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实施方案

2024-10-25

林业工程实施方案(精选9篇)

1.林业工程实施方案 篇一

阐述病虫害的防治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摘要:在林业管理和规划工作中,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林业部门工作中的重点。一旦病虫害爆发,会严重影响当地的植被类型,甚至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林业部门要特别注意对林业树木进行时时观测和防护,预防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近些年来,我国在科学运用化学、物理、营林等传统防治技术的同时,还对重大和疑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开展深入研究,不断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仿生等新技术和新药剂,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防治技术和方法,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给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林业防治林业生态工程松针卷叶蛾

解放后,我国开始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此,集中论述从病虫害的防治到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一、提高林木抗病虫能力的方法。

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结合秋冬季对林业树木进行整形修枝,用高枝剪、修枝剪、斧锯等工具,清理因病虫害危害和风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病虫枝和枯死枝,集中起来送中密度板厂加工或焚烧;清扫落叶。林下落叶是多数食叶害虫及叶

部病害的越冬场所,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组织发动群众清扫林下、路边落叶,铲除杂草,重点是当年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林地和苗圃地,清扫后集中烧毁,可有效杀灭越冬虫蛹和病菌;林地耕翻。利用冬季农闲,在杨树林地开沟、挖穴,施有机肥(农家肥),促其健康成长,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危害能力。

二、关于松针卷叶蛾的防治。

1、松针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5-7mm,翅展15-19 mm,唇须前伸,略向上举,第2节膨大,末节隐藏在鳞片中。雌蛾前翅有缘褶,灰褐色并有深褐色基斑。臀角处有6条黑色短纹,前缘白色钩状纹清楚。臀角处有纹,但界限不太清楚。雄蛾后翅淡褐色,前翅无前缘褶。卵,椭圆形,长约0.8-1mm,黄白色,有光泽,半透明,即将孵化时为红褐色。幼虫 长8-10 mm,头部淡褐色,背板暗褐色,近后缘中间色泽较浅,臀板黄褐色。蛹,纺锤形,长5-6 mm,茶褐色、腹部2-7节前后缘各有1列小刺,前列为大。

2、发生规律。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地面茧内越冬。来年3月底4月初化蛹,成虫3月下旬开始羽化,4月中旬为盛期。5月上旬为末期,多在18-20时羽化,成虫在傍晚前后活动最盛,此时成虫常成群围绕树冠飞翔,夜晚多集中在松蚜所排出的分泌物上取食,进行补充营养。成虫趋光不强,交尾多在18-20时进行,20-23时产卵为最多,卵散产在针叶上,少数产在嫩枝上。喜在15-25年生的松树上、林缘或稀疏的林木上产卵。活动较少。成虫每雌产卵45-48粒,成虫寿命5-12天。卵期3-7天。初孵化幼虫在针叶上爬行,多选择2年生叶上危害,当年生的新叶很少侵害。幼虫侵害部位多在针叶近顶端处。侵入后,一般先由侵入孔的上部开始危害,几乎吃到针叶的顶端,然后再向下蛀食;但也有由下向上蛀食的。幼虫在1个针叶内很少转移。但被侵害针叶如遇机械损伤,或因食料不足,则可蛀孔外逃,重新侵害别的针叶。幼虫仅食叶肉,而不食表皮。针叶被害后变成空筒,逐渐枯萎脱落,幼虫常在内向外蛀孔钻出,吐丝缀叶,将6-7束针叶缀织一起,在其内取食活动。使针叶枯黄脱落。每年晚秋到来年早春,被害树冠布满成束针叶,一片枯焦。9月初幼虫老熟吐丝下垂,在地面吐丝连缀杂草、土粒、碎叶上结茧越冬。一般在树冠下有浮土、枯草、碎叶处越冬最多。

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增强树势,并注意林区卫生,清除地面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在越冬幼虫活动前,剪除被害梢、果,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

第1代幼虫孵化期,在树梢上喷洒25%蛾蚜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杀螟松5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喷2次。

三、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时期。几十年来,随着此工程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并构筑起覆盖普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林业生态体系,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如当前的经济发展核算方式不能有效激励政府部门投资和管理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尚未形成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资金控制等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工程所涉及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瓶颈。为此,我们在赋予林业重要地位的同时,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来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也为“十二五”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党的十七

大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在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三个坚持”:第一,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林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第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即要做到建设与管理、保护与治理、兴利与除害并重、并举,以此实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第三,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即将增加资源总量、优化资源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加强资源保护做为工作重点,把林业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五、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思路。

1、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一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吸引社会力量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共同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二要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对一些重大项目应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三要进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

2、突出重点,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

第一,大力加强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工程、沿海防护林,突出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等;第二,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建设质量;第三,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城乡结合部要大力发展环城绿化带、郊野公园、隔离林带,农村牧区要重点构筑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和发展庭院林业。

3、科技引导,强化工程的技术含量。

第一,要重点开展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并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做好国家森林抚育试点;第二,围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中幼林抚育、速生丰产林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第三,侧重种群选择及种群匹配工程,并考虑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生态工程的工程措施应侧重生态环境重建中必须采取的技术。

总之,从林业生态工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还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2.林业工程实施方案 篇二

1 长水河农场林业产业基本情况

长水河农场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 位于北安市境内, 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管理局。全场占地总面积4.5万hm2, 耕地2.4万hm2;森林面积9067hm2, 其中:人工林4827hm2, 天然次生林4240hm2;林木总蓄积量43.3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20.3%, 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5.3%, 人口13199人, 职工2956人。覆盖境内有南北河、讷漠尔河、王老好河、长水河、柳毛河5条无污染河流, 属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按照总局党委书记隋凤富同志提出的“造林绿化与发展林业经济相结合, 与发展林业产业相结合, 与职工致富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长水河农场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优势, 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坚持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 在理清思路中发挥优势, undefined在统领全局中抓住关键, 在重点突破中整体跃升, 强力打造了以“林木、林园、林下”为主的林业经济产业。林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了“八大”种植区域, 培育苗木品种100余种。现已建设成为拥有苗木存量5000万株、占地300hm2的集生产、示范、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苗木生产基地。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培育建成了美国提子、坚果嫁接、五味子及万亩杞柳种植基地, 构建了林业经济占农场经济“半壁江山”的新格局, 农场被总局确定为垦区惟一的林业经济示范场。

2 长水河农场发展林业产业的基本做法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 长水河农场从一个弱场穷场, 发展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林业产业发达, 职工增收致富快, 农场经济效益好的强场, 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以战略思维审视自身, 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发展规划

在富民强场进程中, 长水河农场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 发展林业是职工增收致富的坚实基础,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实保障, 始终把林业产业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他们坚持规划先行, 围绕场情, 深入调研, 借助“外脑”, 确定了本场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项目、产业布局和保障措施, 科学制定出了适合本场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 千方百计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同时, 他们改变发展观念, 拓宽发展思路, 探索出以发展林木、林园、林下“三林经济”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每年召开林业专题会议, 解决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每年拿出一定资金重奖林业经济发展大户, 鼓励职工植树造林, 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 把林业办成了长水河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2.2 以造林绿化为重点, 培植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 长水河农场始终坚持大面积、高标准造林, 大力培育森林资源, 发展以造林绿化为主的林木经济, 培植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也实现了“人居楼房中、楼置花园中、花园森林中、森林自然中”的城镇建设理念。农场始终坚持“造林绿化与发展林业经济和林业产业”相结合的原则, 在绿化的同时, 扩大以杞柳、五味子、坚果种植为主的经济林种植面积, 实现农场与职工双赢。从2008年开始, 农场以每年133hm2的造林速度发展, 2009年实施了“全场总动员, 大干三十天;四年任务一年完, 再造秀美山川”的“万亩大造林”工程, 投入资金1100万元完成造林533hm2, 实现了“四年任务一年完”的工作目标。2010年, 农场又投资600万元完成造林绿化133hm2, 共栽植各类苗木85万株, 实现了全场累计人工造林5733hm2。与此同时, 农场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共栽植“公仆林、党员林、青年林、护士林、金盾林、学生林”3万余株, 形成了“人人爱林、人人造林”的良好氛围, 实现了“一夜成林”的梦想。2011年农场又紧紧围绕“抓城”建设, 按照绿化与坚果、杞柳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完成场部133hm2造林绿化任务, 并且加速大苗栽植进程, 完成容海公园的卧虎山度假村和凤凰岭度假村的高标准绿化任务。预计到2020年全场将实现森林总面积11333hm2, 森林覆盖率达到25.2%, 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0万m3, 林木蓄积以每年3.78万m3速度增长, 按每立方米300元计算, 年增值1134万元, 户均200m3, 价值6万元, 林木资源总价值3亿元。

2.3 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线, 推动林业经济处处开花

为了给职工群众寻找更多的致富门路, 长水河农场认真研究场情, 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把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作为促进农场经济发展、职工可持续增收的一个突破口。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林木资源、荒山弃地, 发展林下经济, 探索出“房前屋后种五味、空地闲壤插杞柳、荒山弃地栽坚果”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调研得知, 杞柳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6~7年, 是一项当年投入当年回本, 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的产业,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而且从种植、管理到加工、成品制作等过程需要大量劳动力, 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是解决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好项目, 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好产业。2007年, 农场引进山东的柳条在农场试种, 获得成功。于是近2年, 农场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对种植户进行科技示范、农场出台回收优惠政策等措施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 重点发展杞柳种植。2011年全场杞柳种植已发展到1333hm2。该场计划到2015年, 全场杞柳种植发展到6667hm2, 带动周边赵光、红星、二龙山、龙镇4场种植杞柳13333hm2, 形成2万hm2的柳编原料种植基地, 实现产值5.4亿元, 职工收益1.8亿元, 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可增加1.5万元。

2.4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大力推广林业种养殖先进实用技术

长水河农场大力实施林业富民工程, 根据当地实际和职工意愿,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重点发展五味子、杞柳和苗木, 创造性的发明了“松柳间作”栽植模式, 即在造林地的松树苗间种植杞柳, 两者互不影响生长但却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创造性地开展苗木培育、定植方式、修剪整枝定干成形、灌溉管理等先进适应技术, 取得了明显突破。农场按照“实用、管用、够用”原则, 围绕林业产业发展, 以致富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 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致富技能培训工程, 大力加强培训力度, 聘请东北林业大学专家采取课堂授课、现场实习、召开现场会、制作科教专题片等有效形式, 积极开展了林业科学管理、适用实效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 着力培养出了一批土专家和典型示范户。

2.5 以规模化经营为突破, 寻求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为了培育农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水河农场以总局党委提出的创建“森林垦区”战略为契机, 依托林业经济示范园区, 聘请有关大专院校专家帮助进行规划论证, 总投资3000万元, 重点打造占地面积333hm2的苗木生产基地。基地现有喷灌设备10套, 保护地钢骨架大棚30栋2万m2, 温室大棚2栋640m2;较大规模晒水池3个, 占地面积4.5hm2;苗木窖3栋800m2, 规划出针叶育苗区、花灌木区、中草药区、休闲区、嫁接区、大棚区、花卉区、果树区和杞柳区九个区域, 拥有苗木8000万株, 100余个品种, 可满足北安管理局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用苗, 实现年利润1000万元, 为绿化垦区做出了贡献, 实现了职工增收, 企业增效。

2.6 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 进一步延伸林业产业链

没有稳定的市场, 林业产业发展就会失去根本动力。长水河农场一手抓杞柳种植, 一手抓柳编工艺市场, 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对市场需求研究, 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大力发展订单林业, 按照市场需求组织产品生产。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该场成立了临沭北大荒柳编工艺品有限公司, 在2009年春秋两届广交会上, 临沭北大荒柳编工艺品有限公司与德国、约旦、波兰等7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订单198份, 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2100万元。同时, 为拓展国内市场, 在临沂地区建立20多个销售代理点, 在上海、重庆、北京、哈尔滨等大中城市设立了4家产品代理商, 国内市场销售额达800多万元。目前公司生产的柳编产品已由建厂时的几百种发展到7000多种, 新产品开发2000余种。“虚拟经济、实体发展、先进市场、打造品牌、后建厂房、带动基地”的创业发展观, 不得不说是一种睿智, 一种创新。如今长水河正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要求,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 着力稳定传统出口市场, 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 长水河北大荒柳编工艺产品正在跨步走向世界。

长水河的实践证明,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对于加强生态建设、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兴林富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长水河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 值得垦区森林资源丰富的农场认真学习借鉴, 不断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3 垦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战略思考

在总局全力加速推进“强工”的大环境下, 在加快推进森林垦区创建活动中, 垦区林业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应成为林业的重要任务, 部分林业资源大场应以林业产业的大发展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推广长水河农场发展林业经济的新模式同时, 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3.1 切实加强领导, 尽快完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垦区各级要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切实加强领导, 建立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加大对产业化发展的引导力度。要集思广益, 善用“外脑”, 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地编制区域“林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明确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布局、主要任务及措施, 科学引导西部小兴安岭山区、半山区、东部完达山区农场发展林业产业, 同时要注重与“创建森林垦区”活动的衔接, 及时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业产业规划, 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产业规划体系, 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3.2 明确发展重点, 尽快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

从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出发,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 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支撑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 做强林业产业链。垦区的苗圃无论在规模和管理上都明显优于周边地区, 在此基础之上要做大做强育苗产业。林果传统产业也要壮大, 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广丰产栽培技术, 提高苹果、梨、李、葡萄等经济林产量, 抓好基地建设,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垦区位于哈市和齐市的近郊农场林业应该发展围城经济, 以果蔬、花卉、食用菌等为主抢占市场, 远离城市农场应以苗木、特禽养殖、食用果等为主, 各农牧场应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做大做强苗木产业、食用菌产业、果蔬产业等, 把地理、气候、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3 制定优惠政策, 尽快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

林业是一项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回报慢的产业, 仅靠群众和少量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需要总局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因此要制定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增加林业投入。

a.用好用足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积极向上申报项目, 争取资金投入。同时提高农发基金支持林业产业的比重, 恢复并提高林业基地建设项目;建立风险保障机制, 将农业政策保险、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惠及林业产业。

b.鼓励职工以林地、林木入股, 参与林业生产;建立森林资源评估机制, 允许垦区职工以林地、林木等林权证明, 在农村信用社融资、贷款。

c.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 精心谋划, 设计一批有规模、有优势、有潜力的林业产业项目, 通过招商引资平台吸引本地、外地的企业投资开发林业产业;建立合理、有效的林地流转机制, 解决投资者在林权、采伐等方面问题, 努力形成以企业和职工自筹为主, 总局扶持为辅, 金融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林业产业投资体系, 加速建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3.4 实施科技兴林, 尽快提高林产品的竞争力

a.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 组织开展林业科技攻关, 大力开发传统加工业,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培育扶持林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森林食品、林特产品加工业, 延伸林业产业链, 增加产业附加值;应重视品牌建设, 对获得绿色林产品、森林食品基地和特色基地等称号的, 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b.大力推进科技兴林, 制定科技兴林实施方案, 理顺、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 加强农场林业科和技术推广站科技能力建设, 提高林业总体科技水平, 搞好科技示范, 在重点林业大场设立林业科技示范园区, 延伸科技服务功能;加强对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 努力培养一支研究推广能力强、专业结构合理的林业科技队伍, 提高研究和推广指导水平。

c.加速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转化应用, 大力发展林业科技产业, 筛选并组装集成一批技术成熟、应用面广、见效快的科技成果予以重点推广应用, 总局科技经费安排中要加大对科技兴林的支持力度, 对关键难题可进行技术招标, 提高科技进步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贡献率。

3.林业工程实施方案 篇三

关键词:平潭县;重点林业工程;林地结构;林地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93-02

林业不仅承担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和林产品的供给的需求,而且担负着生态建设、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严格进行林地保护的基础上,需要通过林地结构规划以优化林地资源配置,通过保障重点、科学经营和持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的综合效益。平潭县林地利用规划包括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规划2个方面。

1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用地规划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主要包括沿海防护林工程、绿色通道与城乡一体化工程和森林灾害防治工程。

1.1 沿海防护林工程 平潭县沿海防护林主要分布在临海的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敖东镇、芦洋乡和中楼乡,主要的造林树种有木麻黄、台湾相思、黑松、湿地松等。沿海防护林是平潭县的生命线,保障岛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为此,需要积极建设沿海防护林,将其作为平潭县的重点林业工程之一。沿海防护林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老林带的更新改造、风口地段造林绿化、低效林分的改造,通过树种结构和年龄结构的调整,提升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

1.2 绿色通道与城乡一体化工程 以扩大城乡绿化,增加森林总量为出发点,在全县境内开展见缝插绿、挤地植树,把森林引入城市,将园林辐射乡村。以省道、县道及主要交通干线绿化为重点,全面完成省道、县道及主要交通干线的绿化美化,对县城内及周边的公园进行绿化,提升县城公共绿化人均占有率,同时配合旅游项目建设,在假日中心实施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更新、绿化、美化改造工程。

1.3 森林灾害防治工程 通过加强森林防火设施以及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森林综合防火扑火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通过防火林带建设,大幅度降低有林地发生火灾的次数。大力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对主要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率达到100%,应监覆盖率达到100%,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产地检测率达到95%以上,调运检疫率达到95%以上。

2 重点林业产业工程用地规划

重点林业产业工程指重点商品林地建设,根据平潭县自然条件和商品林建设现状,规划平潭县重点林业产业工程主要是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是以培育纤维用材、板材等原料林为目标,发展短轮伐期集约经营的人工林,以满足人造板工业对木材原料的需求。规划期间,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定向培育、基地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加快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做好造林地准备、进行高规格整地;做到适地适树、科学栽植、合理密度;进行合理的除草、松土、修枝、间伐抚育等工作;维护和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和地力衰退,加强病虫害和火灾的预报及防控工作,进行合理的施肥及适当的采伐。

3 林业重点工程实施措施

3.1 科学规划,分布实施 为避免重复建设以及各建设工程之间争地等现象的发生,应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将各重点工程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同时根据平潭县资金储备、技术力量、种苗供应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重点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做到分步、有序、持续推进。

3.2 创新工作形式,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根据各重点工程建设性质和收益情况等方面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工作形式和方法进行推进。重点生态公益林是关系国民经济生态安全的重要林业建设工程,应采用政府主导,鼓励企业民众积极参与的形式;重点商品林建设工程经济效益显著,能够通过经济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和林农的积极性,可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推进。

3.3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科学技术与创新是提高人工林分质量的关键,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基层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二是大力推广成熟可靠、适合于平潭县自然条件、应用前景广阔的优良树种、先进营造林技术等技术成果;三是对营造林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要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尽快突破。

3.4 加强种苗监管和基础设施建设 种苗是造林的物质基础,种苗质量是造林质量的基石。要按照种子严管、苗木放开的原则,着力抓好种苗监管和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加强种苗生产、调运、销售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防止不合格种苗流入市场并用于造林;其次,进行种子的良种化和采穗圃的建设,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苗木产业,搞活种苗市场,鼓励市场有序竞争,在竞争中提高苗木质量;再次,立足于本地,积极选育当地优良乡土树种,降低苗木生产成本,提高种苗的适应性。

3.5 林地结构优化

3.5.1 加强人工林管理,优化起源结构 从起源结构看,平潭县林地资源以人工林为主,由于常年受风沙和干旱的影响,天然林资源匮乏,林业发展只能通过人工造林。平潭县长期坚持开展造林、育林和护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薄弱环节,如部分新造林地幼林抚育管护跟不上,林分质量不高。因此,应加强对人工防护林的经营管理,通过抽针补阔、种植珍贵树种等措施,努力培育复层林、混交林、异龄林,大力推进人工林的异龄复层林和针阔混交林改造,达到提升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之目的。

3.5.2 重视混交造林,改良树种结构 县内现有林分大部分是人工林,树种结构比较单一,林下植被少,森林病虫害多,因此,应坚持营造混交林,恢复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积极引进适宜的外来树种和开发本地的乡土树种结合,丰富和充实森林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尽量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以便更好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起多树种、多层次、复合式、高效益的生态公益林体系,使森林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

3.5.3 加强幼林抚育,强化防护效果 平潭县人工林主要是防护林,防护林中幼龄林面积较大,在防风固沙中发挥的生态效益较低。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不同龄组防护林的抚育、改造,采取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和适当的保护措施,提高区域内不同龄组林分的防护功能。

4 结语

在林业重点工程中,沿海防护林建设要放在首位重点进行,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强对沿海防护林的建设,以提高沿海防护林的成效。同时,要对现有的包括沿海防护林在内的生态林加以保护和优化,对于生态功能不强的林分及时进行改造,确保其生态效益的持续发挥,以保证县域内生态公益林为广大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4.林业工程论文 篇四

林业工程(Forestry Engineering)是研究森林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及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林业史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与功能。

林业工程是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森林资源的抚育,开发利用和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型学科。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森林、树木和木材结下不解之缘。早先,人类就是在树上居住和生活的,他们不仅攀爬树木,而且利用伸展开来的粗大树枝建造“藏身之处”。正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和品位也越来越高,从而,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林产品需求向多样性发展,目前,果品,竹业,桑蚕,药材,木本粮油,林木种植和种苗等传统林业产业,以及森林旅游,森林食品,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运用等新兴林业产业,已经广泛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林业工程是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森林资源的抚育,开发利用和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型学科。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森林、树木和木材结下不解之缘。早先,人类就是在树上居住和生活的,他们不仅攀爬树木,而且利用伸展开来的粗大树枝建造“藏身之处”。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净化空气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森林游憩等社会效益。木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把纸张也统计在内,木材至少提供了5000多种产品,因此,人类生活离不开木材。人们在发明、使用了合成材料的同时,也逐渐认识某些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损害。而木材作为古老而永恒的材料,重新成为了材料科学的主角之一。据相关数据表明,现今中国人造板总产量达到7429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一;干鲜果品总产量90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家具产量已达到1.3亿件,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花卉种植面积达到72万公顷,高居世界第一位。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林业产业大国。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我国是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森林覆盖率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供需矛盾长期以来十分突出。而另一方面,我国的木材加工利用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因此,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木材技术与应用研究的领域中,为祖国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林产品发展到今天,依然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完全取代木材的位置,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加工性能、无污染、可重复利用和再生的绿色环保生态材料,木材在人们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就以我一个学生来说,早上从竹制的凉席上起来,衣橱里挂着除潮的竹炭,从木衣架上拿衣服,用竹炭的洗面奶,毛巾等,出门看到校园里茂密的树丛,进教室则是木头桌椅,画室里放的画板,铅笔和画笔,回到宿舍,桌上放着小植物,一些在西递宏村买的木质小摆设,感冒时的必备品一包抽纸,还有一排的书本,可以看到,林产品悄无声息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然还有些我没有用过的没有提到的林产品,而今后的林产品的种类将更加丰富多样,来装点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的生活因此而更加美好,更加精致。

人类从使用木材、崇拜木材到研究木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应该说,人类的生存发展一直是与对木材的研究探索与时俱进的,人类在与木材相依为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崇尚木材的文化,并逐渐将其引向更深层次,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文人墨客特别是诗人和画家很早就为森林和树木歌功颂德,赞美它外表的朴实无华和价值的无与伦比。而科学家们则更关注木材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的研究。目前人类对木材性质及应用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这似乎不可思议,但这是事实,因为木材的种类繁多,其天然属性千变万化,每一种木材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它们就如同指纹那样,各有各的特性。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林业大学(原北京林学院)就设立了木材机械加工专业,至今它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目前除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外,还设有木材科学与技术硕士点和博士点,数以千计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成为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的中流砥柱,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着。

总而言之,林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而且在现在这个科技与技术发达的时代,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它将继续向可持续的方向上发展,它的产业家族将越来越繁荣庞大,将人们的生活服务的更加周到和人性。

拒绝一次性筷子

“生产和使用木制一次性筷子客观上消耗了大量木材资源,特别是木制一次性筷子属于一次性消费,既造成木材资源的浪费,还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国家财政部负责人,2005年3月。

消费一次性筷子是一种浪费。中国人去到海外的中国餐厅,可能会奇怪:人家为什么不用一次性筷子?中国的人均森林资源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要低,比较起来,反倒应该是老外来到中国要奇怪了:中国人为什么使用一次性筷子? 个人环保用纸

减少纸张消耗是我们随时可以做到的事情。怎样做一个环保的纸消费者?首先我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此外,我们可以使用再生纸和由环保原料(比如经FSC认证的木材)生产的纸张,确保纸张不会来自具有保护价值的树种或造成濒危动物失去了栖息地,而且可以借此推动造纸业进行环保生产。办公室环保用纸

每年,大量来自原始森林的木材被用作生产纸张。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把上百年的老树砍掉用来做复印纸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地区,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你和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可以帮忙改变这种破坏。森林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还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卫生保健、有利国防等作用,也是天然的基因库。然而,森林正在遭受空前的灾难。

5.林业工程师论文 篇五

定边县封山禁牧办公室王利荣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乡绿化步伐的加快,大树苗造林广泛被采用。笔者根据几年实践,借鉴前人经验,总结出实用大树移栽技术。大树移栽是指对干径在10厘米以上树木所进行的移栽。其意义在于,一是可以保护城市自然生长着的树木异地生长,解决城建工程中树木让地的问题。二是适当移栽大树苗木,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自然面貌,及时满足绿化美化需求。

关键词:大树移栽带土球草绳包装木箱包装

1.大树移栽的意义、时间及方式

1.1时间

因树木种类生活习性及生长环境等不同而异。以春、秋季为宜。早春土壤解冻开始,发芽始止秋季落叶将尽开始,土壤开始冻结为止。

1.2 方式分为带土球移栽和裸根移栽

2.大树带土球移栽的方法

2.1栽前准备

2.1.1断根培养

大树或苗圃地的大苗,在栽前2—3年,在树根四周分年进行断根,每年切断部分侧根,促进毛细根的萌发。断根时间在春、秋季进行。操作时,在根径的5倍处外围一侧,挖宽3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沟,长度按预计出圃年限分份。挖时切断细小的根。保留1厘米以上 的粗根,在近主根一侧行宽约10厘米的环剥。逐年完成,可形成较多须根,以利移栽的成活。

2.1.2修剪与绑枝

通过疏剪和缩剪树技,减少树冠1/3至1/2,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修剪后对树冠分枝头绑扎,减小树体,便于吊运和栽植等操作。

2.1.3栽植穴应在大树运到前按要求挖好

栽植穴应比树根的幅度与深度大20—30厘米。坑底中央留一高15—20厘米,面小于坑底的土堆,以利摆放树木时转动。

2.2移植的操作步骤方法

2.2.1草绳包装移栽法

2.2.1.1起挖

按照确定的土球体积,以树干为圆心,以扩放土球的尺寸半径画圆,向外侧垂直挖宽60—80厘米;深度与确定的球高大体一致。当挖至一半深时,修整上半部土球。遇到较大的侧根,应用手锯切断,禁止裂根或将土球震散的其他操作。土球下半部逐渐向内收缩。树根深和砂壤土,土球呈苹果形,树根浅和粘性土,土球呈扁球形。

2.2.1.2土球包扎

用预先湿润过的草绳先在土球腰部捆绕10圈左右,边绕边拍打,使绳略嵌入土球,并使绳圈靠拢,接着在土球底部向下挖一圈沟,留下1/4—1/5的球心底座。用草帘或塑料布把土球包裹并用绳扎紧。包扎的方式有桔子、“井”字式和五角式等。包扎好后,将绳头固定在树干基部,最后在土球腰部再扎一道外箍,并打上花扣,固定草绳。

土球封底是土球包装的最后一道工序。先顺着树木倒斜的方向,在坑底挖一道小沟,把封底用的草绳一端紧拴在土球中部,另一端沿小沟摆好并伸向另一侧,然后将树木轻轻推倒,把露出的底部用草帘封好,交叉勒紧草绳即可。

2.2.1.3吊运,用起重机车吊装

用粗绳围捆土球下部3/5处,并垫以木板。用另一粗绳系在树干的重心适当位,树干要先行包扎保护。起吊时,应使树冠略呈向上倾斜,防止损伤树冠。土球朝前,树冠向后。当起吊高度超过卡车车箱底板时,缓慢下降放稳于车箱内,用枕木支稳土球,在树干靠车箱板处垫以软物,并将树干和土球固定于车箱内。

2.2.1.4栽植

大树入坑仍需用吊车徐徐将大树吊起,在土球入坑树干立起时,用三根牵引绳索系在树干中上部适当位置,从三个平衡力方向合力,将树扶正站稳,移开吊

车后填埋树根。当埋至1/3时,剪除捆绑绳索和包扎物。然后边填埋边捣实,直至填满,做好蓄水围埂。大树栽好后,用三角支架固定树干,防止风摆。

2.2.2木箱包装移栽

木箱包装指用木板包裹树木根部土球装钉成箱形.其移栽方法为:

2.2.2.1起挖准备

每株树木选用4块梯形壁板4块底板和2—4块盖板。尺寸视树体土球而定。板厚5厘米。另备打孔铁皮若干,10—20厘米长钢钉足量,钢丝绳和紧线器一套。

2.2.2.2挖土块

以树干为中心,按预定扩土球尺寸外加5厘米划正方形,于外线垂直下挖宽60—80厘米的沟,直至规定的深度,将土块四壁修成中部微凸,比壁板略大的倒梯形。

2.2.2.3上箱板

装箱板时四梯形板倒放下边要保证对齐,上口沿比土块略低,球四角用麻包包好,两 边压在箱板下。在箱上下部套钢丝绳套,用紧线器收紧后,用铁皮钉牢四角棱。然后再将沟挖深30——40厘米,从相对的方向用方木将箱体与坑壁支牢。挖空箱底,宽度略大于一块底板的宽,装上底板,装板时用方木支起板的一头,另一头用千斤顶顶起,钉好铁皮,四角支好方木块,再向里挖箱底土,同法钉好剩余底板。

最后于土块面上树干两侧钉平行或井字形板条,上板与土壤之间垫一层草帘片。

2.2.2.4吊运

起吊时,可先用一根较粗的钢丝绳,围在木箱下部1/3处,接头扣紧。然后缓缓吊起木箱,使 树身慢慢躺倒。(其它方法及注意事项与草绳包装法相类似)。

2.2.2.5栽植

定植穴应为正方形,每边比箱宽50—60厘米。坑深比箱体高度大20厘米,为便于箱体在坑中转动调整方向,坑内留一高15厘米小方形土台。用两根等长的钢丝绳兜住箱底,绳端扣住吊钩。徐徐吊起来树体,放入坑中土台上,调好树

木朝向,打好撑力支架,先拆除底板,回填部分表土后捣实。然后拆除板和四周箱板,继续填满坑,捣实,围好蓄水埂。

3.大树移栽后的养护管理

移栽后的大树,要及时进行整形修剪、裹干与遮荫、浇水、喷水和防寒保护。

3.1整形修剪

果断疏剪或短截以维持树体新的水分代谢平衡。修剪应照顾树冠形态。大的剪口要涂上树木伤口敷料(如黄泥,松接蜡)。

3.2裹干与遮荫

裹干可防止灼伤,并可减少蒸腾量。方法是用2—3厘米粗的草绳将树干缠绕包裹起来,一道紧挨一道,从根颈直至主枝或部分主枝以上适当部位。在生长季节移栽,须在树顶架设遮阳网。

3.3浇水和喷雾

浇水时,可淋湿裹干草绳,提高树体环境湿度。移栽后第一次浇水要透彻,次日再复浇一次。以后根据天气做到少量勤浇防积水。天气干旱炎热时,还须在树冠上安装喷雾装置,降低环境气温,提高树冠空气湿度,维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促进恢复生长。

3.4、喷抗蒸腾剂

改良聚乙烯树脂是良好的抗蒸腾剂,叶面喷施可于叶片外形成一层几手不透水但透气的膜。抗蒸腾剂宜在早晚或阴天使用。

冬季气侯干冷,为防止冻害,必须防寒。一般是用彩条布设立风障。在树体的东北西三面搭设,南面如需要则用透明聚氯乙烯布。第二年一般在大树成活稳定后拆除风障。结束语

参考文献:

孙时轩,林木育苗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我叫王利荣,男,43岁,汉族,定边县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7月至2004年12月在定边县长茂滩林场工作。2005年11月至今在定边县封山禁牧办工作,任副主任,林业工程师,分管县封山禁牧督察工作。现将本人最近俩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

一.封山禁牧工作

1.深入开展封山禁牧政策宣传工作

为了让广大的养殖户都能从思想认识和行动上支持禁牧工作,我带领督察组人员深入农村,进村人户,出动宣传车60余次,在镇25个乡镇,利用集会,农贸集市,传统物资交流大会等进行了广泛宣传,共散发《防沙治沙法》《陕西省实施防沙治沙法办法》《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省、市禁牧令,告全县养畜户公开信等宣传材料5万多份,有力地促进了封山禁牧工作。

2.深入实践,广泛开展禁牧调研

我带领工作组,深入广大农村,采取调查征集的办法获取大量信息,总结出,实行养羊登记管理,依法推进登记准入制度,推进依草定畜,舍饲圈养。为我县乃至我市的禁牧管理提出科学建议。

3.全面加强监督管理,落实责任

为加快全县封山禁牧工程进度,我带领工作组,每季度对全县25个乡镇的禁牧工作督察一次。检查各禁牧执法机构的队伍建设、业务学习、促进执法单位依程序执法,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平安执法。逐步在我县建立起一个勤政、务实、廉法、高效的执法网络体系。

4.做好对乡镇禁牧工作的考核

按照工作分工,我每年要带领工作组对全县25个乡镇禁牧工作进行考核,通过对乡镇党委、政府对封山禁牧工作的重视程度、人员管理、建档主卡、林草地植被保护效果检查,严格奖罚兑现,调动乡镇的禁牧工作。

5.认真开展整治月活动,全面促进舍饲养蓄

我县把每年的九月份确定为封山禁牧整治月。近两年来,每逢整治月期间我带领工作组人员,分赴25个乡镇,对重点村重点户进行跟踪监管,通过教育引导,让养殖户改变观念,降低养羊数量,增加饲草储备,调整养殖结构,因地置

宜,多渠道增收,通过县乡互动,齐抓共管、严格执法、大力宣传,为各乡镇顺利开展禁牧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林业产业工作

俩年来,在提高封山禁牧业务工作的同时,我还服从县林业局总体安排,积极投入全县生态建设工程中。主要工作有:

1.指导“定边县秀海造林公司”实施“三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该项造林质 量高,完成交工快而受到好评。

2.指导造林大户在张崾岘乡实施雨季种柠条造林,完成造林任务,达到验收标 准。

3.指导贺圈镇狼尔沟村、小巨滩村实施生态新村“三北一片林”造林施工管理,该工程建设规格高,质量把关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4.指导定边县农业科技示范园林业项目樟子松、云杉示范造林施工作业、管理 技术指导。工程已圆满交工,起到示范作用。

总之,就任我县封禁办副主任的我,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广泛开展调研,不断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建议,为我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我还是有不尽如意的地方:

1.监督管理效力不大。由于体制问题,乡镇一级对禁牧工作抓得不够紧,对县级监管重视不够,直接影响全县禁牧大局

2.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力度还 不够大。

今后工作要点

1.积极地开展创造性研究工作,不断大胆地开展实验工作。

2.大力开展社会调研,进一步探索我市封山禁牧的路子。

6.林业局商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六

国家商业部、省森工总局商业局五种职能已经恢复。森工总局商业局,经过

10年的沉默于今年3月1

7日,在省森工干部学院召开了“森工商业工作会议”,总局***副总局长、商业局***局长就商业局“国退民进”,由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以及恢复商业五种职能作了重要指示。依照领导的指示,结合我局商业实际,就二00五年商业工作以恢复我局商业五种职能为重点安排如下:

一、恢复商业五种职能

(一)恢复商业行政管理职能。

1、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流通行业的各项政策法规。

2、推进林区流通市场规划、建设,并对市场进行监控,推广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及管理经验。

3、做好离退休职工及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进行走访,解决红白喜事中的困难,确保一方平安。

4、协助多经局把林区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宣传出去,销售出去。

5、搞好五个表格的及时上报。

6、及时为

210多名离退休职工、社会救济人员开资、补发工资、传递信件等。

(二)恢复林区供销社的行业管理工作。

1、管好林区农资市场的管理和供应工作。目前林区有四家农资公司。一是商业供销社的农资公司。二是多经局的农资公司。三是个体的农药、种子公司。四是##的农资公司对此四家农资公司,要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

2、按照总局主管部门的要求,烟花爆竹要从多经局拿回到供销社管理,批发管严,另售放开。

(三)恢复食品药品市场的管理工作。

1、要成立食品药品管理办公室,及时对林区的食品药品进行执法检查,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和药品,并用上放心保健品和放心化妆品。

2、按标准购置食品药品检验设备。

3、设立专用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检验室。

4、抓好药站工作,协助抓好医保工作。

5、及时参加省半年一次的技术资格岗位培训学习。

(四)恢复林区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和监督检查权。

1、承办野生药材运输证明的审查及采、挖许可证的发放。

2、指导林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繁育和利用。

3、积极配合资源科及有关部门,搞好执法检查。

4、组织开展林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的申办工作,管理工作。

(五)恢复林区畜禽屠宰市场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工作。

1、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

2、对畜禽屠宰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检查。

3、执行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规划。

二、几项具体工作

商业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是商业部和省森工总局商业局商业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的具体实施,而恢复商业“五种”职能,是商业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具体实施的内容,所以要身体力行搞好商业“五种”职能的恢复。

(一)解决定编问题

1、执行总局“黑森编字(9

1)

433号”、“黑森办(199

9)

4号”文件精神。

2、人员配备及分工。

初步定编5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1人,成员3人。

具体分工:一是局长,抓好全面工作;二是副局长,配合局长抓好具体工作;三是成员3人,抓好分项工作,其中:一名成员抓商业行政管理,兼抓供销社、生资、爆竹的购销管理和看门、开资服务;一名成员抓食品药品管理,兼抓食品药品检验室检验、畜禽屠宰、野生药材保护监督管理;一名成员抓全林区执法检查,兼抓处罚和罚没和执法稽查队(稽查队在社会上临时聘用),罚没款及办证费交林业局财务科。

(二)管理方式

1、按照相关法律行使政府职能。

2、按照省森工总局商业局的指示、行使商业行政管理权和执法权。

(三)每年费用

本着少花钱或不花钱的原则,核定年计划为:

1、工资:5人×

0元×

12=

240

0

0元。

2、基本费用

(1)旅差费,5人,按三人公出,每人年

0元,共计:

150

0元。

(2)电话费,月1

0

0元,年1

0元。

(3)办公费,月5元,年6

0元。

(4)出现案件执法,出现场年5

0

0元。

(5)上级检查招待费,月8

O元,年9

60元。

全年计:

0元

3、建立食品药品检验室

(1)按着国家GSp认证标准购置检验设备。

(2)所需设备6大项,31小项,共需费用:90

0

0

0元(附GSp认证标准及费用)。

(四)搞好协调

1、此项工作,涉及到公安、卫生科、物价、防疫、检疫等部门,需要这些部门的支持。

2、商业主动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协调动作,扎扎实实把此项工作开展起来。

三、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理顺各种关系,林业局成立专门机构。

(一)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恢复五项职能的实施细则。

(三)贯彻会议精神,恢复商业职能,服务管理执法,重振商业雄风。

7.林业工程实施方案 篇七

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给全国人民敲响了生态保护的警钟。灾害过后, 国家对生态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 重申和普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决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2015年, 《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 (2000-2015年) 》政府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全面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天保工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坚定的实施天保工程是践行生态可持续战略,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天保工程的实施范围

2000年10月, 天保工程一期开始实行, 期限为2000~2010年, 主要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以及东北、内蒙古等涉及17个省 (市、区) 的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04年、2005年, 国家在对天保工程进行经验总结和考察的基础上, 决定在巩固一期成果的基础上准备筹划天保工程二期。

2011年, 天保工程二期正式实行, 为期10年。二期与一期相比, 省 (区、市) 数量不变, 县 (局) 数量适当调整。二期实施范围在一期原有范围基础上, 增加了丹江口库区的11个县 (区、市) , 其中湖北7个、河南4个。新增的11个县, 既是国家生态重点保护区域, 也是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建设区, 还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对南水北调水利工程有重大意义。

3 天保工程的实施目标

天保工程是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设立的, 它的最终目标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天保一期的实施直接受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影响。一期的具体目标是切实保护好长江中上游、黄河中游地区的9亿多亩现有森林, 减少林耗, 调减商品用材量, 到2010年, 达到新增林草面积2.2亿亩, 增加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 减少东北、内蒙古的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 妥善分流和安置将近50万人的富余森林工业企业职工, 逐步实现森林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化调整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天保工程二期的实施期限为2011~2020年, 主要是巩固一期的成果, 以保护和培育天然林为核心, 增加投入, 因地制宜, 加强森林管护、培育, 实现林业资源增长。继续减少木材产量, 加强森林经营, 解决职工就业转岗问题, 改善民生。通过天保二期的实施, 为国家建设木材战略储备基地, 为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打好基础。

4 天保工程的主要内容

实施天保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建设生态文明,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 改善林业环境, 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转变林业经济结构, 实现开采和利用的良性循环。天保工程的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几个:对天然林重新进行分类和区划, 调整林业经营方向, 保护、培育、发展天然林;对划入生态公益林的森林严格管护, 严格禁伐, 对划入一般生态公益林的森林, 大幅度减少采量;加大营造林建设;优化林区经济结构;妥善分流安置林业富余人员等。

天保工程根据森林利用方向的不同、自然地理条件、水系、山脉等特征将林业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

(1)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根据保护程度的不同, 分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和一般保护生态公益林。核心是重点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分布于大江大河的源头和重要山脉的核心地带的天然林是重点公益林区。我国形成为了完整的九大重点公益林保护体系:长江中上游保护体系、黄河中上游保护体系, 澜沧江、南盘江流域保护体系、秦巴山脉核心地带保护体系、三江平原农业生产基地保护体系、松嫩平原农田保护体系、呼伦贝尔草原基地保护体系, 天山、阿尔泰山水源保护体系、海南省热带雨林保护体系。九大重点公益林保护体系都进行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的一些举措, 再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一些重点保护。

(2) 商品林建设。重点地区实施天然保护工程后, 木材大量减产, 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国家将地势较平缓、立地条件较好, 采伐后对生态环境不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划定为商品林经营区。采取集约经营、定向培育、基地化建设、规模化生产, 发展以速生林、工业原料林及珍贵大径级用材林等为主的商品林基地建设, 推广木材替代产品等方式, 以满足资源利用。

5 我国天保工程取得的成效

天保工程实施十多年, 取得的显著成效如下。

(1) 生态状况明显好转。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 生态环境由持续恶化向逐渐好转转变。一期结束后, 有5亿多亩森林得到了有效管理, 覆盖率增加了4.1%, 林耗和木材产量大幅减少。

(2) 森工企业改革试点成功, 改善了经济发展模式。天保工程对大型国有森工企业进行了改革探索, 实行政企分开、事企分开、部分国有变民营,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积极创新和改革, 减轻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

(3) 分流和安置了大量富余职工, 改善了民生。国有森工企业职工分流、转岗、安置职工将近80万人, 加之引入社会保障制度, 富余职工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保障。

(4) 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 生态意识已深入人心。

6 实施天保工程是勐腊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勐腊县森林覆盖率达86.24%, 县热烈响应国家号召, 积极实施天保工程, 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实践证明, 实施天保工程是勐腊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实施天保工程是勐腊县支持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勐腊县林地面积912万亩, 占该县总面积的88.31%, 属于九大公益林体系中的澜沧江、南盘江流域保护体系, 做好天保工程保护, 是支持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表现。

(2) 勐腊县实施天保工程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勐腊县自2000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 全面禁伐, 并增加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 仅2011~1015年5年间就植树造林7000亩, 种植降香黄檀、澳洲坚果和茶叶等, 既利于水土保持又能增加人们收入, 提高经济效益。

(3) 勐腊县实施天保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勐腊县实施天保工程, 禁伐政策保护了原生林, 公益林新增几万亩, 极大地增加了森林的蓄水能力, 减少水土流失, 改善了勐腊县的生态环境。

(4) 改善民生。勐腊县实施天保工程解决了国有森工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 对弊病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优化资源、合理利用土地, 安置、分流富余职工, 为农民创造了工作岗位等, 改善了民生。实施天保工程既是勐腊县响应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表现, 也是勐腊县自身森林资源保护和增收创益的需要, 是勐腊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指出了天保工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其通过禁止砍伐天然林、培育保护天然林, 大幅减少商品木材产量, 有计划安置林区职工等措施, 解决了我国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勐腊县遵从国家号召坚持实施天保工程, 事实证明:实施天保工程是勐腊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天保工程,可持续发展,勐腊,公益林,商品林

参考文献

[1]何尤刚, 孔凡斌.天然林保护工程绩效评价:现状、问题与研究展望[J].生态经济, 2008 (2) .

[2]刘萍, 索志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效及对策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3) .

[3]吴水荣, 刘璨, 李育明.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境与社会经济评价[J].林业经济, 2002 (11) .

[4]姜华.勐腊县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 2005:106~110.

[5]高怀松, 刘汝春, 李保贵.勐腊生态公益林生态社会效益浅析[J].生物技术世界, 2014 (12) .

[6]隗权, 陈丽琳.宜昌市天保工程区公益林建设分析及对策[J].绿色科技, 2015 (6) .

[7]刘清香.天保工程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J].绿色科技, 2014 (8) .

[8]沈丹丹, 龙勤.天保工程实施后云南省林业产业的构成及发展探讨[J].中国林业经济, 2013 (6) .

[9]谭灵芝, 王国友.天保工程的环境权益与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分裂及对策响应研究[J].商业研究, 2010 (6) .

8.林业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篇八

【关键词】林业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措施

一、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历程

1、传统造林无系统管理模式 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植树造林工程开展后,缓解了森林过度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造林任务虽然已经完成,但林业工程运营管理工作任务量也十分繁重,传统的管理方法中,只是对森林生长情况进行统计,但并不会涉及到未来一段时间里的风险管理控制,在初期这种管理经营理念得到了重视,但随着林业发展逐渐复杂化,管理体系并不能满足林业工程的项目建设需求。从造林到森林资源的开采使用,各项目管理都十分严谨,但各管理体系之间并没有实现紧密配合,造成管理任务落实程度不足的问题。

2、工程造林管理模式 明确传统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后,林业工程在管理体系上进行优化,增进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从造林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由各部门共同配合完成项目管理任务。充分展现了工程管理体系的先进性,这也是林业工程发展进步的见证,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较,在工作任务完成效率上有明显的提升,树木的成活率也有明显提升。林业工程涉及到的任务比较复杂,在管理期间,要不断的探讨市场变化体系,以及工作任务开展阶段是否存在风险隐患因素,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完成工作任务,将树木生长各阶段调查得到的参数记录在其中,方便后续管理体系的完善。树木生长期间的虫害方式也需要在前期规划期间引入到管理体系中。

3、现代项目管理 进入到现代管理阶段,工程任务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基层护林人员测量得到的数据会第一时间录入到管理系统中,借助计算机设备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传递所用时间。林业工程建设理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将公益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即满足了环境净化需求,同时也能够为林区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生态工业林对能够环境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通过前期规划,选择多种树木品种搭配种植,提升森林的虫害防御能力,同时也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预期的经济收益目标。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林业经营管理期间,资源市场与生长情况之间并没有融合,这种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并不具备风险防御能力。林业工程受市场变化影响也比较严重,造林阶段所制定的目标,经营一段时间后往往会与市场实际情况产生冲突,造成管理制度失去了约束力,项目开展形式也与预期目标存在差异。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弊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首先管理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内容不够完善,林业管理会遇到一些突发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突发问题及时控制解决,会对森立生长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有管理体系多数是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来进行的,前期规避并没有实现。

2、林业管理需要众多部门的参与,领导干部将任务落实划分后,由基层员工来执行。现存问题是管理权利过于集中化,基层护林人员发现问题后需要向上级领导汇报,逐层审批后才处理方案才能够施行,已经造成了时间的延误,影响管理效率。

3、管理任务是带有服务性质的,目前管理控制已经得到了落实,但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造成基层意见不能及时处理,管理体系完善受到阻碍。

4、没有建立有效的林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造成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信息渠道不灵、不畅,掌握项目的信息不及时、不全面,阻碍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5、缺少项目管理的人才和知识的积累。长期以来,我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都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管理人员都是临时的,专业机构和人员比较少。项目一结束,机构和人员就解散,造成项目管理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不起来。

三、林业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1、建立正确的项目目标框架 在结合林区发展特征制定管理计划时,可以先建立整体框架,再根据工作任务开展期间遇到的问题对内容进行逐步完善,确保体系具有可行性。目标框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1)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以实现林业生产目标为前提,在工作任务开展阶段,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探讨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2)建立确保项目成果健康、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运作体系。(3)形成将项目成果逐步融入林业产业良性循环,带动林区社会发展。三个层次是递进的,全部的项目活动必须而且只能围绕实现项目目标展开。第一层是项目成功的基础,第二层是保障项目成果生命力的要求,第三层是对项目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动地方发展的要求。

2、建立正确的项目生命期概念 林业项目也是具有周期性的,管理流程可以结合具体的周期时间来进行规划,引入森林生长期间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这样在管理周期内工作任务可以连续进行,不会出现中断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林业项目的管理周期会设定在25年左右,此时森林资源可以使用,能够为种植区域带来经济效益,但生长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环境因素问题,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经营管理周期也会适当的调整,以具体情况为参照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大型林业工程项目是前瞻性、战略性项目,从创意到启动都要经过漫长、反复的工作过程,需要大量的林业工作者的知识、经验、创意和无私的奉献。

四、对林业基层单位加强项目管理的建议

1、林业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完善自身专业知识储备量,在工作岗位中积极探讨创新,制定更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方案。森林生长不同时期可能会出现的虫害问题也要在前期预防,否则一旦发生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技术人员也应参加学习培训,并将项目管理知识运用于现行的项目中,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应用。

2、建立林业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基层单位如有了基本的项目管理知识,就可尝试建立组织内部的项目管理体系,使企业内部所有项目均遵照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来实施。

3、项目管理的改进与提高。项目管理来源于实践,但要高于实践,在形成基本的项目管理体系后,要注重经验知识的积累,循序渐进地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

结语:我国的林业工程项目是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特殊建设任务。项目中凝聚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项目的成败对增加我国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因此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建立合理的项目管理体系是紧跟时代步伐,使林业工程项目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峰.层次分析法在林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15(02).

[2]姜宇泉.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3(11).

9.新疆十大林业工程(范文模版) 篇九

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为全力推进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结合新疆本地实际,通过对正在实施的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细化、具体化,提出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新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涵盖了新疆山区、平原绿洲及绿洲边缘荒漠的广阔区域,通过十大林业工程的实施和推进,能够有效保护和增加新疆的森林资源,进一步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更加有效地为各族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显著地发挥林业在自治区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新疆林业的科学发展。

目前,新疆正在实施和规划启动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是:

一、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

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规划期为2011-2015年,范围涉及塔里木盆地周边五个地(州)的42个县(市)的264个乡镇和兵团的4个师的45个农牧团场。重点在已建生态环境、畜牧、水利、农业节水及防沙治沙工程基础上,通过工程建设和集中治理,到2015年,初步建成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内部沙化及潜在沙化土地、重要交通干线等生物防沙治沙体系和绿洲边缘大型防风基干林、灌木林草相配套的防护体系框架,绿洲内部潜在沙化土地和流动沙地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完成绿洲外围重点区域天然荒漠林封育保护,提高天然植被质量和覆盖度,初步遏制规划项目区沙化土地扩展的趋势,完成治理总面积62.53万公顷,有效保护农田169万公顷,950万各族人民的生存环境质量得以提高,维护绿洲生存、发展空间和生态安全,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工程规划完成绿洲外围治理面积54.88万公顷,绿洲内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面积5.82万公顷,水蚀沙地防护林1.84万公顷;新增人工林地面积11.62万公顷,恢复和保护天然荒漠林50.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0.3个百分点,绿洲内部森林覆盖率提高4.27个百分点。

二、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

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待批复实施),规划期为5年,范围涉及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五个地(州)的14个县(市)区的116个乡镇和兵团五个师的60个团场。重点在在已建生态环境、畜牧、水利、农业节水及防沙治沙工程基础上,通过工程建设和集中治理,工程完成后,初步建成绿洲内部沙化及潜在沙化土地、重要交通干线等生物防沙治沙体系和绿洲边缘大型防风基干林、灌木林草相配套的防护体系框架,绿洲内部潜在沙化土地和流动沙地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完成绿洲外围天然荒漠林封育保护,提高天然植被质量和覆盖度,初步遏制规划项目区沙化土地扩展的趋势,完成治理总面积64.86万公顷(973万亩),使工程实施范围内各类型区平均植被盖度提高15%以上,有效保护农田66.68万公顷(1000万亩),479.59万各族人民的生存环境质量得以提高,维护绿洲生存、发展空间和生态安全,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工程规划完成绿洲外围治理面积57.75万公顷,绿洲内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面积5.51万公顷,水蚀沙地防护林1.6万公顷;新增人工林地面积12.49万公顷,恢复和保护天然荒漠林52.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1.23个百分点,绿洲内部森林覆盖率提高4.28个百分点。

三、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

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待批复实施),规划期限7年,以实现新疆天山北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拯救、保护、恢复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通过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保护和扩大天山北坡谷地林草植被,建立并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山区生态安全体系,使天山北坡谷地森林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工程通过生物治理工程,完成封山育林育草13.14万公顷,人工造林4.36万公顷,草原围栏建设1809公里,草料地建设3.38万公顷,建设灌溉草场9.6万公顷,实现新增和恢复谷地森林植被17.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加0.8%,使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通过非生物治理工程,完成重点山洪灾害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区的河沟整治、泥石流治理和水土保持治理,实现有效减少谷底洪灾、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结合草料地建设,实现工程区牧民生态搬迁。

四、农村防护林建设工程

农村防护林建设工程是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自治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工程规划期限为7年,即2009——2015年。在保护和巩固现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农田及道路分布现状,集合现有农村防护林状况,对全疆十三个地州的82个县、市、区进行工程布局。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在绿洲边缘和外围营造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并通过封育恢复和发展天然荒漠林,构筑绿洲保护的生态屏障。在绿洲内部以完善优化、提质增效为重点,加快农田防护林建设步伐,加大成过熟和残次农防林的更新改造,根据本地农牧业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继续坚持“窄林带、小网格”的建设模式,不断巩固、完善和提高农田林网化建设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化体系。同时搞好乡村道路绿化。工程规划新疆农村防护林建设人工造林总面积为9943977.4亩,占此期间新疆造林总面积的71.66%,其中:农田防护林1831397.8亩、防风固沙林3103091亩、道路防护林210095.3、经济型防护林3805416亩、其他防护林111331亩、更新农村防护林882646.3亩;封沙育林3900353亩,占造林总面积的28.34%。力争在规划期内,完成农村防护林体系建设面积13844330.4亩。

五、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工程

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工程的规划期限为7年,即2008年--2015年。工程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村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结合我区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及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村庄居民的庭院绿化,范围主要是房前、屋后、宅旁。村庄道路绿化,范围为村内街道、村内道路、进村道路。公共绿地,范围为学校、医院、村委会、小游园、小果园等场公共活动场所绿化。村庄周边绿化 范围为村庄周围空闲地、荒坡荒地。通过7年建设,7650个行政村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占总数的98.6%,111个行政村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占总数的1.4%。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规划人工造林绿化总面积1465122亩。其中庭院绿化963829亩,占总规模的66%;道路绿化207883亩,占总规模的14%;公共绿地建设176749亩,占总规模的12%;村庄周边绿化116661亩,占总规模的8%。

六、城市绿化和防护林建设工程

城市绿化和防护林建设工程,规划期为7年,即2009年-2015年,范围涉及全疆13个地州的78个县(市、区)。工程以继承、保护和发展城市(城镇)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安排,健全防护绿地类型,加强城郊林业生态建设,营造以人为本特色突出的生态型城市(城镇)为目标。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在城市外围、工业园区、郊区荒山荒滩、水源地建设大型防护绿地,以降低风沙对城市(城镇)环境的影响,改善人居环境条件,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以提高城市(城镇)森林覆盖率,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和提高自治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7年建设,完成自治区城市防护林工程建设79.68万亩。其中城市防护林绿化建设36.84万亩,工业园区绿地系统建设15.43万亩,郊区荒山荒滩绿化19.05万亩,水源地生态绿地建设8.36万亩。使自治区城市森林覆盖率增加3.1个百分点,达到35%,年均增加0.44个百分点;创建园林城市9个,其中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3个,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城市6个。

七、铁路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铁路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规划期限为5年,即2011年—2015年。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化美化通行环境,保障通行安全为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构筑国土绿化网络。按照先易后难,先城市周边、村镇周边和绿洲周边的顺序展开。工程建设范围包括自治区境内的铁路、国省道及高速公路,2015年之前,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道路也列入工程范围。涉及建设的铁路有兰新铁路、北疆铁路、南疆铁路、精伊霍铁路、乌准铁路、奎北铁路和在建喀和铁路。公路有国道312、314线等七条线路,省道有103、201线等三十四条线路。铁路公路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规划纲要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完成绿色通道工程建设(铁路、国省道及高速)绿化总里程3001.1公里,绿化面积247612亩,到2015年绿化里程达到可绿化总里程的43%。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要达到85%以上。

八、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工程,依托于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目前已开始实施第二期工程。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新疆国有林区开展天保工程试点。2000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联合上报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一期工程实施期限为2000—2010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实施方案》新疆被列入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范围。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新疆林业厅编制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方案》(2000——2010),天保工程一期全面实施。工程范围包括天西局、阿山局、天东局(25个县级实施单位)和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阜康林场、新源林场、巩乃斯林场、农大实习林场,共计30个实施单位;实施期限为2000—2010年。

新疆天保一期1998年试点,2000年正式实施。实施范围为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的山区天然林。实施单位为三个国有林管理局(天西、阿山、天东国有林管理局)直属的25个林场、昌吉州阜康林场、伊犁州新源林场、巴州巩乃斯林场、新农大实习林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30个单位。一期天保工程纳入中央财政天保管护补助面积2658万亩。按照国家批准的天保工程方案要求,完成了一期方案确定的阶段工程目标和任务,随着天保工程的启动,新疆按照工程实施方案逐年调减木材产量,由工程实施前的1997年29.5万立方米调整减到8万立方米,2005年又全面停伐山区天然林,结束了森工企业采伐天然林的历史,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三增长”。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促进了森林资源的良性发展。2010年底天保工程区林场职工人均年收达到2.7万元以上,年增长是实施前(1998年)的5.3倍。

一期工程按照《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新疆天保工程区实际,对富余职工进行了一次性妥善安置。2002—2008年,共安置富余职工6250人,落实安置资金7400多万元。在做好分流安置工作的同时,协调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将分流到各岗位的职工,全部纳入到了社会保障体系。

一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5.14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0.29亿元,占72.0 %,地方配套2.41亿元,实施单位自筹资金1.8亿元,地方财政天保工程以外的投入0.64亿元。

天保工程二期基本情况

新疆天保二期实施范围为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的山区天然林。实施单位为三个国有林管理局(天西、阿山、天东国有林管理局)直属的25个林场、2个保护区及昌吉州阜康林场、伊犁州新源林场、巴州巩乃斯林场、新农大实习林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喀什昆仑山林场、克州奥依塔克林场、阿克苏库车县天山林场、阿克苏地区天山林场、塔城和丰县白松林场、塔城地区额敏县哈拉也门林场、塔城地区巴尔鲁克山林场、博州三台林场、博州哈日图热格林场、博州精河林场、博州哈夏林场、博州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共计44个实施单位。现有在职职工3393人。

工程区总面积14659.02万亩,林业用地面积6354.4万亩,其中:纳入中央财政天保管护补助面积4918万亩,纳入中央生态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1001万亩,国家补偿面积共计5919万亩。未纳入天保管护和中央生态补偿林地面积为435.4万亩。森林蓄积2.62亿立方米。确定森林经营建设规模造林为20万亩,抚育为282万亩,飞播为200万亩。大幅度的提高管护补助面积,进一部完善了森林经营措施,大幅度提高了补助资金,为天保二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期预计国家投入资金36.75亿元,每年大约3.67亿元。2011年国家下达天保资金2.76亿元。

九、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

新疆地域辽阔,光热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有调查资料表明,野生动物兽类136种、鸟类398种、两栖爬行类49 种、鱼类61 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27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81种,自治区地方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种,列为有益和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190余种;野生植物44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1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7种,自治区地方级重点保护128 种。新疆的野生动植物大部分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通过实施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将有助于完善新疆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改善保护机构的基础设施,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综合监测网络,提高保护管理水平、执法能力水平和监测能力水平。大力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原生地,结合基因库、种源基地和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建设,拯救一批分布在新疆的国家重点和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

目前已实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有:野马种群野外恢复项目、猎隼繁育保护项目、波斑鸨救护与繁育项目、天山雪莲野生种质资源保护与扩繁建设项目、塔里木马鹿野外种群复壮项目、新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救护体系建设项目等。这些项目实施,使新疆一批特有、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增加,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持碳循环和保护海岸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湿地也呈现出多种类型,具有明显的西北内陆干旱区特点,在我国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据第一次新疆湿地资源调查报告,新疆湿地总面积1483502.40 公顷,湿地类型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库塘湿地四大类型。

新疆地域辽阔,繁育了种类繁多的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据第一次新疆湿地资源调查报告,新疆现有湿地鸟类121种、兽类12种、鱼类87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20种,湿地植物计68科182属463种,约占全疆植物总种数的13.5%。湿地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湿地植被、阔叶林湿地植被、灌丛湿地植被和水域植被四种类型。湿地还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旅游观光。通过开展湿地旅游,不仅通过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促进了湿地的保护,扩大了湿地的知名度,而且还通过经济手段使其保护措施得以实施,其收益的一部分用来维护湿地的环境质量。新疆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丰富多彩,一些著名旅游景点,如天山天池、伊犁河谷、博格达峰冰川、喀纳斯湖、赛里木湖、博斯腾湖、乌伦古湖等,都是新疆极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新疆湿地保护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个,分别为《新疆天池湿地保护建设项目》、《新疆环博斯腾湖湿地生物治碱工程》、《新疆乌伦古湖湿地管护区建设工程》、《新疆阿尔泰两河源头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新疆科克苏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新疆孔雀河流域湿地保护建设项目》、《新疆艾比湖湿地保护建设项目》。下达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4个,用于《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新疆阿勒泰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的湿地保护工作。批复我区国家级湿地公园6处,分别为赛里木湖、柴窝堡湖、玛纳斯、乌齐里克、阿勒泰克兰河、阿克苏多浪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项目的实施,使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和美化环境等多种的作用,提高现有生物栖息地的质量,从而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扩大生物栖息地的数量和面积进一步丰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完善的生态链。

“十二五”期间,新疆湿地保护工作将以自治区党委提出“坚决保护我们的森林、冰川,坚决保护我们的河流、湖泊,坚决保护我们的湿地、植被,坚决保护我们的绿洲、草原”为要求,通过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和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区工程建设的实施,使新疆天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湿地资源监测、科学研究、宣传教育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湿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新疆的生态安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公益林管护

国家级公益林是指分布在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地区,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新疆区划国家级公益林10208.09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区1542.49万亩,天保工程区外8665.6万亩,涉及14个地州,3个国有林管理局135个实施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规定,2001年我国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对纳入试点区的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给予资金补助。新疆作为全国11个试点省区之一,2001年有37个县市、4个自然保护区,共计41个实施单位的1500万亩重点公益林纳入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助范围,年补偿资金7500万元。试点期间,在严格管护公益林的同时,建立管护站(点)100多处,了望塔20多座,标志牌300多块、宣传牌400多块,部分站(点)配备了马匹或摩托车, 部分试点县市采取修建拦洪坝、引洪渠等措施用以恢复荒漠植被。

2004年中央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当年新疆有3050万亩国家级公益林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范围,补偿费用1.52亿元;2006年新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2662.67万亩,补偿面积达到5712.67万亩,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用达到2.85亿元;2007年新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907万亩,年补偿面积达到7619.67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用达到3.8亿元。2009年新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045.93万亩,年补偿面积达到8665.6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用达到4.33亿元,至此,新疆除天保工程区外的8665.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全部得到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助,10208.09万亩国家级全部得到有效保护。在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助的同时,2005年新疆也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每年补助资金6000万元,主要用于公益林区管护站点、交通工具等管护基础设施建设。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评语怎样写下一篇:老人七十岁寿宴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