力》中他指出:“我提出张力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做一个比喻来使用的, 而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 是把逻辑术语‘外延’ (extension) 和‘内涵’ (intension) 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说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 及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1]在他看来“外延”是意象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 “内涵”指诗歌中蕴含的无穷丰富的意义, 而诗歌的张力的大小更多地取决于诗歌的内涵。艾伦·退特师从兰色姆, 兰色姆所提出的著名的“构架—肌质”理论,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张力的精神实质。兰色姆指出“构架”是诗的逻辑结构。是可以用散文转述的部分, 就像房子的墙壁;而“肌质”是指诗的大量细节, 就像房子的装饰, 是不能用散文转述的。在诗中, 构架和肌质是分立的。“肌质有的时候和构架有机的配合, 或者说为构架服务, 又有的时候, 只是在构架里安然自适的讨生活”[2]构架的存在先于创作, 使读者有某种秩序某种规律可循, 而诗的真谛在于肌质, 在于丰富的感性细节。因此, 外延相当于构架, 是为了读者能够按照习惯的逻辑思维来理解诗歌, 真正的价值是诗的内涵, 也即肌质。

后来, 张力逐渐从退特的原义向新批评文本层面延展, 成为新批评理论家的核心范畴: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层面的张力, 也是文本整体的张力或结构策略。其中, 既包括语义上的张力, 也包括作品意义与文字风格上的意义, 还包括作品主题上的张力。张力可以在不同因素、不同层级中表现出来, 也可以在作品的整体关系上表现出来, 其影响力不断扩大, 甚至想整个文学活动扩展。而《偶然》作为一首别致的现代诗, 可以说是张力说的经典诠释, 也是这首诗独特魅力之所在。

二. (1) 诗题与文本之间的张力。“偶然”本来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时间副词, 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应该说都是自由随意的, 而作者在这个抽象的标题下, 用两节写了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云投影在地面的水上;二是“你”“我” (都是象征性意象) 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在抽象的标题下描绘出两个具体的画面, 这便构成了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张力。

(2) 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张力。意象作为诗的灵魂与生命符号, 是一种富于暗示力的情智符号, 也是富于诱惑力的期待结构。“徐诗意象清新明丽、新颖巧妙、充满动态感和轻飘感等特点。”[3]志摩诗歌中意象的选取都是奇巧而贴切的, 每个意象的都显示着诗人的精神品格, 都是诗人情感的渗透。此诗中包含的意象有:云与水, 你与我, 黑夜与光亮。云是诗人在诗歌中最为常用的意象之一, 它飘逸灵动、自在自为, 正是诗人自由洒脱、至真至纯的浪漫气质的物化象征。水是纯净、柔美的, 对于云来说是相对静止的。飘忽不定的云投影在地面的水上, 两者相互映衬, 相互补充, 形成了一种飘逸与安定之间张力;云水的交相辉映, 创造了神奇而玄妙的意境, 就像恋人般相互倾心相互倾慕才有的一见钟情[4]。

“你”和“我”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本身是各自独立的, 却在偶然间相遇, 像是两只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上相遇, 统一在诗人所营造的诗意空间里形成一种对立统一, 即张力;“黑夜”与“光亮”, 黑夜往往带有忧郁感伤的情调, 给人以孤寂彷徨之感, “光亮”却给人以温暖明快之感, 两者存在鲜明的对立, 而你和我是因为偶然相遇在这黑夜的海上, 才在交会时互放出光亮, 在茫茫大海上偶然相遇, 这让两颗孤寂的心刹那间发生碰撞, 成为彼此的慰藉, 因而两者既是对立矛盾的又是包容统一的。意象之间的张力为我们营构了一个多层立体的诗意空间, 形成了此诗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结构上的张力在诗歌中结构包含着一切外在的形式, 即韵律、句式等。《偶然》首诗音韵起伏变化, 流动感强, 强烈的动态效果与整齐圆熟的格律对立统一, 使不和谐的因素构成新的和谐, 形成了此诗独特的美学效果。徐诗的音乐美主要“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 多变的音韵和参差的诗行来变现的, 就像起伏变换的音乐, 有一唱三叹回环之感”[5]此诗有着独特押韵方式为:aabba, 即第一节的一、二、五句“云、心、影”押同一个韵“ing”;三、四句“异、喜”押同一个韵“i”;第二节的一、二、五句“上、向、亮”押同一个韵“ang”, 三、四句“好、掉”押同一个韵“ao”。再从音节上看, 每一节的一、二、五句都是由三个音步构成, 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第三、四句则有两个音步构成, 如“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 最好忘掉”这体现出徐志摩自己的主张“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他内部音节的匀整与流动” (《诗刊放假》) 音节是诗的“血脉”。诗人对音节、用韵的灵活处理使这首诗长短错落, 整饬中有变化, 参差中有韵律, 读来纡徐顿挫, 朗朗上口。诗歌内部的流动性与统一性便构成了一种张力。难怪卞之琳说, 《偶然》“这首诗是在作者诗中是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徐志摩诗集》) 此诗在形式上既借鉴了英诗的押韵方式又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和谐匀齐不谋而合, 形成了此诗形式上的美, 充分体现诗人在诗歌方面的深厚造诣。

(4) 情感的张力前面我们提到, 构架相当于诗歌的外延, 使人们可以以习惯性的思维把握诗歌的外在形式和诗人的情感态度, 而诗的真谛在于诗歌的内涵或肌质, 包括诗人在此诗中表现的情感, 而这首诗的情感却是复杂微妙的, 表层情感与深层的情感又是充满了张力。诗歌最后“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记得”与“忘掉”是相对的词语, 本身是相互矛盾的。在这矛盾的背后暗含的是诗人曲折的心态与细致入微的情意。“互放的光亮”是男女双方在相逢相知相爱的过程中相互倾注的情意。这洒脱的语言传达的表层信息是:我们都有着各自的人生轨迹, 我们的相遇与相知是仅仅是一个偶然, 忘掉在这相遇时产生的一切美好吧!可是诗人真的能忘掉吗?这其中隐含的是一丝惆怅与无奈。“最好忘掉”其实是最不能忘掉, 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把美好纯洁的爱情作为生活和生命的现实内容和理想追求, 真诚坦率地抒写爱的赤诚和忠贞, 在之前写下的许多爱情诗中都能体现, 他怎么可能真正忘掉这刹那间产生的美好情感呢?因此诗人的深层情感与语言表达之间构成了一种张力, 这种张力的存在增添读者对此诗的朦胧感。

(5) 不同层级之间的张力我们看到此诗中“云”这个意象本身是诗人飘逸洒脱的个性与气质的象征, 与此诗整体上空灵清新的风格相协调, 却与此诗所传达的深层意蕴之间存在着不和谐的音调, 即构成不同层级之间的张力。这种不同层级之间的张力也表现与诗歌本身与读者接受之间。我们都知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一诗, 如果其内涵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就不会使读者产生想象的空间, 也不会造成读者期待视野的受挫, 而由于这首诗歌内部诸多“张力”形成的诗意空间是朦胧的, 不同的读者就会结合自己的生存体验与经历有不同的感受, 产生不同的想象, 这便应和了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张力”这个批评术语本身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延伸与扩张。再看此诗所蕴含的深层意蕴。

三、深层意蕴

(1) 相遇的偶然与宿命的必然偶然既是这首诗歌的题目, 也是文本为我们呈现的两个情境:飘忽不定的云投影在水面的波心, 黑夜海上的相逢, 这都是一种预料不到、不期而遇的偶然。可是, 诗人却说“不必讶异”“也无需欢喜”因为“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在海上偶然相逢过后, 却又沿着各自的方向, 奔赴着各自的路程, 从相遇到分离仿佛成了一种必然;在这个苍茫的宇宙中, 在这个飘忽的过程中, 我们仅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生命不可能停驻在那个偶然相遇的瞬间, 一切都将从存在走向不存在。可以说, 这种相逢的偶然不仅存在于诗人的生命历程中, 也存在与每个人的生活中。人与人的相遇和相知很多时候都是偶然发生的, 而假若生命的姿彩、爱情的火花恰恰是在这个偶然的际遇中迸发, 那么这背后是不是就隐含着一种不可解的宿命的必然呢。或者说, 诗人所表达的并不是偶然, 而是一种不可解的宿命的必然。诗人曾说过:我将于茫茫人海, 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 我幸;不得, 我命, 如此而已。诗人执著于寻觅灵魂的伴侣, 却又无法预见命运的捉弄, 将爱情理想的失落归结为为宿命。这便是偶然与必然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张力。何止是爱情, 在人生的诸多方面, 如人与人、人与理想、人与事业之间都存在“偶然”, 因此说, 这首诗超越了一般的爱情诗, 蕴含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

(2) 飘逸的风格与灵魂的哀伤。在这首诗中, 诗人用一些貌似不经意的语句“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仿佛在传达一种洒脱达观、可有可无的心境, 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作为新月派的灵魂人物, 在诗歌理论上他倡导“理性节制情感”即为追求诗歌外在形式上的美而压制内心的情感, 将情感表现的蕴藉而含蓄, 诗人也是如此。诗人曾将自己比作天教歌唱的鸟, 将“柔软的心窝紧抵蔷薇的花刺, 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和人类的希望, 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欢乐是浑成一片的。”[6]诗人这个痴鸟, 用清新明丽相互映衬的意象, 以及和谐而错落有致的形式, 营造了一个小巧而朦胧的诗意空间, 形成了此诗飘逸灵动的风格, 而在这在飘逸灵动的诗歌风格背后却隐藏着诗人灵魂深处的哀伤, 没有一点的可有可无, 有的只是一种现实的哀伤, 一种人生的无奈, 是一个执著于理想的人, 一个至真至纯的人在屡遭失意时所唱出的悲歌。正如矛盾所说他的诗是“圆熟的外形, 配着淡到几乎没有的内容, 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趣—青烟似的微哀, 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唱追求”。

由此看来, 就是这样一首清新明丽的小诗包蕴着如此多的“张力”这些张力即构成了此诗外在形式上的飘逸灵动, 也形成了一个无限丰富的诗意空间, 即诗人用单纯的意境、谨严的格式、简明的旋律点化出一个朦胧而晶莹, 小巧而无垠的世界。诗人的感情是节制的, 情态是潇洒的, 他领悟到了人生中许多“美”与“爱”的消逝, 在最难以割舍、最可珍贵的东西消逝后, 而发生的失落感, 用了貌似不经意的语调予以表现, 使这首诗不仅在外观上, 达到了和谐的美, 更在内在的诗情上, 特别地具有一种典雅的美。此诗永久的魅力正来自它的深层信息 (深含的人生奥秘与意蕴) 即书写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 是飘逸的也是轻淡的, 也是深沉厚重的, 它是诗人充溢着灵气的灵魂在瞬间弹出的心音, 单纯的音符中回荡着悠长, 典雅的美感中起伏着骚动, 飘逸的情调中蕴藏着深邃。

参考文献

[1]、艾伦退特.诗的张力[A].赵毅衡主编.新批评文集[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117.

[2]、约翰克娄兰色姆.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A].赵毅衡主编新批评文集[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97.

[3]、周星平.徐志摩诗歌意象初探[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9) .

[4]、陈善珍.偶然的相逢永远的印记—论徐志摩的诗歌《偶然》.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 .

[5]、龚立新雪花的快乐—试论徐志摩诗歌流动的忧伤美和音乐美[J].文教资料, 2007, (4) .

3.徐志摩诗歌的“经典性” 篇三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 经典化

中国新诗自出现之日起,便表现出迥异于中国传统诗歌的种种特征。在时间长河的涤荡下,新诗历经风雨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品质。徐志摩作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对新诗在艺术上的探索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其代表诗作如《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更是被奉为“经典之作”长久流传、广为吟诵。

徐志摩作为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他的代表作、他那轰轰烈烈的情感经历,已然让人们将他的形象勾勒成了一位民国时期风度翩翩的文艺青年。这位充满个性的文人用自己丰富细腻的情感、清新隽永的文字为早期中国新诗开创了新的局面,在他笔下新诗不再是单纯的用白话文书写的文字,内容不再单一乏味,形式不再千篇一律,他致力于新诗体制的输入与试验。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为中国新诗在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他之后的诗人在诗歌格律化的开创上做出了表率。关于徐志摩在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将着重探讨其诗歌“经典化”的相关问题。

诗歌“经典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读者的传播与接受中实现的。“诗歌文本,即使再精彩,如果在书架上任尘封鼠咬,不能与读者见面,那也不可能成为经典。经典是在读者不断地阅读和理解中产生的,通过阅读,文本的内涵与读者的心灵得以沟通,正是在文本与读者的交流、对话与融合当中,文本的精义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把握,文本的经典意义得以显现。”[1]新诗自上个世纪初由胡适等人倡导,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这一百年的岁月变换中,新诗面临的社会境况与读者群体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民国时期、解放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后。不同的读者处于不同的社会时代语境下,受不同的政治文化形态影响,对诗歌的阅读感受会出现差异。另一方面,读者的知识结构、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观也会直接影响对诗歌作品的评价。由此不难看出,如何界定一首诗歌是否“经典”,实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新诗的传播方式无外乎报刊发表、集结出版、教材选编、电视广播的推介等,这些方式共同促成了新诗经典化的可能,其最终的影响一方面是在受众的选择下产生一批“经典诗人”;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新诗在历经读者的淘汰筛选后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甚至被深入分析研究,渐渐成为“经典”。

一、徐诗在民国时期崭露头角

徐志摩作为新诗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自然也历经种种考验,其诗歌在“经典化”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我们现今能查阅到的徐志摩最早的诗歌是创作于1914年的《挽李幹人》,其系统的诗歌创作与发表始于1921年。在民国时期,新诗的传播方式除了发表于报刊或整合为诗集出版外,最常见的仍然是被选入当时的教材中,通过教育途径被学生熟知。重视语言文学的教学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教学传统,“诗歌文本进入教材,尤其是进入中小学教材后,将获得几乎是全社会适龄人口的读者,这将有力地促进其‘经典化。”[2]对此,笔者粗略地考查了徐志摩诗歌在民国时期被选编入教材的情况——

《一小幅的穷乐图》被选进由沈星一编、192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一册;《沪杭车中》入选朱文叔编、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出版的《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二册,另一篇《五老峰》入选该教科书第四册;1933年由戴舒清编、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的《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第一册收入了《再别康桥》;1937年由蒋伯潜编、世界书局出版的《蒋氏初中新国文》第二册选入《苏苏》;《无题》则被选编进赵景深编、青光书局1946年出版的《初中混合国语》第二册;同年,由吴拯寰编、三民图书公司出版的《标准文选》第一册收入《车眺》。

从选编情况来看,徐志摩的诗歌在民国时期是较受教科书编写者青睐的。第一首入选教科书的诗《一小幅的穷乐图》创作于1923年2月6日,载于1923年2月24日的《晨报副刊》。[3]次年,该诗就被选入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中,时隔仅一年的入选证明了徐志摩在当时新诗坛虽初出茅庐却已具备一定的个人影响,同时表明他的诗在内容技巧方面被认为适合教学,除此,我们还可以猜想或许在这一年中该诗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受到读者喜爱,缘此被选入了课本。之后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徐志摩的诗歌也并未因为他的突然离世而受冷落,反倒备受关注。被编选进教材的诗歌,除了有当下熟知的抒发个人情思的《再别康桥》外,还有描写景物的如《沪杭车中》《五老峰》《车眺》,悼亡诗《苏苏》。由此可见题材之广泛,与现如今徐志摩诗歌被编选进教材的题材单一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于徐志摩的诗歌为何一开始就广受教科书欢迎,从早期就显现出了向“经典”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徐志摩的诗歌以追求“爱、美、自由”为基本主题,风格清新,适合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传授积极的思想,在倡导个性解放的时代,他的诗歌有利于启发学生;二是徐志摩的诗歌强调“音乐美”,重视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方面的技巧,朗朗上口的诗歌便于学生背诵,以及课后的传播;三是徐志摩在当时诗坛崭露头角后,其诗歌虽遭到鲁迅等个别人的否定,但大部分文人还是对其赞赏有加。在1925年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出版后,朱湘就说:“徐君的第一本诗已经这样不凡,以后的更是可想而知,我们等着,心中充满了一腔希望的等候着罢。”[4]文人的推崇想必也会影响到优秀诗歌被选入教材一事;最后一点是民国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并非一种,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虽受西方影响,但在多样文化形态并存的时代环境下,其传播与普及不会受太大干扰。

民国时期徐志摩的诗歌不仅走入课堂,在青年群体中得以广泛传播,造成不小的影响,其人其诗也引起了文坛的研究与讨论。1931年徐志摩去世后,悼念他的文章、对他的诗歌的评论性文字大量涌现,胡适、茅盾、沈从文等人都曾撰文纪念。无论是文人的评价,还是普通民众的讨论,都不可否认徐志摩在早期新诗诗坛的重要地位,这样一种一开始就形成的“普及性”与“流行化”趋势为徐志摩诗歌在“经典”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奠定了基础。endprint

二、徐诗去“经典化”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直到1980年期间,徐志摩诗歌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左倾的政治导向直接导致徐志摩的个人阶级属性与当时的主流政治形态背道而驰,在十年文革的社会环境下,曾受欧风美雨影响的徐志摩不幸被扣上了资产阶级文人的帽子,其诗歌作品被视为反映资产阶级的低级趣味而遭到否定。即使出现少数的研究性文章,也几乎是以批判声为主。197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谈到“徐志摩的反动诗歌”时称“他一直是作为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革命文学相对抗的”,“徐志摩写过的许多名为爱情实则色情的诗”,“由于其思想腐朽、反动,带有一定艺术性就更能毒害人民,就更有危害作用,所以也就更应该批判。”[5]除此之外,1979年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于徐志摩和新月派的评价是称之为“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起的进攻”。[6]两种被当时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对徐志摩诗歌几乎都进行了直接而又尖锐的批判,对其诗歌内容做了全面的否定,诗歌技巧更是无从谈起。在当时社会政治体制下,人们的意识形态必然受主流政治话语主导,极端的否定态度之于徐志摩的诗歌在今天看来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是政治因素造成了他的诗歌研究被中断三十年之久,或者我们也可将这个时期徐志摩诗歌的遭遇视为它“经典化”道路上的挫折与艰辛。因为时代环境与读者群体都在改变,没有事物可以做到一尘不变、一帆风顺,文学亦是。

三、徐诗重回学界和读者视野

在经历了短暂的被遗忘、忽视、搁浅以及有失偏颇的批判后,1980年代起徐志摩的诗歌研究逐渐开始复苏。关于其诗歌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形式技巧的学术理性探讨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徐志摩的诗歌也开始重新回归中学教科书。其诗歌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如下:

目前查到的建国后最早选入徐志摩作品的语文教科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三年制高中语文课本《中国现代名著选读》上册,《再别康桥》入选该书。另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四年制初级中学实验课本语文》选编《再别康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情理知能连环导引初中语文》选编《为要寻一颗明星》。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94年,在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学读本》中首次选入《再别康桥》。1997年,《再别康桥》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验本)。进入新世纪,《再别康桥》又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目前,全国普遍使用的五套高中语文课本中,《再别康桥》入选其中的三套课本,分别是人教版、山东版、广东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编选的是徐志摩的《黄鹂》这首诗,江苏版没有选徐志摩作品。

不难发现,在1990年代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徐志摩的诗歌不断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不论在哪个地区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几乎都会接触到徐志摩的诗歌。而这其中受到各个版本教科书共同青睐的作品非《再别康桥》莫属。一首《再别康桥》让大部分学生对徐志摩这个名字不再陌生,甚至由这首诗引发了大家对其人感情生活的好奇与关注。2000年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热播便很好得证明了这一现象。《人间四月天》讲述了徐志摩短暂一生的复杂情感经历,他的剑桥学习生活经历、他与三名女性的感情纠葛,让观众从多个角度认识了这位温文尔雅、拥有浪漫气质的民国文人,看到这里观众也便会慢慢体会、懂得徐志摩诗歌里抒发的“爱”“美”“自由”。《人间四月天》的播出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徐志摩热”,这也为徐志摩诗歌开拓了更广泛的读者群。尤其是生活在当代的青年人,或多或少会被这个上世纪初期勇敢追求真爱、自由的徐志摩所感染。电视剧中的很多配乐都是源自徐志摩的诗歌,如《再别康桥》等作为歌词,谱曲后改编而成的。这一处理也有助于徐志摩诗歌的传播。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再别康桥》在当代不仅屡次被选入中学教材,同时被谱曲改编为流行歌曲这一事实,毫无疑问它在“出镜率”方面超过了徐志摩其它诗歌作品,成为当代人最为熟知的徐志摩诗歌“代表作”以及白话文学的经典。《再别康桥》极高的传颂度对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开始解放,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选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单一化,而徐志摩的诗歌主要表达个人情感,赞美大自然和对自由的美好追求正好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起到了对学生正面积极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已是1928年,这时他的诗歌创作水平已经很成熟,《再别康桥》无论是语言还是韵律的技巧都达到了极高水平,闻一多倡导的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都在《再别康桥》中完美实现。仅从艺术技巧方面来评判,《再别康桥》的脱颖而出全在情理之中,被奉为“经典”是无可厚非的。

另一个令我们感到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上文中提到过的徐志摩的诗歌被谱曲后改编为流行歌曲,丝毫没有“落伍”之感。笔者认为这也是徐志摩诗歌“经典”的表现形式之一。新诗被谱曲改编为流行歌曲的情况并不常见,而徐志摩的诗歌被改编的却远不止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偶然》等。从诗歌到歌词丝毫看不出因时代变迁而带来的隔膜,这正是徐诗语言的魅力所在。徐志摩是新诗诗人中驾驭和运用语言的佼佼者,我们从未听到评论家和读者群称其语言晦涩难懂的声音,大多数评论都是称其语言优美清新等。这样的语言风格基本扫清了他的诗歌在“经典”道路上,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遭遇读者难以接受的种种障碍;直接将其诗歌拿来当作歌词也显得轻松自如、水到渠成。此外,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因为其诗歌汲取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歌元素,除了比兴手法的运用,还包括对一些传统意象的使用。《再别康桥》中“夏虫也为我沉默”——“夏夜鸣蝉”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吹箫吹笙”也是古代文人雅士惯用的派遣内心孤独悲情的方式之一。意象与情感的巧妙融合使徐志摩的诗歌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氛围,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与“婉约派”气质相近。这与当下流行音乐中盛行的“中国风”达到了某种内质上的契合,因此,将徐志摩的诗歌直接拿来作为歌词传播不会令人感到突兀与不和谐,反而顺应当下的时代潮流和文化传播趋向。

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历程具有特殊性和曲折性。“教科书”对其诗歌“经典性”的确立产生了重要作用。这种影响作用在当代诗人中,如海子、舒婷等人身上较为显著,而对于现代诗人徐志摩实为特例。徐志摩诗歌直接作为歌词谱曲传颂,创新了传播方式和途径,它将在提高个人文化涵养和陶冶情操方面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郭沫若、闻一多等人在新诗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但其诗歌在当今青少年群体中的传诵度显然无法与徐志摩相提并论。徐志摩诗歌中那些有关爱的力量和对美的追求是不会过时的。他作为一个“纯粹的”诗人的形象也将会同他的经典作品一起留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注释:

[1][2]参见《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崎岖而漫长——吴思敬访谈录》,《吴思敬诗学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增补部分),2012年,第121页。

[3]韩石山:《徐志摩全集》(第四卷·诗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4]朱湘:《评徐君<志摩的诗>》,见邵华强编:《徐志摩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5]《徐志摩的反动诗歌》,选自一九七八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第二编第二章,见邵华强编:《徐志摩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308页,第309页,第310页。

[6]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1页。

4.徐志摩的散文赏析 篇四

徐志摩不但为新诗领袖,而且为小品散文的名手。平生著作有《落叶》(其中大部分为讲演稿子)、《自剖》、《轮盘》(其中半为短篇小说)、《巴黎的鳞爪》。

写新诗态度的谨严自闻一多始,写散文态度的庄重则自徐志摩始。志摩以前的散文如语丝派之半文半白,随笔乱写固不必论,冰心可算得有意试写散文的人,但其笔调出自明清人小品,虽雅洁可诵,而本来面目还依稀存在,略为聪明的女孩子都可学得几分像。至于徐志摩的散文则以国语为基本,又以中国文学、西洋文学、方言、土语,熔化一炉,千锤百炼,另外铸出一种奇辞壮彩,几乎绝去町畦,令学之者无从措手。

志摩在《轮盘集》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人。又提出几个西洋散文家如G.Moore,W.HHudson等的作品,说道:这才是文章!文章是要这样写的:完美的字句,表达完美的意境。高仰列奇界说诗是Best Wosinbestorder。但那样的散文何尝不是Bestwordsinbestorder。他们把散文做成一种独立的艺术。他们是魔术家。在他们的笔下,没有一个字不是活的。他们能使古奥的字变成新鲜,粗俗的雅驯,生硬的灵动。这是什么秘密?这话正可以说是志摩的自赞。梁实秋说:志摩的文字无论扯得离题多远,他的文章永远是用心写的。文章是要用心写,要聚精会神的写才成志摩的文章,往往是顷刻而就,但是谁知道那些文章在他脑子里盘旋了几久?看他的《自剖》和《巴黎的鳞爪》,选词造词,无懈可击。志摩的散文有自觉的艺术。(ConsciousWorkmanship)

志摩散文等于他的诗,所以优点和缺点,也和他的诗差不多。他的散文很注重音节。散文也有音节,中国古人早已知道。阮元《文韵说》:梁时恒言所谓韵者,固指韵脚,亦兼谓章句之音韵,即古人所言之宫羽,今人所言之平仄也。其子阮福曰;八代不押韵之文,其中奇偶相生,顿挫抑扬,咏叹声情,皆有合乎音韵宫羽者,诗骚之后,莫不皆然。志摩诵读自己散文时音节的优美,简直可说音乐化。善操国语的人揣摩他散文语气的轻重疾徐,和情感的兴奋缓急,然后高声诵读,可以得到他音节上种种妙趣像周作人、鲁迅的散文便不可读。至于色彩的浓厚,辞藻之富丽,铺排之繁多,几乎令人目不暇给。真有如青春大泽,万卉初葩;有如海市蜃楼,瞬息变幻;有如披阅大李将军之画,千岩万壑,金碧辉煌;有如聆词客谈论,飞花溅藻,粲于齿牙;更如昔人论晚唐诗:光芒四射,不可端倪;如入鲛人之室,谒天孙之宫,文采机抒,变化错陈。虽然如此,但有时也与他的诗一样,显出堆砌太过的毛病。

5.徐志摩诗歌的诗境 篇五

徐志摩善于成功而巧妙地将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鲜明跳跃和意境美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互为映衬,共同营造了如山泉般叮咚、俊逸、清新的优美诗歌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意境美包括清新恬静美、情景交融美、空灵美。徐志摩善于选取富有空灵秀逸之美的自然意象和富有比喻、象征意义的美好意象,来营造情景交融、空灵宁静的意境美,来书写他不懈追求着的理想、爱情和灵性的自由。

一、清新恬静之美

徐志摩曾说:“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他还说:“要使我的`心灵,不但消极的不受外物的拘束与压迫,并且永远继续的自动趋向创作,活泼无碍的境界是我的理想……领受到大自然一草一木的精神是我们的理想。”

他认为只有大自然是最纯真、最自由、最美好的,大自然就是自由的象征,那么大自然所具有的秀逸空灵、清新幽雅的美就是生活中所要追求的真正的美。而且他还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得自由,生活得纯真。要实现这些理想,必须到大自然中去寻觅。当然徐志摩擅长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述来抒发思想感情。

徐志摩最喜欢最常用的喻体有花、鸟、明星、水晶等等。他喜欢选择莲花最为诗歌意象。例如《她是睡着了》:“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敬的白莲,/她入梦境了,/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用“星光下一朵斜敬的白莲”这个意象来表现少女睡态的安宁祥和;用“香炉里袅起的一缕碧螺烟”这个意象来表现少女入梦后的幽静和谐;用“涧泉幽抑了宣响的琴弦”这个意象来比喻少女睡熟时轻柔的鼾声;用“晨曦下在荷盘中颤动的露珠”这一意象来表现处于欢欣梦境中少女酒涡的甜美;用欢快飞舞的彩蝶这个意象写少女入梦后的欢欣愉悦……这里的比喻意象绚丽多姿、摇曳多情、美妙绝伦。

又如:“你我的心;像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最后的一天》)“她脸上浮着莲花似的笑”(《爱的灵感》)。

特别是短诗其代表作《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将莲花描写到极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风中水莲的柔美姿态,来比喻心爱的日本姑娘那一低头的深情、温柔与娇羞,作者抓住美丽姑娘的那一瞬间的传神动作,写出了一位姑娘与朋友道别时的含情脉脉、楚楚动人的神态。在他的笔下,纯净无瑕的白莲成为抒情载体,它是那样的清丽绝俗、纤尘不染,这包含着诗人对圣洁美好爱情的真挚渴求和对情人的赞美之情。

二、情景交融之美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一切景物皆情语。在表现诗歌关于“情景交融”这一文学特征方面,徐志摩做得非常出色。

在创造意境的过程中,作者寓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表面上从不谈及情感,但情感寓于景中,并且更显得情意绵绵,情真意切。如《沪杭车中》一诗,徐志摩一连用了“烟、山、云影、水、桥、橹声、松、竹、红叶”九个意象,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画卷:山水相连,云烟弥漫,雾霭缭绕,松涛阵阵,修竹俊秀,红叶映衬,秋色绚烂。

在自然景物中流露出“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的感叹。最后一句“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点题显意,道出了作者“人生几何”的感叹。这里绘出的影像是一幅山水画,但透出的神韵是抒情诗,情景交融而形成了优美的意境。

三、飘逸空灵之美

徐志摩是个狂放不羁的大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他认为“自然可以让我们摆脱外在的一切束缚,压抑的心态,是一种心灵的不羁与解脱”。他曾说:“要使我的心灵,不但消极的不受外物的拘束与压迫,并且永远继续的自动趋向创作,活泼无碍的境界是我的理想……领受到大自然一草一木的精神是我们的理想。”他经常以宁静的心情去观察大自然,映照着社会的动静与喧寂。

思考现实人生。比如在《东山小曲》中吟唱:“太阳在山腰里笑/太阳在山坳里叫/游山的你们来吧/这里来望望天,望望田消消遣/忘记你的心事,去掉你的烦恼。”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自由的追求。他在其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到:“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秘神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6.论意象在徐志摩诗歌中的运用 篇六

一、描述性意象

徐志摩诗歌中, 几乎每首都有意象, 且意象密集, 多为自然景物, 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 雷电风雨。当然,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在描绘某一种实物, 更多地是在表达某一种思想。如《车眺》这首诗, 使用的意象有“云树”“水田”“白燕”“白羽”“牛”“孩童”“树荫”“流水”“桥”“星”“豆畦”“桑树”“草虫”, 意象种类众多, 且排列密集, 每一节每一排都有意象。这首诗, 他的意象主要是乡田之中的, 意境优美恬静的闲事, 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比喻性意象

在徐志摩诗歌中, 常常看到许多清雅优美的意境。这些意境大多是看似普通、常见但又生动贴切、新鲜活泼的比喻构成。如《沙扬娜拉》, 这首诗最美的意象就是莲花二字。莲花代表冰清玉洁、清新脱俗。少女的形态也有种天美美好, 以莲花来形容少女的娇羞, 把一个少女的神态和心思实体化, 诗歌意境马上清晰化, 给人以无限想象。除了《沙扬娜拉》这首诗外, 还有很多以莲喻人的诗句。如《她是睡着了》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以白莲来比喻少女睡着时的安详和美丽;《爱的灵感》仿佛有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 (她脸上浮着莲花似的笑) , 以莲花来比如笑容, 以莲花来比如爱的感觉, 《最后的一天》你我的心, 象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徐志摩眼里, 最美的人、最美妙的感觉都可以用莲这个字来表达。

雪花也是徐志摩常用的一个比喻性意象。如《雪花的快乐》这首诗, 只有一个意象就是雪花。雪花即诗人自己。雪花轻盈, 雪花自由, 可以飘扬到任何一个地方, 包括他的爱人身边。诗人渴望自己就是雪花, 飞扬到他心爱的人的身旁, 即使融化, 也能贴着她的心胸。以冬日的雪花, 来比喻这种如火般的热情向往, 没有任何违和之感, 反而给人一种这个冬日不再冷的感觉。

又如《偶然》这首诗相当富有生活哲理, 很多人都引以为经典。云是一种水团, 没有具体的形体, 也没有固定的位置, 飘忽不定, 也转瞬即逝。而水波也一样, 每一瞬都在变化, 每一瞬都在消失和重生。云和水, 都是变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人生中会有很多遗憾都无法重来, 是潇洒的忘记还是无言的坚持, 这首诗并没有给出答案, 留下一个开放性的收尾, 充满了张力和哲理情趣。

三、象征性意象

徐志摩构建意象不仅运用了比喻手法, 还使用了象征手法。如《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首诗中的意象风, 可指诗人自己, 也可指外界因素。当象征诗人自己时, 表达的是一种迷茫困惑, 不知自己的人生道路何去何从。当风象征外界力量时, 则暗指当时社会混乱不堪让人们都迷失了方向。这里的风, 象征失去信仰后的情绪。

如黄鹂在《黄鹂》这首诗歌中, 具有很浓象征意味, 使诗有一种寓言性。该诗写于1930春。此时, 诗人的爱情和理想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最初的浪漫天真经不起现实的碰壁, 消沉是诗人这时期的情绪。黄鹂形貌可爱、线条流畅、色泽光亮, 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是彩虹似的梦想的象征。它是诗人的春光, 火焰, 热情, 所以当被惊扰时它就飞走了。彩虹似的梦想, 就随着黄鹂消失不见了。

再如《婴儿》诗歌中的“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句并非实写一个母亲生孩子时的痛苦, 而是使用了象征的手法。母亲象征中受苦受难的中国, 象征着生活在最下层受统治者压迫的人们群众。新生婴儿象征一个新政府的诞生, 人生的新选择。婴儿的诞生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这也是在暗示当时的社会现状。

四、反讽性意象

反讽就是与事情相反的一种表达方式, 目的在于强化某一种意义。徐志摩诗歌中的部分意象就是用反讽的手法营造的。如《一小幅穷了图》这首诗描绘了一群乞丐捡垃圾快乐的模样。诗歌表面上是一种嘲笑、轻视, 实际上字里行间写满了心酸和同情。出现在这首诗画面上的是一群捡垃圾的衣衫褴褛的乞丐, 隐藏在这首诗后面的是大腹便便铺张浪费的富人。这是诗人对由地位不同而造成的不平等生存状态的愤怒和悲鸣。这里的几条黄狗, 不是作者无聊时的闲笔, 而是一种表达情绪的精心安排。垃圾堆本是狗光顾的地方, 现在这群人却和它们一起分享, 这种人狗“同化”式的手法安排, 看似讽刺, 喜剧, 实则义愤填膺。

又如《大帅》这首诗, 通过对话描写两个士兵在执行大帅的命令:不管有没有死去, 只要是严重的伤兵, 一律随便挖个坑活埋。诗中的大帅是致使人们生存于水生火热的刽子手, 是致中国混乱不堪黑暗肮脏的军阀统治者。诗句笔调平淡却对“大帅”的称呼充满讽刺, 诗人眼神冷静却难掩对军阀的愤怒和对人们的同情。

摘要:意象是诗人内在思想情感和外在物象、人象的和谐统一, 是衡量诗歌艺术的重要标准之一。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善于捕捉、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按照徐志摩诗歌中的意象的表象功能, 将其划分为描述性、比喻性、象征性和反讽性四个类型的意象。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意象,类型

参考文献

[1]徐志摩.徐志摩诗歌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 2005, 1.

[2]程维新.徐志摩诗歌浅论[J].江西教育出学院学报, 1998, 2.

7.徐志摩的诗歌及赏析 篇七

关键词:浪漫主义;主观;情感;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161—02

从发生学角度看,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在批判先前占主导地位的启蒙精神的过程中确立起自己的概念、认识、地位和影响的。启蒙主义标榜民主、平等、肯定个人欲望,从而为个人的自由和情感解放开辟了道路,但是启蒙主义所包含的自由精神还只涉及思想方面,主要是在理性精神指引下追求思想的自由,还没有深入到情感的领域。因而,从渊源上讲,浪漫主义思潮是对启蒙精神的合理继承与抛弃中发展而来的。

20世纪中国浪漫文学思潮实际上是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一个横向移植,是西方浪漫主义在遥远的东方所激起的一次巨大的回声。因此,它们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甚至在某些方面呈现出直接的对应性。从资产阶级改良时期到辛亥革命,浪漫主义透露了消息。“五四” 运动扩大了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迅速造成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诗潮。本文就从中国现代诗家在原有的价值系统的基础上对西方浪漫主义所进行的选择、重构方面来谈。

一、情感与想象

在西方浪漫主义诗学体系中,情感被置于首位,构成浪漫主义诗学体系的一个核心。赫兹列特写道:“诗是表现狂热的情绪和最擅长创造的心灵的产物的最强烈的语言。”[1] 拜伦也认为,“诗即激情的表现”,它“本身就是热情”[2]。西方浪漫主义主情说在现代中国作家那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用相同的方式表述着相同的意思。因而自古以来,无论中外,诗人们将自己郁结于胸的情绪用诗的形式宣泄出来,以期达到平衡内心、 净化心灵、 感染他人、 获取美感的作用。

郭沫若有一个关于诗的著名公式,即“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在这方面郭沫若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才称得起真正意义上的新诗。尽管徐志摩在诗歌中提倡“理性节制情感”但是他们天生具有浪漫的诗人气质。故而,他们几乎尤一例外地都十分看重情感。情绪在诗歌中的位置,以忠实真挚地表现性灵、自我思想情绪,作为最高的诗诗艺追求;徐志摩说:“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个感情性的人。”“感情,真的感情,是难得的,是名贵的,是应当共有的;我们不应该拒绝感情,或是压迫感情,那是犯罪的行为。”正因为如此,他说自己的诗作是“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他的全都诗作,则可看作他同时期思想情绪的忠实纪录。

他们在创作中,通过大胆的想象、奇美的幻想,奇丽的比喻塑造了一个个优美、奇妙、新颖独特的审美意象,幻想获得丰富复杂的思想性感内涵。这是他们追求诗歌意象从而使新诗真正突破了早期白话诗平淡乏味的狭小的空间,走向了广阔的富于审美特质的艺术天地《女神》的表现自我与讴歌大自然是互为表里的。热爱大自然是浪漫派的共同本体,而郭沫若的特点表现在他偏爱雄伟壮丽的一面。正是应和了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它里面的诗歌真可说神思飙举,游心物外,或精彩绝艳,或豪放雄奇。《凤凰涅槃》通过奇丽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造就了诗歌壮观的景象、 宏大的气势。 诗人在旧有的神话故事中加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尤其是勾画出了凤与凰衔木自焚在烈火中更生的图景。在 《凤凰涅槃》中, 郭沫若将凤凰、 孔雀、家鸽、 岩鹰等都赋予了深意, 用动物的言语展示当时人生的侧面。并且大量使用第一人称的创作, 使得个性张扬, 无论是汹涌的激情还是细腻的柔情, 都是情感展露。他们对新诗形式上的探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 《女神》 为基点,基本完成了由白话诗到自由诗的转变, 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徐志摩诗歌的出现使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在现代诗坛上呈现出连贯性。徐志摩在《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一诗中运用一个美妙而新颖的意象,把依依惜别的少女比作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花,使诗歌具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已的意蕴。《翡冷翠的一夜》以一个弱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依恋、哀怨、感激、自怜、幸福、痛苦、无奈、温柔、挚爱、执着等种种情致,层层婉转,层层递深。这种复杂的思绪,也正是诗人当时客居异地佛罗伦萨的孤寂、对远方恋人的思念、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痛苦等真实心境的反映。诗歌以细腻的笔调,对一种自由流动的心理活动进行铺展, 成功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变幻的思绪。而在《想飞》一文中,关于云雀和苍鹰之飞的想象和描摹更是一首浪漫主义情怀的“圆舞曲”和“进行曲”:“啊!你能不能把一种急震的乐音想象成一阵光明的细雨,从蓝天里冲着这平铺着青绿的地面不住的下?不, 那雨点都是跳舞的小脚,安琪儿的……。”文字真是美丽动人!全文情感之奔涌如飞,联想之开阔不羁如飞,笔势之酣畅跌宕如飞。

二、主观性写法

五四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风格要素,是“自我表现”,也就是对个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崇尚个性自由和解放,一直是浪漫主义创作的另一大范畴。郭沫若称“艺术的本质是主观的,艺术的根底,是立在感情上的。”他说的情感,显然不属于阶级的、社会集团的情感,而是个人的情感和一己的体验。把个人情感摆放在创作中,实际上是一种强调自我的实现和自主意识。

郭沫若的《女神》里表现的尤为突出,诗歌中矗立着一个巨大的“自我”。这个“自我”的内心世界是博大的,他爱祖国,爱劳动者,要求正义、人道、自由。他偶尔也发出轻轻的叹息,但那是觉醒者的叹息;偶尔也消沉,那也是觉醒者的消沉。这个立志与旧世界彻底决裂,向光明的未来奋进的新人。他在《女神》的诗句里喧嚣者,“从它,发生音调,生出色彩,涌现出新鲜的形象”,它就是以这种无所顾忌的气概,乐观的信念,博大的胸怀,率真的灵魂,成了五四青年所向往的理想人格的象征。而且,它事实上还标志着鲁迅在20世纪初所呼唤的摩罗是人出场了,表明“人的解放”已达到崭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实现了思想解放,而且宣告了情感的解放,心灵的解放,整个人格的解放。束缚人性的礼法习俗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严,诗人可以一任自我的情绪冲动,拉开心灵的阀门,抒写胸中自然涌起的激情,哪管它是悲是喜,是苦是甜,是感激是反叛,因而诗情呈现出狂放恣意的姿态。这是真正的人的声音。五四个性解放、自我觉醒的时代,表现自我,歌唱自我,是浪漫主义的一个主题。

当然,他们的诗歌创作中也存在着许多差异,郭沫若以瑰丽的想象、 豪放的气概、 爱国激情见长,徐志摩则以清丽、流畅的风格, 崇尚艺术至上,重视个人心灵来展示,但是他们同处于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对旧的扬弃、对新的追寻、对人生的关注、 对自身的困惑……往往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自我表现这个方面却达成了默契的共识。民主个人主义的思想还是支配他的决定因素。徐志摩的创作前期,一方面他在努力建立一个与之相抗衡的幻想世界,另一方面则是对他所仇恨的现实的批判。 象他的《这年头活着不易》就把个人主义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先生!先生!》这首诗歌里穿着单步褂的女孩,在冰冷的北风里,追赶着铄亮的车轮乞讨,而戴着大皮帽的先生,则冷漠无情,不肯施舍一个子儿。《小幅穷乐图》中,从红漆门里倒出来的垃圾,对穷人则好比是个金山,山上满偻着寻求黄金者,一对的褴褛,深深的弯着腰,只是向灰堆里寻找。徐志摩对下层人民的贫困、痛苦的同情,对社会罪恶、战争和动乱的挞伐,大都出于人本主义的意识。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首先是一种人本主义哲学,它强调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价值以人为中心。人,这里主要指一切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的价值。因此,个人主义也是一种人性理沦,它强调对人生,对人的自由,平等的高度重视,强凋对自我,对自我的存在和实现的极度追求、这种个人主义的世界现,是自由主义,民主主义者重要的思想基础之一,也是浪漫诗人感受.评判外部世界,并对之作出反应的基准和态度。

三、形式意境

在形式上与意境上,郭沫若与徐志摩的创作风貌也是各有特色。郭沫若的诗往往注重内在的气韵生动,而不太讲究形式的齐整,不受格律、音韵的限制,受到惠特曼的影响。常常是以激情为先导,任意宣泄,根据情感的需要决定诗句的长短,章节的变化,并且吸收了 “楚辞” 的特点, 注意语气词的运用加强情致的抒发,并且注意运用一唱三叹的手法,使得意境上真正遵循了 “全” 与 “美” 的艺术要求, 给人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与一个立体的动感的世界层面, 一幅自如的狂草书卷。 然而一些诗作的过于散文化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遗憾。徐志摩的诗作融合了中西方的传统, 注意形式与神韵的和谐, 他在谈到译诗中指出 “诗的难处不是单是他的形式, 也不是单是他的神韵, 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 象颜色化入水, 又得把形式表现出来。”[4] 徐志摩的诗让人感到细腻、 流畅、 清新、 动人、 沉静、 典雅, 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 给人绵绵的意蕴, 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美的抒情空间。

总之浪漫主义是主情、主观的,使用想象甚至幻想的手法来表现的。郭沫若徐志摩的创作风格说到底就是一种浪漫的情感姿态,它源于作家、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是他们从“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谈出来的Melody,生底颤抖,灵的喊叫。”[5]

参考文献:

[1]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2]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2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55.

[3]梁实秋.梁实秋文集:第1卷[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4]徐志摩.一个译诗的问题:第2卷[J].现代评论,1925,(38).

8.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名作赏析 篇八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

注: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9.徐志摩《再剖》赏析 篇九

但我现在的生活情形不容我有那样一个时机。白天太忙(在人前一个人的灵性永远是蜷缩在壳内的蜗牛),到夜间,比如此刻,静是静了,人可又倦了,惦着明天的事情又不得不早些休息。啊,我真羡慕我台上放着那块唐砖上的佛像,他在他的莲台上瞑目坐着,什么都摇不动他那入定的圆澄。我们只是在烦恼网里过日子的众生,怎敢企望那光明无碍的境界!有鞭子下来,我们躲;见好吃的,我们唾涎;听声响,我们着忙;逢着痛痒,我们着恼。我们是鼠、是狗、是刺猬、是天上星星与地上泥土间爬着的虫。哪里有工夫,即使你有心想亲近你自己?哪里有机会,即使你想痛快的一吐?

前几天也不知无形中经过几度挣扎,才呕出那几口苦水,这在我虽则难受还是照旧,但多少总算是发泄。事后我私下觉着愧悔,因为我不该拿我一己苦闷的骨鲠,强读者们陪着我吞咽。是苦水就不免熏蒸的恶味。我承认这完全是我自私的行为,不敢望恕的。我唯一的解嘲是这几口苦水的确是从我自己的肠胃里呕出——不是去脏水桶里舀来的。我不曾期望同情,我只要朋友们认识我的深浅——(我的浅?)我最怕朋友们的容宠容易形成一种虚拟的期望;我这操刀自剖的一个目的,就在及早解卸我本不该扛上的担负。

是的,我还得往底里挖,往更深处剖。

最初我来编辑副刊,我有一个愿心。我想把我自己整个儿交给能容纳我的读者们,我心目中的读者们,说实话,就只这时代的青年。我觉着只有青年们的心窝里有容我的空隙,我要偎着他们的热血,听他们的脉搏。我要在我自己的情感里发见他们的情感,在我自己的思想里反映他们的思想。假如编辑的意义只是选稿、配版、付印、拉稿,那还不如去做银行的伙计——有出息得多。我接受编辑晨副的机会,就为这不单是机械性的一种任务。(感谢晨报主人的信任与容忍),晨报变了我的喇叭,从这管口里我有自由吹弄我古怪的不调谐的音调,它是我的镜子,在这平面上描画出我古怪的不调谐的形状。我也决不掩讳我的原形:我就是我。记得我第一次与读者们相见,就是一篇供状。我的经过,我的深浅,我的偏见,我的希望,我都曾经再三的声明,怕是你们早听厌了。但初起我有一种期望是真的——期望我自己。也不知那时间为什么原因我竟有那活棱棱的一副勇气。我宣言我自己跳进了这现实的世界,存心想来对准人生的`面目认他一个仔细。我信我自己的热心(不是知识)多少可以给我一些对敌力量的。我想拼这一天,把我的血肉与灵魂,放进这现实世界的磨盘里去捱,锯齿下去拉,——我就要尝那味儿!只有这样,我想才可以期望我主办的刊物多少是一个有生命气息的东西;才可以期望在作者与读者间发生一种活的关系;才可以期望读者们觉着这一长条报纸与黑的字印的背后,的确至少有一个活着的人与一个动着的心,他的把握是在你的腕上,他的呼吸吹在你的脸上,他的欢喜,他的惆怅,他的迷惑,他的伤悲,就比是你自己的,的确是从一个可认识的主体上发出来的变化——是站在台上人的姿态,——不是投射在白幕上的虚影。

并且我当初也并不是没有我的信念与理想。有我崇拜的德性,有我信仰的原则。有我爱护的事物,也有我痛疾的事物。往理性的方向走,往爱心与同情的方向走,往光明的方向走,往真的方向走,往健康快乐的方向走,往生命,更多更大更高的生命方向走——这是我那时的一点“赤子之心”。我恨的是这时代的病象,什么都是病象:猜忌、诡诈、小巧、倾轧、挑拨、残杀、互杀、自杀、忧愁、作伪、肮脏。我不是医生,不会治病;我就有一双手,趁它们活灵的时候,我想,或许可以替这时代打开几扇窗,多少让空气流通些,浊的毒性的出去,清醒的洁净的进来。

但紧接着我的狂妄的招摇,我最敬畏的一个前辈(看了我的吊刘叔和文)就给我当头一棒:

……既立意来办报而且郑重宣言“决意改变我对人的态度”,那么自己的思想就得先磨冶一番,不能单凭主觉,随便说了就算完事。迎上前去,不要又退了回来!一时的兴奋,是无用的,说话越觉得响亮起劲,跳踯有力,其实即是内心的虚弱,何况说出衰颓懊丧的语气,教一般青年看了,更给他们以可怕的影响,似乎不是志摩这番挺身出马的本意!……

迎上前去,不要又退了回来!这一喝这几个月来就没有一天不在我“虚弱的内心”里回响。实际上自从我喊出“迎上前去”以后,即使不曾撑开了往后退,至少我自己觉不得我的脚步曾经向前挪动。今天我再不能容我自己这梦梦的下去。算清亏欠,在还算得清的时候,总比窝着混着强。我不能不自剖。冒着“说出衰颓懊丧的语气”的危险,我不能不利用这反省的锋刃,劈去纠着我心身的累赘、淤积,或许这来倒有自我真得解放的希望?

想来这做人真是奥妙。我信我们的生活至少是复性的。看得见,觉得着的生活是我们的显明的生活,但同时另有一种生活,跟着知识的开豁逐渐胚胎、成形、活动,最后支配前一种的生活比是我们投在地上的身影,跟着光亮的增加渐渐由模糊化成清晰,形体是不可捉的,但它自有它的奥妙的存在,你动它跟着动,你不动它跟着不动。在实际生活的匆遽中,我们不易辨认另一种无形的生活的并存,正如我们在阴地里不见我们的影子;但到了某时候某境地忽的发见了它,不容否认的踵接着你的脚跟,比如你晚间步月时发见你自己的身影。它是你的性灵的或精神的生活。你觉到你有超实际生活的性灵生活的俄顷,是你一生的一个大关键!你许到极迟才觉悟(有人一辈子不得机会),但你实际生活中的经历、动作、思想,没有一丝一屑不同时在你那跟着长成的性灵生活中留着“对号的存根”,正如你的影子不放过你的一举一动,虽则你不注意到或看不见。

我这时候就比是一个人初次发见他有影子的情形。惊骇、讶异、迷惑、耸悚、猜疑、恍惚同时并起,在这辨认你自身另有一个存在的时候。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析一支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驰;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现在在那里,该怎么走,这些根本的问题却从不曾到我的心上。但这时候突然的,恍然的我惊觉了。仿佛是一向跟着我形体奔波的影子忽然阻住了我的前路,责问我这匆匆的究竟是为什么!

一称新意识的诞生。这来我再不能盲冲,我至少得认明来踪与去迹,该怎样走法如其有目的地,该怎样准备如其前程还在遥远?

啊,我何尝愿意吞这果子,早知有这多的麻烦!现在我第一要考查明白的是这“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再决定掉落在这生活道上的“我”的赶路方法。以前种种动作是没有这新意识作主宰的;此后,什么都得由它。

10.徐志摩诗歌翻译与创作活动探析 篇十

一、社会历史的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白话文运动开始兴起。西方诗歌是在新文化运动之中介绍到我国的, 当时许多爱国人士从事翻译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广大人民积极与腐朽政府的统治抗争, 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开始追求新的生活与理想。当时正是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 现代思想萌发的时代, 人的个性意识摆脱封建思想枷锁, 从而最终获得自由与解放。徐志摩受到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 表现为信奉自由, 敢于斗争, 追求个性。在家庭和爱情上, 徐志摩也敢于与传统抗争。有学者这样描述徐志摩的第一次婚姻, “申如先生自是另一层考虑, 按张家的财势权势, 幼仪能配以志摩, 真是求之不得的如意婚姻, 志摩也不能读一世书而不做事, 有了这门贵亲, 儿子的前途还愁没个展望?志摩有了大出息, 也为徐家门庭光宗耀祖了”, 由此可见, 徐志摩的第一次婚姻是由传统家长制强加给他的, 没有自由选择自己的爱人。于是, 他努力摆脱传统的束缚, 为了自由而抗争, 大胆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这些都是他深受“自由至上”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

二、个人成长背景和诗歌翻译历程

1897年1月15日,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位富商的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 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的陶冶使他在童年就具备了聪慧的灵性, 严格规范的私塾教育又为他将来的文学生涯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1918年夏季, 徐志摩完整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并且和当时许多爱国青年一样远渡重洋去美国求学。他开始在克拉克大学攻读社会学, 第二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学习, 并且获得了硕士学位。两年后, 为了追随罗素的哲学思想, 他放弃了博士学业, 辗转来到英国。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期间, 他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哲人, 之后还认识了哈代、威尔斯、卡本特、曼斯菲尔德等许多英国著名诗人和作家。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罗素热爱人类与自由的哲学思想以及剑桥大学的校园景色, 激发了徐志摩的灵感, 他开始翻译自己热爱的诗人的文学作品, 开始迈出了通往世界文学殿堂的第一步。

根据记载, 1921年初到英国留学时, 徐志摩最早开始发表诗歌翻译作品。在这个时期, 他对诗歌翻译的难处深有体会。实际上, 在其整个翻译理论框架之中, 徐志摩的所有观点都是围绕这一论题而展开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尽管徐志摩一直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但由于他营造的理想过于完美, 因而最终也未能超越甚至未能达到这种至高的境界。经过四年的翻译实践, 1925年8月徐志摩的《一个译诗的问题》发表在《现代评论》上, 他在此文中表达了诗歌翻译方面的主要观点:“翻译难不过译诗, 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 也不单是他的神韵, 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 像颜色化入水, 又得把形式化进神韵, 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在徐志摩看来, “形”与“神”的高度完美的统一才是诗歌翻译的真谛。除了积极从事诗歌翻译实践外, 徐志摩还形成了独特的诗歌翻译理论。

三、诗歌翻译成果

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已经开始进行诗歌写作与翻译, 当时他发表了八篇诗歌作品, 其中除了《草上的露珠儿》外, 其余七首均为译诗。在《小说月报》十五卷第三期上, 徐志摩公开发表了《征译诗启》, 呼吁海内外人士翻译西方诗歌, 以引介给中国读者。他一面提倡国人进行诗歌翻译活动, 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进行翻译实践。徐志摩的一生共翻译60多首诗歌, 有66首被正式收入《徐志摩诗全集》和《徐志摩译诗集》, 其中51首为英文诗, 另外15首是非英语国家诗人的作品, 由徐志摩依据其英语译文转译而来, 含美国、英国、法国、希腊、波斯等诗人的作品, 主要有哈代、莎士比亚、泰戈尔、拜伦、惠特曼、布莱克、济慈、歌德、席勒、萨福、罗彻斯特、勃朗宁、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二十多位。

四、诗歌翻译活动对其创作的影响

在西方诗歌创作实践中, 徐志摩堪称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中的先行者, 其诗歌被认为是多种多样的“西洋诗体”首位尝试者, 是“新月派”诗歌流派的创始人。其诗歌翻译对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借鉴西方诗歌格式。

“徐氏热情地‘努力于新体制的输入和试验’, 先后尝试过散文诗、叙事诗、自由诗、新格律诗、十四行诗、打夯歌诗、对话体诗歌等多种诗体形式。成功率极高;而无论用何种体式, 都力求形式的总体完整性‘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如《康桥, 再会吧!》,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 都是一首标准的西洋体诗。这首长达一百行的诗歌不仅是徐志摩的首个西洋体诗, 也是中国诗坛的第一首西洋体诗, 西洋诗与中国的习惯不同, 一般每行字数相等, 而标点不在句末而在每行中间。由于第一次见到西洋体诗, 在编辑排版时成了参差不齐的无韵诗, 徐志摩专门前往进行了一番说明与解释, 按照西诗体式重新刊载, 使得西洋诗体和他自身都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在“西诗东渐”的进程中, 徐志摩不再一味追求西方化的形式, 而是在借鉴西诗体式的同时, 追求与中国语言特征的和谐衔接, 在辞藻、音律、节奏上精心雕琢, 重视诗歌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使诗歌格律更加完善, 诗歌技巧更加成熟。

2. 崇尚浪漫唯美主义。

徐志摩非常喜欢19世纪英国浪漫派的文学创作风格, 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与借鉴。“他喜欢济慈的‘他一想着了鲜花, 他的全身就变成了鲜花’的想象力达到最纯粹的境界;他惊羡雪莱创作《悲歌》时, ‘雪莱变了云, 还是云变了雪莱’的与自然谐和的魔术。他说:‘一是 (指雪莱) 动、舞、生命、精华的、光亮的、搏动的生命, 一是 (指济慈) 静、幽、甜熟的、缓慢的、‘奢侈’的死, 比生命更深奥更博大的死那就是永生。’两者他都喜欢。”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 这些类似的意象占了绝大部分, 处处弥漫着浪漫主义风格, 如《月下待杜鹃不来》、《月夜听琴》、《雪花的快乐》、《落叶小唱》等作品, 其中不仅诗艺、诗味、诗思与英国浪漫派极为相似, 而且生命意象、自然意象、爱美意象处处可见:风、云衣、鲜露、黄昏、秋月、杜鹃、桥影、落叶、雪花、新娘……灵动的情思和比喻仿佛浑然天成, 体现出徐志摩诗歌独特的意境与韵味。

3. 哈代的影响。

徐志摩在诗歌艺术内容和创作技巧上深受英国诗人、小说家哈代的影响。在哈代的杰出诗歌作品之中, 几乎没有两首诗的格律是类似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哈代仍然在格律方面努力探索。他之所以没有找到合适优美的格律, 一方面固然应归咎于他的教育背景, 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当时传统正日益瓦解, 哈代作为一个英国人, 同时又是一位著名诗人, 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徐志摩的创作《灰色的人生》与徐志摩译的哈代的《致人生》都描绘了文学的本质, 描写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也就是文学对人生的意义。徐志摩认为“人生是苦的”, 他认为深沉的痛苦和悲哀深深地蕴藏在人生的本质之中, 他相信生命的本质是悲哀而不是幸福, 痛苦而不是快乐, 是拘束而不是自由。他从哈代身上获得了巨大的能量, 不停地运用各种各样诗体形式和格律来进行试验。他的诗歌包括十四行诗、无韵四行体诗和歌谣, 运用民歌节奏、抑扬格、抑抑扬格, 采用独特的格式与新颖的韵律。他创立了具有明朗格调的新式对偶句, 以重读单音字奏效, 并且引进了鲜明的英国风格。尽管一生短暂, 但他也像哈代一样, “至终仍在进行摸索”。

参考文献

[1]陈琳, 张春柏.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8 (12) .

[2]陈琳, 张春柏.翻译间性与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 2009 (10) .

11.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品读 篇十一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各个时代人们的追捧和喜爱。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它的大意是:我将轻轻地离开康桥,就像我轻轻地来到康桥一样;我轻轻地向康桥上空的云彩招一招手:康桥,再见!

三个“轻轻”:动作特别轻缓之意,似乎是蹑手蹑脚地走来,招手,离开。这一节写出了康桥的安谧、宁静之美,诗人似不忍打破它的宁静,于是一切都是“轻轻的”。那么,为什么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其一,“西天的云彩”很美,它如“夕阳”一样,早已成为文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其二,点明他这次欣赏“康桥”之美是在黄昏时候,为下文写“金柳”“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作了时间上的铺垫和暗示,也使下文的几个意象都蒙上了夕阳的“面纱”,呈现出一种色彩之美。

第二节: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这一节的大意是:那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余晖中,呈现出迷人的金色,它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舞动,是那样的轻柔和阿娜;它美艳的倒影,在水中荡漾,让我想起了美丽、温柔、充满幸福感的新娘。

选“金柳”这个意象,主要取它的美丽、温柔,取它能“勾起”诗人的眷恋感及温馨幸福感。这种感觉正是康桥留给诗人的感觉,过去是,现在也是。

……

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意是:我悄悄地走了,就如我悄悄地来到这里一样,我挥一挥我的`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云彩是飘动的,云彩若能随诗人离开,诗人的心灵也可得到慰藉:这是康桥上空的云彩啊,它陪我来了。可是连它也不能带走。诗人言“不带走”,意为带不走。一种在遗憾和无奈中一人孤独离开的哀愁漫步开来,言已尽而意无穷。

很多人在分析末节的情感比首节更浓时,都在末节的“悄悄的”和首节的“轻轻的”上作文章,其实,这两个词一强调没有声音,一强调动作轻缓,并不能证明哪一个情感更

上一篇:独唱音乐会主持稿下一篇:学年第一学期校区工作总结:务本求实 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