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读后感

2024-12-11

我的抗战读后感(精选12篇)

1.我的抗战读后感 篇一

《我的抗战》可以说是口述历史,通过采访一些抗日老战士或其子女,来回顾那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该片中的主人公很多为普通战士,并且讲述的应该是真实的历史,不象电视剧那样,演的大多为当官的,剧情也夸大太多。

在8年抗战中,很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成了难民。那时候,中国空前的团结。在敌强我弱、武器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只好拿人筑成长城,以空间来换取时间,尽管三分之二国土沦丧,依然坚持抗战。那时候,很多人不仅面临死亡的威胁,还经常忍饥挨饿。

在《我的抗战》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有这样两个情节:

1、李敏,一个十四岁的东北抗联战士,在突围时与敌人相遇,在经过短暂而血腥的战斗之后,很多战士牺牲,部分人伺机冲出,这其中包括李敏。李敏走在前头,后面跟着几个抗联女战士。走着走着,李敏发觉不对劲,在齐膝深的雪中费力转身往后看,发现几个黑点,还发现了敌人的骑兵---后面的战士被俘了。她赶紧躲入一树丛中,往雪里边钻,能钻多深钻多深,这时她已顾不上冷了。敌人上来了,她的心跳到了嗓子眼。还好敌人没有发现她。确信日伪军走远后,她爬了出来。在路上捡到了一只老鼠,她把它放进了口袋里,她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饿的时候只有雪。东北,天黑的早。她忽然听到了狼叫声,并且不是一只,她很害怕,心想,今天晚上估计自己要做狼的美餐了。忽然她想到别人教她的,碰到狼后敲击树可把狼吓走。她拿起树枝使劲敲起树来,狼果然被吓跑了。她到了一个自认为安全的地带,烧着了火,将刚才拾的老鼠烤了烤,吃了,她觉得很香。(如果现在你发现在你碗里,有一只老鼠,不仅你吃不下去,原先吃的也会吐出来。)在树林里强捱了一夜,天亮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个小屋,她跑向那个小屋,想暖和暖和,休息休息,但快到跟前时,一个日本人出来了,她胡乱打了一枪,掉头就跑,敌人没有追上。找了几天,她终于找到了其他的抗联战士,战士们向她迎过来,而她终于支撑不住,晕倒了。

2、一名战士(八路军还是国民党,叫什么名字都忘了)被日本人俘虏后,敌人严刑拷打,逼他说出情报,他没有说。最后敌人决定处死他,时间定在1945年8月14日。这一天,首先是他的战友被带了出来,执行了绞刑。他还记得他的战友临走时,对他说,我先走了。轮到他时,那天行刑的喝多了,晚来了一个小时,时间改在了第二天的下午。(处决犯人一般在下午2点到4点。)不知他是以怎样复杂的心情度过的那一天。谁知第二天中午时,太阳旗降下了,日本投降了,战俘都被放了,他获得了新生。以后他把8月15日作为自己的生日。

日本投降后,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中国没有索要赔款。据说是周恩来认为,侵华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责任应由日本政府来负。而如果索要赔款,就会转稼到日本老百姓头上。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很不赞同。日本是由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组成的,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它们隔裂。日本兵有几个是贵族子弟?还不都是普通老百姓。不仅应让日本赔,还应该让他赔个倾家荡产,使他永无侵略他国的能力。

为在抗日战争中死去的300万将士和万人民致哀。

2.我的抗战读后感 篇二

一、聆听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

1937年暑假, 祖父由南京工兵学校派到庐山训练团筑城爆破工作组任教, 恰逢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当时在庐山受训军官, 纷纷请缨杀敌。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等同志来庐山促蒋下决心抗战。在众望所归, 人心所向的形势下, 蒋亲临庐山海会寺训练团, 召集师生发表了有名的决心抗战的讲话。大意为:共产党发表了宣言, 即为民族利益胜过一切的例证, 在存亡危急之秋, 更不应计较过去的一切, 应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 力谋团结, 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 中国民族已一致觉醒, 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 集中整个民族力量, 自卫自助, 以抗暴敌, 挽救危亡。中国不但为保卫国家民族之生存而抗战, 亦为保持世界和平与国际信义而奋斗。同时蒋还号召, 和平已至绝望时期,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要求全国人民, 地无分南北东西, 人无分男女老幼, 一致奋起, 共同抗日。全场听到这一伟大号召, 无不义愤填膺, “誓死杀敌, 为国立功”的雄壮呼声响彻云霄, 震撼山岳。当即宣布, 所有华北及一些主要地区前来学习的将领立即返防, 奔赴前线, 效命疆场。其余亦均赶快完成学业, 随时准备行动。

二、祖父的胞弟黎玉玺驾艇击伤敌旗舰“出云”号

“八一三”上海淞沪战争爆发, 日本侵略军恃其海空优势, 调集大量兵舰入黄浦江, 以强大炮火支援其陆军作战, 极大地威胁我防守阵地。当时我海军力量薄弱, 无力出击, 只能以江阴要塞为依托, 封锁长江, 防敌舰深入。上级为打击敌海军气焰, 决定调鱼雷快艇对日海军旗舰“出云”号进行袭击。这种鱼雷快艇有两枚鱼雷, 在距敌舰千米左右发射鱼雷, 鱼雷先运行于水面下五公尺左右, 抵达目标时仰起从底部击中敌舰。该艇速度极快, 转弯需要宽阔水面, 因此在黄浦江使用这种快艇, 无法转弯, 根本不能返航。加之该艇系木质结构, 无法抗御敌机枪、小炮的射击, 所以担任袭击敌舰任务的艇上人员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

在9月初的一个夜晚, 祖父在海军中服役的胞弟黎玉玺奉命率三艘鱼雷快艇从江阴由陆上秘密运到黄浦江上游一个汇入黄浦江的小河内隐蔽, 完成出击准备。趁天将黎明时开进黄浦江, 由黎玉玺所驾驶的快艇为前导, 迅速向目标前进。我快艇虽出敌不意, 但当时淞沪战场硝烟弥漫, 黄浦江上敌舰云集, 强烈的探照灯光照射江面如同白昼。我快艇高速疾驶犹如脱弦之箭, 江面被划出三道白线。快要达到鱼雷距目标有效射程水域时, 被敌舰发现了, 立即遭到敌人密集火力射击, 黎玉玺当机立断, 迅速向敌“出云”舰发射了鱼雷, 有一枚击中, 重伤敌舰尾部, 其随即跳入江中, 潜游到英租界登岸, 返回复命。从此敌舰深恐中国海军继续袭击, 戒备更加严密。这有力的一击, 充分显示了中国海军以弱击强的英勇无畏精神, 使日本侵略军胆寒。

南京失守后, 我国这支不可低估的快艇轻骑奉命以马当要塞为基地, 打击溯江而上的敌舰, 自然成为日军千方百计企图消灭的目标。1938年夏的一个假日, 日机以大编队机群突然袭击轰炸这个快艇基地, 由于部分艇上人员正上岸休息, 快艇部队受到严重损失。当时祖父的胞弟在基地艇上值班, 在基地受到敌机轰炸时他纵身跃入水中, 幸免于难。如今事隔半个多世纪, 回首往事, 祖父生前在与我们这些孙辈谈起时, 深感今天大陆能够如实写出国民党抗日史实, 能够把兄弟的光荣事迹公诸于国人, 意义深长。

三、目睹空军勇士乐以琴痛歼敌机

抗战初期, 我空军以少击多, 以弱抗强的英勇事迹, 不断振奋人心。1937年8月的一天, 祖父在南京亲眼看见一次我英勇空军痛歼日机的精彩场面, 一直记忆犹新。那天的警报声发出不久, 即隐约听到高空隆隆机声, 但看不到飞机身影。原来是我机在高空巡航迎战。不久, 空中传来雷鸣般机声, 见到敌大编队机群从东北方飞临南京上空, 我地面高射炮火立即射击。接着我英雄空军像利剑般杀入敌机群, 将敌机阵势冲乱, 然后逐一与敌机相互角逐, 上下翻腾, 眼看被击中的敌机拖着浓烟相继下坠, 也有的摇摇晃晃地妄图脱逃。事后得知城内四象桥一家房屋上掉下一敌机, 侵略者的尸体掉入正在煮饭的铁锅里。后来得知来袭的日机是最精锐的木更津航空队, 又得知掉到四象桥的日机是被我空军健将乐以琴击落的。这也是祖父看得最清楚的一架。当乐以琴从高空将敌机逼到光华门上空, 敌机妄图调整爬升脱逃, 但在这一瞬间, 乐以琴机上清脆的机枪声响了, 准确地将这架敌机击落。祖父说他当时看得出神, 还特意去看这架敌机的残骸, 产生了对空军英雄无比敬佩的心情。围观的群众络绎不绝, 许多人还拾一块敌机残骸作为纪念。

四、随林柏森考察东战场

“八一三”后, 为使工兵教育密切结合战场需要, 上级派工兵学校教育长林柏森亲赴东战场, 深入了解情况, 林指定祖父等一干人同行。东战场司令官由蒋介石兼任 (冯玉祥代理) , 副司令官顾祝同, 右翼军团总司令张发奎, 左翼军团总司令陈诚, 中央军团总司令朱绍良及所有六个集团军和九个直辖师的高级将领与林柏森早有认识。林由南京出发, 夜间因灯火管制, 车行缓慢, 深夜始达苏州, 几经探询才找到驻苏州的黄琪翔副总司令所住的饭店。林与黄是广东同乡, 又是保定军校同学, 自然很熟悉。林与黄晤谈片刻后, 一行人又在夜幕中继续东行去安亭, 在铁路南边的一个大村庄找到张治中集团军总司令部, 同张总司令及其幕僚见面, 谈了战场情况, 得知前线士气正旺, 尽管敌人优势火力给我军造成重大伤亡, 但我将士英勇顽强, 前仆后继, 阵地始终巩固。只因部队平时忽视筑城教育训练, 更不重视构筑工事, 加之战场地下水位较高, 不好深挖, 工事的防护力也难以达到应有的强度,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地势平坦, 很少有突出的高地供炮兵指示目标之用, 影响其射击命中率。只有真如附近国际无线电台塔架较高, 敌人利用它作为方位物, 对我威胁很大, 必须把它炸掉, 而前方工兵无法解决这样强大建筑物的爆破问题, 林柏森当即建议由工兵学校马上组织力量, 负责爆破这一电台塔架。此建议很快得到上级批准, 工兵学校指派教导营上尉连长周介率部如期完成了这一爆破任务, 消灭了一大害。接着林柏森又前往罗店陈诚总司令部, 了解了一些情况, 随即返回南京汇报, 并立即着手由工兵学校编印适合战场需要的筑城手册, 发给各部队, 以迅速提高全军的筑城技术, 以适应抗战的需要。祖父当时就参加这一编写工作, 书名叫做《抗日筑城》, 后来分派工兵教官去各地分发并负责讲解。

五、叶剑英将军讲授游击战术

1938年, 鉴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 八路军的游击战配合正规战有奇效, 国防会议决定在湖南南岳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 国共合作对国民党军官进行训练。中共方面派叶剑英将军亲临南岳, 以副主任名义主讲游击战术。工兵学校教育长林伯森与叶剑英将军在保定军校是同学, 又是广东同乡, 趁机邀请叶将军到零陵工兵学校向学员讲授游击战术。叶将军到校之日, 林柏森设宴欢迎, 祖父当时任该校筑城教官兼教导营中校营长, 亦被邀作陪, 黄德馨和邓树仁均出席作陪。林柏森将所有奉陪的军官一一向叶介绍, 频频举杯, 开怀畅饮, 林柏森兴高采烈, 不觉多喝了几杯, 可能有点醉意了, 突然对叶将军说:“我是请你来讲游击战术的, 可不能宣传共产主义哟!”叶听后一笑置之, 仍谈笑风生, 若无其事。宴席散后, 祖父等这些作陪的都觉得林有些失言了。这一插曲, 充分反映当时国民党上层人物的矛盾心情。后来全校师生听了叶剑英将军深入浅出地讲授游击战术, 大大启发了大家对抗战前途的信心和对敌作战的战术思想。

六、白崇禧亲自主持修改操典

1942年, 祖父被调往重庆任军训部工兵监科长, 主管全国工兵教育训练业务。当时白崇禧任军训部长, 他认为军队所采用的“步兵操典”许多内容是从日本军事书籍中翻译过来的, 已不适应抗战需要, 须加以修订。于是组织军训部有关人员进行“步兵操典”修改工作, 祖父亦被指定为参加修改人员之一。

修改“步兵操典”的工作由白崇禧亲自主持, 各个兵监都有科级以上的具有军事素质的人员参加。白首先训话并说蒋委员长很重视大家的工作, 大家一定要把它搞好。开始工作后, 白非常认真, 只要他在重庆, 一定参加大家的研讨, 字斟句酌, 有时连续数日, 坚持不懈。白的军事学术和作战经验都很有基础, 许多修改内容他都提出过修改意见。过去的“步兵操典”只写有重点, 白崇禧乃指出应明确写出重点的点是指一个连兵力, 并向参加修订的人员作了详尽的解释, 促使大家深入钻研修正的内容。当时白还担负前方指挥作战的任务, 大家觉得他能对基础教育如此重视, 亦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七、过赣州时对蒋经国治绩的一瞥

1944年春, 祖父时任国民党独立工兵第十六团团长, 部队配属三战区顾祝同指挥。当时三战区长官部在江西铅山, 祖父在赴铅山途中经过赣州, 夜宿旅社, 叫“茶房”却没有答应声, 于是问站立在面前的人问他“茶房”哪里去了。他说这里没有“茶房”, 只有“工友”, 并说这是蒋经国专员规定的, 叫“茶房”是侮辱, 叫“工友”是尊重。这位工友又向祖父谈到了蒋经国专员的一些行事作风, 说蒋专员能深入下层, 严禁赌博。他知道赌博的人经常熬夜, 深夜要吃点心, 于是他乔装跟踪小贩行动, 因而抓到一位赌博的头面人物, 给以重惩, 从此人人不敢再聚赌。

八、指挥投降日军修复京杭国道

3.《抗战英雄》读后感 篇三

合上书,闭上眼,我还深深地被这本书震撼着。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又一位的抗战英雄。有誓死不屈的抗联八女;有民族英魂杨靖宇;有大爱无疆的白求恩;有狼牙山巅五壮士;有江南女侠林心平,有以笔为枪的邹韬奋,有日本八路宫川英男……他们个个都为抗战而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最令我震撼不已的是两位外国友人。

医生白求恩,一个死亡边缘挥舞着手术刀的伟人。小时候,我就听过白求恩的事迹,他不远万里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救死扶伤,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士兵的生命。他愉快地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一次又一次的输血给伤兵。最后却因手术中伤口两次致命的感染,生命永远地定格了……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故事!白求恩虽然牺牲了,但他却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如一束光,照亮了前方。想到这里,我不禁掩面而泣。

除了白求恩,另一个让我震撼的就是宫川英男了。

宫川英男是一位日本籍的共产党员。他曾经也是一名日本兵,也像其他日本兵一样被俘后大喊“我死啦死啦滴”,但经过八路敌工人员的讲道理、交心,最终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党员,并为抗战做出了许多贡献。宫川英男的抗日工作是对日军的教育工作。于是,他开始做传单,给日军发送慰问袋等等。渐渐地,有许多日军开始厌战、反战,甚至加入了反战联盟。然而,这样一个好人,却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两个月死了。当时,宫川和李洛夫正在转移,不料被日军发现并派重兵包围,为了保护李洛夫,为了不被俘虏,宫川身中数枪后毅然决然举枪自尽。多么好的一个小伙子啊!但是上天却没让他多活两个月,太可惜了,真是太可惜了!想到这儿,我不禁潸然泪下,为这位日本友人感到惋惜。

战争的硝烟给人们带来了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也是因为战争,无数英烈,为了和平做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牲。和平年代,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指导老师:冯彩娟

4.抗战电影读后感 篇四

这部抗战电影是我在一个漆黑的连一个星星也没有的夜晚观看的,主人公是陈傻子,说他傻,其实他一点也不傻,只是憨厚罢了。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陈傻子跟连队打仗,在打仗途中,还捡了一个小孩给他取名叫丢儿,丢儿和傻子关系极好,丢儿还叫傻子“爹”.因为傻子人仗义,但没有心眼,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傻子。而且傻子个大,肩膀又宽又结实,力气大得很,帮了大家很大忙。在战斗前,傻子依依不舍把丢儿托给了一户人家。战斗中,傻子的哥们,小虎、猴子、班长、连长都相继牺牲了,最后,纯真的傻子和奸诈的日本鬼子同归于尽了。

这部电影真正打动我的不是牺牲的人,而是傻子那种仗义、纯真、能为战友牺牲的精神。他对待丢儿一丝不苟、乐乐呵呵,还常逗丢儿笑,那情景我至今难忘怀;他看到战友牺牲时充满鉴定、痛恨、悲伤的眼神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在战斗的最后一刻,他身上塞满了手榴弹,拉响了引线,在生命最后一瞬间,他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甜美,那么满足,那一刻我深深的被感懂了,被那颗勇敢的心感动了!

我明白了: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简化,不要顾及其他人的想法,才能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我觉得傻子并不傻,他的想法是独特的,不论是明星还是农民,不论是天才还是傻瓜,都有理由值得大家敬佩和赞扬!

5.《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篇五

还有一位小英雄王二小,他面对敌人的金钱,不给敌人带路;面对敌人的刺刀不害怕,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在与敌人地周旋中,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又被敌人的刺刀刺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3岁,他的鲜血染红了南河滩。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后,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仍广为传唱。

我读了这几个抗日的英雄的故事以后,我非常的感动,因为吉鸿昌在刑场上还为我们中国共产党说出了誓死也不会归顺日本人,还编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还有小英雄王二小,自己不要敌人的金钱,也不给他们带路,把敌人引进大部队的埋伏圈里,在敌人的子弹和刺刀打了以后,他才13岁就英勇的牺牲了,他死后, 共产党为王二小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英雄小故事》,将激励我更加认真地读书,更加珍惜这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激励这我前进!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2

——巾帼英雄赵一曼 读了《抗日英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抗日英雄,让我的敬佩之情情不自禁的油然而生。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家,在如河的历史岁月中,涌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巾帼女英雄——赵一曼。

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团委员。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捕。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的口中得知抗联军所在地,但赵一曼镇定自若,宁死不屈。敌人气得暴跳如雷。赵一曼忍受一次又一次平常人无法想象的酷刑的摧残: 不断地用鞭子把儿蘸着粗盐捅她手腕和大腿上的枪伤伤口,是一点一点地往里拧,碰到骨头后再不停地搅动伤口;一口紧一口地往下灌辣椒水和汽油、肚子鼓涨的似皮球,再用杠子在肚皮上一压,灌进去的灌辣椒水和汽油又全从口鼻和下身溢出。反复数次······她的右膀被砍断,被带上几

公斤重的铁锤,但他却不曾屈服和动摇,从不求饶投降。

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被日本鬼子折磨而死,她永远离开了我们。她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赵一曼这个名字已经深深烙在我们的心中。她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巍峨、险峻是山的个性;澎湃、娴静是水的个性;坚强、无畏是中国人的个性!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爱国豪情在我们的心中如彩虹绚丽!

巾帼英雄赵一曼,我们永远怀念您!!

(五三班 王婧雯)《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

——巾帼英雄赵一曼 读了《抗日英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抗日英雄,让我的敬佩之情情不自禁的油然而生。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家,在如河的历史岁月中,涌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巾帼女英雄——赵一曼。

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团委员。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捕。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的口中得知抗联军所在地,但赵一曼镇定自若,宁死不屈。敌人气得暴跳如雷。赵一曼忍受一次又一次平常人无法想象的酷刑的摧残: 不断地用鞭子把儿蘸着粗盐捅她手腕和大腿上的枪伤伤口,是一点一点地往里拧,碰到骨头后再不停地搅动伤口;一口紧一口地往下灌辣椒水和汽油、肚子鼓涨的似皮球,再用杠子在肚皮上一压,灌进去的灌辣椒水和汽油又全从口鼻和下身溢出。反复数次······她的右膀被砍断,被带上几

公斤重的铁锤,但他却不曾屈服和动摇,从不求饶投降。

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被日本鬼子折磨而死,她永远离开了我们。她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赵一曼这个名字已经深深烙在我们的心中。她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巍峨、险峻是山的个性;澎湃、娴静是水的个性;坚强、无畏是中国人的个性!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爱国豪情在我们的心中如彩虹绚丽!

巾帼英雄赵一曼,我们永远怀念您!!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一书,增添了不少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我军英勇抗战的事迹。

有一位小英雄王二小,他面对敌人的金钱,不给敌人带路;面对敌人的刺刀不害怕,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在与敌人地周旋中,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又被敌人的刺刀刺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3岁,他的鲜血染红了南河滩。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后,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仍广为传唱。

我读了这个抗日的英雄的故事以后,我非常的感动,因为小英雄王二小,自己不要敌人的金钱,也不给他们带路,把敌人引进大部队的埋伏圈里,在敌人的子弹和刺刀打了以后,他才13岁就英勇的牺牲了,他死后,王二小的故事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英雄小故事》,将激励我更加认真地读书,更加珍惜这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激励这我前进!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一书,增添了不少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我军英勇抗战的事迹。

抗日英雄吉鸿昌在刑场上,大义凛然做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同时厉声对刽子手说:“我为抗日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接着又对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一下敌人的子弹怎么打死我的。”当刽子手颤抖地举起枪时,吉鸿昌奋力高呼:“抗日万岁!”“中国万岁!”

还有一位小英雄王二小,他面对敌人的金钱,不给敌人带路;面对敌人的刺刀不害怕,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在与敌人地周旋中,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又被敌人的刺刀刺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3岁,他的鲜血染红了南河滩。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后,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仍广为传唱。

我读了这几个抗日的英雄的故事以后,我非常的感动,因为吉鸿昌在刑场上说出了誓死也不会归顺日本人,还编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还有小英雄王二小,自己不要敌人的金钱,也不给他们带路,把敌人引进大部队的埋伏圈里,在敌人的子弹和刺刀打了以后,他才13岁就英勇的牺牲了!

6.《重读抗战家书家书》读后感 篇六

重读抗战家书,是为缅怀过去。曾几何时,在民族解放的召唤下,多少热血青年抛妻弃子,告别家乡,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把一腔热血、年轻的生命熔铸成永远的丰碑。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如今,当我们重新捧读一封封抗战家书时,我们一同感受到了赤子满腔的爱国热情,感受到了战士“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感受到了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让我们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重读抗战家书更为珍惜现在。一封封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

几天来,已重读了赵一曼、左权、吉鸿昌、蔡炳炎、张自忠等抗日英烈的抗战家书。一封封弥足珍贵的抗战家书,读出了抗日英烈的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足以让当今时代的人们产生心灵震撼。

一封封抗战家书,让我们宛如穿越了时空,走进硝烟岁月、走进抗日英烈身边。“为国家民族之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无半点改变。”这是张自忠的抗战家书。“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亡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我们决心与华北人民同甘苦共生死。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这是左权的抗战家书。每位英烈的抗战家书无不凝聚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坚韧不屈的理想、信念。

其中第11篇为《王传馥致父母书》,展现的是烈士王传馥在奔赴革命前写给父母的一封信。这既是一封家书,更是一封立志报国的“宣言书”。他的青春很短,牺牲时只有22岁;他的生命却很灿烂,用铮铮铁骨和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舍生取义、奔赴国难的爱国之歌。下面,就让我们从这封家书的字里行间去体味这位热血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王传馥的这封信是1937年底赴陕北前在浙江菱湖写给父母的,当时的他只有17岁。就让我们追溯过往,从故事中了解这位年轻革命战士的血脉亲情与革命抱负。

王传馥从小生长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父亲王德鸾,是银钱业(也就是现在的银行)职工,抗战前因为受聘于苏州钱庄任襄理,所以全家都居住在苏州。王传馥排行第二,是家里的长子,小时候在苏州读书,毕业后,就来到上海读书。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许多革命书籍、进步报刊,还经常表兄汪绍增一起开展讨论,为他未来的革命之路开启了思想的大门。

七七事变”爆发后,王传馥全家逃难到浙江湖州,他却留在上海继续求学。在这期间他住在正康钱庄宿舍,仍然不忘报国,坚持对宿舍职工进行抗战救亡教育。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上海、苏南、浙北地区相继沦陷,他所在的学校也从上海搬到浙江菱湖。他在这封信中写道:“菱湖也不成安全之区了,我想或者会搬到安徽”。当时动荡不定的读书生活,使他深感国家危在旦夕,自己有责任挽救民族危亡,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因此没有随学校搬到安徽,而是毅然投奔革命中心——陕北。这封信就是他赴陕前写给父母的信,信中充分表明了他对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的信任和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愿望,以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正是这些忘家客们,舍小家给了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努力向上。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7.抗战家书读后感1000字 篇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无数仁人志士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紧张的工作与残酷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这些家书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壮志,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恋,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寄托着殷切的祝福。这些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接受爰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一封封抗战家书,呈现出革命先烈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呈现出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呈现出革命先烈面对亲情时的难舍难分。他们的革命精神、牺牲精神、忘我精神令我肃然起敬,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磨望)〉让我们感受到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到家书抵万金的弥足珍贵,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任何一封家书都带有时代的特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书写的家书,其时代感就更加突出和鲜明。当我翻阅着这本《抗战家书》,字里行间依然能够感受到战争硝烟的扑面而来,依然能够体会到彼时人们因战争而遭受的伤痛,依然能够感受到革命先辈义愤填膺投入战斗的英勇义举。一封封家书,一句句家常,英雄们用朴实的语言、纯真的情感,抒发了他们发自内心的爰国爰家的赤子之心,抒发了他们为民族解放和为家园安宁而甘愿奉献青春的壮志豪情。抗战家书,通过一封封笔纸交汇的信件,通过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再现了那段令人难忘的中华民族抗争史,再现了战争年代革命将士的铁骨柔情,再现了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抗日将士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抗战家书》记载的许多故事都可歌可泣、令人感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牺牲在我们山西辽县(后更名为左权县)的抗日名将左权的故事。左权是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战争间隙,左权将军用书信向亲人表斗志、述思念、寄相思。比如1937年12月3日,左权在洪洞县给母亲写去_封长信,其中写道: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从书信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左权将军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和忠诚,对民族未来的担当和自信,对家人的愧疚和眷恋。在左权将军不幸遇难后,他的母亲请人代笔撰文悼念儿子,言道: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知,地下瞑目矣r多么坚强的母亲,多么伟大的母爱,面对丧子之痛并未凄凄惨惨,而是表现出对儿子为国牺牲的自豪之情,这种大公无私的母爰让人动容、令人感动!

1942年5月22日,左权在第11封,也是最后一封家书中写道: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太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我虽然如此爰太北,但时局有变,你可大胆的(地)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必要之行动为原则。读到这一段,我的两眼湿润、心情悲痛,仿佛看到了左权将军一家三口的幸福时光,仿佛看到左权将军置身战火纷飞的战场,真切感受到左权将军思念妻子和女儿的情愫。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像左权将军这样的先辈为了国家的解放、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革命的成功,远离亲人,抛妻弃子,将别离之苦埋在心底,将思念之情寄托在书信里。他们为了大国舍弃小家,为了大家牺牲小家,这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如今,我也已为人父,有了可爰的女儿,每当与妻子女儿在一处陪伴玩耍时,我都会想到像左权将军这样的革命先烈,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了革命事业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人。

除了左权将军的家书,令我感动的还有赵一曼的家书。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该校唯一一届女学员中的一员。

1932年春,儿子宁儿未满3岁,赵一曼就接到党中央派遣,从此音讯杳无,留给宁儿的,只有一张合影。1935年冬天,赵一曼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虽然受尽敌人折磨,但是赵一曼咬紧牙关,什么都没有说,最后壮烈牺牲。1936年8月2日,赵一曼临死前留给儿子一封家书,内容是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卩读到此处,我的心隐隐作痛,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被赵一曼坚定的革命意志打动,更被她饱含母爰的真情打动。每个母亲都深爰着她们的孩子,然而为了革命事业,赵一曼丟下未满3岁的宁儿,义无反顾地奔向抗曰前线,在临死之前也未能再见到自己的儿子,但她在就义前仍不忘嘱托儿子,希望儿子代替母亲继续斗争。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无私的母爰,无数像赵一曼这样的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牺牲了自己乃至亲人的生命,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的小家。今天,当我们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愉悦的时候,当我们享受与孩子嬉戏的快乐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那些为大家舍小家的英雄先辈。

抗战胜利已经过去70多年了,今天的许多年青一代可能已经淡忘了那段历史,抑或只是通过一些书本和影视剧形成模糊的抗战印象。历史不容忘记,英雄不能忘却,怀念英雄、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当前和展望未来。抗战家书作为形成于特殊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英雄的真情实感,可以让我们年青一代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认识到革命先辈忧国忧民、为党为国的伟大情怀。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出现了生活奢靡、铺张浪费的不良之风,产生了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情绪,他们忘记了革命先辈的遗训,忘记了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今天,当我细读《抗战家书》,能够感受到先辈的爱国热忱,能够感受到普通战士为国为家一往无前的豪情,能够感受到英雄和他们的亲人之间血浓于水的柔情。

读完《抗战家书》,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革命先辈为什么能够冒着生命的危险,丟妻弃子,远离亲人,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为什么能够在敌人百般折磨、受尽苦痛的时刻英勇不屈、凛然就义?我想答案就是信仰的力量。伟大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催人奋进的动力。信仰坚定,才能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的一次又一次胜利,背后都有信仰力量的支持。革命时期,信仰的力量让共产党员冲锋陷阵、视死如归;解放初期,信仰的力量让共产党员甘于清贫、艰苦奋斗;改革开放后,信仰的力量让共产党员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党员在信仰上出现了动摇,他们在利益的诱惑下贪污腐化、生活堕落,在金钱和女色的诱惑下道德失守,滑向犯罪的深渊。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共产主义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和平与发展时期,信仰依然非常重要,没有信仰,我们党的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我们的梦想就难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部分党员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理想信念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

8.抗战观后感 篇八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今年暑假,我妈妈单位组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要学习两首抗日歌曲,其中一首就是这《太行山上》的主题曲。由于歌词难懂,唱出来也没有什么感情,于是我便去看了《太行山上》这部电影,使我感触颇深。

《太行山上》写了抗战时期八路军和国民党一起保卫山西的一段英勇事迹。当时战火频频,八路军和国民党同时抗日。朱德总司令命令林彪率领一个师在平型关拦住日军,打游击战,国民党的军队就在侧翼拦住日军的退路。不巧发动前天晚上下了暴雨,山上发生了泥石流,八路军的人死伤不少。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他们为国效力的热情。果然第二天成功歼灭日军1000多人,八路军打出了漂亮的第一仗,可国民党实力弱,没有拦住日军的退路,使得他们有了喘息的机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太原很快就失守了。几天后,朱德和旅长顺利在临汾会合。日军想乘机包围临汾将他们一网打尽,还在此时将共产党交流的电报密码破解了,随时窃听着他们的对话。八路军的几个师长在危难中依靠机智与勇敢通过明语(俄语)成功交流,使日军不能得知共产党传递的消息。

在这部电影中,我才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怎样的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啊!

天津五中

七年一班

9.我的抗战读后感 篇九

抗战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观后感1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抗战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观后感2

2020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75年前,中华民族用热泪与热血的奔流,结束苦难而悲壮的历史;75年前,八年的抗战,中华民族用钢铁与烈火的交迸,铸就坚强不屈的脊梁,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激起了我们滚滚心潮!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多少的艰难困苦,才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啊!”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是为了警告那些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人,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积贫积弱之民族;是为了提醒我们的同胞,铭记先辈们的牺牲,铭记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是为了讴歌无数先烈浴血奋战、穷其生命追求民族自强的精神。饱经沧桑、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更加热爱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

抗战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观后感3

我想一提到爱国大家吐的句话是气势磅礴的豪言壮语吧!是的,爱国词好象离真的很遥远,好象爱国只能在语言世界里而离的现实生活很远。

错了,其实爱国与否的就在的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例如:你在早上上公车的时候,去翻你的口袋,你好不容易才翻出一张一圆的,你的前脚跨上了车门。这时你却突然的地上有一角的硬币,这是你会怎么办呢?去捡,会不会显的很穷酸?不捡,又是不爱惜币。这时你处在两难的境界吧?也许听了故事你就会决定,我的外婆的邻居是75岁老人,鹤发童颜,健康,让你猜不出他的年龄。他告诉我外婆: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的老母亲被日军飞机所投的炸弹炸死了,又多久他的妻子又被日军奸杀。在两度丧亲的悲痛下,他毅然决定跟随共产党抗日!最后终于日军败退了。他也尽到所力量。”也许你够去轰轰烈烈的打仗,也许你也像伟人一样为国捐躯。可是你也拥有表达你热爱祖国的权利。你只要一看硬币背面的国徽,就会想起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你的双手就会轻轻的把它拾起,擦去它表面的灰尘,心中涌起了爱国之情,其实爱国就在生活的一瞬间中。

下面我讲的是反面教材,其实热爱流行的同学不难,现在精品店中有带侵略性质的日本旗的头巾。街上也有女孩都带了头巾,并且这流行,这所谓的“哈日”。

我觉得她们错了,在祖国逐渐的开放的情景下也并不允许人的。只是人应该学习他人好的一面而修正错的一面。把那一段日本人都自以为辱的历史拿来当做历最光辉的一面那你是太傻了呢?现在日渐发达,人还把有损于的事拿来宣扬,那么这将是的悲哀,的悲哀和他的悲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习惯自然。让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将爱国到底!

抗战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观后感4

华夏儿女的历史,有一段血与泪的岁月,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历程。纵然有再多的屈辱,流再多的血和泪,我们也坚强地面对。因为,那依旧是我们中华儿女历最为骄傲的篇章。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彻底将中日战争拉开了帷幕。日本侵略者全力进攻中国,踏着中国将士的血泊,在卢沟桥上无数座雄狮的怒视下,迈开步子,冲向北京城。华北人民奋力抗击,我们没有战败,因为我们没有畏惧。日军对中国的发动了第一次侵略后,人们发出了“为保卫国土流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怒吼。侵略者的肆虐,彻底点燃了华夏儿女的愤怒。但战争总是残酷的,多少母亲每日都在期盼儿子的回归,多少妻子昼夜在想着丈夫的到来。却始终无法盼到他们的归来……没有人知道,有多少的家庭在战争中分散,有多少文明在战争中悄无声息的消逝。

为了保卫家园不受侵害;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人们不惜代价,誓死抵抗侵略者。终于,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儿女站了起来,将无情的侵略者赶出国土,结束了残酷血腥的战争。八年的战争中,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荣耀与辉煌。因此,我们更因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珍惜先烈为我们创造的条件,做好一个学生的本分,学习先烈们大无畏的品质,克服一切困难,迈向成功。

抗战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观后感5

每一次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我就想到了战争时期牺牲了的英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这面神圣的五星红旗。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才有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因此,我们要珍惜这面神圣的五星红旗。

每一次唱起这庄严的国歌,在那激荡人心的乐曲声响起时,哪一个中国人,哪一个炎黄子孙,不是肃然起敬、激动万分呢?因为它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在那烽火不断的乱世中,伟大的作曲家—聂耳用慷慨的歌词和雄浑的乐曲,用为国献身的勇气谱写了它,从此,战斗之歌时刻回荡在神州大地。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我,每次都发自内心去唱这国歌,心中的自豪感伴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我为我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当我国南极考察人员凭着自己的科技力量,乘着自己的万吨巨轮登上南极大陆,建立起我们自己的长城站、中山站的时候;当我国运动员登上了世界之最—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谁不为这高兴,谁不为这自豪。如今,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颁奖台上,以前被称为“东亞病夫”的中国人,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有多少人为这惊讶,有多少人为这赞叹……

我为祖国的日溢强盛而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国—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党的领导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开发区星罗棋布,高楼大厦到处都有;高科技捷报频传,卫星、火箭连连发射;重点工程节节胜利;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使“东方明珠”—香港重返祖国。人们安居乐业,我们的祖国正向前飞奔!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的祖国必将在这国歌的旋律当中勇敢站起来!飞越腾空……

10.抗战电影观后感 篇十

抗战电影有很多,比如地雷战,小兵张嘎,等。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抗战电影观后感

这个周末妈妈给我推荐了好多抗日题材的电影,有《小兵张嘎》、《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地雷战》等等,都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看过的,影片讲的都是抗日战争年代涌现出的一批批爱国的老百姓和民兵,在敌后用智慧和鲜血保护祖国的英雄行为。听妈妈说,《地雷战》里打鬼子打的最大快人心,最解中国人的气,而且地雷战也是我们山东胶东抗战史上上的骄傲,所以我就选择了观看《地雷战》。

“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是影片中的一段 “顺口溜”,给我的印象最深,但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而是民兵们对付鬼子的办法,也是地雷战的战术。

虽然在赵虎的带领下,大家集思广益发明了很多地雷,也打的鬼子措手不及,但是狡猾的鬼子也是一招接一招的来对付民兵和老百姓们。鬼子有扫雷器,扫到雷之后就把雷挖出来,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都揪起来了,心想这下可坏了,什么样的地雷都会被扫出来,老百姓们肯定被鬼子都带走了。但我没想到的是民兵们又发明了“蝎子雷”!当鬼子扫到雷要去挖时,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哈哈,看到这里,妈妈告诉我了两个词:魂飞魄散、屁滚尿流,这两个词来形容被炸的鬼子最恰当了。

在整个战斗中,村民们还用自己的智慧制造了许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飞雷、子母雷、等等。其中,我觉得最厉害的地雷,要数“天女散花”了。这可是村民石大爷苦思冥想发明的,只要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石头飞上天,落下来就会砸死日本鬼子,让人看了之后非常的解气,真想告诉小日本,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的,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影片结局正如我所愿,地雷战我们勇敢的胶东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村民们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和生命危险辛辛苦苦造地雷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眼前了,但是此时此刻我和他们一起为胜利而欢呼。

以前光听说过抗日战争和打日本鬼子,但是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才使我了解了当年抗日战争中人民的勇敢、智慧、团结一心,更了解了中国的贫穷和抗日的艰苦。当今,是个和平的时代,中国不再是个被人瞧不起的国家,中国人的腰板可以挺得直直的,所以,我更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这确实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为国牺牲的高尚品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也非常的爱我的祖国,但是我知道这种爱要实实在在,更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所以,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学好本领才能成为国家的的栋梁之材,这样才能与更多的人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抗战电影观后感

《举起手来》观后感

《举起手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幽默、诙谐、滑稽,以及强烈的不真实感。尽管书籍和影视作品可以在真实历史中虚构故事,但也应该有个限度。这是抗战片,不是什么喜剧,冯小宁大叔。

整部影片的主题围绕着抗日救国宝的故事展开,是很好的立意。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民众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最终取得胜利。但是,竟然有人把这么好的立意歪曲是我不能容忍的。冯小宁导演以拍抗日体裁的影片出名,如《黄河绝恋》《紫日》等,以严谨的手法将我们带入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可是,这又不是什么喜剧片,却主次不分。片中种种日军的丑态让在电影院里的同学捧腹大笑。什么罗圈腿的日本兵一口一个花姑娘,什么被捉弄表演“喷火杂技”的日本兵,什么没有了裤子拿红被罩遮羞的日本兵,以及被火烧的“太君”。我想问问导演,我想问问编剧,这是否离谱得过份。日本人极重示自己的外表会让一个罗圈腿参军吗?日本也曾有过对中国探秘的行动。他们伪装商人,留学生去中国,所绘制的地图连一个村落、甚至水井都标出来了。他们的用心之细密会让两个小孩,一个车夫,一个女学生,两个游击队员和两个看起来己过八旬的老奶奶捉弄得丑态毕露?

难怪至今日本不肯向中国道歉,都是因为这些无中生有的给日本人抹黑的电影。要怪就怪那些糟糕的导演,以及那些糟糕的编剧。

抗战电影观后感

《小小飞虎队》观后感

这个寒假,我和好朋友栾琪相约在永乐电影城观看电影——《小小飞虎队》。

这部电影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主人公是:小银、大壮和虎子。他们为了把情报送到飞虎队那里,历经千难万险,还到处被鬼子通缉。

记得有一次冒险,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三个小伙伴和小次郎君打擂台,虎子和小银吓得都躲在了大壮的身后,说:大壮,你块头、力气最大,还是你来吧。打了一半,大壮坚持不住了,于是他灵机一动,抱住小鬼子,虎子和小银搭档,把鬼子打了个脚朝天,让他哭笑不得。

最后,三个伙伴还是被鬼子捉走了,逼大壮说出情报,大壮想:小鬼子肯定不懂中国字。于是顺口编了一个情报:夜里老尿炕,不尿它就憋得慌。哈哈,观众们都笑的前仰后合。

“啪啪啪”,“有枪声,肯定是老洪和飞虎队来救咱们了。”大壮欣喜地说。于是,三个小伙伴开始了新的一战。

最终,三个小伙伴在飞虎队的帮助下,逃出了虎口,成功把情报告诉了老洪,这使飞虎队歼灭了大队日寇。小伙伴正式成为了小飞虎队的成员,是三个名副其实的“抗日小英雄”。

11.抗战电影观后感 篇十一

说起哲学,人们马上联想起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英国的罗素、德国的尼采,还有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子,深奥的哲学理论和观点让人不敢越雷池半步。还有那些关于深奥的驳论,看得让人头皮发麻,无所适从。

驳论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富商祈求上帝:“万能的上帝啊,请保佑我长生不老吧!”苏格拉底轻蔑的告诉这个富商:“上帝不是万能的,别祈祷了!”富商大怒:“上帝就是万能的,别玷污神圣的上帝!”苏格拉底反问:“那么你请上帝将自己举起来吧?!”富商顿时无语。

想要学习哲学,其实不必去研究这些枯燥的理论,我们现实生活中就蕴藏着精深的哲学观点,只是我们没有留意而已。

夫妻吵架,某人劝解,带着女方去歌厅跳舞,当中三番五次的踩女的脚。女的不悦:“你怎么老踩我的脚?”某人回答:“跳舞讲究的是一个节奏感和配合,我进你退,我退你进,两个人都往前进,不踩脚才怪呢!”女的抱怨:“既然知道怎么还踩我的脚?”某人回答:“夫妻间也是一样,两个人都往前进,总有一个被踩脚。”女的顿时停住舞步,恍然大悟。

有人问张三:“你在干嘛?”张三说:“等死!”问:“你得了绝症?”张三:“没啊!”问:“那怎么会在等死?”张三:“我出生的当天就开始等死了。”仔细想来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有一天会注定离开这个世界,只不过长度和方式不同而已,只有看透生死的`智者,才能大彻不悟,在长度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精彩、活出快乐。

笔者文中的赖六,虽然其丑无比、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但是最后居然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他桀骜不驯、目空一切的二流子德行彻底的激怒了华群,让华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恶心,从而开始浪子回头,回到正常的生活。赖六这样的人居然还可以用来恶心人,正如古代哲学家庄子所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哲学的精妙还远不止这些,有时候不经意的表达和交流,都充满奇妙的、令人幡然悔悟的哲学观点,就看你怎么去领悟了。

12.抗战书籍读后感1000字 篇十二

本书中的主人公——萧剑扬,抗日战争时期一名军人,原本是东北猎人之后,自幼与猎枪为伴,练得一手精准的枪法。他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51师,杀了不少日寇,为了亲人,更是为了祖国。在凇沪会战中,为了给惨死的连长复仇,他一个人潜入敌后,凭借22发子弹,连续狙击17名日本官兵,然后全身而退。他是一个英勇冷静,心思缜密的人。

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本书第一章《初战凇沪》中的一个令我震撼的情节:飞机!一架飞机打他身后的半空中扑过来,猛地朝着日军的炮兵阵地俯冲下来……在它身后的蓝天中,拖出了一道长长的黑色烟带……这架中国空军的战机,不知是在空战中被敌机击伤了,还是被日军的地面防空火炮击中了。它像一只受伤的苍鹰,知道自己无力飞回山岩上的鹰巢,于是决意在最后一次的撞击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它竭力地控制着自己的身体,照准地面上的这个日军炮兵阵地撞下来。空中没有见到降落伞……它的身影在空中艰难地划过,好像一名遍身硝烟的战士,用尽所有的力气,庄严地向大地行了最后一个军礼。一股黑红的火焰从地面腾空而起。机头从容地扎进了炮兵阵地上的一堆弹药箱中。山崩一样的爆炸。硝烟和气浪,转瞬间吞没了弹药箱附近几个没来得及逃开的土黄色身影,然后迅猛地向四周扩散开去。大地在颤动……

在飞机俯冲入日军的弹药箱的时候,我心中有着的不仅仅是一种感动,更多的是被激发出的一种爱国之情。不屈的的民族气节在本书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书中字里行间仿佛都在呐喊着咆哮着不变的情感。

这本书让我联想到了《中国兄弟连》,这是部我看了很多遍,却总能使我落泪的电视剧。它叙述了国军和中共游击队的相识,相斥,相知,混编,直至牺牲这并不漫长的抗日过程。

抗日爱国总是一个经典的话题,它经典是因为它总能触动如今的我们心中最柔软却是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长期所不接触的地方,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的强大的凝聚力,是因为它让我们相信不论是什么阻难,我们都能够挺过去,是因为它让一个名为“祖国”的东西,再一次占据了我们的心灵。

上一篇:快乐六一日记500字下一篇:因为挫折,更加坚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