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共7篇)(共7篇)
1.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篇一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规范企业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确保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开展企业自救,实施应急救援,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特编制本预案。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机械加工企业可能发生的以下事故灾难:(1)机械设备伤害事故;(2)电气事故;(3)火灾、爆炸事故;
(4)氧气瓶氧气泄露或爆炸事故;(5)起重设备伤害事故;(6)厂房设施倒塌伤人事故。
(7)放射性、中暑、窒息、急性中毒事故。
(8)其他性质较为严重、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综合应急预案一个:《机械加工企业厂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三个:
(1)《机械加工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起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火灾专项事故应专项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十一个:
(1)《热加工车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氧气罐泄露、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厂房设施倒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电气设备漏电及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6)《危险(油或化工)库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7)《安全生产事故医疗救护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示意图(略)。1.5 工作基本原则
应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受伤人员,组织疏散或采取其他措施,有效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员工的人身安全。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防护。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迅速控制事态,减少和消除事故造成的后果和影响。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企业应急指挥中心的组织协调下,各职能部门、各应急工作小组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事故风险评估、救援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装备完善、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等工作,提高企业应对各类事故的整体能力。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单位地址:××省××市×××区 从业人数:××人 隶属关系:×××××
主要原材料:钢材、铁板、管材 主要产品:××××机械(或设备)产量等内容:×××台/每年
企业周边重大危险源或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布局情况:
×××××××××××××××××××××××××××××××××。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通过对企业各生产场所危险分析和识别,初步辨识出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以下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机械加工企业集机械冷加工、机械热加工、表面处理、热处理、锻铸造、木加工、橡胶塑料加工等综合加工能力及水、电、气、暖供应的动力运行为一体,存在生产环节多、工艺复杂等特点,涉及喷漆、油封、铸造、热处理、电炉、油库、空气压缩站、锅炉房、压力容器、变配电站等十余类危险源。这些危险源蕴含着相当大的能量,一旦失控,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将是巨大的。某机械加工企业所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如表所示(略)。
2.3 事故的类型
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类型通常分为如下几种: 2.3.1 机械设备伤害事故;
因机械加工企业使用的机械加工设备较多,包括各生产车间使用的车床、铣床、镗床、刨床、磨床、剪板机、砂轮机、锯床等机床设备,如操作使用不当很可能对操作者本人或其他人造成伤害事故。例如工件飞出、跌落造成人员伤害;刀具、刃具、磨床砂轮、锯床、剪板机、砂轮机砂轮伤人事故等。2.3.2 起重设备伤害事故
机械加工企业经常使用起重设备(行车或吊车,)起吊机器设备或较大的材料、工件,由于行车作业的特殊性,常常会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未及时维修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例如,若行车控制失灵造成的大车运行不能停车,则行车承载的物件可能撞击伤人,若小车控制失灵运行不能停车也可能造成行车承载的物件撞击伤人事故;大车运行超越(或撞坏)终端限位或滑轮脱轨造成行车停车事故;行车运行过程吊起的物件坠落伤人或撞击伤人事故;行车操作人员或设备维修人员高空作业时不慎坠落事故等。2.3.3 电气事故
机械加工企业常常发生电工人员或操作工因操作不当可能发生触电、电弧灼伤、电气短路、电气线路起火等事故;电器设备及线路老化失修造成的电器设备绝缘破坏、漏电、电气短路、电气线路起火、等事故;配电室变配电设备由于操作不当或遭雷电袭击造成的设备损坏等事故。2.3.4 氧气瓶爆炸或氧气泄露事故
机械加工企业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常常要使用氧气或乙炔气等,而氧气瓶、乙炔气瓶因存储、运输、使用不当造成的氧气泄漏或爆炸事故。电焊工作业时使用电焊机、氧气罐、乙炔气罐及焊枪等设备,因操作不当,可能发生的烫伤、氧气罐、乙炔气罐爆炸或泄露事故。2.3.5 火灾事故
机械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车间或办公场所使用的取暖设备(火炉或电炉)失火,或热加工车间(铸造、锻造、热处理)及电炉等设备因由有高温使用不当发生火事故等。
2.3.6 厂房设施倒塌伤人事故
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厂房设施因使用年久老化失修造成坍塌伤人事故等。2.3.7 其他事故
机械加工企业在产品及其部件生产、加工、包装、搬运过程中不慎倒塌或跌落造成人员伤害以及叉车作业发生伤人事故等。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图(略)。3.2 指挥机构职责
3.2.1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应急指挥中心是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工作,职责如下:
(1)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请示并落实指令。(2)审定并签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3)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4)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5)审定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的指导方案。
(6)确定现场指挥部人员名单和专家组名单,并下达派出指令。(7)统一协调应急资源。3.2.2 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简称应急办)是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办事机构,职责分工如下:
(1)依据协议,统一协调社会救援力量。(2)审定并签发向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3)指定新闻发言人,审定新闻发布材料。
(4)组织本企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5)审定应急工作的考核结果。
(6)审批本企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费用。3.2.3 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
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应急指挥中心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职责如下:(1)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jr作。
(2)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
(3)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
(4)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5)协调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
(6)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新闻发布工作。(7)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有关资料。
(8)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终止。(9)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3.2.4 专家组职责
专家组在企业应急指挥中心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职责如下:(1)为现场应急工作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2)参与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3.3 各职能部门的应急职责
3.3.1 保卫科的应急职责
(1)负责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指挥和救援人员调配;
(2)在工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及厂安委会领导报告;
(3)指挥各部门救援人员紧急救护受伤人员;(4)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5)负责与上级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急救机关的联系;(6)必要时,对处于危险区域的员工进行疏散;
(7)加强全厂范围(含家属区和外租的临街门面房)用电、用火安全的检查。
(8)负责定期对全厂各单位、各库房、各办公场所配备的先刚昂消防设备进行逐一检查和测试,定期更换失效的灭火器。3.3.2 生产车间应急职责
(1)指挥本车间人员抢修机械设备和厂房设施。
(2)负责氧气罐、乙炔气罐的清查管理,严格控制氧气罐、乙炔气罐的运输和入、出库管理制度;
(3)加强对特殊工种岗位资格的年度考核和定期培训,对于厂内从事行车操作、电焊、氧气焊的人员严格执行上岗证制度;(4)编制计划对起重设备、运输设施、叉车、砂轮机等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养,防止事故的发生。
(5)加强对各热加工车间高温设备和用火设施的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3.3.3 动力科的应急职责
(1)负责全厂动力设备事故的紧急抢修;(2)在配电室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3)为厂部广播站配备备用电源;
(4)编制计划对配电设备、动力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养;
(5)加强对电器设备、机床线路、照明设施及线路的检查和更新改造,减少电器事故的发生;
(6)加强对本科所属各班取软火炉和电炉的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7)购置或做制作用用于应急救援的设备和工具。3.3.4 医务室的应急职责
(1)在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负责对安全生产事故中伤病人员实施紧急救护;
(2)与当地120急救站和附近医院保持密切联系,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把伤病人员送到医院救治;
(3)负责组织员工参加自救、互救的培训;
(4)医务室应购置和储备应急救护需要的医疗器材和药品。3.3.5 技术科的职责
1)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参加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2)配合各部门、各科室、各车间制订机械设备、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动力设备、氧气罐、乙炔气罐、砂轮机等的安全操作规程;
3)加强对本部门用电、用火安全检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3.3.6 其他部门的应急职责
(1)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参加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2)积极配合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工作小组作好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应急队伍保障、通信保障、经费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善后处置等工作;
(3)本部门管辖区域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要立即向厂领导和厂应急办报告;(4)发生事故后首先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控制事态的发展,保护事故现场,事故严重时应迅速组织员工疏散;
(5)加强对本部门用电、用火、用气安全检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3.2.7 事故发生单位职责
事故发生单位在应急指挥中心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其职责如下:(1)负责先期的事故应急响应,并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向相关单位通报。
(2)负责事故有关现场检测和分析。
(3)本单位应急物资的准备以及事故先期应急力量的调动。(4)在本预案启动后必须听从企业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和命令。(5)参与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6)应指派本部门人员参与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3.3 应急工作小组及其职责
在企业应急指挥部之下组织应急救援小组、紧急疏散小组、警戒治安小组、物资保障小组、医疗救护小组和善后处置小组等6个应急工作小组,由保卫科、动力科、生产车间、技术科、供应科、后勤科、检验科、医务所、工会、劳动人事科、财务科等部门人员参加: 3.3.1 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
1)由厂内经过培训的兼职抢险人员组成,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从事工厂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现场抢险作业,力争在第一时间控制或消除危险或事故。如果事故情况严重,则须立即请求当地专业救援队伍支援。
2)负责现场灭火、设备容器的冷却、喷水隔爆、抢救伤员等项工作。3.3.2 紧急疏散小组的职责
1)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和紧急疏散人员;及时将危险区域内聚集的人群疏散到紧急避难所或安全区域;疏散引导工作应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疏散路线和相关要求进行;
2)负责对事故现场周围重要物资的迅速转移;根据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将工厂贵重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3.3.3 警戒治安小组的职责 1)负责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安全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对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
2)协助公安、消防部门、交警队搞好警戒和治安保卫工作,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3.3.4 医疗救护小组的职责
1)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搜救和紧急处理,并护送伤员到与本厂签署过救援协议的医疗点(医院)救治;
2)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作进一步治疗。3.3.5 物资保障小组的职责
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工器具和后勤生活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
3.3.6 善后处置小组的职责
1)负责现场处置、伤亡善后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的清除和恢复工作。负责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灾后清理与处理等事项;
2)负责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员工情绪稳定,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企业下属各单位要按照企业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危险源网络管理体系,认真做好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工作。特别要加强对易发生事故的重特大事敝隐患和霞大危险源的监控,及时分析有关监控信息,跟踪整改情况,对可能引发一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信息要及时上报企业。
企业下属各单位要建立并及时更新本单位的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台账,并上报企业。对危险源发生变化,特别是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情况,各级组织和人员要及时上报,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企业综合管理部负责各单位上报的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接受,并初步处理、统计分析,必要时上报应急指挥中心。4.2 预警行动 企业下属各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部门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后,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研究确定解决方案,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或启动相应预案。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和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后,要做好事故的预测与预警工作。4.3 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通知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成员、单位负责人。
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于l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报告事故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问、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5.1.1 企业三级应急响应
本企业对安全生产事故实施三级应急响应。(1)I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一次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OOO万元以上,或社会危害及影响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2)Ⅱ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一次造成2人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危及2人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状态,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公共危害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3)Ⅲ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事故危害有扩大趋势,可能出现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或可能造成影响公众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或临界状态。5.1.2 启动应急预案
I、Ⅱ级应急响应,事发单位针对事故性质、类型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控制事态发展;当难以控制紧急事态时,果断报请当地应急救援机构实施外部紧急应急救援。Ⅲ级应急响应,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或专项应急预案;Ⅲ级以下应急响应由事发单位根据现场控制情况决定应急响应状态。5.1.3 现场应急救援要点
事发单位应按照先控制后消除,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的要求,迅速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重视第一时间的发现报警、紧急处置、疏散人员、应急救援。
5.1.4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
应急救援指挥以现场为主,所有应急队伍和人员都必须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协同实施抢险和紧急处置行动;成员单位启动应急预案后,应在安全位置迅速设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判明情况,调集应急队伍、装备器材,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抢险。5.2 响应程序
企业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应针对应急响应分步骤制定应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导各类生产事故应急响应。
各类型生产事故(如火灾爆炸、天然气泄漏、物体打击等)应按照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应急处置。在专项预案中应明确应对次生事故的相关内容。当生产事故的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应按照有关程序向上级应急机构请求扩大应急响应。
5.3 应急结束
经过应急处置后,企业应急指挥中心确认满足专项应急预案终止条件时,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6 信息发布 6.1 新闻发言人
(1)企业对外信息发布人由企业宣传科担任。(2)现场对外信息发布人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指定。6.2 信息发布原则
发布的信息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时准确。
6.3 信息发布形式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记者采访、举行信息发布会、向媒体提供信息稿件等。后期处置 7.1 现场后期处置
现场应急终结后,事发单位要实施现场保护,为事故调查、善后恢复做好准备。
企业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尽快做好各项后期处置工作。7.2 情况报告
事发单位在现场应急终结后2天内向本企业应急指挥部提交事故和现场应急工作书面报告;
企业向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书面报告事故和应急工作情况。7.3 应急总结
应急终止后,现场应急指挥部编写的应急总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初步原因;应急处置过程;处置过程中动用的应急资源;处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对预案的修改意见。保障措施 8.1 组织保障 企业各职能部门应按照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应急工作责任制,形成简明有效的指挥和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要按“平战结合”要求。组织、训练好专兼职应急队伍。8.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应根据应急预案,配置并完备应急抢险所需的通信工具、设施器材、物料、急救设备等应急资源,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应急行动需要(有关应急物资装备以附表形式列出)。8.3 经费保障
成员单位每年度须对应急体系建设、应急费用、维护配备应急设施设备和器材装备等予以必要的预算资金保证。8.4 通信保障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通信录,明确企业应急工作上下通信方式、联系部门和联系人;应急通信以电话联系为主,书面报告用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传递,并用电话确认对方接收情况;现场应急通信方式由成员单位在其应急预案中明确(有关通信联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培训与演练 9.1 培训
劳动人事科负责制定企业应急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培训时问;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方式等。9.2 演练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每两年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事故的综合应急演练。应急响应中心应做好演练方案的策划,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起止时间;演练项目和内容;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演练动用设备、物资;演练效果;持续改进的建议;演练过程记录的文字、音像资料等。奖励与处罚 10.1 奖励 在企业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2)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10.2 处罚
在企业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1)不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救援义务的;(2)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安全生产事故真实情况的;
(3)拒不执行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没有履行职责的;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救援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7)有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行为的。附则
11.1 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发布后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11.2 预案修订
(1)当生产场所、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安全规程出现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有联系时,应修订预案;
(2)当出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装置时,应修订预案;(3)当出现不可预见的安全生产事故,通过事故的调查、分析,属于新衍生出的不可预见的安全生产事故时,应修订预案。11.3 预案制定与解释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解释。11.4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
12.1 专项应急预案
(1)《机械加工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起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火灾专项事故应专项急预案》。12.2 现场处置方案
(1)《热加工车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氧气罐泄露、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厂房设施倒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电气设备漏电及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6)《危险(油或化工)库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7)《安全生产事故医疗救护现场处置方案》。12.3 附表(略)12.4 附图(略)
2.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篇二
近年来,我国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对预防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应急预案本身的好坏直接影响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而对应急预案的评估就成为预防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及对国内外应急预案评估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1,2,3,4,5,6,7,8,9,10],提出了一种评价应急预案优劣的方法。针对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估指标体系[11]。结合实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应急预案各级指标的权重;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对各级指标及整体有效性进行计算和评估,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该研究对于指导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国内外应急预案评估研究现状
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指南[1,2,3,4]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评估审定标准[5],内容涉及到应急预案的分类、使用、发布实施、定期评审、修订、培训演练及应急预案的形式、内容等各方面的内容,可以说覆盖的行业领域广、内容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但应急预案评估方面的文献较少,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应急监测等方面。
国内学者对应急预案的评估研究涉及交通、水利、环保、安全等各个领域; 较为注重评估方法的研究,对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较少; 定性研究较多、 定量研究较少; 鲜有专门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估的研究。李磊[6]等采用改进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 VIKOR) ,提出了评估铁路应急预案的新方法。程翠云[7]等提出了定量评价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性的方法。刘吉夫[8]等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了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并对其完备性进行评价。郭子雪[9]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集和TOPSIS法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方法。江建华[10]运用模糊评估理论,提出船舶海上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估研究较少且定性研究较多,难以量化的特点, 本文将层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相结合来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整体有效性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应急预案的水平及应急救援的能力。
2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1我国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现状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进行了规范。该办法实施以来,企业大都能遵照执行,编制综合、专项等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目前,企业应急预案的评审大多是组织专家采用要素评审的方式进行,基本上属于定性评价。笔者在对大量高危行业企业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中发现, 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方面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
1综合预案中风险评估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识别企业存在的风险,从而导致专项预案缺失;
2组织机构描述混乱,机构职责不明确,管理上容易出现职责的交叉或真空地带;
3企业建立的应急指挥系统未按照厂级和车间级进行分级管理,救援部门协作沟通内容较少,进而导致应急救援缺少高效性;
4保障物资或设备未按照相关标准配备、缺乏物资或设备型号、有效期等信息,预案中未写明急救药品等,使救援保障缺少了可靠性;
5疏散方案未考虑周边地形地貌、居民及企业情况,缺乏可操作性;
6缺乏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的相关内容,不利于事故的总结及预防。
2.2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T 29639 - 2013) 为基础、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试行) 》为指导,按照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等原则制定指标体系。体系中各评审要素按事故前、 事故中、事故后的应急处置措施为主线,结合实际工作中大量应急预案的评定经验及相关文献[6,7,8,9,10,11]的系统分析,从应急准备的合理性( B1) 、预防预警的有效性( B2) 、应急处置的高效性( B3) 、各模块作业协调性( B4) 、后期处置的完善性( B5) 共5个方面来构建应急预案的一级评估指标体系,以及28个二级指标体系。各级指标如表1所示。
3模糊综合评价简介
首先对应急预案给予一定的等级划分,给出评语集,本文给出的评语集为V = { V1,V2,V3,V4} = { 优秀,良好,中等,较差} ,评价等级为4级。利用德尔菲法,选择多个专家,按照二级评估指标对预案进行打分,将打分所对应的百分制区间按表2进行等级划分,再将每个指标的打分等级按照专家人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结果作为该二级指标所对应的不同评语元素的隶属度。采用模糊数学法来计算单因素评价和多因素评价,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
对某个或某类对象中的某个因素或某个部分进行评价,称为单一评价; 从众多的单一评价中获得对某个或某类对象的整体评价,即为综合评判。
利用模糊矩阵来计算单因素评价结果,按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得到评价结果矩阵Bi:
式中: W为权重向量; R—评价矩阵; i = 1,2,3, 4,5。
4实例分析
以某企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计算各个因素所占权重从而得到权重矩阵Wi。综合多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公司管理人员、政府应急办专家等成员对现有预案进行的评价和判断确定判断矩阵Ri,运用模糊矩阵计算各因素的评价结果以及整体评价结果。
4.1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4.1.1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根据1 ~ 9标度法,将同一级的指标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得到模糊矩阵A。表3为利用1 ~ 9标度法对一级指标层( 5个) 进行标度并得到权重计算结果W0。
其中: λmax= 5. 2448,RI = 1. 12,CI = 0. 0612,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546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4.1.2二级指标权重计算
表4 ~ 表8为利用1 ~ 9标度法对各二级指标层进行标度及权重计算结果。
其中: λmax= 8. 3715,RI = 1. 41,CI = 0. 0531,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377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其中: λmax= 3. 0387,RI = 0. 52,CI = 0. 0194,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373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其中: λmax= 9. 3465,RI = 1. 46,CI = 0. 0433,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297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其中: λmax= 5. 0281,RI = 1. 12,CI = 0. 0071,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063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其中: λmax= 3. 0037,RI = 0. 52,CI = 0. 0019,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036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4.2模糊综合评价
4.2.1德尔菲法
本次评价选取10个专家分别对各二级指标进行打分,将打分结果按照表2进行归类,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Rk= { rij} 。其中k表示第k个一级评价指标,rij表示该一级评价指标下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等级j,其中k = 1,2,3,4,5; i = 1,2,3,4, 5,6,7,8,9; j = 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将专家打分情况作为5个单因素打分的隶属度,从而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Rk,得到的评价矩阵如下所示:
4.2.2单因素评价
将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的权重向量W和评价矩阵R代入公式( 1) ,得到结果如下,其中矩阵B1、B2、B3、B4、B5分别表示专家对每个一级指标的打分情况:
B1= W1× R1= ( 0. 3625,0. 3297,0. 2874, 0. 0204)
B2= W2× R2= ( 0. 1579,0. 3260,0. 3527, 0. 1633)
B3= W3× R3= ( 0. 2773,0. 3188,0. 2910, 0. 1129)
B4= W4× R4= ( 0. 2282,0. 3153,0. 3122, 0. 1444)
B5= W5× R5= ( 0. 0892,0. 2770,0. 4230, 0. 2108)
将评价结果按照百分制进行换算,可以得到: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专家对B1的打分为85. 343分,在5个一级指标中为最高分,说明该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准备方面的工作较为完善。B3和B4的打分也均在80分以上,表明该预案在应急处置和各模块作业协调性上的编制较好。B2和B5得分低于80分,处于中等评价结果,说明该预案在预防预警和后期处置的编制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4.2.3多因素评价
综合5个一级指标,对整个应急预案做评价分析,得到评价结果矩阵B0:
B0= W0× R0= ( 0. 2987,0. 3226,0. 3012, 0. 0775)
换算成百分 制可得: B'0= 0. 2987 × 95 +0. 3226 × 85 + 0. 3012 × 75 + 0. 0775 × 65 = 83. 425, 即专家对该应急预案的总体评价得分为83. 425分, 其中29. 87% 的专家认为该应急预案较为完善, 92. 25% 的专家认为该应急预案的编制有效性是可以接受的,只有7. 75% 的专家认为该应急预案编制的较差,还需要进行改进。
5结论
1) 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T 29639 - 201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试行) 》等法规、标准为基础和依据,构建了一个包含应急准备的合理性、 预防预警的有效性、应急处置的高效性、各模块作业协调性、后期处置的完善性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28个二级指标的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定量评价及应急预案评估系统的软件化提供了基础。
2) 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企业应急预案的等级为 “良好”。从指标权重上可以看出,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完整性和有效性评估影响最大的一级指标是应急准备的合理性B1,所以企业要提高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升应急救援水平首先要确保应急准备的合理性。在28个二级指标中,根据总排序权重,可以看出,对应急预案有效性影响较大的前四个指标分别为C13、C14、C11、C34,即组织机构配备合理性、组织机构职责明确性、法规标准的完备性、应急处置措施的可操作性,所以企业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救援,首先要认真落实这四方面的相关工作。
3.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篇三
1.1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外省已经发生的并有可能波及或已经波及我省,在农产品生产环节,由于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其它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物毒素或者农业转基因等因素,导致农产品污染突然发生和严重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群体性健康损害和死亡,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社会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3 工作原则
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
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科学决策、依法应急。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民主决策,依法规范程序,确保事故处置的科学、有效。
加强监测、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日常检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2.1.1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成立“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省农业委员会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委办公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政策法规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垦处、乡镇企业管理处、监察室、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农产品质检中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省农产品包装安全监测中心)等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2.1.2“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省政府和农业部应急指挥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工作部署;
(2)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4)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工作;根据需要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
(6)向省政府、“省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汇报;
(7)完成“省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2.1.3成员单位职责
(1)办公室:负责与省应急办、省新闻办等部门的联系和衔接,组织、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工作;协助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组织协调;协调解决应急处置工作用车等物资。
(2)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牵头拟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应急信息报送,应急动态分析等工作。
(3)政策法规处:牵头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做好农业投入品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4)发展计划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编制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发改委追加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
(5)财务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及管理。
(6)科技教育处:负责产地环境和转基因产品突发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7)农业处:负责组织与种植业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8)园艺特产处:负责组织与蔬菜及园艺特产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9)农业机械化管理处:负责组织涉及农业机械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业机械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0)农垦处:负责组织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1)乡镇企业管理处:负责组织乡镇企业与食用农产品、加工食品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2)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农产品质检中心):负责农业品残留监测、相关技术鉴定等;参与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有关情况的收集、报告等工作;参与农业环境污染方面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3)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4)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省农产品包装安全监测中心):参与农产品包装材料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5)监察室:负责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对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按照管理权限进行调查处理。
2.2工作机构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设联络员。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设在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本预案启动后,负责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负责组织相关工作小组。
2.2.1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主任由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兼任。
2.2.2“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贯彻落实应急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检查督促各市(州)、县(市、区)、委内各处(室)及相关单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治蔓延扩大;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省政府、应急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
(6)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2.2.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工作小组及其成员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要求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有关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1)事故调查处理组
①组成: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环节,明确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垦处、乡镇企业管理处等部门负责,或明确其中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监察室视情况参与对重大事故的调查。
②职责: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应急处置工作,监督相应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有毒有害农产品,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2)专家咨询组
①组成:省农业委员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家库,专家库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从专家库中确定相关专业专家,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家咨询组。
②职责:专家咨询组负责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及造成的危害,为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3)综合组
①组成:由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事故的类别等情况确定具体成员。
②职责:迅速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发布。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时,及时组织对外发布,并视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向我驻外有关使领馆、港澳台地区通报情况。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指导。
2.3地方机构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事故处置工作。
3. 监测预警和事故分级
3.1监测和预警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组织开展日常监测,重点监测农产品中甲胺磷等禁限用高毒农药易引发急性中毒的违禁药物。发现问题要逐级上报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2事故分级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分级办法,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3.2.1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事件: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3)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3.2.2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事件: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2.3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事件: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2.4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Ⅳ级事件: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应急处置
4.1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4.1.1确定事故级别
县级以上“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该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及评估,确定事故级别,并报告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同级人民政府,通报同级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事故级别的确定根据本预案3.2的规定执行。
4.1.2分级启动预案
事故级别确定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建议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接受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4.2报告
4.2.1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员
(1)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
(3)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
(4)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5)消费者;
(6)其他单位和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2.2报告程序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通过电话等各种渠道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按规定向本部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
4.2.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地“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向上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出初次报告。初次报告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事故处理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2.4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省农委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对举报事项的调查处理工作。
4.3应急响应
4.3.1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Ⅰ级和Ⅱ级)。
特别重大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报告“省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2)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Ⅲ级)
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市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积极指导、协助县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派出工作组赴事发地指导督办应急处理工作,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有关部门。
(3)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 (Ⅳ级)
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县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实施应急处置,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市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3.2响应的升级和降级
(1)响应的升级:当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
(2)响应的降级: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撤消预警。
4.4指挥协调
4.4.1设立现场指挥部
市、县“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响应级别,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紧急救援工作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对于特别重大和重大的(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派出工作组到达现场并指导有关工作。
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接受工作指导。
4.4.2启动工作小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事故调查处理组、专家咨询组、综合组等工作小组要迅速开展应急工作,全力协助事故处置。
4.4.3紧急处置
特别重大和重大(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认为需要亲赴现场查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省派出调查组赴事故现场组织查处;较大和一般(Ⅲ级和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地级以上市农业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行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尽快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追查引起事故的农产品来源、去向,对有关产品采取控制措施(包括禁售、销毁、暂停采收等),督促有关措施的落实。
4.5信息发布
4.5.1“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特别重大和重大(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政府报告,并向事故有关地区的政府通报,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可能波及地区的政府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4.5.2事故查处过程中发现涉及非本省生产的农产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生产地的省级有关部门;省内可疑农产品流到外省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流向地的省级有关部门。
4.5.3Ⅰ~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期间,各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每日向上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次情况,重要信息必须立即报告“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5.4涉及港、澳、台地区人员或者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者有关国家通报时,经省人民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批准,由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通报省港澳办、台办或省外办,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实施。
4.5.5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除国家或省政府有规定的外,由“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统一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
4.6应急响应的终结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汇总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5.后期处理
5.1善后处理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协助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处置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陪工作。
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5.2责任追究
对在農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5.3总结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应当及时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报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省农委各相关处室。“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提交的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
6.应急保障
6.1 人力资源保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应急处置队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
6.2技术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承担任务的检测机构应立即采集样本,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定性提供依据。
充分利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产品质检队伍及涉农科研院校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预测、预警、监测和应急工作管理模式等技术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应急技术支持体系。
6.3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应急处置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6.4应急预案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形式,组织开展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处置演练。
6.5宣教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7.附则
7.1 名词术语
本预案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特指在农业生产(种植、收获)过程中发生的或由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过标准)造成的社会公众群体性中毒或感染等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情况。
7.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负责解释。
7.3预案生效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4.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篇四
为保障****煤业安全生产,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矿属各科(室、队)、监理单位、各施工项目部:
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依据程序进行有效的抢救和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减轻和消除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对环境的污染,维护矿区安全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以及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关于《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煤业生产安全实际情况,特制订《********煤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本预案经****煤业管理有限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审查同意,已通过晋城市煤炭工业局、沁水县煤炭工业局专家评审,并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在沁水县煤炭工业局应急中心备案,获正式批准,适用于****煤业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煤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下发后,要求各科(室、队)、监理单位、施工项目部要组织全员认真贯彻学习。按照****煤业事故应急演练计划组织演练,并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对预案进行进一步补充完善,一旦发生事故、事件或者灾难,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抢险救灾。
********煤业有限公司
批准人:
二O一五年一月一日
目 录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3 瓦斯事故(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49 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8 井下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5 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0 锅炉或压力容器泄露、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5 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1 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8 ****煤业回采工作面应急处臵方案.....................................92 掘进工作面应急处臵方案............................................101 附件一:..........................................................108 ****煤业应急预案体系..........................................108 附件二:..........................................................109 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109 应急救援联络电话表............................................110 应急抢险外部联系电话号码表....................................110 附件三:..........................................................110 重要物资储备清单及名录........................................110 事故抢险应急设备清单..........................................112 应急物资、设备保障人员联系电话................................112 事故汇报及抢救程序图..........................................112 事故电话通知顺序..............................................113 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图........................................114 交通位臵图和应急救援力量分布图................................115
********煤业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本次********煤业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
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7)《煤矿安全规程》;
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9)《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11)《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12)《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13)《山西省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14)《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
15)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条例》;
16)《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17)《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时限和内容的通知》(晋市政办【2012】27号);
18)《沁水县地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9)《****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煤业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等。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煤业所辖范围内的各单位和部门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火灾事故、水灾事故、停电事故、顶板事故、辅助运输事故、锅炉或压力容器泄露爆炸事故、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事故等,对本预案中没有涉及的其他事故,在综合预案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救援行动。1.4 应急预案体系
****煤业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臵方案、《****煤业管理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沁水县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晋城市煤炭工业局煤矿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框图附后。1.5 应急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优先”的原则。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即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两个事故损失控制的关键点,把遇险人员、受威胁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不准放弃一丝解救遇险人员脱离险情的希望。同时,要确保抢险人员的安全,不准有新的人员伤亡。
2)坚持在对灾区人员实施救援时先生存者后遇难者的原则。3)坚持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4)坚持保护环境,有利于灾后重建和尽快恢复生产的原则。5)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救结合、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协助应对、保障重点、提高素质、持续改进等原则。2.矿井概述及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2.1概述
********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张村乡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5°36′17″~35°37′42″,东经112°10′51″~112°12′10″。本矿区往西2km有乡级公路、14km县级公路通沁水县城,与侯马~晋城二级公路相接,同时可达侯马~月山铁路线沁水火车站,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晋煤重组办„2009‟38号文《关于晋城市沁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根据2012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0042269)。核准本矿开采2号—15号煤层,开采深度由960米至600米,具体范围由6个拐点连线圈定,井田东西宽为1.5~2.0km,南北长2.6km,面积(为4.7k㎡,生产能力为600kt/a。2.2建设状况 2.2.1采掘系统
****煤业有限公司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布臵有三个斜井,即:主、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主斜井井口标高+936m,为新掘井筒,井筒总长601m,井筒净宽5m,净断面15.37㎡,倾角16.5°,三心拱断面。井筒内装备800mm宽的带式输送机(需加防护罩)及架空乘人装臵,担负全矿井的煤炭提升及人员升降任务。同时,兼作进风井和矿井的安全出口,井筒内布臵有台阶、通信电缆、照明电缆等。
副斜井井口标高+935,利用已有的主斜井作为整合后矿井的副斜井,斜长527m,净宽4.56m,净断面14.95㎡,倾角23°,铺设30kg/m单轨,单钩串车提升,担负除人员外的辅助提升任务,同时兼作进风井和矿井的安全出口。井筒内布臵有台阶、扶手、排水管路、消防洒水管路、动力电缆、通讯电缆、照明电缆等。
回风斜井井口标高+967.563,利用已有的回风斜井刷大断面后作为整合后矿井的回风斜井,担负****煤矿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斜长为270m,净宽3.5m,净断面11.11㎡,井筒内布臵有台阶、扶手,敷设瓦斯抽采管路等。
副斜井在2号煤层落平,并布臵井底车场。井田内2号煤层为近水平煤层,采用单水平开拓,水平标高为+799.9m。
井田内沿东西方向布臵一组大巷,分别为回风大巷、皮带大巷和轨道大巷。
现有一个生产采区,区内布臵一个综采工作面。井田西翼布臵有开拓巷道,为两个综掘工作面。
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煤层最厚3.20 m(井下J1见煤点),最薄1.35m(ZK冯02孔),平均1.97m,煤层结构简单,夹矸石0~2层,厚度0~0.48 m。2号煤直接顶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直接顶下常有0.1~0.5m的炭质泥岩及灰色泥岩伪顶,老顶为灰色细粒砂岩、泥岩互层,成分以石英为主,泥质、钙质胶结。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2号煤属结构简单、全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
井下现有2201一个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2号煤层在该区域最大厚度3.2m,最小厚度1.35m,平均煤厚1.97m。
工作面采用MG300/730-WD型双滚筒采煤机割煤,截深0.6m,采高3.3m。采用ZZ4800/17/35型液压支架支护,SGZ764/63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运输顺槽采用PLM1000破碎机破煤,SZZ764/200转载机及DSJ100/2×200皮带输送机运煤。采煤工序:采煤机割煤→移架→推刮板输送机。
最大控顶距:4.4m,最小控顶距:3.8m。
端头支护:工作面端头采用DW31.5型单体柱配合Π型梁进行支护,距离支架侧0.3m支设一组,距离煤柱侧0.3m支设一组,距离煤柱侧1.1m支设一组,共三组,每组2根梁,顺着巷道布臵,梁长4m,柱距0.8m,形成一梁三柱迈步前进式管理顶板。
超前支护:运输顺槽、回风顺槽的超前支护长度为20m。顺槽采用DW31.5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Π型梁进行支护进行支护,“一梁三 柱”,棚距0.8m,梁头各0.2m。其中回风顺槽柱间距为1.8m,运顺顺槽中间支柱与西帮支柱间距为1.2m,与东帮支柱间距为2.4m。
井下现有2202运输顺槽、2202回风顺槽两个掘进工作面。巷道掘进采用沿顶留底的掘进方式掘进,采用EBZ150、EBZ135型综掘机自行落煤运煤,开掘后的煤由掘进机装载部自行装煤,通过掘进机小溜、桥式转载皮带运输。经过顺槽皮带转载到皮带大巷皮带上。采用锚网索支护,循环进尺1m,最大空顶距1.2m,最小空顶距0.2m。采用3根4m长的管作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巷道净宽为4.4m,净高为2.8m。2.2.2通风系统
****煤业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矿井总进风量3550m³/min,其中主斜井进风1248mm³/min,副斜井进风2302mm³/min,总回风量3583m³/min,其中综采工作面供风1725mm³/min,掘进工作面供风970mm³/min。
矿井主要通风机采用FBCDZ-6-NO.19B型,电机功率185kw×2,电压等级为660V,风叶角度-9°—+9°,风量47.3—105m³/s,电机转速980r/min,风压990-3740pa。
局部通风均采用FBD(s)№6.3,2×15kw局部通风机,掘进工作面局扇均为“双风机、双电源”,并有自动切换装臵。2.2.3瓦斯防治系统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3]305号文批复,CH4绝对涌出量为4.18m³/min,C02绝对涌出量为1.06m³/min,批复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煤矿开采2号煤层期间,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84m³/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58m³/min,为高瓦斯矿井。该报告已由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综字[2010]571号”予以批复。
本矿装备了KJ90NB型安全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主机2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监控分站14台,配备了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负压、烟雾、水位、风门、开停、馈电等传感器。
配备了瓦斯检查员14名,光干涉瓦斯检定器100台,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80台,掘进工作面采用“双风机、双电源”,采煤机、掘进机均装备了机载式甲烷检测报警断电仪。2.2.4防治水系统
采煤工作面积水采用电泵排水,回风大巷采用风动泵排水,沿运输顺槽Φ108*4水管排至副斜井底主、副水仓,井下其余地方积水通过水沟自流或潜水泵排至副斜井底主、副水仓,然后由主排水泵集中沿副斜井排至地面。排水管路选用两趟Φ159*4.5无缝钢管,沿副斜井敷设至地面。
主排水泵选用3台MD85-45×7型离心式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涌水时两台工作,一台备用,额定流量为80 m3/h,额定扬程315 m。
配备了煤矿用ZDY-1300型探水钻机4台,SGZ-3A型探水钻机1台,ZDY-120S型钻机一台,用于采面和巷道掘进超前探放水。
根据调查,本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约为925.00m,井田内主斜井井口标高为935.971m,副斜井井口标高为935.000m,回风斜井井口标高为967.534m,均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为确保矿井安全渡汛,工业场地东侧及西侧均设有截水沟。2.2.5综合防尘系统
根据2015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煤尘爆炸性检验报告,本矿2号煤层煤尘不具有爆炸性。因此,本矿井属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矿井。
矿井建有防尘管路洒水系统,工业广场主斜井井口附近建有200m³消防水池,采用108mm井下洒水给水管道,通过主、副斜井分支到各主要大巷70mm管道,形成水网化,分别供向采掘工作面。
井下回风大巷,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按规定设臵风流净化水幕;采煤机和掘进机设内外喷雾洒水装臵;井下采用湿式打眼,同时采取清理浮煤,定期冲洗巷道等综合防尘措施。2.2.6矿井防灭火系统
根据2015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本矿2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自燃倾向性性质为不易自燃。
消防管路利用防尘系统的地面消防水池和防尘洒水管路,井下巷道及顺槽每隔50m,设臵支管和阀门。2.2.7供电系统
****煤矿工业场地有35kV变电站一座,变电站内安装有S11-5000/35/10kV两台。35kV进线为双电源,一路引自110kV沃泉变电站;另一条线路引自110KV武甲变电站。
地面设臵一座低压变电所,安装S11-800/10/0.4kV型变压器两台,负责地面压风机、锅炉房、地面辅助设施等供电。变电所低压侧为单母线分段,采用放射式供电。
变电所安装有两台S11-M-630-10变压器,电源分别取自10KV开关柜I、II段母线,主供主副井口空气加热机组、主斜井皮带、架空乘人装臵、地面生产系统设备、副斜井绞车等。
矿井风井场地设有变电所一座,变电所双电源分别取自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主要供瓦斯抽放泵站和主通风机供电。站内安装两台KBSG-630/10/0.69变压器,电源分别取自站内10KV不同母线段,主要供瓦斯抽放泵动力电源,正常时一备一用。
主通风机安装有两台S11—M—500—10变压器,电源分别取自场地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风机房内安装有固定型分割低压开关柜2台,安装变频器四台负责主通风机的启动和运行。正常工作时变压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实现双电源线路供电。
井下设有中央变电所一个。中央变电所电源取自地面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经两趟钢带铠装护套高压电力电缆沿副斜井敷设至井底中央变电所。中央主排水泵两回路电源取自中央变电所不同母线段的矿用干式变压器,经3台高压软启动器分别向3台主排水泵 供电,中央主排水泵实现了双电源线路供电。
采区配电点电源取均取自中央变电所的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臵。所内设有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各变电所分别向采区带式输送机、排水泵、调度绞车、各采区采掘工作面用电设备供电。
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实行分开供电。回采工作面实现了“瓦电”闭锁,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现双专供电源,取自中央变电所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均为“三专”供电,装备了“风电、瓦电”闭锁装臵,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
2.2.8矿井提升、运输系统
主斜井采用DTL-800/2×90型皮带输送机,功率2×90kW,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安装RJZ45—35/1200U(A)架空乘人装臵,功率45kW,钢丝绳选用6×36WS+NF,担负矿井运送人员任务。
副斜井采用JK-2.5型矿井提升绞车,功率280kW,钢丝绳选用28 NAT6×19S+FC,担负矿井下料、排矸等任务。辅运大巷和顺槽采用无极绳绞车运输。
皮带大巷和运输顺槽均采用皮带输送机运输。
2.2.9通信系统、压风系统、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和产量监控系统
矿内设对外固定电话13部,选用调度通信系统容量256门,行政、调度合一。在矿办公楼、矿灯房、地面变电所、低配室、主副井井口房及绞车房、通风机房、瓦斯抽放泵站、空压机房、爆炸材料库、地面生产系统、锅炉房、机修车间等设臵具有“MA标志准用证”的电话机。
地面空压机房设有GA110—8.5型空气压缩机3台,额定排气量20m3/min,敷设一趟Φ133*4无缝钢管压风管路,压风管路由副斜井至井下各用风点。
选用KJ222(A)型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和KJ219型煤炭产量监控系统。
2.2.10爆破器材储存、使用 本矿地面建有爆炸材料库,目前无存放炸药。2.3矿井自然安全条件(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2.3.1构造
受区域构造影响,井田构造为一向北缓倾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走向近于东西向,倾向北,倾角4~8°。据采掘工程揭露井田内发育16条断层,除F12为逆断层外,其余均为正断层,落差最大的为4米,最小的为0.8米。主要为开拓大巷及工作面顺槽掘进时揭露,控制程度可靠。井田内断层延伸长度不大,落差小,正常情况下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
井田总体呈一向北缓倾的单斜构造,褶曲不发育。仅在井田中南部局部发育背斜,两翼地层产状平缓。井田开拓大巷南侧无工作面布臵,褶曲构造对煤层开采影响程度小。2.3.2柱状陷落
在矿井生产及钻孔施工过程中,均未发现陷落柱。井田范围内陷落柱不发育。不存在陷落柱隐蔽致灾因素。2.3.3煤层
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为2号和15号煤层。
a、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煤层最厚3.20 m(井下J1见煤点),最薄1.35m(ZK冯02孔),平均1.97m,煤层结构简单,夹矸石0~2层,厚度0~0.48 m。2号煤直接顶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直接顶下常有0.1~0.5m的炭质泥岩及灰色泥岩伪顶,老顶为灰色细粒砂岩、泥岩互层,成分以石英为主,泥质、钙质胶结。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2号煤属结构简单、全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该煤层在井田南部已形成一定面积的采空区,未来3年以开采该煤层为主,开采范围位于井田北部。
b、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K2灰岩之下,上距2号煤层底板100.04 m。煤层最厚2.76m(23号孔),最薄1.56m(ZK丁03孔),平均2.36 m。含夹矸0~1层,厚度0~0.36m,其伪顶为黑色泥岩或炭质泥岩,直接顶为K2灰岩,底板为黑色泥岩。15号煤属 结构简单、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该煤层尚未开采。2.3.4 水文地质
2.3.4.1大气降水及地表水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是矿井充水主要来源之一。根据2001-2013年降雨量资料,阳城县多年年平均降水量582.72mm,降雨量不大,但由于井田南部煤层埋藏较浅,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较明显。随着煤层向北部埋深的增加,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量影响将会减弱。
井田内地表无常年性河流和水体分布,只发育季节性冲沟,由于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高差大、坡降大,降雨短时间内沿沟谷汇集排泄出井田外,下渗补给量有限。2.3.4.2含水层
根据井田内钻孔结合相邻矿井资料,现将井田内主要含水层分别叙述如下:
a、第四系、新近系松散沉积物孔隙含水层
主要沿沟谷分布,含水层为亚砂土及砾石层,厚度变化大,一般0~20m。水位埋深小于15m,水量较小。水质类型为HCO3〃SO4-Ca型水。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广泛分布于井田内的梁峁上,其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底部的砾石层,厚度变化大,连续性差,其富水性随季节变化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一般透水不含水,局部地段含水量丰富。
第四系全新统分布于井田内沟谷中,厚度变化大,连续性差,其富水性随季节变化,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b、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岩组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本井田及东侧大西井田内均无水文孔资料,根据本井田东侧约2km处XS-1号水文孔(该水文孔位于大西井田外东南约1km,距本矿较远,未能标注在水文地质图上,该水文孔资料来源于大西煤业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抽水试验资料,该含水层地层上部较破碎,下部完整,局部裂隙较发育,含水层厚度28.90m,静止水位埋深14.53m,水位标高 851.35m,单位涌水量7.48×10-4L/s〃m,PH值8.3,总硬度141.88mg.L-1,矿化度548.83 mg.L-1,水化学类型HCO3〃SO4—Na型。
该含水层为弱富水性含水层。c、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含水层以K2、K3、K4、K5等4层灰岩为主,呈层状分布且被泥岩隔水层分隔,相互间水力联系较弱。据井田东侧约2km的XS-1号水文孔(2010.1.9—2010.3.14)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1.75×10-4 L/s〃m,PH值8.3,总硬度79.68mg.L-1,矿化度461.19mg.L-1,水化学类型HCO3—Na型。
该含水层为弱富水性含水层。d、中奥陶统岩溶裂隙含水层
井田内中奥陶统地层埋藏较深,为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含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岩溶裂隙发育及富水性具有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强,即上弱下强的特点。奥灰含水层段主要为上、下马家沟组部分层段,岩溶裂隙较发育,而峰峰组含水性较弱。
据井田内水源井资料,该含水层水位标高716m,出水量为50m³/h,水位降深52m,单位涌水量为0.2671L/s.m。由于该含水层富水的不均一性,结合区域资料,认为该含水层为中等—强富水性含水层。
根据井田内水井水位并参考区域水位资料,推断本井田内奥灰岩溶水由北西向南东径流,水位标高715~718m。2.3.4.3隔水层
a、太原组底部及本溪组泥岩、铝质泥岩隔水层
该隔水层位于15号煤层之下,岩性致密细腻,厚度一般为17m,对于太原组含水层与奥灰岩溶含水层之间起到了较好的隔水作用,阻隔了奥陶系岩溶水和上覆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为井田良好的隔水层。
b、石炭系灰岩、砂岩及二叠系砂岩含水层之间的层间隔水层 石炭系灰岩、砂岩及二叠系砂岩含水层之间,均分布有厚度不等的泥岩、砂质泥岩等泥质岩层,其岩性比较致密,不透水,阻隔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起到了层间隔水作用。但在近地表段,由于受风化作用以及构造、断裂与裂隙发育的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其隔水性能。
2.3.4.4含水层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a、第四系沙、砾石孔隙含水层:由于岩性与岩相变化大,横向上连续性差,垂向上含水层与粘土层互层分布,致使在水力联系较弱。加之地形切割严重,除在沟谷或地形低洼处含水外,一般含水性较差。
b、二叠系碎屑岩类含水层:尽管含水层数多,但单层厚度小,岩性岩相变化大,以弱含水为主。该地层在井田内大面积出露,可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但由于含水层间均有砂质泥岩或泥岩隔水层,致使不仅砂岩含水层本身横向与垂向上水力联系相对较弱,而且同其它含水层水力联系亦较差。
c、石炭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由于单层厚度小,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低,之间又有砂质泥岩隔水层,在自然状态下,垂向上水力联系较差。井田内未见该地层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差。但在导水断裂构造发育地段,可接受其他含水层水的垂向补给。
d、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由于厚度大,井田外西南部广泛分布,为大气降水的补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岩溶裂隙导水通道向南部径流。2.3.4.5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a、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是矿井充水主要来源之一。根据2001-2013年降雨量资料,本地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582.72mm,降雨量不大,但由于井田南部煤层埋藏较浅,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较明显。随着煤层向北部埋深的增加,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量影响将会减弱。
井田内地表无常年性河流和水体分布,只发育季节性冲沟,由于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高差大、坡降大,降雨短时间内沿沟谷汇 集排泄出井田外,下渗补给量有限。
井田最高历史洪水位约为925.00m,井田内主斜井井口标高为935.971m,副斜井井口标高为935.000m,回风斜井井口标高为967.534m,均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井口不受洪水威胁。
b、断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据据采掘工程揭露,井田内发现16条断层,除F12为逆断层外,其余均为正断层。根据调查,开采过程中,未发现矿井涌水量增大的现象,说明断层不导水。但不排除井田内可能存在未探明隐伏的导水断层,生产中仍然要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c、顶板含水层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井田开采2号煤层,其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为本矿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东部大西煤业井田内水文孔资料,顶板含水层组单位涌水量7.48×10-4 L/s〃m,为弱富水性含水层。目前矿井涌水量不大,主要为顶板淋水,顶板水对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影响,但构不成大的水患威胁。
d、采空区或古空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根据调查,井田内整合前以往各矿井均开采2号煤层,存在老空区及古空区,未发生过突水事故。井田范围内2号煤层存在5处积水区,采空积水区面积约为83790㎡,总积水量约为50020m³,估算巷道积水3处,总积水量约为22821m³。井田内老空水共72841m³。
由于积水区均位于轨道大巷南部,不在规划开采范围内,且距采掘范围较远,正常情况下,对矿井安全生产影响不大。3号巷道积水距离2201工作面较近,对该工作面构成一定的水患威胁,生产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e、底板奥灰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井田内的奥灰水水位标高为715-718m,2号煤层底板标高680~950m,仅北部小范围带压。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突水系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2号煤层带压区内最大突水系数T=0.0129MPa/m,小 于临界突水系数0.10MPa/m,带压区处于相对安全区。由于带压范围内最大突水系数很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2号煤层奥灰水突水问题。
f、周边矿井老空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仅东部边界与大西煤业井田相邻,根据调查,相邻采空区内无积水,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大的威胁。2.3.4.6矿井及周边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
a、本井田采空区及古空区积水
整合前各矿井开采2号煤层,在井田范围内存在较大面积的采、古空区,其采空区中有与之相连接的生产巷道留有排水出口,位臵高于采空区的积水可由排水口自巷道导入水仓后集中排除,但低于排水口将在低洼处存在积水,无法自行排除。根据封闭巷道前现场查看和走访调查,原丁家沟范围的采空区封闭时都留有出水孔,大部分积水都能自行排出,只有个别采空区有少量积水,且标高都较大,大多在井田南部的未规划开采区域,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另外,在现2201回风顺槽开口250米范围东侧,存在一处巷道积水区,距离2201工作面回风顺槽距离较近,当工作面后期回采至此区域时,要提前做好物探、钻探等工作,确保该区域采掘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原冯村煤矿生产系统相对独立,与现矿井巷道及工作面无联通现象。据调查存在一处2002-2004年采、古空区,在采、古空区及废弃巷道存有一定积水。
根据《煤矿防治水手册》中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进行估算,2号煤层采空区积水5处,采空积水区面积约为83790㎡,总积水量约为50020m³。估算巷道积水3处,总积水量约为22821m³。井田内老空水Q积=50020+22821=72841m³。其位臵已标注在2号煤层充水性图上。
b、周边矿井老空水
本矿周边仅东部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大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相邻,根据调查,与本矿较近处存在4处老空区,由于这4处采空 区底板相对较高,积水均沿底板向下山处汇集,因此,与本矿相邻处采空区内无积水,周边采空区对本矿安全生产不会构成大的水患威胁。但当采掘工程接近矿界时,仍需要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确保安全生产。2.3.4.7 水文地质类型
2014年6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编制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各分类依据,确定本矿2号煤层未来三年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2.3.4.8矿井涌水量分析与评价
a、矿井涌水量
目前,矿井未进行工作面回采,正在进行巷道掘进及工作面的布臵。目前实测矿井正常涌水量14.6m³/h,实测最大涌水量为20.4m³/h。
据调查,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煤炭产量等因素的影响。根据2015年3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提交的《********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建矿地质报告》,采用富水系数法对本矿井2号煤层矿井涌水量进行预算:当2号煤层产量达到60万t/a时,预测矿井涌水量约为820m³/d-1345m³/d,即34.2m³/h-56.0m³/h,富水系数约为0.45m³/t-0.74m³/t。
b、矿井充水强度分析
本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煤炭产量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年均降水量580.1mm,最大年降水量为986.3mm,最小年降水量为322.6mm,雨季多集中于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因此在雨季应采取有力的防水措施,保证矿井安全;井田内目前共在井下采掘揭露16条断层,断层规模小,正常情况下不具导水性,但不排除有隐伏构造的存在,其均可能成为导水通道对矿井生产建设构成威胁,应严格按照有掘必探的原则,留足保安煤柱;整合前井田内小矿开采2号煤层,且已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古空区,其积水范围较广,积水面积、积水量较大,据估算2号煤层采空区、古空区积水量达72841m ³,有可能造成矿井突水,应采取有力措施详细掌握采空区、古空区积水情况,留足保安煤柱;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导致塌陷裂隙的增多,上覆含水层水、大气降水等均会渗(涌)入矿井,使矿井涌水量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及时指导矿井安全生产。2.3.5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矿井瓦斯涌出量: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3]305号文批复,CH4绝对涌出量为4.18m³/min,C02绝对涌出量为1.06m³/min,批复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煤矿开采2号煤层期间,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84m³/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58m³/min,为高瓦斯矿井。该报告已由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综字[2010]571号”予以批复。
煤尘爆炸性: 根据2015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煤尘爆炸性检验报告,本矿2号煤层煤尘不具有爆炸性。因此,本矿井属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矿井。
煤层的自燃:根据2015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本矿2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自燃倾向性性质为不易自燃。
煤层顶底板:
a、2号煤层:是首采煤层,煤层最厚3.20m,最薄1.35m,平均1.97m,煤层结构简单,夹矸石0~2层,厚度0~0.48m。2号煤直接顶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直接顶下常有0.1~0.5m的炭质泥岩及灰色泥岩伪顶,老顶为灰色细粒砂岩、泥岩互层,成分以石英为主,泥质、钙质胶结。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2号煤属结构简单、全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
b、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K2灰岩之下,上距2号煤层底板100.04m。煤层最厚2.76m,最薄1.56m,平均2.36m。含夹矸0~1层,厚度0~0.36m,其伪顶为黑色泥岩或炭质泥岩,直接顶为K
218 灰岩,底板为黑色泥岩。15号煤属结构简单、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
地温、地压:据对各整合矿井及邻近生产矿井的调查,参考区域资料,地温梯度为1.6‴/百米,恒温带深度在70m左右,温度13‴~14‴。矿井范围及邻近煤矿均未发现地温和地压异常现象,本井田应属地温和地压正常区,不存在热害和冲击地压危险。2.4矿井危险源及危险性分析
公司危险源依据********煤业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认定,根据各类重大危险源的等级划分,我公司可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等级Ⅳ级的重大危险源有四个,分别为:瓦斯、火灾、顶板、水灾;危害等级Ⅲ级的危险源有二个,辅助运输、停电。2.4.1 矿井火灾 2.4.1.1危险源:火灾
火灾事故一般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内因火灾: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10年4月8日对我矿原煤检验结果,我矿2号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但是煤终究是一种燃料,防患于未然仍是必要的。
外因火灾:存在两个方面的因素易引发外因火灾,一是因矿井机电设备失爆或发生过载产生高温及漏电产生火花,易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严重危险;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产生火源而引发的火灾。2.4.1.2火灾发生因素分析
井下使用阻燃电缆、皮带,在电缆过负荷、短路或损坏时以及皮带与巷道内的积煤(矸)等摩擦可能引起火灾。
井下供、配电设备失爆,其隔爆腔内的电气火花,可能引起火灾或点燃瓦斯、煤尘,造成瓦斯爆炸事故。
机电设备的选择、安装和使用未遵守有关安全规程规定,各种安全保护装臵不全、失效或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电气火灾事故。
进风井口的空气加热设施不符合防火要求,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设施不完善。
矿井地面建筑和井下巷道支护使用易燃材料,油脂的贮存、使用 不当。
矿井消防供水管路系统和防灭火设施不完善,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备有灭火器材,地面的消防水池储水量不符合有关规定。2.4.2 瓦斯爆炸
2.4.2.1危险源:瓦斯、煤尘
矿井瓦斯涌出量: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3]305号文批复,CH4绝对涌出量为4.18m³/min,C02绝对涌出量为1.06m³/min,批复为高瓦斯矿井。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煤矿开采2号煤层期间,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84m³/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58m³/min,为高瓦斯矿井。该报告已由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综字[2010]571号”予以批复。
煤尘爆炸性和煤层的自燃:根据2015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煤尘爆炸性检验报告,本矿2号煤层煤尘不具有爆炸性。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将会造成机械设备损坏和巷道破坏,强大的冲击波还会造成风流逆转,通风系统紊乱,同时产生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特别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我公司为高瓦斯矿井,煤尘不具有爆炸性,在下列情况下,可能造成瓦斯爆炸及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事故:
2.4.2.2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因素分许
瓦斯爆炸、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事故分析
主要通风机风机性能与矿井通风不相匹配,通风机运行工况点不能满足矿井通风对风量和风压的要求,造成矿井供风量不足。
局部通风机选型不合理或安装和使用不当,风筒损坏漏风,导致掘进工作面风量不足或无风。
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因设备故障、供电故障或人为操作等因素引起停电、停风,导致矿井或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或无风。
矿井通风设施设臵不当、质量差或损坏,造成漏风和风流短路,导致作业地点风量不足或无风。
瓦斯超限后未按有关规定排放瓦斯,排放瓦斯无安全措施。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善,传感器设臵不当或失效,矿井瓦斯检查制度执行不严,空班漏检,未检测出瓦斯浓度超限情况,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上述原因可能造成瓦斯积聚超限,其浓度达到爆炸界限,遇到引爆火源即可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2.4.3 矿井水灾 2.4.3.1危险源:水灾
2014年6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编制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了井田内2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该报告于2014年7月20日经****组织专家评审通过。
矿井发生水害事故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4.3.2水害事故发生的因素分析如下:
本矿井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雨多集中在7、8、9月份,且多雨,给井上下造成威胁。
矿井内存在的地质构造在未查明的情况下盲目采掘,若与导水、富水断层或陷落柱打透,有可能造成突水或透水事故。
矿井内和矿井附近存在有老空区,老空区可能有积水和有害气体,在未探明的情况下盲目采掘,可能发生老空区积水和有害气体突出。
相邻小煤矿越界开采可能造成矿井水害事故。
本矿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因煤层的开采所造成的“三带”,可能破坏开采煤层上方隔水层的隔水功能而使含水层的赋水性、渗透性得到加强,并使含水层相互连通。若“三带”高度波及范围达到地表,可能连通地表水体。因此,“三带”可以将地表水和地下水体导入矿井中,轻则增加矿井涌水量,重则可能发生突水事故。
开采作业时,如果煤层上覆有岩溶积水未进行排放,涌入开采煤层,将造成矿井水害事故。地面采空塌陷区,遇大雨和暴雨时,雨水从塌陷裂缝与矿井连通流入井下,就会形成矿井水害事故。
采掘工作面遇到封孔质量不好的钻孔,而且是穿透含水岩层的钻孔,如果在采掘过程中采取的防范措施不力,也会造成透水事故。
如果矿井未做好水害分析预报,不能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均可能造成矿井水害事故。2.4.4 采掘工作面顶板冒落及片帮事故 2.4.4.1危险源:顶板
a、2号煤层:是首采煤层,煤层最厚3.20m,最薄1.35m,平均1.97m,煤层结构简单,夹矸石0~2层,厚度0~0.48m。2号煤直接顶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直接顶下常有0.1~0.5m的炭质泥岩及灰色泥岩伪顶,老顶为灰色细粒砂岩、泥岩互层,成分以石英为主,泥质、钙质胶结。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2号煤属结构简单、全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
b、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K2灰岩之下,上距2号煤层底板100.04m。煤层最厚2.76m,最薄1.56m,平均2.36m。含夹矸0~1层,厚度0~0.36m,其伪顶为黑色泥岩或炭质泥岩,直接顶为K2灰岩,底板为黑色泥岩。15号煤属结构简单、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
顶板管理是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果管理措施不到位、预防不当,将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设备损失事故。
2.4.4.2 发生顶板事故因素分析
采掘工作面过断层、冲刷带、陷落柱、破碎带等地质构造时,支护方式不能有效控制围岩压力,施工措施不得力,造成冒顶或片帮事故。
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时未及时加强支护,造成顶板垮落事故。
采煤工作面未及时支护,空顶面积超《规程》规定,造成顶板冒落事故。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空顶面积大,且处于动压较大地带,如果支护方式不合理,维护距离不够,支护不及时,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采煤工作面支护初撑力达不到要求,易发生冒顶事故。采煤工作面安装和回撤时,没有制定专门的顶板管理作业规程、安全措施,易造成顶板冒落事故。
巷道支护参数选择不当,支护强度不够,不能有效地对巷道顶帮进行支护,造成冒顶片帮事故。
对失效或损坏的支护未及时进行更换、加固,造成冒顶事故。
临时支护未及时前移,容易造成冒顶事故。2.4.5 提升运输事故
2.4.5.1危险源:提升运输事故
由于我公司主运输系统和辅助运输系统均为斜井,在大巷开拓或掘进过程中均存在斜巷运输,因此在提升或运输过程中均可能导致提升运输事故。
发生提升运输事故可导致设备损坏、支护损坏和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提升运输事故一旦发生,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发生提升运输事故因素分析如下: 2.4.5.2提升运输事故发生因素分析
副斜井提升运输、绞车、小绞车斜巷运输事故
副斜井、斜巷未按规定设臵“一坡三挡”装臵或“一坡三挡”装臵失效。
钢丝绳断丝超规定未及时更换造成断绳。
绞车信号故障,各种安全保护装臵不齐全或失效。
把钩工、绞车司机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行车前未及时对运输设施进行检查。
运输设备设施未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导致运输设备、设施存在问题未及时解决处理。2.4.6 停电事故危险源评估
35kv线路供电中断会引起整个矿井的供电网络的停电,其危害 程度极其严重,其后果是影响矿井的通风、排水、提升运输、压风和各生产系统,且需要恢复供电的难度较大,时间也较长,从而危及整个矿井的安全;
地面矿井10KV进线跳闸也会引起矿井供电网络总停电,影响主扇风机、井下主排水泵、主提升绞车、压风机和各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且需要恢复供电的时间也较长;
矿井变电所10KV系统某一馈出回路的停电虽然只会影响本线路的供电负荷,对其他线路不会造成影响,但对于重要的负荷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例如提升绞车、局部扇风机、主排水水泵等重要负荷。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煤业应急组织体系包括应急指挥、管理机构、功能部门、救援队伍四方面内容。应急组织结构图附后:
1)应急指挥是指****煤业组建的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2)管理机构是指矿调度室和矿属各单位值班室,为应急救援的常设机构;
3)功能部门主要是指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业务科室; 4)救护队伍主要是指晋城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外委医院、辅助矿山救护小队等。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 ****煤业成立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总 指 挥:董事长(当晋城市矿山救护大队到达现场后,由大队长担任)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通风区长 副总工程师 矿长助理 工会主席
成 员:调度室、安监科、生产技术科、地测防治水科、机电科、通风科、计划科、办公室、劳资科、供销科、保卫科、财务科、培训中心、各生产队组的负责人。
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
1)负责组织编制《****煤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决定启动本预案,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3)委派现场抢险指挥人员,批准现场抢救方案。
4)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6)根据事态发展,决定请求集团及外部援助。
7)监察应急反应组织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8)决定职工、家属、救援人员从事故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
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反应组织。10)批准新闻发布。
11)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12)批准****煤业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计划,监督各类事故应急演练。
副总指挥具体分工职责:
1)总工程师:负责井下瓦斯事故、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管理和救援。
2)生产副矿长:负责采掘面顶板事故、辅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管理和救援。3)机电副矿长:负责矿井停电事故、燃气泄漏或爆炸事故、锅炉或压力容器泄漏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管理和救援。
4)矿长助理:负责矿井地面火灾事故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管理和救援。
5)防治水副总工程师:负责矿井水灾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管理和救援。
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及与各成员单位联系、协调、配合工作。遇突发事故总指挥因故不在本矿或因病不能上岗时,应按副总指挥先后顺序担任总指挥。3.2.2 应急救援办公室
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煤业调度室。
办公室主任:调度室主任
成员:调度室副主任、值班调度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 职
责:
1)承接事故、事件或灾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2)负责通知总指挥部成员、抢险救灾队伍和各专业组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或指定地点,或到调度室集合;
3)及时传达总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4)在事故抢救过程中,负责组织各专业组的碰头会,协调各专业组、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灾工作;
5)组织、协调上报集团公司对外求援等有关事宜,负责事故的上报;
6)落实集团及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7)制定****煤业各专项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监督矿属各单位实施事故应急演练,并做好总结评估工作。3.2.3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也设在调度室,主要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救灾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及时处理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设以下专业小组: 3.2.3.1 现场抢救指挥组
(1)井下事故 组长:现场跟班矿长
成员:调度室、生产技术科、地测防治水科、安监科、机电科、通风科、办公室、保卫科等各单位负责人
负责井下火灾、水灾、瓦斯、顶板、井下运输、停电及其它事故。(2)地面火灾、燃气泄漏或爆炸、锅炉和压力容器泄漏爆炸事故。
组长:机电副矿长
成员:机电科、保卫科、办公室、供销科等各单位负责人、(3)其它事故 组长: 各分管副矿长 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 成员:相关科室成员 现场抢救指挥组职责:
1)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侦察、评估,协同现场抢救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
2)组织一切力量严格按抢救方案实施现场抢救; 3)控制事态发展,协调、指挥现场各应急队伍; 4)监督应急人员应急操作,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5)协助事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3.2.3.2 技术组
组长:生产技术科负责人 成员:生产技术科技术员及相关科室技术员 职责:
1)协助现场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措施; 2)对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给予技术指导; 3)协助现场指挥部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3.2.3.3 供电通讯信息组
组长:机电科负责人 成员:机电科技术员 职责:
1)负责现场照明线路、设施的抢修,保证事故抢救用电; 2)负责组织通讯线路设施的抢修,保证通讯畅通; 3)按总指挥部命令报警,恢复供电或切断电源。3.2.3.4 物资装备组
组长:供销科负责人
成员:机电科、通风科、调度室及财务科负责人 职责:
1)负责抢救物资的供应,保证抢救物资及时到位; 2)保证抢救资金及时到位。3.2.3.5 医疗后勤保障组
组长:外委医院负责人
成员:外委医院成员及矿办公室、财务科成员 职责:
1)负责现场伤员的紧急救治和转院治疗工作; 2)负责联系外部医院技术支援; 3)负责抢救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4)负责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3.2.3.6 治安保卫组 组长:保卫科负责人 成员:保卫科成员 职责:
1)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2)负责交通疏导、交通管制,确保运送抢险救灾物资及人员的运输畅通;
3)协助对现场及周围人员防护指导,组织人员安全疏散或转移。3.2.3.7交通运输组
组长:办公室主任 成员:办公室车队司机 职责:
1)负责调拨和组织抢救抢险车辆;
2)负责运送事故伤员、事故抢险人员和抢险物资。3.2.3.8 善后赔偿接待组
组长:工会主席
成员:劳资科、财务科、办公室负责人 职责:
1)负责接待上级领导、兄弟单位增援人员; 2)负责接待安臵伤亡职工家属、来访职工家属; 3)负责做好伤亡职工的善后处理工作。3.2.3.9 事故调查组
组长:安全副矿长 副组长:安监科负责人
成员:安监科技术员及相关科、队成员 职责:
1)协助上级事故调查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现场勘察、调查取证; 2)协助上级事故调查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 3)制定防范措施,监督落实事故处理决定。3.2.3.10 后勤服务组
组长:矿长助理 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成员:办公室、财务科、党工办成员 职责:
1)负责抢险救灾中的物质和设备的及时供应。2)筹集、调集应急救援供风、供电、给排水设备。3)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3.2.3.11资金保障组
组长:由董事长担任 副组长:财务科负责人 成员:财务科成员 职责:
主要保证所需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对受突发事故影响较大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研究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
注:各专业组长因故不在本矿或因病不能上岗时,由副组长代替组长指挥。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本矿井危险源的监控主要从技术、装备、管理、制度、程序五方面综合着手进行。
4.1.1瓦斯爆炸事故隐患监控 4.1.1.1加强矿井通风,防止瓦斯积聚
搞好矿井通风是防止瓦斯爆炸的基础。首先,矿井采掘工作面的通风系统要做到合理,可靠与稳定,保证采掘工作面的配风量。为此要做好对现有巷道的维护和清理,保持矿井通风系统畅通,降低风道 阻力和失修率;保证通风设施的质量,特别对风门一定要加强管理,防止发生风流短路;做好通风系统的分析工作,避免采掘面布臵在角联风路中;对主扇能力不够的矿井,应及时调整叶片角度和转速,提高风量,如仍不能满足矿井需要,必须尽快更换主扇。
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对局扇选型、安装及风筒选择应做到合理和符合规定,禁止一台局扇多头供风;坚持以风定产,根据供风能力,合理布臵采掘面个数,在风量有限情况下,不准布臵过多的采掘工作面。加强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通风管理,如靠正常通风无法解决瓦斯超限问题时,必须安设导风装臵或专用抽排瓦斯设施。
加强掘进通风管理。对风筒要做到吊挂平直,接头严密,及时修补破口,减少漏风。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禁止随意拆迁和偷割风筒。此外,随掘进面推进,必须及时连接风筒,保证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距离不超过作业规程规定要求。局扇必须设专人管理,禁止随意停开,保证局扇的连续运转。通风机电部门要加强合作,采取措施,减少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三专”供电或“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同时装备 “风电”、“瓦电”闭锁装臵。
加强对串联通风和贯通巷道通风的管理。矿井应对必须串联通风的掘进面必须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回采严禁串掘进风。贯通巷道时必须事先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及时调风。此外对掘进巷穿越高瓦斯区域和有瓦斯喷出的地带,必须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4.1.1.2加强瓦斯检查和监测工作
做好瓦检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责任感。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坚决杜绝擅自脱岗,虚报数字,空班漏检等现象的发生,及时到点检查,采掘工作面班组长、放炮工要按照要求全部配备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或报警矿灯,对专职瓦斯检查员不足的矿井必须限期配齐,矿井必须装备瓦斯监测系统,并要维护保养好,对传感器的安设位臵和数量一定要符合规定要求,并随采掘面推进及时移动。4.1.1.3加强瓦斯排放工作的组织领导
瓦斯一旦超限积聚,必须立即停电撤人,并尽快编写排放安全措施组织排放。排放措施要清楚、具体,不准使用无针对性的通用措施,总工要把住措施审批关。排放时,必须严格按措施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控制排放速度,逐段向巷里接风筒,并随时检查回风流中瓦斯浓度,现场必须有通风科相关人员和安监员指挥监督,严禁私自排放瓦斯。4.1.1.4要预防因出现火源而造成瓦斯爆炸事故
控制住产生火源这一关,就能够防止瓦斯爆炸。因此要加强对电气防爆管理,成立专门防爆检查组进行经常性检查,杜绝失爆,严禁带电作业、带电拆迁电气设备,要使用有煤安标志的电缆,杜绝“鸡爪子”、“羊尾巴”等不合格电缆接头,井下必须使用有煤安标志的阻燃抗静电风筒,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检查管理,严禁私拆矿灯和带火入井。
由于井下产生高温热源的因素较多,单纯的消灭引燃热源有一定困难。而控制热源和瓦斯积聚二者不同时发生则相对容易,因此装备“瓦电”、“风电”闭锁装臵,在瓦斯超限和停风时自动断电报警,及时撤人,对控制事故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在目前状况下,最主要是加强对瓦检员的监督管理,防止瓦检员脱岗、漏检,到检查点不及时,尤其是低瓦斯矿井,因麻痹大意现象严重,更易导致失误,因此建议矿方采取最为简便有效方法,尽快配备瓦检员监督管理定位系统。减少瓦检员失误,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4.1.2火灾事故隐患监控
内因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
由于本矿现采煤层为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45天,属重大危险源,为有效防止工作面在采后及回采过程中发生自燃火灾,特制定如下对策措施。
4.1.2.1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各大巷和顺槽每隔50m均设臵消防支管和阀门。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保持不少于200m³的水量。
4.1.2.2加强煤层自燃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工作面后古塘动态和采空区自然发火动向,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4.1.2.3必须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防止自然发火。对采空区采取预防性灌浆、喷洒阻化剂、注凝胶、注惰性气体、均压等措施,抑制采空区浮煤自燃。
4.1.2.4采区及回采工作面均采用后退式回采,根据煤层的自燃危险程度、自然发火期长短、回采速度以及所采取的防火措施等因素合理确定采区和回采工作面的尺寸。
4.1.2.5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使工作面自燃带内的煤层暴露时间小于自然发火期。
4.1.2.6开采过程中严禁随意留顶煤和底煤,工作面浮煤要清理干净。工作面溜头、溜尾的浮煤粒度小,透气性差是最容易发生煤尘煤炭自燃的地点,因此在开采工程中必须及时清理,不允许将浮煤留在采空区。
4.1.2.7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除设计外的煤柱和顶煤。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
4.1.2.8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必须及时撤出设备,在规定时间内对采空区进行永久性防火封闭。
4.1.2.9采空区密闭必须按照规定要求施工,并确保密闭质量。
外因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
由于本矿目前煤炭井下运输主要采用皮带输送机,各种电气设备也较多,因此外因火灾防范也应成为本矿的工作重点。
4.1.2.10井上、下必须设臵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4.1.2.11井上绞车房、风机房、矿灯房等主要场所和井下机电硐室、皮带输送机巷、消防材料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灭火器材。
4.1.2.12机电硐室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铁门外巷道5m内,应砌碹或用其它不燃性材料支护。
4.1.2.13带油的电气设备必须设在机电设备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带油的电气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
4.1.2.14在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20m范围内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设有自动洒水灭火装臵。
4.1.2.15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暖风道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应至少装设2道防火门。4.1.2.16井下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棉纱、布头、纸和润滑油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严禁扔、洒在井巷、硐室和采空区内。
4.1.2.17皮带采用阻燃抗静电皮带,并设臵温度保护和烟雾保护装臵。设有急停闭锁、打滑(超速)、跑偏、断带、纵撕、堆煤(堵塞)、满仓、超温洒水、烟雾等多项保护装臵,实现故障自动停车、对位显示及声响报警。
4.1.2.18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下井,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4.1.2.19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电气设备,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设备无失爆,保证输电线路完好,各种保护齐全。4.1.3矿井水灾事故隐患监控
4.1.3.1加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建立完善的井下水文观测系统,加强水文地质研究,进一步摸清水文地质条件,切实掌握水文地质资料及其规律,为防治水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有针对性的防治。4.1.3.2采掘过程中,遇地质条件构造或采空区附近,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4.1.3.3在采掘过程中,若遇顶板挂汗、冒顶、压力加大、气温骤降、嘶叫、严重底鼓等地质现象,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以防不测。同时
加强职工素质培养,掌握透水预兆和透水规律。
4.1.3.4 配备探放水设备,用于巷道掘进超前探放水。对于上覆采空区探放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放水设备。
4.1.3.5调查掌握好采空区边界、范围、积水量,根据积水、废气等具体情况采取疏导或封堵措施。
4.1.3.6生产期间遇到需要探放水的范围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经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方可前进。对于上覆采空区积水,首先必须确定积水位臵、积水范围及积水量,针对性地提出放水措施,解决后方可进行回采。
4.1.3.7维护好井下排水系统,使之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主、副水仓定期清理,水沟经常除污,工作、备用水泵保持完好,检修水泵及时检修,排水管路经常检查、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4.1.3.8做好涌水量观察工作,建立观察点,做好涌水记录,掌握涌水动态,针对涌水量动态观察情况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水措施。4.1.3.9掌握地质变化情况,特别注意断层等复杂构造,做好超前预防,在揭露断层时,应制定安全措施,防止断层的导水,造成透水事故。
4.1.3.10掌握采动后顶板冒落产生的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的三带情况,分析含水层、隔水层的破坏情况,以便制定相应防水措施。
4.1.3.11从地质报告得知,井田内2号煤层存在小窑破坏区,有大面积积水区。建议本矿在采空区附近及下部煤层开采时,一定要提前进行探测和疏排,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密切注视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和隐伏断层等构造现象的出现,对井下逐日排水量作好观测、记录,若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害发生。4.1.4 顶板事故隐患监控
由于本矿的顶板比较坚硬,不易冒落。因此顶板管理应做为本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建立完善的顶板管理制度。
造成顶板大面积冒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悬顶面积大突然垮落,二是大断面巷道顶板冒落。因此,在采取对策措施时,主要从这两方面下手。
4.1.4.1顶板坚硬难以冒落时,必须进行人工强制放顶
采区开采前必须编制采区设计,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遇有地质条件变化,要及时修改、补充作业规程,并按作业规程施工;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应对坚硬顶板强制放顶做出明确规定。并规定初次放顶步距和步距放顶距离;回采工作面必须编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在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和放顶安全技术措施里应明确初次放顶支架切顶线距开切眼的距离,明确顶板冒落高度不足多少或悬顶面积大于多少时,必须停止开采,进行强制放顶;在开采过程中,为了预防大面积来压,破坏采场的正常工作,措施里应明确工作面每推进多少米,在进风、回风顺槽巷内进行一次步距放顶,以减轻工作面的压力;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必须由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参加,综采队队长亲自指挥,并由生产技术部门、安监部门及有关区队干部组成初次放顶安全管理小组,每班都要有小组干部跟班指挥,并检查初次放顶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加强矿压观测,及时掌握来压规律,系统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准确预测预报综采工作面来压情况,防止顶板事故发生。4.1.4.2加强巷道顶板支护
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遇地质破碎带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或其它措施;在坚硬和稳定的煤、岩层中,确定巷道不设支护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当开采掘进过程中,遇断层、地质构造等局部破碎、松软地段时,巷道可能出现冒顶、垮塌难以有效支护情况下,必须制定安全措施。4.1.5 其它各类危险源的监控
针对矿井其它常见的危险源,公司制定有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方案及检查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并及时处理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能够达到控制重大危险源的目的。
4.2 预警行动 4.2.1 预警分级 4.2.1.1红色预警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危险等级Ⅳ级重大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处理,并可能导致矿井发生大范围安全生产事故时,启动红色预警。4.2.1.2 橙色预警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危险等级Ⅲ级安全隐患不能立即处理,并可能导致矿井发生局部安全生产事故时,启动橙色预警。4.2.1.3 黄色预警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可能造成局部安全生产事故时,启动黄色预警。4.2.2 预警发布
发现事故预兆,现场人员要立即报告调度室,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总指挥汇报,总指挥根据汇报的实际情况确定预警级别,利用广播或悬挂警标以及电话通知等方式发布矿井灾害预警。4.2.3 预警措施
公司发布灾害预警后,各单位要积极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一旦事故发生,根据事故灾害等级,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
启动红色预警或橙色预警后,指挥部要立即撤出受灾害威胁地点人员,并制定处理灾害措施,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隐患处臵小组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处理。
启动黄色预警后,指挥部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撤出灾害地点人员,如果灾害未对作业人员构成威胁,要下令灾害地点作业人员现场进行处臵,如果不能现场进行处理,指挥部要召集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如果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不能控制的情况或者灾害程度扩大,要立即扩大预警级别,下令撤离受灾地点人员,制定处理灾害措施,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理。4.3 信息报告与处臵
4.3.1 发生一般事故信息报告与处臵
1、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向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汇报内容应说明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原因等),****煤业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内线:8080或8101,调度直拨电话按9;外线: 0356-8069016),调度室值班调度员要做好详细记录,并立即向调度室主任汇报。
2、调度室主任接到汇报后立即向矿值班长、董事长进行汇报,由董事长命令应急救援各专业组成员到调度会议室集合。
3、所有相关人员到调度会议室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董事长担任总指挥,下达命令立即启动****煤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同时立即报告山煤煤业晋东南分公司(电话:***)、沁水县煤炭工业局(电话:7022915)。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快报,汇报完毕后,调度室立即写出事故的简要情况和直接原因,由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董事长审核后,立即将事故详细信息报告沁水县煤炭工业局。
4、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理情况,矿调度室随时续报文字材料。4.3.2 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信息报告与处臵
1、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向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汇报内容应说明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原因等),调度室值班调度员要做好详细记录,并立即向调度室主任汇报。
2、调度室主任接到汇报后立即向矿值班长、董事长进行汇报,由董事长命令应急救援各专业组成员到调度会议室集合。
3、所有相关人员到调度会议室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董事长担任总指挥,下达命令立即启动****煤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同时在20分钟内上报沁水县煤炭工业局(电话:7022915),30分钟内上报晋城市煤炭工业局(电话:2068110)(紧急情况下,可以先通过电话口头报告并在30分钟内上报书面信息),并在60分
钟内直报省煤炭厅(电话:0351-4117555)。
4、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理情况,矿调度室随时续报文字材料。4.3.3 事故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4.3.4 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发生次生事故和事故扩大。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除采取必要的抢险救灾措施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妥善保存好现场重要痕迹、物料等。5.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应急救援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可控性、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等迅速做出判断,确定响应级别,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Ⅰ级响应:公司发生灾害事故后,3人以上涉险;已经或即将导致3人或3人以上人员死亡,启动Ⅰ级响应。
Ⅱ级响应:公司发生灾害事故后,1人以上3人以下涉险;已经或即将导致3人以下死亡,启动Ⅱ级响应。
Ⅲ级响应:公司发生灾害事故,但未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时,启动Ⅲ级响应。5.2 响应程序 5.2.1 Ⅲ级响应程序
公司发生安全事故达到Ⅲ级响应标准时立即启动相应的专项预案和现场应急处臵方案,应急救援指挥部进入预备状态,做好如下应
急准备:
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和技术保障组成员到调度室集中,同时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指挥部领导和技术保障组成员到位后根据灾害汇报情况及时制定灾害处理措施。根据制定的灾害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和现场人员积极进行救灾,如果灾害不能及时处理或者灾害危害继续扩大,救灾指挥部要立即撤离灾害现场人员和受灾害威胁区域人员,扩大响应级别。5.2.2Ⅱ级响应和Ⅰ级响应程序
启动Ⅱ级响应和Ⅰ级响应时,启动综合预案和相应专项预案,按如下程序进行响应:
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电话后做好事故详细情况记录,通知灾害地点人员积极进行自救、互救,并立即按应急救援联络电话表(见附表)通知总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调度室集中;
总指挥部全体成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调度室,听取事故简单情况介绍,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整理矿井资料、图纸,提供矿区各救援小组等相关资料,供指挥部决策、指挥使用;
总指挥、副总指挥、技术保障组研究制定救援方案,指挥部其他成员根据指挥部命令认真履行各自职责;
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和专业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型、范围决定是否向矿山救护队求援,对于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重大火灾和重大水灾事故,要立即向集团公司、县政府求援;
现场人员要充分依靠现有力量、资源积极进行自救、互救,力争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应急救援人员要有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增强自我防范意识,40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根据事故性质不同,自救器、氧气袋、防毒面具等装备要携带齐全并正确使用和操作,做到安全防护措施到位,严防发生次生事故;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照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进行救援工作;
所有应急救援地点都要安排专人检测气体成分、风向和温度等,保证救援地点的安全; 5.2.3应急指挥
总指挥部全体成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指定地点或调度室集中,听取事故简单情况介绍,并接受总指挥命令,各专业组接到命令后立即分头开始行动。
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总指挥部的命令,所有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遵守纪律,不得推诿扯皮。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如有变动,由接替人履行职责。5.2.4 资源调配
应急启动后,要求尽快做到应急救援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和专家技术组赶赴事故现场。并通知矿应急救援小分队,利用现有装备做好事故的处臵工作。5.2.5 应急行动
抢救组和技术组根据现场情况协同现场抢救总指挥部进行事故初始评估,划分现场工作区(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研究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
矿山救护队、各专业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和总指挥的命令及抢救方案进行现场抢救。
在执行应急救援优先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警戒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现场监测等
工作。5.2.6 应急避险
必要时总指挥部可决定先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井下人员一时无法撤离事故现场时,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和应急常识,采取应急避险措施;利用井下临时避难硐室和永久避难硐室做好自身救护,等待救援。5.2.7 扩大应急
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抢救总指挥部要立即向矿总指挥部汇报。由矿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5.3 应急结束
抢险救援行动完成后,现场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当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各种重大事故隐患得以消除或控制,现场清理、人员清点也已完成,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救援人员撤回原单位,现场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安监科、调度室、保卫科、相关业务科室根据上级要求有关规定,将事故简要经过、抢救过程、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基本情况、初步原因分析、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及需吸取的教训等情况写出书面材料,经矿应急救援总指挥审核批准后,将事故调查报告、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上报集团公司。
在组织事故抢救抢险的同时,调度指挥、公安消防、矿山救护、医疗急救以及有关参与抢救抢险的单位和部门要及时填写事故警情汇报、调度指挥、抢险救援的记录。5.4信息公开
事故现场指挥部负责信息发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由办公室负责,经总指挥批准,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6.后期处臵
6.1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煤业较大以上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召开会议,向广大职工家属如实通报事故情况,并要求广大党员、团员、干部起带头作用,不信谣,不传谣,带头稳定矿区生产生活秩序,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及各种宣传媒体,正确引导公众舆论,避免群众发生各种误解或猜疑,消除事故带来的消极或负面影响。6.2 生产秩序恢复
事故抢救抢险结束后,经事故调查组和集团公司同意,进入生产秩序恢复阶段,生产技术科要牵头制定恢复生产计划,必要时可聘请集团公司或国内知名专家作指导,协助调度室恢复生产秩序。6.3 善后赔偿
工会主席牵头,劳资科、财务科、办公室及事故单位、其它单位配合,迅速组成善后赔偿接待组,接待和安抚伤亡职工家属,进行伤亡赔偿(包括保险赔偿),安葬工亡职工。6.4 事故调查
发生事故后,根据事故调查权限,安监科、保卫科、劳资科、培训中心等相关单位配合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6.5 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修订
抢救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抢救过程中的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抢险方案、相关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抢救过程、应急救援能力、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在综合各方事故抢救抢险情况后,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写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评估报告。7.保障措施
7.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办公室要完善各单位的固定电话和手机通讯系统,及时打印发放联系电话,保证在各种紧急情况下的通讯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机电科要做好井下通讯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瓦斯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等其他维护工作,确保我矿在发生事故后真正使井下各系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各单位所有重要作业场所都必须装有通往调度室的电话,机电科要定期检查维护电话线路,保证畅通无阻。任何人只要发现危险的异常情况,都有责任有义务立即向调度室报告。
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要配备完好的通讯工具,并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抢救办公室要及时根据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更新《抢救总指挥部成员通讯录》。发生事故后,抢救办公室要按《事故电话通知顺序图》和《抢救总指挥部成员通讯录》通知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相关成员。
7.2 应急队伍保障
7.2.1公司要定期与晋城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签订救援协议书,辅助矿山救护小队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时刻处于战备状态,接到报告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事故现场。
7.2.2 公司辅助矿山救护小队要根据相关要求,按规定学习应急救灾知识,强化军事化训练,随时保持战备状态。
7.2.3 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指挥部的命令,所有参加抢险救灾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遵守纪律,不得推诿扯皮,对抢救中出现失误的部门或不服从指挥、临阵脱逃的人员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
7.2.4 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如有变动或外出,由副职或接替人员履行职责。矿长因出差等原因外出时由安全矿长履行矿长职责。7.3 经费保障
每年各单位将需要配备的应急装备物资器材清单报供销科。供销科要将应急装备物资器材列入年度安全费用计划。财务科要根据应急救援专项费用计划,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单位
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7.4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供应科、机电科、通风科要按照要求,认真实施安全费用计划,补充应急装备器材和物资,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包括通讯装备、运输工具、照明装臵、防护装备及各种专用设备等),并明确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臵、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保证****煤业在应急救援抢救抢险中有充足的材料和设备。
机电科、通风科、救护队、外委医院要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房(包括井上、井下应急物资库房),储备必要的压缩氧自救器、担架、氧气袋、棉被等应急物资。各区队的抢救物资、设备要按规定配齐配足,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按规定进行更新,不得随意挪用。
各单位在接到应急援救电话后,要迅速召集本单位有关人员,按矿急救援总指挥部的要求将所需的物资、设备等,按规定时间送到指定地点。应急物资装备清单及管理人员联系电话附后。7.5 其它保障
技术保障:总工程师牵头,有关业务技术人员配合,协助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和恢复计划,对抢救或恢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给予技术支持。
监督保障:安监科要对事故抢救抢险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把好抢险过程的安全关,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治安保障:保卫科要按照治安警戒与交通管制要求,对应急救援指挥部、抢救现场(如井口)、医院等要害场所设臵警戒,加强矿区巡逻,对进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和车辆实行管制(必要时抢救人员佩戴统一明显标志,抢险车辆张贴特殊证照),维持治安秩序。
医疗保障:外委医院要按照《山西煤炭进出口进出口集团****煤业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动员广大医护人员参加抢救,竭尽全力救治各种受伤人员,确保受伤职工家属的生命安全。
8.培训与演练 8.1 培训
****煤业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及各单位都必须认真贯彻学习****煤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掌握常规应急救援常识,明确自己的应急职责和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培训中心要把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作为职工安全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采用模拟演示、放录像、讲事故案例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职工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使职工知道各种灾害发生的预兆、避灾方法、逃生路线,尤其是佩戴自救器的方法和常识。
培训中心、通风科等部门也要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对职工家属进行应急常识的宣传和教育,采用广播、版报、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告知,力争把火灾、燃气泄漏等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8.2 演练
****煤业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实施工作由调度室负责,每年一季度负责编制年度演练计划,规定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等,组织或协调应急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或处臵方案的演练,三年内必须将综合预案内所有预案演练一遍。演练可采用全面演练的方法,也可采用桌面演练或实战演练的方法,但必须保证演练质量,让所有职工群众知道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逃生路线及方法。9.奖惩
****煤业应急预案的管理由调度室具体负责,安监科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贯彻执行应急预案情况,以及各单位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评估、修订情况。安监科对各单位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评估、修订等情况进行考核奖惩,考核结果纳入到对各单位的安全绩
效考核之中。凡在抢救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事故扩大,或在抢救过程中不服从指挥、推诿扯皮、临阵脱逃的人员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附则
10.1 应急预案备案
本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毕后,经****煤业各职能科室和分管矿领导会审,应急救援总指挥批准后发布实施。本预案经批准发布后,报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和沁水县煤炭工业局应急中心备案。10.2 维护和更新
本预案由应急预案管理办公室存放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应急预案的修订,各相关业务科室应根据管理范畴提出修改建议。修订条件如下:
10.2.1 应急预案中明确的组织机构、有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工作程序等已经调整的;
10.2.2 应急预案中相关部门、单位或人员以及与其他预案的衔接关系发生较大变化的;
10.2.3 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发生较大变化的; 10.2.4 应急预案中涉及的重大危险源情况发生变化的; 10.2.5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完工后; 10.2.6 应急预案演练或响应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10.2.7 应急预案制定部门或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10.3 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煤业应急救援总指挥部负责制定,本预案解释权归****煤业应急救援总指挥部。10.4 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2015年1月起执行,****煤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二版第一次修改版本》同时废止。
当****煤业发生事故、事件或灾情时,****煤业综合预案与该事故的专项预案一并实施,没有专项预案的按本预案和抢救方案组织抢救,抢救办公室和各专业组负责做好相关记录。
********煤业有限公司
瓦斯事故(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矿井瓦斯是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井巷中的瓦斯是指甲烷、二氧倾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氧的全部或部分混合体。这些或者有毒有害或者燃烧爆炸的气体、对从事井下的人员构成严重威胁,瓦斯具有燃烧和爆炸性,位居于矿井五大灾害之首。
****煤矿是高瓦斯矿井,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矿井瓦斯事故是煤矿极其严重的灾害,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会严重摧毁井下设施,造成矿毁人亡的事故。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煤业成立瓦斯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煤业调度室。
总 指 挥:董事长(当晋城市矿山救护大队到达现场后,由大队长担任)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成 员:调度室、通风科、安监科、生产技术科、地测防治水科、机电科、计划科、办公室、劳资科、保卫科、财务科、培训中心、各生产队组的负责人。2.2指挥部职责
总指挥负责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批准现场抢险方案,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负责组织和监督检查****煤矿的瓦斯事故应急处理演练;副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工作。2.3成员单位职责
2.3.1 调度室:接受井下瓦斯事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负责向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及应急处理进展情况;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及指挥部下达的命令,传递现场抢险信息,并做好相关记录;协助生产技术科做好巷道维护等工作。
2.3.2通风科:掌握矿井通风状况,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及地点,分析瓦斯发展状况,制定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救灾时的通风保障工作,为恢复通风系统提供技术帮助;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二次发生;在接到指挥部命令后组织矿井反风。
2.3.3机电科:负责掌握矿井供电、停送电情况,并确保救灾用电,负责抢修或安装机电设备,按指挥部命令协助矿井进行反风等工作。2.3.4安监科:负责监督抢险救灾工作中的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监督和落实;负责联系救护队;负责较大以上火灾事故损失的调查、评估、汇总和上报。
2.3.5生产技术科、地测防治水科:负责提供矿井相关技术资料、事故地点巷道布臵状况、采掘情况;做好巷道维护等工作。
2.3.6监控室:负责配合做好井下各地点瓦斯浓度实时数据监测及人员定位等各系统监测情况。
2.3.7供销科:负责保证抢险救灾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按命令负责将材料、设备运送到指定地点。
2.3.8矿山救护队:负责事故现场灾情的侦察工作,与熟悉现场情况人员配合,及时了解掌握现场灾情发展情况并汇报指挥部,做出、实施正确的救灾措施;完成灾区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任务。2.3.9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通讯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保障通讯和网路畅通,及联系医院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负责为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伤员运输、后勤服务等地面用车提供车辆保障。
5.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篇五
民爆行业生产企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目录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应急预案体系........................................1.5 应急工作原则........................................2 危险性分析............................................2.1 公司概况............................................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应急管理机构及职责.....................................3.1应急管理体系........................................3.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公司应急指挥部.....................................3.2.2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3.2.3应急指挥部办公室...................................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2 预警行动............................................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3.1事故等级..........................................4.3.2 事故应急报告......................................4.3.3信息报告与通知.....................................4.3.3.2信息上报........................................4.3.3.3信息传递........................................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5.2响应急程序.........................................5.2.1应急预案的启动.....................................5.2.2现场应急指挥与调度.................................5.2.3应急督导..........................................5.2.4 应急支援..........................................5.3.3应急结束 信息发布..............................................7 后期处置..............................................8 保障措施..............................................8.1 通信与信息保障......................................8.2 应急队伍保障........................................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8.4 经费保障............................................9 培训与演练............................................9.1 培训................................................9.2 演练................................................10奖惩.................................................10.1 奖励...............................................10.2 责任追究...........................................11 附则.................................................11.1 术语和定义.........................................11.2 维护和更新.........................................11.3 制定与解释.........................................11.4 应急预案实施.......................................
6.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篇六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机械加工是一种用加工机械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在操作中必然会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因此制定相应的事故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总则
1.1
编制目的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1.2
编制依据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工作。
1.4
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本企业管理体系及行业特点,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应急预案:规定本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根据本企业生产加工特点,为应对几种安全事故类型。各专项事故预案详见5.4各项应急救援预案
(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部位、设备设施、事件及灾害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1.5
应急工作原则
遵循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专业应急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1)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厂领导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科室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2)成立事故应急总指挥部。总指挥由厂长担任,如有特殊情况厂长不能到位时,由生产副厂长代任。副总指挥由生产副厂长和设备副厂长担任。成员由生产科、保卫科、设备科、技术科、材料科以及各车间负责人组成。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厂办公室﹚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职责
①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抢救预案。
②负责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及紧急处理措施。
③负责调用本厂范围内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④负责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⑤负责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⑥负责做好稳定生产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⑦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2)应急总指挥部办公室
职责
①应急指挥办公室是本企业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
负责平时的应急准备。负责报告、信息报送、组织联络各职能部门及协调。
②负责与外界的渠道沟通、引导公众舆论。
③联系地点及电话,厂办公室,4
预防与预警
4.1(2)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①按技术性能要求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随时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失效。
②按操作规程进行机械操作。
③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④按时进行保养,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停止其使用。
(3)火灾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①对车间、仓库、生活区、食堂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防火检查。
②配置安装短路器和漏电保护装置。必要的场所安装带报警装置的漏电保护器。
③对车间、仓库易燃区域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及火灾喷淋装置。
④严格控制明火作业和杜绝吸烟现象。
⑤定期对高大设备的防雷接地进行检查、检测。
⑥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电气装置采用防爆型装置。
(4)触电预防措施
①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
②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接拆电气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
③严格对不同的环境下的安全电压进行检查。
④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行隔离防护。
⑤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
⑥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措施。
⑦供电系统正确采用接地系统,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
⑨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检查。
(6)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①
使用挥发性、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现场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烟,同时应加强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浓度降低。
②
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品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4.2
预警行动
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性质、类型、受伤人员情况、事故损失情况、需要的急救措施及到达现场的路线方式,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专业组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并视情况向街道(地区)办事处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1)信息报告与通知
①应急指挥办公室设立值班室,保证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室明示应急组织通信联系人及电话等。
②突发安全事故发生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迅速报告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办公室)。
③应急指挥办公室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将警情报告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特别重大事故,可直接向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报告。同时按规定,向街道(地区)办事处上级主管单位报告。
(2)信息上报
①
事故发生后,指挥部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
②信息上报内容包括:单位发生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部位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③根据事故性质,应急指挥中心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信息传递
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急指挥办公室→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有关车间、部门。
应急响应
5.1
响应程序
单位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
5.2处置措施
(1)单位各突发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与协调,通知有关车间、部门及应急抢救队伍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抢险救护工作。
(2)召集、调动抢救力量,各车间、单位接到现场应急指挥部指令后,立即响应,派遣事故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等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聚集,并听从现场总指挥的安排。
(3)现场指挥部按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专家建议,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抢救,并且要与参加应急行动的车间、部门保持通信畅通。
(4)当现场现有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应急行动要求时,及时向街道(地区)办事处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请求支援。
(5)事故发生时,必须保护现场,对危险地区周边进行警戒封闭,按本预案营救、急救伤员和保护财产。如若发生特殊险情时,应急指挥中心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6)医疗卫生救助事故发生时,拨打120并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工作。
5.3事故现场处置
5.3.1触电事故现场处置
一旦发生触电伤害事故,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用绝缘物体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其次将触电者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情况严重者,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压法抢救,同时就近送医院。
5.3.4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
①
对于一些微小伤,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
②
就近送医院。
5.3.6火灾事故现场处置
①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②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
③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④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⑤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工地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g、恢复运行。
④安全保卫部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协助工作,做好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⑤厂长接警后,要立即到场,了解情况,指挥开展排险工作,并根据事态发展下达报告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指令,同时协调好可能受影响的车间、部门。
⑥可能受影响的车间、部门接警后,要立即采取措施,减少因锅炉停运带来的损失。
5.4
应急结束
经应急处置后,单位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确认满足专项预案终止条件时,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应急结束后,将事故情况上报;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所需有关情况及文件;写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信息发布
单位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单位应急响应行动的媒体采访接待工作,确定接受的采访单位和新闻发布内容。也可授权单位其他部门负责采访接待工作。
后期处置
7.1事故处理完成后,主管部门写出报告(总结):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原因、处理过程、经验教训、人员伤亡、损失大小情况、事故直接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奖罚人员名单等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在厂办公室存档备案。
7.2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抢救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保障措施
8.2
应急队伍保障
抢险、抢修组由设备科全体人员组成。由设备科负责人负责领导。
培训与演练
9.1
培训
年初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制定应急突发事故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包括:防火、疏散及有关抢救知识辅导、有奖知识问答、灭火器的使用等。要求每名职工有自我保护意识;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9.2
演练
各部门、车间等每年由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至少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必须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总评、有考核。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
单位每年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一次全厂范围的综合模拟突发事故安全应急演练,检验指挥系统、现场抢救、疏散、响应能力。
各抢救组成员必须熟悉各自的职责,做到动作快、技术精、作风硬。根据实际演练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及时修正及弥补应急突发事件抢救预案制定的缺陷。
10.应急组织纪律与奖惩
10.1应急组织纪律
(1)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点。
(2)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3)在应急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副职必须承担起正职应当承担的责任。
(4)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应当勇敢,科学、冷静(而不能盲目、蛮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须有防范措施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
(5)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
10.2奖励
(1)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表现勇敢、机智、成绩突出人员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2)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的员工,按照工伤条例处理。
10.3处罚
(1)对于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将给予处罚行政处分,(2)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不服命令的,将给予处罚。
附则
11.1
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报厂长审阅批准实施,留安全负责人及办公室备案。同时送街道办事处备案。
11.2
维护和更新
每次演练结束或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的颁布及人员设置变动情况及时修改、补充预案。
—
END
7.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篇七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1.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以全面应急管理为指导, 充分考虑了国内石化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 主要从应急基本信息、事故应急预防管理、事故应急预备管理、事故应急响应管理和事故恢复管理[6,7]这5个方面建立石化企业事故应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将其作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在已确定的5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 本研究调查咨询了多位在国内石化企业从事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通过分析汇总各位专家的意见, 最终扩展得出每个一级指标下属的二、三级指标, 建立了一套含有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82个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
1.2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2.1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方法介绍[8,9]
(1)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元素值是将上一层的某个要素作为评价准则, 对下一层要素进行两两比较, 对照选取的Saaty的 1—9比率标度表 (见表2) , 对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用数值的形式给出判断, 并写成矩阵形式, 即判断矩阵。
(2)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采用科学实用的“方根法”进行近似计算。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的乘积W:
undefined (i, j=1, 2, 3…, m) (1)
第二步:计算Wi的m次方根:undefined (2)
第三步:对向量undefined, 做归一化或正规化处理:
undefined, (i =1, 2, 3…, m) (3)
则, undefined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
第四步: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undefined (4) 式中, undefined表示向量ZW的第i个元素。
undefined
(3) 一致性检验
为了评价所构造的判断矩阵求出的特征向量 (权值) 是否合理, 还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的随机检验, 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来判断各指标相对权重的逻辑是否顺畅。undefined (5) 式中:RI是平均随机一致性比率, 其值如表3所示:
当CR<0.1时 , 即认为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说明权数分配是合理的;否则, 就需调整判断矩阵, 重新进行计算权重, 直到取得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1.2.2事故应急管理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通过向石化行业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多位专家发放调查表的方式, 综合考虑专家的调查意见, 构造出各级评判指标的判断矩阵, 再利用前面介绍的方法步骤分别计算出各级指标因素的权重, 得出各指标权重系数 (详见表1) 。
2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2.1单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2.1.1建立评价因素集
因素集是指影响评判对象的各种因素所组成的一个普通集合, 假设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因素有m个, 论域记作:undefined
2.1.2建立评语集
评语集合是评判者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合, 设所有可能出现的评语有n个, 则评语集可以表示为:undefined
2.1.3单因素评价
首先, 对因素集U中的因素ui (i=1, 2, …, m) 作单因素评价, 从因素ui确定该事物对评语集vj (j=1, 2, …, n) 的隶属度rij, 从而得出第i个因素ui的单因素评价集:undefined, 它是评语集上的模糊子集。同理可得到每个因素的单因素评价集, 把这m个单因素评价集的隶属度作为行, 即可得到一个总的评价矩阵:
undefined
, 则R为综合评价矩阵。
2.1.4建立因素权重集
由于各因素对事物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在进行综合评判时, 必须给出各因素在总评价中的重要程度, 即在因素论域U上给出的一个模糊子集:
undefined, 称A为因素权重集。通常各权重ai (i=1, 2, …, m) 应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条件, 即:
undefined (6)
2.1.5模糊综合评判
当因素权重模糊集A和综合评判矩阵R (模糊关系) 已知时, 通过R作模糊线性变换, 把A变为评语集V上的模糊子集:undefined (7) 其中, “*”表示广义模糊合成运算, 即:
undefined, 该式称为模糊评价模型, 记作模型undefined。这里, “undefined”表示广义模糊“与”运算;“undefined”表示广义模糊“或”运算, 称B为评语集V上的模糊评价集。
2.2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11]
简单的说,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就是在模糊综合评判的基础上再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并根据需要多次这样地进行下去。以二层次模糊综合评判为例, 更高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以此类推。
设因素集为undefined, 评语集undefined
2.2.1划分因素集
设因素集U的一个划分undefined, 它应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 undefined
(2) Ui∩Uj=Φ, i≠j
(3) undefined
这时称因素集U中的子集undefined (i=1, 2, …, N) 为U的子类或因素子集。
2.2.2对因素子集undefined (i=1, 2, …, N) 进行一级模糊评判
设Ui的因素重要程度子集为Ai, Ui的ki个因素对V的综合评判矩阵为Ri, 则Ui的模糊综合评价集为Bi:
undefined, (i=1, 2, …, N) (8)
2.2.3对U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设undefined的因素重要程度模糊子集为:undefined
由式 (4~9) 构造二级综合评判矩阵为:
undefined
则U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为undefined (9) 仿照上述步骤, 还可以进行三级甚至更多级的模糊综合评判。
2.3评语集的确定与评价结果的处理[12]
将石化企业事故应急管理状况划分为5个等级, 并分别对5个评语等级进行赋值。即管理好5分、管理较好4分、管理一般3分、管理较差2分、管理差1分。关于评价最终结果的处理, 本研究采用加权平均法对评判指标进行处理, 即以bj为权重, 对各评语元素vj进行加权平均, 取其值作为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即:undefined (10) 加权平均法最终获得的结果应是一个介于1-5之间的确定值, 它是考虑了各种模糊因素以后所得到的非模糊的综合评判结果。根据计算出的综合分值, 即可参照表4对被评价企业的应急管理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 得出相应的评价结论, 并按照表中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
3应用实例
3.1指标隶属度的确定[13]
石化企业应急管理综合评判指标基本上都是定性指标, 具有模糊性, 无法用定量的方法表达出来, 只能根据评价人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分析、推理、判断来确定。本研究采用专家判断法来确定指标隶属度。它的做法是组织一定数量的专家根据判断标准做出相应的判断。
设有n位专家对某个指标ui进行判断, 分别有n1、n2、n3、n4、n5位专家评其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则因素对不同的评语等级的隶属度分别为:
undefined其中: n1+n2+n3+n4+n5=n
3.2收集评价信息
本研究选择某石化公司作为评价对象, 组织了10位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对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三级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评判, 给出各指标所属的评语等级。 最终确定出各指标对不同的评语等级的模糊评价隶属度。详见表1所示。
3.3模糊综合评价
3.3.1 “企业应急基本信息”综合评价
根据表1确定的指标权重和指标隶属度, 按照式 (7) 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得到: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再利用式 (9) 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就会得到 “企业应急基本信息”的评价结果, 即:
undefined
同理可以计算得到其他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
3.3.2 “事故预防应急管理”综合评价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则:undefined
3.3.3 “事故应急预备管理”综合评价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则:undefined
3.3.4 “事故应急响应管理”综合评价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则:undefined
3.3.5 “事故应急恢复管理”综合评价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则:undefined
3.3.6该企业事故应急管理状况的最终综合评价
综合上面计算得到的5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 可以得出该石化公司事故应急管理状况总的评价矩阵, 即:
undefined
又已知一级指标权重集A= (0.054 8 0.271 9 0.260 1 0.271 9 0.141 0) , 就可以最终得出该石化公司事故应急管理状况的最终综合评价结果:
B=A*R= (0.197 4 0.406 3 0.305 5 0.084 4 0.005 9)
对于该评价结果, 若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 可以得出该石化公司事故应急管理状况为“管理较好”级。
再按照前面表4对5个评语级的赋值, 利用公式 (10) 计算该石化公司事故应急管理状况的综合评价得分:
undefined=0.197 4×5﹢0.406 3×4﹢0.305 5×3﹢0.084 4×2﹢0.005 9×1
=3.7034
参照表4可以看出, 该石化企业应急管理状况评价结论为“较好”级, 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强。
4结论
(1) 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石化企业应急管理状况评价中, 建立了科学实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 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得到了相对比较客观的指标权重值, 能够较好的反映各指标因素对石化企业事故应急管理状况的影响程度。
(3) 构建的石化企业事故应急管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够保证权向量和单因素评价矩阵信息的充分利用。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生产型企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09-15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09-13
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08-19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措施10-06
外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06-11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质07-30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11-25
外用电梯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09-12
社区消防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0-16
乡镇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