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培养方案(精选13篇)
1.理论物理培养方案 篇一
法学理论硕士生培养方案.....................................................................................................2(专业代码: 030101 授 法 学学位).........................................................................2 法律史硕士生培养方案........................................................................................................6(专业代码: 030102 授 法 学学位).........................................................................6 宪法与行政法硕士生培养方案............................................................................................10(专业代码: 030103 授 法 学学位).......................................................................10 刑法硕士生培养方案..........................................................................................................14(专业代码: 030104 授 法 学学位).......................................................................14 民商法硕士生培养方案......................................................................................................18(专业代码: 030105 授 法 学学位).......................................................................18 民商法硕士生培养方案(知识产权法与科技法)................................................................22(专业代码: 030105 授 法 学学位).......................................................................22 诉讼法硕士生培养方案......................................................................................................26(专业代码: 030106 授 法 学学位).......................................................................26 经济法硕士生培养方案......................................................................................................30(专业代码: 030107 授 法 学学位).......................................................................3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硕士生培养方案.....................................................................................34(专业代码: 030108 授 法 学学位).......................................................................34 国际法硕士生培养方案......................................................................................................38(专业代码: 030109 授 法 学学位).......................................................................38
2.理论物理培养方案 篇二
一、探究实验,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着力点
以往物理实验教学, 无论实验内容如何, 教师总是惯于使用“愚兵策略”, 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及实验结论, 要求学生参照既定的实验步骤, 用固定的实验器材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 学生无需关注过程, 也无需了解实验本质。如此, 实验教学的基本功能与实验独有的价值被遗失, 从而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于是探究实验教学便应运而生, 得到推崇。与验证实验教学相比, 探究实验教学的优点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投入度, 更能在探究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 以问题解决为形式,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一实验时, 我鼓励学生提出猜想或想要研究的问题。同学们兴趣很高, 提出了很多有质量的问题: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2)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3)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否等大? (4)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的还是反的? (5) 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然后我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些问题。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这个实验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首先, 在实验中的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教师所做的只是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纳。一旦对所研究的问题发生兴趣, 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大大提高探究实验教学的效率。然后, 想要提出这些问题学生必然对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等实验要求都明确于心, 这就是主动学习。最后, 学生提出了这些高质量的问题, 说明了学生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当要来验证这些问题时, 学生又要思考怎样设计实验解决这些问题, 层层深入,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自主实验, 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切入点
自主实验的形式有课外实验、家庭实验和小制作等, 是对课堂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补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 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 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如学过了声现象后我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声能演示仪”, 而这个仪器的制作很简单, 所用的器材都是利用身边的物品, 如易拉罐、气球、蜡烛等。这些器材在日常生活中都有, 有的甚至是废物利用, 但“声能演示仪”演示的效果却出奇得好。所以我要求学生人人做这些实验, 并给他们评分, 作为平时实验成绩, 还挑选好的作品留下来, 参加科技小制作比赛, 一举两得。当然教师在布置这些自主实验时要考虑到几点: (1) 趣味性, 要能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器材应简单易找, 实验易做, 安全、可操作性强; (3) 实验现象要明显, 便于学生理解, 巩固新学知识; (4)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能创造条件, 建立类似的开放实验室,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
三、应用实验,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生长点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科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 它比“正规实验”更富有亲切感, 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如在理解摩擦起电时, 不妨利用学生手边的塑料直尺摩擦头发或衣物产生电荷去吸引碎纸屑。甚至直接用学生的身体来完成一些实验, 如研究影响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时, 马上可以用两手体验到:对手呵气感到发热———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两只手摩擦感觉发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这样开展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来实验,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于观察、思索, 活学活用,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要适当引导, 最好要创设情境, 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运用身边的器材去解决问题;所研究的问题要有价值, 有些实验可以用这种方法, 但有些实验却不能死搬硬套;处理问题的手段要多样化、生活化, 才能符合实际情况, 否则会适得其反。
四、概括总结, 物理表述能力培养的中心点
很多物理教师可能有这样的感受:一个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来概括和总结这个实验的结论时, 学生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表述这个结论。这就需要教师要适当引导, 起到示范作用。如:在探究“欧姆定律”实验中, 把电源、电流表、开关、电阻、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组成电路。第一个实验是确定一个定值电阻, 接通电源, 缓缓移动滑动变阻器触片, 使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增大, 分别记下电压表上的电压值和电流表上的电流值, 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出相应的规律。在这里教师先概括总结:电阻不变, 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充分体现物理上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使学生掌握了这类探究性实验的结论怎样来概括总结, 怎样用文字来表述。第二个实验是成整数倍地改变电阻的阻值, 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每次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记下电流值与对应的电阻值。学生自然而然地总结出: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通过这样的多次实验, 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在培养学生物理表述能力时应选择恰当的例子, 循序渐进, 让学生养成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实验结论的良好意识。
参考文献
[1]朱永新, 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 1999, (8) .
[2]乔际平, 刘甲氓.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理论物理培养方案 篇三
一、物理素质的内涵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物理教育的理念不尽相同。李岚清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中的讲话指出:“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陈至立说:“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从目前来看,既要实施新《课程标准》,又要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观念和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问题至关重要。我认为,对物理来说,分数并不是学生素质的全部。在整体的素质教育观指导下,从《课程标准》和《物理教学大纲》要求来看,物理素质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知识观念层面:能用物理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物感。
2、创新意识层面: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物理现象具有好奇心,能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物理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构建物理模型.进行探索和研究,进行设计性实验。
3、思维能力层面: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进行推理表述;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物理概念、思维和方法,辨明物理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合理的思维习惯。
4、物理语言层面: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物理也是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会初步运用这种简约、准确的语言。
5、个性品质层面: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信念和毅力,养成合作精神,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能欣赏物理的美学价值。
6、哲学观点层面:物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物理中普遍存在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简而言之,物理素质应包括物理意识、创新意识、解决问题、逻辑推理、信息交流、个人品质等方面。过去我们只看重分数,过分强调逻辑推理,未免偏颇。
二、什么是学习方式
传统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所具有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方面的基本特征。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个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而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转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以此推进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学生在完成认知水平时的思维水平。学生学习有不同的思维层次,这些思维层次首先和认知任务的要求有关,而这些认知任务的要求可以通过教材体现出来。教学内容的认知任务和实际教学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记忆操作类的学习,如操作简单实验等;(2)理解性的学习,如学生经过教师讲授,理解了一个公式;(3)探索性学习,如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
学生学习的思维层次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比格斯指出,教与学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量化的层次。学习是一个认知量多少的问题,与此相对应,教学主要是知识的传授。(2)工具的层次。学习是在一个教学和评估的学习机材中呈现效果的,教学是一套有效技能的和谐组合。(3)质的层次。学习涉及意义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积极地投入的互动过程。
三、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素质教育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陈旧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就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一些学生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盛行,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足,他们很少能对现实情境提出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标现象,这种现象的表现是:学生虽然通过考试,甚至成绩很好,但并没有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素质,在这可贵的高分下却隐伏着危机。
传统的学习方式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他们会考试但不会创造,会解答问题但不会提出问题,有刻苦精神但缺乏创新意识。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少学生厌倦物理,有的甚至因此而辍学。可见,陈旧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种陈旧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了,学生素质低下已影响综合国力的提高。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提高广大中学生的物理素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的基本前提。
四、如何转变学习方式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素质,学习方式应从单一被动的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式转变,包括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的改革,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的過程,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经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如何实现这种改变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中心主义倾向。“师道尊严”的影响仍然存在,这些因素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压抑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往往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使师生关系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在这种师生关系下要实现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不可能的,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从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教学的主体,是具有独立人生价值的人。我们应该建立人性化、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
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接受指导和建议,从而形成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学习方式转变后,师生就会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有些问题,教师拥有的知识不一定比学生多,如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跨学科的知识等。几十年来,只凭一本教材、一盒粉笔、一块黑板教书的教师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习方式转变后的新情况、新问题。
3、改革陈旧的课程内容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识记和掌握。教材在内容设计上也轻视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新知识都是直截了当提出的。教材应加强这方面内容的安排设计,以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识的能力。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讲,转变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基本课程、统编课程还是不够的。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应该是: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并存;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存;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存;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存;传授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并存。
4、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方式的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中成长,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学习方式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和建立的。改革学习方式是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是否落到实处的衡量尺度,而学习方式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则根据它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评判。为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重解决的环节是:①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②学生能够根据情景提出物理假设,或进行物理建模;③有能力确定策略进行探究,必要时适当变换策略;④对结果进行检验的反思。必要时对过程进行修正,力求达到完善的境地;⑤對所学知识和方法能够举一反三,善于用物理的眼光看客观世界,乐于将物理知识用于解决客观世界中的问题。下面,笔者提出几种新的学习方式: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一般包括三个阶段: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②实践体验阶段;③表达和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问题性、社会性与实践性。
(2)发现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已有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发现性学习包括四个阶段:①提出问题;②多角度探索;③得出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④总结提炼,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问题的发现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它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学习过程轻松自然,学生学习兴趣浓、印象深、效果好。
(3)在多媒体环境中学习。是指把多媒体作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结合具体内容编制课件,借助计算机的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融声、图、文、形于一体的多媒体认知环境更趋自然。随着教学中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工具,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促进学生理解并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学习。
(4)在完成小课题中探索。小课题是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设计一些具备探索余地和思考空间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研究价值,但与研究性问题相比,它是比较简单的。小课题的呈现主要通过学生对实物和模型的操作,其内容往往结合身边的事物。小课题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应该是非常有趣的,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物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4.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篇四
一、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 系统掌握理论物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国际、国内前沿研究课题的发展动态;掌握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研究工作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备从事高等学校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能力。
3.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5. 身心健康。
二、培养年限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和硕博连读的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三、 研究方向
(1)粒子物理理论;(2)高能对撞机实验的物理分析;(3)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理论;(4)场论与凝聚态理论;(5)光学;(6)数学物理。
四、 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为有利于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博采众长,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成立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名单在学院备案。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2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的个人特点拟定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要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工作等项的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与时间安排。培养计划可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五、 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修满1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4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原则上设置专业必修课2门,选修课2-4门。学分的计算一般为每学期的周学时数(每学期按18周计)。
六、学分分配
1.学位课(10学分)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2学分。 (2)第一外国语,144学时,4学分。
(3) 专业必修课(2门,按方向设置),4-6学分。
2.选修课(2-4门),4-8学分。
3.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
学位课为考试课程,选修课为考查课程。课程学习一般在第一学年完成。导师还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和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指定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内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学术研讨活动中至少做两次学术报告(其中1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交学院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七、博士资格考试和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需参加资格考试,没有通过资格考试者,不能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后,应对博士研究生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对其科学道德、思想修养、学习成绩、研究能力等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考察,对其中不合格者,取消博士生资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淘汰、分流。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
八、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研究生工作进度情况决定,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完成,最迟于第三学期开学后两个月内完成。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研究生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独立地做出开题报告。报告就选题的科学依据、国内外发展动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案等做出科学论证。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后,需公开答辩,接受检查,并获认可。由包括导师在内的3-5
人组成考核小组,对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进行审核,着重审核论文选题的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对有争议的选题应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学位论文撰写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规范认真执行。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前沿性和创造性,应以作者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为主体,反映作者已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在本学科上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博士研究生至少要用一年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九、 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河南师范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5.理论物理培养方案 篇五
专业类别:教育硕士 类别代码: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物理)领域代码: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中学物理、科学教育、通用技术的骨干教师。具体目标如下: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理论素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能较好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物理教学方面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物理学科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物理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
4.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公共必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具体见课程计划表)。
五、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为8个学分,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物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六、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采取讲授、研讨、观摩等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注重案例教学,加强实践环节。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2、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6.九年级物理备考方案 篇六
(一)、重视教材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小栏目,如活动、信息浏览,STS等,这些栏目有的是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如电冰箱的工作循环,液晶等等都是科学世界中出现的,有的锻炼我们的应用能力,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熟读教材,不放过教材中的每个问题,每张图片,将每一知识点真正弄懂,尝试用它们解决新的问题。
(二)、关注社会生活
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为生活生产服务,第一轮章节复习先要把每部分的知识掌握好,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1、补充一些生活常识:如一些常见的温度、长度、时间、质量、速度、电压、功率值、安全用电常识等。这些可以通过课本上的小资料和家用电器的铭牌来获得;
2、通过听老师的举例,做练习,自己的观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提高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有很多情景事例可能涉及到多个物理知识,例如游泳就有浮力、蒸发、折射等问题,复习时有意识这样总结;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如印尼海啸,建设节约型社会,油改气等。这也是有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
5、训练答题说理的准确性,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做到一言中的。
(三)、注重实验探究
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教学内容,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这也是我们课改物理教材的最大特点。
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教材中几乎所有的规律和一些概念都是通过探究的形式出现的,有的.是部分,有的是全部,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复习时,对每个探究实验从这七要素方面去进行,特别是有些探究是如何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可以将这一类归类。评估就是讨论实验的可行性、误差、错误等。交流与合作是写出探究报告,改进探究方案等。更重要的是尝试探究新的物理情景问题,如平时测试中探究篮球自由下落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学生如何控制变量设计探究过程,或者利用一些给出的实验数据总结规律,而这些结论是课本上没有的。这在近几年其他省市中考题有例子,可以借以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些重要的实验,如测量物质的密度、测导体的电阻,测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对这些实验要多总结它们的各种测量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等。
(四)、培养创新能力
综合复习了力、热、声、光、电各部分知识,要尝试应用这些知识和探究能力解决一些创新实践问题,例如给出一个新的物理情景或问题,自己提出方案进行设计探究。
总之,复习时要注重课堂,注重基础,切不可以为自己知道就不听,少听,要多总结,多归纳,将四本书的知识浓缩在自己脑中,就一定会做到信手拈来。
二、具体做法:四轮递进复习。
第一轮:章节式复习。本轮复习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对于新课标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复习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关键要弄清概念、规律产生的背景、事实和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防止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将旧内容重复教学,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学习上因放松而疲劳现象。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既要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便于他们整体提高,也要考虑到基础好的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到温故知新,有新的收获。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归类等复习方法。这一轮复习时间大概是7个星期左右。
第二轮:板块式复习。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板块进行复习。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四大板块。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白炽灯,就牵涉到许多物理知识,为什么灯泡内要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氩等气体?灯泡的灯丝为什么要用钨丝制成?灯泡的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功率小的灯泡的灯丝细?等等。
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有全面的认识,活化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这轮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中的物理现象,生产技术中的物理问题,生活经验中的物理事实,对此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同时注重一题多变,旧题翻新,新中求异,异中求同,切忌就题论题,只顾找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这一轮复习时间大概是2个星期左右。
第三轮:针对性专题复习。针对广东省近两年课改区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分别设置了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问答专题、探究说明专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教师在这个阶段注意学生的状态变化,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应考技巧、策略、心理上的辅导,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应考准备,使走进考场的每一个学生都胸有成竹。这一轮复习时间大概是2个星期左右。
第四轮:综合式复习。这过程是强化训练与反馈领悟阶段,模拟试题进行强化训练,试题讲评、总结、归纳、延伸,学生反馈、领悟、升华,实实在在地弄懂弄透,提升解题能力,时间大约2个星期。这个时候是考察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会在解题的过程中对各个知识点会自然而然的重新重组,加强解题的灵活性,提高解题能力。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7.理论物理培养方案 篇七
一、注重物理概念教学
掌握一定的物理概念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第一步,事实上,在学习物理课程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不会用物理概念来加以描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物理经验也有一些不准确甚至是不科学的地方。例如,按照一般的生活经验,当有风吹过来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到十分凉爽,这个时候,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由于温度降低了,事实上却并不是如此,风吹过来并不会使得温度降低,而是加速了蒸发,使吸热加速所造成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掌握了“蒸发吸热”这一物理概念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除此以外,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如果充分挖掘了物理概念的内涵,搞清楚了物理概念的本质问题,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把物理问题数学化。物理学科与数学学科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甚至可以说,学好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之一,然而,尽管如此,物理学科毕竟是不同于数学学科的一门全新的学科,如果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一味地采取数学思维,遇到任何物理问题都希望能够按照数学思维方式套用公式,将一些物理问题简单地数学化,这样会影响物理学习的效率,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物理概念,对于物理问题从物理概念的本质出发,这样就会强化物理思维,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教育
物理学科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然而,这并不代表物理学科中的人文教育就不重要。相反,要想搞好物理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物理人文教育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例如,教师可以把一些物理学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且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作为基础,就会对物理意识的形成产生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三、强化物理语言的使用
每个学科每个领域都有自己固定的专业术语,物理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在物理学科中有很多专用的物理语言,并且,由于物理是一门十分严谨的科学,这种严谨性在语言的表述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很多物理概念中或者是描述某一事物的物理特性时,一点点细微的差异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区别,因此,学生要想培养物理意识,学好物理这门课程,就要掌握一定的物理语言。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够强化学生物理语言的使用能力呢?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听得懂,会用一些生活用语来描述一些物理概念、物理现象,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缺乏使用物理语言的能力,在做题目的时候,由于很多问题都是用专业的物理语言加以表述的,很多学生就会出现看不懂题目,或者对题目的理解有偏差的问题,从而给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很多的障碍。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规范地使用物理语言,在学生不理解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但是切记不能用通俗语言代替物理语言。一旦学生习惯了物理语言的使用,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就能够很快地进入状态,这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也是非常有利的。
四、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想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首先就要让学生建立一定的实验意识。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实验意识呢?一方面,教师要规范物理实验课。在很多学校,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或者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物理实验教学的开课率严重不足,一些教师就用讲实验、背实验的方法来代替实验教学,这就使得学生的实验意识十分淡薄,实验能力非常有限,严重制约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规范实验教学,该动手的地方绝对不要用口来代替,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物理实验养成一定的实验意识,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的目的一是为了验证旧知识,二是为了探索新知识。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这样才真正符合物理实验的精神,从而有利于物理实验意识的培养。
五、注重联系实际
物理意识来源于物理事实,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首先就要从物理事实入手。物理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的学科,只要留心观察,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在学习物理学科之前,学生只是把这些司空见惯的物理事物、物理现象作为一种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事物,在学习了物理学科以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科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事物和现象,并且要注意把知识同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物理意识,这样学生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物理”,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物理这门学科。
8.理论物理培养方案 篇八
我校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展开思考和研究,进一步理清了“物理实验课程建设”思路,并结合学校实际,完善了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内容.学校为了使“物理实验课程建设”能够实实在在地开展,以物理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法”为主攻方向,精心打造了三个研究室,并以三个研究室作为研究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 研究平台的功能
1.1 课程目标基础实验室
基础研究室是满足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分组实验场所.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通过老师的指点和同学间的互助,都能认真掌握,并能独立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分组实验.
1.2 自主学习提高活动室
该活动室是满足对那些物理有一定兴趣,并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小实验进行自主实验的场所.在这里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将老师的演示实验再现,并总结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课后小实验进行探究,对书本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提高.
1.3 科学探究创新展示室
科学研究创新展示室是那些对物理有特殊爱好的學生开展一些自制教具、实验改进和实验创新研究的实验场所.在这里学习能力很强并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学生,在物理知识拓展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在与老师的合作探究中,力争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并能研究出适用于生活的有用小发明.真正落实“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最终目标.
2 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框架
“物理课程建设”的架构如图1所示.
3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
3.1 开展科技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具有启蒙性质,更应重视感性认知,用实验来阐明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用学生自己参加实验来体验的任何一个物理现象,都是一个物理过程的呈现,都是有条件的.改变实现一个物理过程的条件,将产生不同的物理现象,其具体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功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
学校根据课程建设的设想,安排了有一定经验的物理老师,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完善兴趣小组活动章程,通过学生个人申请的方式,确定兴趣小组人员,完成实验器材的准备,活动记录的制定、装订等.学校的兴趣小组有以下几个方面:(1)航空类:制作“孔明灯”,知道“孔明灯”历史典故,了解其升空的原理,操场放飞,体验快乐;制作“筋动模型飞机”,知道飞机制造的历程,了解其升空的原理,体验如何搭建、放飞才能在空中飞行时间最长;制造“伞降模型火箭”,知道我们火箭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知道其升空的原理;(2)电子类:制作光控模块,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其工作原理;焊接声控模块,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声控的基本原理,掌握焊接的基本方法;(3)机器人类:组装“声控六足机器人”;组装“巡线车”;组装“四通遥控车”;组装“声控双足人形机器人”.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让学生增强识图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并在组装的过程中,体验“尖头钳、老虎钳”等基本工具的使用;(4)竞赛类:遥控模型直升机的操作;遥控汽车的操作.通过遥控操作让学生体验手、脑的配合,提高双手的协调能力.根据省、市比赛项目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增设科技辅导内容,积极参加区、市的科技竞赛,争取利用竞赛平台让我校的科技活动成果得到展现与肯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3.2 实验室开放,为学生创建探究的平台
学校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教学进度,将书本的演示实验有序整理出来,利用中午时间和双休日时间,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教师值班指导,让学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再进一步将不懂的知识,通过实验来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究出物理规律,运用物理实验手段和方法创设让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境,通过这种情景再现如纸锅烧水、烧不死的鱼等有趣实验现象将学生带入奇妙无比的物理世界,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
3.3 加强校本教材开发,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支持
学校安排了一名副校长总负责,所有物理教师参与,2014年完成了八年级上、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册(演示实验、课后小实验)的编写,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生活、物理、社会”中的实验进行整理,对应的相关的知识点,设计实验报告.此实验报告最大的特点是以填空的方式,在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论等结构基础上,增加了思维拓展,巩固训练以及趣味物理等内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验证该原理的小实验,进行补充说明,设计一些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进一步掌握和巩固物理知识.
我校在八年级每周增设了一节“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和思考,同时通过开展趣味物理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带着老师设计的实验报告册,根据内容提示,带着问题到实验室,按照物理思维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搜寻事实——捕捉信息——立论解释,进行探究活动.学生的研究从观察和实验开始,从分析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从实验事实与已有理论矛盾中引出新的物理问题,直接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实验中,使学生的认知心理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判断能力、手脑并用能力、全面细致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实验技能得到发展.
3.4 开展课外实验研究,开放学生的探究空间
许多物理知识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物理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身边有许多物品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如利用铅笔芯可以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利用鸭蛋壳、泡沫塑料和小铁盒可以探究反冲现象等.使用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又可以使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小发明和小创作,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可采用以下策略:第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简单的演示实验.如通过两手摩擦发热来体会摩擦生热,或利用两张白纸,对中间吹气体会压强与空气流速之间的关系,或利用雪碧瓶和水,体会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等;第二,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进行课后小发明、小制作、小创新,利用矿泉水瓶、电动机制作简易吸尘器,或利用磁体、漆包线、回形针、干电池等器材制作简易电动机.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科技创作,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探究能力.并通过评比和展示他们的创新作品,肯定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9.2017政治理论学习方案 篇九
2017政治理论学习方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由校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主题和研讨专题,提出学习要求,主持集体学习探讨,指导和检查成员学习。
二、集体学习,确保效果
集体学习研讨是学习的主要形式。我校2017年工作要求等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精心设计学习主题,深入开展集体学习研讨活动,每次重点学习研讨1至2个问题。校领导班子在集体学习研讨前,要认真准备发言提纲。
三、个人自学,确保质量
班子成员在积极参加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坚持开展个人理论自学活动。充分利用6小时以外时间,根据班子成员的学习计划和自己的工作需要、知识结构,结合自己分管工作开展相关内容的学习,并积极撰写理论文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定期撰写心得体会文章。
四、立足实际,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是深化理论学习、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的重要途径。班子成员将理论学习与专题调研结合起来,增强学习活动的实效性,动腿、动脑、动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调查研究,提升调研水平,强化决策能力。
五、通报情况,拓展宣传
及时向广大教职工和群众通报班子成员学习的情况和成果,引领广大教职工和群众自觉学习。
10.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 篇十
关键词:兴趣;心理效能;物理实验;电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73-01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是个体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有兴趣的事物积极的探索,并带有情绪和向往的心情,兴趣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发展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才是教学中的关键。
一、树立自身的良好师德形象和理性的权威观
1、注重自身形象,运用学生定势思维的积极心理效能
我们都知道,中学生己经有了美好的理想,他们善于崇拜心目中的偶像,毫无疑问教师是他们首先崇拜的偶像之一。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力争在他们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我们教师一定要苦练基本功,开拓教室空间,用鲜活灵动的水来浇灌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点,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各自特长的小舞台,让课本知识变活、变新、变奇。在师生的互动中演绎课本知识。其次,教师还要树立理性的权威观。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广泛摄取知识和锻炼思维的机会。因而,学生也完全可能在某些方面甚至是科学领域先于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也许会同教师谈及他们从网络上获取的知识与信息,其中可能有些东西对老师来说也是全新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态度,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接受学生的“教育”,并把自己置于终身学习的地位,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要热情洋溢,富于激励,要有丰富的情感特征,以此来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关爱体贴学生,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
首先,对于自己教授的学生要做到课下多接触,通过接触不仅能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像他们的亲人一样随时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他们潜意识中就会喜欢你,尊重你,喜欢钻研你教授的学科。其次,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要树立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今天的教学与以往的教学相比,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多彩,研究性、实践性也更为突出,教学中主张全体参与与共同参与。现在,学习者经常面临一些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他们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而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小制作、小创造,有的善于调查研究,有的善于查阅资料,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归纳总结……这就要求教师把施教的光芒辐射到全体学生,切不可千篇一律。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出内在的潜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更有信心、更有兴趣的去探索、去钻研。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知识的兴趣
在今天的物理教学中,学生更需要的是指导和帮助。教师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教师要勇于和学生交朋友,和他们打成一片,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要达到“四个允许”:错了允许再来;不完整允许补充;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这样学生才能有极大的兴趣去参与、去钻研,才敢于发现问题 ,提出不同观点,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钻研知识,活跃了课堂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无疑这将极大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小处着手活跃物理教学
一般,学生初学物理,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下降,甚至过早出现分化现象。为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要让学生在物理课上活跃起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大处着眼,把握概念的阐述和规律的总结,把握物理教学中的基本方法。还要从小处着手,选用含有简单物理现象的物理小故事、小常识等来充实物理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说物理小故事
物理小故事把抽象的物理现象或规律,蕴含在简单的情节之中,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这对爱听故事、爱刨根问底的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寻求故事的答案,这不仅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且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的地主动的探索学习。
2、讲物理小常识
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由于难以理解,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这时物理小常识就是一种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的有效方法。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识生动形象,学生会产生亲切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身边,学习起来自然而然就有了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引用物理小常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1.理论物理培养方案 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和制订原则
具体到每个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是该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 因此,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直接受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约束。纵观国内外,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一直是职教研究热点和重要领域, 比喻, 英国提出的三明治模式、美国提出的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工学院模式、俄罗斯的三合一模式, 我国的工学结合模式, 著名的蓝领、灰领、银领之争, 众说纷纭, 观点各异;但有一点是统一的,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模式应当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教育部就高职院校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结合“应用型”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实践需要, 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制订原则。
(一) 以就业应用为导向, 准确定位专业方向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应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动态进行深入调查、分析, 根据其对高职人才规格的需求, 积极引入行业标准, 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地设置课程, 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 制订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软件工程专业, 我们调研了珠三角地区及佛山市的软件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根据就业应用为导向, 确定软件行业目前最需要的是程序员、测试员、软件应用与软件服务方面的高职毕业生, 就从四个方面来划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由于具有较好的专业方向定位, 该专业一直呈良性发展, 师兄带师弟, 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 科学设置课程, 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首先, 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应当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 要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岗位群, 就业方向要在课程方案中得到清晰的体现。
其次, 课程设置应基于工作过程, 即主干课程设置应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内容相吻合。明晰专业就业岗位 (群) 职业能力要求及真实工作内容, 并据此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 突出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科学设置课程还要加强项目化课程建设。大力推进课程项目化改造, 主干课程先行, 提高课程内涵建设水平;按照工作过程, 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提高课程的综合性。
最后, 还要统筹职业生涯发展与即时就业的需要, 以专业技术学习为基础, 兼顾就业需要的灵活性和学生的选择意愿来设置课程。
(三)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应当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带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改革的重点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 应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 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学时数应该不超过实践教学总学时数的四分之一。改革校内实训教学, 逐步提高生产性实训比例。
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示范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原则上应按《专业建设任务书》的要求达到80% (2012年) ;系部专业要按教学规律设置体验性实习、认知实习、顶岗实习, 所有专业至少安排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时间。理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学时一般不应低于总学时的55%;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学时一般不应低于总学时的50%。
(四) 推行“双证书”制度, 将证书类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应将专业技能类证书考证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对于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技能证书要求, 在课程体系中均应有相应的课程安排, 证书类课程可安排在必修课中, 也可安排在选修课中, 原则上要求每学期至少安排一门考证课程。
(五) 提高实践教学标准, 实施考核标准多样化, 凸现毕业标准特色
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标准应涵盖职业岗位能力标准, 要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吻合, 特别是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相吻合, 适度超前或超越现行职业资格标准。各专业应把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或以上水平的证书等级, 作为毕业资格基本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列出主证书1-2个, 近类证书1-3个。相关专业还可探索其他体现自己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标准。例如, 计算机专业可以制订“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专业应用软件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毕业资格的基本要求。
实施考核标准多样化, 为制订毕业标准多样化打下基础。积极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从纸质试卷束缚中解脱出来。例如, 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服装专业等有条件的专业可以设定本专业的毕业作品。
二、具体的学制、课程及学时安排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制、课程及学时安排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这里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工科专业为例, 只作共性方面的分析, 其中部分数据来源于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统计, 仅供参考。
(一) 学制、学时及学分
目前, 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学制有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 (较少) 。二年制教学设计的总学时一般控制在1 600学时左右, 毕业总学分为90-100学分左右;三年制的专业教学设计总学时一般控制在2 500学时左右, 毕业总学分为130-140学分左右。关于学分的计算, 一般理论课程以16-18学时计1学分;相对独立的实践课20学时折算1学分, 整周实训课每周计算1学分;毕业实践一般1周计1学分。
(二) 课程设置与安排
关于课程的分类。可以分为课堂教学类课程和集中实践类课程, 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和副线选修课等。
专业课程的安排严格遵循“少而精”和“一点打通”的原则。每个专业可以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为6-8门, 每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应当体现:专业能力、专业辅助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 每个专业可以设定不超过三个专业方向。专业课可以从第一学期开始开设, 专业课比例占第一学年总课时量的50%以上;第一学期可以不安排选修课, 课程教学的最后一学期不安排必修课, 必修课比例逐年递减, 选修课比例逐年递增。加大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数, 原则上专业必修课程分两学期开设, 不要急着集中在一个学期开展, 给学生学习一个缓冲、持续的时间段。
关于公共必修课的安排。所有公共必修课将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其课程应分布在五个不学生期;副线选修课的确定应以就业为导向。
学时分配的时候, 三年制在总学时中, 公共必修课占25%左右;专业必修课 (含集中实践环节) 占62%左右;专业选修课为8%左右;公共选修课学分一律控制在8学分以内, 占5%左右。二年制在总学时中, 公共必修课占17%左右;专业必修课 (含集中实践环节) 占75%左右;专业选修课为8%左右。
(三) 集中实践教学
三年制专业1-5学期 (二年制专业1-3学期) 每学期必须设计不少于4周的集中实践教学 (原则上在每学期的期末安排) 。其中, 第1-4学期 (二年制专业1-2学期) 每学期必须至少有2周的生产性实训 (工学结合改革6个试点专业可不受此要求限制) ;第5学期集中实践教学可以安排毕业实践 (毕业设计、综合训练、顶岗实习) ;第6学期 (二年制专业第4学期) 不再安排课堂教学, 统一进行毕业实践, 时间为16周。
三、组织的保障性与科学性
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 各专业应当设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由院系部负责人任委员会主任, 委员应当包括专业负责人、就业负责人、相关企业/行业人员 (2人以上) 等。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和所在高职院校的要求, 结合本专业人才需求、行业地区特色及最新的发展状态, 进行调研, 并组织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等工作;审定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 负责对旧版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修改意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或修订) 工作的顺利完成。
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上报学校批准之前, 应当增加培养方案的评价环节。可以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邀请校外学科专家、教育专家、行业主管领导及兄弟院校学科带头人等就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毕业标准等内容进行论证、审核, 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 作为学校审核、定稿的参考。
教育总有一定的教育目的, 而教学最大的规律就是教无定法。根据我们的经历, 在特定的环境下探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理论与实践, 不一定对每一个学校都适用;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特色, 也不可能千校一面。可以肯定的是,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前瞻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它决定着专业建设的方向和总的专业课程群结构;人才培养方案又和教学大纲、教科书互相渗透, 最终共同决定了我们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各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思想, 从五个方面研究了应用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同时, 也从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共性方面具体探讨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制、课程、学时安排, 以及在制订过程中的科学性保障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原则,课程安排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李宏胜, 陈桂.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2 (4) .
[3]文俊浩.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4) .
12.初中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十二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成熟度。初中学生经验性思维仍占据着重要作用,认识问题仍然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这种现象在初中二年级尤其明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充分考虑这种因素,在自主学习一些如电功率、电和磁等抽象概念时,应紧密联系实际,或者使用一些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材料,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使知识内容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机制。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是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实施的前提,学习动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其学习只能是盲目的、被动的,学生就不会真正进入主体的角色,更谈不上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让学生体验成功,如通过微课预习,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增加课堂发言机会,从而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起点。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份,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在学生实际自主学习中,引起他们兴趣的手段和方法是多样的,如在讲参照物之前,可以播放二战时期,法国飞行员抓住了一颗子弹的视频等等。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探索,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中考前必须把这些初中物理问题全消灭
然而无论是从以后的理科方向发展来说,还是从目前初中学科设置来说,物理都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属于除了语数英之外最重要的学科。
所以,不管是为了以后的大学前途和就业前途着想,还是为了现在的中考着想,都必须高度重视物理这门学科!
那么,初中生朋友们为了实现以后的长期目标和现在的短期目标,就必须时时审视、常常检查自己目前所学的物理这门学科存在的各种问题。
如果,你已经在初二学了一年物理,暑假后进入初三,那么,请问一下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
1.你是否已经透彻理解了初中物理全部物理量的真正含义?
2.你是否已经全面理解了所有初中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推导过程、适用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来龙去脉?
3.你能否在做题时快速寻找出其中的各种“关键词”的隐含意思?
4.你是否已经具备了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
5.你是否懂得“太马虎了、太粗心了”其实都只是自己“能力欠缺”的代名词而已?
6.你是否知道,你所犯的所有错误,其最终源头都来源于物理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7.你能否熟练无错地进行单位换算?
8.你是否会估算?能否记得各种必考常量?
9.你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否过关,在做物理题时能否做到“百算无误”?
10.你的审题能力是否过关?每道题是否多看几遍?是否从来不会看错、看漏题意?
13.理论物理培养方案 篇十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特殊之年,加强理论武装、推进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至关重要。为深入学习贯彻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xxxxx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提高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效果,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按照中央和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相关要求,现制定XX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政治理论学习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把学习贯彻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中之重,继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贯彻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全面落实省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决策部署相贯通,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一高三化”目标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加快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XX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支撑。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学习内容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以政治学习为根本,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首要任务,以学x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党史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及民族宗教政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等各方面知识和省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及重要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及时将中央和省党委要求的学习内容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三、学习形式
(一)坚持“三位一体”学习模式。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健全完善集体学习+专题辅导报告(集体观摩学习)+集体交流研讨“三位一体”学习模式,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集体学习。主要包括个人自学和集中自学两种形式。
(1)个人自学。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要将个人自学贯穿全年各项工作,2月底前制定年度自学计划(见附件5),确定学习篇目和阅读书籍,带头运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及“宁夏学习的平台”,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形式,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果。中心组成员每人全年读书4本以上,撰写学习心得或理论文章2篇以上。
(2)集中自学。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研讨会召开前,由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室分别负责召集四套班子成员,利用半天时间,围绕集体研讨会指定的学习书目、内容和要求,开展集体自学(“法检”两长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学习)。
2.专题辅导报告(集体观摩学习)。邀请区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必要时以视频会议形式进行。除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其他副厅级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外,参加人员范围可扩大至市直部门(单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题辅导报告会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或组长指定的领导同志主持,每期半天。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年参加集中学习不少于8次、其他成员不少于10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时需填写集中学习请假单(见附件6)和集中学习补学单(见附件7),并领取专题辅导报告会学习光碟,自行安排时间补学。
除开展专题辅导报告外,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可适当开展集体观摩学习。围绕落实“三个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守好“三条生命线”,乡村振兴、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市域治理等全市重大战略部署,运用参观教育基地、考察学习典型、实地指导观摩等现场教学方式,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学思用贯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着力在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的过硬本领和能力。全年开展集体观摩调研活动不少于2次。
3.集体交流研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深刻把握中心组学习的政治性思想性要求,以中心组成员自己学自己讲为主,确保集体研讨有思考、有深度、有见地,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强化理论思维,提高理论修养。可适当吸收县(市)区、园区和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集体交流研讨会由中心组组长主持,每季度不少于1次,每次半天。重点发言人由中心组组长根据专题内容确定,不少于5人,其中中心组成员不少于3人,各县(市)区、园区和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不少于2人,发言时间根据研讨专题确定。在重点发言基础上,其他参会人员可互动讨论或即兴发言。中心组成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时应向中心组组长请假,填写集中学习请假单(见附件7)。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年度重点发言2次,其他成员年度发言至少1次。每位中心组成员需提前准备发言提纲(见附件5)。
(二)领导干部上讲台“讲一课”。贯彻落实“坚持领导带头,到基层一线开展宣讲”的要求,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进群众、深入人心。市委班子成员要在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校主体班、高校课堂带头讲,政府班子成员要在分管领域和系统讲,人大、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可参照执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每人年初要确定“讲一课”专题,年底将党课讲稿(课件)电子版交市委宣传部存档(见附件8)。
(三)专题调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要坚持把调研当做理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研中检验学习成果,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出去看”和“进来讲”相结合、“高大上”与“接地气”相结合,将贯彻落实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xxxx视察宁夏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与全市推动发展高质量、治理现代化、城市国际化、生态园林化结合起来,围绕全市重点工作,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座谈,广泛听取意见、不断查找问题和不足,形成调研报告,切实统一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提高用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中心组成员每人全年开展基层调研不少于4次,撰写调研报告1—2篇。中心组成员要制定专题调研计划(见附件9),年底将调研报告电子版交市委宣传部存档。
四、相关要求
1.强化落实主体责任。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发挥好“领头雁”作用,率先垂范领学促学,带动大兴学习之风。中心组成员要在学习理论上有更强自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有更高要求。要自觉主动学,要及时跟进学,要联系实际学,要笃信笃行学。把深入学习贯彻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带着深厚感情抓学习,带着现实问题抓调研,带着使命责任抓宣讲,注重成果转化,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领和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社会形成大学习的浓厚氛围。
2.加强学习管理。市委已成立XX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导小组,继续完善中心组学习管理、考核、督查制度,合理设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积极创新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实效,力求达到“学习理论、统一思想、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目的。各单位学习秘书要按照各自职能,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服务、督查、考核等工作。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参考建立中心组学习制度,借鉴集体学习+专题辅导报告(集体观摩学习)+集体交流研讨“三位一体”学习模式,建立并完善旁听、督学、考核、通报制度,推动学习规范化制度化。
【理论物理培养方案】推荐阅读:
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06-09
物理教案-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08-12
初中物理学科培优补差方案06-17
高二物理备课组组教学质量提升方案09-17
发散思维在初中物理中的培养09-16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10-27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07-20
高中物理教学要立足科学素质的培养论文08-28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