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制度专题(共8篇)
1.中国古代制度专题 篇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借鉴于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由于学习内容涉及的历史阶段较长,应当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历史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教室应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各种相关资料,插图等总结出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的成就的同时,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思想和腐败。
二、教学重点
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了解这一现象和中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请大家欣赏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听完了激情四溢的朗读后我们想一想他们都是毛泽东词里提到的哪些历史人物? 学生: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
教师: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占有显著而醒目的一页,他们开创的政治制度,给中国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他们开创的政治制度。
2、讲授新课
教师:这节课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代政权的更迭及时代特征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四、科举制的发展阶段及评价
我们先来了解第一点历代政权的更迭及时代特征,你能按照先后顺序说出中国古代王朝的名称吗?每个王朝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学生思考,然后回答各个朝代的名称,并总结时代特征,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出示下列问题,学生分别回答 1)第一个封建王朝 2)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3)谁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又是何事件废除该制度? 4)谁创立了丞相制度?又是谁废除该制度? 5)我国历史上三次大分裂时期各是什么?
6)我国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是哪些朝代?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7)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在哪个朝代,哪个帝王当政时期?
8)汉代鼎盛时期是哪个皇帝时期?
9)三次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王朝是哪个?建立者是谁?
(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中国的发展顺序是怎样的?建立于哪个朝代?发展过程怎样?在中国历史上起到怎样的作用?请同学们结合幻灯片思考并说出
教师总结: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1.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地方权力被削弱和限制:
2.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分割和削弱,直至宰相制度被废除 3.中央和地方机构不断完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知识点的学习,完成后面的习题
(二)科举制的发展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在教材中的学习,简单概括一下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隋朝: 唐朝:
清朝: 讨论: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挥过怎样的历史作用?你应该如何看待?
教师:
我们今天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监察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选官制度这四大方面介绍了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情况。回顾我们介绍的具体史实,你能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呢?
学生思考总结
大家可以相互间讨论一下,到底汉朝到明清的政治制度演进有什么特点?会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
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进,无论是中央制度还是地方制度都是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过程。这就使得权力高度集中。
3、小结
我们今天主要介绍了汉朝到元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其突出特点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其主要表现是:
一、在中央行政制度上,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二、在地方行政制度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控制日益加强。此外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发展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起了促进作用。
五、板书
一、历代政权的更迭及时代特征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四、科举制的发展阶段及评价
六、布置作业
新中考练与测
2.中国古代制度专题 篇二
对于本专题的知识点, 一、从考查的力度来看, 近两年高考试题对本专题所有考点均有较多涉及, 故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且考查力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二、从考查的形式来看, 所考试题既有选择题, 也有材料解析题, 且试题多以图文并茂的材料题形式呈现, 以考查学生解读多种类型材料,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三、从考查的内容来看, 试题主要集中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汉朝的刺史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 内阁制度、清朝的军机处、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罗马法的演变等主干知识。四、从考查的方式看, 侧重古今中外制度的比较, 关注人类政治智慧、制度创新、政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等 新角度。考查的关键点是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能力要求比较高。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4年海南卷历史第5题)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 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 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了唐代科举制, 且重点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科举考试并不是唐朝唯一的选官途径, 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被完全否定, 故A项错误。唐朝实行科举制,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但B项的信息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故被排除。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是以“分科考试、差额录取”取代“按门第选官”“等额推荐”, 这主要说明的是科举制注重才学, 故选C项。科举制看 重的是考 试成绩, 重视思想 品德考查 的是察举 制, 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汉代实行察举制, 以德才为标准选拔官员;唐代推行科举制, 以诗赋文才为标准选拔官员。这两种选官方式与先秦时期选官的标准相比, 不同点是
A.选官的社会学标准取代了生物学标准
B.选官权由地方掌控变为中央掌控
C.推动古代中国社会向公平人性化发展
D.打破了世家大族对统治权的垄断
答案:A
解题技巧: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 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题干关键词是“选官的标准”“共同点”。察举制以德才为标准, 科举制以诗赋文才为标准, 考虑的都是人的社会学标准。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将任官职者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体现的是人的生物学标准, 故选A项。世官制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血统, 无所谓地方掌控还是中央掌控, 故B项错误。C、D两项都是影响, 而不是不同点, C项是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影响, D项是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故排除。
示例2 (2014年新课标 Ⅱ卷文综 第27题)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可知, 明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其实质明显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明成祖为加强专制而创立内阁制, 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权力, 始终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内阁权力来自于皇权, 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明中后期, 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 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 首辅地位便一落千丈。B项是对题干所述明初和明朝中后期历史现象的准确解读, 故选B项。内阁的建立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 内阁没有取代六部, 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从法理上讲也是受控于皇帝的, 而并非不再受皇帝控制, 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 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 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答案:D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了明代的内阁制。题干关键信息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这表明这类官员的地位不是法定的, 其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这与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地位相符, 故D项符合题意。秦朝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汉朝丞相是三公之首, 唐朝的三省六部也是国家的正式和法定官僚机构, 所以, A、B、C三项都与题干关键信息不符, 故排除。
【重点突破】
1.古代中国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1) 春秋战国以前的政治制度是贵族政治。表现为西周建立以后实行宗法制, 天子为大宗, 诸侯为小宗;诸侯在本国之内为大宗, 大夫为小宗, 这样层层分封, 各安其位, “子子孙孙 永宝用”。
(2) 西周和春秋时期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的时期。大政治家多半是贵族, 偶尔有孔子这样的士人, 也是破落贵族的后裔。
(3) 战国以后, 官僚政治的趋势加强。伴随着封建地主所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新兴的地主阶级改变政治现实的能力越来越强大, 战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学问家有半数以上起身于平民, 其中秦国实行的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 贵族无军功者不授爵的政策, 效果最突出。
(4) 秦王朝统一六国后贵族世袭的政治制度终于被官僚政治制度代替。表现为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一律由皇帝任命。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即是其典型的例子。
2.秦朝中央集权制
(1) 理论基础:韩非总结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的历史教训, 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韩非的政治理论,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 核心权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国家最高执政者称皇帝, 皇帝下设中央政府, 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直接对皇帝负责, 此外还有廷尉 (掌刑罚) 、治粟内史 (掌财政) 等九卿。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郡有郡守, 县有县令, 县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三公、九卿、郡守、县令都直接听命于皇帝, 直接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等诸多权力于一身。
(3) 职能:主要是镇压百姓, 同时兼有抵御外部的侵扰, 兴建大型工程, 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 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的职能。
(4) 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 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通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障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度。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5) 调度:中央集权制的调度在于皇帝对法 (法令、法律) 、术 (策略、权术) 、势 (权势、权威) 、度 (限度) 的驾驭能力。在“人治”主导的封建社会中, 如果皇帝能够有效地驾 驭权臣、控制 地方、管辖百姓, 中央集权制就会得到巩 固和强化, 否则结果就会相反。秦末, 中央集权制运用失“度”, 对农民的剥削压迫超过了农民的承受限度, 从而引发农民战争, 导致秦朝灭亡。
(6) 完善和发展:秦朝建立的中央 集权制度, 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 日益完善, 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政治制度。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联系
(1) 区别:
1专制主义是一种中央的决策方式, 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 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 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专制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 解决的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君主专制虽然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 但会造成君主的独断专行, 使国家的兴衰成败维系于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同时, 权力的过度集中, 更容易导致朝中百官、王公贵戚争权夺利。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一切受制于中央,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来掌握人事大权, 这相对分封制来说, 具有很大的进步性。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实行君主专制独裁。中央集权制解决的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 它的不断加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且它的加强, 使地方的权力逐渐缩小,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中央集权制度, 从秦朝的郡县制发展到汉朝的刺使制, 再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地方权力被大大削弱;元明清朝实行行省制,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定型。虽然, 中途有些政权也试图实行分封制、郡国制, 但由于不符合历史潮流结果都失败了。这说明中央集权的确立、发展和强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中央集权制虽然容易造成中央过度集权, 但它避免了频繁的地方叛乱或分裂活动, 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 只有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央集权制, 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2) 联系:
1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2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 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 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 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4.三省六部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
(1) 形式上, 确立了三省同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的格局, 三省各自分工相互合作, 共同掌管朝政。
(2) 分工上, 中书省掌管政令决策;门下省掌管政令审核;尚书省掌管政令执行, 下辖六部处理日常政务。
(3) 运行上, 凡军国大事, 必由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复奏, 然后交付尚书省执行。凡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呈上的奏章, 也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定, 转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门下省有“封驳”权, 对不可行的政令和认为不妥的奏章, 都可驳回。
(4) 积极作用:1三省六部制形成了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决策失误, 亦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 加强中央统治力量;2三省的分工, 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 这就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 使专制主义中央体制更加完善, 成为促进隋唐社会繁荣的制度因素。
5.丞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丞相制和内阁制虽然同属于中央制度, 且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但由于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有着根本的不同, 所以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截然不同。
在丞相制下, 丞相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 被赋予一定的决策大权, 地位比较巩固。
相反, 内阁却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因而没有权力直接指挥行政, 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而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没有决策权。虽然会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 但其权力并非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 而是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意志, 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 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尽管有人认为明朝的首辅是丞相的变相重设, 但其权力与前代的丞相不能同日而语, 因而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丞相, 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可见, 丞相的作用是辅佐皇帝, 参与决策, 分掌行政权, 因而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内阁则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没有实际权力, 更没有决策权, 因而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6.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1) 设置动机上, 最初的目的是保证军事机密, 后来逐渐演变为加强皇帝的权力。
(2) 组成人员上, 军机大臣都是皇 帝的亲信, 直接听命于皇帝。
(3) 赋予职权上, 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 后来职权不断扩大, 但始终没有真正的决策权, 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成为皇帝独裁的工具。
(4) 结果和作用上, 军机大臣参与 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 然后向责任部门 传达执行, 使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的各级官员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这导致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 内阁也名存实亡, 从而使君主专制的绝对化发展到极致。
7.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
(1) 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形成。连绵不绝的山脉把陆地分 割成小块, 各块土地上的居住民彼此隔离, 这就逐渐发展成为许多的城邦。城邦制国家的兴盛是古希腊文明形成的重要政治条件。
(2) 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海洋经济的繁荣。多山, 土壤贫瘠等自然条件导致古希腊粮食不能自给。但海 岸线长, 多良港等自然优势又使古希腊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具有开放、外向、竞争的特点, 这使古希腊人具有积极活跃、勇敢和富于进取的精神。
(3) 海外贸易的兴盛, 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的繁荣, 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使人们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8.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1) 就文明拓展的方式而言:1古希腊是通过殖民扩张建立新的城邦, 并吸收外部文明来拓展希腊文明;2古罗马则是通过战争扩张疆域, 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 就国家内部存在方式而言:1古希腊是分散的城邦制, 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与独立自治;2古罗马则是统一的集权制。
(3) 就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而言:1古希腊经历了从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公民集体统治的转变, 在古代首次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2古罗马从君主制发展到贵族共和制, 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 就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言:1古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这减少了执政者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古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的罗马法, 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马克垚认为, 封建制度“一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 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二, 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度;三, 中央势力衰落”。下列朝代最符合马克垚观点的是
A.夏朝B.商朝
C.西周D.秦朝
2.《礼记·王制》记载, “大国三卿, 皆命于天子”, “次国三卿, 二卿命于天子, 一卿命于其君”。这说明西周初期
A.周王室可有效控制诸侯
B.诸侯国没有任何独立性
C.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卿是诸侯国实际统治者
3.《礼记》记载西周末年“觐礼, 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 天子之失礼也, 由夷王 (周夷王) 以下”;左传记载:“ (周夷) 王愆于其厥身, 诸侯莫不并走其望 (祭祀名山大川) , 以祈王身。”综合以上材料,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封制名存实亡
B.宗法制趋于瓦解
C.周王室势力衰弱
D.周王室礼贤下士
4.“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法制原则, 即亲属之间对犯罪者要设法包庇隐瞒而不得告发。如《唐律疏议·斗讼》中规定:“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 虽得实, 徒二年。”此法制原则
A.说明古代法律缺乏公平正义
B.是传统宗法观念影响的产物
C.反映了中国古代不依法办案
D.说明古代中国缺乏法制观念
5.《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汉旧仪》谓:“周以上千八百诸侯, 其长伯为君, 次仲叔季为卿大夫, 支庶为士庶子。”两则材料反映出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父子之间关系即君臣关系
B.诸侯国内有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
C.礼仪制度强调世爵世禄制
D.以血缘关系规范政治等级隶属关系
6.钱穆指出“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是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 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宗法制B.郡县制
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
7.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1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2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3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4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12B.23
C.34D.14
8.社会转型期政治制度变化剧烈。从先秦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1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4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
A.1234B.123
C.12D.134
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指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 是政治、军事、监察, 三权分立, 互不统摄。”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B.保证政府的决策正确
C.防止国家的再次分裂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10.下面是柏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收录的某一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示意表, 其反映的政治制度出现于
A.秦朝B.西汉
C.唐朝D.明朝
11.《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事无不统, 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 (唐玄宗前 期年号) 以后, 常以领他职, 实欲重其事, 而反轻宰相之体。故时方用兵, 则为节度使;时崇儒学, 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 则为盐铁转运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尊重宰相, 皇帝授予其充分的权力
B.宰相主要处理具体事务, 实际权力下降
C.皇帝不拘一格, 广泛选拔人才担任宰相
D.宰相实际控制了军事、经济、文化实权
12.枢密使一职始于唐后期。唐末五代枢密使不仅掌机要、备顾问, 甚至直接施政。北宋初期, 形成了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持文、武二柄的权力格局, 所谓“相权之分割主要是削枢密之权, 以实中书之任”。据此可见, 北宋初年
A.限制枢密使侵夺宰相权力
B.宰相和枢密使直接对皇帝负责
C.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D.皇权至上, 直接掌控军国大事
13.郡县制自诞生以来, 对中国古代以至近现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先秦时期, 已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B.秦灭六国以后,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
C.历经了路县制、道县制、行省制等细微的调整
D.强干弱枝, 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14.明太祖朱元璋说:“国家立三大府, 中书掌政事, 都督掌军事, 御史掌纠察, 朝廷纪纲尽系于此, 而台察之 任尤清要。”材 料不能说 明明朝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渐成熟
C.政、军、监察相牵制
D.监察官的地位高于其他官员
15.“人尝谓辅臣拟旨, 几于擅国柄, 乃大不然。见其所拟, 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 以示明断。有不符意, 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 谯让随之 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表明内阁
A.是法定的中央最高决策机构
B.权力非常大, 相当于宰相
C.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D.阁臣无实权, 只是承旨遵办
16.明朝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 (指皇帝起居便殿的门) 上久, 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 (内阁首辅张璁) 进朝, 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 (内阁首辅夏言) , 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 (内阁首辅严嵩) 与我们拱拱手, 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宦官的权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步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的日益规范
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
17.雍正时期, 设立军机处。《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说:“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后分割和取代了许多内阁“承旨出政”的职权, 军机处实际上成了凌驾于内阁、部院之上的中枢政府机构。以上分析说明军机处
A.已经成为清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机关
B.由最初军政机构逐渐演变为行政机构
C.相当于英国的内阁, 是政府中枢机构
D.取代内阁, 成为政令制定、发布机构
18.2013年9月《新京报》载文指出:“尾大不掉, 是历来行政机构设置的难题。要办事, 就要给权;一给权, 其就膨胀;一膨胀, 就办不好事;事办不好, 只好给更多的权……形成恶性循环。而军机处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军机处能够成为“扁平”政府机构的关键因素是
A.地处内廷B.人员精干
C.有官无吏D.有决策权
19.出生于雅典 (古代) 公民家庭的妇女不能担任任何公职, 但在家庭中可以和男性公民讨论城邦事务, 并影响他们的政治决定。在家庭领域内, 她们是高居于奴隶之上的 女主人。材料反映出雅典 (古代) 妇女
A.有权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城邦政治
B.享有不完全的公民权
C.在家庭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
D.是家庭主人与政治的有限参与者
20.“人民是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 用命令, 用人民当权的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事情, 甚至议事会所审判的案件也落到了人民手里。”亚里士多德在此所赞扬肯定的是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D.罗马法制
21.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最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A.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B.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利的观念
C.具有独立自治的特点
D.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
22.亚里士多德曾写道:“富人立下誓言, 誓与民众永为敌, 尽我之力损害他们。”古雅典穷人则怀着对财富的欲望, 利用民主来获得富人的财产, 他们立法让富人承担一切公共费用, 增加开支, 甚至流放富人, 分得其财产。当马其顿的铁骑踏破雅典城门后, 雅典沦为马其顿的附庸。这反映了古代雅典亡于马其顿主要是由于
A.贫富差距尖锐对立
B.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C.民主的暴政与内耗
D.重群体利益轻个体利益
23.公元2—3世纪, 罗马先后出现五大著名法学家:盖约、巴比尼安、包鲁斯、乌尔比安和莫迪斯蒂努斯。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 规定凡在法律上遇有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 则依照他们的著作来解决。这表明罗马
A.皇帝对万民法的实施起着决定作用
B.万民法的实施取决于法学家的建议
C.公民法的所有缺陷都由法学家来弥补
D.成文法的 发展与法 学家的贡 献直接相关
24.恩格斯指出:“在罗马法中, 凡是中世纪后期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 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他旨在强调罗马法
A.具有不变性和永恒性
B.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C.未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D.不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
25.某同学在自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内容时, 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 其中内容错误的是
A.梭伦改革时期设立“陶片放逐法”来威慑对民主造成威胁的人
B.伯利克里时期民主繁荣 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实行“公职津贴制度”
C.《十二铜表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 马公民
D.西塞罗强调“人生而平等”, 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 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7分, 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周初在分封的各国中, 普遍推行周礼,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件大事。因为, 这使得周代的各国中, 文化、思想、制度, 相互之间接近与统一了。……这就在整个周王朝统治所及的各国, 形成了一种文化认同状况。这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巩固, 极为重要。秦皇朝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原, 就其本质而言, 实因整个中原地区已经实现了这种文化认同之故。
———周天《中国历史廉政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并非没有法律……中国古代法律的对象是臣民, 任何法律都不足以约束君主, 君主是超越法律的。君主不仅本身的行为不受法律制裁, 而且还常以命令改变法律的裁判, 尤其是接近末代的君主多属昏庸或暴虐, 更常发出违背法律的不良命令, 遂使法律失去其公正性。
———李放、杨媚《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质》
材料三古代雅典人……有着和现代人非常不同的关于“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的观念。一方面, 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 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体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自由和民主不是同等重要的。可以说民主是第一位的, 自由是第二位的。一旦个人自由与共同体的利益———也就是民主———发生冲突, 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压制。
———黄洋《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周代推行周礼的作用。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哪些现象?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 (6分)
(2) 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雅典思想观念的主要特征,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念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8分)
(3) 综合上述材料, 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在思想文化上的共同特征。 (2分)
27.科学选拔和任用人才关乎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福祉。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司奏议曰:“古者, 诸侯贡士, 壹适谓之好德, 再适谓之贤贤, 三适谓之有功, 乃加九锡。不贡士, 壹则黜爵, 再则黜地, 三而黜爵地毕矣。……今诏书昭先帝圣绪, 令二千石举孝廉, 所以化元元, 移风易俗也。不举孝, 不奉诏, 当以不敬论。不察廉, 不胜任也, 当免。”奏可。
———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九品之制, 初因后汉建安中, 天下兵兴, 衣冠士族多离本土, 欲征源流, 虑难委悉, 魏氏革命, 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 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 区别所管人物, 定为九等。其 有言行修 着, 则升进之, 或以五升四, 以六升五;傥 (倘) 或道义亏阙, 则降下之, 或自五退六, 自六退七矣。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 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凭之授受, 谓免乖失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 非复辨其贤愚, 所以刘毅云:“下品无高门, 上品无寒士。”
———杜佑《通典·选举典》
材料三隋文帝对选举制度也作了重大改革。随着南北朝以来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 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 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 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 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 就在开皇中废除了。代之而 起的是以 考试选士 的科举制度……明 经、秀才、进士诸科都在开皇 时设立了。唐以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汉武帝时实行何种选官制度?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5分)
(2) 根据材料二, 曹魏时期实行何种选官制度?其初衷是什么?有何弊端? (6分)
(3) 根据材料三, 隋文帝时选官标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6分)
28.古代东、西方文明为人类发展贡献了不同的政治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罗马国家的兴衰更替, 罗马法经历了由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到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再到法典化的变化。罗马法最伟大的形成时期是在公元前最后150年。
———郝磊《论罗马法形成过程的开放性及其灵活性》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的官吏, 任期只有一年, 且向不连任。后来临到帝政时代, 虽然如许多历史家所说, 罗马皇帝们因受东方专制政治的影响, 便扮演起东方专制君主的角色:颁布法律, 征收赋税和任命一切官吏。但是, 后来并没有形成与它相配适的官僚政治。
———王亚南《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 (近代西方) 不论革命 的方式如何, 其结果大体总不外伸张民权或市民权而剥夺王权, 使国会成为法律的主权者, 使人民或选举团体成为政治的主权者。这样一来, 官僚或一般行政人员就要完全改变他们的性能, 他们不再对国王负责, 不再把国王的言语看作命令, 他们要对国会、对人民负责了。“国会逐渐达到支配行政官吏的要求。法律不成为官吏权能的限制, 而成为他们权能的基础了。”
———王亚南《官僚政治研究》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罗马法最伟大的形成时期是在公元前最后150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万民法的发展论证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9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古代罗马和中国古代政治管理体制的主要异同。 (5分)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西方政治对古代政治智慧的继承和发展。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C4.B5.D6.D7.A8.C9.A10.B11.B12.A13.C14.D15.C16.D17.B18.C19.B20.C21.A22.C23.D24.B25.A
二、非选择题
26. (16分) (1) 作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分)
现象:君主专制不断 加强, “人治”特征突出。 (2分)
联系:周礼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是君主专制和“人治”局面出现的历史文化依据。 (2分, 言之成理即可)
(2) 特征:公民有充分参与政治权 利的自由;城邦集体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4分)
影响:公民平等参与城邦事务;重视集体决策;极力维护民主制度。 (4分, 答出两点即可)
(3) 重视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规范个人行为。 (2分, 言之成理即可)
27. (17分) (1) 制度:察举制。 (1分)
不同点:此前是规定各地诸侯王要按时为天子输送人才, 否则贬爵削地, 直至爵地俱尽;此时要求各 地郡守察 举孝廉, 否则免官。 (4分)
(2) 制度:九品中正制。 (1分)
初衷:为了笼络衣冠士族 (或为衣冠士族服务) 。 (1分)
弊端:由于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地在京做官的世家名士把持, 导致没有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而出身低微的贤才, 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4分)
(3) 变化:选官标准由重门第出身变为重才能学识。 (2分)
原因:南北朝以来, 随着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数量的增多, 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发展。隋文帝希望打击豪强地主, 加强中央集权。 (4分)
28. (17分) (1) 依据: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至万民法, 适用范围扩大;西塞罗提出自然法, 标志着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4分)
关系: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互相推动的关系。 (1分)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其疆域不断扩大, 新的社会矛盾出现, 这推动了罗马法发展至万民法。 (2分) 万民法在罗马帝国时期作用显现, 理顺了各种关系, 缓和了社会矛盾, 使得帝国长治久安。 (2分)
(2) 同:君主专制。 (1分)
异:中国从秦汉时期确立了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理念的官僚体制;罗马则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4分)
(3) 继承:利用法律和官员来管理国家。 (1分)
发展:官员不再为王权服务, 而是为人民服务, 体现了民主原则;法律不再是单纯的统治工具, 而成为官吏权力的基础, 体现了法 治的原则。 (2分, 答出一点即可)
3.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 篇三
例1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解析 解第(1)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的内容。从“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和历史学家李洵的观点可以总结出,许多士大夫通过科举来振兴家业。“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结合徐阶从事纺织业的例子可以看出,士大夫家主要通过发展工商业来致富。
第(2)题的解答技巧应该从审题开始,找到关键词——“江南社会风气”,那么材料中有关社会风气的描述内容就是答案要点, 如“导奢导淫”“伦教荡然,纲常已矣”“好讼致穷”,将它们的意思意译出来即是答案。
第(3)题是开放性问题,难度稍大,需要有机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首先从“既是”“又是”这样的问法来看,策略上一般都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即解释促进与阻碍的具体内容。促进方面,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阻碍方面,材料只揭示了不利于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现象——热衷于购地消费、奢靡成风;追根溯源本质在于自然经济下重农抑商观念影响,不可能扩大再生产,这就需要结合课本知识。
答案 (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例2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解析 回答此题的前提是要读懂材料中文言文的大致含义。其次,同学们要知道整个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的大前提。
第(1)问主要考查对宋代商业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考虑。
第(2)问考查对宋代商业发展的影响的掌握。根据材料一、三、四可以从货币、市场、商业城市、市民生活、商人群体的出现等方面作答。
第(3)问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到了必修3中关于宋代的思想文化的知识。主要考查对商业发展、思想、文化的联系的理解。同学们可以从市坊限制的打破、理学的出现、市井生活、宋词的出现等方面作答。
答案 (1)增加财政收人;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
(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
(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 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
例3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 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 商品经济活跃
C.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材料提到交通路线,但未体现十分发达,主要目的是反映商品流通的繁荣,故排除A项;只提吴越,未涉全国,故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体现为雇佣关系出现,而材料没有看出雇佣关系,故排除D项。
答案 B
例4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这首诗的大意。“粜”的意思是卖出的意思。前一句的意思是二月卖出新丝,五月卖出新谷,C选项正确。“丝”代表手工业,“谷”代表农业,所以D项正确。材料中“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急救,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所以A项正确。B选项,材料中未提及。
答案 B
例5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的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解析 明代虽然实行海禁,但是不能完全说明没有民间海外贸易,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古代中国政府历来推崇重农抑商政策,B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史料描述的是明代的海禁政策,与D项无关,排除。
nlc202309030734
答案 C
【思路点拨】
复习中国古代经济这一专题时,同学们需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四方面来复习。农业是我国古代的立国之本,我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把它视为本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耕作技术和水平的进步,公田制逐步转变为私田制,集体劳动逐步转变为个体农耕。至此,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各个时期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以及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变革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有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春秋战国之前都是官营手工业,所谓“工商食官”。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到魏晋时期受到摧残,到隋唐得以恢复发展。明代中后期,在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形式和特点,与手工业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官营手工业由官府组织,不计成本,产品供应宫廷,满足贵族需求。为了制作质地上乘的手工业产品,工匠不断钻研技术,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但不利于规模生产和扩大影响;民间手工业兴起较晚,产品的使用对象下移为普通大众,需求量较大,商品化程度高,这促进了商业繁荣,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二者的差别是出题的一个关键点。官营与民营的力量对比,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大致是官营逐渐失势,民营后来居上,正是这种变化使得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最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了解这一变化过程应该是同学们解答相关题目的基础。
关于中国古代的商业,其发展的大致脉络是掌握具体知识之前提,中国古代的商业起源很早,早在商朝就有很多人从商。商业政策的转折点在战国时期,之前大体上顺其自然,之后主要是遏制态度。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来,国家推崇“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但当时的从商之人仍然很多,商人地位也比较高。秦以后的重农抑商力度加强,汉代的大商人与国家争利,受到统治者的压制,政治地位相当低下,所谓“士农工商”,此后历代,商业基本上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然而,商品经济发展毕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统治阶层的导向没有遏制住商业的发展,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到唐、宋、元时期,商业逐渐繁荣起来,元代海外贸易也较为发达。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各种因商业而繁荣起来的城市越来越多。此外,整个古代具有对外贸易性质的商业活动基本上都由官府控制,厚往薄来,不计成本。
中国古代大多数统治者推崇“重农抑商”政策,即农业为本业,手工业和商业是末业。明清的统治者们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以及东南沿海外敌侵扰的情况下厉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这种政策不仅减缓了商品流通,而且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也是中国近代一直落后于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此,对商业的忽视成为中国逐步落后的重要原因。
本专题知识的理论性比较强,对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再加上题目多以文言文材料的形式承现,读懂材料就显得十分关键。一方面要求同学们要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关于文言文的阅读,同学们不需要逐句逐字的翻译,只需明白关键字词的意思,以及整句或整段的大致意思就行。如:“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如果不理解“粜”的意思,对于整句话理解都很困难。从构词法上看,“粜”是由“出”和“米”构成,直观的意思是把米放出去,那当然是“卖”了。这样才能顺利理解本句话的意思,从而顺利作答。另一方面需要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将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相关知识点对应起来,知道考什么,然后再归纳总结出答案,这也是新课改高考一向推崇的理念。此外,在解题过程中审准题干内容,合理排除干扰信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切过往皆成历史,对历史知识的考核也会涉及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放宽视野,勤学习,多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日积月累之后自然水到渠成。
【专项训练】
1.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封建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C. 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需要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 唐诗《田家》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
A.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场面
B. 农业和手工业较为发达
C. 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D. 唐代重农抑商的政策
3.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的传奇故事。晋商、徽商等商帮在明清时期活跃的根本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明清统治阶级一改以往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安徽、山西等地有悠久的经商传统
D. 安徽、山西在明清时期农业欠发达,转而发展商业
4. 明代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由此可知( )
A. 江南地区已是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 原因是因为明政府实行重商主义
C. 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江南地区农业经济衰落
5.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 民贵君轻 B. 重农抑商
C. 固民安邦 D. 闭关锁国
6.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 工商业在西周占有重要地位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 工商业在西周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7.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这反映了(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依然很强,没有减弱 ③佃农有权支配自己的部分劳动产品 ④商品经济已经代替了自然经济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B. 宋代宽松的经济政策
C. 统治者完全改变过去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宋代都城打破坊市分离格局
9. 中国有位皇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通过阅读史料我们可得出( )
A. 通过工商业致富是不义之举
B. 统治者倡导重农抑商的政策
C. 统治者认可工商业所带来的利益
D. 与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思想本质一致
10.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nlc202309030734
A. 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 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
C. 私田数量急剧增加
D. 土地私有制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11. 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女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值。”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明代松江地区高度商业化
B. 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松江地区商品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
D. 表明松江地区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12. 王士祯《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徽商( )
A. 注重扩大经商范围
B. 注重资本积累,扩大投资
C. 注重多样化经营
D. 注重买田置地
13. 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阂疟之发,则其俗又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段话反映的是( )
A. 宋代草市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B. “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C. 宋朝的草市有了明显的发展
D. 宋代蜀地经济发展落后
14.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国家的税收制度有重大变革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15. 某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
(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
(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
(1077年)&2021.3&5117.2&28∶72&]
A. 北宋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B. 北宋工商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C. 北宋商品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D. 北宋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16. 汉武帝时期,创造了开隧洞竖井施工的井渠法,这种办法至今还在新疆的干旱地区流行,被称为“坎儿井”,井渠法是在修建哪一段河渠时第一次采用( )
A. 郑国渠 B. 龙首渠
C. 漕渠 D. 白渠
17.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精耕细作,这离不开人们对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下面哪种生产工具出现的时间最晚( )
A. 耒耜 B. 耦犁
C. 耧车 D. 曲辕犁
18. 清初地主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财”,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小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C. 不少农民成为雇佣工人
D. 手工工场规模受到限制
19.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男耕女织④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20.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
B. 生产力的发展
C. 土地私有制出现
D. 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唐制,……最有条理,城中有几坊,每坊各有墙围如子城,然一坊共一门,出入六街,凡城门街角有武侯辅,卫士分守,日暮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成阵,坊市门皆启。
——《朱子语类》卷九十
材料二 唐初,崔某饮酒归而犯夜,被武侯执缚街头。次日晨,长安令刘行敏遇而释之,因而作诗嘲曰:“崔生犯夜行,武侯正严更。蹼头拳下落,高髻掌中擎。杖迹胸前出,绳文腕后生。愁人不惜夜,随意晓参横。”
——李昉《太平广记》
材料三 大历二年(767年),唐代宗下诏规定:“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如有犯者,科违救罪,兼须重罚。”
——王溥《唐会要》
材料四 入宋之后,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规定:“京城夜漏未及三鼓,不得禁止行人。”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五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寻常四梢远静去处,夜市亦有猪胰胡饼、和菜饼……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通过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总结出唐代“市”的特点。
(2)通过阅读材料四、五,结合所学总结出宋代的“市”与唐代相比有何变化?
(3)结合所学,请总结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2.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自给自足的国家,然而这并没有使它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失去联系,中国自古就有对外贸易,并且处于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汉政府规定,私商未经政府许可而与外商私市者处以重刑。公元前121年,匈奴王浑邪王等贵族和长安商人私自贸易被汉武帝诛杀的汉商达五百余人。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面至。
——《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颁布诏令:“可因诸舶番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续文献通考》
材料四 推动这个新的王朝(指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指闭关锁国)的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中国被鞑靼人(指满洲人)征服以后的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由于这些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在后世中有无类似的情况,请举例。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中国的对外贸易之路线,经历了什么样的转变?
(3)材料四中马克思对于闭关锁国的观点,你赞同吗?为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归纳总结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有什么特点?
4.中国古代制度专题 篇四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和特征: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1、简单了解以下内容:
(1)我国早期国家出现的时间、突出标志:
时间:大约五千年前
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
(2)夏朝——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他的儿子启后来继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形成,代替了过去的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3)商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占卜(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2、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A、分封制:
(1)含义: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如齐、鲁、燕、宋、晋等)(2)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王族为主)
(3)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4)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5)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奴隶主阶级);(6)对分封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西周的统治;
消极作用:容易导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国家分裂。
B、宗法制:(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1)定义: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用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以维护统治秩序。(如祭祀祖先、族谱、太庙等,都是宗法制的体现)
(2)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确立了严格的大小宗关系)
(3)最大特征: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4)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6)对宗法制的评价: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① 王权与神权结合;②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皇权至上;两对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① 形成——秦朝
② 巩固、发展、完善——从西汉到元朝
A、结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B、总结: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从汉朝到元朝(1)从汉到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 A、中央机构演变:
① 汉武帝(西汉): 频繁更换丞相;任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建立中外朝。②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草拟、颁发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后来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六部: 吏、户、兵、礼、刑、工
意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③ 宋代:增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最高行政机构为中书门下,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为制约宰相还设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④元朝: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B、地方机构演变:
西汉:汉承秦制,地方继承秦朝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国二制并行。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北宋: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
元朝:行省制度。(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行政区划:行省、路、府、州、县
行省的权责: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区,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①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②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③行省官员不得更改赋税征收制度;④行省官员不得调动军队;⑤中央以监察机构监督官员,采取省官互迁形式加以控制。
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的部分地区。意义:行省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了解我国监察制度的演变:秦朝中央是御史大夫,地方是监御史;西汉中央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地方设立刺史。
选官制度的演变:世官制(夏、商、周时期,贵族政治);察举制(西汉开始,至魏晋南北朝时采用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
(2)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使中央官僚机构日益完善并形成严密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君权,削弱相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从于中央。
弊端: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5.中国古代是复习专题 提纲 篇五
一、青铜铸造艺术
⑴商周的雕塑艺术”(纹饰)
①商代青铜器上的平雕、浮雕工艺精湛。
②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商朝: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③西周青铜器上有大量青铜铭文。⑵商朝青铜铸造艺术”(造型)①20世纪8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了相当于商朝时期的大型青铜铸像。②人物粗眉大眼,威武肃穆,是那个时期青铜艺术的杰作。③广汉三星堆青铜人像,神气活现地立于兽面纹的方座上。
④商朝的玉雕,利用天然色彩与分层,雕出动物的不同形体和部位,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堪称玉雕艺术的杰作。
二、古代四大发明
1、造纸术:
①西汉前期: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l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造价低廉,便于书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③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水平进步明显,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光滑而质地细薄,并且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长安、洛阳、南方的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④造纸术的外传:朝鲜(4th)→日本(7th)→阿拉伯国家(8th)→欧洲、非洲(12th)→美洲(16th)→大洋洲(19th)
2、印刷术:
①隋唐时期已有佛经、日历、诗集等雕版印刷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西夏在此基础上使用木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后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A.11世纪中期,北**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B.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C.欧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升晚了四个多世纪。D.用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3、指南针:
①战国时,制造了用以指示方向的司南②北宋时指南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时(南宋时),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欧洲航海家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①唐朝中期的书籍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北宋在东京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出现了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③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入传入欧洲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三、古代医学成就
1、先秦时期:商和西周已有丰富的医药知识;商代的石砭镰;战国时扁鹊被奉为“脉学之宗”提出中医理论的“四诊法”,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2、秦汉时期: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③东汉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比欧洲早1600多年,被称为“神医”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作体操“五禽戏”,以便使人体各部分都得到适当的运动。
④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重要经典,称为“医圣”。A.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
3、隋唐时期:①《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②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成果。③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4、明清时期:明末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四、古代建筑学
1、秦汉时期:长城和兵马俑。中国古代的建筑成就中国古代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长城依地形而建,绵延万里,其宏伟的建筑的规模、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的建筑结构,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一绝。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原农业生产,成为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保护了北方的生态环境。但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中原民族与各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往。
2、隋唐时期:①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②隋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唐朝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长安城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③隋李春设计赵州桥,“奇巧固护,甲于天下”,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明朝:营建北京,布局突出了皇权,城有三重:宫城、皇城、京城,宫城又称紫禁城。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建筑宏伟壮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五、古代数学
1、秦汉时期: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魏晋时期:南朝的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比外国早近1000年,其数学专著《缀术》后来成为朝鲜和日本的教材A.精确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近一千年。B.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C.运用岁差原理,测出一回归年的时间,与现代科学测定的数字只差50秒。D.还以十万分之一的误差计算出了“交点月”的数字。E.他发明的“千里船”,据说能日行百里。
六、古代著名科技著作
1、魏晋时期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3、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的许多科技成就,被英国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是“中国科学上最卓越的人物”。
6.中国古代制度专题 篇六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3)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重视水利
(4)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玄宗,大力发展生产
(5)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二、农业发展表现
1.工具进步
(1)原始社会
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
(4)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5)汉:铁农具样式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用上了铁农具;耕犁安上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赵过发明耧车
(6)魏晋:(北方)曹魏时马均发明翻车;
(7)隋唐:筒车,曲辕犁;
2.农作物推广
(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
(2)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3)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3经济作物
(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2)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3)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4)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农业技术
(1)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2)汉:牛耕广泛推广;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东汉,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现。
(3)隋唐:曲辕犁
5水利
(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东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
(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
(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四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六土地兼并问题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 原因:
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人们观念的影响。
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C 影响:政治上,1、削弱中央集权。
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
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
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A 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九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7.中国古代囚禁制度探析 篇七
一、囚禁人犯的法律规定
囚禁作为强制措施出现, 最早开始使用于夏、商时期, 不过当时还没有法律规定, 只是限于文献记载。如《说文》中说:“囚, 系也, 从人在囗中。”[1]172
秦汉时期, 囚禁开始规范化、法律化, 秦律中有“系狱”和“系作”的制度, 就是诉讼被提起后, 就意味着刑事被告人有罪, 不论罪之大小都要逮捕系狱, 在审判结案前还要强制劳动。同时, 法律规定不能对犯罪人无限期地囚禁、系作, 否则官吏要负刑事责任。至于囚禁的期限, 一般不会超过一年的时间。
汉承袭秦制, 在《九章律》中列有“捕律”的法律规定。今天, “捕律”的内容已经不得而知, 只不过有很多的典籍记载该方面的内容, 可以佐证汉代囚禁制度的存在。如《汉书·江充传》记载:“ (江充) 诣告 (赵) 太子丹与同产子及王后奸乱, 交通郡国豪猾, 攻剽为奸, 吏不能禁。书奏, 天子怒, 遣使者诏郡发吏卒围赵王宫, 收捕太子丹, 移系魏郡诏狱。”这个案件基本完整地反映了一起犯罪案件是怎么从起诉到逮捕、乃至到移系诏狱 (囚禁) 的全部过程[2]96。
唐宋时期, 囚禁制度日臻完善。唐律规定, 只对杖罪以上犯罪人实行囚禁, 囚禁并不适用于一切犯罪人, 并且规定, 应当囚禁而不囚禁者, 官吏要负刑事责任, 即对杖罪犯者不囚禁者处以笞刑三十, 徒罪犯者不囚禁的, 官吏也要负刑事责任, 处杖刑六十。由此可见, 唐律对囚禁进行了全面的法律规定。
宋代之《宋刑统》对囚禁制度的规定更为具体, 反映了宋代囚禁措施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具体包括:一是对老人、幼童以及孕妇、身体残疾之人实行散身监禁, 不加枷。二是对官吏犯罪后的囚禁, 即应议、请、减者, 犯流罪以上, 除免官当, 并囚禁。公坐流、私罪徒, 并谓非官当者, 责保参对。其九品以上及无官应赎买者, 犯徒以上, 若除免官当者, 枷禁。公罪徒并散禁。但是, 录事、参军、县令, 若是分明有赃犯, 及因喜怒, 无名行刑, 致有诉讼, 即仰所在长吏禁身甚责。三是官吏被起诉后, 不首先囚禁。
此外, 宋代皇帝也屡下诏令, 规范囚禁制度。内容涉及对原告的囚禁, 对被告囚禁的特殊规定, 对证人的囚禁, 对职事品官犯罪的囚禁, 对证人采用强制性较弱的“寄收”措施等内容。
明清法律关于囚禁的规定更趋完善。以清律为例, 清律中“囚应禁而不禁”之规定与唐宋律“囚应禁不禁”条款内容基本相同, 但清律在此条文之后附有7个条例, 明确了各种情况下的囚禁规定, 这些都是唐宋律没有的。如嘉庆六年修改例规定, 对于侵欺钱粮数达一千两以上、“挪移”钱粮数至五千两以上的人, 严格实行锁禁监追。对于侵欺钱粮在一千两以下、“挪移”钱粮不到五千两的人, 则散禁于官房, 并且严加看守, 限期一年催比。如果期限内还没有完结此事, 即执行锁禁监追。如果应行监禁之犯, 没有执行监追, 导致失于防范出现自杀者, 则对所在州县官予以革职[3]。
此外, 明清律在唐宋律的基础上也有两个新的规定:一是规定了囚禁期间官吏的责任, 并重申监狱囚禁重犯, 而证人和轻犯不准囚禁, 也不准私设监狱加以囚禁。二是原告及时放回的内容, 即对原告告发事项, 已经查清, 被告已经服罪, 原告没有其他要行事项的, 应当及时放回原告, 并对无故不放回原告的官吏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囚禁人犯所佩戴械具
为了使诉讼得以顺利进行, 审判尽快结案, 在囚禁人犯过程中, 常常要给囚禁人犯佩戴械具, 这在历代法典中均有规定。械具主要包括:
“三木”。“三木”是古代加在犯人颈、手、足上的木制械具。《周礼·司寇·掌囚》说:“凡囚者, 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 下罪梏。王之同族拲, 有爵者桎, 以等弊罪。”意为凡是五刑罪犯, 重罪犯人两手戴拲、梏, 两脚戴桎;稍轻罪的犯人, 两手戴梏, 两脚戴桎;轻罪犯人, 两手戴梏。与王者同族的人, 无论犯多重的罪, 也只两手戴拲, 有爵位的人, 只是两脚戴桎, 等待审判, 确定罪刑。从唐朝开始, 古代的桎、梏、拲名称不用, 以杻代该梏桎拲三者, 并且开始有长短厚宽的法律规定。如《旧唐书·刑法志》说:“又系囚之具, 有杻、校、钳、锁, 皆有长短广狭之制, 量囚轻重用之。”唐代的杻, 长一尺六寸以上, 二尺以下, 广三寸, 厚一寸。元代之杻同唐制。明代在唐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据明律“狱具图”记载, 明代的杻长一尺八寸, 厚一寸, 以干木做成。男子犯死罪用杻, 犯流罪以下及妇人犯死罪者不用。
械。械是一种古老的束缚人的械具。在隋唐以前曾经较为普遍使用, 与桎梏基本相同, 但与桎梏的束缚手脚分工明确又有不同, 它是束手及束脚械具的总称。《说文》说:“梏手械也, 桎中械也, 械, 桎梏也。”《晋书·范广传》记载:“丞刘荣坐事当死, 郡劾以付县。县堂为野火及, (刘) 荣脱械救火, 事毕还自著械。”[2]102这些记载说明, 隋唐以后, 械成为束缚囚犯手脚之械具总称。
枷。枷是加在囚犯颈项上的木制械具, 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得到使用。对于枷的记载主要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以后, 《晋书·石勒载记》中记载, 晋将郭阳、张隆征群胡, 俘虏了许多胡人, 石勒也在其中, 还戴了木枷, 即“郭阳、张隆虏群胡, 将诣冀州, 两胡一枷, 勒时年二十余, 尚在其中”。《魏书·刑法志》也记载, 高祖太和五年, “时法官及州郡县不能以情折狱, 乃为重枷大几围, 复以缒石悬于囚颈, 伤内至骨, 更使壮卒搏之, 囚率不甚, 因以诬服, 吏持此以为能”。这些可以表明在北魏之前, 囚禁犯人时用枷很随意、不规范, 不管是“两胡一枷” (两人连枷) , 还是“重枷”, 都反映了统治阶级喜欢用害体残肢的刑罚去伤害囚犯的特点。枷的大小轻重, 从北魏宣武帝时期开始加以规范。北魏宣武帝改革了刑具、定下枷、杖之规制后, 枷还是大枷, 而且改革后, “未几, 法官肆虐, 稍重复”[2]102。刑具继续改正, 枷继续规范, 为大趋势。
到唐代后, 法律规定是枷长五尺以上, 颊长二尺五寸以上, 六寸以下, 阔为一尺四寸以上, 六寸以下, 径头为三寸以上, 四寸以下。据《渑水燕谈录》记载:“旧制, 枷惟二等, 以二十五斤、二十斤为限。景德初, 陈纲提点河北路刑狱, 上言请制杖罪, 枷十五斤为三等。诏可其奏, 遂为常法。”[2]103元代, 枷长五尺以上, 六尺以下, 阔一尺四寸以上, 一尺六寸以下, 死罪的枷重二十五斤, 徒、流的枷重二十斤, 杖罪的枷重一十五斤, 皆用干木做成, 长阔轻重各分别刻字于其上。到了明代, 明律规定, 枷长五尺五寸, 头宽一尺五寸, 以干木做成, 死罪的枷重三十五斤, 徒、流的枷重二十斤、杖罪的枷重一十五斤, 长阔轻重, 都刻字于其上。
此外, 在一些朝代, 一些酷吏还制造大枷, 法外用刑。如唐代武则天时酷吏周兴、来俊臣就制造大枷, 残害人犯。他们制造的大枷, 共有十种:分别称为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承、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列猪愁、求即死、求破家。其他朝代在枷之法外用刑方面也存在这些做法。
锁镣。锁镣是铁制戴在囚犯颈项和脚上的械具。锁, 就是指铁锁。颜师古说, 琅当, 长锁也。应该从秦汉时期就开始使用这种械具了。《汉书·王莽传》有“以铁锁琅当其颈”的记载。由此可以推断, 锁是戴在颈项上的械具。唐代开始有“锁, 长八尺以上, 一丈二尺以下”的记载。到元代又有锁、镣之区别。《元史·刑法志》记载:“锁长八尺以上, 一丈二尺以下, 镣连环重二斤。”明代“镣、铁连环之, 以紫足, 徒者戴以输作, 重三斤”[4]。
三、囚犯佩戴械具之限制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 历代统治者都宣扬敬高年老长, 怜鳏寡笃疾, 同时也强调重亲贤、敦故旧, 尊宾贵、尚功能;而且, 统治者也认识到监禁的泛滥, 会累及平民百姓, 还会影响统治者的平恕宽仁法律主张的贯彻实行。因此, 囚禁犯人时, 法律规定对老幼之人、孕妇、乐师等人在犯罪之后, 免戴械具, 从宽处置。
《汉书·刑法志》记载, 汉景帝在后元三年 (前141) 诏令:“凡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 及孕者未乳、师、侏儒当鞫系者, 颂系之”, 实行不桎梏政策。自汉以后的封建法律大都沿袭此制, 如曹魏初年没有监禁与刑讯, 全部免除囚徒强制期间佩戴械具的做法等。南朝梁朝武帝时期法律规定:“耐囚八十以上, 十岁以下, 及孕者、盲者、侏儒当械系者……并颂系之。”[5]北齐法律基本相同, 只是没有明确提到年高童幼之人。唐代法律进一步明确规定老幼废疾、孕妇侏儒犯罪之后, 不戴械具:“轻罪及十岁以下至八十以上者、废疾、侏儒、怀妊皆颂系以待断。”[6]元代时只对妇女宽容, 犯罪后不戴杻, 而七十岁的老人都不能免戴械具。即“诸以老病杀人者, 不以病免。诸谋故杀人年七十以上, 并枷禁归勘结案”[7]。明代老疾之人在犯罪后不加械具监禁。《明律集解附例》规定, 官吏犯私罪杖刑以下, 公罪流刑以下, 平民犯笞杖等轻罪, 以及老人幼童残废患病之人, 犯罪后均不关押管理。
此外, 封建法律对官吏犯罪后囚禁不加械具也有规定, 尽管不够连贯, 但时时出现。如《汉书·惠帝传》规定:“爵五大夫, 吏六百石以上, 及宦皇帝而知名者, 有罪当盗械者, 皆颂系。”《隋书·刑法志》记载:南朝和梁朝有法律规定, 凡郡守、国相、都尉等官员以及有爵位之人的父母、妻、子, 还有年俸二千石以上官吏犯轻罪后, 囚禁时不加械具。即“郡国太守、相、都尉、关中侯以上, 亭侯以上父母妻子、及所生坐非死罪除名之罪、二千石以上非槛征者, 并颂系之”。此后, 唐朝仅规定犯公罪而被处以徒刑的官吏, 囚禁时不戴械具。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对官吏最为优待的时代, 其法律规定:“品官犯罪, 按察之官并奏勘听旨, 毋擅捕系。”[8]明清时代对于官吏犯罪后是否配戴械具方面的法律规定, 则比唐代宽一些, 比宋代严一些。
参考文献
[1]秦海生.宋代体育组织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9) .
[2]张志雷.《水浒传》与宋代武术[J].名作欣赏, 2011 (11) .
[3]文瑾.宋代市井体育休闲文化考略[J].新闻爱好者, 2009 (16) .
8.浅析中国古代谏官制度 篇八
关键字:谏官;思想基础;启示
"谏官"又称"谏臣",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白虎通.谏诤》论及朝廷职官时说,"设辅弼,置谏官",谏官被看作是与左丞右相相同等重要的帝王羽翼。
一、历代谏官制度述略
(一)先秦谏官的设立
谏官的设立始于周代,盛行于秦汉至唐宋时期。周文王时,周王室内设有"保氏"一职。"保氏",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谏官。"保氏"的职责是司掌规谏王的过错。春秋战国时,直接以"谏"命官,称为谏官。谏官处在君王身边,专司其过,找君王的缺点毛病。
(二)秦汉谏官制度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各项制度有较大的变革,但谏官不能不设。秦初置谏议大夫,其谏官制度对后世影响至深,谏议之职直沿至宋元时期。秦置谏官,真正的名称是"谏大夫",隶属郎中令,无定员,多至数十人,职掌议论。汉武帝时沿袭秦制,仍设"谏大夫"。
(三)隋唐谏官制度
隋唐时,谏官机构不断扩大,特别是唐代,是谏官制度的兴盛时期。唐太宗积极倡导,恐人不言,使谏诤一时成为风气,犯颜直谏、面折廷诤的事例屡见不鲜。也由于唐太宗开了"纳谏"之风,做到了"从谏如流",因而唐代皇帝一般都比较重视谏官的作用。
(四)宋及宋以后的谏官制度
宋代也重视谏官,曾专门从"三省"中的门下省分出一个谏院与三省并行,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加上门下省的"给事中",合称为"给谏"。 元代废门下省,谏议、司谏、正言也随之俱废,因而未设专职谏官。明代亦无专职谏官,而由"给事中"兼任谏职,流俗为"给谏"。清代言谏之官的建置大体如明代,有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两班人马。
以上历代谏官制度的概述,可以看出,几乎自周及春秋战国以后, 各朝于谏官设置均有重视,尤其以唐代谏官机构最为齐全完备。谏官制度是制约皇帝的制度,虽然其制约性极其有限,但不能不说是一个奇特而重要的历史现象。
二、谏官制度的思想基础
中国古代谏官制度得以在中国古代产生,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与深刻的思想、经济和政治原因。
从历史方面来看,中国古代在国家产生之前存在着相当长的国家雏形状态时期,传说中的尧、舜、禹就是处在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原始公社制已经濒于崩溃,而作为国家雏形的部落联盟管理组织则有了长足的演进与发展。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实行"禅让"制。尧、舜、禹虽然身为部落联盟的首脑,但是由于其尚处于原始公社的末期,尚没有也不可能有后世君王的权威与尊严,因而其形象具有勤政爱民、任贤纳谏的一面,从而为后世儒家所极力宣扬而成为后世君王仿效的典范。
就思想方面而言,尧、舜、禹时期的共政传统观念与神学政治观念构成了最初的言谏制度。至汉武之时,儒学大师董仲舒融儒家思想与阴阳家思想于一炉,锻炼出一套"天人感应"理论与纲常伦理思想相结合的神学政治道德思想体系来。言谏文化至此正式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而对后世君臣与言谏官制产生深远影响。
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土地王有制的农业经济,使得君王与贵族之间不仅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关系,还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农业经济使中国古代产生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外,也催生了制约君权的文化与制度。贵族臣僚们处于对自身经济利益以及家族经济利益的关注,对君王的错误决策势必加以坚决而温和的抵制,暴动政变与无原则退让都不利于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言谏是一种最佳选择。
从政治方面来看,中国古代国家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相当长时期的政治文明,以臣谏君的模式早已存在。另外,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产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联盟政治构架演化而成三代时期诸侯共政、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形式,伦理观念与神学政治结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同时又是家族内部矛盾,君父一体观念带来忠孝一体观念,这就注定解决皇族与豪族的矛盾的方法只能是温和的、家庭式的方法,于是言谏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三、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一)对公共权力实施监督在现代国家也不可或缺
公共权力是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它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指出:"这种公共权力在每个国家里都存在。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这些东西都是以前的氏族社会所没有的。""这个特殊的公共权力所以需要,是因为自从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后,居民的自动武装组织已经成为不可能了。"很显然,公共权力是国家的主要象征,也是国家一切职能活动的根本前提。
我国是世界上经历封建专制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长达两千多年。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解析它的历史原因对研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是很有意义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君王之言就是法,国家权力高度集中统一。然而,就是这样以专制著称的社会历史形态,行政监察缺席也不可缺。
(二)必须以史为镜,广开言路,充分发挥典论监督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把监督的重点和精力放在对下的监督上,因为公共权力行使主体是人数众多的各级基层官员,关注他们是否滥用职权,是否以权谋私,是否贪污贿赂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与此同样重要的是对上的监督,在这个方面我们的体制和机制有缺失、不健全。上级掌握着决策权、决断权,所以对上的监督涉及了对决策权的监督。然而,对上的监督又是极为重要和不可或缺。我国古代的谏官制度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特定背景下衍生出的监督制度,上谏成为我国封建专制体制中内生的一种制度,其形式是用言词规劝,它发挥了有限的对上的监督作用。
中国古代谏官制度虽然在本质上是属于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这一性质注定其将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极端强化而走向衰败与灭亡,但是它所强化的德政仁政、开明专制的概念,约束君主自律并接受他律的传统,它所培养的社会全体成员参政议政与爱国主义意识以及坚持真理、用于殉道的道德情操,不仅对于中国古代巩固君主专制社会政权、减少政治决策失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实施"以德治国"基本国策、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完善现代监察制度、发动群众积极参政议政,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
参考文献:
[1]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彭勃 龚飞.中国监察制度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3]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5]石俊超 刘彦伟.比较监察制度[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6]赵映诚.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0(3).
[7]杨庆东.我国古代"言官谏诤"制度的演进及启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