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精选15篇)
1.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篇一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管窥
语文是小学教育基础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仍然运用讲授式教学,而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双方无任何互动,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游戏化教学引入从学习心理特征着手,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则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开展竞赛游戏教学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等分析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等,望给予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游戏化 教学策略
近年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统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向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多元化学习方式转变。课堂游戏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语文教师根据学习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运用游戏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内化,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一直停留在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上,以致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的讲解,这种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所推广的教育理念并不相符。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不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或和其他合作的方式掌握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学会尊重学生,耐心听取学生所提出的意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每个教师在从业的第一天起心中就有树立教书育人的心,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促使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下形成健全的人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只有了解学生内心才能营造有利于开展游戏化教学前提,只有内心和谐了才可能有和谐的行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也要用心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才能使其敞开心扉,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此外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除了要灌输给学生知识,还要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和自觉能力。在做出教学决定时不能太情绪化,更不能从个人利益出发,要在利益面前不动心,荣誉面前不骄傲,拥有淡泊名利的精神。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情绪和心理,密切关注学生语文人文知识掌握情况,教育时不可太过严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在未来教育中以理服人。
二、开展竞赛游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学魅力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加以改进。其中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阅读童话的前提。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虽然识字很快,但也存在忘得快情况,那么教师就面临如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问题。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不如高年级,年龄偏小,因天性好动而喜欢游戏。所以语文教师在儿歌识字教学过程中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就采用猜字谜方式,即根据汉字形状特点编创相应的谜语,让学生猜谜底。实际上猜谜过程就是学生记忆汉字形状的过程,这种记忆方式充分调动思维活动,自然而然会产生深刻地印象。例如某语文教师就编创了“重心靠边戴草帽(懂)、”、“白儿左边虫无脚(貌)、”“大王头上有一人(全)”。小学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谜语为主,如双臂伸直、双腿并拢就是一个“十”字,如果将双腿打开就变成一个“大”字,身体站直打开右臂就是“卜”字,通过多种多样游戏活动巩固学生所学汉字,也避免了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再例如讲解“白、日、甲、由”几个汉字时,就编出了“日是口字加一横,白是日字加一撇,日下出头就是甲,日上出头就是由”这首儿歌让学生加深所学汉字印象,也促使其在未来阅读文章过程中巧妙地将汉字与文章相结合,确认文章中生字的具体位置。儿歌游戏具有生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完全符合小学生好奇心,活泼的心理特征。尤其低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只有产生兴趣才会学习。此外语文教师还可在识字课堂教学中设计猜字画游戏,既将字画设计成一幅画后让学生观察其中特点,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展示答案时让各个小组抢答,回答正确小组可获得汉字图片。大部分学生会在趣味性游戏和自尊心驱使下逐渐找到符合自身学习心理特征的方法,甚至还会爱上语文学习,从而主动探究和讨论语文教材知识,提高对知识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善于结合其他学科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也有多种类型,其中知识巩固类游戏指语文教师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课文生字词、课文意义等设置的游戏形式,促使学习在游戏活动中轻松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语文主动性。此类游戏氛围也类似于竞赛类和角色扮演类,首先竞赛类即在教学中穿插有对抗性质的小游戏,一方面开拓学生课外视野,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大部分参与游戏者会在通过翻阅相关资料或开展模拟化演示,演练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为取得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也能在竞赛中促使参赛成员默契配合。例如在讲解到某一课文时,由于此节课目的为复习以往学习的语文知识,则要求学生良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相关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就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设有读图分析、猜谜游戏、抢答题、必答题等,题目难易程度不等,有较强的综合性。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生作答,则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必答题,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更能在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最重要是能活跃学生思维。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效果显著,能充分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该教学方法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以人文本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并在课堂中和学生展开有效的互动交流。最重要是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设置游戏、锻炼学习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2.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篇二
1.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般来说体育游戏具有以下特点:
1.1普 及 性
在小学体育课中所使用的游戏都是一些小游戏, 灵活性较强且规则简单明了, 比如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 规则就是前面的学生保护后面的学生不被“老鹰”抓到, 规则十分简单, 非常符合小学生当前的接受程度, 而且其中所包含的规则带有一定的限制性, 能够避免小学生在游戏中受伤, 因此可以大范围地普及。
1.2目 的 性
小学体育游戏是具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小学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体质, 并加快其新陈代谢, 从而提高反应能力。另外, 体育游戏有体育相同的人格塑造能力, 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及爱国精神, 符合体育教学的大纲及目标。
1.3娱 乐 性
小学体育游戏包含娱乐性, 可以满足小学生各年龄段的各种心理和生理需求。在各体育项目和动作技巧的学习中, 重复枯燥的学习会使学生降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因此要善于运用娱乐性的体育游戏, 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使其积极愉悦地学习, 这样教学效果将大大增强。
1.4竞 争 性
小学体育游戏的过程经常是为了获取胜利。在体育游戏教学中, 不但要让学生进行体力的竞争而且要进行智力上的技巧性竞赛, 让学生胜在体力与智力的结合上, 不能单一地用数量、质量和速度进行评判。所以, 体育游戏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 并增强学生应变、进取、思维和创造等能力。
2.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2.1教 学 场 地 的 选 择 和 设 计
不论是什么程度的体育教学都需要一定范围的教学场地, 场地的大小要按照参与教学的学生人数的多少和游戏活动的范围划分。首先必须注重场地的安全性, 体育游戏基本上都有比赛性质, 保证学生人身安全是游戏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 其次场地的划分界限、规则制定等都要讲清楚, 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并且要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影响其他人的体育活动, 最后还要和安静场所保持距离, 不打扰别人休息和学习。
2.2创 设 游 戏 情 境
体育教师要妥善地将体育教学的活动置于创设的理想教学情境中,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贴近生活, 提高教学成效, 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性功能, 对增强体育教学成效有显著的效果。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言语, 多鼓励学生,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为他们组织荣誉性比赛, 让学生主动认真地学习。比如在做“占领领地”这个游戏的时候, 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分别完成这个游戏, 这几个小组的获胜者再强强对决, 决出最终的胜利者, 这个胜利者可以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做体育课代表, 帮助老师一起照顾小朋友, 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参与性。
2.3注 重 体 育 游 戏 的 趣 味 性
体育游戏的生命力就是其独特的趣味性, 体育游戏之所以可以特别吸引教师学生, 就是因为它的趣味。教师对体育游戏的挑选和创新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编排, 只有让体育游戏富有趣味性、娱乐性、新奇性, 才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地学习。一些常见普通的体育游戏虽然一开始会让学生喜爱, 但长久之后仍然会让学生厌倦, 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认真改进, 让学生持续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 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在站圈游戏里, 老师可以逐渐缩小学生可以站立的圈的大小以增加游戏难度, 从而让学生认真思考在这个圈里如何站下更多的小伙伴, 这种挑战可以提高学生的游戏兴趣, 但是老师应当注意控制难度, 避免学生觉得游戏太难而放弃。
3.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教学, 不但教学内容更吸引学生, 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 使学生有效掌握体育项目的知识技术, 体验到乐趣和成功, 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非常适合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推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莉.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探讨[J].科技信息, 2011 (13) .
[2]郭小洋.谈小学体育游戏的特点、作用与创编运用[J].科技信息, 2010 (36) .
3.试论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篇三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29-01
体育游戏化是实施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在游戏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能够顺利地进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笔者在此谈论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教学场地的选择
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运动,还是游戏,都需要一定的场地来进行活动,而场地的大小应根据参加的人数的多少以及游戏活动范围的大小而定。在选择场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注意场地的安全性,游戏一般都是带有竞赛性质的,保证学生安全是是让活动顺利进行的先提条件。二是场地的界线要清楚,没有地域的局限游戏就要成为一盘散沙,还会影响其它班级的体育活动。三要注意游戏场地应远离课室,学生喜欢游戏在竞争过程中难免会大声喝彩,远离教室可以避免影响其他班级学生上课。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体育中,创设游戏情境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背靠背起立的游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8人,让他们背靠背坐在地上,然后让他们相互挽着胳膊,齐心协力站起来,让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站起来,并且他们的队员也没有掉队落伍的。这个游戏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蕴藏着很大的玄机。又如,教师可以按4人一小组来进行比赛,将他们的脚绑在一起,这个游戏需要一定的默契才能更好地完成,若没有默契,就会很容易拖后腿,还有可能摔跤受伤。这样的游戏不仅仅能使学生可以愉快地进行体育课程,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还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默契度。此类游戏可谓是两全其美。寓乐于学,在快乐之中就把体育课程进行。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是课堂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根据学生身心发育和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量的游戏
由于在生理方面,小学生的骨钙化尚未完成,骨硬度低,弹性较大,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韧性大,关节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和灵活性,但支撑性较差。因此,据以上种种特征,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姿势加强两侧的对应练习,同时还应避免负荷量过大的、或静止性的力量练习,这样做可以防止学生的骨化提前或者引起骨膜炎。又因为小学生心肌纤维较细,心肌力较弱,心率与成人相比要快,而心肌的发展落后于身体的发育。特别在运动时,他们主要是靠加快心率来增加血液的输出量,以适应供血的需要。所以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的运动负荷量不宜过大,心率控制在110~125/分就较合适。时间带负荷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尤其是憋气,张力性,静力性练习不宜过多安排,跑动的距离和持续时间不宜过长,视情况灵活掌握。因此,应逐步加强对心肌和各项能力的锻炼,以防止负荷过重引起的疲劳。
四、注重体育游戏教学手段的创新性和趣味性
小学生的认知眼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变得非常的宽阔,思维能力也相对较活跃,甚至于有一部分小学生已经对于网络很熟悉了,经常玩游戏,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使体育中的游戏能够更加具有创新性,从而增强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有助于建立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若教学中的游戏一成不变,缺少一定的创新性,就会降低学生对体育运动练习的兴趣,对教学课堂质量和效率会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课下搜索一些有意思又非常有创意、适合教学内容的小游戏,也可以在原有的游戏基础上进行改变等创新,还可以对一些游戏器材进行创新,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还有就是体育游戏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趣味性,游戏一旦失去了趣味性,那么体育游戏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吸引”师生的功能。因此游戏的选择和创编要出乎学生的意料,唯有使体育游戏带有趣味性、新奇性,才能诱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总结:体育教学游戏化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游戏化,它是把教材内容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去积极主动地练习。在游戏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学到了各种运动技能,同时还获得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也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防止那种一律的、僵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互帮互学、边想边练、自定目的、自选角度、自我评价,从而打破以往只练不想,只会不懂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道理,提高了技术,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和充分进行运动的多种乐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 洪.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J].科技资讯,2011(26)
[2] 史福民.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搞好小学体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1)
4.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篇四
前言··················································2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2
(一)创设富有游戏性的情境环境····················2
(二)教师游戏化教学手段的正确运用················3
(三)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解与支持··········································5
二、游戏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6
(一)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6
(二)控制游戏时间的长短··························6
(三)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6
三、结论·············································6 参考文献··············································6 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摘要:玩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进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采取的基本形式。游戏是幼儿有效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育游戏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游戏为主线的计算机游戏,该类游戏既有一般游戏的互动性以及竞争性等特性,还具有在游戏内容以及目标中侧重于教育范畴的突出的教育意义,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热情。建立在游戏化学习社区基础之上的教育游戏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其游戏性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强烈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其游戏化学习社区中学习的自主性和娱乐性为创新教育创造了条件。它对幼儿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而如何更好地实现游戏和教学的融合,更有效地发挥游戏的教学价值一直是幼教理论界和幼教实践领域不断探索的问题。针对问题,笔者对如何实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进行了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幼儿游戏对幼儿园教学的价值,确保幼儿游戏教学价值全面而充分地实现,真正使游戏与教学达到水乳交融。
关键词:幼儿教学,游戏化,策略
正文:
一、前言
游戏能寓教于乐,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为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的游戏化教学旨在通过游戏来进行幼儿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其中获得更大的成长与发展,教学的游戏化,使得幼儿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享受教育,教学的游戏化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具体表现,是老师将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活动的具体化。经过多方面的具体操作实践,实现教学的游戏化是完全可行的,让幼儿在游戏中去享受学习,获得新的成长,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其具体方法。
二、幼儿园游戏教学法的策略
(一)创设富有游戏性的情境环境
幼儿园的整个环境是囊括了物理环境,制度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而幼儿园的游戏性的创设仅仅从一个方面来改善是不够的,而优化就必须从三个方面齐心协力,归为一个整体来是实施。
1、创设富含游戏性的教学物理环境
富含游戏性的幼儿园教学物理环境主要是指在幼儿园户内和户外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对空间的设计和放置安排以及游戏设备和材料的投放而形成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幼儿园物理环境主要为幼儿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发展提供一个整体的感知背景,为幼儿在学习、生活和各种日常活动造成一种具体、形象、直观的感官刺激。一个适合游戏教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其核心就是激起幼儿的情绪体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隐性的教学环境)来达到使幼儿主动学、喜欢学的目的。如在大班以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双脚跳)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新颖、有趣的游戏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创造性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在喜欢的音乐伴奏下开始了热身操,热身时还不时用“嗨、嗨”的喊声和“wonderful”或“fighting”的叫声鼓励自己。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4个环节:小青蛙找家、模仿大象走、模仿鸭子走、青蛙跳荷叶,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起跳时蹬地摆臂,落地时屈膝缓冲,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创设一种复含游戏性的教学情境,使幼儿更快的进入状态,从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多,在愉悦的环境中享受游戏,享受学习。
2、创设健全的、积极支持性的制度环境
在实施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物理环境的安全、舒适、形式丰富多样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建立一个健全的、积极支持性的制度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且必须贯彻落实到位,制定合理而有效地制度,既是一种对教师基本权利的保证,也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一种规范。除了国家教育法、劳动法等相关文件中明文规定的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之外,笔者认为幼儿园自身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制度与规则,如:教职员工的配备、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师的进修培训计划、教职员工升职制度等等。这样更有利于带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创造更好的教学活动。也可制定相关的规定,如集体备课,教师共同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定期开展专家讲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把游戏性教学做到更好。
3、创设富含游戏性的人文制度
要非常重视专家的指导作用,专家的指导可以使教师在培养幼儿之初就处在一个高起点上,使教师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如,根据需要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市、区专家来园进行指导,请专家针对课题作理论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听课学习,鼓励教师多学习,扬长避短。提升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更好的促进游戏性学习。
要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在游戏活动组织中,要更好的促进教学,使幼儿更好的成长,就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作用。骨干教师要比一般教师先学一步,先实践。如,骨干教师组对于某个游戏活动先开展研讨,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尽可能多的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然后制订相应的策略及备案备案,包括语句的组织以及语气的适宜,使方案尽可能的翔实,准备尽可能充分。在方案制订后,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公开实践活动,听取更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摄影录像,仔细观看实践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以及幼儿的活动表现,从中分析问题、调整策略。通过骨干教师实践活动的示范展示,使教师在游戏活动组织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般教师的进一步向骨干教师学习,为游戏化教学做足了准备,更好的通过游戏来促进教教学活动。
当然要创设富含游戏性的人文环境,只有其具体的操作办法,而缺乏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也是不可行的,也不利于游戏性的教学的操作,达不到预定的目标,从而 3 受挫。只有处理好其关系,关注其人文精神的塑造,教师与幼儿之间也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具有了平等地位,可以共同商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与空间、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积极探索周围世界、谋取共同发展的游戏者。这也正是游戏化教学所要追求的游戏精神的本真所在。
(二)教师游戏化教学手段的正确运用
有关于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有必要对它们作一阐述。游戏何谓游戏?国内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争论几乎持续了一两个世纪。由于对它的理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各异,因而始终未能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丁海东在他的《学前游戏论》中这样论述:“游戏是发生在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然而要实施游戏化的教学,势必就要做好教与学这两个阶段,教师教的游戏化,学生学的游戏化,追求二者的游戏化的共同实现。“学”的游戏化是“教”的游戏化的结果,“教”的游戏化是“学”的游戏化的前提条件。显然,“教”的游戏化的过程制约着和导致了“学”的游戏化的结果。实现了“教”的游戏化,那么“学”的游戏化也就水到渠成。“教”的主体是教师,所以,教师的观念、教学能力、专业素养是势必影响“教”性质,影响教学的效果,制约教学游戏化的实现。显然要更好的实施完美的实现整个教学的游戏化,必然是要从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出发,从根本上实现游戏化的教育。
1、正确认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游戏与教学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游戏是在儿童的发展和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是既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的两个概念,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途径,儿童从游戏中可以学习到一些生活技能或经验,而我们现在的我们现在的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技能发展,两者有共通之处,所以两者并不违背,而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是我们在日常的幼儿活动中应当注意的。游戏和教学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表明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但是,游戏和教学又是有其本质区别的,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把握与协调幼儿园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有机联系、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相辅相成,才能够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为手段,贯穿幼儿园的整个教学活动,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符合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研究游戏的理论家们对游戏的界定虽然莫衷一是,但是对游戏本质特征的认识还是基本趋同的,那就是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儿童自发的活动,它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幼儿自身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将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及情绪情感通过主体活动表现出来,因而,游戏更多强调的是“表现”、“过程”和儿童自主的活动。由此,可以从此种状况中游戏既可以从教学中产生,又可以成为教学的生成源。游戏与教学由此而呈现出教学一游戏一教学一游戏的支持式、合作式、推进式的关系。
2、正确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
2.1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为基础,以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为支柱,观察幼儿最真实的外在与内在的表现,来指导幼儿的具体行为与活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完成教学,使教学活动游戏化。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们通常所说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即专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等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找小猫”、科学游戏“吹 4 泡泡”;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某次活动(谜语本身就具有游戏的性质,而猜谜则是一种游戏活动),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者技能。这种设计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游戏化教学的程度。也更好的让幼儿有所收获,乐于去学习,享受其中的过程。
2.2 利用游戏因素,使教学活动游戏化。①以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这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比如,教师经常在组织各种活动时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客人——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②以“比赛”的游戏方式组织活动。运用比赛的方式组织活动,是游戏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常常运用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比如,以练习某些动作为目的的划船比赛,培养生活能力的穿脱衣比赛和叠被比赛。比赛可以在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单调的活动具有了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愉悦的接受新的事物。
(三)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教学游戏化的理解与支持
任何一次教育的改革都必须是社会舆论的大力支持,新事物的诞生都必须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同样,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如果没有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是要注定以失败告终。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对游戏之于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与意义的参考,幼儿园与家庭的交流互动,家长对幼儿园的参与度等,都会幼儿园成为的制约因素,教学游戏化的实施就必须要克服家长的阻挠与障碍,争取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才是上策。
1、幼儿园要向家长加强交流,普及游戏知识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不理解家长能够在游戏中去学习、不支持幼儿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教育幼儿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幼儿园要推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础活动,首先就应该向家长普及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与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为家长提供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相关研究数据和典型的成功案例,免费开办周末家长学校等方式,形象、直观、全面、系统的向家长普及知识,是家长去乐于接受,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2、建立家园互动的平台,形象的展示幼儿的进步 除了向家长普及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要让家长实实在在的看到幼儿的成果,这就得依赖于一个家园的交流平台。
家园的互动交流平台可以是传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也可是积极地开发采用“幼儿园网络论坛”“幼儿园教师博客”“QQ群”等方式开展。有利于家长及时联系沟通的有效方式。利用这个平台及时定期的向家长展示幼儿的表现,幼儿的进步的展示。让家长更彻底的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更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一同对幼儿的培养。还可以把家长带进课堂,更好的理解游戏化的教学。
三、游戏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它对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 如何根据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选择恰当的游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首先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对症下药,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体现游戏的价值。
(二)控制游戏时间的长短
根据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的《 儿童心理理论 》来看:“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钟;中班的3-8分钟;大班的5-10分钟 ”的科学论据,我们在建构游戏的时候必须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利用“最佳时间”,让幼儿掌握关键内容,这才是我们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到游戏中,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结语:游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熟悉的,几乎所有人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的游戏活动。“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曾论述道: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生命、思想和心灵全面的内心满足”。“游戏 不仅形成了她的整个未来生活的萌芽,而且也形成了他整个未来生活的核心”。所以在幼儿园,要成为一名“学习者”之前,必须成为一名“游戏者”,由此可见,游戏对于人特别是儿童的发展价值与意义已经为人们所认同和关注。本文通过一段时间的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观察与沉淀,力求能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但在过程中,欠缺理论性的思考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但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必定是在未来发展的一个的形态,也会越来越好。让幼儿真正的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参考文献:
[1]白燕,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几个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5.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论文 篇五
健康的身体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的关键前提。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是体育游戏的最终目的。爱动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运动游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天真浪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基本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游戏入手,引导学生适当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游戏中的自由放纵,逐步提高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最终实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目的。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体育五~六年级“小球类和球类游戏”单元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身高低等条件的限制,难以在成人足球、篮球和排球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因此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缩小的场地模拟篮球、排球、足球比赛。将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进行小型球类的对抗赛,如小足球、小篮球、小排球等。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团体合作,融趣味性和对抗性于一体。此外,还可开设乒乓球、羽毛球等趣味性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体育教学与游戏的融合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学生的智力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的方式中培养的,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逻辑思维,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通过分析和比较的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环节,不仅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发展学生个性,综合运用各种体育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而使学生锻炼对事物的独到见解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智力的目的。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体育五~六年级“韵律体操和舞蹈”单元时,首先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体操和舞蹈基本动作入手,如比赛中体操运动员的亮相动作、藏族舞蹈的弓腰动作、天鹅湖歌剧中的四小天鹅跳舞动作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操和舞蹈的感性认识;然后结合当今社会的流行元素进行体育活动,如韩国神曲《江南Stile》中的骑马舞、东北二人转舞蹈中的甩手绢动作、晚间老年人跳的广场舞或大秧歌等,并配以生动活泼的音乐伴奏,更易于唤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最后启发学生自编一段个性舞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游戏的加入有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品德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操守。“品”是“品德”,“行”是“行为”。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修养素质,更关系到整个班级良好学习气氛的形成。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环节,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感受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还能培养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个游戏环节,提高集体荣誉感,点亮学生心中的品行火花。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体育五~六年级“武术”单元时,首先启发学生列举电视剧或电影中经常看到的一些武术动作或名称,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降龙十八掌、《天龙八部》中的凌波微步、《如来神掌》中的如来神掌等,调动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列举一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术家,如岳飞、戚继光、霍元甲、黄飞鸿、李小龙等,学习习武者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习武德行;最后结合传统武术,学习一些简单眼法、身法和手法,如鹰爪拳中的手法、罗汉拳中的身法、形意拳中的眼法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武术兴趣,以活泼多样的形式陶冶学生的品行情操,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将游戏寓于体育教学中,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寻找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合理科学地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展现体育课的魅力,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陶冶学生的品行情操为目的,不断加强学生对体育的理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
6.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篇六
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巧妙的将科学教育目标和儿童游戏(实体)方式结合,设计出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生活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小学科学课程,从而更好的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柏拉图认为游戏能开发孩子们天生学习的本能;杜威把游戏作为孩童生活认知的主要方式;皮亚杰则认为游戏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兴趣,并为巩固新知识的三维结构提供有效的心理暗示。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有研究表明,积极、健康、安全的游戏可以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和竞技水平,促进智力开发。那么教育工作者走“教育游戏”之道势在必行。
一、游戏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
由于有意义的真实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一个人只有对某事发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教师设计的科学小游戏激发了小学生的内在动机,从而让小学生自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就促进了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习者主动建构经验,成为了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游戏的形式应合理、生动有趣、多样化。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设计新的游戏,不断更新游戏的玩法。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接受。教师要做到导语简洁生动,任务明确,规则简洁概括,易于记忆和遵守。比较复杂的游戏,教师要先示范。
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游戏活动隐含了一种使人“向善”的价值取向。它适应并满足了游戏者身心各方面的需求,促进了儿童的自主发展,引导儿童逐渐向“成人世界”成长过渡。许多研究“游戏”的专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发展功能。游戏化教学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也是锻炼小学生自我表达和交往能力的一种方式。米舍莱说:“游戏是儿童从他们生活的那个世界中获取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的教师只不过是一个知识的来源而已,实质上儿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是通过游戏才掌握和吸收了教师给他们的知识,使这些知识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真正的组成部分,大大超过了常规的、反射式的和死记硬背的学习,并且把知识融合到他们的内心经验中去,这样游戏就和他们的思考和行动直接有关了。”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植物繁殖的奥秘》一课时,我在头发上、衣服上沾满苍耳和鬼针草走进教室,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然后让他们摘下来认认是些什么东西,研究研究它们是怎么粘在衣服上的„„,到最后,每个人都粘着种子离开课室。后来在野外,更是粘的满头、满身都是。学生其他的实践活动,如:养蚕、搜集岩石、矿物标本、金属标本等活动也会自然成风。就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受到了教育,最终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才是真正的“学中玩,玩中学”,这是将游戏因素和教育因素结合的典型。所以,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
二、游戏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现信息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的,有时教师只给出一些原则上的要求,由学生自己去构想,去设计,去发现。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应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通过亲自动手,多次实践,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使科学教学变得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使学生不仅善学、乐学,而且学有成效,学以致用,培养一大批乐学、会学的小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培养看、想、说、做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科学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从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的要求。如,在学习白天与黑夜时,根据学生的假设情况,我们设计了两人一组的游戏:在操场上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太阳,一人扮演地球。根据太阳与地球的运动特点,扮演太阳的同学处于圆中心,扮演地球的同学与扮演太阳的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围着他转动。扮演太阳的同学始终面对着扮演地球的同学自转,仔细观察扮演地球的同学。学生接到任务后,立刻开始进入角色。开始时,扮演太阳的同学只见到的扮演地球的同学的一面,假如这一面是东半球,见不到的面为西半球。旋转一周后,教师问扮演太阳的同学:你能观察到地球的东、西半球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不能见到,始终只见到东半球,见不到西半球;最后教师要球扮演地球的同学一边围着太阳转,同时也慢慢的自转(自转时要自西向东转,符合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然后再问扮演太阳的同学:你现在能观察到地球的东、西半球了吗?此时,同学们纷纷表示看得见。这时教师再指挥学生互换角色,再进行游戏。这种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
教育是人的活动,教育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可能被完全控制,并且它也没有固定的流程。教育过程作为一个发展的、不确定的“场域”,是师生共同创新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开放的、创新的、不确定的“场域”,学生的“游戏”、“玩笑”、“漫谈”才有可能被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三、游戏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
科学游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是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学生们通过互相配合,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体会到了共同攻克难关,分享快乐的愉悦。这对于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其有好处。
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有助于学生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科学游戏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为学生们提供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增加知识,丰富阅历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方法的同时,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团对合作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丰富多样的教学游戏活动,把科学教学和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了起来,为学生创造了运用语言的机会,营造出了浓郁温馨的语言交谈气氛,激发了说的动机、交流的欲望,学得轻松,用得自如,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逐步提高。
7.教学活动游戏化策略的运用 篇七
关键词:教学活动,游戏化,案例阐述
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时的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即专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等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找小猫”、科学游戏“吹泡泡” 等;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如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最后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这种设计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游戏化教学的程度。
大班音乐活动《皮筋踢踏》就属于第二种策略,下面我就来简单地加以阐述。
一、案例背景
“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这首古老的跳皮筋童谣曾伴随一代代人成长,但如今能边唱小皮球边跳橡皮筋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少。其实“跳皮筋”这样的传统民间游戏,简单而充满童趣,既能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又能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是当今社会所流行的电子游戏和其他昂贵的玩具所不能替代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跳皮筋游戏进入幼儿的视野,激发他们玩跳皮筋游戏的兴趣呢?我充分挖掘了音乐教育资源,把传统的跳皮筋游戏和具有现代感的韵律活动踢踏舞巧妙结合,尝试设计了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的音乐教学活动《皮筋踢踏》,让幼儿看图谱、听音乐、跳节奏,在一次次的实践探索中培养音乐节奏感,从而激发他们跳皮筋的兴趣。
二、案例描述
本次活动在设计上采用了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自主体验式教学结构。
第一环节:欣赏感知,激情导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想让幼儿自主学习,必须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开始。教师首先播放《大河之舞》的录像片段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幼儿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幼儿看着看着,脚情不自禁地跟着录像中的节奏动起来,这时教师抓住时机问:“这段舞蹈的特别之处在哪里?”“这种舞蹈叫踢踏舞,你们想不想跳踢踏舞?”这样的导入设计非常浅近,非常生动,激发了幼儿自发自觉的学习愿望,从而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第二环节:自学探索,认知体验
在欣赏了《大河之舞》的录像片段之后,幼儿对节奏有种神秘感,他们觉得用脚来踩节奏真是太奇妙了,这么好听的节奏乐像人一样能说话,能表情达意。教师及时抓住这个关键时刻,提出问题: “那么我们今天跳踢踏舞,要踩出什么好听的节奏呢?”于是教师就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要学的节奏引入课堂,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谱, 并通过图谱自己学习节奏和跳法,改变过去单调被动地听、看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自觉探索,让他们在看看、学学、跳跳的过程中习得技能,发展思维。
第三环节:自探互究,解决疑难
自探互究是师幼、幼幼之间多边互动的活动,是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幼儿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手段,主动获取知识。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教师运用游戏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迁移“踢踏舞步”,在皮筋上踩节奏,即玩传统的跳皮筋游戏。教师从头至尾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大胆玩转。例如,教师出示第一张图谱,没有直接教授,而是启发提问“谁愿意来试一试怎么跳?”让幼儿个别尝试着完成学习活动;出示第二张图谱时,尝试分组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先互相交流遇到的问题,然后互帮互学,共同完成。整个环节,幼儿都是在皮筋上跳舞步,就是在玩跳皮筋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他们在互相交流和思维,不知不觉地巩固、复习着已习得的踢踏舞步技能,并逐渐产生了对跳皮筋游戏的兴趣,这样做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三、教学反思
1.要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它对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即如何根据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选择恰当的游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体现游戏的价值。
2.要控制游戏时间的长短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理论》来看,“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钟,中班3~8分钟,大班5~10分钟”的科学论据,我们在建构游戏的时候必须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利用“最佳时间”,让幼儿掌握关键内容,这才是我们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3.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8.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91-01
游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任何一种旨在消遣时光或寻求娱乐的活动。本文所说的“游戏”是指一种与小学数学教学有关的活动,即数学游戏。它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智力娱乐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明显提升。下面本人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游戏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学“10的分解与合成“时,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猜一猜的游戏,教师的手里拿了10张卡片,然后让一名学生从教师手心里拿走一些,教师再通过自己手中卡片的个数,很准确地就猜出那个学生拿走的个数。学生很自然地感觉到”老师真的好厉害“,怎么每次都猜对了呢?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随后教师就告诉他们:”在学完今天的知识之后你们就会变得和老师一样聪明了,你们愿意学吗?“这样很快就引起了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他们一个个都坐得很端正,注意力也很集中,很快掌握了玩的技巧,然后小组之间再进行猜一猜的游戏,学习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数学游戏要选择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的素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以小学生为认识主体,基本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认识对象的特殊过程,他们思维具体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他们对具体事物认识比较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在游戏素材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出发选择具有现实性贴近学生认识水平相关。学生在生活中容易接触的东西出发寻找趣味性的游戏素材,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以激发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中教师可设计做游戏找规律: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扑克吗?老师这里有六张扑克牌,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出示Q、J、K、Q 、J、 K 六张扑克牌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又摆出 Q 、 J 两张扑克牌 ,你能猜出下一张老师摇摆哪张牌吗(K)请一个人到投影前摆出 K再往后摆,你知道怎么摆吗?为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扑克牌是学生最熟悉的素材学生非常愿意参与这样的游戏激发学生通过游戏探索新知的兴趣,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的主动性。
三、在游戏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打电话”这一个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开展“打电话”的游戏。让学生在电话的对话之中交流学习的感受,并在打电话的情境中掌握和巩固知识技能。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老师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对学生说:“我这个电话打给小泽,请问19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小泽也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回答说:“19里面有一个十,9个一。”然后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做这个游戏。这样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掌握了11~20中的每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又使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掌握了数的组成规律;还可以在游戏中比比谁打电话打的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的游戏使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知识,学得轻松又愉快。
四、有机游戏软件的应用
当前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各种游戏软件不断开发,这些益智类的游戏软件和小学数学的关联性很强,同时侧重于小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中,应当注重手机游戏软件的应用。由于这一代的小学生较早接触了手机,对于手机有较强的熟悉度,可以灵活掌握手机软件的操作,方便游戏性教学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把连连看游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图案的分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数字的算数能力,让小学生在游戏氛围内接受相应的数学知识,在紧张的游戏气氛中增强思维反应能力。
五、提升教师水平,发挥角色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虽是课堂的主要角色,但仍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游戏并不是让学生毫无限制地在课堂上撒野,而是教师要课前设定好一定的教学目标,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在游戏化的教学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和引导者,需要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教学游戏,在兴趣中实现课堂效率的飞跃。另外,教师还是游戏活动的管理者,学习环境就是在游戏当中,在这样的在线游戏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作为共同的参与者,要与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平视,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加以解决。
总之,所谓游戏化教学策略,就是指通过游戏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针对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薄弱,必须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学习,因此,将游戏化教学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合小学生的生心理发展特点,能起到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其数学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严云德.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的探索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5(23)
[2] 王立群.探究游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03)
[3] 林舜南.小议数学游戏对数学教学的作用[J].广东教育.2005(07)
9.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 篇九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的以竞技运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与学校体育相适应,且产生一系列问题。笔者针对这些状况从学生兴趣出发,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体育教学游戏化优于原来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游戏化值得提倡、推广。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游戏化 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1、存在的问题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但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越是高年级就越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形式枯燥呆板
现行的学校体育更多地把体育课视为传授有关身体运动的过程,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规范化而忽视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因而造成体育教学日益枯燥呆板,教与学双方兴趣低落。
(2)体育教材体系和内容脱离实际
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能力体系始终占据体育课程的核心地位,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学校体育课所学的东西学生毕业后用不上,生活需要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又学不到。
(3)评估模式单一陈旧
旧的学校体育采用竞技运动的评价标准,它抹杀了受教育的先天差异和后天努力。
以上这些问题带来了以下后果:
①教学双方对体育课的兴趣低落,甚至一些热爱集体活动的学生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体育教学的形式主义倾向日益严重。
②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有许多令人堪忧之处。据中国电视台2000年2月8日报道,沈阳市调查结果表明:1999年8岁和14岁组少年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胸围和立定跳远指标均低于1995年,大学生的情况也表明了同样的问题。1998年高考,福建省考生纯合格率仅为14.66%,广州市考生体格仅一成达标。上述情况有力的证明了现行学校体育课的不成功。
2、体育教学游戏化的提出 从事体育运动的本质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同音乐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相比,体育中的“乐趣”是独有魅力的,是体育的生命。因此,体育教学应以运动中的乐趣为主,特别是中小学体育的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使学生体验不同的乐趣,从中认识体育的本质,体验运动的特点,增加体育教学的深度。一切有悖于兴趣原则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必须进行改造。根据中小学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体育教学游戏化不失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它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游戏中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这种形式较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为本校高一年级(1)班和(5)班的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高一(1)班54人,高一(5)班60人,共计114人。共发放问卷114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回收率100%。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上课内容为侧向滑步推铅球。一种方法是以学生掌握技能、学会动作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种是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基本部分内容如下:教师首先完整地示范铅球的投掷技术,并对铅球投掷技术的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只要求同学们试一试,不作技术上的要求,接着用实心球、铅球进行统一的健身练习,花样很多,内容很丰富。接着进行教学小目标管理。这种内容和教法的改变,使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日本的学者高田典卫曾提出“好课”的四个条件(1972年),在日本也被称为“高田四原则”,这四个原则是:
1、能使学生尽情活动的课;
2、能使学生技能得到提高的课;
3、使学生能与同伴和睦学习的课;
4、使学生能有所发现的课
四、结论
1、优点
体育教学游戏化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游戏化,它是把教材内容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去积极主动地练习。体育教学游戏化它不是游戏的泛用、滥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通教材,能熟练、巧妙地运用游戏,根据游戏的特点与作用合理地创编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学到了各种运动技能,同时还获得了思想品德的教育。由于学生熟悉了“玩的体育”,那么他们会很自然地把“玩的体育”的形式带到课堂中去,他们喜欢自主而不喜欢约束,喜欢比赛而不喜欢练习,喜欢尽兴而不喜欢“蜻蜓点水”,喜欢交流而不喜欢单练,教学游戏化满足了体育课这样那样的不满足,满足班集体教学的实施和学生要求。在游戏教学中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防止那种一律的、僵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互帮互学、边想边练、自定目的、自选角度、自我评价,从而打破以往只练不想,只会不懂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道理,提高了技术,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和充分进行运动的多种乐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体育教学游戏化,它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中求学,学中益智健身;它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强制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它扭转了学生被动学、违心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激发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可利用不同的游戏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
2、意义
10.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论文 篇十
1游戏化教学及其应用作用分析
1.1游戏化教学的内涵分析
游戏化教学是新的教学理论,主要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开展的教学活动,这是为课堂教学所服务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后,并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然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对教学活动加以展开,在游戏化的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游戏活动基础上对教材中的内容加以展现,这一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的能力。
1.2游戏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发挥
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实际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倘若是单一化的对数学知识引入就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效率也不能以最佳的状态体现。所以通过游戏化教学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在玩乐的同时学习所需要的知识,能够将游戏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并能在游戏化教学应用过程中,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接收。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小学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如果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学生在思维的创新性发展上就不能得到最佳的呈现。游戏教学则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小学的学习阶段正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加以培养的黄金时段,所以将游戏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就有着其必要性。例如:在对小学数学中的正方体课程内容讲解过程中,倘若是纯粹的知识教学就很难让学生能对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得到记忆和理解,初次接触到几何体的学生更是不知所措。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可通过游戏化教学的融入,将实际教学和画画有机联系,这样就能使课堂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同时也能够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上得到展现。老师可以将正方体的立体图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图形的平面图进行动手画出,老师从中进行指导,然后将画出的立体图形进行裁剪出来再进行折叠还原,这样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能力能够有效增强想象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应用的理论依据及条件分析
2.1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应用的理论依据分析
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要能够有理论依据,这样才能科学合理的起到应用效果,这些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游戏化学习理论、转变式玩耍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方面。其中的游戏化学习理论主要就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游戏化学习方式实施教学,学生在对游戏任务完成的同时也达到了学习的目标。这一教学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并对学生的知识记忆比较深化,游戏化的学习理论与游戏化教学的特点是相符合的,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较重要。还有就是在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方面,这也是信息化时代中的重要学习理论,主要是将学习者作为学习中心,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构建有效学习环境,从而来创造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环境。在这一环境的构建上主要是以娱乐性为主,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2.2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应用的条件分析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能在基本的条件上得以具备,首先是在硬件环境方面,信息化的教育不断得到普及,所以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具备教育游戏软件,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要具备课堂的结构变化条件,这是学生的思维及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础。还有就是要具备信息技术的课程开设条件,这是游戏化融入教学的技术基础。再者就是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主要是对多媒体技术的政策支持,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中,促进游戏化教学的进一步实施。
3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问题及游戏化教学策略应用
3.1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问题分析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其中的情境创设比较泛滥,课堂缺乏实效。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论是什么样的问题都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来进行讲解,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和近些年所推行的教学理论有着重要关系,在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上进行情境教学的创建对教学的质量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但是过度地采取情境教学反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就是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还有待强化,教师的教学课堂能力是对老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而小学数学课堂是充满变化的动态教学过程,所以在教学的综合素质上要有所要求。但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老师在这一方面还相对比较欠缺。另外就是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的练习环节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待加强。由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多是以抽象方式进行体现的,而小学生自身又比较好动,在实际的课堂中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就相对比较乏味。
3.2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进行应用,能使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通过游戏进行导入新课程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是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对上一节课内容进行回顾,而后再讲授新的内容,由于小学生思维比较简单,对这一跳跃式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所以在新旧知识的结合效果上就不能将最佳的效果体现出来。而通过游戏的导入就能将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下面对小学数学中的单位换算内容进行游戏化教学的实践应用。对游戏的选择一定要充分的重视,要能紧密的和学生年龄特征相匹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色彩较为鲜明以及节奏明快的游戏为主,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以故事情节比较有趣味的游戏为主,游戏的选择还要能够和此次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将其地位和教学的目的相结合,综合性地考虑相关问题,使学习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单位换算”这一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能灵活的使用,对学生的手动操作及简单推理能力进行培养,和实际的问题相结合从游戏当中发现规律。在游戏化教学应用中老师要能够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的激发。在游戏的选择上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此次的单位换算游戏化应用,就能够通过《星空大战》这一游戏进行实际的应用,这一游戏在操作上较为简单,所以很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下图为星空大战游戏的主界面。在游戏化教学应用前要对旧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再讲解新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能够出示直尺量笔芯的放大后的图,然后再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猜测笔芯的长度是多少(答案为6cm),然后再引出思考,将厘米换算成毫米单位。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将换算的最佳方法说出并在黑板上进行表示。此时老师出示课件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在学生将问题做好之后,老师再进行小结,首先要能够想到1cm=10mm,而后就将几厘米当做几十个毫米,答案就是几十毫米就行了。接下来就是通过游戏化进行应用,老师要能够先对学生展示《星空大战》这一款游戏,对游戏的规则和玩法进行说明,先进行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进入游戏的环节。通过上图能够看出,在游戏进行过程中,通过对左右键盘的移动来选择正确的答案才能够将上面的陨石消除,飞机才能继续向上升。在这一游戏化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分组比赛的形式,哪一组完成的效果最好老师就对该组实施奖励性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然后再对每组的优秀游戏玩家进行选取加以表扬,通过此次的游戏化应用,学生能够高效率地掌握单位换算的内容要领,准确地知道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而后进行自行的推算,对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4结语
11.高中物理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探析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物理 游戏化 实践
高中物理所要求的逻辑思维比较强,内容也更加复杂难懂,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担心学不好,久而久之,对物理便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物理知识以一种新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游戏化教学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物理知识,这样教师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
一、高中物理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喜欢玩游戏是每个学生的天性,游戏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娱乐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天性,将物理知识和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游戏环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教师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对物理不再畏惧,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让课堂气氛更加和谐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和谐。
很多事实证明,效率高的课堂就是需要游戏和教学的有机结合,游戏和练习、考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将游戏融入到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让学习物理变成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让高中生作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融入到物理游戏的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这不仅可以弥补物理知识枯燥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获得自信心。
二、高中物理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1.将游戏作为学习资源
用游戏作为学习资源可以突破以教科书为教学的传统方法,游戏教学法可以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将要学的知识展现出来,因此,游戏可以为物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游戏中可以包含很多的物理知识点,例如通过拔河可以向学生展示力的知识点等。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正对着镜子坐着,看谁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一个成语,而且要求的是,学生所写的成语从镜子中看,必须是正的。当教师提出这一要求后,学生纷纷开始参与到游戏中。其实这个物理游戏的原理是镜面成像原理,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点后,就可以快速的完成这一游戏。学生们纷纷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游戏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逻辑。
2.将游戏作为学习对象
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可以为学生安排各种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物理游戏。将游戏作为学习对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游戏的规律和原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得物理思维和对物理的认知和掌握能力。
教师可以将一些乒乓球放在桌子上,并要求学生不可以直接用手拿,只为学生提供一个杯子,让学生将球移动到另外一张,在这一过程中,乒乓球不可以掉在地上,在一定的时间规定中,哪个学生运的乒乓球多就算获得胜利。很多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就可以发现,将杯子把乒乓球扣住,然后不断的旋转杯子,乒乓球在力的作用下会开始不断的做运动,当达到一定的速度之后,球就会在杯子中而不会掉下去,这样就可以利用这点,将球迅速转移到另一个桌子上。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边玩的同时会边思考,为什么球在杯子中可以不掉下来,等游戏结束的时候,教师再将游戏的物理知识向学生讲述,学生自然就会很好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每人7个硬币,将其中的六个硬币叠放在一起,用剩下的一个硬币将六个硬币从下到上挨个射出来,用时最短的则会获得胜利。当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物理游戏的原理是惯性的简单应用,学生边回忆游戏中的实际操作,边理解教师在课堂中的理论知识,效果非常的好。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物理知识,可以给学生更多更为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游戏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是教师在课堂上仅通过单一的讲解所达不到的。
3.将游戏作为学习工具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将问题简化,学生要想理解一些问题只能通过文字知识去理解,但是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学生只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题中,而不会将其应用到生活中,而以游戏作为学习的工具,则会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还可以将在游戏中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两个鸡蛋,让学生在不砸破蛋壳的情况下,看學生如何分辨出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看哪个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设计出更多的方法。当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一游戏的时候,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游戏的兴趣,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积极的思考可行的方法。例如,有的同学想到用橡皮圈将蛋箍紧,各挂在一条同样的线上,再分别把这两个鸡蛋扭转相同的圈数以后一同放开。结果熟蛋在转回到它的原来位置后,又往反方向扭转回去,然后又退转回来,这样来回扭转多次,才逐渐停下来。但是生蛋却只来回扭转三四次,在熟蛋还没停止时早就停下来了。也有同学想到更简单的办法,即把要判别的蛋放到一只平底盘上,用两只手指使它旋转。如果是熟蛋,则它旋转起来就会比生蛋快得多,而且转的时间更久。而生蛋呢,只能转几下就停下来。
游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不断的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学生用更为开放性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游戏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更多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越来越开放,学生的物理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2.试析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 篇十二
一、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作用
在德国曾有学者提出, 儿童早期的教育与其以后的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是培养孩子各种兴趣的重要时期, 而游戏是教学和生活过程中启发孩子和引导孩子最自然的方式。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 可以将教学与游戏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同时, 提高教学质量和孩子的学习效率, 最终达到增强孩子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与此同时, 通过将不同形式的游戏与音乐教学内容相结合, 还可以使其发挥提高幼儿身体和四肢协调能力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可以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生动, 不再是枯燥的形式教学。与此同时, 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这种教学模式, 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创造力等, 通过感知不同形式的音乐, 最终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二、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学游戏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幼儿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幼儿音乐教学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 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满足了孩子成长的各种需求。但是,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还没有完全得到重视, 教师没有很好的将音乐教学和游戏结合在一起, 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有效激发, 从而无法影响孩子各方面能力提升。
(二) 游戏的选择和运用不够合理
在课堂上, 游戏的选择和运用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首先, 游戏的形式过于单一, 没有真正融入教学全过程, 只是运用在音乐教学的某一个环节;其次, 由于受到场所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教学游戏化没有选择没能很好的与实践相联系, 没能达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真正目的;最后, 教师花费较多精力在游戏的趣味性上面, 占用教学课时较多, 不能真正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更不能达到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 教学游戏化整体效果不佳
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的影响, 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很多情况下不能正常开展;又由于幼儿本就处于最初级的学习阶段, 教师很难面面俱到, 影响了教学的正常开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教师不能将其很好的结合在教学中, 甚至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 从而无法达到提高音乐教学整体效果的目的。
三、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一) 转变教学观念, 开放课堂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快速转变教学观念, 不断开放课堂教学, 才能使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得到真正实践, 从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例如:目前使用较多的音乐游戏“拉小手”, 在音乐的陪伴下, 幼儿的心情会变得更加愉悦;在“捉小鱼”这个游戏中, 幼儿先学会唱歌, 接着跟着音乐学习小鱼游动和吃食的相关动作, 可以让他们在欢悦的乐曲中体验到音乐教学游戏化带来的乐趣, 从而增强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中, 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有效实施, 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注重时间和形式的有效结合, 在增强学习各方面能力的额同时, 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游戏,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幼儿的成长环境各不一样, 他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并且, 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较强的阶段, 所以, 想要不断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教学质量, 就必须在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同时, 让他们跟着音乐节奏练习各种技巧。如《水果蹲》这个游戏, 将所有的孩子集合到一起, 依次排队选择不同的水果名称并进行分组, 在游戏的过程中遵循2/4 xx x|xx x|xx xx|xx x‖的节奏口令, 并配以指令词汇如“苹果蹲, 苹果蹲, 苹果蹲完草莓蹲”等。这个游戏就很好的培养了整个班级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 提高教学水平, 提高综合素质
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合理运用, 最主要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教师要正确将游戏和音乐教学结合,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 锻炼身体, 增强学习能力。在实践教学中, 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特点是内容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很好的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爱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如在《我的好妈妈》歌曲教学的这个内容上, 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 让他们养成关爱家人、帮助别的的习惯, 对于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等有着重要影响。
(四)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综合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 现代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不断实施, 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促进教学方法多元化发展, 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满足幼儿学习的各种需求, 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如采用鼓励的方式带引导幼儿进行音乐学习, 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并且, 鼓励的方式要多种多样, 如在热烈的掌声中、在取得较好成绩的时候、在做了好人好事之后等情况下, 对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 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合理运用, 需要教育教学中给予高度的重视, 将音乐教育教学游戏化不仅仅需要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与游戏设计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驾驭与设计能力上有所培养与提高。音乐游戏对于幼儿的音乐教育来讲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才能真正提高音乐教学整体效果, 达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最终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摘要:现代发展中, 幼儿音乐教学需要不断创新, 才能更好的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 使幼儿音乐教学体现得到不断完善。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 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本文就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作用进行阐述, 对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提出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以不断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整体效果, 确保幼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策略
参考文献
[1]孟霞.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究[J].赤子 (上中旬) , 2015 (4) .
[2]潘明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5 (4) .
[3]蒋金芳.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 2015 (4) .
[4]邓笑言.论述多元化幼儿音乐的教学模式[J].赤子 (上中旬) , 2015 (3) .
13.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游戏化五例 篇十三
【摘要】 体育课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追求、挖掘蕴藏在活动中的无穷乐趣,这种乐趣是体育课的活力和生命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体育课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体育课教学游戏化是一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它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出发,在游戏中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容易提高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关键词】 体育课教学;游戏化、兴趣、枯燥
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由一定的内容、情节、动作、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构成的综合性和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游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它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陶冶美的情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作用。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投掷练习的游戏化
投掷练习的游戏化,就是把投掷的教学内容创设为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练习时间长了学生对投掷练习兴趣不高了,有的学生还故意不用力投,有的投掷出手角度不合理,影响了投掷的远度等,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反思后我将其创设为游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葫芦娃围歼蛇精”等形式。方法是我制作了一个标靶,标靶上画一妖怪头像,教师手举标靶来回走动,学生扮成“孙悟空”或“葫芦娃”,用投掷物向标靶(妖怪)投掷。如果是教授一、二年级学生练习投掷时,可先让其投放纸飞机,或者两人一组,一人投放纸飞机,一人用羽毛球击飞机等,以此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投掷的兴趣,把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把学生潜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耐久跑练习的游戏化
300-400米跑对小学生来说就是耐久跑项目。教学时,让学生绕田径场跑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而出现消极情绪,产生惰性心理,缺乏练习兴趣,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我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
1.默数步数法:练习时,让学生边跑边默数自己跑圈后的步数,相互间比一比谁的步数少,这样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跑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感到枯燥。由于急于想知道自己跑圈的步数,学生有了期待的心理,速度也自然地加快了。
2.校园自然地形跑法:跑前教师在跑的线路上摆放一些鲜花、小彩旗等物,让学生跑时,注意边跑边观察路边物体的种类、颜色、数量等,另校园的自然地形地貌、景物等也能使学生暂时忘记了疲劳。
3.领跑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约7、8人排成一路纵队慢跑,跑时即从最后一人开始逐一向前跑至队前,或者逐一绕“8”字跑至队前,这样迫使后面的学生必须跑快过前面慢跑的队伍,比一比谁领跑的次数多。
通过以上的方法能有效地转移学生耐久跑的注意力,暂时忘记疲劳,解决了跑中的枯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惰性,提高了学生耐久跑练习的兴趣和成绩。
三、快速跑练习的游戏化
快速跑练习的游戏化就是把快速跑练习创设成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好胜,爱表现的特点,练习时安排速度相当的学生同组跑;速度快的让速度慢的让距跑;男生和女生同组跑;分组接力跑等等,这一教法的改变,学生的好胜,爱表现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学生练习兴趣高涨,同时,也达到了提高学生快速跑练习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跳跃练习的游戏化
在体育技能学习中,如跳绳、立定跳远、助跑跳远、跳高、支撑跳跃等项目都是通过跳跃来完成的,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下肢力量的大小,以及踝、膝、髋等关节的灵活性、协调性和柔韧性等。教师要求学生学好每一个技术动作,对一般学生来说需要多次重复,因而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并出现厌倦情绪等,影响了动作质量的完成,最终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此时,我便根据课的情况穿插一些游戏,把技术动作寓于游戏中,例如:把跳绳练习创设为跳绳接力、花样跳绳、二人或多人协作跳绳等;把立定跳远创设为兔跳、蛙跳、袋鼠跳等;练习助跑跳远、跳高时,穿插助跑摸高,单脚跳接力,三级跳远比赛等;支撑跳跃练习时,穿插跳背接力,跳过障碍物等。通过以上游戏性的辅助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练兴趣,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厌倦情绪的出现,有利于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五、队列和体操队形练习的游戏化
队列和体操队形是学校体育课和其他体育活动,班级和全校集体活动不可缺少的。任何一节体育课或者从事某种集体活动,都必须按照共同的口令来完成协同动作。
通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严肃整齐,朝气蓬勃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若要使学生掌握好每一项动作要领,就得多次重复练习,但是时间长了,学生就不以为然了,思想不集中了,所以在教学时,我便把队列和体操队形练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例如:采用“报秒法”,“倒计时法”,“计时法”等。练习“报数”时,可结合“反向报数法”进行,即让学生从排头报数到排尾后,又从最后一人反向报数返回排头等。练习“立正”、“稍息”、“向左和向右看齐”时,可采用“反意练习法”,即教师叫“立正”口令,学生却做“稍息”;教师叫“向左看齐!”
口令,学生却做“向右看齐”等等,比一比哪组动作快,看一看哪个同学动作好,对超时用时多或动作慢、错误多的组和个人,可象征性的“罚”背一首诗或唱一首歌等,以此方法来培养学生养成快、严肃和认真的行为习惯,同时,也改变了枯燥乏味的练习为具有活力的练习,最终达到了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体育课游戏化,其目的也是在于创设一定的体力、智力、心理意境等条件,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在知、情、意、行的过程中对情感的体验,使体育课游戏化的内容寓于各种具体的,生动的,有趣的活动中。教学实践离不开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符合儿童特点的游戏,将知识技能融入于快乐的游戏气氛之中,使课堂组织形式游戏化、多样化,灵活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练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1] 孙建东.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09.12.30
[2] 王莉.浅谈小学体育情境教学.中国教师与教育研究杂志社.2011.06
14.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篇十四
摘 要:学习兴趣的建立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需要学生全身心配合的体育课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对学习体育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更需要学生能够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开展自主的学习,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短跑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渗透,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小学生爱上短跑运动。
关键词:短跑 游戏化 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4-0-01
前言
短跑是指进行短途的100米、200米、400米、或者50米的跑步运动,短跑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冲击力,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长跑要低一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长跑枯燥乏味,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讲耐力不足,短跑择更符合小学生的需求,既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能帮助学生的素质得到提升。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会请假偷懒的现象,因此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推进游戏化教学让小学生在体育短跑中更具有自信和冲击力。
一、抛球喊号锻炼学生的临场反应
小学阶段进行短跑的距离一般都不会超过400米,因此短跑中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很重要,听到起跑的口令之后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就能占得先机,在体育锻炼中占到优势,相反,如果在进行起跑口令之后反应慢没有做出合适的起跑动作,那么想把距离追回来的可能性极低,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进行短跑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让学生能够最快做出反应。传统的短跑训练模式中需要教师对跑步的技术进行说教和灌输,这种教学方法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学习兴趣,对短跑的临场反应训练没有好处。因此我们应该考虑进行抛球训练,抛球训练是指学生围成一圈,教师站在中间或者外圈进行抛球训练,教师向上抛球喊道哪位学生的名字,这名学生就出来接球,主要锻炼学生听到口令后的反应能力。举例来说,这个游戏比较适合三年级以上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游戏,低年级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在进行抛球游戏的时候比较容易受伤,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报口令的时候要吐字清晰,防止学生听错名字导致抢球摔伤的情况。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游戏之后,带学生进入跑道进行实际的锻炼,看学生的反应能力会不会有所提升。
二、10米短距离追跑,锻炼加速能力
短距离追跑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在落后的时候能够进行急加速赶超前边的运动员的能力。游戏的规则是学生在进行短跑训练的时候,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三人为一组,每隔10米一位学生,让三名学生同时起跑,后面的学生追前边的学生,观察几圈之后,最后一名学生可以追上前边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要告诉学生在最后一名学生追上第一名的时候游戏结束,要提醒学生保持体力,不要做过大的运动量。追逐跑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短跑的爆发力,提醒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要保持体力不要过分追求速度。追逐跑适合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在五年级以上进行追逐跑比较合适,举例来说,五年级以上学生身体发育良好,爆发力强,这有追逐跑的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胜负欲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冲击力和爆发力。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分组,爆发力强的学生可以采取的距离比较远一些,对于爆发力不强和参与度不够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调整学生的状态,从短距离追逐开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缓步跑和急速跑结合进行短跑训练
跑步对于学生来讲很容易感觉到枯燥乏味,甚至一些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跑步呼吸的频率,在进行短跑训练的时候觉得很累,这个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策略的改变,短跑是一个急速运动,学生在训练中体力消耗特别大,因此在锻炼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慢跑和快速跑相结合进行,这样既能够增加跑步的旋律感,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学会调整自己的呼吸频率。在跑步的过程中,跑步的步频和脚步的大小也是影响跑步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训练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两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成绩,第一是跑步步幅加大,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个子高的学生,或者是增加自己的步频,这种方法适合大多数的学生采取,在慢跑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通过走右脚的交换频次,来增加自己的跑步速度,这样学生在进行跑步的时候就能形成惯性,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短跑训练。慢跑能够锻炼学生的耐性,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课程,急速跑能够激发学生的爆发力,让学生能够在游戏的时候也享受到短跑的乐趣。
四、使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跑步热情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该配合一定的有趣的小游戏进行,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快乐,以更加高涨的兴趣去进行体育锻炼。小学生进行体育课程中,教师应该避免有大幅度的体育锻炼,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相同,盲目进行大幅度的体育锻炼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体育教师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游戏教学的内容,游戏教学既能够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还能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一定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游戏教学法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今后进行体育锻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跳高抬腿比赛,让学生比赛看谁高抬腿能够速度又快做的又标准,既让学生能够游戏还能锻炼学生的步速,让教师分出每个小组比赛的冠军,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这种分组进行,让学生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对于小学生来讲,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来讲能够让学生的短片更具活力。
结语
短跑对于小学生来讲,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健康特点,在短跑教学中进行游戏化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状况进行教学调整,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安全放心的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5.试论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 篇十五
一、幼儿园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的
幼儿园是一个为幼儿提供学习简单知识的机构, 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幼儿进行教导工作, 帮助幼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时, 首先应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等因素进行分析, 因为只有掌握了幼儿的这些行为特点, 才能找到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 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才是幼儿园的教学目的。
2.教学问题
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工作来看, 虽然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 幼儿园虽然能够为幼儿提供很多不同类型的教育项目, 且为幼儿带来了不同感受的乐趣, 但是由于幼儿园的教学过程过于倾向教育工作, 也就是过于重视幼儿的行为教导工作, 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发展过程, 甚至一部分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时, 还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保持安静, 这就更加约束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幼儿有更好的发展, 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 实现幼儿个性化发展的目标, 更能帮助幼儿获得学习能力, 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已经实施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幼儿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游戏化能够调动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 使幼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 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其实就是将原本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 以此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让其在游戏教学活动中获得一定的知识能力和行为能力,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既然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开展的, 那么在此教学过程中, 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解决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
1.发展空间较大
幼儿作为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主体, 本身对于游戏化来说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通过规则游戏的方式, 能够使幼儿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 且还能适当地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但是要想使游戏化在幼儿园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 还需要较大的发展空间才行。让幼儿通过游戏获得科学知识, 并且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 那么就需要让幼儿在实际活动中探讨。由此可见, 一个可观的发展空间才是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最真实的实践策略。
2.教学过程加入游戏
在实际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等特点选择相应的游戏, 并适当地对游戏环节进行设计, 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游戏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和乐趣。例如, 教师在播放完一首儿歌之后, 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对儿歌中的人物进行模仿, 采用舞蹈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 这样幼儿就能获得一定的模仿能力。这样一来, 幼儿不仅能够更快地投入游戏活动中, 更能从游戏中提高自己的参与兴趣。若教师采用竞争或合作的游戏形式, 还能使幼儿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实践过程中, 能够达到改善教师教学观念的目标, 让教师逐渐将幼儿作为教学主体, 自己只作为引导者, 这样一来, 既能满足新课标的改革要求, 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 在改善教师教学观念之后, 还需要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严格要求, 以此来确保教师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当前, 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要尊重幼儿, 不能以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幼儿, 且幼儿园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 让教师以正确的方式将游戏化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 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本文就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得知将游戏化与幼儿园教学内容适当结合, 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园教学质量, 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社会大众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在经济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现今社会之中, 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 但从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来看, 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使得幼儿的参与兴趣得不到提高。将游戏化作为幼儿园教学的一种方式, 不仅能够改变如今的幼儿园教学现状, 更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使幼儿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进行分析, 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教学,实践途径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推荐阅读: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09-16
中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研究论文09-02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9-11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反思07-30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07-05
教学反思小学体育教案07-23
小学体育投掷教学思路09-07
小学体育德育教学论文06-17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设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