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经验

2024-10-25

数学教学的经验(精选13篇)

1.数学教学的经验 篇一

一眨眼,已经过了18个春秋的教学生涯,回想这18年,经历过困惑,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深刻感受到了教学工作责任重大,教学生活的清苦,但是当一批批的学生满怀喜悦迈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我们成功完成了自己的间断性使命的时候,又感觉我们的付出是多么的值得。自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育,对这门学科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对数学教育做了深刻的思考。数学是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并在其他领域中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能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但是从初中迈入高中以后,感觉很多同学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甚至说初中感觉数学还是优势科目的同学,到了高中以后,数学却成了差科,我深刻思考过这个问题,导致这个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学科抽象的特点,我们的教学似乎哪个地方不太对劲。

一:因材施教

多少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说这个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育有基础性,其一:在义务教育以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其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储备。两个方面很好的阐述了高中数学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就忽略了不同学生在这一科上的差异,只怕少讲一点,学生就不会。记得1997年的课改,高一分班后,我带了两个文科班,因为当时也是课改第一批,对教材的难度把握不够,而且当时平时考试文理同卷,这样,对文科生是个严峻的考验。只怕学生学的简单,无法应付考试,就和理科一样去要求,我讲的很累,同学却听得一头雾水,有个别同学甚至有放弃数学的想法,前几次考试下来,一塌糊涂,难的不对能理解,但是感觉基础的题目做的也不好,就无法理解了,静下来细细反思,从教师角度想,是想去拔高同学,结果适得其反。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决定改变策略,第一是针对班内文科生特点,适当降低难度,抓基础,给同学更多练习的机会。高三复习时,根据内容,适当的抛开教学资料,自己出题,往往要加班到晚上12点多,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限时训练,及时点评,后来同学反映,这一招很管用,对同学的促进、触动都很大。其次,针对班内同学参差不齐,又做出了不同要求,在抓大局的同时,做好促优补差工作,具体做法是,每天布置的作业,学差生可以做其中的80%,难的放掉,但是要保证80%要彻底懂了,教师对这部分同学要专门对待,随时抽查,促进其不掉队。同时,对学优生要注意拔高,每天另外出两个综合度比较大的题目,一天后,就将标准答案给出,供同学参考。实践证明,这个办法很管用,全班都有所提高,半个学期过后的高考中,同学都感觉这一科比较理想,两个班在太原市学科排名第6,事实胜于雄辩,我更加坚信了这个做法的可行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敢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略,该放的要放,该抓的要抓紧,后来连续多年带毕业班,高考成绩在太原市排名第4,第3后来根据这个体会写了论文《课堂改革分层教学》。

二、课堂主体的定位

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严谨性,使得有的同学在心理上首先对数学有了畏惧感,想到数学课堂,就是教师占领三尺讲台,在那滔滔不绝的讲,在黑板上有条不紊的推理,学生在下面坐着听,时不时记点笔记,时间长了有同学在打盹,有同学东张西望,感觉数学课堂枯燥且冗长,十分无聊。教师时不时还得叫醒打盹的同学,很生气。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颠倒了课堂的主体与客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主导是以学生的主体为前提的,教师只是帮助学生,促使其发展。所以,要让学生动起来,一般地,给出题目以后,往往留出几分钟时间给同学,让同学先分析解决,而教师则走下讲台,和同学去交流,给同学提供帮助,了解同学解题过程中共性问题及闪光点,在进行点评时,针对性强了,同学听得有兴趣,特别是对典型解法的展示,补充,同学显得很踊跃,同学间的沟通也多了,互相交流,学生教学生,教师省力,同学也能互相促进。经常看到后排的同学都站起来,直着脖子,你都能感受同学那种强烈的求知欲。同科的教师,经常进行互听课,有时候我去听一节数学课,一节课,教师都没有从讲台下来一次,我都感觉昏昏欲睡,盼着尽快下课,想想学生的感受吧!所以让学生去参与课堂教学,让他感受到他才是课堂的主人,他得动起来,教师是来帮助他学习的。这样的课堂,睡觉的同学基本上没有了,更多的是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师生间的对话,是我要做什么?我在做什么?怎么做?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写了论文《创造和谐数学课堂》

三、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你得教同学做操,而且经常性的让同学去做,学生才能会做操,做好操。数学感觉难,是因为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数学又感觉易,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宗,那么,我们的课堂,如果仅仅是在教师的搀扶下,让学生学会做题了,真正让学生独立面对时,他们还是否有能力能独挡一面?所以我们的课堂,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会做题,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并将这个工作渗透到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里面,把这个工作做细了,做到位了,学生成绩不提高都是不可能的。新课程特别指出,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因为,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在思维方面引导,就像前面说的,把练习的时间给学生了,就能集中集体的智慧,倡导一题多解,但是落足点是最优解,是思维挖掘的过程,不要怕在一道题上费得时间多,收获可不仅仅是一个题,所以选题时要特别注意,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发展同学的思维的广度,并注重挖掘一种解法背后的思维过程,能借题发挥,这样就能发挥一道题的所有价值,日积月累,活中找死,让学生形成解题套路,同时死中求活,提升思维能力。

四,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伙伴,帮助同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走出课堂,师生还应该是朋友,很多时候,学生还渴望在课堂教学以外,和教师做朋友,分担学习中的困惑,成长的烦恼,和成功的喜悦。所以,良性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我的QQ里面,有很多是自己的学生,他们愿意和我交流,分享一个小小的秘密,有时候也能从自己的角度,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直到毕业很多年了,还能保持联系,时不时开个玩笑,送个祝福,感觉也很温馨。关键的是,通过和同学的交流,了解他们所需,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你,进而喜欢你所带的课程。

..教学生涯很漫长,但是我用我的热情与激情,使它充满乐趣,并在不断地总结与摸索中,不断收获,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2.数学教学的经验 篇二

一、让操作活动经验在“经历”中形成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过程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会指导儿童的双手更灵巧地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灵手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其中,教师上《体积与容积》一课,组织很多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比划土豆”———学生在“比划”中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玩”数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学习主体处于愉悦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主动自觉地去“做”。教师利用“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设计成学生的体验学习活动,把数学知识教活,使课堂变得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2.“实践操作”———学生在“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时,教师在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之后,设计了多种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 透明隔板、方块、水、石子等材料,通过小组自主探究,思考不同实验方法,揭示容积的概念,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对比中的联结作用。接着在个性对比,如内外体积大小不同和内部物质的要求的对比中凸显容积的本质特征。在这样开放的探索空间中,教学过程呈现出双向的交流、动态的建构,其中还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在一系列有效的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新知,同时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让思维活动经验在“辩证”中积累

1.“合作探究”———学生在“思”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要求教师要加强开放式问题的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强化合情推理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实验、类比、归纳、猜想得出结论,将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时,教师在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之后,设计了“同样书本的等积变形”“书本与字典比较策略”“土豆的等积变形”等活动,通过全班探究交流,注重数学思考经验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思考、经历思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这样一个数学活动经验: 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可以通过转化,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运用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去了解、认识新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教师设计了各种体积大小的比较活动来强化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渗透等积变形、等积转化的数学思想,在不断创设认知冲突中,学生思考热情被激发,思考与操作的经验得到有效的积累。

2.“解决问题”———学生在“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采撷教学实例,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培养“用数学”的能力,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在“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例如,教学《一天的时间》中,教师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为例,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将这些时刻互相为转化两种记时法,通过互化应用和比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然掌握转化的方法,感悟24时计时法简洁方便等好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交流活动体会,从而使学生主动、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看待周围的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应用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产生于数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身边的事物,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辩证思考的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活动经验,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使学生“数学化”“辩证地”观察、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地形成数学学习经验。

摘要:数学活动经验产生于数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身边的事物,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辩证思考的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活动经验,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基于生活经验的小学数学教学 篇三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经验,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一、课始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兴趣浓厚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比如:“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学习与理解奠定了基础。

二、课中探究融进生活经验,让学生易懂易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即孩子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学习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利用周末测量一下自己房间的长、宽和高,为了使自己的房间更漂亮,现要在四壁和屋顶涂上涂料,并了解一下每平方米的用料量,计算一下粉刷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大约要用多少涂料,花费多少元。教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关注了学生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让他们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数学课堂的根本目的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很想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基于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会使学生更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

4.数学教学的经验 篇四

单选题

1.10、“做数学” 是指(A)。

(A)动手做、做中学、数学试验等 难度:易 分值:10.0 2.3、数学活动经验(B)明晰的结构体系。

(A)有(B)没有

(B)动手操作

难度:易 分值:10.0 3.5、荷兰数学教育家(B)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常识。

(A)皮亚杰(B)弗赖登塔尔

难度:较易 分值:10.0 4.6、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应是学生通过自己所经历或从事的数学活动而获得的(B)经验。

(A)理性与间接 难度:易 分值:10.0 5.4、将(A)确立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目标之一,反映了数学教育的新发展。

(A)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难度:易 分值:10.0 6.9、“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A)”

(A)基本活动经验 难度:较易 分值:10.0 7.2、数学活动经验数是(A)知识。

(A)主观性(B)客观性

(B)基本方法

(B)基本技能(B)感性与直接

难度:较易 分值:10.0 8.7、直接经验是指学生在(A)“做数学” 的过程中所获得的。

(A)直接(B)间接

难度:易 分值:10.0 9.1、(A)年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将“数学活动经验”列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目标。

(A)2001(B)2011 难度:易 分值:10.0 10.8、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包含感性知识、情感体验和(B)的成分。

(A)好奇心(B)应用意识

5.我的英语教学经验 篇五

教学班就是一个学生组织,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师生认知领域里的思维活动,能力领域里的训练活动,情感领域里的心理活动,并且注意三者的结合,以创造在学生年龄段上堪称高水平的影响深远的学习活动。

我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

1.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遇到一些困难,如单词记不住,语音、语调掌握不准等,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也随之降低。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方面,我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传授可供思考的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比如在引导学生读、记单词时,就教给拼读规则。同时,继续采用新奇而具“刺激”的教学手段,如放录像,挂图配合录音,开展“默写单词、首诵句型”的竞赛,等等,以帮助学生维持兴趣。另一方面,在情意领域里,我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材料,明确学习目的,以提高学英语的理性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目标体系,指导他们寻求达成一个个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如此不断努力,一个个目标实现了,积小胜,成大胜,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大、更持久。

2.创设情境法。

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情景,创设语境,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主要做法是:①建直课前2分钟用英语提问值日生制度,使学生牢固掌握每一课的EverydaySentences。②课堂教学中等讲英语,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境之中。利用实际生活情景,表演情景,模拟交际情景,直观教具创设情景等形式,帮助学生听懂英语,进而理解枯燥的单词、乏味的句型。③课堂答问,师生用英语作简单对话。④遇到内容育情节的课文,组织学生扮演角色,说一说,演一演。⑤每节课尾留出5分钟,让学生用英语练“说”。其内容是新学过的知识,真形式或看图说话,或自由会话或叙述某事某物。

6.体育教师教学的经验总结 篇六

这一学年,我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级和一、二年级三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期间:我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自觉的遵纪守法;坚持以“以人为本”,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工作态度端正,热爱学校,服从组织领导分配,尊重他人,虚心求教,关心集体和个人。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积极要求上进,团结他人,工作勤勤恳恳,关心和爱护学生,助人为乐,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教学工作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我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以下反思: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紧跟时代步伐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习是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本学期,我认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干好本职工作,做学生的表率,模范执行校纪校规,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勇于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认真学习了《小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改要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促使自己彻底改变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观念。

二、尽心尽职,干好本职工作。

体育教学是学校的脸面,我担任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负家长和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坚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定中发现兴趣,带着兴趣上课,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教学中营造兴趣浓厚学习氛围等。再次,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第三,做好体育各班的两操考核工作。每个周末,能评比各班的两操,认真填写每周考核表,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能当面提出批评,督促学生改正,绝不姑息迁就。在全体班主任教师的大力支持下,能做到教学井然有序。

三、严格执行学校常规,做学生的表率。

一学期来,我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坚持早到校,晚离校,陪同兴趣小组参与训练,自始至终认真做好工作,坚决服从上级安排,做好各项工作,与学生搞好团结。

7.数学教学的经验 篇七

一、从教材中挖掘活动要素

新课标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对教材中学生生活活动经验要素的挖掘,让学生由生活活动旧知作为思维起点,以引导学生对教材新知形成思维运动。这样,教师对教材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就可以为文本和生本实现思维桥接。

教材中学生生活经验要素特别丰富,教师在实际挖掘时,要注意学生生活经验特质,寻找最恰当的角度进行切入。如《生日快乐》本身就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因为每年学生都会和家人一起过生日,家人越多,生日聚会就会越多。教学时教师直接从学生生日切入: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我们已经学习过年月日等内容,对生日表示方法自然也很熟悉。每人都将自己的生日写在纸上,要写清年月日,看能不能写正确,同桌交换检查一下。然后交给小组长,由小组长统计。最后咱们将全班同学的生日来个综合统计,并将相关数据填写到课本相关表格中。同学们还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把它记在课本的第一页上,每天都能够看到,你也许会想到更多。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始终没有提数学,但每一个学习步骤都没有离开过数学。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生日,用到的旧知年月日是数学,小组班级统计涉及的是数据统计,也是数学。让学生在书页上记下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不仅是数学,更是思想品德教育了。深度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学生生活经验,能够将学生生活和文本进行有机融合,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从生活中捕捉活动素材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只有和生活形成有机结合,才能让数学成为实用数学、生活数学。教师要走进学生生活,并对学生生活进行深入探讨,捕捉数学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掌握数学概念和应用,完成数学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转化过程。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又不能受限于生活经验,要对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并生成新的数学经验。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涉及面很广,教师要注意将生活中的数学搬进课堂,让学生自我感知,并形成数学素质。

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教师课堂导入根本没有提这个内容,而是从学生社团活动谈起:“每周我们学校都会为我们准备多姿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纷纷在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相应表格中贴上“小红花”,随即各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就绘制完成了。这时,教师借助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老师看了这么多杂乱无章的表格,会做些什么事呢?”很快转移到今天的数学教学内容上,有位同学说道:“我们可以将这些表格合并。”这位同学不仅想到了办法,还初步描述了合并的简单方法。教师随即说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我们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试着将这些表格合并成复式统计表吧。”教室内开始沸腾,学生争先恐后开始制作复式统计表。

兴趣小组活动时是学生每周最兴奋的时刻,也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内容,教师从这个生活经历中捕捉教学契机,让学生汇报活动内容,完成单式统计表,都是要让学生接触、理解、感知统计表这个概念,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学习新内容作好铺垫。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实现融合,学生在生活中捕捉数学素材,在兴趣中完成数理学习,这样的学习当然是高效的。

三、在情境中体验活动价值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实际情境,需要教师对教材文本和学生生本有深度分析,针对性制定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理解和掌握,要提升学生对生活数学的感知水平,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活动。教师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到实地考察,通过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实践、自行总结,最后形成完善生活体验认知体系,实现数学能力。正如新课标要求的那样:“教学中,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

如学习《认识小数》时,教师先讲清小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在身边找小数,而且是限时任务,要在五分钟之内找到15个小数。学生无从下手,纷纷摇头,教师颇具神秘魔术般地“变”出一把直尺:“小数就在我们身边,这是我找到的第一个小数,橡皮长3.1厘米,双人课桌长120.5厘米……”学生顿时明白了,不等教师发指令,就开始了寻找工作。教师只是做了一下示范,学生就开始了忙碌的学习,而且对小数形成难忘印象,可见教学情境体验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感知绝对值得期待。

8.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 篇八

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感悟、体验,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体,既包括经历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本身,也包括经历数学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按照行为操作活动和思维操作活动这一标准,数学活动经验可分成行为操作的经验、探究的经验,数学思维的经验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经验。作为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和“思考”数学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获得不同阶段的经验内容,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积极创设引发数学学习需要的情境,设计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教师创设了开家长会的情境,让学生给家长描述位置。出示座位图,说出小军所在的位置。教师问:“如果你是小军,怎样描述自己的位置呢?”学生立即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小军坐在第4排第3个。”还有学生说:“小军坐在第3组第4个。”教师设疑:“同样是小军的位置,却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法,容易让人混淆,怎样才能既准确又简洁地描述小军的位置呢?”学生带着学习需要,主动积极地学习了“用第几列第几行”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当学生会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并且觉得比刚才的方法简洁时,教师再设冲突,快速报10个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的位置,让学生立即记下来。学生如果记不下来,心中就会再次产生新的学习需要: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教师立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创造更简洁的方法,并选择典型例子写在黑板上(如下)。

教师组织学生逐一评价,在此基础上,介绍数对(4 ,3)。

在上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制造认知冲突,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经历“数对”形成的过程,体验活动经验,真正地从“经历”走向了“经验”。

二、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手指尖上”。学生在外显的行为操作中可以获得来自感官、知觉的直接感受、体验等经验,实现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使获得的活动经验更加丰富、深刻,从而积累行为操作和数学思维的经验。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立体图形,要求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 可以怎样摆?

学生经过操作、思考、交流,得出了3种常规摆法:第一排摆3个,第二排摆1个,并与第一排中的任意一个正方体对齐。面对学生交流得出的常规思维,教师及时启发学生思考:第二排上的一个不与第一排中的任意一个正方体对齐,行吗?学生经过操作,发现这样的摆法也是符合要求的,从而得出有无数种摆法。在这一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积累了在操作中想象、猜想、验证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提出问题:如果从正面、侧面看仍是原来的形状,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再次经历想象、操作、验证的过程,获得了答案:至少用3个,即第一排摆2个,第二排摆1个,但不与第一排中的任一个对齐(即从前面看,第一排中的小正方体不挡住第二排的小正方体)。

上面的操作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觉、知觉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到数学思维的经验,实现行为操作经验与数学思维经验、方法性经验与策略性经验的有机融合,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经历迁移运用的过程,深化数学活动经验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经验对探究新知的作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已有经验,对新的问题展开探究理解,感受已有经验的作用,从而深化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学习“加法结合律”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加法交换律”的探究历程:提出问题—列式解答—建立等式—观察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接着让学生迁移运用这一种探究新知的经验,主动探究出加法结合律,深化数学活动经验。

再如,在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学生已积累了“转化”的经验,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经验,联系图形的特征,通过剪、移、拼、转等方法,把三角形、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到了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时,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调用已有的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经验,自主探究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当学习圆柱的体积计算时,学生就会由圆面积公式推导方法迁移类推,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从而推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运用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数学活动经验自然得到了深化。

四、经历对接生活的过程,提炼数学活动经验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形成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经验。教学中,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实现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的有效对接。

例如,学习“年、月、日”时,体验“年、月、日”的时长不像体验“分”“秒”那样可在课堂上现场完成。此时,教师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描述一下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今年六一节到明年六一节是一年。”有的说:“今年的10月8日是我的生日,再到明年的10月8日,我长大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有的说:“我爸爸每个月的第5天缴电话费,这个月的第5天到下个月的第5天,就是一月。”有的说:“今天上午8:10开始上课,到明天上午8:10,正好是一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年、月、日的经验构成了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基础,从而加深了对“年、月、日”的体验与理解。

再如,在教学“大树有多高”实践活动时,教师问:要知道大树有多高,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吗?学生经过思考说:爬上去量,很危险;砍下来量,很可惜。可以利用大树的影子,求出大树的高度。在学生的头脑里,原本就知道物体的影子长短不一样,较高的物体影子较长,较短的物体影子较短,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生活经验,自然地将生活经验提炼为数学经验,组织学生将测量的影子长度与对应的竹竿高度进行比较,发现、验证、运用其中的规律。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有机地将生活经验提炼为数学活动经验,从而积累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五、经历回顾反思的过程,升华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经历了一定的数学活动过程后,头脑中会或多或少地形成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但这些经验是零散的、低层次的,要从“经历”走向“经验”,学生还需回味、反思、比较、梳理、交流、补充、完善,进行经验的改造或重组,从低层次的经验向较高层次的经验转化,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经验系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有什么好的经验,遇到了什么困惑。从中回味思考,自我领悟,升华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想办法剪一剪、拼一拼,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学生拼好后,教师追问:你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形的?怎样转化的?

有的学生沿着顶点的高剪开,然后移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沿着中间的一条高剪开,再移拼成长方形,接着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又追问:那我们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呢?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知道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感悟到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可以通过转化的策略,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其中,教师追问的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是“你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形的,怎样转化的?”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回顾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发现不同操作方法的共同点;二是“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呢?”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具体的操作方法,更理性地认识到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关键——利用对边相等,创造出四个直角。通过这样的回顾反思过程,可及时提升、丰富数学活动经验,使数学活动经验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从零散向系统性转化。

总之,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需要与观察、操作、实验、猜想、交流、验证、反思等活动过程联系在一起,并产生于这些活动过程之中。教师是学生活动经验的开发者和促进者,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真正从“经历”走向“经验”。

9.当前写作教学的经验与不足 篇九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选材立意、篇章结构、语法修辞等诸多要素,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讲评方式的规范和创新,但又不是仅靠作文评讲就能一劳永逸解决的,这就要求作文讲评课应做到“四个结合”,即:阅读教学与写作评讲相结合,写作理论与评讲实践相结合,课内评讲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批改、讲评与作文修改相结合。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评讲相结合。语文教材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入选新教材的课文则更具“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更贴近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些佳作也是学生进行写作时可供借鉴、模仿的优秀范例。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写作,评讲的最终目的也是写作,两者并行不悖。作文评讲应将阅读课文和写作讲评紧密联系起来,阅读课上有写作知识的介绍,作文评讲注重知识迁移,将阅读课文里的写作方法和作文技巧——构思立意、篇章结构、谴词造句等,迁移到习作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二)写作理论与评讲实践相结合。语文教材(老教材)的“表达”部分,有丰富的写作理论知识的阐述,一方面,作文评讲要理论联系学生实际,将学生习作与作文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语言的运用、条理的安排,内容的选择与处理、中心的表达等;另一方面,写作与汉语知识中词性、单句、复句、修辞等紧密相连。作文评讲应注意教材中写作理论、语法知识等的灵活运用,做到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

(三)课内评讲与课外训练相结合。虽然一节作文评讲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的课堂是广阔的,不受时间和地点局限。作文评讲应将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作品,包括优秀中学生习作;重视日常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动笔习惯,如写日记、随笔等,可尝试让学生课外摘抄、评点中学生优秀作文或者“名家作品”的方式,将教师课堂评讲和课外学生点评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为己所用,从而通过作文评讲,使学生在熏陶和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四)批改、讲评与修改相结合。批改是评讲的前提,修改是评讲的目的。作文评讲一方面可使学生少走弯路,避免再现别人写作时所犯错误;也可使其借鉴同龄人习作的立意构思、方法技巧等。作文的修改也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应与评讲目标、内容统一,可在作文评讲基础上,尝试自改、互改,改写、仿写等评讲与修改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作文评讲才更有效。

当前写作教学的不足:

1、重课堂轻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更道出了写作教学的真谛。写作教学必须关注现实生活。离开了生活,作文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是当今写作教学却面临着生活缺失的危机,一篇篇作文只能在狭小而有序的空间——教室里,精心打造,只要没跑题、只要符合一系列要求,“放心作文”就出炉了。我们老师是如何“重课堂”的呢?按照课本编排的写作教程亦步亦趋地完成操作、守着课内的那点阅读材料精讲细练、捧着几篇范文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视学生作文中不符合课堂学习的思想为洪水猛兽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写作介入关于社会,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思考,让学生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把握时代强劲的脉搏;同时把写作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写作教学体系,从而使语言文字的封闭教学变为生活化的开放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重范文轻下水 如果问语文老师:“你写过‘下水’作文吗?”肯定有80%以上的老师会摇头。我曾随机问了我校十位语文老师,结果只有一个老师表示写过一次;两个老师说想写,但没有时间或勇气写;其他老师则认为只要学生会写就行了,没必要让老师也跟着写。

不少老师习惯于在写作课上朗读一篇或几篇范文作为写作指导,但批改完作文后,老师们便常慨叹:学生思路太狭隘,作文缺乏个性。想一想,这能全怪学生吗?老师推荐这样那样的范文,也说明你老师很喜欢这样的作文,那就是让学生学它,学生能不不遗余力地学习仿效吗?所以结果只能落入范文模式,写出来的文章机械生硬,毫无灵气和创意,更不见独特个性和思想。

10.初中物理教学的经验总结 篇十

一、抓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打牢知识基础

大家都知道,物理课是八年级开始的一门新学科,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有一种好奇心。但是,若这种好奇心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新鲜上,老师不及时引导、归纳、总结和深化,那么这也将是教学的失败。所以,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首先要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老师要认真阅读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上课过程中,要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地做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和解决好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引入到教学课件和教学实验中。例如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内容,并且了解新能源的应用,能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老师可以自己动手设计一些小实验,比如以两个小磁铁之间的磁性推动了小木车的快速运动,两个物体的撞击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的演示试验。还可以以现实案例或者以多媒体的形式做成动态的幻灯片来宣传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前认真查阅资料,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新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二、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它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所以在教学的内容中,要选择那些能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生活事例。在实验中要通过学生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才能培养学生终生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工作者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实验,才能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才能学会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并在其中发现一些问题,并能及时提出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学会利用不同渠道收集所需要的科学信息,学会信息处理的方法,从而能增强对信息做出有效的判断意识,还能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与此同时,教学工作者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在课后设计实验,或者根据课外的资料,来模拟物理实验过程,加强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动手能力。并且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实验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讨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讨论记录,教师则做好实验分析总结。

三、在师生之间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助推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因此,构建愉悦和谐课堂气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营造良好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中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交流。可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十分重要。在良好的和谐的课堂上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的。因为在和谐的课堂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学生能把对老师的喜爱,转移到课堂上去,就能高效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就能容易接受、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同时才能使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他的想法、学习中的困难和快乐才,能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举生活实例来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从而带动学生思维的运转,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维,促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提高认知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求实的作风。后进生“不敢”学习,不是因为他们不学习,而是因为他们不能连续坚持听课。偶尔的听课他们得到的只是一些知识碎片,这些零散知识往往不能帮他们正确做题,提高成绩。如果我们能在学生下了决心要好好学的初始阶段让学生感觉物理并不难,他们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几乎所有学生都能继续坚持下去,因此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对吸引学生听课就非常重要。过往,我们往往会采取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途径,学生很容易觉得乏味。但当我尝试更多地采取讨论、辩论、游戏、动手实验等方式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11.教学经验的内涵与价值 篇十一

教学经验的内涵透视

什么是教学经验?从历史上看,哲学家对经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个体经历论。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洛克说:“人的心灵就像白板,从哪里获得全部的推理材料和知识?对此我用一语回答,从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从这一论述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洛克对于知识和经验两者之间关系的分割。在他看来,经验与知识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经验是形成知识的材料,知识是经验理性化的结果。另一种是个体知识论。一般人都认为知识是超脱于个人之外而客观存在的,它具有公共性和客观性。但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开创性地提出知识应是客观性与个体性的结合,是一种个人的信念,一种个人的寄托,传统知识观把知识中的个人因素完全剔除在外的做法是不适合的。

通过对以上两种代表性观点的分析发现,对教学经验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经验与知识的关系切割上,即经验是否属于知识的范畴。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两者对教学经验的归属源问题上认识一致,即都认为经验具有个体性,它只存在于某一个鲜活的个体身上。

教学经验的价值分析

教学经验首先是一种有用的常识 王尔德曾说过:“真正值得学的东西都教不会”。现实中,教师却被各种眼花缭乱的理论和专业术语迷惑,忘记了自己的经验常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如果一位教育理论素养极高的博士第一次进入小学课堂进行教学,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呢?课堂纪律!是的,就是课堂纪律!很多教育调查研究表明:新教师感觉最大的困难恰恰在于课堂秩序的调控。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师却从来不用为这件事情发愁。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者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组织学生有序活动等教学经验的积累完全不同。在这一点上,经验绝对完胜理论。那些经历过实践后再重新领悟到的想法和触动,往往是最深刻的。

教学经验还是一种高效的策略 课堂中教师的教实质上是各种教学策略的灵活性运用,一篇课文教的次数越多,教师的教学视野越广,教学方法也越灵活。这是因为他的教学实践越多,对课文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境也考虑得更多,即使课堂上遇到以往不曾预料的全新的场景,他也能够应付自如,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经验的本质是一种独特的理论源 萧伯纳说:“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经验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论之源。现行的各种教育理论,大致有两个产生的途径:一方面是通过实验论证、逻辑推理、想象假设等思维活动得到,如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的依据就来自于生物的刺激——反应实验;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对经验的系统化和概括化,如孔子的教育理论就主要来自于他的教学经验。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后一种方式更具有可行性。如果没有李吉林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实践反思,那么情境教育理论就不可能横空出世;如果没有斯霞老师一生乐教,满腔师爱,爱的教育价值至今仍只是一座不为人知的金矿。在信息传播无比方便和迅捷的今天,教师的个人经验完全可能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教育理论。慕课、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等的出现莫不如是。

教学经验的发展机制

教学经验具有自我找寻的机制 在教师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教学生命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渐褪去本我、更替为新、找寻自我,绽放生命之花,结出生命之果。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恩斯特·卡西尔此处所说的探究自身,说到底就是人生经验的自我找寻,缺少了这个环节,生命就是虚度,就是无意义的重复。

教学经验具有自动更新的机制 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自动更新功能,教学时涯、学生回应、教学技术、课程变革等都会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系统化和内省化过程。但教师如果固守于个人的教学经验而无视外部情境的变化,那么很容易束缚在狭隘的文化、范畴、语言和思维模式的陷阱里。任何人的经验都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刷新,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日益变化的社会。

教学经验具有自发传播的机制 教学经验的传播是指教师个体教学经验公共化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学习、反思、交流、整合、应用等形式加以实现。在学校教师群体之间,在教师与他人分享各自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会生成许多观点、想法与理解,某教师所描述的每一个经验或是事件,都可能激发起学习组织中另一些经验与故事的回应,逐渐就形成了共同体的教学经验,它能有效激发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需要警惕的是教师应该对教学经验的价值保持清醒的认识。教学经验不是万能的,教育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才是教育世界的本质状态,正是它们不断考验着教师教学经验的有效性,并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成长。

12.数学教学的经验 篇十二

《9 加几 》是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要求对9 加几的算理展开推导, 让学生经历从算理到计算技能的转化过程, 从而积累经验, 发展思维. 为此, 我进行了教学实践, 现将教学尝试及思考分享如下:

一、找准起点———唤醒已有经验

在传统的“9 加几”教学中, 复习铺垫时一般分三个层次:一个数分成1 和几;9 + 1 = 10;9 加1 再加一个数. 表面上看, 这三个层次步步递进, 复习好像有利于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在如此精细的铺垫设计中, 却为学生进一步探究“9 加几”算法时人为地设定了一个狭隘的思维通道,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自然反应, 反而不利于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在学习9 加几之前, 学生已经学过了数数和圈数, 头脑里有了简单的数的概念. 因此, 我们要找准学习起点, 从简单的数的认识入手, 创设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激活其“凑十”意识.

二、分层操作———催生“凑十”经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 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 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一年级学生来说, 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感性材料, 在教师创设的操作情境中, 摆一摆、移一移, 感悟其中的道理, 才能逐步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经验. 基于这样的认知, 课中我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 逐步引领学生明晰算理, 优化算法, 建立“凑十”法的计算经验.

第一层次:“移”中启思.

出示教材情境图, 学生观察图意并列出算式, 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算法, 但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凑十”的方法呢?于是, 我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两部分苹果的数量, 让学生摆9个红圆片和4 个蓝圆片, 借助学具移一移快速算出9 + 4, 启发思考, 为什么这样移, 移动后盒子里与盒子外苹果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移动学具的过程, 是直觉动作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的结合, 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移的过程中发现, 从4 个青苹果里拿了1 个, 其实就是将4 分成了1和3, 9 和1 合成10, 10 加3 等于13, 这样将描述操作过程的语言向概括结论的语言转化, 逐步抽象出算理.

第二层次:“圈”中明理

学生动手“移”, 积累了大量的表象, 形成“凑十”的基本模型. 在分与合思想的指引下, 学生通过移动物体, 直观的感知到将“9 加几”转化成“10 加几”的过程, 形成基本算理. 学生有了直接、深刻的参与体会, 脑中的表象愈加丰富. 这时出示下图, 问:红花和黄花一共多少朵, 怎样列式? 你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表达出计算方法吗?

教师由移动物体提升为圈物体, 将直观实践操作上升为将固定位置的物体用“圈”的方法归类的理性思考, 直击“凑十”法的根源, 凸显转化思想的运用, 将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 在算理基础上初步概括算法.

第三层次:“搬”中优化

出示情境图, 学生根据已经积累的感性和理性经验, 得出两种算法, 即9 + 1 + 5 和6 + 4 + 5. 这两种算法都体现“凑十”的思想, 如何让学生理解用9 + 1 + 5 算起来比较简便呢?

教师提问:“小猴在用积木算得数, 你能看图说说它的算法吗? ” 学生交流. 教师继续追问:“小猴为什么搬1 块到左边? 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体验到了简单的方法, 优化了算法.

三、探索规律———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片段】

师 (出示整理好的算式) :观察这些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生1:9+8的得数比9+7的得数多1.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8 比7 多1, 所以“9 + 8”的得数比“9 + 7”多1.

师:你能够根据相加的数之间的关系想到算式得数之间的关系, 真不简单!

生3:我们发现了这个规律, 就可以借助于“9 + 7 = 16”来想“9 + 8”的得数了.

师:你能根据几道算式之间的联系来寻找结果, 真是个好办法!

生4:我还发现除了“9 + 1 = 10”以外, 其他“9 加几”的得数都是十几.

师:为什么会都是十几呢?

生5:因为可以把“9 加几”想成9 加1 再加一个数, 9 加1 都是10 了, 所以其他 “9 加几”肯定是十几了.

生6: 我还发现这些算式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的数少1.9 + 5 = 14, 这里的14 个位上的4 比5 少1.

师:同学们想一想是这样的吗? 为什么得数里个位上的数要比加的数少1 呢?

生7:因为有一个1 分给了9, 凑成10 了……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 当学生自主整理了“9 加几”的所有算式后,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充分交流, 逐步发现9 加几的加法计算规律, 发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通过学生层层观察、思考、探究, 学生对计算的过程进行再一次形式化的思考, 发现了基于算理而超出算理的计算方法, 打开了计算技能和算理之间的链接, 使得基本的技能方法也得到了落实. 以后学生在进行“9 加几”的计算时, 不再有冗长的思维过程, 而有的是基于已有计算经验抽象出来的形式化计算方法, 计算速度会大大提高.

13.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经验 篇十三

◆问题一: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是什么;

◆问题二:教材中的情境有哪些不相适合的情境,如何改进; ◆问题三: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问题四:如何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发挥情境的最佳作用 ◆问题一: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是什么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生活性。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2.形象性。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3.学科性。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春游”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准备及分发各种食品和水果,但教学重点应该尽快地落到“总数是多少”、“怎么分的”、“分成几分,每份是多少”、“还有没有多余的”、“不同食物的分法中有什么共同的特色”等数学问题上来,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讨论“春游应该准备什么食物和水果”、“春游应该注意什么”等与数学内容无关的生活问题上(丁国忠:“让情境拥有‘数学’的脊梁”,《人民教育》2006/8)。强调学科性,还意味着要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和特征来生发情境,如利用数学的严密性、抽象性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利用语文的人文性、言语性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4.问题性。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5.情感性。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赞科夫也强调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一次,一位语文教师教《凡卡》一文时,讲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然而这位天真的孩子却不知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即使收到了,这位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对于这位九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有在梦中!讲到这儿,这位教师再也控制不了自己了,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全班学生竟然在寂静中伴坐了很久,连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在这无意创设的情境中被无声的语言“管住了”。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心灵共鸣的作用

◆问题二: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本学科的成绩,而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对今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教师过分地讥讽、挖苦和责骂学生,会使他们满怀茫然与恐惧,会使他们产生冷漠厌学的心理。只有创设和谐民产的教学氛围,才能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爱其道。

2、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

教学内容是教师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的主要客观依据。教学中,是否需要设置情境,设置怎样的情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导,都必须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来决定。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把握教材,深刻领会教学内容,才能精心设计。如果对教材不吃透,教师本人都对教学内容感到拓燥无味,体会不出意境,拿什么去感染学生,激烈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呢?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围绕重点难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语言,设置问题,制作多媒体课件,才能驾轻就熟,创设良好情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要全面了解学生

一位好教师,在上讲台之前,首先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正所谓心中装着学生,只有细致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智能水平,熟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科学手段、方法,以便结合教材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更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愉快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开发智能。

4、教师要有激情

情境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情感,使其产生相应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期基指出:“只有情感的面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奔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教师激情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饱满的激情,无疑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促使其自觉地随着教师的引导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境界中。

5、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素质

情境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教学经验,既要有严谨的教学风,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又要有充沛的热情和民主教育,教师如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科学地结合教材,学生特点搞好情境设计,自然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技能,如音乐、美术、计算机技术等,教师可以充分租用这此艺术手段,营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绪氛围,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对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做的几点尝试:

1、联系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创设情境。

比如本人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因为罗马法本身知识比较深奥,为了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丽丽,本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女生,跟妈妈的关系也非常融洽。有一天,她妈妈去她卧室给她送牛奶,她慌忙将自己正在写的日记本合上,还上了锁,像是怕妈妈发现什么。第二天,她上学去了,妈妈给她打扫房间,想起了昨天的日记本,妈妈打开日记本,发现了女儿的秘密,母女俩发生了第一次激烈的争吵。丽丽的情况同学们也经常遇到,你怎样看待这种情况?”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说“丽丽妈妈不应该偷看日记,这样的行为是对丽丽隐私权的侵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本人进行总结“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从法律上讲,父母偷看子女们的信件违背了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隐私权,而现代社会的法制最早却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法制。”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联系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创设情境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2、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①用音乐创设情境。如在学习“法国大革命”时,我播放了《马赛曲》,1792年6月,马赛市一支500人的志愿军开赴巴黎,志愿军一路上高唱这首革命歌曲开往巴黎,沿途还散发印刷的歌片。当他们到达巴黎时,以军旗和这首歌为前导,成千上万的人在街头迎接这支部队。他们听到马赛人一遍又一遍地唱着一支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歌,这是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的,那歌词唱出了此刻他们要喊出的战斗口号。这首歌,很快就不胫而走,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由于是马赛人带来了这首歌人们把它叫做《马赛曲》。由于这是首法文歌,学生并不能领会其歌词,但其振奋人心的旋律却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当时法国人民的心情。

②用图片创设情境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这一全过程,仅靠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也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利用多媒体,定能事半功倍。

利用多媒体,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以及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朗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

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运用问题创设问境

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难怪有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然而事实是不是如他们所想呢?(展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我先问学生,从上面这组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观察表格,很快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市场打不开,人均消费量太低。我于是创设情境:假如我就是上面所说的英国商人,在座各位就是我雇佣的市场调查人员,你们能结合当时的实际帮我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要求用具体史实和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学生转变角色,不拘泥于传统与教材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有的说,是中国自然经济的天然抵御(不愿买);有的说是中国百姓购买力太低(买不起);也有同学指出,西方商人不了解中国国情,盲目引入商品是洋货滞销的主要原因;还有个别同学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出于爱国,抵制英货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学生被我的问题激发起强烈的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讨论。我也因势利导,并没有急于给一个“标准”或“唯一”的答案,又进一步提出,面对这种局面,你们能不能再帮我想想办法呢?学生各抒己见,帮我出了不少主意,诸如降低成本和价格(“买一送一”)、出口一些中国人需要的商品、甚至通过买通官府以打开中国市场等等。可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能激起学生认识历史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我终于把学生的讨论引到我们的正题上:你们知道当时西方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扭转这种局面的?学生看书后得知,列强企图通过修约来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但当修约交涉失败后,他们就叫嚣:以上尝试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点滴作法,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以达到良好的“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于是,战火重燃成了唯一的选择。学习效果。

◆问题三:如何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发挥情境的最佳作用

从新课导入说情境的创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中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一、歌曲导入——音乐美中生激情

音乐是美的,如果将音乐引入课堂,用来导入新课,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有较大的帮助。美妙的音乐会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根据教学需要选取合适的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集声音、图像于一体,学生能听、能看、能想、能唱,将学生自然引入到教学情境中。

我在讲比如学习必修一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红军长征》,播放革命歌曲《十送红军》,悠扬的唢呐声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精神调动起来,然后设问:“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老百姓为什么要十送红军?”“红军长征经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是怎样克服困难,取得长征胜利的?”让学生很快进入历史的情境之中。再比如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时播放《七子之歌》,悠扬甜美却又大气磅礴的童声把我们带回了历史现场,然后提问:“七子指哪七子?你知道它们是何时离开祖国怀抱的吗?他们的回归之路是怎样的艰难?”学生很快就被带入教学情境,产生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二、漫画导入——简洁明了趣味浓

借助多媒体用漫画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法。漫画诙谐幽默,趣味性强,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漫画欣赏中经过感知的欢乐,进入联想和思考中。很容易从课间的嬉闹情绪中进入课堂上来。漫画是可以下载的,也可以是师生创作的。我在讲授《国民党消极抗战》这一教学内容时,我选用了漫画《茶店一角》,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漫画大师丰子恺所创作的漫画。

首先,学生感受图片。通过课件呈现,加强直观印象。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个生理健康的人来说,在所有的感官中,视觉感官的感受能力最强,人们的学习有83%左右是通过视觉进入大脑的。这样,图片信息就进入学生的感觉器官。

其次,学生神入图片。学生的视线跟随漫画重回到抗日战争时期。老师吟诵“家事、国事、天下事”;学生脱口而出“事事关心”。学生开始思考:图片说明了什么?通过审图后发现梁柱上“莫谈国事”的警句高悬。在教学中吸收并保持学生的注意是很关键的一步。

再次,学生复述图片。茶馆原本是一个轻松闲暇的场所,现在国难当头却“莫谈国事”。继而思考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又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这一现象对当时中国的抗战有何影响?经过对信息的精加工,信息就进入长时记忆。他们对当时国民党政府实行特务统治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漫画的呈现和一系列问题的解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真实地体会了国民党压抑民声,窒息民主的独裁统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漫画的运用,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改进了学习过程,使学习变得轻松。

历史教学中如能适时适度、正确选择一些历史漫画运用于教学可以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爱学、乐学历史。对于我们身处一线的历史教师来说,平时教学当中要多留意多收集多选择相关历史漫画资源,充实历史课堂教学,盘活历史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学史能力,为历史教学开辟一条新途径

根据故事创作的漫画播放时,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漫画的寓意,很自然地得出“个人离不开社会”的道理。

三、影视片段导入——情景再现引激情

新课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引导,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一些影视资料通过多媒体播放导入新课,或历史事件再现,或现实生活聚焦,生动的场景往往会直接震撼学生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情景交融,感悟其中。我在讲“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时,我播放了香港回归的录象。从“一国两制”设想的提出到交接仪式的成功举行,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高高升起时,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严和自豪。当画面定格在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讲“三个代表”中流砥柱时,我播放了电影《惊涛骇浪》的片段,再现了洪水肆虐,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时,党中央是如何领导人民群众力挽狂澜,群策群力与惊涛骇浪做斗争,将人民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伟大壮举,加深了对“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的理解。

四、动画导入——声情并茂生奇心

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课时,我制作了一个《秦灭六国》Flash动态地图。通过运动的箭头,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配上语音解说,很好地解决了单纯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然后再插入一张秦始皇的画像,形象地展现了“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老师由此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学史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别开生面的课堂导入方式,不仅可以激活新课教学,而且可以把学生带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去。借助多媒体所创设的导入情境,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课本内容的学习说情境的创设

1、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模型等直观的材料,创设物具情境,展示物具并配以有说服力的讲解,不仅可以使课上的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经久不忘,还可以把较为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古代的发明和发现》时,我利用课件图片如《金刚经》、毕昇、转轮排字盘、现代印刷机器、打印机、司南、宋代指南针、唐代火药武器、宋元火药武器等等。科学研究证实学生接受知识的最快方式是图片,本节课我利用大量图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形象具体理解。

再如:在讲《文化大革命》一课时,怎样评价毛泽东,成为了这节课的难点。于是我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徽章的图片,问:大家如何看待毛泽东?能不能因为文化大革命就否定他呢? 学生甲: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为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学生乙: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学生丙: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快速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生丁:由于被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教师总结: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发动的,但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而产生了**的局面。但我们不能因为毛泽东的晚年过失而否认毛泽东的贡献。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要做到全面评价,看主流、看本质。

通过不同时期毛泽东徽章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回想不同时期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从而形成了对毛泽东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的知识迁移,是学生内化的知识。

2、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为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我设置三个讨论题① 雕版印刷术的程序是什么?活字印刷术的程序如何?对比这两种技术那一种更好?说说你的理由。②指南针的发明有何作用?结合鉴真东渡和郑和下西洋说说。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的贡献是什么?③火药的发明有何作用?(从军事、娱乐生活等方面进行说明)

历史情景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可以是一段文字的描述,也可以是图片,引文资料的展示,更可以是扮演角色。不管那一种,都可以模拟与真实历史情景相似的历史情景,谋求形似、神似、功能相似,结构相似等。教学中让学生得其“情”而进,观其“景”而入。在模拟的历史情景之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参与,带着情感去体验,带着疑问去思考。历史情景的运用将为历史学科教学掀开新的一页。

反思与心得

情境教学不等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要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教师本身。为了让情境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充当课堂“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落实。

1、要想上好课,先要备好课。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如对具体教材内容处理时,看看这样的处理是否能吸引住学生的学习;这样的问题情境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能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这样的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总之,我们的备课要关注不同类型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兴趣特长,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要有层次性,教师在备课上的研究应比其他教学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

2、把握好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动”的度。传统的讲授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其实,教师如果合理运用语言、表情、体态等信息,照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有声有色。正如一位充满激情的讲演者,他以抑扬顿挫的声音、幽默的语言、那怕是一个有力的手势也可以感染听众,从而引起共鸣。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学生的自主性往往带有盲目性。所以学生的自主性是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完成,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因此,在一节课里,教师需要自己讲解的还是要自己讲,需要学生动手做的还是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做。所以,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秉承传统优秀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我们所用,从而营造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有机补充,相互促进的课堂氛围成为我们广大教学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

上一篇:如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下一篇:美丽的西沙群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