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精选9篇)
1.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篇一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议
1、注重科学规划和科技培训,稳步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省、市、县都要加快制定相应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引导生态农业的健康、有序、稳步发展。要成立生态农业发展领导机构,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加强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和监督,部门要间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发展生态农业的合力。同时,要注重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生态农业,处理好农业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搞好生态技术培训,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主要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和技术扶持力度。要针对地方优势产业,出台地方性的倾斜政策,加大对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提升特色农产品的比较经济效益,确保生产不受影响。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市农业生产的全新课题,经验不足,农业主管部门及相关科研院所要派出专家到农民个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培训指导。
3、要进一步加大绿色生态农业品牌的创建力度。目前,虽然我们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及产品,但农业品牌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品牌建设力度,按照“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的要求,支持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积极鼓励标准化基地和示范区产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申报国家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等有利于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化的行为。要以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为方向,扶大扶强,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4、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和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要全面推广种植绿肥、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绿色防控等技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农户、生态自然村的建设速度,尽快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全覆盖,切实做好工厂
污染源和城市生活废水、废物的处理,严禁工厂废气、废水、废弃物和农村垃圾外流污染农业生产环境。
2.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篇二
节水农业体系中, 灌溉节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是充分发挥水资源, 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实际研究中, 有效利用农田水资源, 增加单位面积中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是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分析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重要性的基础上, 就发展农业节水灌溉, 促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提供建议, 以供参考和借鉴。
2 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2.1 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 加快推广先进实用农业节水技术, 可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取得节水、节地、节能、节肥、减排、省工等综合效益, 促进农业科学发展。
2.2 有效提升农业抗灾能力
随着灾害性气候的频发, 现代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尤高, 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更是着实有限。由此, 现阶段, 加强节水工程建设, 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据统计, 国内人均水资源仅2 100m3, 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人多地少水缺的现状, 世界范围内尤为突出。有资料显示:国内水资源缺失量每年达500亿m3, 有2/3的城市处于缺水的边缘。作为农业大国的我们, 如何解决缺水问题, 将成为制约农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且, 各发展行业中农业为用水大户, 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 部分干旱地区用水达90%以上。
2.4 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 长久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 就在于稳定地解决国内这几十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些年, 国内人口数量大增, 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水资源短缺制约农业发展方面的约束也是越来越大。研究证实:国家想要增加500亿kg粮食的产量, 水资源必须要补给到位。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 节水才是关键。
3 农业节水灌溉促发展建议
3.1 着力发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在农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中,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仅有效改善本地农田灌溉面积, 而且有效利用自然降水。发展小型农田水利, 注意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尤其是水资源实际, 将水利工程建设与地方水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逐步缓解地方农田用水紧张的局面。比如:地方水资源匮乏的区域, 干旱少雨, 贮水能力有限, 水利工程更是少之又少,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由此, 针对性发展小型水利工程, 将有效改善现代农业的发展。
3.2 鼓励灌区使用抵耗的灌溉方式
通过走访调查, 本地很多地区使用的灌溉方式仍较为传统, 不少地区仍然沿用五千年来常用的垄沟过水、大水漫灌, 如此灌溉水资源利用较低, 多数在50%以下。针对此, 笔者建议地方政府鼓励民众改进灌溉方式, 使用更高效的灌溉技术, 比如:滴灌、喷灌等, 将有效水资源浪费的问题。而灌溉技术中涉及到的灌溉设备, 政府可通过优化水费体制加以鼓励。农户有购买使用低耗水设备的, 可通过水费赊欠、折旧;价格优惠;低息贷款等方式, 加以鼓励。
3.3 逐渐增加农田节水投资力度
现行农田水利工程发展, 投资来源于国家补助、集体出资、农户筹资等三大块。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 水利工程建设一次性投资大, 国家用于此块的补助资金, 与实际水利工程发展规模尚且存在很大的差距。真正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的, 还是依赖于农户自筹资金。而仅仅靠农户筹资发展节水工程, 毕竟是力量受限的。由此, 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将农业节水工程纳入工作日程中, 逐渐将其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从政策、资金、物资等多方面给于扶持, 从而保证农田节水工程的顺利进行, 营造全社会范围内爱水、护水、惜水的良好氛围。
3.4 着重发展中低产田的节水灌溉
选择理想的节水灌溉技术, 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工程, 任何工作的落实切忌盲目, 不要不切实际的盲目引进, 推广不合时宜的“样板工程”。当前, 中低产田的改造正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向中低产田要效益, 提升农田种植效益, 有效扩大节水灌溉效益, 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所在。此外, 针对不同的农田, 应针对性做好防护措施。
3.5 合理规划调整灌区地面水和地下水资源
灌区的地面水利用包括区内拦蓄与区外引水系统.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多年的可供水资源过程。灌区地下潜水层可视为一个调节水库, 其补给量包括降雨补给, 渠道、排水沟渗漏补给, 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 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发、出流与开采。两种水源统—调度.可按区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稳定流方法进行均衡分析;在—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以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 或在一定开采强度下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及相应的补给区域.或根据补给方式和开采强度确定区域内开采布局。在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 地下水位较高。外引水源可靠性低时, 当然要发展井灌, 以井补渠;若地下水严重超采, 就要减少用水或统一控制上游引水.修建当地蓄水工程.利用河流水源引
水存蓄或回灌地下水。即使在一个灌区内, 地面水、地下水的动态规律也不同.或者上游井渠结合, 以渠为主, 下游井渠结合, 以井为主。
4 结论
总之, 无论推广怎样的节水灌溉工程。笔者认为, 树立全民的节水灌溉意识, 至关重要。技术环节的落实到位, 更依赖于领导的重视, 群众的支持, 在加上正确合理的技术指导。相信今后的节水灌溉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摘要:农业节水灌溉作用大, 可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 有效减缓地下水资源, 更好地提升农户的节水意识。就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系统分析农业节水灌溉促发展的建议,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田,灌溉,节水
参考文献
[1]张庆志, 黄令.淮北市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7) :14.
[2]闫凌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5) :8.
3.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篇三
一、镇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镇赉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不断提升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壮大龙头企业,使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镇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龙头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建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农业产业化企业已经发展到225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2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9户,县级重点龙头企业34户。
2.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在政府部门的有力推动、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市场驱动下,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得到稳定发展,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00万亩,优质玉米种植面积120万亩,杂粮杂豆种植面积50万亩,奶牛存栏4万余头,生猪出栏49万头,白鹅出栏300万只,肉牛出栏10万头,肉羊出栏50万只,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产业带。
3.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科技部门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因地制宜地引进、示范、推广了节水灌溉、立体复合种植、优良品种、无公害生产等多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技术到位率在90%以上。各个龙头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品种类。
4.品牌产品不断涌现。根据市场需要,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品牌开发的关键,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宣传、营销、认证。目前,全县创建品牌69个,其中:有机食品38个、绿色食品9个、无公害食品22个。建设基地65万亩,其中:有机食品基地1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3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为拓展市场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对农村经济带动能力不强,受益农户较少。
2.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产品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牌意识不强,真正称得上名牌、拳头产品的更少;受多方因素制约,一些企业不具备资源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的能力,无力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运营体系。
3.农产品产加销体系尚未健全,产业布局不合理,规模小,一些龙头企业原料无保障。
4.培育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环境欠佳。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建议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发展基地、带动农户、进入市场要靠龙头企业;农产品的不断开发,流通领域进一步延伸,实现多次增值要靠龙头企业;农业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也要靠龙头企业。现就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1.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建议各级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兴办龙头企业,并在项目招商引资、贷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形成亲商、爱商的良好风气,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
2.龙头企业要坚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要抓市场研究。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最终裁判,拥有市场,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在“公司+合作社+农户”这样一个产业链条当中,龙头企业第一要务就是要紧盯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跟近消费的变化趋势,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对于市场的走势,要有宏观的把握和战略的思维,要有前瞻性,特别要重视研究潜在市场。
二是抓市场开拓。龙头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关注国内市场,也要关注国外市场,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增加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三是抓产销衔接。发展“订单农业”是龙头企业掌握原料来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搞好产销衔接的主要形式。龙头企业要在规范与农户的产销合同上下功夫,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履行各自相应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
3.龙头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竞争力。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和市场的开拓者,上联千家万户,下联国内外市场,是发展产业化的核心,肩负着建设现代农业的重任,必须在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打造品牌、转变增长方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是要抓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仅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低层次的加工是不够的,要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储备,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引进新设备,采取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形成“一种原料、多种产品、综合效益”的发展格局。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科技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与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加速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开拓能力。
二是要抓产品质量。质量是农产品竞争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龙头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按照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从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到产中技术环节,再到产后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运等,严格按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操作,提高从农户到加工企业等各环节的标准化生产水平。要建立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我市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走出国门创造条件。
三是要抓品牌打造。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产品品质差异的标志。它具有相对的市场垄断优势,对提高企业收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县名牌产品少,知名度低,是一大薄弱环节。今后把企业品牌建设作为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狠抓产品科技含量、产品质量,以及策划宣传,形成一批企业品牌、产品名牌。
四是要抓增长方式转变。龙头企业要从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出发,转变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实行标准化生产,节本增效,另一方面要发展绿色经济、集约经济、循环经济。要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通过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调整,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和破坏,防止在企业的布局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龙头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
一是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最迫切需要建立的就是诚信理念,它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一个优秀的企业,首先应该是一个讲信用的企业。龙头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商业伦理,始终把诚信放在首要位置,对农民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国家负责。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是要注重员工素质的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因素。龙头企业要把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蓝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和“温暖工程”,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企业职工的岗位技能和文化知识,建立一支宏大的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的用人机制,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发现、培养和使用上下功夫、花力气,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是要注重学习提高。企业家是企业战略的决策者。龙头企业的管理者要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就必须始终着眼科技发展的前沿,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成为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模范,成为善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模范,要具有战略思维,懂经营、善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作者单位:吉林省镇赉县财政局农财科)
4.休闲农业发展建议探讨性论文 篇四
1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辟现代农业建设新途径
广安是一个农业大区,但也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潜力。因此,发展休闲农业既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又有市场需求,而且是一个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朝阳产业。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整和布局,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交通运输以及人文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三是能够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帮助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成为农民一年四季不断的重要收入来源;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五是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能够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会管理和经营的新型农民。仅以广安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发展休闲农业起步较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小平故居周边就先后建起农家乐,后来发展到全区多个乡镇以餐饮、钓鱼、避暑、水上游艇等多方面的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的新型消费业态。这些均以农户个体自发发展,缺乏政府的规划和引导,因此分布零星,功能多单一。按照《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精神,促进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将休闲农业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并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逐步向规模集约,打造特色休闲品牌方面发展。
2变发展方式,确发展目标
在认真观察和体会广安的休闲农业以后,认为在发展方式上应有所转变,主要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转变。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把产业品牌做大做强,围绕“高、新、特、优、雅、奇”来发展。要明确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题,以城市居民为客源,能够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使得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各自所需、利益互动、资源共享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式。
2.1分类指导,各有侧重
在小平故居牌坊村为中心的`以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主的农家乐休闲农业,侧重打造红色旅游与农家乐为一体的特色发展方式,给全国各地来小平故居旅游的人们提供地方特色,独具一格的服务,真正能够享受到广安的风土人情,同时推销广安的特色农产品,如“广安邓老太盐皮蛋”,让其吃上一个终身难忘。在广安城区周围的乡镇村社,应积极搞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休闲农业,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最近几年曾多次荣获中国农博会金质奖的“龙安柚”产业,让旅客游园、品柚度假、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和享受田园风光,使其“乐不思蜀”。在离城区更远的一些地方,发展养鱼垂钓,水上游艇等集娱乐休闲和野外生活于一体的集合观光旅游、积极推动城乡互动、最大限度的发掘休闲农业的潜力,搞农庄连体式发展,利用规模优势提高休闲品位。
2.2抓住机遇,调整产业发展思路
由于“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些都为休闲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全区建设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工作中调整产业发展思路,把休闲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来抓,应与粮油产业基地建设,龙安柚产业的建设与规划,蔬菜产业的发展与规划,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农村畜牧业发展规划等一并规划和实施。大力发展休闲农庄,使农村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政府要为农民依托农业产业,依靠农村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走创业就业发展道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物质方面的保障。
2.3要以科技为支撑,提升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
在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搏弈中,因广安地处川东,多丘陵和山地,往往因现代技术装备、现代农业难以跟上发展的步伐。在许多偏远的乡镇尽管自然风光秀丽,但真要开发休闲农业事实上也还存在相当难度。只有借助现代的科学管理,积极实行现代经营方式,集科学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一体,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引领休闲农业发展。如交通、电力等,都应跟上发展的需要。但更需要跟上的是农民的观念。难以一朝一夕摒弃的传统农业思想必须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取代。要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使其能融合农、工、商,提升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
3要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休闲农业仍是以农为载体,变单一农业生产为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升农产品质量,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在突出特色方面应重点以突出自然生态,挖掘文化内涵为重点,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加快培育以城市为中心的名胜景区,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5.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篇五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现代农业正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1年也是我国加入WTO十周年。入世后,我国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政策扶持和鼓励。开放的国际竞争环境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必然也要不断融入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整体发展中。“打铁还得自己硬”,我国农业要提升综合生产力,才能拥有国际化的一片蓝海。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20世纪7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一直很小,而且发展缓慢。以农业为开端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的农业贸易也获得了很大的增长。中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但并不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整个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呈现以下特点:
1.农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慢。占出口总额比重不断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产量第一大国,但农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缓慢。
2.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自加入WTO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水产品、畜禽、水果、蔬菜、花卉等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会迅速提高。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将会成为拉动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主力。
3.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远高于深加工产品,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以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小的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能力不强,初级产品比重达到80%.深加工产品仅有20%。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深加工品占其总生产量的9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增加2—3倍,而中国农产品加工品只占其总生产量的25%左右,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此外,中国相对发达国家比较落后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问题,增加了中国农产品的成本,也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4.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出现逆差。中国农产品贸易自2004年起连续5年出现逆差,2008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放缓,进口高速增长,贸易逆差快速扩大。
5.亚洲仍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对欧洲、北美洲及东南亚出口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但亚洲依然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日本、美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和进口国。总的来看,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容易贸易摩擦,给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不确定性。
6.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无论是农产品出口还是农产品进口,一般贸易是主要贸易方式。
7.中国农产品贸易仍以东部为主中国农产品贸易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中西部发展迅速,出口额居前列的仍是山东、广东、辽宁等省。
8.农产品经营主体结构呈现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上升,国有企业出口比重下降。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农产品出口中仍占主导地位,但逐渐弱化,民营企业成为农产品出口新增长点。此外,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仍然是极其分散的农户,不易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成本的减少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制约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发展。
二、国内农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对农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中国人多地少,为了追求产量的增加,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大气、土壤和灌溉水已经受到了严重污染,并且引起了土地产出物的污染,用这样的土地产出物作饲料又会造成畜禽产品的连锁污染,致使水果、蔬菜产品、畜禽产品等农产品的质量不高,另外,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加工业滞后,国际竞争力低。
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出口龙头企业少。目前,我国农业经营特点是以农户为单位分散经营,缺乏经济组织活动。而大多自发或政府机构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呈现出暂时性和不稳定性。农民整体素质低且又高度分散经营,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技术应用、信息获取与利用等形成严重制约。如在组织大宗出口农产品生产时,面对较高的技术标准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我国农户根本无法与外国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信息反应灵敏的农场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合作组织进行竞争。
3、农业管理体制不利于农业参与国际竞争。当前,我国农业管理体制不少还采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管理方法,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上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对农业宏观管理中,发达国家主要采用经济、法律及有限度的行政手段,而我国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在微观管理中发达国家实行集约化管理,而我国普遍存在粗放现象。作为农产品出口主力的外贸企业,因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落后而市场开拓能力差,国际营销水平难以提高。
4、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国家标准少。农产品绿色壁垒的核心就是检测标准,而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检测标准与国外不能实现“对接”,表现为标准少、标准旧、标准低。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国家标准少,地方标准更少,有的是多年未修订或早已过时的,许多领域甚至根本没有标准,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这些严于我国标准的部分所限制的,恰恰是我国输出的大宗农产品和食品。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农产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贸易摩擦严重。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是困扰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首要障碍。近年来,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日益凸现.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大障碍,而且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2.国际竞争力总体不强。农产品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匮乏,农产品出口区域分布不平衡,缺乏集聚效应。这些企业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进入国际农产品市场时间短,经营规模小,信息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不强.整体竞争优势不强,大大削弱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3.存在诸多的内部制约因素
(1)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还存在问题。(2)农产品出口秩序混乱,缺乏行业自律。(3)政府支持政策不完善。(4)缺乏有效的农产品出口服务。
四、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趋势
通过回顾历史以及分析未来的发展环境,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将呈以下发展趋势。
1.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贸易规模将进一步增加。无论是多边方面,还是双边方面,中国已经和正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将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农业发展也越来也融入国际市场。
2.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逆差状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将受到严重影响,从长期来看,贸易逆差呈现扩大趋势,而且逆差额还会呈现扩大趋势。
3.农业对外开放将呈现多元化趋势。我国已同世界多个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区域组织以及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农业“走出去”也将成为推动农业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国农业国际化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4.农产品贸易结构将不断优化。在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贸易条件下,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不仅总量将呈现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也将得到不断优化,五、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建议及发展对策
1.健全中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应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不同特点及各自的质量要求,制定不同的技术标准,建立起递进性、阶梯式的全方位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2.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从长远看。必须要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价值,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促进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结合,进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抓住当地主导产业、主导产品。选准重点逐个制定系列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4.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优先支持企业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鼓励企业发展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推动企业以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并重的方式,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5.采取积极态度。加强国家宏观指导和调控,防止各自对外、降价竞销;同时要引导出口企业实施战略转型,从低价策略转移到高附加值为主的技术创新等新战略组合;建立商会、行业协会协调机构,设立反倾销诉讼基金,以便组织应诉。
6.把握规则。要把握好农业中的市场准入、出口竞争、国内支持等三个领域的一些基本规则,在遵从规则、履行承诺的同时,运用权利,行使权利维护中国合法权益。
7.健全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增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力度,研究开发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新险种;提高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扶持比例,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8.中国扩大农业出口的模式。通过农产品品牌的国际化运作,建立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定位,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建立农产品的国际网络营销系统;实施农产品出口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国农业资源丰富,东、中、西部都具有各自的农业资源优势。
9.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要强化到国外注册品牌的意识。利用中国已经加入的商标保护国际协定,到国外注册自己的品牌,运用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获得法律保护,利用商标的知识产权强化竞争力。
6.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篇六
一、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区畜牧业、林果业、特色产业在大农业和人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尤其是传统畜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二是农民的传统农业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根深蒂固,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服务机制僵化,科技服务水平不高,良种程度、单产水平还明显低于周边团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困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缺乏能够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有些产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和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十分紧密,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规范,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五是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滞后,农业抗风险机制不健全,致使农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盲目性、短期性、脆弱性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六是土地流转机制建设滞后,土地难以向优势产业和大户集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七是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外销平台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不 1
强,市场竞争力弱。
二、加快推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沃土工程,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突出灌区配套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结合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搞好投入资金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受益快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抗灾防灾能力。二是抓好农村道路建设。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充分调动农民修路积极性,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公路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普及沼气等洁净能源,搞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效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防止水土质量退化恶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一是建设特色基地,夯实产业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围绕棉花、番茄、辣椒、无公害蔬菜、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农业特色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沿国道经济区主要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扩大番茄、辣椒、蔬菜、林果种植,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业;老沙湾经济区主要依托水土光热资源,着力建设棉花生产、加工、转化基地;
沿天山经济区主要依托绿色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粮食产业、草原畜牧业、特色旅游业。二是立足优势,加大招商力度。坚持“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套班子”的思路,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优势,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着力引进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围绕县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培育和壮大中介组织,搞活市场流通。认真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现有农村专业协会向合作社方向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品牌响亮、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探索和推广“支部+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等运行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7.我国农业金融政策发展的一些建议 篇七
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可以为农业和农民提供诸多方面的服务:
(1) 提供信贷服务, 以购买商品性投入品;
(2) 为农业发展提供专项贷款:
(3) 为商贸组织、供销社提供农副产品收购贷款 (预付资金) ;
(4) 为农村居民提供储蓄服务;
(5) 农村融资组织为农民提供资金互助服务.
这些服务可以解决需求者燃眉之急, 实施到期的结算;增加农户可支配资源总量, 扩大投资规模;改善资源分配, 增进资源运用的灵活性。但是, 目前正规的金融组织的信贷服务不能满足农业发展之需要, 资金短缺成为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困扰着成千上万的农家。
一、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品种滞后农村实际需求。
优惠利率、贴息贷款等政策性金融在农村有广泛需求。从对“三农”的支持政策看, 政策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相反政策性金融缺位严重。支持农业生产的优惠利率、贴息贷款等政策性金融至今仍是空白, 农民对此感到无奈。
(二) 让农民承受高利率的政策设计有失公平。
农户小额贷款在政策设计时, 过多的考虑到调动信用社积极性, 较少考虑到农民能够承受的贷款成本。政策允许其高幅浮动利率, 浮动区间为[0.9-2.3]。在实际调查中, 我们发现某些地区农民贷款利率高达9.36, 这比城市、工业、居民贷款利率高出近1倍多。让弱势的农村农业、农民承担高于城市工业、居民贷款利率的政策设计有失公平。
(三) 让农村信用社充当政策性业务的主角不合理。
一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是商业性, 追逐利润是本性, 很难想象在承担政策业务上他们会下真工夫。二是让商业性的农村信用社承担政策性金融风险, 对农村信用社也不公正。
(四) 让中央政府最后被动买单的设计更缺少科学性。
前不久国家对信用社进行贷款核销。这种事后被动“买单”的设计远不如事前设计出农村金融政策性补贴政策, 通过优惠利率或贴息贷款直补给取得贷款的农民, 这也便于国家牢牢掌握引导农业产业升级的主导权。
二、中国农业金融体制改革
农业金融体制改革既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 又作为我国金融体制配套改革的一个方面。它们引起的反响和涉及的范围, 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讲, 都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根据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金融体制改革将沿着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三者职能明晰、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方向进行。
(一) 调整商业性金融—农业银行的改革。
农业银行的改革, 应使其向国有商业化银行转轨。目前, 农业银行仍代管农村信用社。这样做, 一方而使农行无经济效益, 积极性低;另一方面造成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越来越淡薄, 业务发展越来越具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特色, 与农业合作信用社坚持为社区农民服务的服务宗旨不符。综上两点, 农业银行应撤消对农村信用社的领导管理, 同时, 中央银行应为信用社分体后的农业银行的发展, 从分支机构的设置与资金关系上创造相应条件。
“脱钩”以后的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之间不再是行政隶属关系, 而是商业竞争关系。另外,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与农行分开后, 农行也减轻了政策性贷款损失, 这将更有利于农行作为商业银行独立发展。
(二) 完善政策性金融—农业发展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自1994年底组建以来, 政策金融职能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独立运行的经营体制也初步形成, 但因经营体制尚不完善, 所以仍存在一些问题。就目前来看, 完善农业发展银行体制主要需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 完善代理制。
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行机制有两种选择:代理制与自营制。委托代理制是国际上常用的做法, 它有利于节省开支, 降低交易成本。自营制则是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 由政策性银行自身办理各项业务, 无疑这种运作方式的交易成本极大。从我国现有需要和可能出发, 农业发展银行宜实行业务代理制。现在农发行设在省级, 具体业务由农行代理。随农业银行加快向商业银行转轨, 目前因代理而引发的冲突日趋激烈。农发行难以从内部对农业银行代理行为实施有效约束, 农业银行则不堪代理业务重负。故目前主要试行着两种办法: (1) 运用各种手段对农行加强约束, 完善代理制; (2) 地、县两级改由人民银行代理。由于人民银行无利润动机, 此举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代理行为。此外, 还有第三种方法, 即在农业发展银行向即将组建的农业信用合作社参股, 并刘‘其行使监护权后, 由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代理农发行业务。
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目前, 农发行无力顾及中长期贷款业务, 主要是受到资金来源的制约。因此, 可考虑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 如: (1) 让农村邮政储蓄网点将所吸收的资金售给农业发展银行; (2) 将农村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一部分资金存放入农业发展银行; (3) 让农业发展银行接纳农村信用合作银行转存款;规定商业银行购买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银行债券; (4) 由农业发展银行面向社会发行中长期债券等。
(三) 随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运用。
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泰外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相比显得不够灵活, 主要还是支持粮、棉、油收购和一小部分的扶贫、开发贷款。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必要学习国外经验, 随市场变化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内容, 在缩减粮食收购资金金融支持的同时转而支持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较大比例地提高对农业开发、生产、产业化服务等的贷款比重, 对经济与生态能协调发展的农、林、渔业等一些获利能力较低的生产经营项目给予低息贷款的支持,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 完善合作金融—建立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
在市场经济中, 原有的农村信用社因其运作方式存在规模小、实力弱、过于分散等特点, 已越来越显示出其效率低、信息不灵、竞争力不强、抗风险力差等缺点, 因而需要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农村合作银行就是这样一种金融组织。它既保留农村信用社互助合作的性质, 放大、提高合作范围与质量又能使农村信用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增强自身活力, 提高效率与抗风险能力。农村合作银行将由乡 (镇) 信用合作银行和县 (市) 信用合作银行两级法人组成, 并由农业发展银行参股 (不控股) , 县 (市胎用合作银行实施监护。这样做符合节省成本, 防止合作金融“蜕变”和阻止农村资金外流的要求。农村合作银行处于社会核心结构的边沿, 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是农村金融的新生长点。它将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生力军。
(五) 制定农村政策性金融法规, 完善监管。
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必须加强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 在规范政策性银行经营行为的同时, 明确界定其与政府、央行、商行、企业等各方面的关系摆脱外部客体超越法规的干预,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保障资产的安全。
(六) 规范民间信用市场管理。
民间信用市场利弊共存, 生命力又很顽强, 所以只能因势利导, 趋利避害, 加强管理, 引导它走上正确道路。为此, 应建立健全全国性及地方性规范民间信贷行为的专门法规, 通过立法使其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让民间信贷公开化, 逐步使民间信用市场由无形转为有形。一般可在县、乡两级综合农贸市场内设立民间信用市场场地, 以便借贷双方供需见面, 并同时办理合同、公证等手续。有关部门重点管好民间信用市场利率, 根据当地资金平均利润率及供求状况, 定期公布利率上限, 打击高利贷剥削活动。另外, 农民从民间信贷中获得的利息收入, 特别是大额利息收入, 与从国家银行、信用社存款或买国库券得到的利息收入一样应照章纳税, 以避免由民间信贷牟取暴利。
三、结束语
农村金融是农村货币与资金的融通, 农村金融部门是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服务的综合性部门。制定政策时, 应站在全局的高度, 协调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利益关系;解决农村经济资金需要与农村金融可能筹集的资金供给之间的平衡问题;解决农村投资规模与国家总规模控制的平衡问题;解决农村金融组织的合理发展问题。
摘要:在现代经贸社会中, 金融好比经济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 在配置有限资源, 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在我国, 农业金融和农村借贷由国家专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民间借贷所组成。
关键词:我国农业,金融政策,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俐贞, 公务员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教程, 研究出版社, 2004
8.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篇八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德国农业改革;品牌发展;农场
一、湖北省农业的发展现状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2006年底,全省总人口605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987万人。耕地面积4803万亩,其中水田占60%,养殖水面1100万亩。湖北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宜种养的动植物品种繁多,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近年来,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等各种财政政策来补助农业的发展。湖北省农业发展较为稳定,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农业总产值全面增长,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二、湖北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农业发展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倾斜,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但是只是趋于小步前进、较为稳定,但不明显,且相对其他地方如黑龙江、福建等还是相对落后。
(一)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
国家投入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地方配套资金一般难以到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和组织引导不力,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抗御自然灾难的能力不强,湖北农业抗风险能力不是很高;农产品的利润率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农业和农村投资环境不乐观,农业内部积累资金包括外来资金流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转化率偏低,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则极为有限;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改革开放步伐缓慢,农村投资融资渠道不多,农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力度弱、数量少,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引导不够,与农业生产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差距仍然较大。
(二)农民素质不高,消费保守,资本流动性不强,农村人力资本不足,科技水平低
由于湖北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未有重大突破,不但是农民素质不高、科技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和分散经营,导致农民收入一直在低位徘徊,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极为有限。随着湖北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其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尤其要依靠一批思想开放的高素质农民与能够发挥其特长及知识技术价值的市场经济环境。但农村大量劳动力(既包括脑力劳动者也包括体力劳动者)大多流向了城市。
(三)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
信息和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走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桥梁与纽带,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是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增值率偏低
湖北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加工增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二是种子、种苗、种畜禽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增加了优良品种的更新难度;三是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四是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当前湖北农业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
(五)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
一是农业合作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治理不规范,影响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二是农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农业合作组织会(社)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
(六)农业土地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
虽然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刺激了每片农地的利用,但耕地的分块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品量少、效益低下,促成了小而全自然经济的自发维持,但不能实现其专业化和规模化。要解决湖北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从解决农村家庭仍然是现时期农业生产主体——数量最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入手。
(七)没有品牌,龙头企业发展融资能力低、信贷较低
湖北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品牌营销较差,高端市场占有率较低:在武汉主要超市经营的数百种上架食品中,湖北本地生产的产品数量较少,在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中,能够进入武汉各大超市的数量也极为有限。品牌创造与创想的能力较弱,缺乏知名农业品牌。而且此前我们品牌意识淡薄,营销观念与方式陈旧。农业经营过于分散,龙头企业带动较弱,标准化生产难推行。
三、德国农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两德统一后,德国对其农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全方位的转型改革:
(一)从微观层面看
原集体或国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以土地私有化为主的彻底改革,产权明晰,经营形式多样。二战后,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1945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面积在10公顷以上的收归国有,100公顷以下的仍为农场主个人私有,实行家庭式经营。此后,在社会主义集体运动中,通过建立小型农业合作社,小社并为大社以及按专业建立各种社会主义农业企业(如种植业生产企业,畜牧业生产企业,园艺生产企业),使实行家庭式经营的约60万个农场主在集体化运动中从独立经营的私有企业改造为全民的大型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LPG)。在1990年,德东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约4700个,但所占有的农用地占全国农用地面积的96%以上,私有土地仅2.5%,其农业公有化程度已相当高了。因此,两德统一后,德国农业改革主要是围绕土地私有化和经营市场化进行的。
1、以“土地归原主”为核心,重新私有化。所谓土地重新私有化是指在农业集体化和建立国营农场过程中被剥夺,无偿或有偿征用的农用土地重新归还土地所有者。
2、允许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组织存在。在合作社成员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相对一家一户的小农场主,风险更小,效益更好的经营形式。主要有综合经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由私人小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或家庭农场、土地规模较大的农业企业。改革的具体办法是:大幅度裁减人员,新的合作社采取土地租赁形式,经土地愿拥有者同意,统一经营;新的合作社成立董事会, 监督委员会和经理层等领导班子,按公司制企业动作。
3、农业经营组织之间可以互相兼并重组。农业经营组织之间可以互相兼并重组,互相间对其土地、农机、厂房、棚舍等资产进行出售,出租不受任何限制,也可以购买或租赁国有土地,使原来均为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国营农场变为现在规模大小不等的多种农业经营组织。
4、大量分流农业从业人员离开农业。大量分流农业从业人员,约有四种情况离开了农业:一是部分人分到钱后退休或提前退休;二是部分人转向城市打工;三是就地创办小企业,小作坊,经营二,三产业;四是部分人成为失业者。
5、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快加工业的结构调整,减少企业数量,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协调工业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平衡,并按德西农业化模式对德东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改造。
(二)从中观层面看
为了帮助广大分散经营的农场主进入农场,德国政府完善了多层次的各类服务机构,使德东农业逐步建立起新的市场机制:
1、农场主的自治组织——农场主联合会在各级议会里有代表的机构,是政府与农场主对话的桥梁。
2、半官方半自治组织——农业管理协会。协会的主要职能:一是负责协调,审批欧盟对德国农场主主要农产品配额的分配与申请。二是监督执行环保,植物分类以及药品,食品,饲料的安全使用。三是对农药,种子,牛奶质量进行检测。四是搞课题研究,推广新品种。
3、非营利机构——农场主社会保险公司。德国政府在对德东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彻底改造以后,相应改革了原成员每月只交定额保险金就可享受一切福利保险,同时按德西办法建立了个人与政府共同分担保险的新机制。组建了农场主社会保险公司,培训了大批管理人员。农场每年向公司提供必要的保险基金,实行政府监控专款专用。公司每年向辖区各农场主发放保费表格,由农场主按表格要求向当地税务,银行,法院等机构交纳个人保费。农场主及从业人员必须参加的保险项目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这类保险在参保后,国家都有相应的补贴;要求雇员必须参加的保险项目有失业保险,自愿参加的有老年人和残疾人保险.此外,各州还制定有农业冰雹和牲畜,病害保险,都是自愿参加的。
4、农业大专院校德国滨根农学院有2000名在校学生,为适应农业改革和农场主的需要,他们也进行了教学改革,相应加强了农业实用技术和管理的教学内容,并增设了应用信息,生物技术与信息,国际农业贸易等一批现代化,国际化农业急需的教学课程,规定学生毕业前必须有到农场,农业管理部门,外国各相关大学实习一年以上的经历。
5、直接为农场主服务的流通贸易组织随着德东地区农业改革的深入,一批连接市场和农场主的流通批发企业应运而生。
(三)从宏观层面上看
德国政府和各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快了职能转变,加强了法制建设和政策配套,从而为德东农业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1、压缩机构,精简人员,转变职能,由原直接的计划管理转为主要制定法律法规实行宏观调控,突出了环保,动植物及食品检测,制定各项标准,重大问题研究等项职能,同时还聘请了一批专家为行政部门的农业顾问。
2、法律保障在具体实施改革之前,有针对性地颁布了多项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或州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改革行为,保障改革有序进行。
3、政策保障与改革相配套,国家和各州还出台一系列政策。如土地政策方面,划分土地和财产时机会平等,私有土地可以继承;农场主及经营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卖,出租土地;要求各农场主和投资经营者,必须正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土地的污染,鼓励少用化肥;在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方面,坚持经营形式和经营规模多样化,确保经营者的自主选择权;在社会保障方面,建立了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财政支持方面,国家对债务的豁免及贷款优惠等。
4、欧盟通过严格的农业政策和规定,在宏观调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随着农业共同市场的建立,在许多重要领域里的农业政策转由欧共体负责制定,包括市场与价格政策,外贸政策及结构政策,各成员国必须遵守,以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市场以及保证向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食品。不仅规范了农场主的行为,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从而也保住了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量。
四、湖北省农业发展的改革建议
(一)抓住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因地制宜
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社这种新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继续保持了原有农业生产社较高的农业组织化程度,过去所具有的科技优势,规模优势和劳动生产率高的优势不仅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得到发扬;大马力,全程化,自动化作业的大型农机具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这些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业有限公司和股份合作社在其数量,土地规模,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小型家庭农场和德西小农场的水平。农场管理机制采用公司制,设立董事,对农场的工作部门细分,如:生产部、物流配送部、销售部、策划部、学习与研究部、财务部等,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就业。公司自己提供保险部门或与其他保险公司签订协议,职工医保。
(二)加强对农产品的宏观调控,政府应该承担必要的改革成本
各部门要尽快建立起一套有机协调的农业生产调控体系,制定出各项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标准,加强检测,确保质量和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大体平衡和价格稳定。德国政府为了保障农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从投资,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债务减免,扶持就业等多方面拿出巨资给予倾斜,从而缓解了农业改革过程的阻力和矛盾。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应学习德国,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调动农民参与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同时对农牧区已经形成的优势产业和项目应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
(三)注意运用法律、法规手段推进农业改革措施和保护农业改革成果
德国在农业改革中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推进改革。通过颁布推行改革的法律法规,增强了重大农业改革的严肃性,有利于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在法律稳定的大环境下,顺利推动改革,有效地防止了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也启示我们,在今后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政府行为。
(四)认真处理好人的问题,尽可能地保护个人的利益
特别是在财产分配和解决大量事业人员问题上,要特别注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各项改革的推进一定要全面考虑农民和社会的承受力,尽量挖掘各行业的就业潜力,开拓新的就业门路,防止单项改革孤军深入引起过大震荡,形成不稳定因素和深化改革的阻力。
(五)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业生产项目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无污染食品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上的销量在逐年增大,价格高,竞争力强,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要在这方面很下功夫,政府要在重点发展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以开发更多的农业经营出口项目,增加农工就业机会,带动农业走向国际市场。
(六)转变教育观念
使人们认识到农业对我国、对湖北省的重要性,引导高校人才为农业发展作贡献,鼓励在农业方面进行创业。
(七)对农民进行培训
提高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改革农场中人员结构。
(八)农业产品品牌化
我省农业品牌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天然优势和市场优势。湖北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年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面积达到1500万亩,先后建立了京山、洪湖、宜城等农业生态县和洪山菜苔、京山桥米、孝感太子米、邓村绿茶等生态生产小区。这为品牌农产品形成及规模扩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湖北省形成了九大特色和九大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了“鱼米之乡”、“果蔬之乡”、“药茶之乡”、“畜牧之乡”的众多美誉。从现实来看,湖北品牌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很大。第一,城市居民对食品的保鲜与安全十分关注。第二,城市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的安全食品的意愿支付水平较高。这为湖北省全面实施“三类食品”的品牌化经营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持和动力源泉。第三,湖北省的禽蛋、食用菌、蜂蜜等产品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东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湖北是我国的科教大省。据有关资料显示,分布在湖北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村部门的农业科研人员、技术干部多达2万余人。这种人才优势及大量科技成果,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品牌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古老的荆楚文化,不乏有传统农业中的优良工艺和各种历史文化的承载。以此为依托,加强创立和扶植具有文化特征的知名品牌,是把本土农产品和优质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重要方式。
(九)利用规模优势,发展规模经济
优势产业带规划的实施和标准化生产为品牌农业发展提供了规模优势。湖北有许多具有自然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以武汉为中心的蜂产品加工基地,以随州为中心的食用菌出口基地,以潜江、洪湖、监利为中心的水产品基地,以宜昌为中心的水果加工出口基地,以恩施为中心的山野菜出口基地等等,发展势头良好,为发挥农业的品牌效益创立了规模优势。继续加快以这些特色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农产品生产以及加工产品的标准化,通过品牌创建来整合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国内外市场之间的各种资源,将为湖北品牌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十)开办私人农场,有效利用闲置土地
私人农场的开办有利于有效利用闲置土地及土地的规模化、有组织利用,提高效率。这一点就针对了土地分散琐碎华,没有竞争优势而提出的,可以改变目前农业土地细碎化和生产经营分散化的不利局面,加大土地合理有效的流转速度,加快扩大适度规模的经营步伐。而且在政府的农政执法体系框架内将农户现有的责任田重组,属于农业资源内部的合理调整和配置,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见效期短,投入小的特点,不像资本投入那样具有长期性和较大的风险性。农场可兼营渔业、种植业、禽类等,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吕志明.农业创品牌要谨防六大误区[J].经济论坛,2001(5).
2、姚正国等.集聚优势 打造品牌[J].江苏农村经济,2007(12).
3、刘惠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发展[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4、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问题、现状、挑战、对策[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2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9.大通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篇九
——大通县加快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张永海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三农”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保障供给、提供休闲,城乡结合、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做大规模,调优结构,提高质量,打响品牌,增加收入”的总体要求,以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水平。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县认真实施省、市日光节能温室建设项目,自2002年起每年以1000栋以上的规模递增,通过连续7年的努力,至2009年底,全县共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2990栋,其中投入蔬菜生产并产生经济效益温室10753栋,占83%,主要栽培黄瓜、番茄、辣椒、西葫芦、双孢菇、平菇和叶菜类蔬菜,设施蔬菜种植面积4936.2亩,年产量39489.6吨,年产值达6318.34万元。通过对全县温室效益调查,年收入4000-6000元的温室(0.5亩)占总数15%,6000-8000元的占总数65%,8000-10000元占15%,最高年纯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二、发展历程
(一)温室结构更趋合理。一是1992年-2002年我县引进修建第一代以水泥立柱加竹竿的简易结构温室,共建成温室792栋(0.5亩/栋),建设资金主要以农户自筹和农业信贷资金(每栋1000元贴息贷款)构成,国家没有专项资金补助,因而发展缓慢。二 是2003年-2004年,我县在桥头、景阳、朔北、塔尔、新庄等地开始推广应用无立柱新型磷镁(或水泥)材料为骨架的日光温室(简称第二代),这种温室具有耐腐蚀和耐高温、高湿的特点,温室操作空间大、前屋面透光强、利于作物生长等优点受到广大菜农的欢迎并在全县得到迅速推广。但是第二代温室骨架由专业生产企业提供,并且安装技术要求严、标准高,农户在自行安装过程中达不到规定技术标准,因此抵御暴雨、大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有许多温室出现了垮塌及骨架断裂现象。另外,温室建设成本达到6500元左右(按03年物价水平),农户自筹部分的资金比例较高,银行贷款难,挫伤了广大农户的积极性。三是2005年-2007年,大通县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了适合本县实际的第三代日光节能温室,即钢架加竹竿加新型材料后屋面结构,同时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棚材料、统一拱架模型、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安排,全县日光节能温室发展逐步进入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轨道。四是2008年,全县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了双新公路沿线无公害设施蔬菜产业带。当年整合各级财政补助资金2564.5万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2052.5万元(财政预算资金110万元,县财政信贷资金1874.5万元,县财政追加资金68万元),在双新公路沿线集中连片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560栋(其中,高标准温室40栋),使双新公路沿线日光节能温室规模达到3000栋,初步形成了大通县千亩日光节能温室无公害蔬菜产业带,重点培育千栋黄瓜(北段)、百亩双孢菇(中部),辣椒和番茄(南段)三个规模化、产业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先后为项目村解决了水电路 等配套设施,使全县设施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五是2009年,大通县以提高日光节能温室深冬季节精细蔬菜生产能力为目标,借鉴山东、宁夏等地区发展经验,结合本县实际,设计出大通县冬暖式日光温室(简称第四代)。重点从墙体厚度、棚形结构、后屋面保温、半地下式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累计投资7926万元,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600栋,其中高标准温室700栋。同时,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设施农业招商引资办法,着力建设丰源、佳兴、同创、神农果品、富民、兴康等7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成功种植了辣椒、黄瓜、油桃、樱桃番茄、草莓、西甜瓜等深冬精细果蔬。经测定,新建的大通冬暖式日光温室较原有温室最低温度平均高3-4℃,结束了我县在深冬季节不能生产精细蔬菜的历史。
(二)发展及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一是2003年-2007年温室主要以村为单位进行建设,一家一户自主经营,点多面广、建设难度较大,发展速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二是2008年,我县调整日光节能温室建设思路,以打造双新公路沿线千亩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为抓手,在新庄、塔尔、桥头等乡镇的12各村建设第三代日光温室1560栋。在动员农户独立建设和经营的基础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生产大户参与日光节能温室建设,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但因建设地区相对集中,部分村温室建设数量过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棚进度和生产能力。三是2009年,我县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扶持协合、农户自建、招商引资等措施,进一步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先 后引进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大通丰源、同创、佳兴、神农油桃等4户设施农牧业企业,总投资达5420万元(企业投资3608万元)。同时,鼓励专业合作社兴建设施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建成大通馨缘(原富民)、兴康、汇源等3家设施农业示范园,总投资1242万元(合作社投资629.4万元)。这些园区的建成,为全县设施农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基本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农户共同获利的目标,为把大通建成西宁市的“菜篮子基地”奠定了基础。
(三)市场营销体系不断完善。一是2003年至2008年期间,我县设施农业发展迅猛,蔬菜产量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销售难的问题,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我县主要从农民经纪人培养、扩建蔬菜批发市场、培育蔬菜销售大户、积极拓宽外销渠道等入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蔬菜销售,尤其在露天蔬菜销售方面作用较为显著,但仍然以一家一户分散销售为主,压级压价、卖难问题时常出现。二是自2009年起,大通县设施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蔬菜销售问题进一步凸现,县委、县政府将蔬菜营销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宣传,发展订单蔬菜,树立“老爷山”蔬菜品牌。双新公路沿线万亩日光节能温室无公害蔬菜产业带规模效益日益突显,20余户营销专业户长年从事蔬菜营销工作,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业带蔬菜销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大通蔬菜销售方案”,补贴购臵蔬菜配送车10辆,统一宣传标识;组建大通县同益蔬菜销售协会,印制具有大通特色的蔬菜包装箱;争取 专项资金300万元建设大通蔬菜配送中心,发展订单蔬菜,全力打造“老爷山”蔬菜品牌,招商兴建占地68亩的海发农贸市场,蔬菜销售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四)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2004年以前,各级政府虽然将“菜篮子”工程纳入工作日程,但受资金等问题的制约,扶持力度不大。因此,各地以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为重点,建设资金均由省上补助,补助标准为每栋2000元(0.5亩/栋),温室建设以业务部门自主实施为主。二是2004年-2007年,温室建设任务逐步加大,我县整合省、市温室建设补助资金,补助标准达到每栋4000元(0.5亩/栋),但与温室建设成本相比较,补助资金比例仍然过小,农户自筹困难,加之水电路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设施农业发展缓慢,效益不明显。三是2008年,为确保双新公路沿线千亩日光节能温室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建设,县上配套1800余万元,保证了温室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解决了部分温室基地生产用水问题,80%的温室当年投入生产见效,双新公路沿线温室规模达到了3000栋,新庄千栋黄瓜基地规模效应突显,设施农业在“农业增益,农民增收”方面作用显著。四是2009年,就如何做大做强大通设施农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多次赴宁夏、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在借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市三农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若干意见》,《大通县设施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加大了政府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一个长期增收致富的途径和渠道,为企业提供一个自我发展和带 动农户致富的双赢阵地。通过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大通冬暖式日光温室建设补助标准增加到每栋10000元(0.5亩/栋),并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大通设施农业建设和发挥效益提供了强有力地保证。
三、主要做法
(一)思想和认识高度统一,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大通县设施农业建设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农牧局、乡镇书记、乡镇长成为第一责任人,项目实施单位抽调专人包片联点抓落实,督促指导园区(基地)建设。各级领导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督查督办,并及时召开专题会、协调会,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了工作落实。县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调研工作,广泛采纳各方意见,为发展设施农业出谋划策;政府网、广电局、宣传部、新华社青海分社、青海日报、西宁晚报等省内外媒体纷纷聚焦大通设施农业,及时宣传报道,极大的促进了全县人民做大做强设施农业的决心和信心。在此基础上,全县各部门相互支持、配合,共同推动设施农业工作。自2009年起县水务局争取行业资金800万元,解决了佳兴基地、丰源基地机井、蓄水池、滴灌等水利配套工程;县交通局在全面完成园区道路配套工程规划的基础上,为黄西村富民基地实施道路配套,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设施农业建设做贡献。
(二)拓宽设施农业融资渠道,加快设施农业园区建设。我县在扶持农户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上,借鉴山东寿光、宁夏中卫 等设施农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立足县情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设施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投资多元化。2009年丰源、佳兴、神农油桃、富民、兴康等5个农业企业参与设施农业园区建设,兴建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500栋,企业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信贷部门扶持园区发展资金900万元,加快了温室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园区化建设进展,解决资金投入困难的问题。
(三)立足实际,加快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温室建设科技含量。根据我县气候条件,2009年,在充分借鉴山东寿光日光节能温室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以防低温、抗暴风、大雪、暴雨和以深冬季节精细蔬菜生产为目标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出具有大通特色的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建造结构,进行统一建设。建设过程中主抓了以下重点工作。一是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园区建设土地委托测绘机构进行精确测量,对园区内部分通信、电线等杆位进行移位,为设施农业整体规划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二是水、电及时配套,解决了生产所需。根据各温室基地建设进度,及时完成了水、电的配套,解决了建棚和生产中的实际需求。三是加快现代机械的示范推广应用,促进了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温室墙体机械碾压,微耕机、机械自动卷帘机、智能变频水泵等应用,既节约了劳动力和成本,又提高了温室生产效益。四是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种植技能。聘请山东寿光、甘肃红古、宁夏中卫等技术员和县蔬菜站技术人员共同入驻园区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四)以效益为目标狠抓生产和营销工作。根据温室建设进 度和蔬菜生长特性,以冬春季节精细蔬菜生产为主,早准备、早安排,扣棚后及时投入生产,做到了边建设边扣棚边投入生产,所建温室全部当年见效。同时,狠抓营销工作,一方面积极探索“农超农市”对接,蔬菜直销或配送模式,采取政府补贴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购臵蔬菜直销车,实行一站式销售,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切实保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另外,组建了大通县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统一印制蔬菜包装箱,重点打造“老爷山”蔬菜品牌,提高大通蔬菜知名度和市场供给率。
(五)加快土地流转,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我县结合“三线一带”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和温室建设计划,借鉴并完善土地流转模式,在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由县农牧局积极协调,乡(镇)政府具体负责组建镇、村土地流转合作社,2009年共组建土地流转合作社4个,以租赁的方式集中流转土地1500亩,保证了设施农业建设用地。
四、日光节能温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蔬菜交易市场、产地保鲜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虽然建成了海发农贸市场、青铝生活区农贸市场、城关镇农贸市场、中心市场等蔬菜交易市场和部分社区蔬菜销售店和国良、城关清真肉食品公司等保鲜库,但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蔬菜产业需要,尤其是产地交易市场、保鲜库缺乏,严重制约着蔬菜的流通。二是蔬菜流通渠道不畅,销售环节相对单。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缺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地方特色不明显,大通 蔬菜知名度不高,“老爷山”蔬菜商标使用较少,商标的市场价值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同时,绿色蔬菜的认证步伐缓慢,具有本地特色品质的蔬菜附加值没有体现。四是设施农业发展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自产自销的种植模式难以形成合力,市场风险较大,农户独立生产积极性不高。五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较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力度。示范区效益的发挥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蔬菜品质和数量上,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精心投入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成立大通设施农业园区技术专家组,为园区发展和生产做好定位;强化县乡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培训,让其成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主力军;集中县域内各种培训资源,为园区培育蔬菜产业技术工人和园区管理、市场营销人才,提高园区科技含量和市场应变能力;聘请山东寿光、宁夏中卫、甘肃红古等蔬菜产地农民技术员入驻设施蔬菜园区,常年手把手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当地农民群众种植水平。二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县上将科技项目资金重点安排在设施农业园区,加快成果转化进程,进而促进园区科技生产水平。三是加大干部群众到设施农业发达地区学习规模,开阔眼界,更新观念,为今后大通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理清思路。
(二)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园区档次。根据《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精神和省、市上级部门安排部署,我县抓住有利时机,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努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设施蔬菜为主导产业,走生态循环农业的路子。不断提升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努力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三)加强宣传,提高大通设施农业和“老爷山”牌蔬菜知名度。品牌效应和社会的了解认可是促进一个地区、一个产品快速发展的无形广告。近年来,大通设施蔬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黄瓜、鸡腿葱、甘蓝、菜瓜、西芹等已在西宁市场小有名气,甘蓝、菜瓜等4个品种已认定为无公害蔬菜,“老爷山”蔬菜商标已注册多年,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宣传和永久性标识牌,人们对大通无公害蔬菜了解不多,品牌知名度不高。因此,我们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统一打造“老爷山”蔬菜品牌,制定大型宣传牌和园区基地标识牌,媒体宣传报道,全力打造大通“老爷山”无公害蔬菜品牌,尽快提高“大通蔬菜”的知名度,(四)突破难点,全力做好蔬菜营销工作。一是强化监管,确保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因此,在生产上最有效的监管措施就是上市前检测和市场准入。作为蔬菜生产基地县,做好蔬菜安全检测是拓宽销路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做好农产品检测工作,确保蔬菜品质。二是发挥好营销专业队伍建设,全面拓宽和推介大通蔬菜,探索“农超农市”对接运行模式,搭建长期供需平台。三是管好用好即 将建成的大通佳青果蔬配送中心,发展订单蔬菜,加快产品流通。
【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推荐阅读:
农业高质量发展措施10-18
“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助推石门现代农业发展09-20
休闲农业发展成效及建议论文09-11
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11-08
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自查工作总结08-09
丰城市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09-01
完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的建议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