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协调内容措施

2024-10-02

组织协调内容措施(精选6篇)

1.组织协调内容措施 篇一

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一、外地有个果品展销会,领导让你组织当地果农,果品参展,你怎么办?

参展工作对于展示经济成果,扩大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领导把这项工作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也是锻炼提升我组织协调能力的好机会;我一定尽心尽力的把它办好,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具体来说,我会分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

首先,了解情况,我会了解领导的意图,了解展销会的情况,了解当地果农、果品情况,向有经验的人士请教,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拟定计划,我会拟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参展时间、参展地点、参展对象、参展项目、宣传对象、工作人员、经费预算、应急预案等内容,送领导审核,加以完善,再次,分头落实,计划批准后,我会组织人员,合理分工,各负其责,比如,有的宣传发动,邀请果农参加,有的联系食宿,布置展台。

最后,进行检查,参展前我会对各项准备工作逐一检查,看是否落实到位,防止疏漏,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实施阶段

展会开始后,我会身处现场,做好几件事情,一是,管理监督,参展工作要严格按计划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如果情况发生变动,我会做出相应调整。

二是,沟通协调,我会沟通情况,协调好各方关系,比如,与主办方、与客商、与媒体,以及与其他参展方的关系,接待好重要客商,做好产品的宣传推荐工作

三是,提供保障,我会做好后勤服务,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确保参展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总结阶段

展会结束后,我会做好几项工作,首先,善后工作,比如人员返回、物品归位、经费结算等,其次,报告领导,我会把参展工作向领导做个全面的汇报。

再次,认真回顾,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查找不足、分析原因、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最后,提出建议,我会根据从展会获得的信息,对如何发展当地的果品经济提出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2.明茨伯格:协调,组织的终极使命 篇二

对企业而言,组织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亨利•明茨伯格完成于25年前的一部重要著作《卓有成效的组织》,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探究组织问题最基础、最通俗、最有趣味的管理必读书籍,他几乎总结了一个世纪以来企业组织的发展变迁,并让我们看到了组织未来的成长趋势,揭示出了组织与效力的内在运作规律。

作为当今世界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明茨伯格最显著的个性魅力是他长期深入现场,直接研究经理们每天的工作并不断地加以原理分析,从而在经理角色、管理实践、战略过程和组织构架等企业运行的支柱型领域形成了系统理论,而每一部分又都能够独立形成体系。

从作坊到航天局

明茨伯格认为:一个企业组织是否卓越,最终要由市场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来评判。而要有不衰的市场业绩,组织机体的健康乃至卓尔不凡,又至关重要。

明茨伯格对组织存在的全部意义,从复杂的架构分析中回归到了最本质而又最为明了的规律揭示:“协调”。组织,它仅仅为协调人们的人际关系,或生产关系,或生存方式而存在。由此,我们的管理者可以观察自己及其同伴,你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伤脑筋处理的大量工作,其实不就是在运用“组织”不断解决人际“协调”问题吗?

当然,明茨伯格没有用纯理论来压得我们喘不上气来,而是从一个经典案例“拉库女士的陶器工作室”展开,随即自然地告诉我们:从两个人在一起搭伙制陶开始,到最为复杂的航天机构的运营,其实性质都一样,都是在做“组织协调”工作。惟一不同的是,两个人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沟通解决协调问题,但如果超过十人以上在一起工作,那就不得不用一种组织架构系统的整合来“协调”工作问题了。

这样一来,“组织结构”如此枯燥的一个词,当我们了解了它的本质就是“协调”后,感觉要亲切轻松多了。明茨伯格给予了一个非常深入浅出的定义:组织结构,就是将工作拆分成若干不同的任务,再协调整合起来以实现工作目标的各种方法的总和。

魔力数字“5”

那么,世界上是否存在着最佳的组织结构呢?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最佳方法,人们只是随意搭配,就像在自助餐厅里选菜一样?

现实的状况是,人们多少年都在煞费苦心地寻找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它正在以规则和严格的权力等级为基础被设计出来。但同时,人们又不得不依据所处的环境不断地对“结构搭配”进行挑选和调整。

明茨伯格从中发现,对于组织结构的设计,我们有必要时刻清醒地意识到最为关键的两方面工作:一是对“设计参数”要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三大参数是:具体职位的设计、战略高层结构的设计、理清分权);二是要与组织所处的情景相符合(如:企业规模、历史、经营环境、使用的技术体系等等)。有效的组织结构是需要设计参数和情景因素二者紧密配合的。

在了解这二者的匹配之前,我们还应该知道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是组织协调的基本方法究竟怎样?它大致分为“5”种机制:相互协调——直接监督——流程标准化(制度化)——产品标准化——技能标准化。我们在观察组织静态变迁时,五种机制可视为递进的关系,而组织实际的动态成长中,这五种机制是交互相生的。

再一个概念,就是组织相关的组成部分,它们也神奇地由“5”这个数字所组成,这就是:1.基础部分的“运营核心”,包括:那些从事与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基本工作人员,也就是操作者;2.战略高层,包括:所有者、政府机构、工会及其压力集团等,他们应能保证组织高效地实现使命和对组织权力者提供所需服务;3.中间线上的管理链条;4.技术结构,即负责组织内部标准化的设计和控制部门,如:战略规划、培训机构等;5.支持人员,如:公共关系、研发、定价、薪酬,甚至食堂、收发室等。

设计参数与情景因素

人类就是如此聪明,从简单协作到最复杂的协调,再到更高层次地认识协作的简单规律。

在了解了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协调机制的运作方法后,我们自然要问:有效的组织结构是如何让设计参数与情境因素紧密配合的呢?

明茨伯格提出的设计参数,首先就是具体职位的设计。这包括:应当考虑工作的专业化、行为的规范化以及思想培训等。其次是对上层结构的设计,这也需要考虑单位分组(如:董事会、总裁、执行委员会)和单位规模,以及策划、控制、联络系统的匹配。接下来是组织设计与环境的融合,这应当对企业规模、年限、技术体系、权力、总体配置等方面做缜密考虑。从明茨伯格的思路我们已经不难理解,著名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完善。

我们不需要像流水账一样历数明茨伯格的参数设计,但有一个方面是应当注意的,也是明茨伯格十分强调的,即分权这个参数。这或许是组织协调中最关键的部分,如果处理不好,组织的效力是很难提升的。

集权与分权及“变形虫结构”

组织结构总体来说不外乎两种形式: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为什么要分权呢?原因很简单:一个中心,一个脑袋,是理解不了组织的全部决策的。分权能够让组织更快地对具体情况做出反应,能够调动各方面的工作动机。而对分权,则有三种用法:权力链自上而下地“纵向分权”;权力链流向各业务结构如系统分析者、专家,甚至基本的操作者,这是“横向分权”;权力链更广泛地流向地域分散或各类服务型的机构,这可以视为权力归于所有人,明茨伯格称之为“产业民主”。

我们并非要套用大师的各种“界定”,而是应当分析其思想精神。慧聪老总郭凡生曾经谈到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为民营企业、家族企业,他们现在要迈过的最大的坎,就是如何使自己走向“产业升级”。由此理解明茨伯格的分权思想,我们的企业家或许应当更宏观地认识到企业的前途,实质就是一个权力开放的过程。

在对组织结构的协调机制、关键组成部分、主要设计参数和情景因素的匹配进行了充分地解构后,明茨伯格认为组织的基本配置方式有:简单结构,机械式官僚结构,专业式官僚结构和事业部制结构等方式。但是,它们仍不足以从事企业复杂的创新活动。

因此,他提出了第五种配置方式。又是一个魔力般的“5”,这就是“变形虫结构”。它与前四种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能够把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结合成特别的项目组,实现专家们在跨学科的团队中围绕具体的创新目标而通力协作。

什么是创新?明茨伯格旗帜鲜明地说:“创新,就意味着打破既定模式,因此,创新组织就不能依靠任何标准化形式来进行协调。”那么,变形虫结构是否就意味着最好呢?明茨伯格仍然看到了它的问题,如:组织的含糊性、工作量的不平衡、效率问题以及发生不当转型将造成的危害等等。他的结论是:我们可以超越五种组织结构。管理

(本文作者系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3.项目组织协调制度 篇三

1.1 组织协调应分为内部关系的协调、近外层关系的协调和远外层关系的协调。

1.2 组织协调应能排除障碍、解决矛盾、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1.3 组织协调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人际关系包括项目经理部内部的人际关系,项目经理部与雇主、项目关联单位的人际关系。协调对象应是相关工作结合部中人与人之间在管理工作中的联系和矛盾。组织机构关系主要指协调项目经理部与承包商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3 供求关系包括协调项目经理部与生产企业、承运商、施工分包商之间的关系。协作配合关系包括协调近外层单位的协作配合,内部各部门、上下级、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之间的关系。

1.4 组织协调的内容应根据在项目运行的不同阶段中出现的主要矛盾作动态调整。内部关系的组织协调

2.1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应依据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做好思想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等方法实现。

2.2项目经理部与承包商企业职能部门关系的协调应依靠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2.3 项目经理部进行内部关系的协调应做好下列工作: 1 建立可操作的WBS、OBS系统,做到项目各要素活动有人操作、有人检查 运行情况,防止因为责任不清相互推委。2 做好计划的编制、平衡工作,并认真执行计划。充分发挥控制部门的项目调度作用,加强调度工作,排除障碍。3近外层关系和远外层关系的组织协调

3.1项目经理部进行近外层关系和远外层关系的组织协调必须在承包商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内实施。

3.2项目经理部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协调应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协调的目的是搞好协作,协调的方法是执行合同,协调的重点是资金问题、质量问题和进度问题。

3.3项目经理部应按合同规定适时向雇主提出要求,使其按规定的时间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项目经理部应在规定时间内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保证项目开工后不能因己方原因出现间断。3.4项目经理部应及时向雇主或其指定代表人提供有关的计划、统计资料、报告等,并按合同规定督促其按合同规定的时间给予批准/答复,对应由雇主提供的技术资料、文件等应及时督办。

3.5 对于实行内部监理制的项目,项目经理部应按现行国家《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规定和监理合同的要求,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搞好协作配合。3.6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设计单位与施工分包商的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设计洽商变更、地基处理、隐蔽工程验收和交工验收等,同时应接受雇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检查。

3.7项目经理部与供货商应依据供应合同,充分运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搞好协作配合。

3.8项目经理部与分包商关系的协调应按分包合同执行,正确处理技术关系、经济关系,正确处理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安全控制、项目成本控制、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和现场管理中的协作关系。项目经理部还应通过建立工作制度对分包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支持。

3.9项目经理部与当地公用部门、项目关联方的协调应按合同规定通过雇主或按当地规程、习惯等解决。

3.10处理远外层关系必须严格守法,遵守公共道德,并充分利用中介组织和社会管理机构的力量。

一、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主要包含三个主要的组织系统,项目业主、承包商和监理,而整个建设项目又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中,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包括系统的内部协调,即项目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之间的协调,也包括系统的外部协调,包括政府部门、金融组织、社会团体、服务单位、新闻媒体以及周边群众等的协调。项目组织协调工作包括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关系的协调、供求关系的协调、配合关系的协调、约束关系的协调。各种关系的协调均应遵守如下原则:

(一)守法是组织与协调工作的第一原则。必须在国家和北京市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的许可范围内去协调、去工作。对于业主项目部,更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

(二)组织协调要维护公正原则。要站在项目的立场上,公平的处理每一个纠纷,一切以最大的项目利益为原则。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就必须按照合同的规定,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这样,最终才能维护好业主的利益。

(三)协调与控制目标一致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应该注意质量、工期、投资、环境、安全的统一,不能有所偏废。协调与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不 能脱离建设目标去协调,同时要把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环境、安全统一考虑,不能强调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

二、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内容

我认为,在项目工程建设中,主要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有:

1、协调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

2、组织与协调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工作

3、组织与协调各施工单位(包括总承包商、专业承包商、供货商等)的工作

4、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争议的协调、处理(一)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

根据我国行业管理的规定、法规、法律,政府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如发改委、规委、土地局、园林局、交通局、供电局、电信局、建委、消防局、人防办、节水办、街道等),均会对项目的实施行使不同的审批权或管理权,如何能与政府的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充分、有效的组织协调,将直接影响项目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根据以往与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工作的经验,我认为,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充分了解、掌握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相应办事程序,在沟通前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文件、资料和要回答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充分尊重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办事程序、要求,必要时先进行事先沟通,决不能“顶撞”和敷衍。

3、发挥不同人员的相应业绩关系和特长,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由不同的专人负责协调,以保持稳定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协调效果。(二)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组织与协调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制订本项目的合同网络图,该合同网络图标明了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规定了各参建单位的协调沟通渠道,并据此组织制订项目总控制进度计划、成本总控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其中,进度总控计划要由业主、监理、设计、总包各方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经各方签认后发布。成本总控计划、质量管理计划需经业主审核,由业主同意后发布执行。合同网络图、进度总控计划、成本总控计划、质量管理计划既成为项目部与各参建单位组织协调工作的基础。

在设计阶段,项目部应重点做好方案设计单位与初步、施工图设计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设计单位协调工作的重点在于制订涵盖双方工作的设计进度计划,及时组织专项方案的论证会,以确保各阶段设计思路、原则的一致性。

对于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我认为应推行施工总承包制,通过招标和合同条件明确总包单位、业主指定分包单位的工作范围,明确总包单位对于分包单位的管理责任和权力。明确由建安总包承担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环保的整体责任,使总包单位既有责任又有权力实施整体管理。对于业主直接负责采购的材料、设备,要在采购合同明确采购的交货时间、地点和相应的质量责任。总之,对于上述施工单位、供货单位的组织协调,运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综合运用技术、经济、法律手段,使各方在各自利益不同的条件下,能以实现项目建设的大目标为原则,及时地沟通、协商,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使项目各单位形成一个高效的“建设团队”。

对于监理单位,应注意树立监理对现场管理问题上的权威,尊重监理对于施工质量的否决权、施工调度权等国家、北京市法律、法规赋予监理的合法 权益。发现现场的施工质量、进度问题,要及时地与监理进行沟通协商,坚持通过监理给施工单位发出相应的工作指令,同时,充分发挥监理在现场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量计量方面的监督管理作用,应该与总监理工程师加强沟通与协调,尤其是现场施工重大问题的处理与决策,事先双方要力争能协商一致。

要做好上述工作,就要全面掌握设计内容,了解业主意图,对工程管理做到心中有数。要掌握各承包单位所承担的任务内容、大小、难易程度、采用的主要施工工艺、机具以及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要熟知各个分包合同,对分包单位可能出现的矛盾进行预先分析,在工作中发现矛盾应及时加以解决。要抓好施工关键部位,以及各施工单位的衔接界面,以避免和减少因工作划分不清引起的各种矛盾。此外要重视开好工程例会、等各种会议,做到会前有准备、会中有重点、会后有检查,确保组织协调工作的效果。(三)做好与相关方的信息沟通管理

实践证明,在工作中出现矛盾常常是由于信息不畅通,在建设的过程中各有关单位自行其事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使信息在整个工程建设的系统中得到良好的传递。尤其要做好与业主、监理、施工、设计的沟通管理。

与相关方的沟通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业主的沟通管理

(1)与业主的请示、报告一般应通过项目部经理进行,以保证传递信息的完整、统一。

(2)项目部经理应直接向业主代表请示、汇报工作。

(3)向业主提交的报告、发文等均应经项目部经理审核批准并加盖项目部 公章后才能发出,发文应有专门立档的签收记录表和有关人员签字。

(4)业主给项目部的批示、发文等应单独立档保存。

(5)指导日常工作的月、周工作计划,管理月报由信息工程师准时报送业主。

(6)及时收集业主的反馈意见,对业主的投诉和不满应及时向主管领导和总经理汇报,并做出相应处理。

(7)与业主方领导的不定期沟通,及时协调处理有关问题。

2、与监理、施工单位的沟通管理

(1)与监理、施工单位的沟通一般通过会议、发文及口头等方式,按专业对口的原则进行。

(2)对施工单位现场质量、进度的问题,一般应通过监理单位处理,必要时可组织有监理、施工单位参加的专题会。

(3)准时参加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相关方的监理交底会、工程例会,在施工现场应注意维护监理工程师的权威和尊严。

(4)对施工单位的指示和安排,一般应由监理单位发布和安排。

(5)督促监理单位及时提出有关的监理月报、监理通知及对施工单位申报资料的审批。

(6)项目部经理应加强与总监理工程师及施工总包项目经理的沟通与协调,尤其是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与决策。

(7)对分包单位现场质量与进度的管理,一般应通过总包进行。

(8)项目部应注意收集监理、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

(9)与各方的收、发文件均应单独立档保存。

3、与设计单位的沟通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由工程部经理牵头负责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

(2)对设计图纸等文件的管理信息应由信息工程师统一登记、保存,使用时办理领用手续。

(2)项目部应及时组织设计单位参加设计交底会、工程例会及其他专题会。

(3)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负责与设计专业负责人协调沟通对设计变更、洽商的确认。

(4)项目部经理应重视与总设计师的沟通、协调。

(5)凡涉及设计单位的工作计划应抄报设计单位。

4.组织协调内容措施 篇四

一、总体概述

1.总包管理服务工作内容及范围的综述

1.1.承包人应对整个生产管理中心及后勤服务楼(含地下车库)、厂区道路及管线工程项目各项施工及采购工作所涉及的所有专业承包人、供应商和独立发包单位统一进行管理、协调、配合和服务,协调各专业交叉作业时的工作面冲突,保障工程项目各专业承包及材料供应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承担总包管理工作的全部配合照管责任及义务。2.总包管理、协调、配合和服务的基本责任

2.1.承包人在项目部针对各专业承包工程、发包人独立发包工程设置专业责任人,全面配合与协调专业承包工程、发包人独立发包工程,对各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水保及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负责。

2.2.承包人应负责主动安排、审核各专业承包工程、发包人独立发包工程的施工计划,尤其是影响总承包合同的有关项目,协调安排好各专业承包人之间的配合,积极协调各独立发包工程的施工工序和进度计划,对各专业承包工程和发包人独立发包工程的质量及进度(包括总工期)负责。

2.3.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预留变配电、通风空调、弱电工程、内外装饰、电梯、厨房设备、园林景观等重点专业承包工程所需的工作时间于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内,并提供与之相应的进场开展工作条件。

2.4.与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核对各专业图纸间的需要统一的尺寸、标高等,协调解决各专业图纸之间的冲突。

2.5.每周召开工程协调会,提议解决图中工程位置有冲突的办法,以确保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施工能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相互之间减少冲突或争执,同时保证各管道、电线、构件、机电设备等能以正确的次序安装于特定的空间内,使完成后的各项设备外表整洁、功能适用完备,并有足够的空间用来维修。

2.6.配合与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对进场的设备和材料的数量清点、外观质量等的检查、记录工作。

2.7.负责对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质量隐患,确保总体施工质量。

二、具体工作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的服务 1.1.提供入场须知

1.1.1.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进场前,总包向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提供由总承包人编写并由监理人、招标人批准的《专业承包单位入场须知》。1.1.2.《专业承包单位入场须知》内容 1)进场程序;2)入场安全管理程序;3)技术管理程序: 4)物资和机械管理程序;5)质量管理程序;6)现场管理程序;7)资料管理程序等。1.2.其他相关服务

1.2.1.在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进场后,按要求准时为其提供足够的和无障碍的工作面 及通道。

1.2.2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进场前,负责应向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提供必要的现场安全设施、结构构造、管网系统、地下管线的交底工作,办理签字交接手续并留存交底纪录。

1.2.3协助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办理各种相关手续,并统一安排场地供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自建办公用房、加工场地和临建仓库场地等。

1.2.4提供总包合同中与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有关内容的复印件,以便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全面了解发包人与总承包人合同中,关于总包对专业承包提供服务的有关规定。

2.施工过程中的服务

2.1.现场总平面及工作面服务

2.1.1.根据已批准的工程总进度控制计划,合理安排各阶段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2.1.2.根据总平面布置要求,提供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所需的机械、材料等堆放场地,满足正常施工需要;并划分责任区域。

2.1.3.提供现场临时道路给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共同使用,总承包单位负责现场施工道路的修建、维护和管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

2.1.4.提供、开通、加固、维修及保养现场任何道路或通道,在现场通道上搭设硬质安全防护(如需要)。为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施工期间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网、防护栏杆、防护盖板、硬质防护、安全警示标志等。

2.1.5.提供已安装在现场之施工机械、脚手架、爬梯、工作平台、塔吊、货运电梯及其它设备供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使用,协调各专业对大型临时机械及临时设施等共用资源的使用,上述设备或设施的使用期应充分考虑专业承包工程或发包人独立发包工程的工期情况,总承包人在拆除上述设备或设施前须征得监理人和发包人书面同意。

2.1.6.如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须对总承包人提供的现场脚手架进行改造后方可使用,总承包人有义务配合其进行这样的改造,改造脚手架所发生的费用由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向总承包人进行支付。

2.1.7.为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提供的施工场地、工作面应按要求准时提供,满足作业面交接技术要求,包括工作面修补,保持清洁,并防止施工期间水和垃圾的侵入。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进场前,总承包人应同其办理施工场地、工作面的交接手续并办理移交弃组织工作交底。2.2.临水临电服务

2.2.1.根据已批准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总承包单位负责统一布置现场临水临电(包括消防水),统一提供和管理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安全用电、节约用水和现场内的污水排放等。临电的配电线缆必须采用满足电力输送需求的优质铜质电线或电缆。

2.2.2.向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提供相应的办公、施工用水和用电的接驳点,接驳点设置在各具体楼层平面(各楼层指定位置的分配电箱和水源接口),保证供电不间断、冬季供水不结冰。由水、电接驳点引至使用区域的临时水电管线由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自行接入,但水电费用由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承担(计量器具由总包提供,根据电费总价,按实际用电比例收取费用)。

2.2.3.提供正常的临时照明和施工及调试试运行所必需的水、电;冬雨季及恶劣天气所需的必要防护设施。

2.2.4.提供用于施工及发包人现场检查的照明设备,包括照明线路、照明灯具,在正常施工时间内及发包人批准的抢工时间内保证照明系统处于正常使用状态。2.3.现场保卫服务 2.3.1.鉴于本工程参与单位多,总承包单位对整个工程包括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对所有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均实施统一的保卫服务。2.3.2.本工地实行全封闭管理,在工地现场每个大门口设置岗亭,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保卫。2.3.3.负责向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提供统一配发的工地出入证,所有员工和车辆均须凭证出入工地;阻止与本工程无关的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和车辆进入现场。

2.3.4.安排专职管理人员负责保卫的日常工作,处理诸如:各专业承包工人之间的纠纷及材料盗失事件,并负责与政府公安、司法部门联系,确保工地安全。

2.3.5.总承包人提供现场保卫,负责现场保安及工程保护工作,有责任组织管理和协调交叉施工中专业承包人和独立发包单位的正在施工或已完工项目现场物料的保管工作,并直至工程完工。在上述人员完成相应工作并将工作面移交给总承包人后,总承包人应采取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对项目工地范围内做全面的看管以防盗窃和破坏,包括工地内专业承包人的材料和已完分包工程。2.4.安全文明施工服务

2.4.1.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总平面图,为施工现场的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提供文明施工指南,以此总平面图检查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落实情况,从而保证现场的清洁整齐,保证现场不出现不必要的障碍物。

2.4.2.提供足够、合理、免费并符合要求的移动厕所等卫生设施,保证现场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施工人员共同使用,并负责定时清理和保养,确保现场干净卫生。

2.4.3.施工现场提供一定数量的垃圾集中堆放地点,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自行运输至集中堆放地点,总包负责进行统一外运处理。

2.4.4.在工程施工期间,合理提供设备及材料堆放场地,督促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定期清除任何多余的材料,保证施工现场整齐划一和井然有序。

2.4.5.确保施工场地、井道、管井积水的清理工作,提供各井道、管井的挡水措施。

2.4.6.负责对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安全进行全面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杜绝伤亡事故。发生事故,及时按相关规定全面负责救护、上报、处理和善后,尽最大可能降低事故损失.总包应在每周监理例会中进行安全通报;每月召开安全例会,通报各专业承包单位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2.5.施工测量服务

2.5.1.负责向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提供工程的主轴线控制线以及各楼层50mm(或lm)标高线,进行现场交底和交接,并对提供的相关数据负责。

2.5.2.提供统一测定的建筑标高控制线:在每层结构模板拆除、围护结构施工前,总承包人组织统一测量,以结构施工时的水准点为基础,在混凝土墙、柱上测定出建筑控制线,供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施工引用;在区段结合部位的混凝土墙、柱上,必须设置建筑标高控制线,以避免区段之间产生误差。

2.5.3.提供主轴线控制线:在首层各施工区段主体结构模板拆除、围护结构施工前,以各施工区段主体结构施工时测设的轴线为基础,统一测定X, Y两个方向的主轴线控制线,然后以此为基准铅垂向上向下逐层扩展,统一测定结构的平面位置。2.6.垂直运输服务

2.6.1.施工现场内已有的脚手架、垂直及地面通道、垂直运输机械,特别是幕墙工程及大型机电设备的垂直运输等各种施工设施,由总承包单位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所承担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统一调配使用,充分发挥其效率。

2.6.2.提供现场的垂直运输(包括人货电梯等),给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共同使用。2.6.3.对专业承包单位自带的脚手架、活动脚手架、垂直升降机、吊机等,经过监理单位认可符合要求的,应允许其进场。2.7.设备运输及吊装通道服务

2.7.1.应根据发包人的需要,提供设备运输、安装就位足够强度的通道以及通道或墙面的预留,不得以影响工期和需增加费用为借口拒绝,相关费用已包含在投标报价中。2.8.专业间协调服务

2.8.1.总承包单位对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提供统一的协调服务,负责建立每周的生产协调例会制度和每天的生产调度会制度〔即联络会议)。

2.8.2.总承包单位在生产调度会上,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调度和协调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施工工序安排,避免因施工管理失调而造成工序混乱,以使各道工序紧密衔接。2.8.3.在每周的生产例会上,总承包单位对照工程总进度计划,检查本周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安排下周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工作计划。

2.8.4.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协调,来协调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施工交叉和工序衔接问题,从而保证总进度计划目标的最终实现。2.9.资料查阅及汇总服务

2.9.1.总承包单位设置资料室,指定专人统一收集资料和提供资料查阅服务,全面负责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施工资料收集、报审和分类组卷工作。

2.9.2.施工过程中,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需进行相关资料查阅的,总承包单位资料室负责提供相关的资料查阅服务。3.施工完成后的服务

3.1.系统调试和试车及验收服务

3.1.1.针对各专业组设备的特点,配合各专业承包单位共同编制详细的调试计划,明确各项调试内容和调试时间段,明确各项配合措施,做好各项工序的安排,确定专业责任人;组织专门的调试协调小组,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展开。

3.1.2.提供专业承包单位测试及单机或联动调试时所需的一切配合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调试用水、电(调试时的临时用电、用水接驳点至具体楼层)。做好各专业承包单位的协调工作,并确保调试期间水压、电压、工作面等满足调试要求。

3.1.3.在系统联调之前,协调并确保按时完成土建、水、电、暖通、动力、工艺、消防等专业的设备单机调试和各单系统的调试、测定工作,保证符合功能和设计的要求,并经确认后向联调小组交接。

3.1.4.在联调过程中,按调试计划拟定的配合措施,确保各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配合到位,实施相应的配合操作。3.2.统一竣工验收及备案服务

3.2.1.总承包人设置专职人员负责承担对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对口服务工作,设置资料室负责竣工验收及备案所需资料的统一收集、汇总等服务工作。

3.2.2.在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中,组织并统一对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的有关质量检查和施工验收服务工作。

3.2.3.工程竣工后,负责汇总、复核、整理整体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资料,统一组织整体工程的整体竣工验收和竣工备案服务工作。4.特别约定

4.1.在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因工程需要或自身工作条件限制,为了保证工期和质量,向总承包单位提出额外请求并承担费用的前提下,总承包单位有责任提供配合分包施工或修补缺陷所需的支持。

4.2.对于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因为客观原因而未及时进场,所需要的各种埋件预留,在发包人委托的前提下进行预留。4.3.负责所有预留孔洞穿墙的混凝土一次性填塞,一次性恢复各专业分包单位施工后的结构孔洞、凹槽等,以及门窗收口的一次性填塞工作,总承包单位应负责在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施工后检查并实施所有的一次性收口工作。

4.4.总承包人应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综合管线图,配合机电总包的管线综合工作,合理有序的安排管线施工,总承包人配合各专业承包人、独立发包单位涉及主体结构预留洞孔的核对工作。

4.5.针对本项目总包所提供服务的未尽事宜,发包人将以书面形式提出要求,总包应接受并提供相应管理、协调、配合及服务。

三、对发包人独立发包专业工程的配合与协调

(一)、对本标段公用工程设备专业承包工程的配合与协调 1.施工准备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1.1.针对专业承包单位与土建、水、电、暖通、消防等各专业的接口和界面问题,组织专题性的图纸会审和相互交底,使各专业之间彼此相互了解设计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明确相互间的接口条件:与公用工程设备专业承包单位核对施工区域涉及的相关专业图纸,协助解决施工阶段不发生冲突。

1.2.对公用工程设备与土建、水、电、暖通、消防等专业之间的设备材料供应界面、系统技术界面、设计界面及施工界面等,组织相关各方进行会签,作为后续施工的依据。2.施工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2.1.及时向公用工程设备专业承包单位提供相关的线管、接地等隐蔽记录,提供预埋件、预埋管和预留孔洞施工与核对记录,做好工序交接验收工作;对不满足施工的部位或方面,及时进行协调解决。

2.2.配合各专业承包单位在指定位置吊装大型设备,协调和安排其他专业承包单位,为设备吊装创造作业条件。

2.3.提供冲管、试压时水接口和水、气(汽)排放口,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警告标识等。2.4.配合技术监督局、特检院工作人员、探伤检测人员现场工作及现场安全监管。2.5.负责协调高压细水雾保护区域吊顶内的照明、空调风口、喷头的综合布局。

备注:本标段公用工程设备专业承包工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程:1)电梯工程;2)机电安装工程;3)天然气工程;4)厨房设备及设施;5)冷水机组;6)弱电工程;7)配电工程;8)虹吸排水;9)冷却塔;10)恒温恒湿机等.(二)、对变配电专业承包工程的配合与协调 1.施工准备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1.1.针对变配电专业与施工电气专业的接口和界面问题,组织专题图纸汇审和相互交底,使各专业之间彼此相互了解设计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最重要的是清理相互间的接口条件,协助解决图纸上存在的交叉矛盾以及不相匹配等问鹿u 1.2.配合变配电工程施工前,对变配电室的电缆进线口进行临时封堵,并定期对电缆进线口进行检查,保证封堵有效。对变配电室出入口设置挡水墙。

1.3.在移交场地时,变配电室内的照明、通风、防水等专业工程必须完成,且必须满足相关部门规范要求,如变配电室的门窗、消防、通风、装修等要求必须符合供电局、消防等相关部门规范要求,如有必要,需通过相关部门验收。2.施工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2.1.做好工序交接验收工作,及时向变配电专业承包单位提供相关的桥架、线槽、线管、接地等隐蔽记录,提供预埋件、预埋管和预留孔洞施工与核对记录。

2.2.总包与其他专业承包的电气专业和变配电专业承包专业系统有接线内容的部位,由总承包人组织共同成立接线小组同时实施接线,以便于彼此相互复核,保证接线的正确性,同时 也便于相互间的成品保护。

(三)、对弱电专业承包工程的配合与协调 1.施工准备阶段的配合与协调

1.1.针对弱电专业承包单位与土建、水、电、暖通等专业的接口和界面问题,组织专题性的图纸会审和相互交底,使各专业之间彼此相互了解设计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整理相互间的接口条件.与弱电专业承包单位核对施工区域涉及的相关专业图纸,协助解决施工阶段发生的冲突。

1.2.弱电系统与土建、水、电、暖通、消防等专业之间的设备材料供应界面、系统技术界面、设计界面及施工界面等,应以书面形式形成文字记录,并组织相关各方进行会签,作为后续施工的依据。

2.施工阶段的配合与协调

2.1.协调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精装修专业承包与弱电专业承包之间的交叉工作面及彼此的配合服务。

2.2.及时向弱电专业承包单位提供相关的桥架、线槽、线管、接地等隐蔽记录,以及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图纸和施工记录,做好工序交接验收工作;对不满足弱电系统施工的部位或方面,及时协调解决。

2.3.在水、电及暖通专业的设备、阀门、风口和消火栓等安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弱电专业接线的安装空间。如:水流指示口的安装,便于消防报警接线;安装消防水栓箱时,会同消防专业安装消防按钮配管导线;防火阀、防排烟风口安装位置与消防报警专业确认,便于消防报警接线;电气专业的控制箱安装配管导线,考虑智能化系统的控制线在箱内的统一布线等,以达到美观大方的要求。

2.4.对电气专业和弱电专业都有接线内容的部位,共同成立接线小组同时实施接线,以便于彼此之间相互进行复核,以保证接线的正确性,同时也有利于相互间的成品保护。(四)、对消防自控工程的责任 1.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责任

1.1.针对消防自控工程的报警系统等专业的接口和界面问题,组织专题图纸汇审和相互交底,使各专业之间彼此相互了解设计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2.施工阶段的管理责任

2.1.做好工序交接验收工作,及时向消防自控单位提供相关的线管、接地等记录隐蔽对不满足消防系统专业等施工的部位或方面,及时进行协调解决。

2.2.在水、电及暖通专业的设备、阀门、风口和消火栓等安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消防自控专业接线空间。如:水流指示口的安装,便于消防报警接线;安装消防水栓箱时,会同消防专业安装消防按钮配管导线;防排烟系统的防火阀、防排烟风口安装位置与消防报警专业确认,便于消防报警接线;电气专业的控制箱安装配管导线,考虑消防自控系统的控制线在箱内的统一布线等,以达到美观大方的要求。

(五)、对幕墙施工专业承包工程的配合与协调 1.施工准备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1.1.针对专业承包单位与土建、水、电、暖通、排风、消防等各专业的接口问题,组织专题性的图纸会审和相互交底,清理相互间的接口条件,在图纸会审、优化过程中,协助解决图纸上存在的不相匹配等问题。

1.2.配合招标人及早确定室外幕墙等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单位,使幕墙等装饰工程在满足施工作业要求时尽早插入施工,协调幕墙等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单位,确定其最佳插入的施工时间。1.3.编制工程结构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幕墙操作的作业面以及平台布置等,重点是脚手架设置方案。1.4.主体的外围结构若有任何设计变更,及时通知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单位,以便幕墙工程及时根据设计变更,改变幕墙相应的深化设计,避免幕墙加工制作与现场结构不一致。2.施工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2.1.总包在塔吊和施工电梯的调配使用中,充分考虑幕墙工程的垂直运输问题,并在相应楼层内设置水平堆料平台,便于幕墙材料从地面运输到楼层内的中转平台。2.2.协调各相关专业专业承包的风口等出墙百叶安装等。

2.3.配合幕墙单位完成幕墙自动排烟设备的集成、联动调试工作,为设备集成和联动调试提供便利,确保该单位在招标人要求时间内完成调试。

(七)、对精装修专业承包工程的配合与协调 1.施工准备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1.1.针对专业承包单位与土建、水、电、暖通、弱电、消防、电梯等各专业的接口问题及业主对精装修的特殊要求,组织专题性的图纸会审和相互交底,清理相互间的接口条件,在图纸会审、优化过程中,解决图纸上存在的管线接口不相匹配、功能不合理等问题。

1.2.主体结构若有任何设计变更,需及时通知装修工程专业承包单位,以便及时根据设计变更改变相应的深化设计,避免材料加工制作与现场结构不一致。2.施工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2.1.总承包人综合协调各专业单位要求管线、桥架出屋面、吊顶、墙面的留孔、开孔。(八)对标段以外其他消防工程的配合与协调 1.施工准备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1.1针对高压细水雾单位与土建、水、电、暖通、动力、工艺、土建内消防系统等各专业的接口和界面问题,组织专题性的图纸会审和相互交底,使各专业之间彼此相互了解设计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明确相互间的接口条件;与机电包内高压细水雾专业承包单位核对施工区域涉及的相关专业图纸,协助解决施工阶段不发生冲突。

1.2对高压细水雾设备与土建、水、电、暖通、动力、工艺、土建内消防等专业之间的设备材料供应界面、系统技术界面、设计界面及施工界面等,组织相关各方进行会签,作为后续施工的依据。

1.3配合服从甲方另行发包的精装修单位、幕墙单位对各消防水工程、防排烟工程、高压细水雾工程、幕墙自动排烟设备的管路、管线走向、喷头布置等的二次优化设计,确定方案的可实施性,使最终方案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并同时满足精装修整体风格: 2.施工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2.1及时向高压细水雾施工单位提供相关的线管、接地等隐蔽记录,配合预埋件、预埋管和预留孔洞施工与核对记录,做好工序交接验收工作;对不满足施工的部位或方面,及时进行协调解决。

2.2配合高压细水雾承包单位在指定位置吊装相关设备,协调和安排高压细水雾施工单位,为设备吊装创造作业条件。

2.3提供冲管、试压时水、电接口和水、气(汽)排放口,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警告标识等。

2.4配合消防部门、安监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人员现场检查及现场安全监管.2.5配合协调高压细水雾保护区域吊顶内的照明、空调风口、喷头的综合布局。

2.6服从招标人安排,配合甲方另行发包的火灾报警系统专业承包单位完成各消防水系统、防排烟系统、高压细水雾系统的系统集成、联动调试以及防火卷帘设备、幕墙自动排烟设备的集成、联动调试,根据调试结果及时进行解决、返工、整改,调试时间段、调试周期、整改质量必须满足招标人、设计、消防检测、验收等要求;(九)对联合工房、动力中心、厂区景观绿化等标段总包的配合与协调

1。施工准备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1.1负责协调上述工程单位施工的工作场地、施工次序、道路和周转场所。

1.2针对人行连廊与联合工房的接口和界面问题,与联合工房总包单位协调基坑围护、连廊接口等的施工问题。

1.3对各总包单位之间的系统技术界面、设计界面及施工界面等,应以书面形式形成文字记录,并组织相关各方进行会签,作为后续施工的依据。

1.4提供景观绿化标段生活、施工用地区域,满足其施工、办公、生活需求。

2.施工阶段的配合和协调

2.1允许彼此免费借用彼此的临时施工道路。

2.2在彼此的施工作业面有影响时,配合拆除部分外脚手架,配合拆除式挪移临时用房、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等。

2.3提供生产管理中心及后勤服务楼(含地下车库)机电安装包、厂区景观园林等单位的临建搭建场地。

2.4对已完成道路、管线的成品保护,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各总包单位之间的己完项目彼此进行保护,有损坏时彼此协商解决,以及完善各种隐蔽资料。

2.5各总包单位之间彼此通报施工计划,并据此调节计划。

5.与分包单位的组织、协调、配合 篇五

工程施工需要各方主体的支持、配合,同样也需要参加工程施工的各分包单位的配合。我公司处理与分包单位关系的原则是:主动协助各专业分包单位处理好工程中碰到的问题,凭对自己信誉与对业主负责的精神做到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人,为业主和社会奉献精品工程。在具体操作上,以规范为准绳,按照施工工艺、操作规程施工。本工程施工期间,与分包单位的组织协调、配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9.1 施工协调与配合

19.1.1 工程施工配合

1、项目经理部为分包单位在工地或建筑物内统一安排或提供办公室、仓库、宿舍、维修及加工场地;

2、提供合格的作业现场和工作面;

3、在现场提供水、电及排水的接驳点;

4、提供准确和标识清楚的控制轴线及控制标高;

5、在现场提供施工脚手架;

6、提供垂直运输机械、现场道路及临时排污设施等,为分包单位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19.1.2 工程施工协调

项目经理部负责对分包合同约定的工期计划,总平面管理,各专业施工交叉平衡调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以及劳动力状况进行统一协调管理,以便均衡施工,保证工期按合同完成。具体措施有:

1、对分包单位提交的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进行审查和建议,在满足业主要求和现场需要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完善;

2、根据分包单位分包工程进度需求,提供首层、楼层、楼梯间夜间施工的安全通道照明;

3、提供工地内合适的临时施工道路,以便分包单位运输材料、机械及人员出入;

4、召集施工总分包协调会,解决工地工作面交接、工作配合等问题;

5、督促各分包参照经理部的各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提交相应的计划,并对其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和完善;

6、召集分包人员,了解脚手架及塔吊、施工电梯等的配合需求情况,尽可能地方便分包单位,以使工程进度顺利进行;

7、提供工程每楼层统一地轴线和标高;

8、对各专业分包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进行监督管理,督促其遵守现场由经理部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文明施工守则,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9、提供24小时保安服务;

10、在工地提供垃圾堆放场,并及时运出场。

19.2 对专业分包单位的一般要求

19.2.1 进入现场施工的必备条件:

1、提交由业主确认为指定分包商的证明文件:(1)分包工程的投标书及投标过程情况说明。(2)中标通知书(或具有等同效力的暂行施工协议)。(3)指定分包商的经营范围及资质登记证书复印件。

2、填写指定分包商情况登记表:

(1)分包商按国家法律、法规、法令取得合法地位和资质登记证书

(2)提交施工许可证复印件,确保施工队伍能进入现场施工

3、提交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施工方案简介(2)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3)主要技术措施方案(4)质量保证措施(5)安全保证措施(6)材料设备进场计划(7)劳动力进场计划(8)做到有方案再施工

4、提供分包商工程施工简历

5、提供分包商施工组织体系简况

6、按合同规定做好分包工程保险等事宜 19.2.2 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过程控制要点

1、提供本分包工程的质量计划编制书(1)质量计划与目标(2)图纸会审情况及技术交底(3)作业知道书及工序控制点(4)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的监控

(5)对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的控制(6)产品的验收交付

2、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要点

(1)对作业人员进行工艺过程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2)实施有关质量检验的规定,并做好质量检验记录 3)对工序间的技术借口实行交接手续

4)复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产品合格证及质保书 5)做好不合格品处理的记录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 6)加强产品保护和施工现场落手清工作 7)接受业主和监理单位的指导 8)认真做好本分包工程的验收交付

9)接合同规定做好本分包工程的回访保修工作

10)重大质量事故应及时向业主报告,并作出事故分析调查及处理善后事宜

19.2.3 分包工程的进度控制要点(1)编制本分包工程总进度计划 1)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顺序

2)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以保证项目施工的均衡进行 3)编制资源供应计划,包括物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劳务计划

4)进行图纸深化(2)执行月报制度

1)按月向业主报告本月分包工程的执行情况 2)提交月度施工作业计划

3)提交各种资源与进度配合调度状况(3)做好协调照管工作

1)参加有关分包工作协调会议,积极参与总工期的协调 2)及时根据业主工作指令作出进度的调整计划 3)在进度上有重大提前及延误应及时同业主报告

4)分包在施工过程中向总包提出的建议、要求,总包及时解决(4)工程进度款的收取按合同规定在业主的监督下由总承包予以签证,所有指定分包商的中期付款或结算款均经总包部确认,并按有关程序予以执行。

19.2.4 有关安全、消防、现场标准化管理等工作(1)遵守各种安全生产规程与规定 1)签订本分包工程的安全协议书 2)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各种台帐,强化安全管理软件资料工作 3)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4)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接收总包的安全监控,参与工地的安全检查工作,并落实整改事宜

6)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应及时向业主报告(2)做好消防与治安管理工作 1)开展消防与治安的教育工作 2)配合总包做好治安管理工作 3)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3)做好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

1)按总包指令做好场容场貌管理工作,建筑材料设备划区域整齐堆放,施工区域内工完料尽场地清

2)遵守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维护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 3)保持工地卫生文明,努力做好宿舍卫生工作

19.3 对分包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19.3.1 组织分包单位参加图纸会审

分包合同或协议书签订后,总包单位应及时将分包工程的施工图纸发放给分包单位,并组织分包单位参加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召开的施工图会审会议。分包单位若因故不能参加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召开的施工图会审会议,则作为总包单位,应要求分包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对分包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审查,对分包工程的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不清楚的或相互矛盾的地方,列出问题清单,并与总包单位达成共识,由总包单位在参加由监理公司或建设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时,将本单位审查图纸发现的问题和分包单位审查图纸提出的问题一同在会审会议上提出,请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甲方人员)给予明确答复或落实。

19.3.2 对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审批 图纸会审后,总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应对分包单位编制的分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审批。审批时应考虑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否能满足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要求和分包合同要求,是否能满足总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特别是工期紧张需要交叉作业的情况下,施工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并便于实施),是否能满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若不能满足,应向分包单位提出,要求给予完善。待补充完善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重新审查认可后,才能同意分包工程正式开工。

19.3.3 检查分包队伍的实际进场人员和施工设备

分包工程开工前,总包单位的现场项目部应核查分包队伍的主要进场人员、设备。针对现阶段建筑市场仍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为防止分包工程被转包出去,总包单位核查分包队伍的实际进场人员和进场施工设备显得尤其重要。

核查时主要以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作为依据,核对现场实际进场的人员与分包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确定的项目部人员是否一致、实际进场的设备与《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配置的施工设备是否一致;若发现有不一致的地方,总包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向分包单位提出,要求其进行整改或做出必要的说明,直到符合规定的要求。

19.3.4 对材料、半成品、设备的监督检查

材料、半成品、设备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其质量不符合要求或选用不当,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所以,总包单位应要求分包单位选择信誉良好可靠的供应商,选用有产品合格证、社会信誉好的产品,对国家有要求复检的,应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19.3.5 对施工工序质量的监督检查

总包单位的质检人员应对分包工程施工中的工序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主要检查施工工序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满足经审批的分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施工工序质量是否满足现行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对重要的关键工序,如桩基础和混凝土浇灌过程等,总包单位还应派人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对需要隐蔽的部位,在隐蔽前总包单位的质检人员应参与隐蔽验收,并督促分包单位及时办理验收签证手续。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特别是不符合强制性条文要求的,应勒令其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以保证将质量隐患消灭在工序施工过程中。

19.3.6 对施工进度的管理 总包单位应要求分包单位按照 《施工组织设计》的总进度计划编制每月(必要时每周)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按计划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进度满足合同要求。因工地实际情况不能按计划施工或因天气不好不能施工需要调整施工进度时,分包单位应以“工程联系单”等书面形式上报总包单位认可。

19.3.7 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监督检查

总包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对分包工程施工中的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核实,特别是对要求持证上岗的人员,如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五大员、电工、焊工、机械操作工(包括桩机操作工、搅拌机操作工、起重机操作工)、架子工等,应检查人、证是否相符,证件是否有效。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应勒令分包单位限期更换,并将过期的特殊工种操作证送年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19.3.8 对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检查

总包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对分包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特别是垂直运输设备,应要求有安装、拆卸方案,并由有资质的单位安装验收后方可使用。

19.3.9 对安全文明施工的检查

总包单位的现场安全员应对分包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对其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安全检查可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逐项评分,若发现有安全隐患,能马上整改的,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不能马上整改的,应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整改期限结束,检查人员应对其进行复查,直到复查合格。

19.3.10 分包工程竣工验收

分包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对分包工程实物质量和技术资料进行检查验收。

1、实物质量验收:当分包单位完成分包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后,总包单位应要求其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工程竣工报告》,上报总包单位。由他们组织对分包工程实物质量检查验收,同时应检查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满足经审批的分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等。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直到复检合格。

2、竣工资料检查验收:分包单位应按有关规范要求和分包工程所在地档案馆要求的内容整理分包工程技术资料、竣工资料和档案,并移交给总包单位。总包单位技术人员应对其进行审查、核对,若发现技术资料不全或不真实的,应要求分包单位补充齐全或按真实情况填写。

3、工程保修书: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交付工程产品时+应附《工程保修书》。《工程保修书》的内容应符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明确期限和分包单位的保修承诺。

只有分包工程的实物质量和工程技术资料均通过了验收、工程保修书内容符合要求,总包单位才能接收分包工程的移交,与分包单位办理移交手续,并进行工程结算。

6.组织协调内容措施 篇六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协调机制

一、高校学生组织运行的现状

(一)各类组织定位不明确

1.表现在功能定位上的党、团、班三组织的功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党组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逐渐弱化,成员较多的共青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事务上的领导地位和权威性过度上升,而班级委员会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主导性则使党团组织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削弱。

2.表现在职能定位上的党、团、班三组织工作不协调的问题

突出问题是: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整体运作上,三组织分工不明、协调不畅,在学生管理事务上存在相互推诿或相互交叉的现象,增加了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量,影响了学生管理效率。

3.表现在运行机制上的党支部与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形式上的分立和潜在性的分歧

由于党员数量的限制,学生党支部往往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因此其在班级管理与日常运作上基本处于“悬浮”的状态,相对班、团组织而言属于形式上的分离状态,由此造成三者在学生管理上存在潜在的分歧。这种学生组织定位的模糊性和不明确性深刻地反映了在党、团、班三组织关系不协调的情况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二)学生认识不足

1.学生干部在学生组织的价值认识上存在偏差

学生干部片面地将学生组织理解为学校管理机构的延伸。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由于学校政策指引下的常规工作占据学生事务的很大一部分,这导致学生组织的服务行为多数都在高校管理政策的指引下进行, 学生组织与学校的关系由“指导关系”异化为“领导关系”,学生干部进而将学生组织的价值定位异化为学校管理机构的延伸。这种对学生组织价值的片面认识造成学生组织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的丧失,导致学生组织活动内涵的贫乏,也不利于学生利益的维护以及学生干部的发展。

2.学生政治认识的淡薄

一方面是对于党的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情不高,多数党员对党的理论没有系统认识,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甚至少数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另一方面是学生组织的“去政治化”趋势,表现为学生独立的“参政议政能力”,学生的参与和奉献精神,个人相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以及对政治的关注热情等政治意识淡薄。这些认识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组织干部力量的发展,制约了学生组织的整体建设水平。

(三)学生党组织功能弱化

1.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相对滞后

高校现行的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思路、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残留着计划经济条件下运作模式痕迹,一些做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党支部作用的发挥,也不适应学生党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导致学生党支部工作时常处在无权力、无阵地、无经费的状态。空间上的分散、保障条件的缺乏,导致了学生党支部组织上的相对松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2.管理力量的相对薄弱

只有少数高校设立专门指导学生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多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指导老师多由专职辅导员老师来兼任。其党务经验缺乏、自身理论较低、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发展水平。

3.党组织在设置形式上与班级的脱节影响其指导作用的发挥

由于党组织多设立于年级而脱离班级这一最基本的学生管理单元,导致党组织对学生班级管理事务缺乏明确的实质性的指导和参与,致使党组织功能被弱化。因此,高校应从事关党未来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上深刻认识到发挥学生党支部统帅作用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党支部的时代功能和政治功能,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定位

(一)党组织

高校学生党组织是高校工作战斗力的基础和保证,担负着联系、组织、宣传、团结、教育师生员工的重要责任和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任务。高校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领导核心,要统领学生工作全局,把握发展方向和前进路线,但并不是说党支部在学生工作中可以包揽一切,党支部对班委会和团支部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具体事务,党支部不应直接干预。

(二)团组织

高校共青团作为直接面向青年大学生的基层组织,在共青团工作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总而言之,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定位要“立足作为政治组织,成长为业务组织,创建为服务型组织,发展为公益组织,打造成为文化组织,改进为学习型组织”。因此,共青团在组织定位上要突出其群众组织的特征,使组织自身更具代表性,使组织成员具有归属感,成为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着力点;在职能定位上,要体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理念和突出服务职能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在文化定位上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引领健康、积极、高雅的校园文化。高校团组织作为班级中的群众组织,主要负责对班级中的广大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如发展团员、向党组织推优、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完成上级团组织交给的任务等各项团务工作,是党组织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

(三)班组织

班级组织(班委会)是由学生选举的班级行政组织,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行政工作,包括班级日常管理、评优评先、集体活动、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运作上,班委会要接受党支部的统一领导,充分贯彻党支部的决策。同时,班委会与团组织的关系是接受指导和相互合作的关系,班委会在日常工作中接受团支部的指导意见,与团支部协调配合、通力合作。

三、 推进高校学生组织创新的路径

(一)构建以党组织为统帅的工作模式

高校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领导核心,要统领学生工作全局。近年,在学生党、团、班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客观背景下,学生党组织的功能逐渐出现被弱化的趋势。高校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中党组织的指导和统领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这种现象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也不利于高校把握学生活动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中要着重建立以党组织为统帅的工作模式,发挥学生党组织的统帅作用与指导功能。要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基本原则,严格党支部与班级的联系制度,指导班级建设,继而形成以党组织为统帅的党、团、班三方联动的工作模式,既突出党组织的指导和统帅作用,又能够使学生工作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1.“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是学生组织和学生工作发展的政治保证

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统筹规划、指导推进的组织带头作用,主动加强与相关团支部的沟通协作;学生团支部在充分贯彻、领会院(系)决议和党支部安排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工作,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共同促进学生党支部、团支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学生党、团建设的科学发展。

2.建立以党组织为统帅的工作模式,利用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可以有效发挥引领效应

这主要体现在班级活动中,学生党支部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在活动主题和形式上,党组织要把好关,确保主题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活动运作上,党组织协调相关团支部明确工作部署、分配活动资源、合理安排时间,引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这既为学生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又为其落实“党建带团建”原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搭建了全新平台,有助于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旗帜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创新学生组织协调与合作的运作机制

1.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来理顺党、班、团三者的职能关系,使其各司其职,和谐并进

在理顺各组织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学校要建立各个组织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做到在原则上保证党组织的统领作用;在学生管理上明确各组织的管理分工,做到各司其职;通过明确的分工杜绝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推诿现象和交叉现象,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在职责明确的基础上建立交流合作机制

这体现在学生活动要打破党、团、班活动条块分割的传统局面,通过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采取党支部牵头、团支部配合、班委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在具体管理工作和学生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党支部、团支部通力合作、协同作战,将党、团、班组织三方面的分散力量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提升学生活动的品位与水平。

3.要形成多方联动效应,实现各学生组织整体性、系统性,可持续的、与时俱进的发展

这要求学校大力加强学生组织干部队伍的建设。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学生组织干部队伍,学校努力实现学生组织在对服务对象的思想引领和校风学风的引领上有所作为,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保障学生切身利益方面有所作为,在提升学生对学校、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满意度方面有所作为,在促进学生干部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更多同学全面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努力达到学生组织内部规划系统性、工作目标综合性、自身运转定位准确性以及职能的效率性。

(三)完善学生组织发挥作用的支持体系

学生组织的发展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和学生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涉及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高校的办学声誉,因此高校的学生工作应该将学生组织的发展作为重点突破项目,着力打造学生组织发展的支持体系,促进学生组织的发展上水平。在学校层面,各部门应协同作战。在学校党委的统筹协调下,组织部、学工部和校团委应实现多方联动,在学生干部建设上要严格选拔,加强培训,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活动上,要重点打造一批校级精品项目,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在学生管理运作上要保证经费和人员,建立学生活动专项资金,支持学生独立开展活动,同时着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保证学生组织指导队伍的能力。在院(系)层面应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实际工作中,院(系)党政领导部署、辅导员和班主任全程指导、学生党员骨干率先垂范、普通学生广泛参与,在院(系)层面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确保学生组织运作的繁荣。

参考文献:

[1]乔兰,刘国栋,刘娜娜等.高校学生党团班三组织关系及各自职能发挥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5).

[2]冯建.高校学生组织的价值取向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9).

[3]赵剑民.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定位与组织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上一篇:发挥会计学会职能作用推动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解读)下一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