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徒生童话》导读课(共10篇)(共10篇)
1.小学《安徒生童话》导读课 篇一
阅读点亮心灯
《丑小鸭》——《安徒生童话》导读
沈冬华 吴燕华 茅菊花
适用年级:二年级 阅读目的:
1.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阅读水平,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通过《丑小鸭》这一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树立自信,唤起同情心,初步感知童话故事的美丽、纯真。3.以多种形式进行阅读交流,学习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以此为辐射点,鼓励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等相关的童话故事。阅读准备:
1.学生准备各种版本的《安徒生童话》。
2.教师准备简版《丑小鸭》故事。导读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一起听一听,会唱的可以一起唱,不会的,也可以跟着一起哼两下。
播放《丑小鸭》音乐。
音乐中讲的是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丑小鸭吗? 2.歌曲中的丑小鸭是这番模样,童话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童话故事中的丑小鸭。赶快拿出桌上的纸,到这故事中去找一找丑小鸭的样子吧。
二、阅读故事
(一)丑小鸭的样子 读故事,交流。
黑板上张贴丑小鸭图片。
如果让你画画,你还准备在画面上画上什么? 启发想象,小组讨论。
你只画丑小鸭吗?如果你是鸭妈妈,你看到破壳而出的丑小鸭是这般丑模样,会有何反应呢?
原文中,鸭妈妈不禁怀疑:这是我的孩子吗?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她想:要是我的孩子,肯定会游泳。于是,她带领着孩子们一起去小池塘游泳,没想到,丑小鸭游得最棒。鸭妈妈坚信:嗯,这肯定是我的孩子。
鸭妈妈可谓虚惊一场,那么,这些正在玩耍的鸭哥哥、鸭姐姐,看见了这样一个丑兄弟,又会是什么反应呢?有谁愿意表演一下吗?
(二)丑小鸭的生活
1.通过你们夸张的表演,老师看出,丑小鸭真的太丑了,这丑陋的样子,带给他怎样的生活呢?
让我们继续读读故事吧。
2.交流,读了故事,故事中的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段落。
①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黑板上张贴图片。
我们手中的故事太简单了,原版中足有六千多字,在原版中,写丑小鸭受欺负的文字用了不少,你们来听一段故事吧。(听录音故事。)
阅读点亮心灯
②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黑板上张贴图片。
(丑小鸭受小鸟讥讽、猎狗追赶。想象:他还会受到谁的欺负?)故事写得太棒了,让我们再来细细品味一下吧。你们又读了一遍,你们读懂丑小鸭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是呀,丑小鸭他可怜了,没有朋友,太寂寞、太孤单了。
如果,你也是故事中的而一个人物,你会怎么对待丑小鸭呢? ③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空,又惊奇又羡慕。也许此时,在丑小鸭的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美的种子。
(三)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离开家,就是为了寻找幸福,最后有没有找到呢? 我们来看一段动画。(播放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动画片段。)黑板上张贴图片。
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呀,愿意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此时的丑小鸭,不,白天鹅心里会怎样想呢?老师得卖个关子,课后去故事中找一找。
三、介绍作者
1.安徒生说过,生活就是童话,其实,《丑小鸭》这篇故事是描写安徒生自己的。
(安徒生简介)
安徒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知道吗,安徒生从小连张床都没有,就睡在一张宽宽的木凳上。他个子很高,有一只大鼻子和一双特别大的脚,镇上的孩子都叫他“丑八怪”。在这样的嘲笑声中,14岁的安徒生独自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追寻梦想,一开始,他在一家歌剧院里当了一名配角,但是一场大病损
害了他的嗓子,不能再唱歌了,于是他开始尝试文学创作,但是受到了他人无情的嘲笑,认为他写不出像样的作品,他非常伤心,一度都想自杀。就在他创作《丑小鸭》之前,安徒生的一个剧本正在上演,但是受到了人们不公正的批评,安徒生借丑小鸭的故事告诉人们:其实,我是一只白天鹅,你们庸俗的眼光不认识我罢了,不久,你们将真正认识我的,要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确,经过奋斗,安徒生成功了,他一共写下了168篇童话,还有数量不菲的剧本和长篇小说,受到了人们的敬仰。
2.安徒生的童话深受世界儿童和成人的喜欢,一百多年过去了,还是那么值得每一个人阅读,这也是全人类阅读史上的一个奇迹了。
四、指导阅读方法
1.刚刚,老师说过,安徒生一生写了168篇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只简单地读了一篇,而且,在这儿,这个故事只有367个字,原文中有6500多字,而且,除了这篇《丑小鸭》,更多精彩的故事在《安徒生童话》之中,我们有必要去读一读。
2.我们读书要有选择,不喜欢的,我们不必强迫自己,可以粗略地看一看;喜欢的,我们就多读几遍,有兴趣的话,我们还可以画一画,出版一本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童话书。看,老师画了一张,知道是哪一个场面吗?让你补充的话,你还会画上什么场面?说得好的,老师把这个送给他。
3.现在,请拿出你的书,看看目录吧。
你从目录中看到哪些童话故事的题目?其中,你看过什么?现在正被哪一个故事吸引?
4.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等大家把《安徒生童话》都阅读完了,我们再一起交流一下读书收获,好吗?
2.安徒生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
2、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英国有位哲学家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我知道同学们读了不少书,“获得是一种满足,分享是一种快乐”,那今天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你读书的快乐? 生:„„
二、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
1、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想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安徒生童话》。(展示书)
2、(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出示)安徒生:(1805.4.2——1875.8.4)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赛。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
3、安徒生实在是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凤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张晓凤 师:同学们想不想快点走进童话,走进这些人物。生:想。
师:好,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随大家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三、指导阅读,归纳阅读方法。
师:孩子们,让我们先睹为快,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皇帝的新装》 师:请大家快速阅读手中的材料。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快速地读了故事,大致地了解了一下故事的内容,这种读书方法叫浏览、叫泛读。
师:这样简单的泛读只能对童话有一个大致了解,要想读懂童话就必须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走进童话故事的情境当中,像人吃东西那样,要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好几遍,才能真正读懂。那么,做到哪些才算是品读呢?要完成下列要求。投影出示:
1、童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你觉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请同学们抓住展现这个人物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指名读要求。
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静心细读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师: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读书要动笔。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
生读完后提示:
师:在平时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生:查字典 生:问家长 生:问老师和同学 生:上网查阅寻找答案。
师::同学们老师真佩服你们,你们真会学习。我要把你们的好经验带给我的学生。
师:好,现在我们回到童话中,你认为本故事出现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认为小男孩最有特点,他非常得诚实,敢说实话。我是从“可是他什么也没穿呀,人群中忽然传出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看出来的。师:说得很好,挖的很准,给予掌声鼓励。生:皇帝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很虚荣和愚蠢。师:说得不错,你也非常棒。
师:看来同学们真正的把这篇童话中的人物读活了,对,就是这样,读懂童话首先要读活人物。板书:读童话:读活人物
师:但是我们仅仅读懂人物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这篇童话要留给我们什么,作者写下这篇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学习,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探讨。生: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这么热烈,收获一定不少吧?哪个小组的同学能起来说一说。读了这篇童话,你受到的启发是什么?
生:我们要学习小男孩不说假话,敢说实话的品质,做诚实的人。
说得真好,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可真有效率,奖给你们最热烈的掌声。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观点? 生:我们不要像皇帝那样虚荣和愚蠢,这样的人肯定会丑态毕露、出尽洋相。
师:同学们合作学习的很好,通过努力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看来每个同学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板书明白道理)
四、小结方法,鼓励读书。
1、到了现在,我发现同学们已经真正的把这篇童话读懂了,那现在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读童话的?
生:首先要读通童话,了解故事主要内容,然后细细品读,从而读懂人物,明白道理。师:说得真棒,总结得很好。
师:孩子们,读一篇童话是这样,读一本童话书也是这样,读更多的课外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理解人物形象,感悟世间真理。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只是上册,还有中册和下册等着我们去阅读。另外《格林童话》,叶圣陶先生的童话都非常美,而且耐人寻味。可别忘了去欣赏呀!
师:孩子们,童话就像是一扇窗,展现美好辽阔的视野。童话就像是一弯清流,洗涤疲惫尘垢的心灵。希望大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读更多的童话,更多的课外书。好吗? 生:好。
师:同学们,书可以让你神采飞扬,让你的思想天马行空。所以,我们要珍惜阅读。课件出示:珍惜阅读
珍惜阅读,阅读编入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珍惜阅读,阅读编入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愁,珍惜阅读,阅读编入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
珍惜阅读,便是珍惜人生的一分一秒,珍惜时间的一草一木。所以,让我们融情于书,以书感怀,醉在其中,其乐无穷。
师:配乐读
生:配乐有感情地齐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以书为友,以书为伴,以书为师,珍惜阅读,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板书 安徒生童话
读童话
读懂人物
3.读安徒生童话有感小学作文 篇三
清晨,我早早地起床,捧着《安徒生童话》,趴在阳台上欣赏着小意达的花儿们欢快的跳着舞,当看到爸爸买花儿回来时,我更会想起那英俊的花王和美丽的花后,他们翩翩舞姿那是多么美妙啊!
晌午,我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捧着《安徒生童话》,这时,我倾听到美丽的拇指姑娘的哭声,与是和小鱼儿一起咬断睡莲茎,救起了拇指姑娘。当我的手接触到火柴时,我会想起那位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真想张开双手,变成一双翅膀去保护她…。
晚上,我躺在床上,捧着《安徒生童话》,思索着海的女儿的悲哀,我沉沉的睡去了,梦见了王子终于知道是海的女儿救了他。当看到妈妈又为我买了一件衣服时,我就会想起皇帝的那件新衣,不由得笑出两声,心想,那位皇帝可真愚蠢啊!
4.小学生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篇四
安徒生爷爷的童话有很多都是取材于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或传说。并且采用了大量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流畅、自然、优美,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非常适合阅读与讲述。
安徒生爷爷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既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既有寓言,也有诗歌。让孩子们从头到尾全部阅读,这些作品显然不可能。
5.小学《安徒生童话》导读课 篇五
今天我看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书里有许多好看的故事,其中有一篇名叫《皇帝的新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个皇帝很爱美,每过一小时就换一件衣服,他的名声远近闻名。有一天皇宫里慕名而来了两个骗子,他们对皇帝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裁缝,一定能为你做一件全世界最美丽的衣服!”皇帝欣然同意了。每天两个骗子都在假装缝衣服,还说愚蠢的人是看不见衣服的样子。于是,所有被皇帝派去监工的人都不敢告诉皇帝真相,连皇帝自己也不愿承认其实看不见这件衣服。在皇帝举行游行大典的那天,他穿着“空气”衣服在大街上行走,人们议论纷纷。最后还是一个孩子说:“啊!皇帝没穿衣服在大街上行走。”大臣们才明白上了当。当皇帝回过神的时候,两个骗子已经逃走了。
通过这篇故事,我看到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我觉得无论欺骗别人还是欺骗自己都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做个诚实的人。
6.小学《安徒生童话》导读课 篇六
故事里的丑小鸭因为一生下来羽毛就是灰灰的,长得丑丑的,所以小朋友们和其他动物都不喜欢他,都欺负它,后来没办法就独自去流浪。寒冷的冬天里,它在丛林里受尽了折磨,也受尽了委屈。冬去春来,随着季节的变换,丑小鸭最终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飞上了天,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丑小鸭最后能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是因为它有梦想,它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从丑小鸭的故事中,我明白了“笨鸟先飞”这个道理,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为之奋斗,不能轻易放弃。所以,我要向丑小鸭学习,面对困难,不放弃,一定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二年级读《买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今天我读了《买火柴的小女孩》,这一本书让我体会到了在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可怜的小女孩。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大年夜的晚上,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安徒生爷爷写的生动具体,深深打动了我,书中情节让我深有感悟,不过,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当时人民的自私,只顾自己着想。这篇课文还能体现出当时的生活很贫穷,更体现了现在中国的发展迅速。
现在的生活并不像以前一样那样贫穷,现在的生活每一家基本都可以过上小康生活了,现在如果你躺在大街上卖火柴,肯定会有人看着你很可怜把这些火柴买了,这篇课文写的很生动。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的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世界著名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安徒生童话》,有许多篇目深受感染和启示,尤其是《丑小鸭》,感悟颇深,启迪三大。
丑小鸭出生时,由于他的体积太过庞大,很特别,一生下来便很丑,父母都讨厌他,兄弟姊嘲笑他,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鸭儿啄他,鸡儿打他,森林里的动物都看不起他。在寒冷的冬天,别的动物舒舒服服的过冬,可丑小鸭却不是,多少次丑小鸭被冻晕过去,丑小鸭为不被冻死,在冰上来回地跑。当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的时候,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个美丽的春天。他看见三只美丽的天鹅从树荫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丑小鸭认识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这一刻,丑小鸭知道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不懈奋斗,最终成为一只美丽的天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怕困难,努力进取,只要心中有梦,终有一天,会迎来美好未来。
同样,学习也是一样,只要奋发图强,坚持不懈,一定会搞好成绩。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教师,我想用我所学的知识浇灌给我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栋梁之才,即便不能成为栋梁之才,那也要清清白白做人。
我一定会加油的,努力实现梦想,向丑小鸭学习,学习他那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向着教师的目标奋斗。我相信我也会像丑小鸭一样,通过不断地努力,最终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暑假读《安徒生童话》的感想
《安徒生童话》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但结局大都是不圆满的。作者安徒生用这种独特的写法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雏菊》《皇帝的新衣》......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最让我难忘: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一个小女孩在街头,一辆车闪过,女孩的一只鞋掉了,调皮的男孩又把另一只鞋抢走了。女孩躲在角落里,她又不敢回家,因为她身无分文(没卖出火柴)。她点亮一根火柴,在微微光中,出现了一个大火炉,火柴儿灭,火炉儿消;又一根火柴被点亮,出现了诱人的大餐,火柴儿灭,大餐儿消;再一根火柴被点亮,去世多年的奶奶重现眼前,女孩拥入奶奶的怀抱去了天国,那里衣食无忧......读完故事,我的眼睛湿润了,多可怜的小姑娘,我多想把她接到我家来,让她分享我的新衣,每天带她一起上学,她笑起来一定很美!
《安徒生童话》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人要讲诚信;把握方向,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读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那诗一般的语言,和那或是凄美动人,或是欢快明朗,或是蕴含哲理的故事所吸引,不禁感慨万千。
就拿其中的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吧。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19世纪那黑暗的年代,因为穷,她只有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因为窗,她在大年夜吃不 到香喷喷的,肚子里塞满了梅子和苹查的烤鹅;因为穷,她感受不到铜火炉的温暖;因为窗,她没有一棵挂满彩色画片的圣诞树。小女孩的一生是多么可悲啊!没有 温饱,没有疼爱,甚至没有快乐!
对于小女孩所经历的苦难,我表示同情与无奈。小女孩实在是太可怜了!作为一个孩子,她没有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陪伴她的,就只有她只能是那无尽 的黑暗与痛苦。对于小女孩来说,只有天堂才是解脱她痛苦的地方,可天堂真的存在吗?不,不存在,那只是人们美好的幻想,所以小女孩真正死后,也不能过上幸 福的生活,也许,小女孩只是做了个很长很长的“美梦”,自己在这个美好的“梦”中活得很开心、很自由,再也没有了贫穷的束缚。和小女孩比起来,我幸运多 了。我出生在崭新的21世纪,不仅吃饱穿暖,还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家里,我得直就是个“小皇帝”,爸爸宠着我,妈妈惯着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做什 么都可以。这都是因为爸爸妈妈爱我,我是他们唯一的女儿,不疼我疼谁?想到这儿,我更加替小女孩感到心酸了,唯一疼她的奶奶去世了,爸爸被贫穷急错了头脑 只知道打骂她,她多可怜啊!孤苦伶仃的,要是换作我,我肯定不爱三七二十一的逃到其他地方去,可是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她能逃到哪里呢?唯有死亡。相比之 下,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吗?
7.小学《安徒生童话》导读课 篇七
说起《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但你们对安徒生了解吗?我给大家介绍一些,他是一位诗人、哲学家、思想家和民族主义者。这些因素结合一起,促使他的童话成了不朽的篇章。
其中《海的女儿》这篇文章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海的女儿”是作者安徒生写的童话中的主人公。她生活在海里,是一条美人鱼。她可以在海底世界自由自在地度过三百多年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无忧无虑的一生。她的寿命比人类要长好几倍,但是她却是一个低级生物,没有人类特有的那种“不灭的灵魂”。为了获得这个灵魂,进入生命的较高境界,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忍着痛把自己的鱼尾换成一双人腿后,便喜欢上一个人间王子,希望通过那个王子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王子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她得希望破灭了。若她再想成为“海的女儿”,就得在王子结婚的早上,用尖刀刺进他的胸膛,让他的热血流到她的腿上,这时她的双腿就能变回鱼尾,回到她的家人中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她这样对生命的追求,打动了很多人读者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在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勇敢的去面对。还要为他人着想。这才是人生的追求。安徒生的童话里有很多优美的故事,能让我们得到启发教育。我喜欢《安徒生童话》。
8.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比较 篇八
格林兄弟和安徒生兄弟其实是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童话作家。(格林1785~1863,安徒生1805~1875),由于同属于欧洲国家而安徒生又热衷于旅行(从1840年开始安徒生共旅行经过29个国家,旅行为安徒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安徒生大部分童话完成于这个时期),所以其实产生这些童话的背景其实是相同的,即法国大革命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并成为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基础,同时民族之情扩大为对本土文化、艺术的保存与研究。
此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因此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中的主角并不局限于公主,王子和骑士,其中小资产阶级的手工业者如磨房主,裁缝,鞋匠,铁匠占据很大比例,此外士兵也成为许多童话中的主角,应该于19世纪初期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大量斗争不无关系。
若要比较他们童话的不同之处,我想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进行:童话的来源,童话内容以及童话最终带来的意义。
童话的来源方面,格林兄弟的童话主要来自对民间传说的搜集,当时德国文化里复古思想严重,许多学者纷纷加入到对民间故事的挖掘整编中,格林兄弟对此更是不余遗力。恩格斯曾说过在德国的西北部仍然有一望无际的旷野,雨夜中掠过的闪电等让人内心忧伤的景象,这都是产生格林童话的地方,并保留了童话中的遗迹。
而安徒生则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国家,他的童话多来源于自己的创作。《安徒生传》中的说法是有一天安徒生认真地思考谁最需要他为之写作,他的答案是丹麦的孩子。特别是穷苦的孩子。因为他曾经寂寞过,没有上学的机会,没有玩具甚至没有朋友。为了使这些孩子凄惨的生活有一点温暖,他要带给他们美好的东西,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他就要为他们写些美丽并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他觉得最能表达他的这种意念的文学形式就是童话,并因此开始了童话的创作。
童话来源的差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童话内容的区别。《格林童话》源于民间,因而以通俗、质朴见称,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掬,滑稽可爱。在格林童话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与浪漫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故事既有真实性,又有梦幻感。语言上朴实无华,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读来令人备感亲切。
而安徒生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属于“人造童话”,而安徒生童话由于文学性和艺术性过强,更多时候看起来并不像是将童话艺术话,而是将文学作品赋予童话的气息。
因此这些内容的区别也带来了意义上的区别:童话主要面向的读者是儿童,因此质朴的格林童话贴近童话本身并为广大儿童所喜爱,安徒生的童话也许有一部分不能为儿童所完全领悟,但却赢得了更多的成人读者。格林童话里充满了喜剧和奇迹,而安徒生童话则充满了对信仰和灵魂的赞美。
格林童话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士兵、长工等。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鞭答、讽刺后者。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而安徒生童话里不乏此类作品,但流传更远意义更深重的则是一些充满诗意、幻想和信念的作品,如〈海的女儿〉里人鱼公主为了成为人以及对王子的爱却最终不能陪伴王子,投身大海化作泡沫。整个故事里蕴藏着的安徒生对人间的爱,对人这种高等动物的热切希望。丑小鸭最终变成白天鹅则歌颂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而《没有画的画册》和《光荣的荆棘路》则集中地表现出他所歌颂的这种诗情。这实际上是安徒生童话的“灵魂”。在所有安徒生的童话中,人们可以发觉这种诗情,不时忽隐忽现地发出闪光。
此外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有取的是在这方面两者也各不相同。格林童话的消极意义在于过多地夸大在成功中的非努力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美貌和运气。据说西方许多父母给小孩讲格林童话时总要告诉他们美貌并不是决定因素,最后主人公的成功和自己的善良与努力息息相关,可以看出格林童话里的“以貌取人”相当严重。此外格林童话里许多成功都是靠运气(靠宝物,魔法等)这与故事的背景(资产阶级爆发户一般的崛起)有关,但终究有着否定努力的消极意义。
美国有关学者研究了著名童话作家格林兄弟所写的168个童话,包括《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及《糖果屋》,差不多所有童话都提及外表,平均每个童话提及14次,而且每五个童话中,就有一个会将丑陋与邪恶连在一起,丑陋者经常成为被谴责的对象。而夸大成功中的运气成分在格林童话中更是不胜枚举,〈傻瓜汉斯〉,〈三个幸运儿〉,〈好交易〉等童话里一些缺乏成功基本条件(地位,财产甚至智商!)的主人公不依靠任何努力仅靠运气便取得巨大成功。
安徒生童话里虽然也有类似的缺点,但并不严重,安徒生童话的消极意义在于悲剧性的故事不在少数,其中充满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忧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这应也与他的生活背景有关。弗兰克曾写过〈忧郁的丹麦人--一个真实的安徒生〉。文中的安徒生一生相貌丑陋不敢谈婚论嫁最后被指责为同性恋,他一生梦想着出人头地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他并不是一位文学巨匠,虽然他的童话给是全世界孩子最好的礼物。
安徒生早期的作品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等),而后期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其实也是一个唯美的作家对美产生怀疑并越来越忧郁的过程。
9.安徒生童话与格林童话之异同 篇九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这两本书应该是市面上最流行的两部童话集子,但是他们从根底上是不同的,那么大家了解哪些了呢?
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比较
格林兄弟和安徒生兄弟其实是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童话作家。(格林1785~1863,安徒生1805~1875),由于同属于欧洲国家而安徒生又热衷于旅行(从1840年开始安徒生共旅行经过29个国家,旅行为安徒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安徒生大部分童话完成于这个时期),所以其实产生这些童话的背景其实是相同的,即法国大革命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并成为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基础,同时民族之情扩大为对本土文化、艺术的保存与研究。
此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因此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中的主角并不局限于公主,王子和骑士,其中小资产阶级的手工业者如磨房主,裁缝,鞋匠,铁匠占据很大比例,此外士兵也成为许多童话中的主角,应该于19世纪初期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大量斗争不无关系。
若要比较他们童话的不同之处,我想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进行:童话的来源,童话内容以及童话最终带来的意义。
童话的来源方面,格林兄弟的童话主要来自对民间传说的搜集,当时德国文化里复古思想严重,许多学者纷纷加入到对民间故事的挖掘整编中,格林兄弟对此更是不余遗力。恩格斯曾说过在德国的西北部仍然有一望无际的旷野,雨夜中掠过的闪电等让人内心忧伤的景象,这都是产生格林童话的地方,并保留了童话中的遗迹。
而安徒生则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国家,他的童话多来源于自己的创作。《安徒生传》中的说法是有一天安徒生认真地思考谁最需要他为之写作,他的答案是丹麦的孩子。特别是穷苦的孩子。因为他曾经寂寞过,没有上学的机会,没有玩具甚至没有朋友。为了使这些孩子凄惨的生活有一点温暖,他要带给他们美好的东西,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他就要为他们写些美丽并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他觉得最能表达他的这种意念的文学形式就是童话,并因此开始了童话的创作。
童话来源的差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童话内容的区别。《格林童话》源于民间,因而以通俗、质朴见称,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掬,滑稽可爱。在格林童话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与浪漫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故事既有真实性,又有梦幻感。语言上朴实无华,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读来令人备感亲切。
而安徒生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属于“人造童话”,而安徒生童话由于文学性和艺术性过强,更多时候看起来并不像是将童话艺术话,而是将文学作品赋予童话的气息。
因此这些内容的区别也带来了意义上的区别:童话主要面向的读者是儿童,因此质朴的格林童话贴近童话本身并为广大儿童所喜爱,安徒生的童话也许有一部分不能为儿童所完全领悟,但却赢得了更多的.成人读者。格林童话里充满了喜剧和奇迹,而安徒生童话则充满了对信仰和灵魂的赞美。
格林童话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士兵、长工等。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鞭答、讽刺后者。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而安徒生童话里不乏此类作品,但流传更远意义更深重的则是一些充满诗意、幻想和信念的作品,如〈海的女儿〉里人鱼公主为了成为人以及对王子的爱却最终不能陪伴王子,投身大海化作泡沫。整个故事里蕴藏着的安徒生对人间的爱,对人这种高等动物的热切希望。丑小鸭最终变成白天鹅则歌颂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而《没有画的画册》和《光荣的荆棘路》则集中地表现出他所歌颂的这种诗情。这实际上是安徒生童话的“灵魂”。在所有安徒生的童话中,人们可以发觉这种诗情,不时忽隐忽现地发出闪光。
此外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有取的是在这方面两者也各不相同。格林童话的消极意义在于过多地夸大在成功中的非努力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美貌和运气。据说西方许多父母给小孩讲格林童话时总要告诉他们美貌并不是决定因素,最后主人公的成功和自己的善良与努力息息相关,可以看出格林童话里的“以貌取人”相当严重。此外格林童话里许多成功都是靠运气(靠宝物,魔法等)这与故事的背景(资产阶级爆发户一般的崛起)有关,但终究有着否定努力的消极意义。
美国有关学者研究了著名童话作家格林兄弟所写的168个童话,包括《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及《糖果屋》,差不多所有童话都提及外表,平均每个童话提及14次,而且每五个童话中,就有一个会将丑陋与邪恶连在一起,丑陋者经常成为被谴责的对象。
而夸大成功中的运气成分在格林童话中更是不胜枚举,〈傻瓜汉斯〉,〈三个幸运儿〉,〈好交易〉等童话里一些缺乏成功基本条件(地位,财产甚至智商!)的主人公不依靠任何努力仅靠运气便取得巨大成功。
安徒生童话里虽然也有类似的缺点,但并不严重,安徒生童话的消极意义在于悲剧性的故事不在少数,其中充满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忧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这应也与他的生活背景有关。弗兰克曾写过〈忧郁的丹麦人--一个真实的安徒生〉。文中的安徒生一生相貌丑陋不敢谈婚论嫁最后被指责为同性恋,他一生梦想着出人头地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他并不是一位文学巨匠,虽然他的童话给是全世界孩子最好的礼物。
安徒生早期的作品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等),而后期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其实也是一个唯美的作家对美产生怀疑并越来越忧郁的过程。
10.小学《安徒生童话》导读课 篇十
《安徒生童话》是我在暑假里看的第一本书。这本书把我把我引入梦幻般的世界。书中有很多的小故事如:《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收获很多。
《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相信了两个骗子,骗子说愚蠢的人是看不见他们织出来的漂亮的布。两个骗子在织布机上装模作样的织布。过了几天,皇帝让两位大臣去看看,两位大臣不想让别人说自己愚蠢,就说织出的布很漂亮。于是皇帝也不想让大臣说自己愚蠢,就让骗子把织好的布做成“衣服”。骗子拿了财宝得意地离开了皇宫。皇帝穿着这件“衣服”出去了。百姓们都夸耀皇帝的新衣服,可是只有一个小男孩说:“皇帝根本就没穿衣服。”这句话一下子传开了,这时人们才一起说:“你没穿衣服”。
读完这个故事我在想,皇帝、大臣怎么会被别人骗呢?我想了好久都想不明白。我就问妈妈,妈妈告诉我,那些大人呀全都是虚荣心做的怪。只怕别人说自己愚蠢,心甘情愿地被别人骗,也心安理德去骗别人。
【小学《安徒生童话》导读课】推荐阅读:
安徒生童话的小学生读书笔记07-21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01-07
安徒生童话11-27
《安徒生童话》有感02-03
安徒生童话夜莺02-17
安徒生童话阅读教案01-31
安徒生童话《阳光的故事》06-08
《安徒生童话》教学设计06-18
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09-29
读书卡(安徒生童话)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