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残疾儿童帮扶工作总结(5篇)
1.13.1残疾儿童帮扶工作总结 篇一
XX小学残疾学生帮扶总结
对身心发展有残疾的儿童实施“特殊教育”已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横量我们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文明程度的窗口。残疾学生的差异,一是指残疾学生自身存在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是个体内的差异;另一方面指残疾学生与健康学生生理上的差别,是个体间的差异。要使残疾学生心志得到健康发展,教师既要承认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同时还要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为他们创造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环境及教育形式和方法,以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下面,就对这一学期的残疾生帮扶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建立残疾学生特别档案。
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注意他的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随时关注残疾学生的动态。
二、安排适当的座位。
安排在光线比较充足,有利于教师辅导、学生帮助的合适座位。将 肢残学生安排在有利于出行和教师辅导的合适座位。
三、照顾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作为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卓有成效,就要了解教育对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什么困难。听残生、弱智生存在着与正常声的生理差异,因而不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着无疑是阻碍他们前进的最大困难,而照顾他们与正常生的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首先为他们安排了助学伙伴,并通过助学伙伴建起我与家长联系的通道,即建立与家长的联系本。这不仅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使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随时得到解决。而且也为他们的家长创造了配合教育的条件,进而使他们的教育更有针对性。
四、在思想上帮扶。
主动做好残疾儿童家长的思想工作,通过座谈、家访等形式宣传政策、讲解形势,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思想,引导其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带领孩子积极配合治疗。要结合帮扶对象的特点,主动做好在校残疾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其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塑造自强、自爱、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五、在学业上帮扶。
学习上优先辅导。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残疾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六、在生活上帮扶。
要经常关心和看望帮扶对象,原则上每月走访不少于一次。要从实际出发,各尽所能,协调解决残疾儿童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脑瘫、肢残儿童,要及时提供康复训练信息,帮助接受智力、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对有听力言语和视力障碍,需要借助辅助器具进行治疗的,要协调帮助解决辅助器具;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
七、照顾差异,个别辅导持之以恒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这就意味着他们与正常学生一样,要面对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教学进度,同样的教学要求。因而他们一方面要努力适应与正常生的个体间的差异。而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个人素质结构上存 在着差异,因此,他们想要实现真正意义的随班就读,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仅是每个教育工作的义务,而且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育中从句入手拓展思维。照顾他们与正常生在文字表达上的差异,要求他们每日坚持写一句话。渐渐发展到每日写几句话。
八、照顾差异,为残疾生营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表现自我”,是小学生突出的心理个性之一。根据学生的这一个性特点,平日,有意让残疾生和课代表一起送作业、发作业;派他负责擦教室的黑板和管理班中的钥匙。当他们展示自我之后,我适时的给他们以表扬,及时请学生为他们伸出大拇指,送上掌声。他们在掌声、鼓励声中逐渐树立起自信。渐渐地他们课上敢发言了,作业中的“优”连续出现,课下默默主动作好事,老师、同学对他们不断的给予表扬。他们在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自尊心,这成为推动他们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
半年来,班上的特殊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他以自己的潜能缩小了与同学的差距。可见,对残疾儿童 实施特殊教育,既要照顾他们的个性差异,还要照顾他们与正常生间的个体间的差异。只有了解、造成他们差异的原因,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坚持对他们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便是真正的照顾差异,才能有效实施特殊教育,每个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健康发展。这些残疾生帮扶工作的开展,切实增强了残疾儿童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了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水平,改善了残疾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促进了残疾儿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促进了班级以及校园的和谐发展。
XXXX 2013、12
2.13.1残疾儿童帮扶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残疾儿童,康复,家庭支持,残疾观,优势视角
残疾儿童康复,是指通过各种治疗和训练,帮助身心存在某种缺陷、不能正常从事某些方面活动的儿童能够最大限度减轻缺陷带来的障碍,恢复或重建其缺失的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最具紧迫性与回报性的选择。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0 ~ 17 岁残疾儿童504.3 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6. 08% 。除小部分被遗弃的残疾儿童生活在福利机构中,大部分都在原生家庭。残疾儿童的生存、康复、发展,一方面,与国家政策相关,另一方面,与家庭密切相关,即使在同样的社会政策背景下,不同家庭残疾儿童康复差异依然存在。本文重点在微观层面上探讨家庭支持对残疾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1 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无锡市18 户残疾儿童家庭作为访谈对象,发现其中6 户案例比较有代表性,这三对案例儿童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基本类似,符合案例对比研究的要求。个案基本信息如表1 所示。
1. 2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入户观察和深度访谈。观察残疾儿童家庭环境、受访者态度、家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情况,了解残疾儿童确诊后家庭生活的改变和残疾儿童日常照料及康复情况。
采用案例对比分析,从家庭支持视角探索家长在残疾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家长的支持程度与残疾儿童康复效果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 1 访谈和观察的主要结果
访谈发现,当家庭出现残疾儿童时,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觉得“怎么可能呢”,“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这种情况”,“不会是医院搞错了吧”,在心理上排斥和否认残疾; 时隔多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是情绪激动、悲伤无助,“家里的人每天以泪洗面”“觉得天都塌下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责怪”“觉得自己很不幸”“老天为什么这么惩罚我们呀”,“当时家里乱套了”“家里人都没心思吃饭,更别提烧饭了”“我们当时都傻了,不知道怎么办”……
经过一段时间的平复,残疾儿童家庭开始进入面对期( 即努力解决期) 。访谈发现,残疾儿童家庭的分化大多在此阶段形成。此阶段的经历和过程,直接影响到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
2.2残疾儿童家庭支持对儿童康复影响分析
2.2.1家长观念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康复决策
同为听力残疾1 级,案例7 和案例18 选择了不同的康复方案。案例7爸爸说“家庭在孩子做不做耳蜗这件事情上很纠结,我们实在不想让孩子开刀受罪”。但案例18 妈妈回忆道: “当年人工耳蜗手术还不普及,孩子爸爸听了一次讲座,说北京有个手术成功的女孩恢复和正常孩子一样,我们马上就下定决心去试一试,开始借钱”。由此可见,虽然都是为孩子着想,一个是不忍心孩子开刀受罪,一个是追求长期效果,但究竟哪种方案更适合孩子呢? 从目前康复的效果来看,前者说话还不甚清楚,后者已经正常上学考学,差异比较明显。
2. 2. 2 家长的坚持与辅助康复能力直接影响康复效果
第一,家长的坚持。残疾儿童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常考验家长的耐心和信心。只有坚持不懈的康复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访谈中发现,家长为更好地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但残疾儿童康复的效果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放弃了工作,也不是花多少钱( 有富裕的家长,肯花钱购买仪器,但不花心思进行康复教育,因此效果不好) ,而在于家长是否坚持为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第二,家长掌握的资源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康复效果不太好的家庭尝试寻求帮助,或与其他家长交流,或网上找到残疾儿童家长QQ群寻求心理支持和康复信息,但信息不能代替实际操作; 案例7 家长说“我们按康复老师的建议进行训练,但孩子不喜欢,就是不发声,我们也没办法”。
案例6 爸爸是体育老师,当时关于唐氏综合症的康复治疗非常少,爸爸“觉得只要平衡能力好,孩子的发展就好。因此,力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由爸爸自己做,他自己设计运动处方实施”; 案例18 和案例6一类的家庭,他们不仅接受建议进行医学治疗,还会根据家长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结合残疾孩子的身心条件主动探索适合康复发展的训练。
2. 2. 3 家长的积极心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孩子的疑问( 为什么我要带助听器,你们不需要?) ,案例7 爸爸表示“没办法解答”; 而案例18 妈妈则轻松回答“就像妈妈带眼镜一样”,因此孩子也非常乐观,“不介意头发剪得短短的露出助听器。春节放炮,孩子摘掉助听器,开玩笑说可以屏蔽噪音”。由此可见,家长的积极心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3 讨论和建议
研究发现,有残疾儿童家长面对残疾事实都悲伤,绝大多数居家残疾儿童得到了救治,但是康复效果不同; 有家长为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但残疾儿童康复结果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放弃了工作,也不仅是花多少钱,而在于家长是否坚持为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残疾儿童康复效果家庭影响因素包括: 一是家庭所持有的残疾观,对康复效果的信心导致了不同的康复决策; 二是家长的坚持与辅助康复能力直接影响康复效果,不仅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医学治疗和康复计划,还充分整合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发挥家长本身具有的优势主动探索适合孩子发展的康复训练; 三是家长的积极心理影响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
3.关于残疾人帮扶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三
一、钟埭街道残疾人事业
发展的基本状况 钟埭街道现有残疾人900多人,占全街道总人口的 2.1 %。其中语言残疾的 68 人,智力残疾的 72 人,肢体残疾的 682 人,视力残疾的 67 人,精神残疾的 78 人。近年来,在开发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以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为目标,把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提高残疾人参与、共享作为街道残联工作的第一任务,通过建章立制,密切协作,积极配合,抓重点,攻难点,开展了大规模的残疾人帮扶工作。
1、残疾人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食其力,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为切实抓好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就业率,街道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培训,强化就业服务与指导,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对残疾人集中就业的福利企业实施税收减免和优惠扶持政策,依法推行按比例就业。全街道有7家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人就业425人,占街道残疾人总数的40%左右;同时抓好按比例就业工作,钟埭街道大小企业有500多家,街道残联克服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等困难,按照《按比例就业实施办法》,对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核对,促进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为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开辟途径,共安置残疾人就业约300多人。
2、残疾人基本生活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强。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残疾人扶贫工作,做好特困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困难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目前,钟埭街道有129户(138人)残疾人家庭落实低保,占街道低保户的40%。对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开展“爱心”助学结对活动,街道残联认真组织、牵头落实市有关部门及街道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结对助学,每年落实助学结对10多户,资助资金1万多元,帮助贫困残疾家庭子女实现受教育的权利。对因病暂时遇到困难的残疾人家庭给予临时救济,去年街道共发放残疾人家庭救济款45人次2万余元,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解决了残疾人实际生活中的燃眉之急,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做好残疾人托养所工作,目前街道有8名孤老残疾人寄养在托养所,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3、残疾人扶贫脱贫工作进一步巩固。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钟埭街道高度重视残疾人帮扶、脱困工作。针对农村残疾人缺技术、少信息的情况,近年来,钟埭街道会同农技部门开展了各种残疾人种养殖业培训班,向残疾人传授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和花卉苗木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使他们通过一技之长实现脱贫致富。针对农村部分残疾人年龄偏大、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实际情况,街道残联积极扶持、巩固发展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通过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销售上帮助,目前全街道有三个扶贫基地,共安置残疾人22名,通过扶贫基地使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达到自食其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4、残疾人危房改造妥善落实。钟埭街道把改善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纳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扶贫建房”、“安居工程”等项目,通过调查摸底实地走访,对经济来源少缺乏劳力、房屋破旧的残疾人家庭落实“安居房”改造,在经济上采取“上级部门补一点、街道财政拨一点、村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筹资办法,为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近年来,已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0多万元,有 10 户贫困残疾人通过危房改造搬进了新居。
二、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就业困难。与一般健康人相比,残疾人由于生理上的障碍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就业、参与社会、适应竞争环境和抵御风险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就业与再就业难度很大,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必须依靠社会救助。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福利企业吸纳残疾人的能力萎缩,存在福利企业有意无意地虚报或多报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的情况,使部分福利企业在没有承担相应安置任务的情况下,仍然享受了优惠政策。部分单位对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工作认识不足、不配合,没有上升到执法的高度去履行义务,存有抵触情绪,有些单位既不安置残疾人又不缴纳保障金。
4.浅析我国残疾儿童教育改善策略 篇四
一、遵循残疾儿童教育的“三大依据”, 保障教育的有效普及
1. 依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 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和学校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6 ~14岁学龄儿童中大约有246万残疾儿童, 其中听力残疾儿童11万人, 占4.47%; 视力残疾儿童13万人, 占5.28%;言语残疾儿童17万人, 占6.91%; 肢体残疾儿童48万人, 占19.51%;智力残疾儿童76万人, 占30. 89%; 精神残疾儿童6万人, 占2.45%;多重残疾儿童75万人, 占30.49% ( 各类别占比见图1) 。依据残疾类别的不同, 可以选择适合的学校进行学习, 例如, 对于残疾程度较重的儿童, 可以选择隔离式的特殊教育学校, 如视力、听力、智力重度残疾的儿童, 就可选择盲、聋、弱智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学习和康复训练;对于残疾程度中度的儿童, 他们可以选择半隔离式的附设在普通学校的特殊儿童班;对于残疾程度较轻的儿童, 通过学前教育的培养, 完全可以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 生活也能自理, 因此他们可以选择随班跟读的形式进行学习,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活动中。另外, 依据接受能力的不同, 我们也可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式, 例如, 接受能力较高的儿童, 我们可以实行普通教育方式, 将这些儿童放到普通学校进行学习, 以便其更加适应普通人的生活, 为将来的教育、就业和独立生活做好充分地准备; 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儿童, 应采取特殊教育方式, 必要时可采取个别化的教育模式, 使之能够尽可能地改善现状, 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
2. 依据不同年龄段, 保证教育的获得权
依据残疾儿童不同的年龄段, 我们可以划分成以下三类, 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应有获得相应教育的权利:
(1) 0 ~6岁儿童应加强学前教育, 它是残疾儿童成长过程中获得康复最关键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残疾儿童,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只要稍加教育, 其身心发展存在着很大的质变性, 加之该阶段的残疾儿童多数属于中、轻度残疾, 因此及早的在学前阶段实施有效的补救教学, 可以使其得到改变, 为今后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奠定基础。
(2) 6 ~12岁儿童保证其完整接受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权利。虽然目前小学阶段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相比学前阶段和初高中阶段学生比重大, 但由于我国残疾儿童数量较多, 特殊教育起步较晚, 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等种种原因, 导致在偏远地区或欠发达地区, 残疾儿童入学率低, 不少残疾儿童在小学阶段的辍学率也相当高。因此, 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并且使其能够顺利完成阶段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学校, 要改变以成绩论高低的考评方式, 而应改为素质教育, 学校及教师应把教育重点放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更好地帮助残疾儿童融入环境当中, 更多地关心他们的成长过程, 选择不歧视、不忽视、不放弃的态度, 让残疾儿童能够更多地感受到温暖, 使其能够树立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的精神。
(3) 12 ~14岁儿童应保证其完成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初中阶段是残疾儿童少年不可忽视的一个学习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在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完小学6年的义务教育之后, 还应保证其能够继续接受3年的初中义务教育。目前, 我国不少地区在普及义务教育工作时, 首先惠及到的是小学阶段, 忽视了初中阶段的执行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 学校及教师应该多以个性化的差别教育方式为主, “因材施教”, 以发掘残疾儿童的特长, 培养相关的兴趣爱好为重点, 为残疾儿童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的规划。
3. 依据个性化差别教育的特点, 实行自主选择教育种类和学校的权利
依据残疾儿童特殊的身体特点, 我们应该按照“尊重多元”“因材施教”的方式来对待。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 兼顾每位儿童的具体状况, 从实际情况出发, 实行个性化的差别教育, 最终达到“学有所长, 一专多能”, 为残疾儿童将来毕业后能适应社会需要开辟道路。目前,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以及残教班地区分布不均, 不少地区没有相应的教育学校, 残疾儿童无法实现就近入学, 加上部分残疾儿童在得到了自身教育需求之后, 还想获得更多更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这类学生异地择校的权利。作为学校, 应该无条件地为前来求学的残疾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并且真正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 提供交通、生活补助等, 以保障残疾学生能够顺利接受教育, 完成学业。
二、政府提高重视程度, 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国家和政府要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针对适龄残疾儿童未入学或者辍学的情况, 应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则, 采取切实措施, 帮助其选择适合的就读形式, 必要时政府可以实施送教上门服务, 使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得到全面的普及, 并尽可能地保障残疾儿童顺利完成阶段学习。同时, 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对残疾学生优惠政策不断推出的情况下,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 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必要时给予额外的资助, 保障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也能接受义务教育。国家要继续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增加特殊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例, 缩小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目前, 发达地区的特殊教育规模已趋于稳定, 因此, 政府应该在维持应有的投入基础上, 提高落后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 促进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 努力实现我国地区教育的“零差距”, 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另外, 政府应该在人口较多的县市投入一定的资金, 尽快建立一所有一定规模的特殊教育学校, 以方便残疾儿童就读, 但不可盲目地大规模扩建, 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进行修建。
三、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对孩子终生的教育。在残疾儿童教育事业中, 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现阶段的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来说整体是很薄弱的, 因此需要通过各方面着手, 打造一支专业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提高教育水平。
1. 治标要治本。我国目前拥有少数具有专业特殊教育水平的教师, 究其原因是因为具有特殊教育培训的机构很少。因此, 我国必须依托高等师范类院校, 通过扩大特殊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调整相关专业的设置, 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另外, 各类院校也可增加特殊教育本、专科函授或自考点, 以满足特殊教育教师在职进修的需求。对于普通师范专业的学生, 也应增加特殊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 保证特殊教育知识能够得到普及, 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才能更好地将随班就读等政策执行到位, 减少因教师对残疾儿童的认知偏差, 导致教师产生对残疾儿童的歧视或冷漠态度, 影响残疾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2. 增加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考试及资格认证。通过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考试, 可以更好的规范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特别是针对刚入职的教师来说, 通过相应的培训, 能够使其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中, 并且能够激励教师加强专业性的提高。另外,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 对特殊教育教师实行资格认证, 这对于提高特殊教育师资水平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3. 定期组织沟通交流会。由于国外特殊教育的起步比我国早, 且有许多优秀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因此我国可以定期举办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研究生课程班, 通过学习, 选送精英教师到境外交流学习, 将国外的优秀经验学习之后回到国内进行分享与传达。国内各地区也可以搭建交流和提高的平台, 定期组织一些沟通交流会, 将各地市的问题进行研讨, 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相关机构组织普通学校的教师与特殊学校的教师进行专业上的交流。
4. 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由于特殊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要求比较高且相对复杂的一种教育形式, 因此对于特殊教育教师来说, 应该给予相应的特殊待遇, 在职称评定上要对特殊教育教师给予倾斜。只有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 才能减少人员的流失,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中。
四、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的互动合作机制, 形成“三位一体”合作机制
残疾儿童的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 要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校园活动,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进步, 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同时也要及时向学校反映孩子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与学校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对于学校而言, 要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 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 与家长一起制定出一套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计划。另外, 学校可以组织在校的残疾学生家长成立专门的家长委员会, 使家长能够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制定, 并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监督。社区方面, 要建立社区教育平台以及社区、家长、学校的沟通平台, 成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帮助残疾儿童家庭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社区还应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使更多的残疾家庭改变消极观念, 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总之, 受教育权作为残疾儿童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应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只有从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始抓起, 才能更好地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整个国民教育中, 残疾人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而儿童时期的教育又是其中一个相对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残疾人今后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态势, 关系着整个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面对目前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残疾儿童教育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残疾儿童教育,教育改善,策略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3-24.
5.标签化对残疾儿童就学的负面影响 篇五
一、“贴标签”使残疾儿童处于弱势地位
对小学生来说, 教师永远是正确的,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至关重要。张宝莲对100名教师抽样调查发现, 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持否定态度的达67.3%, 其中认为这些学生能力差或难以理解所学知识的教师达总数的65.68%。可见, 我国普通教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态度上是很消极的, 这种“贴标签”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特殊儿童的教学中, 也势必通过心里暗示作用影响残疾儿童学习。
反应迟钝、自卑、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中下等是教师对残疾儿童的一般评价。在调研的5个中心小学的19个残疾儿童中, 只有3个残疾儿童被教师认为表现较好, 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在前10名, 其他16位残疾儿童都是中下等, 其中有10多位经常垫底。学习好的这3个学生中, 一个是大花中心小学三年级女生;一个是马托中心小学二年级男生, 他的父亲是他的老师;一个是古二中心小学四年级男生, 他的父亲是学校所在地的村主任。尽管他们三个不在一个学校, 但教师对他们的评价都是“爱学习, 听话, 乖巧, 讨人喜欢”。教师认为学习中下等的残疾学生普遍存在反应迟钝、自卑、少言寡语等现象。上课时他们不像其他非残疾学生交头接耳, 爱做小动作, 但是总是感觉他们听不懂, 偶尔提问他们, 他们扭扭捏捏, 很不大方, 有时喊几遍他们都像没听到似的。残疾儿童的作业一般也不如其他孩子作业的字写得好, 题做对的多。考虑到他们是残疾儿童, 上课很少提问他们, 作业也很少让他们重做。
教师很少用“反应迟钝、自卑、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中下等”评价非残疾儿童, 即使是对两个表现相似的残疾儿童和非残疾儿童。马托中心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张教师通过比较、反思后说:对残疾儿童“贴标签”, 更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心里作用, 如, 他教过的肢体残疾儿童A和非残疾儿童B在其他方面都差不多, 只是下课后, 非残疾儿童B更活跃些, 但是却很少把“反应迟钝、自卑、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中下等”评价用到非残疾儿童B身上。究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下课和其他教师闲聊时, 大家总结残疾儿童的弱点多一些。这样的“贴标签”和一系列心理暗示交互作用使得教师对待残疾儿童产生行为上的偏差。
据观察, 课间休息时, 学生三五成群在校园内玩, 有说笑逗乐的, 有玩游戏的, 有追打嬉闹的, 但是残疾儿童常常是形单影只, 很少见残疾儿童和其他学生沟通交流并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绝大多数残疾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得越来越孤单。主流族群通过将残疾人群体标签为“残疾”等来打击后者的就学和参与机会。更糟的是, 那些被贴标签的人由于被界定为“有问题”, 他们会自暴自弃, 继而进一步采取违反规范的行为, 这样似乎应验了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和该标签的效应。
二、“去标签”使残疾儿童处于弱势地位
调研到的所有教师都一致表示, 他们都关爱残疾儿童, 没有歧视、排斥过残疾儿童。班里排座位主要是按学生高低, 一般是身材矮的在前边, 身材高的在后边, 但是会把学习不好且爱捣乱或者上课爱睡觉的调在后边, 把学习好且爱学习的调到前边, 这方面没有考虑谁是否是残疾儿童及残疾类型。对待迟到的任何学生都站在教室门口, 等下一节课再进入教室, 这是惯例, 没有谁提出过不同意见。有的教师确实关爱残疾儿童, 从思想和行为上对残疾儿童支持, 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残疾儿童受到隐形的社会排斥。
残疾儿童坐在影响其正常学习的座位上、残疾儿童在学校受欺辱等都会影响在校残疾儿童的社会融合。但是,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残疾儿童、非残疾儿童或者教师, 已经在这种状态下形成了一种固有的社会认知、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 这种文化内化于每个成员的内心深处, 他们在这种文化的指导下从事种种社会活动, 可能会认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例如, 学校长期按学生身体高矮以及综合学习成绩排座位, 农村学生之间“嬉闹”属于正常现象等。在残疾儿童因为身体“缺陷”需要帮助时, 如, 在排座位时, 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等残疾儿童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 把他们排到前面, 离教师、黑板近一些, 以便于看见、听到, 然而这时教师却把他们和非残疾儿童一样对待了, 这样“去标签”增加了残疾儿童求知的困难。许多残疾儿童因为看不到教师板书, 听不清教师讲课而辍学。
摘要:本研究用标签理论研究残疾儿童在校期间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研究发现, “贴标签”使得教师和学生对残疾儿童产生偏见, 使其处于弱势地位“;去标签”使残疾儿童的弱势性得不到照顾, 残疾儿童固有的弱势地位得不到改善。
【13.1残疾儿童帮扶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残疾儿童帮扶案例10-07
秋学校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总结06-15
残疾儿童关爱08-08
如何开展残疾儿童入学工作报告整理10-08
残疾儿童教育保障07-09
残疾儿童的感人故事07-26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化学学科教案08-02
学校帮扶残疾学生制度07-07
残疾学生帮扶制度及措施201804108-02
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