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精选10篇)
1.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篇一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作者:冶萍
学校:民和县川口镇山城小学
班级:六年级 指导教师:尹雪婧
古诗词记载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悲与苦,蕴涵了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本书采用新颖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还能够欣赏到栩栩如生的手绘图,以图解文,图文并茂,辅之以朗诵艺术家配乐朗诵,音,画,文三位一体,生动形象,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感受和审美体验。
本书分为七个单元:投桃报李,高山流水,杨柳依依,东望故园,心怀天下,抚今追昔,冰清玉洁。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品其味为苦,愉快时品其味为甜。假如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尽情尽心,细细品尝。
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沐浴着父母的恩泽而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当然友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情自古以来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故乡是海外游子永远的牵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回望昔日那厚重的历史,不禁使人感怀,冰清玉洁之中流淌着一股浩然之气,蕴含着一种高尚的节操。
读着诗里的内容,我的心情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
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因不愿迎合权贵,始终不得志,于是浪迹天涯,纵酒赋诗,以寄托自己的满腔情怀。他的诗歌感情炽烈,想象丰富,比喻生动,手法夸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读诗是人类特有的艺术活动。读古代诗词,可以与同时代的人做精神上的沟通;可以传承古圣贤的精神文化;可以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因为读诗,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宽阔,变得丰富多彩,以至于变成一个庞大的心灵宇宙。点评:从文章可以看出你对这本书已经很了解,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而且文章语言连贯严谨,要是再活跃一点会更好。加油!
2.中华诵、经典诵读学习体会 篇二
在2011年9月26、27日有幸去滨州参加了中华诵、经典诵读的培训。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受益颇深。这两天主要从周远斌、韩述梅两位大家身上学习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在晚上的交流活动中,学习了一些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较好的学校的组织经验。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
从周远斌教授的讲授中,我认识到先秦经典是中华诵诵读行动所必须涉及的内容。先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内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载体,要了解、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就要学习、研究先秦经典。刘勰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以儒家典籍为主的先秦经典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价值。
在讲授完先秦经典的价值以后,周远斌教授又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先秦经典著作,虽然时间短,所讲授的内容不多,但依然让我觉得醍醐灌顶,学到了许多知识。周教授对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同时他幽默诙谐的语言也是所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我们就在这充满趣味的讲授中,学习了很多知识,同时也愈发认识到在中华诵诵读行动中诵读先秦经典是多么的重要。
先秦经典对于小学生、中学生来说也许有些理解上的困难。但是学生们记忆力强,能够背过记住。周远斌教授说:“能背住就是成就。
一部书一部书地去背,这是对孩子一生的帮助。”所以说,在中华诵诵读活动中先秦经典不可或缺。若我校开展诵读行动,先秦经典也是必须要涉及的内容。
二
与周远斌教授不同,韩述梅老师主要是从实践方面对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对我们进行了指导,我们也受益良多。韩老师主要从朗诵技巧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教导。虽然我们都是教师,也都曾经朗诵过一些诗歌,但是经过学习,还是感觉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秋收起义》等毛泽东诗词一篇篇的朗诵下来,对于韩老师的朗诵水平由衷地佩服,同时也感觉到了提高自己朗诵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除了教授我们朗诵技巧和方法以外,韩老师重点涉及的就是红色经典的诵读。一代又一代过去了,红色经典传承的重任又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不知道我们是否有能力唤起红色经典时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不知道我们是否能保证严肃的历史记忆和反思不完全演变成脱离现实的怀旧时尚。但我坚信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经典、这样的一群人会创造别样的辉煌。为了创造这样的辉煌,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的诵读行动中加入红色经典,使这样的红色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三
除了对先秦经典的学习还有对朗诵技巧的培训外,这次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那就是学习了很多诵读行动开展得较好的学校的组织
经验。这也是能够对我们以后开展诵读行动能产生切实帮助的。我大体总结了以下几点,以便我们本学校在开展诵读行动的时候能够用的上。组织经验:
1、开展晨诵。
2、开设相关课程,也可以编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3、诵读内容分为选背和必背。并且根据各年级设置难度梯度。
4、个班设立自己的图书室。
5、开展诵读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比赛。我们在开展诵读活动的时候要学习以上经验,同时,也要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总结自己的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总之,非常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自己也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若是以后,我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希望我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田辉
3.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篇三
2011.10.10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活跃校园文化,让广大青少年儿童在诵读中华经典文化中启迪心志,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根据县选拔赛活动方案,我乡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校区积极宣传、积极动员、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乡开展“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活动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安排得当
按照宁津县大赛组委会的活动方案,我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成立了以杨永钊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9月28日,召开了以校区校长参加的专题会,提出了活动要求:一是突出主题。要围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活动主题,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力求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实效明显、影响深远”; 二是注重实效。要在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注重实效;三要善于总结。及时总结“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中的先进经验,保证此项工作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组长:杨永钊
副组长:张春生徐玉信
成员:崔金强(负责双碓学区)赵金池(负责张户头学区)刘秀国(负责中心小学)柴桂花(负责王庄学区)
二、认真组织诵读比赛,力求活动有声有色
1、各校区开展了“三个一”活动:
(1)在校园、班级内挂一幅“中华诵•经典诵读”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2)举办一次“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
(3)办一期“中华诵•经典诵读”宣传板报。
2、乡教办组织活动。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10月9日下午我乡成功举办了“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重点诵读庆祝建党90周年、建国62周年以及毛泽东等伟人的经典诗词,培养学生的诵读、演讲与运用能力,体会经典诗文中的文化内涵,培养爱国、爱党的高尚情操。组织评委现场打分,现场评奖。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学生组共有15组选手参赛,他们分别来自于各校区,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铿锵有力的领读,气势恢弘的齐颂,让活动达到了高潮,大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发了获奖证书。教师组每单位推荐一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道德风尚奖,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三、活动收获
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着力引导学生发掘、领会经典中所蕴涵的健康向上的思想内涵和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学习爱国忧民、笃学明志、崇尚自然的美德,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引经据典,提升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增强学生谈吐中的文明儒雅之气,摒弃那种表达粗俗、举止浮躁的陋习,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通过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全体师生都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孩子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规矩,可爱,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孩子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提高我乡的经典诵读水平。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4.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篇四
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长江镇长新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书香校园,引领孩子走进经典,走进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共同营造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书香校园。3月4日,长江镇长新小学古诗文诵读展示活动如期举行。
学生们按照小学古诗文推荐目录,热烈响应,不仅参赛热情积极高涨,更加表现出对中华古典美诗文的痴迷与热爱,自觉营造出了一种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赛前,各班都非常重视,精选诵读篇目,反复排练,认真准备。比赛中,学生们情致高昂,或声情并茂、或慷慨激昂。表演诵、诗配乐、诗组合等多种形式精彩演绎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孟郊的《游子吟》、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那深情的诵读、激情的表演,把中华古典、优美的文字化为一曲曲悠扬的歌,一幅幅生动的画,一幕幕感人的景。孩子们用各种形式诠释着经典、演绎着经典、传诵着经典,让中华经典的音韵在校园上空回响,让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心头荡漾。本次活动评出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自律自强的精神品质。
5.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篇五
——团结三小2012年特色学校总结构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积极探寻,不断挖掘学校课程资源,把国学经典引进校园。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那精辟深邃的经典诗文,犹如一面面镜子,映照心灵、启迪心智。的确,阅读经典,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自我校成为全国教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实验基地学校以来,我们首先以“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为特色办学目标,倡导把“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加强实践、强化体验教育相结合,与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活动平台上丰富知识,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提升品味,有力地推动校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让“国学之韵 美德之魂”在团三小校园内幽香溢远。
一、优化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确立德育活动目标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德教育深刻内涵的精髓。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传统道德资源,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和提炼,形成对我校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序列,它具有系统性、简约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具体内容如:公共美德:天下为公、爱国爱民、尊师重道、见利思义。群体美德: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宽容助人。个人美德:严以律已、孝敬父母、整洁健身、勤劳节俭。学习美德:立志求学、学而不厌、自强不息、求索创新。上述内容进一步细化,按低、中、高三个板块,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低年级:知美德,学榜样;中年级:铸美德,践行动;高年级:扬美德,明责任。规划通过“五步”:学习明理—培养意识—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形成品质,梯次开展美德教育,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以经典诵读为先导,加强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渗透。
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布置了经典诵读内容。我们开设了校本课——《国学》课,并与语文学科糅合,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国学,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精粹的认识。每周一节“修身课”,使经典诵读活动有了阵地。同时晨读课、兴趣课、家庭指导课也是实施校本课程的辅助途径。我们改进“经典诵读”教学——摒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生吞活剥的做法,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读中求悟,自主吸纳,自觉内化,自我完善;
2、教学要求──耳口相传,熟读成诵,不求甚解,但求自得;
3、教学方法──以读为主,活动为辅,稍作点拨,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寓教于乐;
4、教学评价──重在积累,贵在坚持,创设情境,多元评价。我们追求的“经典”课堂,是使学生在身心愉悦和耳濡目染中自然得到感化的“快乐”课堂。学校倡导学生读经典美文,以此来丰厚学生的人格和文化的底蕴;学校倡导以文养文,以教师的文明修身培养学生的修身文明,不断陶冶其情操,完善其德性。每日晨读15分钟诵读,由语文老师或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带读;各班开辟“古诗赏析”小栏目,根据“学生必背古诗词”,由老师或学生书写一首古诗,每节校本课前利用两分钟时间诵读;结合语文课教学,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从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教育途径。
1.每天早上7:20——7:40,中午2:10——2:30“校园红领巾电视台”播放古诗、《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诵读,供师生欣赏,提高师生对经典的诵读能力。
2.每天的课间时间穿插播放经典诗词曲目,如《床前明月光》、《赵钱孙李》、《一剪梅》、《弟子规》等经典诗词歌曲,使全校师生耳熟能详,随口哼唱。
3.每周的“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专门设置“美文欣赏”、“诵读露一手”、“诵读小明星”、“践行国学小明星”等栏目,由学生朗诵并推荐学生必须熟读背诵的篇目,展示诵读及践行活动。
三、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导向,营造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的系列内容,学校不仅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图书,同时,学校也更加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及传统氛围的营造。校园内突出以“国学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中渗透国学元素。在校园内随处都可以看到经典的古诗词、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剪影等,还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学习园地、图书角、墙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创设师生员工和谐向上,校园环境美丽宜人,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为了使传统美德教育更深入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力图让每面墙壁说话,从教学楼的一楼开始我们针对不同楼层年级的特色,开展了传统美德教育的联动车,从浅显的语句,到伟人画像,从学生简短的感悟体会,到纯熟但稚嫩的简笔画无不渗透了对美德的理解。在每个教室门前的特色展板上,学生更是积累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结合班级的特色,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传统美德的学习结合起
来,有批评,有表扬,有反省,有鼓励,有悔悟,有希望。真正实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园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主题,更令校园环境增色不少。每当看到我们那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楼,修剪整齐的花木草坪,庄严肃穆的校训,我们都会不由的想到:一群炎黄子孙在勤奋的学习,工作,他们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傲努力为建设锦绣中华而奋斗着。学生从对传统经典的好奇,到对内容的初步理解,到彼此间的相互传诵。从“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到“囊莹映雪”“悬梁刺股”再到“精忠报国”。以“孝”为基础,以“勤”为保证,以“仁”为根本,以“忠”为追求。确定了我校传统美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四、以践行国学经典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我们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见证着传统美德的深入人心及震撼力量。学校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美德银行系列活动,一本通美德记录卡,发卡银行是“团三小美德银行”。红色的封面,尺寸大小、设计风格与银行存折一致。内页设计匠心独运:户名、账号、开户日期、储蓄细则、周储蓄情况登记表、月结算表、学期总储蓄额度都一一列明。在美德银行里,学生依照“礼、诚、俭、孝、勤、智”6个层面,存储自己的美德金币。低年级的“美德就在我身边”绘画大赛,小同学们用他们稚嫩的手笔,勾画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用夸张的美工作品,展示出了当代小学生的对传统美德的新的诠释。中年级年级的“美德的足迹”摄影作品展,无论在内容、形式、水平,都充分的展示了学生们的敏锐的观察力、张扬的个性,同时也给校园创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高年级的“美德论坛”活动,坚持每月一个主题,学生从未成年人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进步,着眼祖国发展,谈论身边小事。此外,学校还组织成立了学校礼仪队,小记者行动,校园电视台早间直播室为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宣传的窗口,《中华传统美德动漫故事》栏目播放美德动漫故事,学生直观通过“看—谈—写—做”深化美德教育。本还组织了以传统美德为内容的征文活动,传统美德知识竞赛、传统美德主题中队会观摩评比活动等一系列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
其次,结合节庆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中宣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1、结合传统节庆了解、适应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俗习惯,都寓有
积极的传统美德意义,都是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好时机。
2、结合革命传统节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例如,“五四”、“七一”、“八一” “十一”等节日,应充分利用,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结合校“活动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例如,学校规定:三月为“学雷锋 践行动活动月”、四月“诚信伴我行活动月”、五月“勤劳的双手 创造美好的生活”、九月“弘扬民族精神月”、十月“红领巾心向党 我与祖国同成长”等。在这些活动月里贯穿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赋予弘扬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利于提高活动质量。
再次,为了更好的实现“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我校还尤为注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把传统美德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经验表明,高尚的情感、正确的信念、良好的修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我们学校把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开展了“与文明签约,做合格小学生”的系列活动,从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做起,使学生逐步改进自身的不良习惯,习惯成自然。如今,校园内外文明用语此起彼伏,文明行为屡见不鲜。此外,我们又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华传统美德读本》相结合,在学校开展“五小行动”即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 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 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即“孝、礼、诚、忠、勤”的传统美德教育。“五小行动”的实施与开展,使学生们为自己进行了合理的定位,提升了学生们对传统美德的感悟,也促进了学生们自身的发展。在抓好养成教育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教育,从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员。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明理。实践出真知,在体验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学校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以“我是团三的主人”为主题的金点子大赛中,同学们发挥奇思妙想,针对各种现象,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并被学校和班级采纳。同时,我们还设立了校长信箱。这样,在学生们心目中形成了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班级的主人,我是学校的主人的主人翁意识。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用知指导行,用行深化知,升华知,巩固知,发展知。
五、构建学校、家庭合作互动的教育方式
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中小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应按中宣部长刘云山同志讲的:“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
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德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在中华美德教育过程中,学校以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进行美德教育的计划、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家长应做的配合等细节,事先通知家长,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家长的认同与配合。请家长共同参与美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感悟、实践传统美德。
在搞好校、家合作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把传统美德教育向社区渗透、扩展,逐渐融入并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逐步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为一体的传统美德教育机制。
六、用课题铺设特色发展之路
为了提升创特色的层次,我们坚持“特色引领,总结提升”之路。“国学进校园”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将特色建设课题化,有助于合全校之力发展特色。上学期,我们开始从初步的实践走向科学的实践探究,申请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并制定了“国学经典引领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途径与方法”的课题及“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优化学校的与环境”课题集全体教师之力在实践中研究。我们以课题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让学校的特色发展建立在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具有生命力的举措上,促使学校特色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发展。
在“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的目标引领下,我们将继续寻找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我们将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精神,科学规划未来,悉心打造传统美德教育的品牌。
团结三小
6.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篇六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从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诵唐诗宋词。到了小学我们学的古诗就更多了。春来了,我们“忙趁东风放纸鸢”。夏夜里,我们“听取蛙声一片”。中秋节,我们说“明月几时有”。过年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们懂得了珍惜;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知道了努力;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悟出了哲理;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学会了做人。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诵读经典诗文能够使我们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他还说,一个小孩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儿童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开发的最佳时段,如果训练及时和得法,就可以5倍到10倍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儿童的吸收能力是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犹如海绵一样,甚至可以全盘吸收,全部堆存在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一定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启迪同学们心智,培养大家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的人生道理。因此,我们还要学以致用,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从 “幼不学,老何为”的教诲中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勤学需趁早;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中明白生命的价值„„我们要能在经典诵读中真正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升华自己的思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用最高亢的声音诵读经典,一所书声琅琅的学校,必定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一个书香充盈的家庭,必定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喜爱读书的孩子,必定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诵读经典,使得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
7.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篇七
一、教学内容:
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和国学经典精读,本期教学内容主要是“千字文”和《论语》和古诗词。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国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四、进度安排:
上学期 内容、课时 1 《论语》内容:“学而时习之”。1 2 《论语》内容:“孝悌为仁之本”。1 3 《论语》内容:“三省吾生”。1 4 《论语》内容:“入则孝,出则悌”。1 5 《论语》内容:“敏于事,慎于言”。1 6 《论语》内容:“学与思”。1 《论语》内容:“吾亦欲无加诸人”。1 8 《论语》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 9 诗歌:内容:《明日歌》 1 10 诗歌:内容:《满江红》、《竹石》下学期 内容、11 散文:内容:《少年中国说》 1 12 散文:内容《岳阳楼记》 1 13 散文:内容《江城子·密州出猎》 1 14 散文:内容《钱思公记》 1 15诗歌:内容《观沧海》 1 16 内容:复习1 17 内容:复习1
课时
8.八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串词 篇八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华夏儿女,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国学经典,历经了大浪淘沙的翻腾,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熠熠生辉。
多少仁人志士在经典的感召下,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壮丽篇章。
今天,让我们诵读经典,对话圣贤,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第一篇章:孔孟之道
(学生朗读《论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至理名言启迪着我们的人生(学生朗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片段)
两千年来,面对外来侵略,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他们身先士卒,用“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在这雄浑的时代背景中,巾帼女子的飒爽英姿是我们感受到别样的激情。
第二篇章:战争史诗
(学生诵读《木兰诗》)
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国家动荡,民不聊生,诗圣杜甫饱尝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这份忧国忧民的情怀谁
能不为之感怀。
第三篇章:民生疾苦
(学生朗诵《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我们吟诵唐诗宋词,追慕前辈的猎猎风采。
我们在云走霞飞,潮起潮落间感受流动壮美。
我们在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中体会辽阔壮美。
我们在青山碧水,花红柳绿间目睹色彩的绚丽。
我们在花开花落,草长莺飞中感叹生命的轮回。
第四篇章:人文地理
文以人传,人以文传。一篇《岳阳楼记》使范仲淹不朽。岳阳楼的几起几落,洞庭湖的波息波兴,与人世间的王朝更替,宦海风涛,人生旅途何其相似。范仲淹虽身处逆境,却心怀天下,他登临巍巍岳阳楼,放眼八百里洞庭,道出了震撼古今的心声。(学生诵读《岳阳楼记》)
尾声
古人已逝,天地巨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风华正茂,一段峥嵘岁月;中流击水,一腔拿云心事。……雪化了,走过春,掠过夏,来到秋,登高远眺,秋天的长沙让毛泽东发出万千感慨,日月的变迁,国家的兴亡,一起涌上笔端。让我们追寻伟人闪光的足迹,探问伟人崇高的心灵。(学生诵读《沁园春·长沙》)(学生朗诵《少年中国说》)
9.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篇九
大营子中学
温宗师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一、学习《国学》让我提高素养,懂得修身养性
传统精神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国学是关于道德的学问。学习就是要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奉公守法、恪守信用、遵循规则、奉献社会的人。《论语》把人生的追求分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要有“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志向,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其进取意识和向上精神值得我们汲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作为党员干部应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头学习国学,加深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加明理和睿智,拓宽看问题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对道德修养认知的水平,使自己懂得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二、学习《国学》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10.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 篇十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1 2.乡愁(余光中)„„„„„„„„„„„„„„„„„„„2 3.断章(卞之琳))„„„„„„„„„„„„„„„„„„ 3 4.再别康桥(徐志摩)„„„„„„„„„„„„„„„„„„4 5.观沧海(曹操)„„„„„„„„„„„„„„„„„„„„6 6.咏怀(阮籍)„„„„„„„„„„„„„„„„„„„„„7 7.对酒(秋瑾)„„„„„„„„„„„„„„„„„„„„„8 8.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9 9.从军行(王昌龄)„„„„„„„„„„„„„„„„„„„10 10.秋词(刘禹锡)„„„„„„„„„„„„„„„„„„„ 11 11.浪淘沙(刘禹锡)„„„„„„„„„„„„„„„„„„ 12 12.秋夕(杜牧)„„„„„„„„„„„„„„„„„„„ 13 13.望月(杜甫)„„„„„„„„„„„„„„„„„„„ 14 14.登高(杜甫)„„„„„„„„„„„„„„„„„„„ 15 15.逢入京使(岑参)„„„„„„„„„„„„„„„„„ 16 16.商山早行(温庭筠)„„„„„„„„„„„„„„„„ 17 1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8 18.望月怀远(张九龄)„„„„„„„„„„„„„„„„ 19 19.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20 20.无题(李商隐)„„„„„„„„„„„„„„„„„„ 2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心永远憧憬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注释]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
乡 愁
(台湾·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释] 1.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福建永春县桃城镇洋山村人,生于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2.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作者的思乡情怀。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注释]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近代诗人、学者。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等。
论诗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断章》看作是一首意蕴深厚的哲理诗,其实作为言情诗来读,诗味更足!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戏味,那独出机杼的题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徐志摩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释]1.徐志摩(1897.1~1931.1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2.青荇(xìng):荇菜,为水生植物。3.浮藻(zǎo):指漂浮在水面上的藻类植物。
4.漫溯(sù):随意地逆流而上。文中是指很随意地向着水中某个目标前进。
5.斑斓:灿烂多彩。
观 沧 海
(东汉·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沧:通“苍”,青绿色。4.何:多么。
5.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6.竦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7.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8.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9.咏志:即表达心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一丛一丛到处都是,各种草儿长得十分繁茂。树木被秋风吹动发出飒飒的声响,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涛。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咏 怀(之—)(三国·阮 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 1.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2.薄帷(wéi):指窗帘,也可指床帷。
3.鉴:照。
4.翔鸟:飞翔盘旋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是因为月明。
5.“徘徊”句:这里指人也兼指鸟,孤鸿、翔鸟也和 人一样,中夜不寐而徘徊,好像心中有些不安和感伤。
[译文] 夜半不能入睡,起床坐着弹琴。明月透过薄 纱照进来,清风吹动了我的衣襟。一只孤雁在野外哀号,盘旋飞翔的鸟儿在林间鸣叫。走来走去还能看见什么,只能独自忧思伤心。
对 酒
(清·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注释] 1.秋瑾(1875~1907):清末民主革命者。字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05年参加光复会。在上海组织锐进学社,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妇女解放,倡导民主革命。1907年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策划皖浙同时起义。7月徐在安庆举义失败。秋瑾遂于14日被捕,15日在绍兴轩亭口就义。著有《秋瑾集》。
2.貂裘换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换酒喝。多用来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放诞和豪爽。秋瑾以一女子,而作此语,其豪侠形象跃然纸上。
3.碧涛:用《庄子·外物》典:“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世多指碧血,指烈士流的鲜血。
[译文] 不吝惜花很多钱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喝也算是豪迈了。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啊,为了伟大的理想,值得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 1.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2.浩初上人:潭州(今湖南长沙)人。浩初是作者的友人,是从临贺到柳州会见诗人的。
3.看山:观览山景。
4.剑铓(máng):剑锋。
[译文] 海边的山峰如同锋利的剑芒,在这悲秋的季节,处处都感到它在刺痛我愁苦的心肠。如果能用分身法将自己的身子分割成千千万万个,分散在峰头上我定能遥望到自己思念的故乡了。
从 军 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王昌龄(699~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作品有《王昌龄集》。
2.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4.玉门关:在今甘肃玉门,是唐代的边疆重镇。5.穿:磨穿。
6.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7.破:击败。
8.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译文] 青海上空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在黄沙弥漫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归还!
秋 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2.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3.春朝:这里可译作春天。
4.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的意思。5.碧霄:青天。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也激发了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浪 淘 沙(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 1.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后也用为词牌名。
2.谗言:毁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3.迁客:被贬谪(biǎn zhé)到外地的官。4.漉(lù)、淘: 过滤。5.始:才。
[译文]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就要千遍万遍地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秋 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
2.秋夕:秋天的夜晚。3.银烛:白色而精美的蜡烛。4.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5.轻罗:柔软的丝织品。6.流萤:飞动的萤火虫。7.天阶:露天的石阶。
8.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夜色如水透着逼人的凉寒,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
望 月(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1.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2.鄜(fū)州:现陕西省富县。3.云鬟:妇女的鬓发。4.清辉:指月光。
5.虚幌(huǎng):薄而透明的帷帐。6.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译文]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你在鄜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曾受寒。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皎洁月色,让月光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登 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1.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2.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3.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4.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树叶声。
5.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6.百年:一生。
7.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8.苦恨:极其遗憾。
9.繁霜鬓:形容白发多,繁,这里作动词,增多。10.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不得志。11.新停:刚刚停止。
[译文] 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一生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历尽世事艰难,可恨白发长满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不得不放下这消愁的酒杯。
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1.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2.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3.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4.凭:托。
[译文] 向东望着故乡的路途那么漫长,热泪洒满了两袖,湿漉漉的没有干。在马上相逢没有纸笔,就请你给我家里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温庭筠(812~870)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
2.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
3.槲(hú):一种落叶的乔木,树高叶大。
4.枳(zhǐ):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果实似橘而小,味涩苦。
5.驿: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6.杜陵:地名,在现在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
7.凫(fú):野鸡。8.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噹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1.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2.春行:春天散步。
3.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4.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5.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6.暖树:向阳的树。
7.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8.浅草:初春的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9.没(mò):隐没。
10.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11.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真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1.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著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2.怀远:思念正在远方的亲人。3.遥夜:漫漫长夜。4.竟夕:通宵。5.披衣:表示出户。6.露滋:露水打湿。7.还寝:回卧室再睡。
[译文] 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照着我也照着远在天涯的亲人。身居异地的亲人,对月相思,通宵难眠,不由得怨恨漫漫长夜。屋里光照耀眼,于是将烛熄灭,披衣步出门庭,月明夜深,露水湿衣,寒意袭人,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还是回去再睡吧,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为南京古称,是江苏省省辖市,简称宁。
3.衣冠:指名门贵族,上层统治阶级人物。
4.三山:山名,在南京市西南长江边,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而得名。半落,形容三山有一半被云遮住。
5.二水:又做一水。二水说认为“白鹭洲为长江中小洲,在金陵水西门外,因常有白鹭聚歇得名。秦淮河经金陵,西入长江,因自鹭洲中分为二”。
6.浮云能蔽日:比喻奸臣遮拦贤臣。
[译文]古老的凤凰台曾有凤凰翔集遨游,凤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日依旧。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一派支流。只因为浮云能够遮蔽光辉的白日,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人发愁呢?
无 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2.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3.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4.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5.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推荐阅读:
三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08-16
中华诵、经典诵读学习体会06-21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计划10-13
《学道德模范 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诵读内容及代表人物11-11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中华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07-03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08-17
中华经典诵活动方案11-05
中华经典诵读一年级上07-22
国学经典诵读意义10-08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