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

2024-06-17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共14篇)

1.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 篇一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王崧舟

上课铃响,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美国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学生有的听说过,有的没有

师:没听说过没关系,这家杂志每年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新闻人物,评出来的这个人往往在这一年当中在全世界影响最大。我举两个例子,比如说,2001年周刊评选出来的新闻人物是美国纽约市的市长朱莉.安妮,知道为什么评她? 生:不知道

师:因为那一年在美国纽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恐怖事件,知道吗? 生:知道

师:那个事件发生以后,整个纽约几乎成了人间地狱啊,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莉.安妮领导纽约市的市民,全力救灾,重建家园,短短的三个月内,就让纽约的市民过上了正常安定的生活,厉害吗? 生:厉害

师:所以那一年她成了时代周刊的新闻人物。再比如说,1992年,周刊评选的新闻人物是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我们喜欢叫他小平同志,因为那一年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那个讲话把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潮,而且,这个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厉害吧,自豪吧?但是,1998年时代周刊却评选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新闻人物,当结果一公布,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有人问,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师:来!我们一起来看看,1998年时代周刊评选的新闻人物是——(视频演示地球)谁?谁?谁? 生:地球

师:当你从王老师口中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你吃惊吗? 生:吃惊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地球同是我们人类中的一员。

师:说得多好啊!(问另一学生)你吃惊吗? 生:吃惊,因为地球默默地为我们奉献。师:地球默默地为我们奉献,毕竟它不会说话,它怎么可以成为新闻人物呢?想知道答案吗? 生:想

师:真想? 生:想!

师:别说话,用眼睛告诉王老师想不想? 生睁大眼睛,不住地点头(笑)

师:答案在这。(拿出课文)每人一份,拿到的大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问一问自己你的心情怎么样?来吧!咱们开始,拿到以后大声地读出来。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读书的声音越来越觉得轻。王老师在看每一个同学的表情,我发现你们的脸色也开始变得凝重起来。因为我看到你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自己的心情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呀!是吗?那么大家来说一说你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你的心情是什么,好吗?来,请你先说。生:沉重的。

师:你为什么而感到沉重? 生:因为人类随意破坏地球,造成地球也许会发生悲惨,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但是又非常容易破碎,这是人类随意破坏地球才造成地球容易破碎。

师:说得多好啊!她为我们这个地球太容易破碎才感到心情沉重,她更为人类对地球的随意毁坏而感到心情沉重。女孩子读书的感情就是细腻这是她读完以后的感情。我问一个男孩子。你读完书以后的心情怎么样? 生:沉重

师:也是沉重,你读完书除了心情沉重以外,你还体会出其他心情吗? 生:担心

师:你说得对!你为什么担心?

生:担心人类再这样破坏地球,地球会在不久的将来破碎。

师:(深沉而有力地说)他担心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地球总有一天要——破碎。王老师相信,到那个时候破碎的不仅仅是地球,破碎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我知道你也想说自己的心情。请你说说,除了沉重,除了担心,你还读出了什么心情? 生:悲哀 师:你说。

生:悲哀人类破坏地球会使地球破碎。

师:你看看,同样的现象,他体会到的是担心,他体会到的是悲哀。一个是悲观主义者,一个是理性主义者。你看两个人的反思就是不一样。再问那个女孩子,除了沉重,除了担心,除了悲哀,你还体会出其他什么心情? 生沉默

师:我知道你此时的心情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生笑)来,你说。生:不仅仅感到悲哀,除了担心,我还感到非常地难受。师:你是真难受吗?你说说你是怎么个真难受? 生:因为人类无节制地破坏地球,砍伐树木,才导致地球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而且有一天它会破碎,所以我感到非常难受。

师:你在为自己的命运,在为人类的命运而难受啊!她看得多远哪。同学们,我知道,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情,但是王老师相信,读完这篇课文没有一个人能高兴得起来的,也没有一个人轻松得起来。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又是沉重的。那么,你再到课文当中去找一找,仔细找一找,你想想看,到底课文当中的哪些文字,哪些叙述,还有哪些描写让你的心情变得如此糟糕又如此沉重?请在这些地方画下让你颤抖的线条。生仔细阅读课文,师巡视。

师:我转了一圈,发现有的同学画了一处,有的同学画了两处,有的同学画了三处、四处、甚至五处。我想在你画的波浪线的地方,其中肯定有一处能让你怦然心动的,是吧?把那一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来,谁来?请你。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 师:你在画这个地方时的心情是什么? 生:担心

师:你最担心的是你刚才读这段话中的哪个词? 生:威胁

师:威胁是吧?这威胁都来自于生态灾害。(板书:生态灾难)咱们一起来读读刚才那个同学读过的几句话。你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袋里搜索,要知道在咱们这个地球上有哪些生态灾难?(师引读)

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 师:你知道在咱们这个历史上有哪些生态灾害吗? 生:龙卷风

师:龙卷风它怎么就成为生态灾害呢? 生答不出来

师:龙卷风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生沉没)那叫自然灾害。当然,你知道龙卷风说明你的课外知识还是比较多的,你请坐下,谢谢你。问另一学生,你知道什么生态灾害吗?

生: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师:水资源怎么变成了生态灾害呢?

生:因为人类把污水排除到长江、黄河。

师:人类把含有各种化学品的有毒的污水排入了河流 生:使河流里是干净的水变成了污水

师:干净明净的水变成了污水,继续,你将会在水面上看到什么? 生:看到许多我们水里堆积的垃圾,师:你会看到许多本来活泼自由地在河水里边游来游去的快活地鱼儿们一条条地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了死鱼。

师:死鱼,当你经过这条河的旁边的时候你将会问到什么? 生:一股臭味。

师:一股臭味,如果这条河水继续这样下去你将会看到河两边还有人居住吗? 生:没有。

师:她说的这一切的一切,四个字,什么? 生:生态灾难

师:大声地读,什么? 生:生态灾难

师:真好!这是一种生态灾难,请坐。好,继续,谁还知道别的什么? 生:沙尘暴。

师:说,沙尘暴是什么?

生:这是因为那些人们为了谋取暴利而乱砍乱伐树,原来的那些森林,那些大树都被砍掉了,所以那空气,因为植树吸进去的是二氧化碳,而呼出来的是氧气,故而有时候有些地方的氧气也变得污浊。师:你说的沙尘暴,你说得非常好!大片的森林被砍伐代尽,大量的植被被破坏,于是,本来是绿油油的草原变成了—— 生:只剩下一片沙地 师:变成了一片荒凉的沙漠,狂风四面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沙子怎么样? 生:飞扬。师:飞扬啊,吹得很远很远,于是,你会看到城市本是晴朗干净的天空 生:变得一片黄色。

师:变成一片黄色,于是人们出行的时候不得不戴上,戴上什么? 生:戴上口罩

师:戴上口罩,不光是口罩,甚至除了留出一双眼睛以外整个人的头部都得把他裹起,于是你会从电视上、从广播上听到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突然就? 生:升高了

师:升高了,那都是谁作的孽啊? 生:都是我们人类所作的孽

师:都是沙尘暴的孽,沙尘暴的背后就是你所讲的那些无知的人们,他所讲的这一切一切„„你们大声地读!生:生态灾难 师:再读

生:生态灾难 师:真好,王老师有一个建议,建议你们在这四个字的下面打上重重的三角符号,来,咱们再一起回顾刚才的话。用你们那敏锐细腻的心灵你再细细地去感受那段文字,读着读着你会发现“生态灾难”这四个字,它已经不是四个字了,在你们眼前,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师引读)

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

师:威胁,读着读着,看着生态灾难这四个字,看重重的三角符号,这个时候,在你的眼前,你看到的仅仅是这四个字吗? 生:不是。

师:不是,你看到的是什么?

生:看到了许多受到危害的地方人类所受到的伤害,像大洪水啊、沙尘暴啊什么的。

师:是,在她面前生态灾难这四个字成了大洪水,成了沙尘暴。生:在你的眼前,这四个字成了什么了?

师:在我的眼前,这四个字让我仿佛看到了地球上的资源正在渐渐地消失 生:他看到了地球的资源正在慢慢地消失啊。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四个字在你们的眼前仿佛变成了什么?你说 生:仿佛变成了

师:我相信它已经不再是四个字了,是吗?你仿佛把它看成了什么? 生: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的灾难。

师:“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的灾难”,好,这是你看到的,好,你来说,这四个字仿佛变成了什么?

生:这四个字仿佛变成了人类的杀手。

师:“杀手”,那是一个个黑面杀手啊!它们的威力是如此的巨大。多好啊!他把这四个字读活了。在他们眼前这四个字不是死的四个字,而是活的杀手、恐怖的杀手,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杀手。当我们看到这四个字,我们再来读这段话,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会。(师范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生有感情齐读

师:好,我们继续。你还画了别的什么地方?请读给大家听。

生:“科学家已经证明„„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师:是。感觉越读越真诚,越读越强烈。你怎么会这样读?

生:因为等到地球的资源枯竭后,人类不能指望到别的星球去居住。

师:是的,为此你感到非常地着急,非常地担忧,是吧?所以有这样的体验,才会有这样的朗读。来,继续。你还画了别的什么地方? 生:“地球是无私的„„地球上的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师:王老师想问你一下,你在读刚才那段话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板书:不加节制)这个词? 生:有

师:当你读到这个词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人类如果再这样不加节制的话,地球将会破碎。

师:是啊,你不想带来这样严重的后果,是吧?你也来读读,当你读到这四个字的时候,你的脑海里边首先跳出的是别的哪个词语?开始。生齐读

师:当你读到不加节制这四个字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个词? 生:灭亡

师:他想到的是灭亡。你想到的又是哪个词? 生:贪婪

师:她想到的是贪婪。你又想到哪个词? 生:破碎 生:破碎

生:没人性的行为 生:资源越来越少

师:用不加节制这个词我们想到的是贪婪、自私„„你们可以在这个词语下面画上重重的三角符号。生拿出笔画上记号 师:(将板书画上一个圆圈)我什么都不用说,你一定能发现这两个词语之间存在着多么可怕,多么恐怖的关系。(师生沉没)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的作者他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呀!”我们一起读一读作者的感叹,请——开始!生齐读,感情越来越强烈。

师:所以1998年新闻周刊才会把我们的地球评为新闻人物。同学们,我们要爱护地球,因为我们——(生读课题)

师: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我的《只有一个地球》成长纪实

王崧舟

在我的眼里,自己创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这正如画家之于他的画、音乐家之于他的谱子、作家之于他的小说、设计师之于他的时装„„很多时候,自己创作的教案往往是以溪流、璞玉、小白杨、丑小鸭等意象呈现的。因为是溪流、是璞玉、是小白杨、是丑小鸭,所以它们就有了属于它们自己的成长诗篇和流转旋律。

我的《只有一个地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一条小溪,从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地溢出。它无法知道去路是坎坷还是平坦,明天是风雨还是响晴?是痛苦的降临,还是其乐也融融?但它的天性却是一直地向前流淌。不管是曲曲折折,还是平平庸庸,它终归摆脱不了流入大海的宿命。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

起——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创作《只有一个地球》动念于 2003年3月30日。那时,我正在西安讲课,遇到了江苏海门实验小学的周益民老师。周老师是一位质朴真诚、才情四溢的青年教师,他在西安上了《只有一个地球》,可惜我无缘聆听。晚上,周老师拿了整理好的课堂实录请我指点。我看完这一课的实录,不禁惊诧于他对文本独特而细腻的对话。在旁人眼中,地球本是一个纯粹的星球,没有生命,没有感情。但是,在周老师的课上,地球已经不仅仅是地球,地球是母亲,是人类的母亲,是可爱、可亲、无私、美丽的母亲。正如周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母亲的对话,与地球的沟通成了与母亲的沟通。周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如一片来自日边的孤帆。它给我带来的,是生命的灿烂之光,是人性的海阔天空,是浪漫而多情的海市蜃楼。

就在那一刻,我产生了创作《只有一个地球》的冲动在003年4月4日,是我祖母的百年诞辰。回到老家做完祭祀,我就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创作。身边除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没有其他任何资料。但我的创作状态却出奇得好,冥冥之中如有神助。到子夜时分,在一片如潮的蛙声中,《只有一个地球》在我的笔下诞生了。也许,这是我献给祖母的最好的一炷心香吧!

这个版本的《只有一个地球》,大体思路如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讲述《时代周刊》评选“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

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心情。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初步读悟写地球资源的两段话和写人类别无去处的两段话,然后借助课文的最后一段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回归课文整体

引导学生将课文的最后一段跟课文的内容、课文的结构、《时代周刊》评选地球为新闻人物等联系起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想像情境

(课件呈现“地球”图片。)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我们的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声。这哭声,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传来的呢?

二、品读重点语段

1.从倾听地球母亲哭诉的角度切入,补充《地球上的一天》,引导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

2.从倾听地球母亲哭诉的角度切入,补充《生物圈2号》,引导学生品读第8自然段。

三、倾诉读后感

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满文军的《懂你》)地球!我亲爱的母亲:_______________ 你的孩子:

四、点题结课

2.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 篇二

“只有一个地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 严谨的结构, 清楚的条理, 又饱含深情, 是这篇文章的特点。课文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 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说明文已有一定的了解, 对学习此类文章兴趣比较浓, 加上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民族在保护环境上的做法有一定的了解, 给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本课10个生字, 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 学习说明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 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 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师: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出示:地球的美丽、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不能移居别处)

师:我们的地球母亲有着多重的性格, 你能用书中的语言来描绘吗?

(出示: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 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生读板书:可爱、易碎)

师 (过渡) :就让我们从这两个方面走近地球。

2.细读体会

师: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地球母亲的可爱, 画一画;又是怎样说明的, 标一标。

(汇报交流:指名读, 作者是怎样说明的?)

师:采用打比方的方法, 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 比作生命的摇篮, 让我们感到地球母亲的亲切、可爱, 让我们觉得和她的关系密不可分。

师: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 就像一叶扁舟。作者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准确地说明了地球的大小。

师 (过渡) :我们的地球母亲不但外表美丽, 而且心灵也美,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可爱。

3.学习地球的“易碎”

师:这样美丽、无私的地球怎么会破碎呢?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呢?默读三四自然段, 写出自己的感受, 在书上作批注。

师:到底是人类的哪些行为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伤心落泪呢?

(汇报交流)

生:不加节制地开采, 加速了地球矿产资源的枯竭。

生:随意毁坏森林资源, 影响资源的再生。

生:滥用化学品,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生齐读书中的句子)

师:读到这里, 我们仿佛看到了地球母亲的蓝色纱衣已变成了枯黄色。空气被严重污染, 天空一片黯淡, 小河不再清澈, 鱼儿喘着粗气。

(生默读资料)

生: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 每年约损失2100万公顷。

生:森林每分钟消失21公顷, 每年消失约1100万公顷。

生: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 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

生: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 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

生: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 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

4.学习地球的“唯一性”

师: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 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旦地球破碎了, 我们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没有。

师:你为什么那么肯定?

生: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 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 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 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师:科学家已经证明,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 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指名读句子, 说说科学家的证明)

师:人类已经没有退路了,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拓展延伸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请你把想要说的话写下来, 让我们共同为地球母亲祈祷吧!

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三

1.知识与技能:(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地球的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关键: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片断】

1.课件出示课文重点句,深入理解课文: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师: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多处运用说明方法。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句子的说明方法是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地球与世界万物是不可分离的。]

(3)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A.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

B.课件播放人类破坏地球的影片,给学生警示、提醒。

师:看到这个影片,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这时,你一定有话对地球妈妈说,对人类说,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小练笔:

(1)我想对人类说:__。

(2)我想对地球妈妈说:__。

[设计意图:课堂上,鼓励学生动笔给人类、给地球妈妈写几句话,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是不可能的。

课件出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1)理解“至少”这个词的意思。

(2)理解句子的意思: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了人类根本无法到达,从而有力证实:目前还找不到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设计意图:引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明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我们要保护地球。]

3.总结全文,延伸课外,感悟实践。

(1)结合课题小结。

(2)围绕课文,让学生开展一个关于地球的访谈节目。

4.作业布置。

请写一份倡议书,号召人们自觉保护地球、美化环境。

【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上)的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读”,以“说”为主。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到有关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教师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出示重点句,让学生谈谈体会和感受。这既激发了学生在公众场合说话的勇气,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以“写”为主。写作能力对于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人类破坏地球》的影片,让学生一边听着充满感情的配音,一边看着触目惊心的影片,唤醒了学生保护地球的强烈意识,鼓励学生动笔给人类,给地球妈妈写几句话。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努力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结合本课内容,反复推敲,设计谈话栏目。这样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享受学习的快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真正走进新课堂。

作者单位 贵州省安顺市若飞小学

4.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篇四

回龙小学 沈美丽

本课设计是在学习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后生成的一堂自我挑战课。王崧舟老师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是我备受鼓舞和向往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自己多年来追求的一种教学风格和姿态。通过本课堂的实践磨砺,又一次让我体会到教师的素养和思想境界决定了上课的高度,是上好课的关键。

课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充分体现了关注人类生存、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人文精神;自身的文学素养对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节课教学层次分明。第一部分“关注”,重点是激发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第二部分“倾听”,重点是激发情感,然后带着情感与地球对话,从而掌握教材内容;第三部分“铭记”,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的思想提升,认识的回归。

这篇说明文的教学,师生之间互动默契,思考深入,发言精彩,可以说兴趣浓浓的,情感浓浓的,文学味浓浓的。曾听过一位老师说过:“只有语文课才这样教,只有这样教才像语文课。”这也是我在这堂课中努力去追求和体现的所在。

其实在环节的实施中我所做的无非就是这样两个大环节:“倾听”和“诉说”,为了开展好语文阅读“吸纳”和“倾吐”的过程,“理解”和“发现”的过程,体现遵循语文阅读规律,整个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情境,教师、学生、文本间进行着深刻的对话,师生的生命感悟在课堂这一时空里尽情表达,在语言文字的激扬中踏上了精神的升华之途!“倾听”代替了“理解”,“诉说”代替了“分析”。

自己感觉最得意的是:本课洋溢着语文的感性气息,努力摒弃琐碎的要点分析,干瘪的内容概括,无情的逻辑演绎。课堂上听到的是洋溢着感性气息的话语:“读了课文再来看这个课题,告诉大家,哪些词语紧紧地揪住了你的心?” “再去触摸一下文中的语言,哪些地方,哪些词句表达出了你的这种心情,用颤抖的波浪线将它划出来。”“受伤的母亲,苍老的母亲,青春不再的母亲!我们油然想到了这样一列词语„„”老师的教学话语激起的是学生无限的想像、无尽的心痛、豁然开朗的顿悟、情思勃发的智慧。

当然,朗读及其指导还可以更充分些,特别是在朗读中体会行文的严谨、用词的准确,似乎还应当加强。

5.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篇五

一,大胆设想,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本篇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可以从课题入手,展开学习。揭题后我让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学生很快就明确了“全世界人民都是地球村的居民“这一道理。然后我追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来说明这个观点?学生沉默片刻后,大胆设想:可以举些有关这方面的例子,让大家从他的事例中明白“只有一个地球”;可以运用一些名言警句,从中感悟“只有一个地球”,使说理更充分。

同学们的设想多有道理!虽然学生接触说明文不多,或许还不了解举例子是说明文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实践证明,这样设计可行,而且可以让学生懂得: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用充分的事实有力地来证明。

二、感情朗读,感受精心保护地球是每个地球人责任。

6.《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篇六

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本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和强调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课前我也利用信息技术课可以上网的机会让学生查找了有关目前我国资源现存的严峻形势,目的让学生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没有引导好学生对资料的使用、这一环节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

7.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 篇七

一、将图画运用到板书中, 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小学生对文字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 而对一些其他形式, 例如图形、影音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因此, 教师要注意到小学生的特点, 在设计板书时, 可以将图画运用到板书中,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地球的形状, 再将其进行分类, 告诉学生我们的地球有多大, 其中, 海水占的比例是多少, 可以饮用的淡水占的比例是多少, 我们的人口是多少, 我们的资源是多少, 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图画来理解地球资源的珍贵。

二、设计好板书后, 利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蕴含的中心思想

教师在设计好图形类的板书并向学生传达出板书所代表的意思之后, 可以选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只有一个地球》所传达出的中心思想, 例如, 教师在授课时除了介绍一些关于资源枯竭的实例外, 还可以利用丰富生动的实例向学生传达环保意识, 为此,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播放一些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照片以及一些因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马上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此外, 还可以播放一些节约资源的日常小窍门,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三、设计对话问题, 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课堂问答是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的方法之一, 因此,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可以适时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来设计一些问题, 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 例如, 在讲授到地球资源的枯竭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目前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资源都有哪些, 分别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在讲到从自身做起,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时,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们仔细想想, 除了老师讲的内容, 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节约资源呢?这样, 通过教学问答,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还可以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摘要:为帮助学生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理念, 教师用图画设计板书, 利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8.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 篇八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包括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更替、时差三部分。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限,这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注意依据课程标准修订后的变化,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浅入深地剖析地球自转特点及运用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地球自转。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运用地球仪、手电筒等简单工具学会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及产生的昼夜更替、时差等地理现象,掌握自转的基本运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演示、观察、小组讨论等活动,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及时差现象,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演示与小组互助探究,养成观察并思考生活中地理现象的意识,增强地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方法:演示探究法、观察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用具:大地球仪(改造)、小地球仪、手电筒、不干胶贴纸、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朗读图片中的诗句。(播放有关日出日落的图片与诗句,欣赏图片,师生齐读诗句)

师:刚才欣赏的这些诗情画意的画面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日出和日落。这种现象和地球的自转密切相关,今天学习内容就是“地球的自转”。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引入课题,既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

1.温故知新——认识自转特点

师: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地球自转的这些特点大家知道吗?举手回答。(课件展示:①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叫作地球的自转。②地球自转的方向?③地球自转的周期)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师:同桌之间用地球仪互相演示自转,在演示过程中请用箭头贴纸在地球仪上贴出自转方向。

学生互相演示,贴箭头,教师巡视指导。请一位学生到讲台演示地球自转,师生评价。

师: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当观察角度不同时,描述会有所不同。请大家从以下角度观察自转方向。(课件展示:从赤道侧面观察;从北极上空观察;从南极上空观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演示、观察、讨论。请一位学生演示并说明观察结果。(演示的大地球仪南北两极贴上红点,便于观察)

学生总结:从赤道侧面观察,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自转方向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地球自转方向始终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只是因为观察角度不同。

【设计意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并正确描述出来,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动手演示可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地球自转的特点,建立空间概念,从而得出结论,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这一环节教师不但关注知识,更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同时教师在教学细节上也做了很好的设计:一是在演示中学生最难把握的是方向,教师通过醒目的贴纸来标注方向,能很好地突破难点;二是教师在学生演示的大地球仪南北极的附近事先标注红色圆点,学生可以观察得更清晰。

2.模拟实验——观察现象说明自转

昼夜更替

师: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上的事物都随着地球转动,因此大家感觉不到地球的转动,看到的只是太阳的东升西落。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地球的自转?下面通过模拟实验观察。(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不干胶贴纸;实验要求: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用贴纸标示出来,手电筒光线保持水平,自西向东轻轻拨动地球仪)

师:仔细观察北京,看到什么现象?

生:昼夜不断更替。

教师继续询问学生演示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引出晨昏线的概念,展示FLASH动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晨昏线特点,区分晨线和昏线。

师:展开想象,假如地球不自转,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地球一半永远是白天,一半永远是黑夜。

师:不考虑公转,的确是这样。因为地球不透明、不发光,面对着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对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而地球每天都经历昼夜更替,说明地球在自转。(展示课件:人们是怎样顺应地球自转的规律安排活动?请举例说明)

生:白天工作、学习,夜里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时差

师:人类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请看一个生活片段。(课件展示:生活片段,如图1所示。引出地球上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同)

师:这种时间差异是怎样产生的?通过模拟实验来说明问题。(课件展示:如图2所示在赤道上标注A、B两点,手电筒光线保持水平,自西向东轻轻拨动地球仪,注意观察哪一点先迎来曙光,哪一点先送走落日?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根据要求演示实验,小组讨论观察结果。

生:同纬度地区,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

教师播放演示过程的动画效果,验证学生的观察结论。

师:时间差异与地球自转有关,请看大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任意找到一条经线并在上面标注许多点,随着地球的自转,当太阳直射这条经线时,这些点太阳高度达到一天当中最大,时间都是正午12点,因此同一条经线上的时间相同,而不同经线上的时间不同。 (课件展示图3:动画演示空间中不同经线的时间差异)

师:不同经线上的时间差异有什么规律?一起来推算时差。(展示课件,师生推算时差: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 1小时)

师:举例说明生活中时差对人的影响。

生:观看一些国际比赛有时需要半夜起来,我国新疆的学生比我们上课时间要晚……

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演示和模拟动画相结合,学生观察到昼夜更替和时差现象,既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又能达到突破难点的作用。“生活故事”小栏目,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事先在大地球仪的某条经线上贴上多个红色圆点,可使学生看到比较形象的演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突破重点,此处引导也比较恰当,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经线的时间不同。

拓展延伸

师:昼夜更替、时差现象都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现象也与自转有关(展示课件),如北半球的河流会冲刷右岸使其陡峭、南北半球台风中心旋转方向不同等。如果有兴趣可以查找更多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现象。

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生:知道地球自转的特点,学会演示地球自转,明确昼夜更替、时差现象都说明了地球在不停自转。

师:说得不错,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仔细观察,大胆实验,留心生活,争取有更大收获。

达标检测

课件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课后拓展

动手体验:观察洗手盆水流的旋转方向。鼓励学生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地球在自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9.《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教案 篇九

1、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遨游“等重点词语,并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2、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3、培养朗读能力,能写出读后的收获。

4、教育学生树立环境意识,要从我做起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够居住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懂得课文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本课可采用变序教学法,抓住重点段辐射全文,让学生在课文中理解,读中感悟。

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提出课题,整体感知

1、提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从这个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直接点明课题的段落,并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二、变序教学,提纲辐射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段中语句填空:

因为这个地球太( ),同时又太( );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 ),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学生齐读填空题,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三、教给学生举一反三

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训练朗读,通过理解“母亲”、“摇篮”等词语,指导学生带着亲切、感激之情练读重点语句,学生评议读的效果怎样。

出示遥看地球表面的图象,师生一起描述看到的美丽景色。

理解完后,再练读描写地球美丽壮观的语句。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人类生活范围为什么是很小的。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质疑自学,讨论探究

教学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例如:默读、质疑、解疑、讨论、查找资料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以便学生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第二段。

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没读懂的内容用笔标示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可再生资源为什么不可再生了?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威胁?为什么说地球是无私的?课文从哪几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让生讨论自己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类都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表现。有的学生会拿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共同讨论人类具体都做了些什么,都造成了哪些生态灾难?让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可爱的,可破坏是残酷的。

指导朗读。

填空训练:地球上的水资源本来是可以(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向水中排放( ),不但使它( ),还会使人( ),鱼类( ),所以我们应( )。

五、自读自悟,学习第三段

1、讨论为什么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内容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决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联系上下文理解“资源枯竭“。

3、抓住关联词“…但是…即使…也是…”领悟第七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六、感悟重点,延伸展开

1、再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要求我们怎么做?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例举自己所知道的自觉保护地球的人和事。

七、回归整体,感悟内化

1、让学生说说对课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为题,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3、老师设计一项扩展应用性的作业,每个同学回去之后再细细赏读课文,在进一步鉴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构思一幅宣传画,设计一句广告语,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北京申办奥运做一点贡献。

10.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 篇十

设计理念: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的理念,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课前准备:搜集地球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课文

1回顾上节课知识:出示大屏幕生字词(第一组学生汇报领读)

2、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地球的美丽、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的、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二)熟读课文

1、(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4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

(3)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

(4)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补充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被破坏的相关资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讨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再理解重点段落)

2.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

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别让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4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2 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11.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十一

云台小学

闫俊霞

【教材分析】本课从从地球的资源状况和在宇宙中的地位两方面,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学情分析】学生知道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道理,但对地球面临的危险和“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感受还不深,还没有认识到保护地球的迫切性。

字词教学方面, 学生已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个别难读、难写的字词仍容易出错,需提醒注意。学生在四、五年级就学过科普文的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在本课教学中虽不作为重点,但还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复习,并渗透在教学中。学生一般能基本读懂说明文的主要内容,但抓住要点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还需要培养。【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相关词语。⑵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⑶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2、过程和方法:

⑴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⑵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⑶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读激,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读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学难点】

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教具准备】课件

1、重点词句、段落的文字课件

2、美丽地球图片课件

3、人类破坏地球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4月22日是什么日子?能谈谈关于世界地球日的知识吗? 生:„„ 师:世界地球日的提出目的是让我们自觉地保护地球,因为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初读感知,自行解疑。

师:只有一个地球,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这让我想起了一位作家所说的:“经验丰富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个眼睛看到书的背面。”谁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生:读书的时候要了解字面上的意思,也要了解这篇文章或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师:太棒了,非常简单的话就把歌德的话解释得非常清楚、明白。请同学们看着老师的手势一块儿再来读读课题。(师在不同的词语下面做着重语气的手势)师:三遍课题读完之后,你对课题背后的含义是否有所感悟? 生:„„

师:今天让我们一块儿带着两只眼睛,走入我们的课文。在今天的学习之前,我要检测一下大家昨天的预习情况如何: 出示:(读下面的词语)

目睹 渺小 慷慨 矿产 滥用 裹住 枯竭

和蔼可亲 晶莹透亮 恩赐晶莹

璀璨 慷慨(师强调“蔼”和“竭”两个字的不同并范写)师: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那些知识,请大家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能从中了解到什么?在读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大屏幕显示自读提示)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尤其读清楚生字的读音。2.理一理: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个方面内容?3.想一想:透过课文“纸面上的话”,你想到什么?(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个方面?地球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

师: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是什么? 生: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板书:可爱 /易碎

三、细读悟理,落实目标。

师: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地球的可爱?

生: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课件出示以上两句话

师:作者把地球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 生:„„

师:怎样才能读好这两句话?(抓住晶莹来想像地球的美丽。地球的纱衣很美,所以应该读得轻一点,温柔一点。第二句话要充满激情、读出赞美,这样,眼中有文字,心中有图画去读,才能读得更美。)指明读

【评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晶莹透亮”“母亲”“摇篮”来理解句子。由文字—图片—想象—文字,从直观到体验,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星球?(美丽、晶莹、可爱、壮观„„)。同学们看这里,出示地球美丽图片

师:用一句换来赞美地球吧。出示: 地球,我------师:的确,地球太伟大了。是地球,孕育了生命;是地球,创造了神奇;地球就是我们的母亲,让我们一块来赞美我们的妈妈吧!

出示文字齐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评析:从读中悟情,增强了学生的语感,让孩子的情感变得丰盈,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师:这么美丽可爱的地球,为什么宇航员又说她是容易破碎的呢? 请同学们闭眼,听读下面的课文,看又能从中体会出什么?

课件出示:配音画面。但是,同茫茫宇宙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师: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从中体会出地球很渺小。我们人类生活的范围是很小的··· 师:什么是“一叶扁舟”? 生:„„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师:是啊,同茫茫宇宙比,我们的地球又是如此渺小。就这样一个渺小的星球,却养育了世界60亿人口。出示课件: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慷慨、无私„„)

师:是啊,地球妈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广袤的沃土,金灿灿的粮食,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矿产。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可地球妈妈那颗易碎的心灵又表现在哪呢?

【评析:诗意的语言贯穿始终,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课堂似一条情感温暖的小河,静静流淌。】

师:从书中找一找,我们的妈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请自读3—4自然段,看能从中读懂什么? 学生自学。

师: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的问题互相帮一帮。学生小组内交流。师:你读懂可什么? 生:„„ 课件出示:

自然资源:水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大气资源 师:(指课件画面)大家看,自然资源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矿物资源指哪些资源?它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呢?为什么?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师:这四类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可为什么又变得不可再生了? 生: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好吗?

生?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资源,滥用化学品造成了很多灾难。师:归纳起来就是两条原因,即—— 生齐说: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

师:你能说说生活实际中这样的例子吗? „„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看画面。课件出示:滥砍树木,汽车、工厂排放污气,洪水暴发、泥土流失等镜头组合。师:看了画面,再回头读这段话,相信会有更深的感受。(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读。

师:如果长此下去,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生:植被破坏了,洪水肆虐,小鸟无家可归。人类失去最后一个家园,成了流浪者。世界将是暗无天日。没有了鲜花的芬芳。所有的儿童都在哭泣。可怜而愚昧的人类啊!

师:面对我们共同的母亲,你的心情怎样? 生:伤心、悲痛。

【评析:既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要让学生走出文本,深入体验。此时的“说”是水到渠成,因为学生的情感很饱满。】 师:此时,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出示课件: 生:„„

四、探究辩论,拓展创新。

师小结:多深刻啊!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人们的随意毁坏中必将迅速减少,同学们试想,假如有一天,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资源都枯竭了,人类要生存,该怎么办?出示课件 生: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生: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大部分学生都这么吆喝)

师:大家先别争论,同意移居的请举手,说出你们的理由。学生发言

师:认为不能移居的请举手,说一说你们的理由。学生陈述

师:你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都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上网查阅的。

师:通过刚才的辩论,我发现你们的知识面非常宽,说明你们课外读书很多,这是个很好的习惯。咱们就先辩论到这里。

【评析: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拓宽阅读视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升华孩子们的人文情怀,同时还补充了课文的空白。】

师:回过头来看看科学家怎么说?请自由朗读课文5—6自然段后回答。

生读后回答: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40万亿千米有多远呢?引用以前学过的课文《太阳》“太阳距离地球1.5亿千米,坐飞机要飞二十几年”解决。

师:根据科学家的判断,目前我们能不能移居? 生齐:不能。

五、明理导行,深化认识。师:但,我相信,随着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移居别的星球一定能成为现实。只是目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实现。因此,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目睹了地球之后,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师:看清楚后面的标点符号再读一遍!

生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师:说得多好啊!孩子们,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 生:„„

师:课文最后一段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齐读。

师:60亿人口的安危就系在这一叶扁舟上,地球,是永远无法克隆的,我们此时应该怎么做? 生:„„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咱们要把这些想法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怎么办?我提议:组成环保宣传小组,立即行动,我们这次行动的口号是(课件画面显示:保护地球,爱我家园)齐呼我们的口号。(学生齐呼)

师:大家可以画宣传画,可以写标语,可以写读后感,还可以朗读优美的段落。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分钟创作时间)

师:下面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有的读体会,有的呼标语,有的介绍宣传画„„

【评析:巧妙地运用学生活动,引发学生对文本地深入思考,说出自己的心声,增强人文底蕴,升华情感,达到心灵的感染,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命的律动。】 师小结:同学们个个都是优秀宣传员,希望你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相信有了你们的努力,地球母亲明天的环境会更加美好。】

师:如果地球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因为我们—— 师:保护地球吧,她是人类的母亲,因为我们—— 师:请同学们牢记地球妈妈的生日——四月22日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师: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资料,做一份“绿色环保”专题手抄报。

七、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12.《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火箭生空录象,初步感受地球的可爱。

(二)、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读。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地球吗?

(三)、了解地球的“可爱”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地球的可爱?请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来,也可以边读边讨论。

学生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完后请一个同学评。并再请同学说)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也禁不住想试一试,能给我一个机会吗?(课件出示句子,师范读,生齐读)

2、刚才,我们体会到了地球的可爱,还有从哪里也感受到?(慷慨)(师板书、并指导写法)你知道慷慨的意思吗?(生答)其实,地球就是一个宝库,它毫无保留、无私地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然而,我们人类却没有好好保护它们。(出示相片:浓烟、伐木……)

看到了这些,你觉得怎样?想说什么?

(过渡)我不禁想起宇航员说的那句话:“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她也太容易破碎了。”(板:易碎)(出示课件句子)

(四)、了解地球的“易碎”

(1)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地球太易破碎了?我们人类到底对地球做了什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小组长负责记录。

(2)小组汇报。

(3)师小结:所以,宇航员不禁感叹: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

(五)、总结归纳:

(1)进一步认识“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我们不要等资源枯竭,现在就移居到别的星球,怎么样?(生答)既然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做?(讨论发言)

(2)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保护地球?(讨论发言)(完后师投幻灯,绿化)

(3)让学生写一句最想对地球母亲说的话,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1.我们要保护地球,以为我们DD(生读课文)

2.大家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课题上吧!

3、完后汇报。

(六)师总结。

同学们,当今天养育华夏儿女的长江,黄河以浑浊的河水向我们诉说它们悲哀的时候,我们的明天是否能与山水相伴呢?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敲醒,我国已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让我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眼中美丽的地球吧!

(七)扩展延伸

要求课后选做以下内容(可以完成一题或多题)

a)动笔写一条环保室宣传格言或画一幅环保宣传画。

b)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作感。

c)围绕“保护地球”着一主题办手抄报。

d)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写一份简单的报告。

板书: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慷慨)可爱

易碎(资源有限)

保护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十三

1、使学生明白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到。

2、使学生明白世界上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3、使学生明白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4、使学生明白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使学生明白就应怎样对等地球。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明确目标:

1、[板书:猜谜]想猜吗?请读谜面:“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我变,每一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评:一猜就准。)[学生板书:地球]

2、出示地球图:这就是咱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明白些什么?怎样明白的?

小结:同学们明白得真多。电视、书籍、网络等都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大家得多和它们交朋友。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讲得很多,我们人类的生活、生存离不开地球。地球是我们共有家园。2。同学们想不想上太空看一看我们可爱的地球呢?(出示音乐及飞船升空的片段)

1。师:宇航员在太空看见地球发出怎样的感叹?

2。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3。请同学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从哪儿能看出地球“可爱”,从哪儿看出来地球容易“破碎”?

4。学生读课文进行学习

5。小组汇报:“可爱”部分

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了什么?你给大家汇报下:

A:读了课文,我们明白了在太空看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看这披着水兰色纱衣的球体是什么呢?是的,他就是地球,我们能够看到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遍布它的全身。难道它不美丽,不可爱吗?(边说边看图)

B: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因此说地球是“母亲”,是“摇篮”。出示课文资料:“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提问学生:这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形象的说明地球的可爱?

生回答:用了比喻手法,,把什么比着什么?

C:出示:(地球仪,学生边说边指出)“地球的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让学生体会数字的作用,体会比喻句的好处。)“6300多公里”“51亿平方公里”大陆的面积是好多?提问

6。透过这一部分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A:我体会到了地球太美丽,太壮观了。

B:我感觉到地球真是太小了,人类生活的范围更是小又小,我们就应珍惜它。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地球的2个特点。

是啊,我们是就应好好的爱抚地球,但是有些人却不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随意的破坏。

引入:

学生汇报“易碎”部分:

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了什么?你给大家汇报下:

A:我读了课文明白了我们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B:我明白了科学家把这些自然资源分为了2种:一种是“不可再生资源,”通常是指矿产资源,;而另一中是可再生资源,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煤,铁,石油,木材,谈水,纸张,粮食,大熊猫。

(让学生说出是可再生的,还是不可再生的。)

除了课文以外你还了解关于地球易碎的哪些状况?

学生汇报:A。我查阅了资料,看到水资源本来是能够再生的。但是,因为大家随意破坏,向江河里排放各种废水废物个性是有毒的化学品,清洁的水源就不能再生了。应对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就应怎样做呢?有人提出移居其他星球的想法,这样行吗?为什么?

学生汇报:A:科学家提出了人类移居其他星球的设想,经过多方面的调查,这个设想是十分遥远的事情。

B:人类不能移居有2个原因。第一是至少在40亿公里的范围里(至少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第二是火星或者月球上缺少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和空气等。少数人也许有可能,但是人多了就不行了。因此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8。老师引导:这部分是用什么方法告诉人们不能移居的呢

9。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资料。

老师引导:这部分告诉我们不能移居别的星球,实际上是说什么?

(破坏了地球,我们将别无去处。地球是我们唯一能够生存的星球)

10。补充课题《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就应如何去做呢?

11.学了这篇课文,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我们就应怎样保护地球?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分小组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总结

14.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篇十四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现就反思与大家商讨。

一、教学中我利用课文题目中的“地球”一词组织教学,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地球的理解,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让学生自主读书、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与文本对话的空间。特别是联系地球四季图片让学生说一句话,更是尊重了学生独特理解。

二、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地球的可爱及与人类的关系,我出示宇宙中看见的地球图片,特别我用了几幅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来观察、谈话,特别最后让学生合作编成一首赞美地球的小诗,有效的解决的课文的重难点。使学生对地球的感情油然而生。

上一篇:工程项目发承包模式下一篇:城市乡村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