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学教案

2024-09-30

地理教育学教案(精选15篇)

1.地理教育学教案 篇一

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马桥中学

钱志明 【教学内容】南极洲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南极洲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南极洲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

(3)了解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概况;

(4)了解南极环境与全球环境的相互影响及南极洲主要的环境问题。

2、能力目标:

(1)能在南极洲图上辨认方向;

(2)能在南极洲图上辨认南极洲周围的大洲的大洋;

(3)能利用网络查找南极洲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

3、情感目标:

(1)树立保护南极洲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

(2)培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科学探索精神。

【环境教育渗透点】

南极洲是一个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地方,这不仅因为它是人类发现最晚的大洲,那儿有原始、严酷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地球环境变化的指向标,与全球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人类进行环境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尽管南极目前仍保持着相对原始的面貌,但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南极的环境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臭氧层空洞就是最先在南极上空被发现的,全球变暖也对南极的冰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南极企鹅体内也已检出DDT,因此南极的环境保护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生动教材。本课就是要通过对南极环境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保护南极就是保护我们地球家园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南极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2、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

3、南极环境问题的主要内容、产生原因和影响。

【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用Authorware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结合成多媒体课件,创设探究情境,特别是通过超级链接与互联网相连,使学生可以方便的上网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见下页。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南极洲风光

教学媒体

播放用Authorware制作的《南极洲风光》,营造学习气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导 入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南极洲的风光,从中我们感受到南极洲的美丽和神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发,踏上了解南极洲的旅程,和南极洲作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去探寻南极洲更多的奥秘。

语言亲切自然,富有启发性。

那么在这次南极之旅中,我们要达到哪些目标呢?

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情感和能力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

要达到这些目标,我们要进行五次专题游,首先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南极洲究竟在哪里?

展示主页面(包括本课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直观形象)新 授

(一)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

1、要求学生阅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极洲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南极)圈内;

(2)南极洲共跨(360)度经度;

(3)南极洲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围,它们在南极洲的(正北)方向。

教师总结:所以从位置的角度看,南极洲是地球上位置最南,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多媒体展示南极洲地图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南极周围的三个大洲和三个大洋;

(2)指出我国设在南极的两个科学考察站 ;

(3)两个科学考察站中哪一个在南极圈内?(4)两个站建站时间为什么都在2月?

展示放大的南极洲地图,可操作的问题便于学生回答。

展示我国在南极的两个科学考察站,并上网访问“南极情怀”,让学生观看长城站外景,并展示长城站的内部设施,让学生了解考察队员的生活,形成课堂的第一次高潮。

教师在图上指出南极洲的最高峰文森峰,说明我国女科学家金庆民曾在文森峰首次发现铁矿。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教育。教师说明南极在未来南半球各洲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此问题难度大,学生没有相关知识,因此教师要讲解。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南极的位置,那么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能猜一猜这块神秘大陆的地表形态吗?

下面我们继续前进,进入第二专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得出南极可能会被冰雪覆盖的结论。

点击主页面上的第二专题

(二)冰雪高原

教师问:

1、世界各大洲中哪个大洲的平均海拔最高?平均海拔约多少米?表中的410米是什么意思?上面的白色部分又是什么?

2、如果南极洲冰盖的冰川全部融化会对地球的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南极洲是冰雪堆积成的高原

展示“南极洲和其它几个大洲的海拔高度比较图”,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展示南极大陆的剖面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南极之所以有这么厚的冰川是由于南极的气候十分寒冷,那么冰雪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南极的气候吧?

点击第三个专题

(三)寒极和风库

让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一下南极气候的特点吧!学生自由概括后教师总结:

(1)严寒;(2)干燥;(3)烈风。

展示课本中南极洲的气候资料

教师问:南极气候“干燥”与非洲干燥的气候有何不同?为什么说南极的风是“杀人风”?

教师指导学生上网访问“中国科普博览”网站,让学生阅读关于南极气候的网页,回答问题。

指导学生如何上网查找资料、下载资料。

播放关于南极风暴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体会南极的气候特点。

教师: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可以说十分严酷,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去南极呢?

教师总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南极拥有丰富自然资源,二是南极的自然环境对整个地球环境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是科学研究的宝地,那么南极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在科学研究上有什么价值就让我们下一节课接着研究吧!

让学生自由作答

第2课时(四)资源和科研的宝地

看过视频片段后让学生思考,从上面的视频中可以看出南极有哪些自然资源?

教师:南极大陆上几乎没有什么植物,那么体积庞大的鲸鱼是怎么生活的呢?

播放关于南极企鹅、鲸、铁矿等的视频资料。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问:南极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哪里?南极气候寒冷为什么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呢?

教师:南极除了丰富的煤炭外还有哪些矿产?分布在什么地方?

先让学生进行自由猜想。

学生访问“中国科普博览”网站,阅读南极淡水资源及利用的有关资料、关于南极煤炭成因的资料

教师:南极洲除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还是科学研究的宝地,那么科学家在南极到底干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请学生说出科学家都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到南极来研究呢?

播放关于南极科考(冰川和大气科学研究)的两段视频。

南极尽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南极的生态也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十分难以恢复,那么南极到底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呢?下面就让我们上网冲浪,看看南极到底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请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下载下来,准备与其他同学交流、共享。

联系环境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渗透教育。让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收集资料。

展示交流学生收集的关于南极环境问题的文字和图片,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五)南极环境问题

1、南极企鹅体内发现农药DDT

2、南大洋捕鲸使鲸的数量大大减少

3、全球变暖使南极的冰川融化

4、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

5、我国南极环保受到高度评价

6、南极的垃圾问题

展示学生从网上下载的有关资料和相关视频,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拓展,形成课堂的第二次高潮。

正是由于南极的环境十分脆弱,因此保护南极环境十分必要,因此世界上12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南极条约》。

让一个学生朗读课本上《南极条约》的有关内容。新授

现在我们已对南极进行了五项专题研究,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旅程吧!

小结:通过这次和南极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我们对美丽而神奇的南极洲已有所了解,但在这次接触中,我们可能又会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和想法,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讲讲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吧!展示本课知识结构,让学生用线将其连起来

学生自由发言

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去解决呢?下面让我们借助互联网来解决这些问题吧!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思考以下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

1、向同学们介绍一、二种你最感兴趣的南极海洋生物。

2、到南极去的人为什么容易患上雪盲症,应怎样预防?

3、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什么现在不能去开采?

为提高学习效率,节约时间,将学生分组,每小组完成一题;

推荐“中国科普博览”和“南极情怀”网站,让学生上网查阅

总 结

播放南极洲动画,加深学习南极洲的印象,结束今天的南极之旅。体现快乐学习的理念。布置作业

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写一篇关于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南极自然资源,保护南极自然环境的小论文。

开放式作业,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

2.地理教育学教案 篇二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 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 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方法。

3.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4.能够使用目的 (如旅游) 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举例说明1~2种现代高科技地图 (例如, 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 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问题小组讨论, 把答案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为小组汇报展示过程。

第一课时:整合这部分教材内容, 打乱前后顺序, 提出问题:

1.教材22页图1.31和图1.32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量算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 你能说出你的办法吗?

3.请完成22页活动1题。

4.利用17页图1.24说出温哥华在渥太华的什么方向?16页图1.22说出台东在高雄的什么方向?你能总结在地图上怎样辨别方向吗?

5.18 页图 1.25 说的是一些常用图例, 你能记住它们并解释什么是图例吗?

6.除了刚刚我们利用的这些地图, 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你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吗?你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吗?你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7.现代高科技地图你了解吗?有哪些?知道它们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吗?结合实例说出一两种它的应用。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请完成 18 页的活动题。

9.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给其他组的学生出几道题。满分20 分。

这里的第1~5题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判读经纬度, 量算距离;第6题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提出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查找所需要地理信息, 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第7题则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会列举电子地图, 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第8题是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对整课内容加以总结和复习;第9题则是让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完成复习考查的目的。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时有接触, 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把这部分内容学会。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 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帮忙的人, 学生在研究、合作交流中体会着成功的快乐。把问题放手给学生,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让我们共同做一个快乐的“牧者”。

参考文献

3.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 篇三

一、征文范围

1.新理论探讨:地理学习理论、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理论等。

2.新课标探讨: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程理念、地理课程目标等。

3.新课程探讨:初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实施与推进、地理教学实践与探索等。

4.新教材探讨:初高中各版本地理新教材的分析、研究与教学设计等。

5.新方法探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6.新技术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多媒体教育的研究等。

7.新高考探讨:地理高考复习、地理中考及各类考试的改革研究等。

8.新教师探讨:教师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终身教育,骨干教师培养等。

二、征文要求

1.论文应观点鲜明,主题明确,有启发性和代表性;表达准确、格式规范、条理清楚,最好打印文稿,以2 000~5 000字为宜。

2.纸质论文请寄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杂志社收,邮编:400030,务请在信封正面注明“创新杯征文大赛”字样,以区别于其它稿件。电子稿件请寄至:dljy@cqnu.edu.cn,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创新杯征文大赛”。

3.参评论文每篇评审费为120.00元(中国地理学会正式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每篇论文评审费100.00元)。寄出论文时请一并从邮局汇款且在汇款单附言注明“评审费”字样。汇款人姓名、地址必须与论文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汇款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杂志社(400030)。

4.征文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09年7月31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5.论文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三、评奖办法

1.主办单位将邀请有关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论文客观公正地评出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

2.获奖证书将加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公章。

3.获奖揭晓后,拟将在本刊2009年第5期公布获奖名单。

4.欢迎对本次活动提出意见及建议。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教育》杂志社

4.地理教育学教案 篇四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

1. 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 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的教学〗

1. 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 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强调: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③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⑤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板书: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最大,早晨和黄昏为0度)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地方时的教学〗

1. 板图:在北极投影上每隔45°划一条经线,并划出由一侧照射的太阳平行光线,由学生说出各条经线的时间。

2. 讲解:在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就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时刻来得要早些。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也就是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这将给交通和通信带来很大的麻烦。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按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还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如半区时等。

3. 板图:世界时区划分图

4. 练习:已知某时区的区时,计算另一个时区的区时。

5. 板书: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时区:经度间隔15°的区域

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

1.读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2.讲解:由于海潮的顶托作用,长江入海口处形成众多的沙洲,将长江口水道分为南、北两支。长期以来,人们发现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沙洲逐渐与长江北岸相连,而南支水道则出现向南的侧移。江北由于泥沙不断的淤积,发育成广阔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地球自转偏向力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明显偏向。越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偏移越明显。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气流和水流的旋涡。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自行设计模型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 【活动步骤】

一、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

二、观看本期的媒体素材中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视频片断,注意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1)当摄像机在转盘外面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是直线,说明水平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其运行方向的惯性,以外空为参照物,小球实际上没有改变方向)。

(2)当摄像机在转盘上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转盘顺时针转动时,以转盘上的物体——小孩为参照,则看到小球沿着其本来的方向向左偏转了,正好与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相似)。

(3)当转盘中的小孩水平抛球时,小球的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转盘上的物体为参照,小球运动方向也发生同样的偏转)。

(4)当水平运动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时,偏转有何新变化?

三、除了本录像看到这种模型,还可以设计怎样的模型可以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请学生自己动脑筋。地转偏向力对地球上的什么现象有重要影响? 【成果展示】

5.地理教育学教案 篇五

(学生随堂画图,此处略)

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于夜。

2.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3.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

分全球昼夜平分。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一地正午太阳高度随距太阳直射点的远近而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同半球相加,不同半球则减。)

四、五带划分(图略)

五、四季划分

天文四季:春2、3、4,夏5、6、7,秋8、9、10,冬11、12、1。

气候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6.地理教育学教案 篇六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高一地理必修1全套教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2.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景观的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会当岭绝顶,一览众山小

C.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

D.一片孤城万仞山

13.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最主要岩石有()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白云岩

D.石英砂岩

14.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

A.岩石的硬度

B.岩石的结构与区域构造

C.岩石的酸碱度

D.岩石的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15.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

A.峰林

B.石笋

C.石柱

D.落水洞

16下列自然景观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是()

A.壶口瀑布

B.桂林山水

C.路南石林

D.黄山群峰

17.有利于桂林“山水”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A.桂林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富

B.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岩性纯

C.桂林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

D.桂林地区地形相对较平坦

18.桂林山水是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桂林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生长,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创造了条件

B.桂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C.桂林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D.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不利于水的下渗

二、综合题

19.读图3-3-2,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溶洞是由于石灰岩受到含有的流

水的 作用而形成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中a是

,b是

,c是

。它们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地貌形态主要在我国

、(省或自治区)分布非常普遍。

(4)写出你所知道的如图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名称两个:、。

20.图3-3-3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形分布在我国

(地形区),该地形区属于

气候,气候特点是。

(2)图中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形成该地貌的最主要岩石是

(3)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相互作用的结果。

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缨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雍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界于二者之间”。

——选自《徐霞客游记导读》

(1)徐霞客为代人,著名的

(2)比《徐霞客游记》更早记载溶洞的著作包括成书于战国年间的《道元的《

》等。

(3)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4)文中“雍流成海”的“海”是指“流多浑浊”的原因是文中“穿穴之流”是指。

22.读图3-3-5回答下列各题。

(1)黄果树瀑布位于A的位置,此地区的地形特点是,气候特点是。

(2)从成因看,黄果树瀑布主要由

(内力或外力)作用形成,具体表现为受 作用的结果。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瀑布景观,请举2个例子。

(3)“桂林山水”位于图中

处(填字母),属于

(省区)。它是

地貌的典型景观。唐韩愈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概括其特色。应如何欣赏“桂林山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你能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桂林山水”的石灰岩的“岩溶”原因吗?(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四单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一部分 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

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教学重点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①自然资源的特征 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材分析

一、认识自然资源

7.地理教育与“学力”培养 篇七

一、“学力”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素质”即本质,是当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全球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及其趋势对人的客观要求的反映。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世纪,也是中国的世纪。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第一是创新能力,第二是学习能力。由于未来的社会是科技的社会、知识的社会、终身学习的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决定了21世纪的人必须掌握一把开启终身教育的金钥匙———“学会学习”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光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以,“剩下的东西”中最不会忘记的就是“学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

二、“学力”的主要类型

国际教育界把“学力”分为“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两大类型。“基础性学力”指一个人获取基础知识、技能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发展性学力”指运用原有基础知识和技能去获取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基础性学力”是“发展性学力”的基础,“发展性学力”是“基础性学力”的延伸。

三、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学力”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力”培养的主阵地,教材和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信息是“学力”培养的载体,学生是“学力”培养的主体,教师是“学力”培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技术。我就所任教的地理学科对培养学生“学力”的途径展开思考和论证。

(一)兴趣是“学力”培养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有兴趣。”所以,“兴趣是智力之母”,是“学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一旦有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就会产生推动其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句话就道出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一般可以从学生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引进要讲述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声情并茂的形象讲解带来情趣,事理充实的严密论证产生理趣,诙谐幽默的生动阐释形成谐趣,等等。这样就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又实现由信息向知识的转化,完成由知识向智慧的升华。

(二)构建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自学能力。

“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确实,如果有了获取真理的能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去发现更多的真理。同样,如果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就能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了。因此,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教学不仅要教“学会”,而且要教“会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某种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获得这种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终身受用,是未来获取新知、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不竭源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接下来关键性的一步就是拥有一只“渔具”。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认识过程,逐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自始即不必多讲”,而应“致力于导”。“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教学案”的方法。我在课前把每节课的知识框架印发给学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策略是什么(What),它所适用的范围是什么(Where),以及怎样应用(How)和什么时候应用(When)。学生就可以根据这四个“W”去预习、学习和复习。尤其是在新课之前印发“教学案”,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入手,经过自主探索,最后感到学有所得。长此以往,学生便自然形成获取基础知识的能力。

(三)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创新能力。

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模式方法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从而便于较好地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把教师的辅导与主导性和学生的自学与主动性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我采用了“导学—讨论”模式,效果比较显著。具体做法是:首先,学生在课堂上要在教师的启示、引导、点拨下自己读书(读读);其次,学生之间互相议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逐步了解教材的内容(议议);然后教师作重点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讲讲);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练习,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巩固(练练)。在这一模式中“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贯穿于始终,从而形成以“读读、议议、讲讲、练练”为基本精神的“八字要决”。通过自己的“读读”“议议”,学生才会有一种真实生活的感性认识。之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讲”,实现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就水到渠成了,进而完成知识的迁移,最后通过精心设计的巧妙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反复类似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提高创新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章时,我打破旧模式,实施艺术化的创新教育。我结合时事政治,用电教手段,先形象地展示李洪志关于“宇宙爆炸”的一些荒谬理论,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其逐个批驳。然后派代表上台发言,如果批得不彻底,或论据不充分,其他学生可以自由上来补充。由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据理力争,教室里洋溢着愉悦、民主、科学的气氛。学生既感受到源于科学的力量,又体验到源于自身才能的满足。为了进一步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我继续追问:地球如何抵御来自宇宙天体的撞击?如果地球真要爆炸了,那人类该如何应付呢?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应着眼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兴趣浓厚,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回答五花八门,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索空间奥秘的信心。

又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大胆设想:“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到40度,地球上的五带怎么变?”“地球如果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地球如果直立绕日公转,地球上还有四季吗?”“如何解决地球上的淡水危机?”“如何使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等等。我让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自由思考、逾越常规,想象猜测、“异想天开”,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当然,对于创造性思维过程来说,仅有求异思维是不够的,浮想连翩之后,还要经过收敛,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选择最合理的思路,最有说服力的假设,所以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地理学研究范围广阔、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课本容量有限,不能穷尽全部。尤其是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依靠课堂、教材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与创造欲望。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开展丰富的主题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地理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接触新思维、新知识、新方法,锻炼自己的地理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为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素材。如围绕“防止荒漠化日”、“粮食日”、“水日”、“环境日”、“土地日”、“人口日”、“保护臭氧层日”等环保纪念日,开展主题月、主题周活动。一方面邀请专家,对环境问题的现状、原因、治理措施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的阐述,另一方面请学生出谋划策,大胆想象,用小论文或幻想短文的形式,谈谈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与创见。

知识是无限的,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学习知识又培养能力,这值得认真探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国运盛兴,民族复兴需要我们奉献激情、汗水和智慧。我们应在新课改的大旗下,弘扬创新精神,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为使中学地理教育迎来姹紫嫣红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

[2]论语.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8.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乡土地理教育 篇八

一、乡土地理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用时,将原本趣味性的地理课本浓缩成地理概念。如此一来,地理课堂就变成了纯粹的概念记忆和背诵,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通过渗透乡土地理教育,教师将课本中的地理知识点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高中地理课堂。

2.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只有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乡土地理教育,学生才能更好地树立爱家、爱国的精神。在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从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另外将乡土地理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在学生面前,也可以激发学生改善家乡地理环境的欲望。

3.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中,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纳入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范畴。教师在地理课堂中要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乡土地理典型案例,实施高中地理教学。由于选取的案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所以容易引起他们的深度共鸣。例如,就我们盐城地区来讲,环境污染、人口爆炸及其诱发的社会问题,都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案例。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将乡土地理中的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育渗透策略

1.课内乡土地理教育实施策略

(1)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诠释地理概念、定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众多的地理概念和定律,这些内容往往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其中有很多概念和规律可以运用乡土地理材料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提高地理学习效率。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个地理现象,就很容易想起对应的地理知识,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回归于生活的理念。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当地的气候、地貌等地理材料实施教学。如江苏盐城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至于地貌,则有冲积平原、滩涂等等。在讲授冲积扇、冲积平原地貌等内容时,这些就是最好的素材。

(2)结合课本材料,探究乡土地理问题解决策略

在地理课堂上,以乡土地理材料为背景提出问题,学生肯定会积极寻求解决的策略。毕竟学生都是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乡土地理存在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针对射阳地区的水污染,师生分析原因:包括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等,其中射阳地区的几个造纸厂是污染的首要来源。最后师生一起探讨解决策略。

2.课外乡土地理教育实施策略

(1)课外地理环境监测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课本上讲得再生动形象不如学生亲自实践一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课外观测的方法,利用校内仪器建立天文、地理观测小组,对本地的经度、纬度、太阳高度角等实施观测和记录,并与课本上的理论进行比较学习。在遇到特殊天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测,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天象讲解,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在校园内建立气象观测站,对当地的湿度、温度、降水(雪)量、风力、日出日落时刻等进行观测,将每天的校园天气信息公布在学校内,实现乡土地理的全民教学。

(2)乡土地理环境调查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应该走进社会、体验社会。社会实践课程也成了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作用显著。对于高中学校而言,可以在春天或秋天采用远足的形式,带领学生观察当地特性地貌、动植物等,开展乡土地理调查。当然,这样的调查对学校的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为,采取适度原则。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高效的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9.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九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1.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10.高中地理教案 篇十

第一课时

教师 张俊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内容

称述性知识

“亚细亚”和“欧罗巴” 亚欧大陆 亚洲的地理位置 时区与区时 程序性知识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原认知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评价方法

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

教学资源

印刷资料 小测试题 多媒体资源 FLASH动画 模型实物:

地球仪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 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 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 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板书 4.时区

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

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地方时

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时区及换算

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阅读 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点拨:

拓展训练 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5月1日6点钟越过日界线后,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

答案:4月30日6点

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如何换算时区及区时。

作业布置

1、P3活动

2、小检测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4.时区

十、课后记

附小检测题二.

综合题:

1.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为

A________洲 B________洲 C_______ 洋D________洋 E________海峡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________ 洋和________洋之间,北连________洲,南

临________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读图填图题

(1)国家:B是________(2)读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I ________海 J________海(3)本地区面积不大,但国家众多,海岸线十分________。

(4)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是:北临_______洋,西濒________洋,南靠________海。

11.地理教育学教案 篇十一

关键词:乡土地理素养;改革;地理课程;教育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确定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深化地理课程改革应加强乡土地理素养教育。

一、乡土地理素养的内涵

1.素养和乡土素养

素养是平时修养形成的知识、能力、品德、方法、观念等。乡土主要指“家乡、故土”,是一个体现地理学区域性的小地域概念。作为初中地理课程必学内容的乡土地理,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其区域范围作的规定是:一般要求以“县一级行政区”为单位;也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讲授本省地理,或者本地区(地级市)地理”[1]。乡土素养指从事乡土建设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2.地理素养和乡土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方法等[2]。

乡土地理素养是指在地理学习中积累的乡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的从事乡土地理建设工作所需的技能,获得的解决乡土地理问题的智能,养成的乡土意识及乡土情感。并能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乡土事物,用地理学的态度、方法解决乡土现实问题的内在涵养。

二、乡土地理素养的构成

1.乡土地理的知识与技能素养

是指乡土地理基本知识和从事乡土建设工作具备的各项技能。乡土文化是一个人出生地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乡土地理基本知识指乡土文化知识中与地理学科相关的部分,如与一个人出生地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古建筑遗存等。图像技能、实验技能、实习技能等地理基本技能也是乡土建设工作中要求常用的技能。

初中地理课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求“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1],就是对学生提出乡土地理的知识和技能素养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地理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

2.乡土地理的过程与方法素养

是指学生在经过乡土地理学习后需具备的从事乡土地理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方法。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经过调查了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理论联系实际地去解决乡土地理实际问题 。通过对家乡野外考察和环境调查,学生认知身边乡土地理事物,形成正确的表象;再比较、抽象、概括信息,形成概念,才能正确理解其特征、规律等理性知识。

3.乡土地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

“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1]。”这是课标中明确对学生提出的乡土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要求。乡土地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指个人在家乡生产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地理态度和各种观念,包括学生正确人地观,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地方性政策法规的法制观念等。

三、加强乡土地理素养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进一步贯彻课标理念

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和对将从事地方建设终身有用的的知识莫过于乡土地理知识;注重实践的乡土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乡土地理学习评价可以观察和衡量学生参与乡土实践中的过程。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有机联系的乡土地理课程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

2.有助于地理课程的建设和整合

显性和隐性,必修和选修,国家、地方和校本地理课程都具有自身特点,共同承担中学地理课程的教育功能和任务,应加强各类地理课程建设和整合以充分发挥其整体教育功能。现行的地理课程存在重显性、必修和国家地理课程而忽略隐性、选修和地方与校本地理课程等问题。乡土地理课程是新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体现和实施其它各种课程的教育功能。

3.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地理课堂教学互补的地理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学生在家乡的社会环境大课堂中,以探究的方式获得乡土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才智和能干,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生活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和个性思想品质都大有益处。

乡土地理素养教育不仅对学生提出全面发展的素养要求,并且其特有的实践教育领域和教育方式为学生达成全面发展的素养提供可能。

4.有助于地理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

乡土地理知识教学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并开发教学资源甚至编写教材;乡土地理素养教学实践和探究、区域性等特点,需要教师掌握更多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现代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此外,它还有助于地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乡土地理内容是地理教学科研选题的主要方向,探究式的乡土地理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研究过程。可以在乡土区域建设地理课程研究基地,整合一线教师、教研员和专家学者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乡土地理素养教育需要地理教师掌握更多专业知识、能运用更多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创造条件创新性地完成乡土地理教学任务。因此,开展乡土地理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育人能力。

四、夯实乡土地理素养教育的途径

“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内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1]。贵州省各地乡土地理教学情况不一,现实中乡土素养教育主要渗透在地理课堂教学之中。为了解地理教师的乡土地理课程教学意愿,本文对贵州省部分初中地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19份,统计结果如下:选择最需要乡土地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有75人,选择首先需要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方法运用培训的各有11人,有12位地理教师要求优先乡土地理评价方法的培训。统计结果显示的初中地理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建设的需求,也应该是加大乡土地理课程建设,夯实乡土地理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向。

1.加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建设

乡土地理素养教育开展不足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充分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绝大多数中学缺乏乡土地理教材,教师也缺乏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这也导致独立开展乡土地理课程难度增加。加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要根据乡土地理课程的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开展乡土现状调查,了解、筛选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内容;制定符合乡土实际的乡土地理课程教学计划并实施;并创造条件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等。

2.加强乡土地理教育研究

目前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是关注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效果等,关注乡土地理教学研究的较少。乡土地理研究既是乡土地理课程的内容,本身也是其教学方式,同时还是在职教师自主发展的良好平台,既完成乡土地理教学任务,又可促进他们科研能力的提升。要鼓励和引导地理教师关注乡土地理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并找出解决措施。

3.重视乡土地理教学队伍培养

一方面,注重职前乡土地理教学队伍建设。在地方院校特别增设乡土地理系列课程,培养能胜任中学乡土地理教研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重视在职地理教师乡土地理教学素质的发展。对在职地理教师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应针对培训对象的需求,除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如何优化组合乡土地理教学的方法、媒体和合理评价等方面也进行训练和指导。

4.建立乡土地理课程教学评价机制

乡土地理素养相比于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其情境性、动态性、内隐性和终身性的特点更为明显,也造成评价时的困难。需要将乡土地理素养转化为可以观察的外显表现,并开发出相应测量工具,制定相关测量标准。如考查学生的乡土地理知识储备,可以试卷考核或专题抢答;过程与方法素养的评价可以考查学生在面对乡土现实课题时的参与度和表现性;学生的乡土地理情感,也可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倾向等进行了解。乡土地理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应体现现代教学评价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2.中学地理忧患意识的教育 篇十二

一、忧患意识教育的内涵

随着教育的发展, 地理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体系就充分体现了这点, 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 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客观、科学地讲解全球和国家地区的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现状及其危及人类生活、生存的一系列问题, 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 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1.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人的需求, 这是世界发展的主题,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较早地告诉学生“人地关系矛盾”的思想, 有利于他们树立一种社会责任感。

2. 国情教育的需要。

提起我国国情, 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人们对国情的认识仍停留在曾经使一代中国人引以自豪的肤浅水平上。目前, 我国日益恶化的环境, 匮乏的资源和不断膨胀的人口在呼唤中学生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三、在地理教学中, 忧患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1. 资源渐缺, 破坏严重。

人口增长过快和经济发展过猛导致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过量和不合理开发利用, 导致不同程度的资源短缺和破坏, 目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资源。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的快速发展。据统计, 目前全球受到荒漠化不同程度危害的土地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如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80亿吨以上, 居世界之首, 荒漠化土地平均每年1000多平方公里, 甚至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荒漠地。 (2) 水资源。由于淡水资源全球分布不均, 约60%的区域缺水, 43个国家面临淡水不足问题,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 不适当地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 无限制地将大量污水排入河湖, 导致可用水资源减少等问题。 (3) 矿产资源。地球上蕴藏各种金属, 非金属估计其耗竭时间将在数十年以至数百年陆续出现。

2. 环境日益恶化。

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所造成的酸沉降、臭氧层破坏等问题, “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全球性气温升高以及核意外和核试验中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扩散;石油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森林、草原等大面积植被破坏所造成的气候、生态、物种失衡等。这些问题只处于研究和了解阶段, 再加上其形成机制一般都很复杂, 影响地域广, 治理上有一段很长的路。

四、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学对象是中学生, 虽然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形

成, 但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客观地分析上述问题, 有利于他们树立忧患意识和发展观念。

2. 将忧患意识教育贯穿于相应知识点中, 有的放

矢, 切忌空洞、抽象, 在教师的传授过程中应将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 忧患意识教育要与“悲观论”从本质上严格地区分开来。

忧患意识教育不是悲观主义, 而是让学生了解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甚至区域问题, 培养他们危机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地理教学中, 加强忧患意识已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 使他们穷则思变,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

摘要:本文的主要阐述忧患意识教育的内涵;中学地理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在地理教学中, 忧患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3.地理教案:黄河 篇十三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4.通过对黄河水害成因及治理黄河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通过对“黄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之利”、“黄河之害”和“黄河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黄河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

应该指出的是,黄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认识。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根治黄河”是在上一个标题的基础上,介绍黄河的治理。从上图可以看出,黄河“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重点和难点:

重点: 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黄河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难点: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教法建议

本节的第一框题“中国第二长河”并没有太难的知识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即这部分知识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关于黄河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没有黄河,中国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黄河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关于黄河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治理黄河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黄河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平”的原则。

关于最后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黄河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黄河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具】:有关图片。【教学过程 】:

[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板书]

一、黄河的基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

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板书]

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黄河泥沙多)

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板书]

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板书]

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黄河泛滥时人民逃难的录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加深对黄河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板书]

4、易泛滥 教学设计方案2 [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等基本内容,还学习了黄河的水文特征。谁来说一说黄河的水文特征都有什么呢?(回答略)[过渡]黄河除了经常会泛滥之外,还有其它的灾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大家注意看黄河的流向,在上游和下游地区都出现了由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河段,到了要结冰的季节,会出现什么情况? [讲解]介绍凌汛。

①危害:容易冲垮堤坝;对船只也有威胁 ②发生河段:上游宁夏和下游山东境内

③发生时间: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引导学生利用气候知识分析)④解决措施:爆破 [板书]

5、凌汛

[补充]除了上述的不利影响之外,还有一种,那就是断流。[板书]

6、断流

[活动]请学生读 黄河断流阅读材料并讨论:

形成的原因:自然(降水较少);人为(上游和中游人口增多,工业及农业用水量过大,超过了自然限度)解决措施:统一管理,计划调配。[提问]现如今,还有什么新的危害吗? [学生讨论回答]水污染问题等。

[转折提问]黄河虽然有这么多的不利方面,但它被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如果没有黄河,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宁夏平原被称作?quot;塞上江南;是华北平原的塑造者。

[过渡]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同时又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治理与开发黄河。

[板书]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引导学生分析]:黄河多灾的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易泛滥成灾,但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中游的泥沙,所以治黄的关健是治沙。[板书]

1、中游治沙

[引导学生思考]:治理黄河Ω貌扇∧男┚咛宕胧┠兀浚ㄌ致酆笥山淌π〗幔?/p>

2、治黄的措施:

下游:加固大堤:(应使学生明白这是应急措施,是治标。)

中游: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是治黄的根本措施,是治本,展示图片)②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展示图片)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展示图片)

(②③两点是为了进一步保证①的实现;同时强调治理黄河一定要标本兼治)。开发利用:

①梯级开发上游水电;(请学生读图,找出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让学生明确位置)。

②引黄灌溉;(介绍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与华北平原,说明其有利的一面)。【教学小结】

1、黄河的源地、入海口、长度、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分界

2、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

3、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名称和分布;

4、黄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5、黄河治理及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方案3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

【引入】展示黄河壶口瀑布的景观图片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活动】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到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展示】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课件

【讲述】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向东注入渤海。【展示】黄河源头和入海口的图片

【活动】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到黄河流经的省区。【展示】黄河流经的省区课件

【讲述】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全长5464千米。【展示】黄河水系图课件

【讲述】黄河的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汾河、渭河。黄河以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和河南的旧孟津为界划分为上、中、下游。

【活动】观察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判断其流向,并说明其原因。(自西向东。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黄河发源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

【讲述】李白有一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说明了什么?(反映出黄河发源地海拔高,并最终注入海洋。)【活动】观察中国地形图,黄河都流经哪些主要地形区? 【展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课件

【讲述】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当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时,其落差较大,加之上游河段也有较多支流汇入水量较丰富,其中必然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展示】黄河水系水电站分布

【活动】读图,看一看我们对黄河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读图时注意找出主要水电站,并看一看其主要分布在哪个河段;哪些已建成,哪些正在建设。【展示】黄河水系水电站分布课件

【讲述】黄河的主要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峡谷段。

【展示】通过课件的链接展示主要水电站的景观图片

【讲述】黄河出峡谷段,继续东流,如此丰富的水资源我们是如何开发利用的呢?(发展灌溉农业)【展示】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图片

【活动】读中国地形图。黄河在河口进入黄土高原。请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和植被状况,想一想中游河段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展示】壶口瀑布、黄河水、黄土高原上的黄河图片。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汇入,水体深黄因此得名。

【展示】黄河同世界其它河流含沙量比较表格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疏松的黄土一遇暴雨就大量流失,并随支流汇入黄河,河水由清变黄使其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展示】地上河示意图

黄河水流变缓慢,泥沙沉积,河床不断升高。人在不断地筑堤束水,逐渐超过开封铁塔,形成地上河,它一旦决口就造成水灾。【展示】地上悬河景观图片

【展示】阅读材料,了解黄河的洪灾。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少道26次,其中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淮河和海河也成了黄河的受害者。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例如1933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决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而积达12000平方公里,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水流冲击泥沙实验

活动目的:

使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地表植被对水土保持起到的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器具:

两个水槽,两块土(一个是疏松的沙土,另一个是上面有草的土),两个水杯 活动步骤:

1.将两块土分别放到两个水槽的上部。

14.地理亚洲教案 篇十四

1、知识目标

能说明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能够指出亚洲与其他洲的分界线

2、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地图、经纬网及相关资料的使用 学会总结归纳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己居住的大洲—亚洲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精神 教材分析

本章是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将七年级上册学习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其它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这一节主要从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学起,使学生学会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来分析归纳某一大洲位置的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能使用地图等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位置、濒临大洋、相邻大洲及分界线 难点

学会归纳出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图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死海、里海、贝加尔湖)简单介绍图片,这些都在我们居住的大洲——亚洲。它们在亚洲的什么地方呢?

亚洲有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呢?亚洲的范围有多大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讲授新知:

(1)大家还记得上册,我们学过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吗?对于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用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了解它。(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要明确亚洲的位置,我们先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看。观察地图: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各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出问题答案。小结: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3)展示“亚洲经纬度地图”

观察地图,找到亚洲东西南北四至点的经纬度? 各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讨论得出答案。

小结:亚洲的经纬网位置(26°E-170°W,81°N-11°S)(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观察地图,根据上册学习的大洲和大洋

①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

②说说亚洲与邻近大洲的分界线? 各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讨论结果。小结:(播放亚洲与邻近大洲分界线的地图图片。)

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

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 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5)【活动】P3/图6.3,简述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小组活动:根据我们对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利用地图通过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方面总结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3、课堂小结: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这对亚洲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亚洲的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区域人们的不同生活状态。

4、作业

亚洲

北美洲

东西半球位置

南北半球位置

濒临海洋

面积

所跨的纬度范围

所跨的经度范围

15.简论地理教育与民族素质 篇十五

一、地理教育在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作用

尽管各民族具有不同的特点, 但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地理学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 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 在加强国情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如新中国成立后改造自然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治理江河,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1) 河流治理。新中国成立伊始, 即根据全面规划、全面兼治的原则, 对历史上“十年九灾”的海河进行了根治;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黄河, 经过治理, 防洪能力已达到抗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 取得连续50多年未决口的伟大成就;对长江的综合利用和治理更是十分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修造大中型水库8万多座, 建成投入使用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2) 建设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带, 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它是以生态办法解决北方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灾难的,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是我国人民整治环境、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创举。

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地协调的发展意识, 提高民族素质。中学地理教材内容是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等为主线的,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协调”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和人口观教育转变。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协调人地关系, 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不能以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 而贻害子孙后代。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居世界之首, 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3年的调查表明,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 按照现在的防治速度, 全国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有近200万平方公里, 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初步治理。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防治水土流失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我国是土地沙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平均每年沙漠化土地约1500多平方米。长江上游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造成了严重后果, 使长江变成第二条黄河, 并非危言耸听。另外, 我国人口基数大,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严重制约。只有积极开展地理教育, 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增强环境意识, 提高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和环境法规的自觉性, 逐步达到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目的。

二、地理知识是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 人们就把“上知天文, 下通地理”作为知识渊博的标志。可见, 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识。而当今信息时代, 地理是人们必须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 因为人衣食住行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源, 无一不是从地理环境中获取的, 只有遵循地理环境发生、发展的规律, 才能更好地从中取得丰富的物质财富。掌握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环境发展的知识, 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必要基础;而掌握工业生产的地理分布、原料、燃料的供应、产品的销售和对环境的影响等知识, 对参加工业生产的布局和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交通是国民经济先行官, 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分布、发展条件及其对经济影响的知识, 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交通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 自然环境差异大, 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生产、高速发展经济, 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就必须用区域规划和生产布局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这有赖于地理科学发挥其区域综合研究的特殊属性和独特功能。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对各个区域作出综合的科学的经济评价。一个地理科学落后的民族, 是不可能作出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决策的。随着我国加入WTO、信息变化、区域的交往、联系及预测, 缺乏地理知识是难以想象的。其次, 诸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国内外市场的分析, 以及旅游观光、地理知识都将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从地理教学角度来讲, 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 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运用图表、模型和标本,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地理事件的发生、演化规律及成因内容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等, 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 还可充分挖掘地理学科中蕴含的美育素材, 按美的规律、以美的形式感染学生, 陶冶他们的情操。

上一篇:办理非法采矿案件下一篇:记录管理情况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