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不包括

2024-09-11

人的全面发展不包括(共10篇)

1.人的全面发展不包括 篇一

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自学笔记 李容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形成背景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他深切地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他在论述了人的本质需要之后,并没有理想化的认为,在每个历史时期都能够实现这个根本需要,他回到现实的人这个出发点,对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做了现实的分析。

首先,他看到需要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总是在基本需要满足之后才被引起的。在为基本需要挣扎的时代,人们对较高层次需要的渴望并没有被提上日程。其次,即使人们有着对根本需要的渴望,但是需要的满足仍然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这就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演进的五形态和三形态说,分析了各个不同形态中人的发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渊源

1、理论渊源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在爱北斐特的演说》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1845年恩格斯在《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指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其才能”,“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称作“全新的人”。这种全新的人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以便于全面发展的人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个人全面发展”作了更完善、更科学的论述。他指出,旧分工“压抑工作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培植工人的片面技巧”,致使“智力和身体上的畸形化”,“从根本上侵袭了个人的劳动力”。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把“人的全面发展”限定在劳动能力(才能)的范围内,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和智力的尽可能的、自由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在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表述中,我们也有意识地注意到,其中并未涉及道德因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中为什么没有考虑道德因素呢?对此,华东师大冯建军同志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证。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正是从考察人的片面发展开始,并以劳动为逻辑起点,层层分析,进而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的。鲁洁教授也认为:“在全面发展的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是把人的发展规律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规律来做出分析的,是把人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人类考察的,着重解剖了在这一过程中人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及其发展的历史,也即是人的劳动生产能力(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及其发展的问题。很显然,马、恩的全面发展理论,它并不着意于去分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全部特征和属性。”

从以上分析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经济学范畴的理论。而作为教育方针所培养的社会人,其发展状况,除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中特定的内容外,还包括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故此,反映社会人的规格的教育方针,就不能只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唯一的理论基础,还必须考虑到导致其它因素的理论基础。

2、理论渊源之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也并无专门论述,而是含在对其它问题的论述之中。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里就已包含着人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思想;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搞》中又提出个体是社会的存在,“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则更明确地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又进一步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常常把人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并列,但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这三者并列时,并没有用片面发展或全面发展的概念来表述,而是在论述人的问题。如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曾高兴地指出: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对于工厂工人在体力、道德和智力方面引起的非常良好的后果„„现在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了”。在他所拟订的“收集关于工人阶级情况的统计材料”的十一条“调查大纲”中。“道德状况”便是其中一条。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曾谈到,他之所以“相当详细地考察了英国城市工人的生活条件”,其目的就是要“来看一看,生活在这种条件下的工人本身变成了什么样子„„他们在体格方面、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的面貌是怎样的”,并且指出:工人不仅在身体和智力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都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摒弃和忽视。” 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论述还有许多,上面所列的,仅仅是较有代表性的论述。从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是全面的,它希望“培养社会人的一切属性”,它比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要广泛得多。事实上,当前我国 “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的道德因素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为理论基础的。

3、理论渊源之三: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论述”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 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

在现已发表的毛泽东的著作中未出现过“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但这并不是说毛泽东对此没有研究。实际上,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有关人的本质的论述的基础上,对青年提出过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要求。后来又根据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 即“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实践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加以实际化、现实化。

在新形势下,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 而且把“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具体化,提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特别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他多次强调要重视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 学用一致, 全面发展的新人”,邓小平认为, “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不仅如此,邓小平还重申了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1978 年, 邓小平明确指出: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 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为此, 新的教育方针将“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得到发展”一句改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从而使教育方针更具备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江泽民同志第一次集中提出和突出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明确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继“七一”讲话提出的我们“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之后,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过程中,如何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所做出的深入、系统、全面的阐述,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形成过程

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的自由、解放等问题。

马克思在 1835 年 8 月写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了为人类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这包含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初萌芽。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指出私有财产是人的片面发展的现实前提,认为只有积极地扬弃私有财产,才能使劳动丧失异化性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最终实现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飞跃。此外,马克思还基于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如:“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等。可见,尽管马克思当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还是不系统的、不成熟的,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已然破土而出。

2、形成和发展时期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845 年春,马克思完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这里,马克思把实践作为全部哲学的基础,并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提纲》中明确提出了对对象、现实、感性,应“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人的活动本身”也应当“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唯物史观出发,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他们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这些论述说明,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自己的责任和可能。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也明确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同生产力的发展,同分工的消灭相联系等观点。这些都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了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

此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以及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马克思从生产的技术特性证明了用全面发展的个人代替片面发展的个人的客观必然性。此外,恩格斯不仅进一步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概括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而且还在《共产党宣言》中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基本特征,认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要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与教育和生产劳动联系起来,揭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即大工业的高度发展和彻底废除私有制并由社会掌管全部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成熟时期

三部经济学手稿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著作中更加深刻、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成熟和深化时期。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 年)》三部手稿中深入阐述和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 年)》中,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历史形态。第一个历史形态即前资本主义社会,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表现为“原始的丰富”;第二个历史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表现为“人的片面发展”;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以“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为基础,表现为“自由个性”。

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 年)》中,马克思不仅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分工与生产机构内部分工的区别和联系,而且从生产机构内部分工的角度考察了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第一次提出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协作、分工、机器。以上手稿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建立这种“联合体”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并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论述。他宣布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基本完成了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考察,实现了人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认识从空想到科学的重大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通过对共产主义的深入思考,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阶段和途径上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虽然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在这个阶段上还不能不承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这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上还不充分具备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在很高程度上全面发展的条件。而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随着普遍教育与普遍劳动的结合,这时候,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才最终从理想变为现实。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更是进一步阐述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深入思考及有关论述包含着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补充和深化。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中还继续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的具体内容。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定义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关于人的全面本质,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作为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其主要表现是劳动;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现实个人,人的本质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精神因素等多种属性的统一体。

由此出发,马克思认为: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实质化。这个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交往关系、家庭关系等。马克思还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批判了以物为依赖的社会中,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的物化,反对以金钱为纽带的人与人的关系,提倡正常的纯粹的交往。这种交往将使人由贫乏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由地域的人变为世界历史的人。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将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个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以及知、情、意等,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人之为人的使命。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它不再受到压抑,不再只是局限在少数人或某些阶层身上,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完善。

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地位

1、首先,它显示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21世纪时代精神精华的光辉。马思思、恩格斯逝世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动都集中在当时面临的迫切的社会革命和建设任务—— — 改变客观世界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 — 改变作为主体的人自身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进入21 世纪,一方面,高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财富大量涌现,展示了人类文明新的图景,正在为社会变革和进步提供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世界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两重性越来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和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民族、宗教等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更加尖锐;战争、暴力、疾病及各种自然灾害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凭借经济军事优势公然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行强权政治等一系列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党立足现实又放眼世界和人类前途,提出了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其中包括重新提出人自身发展这样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向全世界显示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21 世纪时代精神精华的光辉。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推动人类向光明的未来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2、第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重大创新。研究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可以看到,它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坚持与时俱进,是在更高的实践和理论水平上提出的新论断,因而内容比过去更加丰富和深刻。

一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江泽民同志说: “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二是从理论上提出并阐明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两个过程不是彼此脱离的,而是互为前提、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向前发展的。三是提出了 “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论”,并把它贯彻到人的发展问题上。党的纲领是党的旗织。

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前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人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来看,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目前国内研究这一问题的论者大多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即在社会关系方面向全面性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等。我国学界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研究,主要有这样的几个观点: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上阐述人的全 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生 态自然和谐、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国外研究现状 世纪启蒙思想家从人性出发肯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 权利平等出发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不足,无法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 和方法,因此成为空想;马克思恩格斯时期,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针对资本主 义条件下人的不自由发展和不平等发展现象提出来的,并进一步提出每个人的 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原则。

2.人的全面发展不包括 篇二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

一、众所周知, 目前全球关注的重点和迫切追求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

有笔者曾对这一概念做过专门的论述, 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1]。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实践, 人们发现现代化的过程不单单有物的改变, 更有人的改变, 这一过程是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人在整个社会与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必需的因素。这更表现出社会生产力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障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那么, 何为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状况与过程。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 说到底, 就是适应现代实践发展需要的人的主体能力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现代化, 也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具备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水平、精神境界、思维能力、心理特征、文化心态、科技意识、劳动技能等的各种素质的总称。其实质就是把主体提高到当代的水准, 实现主体素质的现代化。其实质就是力求将人的能力与素质提高至最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从而达到现代水平。其中, 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文化水平、智慧才能和身体生理条件是最基本的人的素质, 简言之就是人的德、智、体三个素质。从实践角度来说, 是指人的认知力、实践力、创造力。

二、马克思主义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

同时, 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人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 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 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未来理想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有着内在的联系, 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人的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 实现人的现代化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使人的现代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人的现代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新课题并使其得到丰富和发展, 人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时代的变化,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实现人的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首要要求。我国现代人的总体素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发达、不平衡、不成熟、不完全的过渡性特征是由我国正处在“过渡”阶段这一广阔的现实背景因素所决定的。

首先, 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并存的现代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 必然会影响当代中国人。以小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成为了中国过渡到现代的基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反之, 就会出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第二种状况时, 必须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 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其次, 兼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构特征的现代中国文化的二元结构, 使得生活在两种文化并存中的人们同时被两种文化模式所教导、支配以及约束。

再次, 限制了现代人素质的提高和人才与价值实现的因素是教育的滞后发展。诚然, 国民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压力, 再加上我国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人口过剩的压力, 社会、学校和家庭都非常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然而未来社会的不可预测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这方面的思考与探索是不够的, 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而这又反过来影响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 还需要很长时间来过渡成为全面的素质教育。

至此, 通过多方面把握并全面认识现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及其影响力, 对于我们更好更快的实现人的现代, 创造更有利于实现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从历史实践的经验来看, 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立足的全面发展的人, 必然不断积累着一个又一个的现实社会中人的发展。

从目前我国社会实际状况来看人的发展, 可以得出全面发展的人是未来目标;而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现实的努力。

其一, 大力发展与提高社会生产力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首要任务。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能力的提高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提高人的能力, 这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通过普及和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将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本”、“人才资源”, 对发展我国生产力、实现人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二,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将释放巨大发展潜能。这是抓住战略机遇期的客观基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将继续释放出巨大能量。十八大报告中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列提出, 表明“两个加快”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报告指出,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就是要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因此, 我们必须始终要把人的健全发展作为中心课题来抓, 使之贯穿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二要努力寻找并建立制约物对人的消极影响的机制;三要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 鼓励、倡导人们积极追求精神价值。如今来势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中, 人们更应该自觉的走出人对物的狭隘圈, 脱离依赖物而生存的关系, 彻底实现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3]。

其三,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提高现代人的整体素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教育现代化, 并不是把传统教育抛弃掉, 空中楼阁地去构建一个现代化教育, 而是通过对传统教育的选择、改造、发展和继承来实现的。传统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 要继承和发扬, 但它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 有不少与现时代不相适应的东西, 这就要扬弃或改造, 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 成为现代教育的传统。现代教育是一个传统教育转化为现代教育的过程。目前, 现代化教育主要体现在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全面性教育、创造性教育和终身教育[4]。这些都在从方方面面提高着我们教育的质量。

其四, 全面推进科技进步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首先, 科学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力手段, 它深刻地改变着人类历史进程, 影响现代化的未来走向。新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方法都为提高人们物质水平与生活幸福指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次, 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使得人从体力劳动过渡到脑力劳动, 这样人类制造处的工具就作为手段, 人类作为目的也就成为了手段所服务的中心, 由此人类的自由也就走向了新的高度。再次, 科学技术让人产生的是内在的新进化, 而不只是武装了人的外在, 并且还从方方面面, 里里外外来改变人类的观念与行为。最后, 人类社会生活内容之所以越来越丰富、多样、生动, 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精神和物质享受方式, 从而改变了人们原先单调又封闭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永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人的现代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89-9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6 (7) :114-11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3 (10) :43-49.

3.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三

关键词:休闲;自由时间;全面发展

一、休闲的人学意蕴

事实上对于“休闲”这个词的含义,是见仁见智的。我想大家的答案可能也是不一样的,也许有人会说“自由时间”,还有人会说是“休息放松”。从自由时间的角度来看休闲,人类的生活时间我们大体将其分为生活必需时间,劳动时间,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就是人们在出去了我们生活必需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

马克思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人类的社会时间可以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两种。非劳动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在满足了自己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劳动之后余下的时间。而休闲恰恰是非劳动时间,也就是自由时间的产物。真正的自由时间是刨除人为了生存所必须付出的劳动时间以及被资本家剥削了的剩余劳动时间之外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把劳动当作他自己的体力和潜力的活动享受。而休闲则是人类要想获得自由的必要且充分条件。人们具有了休闲时间,也就是说人们有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喜好,兴趣,才能等来不受约束的进行活动的前提。

二、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时间是人发展的积极空间

最古老的时间是起源于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变化,然而现代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概念慢慢地形成了一种线性的时间观念。这和最初人们的自然的周期性的时间观念是不同的。这种线性的时间可以说是时间在一维的方向上流逝,成为能够人为度量的东西,然而在不同的人之间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时间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就控制了人们的生活。时间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空间。

(二)必要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划分及其意义

马克思将人类的生活时间分为两类:一劳动时间也就是必要时间;二自由时间。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将工人的劳动时间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为了满足工人及其家人生活所需要的产品的劳动时间,另外一类就是满足资本家剩余价值的的剩余劳动时间。其余的一部分少得可怜的时间就是工人的自由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维持工人生存的必要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是超出了必要劳动时间而从事劳动的时间。劳动时间在一定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越长,为社会所创造出的财富可能就更多,这样以来就给人们提供和创造了更多的物质基础条件。

然而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是为了缩短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来创造条件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程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

(三)自由时间对人发展的价值

在《剩余价值理论》一书中马克思这样写到:“如果所有的人都必须劳动,如果过度劳动者和有闲劳动者之间的对立消灭了……那么,社会在6小时内将生产出必要的丰富产品……从而为自由活动和自由发展开辟广阔天地。时间是发展才能等等的广阔天地。”通常在劳动时间里,人们的思想会被一些东西所束缚。在自由时间里,个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创造性会在最大程度上得得到发挥,所以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发展的空间。”可以说,“没有自由时间,就没有一切科学,艺术、诗歌等富于创造性、融智慧与浪漫于一体的社会文明。”

三﹑休闲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休闲有利于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休闲是人类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当人类在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基础上寻求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休闲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是人们享受生活、体验自身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实践活动。人在满足了其生存需要之后会更加注重精神需要,但人精神需要却是要建立在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基础上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休闲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生活实践,乃是走向自我实现道路的一种体现。人们在休闲活动中,能最大限度的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休闲活动中,人们不仅仅满足感官的需要,更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要,充分展现了人的本质意义和价值。人的本质价值就在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休闲有利于塑造人们的自由个性

休闲不单纯的是人们在享受生活,同时也是人们在休闲中去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它可以充分的帮助人们去塑造其自由的个性。人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的,人的自由活动是使人们从外部的压力中摆脱出来,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自身所存在的束缚,从而获得相对自己来说的一种自由的生活,在其中获得在自由个性的发展。人们在休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的个性的到了更好的的更加自由的发展。人们在闲暇时间的自主性能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实现个性化的生活,充分的发现自己的潜能,兴趣,爱好等等。在未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由时间的增长是必然的趋势,社会的主体性分工将慢慢的消除,人们将更多的休闲自由活动中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托马斯·古德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刘晨晔.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四

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

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作为一种生活实践,休闲可以满足人们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塑造人的自由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休闲消费从一个侧面确证和体现人的价值存在和人的本质.在当今消费社会中,我们应该摒弃休闲消费主义,确立科学休闲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 者:王永明 WANG Yong-ming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刊 名: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6 33(1) 分类号:B038 关键词:休闲   人的需要   个性   人的本质   全面发展  

5.媒介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五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正如 在《娱乐至死》里提出的那样: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知。媒介不仅仅使人们获得了信息,更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二十一世纪,人们朝着大众媒介时代更深的前进,对于种种生活中须臾不离的媒介工具,应该有更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媒介多元化发展,网络兴起,四通八达的社交工具使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愈来愈发达的媒介给了我们每人千里眼,顺风耳,和一个扩音筒。如果我们愿意,每个人都有十五秒钟闻名全球。可是,另一方面,媒介给了我们更灵敏的双耳和眼睛的同时,也用爆炸式的信息开始了一轮轮轰炸,我们就像颠簸在信息的海洋上,是扬帆远航还是被风暴卷走溺毙,全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超高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大众传媒

媒介素养

政治民主

经济

文化

一,人类的传媒历史

自从有历史以来,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

在书写工具以及文字尚未发展完全的时候,人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那些在特定距离之外的人,也就是说,在原始的传播环境下,当传播媒介只限于口耳相传的时,人们对社会的大部分认知来源于自己周边的那些人。而认知的内容也只限于所能接触的生产资料。信息的持久性和传播宽度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媒介对于人的塑造力也只在微乎其微的程度,人类社会更多表现的还是当传播方式尚未发展健全的蒙昧和混沌。

然后,就像上帝吩咐说要有光一样,文字出现了,人类走出了蒙昧时代(虽然这时我们离清醒还远得很)。亚里士多德说过,文字就像有自己的生命一样,你一旦写下来,它就自己飘走了,并向那些你可能完全想不到的人四处展示。然而,在中世纪,真正懂得文字的人并不多,人们还是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播信息,可是比之以前已经有了不同,他们认知的源头来自于书籍。

如果说在原始传播时代和手抄时代,媒介的发展还刚是萌芽,那么k在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时代,它已经迅速发展壮大并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从一开始的电报,电话,到现在的手机和网络,人类已经登上传播媒介的高峰,就像距离限制不了电波一样,距离再也限制不了人类的交流。整个世界在通讯手段的飞速进步下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

二,大众传媒时代的欣喜与焦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大众社会,如清水几太郎所说,是一个“COPY支配”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日趋发达、信息被大量生产并被大量且无差别的提供给社会大众。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所能够了解并愿意了解的社会环境变的越来越大,可是,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精力去往事件发生地了解实情。于是媒体就充当了一个中转站的作用,就像一个剪贴板,一方面,Ctrl+C,把世界各地的信息搜集并保存,另一方面,Ctrl+V,把保存的信息倾倒给受众。可是,拷贝毕竟不是实物本身,即是媒体再怎么标榜自身的客观,受众从媒体里得到的永远是二手信息并且无法将拷贝品同实物相对照,只能将其作为实物的替代品。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1.媒介与政治民主。

毫无疑问,媒介一定程度上使人从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关心一些更形而上的,抽象的东西,从而使一个人的世界观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现实生活而趋于远大和宏观。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农夫可能在种地之余考虑如何收复国土,一个学生可能在学习之余关心人权和政治民主。这在一个没有发达的媒体,阶级之间固步自封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正如某些网友所调侃的,每天早上起床在卫生间刷微博的过程,其伟大程度堪比古代君王早朝:看见官员不做为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敦促其向善;看见我国领土被侵犯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表示对夷族人的鄙视;看见豆腐渣工程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表示对各族人民能安居乐业的伟大向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有力的实践,究其根本原因,是媒体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信息,并提供了把我们自己的声音扩散出去的途径。因此,在某一方面来说,媒介即话语权。在自媒体时代更是如此。

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提供的研究报告指出,在 1996 年,大约有2100 万的美国人(占当时达到投票年龄人口数量的 12﹪,达到投票年龄的互联网用户的 50%以上)从网络上得到了有关政治和政策方面的新闻。大约有700 万人使用互联网或者商业的在线网络服务获得关于总统选举的相关消息。大约3﹪的选民认为互联网是他们获取总统选举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g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传播媒介在当代整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西方,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角色得到普遍的关注,各种传播平台成为政党争夺人心的战场和执政者阐述政策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而由于新闻媒体对政府和权力的监督作用,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界被称为“第四等级”。传媒被普遍视为政治过程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中立的旁观者。大众传媒演变成选举的工具、政党制度的削弱者、政治行为的塑造者和公民的教育手段。媒介能够促进民主,曾经有句谚语:“不怕上告,就怕见报”。充分说明了媒体的监督作用。纵观我们现代的新闻事件,有不少腐败就是因为公民对于权利的监督而揭发出来的,只有当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时候,公民的民主自由才能得到保障。

媒介的使用是把双刃剑,在经济社会,媒介也有其自身的经济追求,对盈利的需要很容易让媒介失去它自身的公平和客观。同时,那些传播性极强的媒介也容易被某个经济集团所操控,成为其利益的代言人。对于民众而言,媒介一旦失去其客观的立场,也就失去了价值。其从这个层面来讲,客观正义的传播媒介的塑造迫在眉睫,否则,媒介就成为为强权辩护的工具和蒙蔽人心的凶器,更能够导致对媒介的不信任,和信息恐慌。媒体的言论自由对于一个集权型的政府更难能可贵。2.媒介与日常生活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大众媒介环境之中,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曾经这样介绍美国人的生活与大众媒介的关系:美国人平均把醒着的几乎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各种媒介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98%的美国家庭有电视机,这些电视机平均每天有7个小时出于开机状态„„

大众传播对现代人体现了一种“有用性”,实际上,大众传播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服务”,它还作为一种改造的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大众媒介使我们了解在过去的时代我们从来没有有机会了解的事物。在我们自家小小的沙发上,只要对着电视屏幕,上可以了解宇宙和太空,下可以了解海洋和山川。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方圆几公里之内的邻里之间,而开始变得广阔深远。媒介,也使娱乐脱离了那些集体协作的性质,而变得更有封闭性。即是是只有我们自己,只要有各种媒介,我们也能从一个虚拟的人那儿获得陪伴,看一档娱乐节目而觉得快乐。

从消极的方面讲,媒介让我们变得更自我为中心,更孤独,更浅薄。这些在现代媒介环绕下长大的孩子们,失去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看电视时,广告让人们从一档节目调到另一档节目,觉得每个都不会那么有趣。并且,因为手机的存在,它意味着你不得不面临着随时随地被各种各样的人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打断的风险,并且,在你处理完这件事时,你已完全想不起来本来要做的是什么。尼尔波茨曼说过:相对于电视,阅读需要更集中的精力,更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更好的想象力。它也能培养出这些能力,而现在面临各种更具吸引力和娱乐性的传播媒介,阅读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这也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和浅薄。

三,提高媒介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有的听、说、读、写诸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gy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象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概而言之,即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要提高媒介素养,我们要:

1.引导受众自主介入媒介生活,培养其对媒介信息的解码能力和影响。

要引导受众自主介入媒介生活,让受众了解媒介的运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产品的制作流程,了解不同媒介的经营模式,理性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重新审视媒介信息的特质,熟悉寻求信息的方法,具备评估、解释、判别、选择、组织、解码、综合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影响和促进媒介维护信息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才能对电视、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才能更好促进媒介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2.帮助受众认识的媒介信息的属性要使受众明了媒介常用的编码、解码规则,明白媒介是如何利用这些规则在政、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制造神话的。明了节目时段、内容编排、收视率、广告对象等是如何抓取眼球的。

首先,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其内容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拷贝,而是经过刻意筛选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因素相互融会、碰撞的结果。其次,媒介本身对人类社会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介的技术特征决定了人类的感知方向和感知方式,决定了信息的形态、性质。

再者,媒介在上层建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媒介信息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国家、阶级和阶层的烙印,传递着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3.引导受众正确欣赏、评析媒介产品,树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

要使受众能科学、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 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的真伪,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潮,开启思维的过滤器,不盲目相信或采用而是从中发掘出对己或对社会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4.提升媒介道德水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6.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六

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生态文明全面而自由地实现着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自然的片面对抗,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和完善性,显示出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人们在追求和创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又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和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又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作 者:张学书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期 刊:生态经济 ISTICPKUCSSCI Journal:ECOLOGICAL ECONOMY年,卷(期):,(7)分类号:X22关键词:生态文明 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全面发展

7.消费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偏向 篇七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有什么样的价值认可, 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人的价值追求是人对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个人理想的实现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价值目标能够使主体直面挫折、忍受坎坷, 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地去实现它。主体对某种价值目标认可程度越深, 对主体实践行为影响就越大, 就越能够调动主体的积极性战胜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地去实现价值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中,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散见于他的许多著作中。

首先,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前提。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 “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直接关涉到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马克思把人的需要概括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乐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这些需要的全面满足与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的吃、穿、住等基本生存需要是人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力, 它始终贯穿着人的目的、意图与选择, 反映出人自身的规定性。消费不仅使“劳动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 而且“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 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在这个过程中, “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消费就不仅表现为人的肉体的生产过程, 也表现为人的精神、灵魂的生产过程。精神是人的感性肉体生命的升华, 它能使人不断自我立法、自我否定、自我扬弃、自我解放。正是因为精神的存在, 人才不只创造出外在的物质文明, 也创造出内在的精神文明”所以, 人们的基本需要以及为满足需要而进行的社会实践, 成为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因。

其次,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存发展,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从广度上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个人可以超越个体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 更广泛地参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社会交往中全面地塑造自己。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从程度上看, 表现为人对社会关系自由度的提高。就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进程而言, 人对社会关系依附程度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马克思曾设想, 未来社会, 随着私有制被废除, 社会关系处在被人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之下, 每个人在所处的社会关系中都能够充分而协调地发展自己的全部特性, 人成为自由发展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言, “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只有这样, 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 (也同精神的生产) 发生实际联系, 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 (人们的创造) 能力。”

再次, 人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正是人类实践把人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 并越来越超越其他物种而成为地球上的一支优秀的生命存在。同时, 劳动也是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个体的全面发展必须借助具体的社会实践, 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磨砺和成长。因此, 人的发展首先就是人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人的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性规定。马克思强调, 人要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就应该把自己从旧式分工体系中解放出来, 自由选择职业, 全面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质。“我有可能随我的心愿, 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人的全面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人的需要、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由“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 使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安排个人的生活、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类价值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人在不断地超越自身、否定自身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其中自然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社会关系的丰富、人的需要的提升和自由个性的完善。

二、消费主义所导致的事实结果

奢侈消费在西方社会自中世纪起就存在, 经济学家凡勃伦对18、19世纪的欧美资产阶级的挥霍性消费有过批评, 但是限于经济条件, 能够进行奢侈消费的人只存在于宫廷和上流社会, 而一般中下层人民则与此无缘。

这一状况持续到19世纪末期结束, 美国成为消费主义的发源地。20世纪80年代后,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消费主义已经传播到了全球各个角落, 并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蔓延引起人们深入反思和批判。

首先, 消费的符号化催生了挥霍性消费。鲍德里亚认为, 今天的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工业的场所, 而是符号、传媒生产的场所。商品不仅体现着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更体现为一种符号价值, 成为人们的风格、名声、地位及权力等的符号标志。“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 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 (物品/符号) 和区分的编码之上。……流通、购买、销售、对作了区分的物品/符号的占有, 这些构成了我们今天的语言、我们的编码, 整个社会都依靠它来沟通交谈。”人们的社会身份编码既和他们“消费什么”一致, 也和他们 “怎样消费”一致。人们消费的物就变成了加入某一地位更高团体或摆脱本团体的符号。人们为了追求或保持某一社会阶层特有的社会地位、 声望、品味就要不断变换标志时尚的符号, 那些紧跟时尚的商品才更有价值。时尚符号的暂时性和易变性产生了挥霍性消费, “用过就扔”成为消费社会的一大特征, 很多消费品因为失去时尚的标志甚至在还没有被消费就已经被丢弃。在消费社会中, 时尚的变换处在高频度状态, 消费品的使用价值被过度大量浪费。

其次, 消费的符号化消解了人的真实需求。在消费社会里, 经济的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是为了满足人们扩大生产、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 以获得更大利润为目的的, 生产者和经营者所追求是商品能够带来利润的符号价值。为此, 商家借助大众媒体不断制造出新的消费时尚, 传递更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 驱使消费者按着生产经营者设计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对象进行消费活动, 从而最终操纵着人们对物的无止境的欲求。人们并不是在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而是在购买媒体告诉人们应该购买的东西。一个全面而缜密的符号编码系统成为引导人们进行交往的“语言”。

商家和传媒对符号消费的过度张扬和包装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符号消费所蕴涵的价值误区中, 导致人的发展的异化。

三、消费主义价值观下人的片面发展

首先, 物质享乐弥漫, 精神追求萎缩。在消费社会中, 物的占有与消费是衡量人的价值、社会地位的标准, 物质生活的富足成为为人生成功的象征;消费不再只是人们日常社会, 俨然已上升成为人生的根本价值:“我消费故我在”。这使得原本为了凸现自我价值进行消费的消费者, 在不经意中渐渐沦为消费对象的附属物, 人成为被动、贪婪的消费者, 丧失了自身的道德信仰, 也失去了对自身创造性的渴望和能力发展的追求;人性沦落于物性, 自我在消费拜物教的行为中迷失, 造成了人与物的关系的异化, 导致社会生活与道德秩序的严重扭曲。人们也没有通过占有丰富的物质而获得真正的精神愉悦和心灵的充实, 人性的弱点反而因为不断占有丰盛的物质而变本加厉。“从购买物品中获得满足是短期的, 而且需要不断重复。这是一种社会、道德和环境上的浪费。” 浮华的外表掩藏的是人们空虚无聊、生活无意义的深刻的精神危机。

其次, 自我中心主义膨胀, 社会责任感淡漠。在消费社会, 消费者强调自我当下的快感体验, 以各种商品和消费方式来最大限度地表达自我、展示个性。消费者越是被各种商品符号系统所包裹, 就越沉迷于个人的小世界而无法自拔, 他人只是对自己存在的一种证明。功利主义成为这种以追求个人满足为中心的自恋自私文化的价值判断标准, 人们的行为以是否对自己有用为标准, 他人、社会公益在这里是缺席的。事实上, 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条件下, 社会消费品都处于总量有限的状态, 一部分人占有的消费品越多, 就意味着留给他人的就越少。有钱人不会因为社会中还存在弱势群体而改变其原有消费方式, 有时反而会更沉溺于这种“炫耀性消费”之中, 这必然会加剧人与人之间消费的不公平和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使得社会贫富差距的鸿沟愈加不可逾越。不仅如此, 消费主义只在乎眼前的快乐, 对未来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 不再追问和思索自己的历史责任与使命。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直接后果是加剧当代人对资源无节制地消耗和对环境毫无顾忌地破坏, 最终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和权利, 造成代际间的不公平。

在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下, 人们为了追求无休止的符号消费, 就不得不屈从于一种或几种社会生产关系, 忙碌奔波于各种利益的获取而无暇参与其他的社会关系;更无暇对生活、对他人的劳动成果做深度的体验。人们越屈从于这种生活方式就越无法突破摆脱个体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 使自己获得更广阔、更自由的生存状态, 全面发展成为一种奢望。

再次, 人与自然关系对抗, 劳动成为满足欲望的手段。在永无休止、日益扩大的利润需求下, 资本与传媒合谋, 不断地煽动消费者的欲望, 促使消费者需求加剧, 制造更多污染与垃圾, 肆意破坏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俨然已经成为人们为满足欲望而无休止索取与征服的对象, 劳动这一表现人类本质力量的活动则异化为人们满足欲望的手段, 这正像马克思当年批判的那样“人 (工人) 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 吃、喝、生殖, 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 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 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 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劳动变成人们厌弃逃离的对象, 人们感受不到劳动所赋予人们的主体地位的那种力量。

被消费文化笼罩的生活中, 主体越是渴望成为主体, 他便越是只能把自己塑造成经济所要求的客体。这是资本逻辑的当代表现, 是资本狡计的再次得逞, 也证明了人类主体性的进一步集体沦丧。在这种情况下, 既没有人的深度而全面的发展, 也没有人的身心的真正自由。

由此,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生产力、丰富社会物质财富并没有使人真正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要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使人从小我的圈子里走出来融入社会, 拥有人类情怀, 造就“天地境界”, 要让人了解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 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 消费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符号消费、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人的发展的追求目标也出现了畸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视角, 就消费主义价值观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消费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符号消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赵玲.消费的人本意蕴及其价值回归[J].哲学研究, 2006 (9) .

[4]袁秀华, 袁秀明.对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股市泡沫膨胀、破裂的若干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 .

[5] (法)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6]哈罗德.詹姆斯.消费主义的危机[N].南方周末, 2010年01-07 (20) .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

8.企业文化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篇八

关键词:主体性;经济人;道德人;人格

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中物质产品的增加和精神产品的创造,都是由于它们是人的发展所必须的而获得“财富”的价值和意义。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的发展决不是个人生命的保持和延续,而是作为“文化动物”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优化、提升和超越,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含义。企业文化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比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也更有意义。

一、企业文化能够全面提升人的主体性意识

市场经济是主体性经济,是人本经济。在经济运行中激发人的主体性意识和提升人的主体性地位对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对人的人格独立性、主体自主性等人性的内在规定的认可和尊重。企业文化尤其凸显和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而且系统地确定人的主体性的全维度存在。主体性是一个动态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或层次构成:主体的需要性、主体的精神性和主体的实践性,这三个子系统或层次相互依存、相互促动,不可分割。企业文化恰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三个层次。

人的主体性作为人的需要性、精神性、实践性统一的整体,可以概括为“我性”,通过“从我出发”、“承认我”、“服务于我”、“满足我”到最终“实现我”,这个过程正是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内在意含。因此,企业文化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背景下系统全面提升人的主体性,最终达到“我性”的不断升华。

同时,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还能防止人们主体意识的极端化。在现代性进程中,人们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其主体性意识日益觉醒,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然而,个体的主体意识是一种在自我与他人社会两极分离对立的范式中确证自我、追求自我利益的价值意识。当人们第一次通过日常生活感受到自己拥有了自由权利,第一次自觉意识到自己应当拥有个人的自由权利时,往往以为自由就是无规定的为所欲为,为了自我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把道德要求、伦理规范、承诺信誉均置之度外。而企业文化正是在提升个体主体意识、尊重个人主体性的前提下重塑个体的集体责任意识,并在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机制中确认个体的主体意识。

二、企业文化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培养人的一种归属感和集体责任感

现代市场经济使整个社会共同体瓦解成了一个人们追求各自利益的竞技场,个人完全蜕变为一种脱离社会规定的“无标准自我”,这种“自我”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其他“自我”中才能成为“自我”,离开群体的存在,“自我”不过是一个毫无根据的幽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是血缘家庭,“家”是个体的归宿,在家内人是安全的,人与人之间是和谐、亲密的,是可以互相依赖的。个人从“家”中的独立与解放,是现代性进程借助于市场经济力量造就的最伟大的社会成就之一,人们不得不走出“家”门。市场经济社会中另一个主要的、基本的社会单元是企业,然而,在企业与个人,企业内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一种类似“家”与“家人”的关系?能完成这一使命的不是社会的法律法规,也不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只能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够把企业营造成一个没有血缘纽带的“家”,能把个体不同的价值理念联系起来,培植一种共同的意志。在这样一个团体中,个人是可以重新获得归属感和依赖感的。同时,企业文化所蕴涵的内在道德律令会使个体意识到,既然生活在群体中,个人就不应该以自我私人的价值作为唯一的价值,而应该追求群体共同的善或共同的美德。这使人树立起一种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同时,这也是个体走出“小我”,成就“大我”的人性升华。

三、企业文化利于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整合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构建的基础,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是市场经济关系的人格化。“道德人”也是一种理论抽象,是人的道德活动的人格化。

事实上,经济与道德是统一的。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离开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经济无从发展。同时,道德又以经济为基础,否则道德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这种经济与道德的统一性客观要求人的两种属性,即经济属性与道德属性在人格层面上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在人们思维中的统一,是在人的文化形态上的统一。而能够把人的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的是企业文化,它首先尊重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在此基础上又引导个体以实现群体目标为己任,也就是说,它既引导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又引导人们追求社会利益;它既提倡物质利益的追求,又提倡精神利益的追求;它促使人们追求自身权利的同时,又促使人们履行义务,从而促成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企业文化在生产实践中促进了经济人与道德人这两种人的基本属性的统一与融合,它使人既注重物性又注重德性,从而促进了人在物质机体层面和精神价值层面的全面发展。

四、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摆脱特定历史时期的“存在的孤独”[1]境况

在社会转型时期,基于共同文化道德信仰基础而形成的人际承认信赖关系解体,人们便陷入一种无“家”可归的境地。个人虽然获得了自身独立与自由,但个体在“家”及周围生活世界的和谐状态被毁灭,周围的一切成为“非我”的他在,在“家”的稳定安全感为偶遇的一次性交往中的不确定性所替代。原先依赖血缘情感与内在信仰所维系的承认接纳信任关系,为现在依托外在契约合同与强制约束所取代。人们获得独立自由的同时失掉了情感的可信赖性、行为的可依赖性和交往的可期待性。这就是萨特所说的“存在的孤独”、人是被抛到自由中来的境况。这种孤独是无对话、无依托、无所信赖的本体论孤独。现代性社会工具理性的高度发达、消费主义的日益刺激,又不断地强化了这种存在的孤独。在对物的无限贪求中,生命的价值关切、高尚的存在意义、社会伦理的规范要求、人格的完善等都悄然崩塌,唯一可信赖的就是物的现实确定性。因此,人在现代性进程中不断被异化、物化。

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个人活动及其所构成的集体活动(特别是精神活动)创造出并使个体的人在其中运行的“关系场”。笔者认为能够与这一描述相匹配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具有积极作用,在信用社会中,人们相互尊重、相互依赖,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在人—我、社会—个人一体中合理把握自身的存在,以一种共在共生的价值精神作为生命灵魂。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有保障的,而信任就是存在的不孤独。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人性的升华,能够促使人们道德观念的内化,包括对人生的信念;对生命意义的正面理解;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存在意义的重新勘定。总体上说是使人摆脱灵魂的孤独。可见,企业文化对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及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重塑,能够使人摆脱目前我国特定的过渡时期存在的外在的“存在的孤独”及内在的“生存的孤立”境况。

五、企业文化建设是塑造高素质人格的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以提升人的价值为宗旨,它与人格塑造有着内在的联系。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的载体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活跃的细胞,蕴涵于其中的企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其核心就是对人的重视,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这种管理理念本身就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热情,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及其员工行为方式和交往准则的观念化,来源于员工对个人和企业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认同感,是一种共享的价值观。共享价值观能使企业建立一个合作信任、友爱团结和奋进的企业文化环境,它在满足员工物质需求的同时,特别注重满足其精神需求,赋予了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使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企业价值观的建立还培植了员工的个性意识、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从而使员工的个性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

其次,企业精神提供了一种高昂的、充满进取精神与活力的精神氛围,为员工人格的升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它激励员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能够催人奋进,使人不甘平庸落后。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能极大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主体人格得到升华。

再次,企业道德规范的培养强化了人们的道德精神和责任意识。良好的道德规范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安定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形成人们崇尚理想和情操的道德人格,使人树立起严肃的道德责任感,能主动地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成为高度自律的人。

最后,企业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员工追求高层次人格的实现。企业文化所创设的平等、民主、人人受到尊重的气氛,能够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主动自觉地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并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做出贡献。良好的文化氛围还体现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际关系的和谐能够减少内耗,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在温馨、融洽的环境中享受到工作和创造的张力与乐趣。

此外,提高综合素质的全员培训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格的独立和完善,最根本的一点是使人不断获得能力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一方面注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又重视提高人的能力素质,从而为全面塑造人格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及共同的精神信念、共同的道德准则也提供了一种范式,从而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饥思食、寒思衣等是人的自然属性。人作为社会存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自然属性也可以不断社会化。人的两种属性决定了人的需要、动机和意志等,个体在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使人性不断升华。然而,人的发展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孟子·告子上》)这说明人性是可以引导和转化的。而对人性的引导是一个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人的发展是一个包括物质需要的满足、文化素养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化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力的作用逐渐凸显。企业文化则是把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统一起来的关结点,因而企业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能起到极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夏耕,余源培.一个“孤独”者对自由的探索——萨特的《存在与虚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5—3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57.

9.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篇九

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要求实现人的本质全面自由的发展,而能否准确地理解和定位“人”,又是能否真正实现“人文精神”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前提.文章分析了“人文精神”的本义,批判考察了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人性论和人文状况,相应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表明了对当代中国人文建设的基本态度.

作 者:汤忠钢 林小红 作者单位:江西师大 江西 南昌 330027刊 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RADIO & TV UNIVERSITY年,卷(期):17(1)分类号:B08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性 传统文化 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10.人的全面发展不包括 篇十

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科技的进步会大大促进人类的发展。因为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发展条件,人们能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科技的发展会促人的全面发展。其次,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而不是抑制人的发展。众所周知,再先进的机器,都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要靠人来使用。而那些因为工具的产生而获得便利的人,如果因为依赖机器而放弃人的劳动本能,那他们会被社会淘汰,但这不意味着科技的发展会阻碍人的进步,因为任何事物有具有两面性,科技也是如此,它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全看我们自己,我们不可以因噎废食,仅仅因为个人因素,就否认科技给人类带的进步,是毫无道理的。因为人总是最高等的智慧生物,电脑在某些方面性能非常卓越,但电脑绝对不会比人脑聪明,因为无论怎样,机器是要人来发明的,它不会自己产生。所以,我方认为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自由辩论:

一、电脑作为一种工具,在更深远的意义上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办事效率。但是电脑永远是人类思维和劳动的工具,即使它能代替人的许多思维活动也不能证明它能代替人的一切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始终把握电脑的程序处理过程。电脑作为人类的一种工具,永远是被人类所操纵的,电脑离开人类则是一堆废物,科技离开人类也就无从发展,他们是人类思维和劳动的丰硕成果。

二、电脑代替了的是部分简单劳动力的付出,人的劳动能力是反映在多方面的,不能就此简单地说人类的劳力在逐步丧失,这太片面了。

三、科技发展使人们摆脱一些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的劳动,使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更复杂的、更具有创新意义的劳动,这不促进人的发展吗?

四、有了汽车,人们不是不习惯走路散步了,以车代步使人们消耗在路上的时间少了,做事的时间就肯定多了,做什么事的效率都提高了。

五、正是因为有了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才能探索地球以外的空间,这难道不是人类探索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吗。现在有了轮船了,难道你还要泅渡太平洋吗?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一些缺陷和负面影响,正是在人们的不断探索中得到纠正和消除,这难道不是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吗?

六、看一个问题的对与错、好与坏,都要看它存在的主流,比如说药品是可以治病的,有时是可以救命的,但它也会有副作用,你能说它不好吗?即使再好的东西也难免有副作用,因此,科技发展最终还是能促进人类全面进步的。

总结陈词: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正是因为科技发达,所以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比如,我们现在人口越来越多,多亏科技发达了,楼房也可以越建越高了,这样就减轻了地面的压力,而且我们现在上下楼大多都是使用电梯,方便多了.在看我们现在的厨房,使用天然气,微波炉、电冰箱等高科技发展产品,大大缩减了我们煮饭的时间.还有就是我们每天使用的电脑,电话,电脑使我们的实现很多人脑暂时不能实现的事情,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心中的疑问.电话呢,则方便我们的交流,特别是移动电话,使得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交流。

上一篇:写给高考生家长的一封信下一篇:青春最励志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