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2024-11-04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精选9篇)

1.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篇一

论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东湖中心完小 陈源

【摘要】 本文就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简单的论述。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要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应学会宽容、赏识并尊重学生,同时学会反思与自我批评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关键词】 严格与宽容;赏识与尊重;反思与自我批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有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的密切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它显而易见地告诉我们师生之间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罗森塔尔效应”证明:教师的期待与厚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师生间出现感情上的隔阂,则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可见,师生关系与英语教学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乐章,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努力:

1.严格与宽容相结合,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课堂是师生关系得以体现的最佳舞台。这个舞台再也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精彩的舞台。英语教师是很好的设计者、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同时还担任着多重角色,她既是严师又是朋友。传授知识时英语教师应以亲切温和的形象面对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走到学生中间与之平等对话,宽容他们在学习上的错误,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以便让学生感受尊重和平等的气氛。譬如,预习Reading这个环节,教师提几个问题,10分钟思考之后请回答,有的学生回答出现了错误,教师微笑着说: “Great!You’ve tried your best.”在这样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敢于发表见解,勇于创新,拓展思维。对于违反纪律等不良现象,英语教师应严格要求,就事论事,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人比成功更重要。英语测试会出现学生偷看等作弊现象,教师不能点名批评。要劝阻一件事,永远要躲开正面批评。教师应装作不知道,报成绩时对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中包括舞弊的同学。课后找这位同学谈心,仍然不点破,希望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位同学很不好意思,但在以后的课堂上很认真,考试也不作弊了。通过这个事例,我觉得教育学生要讲究策略,对学生正面的批评会毁损了他的自重,剥夺了他的自尊,如果旁敲侧击,对方知道你用心良苦,就不但会欣然接受,而且会对你心存感激。称赞和真诚的欣赏是批评最好的开始。这样,学生更加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英语,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然而我们要摒弃一种见解: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零距离”接触,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与学生越是亲近,学生越是不怕你,课堂上越容易扰乱秩序。老师的出发点与结果往往背道而驰,这就如同父母的溺爱,过分地纵容却害了自己。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时需保持一定的“距离”。课堂上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把握好分寸,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学习很关心,学习上有困难时给予帮助,纪律上违反给予严厉教育。这样有助于英语教学顺利进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2.赏识每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广阔的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雄伟的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浩瀚的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作为“园丁”的老师精心地培育着每支“花朵”,“园丁”不论“花朵”美丑,用爱呵护着,使每朵花散发出各自的芳香和魅力。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希望得到赏识。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可以令他们心情愉悦,积极进取;得到赏识,可以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动力。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器重,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自身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地去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英语教师每次接新班时应努力记住学生的名字,讲课时叫学生的名字而不是学号或用手指。这虽然是件小事,却是对学生的一份尊重、一份关注,学生从内心里会对老师刮目相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后进生,用慈爱这把钥匙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从而走进他们的心灵。后进生之所以对英语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是老师造成的。老师把更多的情感偏向优等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感受,课堂上没有他们的天地,他们是被遗忘的群体,老师有时还瞧不起他们,那这些后进生怎能有兴趣学习呢?

3.教师学会反思,敢于自我批评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如有些学生上课不听讲,违反课堂纪律,不交作业,甚至做些影响集体荣誉的事,教师就要对其批评、指责。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冲突,而解决师生关系冲突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冷静处理,学会扪心自问,进行“心灵盘点”。这样有益于及时知道近期的得与失,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不妨问一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我是否太冲动?采取的方法是否偏激、粗暴?找出师生冲突的症结和自己思想方法与工作上的不足,并敢于进行自我批评,主动向学生道歉。但是教师不能为了解决师生冲突而放弃原则,屈从于学生的压力。教师应该在检查自身问题的同时,取得学生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如出现误差,要及时在课堂上纠正,不能因顾及面子而固执己见,那样会误人子弟,承认错误才能获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教师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同时学生会感到老师很真诚、很亲近,让学生从心里真正地了解你,走近你,喜欢你,佩服你,从而喜欢你的课。

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显得很活跃、很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油然而生。反之,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了厌倦和恐惧,那么对他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甚至因人废事,讨厌这门课。教师要始终注意和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关心热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只有师爱生,学生才会爱老师,只有学生真正爱老师,才能迸发出高涨的热情,进而进入快乐的学习,才能有成功的保证。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3年4月27日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篇二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传统师生的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处于绝对的权威性地位,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客体位置上进行客观认识,以对象化的思维看待学生,教师与学生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启动和渐趋深化,也引发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和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及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以求得教学的新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与共进,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新课程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民主平等、理解宽容、互尊互信及和谐合作。教师有必要从观念、行为和方法各个层面作出战略性调试,重构面向基础教育之未来的发展性角色,真正保持与新课程的同步成长。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1. 提高上课积极性

新课改下师生关系是和谐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友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尤其强调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努力教好每个学生。而任何信息的传递都是双向的,对接受者是获取信息,对发送者则是获得反馈信息。只有这样的信息流动才是高效的,该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或情感等信息传递也遵循这一规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有助于促进师生间关系的亲近和谐。如果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彼此之间畅所欲言,成为朋友,就会发现这时的教育才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才会使“教”和“学”产生谐振效应。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它深刻地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在老师的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在民主、平等、友好的气氛中,学生才会上课情绪高涨,并且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上这门课,大大提高上这门课的积极性。

2. 有利于语言本身的学习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工具、一种符号,它所承载的是人类的思想,想要熟练掌握该语言,必须经过反复的操练,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多听,多说,是学好英语的必经之路,造成学生不积极操练语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在说话的过程中,言语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教师不顾及学生自尊心,死盯住学生的语言错误不放,结果就会大大挫伤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也会使别的学生害怕发言和表现,更会使本来英语程度不好的学生不敢回答课堂问题。另外,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传授”和“接受”的模式,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学生被动接受就行了,从不敢招惹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互尊互信的关系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教师不再是冷冰冰地纠错,伤害学生的自尊,而是在提示学生出错时,讲究方式方法,多给予积极提示和帮助,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教师要负责任地运用自己的权利,提供给学生自主的身份,鼓励学生进一步努力,获取学习的脚手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师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关系。只有师生都以平等、积极主动的身份出现,学生才可能放下包袱,大胆开口去说,去参与教学活动,而多实践、反复操练,正是学好英语的不二法门,所以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对英语语言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3. 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六大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不再是学生一见就怕的老师,而是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研究问题,交流彼此思想的老师,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老师。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对老师怀有尊敬的心态,老师的话就愿意听从,坚信不疑,并且乐于实践。所以,在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由课堂的主角变成了“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了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学生而言,这意味着其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过去教师有意无意地为自己创造出高高在上的身份,学生也习惯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吸收、无条件服从的位置,这样无疑阻止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项能力的培养,而这种创设基于师生交往、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

教育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内涵和人文旨趣都可以蕴含在师生关系之中。为了使师生关系中蕴藏着的巨大资源得以开发,为了使人的精神家园更加丰富,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并全面把握师生关系的深层意义,以追求一种平等、友爱、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本文从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有利于语言本身的学习和学生能力的提升三个方面,就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作了分析说明,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用一颗宽容、大度的胸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驰骋思维,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民主平等、合作互动、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必将为教育教学打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2]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朝华出版社, 2010.

[3]刘凤阁.二语习得焦虑、自我控制与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 2009, (1) .

[4]夏章洪.高职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调查和分析[J].中国外语教育, 2009, (1) .

3.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篇三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师生关系;调节;促进作用;教学效率;提高

就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心理极为叛逆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率。因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务必掌握学生的心理,及时调节师生关系,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促进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途径及其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两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一、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途径

和谐的师生关系无疑是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有效保证,因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此,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懂得尊重学生

初中生的自尊心极强,并且非常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教师的言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因此而产生厌学甚至是弃学的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懂得尊重学生的教师,自然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从而也能征服学生,使其乐于学习,最终提高教学效率。从这一点上来说,教师必须摒弃以往对学生要求苛刻、缺乏耐心等不良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切实采用微笑教学的方式来增强自身亲和力,积极给予学生鼓励及赞扬,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采用民主的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实际,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从而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大胆展示自己才能,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2.善于关爱学生

善于关爱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极为有效的途径。只有真正懂得关爱学生的教师,方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人。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上,善于关爱学生显然至关重要。善于关爱学生,务必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深入了解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充分立足于学生实际,掌握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及发展性,从而才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二是真正关心学生。这里所说的关心学生是多方面的,不仅指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还包括学生的心理状况及生活状况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切实掌握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差异、身体承受能力等,在掌握这些情况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的体育训练,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使他们不断地提高。

3.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显然早就落伍了,师讲生听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再也不是围着教师转的陀螺,而是有着自己思想的学习主体。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缺少了师生的有效互动,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要有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需加强师生的互动,由此来活跃课堂氛围,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二、师生关系的调节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具体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如果师生关系和谐,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因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习效率自然大大提高。相信即使不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也会因此而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

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基本都是唯教师独尊,整个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不过是接受知识的机器。这样,课堂教学氛围通常极为沉闷,而学生也只是将体育学习作为一项学习任务来进行,其效率自然可以想象。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轻松学习并掌握相关体育技能。

3.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由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大胆质疑相关知识及技能,并大胆进行学习方法等的尝试。因而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调节对学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务必注重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有效促进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丽琴.从体育教学现状浅谈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应对策略[J].素教教师,2011(15).

[2]彭正文,陆艳琼.浅析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作用[J].体育时空:上半月,2012(06).

[3]张宇.浅析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作用[J].中小学教育,2012(26).

4.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篇四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校园,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没有学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影响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

目前,前苏联学者K.H沃尔科夫认为,对情感接触的需要是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基础,这种感情接触在人的生活中及社会关系系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①。西方学者认为,高中生的交往是以感情的共鸣及共享体验为基础的,他们择友是在个性和互相鼓励的友谊的基础上进行的②。德国教育家创立了“交往教学论”,其核心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交往过程,把师生关系看作是影响教学的关键因素。胡塞尔(1997)认为,当两个或者多个主体发生联系的时候,他们都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他主体施加影响,同时对其它主体的对象活动做出自己的主观反应,主体之间存在着理解与沟通,也存在着矛盾,这就是交互主体性

(inter-subjectivity)。师生关系也表现为一种交互主体性③。美国“现实疗法”的创始人格拉瑟在《没有失败的学校》一书中提出,学生在学校的成败,将影响其一生的成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他认为,学生在学校中失败的原因是学校中的气氛过于冷漠,缺乏温暖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阻碍了学生爱和信任需要的满足,自我价值感出现了危机,人格问题和行为问题由此产生。他倡导建立温暖、体谅和关心的师生关系。此外,国外学者就如何改善人际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观点,例如,海德尔的平衡理论、纽科姆的沟通活动理论、T小组训练法等④。我国学者认为,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更为突出的表现为情感上的相互依存的特征⑤。我国台湾学者朱经明的研究表明,学生之间关系与学业、德育、体育与群育成绩有正相关,与智力、成就动机、内控信念、外向性、社会经济地位有正相关⑥。

─────────

①A.M弗里德曼、K.H沃尔科夫著,李国辰译:《中小学教师应用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第35页。

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陈家麟:《学校心里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黄政杰、李隆盛主编:《班级经营——理念与策略》(台湾)师大书苑1993年版,第200页。190页。②③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5-21 ④⑤⑥

都有民主、平等以及爱与被爱的需要。我国有关调查也表明:许多学生在大学学的专业大多是中学阶段很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对教师的喜欢程度、他的学科兴趣和学习成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一致的状态,构成正比的趋向。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1)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①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需的。正如一些学生所说的,“是因为这显示了教师对你的真正关心,只要感受到这一点,就能使你自己想学习"。

另外,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是影响学习的。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而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会感到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伴随课堂教学过程的心理气氛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记忆。快乐的情境是学生喜欢的、趋向的,而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逃避。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情感也会泛化到学业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师生关系对学生性格、情感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奥马特拉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性格进行比较研究,他列出22项性格特征,对100名教师和他们所教的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的性格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有一些特征还很相近。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提供满足。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身教示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智育功能的发挥,而且还影响着教学中德育的效果。任何教学都是具有教育性的,教学活动既是传授文化知识的过程,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且是一种教学的目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具有道德示范的作用。学生认识人生和社会,总是从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环境和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开始的。学生视教师为楷模,他们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质。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在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使他们相信人世间是真诚、美好的,从而体验到友爱、尊重、诚实、平等等道德经验,会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洗涤,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学生会形成一些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宽容、善良、同情、友爱、尊重他人、自尊、自信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性格会升化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如助人为乐、追求成就、贡献社会、有远大理想等等。前苏联当代教育评论家索罗维依契克认为,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石。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相反,如果学生在师生人际关系中见到的是自私、圆滑、冷漠、怀疑,他们就会以为世界是冷酷无情的,从而得到仇恨、势利、自私等道德经验。正如斯宾塞所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

③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健全的人格首先表现其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甚至超过父母的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保持着亲密和谐的关系,学生就会自尊自信,心情轻松愉快,心理也能得到健康发展,这种愉快、安定、轻松的环境会培养出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如善良、乐观、积极、进取、自尊、自信、合作、耐挫折等。相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教学中如果总是受到老师的训斥、批评和冷遇,师生关系极度紧张,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恐惧、屈辱、焦虑等不适心理,导致患上不良的心理疾病。可见,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在校青少年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④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使教与学在良性互动中提高实效。从教师角度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依赖并且喜爱教师,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教师为了继续在学生心目中保持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对教育教学就会更加负责,千方百计地想把学生教好。每节课精益求精,并针对学生实际组织和增补内容,择其最适宜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尽量使教学最优化、最有效。从学生角度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把老师看作最信赖和仰慕的人,他们喜欢上这种精彩的课,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他们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总是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信息尽量吸收,这又提高了学的效果。

⑤对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包括对自己的生理、心理、行为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从自我概念引发出来的两个最主要自我体验成分是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两种最基本的心理力量。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可以很好地学会知识和技能,可以战胜困难,获取成功。中学生处于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他们对自己还没有稳定的、正确的认识,他人的评价是学生自我意识的重要来源。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学生总是特别关注教师对自己的看法,总想从教师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学生往往从教师对自己的言谈话语之中去揣测和体会自己的价值。与教师关系好的学生,认为教师喜欢自己、重视自己是因为自己有能力,因而感到自己有价值,从而产生自尊感和自信感。而与教师关系不好的学生,他们会感到被教师冷落,被教师不喜欢是因为自己不好,没有价值,因而他们往往是自卑的、缺乏自信的。

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代的青年学生民主意识和成就意向强,他们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有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讨厌专制式的领导方式,喜欢平等的讨论问题,民主的解决问题。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清新浓郁的民主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广阔,从而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培养。

(2)师生关系对教师的影响

①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人们总是认为,学生是受教师控制的,而往往忽视了另一方面,教师也是受学生控制的。教师的工作成绩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班上出了特别优秀出色的学生,教师就会感到自己是成功的,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师生

关系对教师的成败感和情绪体验影响很大。师生关系好的教师从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享受快乐,使他们对自己的生命有积极的体验。与学生关系不好的教师,得不到学生的接受和尊重,体验到的是挫折。教师不能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体验到成就和价值,不能感受到与学生交往的快乐,怎么能够对自己的生命有积极的体验,又怎么能够热爱教师职业呢?

教师在促进和培养学生高质量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和创造,但这需要和谐的师生人际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教师会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实施一堂生动活泼、严而不死和民主愉快的课;根据不同情况和特点,深入钻研教材,把静止、干瘪的内容变成生动、丰富的;把繁杂的变为易懂的,把艰涩难解的变为言简意赅的------这些都是创造。凡是热爱学生的,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教师,都会把教育、教学当成一门艺术,不断探索和创新。

②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无论是传道、授业或是解惑都是一种精细的、刻苦的精神劳动;教师的任务又是艰巨的,培养一代新人的工作,需要教师的长期的、紧张的劳动,并且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呕心沥血、冥思苦想的去追求。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在课堂上给予积极的配合,寻求并接受教师的帮助,理解、关心教师,支持教师的工作,教师得到学生的爱戴、尊敬、信赖、钦佩,在这样一个使教师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环境中,会增强教师的安全感、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尽管工作很忙很累,报酬很低,但精神上很充实,心理上很愉悦。这是一个有利于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生存环境。

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对其职业感到厌恶,教师工作会变成他的毫无乐趣,难以忍受的苦差事。长此以往,教师可能会出现忧郁、消沉、焦虑、烦躁、愤怒、失望、愁苦等情绪乃至导致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对教育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必须以师生关系的和谐为前提。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凡是缺乏教师关爱的地方,学生的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的学习与活动中,我们必须努力去了解与尊重学生、信任与真爱学生、宽容与欣赏学生、赞赏与激励学生,以此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平和、融洽的氛围中,视老师为伙伴、为知心朋友,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也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促使其不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贵鹏, 戴斌荣, 宋素珍初中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4,12、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教师实用心理学》 开明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5.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篇五

在国家、地方、学校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各种形式的课外辅导市场如培训中心、培训学校、辅导中心、家教等也在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对此,教育界质疑呼声一直不断,但它始终吸引着大批的家长,课外辅导已经成为大多数小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对此展开研究,有助于国家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有助于人们对学习理念、教育投资理念的更新与转变,有助于课外辅导行业的规范与良性发展,有助于我国小学生更科学地学习。

虽然跟课外辅导有关的研究很多了,但每次一开学或者放假,课外辅导的话题又会在教师和家长之间被激烈的讨论。大体上说,在目前课外辅导的作用还是积极的,但是它的发展还处在早期的阶段,仍有许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笔者就之前的科研题目利用实习期间,对所在的龙泉小学进行一次有关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实施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是湖州市吴兴区龙泉小学二、四、五三个年级中有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

(二)调查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课外辅导、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概念,以及这两者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探究。主体部分在调查过程,笔者根据已完成的调查问卷,通过分析、讨论,最后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家长在教育孩子以及如何正视课外辅导提出我们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利用此方法了解当前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情况以及课外辅导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趋向。

(四)调查步骤

10月20日 发放问卷

10月25--28日 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10月29日 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共发了100份,回收率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96%以下是我对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

整张问卷我们总共设了7道题目,第一题和最后一道题是主观题,其他的都是客观题。首先,对主观题进行分析:

第一题:小学生参加课外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低段(二年级):从幼儿园开始参加的同学有20%,一年级开始的有44%,二年级开始的是36%。

中段(四年级):四年级总共回收有效问卷29份,其中6.9%的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参加课外辅导,一年级开始参加的占31%,二年级占到34.5%,三年级占到20.7%,同样6.9%的是从四年级开始。

高段(五年级):其中2.4%的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参加课外辅导,一年级开始参加的占28.6%,二年级占到16.7%,三年级占到35.7%,四年级占14.2%,五年级有2.4%。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课外辅导在逐年的增加且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时间都在提早,五年级的学生大多三年级才开始上课外辅导,而四年级大多集中在二年级开始,到了现在的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有44%的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参加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觉得课堂上的学习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希望通过课外辅导来进一步提高成绩。

第七题:你认为参加课外辅导班是否增加你的课业负担,有请说明原因。

经过统计知道,有个别小学生反应课外辅导增加了学业负担,作业量超出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从而相应的缩短了自主安排的时间。

2、课外辅导是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大多数学校每个班至少也有四十几位学生,教师即使响应了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等的教学思想,实际上却很难做到顾及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相对而言,课外辅导使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能动的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学生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理解、如何记忆,才能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3、课外辅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XX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稿)》规定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课外辅导的学习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回学校后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一般都会取得进步从而获得教师更多的关注。在课外辅导不增加负担的学生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对学习感兴趣,而许多学生的这种兴趣是在参加课外辅导时培养的。兴趣,培养特长的需要,使他们眼界开阔、增长见识。

(二)课外辅导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课外辅导的优点在上面已经罗列出来,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了它存在的一些缺点,正视深究这些缺点亦能从中受益匪浅。

1、给学校老师的教学带来不便

课外辅导使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对新的学习材料产生的新鲜感、好奇感。部分小学生在接受了超出学校教育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后,在学校学习中,遇到在辅导班学过的内容就不屑一顾,学习积极性降低有的骄傲自满,有的好高鹜远。在辅导班,经常有学生说“学校里的内容知识有啥可学的?我全都会了。”“那么简单还有的同学不会,太笨了!”这就对学校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加大了学校教师的管理。

2、加重学生课业学习负担

调查中仍存在少部分同学认为参加课外辅导班“增加了课业负担”。原因是:作业太多、去的学习班太多、减少了课余时间、不喜欢学习等等。如果学生自身对学习不感兴趣,被家长强迫参加课外辅导,而课外辅导班所提供的教学服务也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外教育机构选择不当,这都只可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使得学生不愿意去上课,即使去了也不认真听讲,学习自然不会有所提高。如果因参加课外辅导让学生没有时间休息而感到疲劳,产生了一定得厌学情绪,这不是我们的初衷,就事与愿违了。

3、个别教师教学有误给学校课堂教学带来困难。

世上无绝对,不能保证每位辅导班的教师都有很好的水准。辅导班个别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教学水平差,这就给学校教学带来困难。学习正确的基本知识,掌握良好的基本技能是学好知识的首要因素,初学者,尤其是低年段的学生,其知识结构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果课外辅导班师的知识体系出现偏差,那么这些学生中有的人感到困惑,不知哪一种是正确的,迷失方向,有的人坚持自己早初形成的错误的认知,给学校教师增大了工作难度。

总体来说,课外辅导在现阶段的作用还是积极的,但是因为它的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各阶层共同努力。

五、建议

(一)给学校的建议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小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为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应在校风建设、教师培养、课程设置、教学设备、课外兴趣等方面做出努力。尤其在教师培养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能力上的专业技能,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学校里得到全方面的培养。

全方位的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安排兴趣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舞台,同时培养自己学校的“特色”。

一个学校最重要的还是学校的整体氛围,学校要以育人、知识、能力的培养作为目标,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来获得社会和国家的认可,取代通过打造“会考试”的儿童。

(二)给教师的建议

小学生课外学习开展对策是以学生为主体。现代社会强调人的主体性,孩子的课外辅导也应该适应这一变化,因此,课外辅导应以学生为主体,不要盲目跟风。

教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时发现、捕捉孩子的兴趣、爱好、潜能和闪光点,给与鼓励和教育性指导,使孩子乐于参加课外学习,从而使课外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可一味代替孩子做主,选择大量课外学习活动而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厌学情绪。

(三)给家长的建议

每位家长应该意识到每个孩子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不管各方议论如何,家长要有理性的态度,要非常清楚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辅”的办法。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家长最好选择一些符合孩子兴趣所向的学科辅导,最主要是让“孩子开心、健康地成长”。

6.音乐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篇六

作者: 王晓婧时间:2012-08-15 音乐学习是发展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和良好道德的重要手段,下面主要谈谈对后面三个方面的学习和提高。

一、发展学生心理素质

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的重很多孩子甚至有了厌学等不良学习状态。但是我们普遍发现学生对音乐课都是非常热爱的,理由有以下:音乐课轻松,音乐课没有作业,音乐课可以释放压力等等。当我们从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出发,会发现音乐是一种有助于调节身心健康的方式。在音乐课中我们会欣赏到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等,科学家研究表明这些作品与人类脑电波的频率是相同的,对安神,舒缓情绪有很大帮助。所以,通过音乐学习来减压,排解不良的心理情绪是音乐学习帮助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一个方面。在音乐学习中很多欣赏、歌唱都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意识。刚开始有学生不愿意倾听,喜欢插话或是无法安静下来,而教师通过佳作欣赏,使学生关注到作品中,关注到别人发言的内容中,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又例如音乐合作,合奏、合唱,都需要学生能与他人良好合作,通过音乐合作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方法,不断增强自信,使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艺术的本源就是发展人类的审美情趣。音乐的审美情趣,就是喜欢和爱好什么音乐的问题。一个学生为什么喜欢这种音乐,不喜欢那种音乐,和学生的家庭、经历、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有关系。首先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趣味,进而更深一层地通过音乐教学,把健康、纯正、明确、自然,对人类社会有意的音乐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学生审美情趣的明显差异,给音乐课,特别是音乐欣赏课提出了任务和要求,我们应让学生了解我们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以此不断提高学生良好的审美情绪。

三、发展良好的道德水平

卢梭的《大教学论》中提到,不具有德育目的的教学不能称为教育。现在很多音乐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德育目的。比如在我所执教的二年级《大风车》一课中,我做了以下设计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在课前,我用一个视频“帮助盲人爷爷听春天的声音”来导出学习主题“大风车”,并创设出了一个学习情境:学唱好《大风车》一歌,参加大风车栏目组去社区慰问老人的演出。于是这又是一堂充满德育思想的音乐课。课前的讨论和课上的实践,都使孩子们深深意识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得到高尚道德情怀的熏陶感染,提高了整堂课的立意。

7.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篇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师生关系相对照, 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和谐、平等对话、沟通交流、合作共享。这四点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点, 也为培养学生稳定的语文兴趣搭建了有利的平台。

一、教学民主, 构建和谐课堂

何谓教学民主?教学民主就是尊重学生,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 民主教学, 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的兴趣才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其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摆正主客体位置, 不能本末倒置。教学民主, 可以理解为学生当家作主。语文课堂把决策的权力交给学生, 会大大地增加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学习兴趣。最后, 我们所讲的教学民主, 不仅仅表现为某一节语文课引进了民主教学, 还表现为教师把教学民主当作教育的基本理念,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学民主体现为教学决策民主和教学评议民主。何谓教学决策民主?以往的语文课堂, 教师讲什么, 如何讲, 课前已经准备好了;学生愿不愿意都得听, 决策权力在教师。而教学决策民主让学生集体表决, 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案例:有一次, 魏书生出去开会很长时间, 回来后正赶上许多外地老师听他的课。上课开始, 他问学生:“按照教学进度, 咱们该讲《陋室铭》了。咱们商量商量, 这篇文章还要不要讲?”结果多数学生认为, 老师不在家这几天, 大家都自学好几遍了, 所以不用再讲了。魏书生于是改讲下一篇课文。然后围绕教学内容, 让学生决定怎么学。

评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民主决策, 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学生稳定兴趣的形成。

何谓教学评议民主?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过程和方法, 淡化标准答案。教学民主评议就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 思考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主题是学生;另一方面, 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还体现为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每个问题的生成都代表着全班同学的思想结晶。再者, 尊重学生对问题的态度, 允许存在多种答案。

二、平等对话, 构建宽松课堂

心理学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健康人都有心理需要, 当满足了基本需要, 一个更高的需要就会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 才会自尊、自重。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 学生有了自尊、自重与自信, 避免了无谓烦恼与恐惧, 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 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 以培养学生形成稳定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首先, 师生平等, 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升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次, 平等对话意味着师生一起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平等交流。最后, 师生平等对话, 不仅体现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尊重, 交流互动, 还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增进感情, 有利于形成学生稳定的语文兴趣。

语文课文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不能过分地进行理性分析, 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学生的情感投入, 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 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尊重学生的人格, 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 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

案例:教学《宋定伯捉鬼》时要学生说说对宋定伯的看法。教参上说, 他大胆、沉着, 随机应变, 很有智慧, 令人喜爱。一个学生却说:“我觉得宋定伯这个人很阴险、狡猾。”一语惊四座。惊讶之余, 教师问:“你能不能说说理由?”这个学生说, 其实鬼并没有伤害宋定伯, 反倒是宋定伯先套出鬼的忌讳, 然后把鬼变成羊, 最后还去卖钱……

评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学生有了稳定的学习兴趣, 才会有发现, 有创新, 并有机会, 有胆量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是师生间智慧的交融。稳定的学习兴趣让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更流畅, 更精彩;反过来, 平等对话促进学生稳定语文兴趣的形成。

三、沟通交流, 师生心灵碰撞

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可以畅通无阻, 为什么师生之间会存在一条思想的深沟?几千年来形成的师道尊严, 以及地位、年龄、知识的差别, 使学生从心理上本能地排斥老师。加上传统的师生关系不平等, 教师放不下架子和学生沟通, 造成师生之间存在隔阂。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稳定兴趣。新型的师生关系主张教师与学生多沟通, 教师能成为学生无话不谈的朋友。和学生交朋友, 教师要主动走下台子, 放下架子, 蹲下身子, 与学生促膝谈心, 以心换心, 走进学生的心里。

沟通的方式灵活多样。有课内沟通、课下沟通、语言沟通、文字沟通等。课堂聊天是最简单常用的沟通方式。语文课堂, 教师离开讲台, 有意识与学生聊天, 了解学生学习上的感受, 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对老师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仰慕感, 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 也很容易为双方所接受。课下谈心, 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另一种方法。对学生来说, 教师找自己谈话意义非常重大。所以, 谈话的目的、谈话的方法及内容, 教师都要认真斟酌。课下沟通, 首先要有针对性。可以针对学生一个时期内的思想或情绪, 也可以针对学生的某个行为, 有目的进行一次沟通。其次, 课下沟通, 更要讲求方法。教师的语言委婉而不能直接, 表扬而不能批评。陶行知有一个典型案例很能说明问题。

课间十分钟, 教室外面一名男生正在追打另一名男生, 陶行知校长正好走过看到这一幕, 他叫住了打人的男生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请你放学后去我办公室一趟。

放学后, 在陶行知办公室, 一名男生怯怯地走进来。陶行知问:“小同学, 你有事吗?”学生说:“校长, 是你让我放了学来你办公室的呀。”陶行知:“你很守信呀, 我都差点忘了。就凭这一点, 我奖励你一块糖。可是, 你为什么打那个同学呢?”学生:“校长, 你不知道, 他老是欺负女同学。”陶行知欣赏地说:“哦?这么说你是打抱不平了?来, 我再奖励你一块糖。”学生很惭愧:“可是, 我打人还是不对。我应该先劝劝他, 或者……”陶行知:“你不错嘛!你不仅知错, 还主动改正。我再奖励你一块糖。”

评析:这个故事很让人感动。教师及时恰当地与学生交流思想, 学生就能向老师敞开心扉。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就会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

文字沟通,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师生交流方式, 比如周记交流对话。所谓周记对话是指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把自己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所碰到的疑难问题在周记中表达出来, 然后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通过笔谈、面谈或者讨论等形式给予解答的一种工作方法。实践证明, 周记可以加强师生的交流, 尤其是那些平时较内向, 不善言语的学生, 使他们可以敞开心扉, 畅所欲言。但周记还要注意几个原则, 一是要定方向, 即不能让学生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 而应针对具体问题或实际情况来谈, 可采取主题式周记。二是细分析, 对每一篇周记都要做到细分析, 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来了解他们的动态信息, 为进一步与学生交流做好基础。三是详批改, 每一篇周记尽量做到都写评语, 评语尽量采用商量式语气, 建议式语气, 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意见。四是守秘密。对学生的隐私要守密, 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不张扬, 不暴光。

四、合作探究, 共享语文乐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不但指课堂上的生生合作, 还强调师生合作。缺乏老师的合作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只听见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 看起来非常热闹, 学生到底在交流些什么, 实际又交流得怎样, 搞不清楚。所以, 没有老师参与的合作, 很容易流于形式。

新课程认为, 师生之间是合作与交往的关系, 并倡导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语文教学, 除了教师预设的文本, 还有在课堂互动中生成的文本, 后一个文本是动态的、有活力的, 是师生合作探究的成果。合组小组确立之后, 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 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 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 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共享, 不仅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 而且教师也获取了极大的成就感。在合作共享的课堂上, 我们将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 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也充满了美丽的想象, 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 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这样的每堂课, 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 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8.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篇八

【关键词】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 班主任 影响

在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整个素质的基础、核心和归宿。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何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对我们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深有体会,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当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甚至超过父母的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被教师接纳和信任,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到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他们体会友谊,充满力量,感到自信;学生与教师的真诚相处和进行智慧和感情的交流,他们就会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社会生活,从而对人生充满希望。

这种愉快、安定、轻松的环境会培养出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如善良、乐观、积极、进取、自尊、自信、合作、耐挫性等等,随之使学生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中逐渐发展起健康的个性。

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学校的师生关系如何,不仅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学与教的质量,师生关系是教师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心理背景,它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行为的成败。教育学家或心理学家都同意,一切有效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师生交往关系,渗透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班级管理、社会实践、个别教育、课堂内外的活动等各个方面,多维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发展。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的另一个作用方面是,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是影响学习的。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而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快乐的情境是学生喜欢的、趋向的,而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逃避。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情感也会泛化到学业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世态度。

三、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提供满足。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需要下,学生会形成一种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宽容、善良、同情、友爱、尊重他人、自尊、自信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性格会升化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如助人为乐、追求成就、贡献社会、有远大理想等等。

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相处良好的师生集体会产生一种灵光效应。在一个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集体里,学生会因为自己是这个和谐集体的一员而感到十分自豪;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优良的环境下,学生时时处处受到一种暗示,并把暗示变成自己的信念、道德观和价值观。观察也发一种暗示,并把暗示变成自己的信念、道德观和价值观。观察也发现,凡是喜欢与教师接近的学生,其学习态度和成绩一般较好,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容易向教师请教,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进步很大。

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对教育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这种人类社会特有的人际关系做好教与学的工作。

怎样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教师把自己无私的爱融入到工作中,融入到师生关系中。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是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里人与人关系的具体化,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关系。爱是教育工作的源泉,只有教师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讲,表现在尊重、关怀和理解六个字上。

现在我们提倡“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就是要尊重学生,最主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體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已,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望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

9.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篇九

研究目的:通过对所在实习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访谈等,了解当

代中学生对中学各学科课程的兴趣情况,以及学科兴趣对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影响。通

过此次研究可以使教育者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规律,能

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研究内容:

1、当代中学生的对中学各学科的兴趣程度。(通过调查问

卷了解)

2、中学生对某些学科产生兴趣的原因。(通过调查问卷)

3、当代中学生的学科兴趣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4、当代中学生的学科兴趣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5、当代中学生的学科兴趣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针对2-5

部分研究内容设计合理题目,并且设计少量题目给学

生表述的机会)

6、了解学生对某些学科产生兴趣的原因及对自身学习的影响。(通过设计调查题目,并且设计访谈提纲进行访

谈)

研究对象:所在实习学校若干班级的学生。

研究方式: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

研究过程:1.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的学科兴趣情

况及对学习的影响情况。

2.按访谈设计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或在课堂及平时观察

学生们对学科的态度表现。

3.综合、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调查对象的学习兴趣对学习的影响,进而进行中学生的学科兴趣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附1:调查问卷部分问题实例:

1、你所感兴趣的学科是什么?(多选)

A.数学B.语文C.英语D.物理E.化学

F.政治G.地理H.历史I.音体美等课程

2、什么因素最影响你的学科兴趣?

A.自身对本学科的喜爱B.老师的人格魅力

C.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D.其它

3、对你感兴趣的学科,你学习时会比其它课程认真吗?

A.是B.否

4、对你感兴趣的学科,你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吗?

A.是B.否

5、你是否觉得在你感兴趣的学科会比其它同学有优势?

A.是B.否

6、你的哪科成绩比较优异?(多选)

A.数学B.语文C.英语D.物理E.化学

F.政治G.地理H.历史I.音体美等课程

7、你认为学科兴趣对学生学习有影响吗?请说明原因。

附2:访谈提纲部分实例:

1、你在中学课程中对哪些课较感兴趣?

2、你觉得你为什么会对这些课程感兴趣?

3、你会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更努力吗?

4、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你觉得你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上都做的怎么样?

上一篇:测控认知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年度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