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共16篇)
1.小议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 篇一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 要:“身教胜于言教。”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关键词:取长补短 默契 和谐 温馨 陶冶情操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创建者,是班集体的灵魂和核心。社会在进步,环境在变化,我们的学生也自然会发生改变。作为班主任也得改变自己的角色,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使自己更适合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要根据学生的性格,进一步策划如何教育学生,逐步使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知道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在教学中我取长补短、科学管理,以下就是我在创建优秀班级中的一点体会和感想。
一、学会沟通,走进学生心灵
沟通从心灵开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以前我总认为:我是教师,我的言行都是为学生好,学生理所当然地应该接受。但在事实面前我终于发现,老师良好的意图未必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于是我开始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揣摩他们这样做的心理。好的现象我在班上进行表扬,发动学生效仿学习;违纪的事情,我不再讽刺、挖苦,而是寻找机会进行引导说服教育;学生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我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遇到了烦心事,我及时地谈心,帮助排除。我经常和有问题的学生一块做饭、吃饭、聊天,每每如此学生都会说:“老师,你不用再为我操心啦,以后我们认真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学校。”我的真诚终于换来了学生的理解,换来了学生的`进步,换来了学生对我的信任。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感悟,就没有情感。要走进学生,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就像“相亲相爱一家人”里唱的那样:处处为你用心,一直最有默契,请你相信这份感情值得感激。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身教胜于言教。”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学生要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尽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而教师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行动是无声的语言,不需要任何鼓动性的话语,就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每次大扫除学生都能自觉地按照我的分工,认真地干起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也许这是吃力的教育,但或许这也是最有效的教育。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它便是和谐的、温馨的;那么构建和谐班级,就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我经常以“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作为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几十个人的班中总有性格孤僻的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协调的情绪。比如我班有的男生作业常不能按时完成,上课看课外书,这样就会影响到组与组、班与班之间的评分。这时候,我一方面教育同学们应宽容别人的错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打消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我会主动找那些男生谈心,给予热情关怀和指导,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
四、因材施教,建立良好的班风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富于教育意义的东西,我们应该注意发现和把握时机,因材施教,巧妙引导。我班李萧磊同学,纪律差,学习成绩差,爱打架,经常遭到冷遇,逐渐产生了“生来不如人,学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不仅歌唱得特别好,而且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师生联欢会上,我主动给他报了名,并积极联系音乐教师为他辅导,结果,他的表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五、活跃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认真完成课内教育内容的同时,平时要注重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并创设学生良好的活动空间。可利用班会、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班会以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得到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经常在网上搜集一些教育性的文章趁课余读给他们听,让他们以此从中得到启示;搜集一些感人的片段让他们看,这样可以感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我给同学们买了体育用品——乒乓球、羽毛球、毽子等,让同学们在课外活动的时候锻炼身体,接着根据学生的锻炼情况,在月底组织一次比赛,评出最佳优秀奖。通过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学生对这类活动乐此不彼、兴趣盎然,积极地投入到了班级活动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班主任工作繁重而又琐碎,以上所讲的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使班主任工作做得更理想、更出色、更完美。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2、王玉玺《职专教育的分析》。
2.小议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 篇二
一、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新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导向。如今的高校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 教育也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高校能否在教育领域里存活和发展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其提供的教育商品能否被学生接受, 是否体现学生人性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所以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导向,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方略, 适应时代多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 有助于提升高校在未来教育领域中的竞争优势。
确立教育管理中的人本思想。在校学生大都已达到法定年龄, 具有一定的社会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评价标准,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个性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有利于产生正向的激励疏导作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 学生教育管理要以学生为出发点, 围绕帮助和促进其成长成才展开, 以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己任, 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使其积极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 培养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教师要用换位思考来面对学生, 尽一切可能满足学生的合理正当要求, 对于规章之外的要求, 则给予富有人情味的关注,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也就是说, 教师心中始终要装有一个无形的规章制度, 这就是人情、友情、奉献之情, 它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师生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使服务更加顺应人性, 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二、搭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平台
高职院校的学生个体差异性比较大, 在教育目标上应充分考虑客观社会现实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统一的目标、大纲、教材和考试, 只会抹杀学生的个性, 无助学生的潜能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中, 应始终把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这种意识绝不是以个人为中心, 而是强调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社会意识。因此, 培养学生就要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让其在自我学习、自主管理中积累经验、磨炼心志, 提高耐挫折能力、勇于接受挑战的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 真正使学生在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民主气氛中, 达到知、情、意、行的完善与协调发展,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共处。
每一项管理措施的出台, 都要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奖学金的评比、困难补助的发放、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实行公示制, 增加透明度, 扩大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权利;深化道德体验, 启发和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比如组织开展“校园不文明现象大家谈”活动, 全校学生就校园文明的内涵及其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进行广泛的讨论, 并对学生中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总结、分析, 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改进意见。这种教育形式有利于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 由被动的被教育对象变为主动的自我教育者, 进而获得思想道德上的成熟。
三、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第一,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 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尽可能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个学生, 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的素质闪光点, 及时给予鼓励, 为其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观念, 让学生在快乐、自信、成功中茁壮成长。
第二, 积极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 我校做到尊重、培养、服务学生, 通过实施就业见习行动计划, 帮助同学就业。一是广泛联系用人单位, 为学生就业搭建舞台;二是邀请成功立业的校友讲座, 为学生成长成才导航;三是加强对学生就业环节的指导, 调整其就业心理及观念, 培养他们的就业技能和创业精神, 为其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第三,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自觉承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职业院校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 自信心不足。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辅导讲座、个别辅导等工作,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 引导他们努力克服学习、经济、就业等方面压力带来的心理障碍和各种因素导致的不健康心态, 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自信心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保证其健康成长。
第四,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时间和条件, 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一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 挖掘内部教育资源, 组织开展“人生、理想、事业、成才”系列教育。二是通过校友论坛, 引导学生明确目标, 创造优良学风, 营造成才氛围。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不断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院校的活动性课程比较多, 教学管理要充分发挥活动性课程育人的功能,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大力提倡先进文化。教师的知识传授、技能示范和语言文化的沟通, 使学生养成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建立真诚交流的情境和平等和谐的氛围, 共享知识技能的经验和体会。事实证明, 我们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应用上手快、团队合作棒, 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 突出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 是“主体对主体”的关系, 因而创造出了一种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全员参与”的教育氛围, 学生有话愿意与老师说, 使老师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 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成为可能, 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 增强了针对性, 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果, 学风、校风建设得到加强, 全校学生教育理念得到转变, 教职员工都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为学生的教育管理新局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扬.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发展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科研, 2001 (6) :78-80.
[2]王希尧.人本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9:167-169.
[3]任秀杰.人本思想与高校学生工作[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1) :78-79.
3.小议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 篇三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一、前言
社会竞争和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生是无法全面发展的。初中班主任需要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初中生的心理压力问题。
二、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生活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生活环境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十分宠溺孩子。这样一来,更容易让孩子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里,导致孩子恃宠而骄,甚至不能独立生活,对家长的依赖性太大,导致心理素质比较低。除此之外,家长和学校过分看重成绩分数,把重点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而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二)学习
目前中国大环境就是应试教育,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初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大,学科多,竞争激烈,不少家长还会为学生报名参加一些辅导班,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十分繁重。这样一来,学习的压力会对学生的情绪以及心理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势必会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健康发展,也会因此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心理
初中生正处在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生的心理容易发生很大变化,青春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自己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导致在人际交往上出现一些问题。
(四)态度
对于初中生来说,态度方面主要指的是学习态度。在初中阶段,学生都会有升学压力以及考试压力,老师和家长过于重视成绩,给学生造成不小的压力。对于这种学习压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态度,有的态度端正,积极向上,可以及时通过合理的方式来排解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可以正确看待学习,在学习上不急不躁,稳步前进;但有的同学因为不能端正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进一步加大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导致成绩不断下降,成绩的下降反过来又影响自己的心理,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生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
三、初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初中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初中生心理正处于趋向成熟阶段,容易冲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据出现问题的原因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就自己的实际工作,对于如何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几条策略:
(一)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需要先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只有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班主任首先需要自己进行理论学习,自己要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可以通过自己的例子来教育学生。另外,还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以及心理动态,提早发现问题,提早解决。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班主任不要急于下结论,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疏导,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要慢慢循循善诱进行开导,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二)积极组织开展班团活动
班团活动通常是学生可以真正掌握主动权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帮助。学生可以在班团活动中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自己的内心压力。同时,班团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班主任可以在活动中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学生也容易打开心扉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因此,班团活动既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又可以让学生放松自己、缓解压力,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有意義的。
(三)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也是一个让学生正视自己心理压力、正确了解心理健康的好方式。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摆正自己的态度,不能以传统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认为教师比学生高一级。班主任应该认识到自己与学生地位的平等性,在教学中,要尊重、平等对待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体现出班主任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也可以让学生正面对待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释放自己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与家庭的沟通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最为重要的两个环境。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笔者建议,初中班主任要在平时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
四、结语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班主任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班主任一方面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一方面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抓住课堂教育机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此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丽.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小议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 篇四
班主任工作
我叫朱庆,现担新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
现将自己从教以来,班主任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挥男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者作用
作为学校中为数不多的男班主任,我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形成自身的特色。“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认可学生,善待学生,关注学生。”是我制班的理念。每接一个新班,我总要干两件事,一是在日历上精心地记录每位学生的生日,无论是谁的生日,我都会第一时间以最简单最难忘的方式给孩子们送去祝福。二是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班风,班训。就拿我现在所带的四年二班来说,接班伊始,我就给这个班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璞玉中队,“仁、义、智、勇、洁”是玉的品格,而像璞玉那样,具有“仁爱、睿智、勇敢、无暇”的高贵品格则成为了我努力打造的班风,“厚德明法笃学诚行”则成为了每个孩子铭记在心的班训,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班风班训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早已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里,孩子们也会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自主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班会,队会。例如针对班中有的男孩子自私自利,脾气暴躁,女孩子大大咧咧,活泼过度的情况,小干部组织召开了“树四气,正班风”的主题班会,会上围绕着如何让男孩子更有阳刚之气,更讲义气,女孩子更文气,言谈举止间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个个精彩的发言也让我欣喜地看到四二班处处洋溢着家的温馨。读书活动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活动,我班也不例外,红领巾读书角的建立、图书的日常借阅、管理、每两周一次的读书辩论会,每三周一次的读书推荐会,都由孩子们自己策划、组织、管理,孩子们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也丰富了知识积累,提升了组织管理能力,参与管理班集体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二、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支得力的小干部队伍。
这几年,我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还得益于我们班的干部,他们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的得力助手。
班干部轮换制是我校德育的一项重点工作,我班也不例外,每月要进行一次班干部轮换,每日也采用值日班长轮换制,从卫生到礼仪,到作业情况的记录到课间纪律的管理,人人有岗,人人参与,每日总结,每周汇总。教室没有老师的情况下,队干部自主管理、监督,教室静;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队干部责任到人,任务清,运动会后,我班的同学们会主动留下,将操场上的纸屑清理干净;参加区二加一展演,在两个小时,没有老师管理的情况下,我班无一人说话走动,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在学校的爱心募捐活动中,我班的同学积极参与,多次被评为爱心集体。近几年我所带的班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三好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班主任、区中队辅导员、区十佳优秀班主任。
5.小议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 篇五
作者:湖南省凤凰县廖家桥完小姚兰
[摘要] 现代农村学生没有进取意识,没有光荣感和自强精神,是不会有自我教育要求的。为什么在教育活动中要强调学生立志,强调他们有积极向上的意识,其原因就是让学生有所追求,有所进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长为“人”。
[关键词]班主任;指导学生;自我教育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是体现学生思想深处的驱动,是深层次的教育,这种教育的不断进行和深入,就能使学生达到自警、自励、自省、自策的境界,是他们逐步成熟的表现。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时,必须时时鼓励学生,使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要求。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必须使他们有责任感和充满信心,使他们重视自己的表现,那么,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呢?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树立上进心
学生没有进取意识,没有光荣感和自强精神,是不会有自我教育要求的。为什么在教育活动中要强调学生立志,强调他们有积极向上的意识,其原因就是让学生有所追求,有所进取。当学生的追求进取心成为他们内心的需要,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学生的理想越高远,进取必越强,自我教育的要求就越高。这时候,他们能够把远大的目标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能够脚踏实地地积极向上,能不断形成自我要求,也能够高标准要求自己,能够自我誓言,自觉见贤思齐,不断努力,不断奋进。教师要以学生的这种境界为教育追求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立疯牛病为教育的根本,抓住“立志”这个中心,强烈的上进心就随之而产生了。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成功经验,经常经他们讲述一些伟人或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鼓励他们自己阅读这些人物传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安全获益颇多。
二、引导学生自尊自重,发扬“慎独”精神。
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还要从引导他们自尊、自重抓起,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自尊心,教育他们自觉爱护自己的名誉,不做有损自尊、有损荣誉的事。形成这种心理,要有多方面的外界条件,要使学生生活在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真正有主人翁感的氛围之中。这种氛围使每个人都感到是那样“真诚”,不会因身体缺陷,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不佳,犯有错误等原因而演戏到歧视。创造这种条件,除了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集体外,还要教师去对某些环境条件进行优化,或是去努力营造。
自重是随着自尊而来的,没有自尊心,荣誉感,高精尖不可能产生自尊意识。教师培养学生形成自尊意识,就要使学生感到自己在社会、在集体中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并且能够不断努力去充实这种意义,对于没有认识到或没有想到追求自我价值的学生,很难有办法使他们形成自重心理,他们随波逐流,轻视对自己的要求,不看重人格表现,甚至自轻自贱,那就谈不上自我教育了。
学生自尊自重心的发展,最后必然形成一种“慎独”的境界,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高水平,也是教师应该努力教育促成的。所谓“慎
独”,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制约的条件下,仍然自觉地按道德要求去行动,自觉恪守道德规范,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在秦汉时期的《礼记·中庸》中就提出,在道德修养中要“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对“隐”和“微”加以强调,意在达到“慎独”的境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都要在“进入”这种境界上下功夫。“慎独”的境界并不旧自身随意可以达到的,要经过深刻的首先观念的铸造,使学生形成并树立牢固的道德观念,才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在有做坏事的可能的时候,恪守道德要求。“慎独”的境界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因此教育要给学生创造长时间艰苦磨炼的机会,尤其是在细小的,不容易显现的地方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以增强学生“慎独”的意识和修养。“慎独”的行为,虽然是在无人制约下的“表现”,其实仍是道德规范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严格从“他律”入手,逐渐使学生养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行为习惯,深刻的首先观念和严格的习惯的养成,是达到“慎独”境界的基础。这是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贯穿线索,是教师在工作中从各种问题、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始终抓住不放的。
三、引导学生自警、自动、自省、自策
自我教育是自己给自己确立目标,自己用实际行动努力达到应有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要求,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自觉行为,也是学生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
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自警,在帮助学生分清学生分清是非善恶之后,要引导他们自我警醒,由他人的失陷而警惕不重蹈覆辙,不犯同
样的错误,这对青少年学生尤其重要,他们可以在别人的失误中引以为戒,这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经常用这样的事例教育学生。
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励,即自我激励,自我确立进取目标,提倡“战胜自己”,增强奋斗意识和持久的意志。青少年学生往往容易“激发”而不容易“持久”,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得当,使学生总保持那么一般跃跃欲试的劲头,同时又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在各种情境中使学生不断得到激励。在班级集合中努力形成竞争的气氛,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法,你追我赶,往往最容易激起自我教育的驱动力,从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再次是引导学生自省,即自己省察、自我批评。这既是加强自我修养的必由之路,又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在与外界接触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这种错误有时是较为明显的表现,有时却是他不易察觉或是隐蔽的东西,这就要靠他们自省和自我批评。学生能够自省和自我批评,是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较高的境界,形成这种境界要靠教师做大量的工作。教师要让他们明确是非标准,使他们能够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同时要培养他们有较强的进取心和极大的自觉性,还要在集体中努力创造一种气氛,使自我批评成为一种风气。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还要鼓励学生不断鞭策自己向前进步,与自己的惰性、自满和停滞斗争,这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学生基础条件很好,却成长缓慢或成绩平平,其中一个原因就不能够自策,随遇而安,甚至得过且过。教
师引导学生自策,主要是用提醒的方法、激励的方法、推动方法,形成集体的风气和舆论氛围。
四、引导学生学会自立
父母给予孩子不恰当的东西就是让孩子坐享其成和用父母的“替代”取代孩子应有的自立,使孩子逐渐失去自立意识。有些教师也有此种表现,以为这样做才是学生尽心。自立意识是自我教育的思想基础,缺乏自立意识就难有自我教育的要求。自立意识的表现首先百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即自立精神;其次有把握自己的能力和方式,即独立生活的能力。有了这种精神和能力,必然会在学习、思想品德、生活等各方面自己把握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者——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一旦热衷于“替代”,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他们会认为凡事有人会替自己去想,有人会替自己去做,自己的某种愿望有人会替他实现,因此去追求自立就是多余的了。青少年学生蕴藏着很大的智慧和活力,他们的潜力也很大,所以教师要放手锻炼他们,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求。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青少年在成长中要想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他们 惟有去奋斗,去拼搏才能成长;假如为使他们事事称心如意,需去“替代”,最终会使他们失去自我教育的能力,形成事事碰壁的局面。所以克服“不放心”和教育者“自我高明”的思想,是引导学生形成自立意识,并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方面。
引导学生形成自立意识,让他们在“自立”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尽量从多方成锻炼学生,要力求做一名导演,让学生在舞台上心情地表现,忙乱力地锻炼,尽可能地磨炼,其次要给学生创造施展的机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特长,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尽量让他们独立完成某件事,使他们逐渐养成自立的意识和能力。最后教师要注意多给予鼓励的评价,使学生不怕失败和困难,不怕“做不好”。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对开他们形成自立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不可能增强他们的信心,而且由此会引发他们进一步的自我教育,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6.小议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 篇六
—— 班主任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的毕业班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了。对我来讲,这是一个崭新的学期、一个新的挑战。面对新班级重新整合的压力,知觉肩头有一份期盼,又有一份彷徨。提高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发挥学生们的潜能,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就本学期的工作,现计划如下:
一、加强班级管理、提高民主意识
民主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民主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人的个体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没有个人民主意识的形成,就没有整个社会民主气氛的形成。初中生正处在个体意识形成的初始阶段,这期间,如何引导和教育对他们日后意识的形成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初四,正是对他们进行民主意识培养的最好时期。因此,我着重从以下几点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⑴ 以身作则,增强民主意识,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⑵ 注意倾听,勇于承认工作中的错误,与学生建立真诚相待的关系。⑶平等对待自己的学生,不歧视差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相信,只要能够做好以上几点,一定够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形成班级的民主气氛,养成全体同学的民主习惯。在我所带的班级中,“班兴我兴,班衰我耻”已成为全班同学的共同信念,无论是在校内或是校外,他们都以某某班级的学生而自豪和自律。对于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我主要计划采取以下做法:
⑴ 每周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让大家畅所欲言,或是对班级的,或是对他人的,或是对自己的,表扬,批评,建议均可。
⑵ 在班内实行班干部、团支部、三好、优秀团员的选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既树立班干的威信,又使他们在群众的时刻监督下,有利于提高班干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也发挥每一位同学的主人翁作用。
二、学习全员管理、创建良好环境
学校为了加强管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内强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外树形象创设良好的办学环境,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继续推进学校的文明建设,实施了全员管理。为了帮助学生对全员管理能够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我计划继续利用班会以及课余时间,结合以前我给学生印发的《全员管理学习手册》,给学生进一步讲解全员管理的有关内容,并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帮助他们多方面寻找原因,挖掘自身存在的思想问题,指导他们合理的去矫正自己的不足,力争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三、鼓励班干工作、提高组织水平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班干只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是协助班主任工作的“配角”,这就必然导致班干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我看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将班干工作为班级工作的主角,而自己当好导演,把握好班级工作的节奏和度,调节好班干之间、班干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为班干大胆工作创造环境,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我,体现出他们对班级的关心和热爱,养成了全体同学的民主习惯。
7.小议班主任工作 篇七
一、严字当头
无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管理亦是如此。要想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 “严”是首要条件。要做好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就必须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 这样才有可能使他们成才。特别是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严”更有它的特殊含义:严, 不但要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方面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 而且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使他们今后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当然, 这里所说的严, 并不是因为学生但凡有过错, 就进行严厉的批评、谩骂, 甚至是挖苦、讽刺或者体罚。新时期, 新要求, 特别是如今的孩子,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大部分从小娇生惯养, 个个都是温室里的花朵, 很少经历生活的历练, 其耐挫能力、抗压能力等都很差。所以, 作为班主任, 在班级管理中, 一定要做到严而有度, 严中有爱, 爱中有严。如, 笔者在每学期开学初, 制订班规时, 并不像以往那样, 完全从个人主观意愿出发, 要求学生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做了不该做的又该如何惩罚等由班主任一人制订全班遵守的班规, 而是召开主题班会, 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 制订班级管理规定, 并且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而当学生违犯了班级管理规定时, 首先让他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然后让他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处罚, 最后再进行单独谈话,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教育学生同样的错误不会再犯。
二、用心关爱
爱是点燃学生心灵灯塔的火种, 爱更是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更要求教师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为学生只有在爱的熏陶和感染之下, 才能学会关爱别人。笔者曾记得在一次野外活动中, 班上的一位学生不慎受伤了, 由于伤势比较严重, 在联系了她的父母之后, 笔者总觉得这样做还是会耽误她的治疗, 索性不顾一切, 背着她一路走到公路边, 在用自己的摩托车送她去医院的路上恰好遇到前来看望孩子了父亲, 这才松了一口气。本以为这是谁遇到都会做的小事儿, 但没想到在后期学生的作文和日记中, 班上大部分学生提到了笔者的这一举动。之后, 全班学生对笔者甚是尊敬, 各项管理工作得心应手。其实, 学生就是这样, 特别是小学生, 在他们眼里, 好多东西都理解得很单纯, 在成人看似极其平常的事情, 但对于他们来说, 那就是世上最完美的;在老师看来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 但对于他们来说, 那是这辈子都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实, 说到关爱学生, 真的并不需要做老师的怎么费尽心思地去付出, 只要用心,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足以让学生记住一辈子。
三、公平公正
做任何事情, 一碗水一定要端平, 小到家庭, 凡事只有公平公正, 才能当好一家之主。作为班主任,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 也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作为班主任, 面对所有的学生, 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 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处理每一件事情, 切不可根据自己的喜好, 有选择性地对特学生, 否则你将会失去公信力, 你在班上说的话将会变得一文不值。只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才能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 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
四、沟通交流
人与人的沟通其实是心与心的交流, 作为班主任, 若整天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给学生强加布置一些任务,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或完成, 可想而知, 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近年来, 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被社会重视, 而学校承担着教育的主要责任, 班主任更是开导和教育留守儿童的主要参与者。所以, 如何与学生进行正确的沟通交流成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其实, 无论是调皮捣蛋的, 还是整天无所事事的学生, 在他们背后也许有一段足以催人泪下的伤感故事, 但现在的孩子都很好强, 一般情况, 不会轻易告诉给别人。所以, 作为班主任, 就要学会寻找时机, 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只有让他们打开心扉, 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才能想法帮助他们, 助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 新形势下, 班主任工作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 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 就一定能做好。
摘要:新形势下, 做好班主任工作实属不易。所以, 在日常管理中, 要做到严字当头, 严而有度, 与学生交往, 要做到用心关爱, 对待学生, 要公平公正, 并学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8.小议班主任工作 篇八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 师生感情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班主任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必须不断注意自我修养,陶冶情操,自觉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增强教育事业心和责任感。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或多或少或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我希望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尽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而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二、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困生
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相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他们在校的表现也就不一样。另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班内出现部分学困生纯属必然,作为教师应正确看待这一点。
班主任要有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学困生往往因自身学习成绩不好,变得自卑,而与老师同学不太亲近。其实,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与老师同学亲近,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学困生的心态,甚至要有所偏爱,让其体验到老师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爱是最好、最有力的教育,可有效沟通师生的心灵。一个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感情和动力,师生的目标才会一致,才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教育措施才会被学生所理解和支持,并且化为行动。教师如能做到爱生如子,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多站在学生角度去分析问题,学生就会很快地从情感上接纳教师,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那么,教师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心情愉悦。
班主任要有耐心。教书育人是需要耐心的,没有耐心就感觉不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所在。在教育管理学困生的工作中,班主任常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经过教育转变好的学生,有时会“旧病复发”。二是有的后进生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正常的。学困生一般自控力差,容易冲动,但平静下来时,他们也能自觉反悔。
班主任还要有细心。班主任不光有爱心,还要有细心、耐心,也就是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纪律、情操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各种思维顾虑,使他们能够心情愉快地学习、生活。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发育上还不成熟,可塑性很强,学校、社会、家庭等客观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会不断地影响他们,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耐心。有的学生身上的某个缺点,经过教育改掉后,过了一段时间又会冒出来。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翻来覆去地讲,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付出很大的精力,这就需求班主任要有极大的细心、耐心地工作,不要急于求成。
三、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这种师生关系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驱使着学生去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也会由于学生的用功学习而更加勤奋地从事教育教學工作。这就是我们素质教育的大事件——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增强素质,提高能力。作为班主任更应在班级管理中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在人格上和成人处于平等地位;在学生管理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绝对不能恶语中伤,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然而,尊重学生要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不能就此姑息迁就,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批评应具有情感性,以情感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应建立在对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以平等的态度,关怀、爱护的口气,推心置腹引导学生平心静气地认识自己的错误,进而鼓起勇气改正错误。批评应该讲理,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心服口服。
四、积极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学生干部的培养要在任用中进行,要在工作过程中帮助他们成长。选出了班委,班主任应悉心指导、热心扶持、大胆使用。班干成员应分工负责,使其有压力、有动力、有战斗力,真正成为班级管理前沿阵地的生力军。应十分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与活动。考虑学生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班主任要针对不同阶段的情况进行指导。
9.小议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 篇九
一、课题提出: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8岁以下未成年人大约3.67亿,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承载着民族发展的重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优越,父母、长辈对孩子过多的宠爱和袒护放任,而且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致使他们从小就自私、独断、爱心缺失,认为父母的宠爱本该如此,心中只有自己,没有父母和他人,性格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这样的孩子如何成为祖国栋梁?
另外,目前存在的教育功利化这样一种错误走向,致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包括感恩情愫在内的情感素质的培养,有悖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如果孩子缺少感恩之心,即使成绩再好、再出色,也只是一个性格不健全的人,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感恩父母、学会感恩老师和朋友,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措施:
针对学生爱心缺失,缺乏感恩之心的实际,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
(一)影音声色俱全的班会发动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我先进行了宣传发动,召开了一次有别于传统班会的主题班会。首先联系了班级里几位后进学生的家长,取得了他们的支持,收集了这几位学生家长的日常工作照片,利用多媒体制成了一组幻灯片,并将这几位家长的照片插入其中,配上了崔京浩的《父亲》阎维文的《母亲》等背景音乐,插入了《诗经》等著作中对父母感恩的文字内容,做到了影音声色俱全,让同学看到自己父母的照片后心中为之一震。通过“感恩父母,感受人间真情”主题班会为感恩教育做了很好的宣传发动。
(二)给父母写感恩信,打感恩电话
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给父母写一封情真意切的感恩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因为有了主题班会的发动,学生们写的都格外认真,我在浏览了学生的新建之后,选取了几名学生的感恩信,让他们在班级内读给其他同学听,通过学生信中对亲历的跟随父亲去讨工程款,跟随父母出车等生活细节的叙述,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动,父母的辛劳仿佛历历在目,多数学生留下了眼泪。当时我知道这眼泪中有感激也有愧疚,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利用周末给父母打一次亲情电话,向父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规划,通过亲情电话让学生和父母敞开了心扉,交流了思想,心灵上也得到了升华。
(三)走进父母,观察父母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我让学生利用周末回家休息的时间在家认真观察,写一篇题为《父(母)亲的手(或脸)》的作文,通过这一细节的作文描述,让学生体会到了岁月在父母身上刻画的沧桑,体会父母对自己十几年养育之恩的不易。
三、对策略实施效果的描述和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少学生家长电话跟我说,他们的孩子好像变了一个人,回家不再四处乱跑,知道帮父母干活了,也不再那么任性了,还有的家长说孩子上了快三年高中了,没跟父母谈过心,现在竟然会跟父母交流自己的思想了。看到同学们这些变化,我由衷的感到高兴。情感教育高于一切,情感教育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们的教育就变得简单很多。
10.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计划 篇十
第一周
1、缴费注册;2、开学典礼;3、检查新生回校情况;4、制订学期工作计划;
第二周
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会;
第三周
1、墙报比赛;2、重新安排位置
第四周
开尖子生会议
第五周
开中层生会议
第六周
开班干部会议
第七周
体育篮球比赛
第八周
学习情况了解
第九周
1、段考复习;2、家访
第十周
段考
第十一周
段考质量分析
第十二周
1、科组会议;2、集体备课
第十三周
尖子生心理指导、学法指导
第十四周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了解
第十五周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了解
第十六周
复习备考
第十七周
复习备考
第十八周
复习备考
第十九周
11.小议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班主任 素质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50
班主任充当着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的三重角色,是将各种教育理念落实到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关键。它不仅要负责班级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起着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了迎合学生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一、班主任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班主任工作表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想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并非一件易事,为了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要注重自身建设。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引导者与教育者,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权威的树立。班主任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同时还要掌握有效的管理艺术,以便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二、了解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有效管理学生,那么怎样的管理才是有效的呢?要想实现有效管理,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班主任只有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管理策略。
班主任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应该积极主动。例如:班主任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谈心,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更愿意吐露心声。班主任老师应该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信服老师,愿意与班主任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与交流中班主任老师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的班级管理措施才能发挥最大的成效。
三、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学生管理艺术
班主任对整个班级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把学生比作幼苗,那么班主任就是园丁。因此,想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生管理艺术。不管是哪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就学生管理艺术而言,班主任老师能否掌握有效的批评艺术与表扬艺术很重要。比如:在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进行适度的批评是应该的,但是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对学生过度批评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老师还要学会巧妙使用鼓励教学法,在学生取得进步时,一定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老师要多采用表扬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12.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小议 篇十二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方法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建设者, 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班主任的工作对学生人生观的树立、良好品德的培养、个性心理的形成、文化知识的获得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班级日常管理中, 我积累了如下一些管理经验以供切磋。
一、关心和爱护学生
一个班集体是由来自四面八方的每一个学生组成的小集体。而这些学生有来自城镇的, 也有来自农村的;有经济条件好的, 也有经济条件差的;有头脑灵活的, 也有思维呆板的;有遵守纪律的, 也有调皮捣蛋的……他们都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小家庭”中。作为班主任便是他们的“父母亲”, 应该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女, 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 要对他们一视同仁, 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觉得班主任可亲可敬, 公正无私, 是学生真正的贴心人。尤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 解决困难, 摆脱困境。爱心像一把火, 能照亮温暖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 团结向上, 学有所成。
二、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 教育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如何采取恰当的方法教育学生是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 作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 切忌用粗暴的野蛮行为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用闪光点去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同时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 一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会使他们丧失信心, 甚至自暴自弃, 从而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在了解、关心、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的基础上, 本着对学生循循善诱、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平等待人的基本原则, 把握亲切而不庸俗、严格而不冷酷、信任而不放纵、尊重而不迁就、袒护而不庇护的基本观点,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只有灵活地运用班级管理办法才能完成新时期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
三、大胆培养任用班委
好的班委能为班主任减轻许多负担, 协助班主任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班委的培养就需要班主任耐心细致的指点和引导加鼓励, 一些事情可以交由班委大胆地干, 对班委要表现出十足的信任, 相信他 (她) 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期间出现的错误和问题, 班主任及时给予指出和帮助解决, 对成绩及时给予肯定, 以此培养班委的自信, 提高班委的能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创造条件
过去的教育是应试教育, 弊大于利。在课堂上, 学生只有听讲权, 在课外, 学生也只有沉浸于“题海战术”的做题权, 而没有活动权和休息权, 学生整天是死读书, 读死书, 不能把所学知识渗透于实践中去, 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因此, 作为班主任, 首先要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现代的素质教育, 给学生创造参加课内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第二, 要为学生营造活动的空间;第三,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其他文体活动, 这样给班上每个同学都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同时才能吸引学生;第四, 要给学生安排休息时间, 使学生有快有慢、有张有弛, 这样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好处;第五, 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认真配合, 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遵循教育规律, 彻底摆脱高强度、高密度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抓好班级管理的基础。作为班主任要和学生交朋友, 经常和学生谈心, 倾听学生的心声,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这样学生才会接近教师, 才会说知心话,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才有利于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动态, 便于掌握和收集信息去教育和鼓励学生。因此, 班主任要和学生打成一片, 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六、做好家访工作
学生所受的教育除学校教育外, 还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并协调一致, 才能全方位地教育学生。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怎样, 受到教育情况如何, 家长难以知道;同样, 学生在家的情况怎样, 受到教育情况如何, 班主任也难以知道。因此, 班主任必须做到勤家访,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以便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 通过家访, 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告知家长, 以便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家访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的纽带,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袁志同学家庭条件不好, 父母忙于赚钱养家糊口而没有时间管他, 该生因为贪玩, 学习上进心不强, 学习成绩不理想, 但该生头脑灵活。我通过与家长多次接触, 了解到许多情况, 在此基础上, 我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对该生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和引导, 时常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渐渐地拉近了感情距离。经过多方长期的努力, 该生的成绩进步很快, 我也赢得了爱戴。
七、勤靠班是做好班务工作的基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通过勤靠班, 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还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缺点。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由于自身的素质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 往往会出现先进和后进的区别。出现这样的差别, 除了智力因素以外, 非智力因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 教育的方式、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教师都希望自己所有的学生能够得到进步和提高, 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研究后进生的特点, 让他们不要落伍, 从个体意义上来说, 是帮了“这一个”, 而从整体的意义上说, 是使集体变得个更好, 更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是没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虽然后进生的品性很难教化, 但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很主观地轻易给学生下结论, 也不能就此放弃自己的努力。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 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不同, 所以在我看来, 后进生多数本来也有很高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但由于兴趣、爱好、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 造成了他们学习上的失败, 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和家长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一味对学生进行训斥或以歧视的态度对待他们, 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和行为。在我教过的学生里, 也有因为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得当, 而导致学生不仅不配合教师和家长的教育, 却反其道而行的。
13.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篇十三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班主任承担心理健教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这是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从反面看,个体如果处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往往倾向于接受主流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对不良规范失去抵抗力从而形成不良品德。班主任在进行道德灌输的时候,如果忽视了每个受教育个体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不能使之处于乐于顺应主流规范的常态。学生往往出现各种消极情绪如发呆、走神、沉默甚至抵触。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培养良好的品德。
2.有利于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造成现今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家庭方面看,独生子生的现象使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在物质享受上百般迁就;在学习上百般苛求。前者使他们缺少心理承受力的锻炼而后者又使他们面临压力,这样的管教模式会使青少年无休止陷入心理不平衡之中。同时,父母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又使家庭往往成为宣泄的场所,导致家庭气氛的下降,又加剧了其子女的心理不平衡。从学校方面看,在呼唤素质教育同时,毋庸置疑,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抱着考分这个饭碗不放。学生的“能力”都量化到分数上,分数竞争激烈,学生对自我价值认识不足,自信心缺乏,难以发挥内在潜力,常处于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心理状态下。在班级管理中,成功的班主任懂得像经营家庭,关心子女一样体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动用心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培养;运用心理输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消费、交际、择业、危机等方面的指导,既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有做主人的感觉,容易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在学校,一个好的班集体对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原因就在于此。
二、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以良好心理素质来影响
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成功地扮演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角色。
优秀的心理辅导班主任应具备:
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情操品质、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等。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彼此才能产生亲近感、认同感,相互间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学生也就愿意与班主任交朋友,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班主任,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往往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班主任首当其冲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更是因为班主任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如果班主任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证,为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更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学生正处于最具有可塑性的人生阶段,可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学生身上体现着教师的教育影响。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使学生耳濡目染,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要使其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本人要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营造宽松快乐的心理环境,重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除受制于先天生理因素外,主要决定于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尊重、关爱、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每天都用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即使生活在困境中,也能挖掘生活的乐趣,并欣赏生活。
在课室里悬挂名言书画,办好班报,以启迪心智; 设置竞赛栏、展示栏等评比台,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开设“心之声”信箱,进行心声交流和析疑解难;
设立“流动图书箱”,向学生推荐有益读物,和好书交朋友等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做人。
(三)、班级管理、班集体作为一个有着一定规章制度的严密群体,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群体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班主任工作要面向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在班集体中,通常比较容易引起班主任关注的是少数表现优异及表现较差的学生,作为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往往因为不需要特别“操心”而被班主任所忽视。从心理健康的要求考虑,这种忽视是不能允许的。所有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的注意和关怀。事实上,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表面平静老实的普通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更容易产生问题。
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班集体,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要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班级生活的愉快、和谐,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宽松、积极。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他占12%。这表明学生碰到麻烦,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老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学生的心灵很难畅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为教师,怎样让学生消除他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教师平时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摆架子,只有把学生当做朋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他们充分信任,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老师倾诉真情,再根据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
3、排除自卑心理,发扬闪光点。
后进生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在班级里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后进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促使他上进。
例如有一位同学,纪律差,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冷遇,产生“生来不如人,学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一次文体课上发现他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家访中了解到他还经常给邻居的孩子讲故事。另一次,班上组织了讲故事比赛,他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称赞,使他大受鼓舞。从此,他做事情少了一些自卑,多了几分自信,他相信只要努力,成功是有可能的,他经常做完作业后还主动拿给老师看,请老师指导。因此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4、树立榜样,提供模仿的正面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认识肤浅,评判能力低,有时不会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向,且自控力差,因此常有“屡教不改”之嫌,令许多老师大光其火。其实碰到这种情况,最好先想一想,你做给他看了吗?、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最具直接的象征意义的人物。众多教师的经验表明,在学生面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一遍好样子”。走进教室,一把扫把横在门口,如果班主任俯身拾起来,学生就会从这一动作中领悟到自己应当怎么做。教师的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相信一定会在学生的心中造成很大的影响,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就起到了健康的教育作用。
同样道理,历史人物、民族英雄、革命导师、科学家、思想家等人类精英,都应成为少年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面的典型,让英雄不平凡的生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人格、光辉的形象成为学生的榜样。让他们从英雄身上学到自强自立,学到做人的道理。
5、在班级管理中开展:
(1)建立自主合作的管理模式: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性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制定班级管理的目标,才能够形成合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共同构筑学生的自主合作的管理机制。
这样,班主任老师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如:建立各管理小组,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岗位责任制;
设立小班主任、小老师岗位,实行“一日班长轮值制”--每天由一位同学担任“值日班长”,在小班主任的指导监督下,处理班里的日常事务,发现问题及时向小班主任汇报。
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主合作管理机制,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明显提高。
班主任要在班中倡导合作竞争的精神,开展“争创优胜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纪律、专长、卫生等方面展开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竞赛活动,以“赛”促团结,以“争”显才干。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竞赛中协调合作,同学们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交往,学会欣赏,使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能力得到提高。
(2)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深层心理的分析。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的问题,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就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就行了,还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慢慢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发展。
(四)创设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重视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培养。
正如轮船在茫茫大海中需要航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催人奋进的班级舆论。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课前十分钟等渠道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结合班里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对事件中出现的不良的心理意识进行分析,向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同学学习,增进学生们对新世纪人才必备的健康心理的认识。
“我能行”“我不怕”“我能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旋律。此外,还应适时引导他们自觉进行挫折体验,使他们明白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若缺乏坚强意志和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将来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荣誉和失败。不要把荣誉看得过重,不能因为一次没评上“三好学生”甚至没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产生心理波动。失败后重要的是找原因,而不是看重失败的结果。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在挫折面前鼓起勇气,树立继续前进的信心。
(五)运用思想预测的方法
思想预测指根据人们思想活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事先估计和分析产生思想问题和不良品德行为的可能性,以求及早预防和早期纠正。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在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影响下,生理、心理趋于成熟,思想活跃,经常产生思想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表面看来,思想品德的种种问题是难以预测的,但是在中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品德形成过程 中,必然性总是支配着偶然性,而偶然性则是必然性的反映。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总是有征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因后果可供思索。
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在他们新接的班级中,为了预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形,除了做那些必要的事先了解之外,往往有意特设一些情境,来预测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
例如,有位班主任在开学头一次的劳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选择所承担的任务:一是打扫厕所,二是擦玻璃,三是擦桌椅。老师在和大家一起劳动之中有意观察每个同学的劳动态度,劳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大家畅谈劳动的感想,并有意识地在全班面前表扬了打扫厕所的同学们,然后再观察每个同学的面目表情,结果发现了不同的心理状态。这种自觉经验预测法可以用于预测班级学生思想变化的倾向性问题,也可以预测出个别同学可能出现的思想品德问题。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预测,不是凭空的胡思乱想,而是要建立在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分析之上的。
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班级集体思想面貌的变化或是个别学生的思想变化,不管顺向进步还是逆向的落后,预先总会有迹象。若是不好的苗头,要及时抑制和消除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反之,发现好的苗头,就要大力扶植,积极引导,使之发扬光大。这种征候预测法需要班主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从细微之处入手,要善于驾驭学生发展的方向。班主任在运用预测方法时,要确定预测目标,即确定是班级学生的哪种类型的思想,或是预测思想主流发展趋势,或是后进生可能产生的问题。
(六)注重情感教育,学会以情动人
白居易描写弹琴女子的琴声感人时,说:“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其实说话的道理与此相同,所谓“情深方能意切,感人全在真情。”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感人的魅力,一定要做到“四分含情,六分叙理。”有理而无情,谈不上生动的形象和感人的魅力。
近年来,情感教育越来越重要,所以,班主任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具体的从学会观察他人的外部表情即通常所谓察言观色做起;其次,学会理解他人,学会角色换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最后,还要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情绪。这样,才有助于对学生能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比如:一个学生作业没交,他告诉你忘在家里了,对此,你怎样说才会不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①“真的忘在家里了?那就回去拿来让我证实一下。”——不信任
②“怎么搞的?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明天补交。”——不耐烦、不满意
③“是啊,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你一定花了不少心血,可惜,今天不能看到你的作业了。”——信任、体谅、遗憾、暗示
第一种说法透出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所包含的情绪是幸灾乐祸的:你说没带,我就将你一军——去拿来证实一下。试想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心理会健康吗?肯定是充满嘲笑意味的,而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第二种说法传达出的信息是教师对学生的极不耐烦和不满意,学生听后的感受是遭疏远和排斥的。试想这样的学生心理会健康吗?肯定也是缺乏耐心,甚至会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
第三种说法,教师传达的信息是信任、体谅学生,同时又表示了遗憾,而且暗示学生老师非常希望看到学生“花了心血”的作业,相信学生听了这样的话语,如果真的忘了带来不会感到委屈,只会感到后悔,如果确实是没有完成作业,回去以后也会“花不少心血”补上。
可见,教师对学生注重以情动人,对一个班级,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它能使集体变成熔炉,也能使集体变成冰窟,它能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也能使学生感到教师可恨可厌。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要协调所有的任课教师,充分发动学生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古语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态,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对症下药,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和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当然,要做到这些光靠班主任一个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要联合好所有的任课老师,共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与老师的交流中捕捉学生的日常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揣测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班主任老师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确 切地说,应该是朋友般的心与心的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对你感到可亲、可敬、可信,有话可以放心的告诉你,这样,你才能很好的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做到有话可说,先发制人。
(八)班主任要做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工作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为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问题咨询和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诊断、分析、解释、评价,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好本班学生的心理档案。
(九)动员家庭和社会,共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情,也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的一件事。学校可通过一系列措施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如:以家长学校的名义聘请心理卫生专家向家长讲授心理卫生常识;利用家长会的时机适当进行心理卫生宣传,督促家长协助学校共同解决子女的心理卫生问题。学校从主动沟通,争取支持的立足点出发,还要积极加强同校外有关机构的联系合作。如:卫生保健站,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其他社区服务机构等。共同努力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坚决抵制不良社会诱因对学生的侵蚀、毒害,确保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沿着“四有”新人的道路健康成长。
今天的学校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机构,它需要承担更多社会其他机构承担的职能,今天的学校被期望成为社会儿童、青年的保健和文娱中心。学校也要提供医疗、保健、社会福利、营养、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服务。在诸多的内容里,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显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要首当其冲,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文化素质转向了包括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而作为心理素质的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也就无可推卸的摆在了学校教育者的面前,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一股特殊而关键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重视并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心理教育工作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提高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实效的必由之路。
三、班主任承担心理健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及自身要求 1.班主任要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心理导师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如上所述,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离开心理问题。不成功的班主任往往是警察式的或保姆式的,对学生的问题缺乏预见和对症下药的方法;而成功的班主任把自己看成一个引导者而非学生的对立面,对于暴露出的问题不是忙着呵斥和禁止,而是能透过看本质,懂得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心理输导。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心理导师,是班主任承担心理健教的必要条件,也是班主任师德提高的必经途径,因为要做到这种角色转换,就要求班主任站在一个比学生高的位置。只有悦纳学生,才能教会学生悦纳自己,只有不断锻炼自己的人格,才能做到悦纳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标。
2.班主任的自我心理健康
首先班主任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树人,必先正己,己不正,又怎能树人呢?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又怎能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和学生心理上发生的问题呢? 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心理障碍或疾病,这不仅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更为重要的是会严重学生的健康成长。比如,强迫班上的其他同学轮流打犯错误的学生,动辄用抄写百余边遍课文的方式惩罚学生,对学生恶言恶语、冷嘲热讽等行为,都清晰映射出某些教师心理的阴暗面,因此,必须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要重视班主任老师的心理健康。可以说,班主任不健康的心态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尤其是班主任喜怒无常的情绪和暴躁乖戾的性格常常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动因;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也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首要的条件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深刻了解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教师整体素质中地位和意义,从而增强自我完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的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具备良好的修养外,班主任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教知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重视对学生消极心理状态的改良和不良行为的矫正,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类进步。人们不断探索如何发挥教育的功效。分数教育曾耽误了一批有潜力的人才,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而人格、个性是最具决定性的东西。青少年是人格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肩负重任。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上,从要真正发展学生的素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搞,而且要切切实实搞好!特别是我们这些班主任老师,更要首当其冲,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1、“好”学生不需要心育。
实际上,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
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就此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2、心育会增加学生和老师的负担。
产生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老师的负担,特别是班主任的负担已经非常重了,再要求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不是太重了吗?表面上这是符合逻辑的。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我们的老师是否反思过,为什么我们会做得这么辛苦? 难道仅仅是因为任务多吗?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得轻松,有的人却做得很辛苦呢?
我们是否检讨过我们的教育方法,或者说是管理方法存在问题呢?
我在BBS上认识一个网友,他的一句话对我启发挺大的。他说“能在忙中显闲,能在闲中忙活,才是高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将繁忙的工作悠闲地完成,将看似无足轻重、闲适的工作中寻找到可以忙活的,他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忙,是因为我们的方法不对。而心理健康教育,会让老师改进自己的管理方法,让你的工作轻松起来。这不是我个人的看法,这是我在参加心理学交流会的时候,其他的老师总结的经验。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很忙,是因为我们始终想着要控制住环境、控制住学生,不让他们犯错误,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你谁也不能控制,包括你自己。
14.高中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教育目标 篇十四
对于教师来讲,每一位学生都是可爱的,都有闪光点。因此,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优”与“差”,是相对而言的。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学,要求他们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避免安于现状。当然,这要因人而论,不能不切实际,一味拔高,反而适得其反。而对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意识不强的同学,则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帮助,多与他们交心,共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如是信心不足,努力不够,还是存在心理障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尊重学生的意见,共同探讨班级存在的问题
班级是每一位同学的班级,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合力把班级建设好。因此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我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学生一起讨论,争取完满的解决问题,比如,如何更好的督促同学认真完成劳动任务,如何为班级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我相信身处其中的同学一定有更好的见解,然后大家共同商议,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周围人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从而逐步有意识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班级,它是一个由学子组成的集体,是学生成才的园地,因此我们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给他们更多自由、自我化的空间,当然,学生这个群体又有着它的特殊性,如他们是未成年人,我们要更理性的管理班级,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高中班主任工作计划篇三
依据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及政教处、教务处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年级工作计划如下:
一、整体目标
本学期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年级学习气氛,各班形成稳定而且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为高三的进一步提高打好基础,力争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80%,力争期末联考进入全市1126名达到75人,其中文科19人,理科56人。
二、情况分析
1、优势:学校大环境好,领导重视,校风优良,管理力量强;班主任工作扎实,全体任课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干劲十足;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师生都有共识,在联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劣势:通过对本届学生的高一全市统一考试成绩以及高二第一学期全市联考成绩分析,学生整体成绩和整体素质差,少部分后进生纪律观念不强、思想复杂、学习松懈,学生主动性不强;音、体、美特长生整体专业基础差,学生的文化成绩也不好。
三、工作重点
针对本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稳定年级整体发展势态,以学生纪律养成、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学业进步。
工作可分为两大块:文理两个直播班,在稳定班级形势、做好做实行为规范教育、建立良好的班风的前提下,以努力提高高考科目成绩为重点,逐步发现和培养年级学业榜样,同时全面促进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文理提高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别较大,以纪律养成、行为习惯规范教育为侧重点。在班里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向上。同时尽可能在班内发现和培养有进步潜力的学生个例,加大音、体、美特长的培训工作,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班内树立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促进班风的形成。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求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做细做实、勤跟多跟,及时与课任教师沟通掌握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的具体情况,要求关照到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要求增加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或家访次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具体措施
1、教学方面
主要围绕学校有效教学的要求,向45分钟要质量,在提高课堂效益和降低教学成本上下功夫,教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1)继续实行年级月考制度,配合教务处搞好期中、期末两次大考,进行两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每次考试后利用各种数据全面分析,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寻出根源。
(2)加强教学研究,加强听课评课,实现全年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做到资源共享。
(3)自习以“静”为最高境界,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最终目的。要求下班教师按时到班,维护课堂秩序,答疑解惑,不准讲课,把时间留给学生。
(4)高度重视优秀学生的培养,让他们吃饱。对少数优秀学生的薄弱科目辅导要包干到人,手把手帮助他们学习提高。要尽力扩大优生面,提高明年高考的重点人数。
(5)组织好语文、英语的早晚自习。
(6)加强对教学情况的检查督促,以达到发现问题并完善提高。
(7)做好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迎考,提高学业水平成绩。
2、德育工作
本学期德育工作重点放在进一步强化习惯的养成性教育。
(1)加强理想教育,增强学习动力。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每周利用早操集会一次,召开全体学生会、各层次学生会,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4)重视“后进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努力抓,反复抓,抓反复”,加大“后进生”教育力度,分别召开不同层次学生会(班主任落实),使学生增加危机感、紧迫感,产生应有的压力,并逐步培养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做好常规工作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手机、仪表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严格学生的请假制度。
3、班主任工作
(1)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2)加强班主任经验交流与学习,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使得班主任从琐碎的事物中解放出来,做一个思考型的班主任。
(3)班主任教育资料要做到资源共享,有时候进行集体备课,特别是一些主题班会,充分发挥班主任队伍的集体智慧。
(4)班主任要在严抓学生的行为常规的基础上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5)班主任要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与部分学生会议,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6)班主任要做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当好参谋,做好培训,重点教方法,作指导。
(7)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舆论阵地,及时收集好人好事,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
(8)班主任要做好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特别要做好对家庭教育有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
(9)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有赛必参,有奖必夺。
高二年级部
15.小议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 篇十五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 大学生的心理冲突日益激烈, 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研究表明, 20世纪90年代我国25%的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 近年来上升到30%, 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显示:16%至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 以焦虑不安、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 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 17%出现焦虑症状, 12%存在敌对情绪。所有这些数据无不显示,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医药卫生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相对于同龄人的其它大学生群体, 他们有着特殊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活动方式。其心理问题涉及的范围广泛, 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认识经验的差异引起的心理问题, 抵触情绪带来的心理问题, 行为习惯引起的惰性心理问题, 由自卑、偏执、世故、敏感和盲从引起的人格心理问题等。由此引起他们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自卑心理较严重, 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大, 焦虑、恐惧心理时有发生。
2. 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存在, 只是在最近十多年内逐渐扩大化, 才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医药卫生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 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
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影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和不断变化的时代, 随着西方观念和文化的融入, 信息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大学生接收到了比以往更多的信息, 这些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 给原有的传统和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足够大的冲击, 在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的前提下, 这些新生事物过早的侵蚀了大学生的心灵。
家庭环境的影响。事实证明, 和谐的家庭氛围往往会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 反之易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近年来随着人性自由观念的增强, 离婚率逐年上升, 这给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心理阴影, 事实也证明, 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往往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对于从小就生活在父母溺爱当中的独生子女, 家庭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和成才又有过高的期望, 家庭的过高期望和由于高考成绩差而进入我们这样的卫生医护类专科学校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的发差, 极易产生恐慌、焦虑和内疚的心理。
就业竞争压力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 使得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 使得专业受限的原本满怀壮志的医药卫生类大专生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感觉压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巨大。数据显示, 2009年湖南春季医药卫生类人才交流会需招聘1651人, 4000余名求职者前往应聘;株洲市卫生局直属单位2009年招聘计划也仅仅招聘大约92名专科生, 且有诸多限制。未来不定的就业和经济上的压力, 也是造成医药卫生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
(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 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足够的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被广泛认同, 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重点仍是传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社会经验的教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对高校教师的职能也未做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扩展。
目前, 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不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条件都比较差, 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极为匮乏, 心理咨询工作大多是由学生政治辅导员和团委的老师兼职, 这种防御性的被动工作模式和自身知识的受限, 造成了心理辅导定位不准确和思路不明了, 虽然大多学校都已配备了心理咨询室, 但其利用率却比较低。一些从事教学工作的人认为大学生尤其是医药卫生类大专生在三年内学习专业性如此之强的知识, 学习时间短、任务重, 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专业教学才是硬道理, 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则可有可无, 于是, 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纳入课程体系, 而是以一些板报、标语等的宣传敷衍了事。另一方面, 部分高校也仅是通过选修课程开设心理学, 大学生本身具备的心理学知识还不够, 即使遇到心理问题也很少会主动求助, 他们往往是在心理问题达到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去求助, 或者在造成不良后果和伤害后才被学校和老师发现, 但这时的问题已经不是学校能通过心理咨询所能解决的。
(三) 班主任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职能
针对存在的问题, 学校首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加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其次, 应当健全心理咨询机构, 配备心理健康专业咨询人员, 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再次, 班主任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学校除了对其有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还应当有心理健康知识的要求, 使其成为学生发展的教育者和学生心理素质的保健者。
首先, 班主任应当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者。作为能对学生进行近距离和长期直接接触的教师, 具备了比其他教师更方便接触学生的条件, 对于及时发现问题有着其他教师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在初期及时给予疏导和干预, 问题的解决就会相对比较容易, 同时也能很好的预防问题向更深层次发展。
其次, 班主任应当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协助者。毕竟班主任没有受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育和培训, 他们的能力与专业人员还有很大的距离。复杂的心理问题的发展变化很难预知, 往往已经超出了班主任的解决能力范围, 此时应当引导学生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里, 要充当好心理咨询师的协助者, 把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平时资料和情况及时全面的提供给咨询师, 以帮助其更好地了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以便于进一步的治疗。
再次, 班主任应当成为治疗效果的维护者。心理问题往往存在着一个反复期, 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和治疗, 情况有所好转, 但是, 一旦困扰的情景再次出现又会复发, 学生很可能会在不良情绪和积极情绪中难以取舍。因此班主任应当在此期间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 及时有效的给予正确的引导。
(四)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的优化
1.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心理辅导效果的好坏, 不仅取决于辅导者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 同时也取决于自身所具有的素养。加强自身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优化心理辅导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因素。班主任应该特别注重对基本心理辅导专业知识的学习, 多看有关书籍、多思索一些社会问题、多听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专题报告,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 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 提高心理健康辅导水平。
2. 善于把握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
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充满矛盾的多元取向。班主任如果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即使开展了心理辅导, 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医药卫生类大专生在三年期间有着不同的特点, 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尽相同。因此, 心理辅导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应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比如, 新生面临角色的转换, 生活、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以及情感需求变化带来的困惑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大二时学生对自己和社会的认知已达到一定的程度, 往往在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社会活动、恋爱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大三是走向社会阶段, 面临着到协议单位毕业实习以及未来的就业压力, 就业恐惧成为其首要心理特征。只有认真把握了其心理需求, 才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预防心理疾病, 促进人格成熟及全面发展。
3. 把心理辅导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
心理问题的产生总能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依据。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广泛, 影响其思想和心理的因素也趋向复杂, 需要班主任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找出原因, 对症下药。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一些同学给予特殊照顾, 把心理辅导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在医院的实习工作。班主任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范围内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4. 构建多渠道的信息交流网络。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 班主任的工作只是一个子系统。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认识清楚, 发挥优势, 构建广泛的信息网络。班主任要善于在学生中建立信息传递网络, 特别要依靠学生干部、党员共同做好心理状况的掌握和追踪工作。要通过QQ群、电子邮箱等建立更多的倾听学生心声的渠道, 建立开放式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渠道。
(五) 结论
班主任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 需要承担起各种责任, 既要像普通教师一样传授知识, 还要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 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研究它的内因所在, 对症下药, 寻找相应的适宜方法进行恰当的辅导, 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小爱, 陈勃.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问题易发事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1) :94.
[2]罗忠, 刘虹, 杨艳.高校教师的新角色_心理健康的培育者[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3) :44-46.
[3]湖南卫生人才信息.http://www.hnyyws.com, 2009-3-16.
[4]株洲市卫生局直属单位2009年招聘计划.http://www.zzcity.gov.cn/sitepublish/site/20090318151921574.xls, 2009-3-19.
16.小议班主任工作中小事的处理法 篇十六
[关键词]师生过错 态度方法 以人为本 科学处理
近段时间课间休息时,我班上的学生喜欢在走廊里哄闹,很“猖狂”,于是我采取抓典型的方式,不顾他的辩解,将“典型”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后来经在场学生证实,“典型”确实抓错了,让他受了委屈。看来杀鸡不但没有“儆”猴,反而“儆”了我自己。这件事怎样收场?我迅速抛弃头脑中的许多想法,准备向“典型”赔礼道歉,承认自己的过失。待我刚一开口,“典型”却破涕为笑:“苟老师,算了吧,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我真该感谢那位同学,谢谢他给了我改错的机会。
这次“抓典型”只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件小事,由于我没有“小视”这件事情,而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妥善处理,因此没有给学生造成伤害,反而融洽了师生关系。如果,我采取简单粗糙的办法来处理,也许,结果就大不一样了。这件事情给我以启示:班级管理中,小事不可小视。
班主任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到班级事务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工作涉及到每个学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对班级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性格的形成,乃至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班级工作纷繁复杂。工作中,班主任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或失误,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常犯一些小错误,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
通过这次“抓典型”事件,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出现过错,应该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师生关系来构成的,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班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班级工作出现了失误或偏差,一旦发现,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学生人格的角度出发,站在人性化的高度,放眼未来,面对学生,主动、真诚、坦率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向学生赔礼道歉。这样,一方面可显示出班主任的气度和胸怀,有利于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此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谅解,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增进师生友谊。这样,师生和谐共处,也不失为一件大好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天天与学生打交道。学生首先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感情有思维的人,不是机器,其次才是学生。是人就应该有做人的权利和尊严,学生与教师在人格意义上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人格,决不能因为学生与老师是师生关系,就讲什么师道尊严、就摆架子,或者碍于情面,拒不向学生承认错误,或者明知自己错了,还置若罔闻,固执己见。这样,不但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反而会使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恶化;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反而会阻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良好性格的形成,甚至会给学生心灵留下阴影,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是不可取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学生。学生的心理、行为尚未成熟,还处在发展阶段,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就在所难免,更在情理之中。因此,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把学生犯错误看成是洪水猛兽。笔者认为,学生犯错误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只有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才会知道学生在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存在什么偏差,才会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这样老师才能够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健康成长。任何压制学生犯错误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一般说来,一些学生犯小错误的“频率”是很高的,部分学生是“大法不犯,小法不断”。班主任老师绝对不能把学生常犯的错误当作小事一桩,更不能“小视”学生的错误,而要认真对待,科学处理。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决不能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犯有错误的学生,也不能采取打骂、挖苦、讽刺学生的做法,这样处理会适得其反,激化矛盾,还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教师从事的是塑造灵魂的工作,只有火才能点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遇到学生犯错误,班主任老师不要急躁,要客观、冷静、理性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要对犯错误的学生坦诚相待,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势利导;要以爱为基础,充分信任、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共同探讨解决的辦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错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敢于正视错误,积极主动改正错误,并督促学生彻底改正。
【小议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推荐阅读:
小议小学生的挫折教育07-15
幼儿情感教育小议11-18
小议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与对策11-05
小议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论文11-08
小议怎样与人相处阅读理解及答案07-23
小议粘钢加固技术的原理与施工论文09-16
中考作文-取胜方法小议08-22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小议07-11
小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07-23
小议厨房管理和厨师长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