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计划(9篇)
1.学校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计划 篇一
学校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方案一:学校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为了积极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省时高效减负的目的,我镇特制定“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研室提倡的高效课堂为指导,积极改革教学突出改革教学的重点,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努力创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要质量。
二、活动目标:
排查课堂中的低效因素,解决课堂中的低效问题,使课堂教学高效、活泼,教师教的到位,学生学的轻松,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清晰,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课堂目标达成率高,真正实施高效课堂。
三、实施措施
第一阶段:(9月上旬)组织讨论阶段。
组织教研室人员,讨论高效课堂的含义,明确课堂高效的重要性,指导可行的的措施。
第二阶段:(9月中旬)调研排查阶段。
1、教研室人员走进各完小,深入课堂。一是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意识及教学设计和环节的落实寻找低效因素,二是从学生学习习惯上寻找抵消因素。
2、查看教师教学过程的其他环节。如导学案修改的实用性,作业设计的针对性,辅导的目的性等,从这些方面发现影响课堂的抵消因素。
3、调查各学校的教学管理,从学校的督查到学习教研活动的开展,从学校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到学校对老师的考勤等进行周密的了解,从中发现学校管理对高校课堂的影响。
第三阶段:(9月下旬)分析研究阶段。
1、汇总调研排查结果,归纳抵消因素,分析抵消因素形成原因。
2针对低效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方案。
第四阶段(9月下旬以后)问题解决阶段。
经过前两方面的努力,根据发现的问题,我们制定有效的解决问题、落实高校课堂的整改方案,注意从一些几方面着手。
1、抓实学校管理,为打造高校课堂提高有力的保障。
(1)学校要抓实抓严教学督查,发挥学校督查的指导和督促作用,及时纠正一些高校课堂的因素。教学过程督查要做的“实”和“严”。“实”,指督查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自欺欺人,讲究实效,将平时督查作为学期末上报综合评估的唯一依据;“严”,指应严格要求,对教学常规是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严格执行标准,严肃对待出现的问题,从严提出整改要求,不搪塞,不宽容。
(2)学校严格执行教学秩序,确保建设用足课上40分钟的。严格考勤,严格执行后可制度,严格控制坐讲,严格杜绝课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学校实行巡课制度。
(3)学校要加大教学设备的投资,为教师上课提供有利条件。一是确保现有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时维修电教、农远设备;二是购足备齐教师教学必备的教参等教学资料和最实用的教具如小黑板等,小黑板要确保每位教师一套。
2、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解决课堂是普遍存在的低效问题。
(1)各科针对课堂上低效因素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会,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教研员的引领作用解决问题。如语文学科开展低年级写字专题研讨会,解决学生识字写字耗时多,效果差、数学潦草的问题;开展>作文教学研讨会,解决课被遗忘,学生写作能力差的现象。数学学科开展图形教学研讨会,以解决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够的问题;常识课利用目标教学,开展当堂达标,减轻学生负担,以提高常识课的成绩。英语学科则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主题开展专题研讨,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让它们走在高效课堂的前沿。一是骨干教师执教公开课,为全镇教师作出示范,从而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二是骨干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以带动教师们积极解决低效问题,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目的。
3、落实大集体备课制度,为开展高效课堂搭建平台。导学案是骨干教师智慧的结晶,使用教师只要认真研读,用好导学案,也能上出精品课,实现高效的目标。所以落实大集体备课制度仍是解决低效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1)组织大集体备课,引导老师研读教材,研读导学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充分备课,解读教材,只要心中有“书”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2)上好先导课,在大集体备课时,利用活生生的课例引导教师用好导学案,实现互相学习,自我超越,以提高课堂效率。
4、进行课题立项,专题研究影响高效课堂的问题。针对单位、个人、和教研室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采取课题立项的办法,进行长期研究。如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校习惯、讲练结合的课堂实验等。
总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和改进的过程,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不懈的发现问题,持之以恒的解决问题,才能渐渐向高效课堂靠拢,以真正实现高效课堂这一目标。
方案二:学校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规范办学、减负增效的背景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坚持“低起点、小步走、多互动、求高效”的教学思路,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加强研究,极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总体目标
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构建“四环互动模式”的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能力和品质,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领导小组
组 长:夏xx(校长统领全局,负责蹲点初中文科组)
副组长:卞xx(副校长分管教学,负责蹲点小学文科组)
丁xx(副校长后勤保障,负责蹲点初中理科科组)
成 员:黄xx(教务主任主管教学,负责蹲点初中文科组)
王xx(教科室主任分管科研工作,负责蹲点初中理科科组)、刘xx(安全室负责师生的安全,负责蹲点初中理科科组)
袁xx(德育室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负责蹲点英语组)
王xx(教务副主任负责小学日常事务,负责蹲点小学理科组)
高xx(总务处负责后勤保障,负责体卫艺工作)
王xx(初中文科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初中文科教研活动)
张xx(初中理科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初中理科教研活动)
王xx(英语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中小学英语教研活动)
刘xx(小学文科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小学文科教研活动)
程xx(小学理科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小学理科教研活动)
四、改革策略
思路:低起点、小步走、多互动、求高效。
模式:四环互动模式(感悟教材、交流展示、释疑拓展、应用提高)。
要求:目标具体化、问题层次化、巩固当堂化、知识要点化、情景生活化。
过程:三步(课前、课中、课后)
四段:(课中1152四段模式):即以5分钟为单位,按作业评点(5分钟)、教师讲解(5分钟)、互动展示(25分钟)、测评反馈(10分钟)的时间分配比例进行组织课堂教学。
五、具体方案
(一)课前:实行“两案制”备课,分别设计导学案和教案。由于我校教师资源有限,小学部6个年级,13名老师,初中部5个班,19名老师(行政领导全部代课),教师任务重,实行“两案制”备课有一定的困难,固以备教案为主,4月份前2周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某一学科尝试编一课导学案,教导处、教科室审核后,全校推广。
导学案的设计要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集体研究,在“学”字上狠下功夫,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学有目标,心中有数。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主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梯度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学习目标、知识构成、学法和自检、技能训练、当堂达标检测、学习小结和课外作业。
(二)课中:(1152四段模式):
作业评点(5分钟)、教师讲解(5分钟)、互动展示(25分钟)、测评反馈(10分钟)
(三)课后:
鼓励学生及时巩固本节所学内容,完成下一节导学案中的预习任务,针对自己的学力情况以及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自主选择巩固作业,目的是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要求独立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六、实施措施:
1、教师管理要求:
(1)组织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开阔教师眼界,认真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任务要求,认真思考如何在规范办学的前提下实施有效、高效课堂教学。认真组织各类业务能力过关考核和基本功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改意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2)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以《新课程标准》和《改革发展纲要》为依据,参照外地可行经验,经过反复研讨,制订出符合课改要求和校情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
(4)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
(5)开展“高效教学在课堂”的系列活动。一是把“人人上一节好课”活动与行政领导推门听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优课率;二是通过校内研讨课、公开课、优质课等努力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和教学模式;三是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努力形成研究有效教学的科研氛围;四是以“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和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评选为抓手,培养更多名优教师,为有效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学生管理要求: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学习。了解自己的基础和现状,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不要好高骛远,有进步就行。要脚踏实地地干,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相信这种方法一定能使自己成功。
(2做好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重点是如何使用导学案,对于高效课堂的各个环节,学生应该分别完成什么任务,使学生很快适应学习环境,确立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课前预习本,课中记录本、草稿本,课外作业本、错题集。
(3成立学习生活小组,明确分工。便于合作、探究。每组设小组长、中心发言人、各科代表。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采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学兵。先会的同学要向其他同学阐明自己的观点、想法、为什么这样做等。
(4)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对各组的成果展示、小组讨论气氛、课堂达标检测等从知识、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动作语言各方面进行评价。深入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活动,使各小组充满竞争力、活力和激情。
3、加强对“高效课堂”实施的管理
(1)强化“高效课堂”的领导。教研组长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把脉会诊,寻找课堂教学的症结所在,研讨改进办法,然后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出优秀的教师举行示范观摩课,引领部分相对薄弱的学科和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2)改进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评价课堂教学是不是高效,主要是看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水平较以前的提高情况;看教师教学案的实效性和使用情况;看教师的堂堂清检测及反馈矫正情况,看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掌握运用了多少:看学生在课前、课后给予了课堂多少支持。一句话,评价的着眼点是看学生,而不是看教师。
(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学校将加大对教学管理的常规监控,推行精细化管理。一是不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集体备课、教案检查、作业辅导检查等制度,加大集体备课、教案、听课和评课的检查力度;二是完善学情调查制度,每月定期进行学情调查,了解教情、学情。三是完善教学常规监控制度,求精、求细、求实,实现全方位覆盖,从各个环节监控课堂教学。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加大奖励力度,对能够积极投入课改和教科研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二是加强教育技术设备的改善,提高教育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装备水平。三是增强信息投入,千方百计加强文字资料、各种教学软件资料、网上有偿教学资源和外地名校之间的信息搜求工作。四是加强教师培训投入,让更多的教师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掌握课改中更加前卫的信息。五是加强硬件投入,努力改善教师的办公、生活条件,使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方案三:学校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标,以大力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领导,分步实施
1、镇中心学校成立推进高效课堂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成万平
副组长:欧立华、张金辉
成 员:任海波、何立春、黄利亨、蔡伟强、胡勇、陶智勇、黄绍刚、赖玉华、何建武、王跃辉、杨小平
2、宣传发动,统一思想。首先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旨在动员、讨论,形成共识;然后,要求每位教师就学校推进高校课堂写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在学期末进行汇总、评比,并对质量较高的教师给予表彰。
3、层层推进,分步落实。
①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研究课案如何编写、使用、及使用后反思与提升,作业如何选编,预习作业的设计等。
②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研究授课流程,严格按照课堂教学模式授课。
③其他教师按照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上课,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过关听课,对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帮助,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4、各学校在3月份开展全员“高效课堂”校内赛课,4月份镇中心学校组织全镇教师“高效课堂”赛课,5月份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全县的“高效课堂”赛课。
三、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检验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效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高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四、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
1、教学设计精当。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
2、讲课精炼高效。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3、主体作用发挥。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4、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
5、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90%以上的学生喜欢学科教师并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6、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反馈练习当堂完成率100%,正确率90%以上;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成功喜悦的学生达95%以上。
五、规范教学行为
1、教案的书写除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外,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学情研究,方法指导,规律的揭示,应注意的问题和讲授语言的精练设计等方面。
2、每节课前给学生印发导学案。导学案包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相关练习,学习过程及方法。
3、课堂教学采用五步教学法,即目标、自学、讨论、答疑、小结。
4、教师在作业布置和检查上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训练为主线”的作用。
5、做到“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评。精选,即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选编习题上要精。精讲,即教师在授课时要讲重点和难点,教学语言要“精”。精练,即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习题要“精”。精评,即教师在讲评作业和试卷时要“精”。
6、时刻抓好备、上、批、辅、考、评六个环节,环环相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7、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始终如一地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科学地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想学、会学。
六、实施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
1、、开展“高效课堂新模式”的创建活动。在全校开展以提高课堂效益为主旨的“高效课堂新模式”的创建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高效课堂新模式的研究和岗位练兵活动。创建活动瞄准一个目标——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贯穿一条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三个转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摒弃四个无效的训练——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讨论(互动)、无效的训练。课堂教学要富于激情,要把学习方法的引导作为重要的目标,引领学生科学地读书、思考、审题、解题,让学生学会学习。每个教师每学期在学校至少上一节高效课堂的展示课,并接受一次学校组织高效课堂的随机检查。通过创建活动,使80%以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教得灵活、学得轻松、当堂训练、当堂落实”。
2、构建科学的课堂评价系统。学校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与评价,建立一个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方法是以教师自我诊断与同伴互助为主的高效课堂发展性评价。学校将为每个教师建立课堂教学的评价档案。
3、建立高效的>教学反思机制。学校要积极引导并大力推行教后反思,要求每个教师每课、每单元教学结束后写>教学反思笔记,每学期写一份教学反思报告。把写教学反思,记录反思问题,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学校每学期要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进行一次检查并于每学期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进行展评,评选优秀的教学反思笔记和教学反思报告。
七、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措施
1、实施随堂听课制度。校长及时汇总其他人员听、课情况进行点评,至少两周详细点评一次。课堂教学评价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并将评价等次与教师考核,试行“一谈二警三停”制度。一谈,对第一次课堂教学不合格者,校长或教导主任必须与其谈话,指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一周后重听随堂课。二警,对第二次再不合格者,要在教研组或学校予以警告。三停,对第三次仍不合格者,停课反思,全程接受优秀教师专题辅导。
2、加强教师培训。以课程改革为重心,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充分发挥研训一体效应,促进教师发展提高。
3、教务处充分行使职能,对教师教案,教师每天的上课、办公、自习课、布置作业、导学案使用等教学常规进行监督检查,每月检查一次,对违反教学常规的行为,一律严肃处理,严重者按教学事故论处,记入其个人业务档案。
4、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听课、评教、考试、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情、学情,每月进行一次>总结,并在全体教师大会上通报近段时间的教学常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和学校的具体要求。
方案四:学校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咸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进一步深化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在全区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施内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1)备内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3)备训练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具体策略:
抓实集体备课。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备制度落到实处。
2.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
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1)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6)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然,高效课堂教学环节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以上六条外,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问题、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问题、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与学生主导地位的实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课堂教学细节问题等等,都值得去认真研究。
具体策略:
(1)创新教研课。本学期一人至少一节优质课,以“高效课堂”为主题,拉开过程,展示成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落实教学反思。本学期要求老师将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案例与反思写在教师笔记上,每学期10篇,每篇字数不少于100字。
3.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4.提高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补差的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具体策略:
具体策略: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实施高效的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充分体现发展性。实施建议
1、各年级组和教师根据本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有效教学专题研究,广泛学习,统一思想,加深对实施高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教导处、备课组及时制订与高效教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是常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高效运行,确保有效教学顺利推进。
3、加强教学常规考核的力度。根据区局下发的《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中的重点内容,大力加强常规管理考核,坚持月检查考核制度,严格考核,与奖励挂钩,认真向教师反馈考核情况,促进整改提高。
4、备课组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活动方案,进一步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的的水准。
2.学校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计划 篇二
一、教师培训方式变革
要转变教师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 非一日之功, 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校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 我们在建构学校的管理体系、教学模式体系之前, 必须建构教师新的教育理念, 形成教师全新的、科学的教学思想。怎样让教师转变?教师如何才理解高效课堂并最终接受高效课堂, 实践高效课堂?这是所有学校课改初期都要面对的难题, 解决此难题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实施体验策略, 对教师进行阶段性体验式培训。
体验策略简言之就是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效课堂体验活动, 培训者通过精心创设培训情景, 围绕培训主题, 让受训者身临其境, 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事实证明, 教师即使通过媒体、报刊、广播、会议等学习方式知道许多关于高效课堂的诸多理论和做法, 也不会轻易接受, 因为教师们认为那是在作秀、演戏, 他们一点都不会怀疑自己的“传统教学观”, 并对自己的“能说会道”充满信心。“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干”, 要让教师们领悟“高效课堂”, 解开心结, 学校要针对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导学案编制与使用、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课堂操作流程等内容给教师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培训。教师在学习和培训过程中的体验, 有助于其认知高效课堂构成要素在课堂的作用, 体验高效课堂带来的美妙感受, 并慢慢接受高效课堂理念, 渐渐学会操作课堂, 最终娴熟驾驭课堂, 形成自己的风格。
学校对教师的体验式培训, 要科学规划, 合理安排, 分阶段进行, 突出指向性和实效性。
第一阶段是观念更新培训, 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与教师角色的培训。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 而在于相机诱导。”通过培训, 让教师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 把握好教师的“五导”角色:勤于“督导”, 变懒学为勤学;善于“诱导”, 变苦学为乐学;巧于“引导”, 变死学为活学;妙于“疏导”, 变难学为易学;精于“指导”, 变学会为会学。
第二阶段是课堂教学操作流程培训, 即对“预习 (独学) 、合作探究 (对学、群学) 、展示点评、质疑补充、当堂检测、小结反思”等各个环节的把握与操作进行培训。
第三阶段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训, 即对如何激发学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进行培训。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 赞扬学生的一切结论, 保护激励学生的一切创造欲望与尝试。树立“以生为本”和“以学为本”的观念, 教师既要做到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又要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第四阶段是课堂诊断培训, 即对实施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走进课堂、深入师生中进行调研, 对学校课改各环节进行有效评估, 把课堂中负效、无效、低效的做法及因素进行梳理、归纳, 分析成因, 制定措施, 开展针对性培训, 对突出性问题及认识误区进行纠正。
第五阶段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培训。不同的学校, 地理环境、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基础不同, 不同的学科, 教学方法不同, 就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 教学方法也不一样。但每一所学校, 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建构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 内化为师生的共同课堂契约, 是高效课堂深化的隐性力量。
二、管理机构变革
学校管理机构的变革, 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是学校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保障, 是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学校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与各职能机构正常行使职权是新课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和改革现状, 对管理机构设置在延续传统的同时, 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变革,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通过此结构图可以看出, 我校管理机构的变革, 简称“三办五中心”, 与以前的机构相比有了较大改变:一是管理的落脚点是师生, 管理的宗旨是学校发展 (师生得到发展) ;二是实行多向管理, 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立体式与扁平式管理相融合, 形成网络化管理, 体现人本意识, 充分发扬民主;四是管理的全员性, 全校师生人人都是管理者, 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五是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质量意识;六是实施管理目标任务化, 任务菜单化, 菜单责任化, 做到人人有目标, 人人有任务, 人人有责任。
三、管理机制变革
学校管理资源, 就是教师与学生。学校应充分挖掘与利用师生资源, 创新管理机制,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捆绑式”评价把学校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通过师生所展现出来的气质 (道德水准、课堂氛围、阅读生活以及行为方式) 来呈现, 形成内聚、开放的学校组织文化, 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
1.管理方式变革:精细化管理
黑格尔说:“上帝惊叹细节。”教育是一门行为哲学, 管理是一种细节文化, 人格渗透在细节里,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 一种文化。山不拒细壤, 故能成其高;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 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 缺少的是对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精细化管理”具体说来, 就是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常规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落实责任管理。将管理活动的重心下移, 从学校领导到各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 力争做到管理活动“严、细、实”, 达到人人有管理、处处有管理、时时有管理、事事有管理的局面。要求管理人员和教师在日常管理中, 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 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 每一个步骤都要精致, 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 以精准的标准落实每一项工作。简单说:把别人不善于做、不屑于做的事情, 做到近乎完美。如果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能精心, 每一个环节都能精细, 那么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就都是精品。
学校精细化管理机制的创建, 重点是人管人、人管事、人管物机制的建立, 管理的重心要由学校领导下移到年级组、备课组和班级组, 实行全员组长制度。这里所说的班级组不同于班级, 班级组是全班学生和全体任课教师的集合体。年级组长是一个年级所有学生和教师的管理者, 备课组长是一个备课组所有教师的管理者, 班级组长 (不全等于班主任) 是这一个班学生和这个班所有任课教师的管理者。对每个年级组、备课组和班级组的管理都设置有若干管理子任务, 每项子任务都制定了管理要实现的目标, 每一个子任务的管理都有一名教师或者学生担任组长, 子任务的划分要根据教师数和学生数而定, 确保每一名教师和学生均担任不同管理任务的管理组长。例如:一个班级组的组长除班级组组长外可设教案组组长、课件组组长、反思组组长、作业组组长、纪律组组长、宣传组组长、水电组组长、安全组组长、财产组组长、卫生组组长、礼仪组组长……等。每个组长岗位的职责和奖惩 (可称法律) 由所有组员按照要达到的目标讨论制定, 每个教师或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 申报竞聘。通过实行全员组长制度, 一是使学校的管理力度加大, 管理力量增强, 各项工作由一个人独管变成多人齐管;二是团队中组员之间利害关系密切, 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 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
2.评价机制变革:“捆绑式”评价
我校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 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奖惩机制, 虽然许多教师都积极投身到新课改中来, 可是总有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为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课改工作, 全面实施课程改革,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不让一个教师落伍, 学校在教师评价机制上主要采用“捆绑式”评价。
“捆绑式”评价, 就是在对备课组的工作进行评价时, 把备课组中每个教师的得分加在一起, 将各备课组平均分进行比较。操作方法是按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 由学校和教师按照学校的总体目标, 共同讨论制定备课组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责任, 备课组长将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到组内的每个教师, 由学校职能部门对每个教师按其履行职责情况和完成目标情况进行评价 (占教师个人综合评价结果的50%) , 把各备课组内的每个教师的评价分相加除以备课组内的教师数得到的分数在备课组间进行比较, 用各组的平均分来评价备课组 (占教师个人综合评价结果的50%) 。为了教师重视“捆绑式”评价的实施方案以及操作方法, 学校在黑板上展示出预先设计好的备课组评价表, 表中清楚地显示出了每月每个备课组和每个组员的得分情况。
对照表格, 教师们会发现, 各个备课组中每个成员的成绩高低不仅影响本人也会影响本组的成绩, 进而不仅影响本人在本组中的名次而且也直接影响本组在全校中的名次, 会让每一个教师产生一种“组兴我荣”的感觉。
通过采取“捆绑式”评价, 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 让每个教师时刻感受到自身的责任, 从而调动每个教师实施高效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校实施高效课堂的氛围越来越浓, 教师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
四、学校文化构建
对学校管理来讲, 通过学校文化的陶冶、激励以及学校文化管理思想、理念、制度的实施, 努力形成师生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群体发展相和谐, 以内在激励为主, 自强自律、自觉奋斗、自觉奉献的人文管理模式。它是一种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相结合的人本管理, 是当今学校管理理念变革的目标, 是学校管理的制度创新, 是学校师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 也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牢固确立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激励人、关心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人本思想, 弘扬人文精神, 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管理效应, 逐步使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成为自觉的理念和行为, 构建学校文化体系, 使之慢慢形成学校的精神与灵魂, 达到一种没有外在管理而学校仍然能良性运转的崇高境界。
五、结语
3.学校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计划 篇三
关键词:美国;午餐计划;问题;对策
一、“计划”实施的背景
美国最早的午餐计划开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午餐计划尚不完善,只是热衷于慈善的私人或学区的委员会为营养不良的孩子们提供午餐。直到1904年,罗伯特·亨特写的《贫穷》一书的出版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产品价格猛增,而产品相对过剩,学校的学生却在饿着肚子上课。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1935年联邦政府成立了旨在向贫困人员提供在公共事务工程中就业机会的“工作促进管理委员会”,简称WPA。参与学校午餐计划的学校与WPA签订协议后,即可雇佣大量的失业人员到学校工作。次年,美国会通过了《公法320》,旨在通过政府采购过剩的商品捐给学校,这样学校就能以低于市面的价格买到更多的食物。由此,学校午餐计划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
二、“计划”实施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社会各方认为美国政府以食品形式提供援助导致了孩子的肥胖
面对此问题,农业部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首先补偿学校提供午餐的成本,为计划参与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提供额外的收益。其次,农业部直接捐赠商品(为了促进国内农业发展必须产自国内)给那些提供午餐的学校。再次,为满足营养目标,计划之初规定了以食物为基础的膳食的具体数量。
除了农业部,各学区学校也在致力于改善学生餐的营养成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问题二:“计划”管理方面
准入和注册户信誉度等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
1.家庭提供的错误报告。主要是家庭提供的有关家庭人口或者总收入的不准确信息(有意或无意的)。
2.管理方面的错误。在家庭收入和学生方面的统计或者数据传输方面出错。
3.收入波动。在学年内,家庭收入或人口的变动会影响到家庭是否符合的情况。除此三项之外,出纳员或者审计在汇报过程中有时也会出错。
根据以上问题,2004年《儿童营养和WIC重新授权法》提出了两条对策:
1.延长合格期限以此来减少过度认证。
2.除了增加合格认证期限,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变化就是简化认证的程序——直接认证。
问题三:成本上涨问题
为此学校食品卫生机关实行了一系列方法来减少花销、增加收入,包括雇佣临时工以减少医疗保险费用、一次性大量购买食物、购买现成品减少人工的使用、减少购买新鲜产品量、通过点餐和餐饮服务增加收入。
当然除了以上问题外,还有其他挑战。例如:午餐浪费现象、如何处理学校午餐计划和竞争性食品的关系、如何解决接受免费或减价午餐学生与全价购买午餐学生之间隔阂的问题等等。“计划”如何在达到预期目标的同时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是需要各方共同做出努力的。
三、启示
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上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措施:如《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等。但是这些规范和条例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做保证,至今实施得并不理想。与之相比,美国在1946年就颁布了《全国学校午餐法》来保证其顺利实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政策来协调各种矛盾。1946年-2007年,又出台三部法案,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改达15次以适应计划的发展。当然,“计划”的成功与国家的关注,法律的保障,各学区学校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到:要想使这项计划在中国获得成功,首先,要有法律做保障。其次,要建立顺畅有效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落实。
2.因地制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午餐补助计划。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情况与我国地势分布相似,分三级阶梯状。且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间风俗习惯差异较大,这更增加了实施的难度。因此,本人认为,应该根据经济、民族分布等情况分区域实施。各级管理机构负责实施,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3.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建立教育共同体。回顾美国教育改革,每次都有美国民众的参与,他们的意见引起美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也是相当密切的,家长时常会参加学校的活动,他们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相比之下,我们的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就稍显疏远,仿佛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学生的主要时间都在学校,学校应该更关心、爱护学生。但是,從网络上时常出现学生食物中毒的事件可知,学校应该完善教育内容,不但要对学校食品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还要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同时学校还应该与学生家长多联系,分发一些有关营养学、教育学方面的小册子来帮助家长认识到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提高关注教育的意识,因为这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
参考文献:
1.谢菲,《美国中小学营养午餐计划对我国的启示》,《教育管理》,2011
2.韩晴,《美国学校午餐计划对我国实施学校供餐的启示》,《理论探讨》,2010.5
3.胡秉承,《美国的学校午餐》,《国际视野》,2006.1
4.郭爱莲,《国外营养午餐计划对河南省实施学生营养餐供应的启示》,《教育视野》,2012.36
5.Katherine Ralston、Constance Newman、Annette Clauson、Joanne Guthrie、Jean Buzby,《the 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 Background, Trends,and Issues》,A Report from the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www.ers.usda.gov
4.永红学校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基于我校的教学现状,学习和借鉴蓬安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改变现行课堂上“一言堂”现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强化其自觉学习的内驱力,促成学生在课堂上的三动: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优良品质。让那些有浓重厌学情绪的学生们能主动地自觉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并且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为他们一生的成长奠基。以素质教育理论、新课改理论为指导,激发教师的教学改革热情,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支撑,突出重点,深入研究“导学案”的编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评价策略,以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为抓手,以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为基础,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问题,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二、工作目标
打破“教师为中心,课程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聚焦课堂,立足实效、力求有效、力争高效。逐步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挖掘学生潜力,补偿学生不足,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逐步形成尝试探究,主动思考,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具体举措
1.成立领导小组,统一谋划学校课改工作。
组长:陈远武
副组长:郭承强杨洪成成员:邓阳全何龙杜文刚各年级组组长薛蛟张明杰陈婷婷张虎吴倩郑双邓红梅胡代书杨丽蒋师
2.课改重点:
(1)以科学民主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蓬安高效课堂教学与管理的经验,深入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保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着眼于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教学要面向全体,而非少数尖子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一节课讲授时间不许超过15 分钟。另一方面要转变学生的观念,教师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堂主人的地位,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让他们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改革,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亚学习状态”,以及边缘生和后进学生,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彰显“生命课堂和真实课堂”,使学生愿学、会学和乐学,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攻关,加强集体备课的质量,集思广益,各学科编制高水平的导学案(新授、复习、试卷讲评等类型)。
(5)各学科的领军人物(组长、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带头研究课改课的模式、导学案的流程、课堂评价方式等,带头上好课改课,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或教会本组教师掌握课改课堂基本技能、熟悉课改课堂基本流程。
3.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
(1)课堂教学基本模式——“123”教学模式
①模式内涵
1是一种理念——“先学后教,先练后讲”。2是二种角色定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3是课堂三环节——一是预习自学,完成学案,简称自学(10分钟);二是交流展示,教师点拨,简称导学(20分钟);三是拓展提升,反馈检测,简称验学(10分钟)。
2模式操作过程 ○
A.预习自学、完成学案(自学)
教师可先准备1至2道练习题或设置一些预习题让学生先尝试,然后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做导学案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一定用红笔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
B.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导学)
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
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它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简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C.拓展提升、反馈检测(验学)
通过学生讨论和老师点拨,学生已掌握了基础知识,这时老师可继续挖掘教材,对知识进行拓展提升。最后进行达标检测,检测方式: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书面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分层次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
(2)实施新模式要求“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当堂达标”,教师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左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明向、激情、引争、促评、导法、释疑。
(3)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解惑。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4.课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实“三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
(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4)实现“三会”—学会、会学、会用
(5)评价“三星”、“三好”——学习之星、规范之星、展示之星(小组和学生)
5.课堂评价的基本要求
由评教师为主变为评学生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明向、激情、导法、释疑。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四、工作安排
(一)、理论学习,提高认识(2012年2-3月)
1、宣传发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并在教职工大会上学习教育局、教研室、督导组下发的《关于开展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及相关材料,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成立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建设的领导小组,拟定实施方案。
2、培训学习。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3、确定“高效课堂建设”实验班级,启动实施方案。
(1)、初中实验班级:2014级1、2、3班。
(2)、小学实验班级:三年级、五年级一班、六年级一班。
(二)、活动引领、实践探索(2012年4月—2013年1月)
1、开展教学研讨课活动。实验教师人人上过关课、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让老师们掌握“高效课堂的结构模式、教学方法与技巧。
2、调研反思,开展高效课堂专题讨论。通过学习、观摩和实践,研讨“高效课堂”在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原因、想对策,及时改进方法,找到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3、加强“高效课堂”常规检查。组织教师学习《“高效课堂”常规管理细则》及各科课程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课改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优化各科教学过程。加强平时常规检查力度,查教师的导学案、教师的研究资料、教师的批改和平时检测,确保每位老师既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很好的推进高效课堂.(三)、经验总结、成果推广(2013年2月—2014年2月)
1、组织实验教师撰写研究心得、研究成果,学校课题组统一撰写研究成果论文,并最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在全校教师中组织学习经验成果。
2、在全校各学科中推广“高效课堂”建设成果,开展各科各年级组间随机推门听、评课活动,检验课堂效果。
3、组织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学方案设计,论文评选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与研讨,争取在“高效课堂”教学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4、组织考核评价。定期召开总结大会,表彰在活动中教学效果好,表现突出的学科、年级组和“高效课堂教学业务能手”。学校征集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及典型经验材料,统一编辑在全校推广交流。
永红九年制学校教导处
5.教师个人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篇五
10、11月份,“尝试实践月”:将四年级和五年级8个班级定为“高效课堂”教学实验班,四、五年级教师为主要的“高效课堂”教学实验教师,李家春、陈凡燕、孙俊、李国平、杨小林、刘素琴、张勇、孙萍丽、李宝霞、周霞、卢雪萧等年轻骨干教师要发挥其引领作用。其中四(3)班、五(1)班为重点试验班级,要挂牌。实验班每节课都要评出最佳小组,每周对最佳小组进行表扬,每月学校将举行一次优秀小组展,将各实验班级中表现优异的小组照片、口号等做成展板悬挂在四、五年级所在楼层。实验班级的任课教师要相互交流,总结实践中的得与失,并能利用平时的教研活动展开研讨。
12月份为“汇报提升月”: 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校内汇报课活动,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将实践中形成的典型课例向全校教师展示。本学期末将举行总结与表彰活动,表彰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班级和教师,并制定有关“高效课堂”的绩效考核细则,为下学期的全面推开打下基础。
2.下学期,(20XX年2月——6月)实践推广:归纳提炼,总结提高,示范推广。全员教师积极参与,层层选拔评比,学校认真总结本校的作法和经验,制定较完善的推进高效课堂的管理细则,凸显本校特色。
通过以上系列活动,让我们共同寻求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希望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这项改革的活动中来。凝聚团队心智,迸发集体智慧,进一步推进有效课堂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我们的孩子会学、善学,学得轻松而灵动;让我们的老师善教、乐教,让我们的老师从工作体验到快乐与幸福。
教师个人高效课堂实施计划篇三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快速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好、落实好县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和县教研室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更好的优化我校教师的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教管组制定的《上车湾镇教管组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我校决定在总结以往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力争按照教管组要求,用3年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上车湾镇中心小学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结合上车湾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和县教研室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上车湾镇教管组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和我校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全面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我校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特成立创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组织全校各学科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
组 长:朱培垓
副组长:裴建光、王正喜
成 员:张楷谋、张冬莉、支军红、刘红莲、
揭又林、龚劲松、龚德平
三、创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
(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教师和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校本研修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切入点,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把教师的技能转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
(二)工作目标
1、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业务素质有所提高,教学能力大幅提升。
2、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提高。
4、积极推进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5、利用三年时间将我校各科教材的知识结构图绘制完成。
6、实验和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步形成具有上小特色、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
四、创建高效课堂工作的主要内容
创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扎实有效的“课前”、“课中”、“课后”等重要环节作保证。学校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引导和促使全体教师在以下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确保高效课堂创建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认真研读课标、教材。要求教师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在此基础上,能够细读当前所教学段教材,吃透教材在整个小学段中地位、作用以及与前后教材的联系、知识纵向线索和横向结构、把握知识深度与广度、知识的内涵和教材以外的相关信息,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能够就一册书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分析,写出整册书和单元可行教学计划,为有效备课打牢基础。
(二)高度重视有效备课。要求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了解环境、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思路(即:以学科课程内容的结构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以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线索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活动训练为线索来设计教学),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力争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结构分明、富有内涵,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三)抓好课型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 “新授课、讲评课、作文课、复习课、实验课、阅读指导课”六种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形成有效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
1、新授课: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作为新授课主要任务,教师精心导入、讲授、提问、指导、评价,围绕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组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讨论、合作;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2、讲评课:教师要分析典型性问题、共性问题,研究学生的解决问题思路、策略、技巧,特别要对错因的形成进行分析、探究,还原其错误思路,找准问题症结所在。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总结方法,揭示规律,训练思路,提高能力。
3、作文课: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重视作文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亲自去感受体验生活, 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要指导学生收集并积累精彩美妙的字、词、句和 篇章,充实学生的写作仓库。
4、复习课: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讨论,指引学生思考释疑;通过点拨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和揭示规律;通过专题训练,增强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理清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验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和实验室条件,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和准备实验材料、用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实验,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撰写实验小结,在实验中总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有思考行动实验设计方案和合作完成实验的能力。
6、阅读指导课: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浏览性泛读、探求性速读、品味性精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之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独立阅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四)优化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避免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继续深入开展“形象化作业”课题研究,倡导学生作业的个性化、多样化。
(五)加大考试与评价改革力度。建立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和学生发展性考试与评价课题研究,建立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为创建高效课堂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
五、创建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积极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领会《上车湾镇教管组创建高效课堂工作方案》,深入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站在打造满意学校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讨论,达成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创建高效课堂的各项工作中来,努力形成人人、课课、科科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
(二)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具体规划。
从本月教师月例会开始,要求全体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一年、三年、甚至一生的规划,收集、整理、评比,力争使每一位教师心中有目标并努力向目标迈进,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
(三)创建书香校园,提高教师素质
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在前一阶段卓有成效的教书读书活动基础上,大力倡导教师通过“喜读书、乐探究”,逐步达到“善应用、会写作”的职业习惯,努力创建书香校园。时刻提醒教师努力做到修身八言:“读书、思考、应用、写作”。具体要求如下:
1、每位教师每半年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
2、每位教师每学期写10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包括摘录、心得体会、反思,禁止全文摘抄,与自己所任教学科相关联)。每学期由学校统一发放学习笔记本50页100面以上。
3、每位教师每学年承担一个密切联系教学实际的科研课题,每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并注意及时总结。
4、每一位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包括经验总结、调查报告、经验叙事、教学案例与评析、教学反思等)。
5、每一位教师每月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天读一篇文章。
(四)通过即将到来的“班班通”工程,加强教师电子白板等业务培训,要求全体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
我校教师每学期使用多媒体上课要求达到50%以上,且要制作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参与各级教学课件评比。
(五)重视常规管理,认真落实课堂环节,确保高效课堂实施
1、功夫用在备课上
教师要做到一日三省,扪心自问:“课,我备好了吗?课堂,自己满意吗?作业,我批改了吗?备课时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在备课上,要做到四个结合:①与课标、教材、学情等相结合;②和画知识树(知识结构图)相结合③和使用电教手段相结合;④要和编制导学卡相结合。
(2)加强集体备课,要确保其形式与内容、时间与效果的统一。
集体备课要形成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的专业活动模式。在集体备课时,还要统一作业的布置,作业布置要精选适量。集体备课时间统一安排在每周的某一固定时间。开学初各备课组要制定备课组活动计划,明确每个人的说课内容和时间,并交教务处一份存档。
2、抓好课堂教学关键环节。
(1)坚持备教一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三变”、“五让”,即: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接受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智能并重。课堂上能让学生问的让学生问;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讨论的让学生讨论;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总结。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课堂教学要贯彻“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框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预习、发现问题→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解难释疑、拓展提升→达标测评、归纳总结
教师的作用:
设景激趣→展示目标→答疑解惑→点拨示范→精讲深化→迁移检测
学生的任务:
自学教材→讨论质疑→操作练习→归纳总结→迁移创新
(3)精讲多练,追求课堂效益最大化。坚持“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教师讲课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做到精讲、互动、与多媒体交流有机穿插进行。
(4)强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意识,提高目标达成度。
(5)教师上课要严格执行提前3分钟候课的规定,不得坐讲和拖堂,不得外出和接听电话,原则上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复习课除外)。
6.小学一年级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落实学校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我校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再向智慧型的战略转变,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快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主题,以实际教学为切入口,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升,从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各个课堂要素的作用,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效益。
二、具体措施
1.强化专业引领。利用各级各类教研培训及网络资源,促进专业化成长,同时与我校实际相结合。
2.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一是以常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校本教研活动,上公开课,请本教研组同事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听课做到每周一节,多与同事交流,在交流和对比中锻造、强化自己教学基本功。同时,通过随堂听课记载表将每一次听评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学习当中的优点。真正让每次听评课活动有效地研讨和提高。
3.积极配合教导处和教研组安排的工作。潜心研究学科教学的课改理论与实践经验,接受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问题,解决当前制约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关键性问题。
4.开展课题研究。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按“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 则,从每节课的教学反思入手,搜索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追问式的研究,从最基本、自己最熟知的自己的课堂开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的方向,并对课题进行过程性研究,和资料收集,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二)促使“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有效实施。
1.每次考试后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根据各种检测数据,对当前教学工作进行深层研究,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找出措施。加强常态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以教研组名师课堂学习为载体,学习借鉴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指导、引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2.狠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教学环节的落实。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做的“三讲三不讲”,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学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作业布置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的作业,布置课外研究性作业,力求做到认真批改、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在训练测试中,采取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标准,对学生智能发展情况、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质量分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矫正认知偏差。
7.学校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计划 篇七
当前,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66%, 煤炭消费总量约37亿吨, 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50%左右, 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重大改变, 也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全国烟粉尘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都源于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工业领域用煤行业多、分布范围广、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高, 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领域。除电力行业外, 2012年工业领域煤炭消耗占煤炭消耗总量的46%, 达16亿吨, 其中焦化约占29%, 煤化工占20%, 工业锅炉占30%, 工业炉窑占16%。以上四个领域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国排放量的36%、45%、2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约束日趋增强, 加快推进工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对于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现目标为:到2017年, 实现节约煤炭消耗8000万吨以上, 减少烟尘排放量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0万吨、氮氧化物40万吨, 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8.实施创意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篇八
一、切入角度要巧妙新颖
巧妙、新颖、准确的切入,能紧紧牵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激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共鸣。新颖的切入主要体现在“角度”二字。因为角度准确而独特,新颖而与众不同,便能彰显个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里,就有了“创意”。如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育研讨会上,王君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她是这样切入的:“《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小说,你觉得莫泊桑这个故事当中有没有破绽?一封被菲利普家一直供着的信,你觉得有问题没有?”这样的切入,就一改以往从理清故事情节“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入手的传统教学,从质疑故事一个情节的角度出发,吸引学生去找问题、读课文,学生的兴趣自然燃起,角度新颖、巧妙,设计富有新意,这一创意也就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手段要实在有效
指导学生学语文,目的是让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这就必须多一些实在,少一些花哨。例如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中,有些老师为读出诗的韵味,让学生学着古人摇头晃脑地读,难道这样就能读出韵味来了吗?钱梦龙先生认为吟读应该这样:“关键在于处理好诗句的节奏,具体说,就是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某些字音的拖长。”一般说,一句中逢双的字如果是平声,读的时候都要把这个字的音调拖长些,从而形成一种长短不同、抑扬顿挫的节奏。钱老师举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西风疏雨骤》为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比起仅仅摇头晃脑显得更实在。如此实实在在指导学生练朗读能力也是一种创意教学。
三、设计问题要简明丰厚
创意教学讲究“简”,好的创意追求简明,力求可用、有用。离开“有用”二字,创意只能是畅想,甚至是幻想。安徽省特级教师盛庆丰老师上《林黛玉进贾府》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对贾府,你有什么印象?能否说一说?2.‘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也搭着半旧……这一段中连用了三个‘半旧,这与富丽堂皇、华贵无比的贾府是否不甚相称?3.这篇小说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曹雪芹要让林黛玉带我们一起进贾府,有什么讲究,能否换成其他人?请同学们自由讨论,然后发表见解。”问题简明,没有任何拖沓之处,但对文本的解读,毫不肤浅。创意的解读文本的魅力得到充分彰显。湖北赤壁市实验中学宋仲春老师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个核心主旨后,提出几个问题:“1.在整个社会都被金钱腐蚀的环境里,菲利普夫妇躲开亲兄弟,你觉得他们有苦衷吗?2.菲利普夫妇可怜吗?他们家的其他人呢?说说理由。3.作者对菲利普夫妇持什么态度?他直接表达出来吗?他把希望寄托在谁的身上?”这样创意的问题设计,是丰厚的。丰厚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只停留在单一价值选择上。因为一个文本,其价值往往不仅仅体现在一个方面,何况经典篇目。
四、解读文本要适切灵动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创意的文本解读,我们也应该“教书活、活教书”,根据文章的内容、题材而灵活、灵动地进行文本解读。余映潮老师教《记承天寺夜游》采用变形阅读,即变段落,概括与划分将课文变成两段或者三段或四段,来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去研读文本。余老师教学《湖心亭看雪》时,提出问题:“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遇到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你觉得张岱会把他当做知己吗?”这个创意的教学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呆板、固定、千篇一律地解读文本,就像一汪死水,没有任何的生机,结果只能是日益僵化,最终走向消亡。
通过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创意教学,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彰显,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证,课堂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提升。语文是一门融社会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文本所蕴含的知识覆盖面很广,要想很好地解读文本,将文本读深、读透,必须在深入扎实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手段,进行创意教学,方能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
9.学校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计划 篇九
(试行稿)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和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决定全面开展课堂改革,积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原有的陈旧教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总体目标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要强化“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观,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要教好”的教育理念,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学校要构建起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习目标的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优化课堂结构,形成校本特色。
教师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抓手,从“加强基础、促进发展、激励创新、重视实践”的要求出发,逐步完善基础型、探究型、拓展型三类课程体系。
4、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师发展。
(二)、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1、树立新理念,落实新课改。
教师要树立“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的教育理念。充分把握 “以生为本,面向全体”的办学指导思想,每个教师都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都有责任教好每个学生。
2、学习新模式,落实新方式。
学校要组织教师以多种方式,全面的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和研究,努力做到精讲多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每节课教师单向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自学、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提问及师生交流的时间至少应在20分钟,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努力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加强过程管理,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要充分发扬奉献精神,用爱心、真心去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关注中下游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以学困生的起点教学,通过个别辅导、坚持“三清”,对“待优生”、调皮生,实行周末验收制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防止学生将学习中的问题逐渐积累,以致积重难返。
4、落实小组合作,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导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学习团队的优势能否发挥,关键取决于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否科学,小组成员的分工是否到位。各班级要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成若干学习小组。成员由优、良、中、差学生组成,一人为组长,具体负责每一位同学学习、活动。各小组之间开展竞赛、互助活动,真正实现“兵教兵”、“一帮一”,进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①明确目标。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②分组合作。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合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③展示提升。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④反馈结果。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精讲提升,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⑤当堂达标。教师要精心设计与课题有关的试题,可以用试卷或纸条的形式当堂训练检测。
5、落实“三清”月考,做好查缺补漏。
要全面及时的减少教学中出现的“夹生”现象,实施月考制度。各年级的月考,要区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试卷中有30%平时作业题和课后练习题,5%的教材例题,15%的作业或上次考试中的错题,50%为本阶段知识点的过关;其中,试卷结构为基础知识性的题目要占60%,应用性题目要占到20%,综合性题目要占20%。月考之后备课组、教导处做好试卷分析,统一进行质量分析;开好以年级为单位的师生会和以全校师生参与的总结会。
6、建立师徒结对,实现教学相长。
学校要大力开创互帮互学的工作作风,形成以老带新,以高带低的机制,缩短教师的成熟周期。开学初召开师徒会议,师徒要签订合同,师傅对徒弟要进行四包:“包师德过关、教案合格、上课合格、质量过关”。徒弟上课前要听师傅的先行课,师傅要多听徒弟的汇报课,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落实教师责任制考核,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促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7、落实集体备课,提供质量保证。
集体备课要按照“个体-集体-个体”的程序由备课组长组织。①提前2周确定主备人,提前一周集体备课。试点学科负责人和组长参加每周的集备活动。②备课四环节:一备课标或考纲,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二备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难,降低起点,预设思维阶梯;想学生之所乐,激发兴趣,享受成功快乐。三备教材,合理增、删、调,精选习题。四备教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适时运用“节时增效策略”。主备人提前写出备课草案或导学草案,经集体研究后确定“导学案”设计。③周研究课。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研究课,做到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④实施“导学案”。以“作业前臵,学案导学“为抓手。提前下发“导学案,课前随机抽查10份,根据学况二次备课,进一步微调教学内容,细化教学设计。⑤“导学案”规范。做到“五有”:有日期和主备人;有具体(学生能读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提醒; 有预习内容(预习引导,预设问题,前臵书面作业等,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有二次备课设计(问题组、课间板书、立体板演、交流或讨论、课堂练习等互动设计);有归纳总结。⑥导学案设计精简。导学案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而不能把导学案当成课堂练习题集。导学案可以代替备课教案,但须有个性化二次备课设计。
通过集体备课研究要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统一当堂训练题、统一课后作业题。各教研组或备课组要将统一的教学目标问题化,与课堂训练题、课后作业题合编为基本的学习资料,为“先
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提供“量”的控制与“质”的保证,也为以后开发校本教材奠定基础。
二、课改的方向
(一)、改变教师教学成绩的评价方式。
要从单一的重视全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全合率,改变为从优良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全合率与待优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全合率进行评价,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权重占80%,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待优生、培养优秀学生。
(二)、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要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改变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从教给了学生什么,改变为学生学到了什么、用了什么、熟了什么;从看教师的精彩,改变为看学生的表现、求知欲、课堂参与率。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助小组,互相学习,开展“一帮一”、“兵教兵”的活动,结成“帮扶”对子。要求全校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效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规范教学行为,要切实树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观。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主旨。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不搞一阵风;着眼于常态课堂教学,不作秀;着眼于师生减负,可操作性强,不搞花架子;着眼于教师的发展,提倡百花齐放,不搞一刀切。此次课堂教学理念的实践,是我校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一个开端,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三)、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时效。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科特点,使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有机结合。各备课组要精选练习,语文、数学、英语和理、化、史、地、生每周统一时间进行反馈性的检测,并做好分析与反思。本着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多元的评价策略,注重教师的自评反思。评价方式采用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评课、数据分析、自我反思等。
三、模式的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尊重与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点知识漏洞,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2、以爱为基,生成与体验 要重视学校的服务意识,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相信学生,转换角色。教师 “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作为管理者,主导确立学习目标,宏观调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作为引导者,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矫正学生学习方向;作为合作者,主动弥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生提供咨询。课堂里教师不是消失,而是成功地进行了角色转换。
3、以导为主,组织与服务
教师的定位是指挥员、导演或教练,而不是战士、演员、运动员。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
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4、以效为先,高效与减负
高效率的课堂就是好课堂。高效课堂=时间×课堂效率(课堂高负、课后减负)。学生每节课都要像考试那样紧张、有序、高效地自学。决不能课堂少负,课后增负,学生整天都钻在作业堆里,结果是厌学直至辍学。
5、以生为源,基础与能力 把待优生当作资源开发,教师必须同时重视两个关注: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确,待优生是个宝,一则改变一个待优生,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二则改变一个待优生,掌握了一套改变待优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三则正如许多教育家所说“改变一个待优生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何乐而不为呢?
6、以法为根,自主与合作
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兵”教“兵”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在兵教兵中,待优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秀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互相提高,让自主与合作唱响课堂的主旋律
7、以学为本,互动与发展
自助与互助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按照教师的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理解,自我测试,并将发现的问题以合适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备求助。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是经历自学的过程,是得到对知识的自我感悟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允许差异,根据学生自我的体验,自我的基础。采取不贩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充分的肯定的态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形成自学习惯。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养成了做事的好习惯,不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操作,养成勤快、爱活动的习惯。提高课堂的自主性。个个都能自主、自觉、自愿、自省、自理学习,学习不是老师的事,不是家长的事,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那就一定做好。增强课堂的民主性。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统领者,教师更不独霸课堂,独占课时,有的只是平等的人格,学习的伙伴。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高举尊重大旗,实施感动教育。积极创设民主、宽松、自主、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发挥课堂的合作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生之间、组组之间、优弱之间,都加强合作,互补共赢,相互点评、指正、借鉴、补充,让心灵相互碰撞,让人格魅力相互感染,让高超智慧相互启迪。课堂互动要实现三个效果:①课堂静下来,学生注意力集中,有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相互争辩(简化回答问题先举手的程序),控制课堂常见的“三个忍不住” 学生答错,教师忍不住就讲出来了;学生答对了,教师忍不住立即表扬起来了;时间不够,教师忍不住讲完了。③思维活起来,“把
最有价值的思维留给学生”,真正落实思维互动;避免看似热烈而无思维价值的提问与讨论的形式互动。
课堂教学方面要将主导与主体之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主导为主体服务,当主体遇到障碍时,疑惑不解时,无从下手时,茫然无助时,教师才适时去引导、点拨、激发、唤醒。教师是参谋,是催化剂、是风向标,但绝不是主角。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把学习的权利、机会、快乐全部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以丰富的动人的情感来鼓舞学生,打动学生,感动学生,影响学生。以标准化的示范来启示、锻炼学生,让学生思想、情感、意志、品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健康向上,根深叶茂,与时俱进,丰富多彩。真正实现“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四、实施模式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只要抓住了课堂,也就抓住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把本应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就走出了传统教育的泥沼,学生也将还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开放课堂学生才能获得解放,个别潜能和创造力才能充分释放。课堂民主,学生才能自主,而只有学生自主,也才能实现课堂上学生自己当家作主。只要我们的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就一定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要变“讲堂”为“学堂”,变“学生被动听讲”为“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发挥教师“导”的同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是以学生为“轴心”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完成作业,在实践与探索中自主建构起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2、合作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的活动过程。合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兵教兵”。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为独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弥补学生差异,对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具有独特的作用。
3、学法指导原则
各任课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多花时间,多想办法,多收集信息,加强双基练习,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思维方法,注重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思路教学的原则: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突出教学思路,教给学生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小组合作习惯的培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习惯的培养。形成主动学习的学风。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探索,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堂还给学生”,师生合作,共同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
4、针对性原则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的设计、确定与选用,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全班和各种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要讲其所“需”,练其所“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有所提高。要落实精讲精练的原则:要讲练结合,以练促学,通过练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掌握、消化、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
五、实施步骤及策略
坚持立足实际、全面规划、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力争用2年时间,在我校全面推广新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第一阶段:学习理解经验,树立教改理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1.集中学习、讨论,统一认识
教导处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教研活动时间,对教师加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的教育。第一、使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到有模式与无模式的利弊;第二、使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发展模式,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比如:洋思中学原来情况不如我校,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能出现那么多名教师?
2.分散学习,汲取营养 教师利用网络,或者教导处大量搜集先进教学理论材料,印发给全体任课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汲取有效理论营养,通过学习,改变理念,把握实质。
3.研讨模式,把握实质
组织教师研讨模式,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教改的实质,解读教育成功之道,为教改奠定基础。切实做好推广课改的计划准备。具体是(1)要求教师完整理解:“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结构。(2)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特征。(这个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目标明确,精讲善诱,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紧扣目标要求,重视学情反馈,教师通过优化导学,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品质培养;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预习和课后的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领会要领,教案尝试。
要求教师认真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操作要领,领会模式的每一步内涵。同时组织部分教师针对模式写一份教案,进行说课,说过后进行集体评议,加快对模式的理解。
5、深入学习,不断提升。
①组织教改动员会,听专题报告会;
②学习网上和外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 ③在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实践课堂教学改革;
6、制定方案,逐步实施。
各教研组或教师个人根据本学科实际制订出学习洋思、杜郎口经验教改行动方案(计划)
行动方案要求可以选取各校、各成功经验中的某一个很具体的方面,结合教师自己教学中问题来制订。方案至少要反映以下内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外地成功解决此问题的经验、学习经验的目标、借鉴经验采取的改进措施、预期的成果形式等。
(二)第二阶段:初步实践探索,学模式(2013年3月-2013年7月)
1、学科先行,日渐完善
根据课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成立课改实施小组,分管教学的中层以上领导作为学科组改革的主要负责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分别为课改实施小组的责任人,确定各学科教学改革带头人,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分期分批实施。课改学科实验阶段:语文、数学、英语学科2013年3月先行开展,所有学科2013年5月全面展开。学校在2013年6月底召开学科组课改启动研讨会。根据学科特点,研究并制定本学科的实施规划和实施方案。
学校对参与课改实验的教研组、备课组给予学习资料购买,聘请专家,外出学习考察等经费支持。
2、教研室主任、教学改革带头人先行,带动引领 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施行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新课堂模式的推行同样会令不少同志产生疑虑。为此,学校要采用榜样拉动、行政推动双管齐下的办法落实课堂改革的目标。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教研员、教研室主任先行!主管领导深入课堂第一线,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最好推动力量。领导走进课堂,不仅可以更好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发言权,而且还有利于形成适度“紧张”的气氛,还能促进课下的交流和讨论,从而在客观上达到了听评课促集体备课的目的。
课改领导小组的成员要定期上示范课,起到带动引领全校教师的作用。
3、加强备课研究,按课改要求备课 要想上好模式课,首先要备好模式课。教师坚持参加每周至少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实行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先集体备好一个单元,目的是加深对模式的理解,再分工备,就比较顺手了。但是规定每一位教师必须用模式备课,学校把每月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结合起来,作为学校考核内容之一。
4、模仿模式,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 从模仿开始学习,广泛开展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实践探索活动,使多数教师在学期末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第一、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推门课,每周至少3节,和教师一起研讨、交流;第二、每周规定语数英各一人上研究课,促使每一位教师深入地研究,上过后,教研组及时评议,提出与模式不相符的地方,争取使教师的课尽快地适应新模式的要求;第三、组织我校语数英对全校开设新模式的研究课,借这股春风,动员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四、学校对发现的问题,每周实行及时公开通报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敲响警钟,同时表扬做的较好教师。
课改最好的推动方式是开放课堂,让教师人人走进开放的课堂。
(三)第三阶段:全面实践探索,见行动(2013年9月-2014年1月)
1、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
学,精练高效地进行“后教”,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立足课堂,人人参与
①备课组或教研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公开课、研究课,互相听课、评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②根据新课堂要求,要求每位教师上课,课后进行说课、评课,针对问题进行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③学校领导或教导处要进行课改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反馈等方式,检查各学科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
④学校要举办一次课改专题工作会,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做好课改的阶段性总结,系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纠正偏差。
⑤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这项活动准备在2013年底举行,并与年终考核挂钩,要求每一位教师平时要认真准备,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促使教师平时注重模式的训练。
(四)第四阶段:深化实践经验,作专题(2014年3月-2014年7月)
1、总结经验,加强交流
①学校及时总结课改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②通过组织“学教结合,主体探究”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③学校对全校课改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创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及管理模式。
2、深入研究,不断完善
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学教结合,主体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3、总结表彰,人人达标
学校开展“高效课堂过关年”活动。定期总结表彰先进课改小组及个人,巩固学习成果,推动学习活动不断深化与创新。①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年级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为掀起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新高潮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发展再做新贡献。②依据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组织教师达标课活动,人人上达标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习洋思、杜郎口中学活动深化和创新。③认真总结教改实验经验。
4、开拓创新,形成特色
教师在达标的基础上,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要开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校本课程,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努力办有特色的学校。
5、典型带动,全面推广 学校通过专项检查、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对课改工作进行指导,发现典型及时推广。①要加大管理落实的力度,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通过研讨课、示范课等,在全校全面推开课改成功经验,使多数教师掌握运用洋思教学模式进行教学。②继续举办课改经验专题工作会,开展改革课堂教学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个案的评选活动,检查改革课堂教学的效果。③初步制订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明确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编写指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校本教材。
6、交流提高,逐步内化
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引导教师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使教改经验逐步向本土化方面位移。
7、形成模式,杜绝形式
我们要求由骨干教师带头上样板课,同年级组老师参与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真正深入到每一位老师的心中,形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因此而滥用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学生毫无兴趣,甚至有时会趁机聊天,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8、跟踪听课,力戒“假”与“浮”
由课改领导小组不定时地组织相应的老师参与听课,课后及时交流,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直至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到实处,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第五阶段:升华实践经验(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全面总结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本土化模式;努力锻造一支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足发展与提高创造条件。
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必须作整体的思考与研究,要以自身的思想力,引导课改的方向。为此,课改领导小组成员要进行指导课改的原理论的研究,即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研究、提升思想的思想力研究、推动行为的行为力研究、促进修养的修养力的研究,并以此研究为基石,构建起课改的坚实大厦。
为此,课改领导小组成员要总结出各学科反映课改教学理念和反映本校教学实际的独特课堂教学模式经验,并提供教学录像;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方案,编辑出版有关的资料,促进全体教师升华课堂改革。
六、保障措施
1、建立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学习推广课改活动的领导、管理、检查、指导、评估等工作。各年级组、教研组将课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改实施方案。尽快实现教学理念的转轨。
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高日武 副组长:张建中
组员:李云峰 张生福 董玉珠 田丽婷 郎占忠 葛小红 各教研室主任
2、建立支持制度
(1)、建立行政例会成员包教研室、教研组制度(具体分工见2012.11.10出台的《行政例会成员及管理人员职责》)。各教研室、教研组有行政例会成员专人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全程参与、指导、督查,并向课改领导组报送准确的课改信息。
(2)、建立学习制度。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习,并为教师提供一定的资料和时间的保障。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教师自我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几个组成部分,学校要调整培训形式方法与内容,使之密切联系教学实际、课改实践,进而使教师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唤醒其自身与时俱进的意识,自觉投身继续教育,从而大大提高继续教育的效益。
(3)、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与机会,每年年底举行教师基本功大赛和课堂教学大赛,每学期举行教研汇报会、师德交流会、工作经验交流会,为教师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
3、建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在课改领导小组牵头,全体教师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建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明确课堂教学要求,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权重,以及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我校可持续性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4、建立奖励制度。对于在教研教改工作中做出贡献的教师予以重奖。
商都职业技术学校、第三中学、希望小学
【学校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计划】推荐阅读:
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08-18
打造高效课堂创建特色学校11-06
小学一年级高效课堂实施计划08-03
高效课堂 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真08-24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08-28
高效课堂三清实施方案10-14
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1-03
“高效课堂”实施工作总结12-05
东湖塘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0-16
实施高效课堂中的问题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