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研年终汇报(共14篇)
1.小学校本教研年终汇报 篇一
石河小学校本教研汇报材料
---侯爱玲
石河小学,学校占地12.9亩,建筑面积1857平方米。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8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县级以上教学能手3人;在校生142人,1-6年级单轨教学,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市直小学。学校有多功能教室一个,远教接收室一个,40台电脑,达到了校园网络资源共享,图书室一个,藏书3982册,生均15册,设备设施基本上达到了要求。
自从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首先开足开齐了所有的学科,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体,让每一位学生平等参与.经过四年的努力,纵观我校现在的教学现状: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已摆脱了师道尊严的束缚,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教师地位正在从居高临下走向了平等中的首席转化,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教师的教学越来越关注师生的双边互动,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中获取新知。根据本校的实际,我们狠抓校本教研工作。下面我就将我校的教研开展情况给大家做一汇报.一、落实制度加强管理
为了加强教研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保证我校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根据本校实际成立了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和综合教研组。学初根据学校总体工作安排,讨论制定本期教研工作计划、在教研组会议上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详细安排本学期教研活动。必要的规章制度也是顺利开展教研工作的有力保证。本学期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建立健全了有关教研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学常规考核细则”、“ 教研组考核奖励办法”、“教学常规制度”、“教研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章可循,得到了制度上的保证。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教研深入持久地开展,本学期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学习,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网络系统全天候开放,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具体做法
一、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目标。为此,由我校校长郭云花对《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和《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十五条》作专题讲座,要求所有教师写出听后感,并结合自己所代科目看自己如何上好每一节课。
二、以教研活动为依托,展开校本教研。
1、学校每个学期组织了二次大规模的,全校性的听评课活动,课后由执教教师说课、全体教师评课,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总结的形式,有力的推动了我校的课堂教学。程序:①教师认真准备②教研组交流定案③由主讲教师主讲④教研组认真评课⑤主讲教师写出教后感⑥听课教师写听课体会
2、每学期至少组织4次专题研讨。
为了使我校的课题研究能深入开展,校长亲自参与到课题组,指导课题组开展好课题研究活动。程序:①收集问题②确定专题:语文组《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数学组《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综合组《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提高学生的素质》③自己搜集资料④专题学习,资料收集好了接着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教师围在一起,互相交流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寻求一定的理论依据。⑤研究主题与目标进行整合设计教案⑥走进课堂⑦研讨反思⑧写出自己的成果
3、互助成长,结对子提高
学校十分重视结对帮扶活动,制订了同伴互助的具体方案,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促进年青教师迅速成长和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我们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与薄弱点进行组合成立互助小组,共同提高。如教学经验方面的问题有经验足的老教师、理念新的骨干老师帮青年教师;课件的制作、网络的使用由青年教师帮老教师。我们老师虚心学习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我校的老教师也开始摸索课件,使用关盘教学。为提高青年教师李彦如我校对进行讲课——评课——修案——讲课——评课环节使此老师迅速成长。
4、检查落实,常规检查每学期至少两次随时提出改进促使以便教师提高。
三、、根据校长的要求全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为此由教导主任作了一次有关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讲座,并且亲自使用自己制作的课件讲课,教师听后深有感触,自己决心制作和运用课件上课,我们的第二次公开课教师全部尝试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50多岁的赵梁雪琴,苏桐兰,赵立新,范香棠,杨丽华等老师为了上好这节课自己星期天练习操作,听了以后我深受感动。仅仅是尝试阶段我们的老师有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水平,我相信坚持下去我们教师的课也可制成光盘推广,名教师就在我们身边。
四、推行自我反思,实现自我成长。
我们把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要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失误之处、反思机智之处,反思学生的不同见解、反思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反思今后的教学改革等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教后记,我们每节课后都进行反思。
五、向外界学习,获取营养。
1、要求教师全员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2、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积极争取各级培训,并纳入考核,于是我校每遇到外出学习的机会那个老师都不想错过。现我校张晓红,赵春爱,张旭华3为教师成为市级能手,郭云花,穆冠芬2名教师成为地级,还有郭云花名教师成为省级教学能手,赵春爱和张旭华个教师教师取得县“市级带头人”的荣誉,侯爱玲和张旭华2名教师获得”中青年教师赛讲”一等奖的荣誉,张旭华老师获得晋中地区青年教师大奖赛二等奖,并且在全市作专题讲座.通过多种形式有力的推动了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孟晓娟是个刚毕业的教师,去年9月来我们学校参加工作后,任一年级语文教师并兼任班主任,刚开始两个月,家长们纷纷找来学校要求调换教师,经过我们的再三劝说,年轻人
有资本,只是经验少些,给他个舞台,让她锻炼,我们再进行培养辅导,一定能行的.之后,我们重点培养,由教师能手,学科带头人,赛讲一等奖获得者---张旭华专门辅导,本学期初,学校由筹集资金先后两次派出前去地区和省里学习,经过一年的锻炼,她所代的成绩语文均分95.6分及格率100优秀率100,这样得到了家长们认可.我校培养年轻教师可谓神速.存在问题
以上是我校的校本教研情况,我们始终本着“求真务实”思想,踏踏实实,走自己的教研教改之路。虽然如此,但在教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的教研意识还有待加强,没有形成自主教研、自发的行为;工作还依靠逼着做;
2、学校的教研工作不够系统,没有长远的计划和安排,教研工作只是星星点点的;
3、教师的教研成果太少;
4.没有开发出校本教材。
今后打算
校本教研工作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把校本教研工作开展下去,1、对校本教研工作做一长远规划和安排,分阶段实施与完成;
2、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教师尝到教研中的快乐与幸福;
3、在激励机制上对教研工作加大奖惩。
石河小学
2010-6-20
2.小学校本教研年终汇报 篇二
关键词:农村学校,名师录像,校本教研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各校对校本教研都越来越重视。不论城市农村,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了校本教研,主要的形式是上校内公开课。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许多农村学校都觉得这样的校内公开课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不大。
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水平杰出的教师较少,大家水平差不多,听来听去也听不出什么“花头”,用农村的俗语来说,就是“萝卜炒萝卜还是萝卜”;二是很难请到专家来指导, 一方面专家数量有限,这么多学校很难都照顾过来,另一方面许多农村学校也经费有限,如果要专家经常参与,经费上不允许。
现在虽然实行的城乡教育共同体,但城区学校的教师也不可能都参与到农村学校每周的校本研究中来,毕竟城区学校的教师也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所以要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一方面是要“请进来”,但更重要的是“自力更生”,靠自己。
学校通过网上购买账号,得到了数百个各学科的名师课堂录像,拜“名师录像课”为师,采用“对照课”“摹课”“专项研究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常规武器———名师对照课
所谓的名师对照课就是教师在学校提供的“名师录像课”范围内,选一堂课,事先不看名师的录像课,教师上完课后,再看名师的录像,将自己的课与名师的课进行比较,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如,一教师选了数学特级教师钱金铎执教过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事先没看钱老师的录像,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上了一堂较为成功的课。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是: “为了不过分逊色于钱老师,我在备课时充分借鉴了别人的经验, 广泛收集材料,对每一个环节设计出具体方案,确保万无一失。”这样的课,如果不是通过名师对照课的形式,我们已经发现不了多少问题,评课也评不出什么东西,这样的校本教研对教师的帮助也就不大。
但通过名师对照课的形式,就能发现很多问题。这位教师自己也说:“可就是这设计大同小异的两节课,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上出来的效果却完全不同,特别是在细节的处理上,明显存在着差别。”她通过“新课教学设计的对比、意外事件处理的对比、练习设计的对比、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对比、教师教态和语言的对比、总体情况的对比”六大方面的对比,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改进的方向,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为什么名师对照课这种校本教研形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究其原因,学习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普通的校本教研知识是从人传递到人,名师对照课这种教研形式知识是从物(名师录像)传递到人。如下图:
名师对照课形式的校本教研,相当于每次校本教研都有名师、特级教师参与,效果当然不一样。
二、新手武器———摹课
摹课的“摹”,是临摹的意思。所谓的摹课,就是教师选取一堂名师录像课或一堂课的一个片段,不上课,而是把名师所讲的话, 包括语气、语调、教态等完全模仿出来,就像临字帖一样,把名师的上课情况完全再现出来。我们常说,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特别是课堂教学语言的语气、语调、教态等方面是一门艺术,众所周知,学习艺术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或者是音乐。一般教师对这方面的掌握是通过一次次的听课、上课,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慢慢地形成的,现在我们通过“摹课”这种形式,进行专题式的训练,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说名师对课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全面提高,那摹课就是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语气、语调、语速、教态等表面的外在的东西。通过摹课,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教态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快速的提高。摹课一般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背课。就是把某一堂名师录像课(或片段)中教师的语言背出来;第二步,在完全把名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背出来的基础上,模仿名师的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模仿名师的教态。
一开始,教师觉得要把课“背”出来很难,又要模仿语气、语调等,感觉很不好意思,但通过实实在在的摹课后,他们发现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如,一教师选取了特级教师窦桂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录像进行摹课,通过多次的背诵、模仿,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教态等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深有感触地写了一篇论文《如何让课堂教学语言通“电”带“磁”》。又如,一教师选取了特级教师崔云宏执教的《一夜工作》来进行摹课,通过反复的练习,克服了不好意思等心理,终于把课讲得惟妙惟肖。她深有感触地说:“教师肢体僵硬,缺乏热情,难以感染学生。要激发学生的感情,教师自己必须是热情洋溢的。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就是本人却经常没有做到这点。学生在‘冷空气’的包围中,又怎能‘热情似火’呢?”
三、进阶武器———专项研究课
一些业务成熟的骨干教师可以进行利用名师录像的教研形式———专项研究课。所谓的专项研究课就是教师利用名师录像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一专项问题进行研究。如,对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研究,就可以通过检索若干个名师录像,把这些录像中的课堂导入进行研究,归纳整理,得出共性,总结出规律方法。
有位哲人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就是分解。要把各项课堂教学知识总结出来,必须先把课堂教学知识进行分解。通过请教专家和查阅有关文献我们把课堂教学知识分成三大块:课堂教学设计所需的知识、课堂生成时所需的知识、课堂语言所需知识,在这三大块的基础上再进行细分。具体如下图:
当然,课堂教学知识还可以细分下去,但也不宜分解过细,分解得过细反而对知识显化产生干扰。所以我们经过实践,最终把课堂教学知识分解成图中所示的这十二个细目。
在进行专项研究课时,我们采取了以下两个策略:
1.兴趣导向
所谓兴趣导向,就是在课堂教学专项知识总结归纳时,哪一位或几位教师对哪项知识比较有兴趣,就让这一位或几位教师完成这项知识的总结归纳。这样做,教师能愉快地完成专项知识的总结归纳,并有较高的质量。
2.弱点导向
所谓弱点导向,就是在课堂教学专项知识总结归纳时,哪一位或几位教师对哪项知识在课堂教学时表现得比较薄弱,就让这一位或几位教师完成这项知识的总结归纳。知识总结归纳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这样让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一方面教师会比较有动力,另一方面能较快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浅谈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 篇三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以校为本”的价值要求日渐明确,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工作得到普遍的重视。所谓校本教研是指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的发展为需要,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目的教学研究制度。
二、农村小学为什么要寻求自己校本教研模式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不仅要让农村的孩子受到教育,而且要让他们也享受优质教育,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在教育工作者身上,落在广大农村教师的身上。然而农村小学课改現状是:
1、观念陈旧。对新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改持观望态度。
2、资源短缺。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改设想也是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的。
3、设施落后。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教师的管理方式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作支撑。但是,目前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教师即便有好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也无法有效地组织和落实。
4、评价制度落后。考试评价与课改的要求不统一,评价标准仍然沿袭以前的标准。
基于以上四点,我们农村小学只有寻求具有农村小学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探讨四种教研方式
我校属于农村小学,满足农村上学各项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的校本教研模式才是行之有效的呢?结合我校开展的校本教研的情况,我思考了以下四种方式校本教研方式。
1、专业引领的教研方式。专业引领的教研方式不能少,它主要是指各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学研研究的直接或间接地指导。专业引领可以帮助教师的形成正确的人生和职业价值观,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快速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教学效果。专业引领的主要形式,可以听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观摩教学录像、教学现场指导、参加片区教研活动以及自我学习引领等。的确,由于地理条件和学校档次的局限,农村学校的教师教育培训的机会比城市学校教师少很多,但专业引领的教研方式不能不搞,而且专业引领是农村小学的教师们十分渴望的,校本教研就是要创造这种学习的机会。不能听到专家现场的学术报告,我们可以广泛地收集教育杂志上、教育专著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一起来学习讨论和实践:没有优质课教学录像,我们可以观摩校内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深入挖掘内在资源……。在不久的将来,我区即将实施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旨在解决西部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办学条件差、教师培训不够不水平不高等问题。有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方式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2、集体研讨备课式教研。集体研讨备课式教研是由三步进行:第一步:任课教师提出研讨课的课题,自己首先设计出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案:第二步:任课教师在教研组上进行说课;第三步:教研组的老师们在听取说课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展开讨论,提出意见,围绕本课题寻找到的相关资料,共同修定完成教案。第四步:任课教师进行按照修定的教案上课:第五步:教研组对课例进行点评,共同分享得与失,进一步完善课案。通过一堂课的教研,带动老师们以后的教学活动。
3、问题讨论式教研。问题讨论式教研是指教研组的成员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提出来,可以教育某个特殊孩子时遇到的困难,也可以是道难题,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些感受……,主要是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围绕这些“热点”话题,每次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此种教研活动适用于教师不易理解或存在争议的问题的澄清,或是对教学最优化的讨论。通过问题讨论式教研,不仅有问题的教师可以得参与的解决方法,而且其他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借鉴,吸取一些经验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少走弯路,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另外,通过问题讨论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加深同志之间的感情。
4、主题探讨式教研。主题探讨式教研是指每期提出一个主题,如:“在课堂上如何如何运用自主学习方式”;“数学课上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如何在课堂上让孩子得到成功的感受”;“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准确评价学生” ……,这些主题实际上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教研组长可以先让大家听一听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可以听一听这些优秀教师是怎么做,再让大家相互交流,通过对一个主题的探讨,教师们加深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又收集与交流了许多信息与资料,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
4.中圈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篇四
(2015年度﹚
我校教师自参加第五周期继续教育以来,全体教师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学习,学校以教研组为核心开展了丰富多彩校本教研活动。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我校的教师在本年度的学习中业务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校本年度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 健全组织、规范管理,做好研修常规管理工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为学科负责人的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校本研修活动方案,明确了每一个人员的管理职责。学校定期对教师个人和教研组进行考核评比,评选出优秀研修组和校本研修先进个人。
二、以课题研究为主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我校于2014年9月份的两个课题被批准为区级科研课题以来,我们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课题领导小组,实施方案等,查阅了大量课题相关的资料,并在不断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使得两个课题在今年上半年顺利的完成了阶段中期检查。
三、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工作方案。
五、合理开发特色校本教材,自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以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并选取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校本教材,一、二年级学习《应急避险》,三、四、五年级开展学习《古诗词诵读》。并从课时上给予保证,每周一节校本课程课,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应急避险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古诗文配画”等比赛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七、加强教师学习,形式多样,提升教师素养
5.校本教研汇报材料 篇五
扎实推进 全面提高校本教研水平
——五大连池市和平中心校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研究的活动,即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研究推广和成果转化,以达到改善课堂生态、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近年来,我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努力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我校校本教研的一些体会与做法,向各位领导及同仁做一简要的汇报。
一、加强领导,完善校本教研的组织制度建设。
为了切实将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结合全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分校校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组建了八个校本教研小区,构建起了信息畅通的校本教研网络。我们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采纳基层领导、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做到领会实质,挖掘内涵,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并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时行定位,确定出校本教研主题,出台校本教研管理组织制度和实施方案。在管理工作中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共建,双向并举,突出实效。
二、学习借鉴,强化校本教研的素质能力培养。
在准确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和重点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着沿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1、深化学习活动,提升教研素养。我们先后组织全镇教师认真学习了课程论、教学论和国家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校本研究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还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张向奎的《教育心理学》、马云明的《课程与教学论》,引导教师研究卢威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名著以及肖川、魏书生、窦桂梅、朱永新等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把每
互补与整合,借助集体备课这一载体,由同年段的多名教师上同一课题的课,让教师体验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和不同教学风格所带来的不同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在比较中由教学程序的“执行者”向教学“研究者”转变,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
3、集体备课。反思以往的备课状况,我们逗留在三个误区:一是重“形式”轻“实效;二是重“教法”轻“学法”;三是重“预案实现”轻“教学生成”。这样的备课形式显然难以适应当前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校成立了中心教研组,建立了两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备课中通过对典型课例的分析,备课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畅谈个人见解,博采众长,形成“共案”,然后再根据教师自身和班生特点做增减,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体现了同伴互助、优势互补,提高了备课质量,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求教师,课后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以书面形式形成“教后案”。
四、课题研究,深化校本教研的内涵发展。
1、科学筹划,专家引领。我校利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良好背景,规范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根据学校发展所急需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选择科研课题,制定科研培训计划,边研边训,即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通过网络下观看专家讲座录象,聘请五市二中校长杨林同志来我校做学洋思、促教改专题讲座,结合小教部教研员的以课代训及时捕捉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准确把握研究方向,促进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2、广泛参与,探索吸纳。挖掘学校教育研究资源,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我校的省级子课题《教师心理危机对中小学生影响的研究》已通过省级验收,黑河市“十一五”课题《乡镇学校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和《分层异步导学的研究》正处于研究阶段。通过对课题的听、说、议、评等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与研究的平台,为教师在校本教研和教育创新上增添了强劲动力,找到了新的途径。
3、成果共享,拓展领域。学校借助课题研究阶段总结,积极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通过课题研究的教案、典型课例、实验反思和行动研究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以报告、讲座、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推广研究经验,发挥课题研究辐射功能,以达到资源共享,从而激发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科研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构建、再造与批判能力,使教师在评价、思考状态下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
2、矫正反思过程中的不良倾向。教学反思是随课改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行为,教师在理解执行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常常出现重数量轻质量、没有触及课堂实情、没有深刻内心体会、泛泛而谈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定期查阅、调研教师的教学反思手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不同层面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调教师要以自身的真实体会作为反思素材,以课堂有效教学为目标开展反思。为鼓励、表扬典型教师,我校定期在每次常规检查中把好的教学反思汇编成册,以供交流和分享。
3、加大执行与行为跟进力度。针对教学反思中凸显出来的有深度、有价值的观点,无论是个体的,还是普遍性的,一经印证认可,便将其列为校本教研的热点问题,引发争辩,达成共识,一旦意见统一就形成我校业务常规要求,敦促落实整改。为强化跟进执行力度,学校还组织各教研组做好跟进执行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树立典型,推介经验。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由于我校注重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使教师队伍得到迅速成长,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年稳步提高,办学特色得到了不断增强。现拥有地级骨干教师8名,区级评优课、研究课4节,先后有80余篇论文、案例赢得了黑河市级以上奖励,有四节录像课荣获市级一、二等奖,中心校还被评为市教科研先进集体,中心小学被评为市一类学校,五名老师被评为黑河市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几年来通过校本教研所形成的各类儿童作品,如:绘画、剪纸、手工等作品达3000余件,在2007年迎国检时,受到国家督学于芳同志的高度评价。
6.镇初中校本教研情况汇报 篇六
自我镇教研中心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对各校的校本教研和单元检测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落实,现将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管理,确保校本教研的有序进行。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主体,我镇各校首先都建立健全了教研教改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研教改领导小组和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齐抓共管。
1、建立校本教研研讨制度。各校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每周六或其它时间为校本教研活动日,开展形式朴实、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学科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从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到教学反思与交流等内容,不搞花架子,实事求是,面对现实,真正做到以校为本,真正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与所教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新理念指导教学,并在教师之间共同备课、相互听课、集体评课,加强互动与研讨。活动时,中心发言人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介绍教学设想,其他同头课教师不断讨论补充,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共同教研、同伴互动的作用,利用校本资源,解决校本问题。
3、认真开展好“三个一”活动,即每学期组织好一次学科活动,上好一次示范课,写好一份教学案例。学期结束对各教研组的工作进行评价,完善活动记录,确保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二、深入探究,提高“校本教研”的工作实效。
1、分组协作互动研讨
各教研组长在组织学校教研活动的同时,制定计划,深入到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教导处重视的是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听课、交流、研讨。
2、以点带面优势共享抓各教研组的研讨与交流,使课改实验以点带面、优势共享。教研组教研主要解决如何把更新了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问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研任务。我们在教研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抓研究课、公开课,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改变课堂教学面貌。
3、、撰写教育故事,积累经验我镇二初中教师每两周交一次教育故事(或教育反思),采用活页的形式,由值周领导进行批阅,评选出优秀的文章,供经验交流使用。其它各校也都规定了一定数量的教育反思或教育故事。
三、教学单元检测情况
单元检测是全面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统一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我镇各初中为把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纵深,都积极落实培训中心的单元检测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单元检测能树立教师对教育教学质量反思的意识,通过单元反馈和作业批改掌握每单元的目标达成度,及时补救,夯实基础。各学校各任课教师分工协作,负责出单元检测试卷,由学校统一印制,教师掌握时间进行检测,在课本上未过关的知识点旁做记号,以便被检测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准备复检。检测完毕后,任课老师分析检测结果,给合格率最高的班级加分,给合格率低的班级分析原因,敦促课任老师拿出整改、补救措施,并建立培优补差档案限期达标。
检测题目,以课本为依据,不超过例题和书上练习题的难度,既确保教学质量,又保护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年级组长参与,组织、管理、监督。在我镇教研中心到各校调研的过程中,各个学校都建立了单元检测试题档案,没有弄虚作假的现象。总之,我镇各校都能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真正使校本教研工作在学校能落到实处,并开花、结果。
XX镇教研中心
7.小学校本教研年终汇报 篇七
一、教师参与主体意识较差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而在某些学校校本教研成为个别骨干教师或年轻教师的“专利”,部分教师游离于校本教研之外,群体性的合作研究共同体没有形成。有的老师认为搞教研是年轻人或骨干教师的事,自己只要把课教好就行了。因此,如何在校本教研的理念下,激发教师主体精神、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群体互动的实效成为校本教研的又一重要课题。
二、教研形式陈旧
教研活动只停留在听课评课、讨论改进教研组的常规活动上。教研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听课→说课→评课”,但这种“听课→说课→评课”的教研模式强调的是一堂课或一节内容的教学问题,评课也只局限于对教学行为的评价上,没能追溯到内隐的教学理念。而下一次教研活动可能又是另外一堂课了,起不到教研课应该达到的“诊断”、“分析病理”、“开出处方”的作用,这样的活动既没有教研的主题,也没有系统的安排,教研活动的安排随意性较大,显然不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教研缺乏专家指导
目前在不少农村学校的教研中常常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教研部门很少到校进行现场指导,教师能与校外专家直接沟通的机会很少。有些小学的老师对校本教研开展的步骤、方法、途径,形成的成果等套路还很迷茫,有的老师认为校本教研就是开研讨会,你一言,我一语,热热闹闹,没有明确的结论。
四、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学段差异明显
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特别是山区和偏远乡村学校,由于生源有限,一个年级往往只有一个教学班,教师配备紧张,同一年级和学科教师之间缺乏同伴互助,这就使得学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缺少了针对性和可比性,导致活动的实效性不强。再者,我们看到的教研活动,大多是高年级的老师的,低年级的老师教研明显薄弱,这样不利于整体教研水平的提高。因此缩小城乡的差异和学段之间的差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才能使小学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更有效。
(一)课例研究
学校应重视常态课的课例研究。以小学级组为单位先进行单元备课,中心发言人对整个单元的课文进行教材分析,明确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选取重点课文展开进一步研讨。执教教师对所选课文进行深入地钻研,搜集有关资料,撰写教学设计。执教后,级组内进行评课,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讨论、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执教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笔者主要研究了八个乡镇十六所小学教师的课。颖阳镇盛老师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精美的课件,将人与景、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置身于送别的场景中,让学生自己读、悟,归纳和总结;库庄乡姚艳芳老师的《与诗同行》一课,采用擂台赛的形式,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必答题、抢答题、填空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课题研究
很多学校进行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常常困惑于找不到一种能落到实处的方法,领导头疼、难做,教师反感、应付,教研活动有名无实,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小课题研究是比较可行的一种科研方法。
(三)专家引领
尽管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的,但它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参与和引领,否则,校本教研的研究很难有大的提升,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专家的引领就显得非常重要。主要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谈话、进行现场指导、教学示范、课题引领等形式指导小学语文教师的教研。
(四)网络互动
为了提高研讨的互动性,可以利用QQ群。老师们在群上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现象,充分发表意见和展开讨论,问题、困惑及时得到解答。更重要的是,在听完课后,可以充分展开评课。除此,教师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博客的作用,把研究课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公开发表。老师们听完课后以跟贴的形式发表评课意见。只要在网络环境下,老师们可以三言两语,可以随时提交意见,可以随时补充意见,可以随时借鉴别人的经验,这样的评课方式更加人性化,受到了广大老师的欢迎。跨越时空的网络下的教研模式促使教研活动的参与面更广,参与积极性更高,教研活动更富有效益。通过网络教研,群策群力,大家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凝聚更多人的智慧,达到一种更高的学术层次,促进了普通教师与国家级专家和各地优秀教师的广泛交流,从而使每一个参与教研的人员都从中获益。
8.农村小学语文校本教研之我见 篇八
“小学语文”:“小学”是学生学习的低级阶段,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具备一些基本的学习技能,但不够全面、完善。“语文”是教学科目,语文课程内容广博,涉及各学科的知识面,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除了具有本学科的知识外,还应知识广博。
“校本教研”是学校的实际工作,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校本研究”的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并大力倡导学校第一线的教育者积极参与,它并不是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本该是理论工作者从事的教育研究,而是根植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升出有价值且能解决的问题,着手研究,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学校的教育实践。
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学校语文校本教研的核心放在理论学习,经验吸取,改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提高理论修养之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分析原有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发展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
1.以新理念、新課标为指导,抓好以新课改为中心,以新教材为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研究工作。课题组各位教师要以新课标和基础教育纲要为准绳,结合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2.形成以校、组、个人研究的校本教研网络,使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知识结构等方面逐步适合教改要求,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3.组织各种经验交流和学习活动,初步研究适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4.做好自学信息资料的收集、积累,做好课前、课后的教学信息反馈和典型案例的撰写和分析工作,建立对此项工作的评价机制。
5.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发挥“土专家”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新老”教师结对活动。青年教师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成功经验;老教师听青年教师的课,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教师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
⑴读书自悟促成长。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心得体会。教师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研修内容和目标计划,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完善的办法来提高理论研究的水平与能力。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写心得、书感想,使所有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撰写中提高。
⑵发挥集体智慧,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发挥教师集体优势,取长补短,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制定集体备课的基本模式:中心发言人个人自备——集体研讨——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形成教案。期初由备课组长定好计划,同时发给本组成员。计划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进度;“两强化”:强化课程意识,强化研究意识:集体研讨、实践反思、内化提高。学校安排每周周二下午两节课后为语文 “集体备课日”和“业务学习日”,使校本教研在时间上得到保证。每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并做好中心发言人的安排。
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备”,即个人备、集体备和复备。个人备:在集体备课前,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所教单元教材进行钻研,在书中写好批注;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酝酿课堂实施方案;集体备:集体备开始后,由备课组长安排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准备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都要认真领会,记录自己认为更恰当的方法、策略、案例等。课堂教学结束后,由各位与会教师进行集体评议,备课组长还要针对争议性比较大的问题组织教师讨论,并最终确定教学思路与方法。复备,集体备课完成后,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内容和确定的教学思路,结合集备思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备课,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备课方案。
⑶磨课练兵。为了提升老师的上课水平,要鼓励教师多上公开课。邀请校内骨干力量参与磨课教研。在磨课时,我们倡导“好课多磨”的意识,磨课活动中很少听到“人情话”“场面话”。有时大家站得角度不同,唇枪舌剑,不亦乐乎。磨课的受益者不仅是上课的老师,参与听课的老师由于思维的碰撞,也受益匪浅。
9.小学校本教研年终汇报 篇九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把教师队伍的建设确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我校的教师队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教师的学历有所提高,但实际素质偏低。
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我校教师的学历有了较快提高,但实际素质偏低。目前我校有教师 人,其中本科学历 人,专科 人,中师 人,尽管大家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
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需进行调整培训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师年龄结构老化。
学校在岗的 名教职工中,50岁以上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40岁以上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30—40岁的中年教师 人,占 %,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人,占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较为突出。
3、课改意识较强,苦于在黑暗中摸索。
我校教师教学观念有很大转变,有一定课改意识。但教师教研能力相对薄弱。“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虽然大家在积极探讨,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但目前只是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困惑。
二、教师队伍现状的反思及对策措施
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我校本学期以做好校本教研工作为重要突破点,在局小学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以局小学教研室2016-2016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坚持以“实”字为突破口,以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在原来的基础上反思、改进、深入,切实提高了“教学研一体”的水平和实效,努力开创了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我校的十二字目标“体内涵、高服务、把质量、争一流”而努力。
继续实施校本研修规划
本学期我校重点推进 “行动教育”。确立校本教研的突破点——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校本教研,使教师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行为跃进的全过程反思,同时学校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充分体现了“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相
结合。
拓宽校本教研方式
我校校本教研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心,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行动教育”为模式,带着问题教研,围绕问题讨论,立足于解决现存的问题。
构建校本教研模式
我校校本教研的立足点是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点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入点是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升点是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高上。因此,我校校本教研采用了接受性学习教研,指导参与性学习教研和探究性学习教研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校本教研模式。下面把主要工作简述如下:
1、扎实进行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和新教材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校继续围绕新教材执教工作采用集体培训、小组学习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了“新课标”、和
“新教材”等内容的多次培训工作。教师们通过观看视频、文本材料等的学习对新教材有了深刻的了解,使教师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引路人,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技能,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继续组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A、听讲座,加强理论提升
本学期,我校分别组织观看了魏书生、吴宗宪、李烈等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聆听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B、看录像课例,体会教材、理论、实践有效结合
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分组观看了教师用书中的录像光盘,要求教师认真观看录像及课后专家的评析内容,通过读教材、看录像课、听专家评课和组内教师交流学习体会的学习过程使全体教
师对“教材、理论、实践教学”三者如何有效结合有了更直观的的理解和提升。
C、校领导进行教学专题讲座,用理论引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我校教师在教学观、理论知识、技巧等方面虽有了很大提高但经过听课、查作业等调查我们仍发现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部分教师感觉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知如何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老套套,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结论,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够,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现代化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作文批改不规范等等。结合这些实际问题我校习校长、李副校长等高度重视纷纷进行理论引领先后进行了“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五课”活动与教师专业成长”、“ 备好一堂课”、“ 说好一堂课”、“如何评课”、“ 如何写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的最佳呈现,需要教师读活教材”等专题讲座为教师解疑答惑收到了
10.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篇十
校本教研作为学校教学研究机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以教为本、以学为本、以人为本。即以学校为教学研究的基地,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教学研究的主体,直接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真实教学问题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做好校本教研工作,既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保障,更是当前学校发展和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为了提高我校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习培训制度
1、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业务知识学习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分语数组进行学习,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原则。集体学习应当每周一次,内容为集体备课、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教改动态、教育热点问题、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教育知识和文章为主。教导处每学期开展两次校本教研研讨活动。个人学习结合自己所任教学科及自身需求选取学习内容进行自学,每学期学习笔记不少于3000字。学校号召教师每两人合订一至两份业务刊物进行经常性的学习,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校提倡终身学习,努力构建学习化校园。
2、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通过专家引领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教学能力。每学期邀请学区、县州级骨干教师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一到三次),寻求指导。同时学校在校内发展并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教研水平高的教师为校级专家,经常在校内开展讲座,并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教师间的互助互学与合作,走校内校外相结合的道路。
3、利用各种机会,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到外地外校参加各类观摩和学习,接受各类培训。采取“走出去,带进来”的办法,让受培训教师对本校其他教师做第二次培训,介绍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优秀经验,使全校教师都有所提高。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州、县级教研活动。每学年至少组织全校教师外出学习一次。
二、对话交流制度
1、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案例分析、与骨干教师对话、交流自学内容、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实现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
2、学校定期邀请教科研人员与优秀教师进行信息交换,经验交流和互相对话。建立校际间教研交流机制,做到人员互访经常化。
三、课题研究制度
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即“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教研课题要结合学校教学中普遍存
在的问题,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县教研室指定的课题为主要内容来确定。按照自下而上的“草根模式”,坚持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把问题变成课题进行研究。教导处负责制定教研工作学期或计划,语数组应在教导处的指导下研究确定教研课题,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研总结。个人的研究课题要结合本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个人爱好来确定。选择课题时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四、教研激励制度
1、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并通过物质的,精神的激励手段,调动教师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在全校形成人人搞教研,时时搞教研的浓厚氛围,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肯定教师的探索与进步。
2、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学校成立教学论文评选小组,成员为校长,教导主任,语数组长及骨干教师,一般为五人,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论文评选活动。对于选送参加县级以上评选活动的论文,学校报销打印及费首次评审费。同时学校对获奖论文实行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如下:县级一等奖50元,二等奖40元,三等奖30元;州级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60元;省部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50元,三等奖100元。国家级论文不论获什么等级一律奖300元,同一论文按最高等级奖励,不重奖。
五、检查评估制度
学校定期检查校本研修制度的运行情况定期总结,并交流存在的问题排查原因不断改进。建立教师成长记录档案,校本教研工作记载,并及时对校本教研材料进行归档整理。教研组配合教导处,定期检查教师自学情况,并进行评价,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六、服务保障制度
学校要为教师在校本教研方面提供有效服务,以确保校本教研的正常进行。
1、学校有计划的购置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优秀书籍,光盘等资料,供教师学习交流。
2、学校要保证每学期必要的教研活动经费,每学年教研经费开支不低于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
11.试论农村中小学作文校本教研 篇十一
所谓校本教研,概括地说,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农村学校也都把校本教研作为一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具体的校本教研方法,开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在农村许多中小学校,作文校本教研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师们的冷遇,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许多教师认为作文校本教研只是上几节作文观摩课。而不懂得反思,很难把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从中提炼总结。指导工作,从而流于形式。二是作文校本教研研究目标不具体,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作文校本教研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脱离。三是有的学校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也只是坐等“专家”指导,靠上级教研部门解决。四是许多小学因规模小,受师资条件限制,作文校本教研是一片空白。
如何从实际出发,认清自身的不足和优势,走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校本教研之路呢?
一、以制度为保障,确保作文校本教研有章可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是作文校本教研建设的保障系统。
1建立作文校本教研网络。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规模小、师资水平低,当校本教研的内容具体到学科领域时,要做到同科互动、同伴互助就很困难。对此,笔者认为应按照地点就近原则,由一所规模较大、办学水平较高、教研能力较强的学校牵头,划分出几个作文教研协作片区,成立以教育办公室、中心校(中学教导处)、基层学校(中学年级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研网络。三级作文教研组结成紧密的教研联合体,一起稿教研,同时也促进校际间的联系与交流。
2健全作文校本教研制度。各个作文教研协作片区相应制订各项常规制度,保证作文校本教研活动有序、高效。教育办公室统一把握整体,宏观调控,年初制定规划,布置作文校本教研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校作文教研活动进行指导、检查、评价,全方位调动教师的兴趣和积极性,把作文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构建作文校本培训制度。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如系列专题讲座、名师教育教学研讨会、名师名课观摩赏析、课题研究指南、对外观摩与交流活动等。培训活动为深入的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师的认知能力,有利于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从而使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与作文课堂教学应同曲同调。
二、以活动为载体,确保作文校本教研有序进行
活动是作文校本教研的载体,为教师创造了成长的平台,师生可在作文校本教研活动中受益。
1规范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每个片区确定每月的“教研日”,指定专门负责人主持,按不同阶段的作文教学要求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然后,以学校语文教研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月作文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月作文教学专题。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活动,教师在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营造浓厚的作文教研氛围。除了从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等方面考虑问题以外,还要为教师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教学资源,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在教研作风上,提倡民主化教研;在教研方式上,提倡以下几种方式:围绕课例进行讨论,针对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专题进行研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反思。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开展作文教学专题性学习,评选作文教学案例及随笔,汇编作文教学论文,举办多层次的作文教学观摩活动,营造开放、互动、合作的作文教学氛围,让教师在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研讨中交流经验,探讨问题,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使教研变得开放而富有实效。
三、以课题为纽带,确保作文校本教研有效实施
扎实而有效地实施校本教研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以课题研究为纽带,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体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1深化课题实验,开拓作文校本教研新途径。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最佳载体。为解决当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和学生写作能力弱的问题,应该立足学校、立足教师、立足学生,引导各片区以课题为纽带,开展作文校本教研行动研究。执教者经过“教学设计——执教——倾听评论和建议——二次执教——反思——撰写教育叙事——三次执教——再反思”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加强理论学习,开展研究,互动交流,反思总结,提炼成果,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及业务素质,从而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的专业素养。
12.小学校本教研年终汇报 篇十二
一、注重校本研训,锤炼教学技能
校本研训是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的整合,是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撑,是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
近年来,沐浴着高效课堂改革的春风,我校把校本研训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教师这一蕴含巨大智慧力量的群体作用,努力把学校建成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摇篮,促使全体教师在校本研训中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育理念,实现自我发展。为了将校本研训落到实处,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了“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立体培训机制,借助网络、学科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理论及操作策略;观摩高效课堂视频课例及专家名师讲座;举行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分享高效课堂改革成功经验,探讨课改焦点问题。同时,学校特别注重以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活动来锤炼教艺,促使全体教师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达到共同成长的最终目的。我校教务处加大说课、跟踪听课、随堂听课的力度,大力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推优课、“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高效课堂全员过关课”等教学展示活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助推全员;每学期有计划地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说课、评课等多元化教学教研活动,以研促教,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近年来学校借助“全员动态”这一平台,全方位推动高效课堂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合作学习展示、捆绑评价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员动态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学校过去那种领导、专家、骨干教师一统“教研舞台”的局面,教师个个成了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角,人人都在演绎着教学的不同精彩。
二、创新“四自”模式,打造生本课堂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自身学习的意识、情感、方法、态度的培养,使每一个孩子获得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最好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大力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构建生本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
为了提高课堂改革的实效性,我校教务处组织全体行政人员及骨干教师开展大量听课与研讨,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实践心声,创造性推出了独具特色的高效课堂“四自”教学模式,即自我准备(铺垫导入)—自主学习(导学探究)—自主检测(巩固内化)—自我提升(总结评价)。“四自”模式旨在以学生为中心,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并存的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达成学习目标。目前,我校所有教师均能熟练运用“四自”模式组织教学,以学定教,学与教相得益彰。课堂上,学生的情感动起来了,学生的嘴巴动起来了,学生的双手动起来了,学生的大脑也动起来了,“我学习,我快乐;我展示,我自信!”已成为我校生本课堂最贴切的形容。“四自”模式的创新运用,实现了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课堂即成长,既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生本课堂已成为我校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孩子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展现激扬生命的芳草地,放逐心灵的跑马场,可谓活力四射,熠熠生辉!
三.开展“片区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活动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万安县教体局为了全面推动我县高效课堂改革的进程,将全县所有中小学划分为六个高效课堂责任片区,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片区内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迈入“深水区”。
我校作为第一批被评为吉安市课改实验学校的县城学校,能积极牵头谋划高效课堂第一责任片区活动:召集片区六所学校主要领导及骨干教师商讨制定了片区活动实施方案,对片区活动开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在片区内分阶段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人员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及经验交流活动,以课堂展示、讲座汇报、互动交流为主要形式,充分展示各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借助片区合力共同探讨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及捆绑评价的有效实施、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创新运用等热点问题。与此同时,我校还能积极发挥县城学校的教师资源优势,组织名师骨干深入片区农村学校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互相观摩、互相研讨的过程中,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成长。
四、落实“青蓝工程”,搭建成长平台
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学校发展进程的决定因素,是学校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我校在教师群体中全面实施“青蓝工程”,建立“以老带新”“青蓝结对”的教师成长机制,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我校的创新结对方式,采用“自愿结对”和学校“指定结对”相结合的方式,一师带两徒,形成学习共同体,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为了使“青蓝工程”实施不流于形式,学校制定了翔实且操作性强的方案和考评细则,对“青”“蓝”双方每学期、每月的听课、评课、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参与教学竞赛均有量的规定和质的要求,期末进行专项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在“青蓝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蓝方”教师对青年教师在理念上进行引领,在实践上进行指导,促使年轻教师积极进取,提升教学技能。“青方”教师能自我加压,虚心求教,对骨干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智慧加以分析、比较、提炼,以促进自己的感悟、内化和提升,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同时,学校也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台子,压担子,安排年轻教师送课下乡、教学开放、参加各类教学比武,并要求结对“蓝方”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与青年教师共同探索有效教学方法,破解教学疑难问题,力促活动效果最大化。
目前,我校所实施的“青蓝工程”已取得良好效果,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磨炼并脱颖而出,步入县级以上名师骨干的行列。迄今为止,学校青年教师中拥有省特级教师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9名、县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16名,并有3人获得市级名校长和名师称号,2人被评为县级知名教师。
五、深化课题研究,提升教研水平
新课程倡导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意识,致力于课题研究。为了抓实课题研究工作,学校成立了课题组领导机构,宏观调控和指导各学科课题组研究工作。为了保证课题组的研究效果,学校教务处能重点抓实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抓实研究过程的管理和指导,督促课题组成员按计划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提倡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大力推广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资源共享。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校各个课题组能在研究内容上突出一个“实”字,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和话题,把话题生成问题,把问题生成课题,引导教师反思、分析、梳理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将其中最主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探究。共性的问题总能激起共鸣与探究欲望!为了寻求破解问题的密码,课题组教师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提炼,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提升课堂效益。课题实验研究的开展,为我校打造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团队,全面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何等重要!身为教师的我们,只要倾力教研,凝聚的是智慧,燃烧的是激情,唤起的是灵性,收获的是享受。回眸应笑慰,征途再扬帆!让我们在校本教研的征程中,共同谱写教师专业成长最华美的乐章!
13.小学校本教研计划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以科研为先导,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使教师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校本教研形式及原则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校本培训、集体备课、主题教研、课题开发、教育技能”等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有原则性的进行校本教研,如下:
1、针对性原则: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增强教研的实效性。
2、主体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3、协同性原则:教学、科研、培训有机整合,对外和培训机构良好合作。
4、开放性原则:注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注重校际合作和交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寻求援助。
四、具体内容
①校本培训:围绕新课改理论,以课例、实际课堂教学中发现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切入点,进行专题讨论学习。教研处每次培训前归纳出要研究的专题教学问题,在教室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实验,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②集体备课:以自主、合作、探索"的模式的深化开展集体备课,在各教研组内有教研主张负责组织开展,可以是前一阶段的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讨论交流,可以是组内共同讨论一节优质课的课堂设计,也可以是针对某位老师上的一堂课进行集体讨论、点评。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③主题教研: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研究,组内每人至少围绕主题选择一单元中进行备课,再选择这一单元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上公开课,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教学论坛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④课题开发:根据“十一五”课题开发要求,及我校的特色,本学期我校将着手进行“城乡接合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实验课题开发。建立课题研究组,分配实验研究教师,明确分工,制订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子课题的研究计划。与家长、学校、社区进行沟通,赢得支持理解,建立良好的研究的基础、研究环境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制作档案袋,建好实验教学资源库。并做好课题小组教师的培训工作。本学期的课题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习惯养成,我们以学生的习惯养成为主要任务,从家庭教育,日常行为教育,课堂教育,思品教育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探索研究,寻求适合他们养成良好好习惯的主要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可以选择子课题)对每位学生进行过程评价,研究流动子弟养成教育的合理方法,总结实施的情况,并上升到理论的上,做出阶段总结,报告。⑤教育技能:加强师资队为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技能,培养出一批有研究精神,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开展一系列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如:说课比赛、三笔字普通话比赛、课堂教学比武、评课比赛等。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育论文、教学案例,提高对教育的研究能力。加强课堂常规教学,制定评价表进行检测,并计划本学期向社会家长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
五、主要工作措施
1、组织保障。
建立“校长室决策调控—相关专家咨询指导—教导处具体负责—教研处落实—教师群体开展实施”的校本科研工作运行机制。
校本科研工作由校长牵头。作为学校工作的大事来抓。教研处重点负责,制定教研制度,指导各教研组(或年级组)制定教研计划,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工作,认真发挥领导带头作用。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要督查并参与经常性的集体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提出问题并帮助解决。
2、时间保障。
固定时间,两周一次培训,为“资源直通车”教学研究时间,全体教师都要参加校级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在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进行教学反思,课改尝试。
3、管理保障。
每次校本教研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共同参与活动,教研处对每次活动 进行严格规范的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形成的策略报告,将同时编入学校资源库。教师及时做好培训、反思记录,定期检查定期叫教研处定期汇总,并明确存在的问题,排查原因,不断改进教研工作。
14.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篇十四
一学年以来,我们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领导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用心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完善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重视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专业引领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
1、开展专题的理论学习。每一学期,我们根据学校课题状况确定学习主题,如“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等专题,要求每位教师围绕这个专题,从各自订阅各种教学杂志,选取文章进行自学,并择优推荐在单周周三业务学习时间与大家共同学习。这样,教师在搜集资料、学习、研读、谈体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课改意识,在共同的研讨中深刻领会新的教学理论,增强教师的实验参与感受和体验,将新观念内化为教师的改革意识,外显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的提高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促进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研潜力的提高。
2、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与做法
本学期来,我校多次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听课活动,分别到浙江、重庆、淮安等地。透过学术报告、理论讲座、现场指导和专业咨询等,使教师理解理论指导和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思维潜力,吸收好的经验做法,促进本组教师教学潜力的提高。
4、带给课例,进行评析
学校购买了有关课堂教学录象带及光盘,教研组还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例,对这些教学资源,我们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有目的地为教师带给比较有特色的课例,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观看,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
透过这样的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教师的教研潜力、教学潜力和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二、强调同伴互助,实现共同成长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同伴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
1、师徒结对。对于年轻教师,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我们在开学前就从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的要求都给予相应的指导。开学初,我们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调研,确定帮教对象,安排与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一帮一”,以老带新的办法帮忙和指导青年教师,要求徒弟用心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使之尽快适应我校的教学。
2、举行本学科的基本技能训练。根据本学科实际,我们还举行本学科的基本技能训练,在每次教研活动的前十五分钟,由几名教研组长轮流出题,对全组教师进行“解题训练”。我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数学教师解题潜力竞赛”。这样的活动,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潜力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课堂教学是课改实验的主渠道,也是课改实验成败的关键环节。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来做好校本研究。
本学期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质量要“高”。
我校在抓好平常课的同时还用心开展新教育实验活动。新教育活动每两周举行一次,流程为:说课——上课——评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定位目标,评析执教者的“优”与“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2、为提高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本学期务必在校长室的要求下进一步强化听课制度。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应对听课做出要求:
(1)教师听课。
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听20节课。为了进一步加强和督促教师的听课活动,我校将勤检查教师的听课笔记,认真检查并统计听课节数。
(2)行政听课。
为了加强学校对教师上课状况的了解和促进教师听课的活动,学校所有行政人员每周务必听一节随堂课。听课后还要求检查上课教师的备课笔记,并有针对性的与上课教师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重视自我反思,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反思,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们要求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按教学的进程,我们要求进行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教学前,要反思教材、学生、教师三大教学要素,使教学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教学中,要及时、自觉地对师生进行为的反思,不断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我们提倡教师在每节课的教案后面写上教学反思,反思记录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
五、举办多样化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为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展示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我校还举行了“走进精彩的数学世界”活动。为了有效组织这次活动,我们数学组对活动的筹备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
主要设计了三项活动:
第一项是口算大王比赛,全体学生参与,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50道口算题,得满分者可获“口算大王”荣誉称号。结果共有143名学生获得此项殊荣。
第二项是制作数学手抄小报。结合教研室数学小报评比活动,我校在12月的第一个星期举行了数学小报设计评比活动。思考到一、二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该项活动只面向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展开。在各位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小家伙们收集了许多信息:数学历史、数学名人名家、数学趣题、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学习方法……!400幅作品中,21幅获一等奖,39幅获二等奖,54幅获三等奖。“资料丰富,设计别致”,这是来自老师们的声音。“真漂亮,每一幅我都喜欢”,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情不自禁的如此赞叹道。此项活动,使学生增加了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潜力和审美观。
第三项是数学小故事比赛。数学小故事比赛主要面向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赛前,各班数学老师先举行班级性的小故事比赛,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比赛过程中。再由各班评选出的两名选手参加校级比赛。比赛过程中,台上的小选手一个个从容不迫,大胆自信,向观众讲述生动搞笑的数学故事。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大方出色的表演,把观众带入了神奇的数学世界,博得了观众一阵阵掌声。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彩表演,评出了一等奖四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八名。
本次活动,唤醒的不仅仅是孩子们沉睡的潜能,而且是孩子们沉重的心灵,对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足之处:
【小学校本教研年终汇报】推荐阅读: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0-03
小学主题式校本教研07-10
小学美术校本教研总结01-04
碧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简报06-19
黄陵小学2010校本教研工作计划06-26
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训教学总结07-03
茶栈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12-06
百尺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发言稿07-29
白家庄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08-15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校本教研工作计划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