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仓储业发展史

2024-08-22

美国仓储业发展史(精选8篇)

1.美国仓储业发展史 篇一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物流业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仓储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的仓储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提升了其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凸显了其发展的良好势头。随着物流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仓储业务量不断增大,货物吞吐量、平均库存量、货物周转次数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储运业务收入也随之增长,仓储保管收入、运输配送收入、流通加工收入等的年增幅基本都达到了10%以上。仓储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也加大了对仓储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仓储技术也获得较快发展。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自动货架、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以及条码技术、RFID等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等技术也开始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使用。

尽管我国仓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仓储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1仓储企业之间市场竞争加剧,国内的仓储设施无法满足物流活动的需要。原有的仓储企业缺乏改造基础设施需要的资金,外国的物流公司纷纷投资建库。我国的大型企业也不断建设现代化仓库作为发展物流的平台。这种趋势加大了仓储企业间的竞争力度,仓储企业之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信息化状况不容乐观。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会严重影响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企业对物流信息化认识和了解不足,物流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推进慢,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库存大,运力浪费。3自动化仓储资源利用率不高。当前我国自动化仓库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造成许多库场资源闲置。4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5仓储管理人才缺乏。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物流行业更需要这三种类型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仓储企业的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仓储管理:1优化仓储布局,充分发挥本土优势。物资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都市商流 活跃、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这一优势,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策略,调整好自己的经营结构。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安排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解决仓储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调整库区布局,更新库房,进行必要的技改,使之适应物资大流通的需要。打破条块分割,面向社会经营,参与竞争。2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经营管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3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走国际化道路。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4加强仓储人才培养。仓储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必须加大物流实践教学的投入经费,将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落到实处。5延伸服务领域,提供仓储增值服务。除了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服务项目,现代仓储企业还要努力向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符合客户需求的增值服务,以提升仓储企业的内在价值、保持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客户。6合理选择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先进的供应连库存管理策略,来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达到降低总的库存成本,提高仓储利用率的目的。7盘活资产,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开发闲置资源,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设备利用率。是物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8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仓储业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而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为

了提高我国仓储业的竞争力,应当在管理观念更新与创新、现代物流管理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问题、服务领域的延伸上多下功夫,不断优化配置仓储资源。要及时适应行业的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就必须在信息管理高效率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革新。

2.美国仓储业发展史 篇二

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本行业62家大型企业的统计, 2013年62家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指标为:主营业务收入319亿元, 比上年增加8.3亿元, 增幅为2.66%, 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 比上年增加1900万元, 增长2.3%。如果扣除资产处置等非经营利润, 则利润下降幅度为50%。货物吞吐量5946万吨, 比上年的6132万吨减少186万吨, 下降30%。期末平均库存388万吨, 比上年443万吨减少55万吨, 减少12%。货物周转次数每年7.66次, 高于上年0.76次。动产监管业务收入下降37.5% , 累计融资额下降28%。

2013年我国物资储运行业遇到了10年来的第一个寒冬, 整体上看, 业务增速下降、效益大幅下滑, 收入利润率仅为1.25%。

受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机制影响较大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7%, 粗钢产量约为7.7亿吨, 有色金属产量约4026万吨, 分别比上年增长7.8%和10.5%, 铁路货运量约39亿吨, 仅增长1.4%。这些产业的情况均对仓储业尤其是物资储运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以上述样板企业为例, 62家仓储企业库房业务增长为7%, 货场闲置较大, 收入与上年持平, 但利润为-32%。铁路货运、加工业务均有大幅下降。在体制上, 受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任务指标、绩效考核、风险控制三个方面的制约较大, 经营自主权无法全面落实。

仓储业投资加速

2013年, 仓储业投资额约为4126.8亿元, 比2012年增长30%;2012年, 仓储业投资额为3186亿元, 同比增长30%;2011年, 仓储业投资额为2437亿元, 同比增长34.6%。而根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 2003年仓储业总资产为2578亿元, 2008年这一数字上升至5694亿元, 五年增加了3116亿元。2012年全国仓储投资额超过2003~2008五年的仓储资产增加量。如果扣除土地成本, 2013年新增仓储建筑面积约在1.6亿到1.9亿平方米。2013年全国工业用地平均出让价格约为每平方米690元, 每亩合46万元。这一现状倒逼投资人兴建商贸设施, 以期取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园区发展有了国家规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10月15日发布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下文简称《规划》) , 使已经存在10多年的物流园区有了国家级规定, 成为物流园区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标志。《规划》指出, 物流园区是物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为了实现物流运作共同化, 按照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要求, 集中建设并由统一主体管理, 为众多企业提供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明确了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9个, 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70个。业界认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规划, 它标志着全国物流园区将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理性化的发展时期。同时, 物流园区发展转型升级态势明显, 呈现出从土地招商的初级阶段向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阶段过渡的趋势。一些发展较早的物流园区正在进行新一轮转型规划, 以适应下一个十年的需求。

仓储网络获重视

2013年是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一年, 也是电商从零售业向批发业延伸、生活品电商向生产品延伸的一年。全国大约有600~800家电商企业和企业电商纷纷推出线上交易、线上融资、线下交付的业务。拥有一个仓储网络, 保证交易标的的真实性、交易的安全性、资金的安全性是电商能否扩张的前提条件。受此影响, 电商物流成为了热点, 并且电商分拨中心建设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京东商城、菜鸟网、苏宁云商、顺丰速递、传化等无不把仓储设施做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实现快速交付、小批量、多批次的流通, 科学合理的仓储网络布局至关重要。同时, 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内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虚拟平台和实体平台实现紧密融合。

地方政府重视仓储节点

迅速扩张的城市急需物流系统的支持。几乎每个城市都建新区, 每个城市新区都大过老城区, 不仅通道、节点、物流体系需要规划和建设, 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也带来同样迅速增长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因此, 综合交通和节点建设成为首要任务。同时需要指出的是, 一个城市的物流节点不仅仅有一种模式, 它有多种模式, 大中小都要具备, 否则这个城市的物流体系就不完整。因此, 每个城市需要对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 货物集散中心和配送中心以及末端站点进行完整的规划建设,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物流节点体系。

外资物流地产扩张加速

普罗斯在中国已有1500万平方米的仓储建筑, 按0.6的容积率计算, 应当占有2500万平方米土地, 并参股多家物流企业。可以预见, 其布局基本完成之后, 会向物流运营方向发展。嘉民、魏理仕、丰树等拥有的物业量也在快速增加。尽管外资企业取得土地的困难增加, 但地方政府依然把外资投资作为首选。目前, 外资物流地产商在规划、建设和运营等方面都比较规范, 而这是国内市场所缺乏的, 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 也给国内物流地产的开发带来可参考的经验。可以说, 外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物流地产以及物流设施的参考样本, 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理念和新的运营模式, 同时也缓解了我国物流设施缺乏的窘境。但在看到外资投资物流地产积极的一面时, 不能忽略了外资的进入对我国的物流地产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

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2013年我国仓储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需要注意到目前仓储业的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是仓储业向供应链管理转变困难。拥有土地是仓储业的资源优势, 但过分依赖土地也成为仓储企业发展的障碍。一些企业因此滋长了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思想, 忘记了业务不断创新、资源不断整合、人才不断涌现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这也是仓储企业落后于供应链管理企业的根本原因。

第二是缺少全国仓储业总体布局规划。首先是缺少仓储规模的参数, 一座城市、一个省区需要多少物流设施, 建多大规模的仓储设施和物流园区, 往往心中无数, 城市发展规划与物流发展规划不协调、不同步, 物流园区与居住区相间布局。其次是对仓储的作用认识不足和片面, 地方政府希望仓储设施能带来高收入、高税收、高投资额, 对入住企业要求过高。

第三是仓储用地供应不足。由于土地指标紧缺、土地价格昂贵, 土地的比较收益使土地供应向收益高的行业倾斜, 导致物流企业买不起、用不起, 只好到更远的地方买地, 从而加大了运输成本、加剧了交通拥堵。仓储设施分布不均衡, 在广州、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一库难求, 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把仓储规划当作基础设施来对待, 仍然用税收、就业、土地财政的标准来决定土地的使用。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过大, 一些地方已向企业预收土地储备金或土地整理费。同时, 对用地企业分期供地, 一期投资到位, 二期才供地。

第四是城市规划变动, 驱逐仓储企业。2013年,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有五家会员单位被勒令迁出城市, 迁到哪里、如何迁建, 政府不安排, 所以城市规划问题也给仓储业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损失。

第五是仓储安全隐患较多。2013年全国发生多起安全事件, 其中与仓储业相关的安全事件较多。比如青岛的爆炸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物流与人流混杂所引起的事故, 如果规划问题不解决, 这样的事故还会发生。而发生在吉林的粮库着火, 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此外, 还有一些仓库着火, 则是无证建筑, 根本不符合仓储要求。在我国, 无证仓库数量可能多于有证库。近年来, 冷库爆炸、泄露事故多发与安全意识淡漠、技术落后、流程把控不严、人员素质不高等有极大关系。

3.我国仓储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篇三

关键词:仓储管理系统;物流;发展

中图分类号:F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110—02

物流业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建立健全企业仓储管理系统,规范企业物流发展中的无序现象,使政府的宏观调控与企业的自主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仓储管理系统在物流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渗透到从工业生产、商业流通以及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领域,已经难以用原来的行业标准对其进行归类。面对各种新生的法律关系,期望立刻制定综合性的法律规范对这些关系进行统一调整也是不现实的,其结果要么是法律制约现实阻碍体系发展,要么是牺牲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所以,我国各大企业中构建一个完善的仓储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步骤、分阶段来完成的。

随着流通环节增加,误差被放大,仓储也就越来越偏离实际的最终需求,从而带来保管成本和市场风险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从研究合理的安全库存开始,到改变流程,建立集中的配送中心,以致到改变生产方式,实行订单生产,将静态的仓储管理转变为动态的JIT配送,实现降低仓储数量和周期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仓库越来越集中,每个仓库覆盖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仓库吞吐的物品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复杂,但是现代仓储的周期越来越短,成本不断递减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从美国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历史就是仓储管理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的历史。

从许多微观案例来看,仓储管理系统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这是因为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管理系统是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仓储也正是解决这种现象的重要手段。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体系管理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如果借用运筹学的语言来描述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可以说就是在运输条件为约束力的情况下,寻求最优的库存方案作为控制手段,使得物流达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差别最大的也是体现在仓储环节上。传统的仓储业是以收保管费为商业模式的,希望自己的仓库总是满满的,这种模式与现代物流的宗旨背道而驰。现代物流以整合流程、协调上下游为己任,静态仓储库存越少越好,其商业模式也建立在物流的总成本考核之上。由于这两类仓储管理在商业模式上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如入库、出库、分拣、理货等又很难区别,所以在分析研究必须注意它们的异同之处,这些异同也会体现在信息系统的结构上。

二、仓储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

仓储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仓储管理系统的布局设计、库存最优控制、仓储作业操作。这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彼此又有联系。

仓储管理系统布局是顶层设计,也是物流“供应链”设计的核心。就是要把一个复杂纷乱的物流系统通过枢纽的布局设计改造成為“干线运输、区域配送”的模式,枢纽就是以仓库为基地的配送中心。在相应的信息系统设计中,表现为“联库管理”的模式,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三类,其中配送中心的选择和设计是整个系统布局的关键。这部分内容通常并不包含在仓储信息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之中,但是对于布局设计变化的适应性、通用性也会成为客户选择仓储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依据。

库存的最优控制部分是确定仓库的商业模式的,即要确定本仓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模式,如果是供应链上的一个执行环节,是成本中心,多以服务质量、运营成本为控制目标,追求合理库存甚至零库存;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则是完全不同的目标和管理模式,除了服务质量、运行成本外,更关心利润的核算,因此计费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在计费系统中固化了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策略。

仓储作业的操作是基础的部分,也是所有仓储管理系统最具有共性的部分,正因为如此,仓储作业的操作信息化部分成为仓储管理系统与其他管理软件如进销存、ERP等相区别的标志。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根据上一层确定的控制目标和管理模式落实为操作流程,还要与众多的专用仓储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相衔接,所以是技术上最复杂的部分。国产仓储管理系统与国外先进的仓储软件相比,最大的差距可能也就在这里,市场价格会相差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也是这个原因。

三、仓储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仓储管理系统(WMS)是仓储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形式,它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结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征集的物流信息化优秀案例,从应用角度对国内企业的仓储管理系统概况做一个分析。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基于典型的配送中心业务的应用系统,在销售物流中如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在供应物流中如生产企业的零配件配送中心,都能见到这样的案例。北京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物流中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该系统的主要目标,一是落实国家有关医药物流的管理和控制标准GSP等,二是优化流程,提高提高效率。系统功能包括进货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拣选、复核、配送、RF终端管理、商品与货位基本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通过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式,提高库内作业控制水平和任务编排。该系统把配送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订单处理能力更是提高了2倍,同时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成为医药物流的一个样板。此类系统多用于制造业或分销业的供应链管理中,也是仓储管理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类。

第二类,以仓储作业技术的整合为主要目标的系统,解决各种自动化设备的信息系统之间整合与优化的问题。武汉钢铁集团第二热轧厂的生产物流信息系统即属于此类,该系统主要解决原材料库(钢坯)、半成品库(粗轧中厚板)与成品库(精轧薄板)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否则将不能保持连续作业,不仅放空生产力,还会浪费能源。该系统的难点在于物流系统与轧钢流水线的各自动化设备系统要无缝连接,使库存成为流水线的一个流动环节,也使流水线成为库存操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种专用设备均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不仅要整合设备系统,也要整合工艺流程系统,还要融入更大范围的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中去。此类系统涉及的流程相对规范、专业化,多出现在大型ERP系统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类,以仓储业的经营决策为重点的应用系统,其鲜明的特点是具有非常灵活的计费系统、准确及时的核算系统和功能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为仓储业经营提供决策支持信息。中国华润物流有限公司的润发仓库管理系统就是这样的一个案例。此类系统多用于一些提供公仓仓储服务的企业中,其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的技术共性多、特性少,所以要求不高,适合对多数客户提供通用的服务。该公司采用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仓储管理系统以后,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仓库利用率,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

上述三类仓储管理系统只是从应用角度来做的一个简单分类。第一类仓储管理系统比较标准,但是并非所有企业就能一下子用起来。第二类是企业内部物流发展进程中经常会用到的,当生产企业或商贸企业在推进其信息化的时候,物流部分往往先从自动化开始,然后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整合起来。第三类则是传统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过度的进程中经常会见到的情况。仓储管理系统的这些分类反映了我国物流需求还不很成熟的现状,所以各自有其用武之地。

四、我国仓储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1.随着物流资源的整合,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在大型物流网络中,仓储管理的集中模式与分散模式的关系问题。在现实应用中既有集中管理的仓库,也由分散管理的仓库。前者如国家储备粮系统,后者如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分散与集中各有其市场需求,似乎并不会有孰优孰劣的问题。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然界多数复杂系统的构成,是由简单系统采用“分布式”模式结合起来的。

2.以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RFID)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仓储管理和仓储管理系统,甚至孕育着一场“物流革命”。由于种种原因,射频识别还不可能马上普及应用到所有的商品上,全世界也不会很快就采用统一的物品编码标准。但是在物流环节可以通过车辆、集装箱、托盘、货架等设备应用射频识别技术,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在不少仓储管理系统案例中采用了射频识别技术。

3.准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简称JIT),配送将越来越成为仓储管理系统服务的主要市场需求。我們在上一段中把仓储管理系统应用分为三类,并指出这是应用水平决定的。随着市场逐步成熟,仓储管理在流程中的整合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仓库将向配送中心转化。准时生产方式的普遍化也将导致配送需求的增长。仓储管理系统的发展要基于需求的这个变化趋势。与此同时,配送需求的专业化市场细分行业在深入,要求仓储管理系统更加支持准时生产配送的专业化。

4.美国仓储业发展史 篇四

内容摘要

中文摘要

仓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到现代物流业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多数企业研究和规划以及实施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不必要的成本,保障加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可以有效实现对资源自动化控制和管理。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从原始的人工操纵仓储到现在的自动化智能仓储,通过各种高新科技对仓储的技术支持,仓储的效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仓储,并通过案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仓储业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基本解决方法。

关键词 : 企业;物流;仓储;仓储管理

英文摘要

Storage from the second world war has been to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logistics system in the play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effect, is currently most enterprise research and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key.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storage can help speed up the material flow speed of the manufacturer, reduce unnecessary costs, security processing production run smoothly, and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resources.Warehousing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and phase, from the original artificial manipulation storage to the present automation intelligent storage, through all kinds of high and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warehouse of the technical support, the storage efficiency has been dramatic increase.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nterprise warehouse, analy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storage property of some problems in them,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methods to solve them.Keywords: enterprise;Logistics;Storage;Warehouse management

目录

一、仓储管理的内容和作用...........................................1

(一)什么是仓储管理...............................................1(二)仓储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1

二、企业仓储物流管理案例及分析.....................................2

(一)海尔物流仓储管理模式与分析...................................2

(二)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现状与分析„„„„„„„„„„„„7

三、我国目前仓储也发展现状分析....................................10

(一)我国仓储业现状..............................................10

(二)存在的问题„„„„„„„„„„„„„„„„„„„„„„„„„„10

(三)对策研究„„„„„„„„„„„„„„„„„„„„„„„„„„„11

四、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14

(一)、实现“零库存”管理........................................17

(二)、整合化管理................................................17

(三)、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17

五、结论..........................................................17

六、主要参考文献„„„„„„„„„„„„„„„„„„„„„„„„„„„„„15

一、仓储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一)什么是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保管管理、安全管理多种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操作。

仓储管理的内涵是随着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而变化。仓储管理,即库管,是指对仓库及其库存物品的管理。仓储系统是企业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子系统。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是以最低成本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而仓储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仓储活动能够促进企业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现代仓储管理已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仓储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制造企业的发展,仓储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这就导致了仓储管理的迅速发展。对仓储进行管理,使仓库空间的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实现平衡,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仓储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因为仓储是企业物流各个环节的交叉点,衔接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以及批发与零售等重要环节。不仅如此,仓储还是物资流转的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重要环节。一些特殊行业的大型生产企业、部分大型流通企业在仓储设施上加大了投资力度,近些年新建了大量的立体仓库、甚至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立体库,在组织体系上,组建了独立的仓储或物流公司,在承担自身仓储与运输业务的同时也为社会服务。生产企业,以大型烟草公司(烟厂)、大型医药公司(药厂)较为普遍,家电生产企业以海尔比较突出;零售企业以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公司为代表,如上海华联、苏宁电器等。中小制造企业常常选择自营仓库而不是公共仓库,目前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自营仓库采用的是将分拣|备货和存储场所混合在一起的布局设计,即利用现有的存储区域,在必要时对堆码高度|相对于出库站台的存货位置|货位的尺寸加以调节,提高效率。中小制造企业的仓库之所以会形成目前混合使用的状况,是受到我国制造业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小制造企业自营仓库的作用仅限于存储物料,而对于仓库的存储成本和空间利用地很少考虑,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库存成本。

仓储及其管理对于物流系统的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供给和需求之间既存在实物的“流动”,同时也存在实物的“静止”,静

止状态既是将实物进行储存(包括仓储),处于静止是为了更好的衔接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动态的过程。还有就是仓库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是生产过程中必备的周转场所,参与生产经营,编制物料供应计划,跟踪物料消耗情况,提供物资信息已成为现代仓库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由此可见仓库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企业仓储物流管理案例及分析

(一)海尔物流仓储管理模式与分析

1.海尔仓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内向物流

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与创新过程中,JIT采购配送中心整合海尔集团的采购与配送业务,形成了极具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JIT采购及配送体系。

海尔物流JIT采购管理体系:实施统一采购,以达到在全集团最低总成本下提供JIT(Just in time及时)采购,实现为订单而采购,降低物流采购成本;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合作。目前,JIT采购面向包括50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实施全球化采购业务,在全面推进实施寄售采购模式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第三方服务业务。这一体系的建立,做到了三个同步:信息同步,一体化的计划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了准时采购;采购和备料同步,使供应链上原材料的库存降低了7天;距离同步,建立国际工业园,吸引国际供应商在园区设厂,保障JIT的采购与配送。

海尔物流JIT配送管理体系:JIT配送全面推广信息替代库存,使用电子标签,条码扫描等国际先进的无纸化办公方法,实现物料出入库系统的自动记账,达到按单采购,按单拉料,按单拣配,按单核算投入产出,按单计酬的目标。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看单配送体系。

海尔制定了合理的物流改革实施计划,选择空调的部件库为试点,建设现代化的立体高架库,以此推动面向部件采购配送物流及车间物料配送系统的物流改革,并向集团各事业部全面推进。全自动立体库

空调事业部首先开始建造海尔现代化物流中心库,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硬件及管理软件系统,由世界权威的物料搬运设备供应商林德集团提供窄通道三向高位堆垛车;重型货架由世界著名的货架供应商精确公司提供。软件系统由世界著名的企

业ERP供应商SAP公司提供。该库共有9168个库位,日进出托盘1600个。

海尔国际化物流中心立体高架库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仓储管理,促使集团在采购订单的管理,生产计划内的调度,资金流的管理方面与物流中心相配套,推动集团资源管理系统(ERP)的实施。外向物流

海尔物流使用SAP LES(物流执行系统)进行全球物流运作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管理:

资源管理,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降低物流成本; 订单管理,订单信息同步共享,提高订单相应速度; 运输管理,配送,运输系统监控,在途库存监控; 仓库管理,库存信息共享,实时查询,库存报警。

海尔物流自主开发的全球HLES条码扫描系统,通过对人码,物码,机码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产品的全程的单品追踪及先进先出的系统控制以及供应链全过程的透明追踪。物流服务

海尔物流在一级配送网络,区域内分拨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间配送体系。各配送中心的网络,除了能满足区域内配送外,还建立了直接送达其他配送中心的区域间配送网络,使以前的单点和线,形成星罗棋布的网,形成完善的成品分拨物流体系,备件配送体系与返回物流体系。

2.海尔物流仓储分析

(1)新经济时代海尔仓储经营模式的特点:

第一,着眼于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研制,热衷于时尚,独特,新奇,酷式,魅力产品的开发,追求短周期,高频度,见效快的产品价值,注重品牌效应和企业诚信度。

第二,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如果具有一定规模,就可采取批量定货,批量生产,批量运输,批量销售的办法大幅度降低费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加强。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便利店等之所以有竞争力,其中,规模经营是重要原因之一,跨国集团公司,大型生产企业是依靠规模经营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最近几年世界性的知名大企业的合并浪潮,也是出于这种考虑。重组巨型企业的目的是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这种倾向会越来越明显。第三,服务第一,用户至上。新时代的企业经营方针之一,是“服务第一,用户

至上”。用户一个电话,用计算机发一个指令或发一份传真,企业就立即上门,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中途用户可以查寻,追踪;在时间方面极力提高速度,为用户争取时间。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都在打“时间差”,强调时间效益,要求快节奏,因此既保持质量,又保持速度的服务,也将是新世纪企业经营的新特点。

第四,信息代替实际操作,减少浪费,节约时间和费用,实现事物的无缝对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尝到了信息的甜头。如果实现信息的有效组合,会使这个世界发生“质”的变化,在物流环节中,我们真的可以做到“零库存”,取消仓库,只用自动分类,分拣系统就能保证及时供货。那样会大大缩短流通时间,节约仓储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企业及时捕捉信息,可以最早选择商机,最先抢占市场,最快组织队伍,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对接和整合。这些都将是新时代里企业的经营的新特点。

第五,强化国民意识,注重环保责任。新时代的新型企业,不仅需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准,加强人才培养,严格成本控制,保持企业盈利,而且需要不断增强国民意识,履行环保责任。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必须保持无噪音,无公害,不给周围居民造成妨碍和影响。企业不仅要考虑赚钱,也要从为国民创造福利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出发,尽量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国外许多知名企业都采取出资在本地建公园绿地,街心广场,儿童乐园或向学校捐款等方式,努力与周围居民融为一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取得当地居民的信任和好感。这也是一种企业经营之道和时代风尚。

第六,在现代物流上狠下功夫,挖掘“第三利润”。在新的经济发展的阶段,企业再生产和销售领域大都已接近极限,很难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于是纷纷把目光转向物流这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力争在这里寻求出路,创造剩余价值。这种趋势在21世纪将愈发明朗化。

(2)海尔仓储管理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

海尔能够迅速实施全方位物流改革,主要是基于拥有和利用了下述基础资源; 规模资源

规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企业有了规模,可以在供应链网络化,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有更多的协调能力和发言权。海尔经过15年的不断发展,整个集团已经拥有了较大规模。如果海尔没有一定的规模,不能有效的将物流改革的意图贯穿到相关分供方,由其迅速实施,物流改革的进程就可能大大推迟,甚至

影响生产,偏离改革的目标。良好的基础管理

OEC管理是海尔独创的有效管理模式,它是指对每件事,每个人,每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每个海尔员工都需要对本日工作进行总结,对比目标,找出问题点或工作的最短板(木桶原理),及时采取纠偏措施。OEC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员工的活力和创造精神,为海尔实现物流改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整个集团和物流改革涉及到18个产品制造事业部的采购,仓储,库存管理,零部件配送,分装,物流规划,成品配送,分装,物流规划,成品配送运输等多个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各环节能够明确服务的目标,可以分清责任,对实施物流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创新精神

海尔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创新。海尔认为,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其实质就是体现在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上。海尔进行的物流改革,对原有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巨大创新,减少了条块分割。它能够顺利进行,没有从上到下的每一位参与者的创新精神是不可能实现的。借力发展

为了保证物流改革的科学性,海尔邀请了专业的物流公司协助确定企业物流系统设计方案,并成立物流专家委员会作为海尔物流改革的智囊团,向海尔介绍世界最新物流理论和系统设计方法,使海尔的物流改革能紧紧把握住世界物流管理的最新成果及潮流。

(3)海尔仓储管理模式的普遍意义

大家熟知的海尔集团,有人称其为“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2001年10月又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了“中国物流示范基地”称号。这是因为海尔集团从1999年开始创新了一套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兴建了现代化的立体自动化仓库,构筑了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使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同时,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吸收投资,也迫切需要 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按照英国的研究表明,各种物流费用平均占货价总额的14.8%;而美国的研究表明,各种商品的物流费用百分比,最低占10%,而最高可达32%;而中国的研究表明,一般商品物流成本占商品总成本50%~60%以上,水果,食品等商品的流通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60%~70%,玻璃,陶瓷的运输破损率高达2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

间几乎占整个生产经营流程的90%。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占GDP的10%左右,而中国的物流成本在15%~30%之间。如此多的数据表,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具有很现实的意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的经营组织已越来越多显示出新的特点;经营过程中一些独立的生产和销售由其他实体来承担,地区性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客户的个性化服务要求多,所以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需要极大程度地改进经营过程和向客户提供产品的过程,在改善企业自身的经营机能的同时,并努力改进由提供产品到客户服务整个过程中的各种管理行为,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降低总的生成成本,因此,必须把物流管理提升到核心竞争力的新高度。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企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实践,与外国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我国企业中,采购,制造,运输,仓储,代理,配送,销售等各个环节,彼此分割,造成一方面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库存过大,占用资金较多,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运输,仓储等企业有效货源不足,现有设施能力未能充分利用。综上所述,物流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不能一言而誉。一个企业要想在未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物流管理能力,而每一个企业的物流管理方式都必须符合自身实际情况要求,不能照部就搬。但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

1、采购方面。加强与上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有效地为上游企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与上游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供应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对企业实体及资金的双向流动进行管理;加快速度和集成化步伐,提高物流运行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使物流管理系统得到优化。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沃尔玛公司的采购方式,在沃尔玛有一个全球采购网络,其全球采购网络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内部服务公司,在买家和全球供应商之间架起买卖之间的桥梁。

2、运输方面。运输在整个物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总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35%—50%左右,占商品价格的4%—10%。运输对物流总成本的节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现行的物流运输方式中无论是自营物流,合营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隐性成本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隐性成本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返程或起程空驶,空车无货载行驶,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在实际运输组织中,必须调运空车。因此,选择期望的运输方式时,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运输服务的速度和成本,计算总成本,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路线和运输方式。

3、库存方面。各企业都期望低库存而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流畅生产环境,以适应当今激烈竞争微利时代。物料资金一般占企业运营资金55%—80%,而生产进度依时完成,直接影响客户合作满意程度。鉴此,物料库存管理及仓储管理掌握企业生产及物料运作的总调度和命脉,直接涉及影响生产部,生产工程部,采购,货仓,品控部,开发与设计部,设备工程,人力资源及财务成本预算控制等。在国内竞争国际化,企业生存社会化,同业竞争残酷化的今天,“客户—企业—供应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个独立的运作 单位,正如同运作管理平台正在从传统的“ERP”跃升为“SCM”一样,没有合作伙伴的积极参与,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库存计划的控制管理也同样有赖于对“客户—企业—供应商”三者关系的定义和策略性双赢联盟的形成和维系。

(二)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现状与分析

1现状分析

(1)、盲目建设低档次的仓储设施

由于我国仓储设施近年来发展迅速,年投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加

国家的大力支持。大量的仓储设施随之建立。导致仓储能力相对的结构性过剩。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我国仓储业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病。大量的仓储设施却 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我国的仓储业需要在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上做出调整,针对市场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市场需求。中集物流也在这种大环境下盲目建设了大量低档次的仓储设施。(2)、缺乏仓储零库存技术

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的原材料平均库存期集中在l周至3个月;成品库存期集中在10天至3个月;库存期集中在15天至3个月。很明显,它的库存周期过长,这也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库存成本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很大,要控制总成本,就要加强库存管理,加快库存周转,压缩平均库存量。过量的库存被认为是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供货率不及时的“万恶之首”,因此许多企业盲目压缩库存量,试图达到真正意义的“零库存”。其实,零库存技术(zero-inventory logistics)是指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按照JIT组织物资供应,使整个过程库存最小化的技术的总称,而并非单纯的从数量上使得库存为零。(3)、仓储机械化、自动化应用程度不高,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手工人员作业,且机械设备落后,完全属于国外淘汰产品和一些人工操作的机械,工作效率低下且

成本高。

(4)、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普遍较低

我国社会上普遍对仓库工作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仓库不需要知识,也不需要技术,致使仓库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2、改进方案

(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大贪多,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2)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

。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就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网络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3)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仓储企业,就要有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自动化仓库的管理机制 物流设备要实现高效能利用,需要有相适应的物流环境和科学管理,这些都要求有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地生存。

(4)改善仓储部的构成

1、在库区实行5S管理.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 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5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基础,5S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这又决定了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ISO、TPM、TQM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行。通过5S管理活动,从现场管理着手改进企业“体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的方法,但又和自己的习惯做法不同,就要坚定不移地改进自己的思维定式。只有这样,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才能与时俱进,永远站在变革的最前列,不被时代所淘汰。

2、对货物实行ABC分类法.ABC分类法对于库存的所有物料,按照全年货币价值从大到小排序,然后划分为三大类,分别称为A类、B类和C类。A类物料价值最高,受到高度重视,处于中间的B类物料受重视程度稍差,而C类物料价值低,仅进行例行控制管理。ABC分类法的原则是通过放松对低值物料的控制管理而节省精力,从而可以把高值物料的库存管理做得

更好。ABC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物料分类管理法,将库存物料按一定标准分为A/B/C三类,对重要物料进行重点管理的方法。

通常A类物料占物料种类的10%左右,金额占总金额65%左右。对于A类物料应重点管理,严格控制库存,并定期盘点,严加记录,加强进货、发货、运货管理;

B类物料占物料种类的25%左右,金额占总金额25%左右。B类物料主要为专用零部件和少数通用零部件,因此可以按常规方式管理; C类物料占物料种类的65%左右,金额占总金额10%左右。C类物料应实行宽松管理,大量采购,大量库存,简单计算,简单控制。ABC分类法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物料分类管理方法,适用于物料管理部门的几乎所有职能,包括物料的计划和控制、采购、物料和采购的研究、收货、仓储和库存控制等,同样适用于来料质量控制。我公司也采用ABC分类法对零部件实施不同的设计、采购、仓储、检验方案。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对于A类部件,我公司技术部门仅向供应商提供接口信息,而部件详细设计由供应商自行完成,公司质量部门按照技术规格书对部件进行首件检查,对供应商的所有试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以确认部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于B类部件,详细设计由我公司技术部门完成,供应商严格按照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制造,质量部门按照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公司对ABC分类法会有不同的实施方案,所以不同公司所运用的ABC分类法会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其实质和运用原则是相同的。

(5)引进零库存管理。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是指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在库储存数量为“零”,或接近“零”,即某种或某些种物品无库存或有极少库存,但不表示企业没有某种或某些种物品。不以库存形式存在的物品,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零”库存可以通过准时制、看板方式、托管方式等来实现。对零库存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管理活动就是零库存管理。(6)提高仓储机械化、自动化应用程度加强信息处理,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功能是实现仓储现代化的基础,只有大力提高库区的机械化、自动化才能真正的提高仓储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加强仓储的信息化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及人工费用,可以提高仓储作业操作效率,提高仓储作业的准确性,还有助于高效管理。

三、我国目前仓储业发展现状分析

物流业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仓储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仓储业现状

我国的仓储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提升了其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凸显了其发展的良好势头。

1.仓储业务量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随着物流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仓储业务量不断增大,货物吞吐量、平均库存量、货物周转次数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储运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很快,仓储保管收入、运输配送收入、流通加工收入等的年增幅基本都达到了10%以上。

2.我国对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仓储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也加大了对仓储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近几年对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具体数据可见下表:

3.仓储技术获得较快发展。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自动货架、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以及条码技术、RFID等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等技术也开始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使用。

4.仓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国内的仓储设施无法满足物流活动的需要,原有的仓储企业缺乏改造基础设施需要的资金,外国的物流公司纷纷投资建库。我国的大型企业也不断建设现代化仓库作为发展物流的平台。这种趋势加大了仓储企业间的竞争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仓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是在很多方面暴露了其弊端。

1.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他们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

.2 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信息化状况不容乐观(1)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而很多企业的仓

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会严重影响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2)信息化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对物流信息化认识和了解不足,物流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推进慢,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其信息化建设也很少从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出发进行规划。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甚至出现了物流信息化鸿沟。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的成本以及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整个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库存大,运力浪费。

3.仓储方面的人才缺乏。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50万,仓储物流方面的人才缺乏也很严重。

4.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我国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库法》,我国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仓储内部的依法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所以仓储企业很难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5自动化仓储资源利用率不高

当前我国自动化仓库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造成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

(三)对策研究

仓储管理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流畅的进货、发货和库存控制。将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服务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针对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仓储企业的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仓储管理:

3.1 优化仓储布局,充分发挥本土优势

许多国家的仓储业均地处都市城区、交通要道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物资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都市商流活跃、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这一优势,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策略,调整好自己的经营结构。尤其是占地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安排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

合作,解决仓储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是的问题,调整库区布局,更新库房,进行必要的技改,使之适应物资大流通的需要。打破条块分割,面向社会经营,参与竞争。

3.2 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经营管理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将传统的纸和笔的手工记录信息、人工操作管理方式改为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和机械化、自动化的操作管理方式。仓储管理技术改造方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仓储硬件设施建设与改造,做好仓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和仓储管理的效率。

(2)建设完善的功能强大的仓储管理系统,做好仓储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改造。在软件设施方面可以有以下几个层次供选择:①单项的仓储、运输管理软件;②本企业局域网;③通过企业外部网和因特网,与客户及合作伙伴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在仓储管理的出入库管理、货物分拣、盘点、库存控制等各个环节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和仓储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减少差错,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企业外部网实现本企业仓储信息与合作伙伴的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如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叉车、堆垛机、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搬运设备上,移动式机器人也作为柔性物流工具在柔性生产中、仓储和产品发送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浅谈我国现代仓储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2)收费毕业论文 [2009-10-08 06:00] 4383.3 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走国际化道路 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

3.3 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走国际化道路

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 资源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必须按照国际物流标准模数尺寸来设计仓库、托盘、货架等储运设施和设备。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

3.4 加强仓储人才培养

仓储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必须加大物流实践教学的投入经费,将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落到实处。

3.5 延伸服务领域,提供仓储增值服务

仓储业的利润越来越薄,死守传统的仓储业务不放,势必被市场所淘汰。因此积极开拓业务渠道,实行多方位经营,向贸易、货代、流通加工方向发展,是许多经营管理者的明智之举。除了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服务项目,现代仓储企业还要努力向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符合客户需求的增值服务,以提升仓储企业的内在价值、保持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客户。仓储企业可以增加以下增值服务: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与咨询服务等。原有仓库,原有人员,通过延伸服务领域,创新了仓储业务,增强了仓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6 合理选择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我国仓储业由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管理观念滞后,在库存控制的管理上还需要更新观念,因此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先进的供应连库存管理策略,如JIT零库存管理策略、并行和平行工艺策略、延迟产品差异策略、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策略、联合库存管理策略等,来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达到降低总的库存成本,提高仓储利用率的目的。

3.7 盘活资产,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

开发闲置资源,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设备利用率,是物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把闲置的资源充分置于开放的市场中,打破行业与行政区域界限,让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专业机构经营闲置设备,扩展设备信息交流渠道,增强信息服务手段。通过正常渠道有偿转让、拍卖、租赁、换用闲置设备。

3.8 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管理信息化

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就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四、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新月异,仓储管理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是:

(一)实现“零库存”管理

目前,“零库存”的概念已为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设库存,而是对某一企业或组织来说,把自己库存向上转移给供应商或向下转移给零售商,以实现自己的零库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零库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例如丰田公司的准时制生产方式完全有效地消除了库存,实现了零库存。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问题,零库存概念应包含有两层意义:一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于无库存);二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库存活动)。而后一种意义上的零库存,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就其经济而言,它并不来自通常意义上的库场物资数量的合理减少。

(二)整合化管理

整合化管理就是指把社会的仓储设施,各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作商、批发商,甚至客户的仓储设施进行整合,以达到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也就是说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实行仓储管理,把相关仓储管理的作业或设施进行重建。

供应链管理下的仓储管理,能够在动态中达到最优化这一目标,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下,争取尽最大努力降低库存,从而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三)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它具有高强度记忆功能,能把负责的仓储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并大大提高效率;它具有准确计算能力,使人们增强了对它的信赖;它可以对临时变化进行应付,对临时需要进行适时处理。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库存控制信息系统的核心,作为对各项管理业务发出企业指令的指挥中心而起到重大的作用。

五、结论

仓储管理的发展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它不仅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提升了整体物

流业的水平,还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而是保存物资原有使用价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认清仓储管理在物流业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仓储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促进我国仓储业健康发展。

六、主要参考文献

5.美国仓储业发展史 篇五

肖永宽董立勤耿小玲

(宝鸡市粮食局)

粮食仓储工作在粮食商品流通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是连接收购、销售、加工的中间环节。粮食仓储分为粮食储备和周转储存两个体系,粮食储备是为了备战、备荒、应付突发事件,以及平抑市场粮价异常波动,周转储存是商品粮离开生产领域即将进入消费领域的临时性储藏。所以粮食储藏是政府宏观调控和粮食流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此,笔者就粮食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仓储业究竟如何形成良性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1目前粮食仓储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1仓储布局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前些年,粮食库存量大且点多面广,有相当数量的粮食露天储存,经过这几年的促销压库,粮食库存总量大为下降,且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重组,企业数大为减少,“老粮”已基本处理完毕,商品周转库存下降,而各级储备粮数量将逐年上升,仓储管理工作责任加大。

1.2仓储设施功能的发挥出现了分化

一方面,1998年以来的新库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大型储备粮库仓储设施的条件;而另一方面,由于投入机制的调整,使许多老企业和中小仓储企业的仓储设施得不到更新,功能得不到提升,甚至对仓房、设备、场地的基本维护都难以得到保障,影响到储粮的安全。

1.3仓储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大中型储备库由于储备量大、待遇高,吸引聚集了仓储保防业务精英,管理力量强;而另一方面,大部分基层购销企业从事仓储保防工作的专业人员偏少,有的地方把文化素质高、精明强干的防保人员调到了其他岗位,造成防保力量削弱,保粮人员业务素质下降。

1.4仓储管理水平差距拉大

我国在长期的粮食仓储防治中建立了一整套的技术规范,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储粮经验,在大中型储备库得到了充分运用和发展,但在基层购销企业由于受经济、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基本的技术措施难以到位。

1.5仓储科学保粮手段实施面萎缩

突出表现在对商品周转粮的保管,过去是立足长期储存,努力使用科保手段,现在大部分企业立足零库存、快周转,基本不用科保措施。

2粮食购销市场化对仓储业的影响

2.1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到位,新组建的粮食仓储企业将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经济实体,去掉包袱,轻装上阵,极大地发挥仓储设施和技术优势,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审时度势,自主决定粮食的购、销、存。

2.2粮食仓储管理将从过去的单纯对国有粮食企业的管理转向对整个粮食行业的管理。随着管理范围的扩大,情况更复杂,管理难度增大。

2.3仓储设施可能空置。因为粮食储藏需要成本(主要是贷款利息和保管费用),且要承担市场风险。储存期越长,成本越高,而粮食因品质呈下降趋势售价越低。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商品库存为零时,企业经济效益最好。除非预测粮价上涨,库存粮食能获取更大的利润,否则粮食企业是不会主动储存粮食的。(排除国家宏观管理因素)

2.4仓储设施发生流失。原国有粮食企业经过改制后组成的新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会轻易改变仓储设施用途;有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负债严重,改制重组后已不复存在,这都可能会造成仓储设施流失。

2.5企业经营更加灵活,政府调控能力有限。在粮价上涨时,可能会出现粮食企业争相购买,而农民惜售的“买粮难”局面,而当粮价下跌时,可能会出现粮食企业不购、少购或即购即销,而出现农民“卖粮难”的局面,这种情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市场秩序。

3粮食市场化条件下仓储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3.1完善仓储设施,提升仓储功能

粮食仓库是储粮的最基础设施,是国家对粮食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载体。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中,必须注意保持各级政府和粮食局对大中型粮食储备库和骨干购销企业的控制力,注重发挥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强重点粮食企业仓储设施的建设、维修和保养。根据目前改革的实际情况,粮油仓储设施作为国有资产,无论采取承包租赁还是股份合作经营,必须落实国有仓储设施维修投入和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统筹搞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对基层购销企业可实行资产有偿使用,以保持仓储设施有较高的完好率,并逐步改善储粮设施条件。同时在有条件的企业大力推广应用机械通风、粮情监测、环流熏蒸等储粮新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生态储粮、远程测控、信息管理等新技术,提升仓储功能和储粮安全性能。

3.2加强行业指导,履行社会职能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建立粮食仓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粮食行政管理机关应当积极主动地把原有的国有粮食企业仓储力量较强的优势组织起来,统一规划,指导建立粮食仓储业务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粮食

经营者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将本地区本行业的粮食仓储业务骨干和科技尖子协调在一起,共同研究和解决仓储管理和技术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帮助粮食企业解决仓储难题。同时要积极探索仓储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要全面掌握社会粮食仓储企业及其活动情况,主动向他们提供政策服务、企业咨询、信息服务等,要以代农服务为基点,利用企业现有仓储、烘干、加工等设施优势,开展代农储粮、代农烘干、代农加工、品种兑换等服务,通过方便农民售粮、存粮、用粮,增进粮食企业与农民的感情,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

3.3加强依法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能,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粮食流通,并实施监督检查。一要引导粮食经营者正确遵守粮食法律法规,履行粮食法律法规对粮食经营者在仓储方面规定的义务,这是一种事前的服务行为,包括对粮食经营者的宣传、培训和引导等。二要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制裁。当粮食经营者违法行为出现的时候,就要给予必要的制裁,以维护粮食经济秩序。三要认真执行粮食市场准人制度,作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进入粮食市场既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和条件,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享受应有的权利。为防止粮食企业扰乱粮食市场,对粮食经营者必须有丰年最低库存量和歉年最高库存量的规定,从制度上控制粮价暴涨暴跌。

3.4构建新型粮食仓储企业

原基层的大部分粮食购销企业虽经改革,但由于受原企业设施、经营渠道局限和市场需要,绝大部分企业还是从事粮食购销存业务。不论是国有的、民营的、股份制或者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关键在于组建好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经济实体;面对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机制,严格管理,拓展经营思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5仓储企业尽可能加入粮食产业化队伍

粮食产业化是新时期粮食企业发展的根本取向,它是按照市场机制将粮食的生产、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粮食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仓储企业加入,既可在产业链中发挥储存环节的优势,又能使仓储企业改变“买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方式,达到产业化中各组织成员共赢的目的。

3.6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的业务培训

由于粮食收购主体的多元化,粮食经营者之间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千差万别,因此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的储粮技术指导和仓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仓储业务水平;积极推广科学保粮、绿色保粮等储粮技术,降低

粮食损失损耗,提高储粮品质;同时随着粮食购销形势的变化,农民售粮的时机也更加理性,产品变为商品的时间段拉长,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自留粮食保管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掌握储粮技术,减少农民自留粮食的损失。通过粮食仓储安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6.观美国发展史有感 篇六

在观看过《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以后,我对美国的发展史特别记忆犹新。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是《大国崛起》中关于美国的开场白。却也很好的将美国的崛起概况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大国的崛起要有独立的主权,要有人才,要有法律,还有创新与名族精神。

“五月花”号的到达无疑改变了美洲大陆上这片神奇国度的命运,从此美国有了不一样的景象。太多的苛捐杂税让殖民地人命不堪忍受,最终决定反抗,真正的转变之路开始了,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签署了《独立宣言》,规定“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自由权生命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的签署无疑开启了美国独立的新篇章。从此美国又向崛起迈进了一大步,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才会有强大的希望。从此美国的独立战争就爆发了。在华盛顿的领导之下,经过八年的战争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无疑美国是一个有着各方面人才的国度,它拥有四个非常了不起的总统,分别是创建国家的领袖乔治·华盛顿、起草了《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克逊、解放了黑奴的亚伯拉罕·林肯以及带给美国稳定的西奥多·罗斯福。这些杰出的政治家在美国的独立解放、稳定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现在的美国还存在着种族歧视但是第一任黑人总统的诞生似乎又的一次证明了美国以其独特的名族魅力,正在向世人说:世界第一的位置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美国同样拥有出色的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欧洲掀起工业革命的时候,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它日后走进千家万户,开创了一个时代;福特发明了流水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塞缪尔·施莱特引进的纺织机拉开了美国早期工业革命的序幕。美国还拥有非常出色的作家,塔贝尔对掩藏在财富背后的社会黑幕的

美国同样拥有开创世纪先河的法律,联邦宪法制定者不惜笔墨,对立法权的组织、分配和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大书特书,甚至将在后来其他国家宪法制度中的似乎属于议会内部议事规则的规范,也不厌其烦加以精心构筑费城制宪者对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作程序的设计,真正是精雕细刻,用心良苦。表现在宪法文本上,与其说它用词简约,毋宁说它在实体规则上适可而止,而在程序规则上字斟句酌,绸缪唯恐不周。因此,才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占全文篇幅一半以上的精细而复杂的国会会议规则体系。在华盛顿的组织下召开了制宪会议,总统制共和国首开先例,并且让美国拥有了自己的宪法,界定了个人州政府以及联邦在经济运行之间的分工,使得各种分工都明晰化,且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签署的《宅地法》让更多的人拥有土地,让更多的人拥有解决生计的机会。

西进运动为很多爱冒险的人提供了机会,为不爱冒险的人提供了创造新生活的可能,使得人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地方安定下来。西进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安全保障呢。西部大片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以及地底下储藏的巨大财富,吸引着成千上万人奔赴西部。再加上为了鼓励开发,政府宽松的土地政策也促进了西部的开发,使西部农业迅速发展。在西进运动中,人们根据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在俄亥俄州到密苏里中部平原地区,建立起以小麦为主要产品的农场主的边疆,使这里成为“世界的面包篮”。从密苏里河流域到西部落基山之间山丘起伏地带,成为美国的肉食供应基地。远西部加利福尼亚等太平洋沿岸发现金矿后,成为矿业边疆,进而这里的农业、工业、商业、银行业、交通运输业发展起来。南部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成为“棉花王国”。成千上万劳动群众征服自然的壮举构成了西进运动的主流。拓荒者生活异常艰苦,但艰难的生活培养了他们勤勉、坚韧不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西进运动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土地,还给人们提供了发财致富的机会,使人们有机会表现出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这种生活铸就了美国人鲜明的个性:粗狂、无拘无束,但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雄心勃勃、胸襟开阔,富有创造力;他们崇拜个人奋斗,乐于助人;他们追求民主,追求财富,放眼未来,时刻准备着出发去追求更美好的前景。西进运动彻底改变了美国的面貌: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大批资本主义农场建立起来,西部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原料、出口产品和国内市场;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满足了工业发展的需要,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西进运动还培育了美国人民的拓荒精神,特别是美国在西部大开发中所体现出的不畏艰苦、不断寻找新的土地、新的财富的牛仔精神、边疆精神,后来成为美国人乐观开朗、勇于开拓、探索不止的民族精神。

7.美国仓储业发展史 篇七

关键词:冷链,物流,增值服务,供应链

1 引言

随着对食品新鲜度的不懈追求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人们开始关注冷链物流。近年来,我国冷链产品的消费处在快速增长的时期。我国目前蔬菜产量约为5亿吨,其中只有不到10%进入到了有温度控制的加工和流通环节,而国外,达80%以上,果蔬从田间到餐桌过程中的损耗率仅有1%~2%,而我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20%的果蔬的浪费,损失的总价值在100亿美元左右[1]。冷链物流中,利用降温设施创造适宜的湿度和低温条件的仓库进行生鲜物资的储存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冷藏和冷冻能摆脱气候的影响,延长各种产品的贮存期限,以调节市场供应。有效的冷链仓储能够实现产品的整合,降低成本,促进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2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

2005年12月16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第三号数据公告。公告显示:“2004年,我国共有仓储企业10177个,就业人员39.9万人,仓储企业资产总额2578亿元,负债为1791.4亿元,所有者权益为786.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97亿元,利润总额23.6亿元。”这次数据的公布,对于仓储行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仓储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与此同时,仓储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从显示数据分析,仓储企业平均规模偏小,仓储业经济效益偏低,仓储业资产负债率在各行业中最高[2]。从2004年开始,由于各级政府和企业对仓储业的重视,用于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使仓储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为进一步促进仓储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历经4年的发展,在2009年1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上我们看到仓储业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末,我国仓储企业的数量已达17416个,比2004年增长了71%。仓储业的从业人数已达51.1万人,比2004年增长了28%。仓储业的总资产已达5694.5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120%。仓储业的营业收入已达3020.9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236.7%。仓储业的利润总额已达240.3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近10倍、达918%[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过去的4年里,我国的仓储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的数量、规模还是利润都得到迅速的增加。

但是专业化冷链仓储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根据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的数据(针对500吨以上冷库的统计),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国年营业额在500万元(含500万)以上的食品冷冻、冷藏企业约2万家(包括加工企业内的冷库车间及冷藏库),就业人员250万人,全国冷库容量达900万吨左右[4],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10年的统计结果,冷库容积达5万立方米规模以上的冷库企业38家,完全无法满足冷藏冷冻食品及生鲜农产品的冷藏及冷冻需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未来冷链仓储需求潜力十分巨大。

3 我国冷链仓储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缺乏合理规划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曾预计,实现2015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目标,将带动2000亿左右的社会资本投入,其中冷库的建设占有较大比重。这一方面说明了冷链仓储规模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储存需求,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我国的冷链仓储企业整合较少,大部分是各自为政,因此难免出现由于缺乏合理的统筹规划,进行重复性地投资和建设。同一区域一些冷库被闲置,而另一些冷库又在被建立,这不仅会增加投资风险,还会分散社会需求,使冷库的经营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2 信息化程度低

仓储行业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冷链仓储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指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在冷库企业的应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仓储业最显著的特征。虽然,目前我国仓储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数量在迅速增加,冷库也在细分市场被建立,射频技术和条码技术逐渐被广泛使用,仓库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相较过去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我国仓储企业的基数较大,因此,我国仓储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仍然不容乐观,据相关统计,截至2006年,在我国现有3万家左右仓库中真正实现信息化的还不到5%,大多数仓库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5]。不少冷库企业设施设备陈旧,很难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提供低温保障。就算有一些企业花巨资筹建自动化系统,但无法与其它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的信息对接,从而不能高效的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极大的限制了整个冷链物流环节的效率,制约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3.3 增值业务少

我国大多数从事冷链仓储服务的企业作为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只能为客户提供冷藏和冷冻业务,服务内容简单,服务手段单一,其他增值业务涉及较少,服务附加价值不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表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的85%来自基础性服务,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15%[6]。随着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常温普通仓储企业的毛利率已降至3%~5%,冷库经营企业,虽然毛利率相对普通仓储行业情况稍好,但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仍然更多的依赖物流设施能力的提高和服务价格的降低,一旦经济环境有些波动,企业经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3.4 标准化程度低

从目前的物流业发展看,标准化问题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资源管理的体制性障碍直接造成了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后。这一部分是因为物流是于物流产业跨越了行业,标准的归口管理大多数设在各个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因此要形成行业统一的标准,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和统筹工作,冷链行业标准化体系也没有被完善的建立起来,由于各个冷库企业的设施设备不能共用和通用,影响了冷链仓储资源的整合,有关冷库规模的重要统计数据单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多用重量单位“吨”来计量,国外则多用“立方米”来计量。

冷链仓储是物流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冷链物流过程绩效水平,高水平的冷库管理,不仅为企业节约成本,带来利润,也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冷链仓储业健康的发展。

4 我国仓储业发展的对策

4.1 合理规划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是从战略的角度来整合现有的仓储资源,一方面要求有资金投入建设符合现代仓储要的基础设施,在建设新的冷库设施时,要和整个社会冷链物流网络的基础设施相配合,建立大型化、专业化冷库,使新建设施和原有设施能够形成具有层次结构的网状系统,让各级冷库设施的规模符合其服务辐射范围的需求,又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积极推动各种经济合作和冷库企业投资模式,调整冷库设施网点布局,对老旧设施进行改造和技术升级,使之达到货畅其流的需要。

4.2 加快信息化与标准化进程

加快旧的人工操作冷库仓库的技术改造,提高冷库作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继续推进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的使用。在冷链物流行业,积极推进冷冻、冷藏仓库的建设,使之满足冷链物流的需求。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快速选拣、自动分配货位、存储能力优化的功能。建立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出入库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处理,在企业间建立专用增值网进行报文的传输[6]。

继续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化是仓储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手段,通过建立标准化体系,达到整个物流系统协调统一,加快物资流通速度,减少不必要的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因此要进一步推进物流标准化,以国际标准作为基本的参照,使运输、仓储、装卸等环节可以真正无缝连接,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节约资源。

4.3 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在传统仓储业务的基础之上,积极创新物流服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客户满意”为服务宗旨,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冷链仓储企业在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发现客户已经察觉的需求,还要善于发现客户自己还未意识到的需求,甚至还应该引导顾客,创造客户的需求。把单纯的冷冻冷藏服务纳入整个供应链的范畴来考虑。向下游延伸为客户提供品质检验、改换包装、加标贴等流通性增值服务;或者向上游延伸提供订单处理,企业库存控制等业务,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生鲜农产品客户因规模较小,资质较低,难以达到银行的融资门槛,冷链仓储企业应为其提供一定的融资服务。增强冷库企业的竞争力。

4.4 加快人才的培养

发展冷链仓储行业,需要的人才十分广泛,从高级管理人员到一线的操作人员,都是现代冷链仓储企业急需的。与此同时,物流行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级人才都要注重实践和实训的积极开展。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应该明确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具有一定梯度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学校的特长,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红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0).

[2]丁俊发.中国仓储业向何处去[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7).

[3]普查结论:我国仓储业四年来发生重大变化[EB/OL].http://www.caws.org.cn/news-view.asp?newsid=2585.中国仓储与物流网[2010-4-22].

[4]沈绍基.中国仓储业十大热点问题与十项对策建议[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8.

[5]洪水坤.解读中国仓储——行业篇[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4).

[6]朱传福.正视“增值服务”中的企业机会[J].市场周刊,2007,(3):14-15.

8.美国仓储业发展史 篇八

关键词:德邦物流公司;仓储治理;人才与制度

一、德邦物流仓储管理概述

德邦物流的组织结构经过几次大的调整后,逐渐凸显其集权的管理特征,形成了集权型网式经营组织结构。仓储作业流程包含物流和信息流,在每个环节产生大量的管理信息,并统计到信息处理系统中。入库信息表记录所有货物的基本信息,依照其中包含的信息综合进行入库信息管理。从入库信息管理,到货物库存信息与货物出库信息间的循环,利用仓储信息的相互结合,实现客户、物流管理员与货物的交接。不仅提高了物流仓储信管理的效率,也提高了整个物流流程的运作速度。库存管理作业包括仓库区的管理及库存信息的控制,库存数量的控制基本依照货物的出库数量、入库数量和出库入库时间及采购点来实现,并辅以定期盘点库存的管理方式,时刻管着仓储情况。

二、德邦物流在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程度低。仓储设备技术水平不叫西,信息系统不完善是造成德邦物流公司仓储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又一门槛,仓储工作的信息量比较大,在仓库作业中主要依靠人工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输入与输出,因此很容易出现错误,造成重复作业以及与会作业,严重降低工作的效率。因此仓储工作不能对相应的人力物力进行有效的利用,对于工作效率提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二)仓库设备利用率低。仓库设备利用效率低是目前德邦公司仓库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货架体系利用率不高;第二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仓储治理混乱。目前德邦物流公司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治理混乱,体系中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调配混乱。对于规模宏大的德邦物流公司来讲,员工数目的庞大再加上没有很明确地安排,导致其人员调配出现混乱。(2)没有明确的工作计划与安排。对于公司阶段性的任务与内容,公司的相关人员没有及时作出具体规划,造成工作人员盲目地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仓储人才缺乏。目前我国专业的物流仓储人员十分稀少,大部分是由从事运输以及配送的员工转业而来,因此很难适应德邦物流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德邦物流有限公司没有加强对仓储员工的培训工作,没有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工作,因此员工专业水平的低下就限制着仓储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五)仓储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仓储管理制度,长期以来靠经验进行管理是德邦物流仓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没有经过事先的规划,仓储管理大都处于低效率状态是造成德邦物流公司仓储管理效率低下的有一重要原因。企业没有建立其完善的人员管理手段,相应的激励制度没有跟上,造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低下,提升工作效率的欲望偏低,因此德邦物流公司的仓储管理效率,在未来很难有突破。

三、完善德邦物流公司仓储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仓储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要不断加强对仓储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对原有的老化的仓库进行改造,不断构建现代化管理仓库。要不断借鉴国外相应的先进经验,并不断结合德邦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仓储网络邓昂物流有限企业要想进一步得到发展,就必须以现代化技术为支撑,不断以及信息化以及管理信息为指导,促进仓储管理不断走向现代化。要积极引进现金的信息识别技术、扫面积数以及数据采集技术,以电子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对原有的网络技术进行改造,从而实现仓库管理的机械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同时运用物流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管理产品的入库、出库,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操作失误,提升工作效率。

(二)资源整合,提高设备利用率。德邦公司应该组训高效、低能耗的工作理念,实现仓库操作的快进快出,从而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工作成本。同时应该加强对仓库资源的整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与仓储网络的相结合,促进建成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物流仓储管理的信息化。要不断开发闲置的资源,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将闲置的资源运用到市场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积极扩占设备信息交流频道,不断增强信息服务手段,促进闲置资源的再利用。

(三)建立健全合理的仓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仓储管理制度对德邦公司的仓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要积极引进相应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库存资金的整合,不断促进仓储体系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德邦公司应当按照自身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挂案例制度,对员工的工作内容、程序以及时间、方法进行规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积极转变管理思想,运用理性思维代替经验管理,转变管理方式,努力提高管理水平;2、要不断喜欢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仓库操作现场进行管理法;3、亚不断加强对仓储工作的规划,最大程度上的减少资源的浪费;4、要不断吧人力资源的管理落到实处,采取相应的绩效考核方式,最大程度上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仓储人才培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企业提升业务水平,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的保证。德邦物流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极强对人才的培训。发展仓储行业,急需要有一定专业理论能力的人才,又需要有一定善于操作的操作性人才,更需要有一定灵活性的仓储管理人才。只有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加强对其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仓储员工的职业技能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公司仓储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员工考核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对于表现有效的员工,予以相应的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员工,予以相应的惩罚,以此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促进德邦物流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五)建立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规范。建立并健全以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是提升德邦物流仓储管理水平的又一重要手段,由于德邦物流管理长期以来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责任追究、工作奖惩上没有创新,因此德邦物流仓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及效率都普遍偏低。只有建立其完善的规范制度,使德邦物流的仓储管理有法可依,仓储管理的成果与管理人员的薪金相联系,才能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有效的提高德邦物流仓储管理的效率,为物流服务的进一步提升添砖加瓦。

结语:综上所述,德邦物流公司的仓储管理虽然存在者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不断加强仓储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设备利用率、建立健全合理的仓储管理体系以及加强仓储人才培训,就能有效地改善目前的状况。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激烈以及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德邦物流公司要想稳定好目前的发展模式以及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在人才素质、技术操作以及服务领域上多下功夫,不断提高优化配置仓储资源的能力,从而早日实现高效率、低能耗、高质量、与员工和谐相处的现代物流企业仓储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目前德邦物流有限公司正在进行企业仓储改革,并取得了较为建筑的成果,在未来有望成为国人物流的第一选择。

参考文献:

[1] 耿祖群,刘跃伟. 第三方物流模式下新型仓储价格体系的探讨[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1(01)

上一篇:下坝中学童心向党活动方案下一篇:形容迷茫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