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声声慢陈郁,声声慢的意思,声声慢赏析

2024-06-25

声声慢,声声慢陈郁,声声慢的意思,声声慢赏析(精选4篇)

1.声声慢,声声慢陈郁,声声慢的意思,声声慢赏析 篇一

一、句法好不好?

高中阶段, 古典诗词的语文教学中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积累后, 应当力图摆脱疏通句意、翻译全词的套路, 转而将分析句法、章法, 寻找意象, 体会其意境, 陶冶情操等因素视为鉴赏诗词的最终目的。《声声慢》正是这样一首可以为教学提供范本的极为典型的宋词。

《声声慢》写了词人李清照秋天在自己家中独居生活的情景, 历来广为称道, 并入选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必修课本中。词作使用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 传递出一种无法化开、无法排遣的愁绪。但正因为它是一篇全情绪化、近于意识流表达的作品, 也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像阅读及讲解柳永的离别词《雨霖铃》或者辛弃疾的登临词《永遇乐》时那样有着清晰可辨的思路。

首先, 最明显的是, 《声声慢》的第一句——“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在该词所在单元内, 甚至在大部分学生现有的阅读范围内, 是十分独特的。查阅相关文献, 此句历来是词家评论的焦点, 争议颇大, 现有资料中最早的当是宋代张端义《贵耳集》中的一段评价:“此词首下十四个叠字, 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 未曾有下十四个叠字者。到黄昏点点滴滴, 又使叠字, 俱无斧凿痕。怎生得黑, 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有此词笔, 殆间气也。” (P458, 《唐宋人词话》, 孙克强辑, 河南文艺出版社) 清代张德瀛《词徵》卷四称其“句法奇创” (P4157,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词作首句一气连用十四个叠词, 每组叠词都细腻地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寻寻觅觅:动作;冷冷清清: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心情;因此全句整合出来, 便是女词人一种怅然若失, 无所寄托, 人生漫无方向, 心情凄惨忧戚的生活状态, 使人读之顿生惆怅, 倍感凄然。张端义将其比作杜甫笔下那出神入化的公孙大娘的舞剑, 足见其偏爱。诚然, 这样的句子在宋词中是不多见的, 一般说来, 以景入情, 以情衬景的写法比较常见, 从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 到辛弃疾《水龙吟》中的“楚天千里清秋”, 更加上苏轼的绝唱“大江东去”, 很少有词敢于在开头即单刀直入, 抒情到如此痛彻心扉。这《声声慢》中独有的一点——句法之奇, 完全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 借助前人的评价, 引导学生在单元内词作起句的比较中得出结论。

其次, 句法决定着章法, 进而决定着词境。何为“境”?笔者认为, 就是一首词能引发读者建立在本事之上的更高远的联想的特质。而晚清著名的词评家况周颐在《玉栖述雅》中说:“易安词 (《声声慢》) , 只是枨触景光, 排遣愁闷。” (P4612,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枨触景光, 排遣愁闷”——深想一下, 是一种杂有家国之悲的百无聊赖之举。词人寻寻觅觅的手足无措和终无所依的凄凉境地, 过早地将词作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后面也就无法像苏辛那样宕开去写且可放可收了。通观易安此词, 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 均局限于庭院之内, 即取即用, 而境界, 也其实更多地系于个人遭际之上, 毕竟是封建礼教大行其道的古代女子的心胸和视野。也难怪清代《词综偶评》对此有尖锐的批评了:“易安此词, 颇带伧气, 而昔人极口称之, 殆不可解。” (P1578,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伧气”就是写得俗, 缺乏超脱的清致。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则更是对张端义的欣赏口味深表质疑:“然此不过奇笔耳, 并非高调。张氏 (指张端义) 赏之, 所见亦浅。”又说:“‘到黄昏点点滴滴……间气也。’此论甚隔。十四叠字, 不过造语奇隽耳。词境深浅, 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 不免魔障。” (P3944,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如果大家都以能否用得上叠字, 能否出语惊人来判断一首词的好坏, 那不但是“隔”——没有看到、接触到事物的本质, 甚至是因魔障丢失本心了。

另外, 从蔡嵩《柯亭词论》中可以看到, 《声声慢》这样的词对倚声填词的初学者起了一些负面的误导作用:“叠字句法, 创自易安。以声声慢系叠字调名, 故当时涉笔成趣。一起连叠十四字, 后人以为绝唱。究之非填词正轨, 易流于纤巧一路, 只可让弄才女子偶一为之。” (P4907,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这样的句法学得多了, 只能是把词写得纤巧, 而这样的词究竟耐不耐人琢磨, 值不值得品味, 则另有说法了。其实说回来, 还是词境有限的问题。

因此, 这样的带有明显争议的词作句法, 实际上可以成为一个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古典诗词判断能力以及建立诗词阅读品味的范例。在教学过程中, 可适当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的比重, 在句法上, 相信既有学生像明代杨慎《词品》那样去盛赞:“声声慢一词, 最为婉妙。” (P450, 《词话丛编》, 唐圭璋辑, 中华书局) 也有学生像上述批评者那样只是感觉一般;而在词境上, 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词作者个人的性别、年龄、人生遭际的差距, 都是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的。这几点, 大可以引导学生去向纵深处思考和讨论。

二、思路有几条?

众所周知,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时作品, 当时金兵侵据中原, 国破家亡的她流寓南方, 境遇孤苦, 关于全词的感情基调, 学生从“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直抒胸臆中就可以很准确地把握到。那么在接下来的具体分析中, 如果让学生来复述一下该词, 会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歧——这首词是不是从早晨写到了晚上?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诗词大家的观点:

其词写一整天, 非一晚的事, 若云“晚来风急”, 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 即前录《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 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 作“晓来”。 (P143,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词是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 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 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 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P27,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梁启超著, 台湾中华书局)

全篇用赋法, 写独处情景, 抒满腔愁绪。上片从早晨写起, 却以十四叠字发端, 其中前四字写人动态, 中四字写寻觅时氛围, 后六字写寻觅无所得, 徒觉悲戚。下片写到黄昏, 取满地黄花、雨里梧桐两景以作点染, 或象征, 或烘托…… (P264, 《宋词三百首注评》, [清]上彊村民选编, 王兆鹏、黄崇浩注评, 凤凰出版社)

这几种说法大同小异, 按照此中思路, 我们可以把该词描绘成词人早上起来即开始寻寻觅觅, 未果后小饮几杯淡酒, 而后在微冷的急风中依次又看到了过雁、黄花, 后来词人又独坐窗前, 终于熬到黄昏, 此时天气又来了点绵绵不绝的小雨, 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地下在梧桐叶上, 这种愁绪不知何时可以停息。这种说法的出现, 应该说源于对一个版本问题的考证, 词作的第三句:“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晚”, 有的版本作“晓来”,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后面又有详细的分析:

“‘晓来’, 各本多作‘晚来’, 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 非一晚的事, 若云‘晚来风急’, 则反而重复。说‘晓来风急’, 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 古人晨起于卯时 (7-9点) 饮酒, 又称‘扶头卯酒’。” (P143,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然而, 是不是古典诗词中出现的酒, 一定都是早酒呢?或者说李清照的其他词作里酒是以扶头卯酒的身份出现, 于是此处也定为早酒呢?

但是也存在着没有将词作的叙事解实的评析, 比如吴熊和、萧瑞峰编选的《唐宋词精选》以及沈祖棻《宋词赏析》等相关篇幅。即词人在一天中的某个时段 (可以是早晨一起床, 也可以是中午, 也可以是快要接近傍晚时分) 里, 突然爆发出一种郁积的情绪, 而正是从寻寻觅觅开始的。接着, 词人点出节令是“乍暖还寒时候”, 忽暖忽冷的季节, 气候变化无常, 身体也难以调养——最难将息。于是开始饮酒、观雁、惜花、听雨。

两种思路的本质就是, 全词是否是从早晨写到晚上一天的生活。前一种说法由于支持者众多,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读词或讲词时就直接借鉴, 拿来一用, 讲解起来也更为简洁明了;后一种说法相较来说叙事轮廓更模糊一些, 只能靠分析意象的组合与堆叠来导出或强调全词的感情基调, 讲解起来也可以重点突出。说得更简略些, 作“晓来”的话, 全词即可解为“实写” (从早到晚一整天) ;而作“晚来”, 则全词可以解为虚写 (某个时段) 。

2.李清照《声声慢》词赏析 篇二

关键词 叠字 悲凄 渲染 乐章 美心声

宋词,和唐诗一样,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现存二万首上下的宋词中,佳作无数,词人也不少,但出于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女词人却不多,能写出流芳之作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无疑,李清照是杰出的。她用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的感受,为后世留下不少传世名篇。在现存二万首左右的宋词中,虽然不能说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最好,但可以说它是全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一、叠字运用造出奇创意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回溯她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寻寻觅觅”,是说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想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而“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感到“凄凄惨惨戚戚”。象这样使用叠字,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后世的词话家都赞赏她这样创造性地使用叠字,罗大經在《鹤林玉露》中说:“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徐釚的《词苑丛谈》中评道:“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二、层层渲染抒悲凄之情,

接下来一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说的是什么季节?一般人习惯用这句话来形容早春天气,李清照在这里写得却是秋天的早晨。朝阳初出,故曰“乍暖”;晓寒犹重,故曰“还寒”。“最难将息”是“最难调养、休息”的意思。此句与上文“寻寻觅觅”呼应,说明自己从一清早就不知如何是好。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

“雁过也"三句,是说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憔悴损”是指黄花而言,还是指人而言?正确的解释是指人。“黄花堆积”即菊花盛开,自己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三、以声摹情展乐章之美

综观李清照这首《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前人一致赞赏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么多的叠字,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言道:“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后来有不少词曲仿效这种写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胜而又自然生动。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此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计五十七字,占全词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来表达忧郁惝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高明。

总而言之,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是一篇言愁绝唱,凝聚着词人对北宋亡国、丈夫壮逝的幽愁暗恨和破碎心声,它的血泪交迸、感人至深之处,令注家甚至指认它是作者晚期的“悼亡之词”。它表现了一个女词人言必己出、多含妙悟的极其敏锐精致的语言感觉,简直可以看成一种深度生命体验和鲜活的语言学相融合的标本。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3.《醉花阴》与《声声慢》意境品析 篇三

两首词都使用了相同的意象:黄花、风、酒、黄昏。意象相同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创造的意境也不同。《醉花阴》是词人早年作品, 词人与丈夫赵明诚夫妻恩爱、志趣相投。时逢重阳佳节, 秋高气爽, 景色宜人。这一天, 应是家人团聚, 亲友相逢, 佩茱萸, 饮菊花酒, 可词人却与丈夫两地分离。重九佩茱萸, 饮菊花酒这种风俗从汉代就有记载, 后在文人中广泛流行。《西京杂记》卷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 食蓬饵, 饮菊花酒, 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 杂黍米酿之, 至来年九月九日, 始熟, 就饮焉, 故谓之菊花酒。”唐孟浩然《过故人庄》云:“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两句使用“酒”“黄昏”“东篱”意象。细加品析, 我们可感受词人内心的相思之情。古人有借“酒”的意象来消愁之意, 李白诗云“举杯消愁愁更愁”, 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醉花阴》中, 词人也用到酒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愁绪, 可这种愁只是单纯的思夫之愁。“东篱”暗用陶渊明的典故, 借菊花表现词人品格的高洁、孤傲。“暗香盈袖”化用古诗十九首诗句“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委婉含蓄地表达出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给人的视觉形象已是“憔悴损”, 凋零、枯萎, 不复充满生机, 且与前文的“寒”字暗合。如今再也没有人来采摘, 使词人想起过去的幸福生活, 细捻菊瓣, 含情相对。场景和谐而温馨。可冰冷的现实却是国破、家亡、夫死, 孤苦一个人, 内心凄凉、苦楚之情非外人能够体会。词人也饮酒, 酒只会使她内心的凄楚之情更加淤积, 不可化解。

“黄昏”是时间词, 古人常借这一词语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对于游子、思妇而言, 黄昏是最让他们不堪忍受的, 因为, 已近黄昏说明一天即将结束, 倦鸟亦会归巢, 可他们却身心无托。如刘方平的《宫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韦庄的《小重山》:“颙情立, 宫殿欲黄昏。”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冯延巳《清平乐》:“黄昏独倚栏杆。”《醉花阴》中, “黄昏”意象的使用与典故连用, 表达清寂的意境, 《声声慢》中, “黄昏”意象则与表达愁绪意象相组合。美学家布洛克说:“把一个柠檬放在一个橘子旁边, 它们便不再是一个柠檬和一个橘子了, 而变成了水果。”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特性。“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意象从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而来即含“寂寞”“孤寂”之意。“细雨”亦给人愁思如“丝”之感。绵绵秋雨下的人内心凄楚。词意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这种意象的并置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表达出词人内心无以宣泄的孤寂凄楚之情。另外, 两首词还都使用了“风”的意象。“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中, 风是季节的象征、时间的化身。风卷珠帘, 凸显的是帘子后面“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词人形象。而“怎敌他晚来风急”之“风”不仅是自然界的秋风, 更融汇了政治、社会的内容。

布洛克说:“诗的独特意义完全来自于它的各个部分和各个部分之间的独特结合方式。虽然理解其中每件事物之一般意义时所需要的那种普通经验不可缺少, 但它的意义主要还是来自于其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醉花阴》与《声声慢》都使用了相同的意象, 可意象的组合方式不一样, 意境也相去万里。《醉花阴》中“黄花”与“东篱”“酒”“黄昏”意象连用, 营造了一种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中“黄花”意象与“急风”“梧桐”“细雨”等意象连用, 营造了一种凄惨、悲凉的意境。

摘要:针对李清照的两首词, 文章就相同意象的使用进行文本细读, 从组合方式角度探讨不同意象组合造成的不同意境。

关键词:意象,意境,品析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4.声声慢,细细听 篇四

一、巧变语速,丰富听音体验

听本来就是一场美的体验。然而,在实际授课中,不少学生却把“听”当成了生硬的教学任务,“认真听讲”四个字就像一道严令,使得学生的“听”变得非常被动。可见,要把倾听变成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首先我们要先丰富“听”的内容,为学生带来更多有变化、有惊喜、有期待的听音体验。在我的英语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课堂语言的雕琢,尤其是课堂语速的变化,如4A《Unit 6 At the snack bar》这单元的“Cartoon time”中,在师生互动朗读环节中,我扮演了Sam,在故事的开头“Im hungry”中,我有意识放慢语速,饥肠辘辘地说出这句话,在慢腾腾的语速中,让学生感受到Sam的饥饿,而在接下来“Heres a snack bar.”这句话中,我则以加快语速,读出发现新大陆的惊喜。通过这样的朗读变化,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深入其境、感同身受的体会。除此之外,我在评价中也经常巧变语速,通过一波三折的听音体验,丰富学生听的感受,让他们在表扬中,都能找到不一样的地方。

二、听音活动,提高倾听技巧

有效的练习与活动是我们培养语言技能的必由之路。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光说不练”,只靠单线的教学输出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授课中,应有意识地创设一些以听音为考查目的的教学活动,如“我说,你做”句型练习、千里传音、“微播报”、信息复述、听音辨词等等。在这些以“听”为主的小活动中,强化学生用耳朵捕捉信息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倾听技巧。

如在3B《Unit 5 How old are you?》的“Rhyme time”时,这个chant朗朗上口,围绕着今天的教学重点——数字展开,简单易懂又富有节奏感。因此,在这个chant活动中,我没有急着让学生“说chant”,而是开展了“听音、辨音、编动作”的小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跟着节奏,动起来,如“One,two,three,four”中,我们利用小手,做起了数字手势,而在数字“ten”的创编中,有的小组把小手张开,有的小组则用小手比成了一朵花等。在这个小组实践中,学生由听到做、由做到说,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倾听与表达的学习能力。

三、行为指向,培养倾听品质

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是健全人格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的渗透,把“学会倾听”渗透课堂,在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中,帮助学生形成倾听的良好品质,并将其转化为自然而然的学习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不露声色地深化倾听的行为指向,如在日常教学中,塑造典型,树立榜样,以“小先生”制的自主学习形式,实现“一带一路”的教学局面。同时,除了教学导向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激励性的发展评价,激发学生听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对倾听的理解与认识,以评价推动倾听。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低段向中段的过渡时期,他们活泼好动,争强好胜,不少学生还有些“自以为是”,往往老师没说完,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打断,以显示自己的本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倾听行为的培养,如在译林版3B《Unit 4 Where is the bird?》这单元的“Fun time”时,这个环节围绕小游戏“Guess and say”展开,在第一次活动中,我发现,不少学生还没有听完问题,就急于打断,而发问的学生,也不在意回答者是否使用完整句。为此,在第二轮活动前,我采用“小先生”示范的形式,挑选两个小组代表,由他们进行示范,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他们的表达进行及时评价,如当学生发出“Wheres my pencil? Can you guess?”,我并不着急引导另一名学生做出回答,而是对这个问题的完整性给出赞赏,并引导学生先倾听,后思考,再回答。

总之,倾听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品质。在小学阶段中,我们就应该吊一吊学生的胃口,磨一磨学生的急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倾听的语言习惯。同时,在有效的指导及丰富的活动中,提高他们听的能力,让他们听得有质量,有收获,把倾听随身携带,变成自身良好的学习品质。

上一篇:用指引纠正小学化下一篇:优秀 妇女之家 申报材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