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求职经历

2024-10-28

大四求职经历(共11篇)(共11篇)

1.大四求职经历 篇一

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我面试过不少的单位,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是对我来说所有的失败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成功,特别是我下面写的这些,写这篇文章的时,我已经签了南京的一家软件公司,但是想起今年2月21日我面试苏州台湾的IT公司的经历联想到我们现在学习编程的一些情况我真的深有感触,这次面试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失败但也收获了很多。

我要说的将分成三部分,1.是我面试的具体经过

2.是由面试想到的3.现今我应该做的。

当然这些话很大程度上是我个人的意见,不可能完全得到大家的赞同,所以 在某些观点上如果哪位朋友觉得跟我的有很大出入,请不要介意,也不要对我攻击,就当我没有说过,欢迎和我联系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我的EMAIL:wutao8@263.net

1.面试经过

大约在年前我接到了台湾瑞晟(Realtek)苏州公司的面试通知,通知我2月21日到苏州工业园区面试,接到面试后的几天我把一些专业课温习了一遍,特别是C++和数据结构,由于大学几年里,我一直专妍这些方面,加上通过了高级程序员的考试,对于一些常用的算法我差不多也 达到了烂熟于胸的地步,当时的感觉是如果问了我这些方面的问题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1日那天我被安排在4:30面试,由一位技术人员单独给我面试,在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之后 ,他给我出了一道编程题目,题目是这样的:

(由于具体面试的题目比较烦琐,我将其核心思想提取出来分解成„„(乱码)

1)写一个函数计算当参数为n(n很大)时的值 1-2+3-4+5-6+7......+n

哼,我的心里冷笑一声!没想到这么简单,我有点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起来!于是很快我给出我的解法:

long fn(long n)

{

long temp=0;

int i,flag=1;

if(n<=0)

{

printf(“error: n must > 0);

exit(1);

}

for(i=1;i<=n;i++)

{

temp=temp+flag*i;

flag=(-1)*flag;

}

return temp;

}

搞定!当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面试官的时候,他微笑着跟我说,执行结果肯定是没有问题!但当n很大的时候我这个程序执行效率很低,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中,程序的运行效率很重要,能让CPU少执行一条指令都是好的,他让我看看这个程序还有什么可以修改的地方,把程序优化一下!听了这些话,我的心情当时变的有点沉重,没想到他的要求很严格,之后我对程序 进行了严格的分析,给出了改进了的方案!

long fn(long n)

{

long temp=0;

int j=1,i=1,flag=1;

if(n<=0)

{

printf(”error: n must > 0);

exit(1);

}

while(j<=n)

{

temp=temp+i;

i=-i;

i>0?i++:i--;

j++;

}

return temp;

}

虽然我不敢保证我这个算法是最优的,但是比起上一个程序,我将所有涉及到乘法指令的语 句改为执行加法指令,既达到要题目的要求而且运算时间上缩短了很多!而代价仅仅是增加了 一个整型变量!但是我现在的信心已经受了一点打击,我将信将疑的看者面试官,他还是微笑 着跟我说:“不错,这个程序确实在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心里一阵暗喜!但他接着说这个程序仍然不能达到他的要求,要我给出更优的方案!天啊!还有优化!我当时真的有点崩 溃了,想了一会后,我请求他给出他的方案!然后他很爽快的给出了他的程序!long fn(long n)

{

if(n<=0)

{

printf(“error: n must > 0);

exit(1);

}

if(0==n%2)

return(n/2)*(-1);

else

return(n/2)*(-1)+n;

}

搞笑,当时我目瞪口呆,没想到他是这个意思,这么简单的代码我真的不会写吗,但是我为什么没有往那方面上想呢!他说的没有错,在n很大很大的时候这三个程序运行时间的差别简直是天壤之别!当我刚想开口说点什么的时候,他却先开口了:“不要认为CPU运算速度快就 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它去做,程序员应该将代码优化再优化,我们自己能做的决不要让CPU做,因为CPU是为用户服务的,不是为我们程序员服务的!”多么精辟的语言,我已经不想再说 什么了!接着是第二个问题:

他要求我用一种技巧性的编程方法来用一个函数实现两个函数的功能n为如: fn1(n)=n/2!+n/3!+n/4!+n/5!+n/6!

fn2(n)=n/5!+n/6!+n/7!+n/8!+n/9!

现在用一个函数fn(int n,int flag)实现,当flag为0时,实现fn1功能,如果flag为1时实现fn2功能!他的要求还是效率,效率,效率!说实在话,如果我心情好的话我应该能给出一种比较好的算法,但我那时真的没有什么心思再想了,我在纸上胡乱画了一些诸如6!=6*5!的公式后直截了当的跟他说要他给出他的答案!面试官也没有 说什么,给出了他的思路: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float t[2][5]存入[2!,3!,4!,5!,6!},{5!,6!,7!,8!,9!]然后给出一个循环:

for(i=0;i<6;i++)

{

temp=temp+n/t[flag][i];

}

最后得到计算值!呵呵,典型的空间换时间的算法!

这些总共花了50分钟的时间,还有十分钟我就跟他很随意的聊聊天,聊了一些编程以及生活 的问题,那时的我已经很放松了,因为我知道这次面试结果只有一个:失败。5:30的时候面试官要我等通知,于是我离开了他们公司。这就是面试的整个经过!

2.由面试想到的真的是很失败啊!我记得那天下好大的雨,气温也很低,我边走边想,从5:30一直走到7:30,全身都湿透了,又冷又饿,但是我只是一直走,脑子里面充满了疑惑,我也想让雨把自己淋 醒!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觉得那些面试题目不算什么如果让自己做的话肯定能全部答对,我 肯定相信你,因为我从未怀疑过中国程序员的能力,我认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员,我也 从未认为自己是

高手,所以我做不出来不代表中国程序员比台湾或者别的地方的程序员差,所以我就从我的角度,我的所见所想来谈一些感想:

不错全世界都有优秀的程序员,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我疑惑的是:到底中国和台湾或者国外 的优秀的程序员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台湾我不知道,中国100个程序员里有几个是优秀的呢?我 根本算不上,从上面的表现就足以说明一切了!是1个?5个?10个?50个?这个数字我不敢乱 猜,恐遭网友一顿痛骂,那么我们国内有多少人学习计算机呢?拿我们学校来说,计算机97级 4个班,98级5个班,99级10个班,2000级17个班,人多了,老师怎么办?我们学校的做法是让 研究生上课,然后呢?补考一抓一大把,大把大把的补考费落入了学校的口袋,还说现在的学

生素质低!真是好笑,我都不知道学校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为国内培养大量的程序员吗?学生 们能真正学到计算机知识吗?好了,我敢讲,在我们学校学习编程学生和优秀程序员(注意我 指的是优秀,只会编几个糟烂程序的人算不上)的比例应该是100:0.1 在这种比例下虽然我们中国学习编程的人铺天盖地,但是想想有多少个人能真正为中国软件 业发展作出贡献,有多少人能真正写出优秀的程序名扬海外!

我从学习编程以来,不管是自学还是老师指导,从来都是解决问题就好,编出程序来就行,我的疑惑是:我们有真正的强调过程序的效率,程序的质量吗?我们有仔细分析过我们写的东 西,看看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看看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呢?我问心自问,我发现,我从来没有对我写出来的程序进行过优化,最多就是进行详细的测试,然后Debug,但是这就足够了吗?这些天我偶尔发现我曾经写过的一个游戏,那是一年做为 其中一员时候,感觉应该拿点东西出来,然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写出来的!程序不算复杂,但是用到了不少数据结构的东西,也用到了一些精彩的算法,加上windows的界面和游戏的可 玩性,写完后受到了不少好评,我当时真的很佩服自己!但是现在看呢:没有一句注释,好多 丑陋的函数名比如:void chushihua(),好多没有必要的变量,可以用简单语句完成工作的我 使用华丽的算法,大量使用全局变量.....,说不好听的话,六百多行的程序除了能运行之外就

是一陀屎!如果一年前我能听到一些反面意见的话,大概我能早一点觉悟,但是自原代码在 网站发布以来听到的都是赞美之词,没有一个人向我提出程序改进的意见,这又说明了一个什 么问题呢?很值得思考啊!

还有一个疑惑是:我们说的和做的真的一样吗?我在学校的时候曾经受学院指派承办过一个 计算机大赛,请了一个老师出决赛的题目,主要是一些算法题目,这个老师可能是我上大学以 来唯一敬佩的老师了,从程序调试到打分,对于每个程序都仔细分析其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然后综合打分,四十个人的卷子,老师从下午三点一直调试到晚上十点,在有些写的精彩的语 句后还加上批注。我真是高兴很遇到这样的老师并且和他做深入的交流,但在事后,却发生了 一件不愉快的事,在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学生找到我,说他程序全部调试成功应该给他满分,并且应该得第一,我说不过他,最后调出了他的原程序和第一名的原程序对比,错,两个程 序都运行的很好,这时,那个同学开口了:“我的程序写的十分简捷明了,仅仅数行就完成了 题目要求,而他的却写了一大堆,为什么给他的分多过给我的分。”我当时很是气愤,如果不 是老师负责的话,那

么现在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位置真的要互调了,拜托,不是程序的行数越少 程序的质量就越高,我记得我跟他大谈这方面的道理,最后说服他了!哈哈,但是我,只能说 说而已,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一样,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心里却压根就从未重视过它!

3.我打算做的!

其实那天我想到的远不止上面那么多,但是我不想再说了,因为我猜想看这篇文章的网友大 概都有一肚子的感想,一肚子的抱怨,借用这篇文章发泄可不是我想达到的目的,在上面我把 自己骂的一文不值也不是妄自菲薄,但是在某些方面我真的做错了,或者说是偏离了正确方向,现在是矫正方向和重整旗鼓的时候了,就象我前面说过的,我相信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程序 员,我也相信我的水平不会一直保持现状,我现在就收拾起牢骚真正的实干起来!真的很巧,就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在网上偶尔发现了这篇手册,我不知道这预示着什么,但是 我想如果我照下面这个基本原则一直踏实做下去,我一定会实现我的理想---一名优秀的软件设计师!

(下面这些文字不是我的原创,是我偶尔在网上发现的,我真的很幸运能看到这些,这篇文 章也随着下面的文字而结束,我真心的希望您能从这篇文章中得到启发,这篇文章欢迎大家随 意转载!)

作者:金蝶中间件公司CTO袁红岗

不知不觉做软件已经做了十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但总不敢称自己是高手,因为和我心目中真正的高手们比起来,还差的太远。世界上并没有成为高手的捷径,但一些基 本原则是可以遵循的。

1.扎实的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编译原理,这些是所有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如果 不掌握他们,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程序。据我的观察,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比学其他专业的人更能 写出高质量的软件。程序人人都会写,但当你发现写到一定程度很难再提高的时候,就应该想 想是不是要回过头来学学这些最基本的理论。不要一开始就去学OOP,即使你再精通OOP,遇到 一些基本算法的时候可能也会束手无策。

2.丰富的想象力。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想几种解决问题的 方案,试试别人从没想过的方法。丰富的想象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上,除计算机以外,多涉猎其他的学科,比如天文、物理、数学等等。另外,多看科幻电影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3.最简单的是最好的。这也许是所有科学都遵循的一条准则,如此复杂的质能互换原理 在爱因斯坦眼里不过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公式:E=mc^2。简单的方法更容易被人理解,更容易实现,也更容易维护。遇到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最简单的方案,只有简单方案不能满足要 求时再考虑复杂的方案。

4.不钻牛角尖。当你遇到障碍的时候,不妨暂时远离电脑,看看窗外的风景,听听轻音 乐,和朋友聊聊天。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会去玩游戏,而且是那种极暴力的打斗类游戏,当负 责游戏的那部分大脑细胞极度亢奋的时候,负责编程的那部分大脑细胞就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当重新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会发现那些难题现在竟然可以迎刃而解。

5.对答案的渴求。人类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渴求得到答案的过程,即使只能知道 答案的一小部分也值得我们去付出。只要你坚定信念,一定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你才会付出精 力去探索,即使最后没有得到答案,在过程中你也会学到很多东西。

6.多与别人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许在一次和别人不经意的谈话中,就可以迸出灵 感的火花。多上上网,看看别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给你很大的启发。

7.良好的编程风格。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代码的缩进编排,变量的命名规则要始终保 持一致。大家都知道如何排除代码中错误,却往往忽视了对注释的排错。注释是程序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你的代码更容易理解,而如果代码已经清楚地表达了你的思想,就不必 再加注释了,如果注释和代码不一致,那就更加糟糕。

8.韧性和毅力。这也许是”高手"和一般程序员最大的区别。A good

programming is 99 weat and 1ffee。高手们并不是天才,他们是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中磨练出来的。成功能给 我们带来无比的喜悦,但过程却是无比的枯燥乏味。你不妨做个测试,找个10000以内的素数 表,把它们全都抄下来,然后再检查三遍,如果能够不间断地完成这一工作,你就可以满足这 一条。

这些是我这几年程序员生涯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有所帮助。

2.我在华为的求职经历 篇二

但我还是固执地把简历投给了华为。没想到华为居然回邮件了:感谢您向本公司投递简历。非常抱歉的是,目前暂无适合您的职位,我们保留您的简历,有合适的职位我们会及时跟您联系。看到这样的邮件,我想起了鲁迅写的故事“乞丐与富人”:乞丐说:本地最富有的人跟我说话了。众人问:他跟你说了什么?乞丐说:他说“滚出去”。

由于常年从事销售业务,加之天生对市场有很高的兴趣,几年间我非常关注中国手机行业的发展。其间,我发表了好几篇关于手机市场的深度文章,加上自己长期在家电行业中摸爬滚打,无论是渠道还是终端,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经验。于是我再次向华为递交了求职信。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华为的面试通知。这是我第一次接到华为品牌管理部的正式面试通知。第二天一早,我特意收拾了一番,前往华为。电话预约之后,华为品牌部古经理领我第一次走进了被争议与神秘包围的华为办公大楼。古经理把我领到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首先面试。

人力资源部的小伙子首先问我:你在现在的公司做得很好,为什么要到华为来?我思索了一下说:“我有能力在家电行业做得很好,也就有能力在别的地方做好。目前我对手机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家电与手机在很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在家电行业的经验将很好地帮助我在手机行业做得更好。”我把我发表的那些关于手机的文章及其他营销类的文章给他看。

翻了翻我的作品,他接着问:“你认为3G会在多长时间内完全走进市场?”

这是个比较专业的问题了,对方想知道我对3G的了解程度。好在我一直關注这方面的信息。我回答:“作为一种产业与技术的趋势,肯定会走进大众。但是决定这个进程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政策推动的力度、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商的投入规模、手机终端的推出、用户群体的培育等等,我无法预言它的时间,我只能表达我的信心。有一点可以肯定,在3G的进程中,以华为为代表的先行者与世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他又问:“你是如何看待外界所流传的关于华为的一切?”好尖锐的问题!我知道不能轻易回答,因为我不了解华为的真相——尽管我也看了关于华为真相的书。任何不中立的回答都将引来不和谐的音调,况且我知道——华为人不谈华为,只谈工作。我说:“成为焦点不是坏事,这中间包含了嫉妒与褒扬。事实上,如果华为做得不好,也就没有人来关注。目前没有哪个民营企业能像华为这样让人瞩目。”

他没有再说什么,就把我领到了品牌部古经理的办公室。古经理很直爽,开门见山:“我仔细看过你的简历,对你非常感兴趣。你的文章我看过了,你对手机市场的操作层面有很独到的了解,但我还想听听你对这几年国产手机的看法。”听他这样说,我觉得与他真有点儿“相见恨晚”。谈到手机,我马上拿出培训业务员的劲头,滔滔不绝……

古经理对我的回答是很满意的。他有点儿急切地对我说:“我这一关基本已经通过了,接下来你还要过我的主管副总那一关,你准备好了吗?”我很快回答说:“准备好了。”他有点儿不放心,迟疑了一下说:“我们现场模拟一下。我们副总面试时会经常问到这样五个问题,你回答一下我看看。”

这是一次关照下的“作弊”——应聘者与面试官之间的串通。在我的面试史上这是第一次,古经理的直爽和诚恳除了让我感到意外,更多的是感动。职场闯荡了三年,深深知道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上司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升迁机会或发展空间就掌握在他们手中。有了这样的开路人,一辈子都受用。我按照我的观点作了回答,古经理显然感到不满意,他非常耐心地对五个问题的回答一一作了补充。

稍后,古经理把我领到副总办公室。副总很高很瘦。40岁左右,初次见面,不苟言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高鼻子和那张冷峻的脸。进去的那一刻,我好像从三伏天走到三九天,虽然外面阳光灿烂,但这个办公室里冰冷冰冷的。副总没有问我的经历,而是问起了关于品牌管理方面的几个问题,比较专业。他的这些问题是意料之中的,品牌管理部门问品牌管理方面的问题很正常。意外的是刚才古经理告诉我的五个问题一个也没有问到。好在我对品牌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些了解,基本能应付。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副总问起了时下流行的品牌视野管理模式。我当时就傻了,凭着自己的一点儿记忆和残存的知识积累回答了问题。

十分钟后,我像一只斗败的公鸡一样走出了华为。没想到第二天,我又接到华为打来的电话,第一反应就是我又有希望了,这次给我打电话的是海外市场部。三天后,我如约二次前往华为面试。接待我的是华为负责海外市场的单副总——如此规格的人物直接面试,足见我第一次面试的效果在某些层面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才如此轻松地见到“魔头级”人物。

单副总比较随和,跟这样的人面谈,压力自然要小一点儿。但接下来的问题让我头痛。他对我说:“从你的经历看,你一直是做大众消费品的,经验以分销和零售居多。华为海外市场部主要是做行业销售的,面对的是国外的通信类行业客户,属于直销性质的,你对行业直销接触不多。”

问题直击我的要害,心里没底。我说:“无论行业直销,还是分销,从业务性质上看都是一样的,做销售最主要的是具备自信、勤奋、吃苦、承受超凡的抗压力品质。我对做直销同样充满信心。华为的海外销售是团队作战,需要不同能力的人协同作战,我恰好具备这种品质。”

单副总接着问:“海外市场人员需要很好的外语水平,你的英语水平怎么样?”于是,我把突出修炼的英语成果用背诵的方式展示了一番,作了一个流利的自我介绍。单副总没有用英语提问,也没有表态,一副温和的表情,看不出满意与否。面试就这样结束了。

就在我对华为不再抱有信心时,华为却没有放弃我,我又接到了华为的电话。

这回给我打电话的是华为的国内市场部经理,他看到了我的简历,想与我见面。这样,我第三次走进华为。国内市场部经理也是一个爽快人,一见到我就开门见山地说:“我看了你留下来的几篇文章,也从别的面试部门了解了你的一些情况,你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不知道你对华为国内市场部有没有兴趣。”我说:“我这是第三次进华为面试,我一直在等待能有机会加入华为。”

下午,我见到了分管国内市场的高副总。又是一个厉害人物!高副总问了我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你毕业三年时间,换了两家公司,是什么原因?这是我的一个软肋!频繁换工作在许多大公司里是很忌讳的。我不得不给他讲述我离开每一家公司的具体原因,竭力说服他我不是那种朝三暮四、没有忠诚度的人,我的一切都是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最重要的是我现在做得很好。

高副总最后说道:“我这边没有问题了,细节问题会有专门人士与你洽谈。”

一而再,再而三,都快赶上“三顾茅庐”了。好在等待了三年,经历了三次面试,终于等来了心中的图腾!现在,我已经在华为站稳了脚跟,希望我的求职经历能够给当下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以帮助。

3.大四学姐求职经验 篇三

声明:LZ属于勤劳型的,这种海投海找也是笨办法,因为LZ并非大牛,对自己也没那么强的信心,所以本着广撒网的原则,找工作。其实,LZ并不提倡该方法,看帖的各位,按自身情况理解吧!

适合人群:海投人士

本人状况:女生,社团工作、奖励、实习经历还可以,科研几乎没有,IT技能相当一般。

职位目标:IT的话基本投测试类的,也投项目助理、技术支持、信息网络管理等职位。应该说,除了研发,其它看着还搭边的都投。

求职规划:先试着拿技术型公司的offer,再努力下国企类。

最终结果:某银行IT

个人总结:

1.找工作的时候,有没有能力是一方面;但是,肯不肯努力也是一方面。

2.实习经验很重要,比方有互联网实习经历的,拿互联网的offer就很有优势。特别对于通信专业但是想往互联网发展的童鞋,有个互联网方面的实习很重要。

3.我周围的同学大多数最终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offer。所以,找工作过程中心态尽量放平,适度的紧张,北邮的学生一般还是能拿到预期的offer的。惊喜也许在三月,不要放弃希望。4.如果人在北京,但是想往别的城市找工作的同学,那么要做好花钱花精力的准备,有选择的回去面试。如果在当地有家人或朋友收留就更好了。

5.找技术类工作的童鞋的最好多做准备,不然面试、笔试都会心里没底。

6.周围同学互相分享,既能互相进步,也能彼此鼓励。

7.状态也是靠练的,多几次笔试面试,就进入状态了。

8.不知多问,师兄师姐、工作了的朋友。

9.大环境也有影响。比方今年互联网招的很多,但是外企少。去年的话,外企招的就很多。

10.找工作前认真准备很重要。

一.前期准备:

1.看书,做笔记。《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除了常识部分,其他的都做完看完了。历年国家国务院考试的卷子也都做完了。《C++ Primer》非常厚,看了开头几章,发现实在太多了,所以后来就不看了。《易学C++》给初学者学习的,里面都是基本的一些东西,牛人自然不屑看的,但 是对我这种菜鸟来说,在笔试中还是很有用的。《程序员宝典》基本看完,非常有用,笔试中很多题目都出现在此。《CCNA学习指南》看了开头前五章,主要是 掌握一下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子网、掩码啊什么的划分,这个在考试中基本都能遇到几题。《移动通信类职位应聘指南》看完,这本书基本涵盖了通信类 的基本知识。还有一本软件测试的书,名字忘记了,只看了大概的框架。

PS:上述书本虽说是“看”,但其实都做了笔记,认真记忆了的,不是看了就完了。

2.简历相关内容的准备。简历上的内容反复准备,尽量没有漏洞。我准备了一些零散的和实习相关的技能,比方linux的相关指令准备了一点。SQL查询的常用语句也准备了一点。以及实习项目的背景知识也准备了一些。

3.简历。我参考的是“大脑门”的简历,简历内容比较全。当然也要针对不同单位各有一点不同,比方国企、私企、外企,技术、非技术。

二、找工作过程——投简历

1、准备了求职信息记录表,将投递单位、职位、网址、密码记录下来;准备了word,将网申的时候常用的项目记录下来,比方200字自评、实习经历、社团经历、获奖经历、联系人等等,之后网申只要在这个word文档里复制就行了。

2、从9月初开始投简历,一天或者两三天看一次“北邮人论坛”的招聘信息版,逐项看过去,有合适的就投,边投边记录。投简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特别是对 我这样的海投人士,有时候一投就是一天,都快扛不住了,不过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北邮人论坛的招聘信息真的很强大,所以,我一般都是在这儿看信息的。因为本 人不打算留京,所以偶尔跑去自己想去的城市的高校BBS上再看看。但是,貌似收获也不大,其他学校有的,北邮人论坛上基本都有。当然,这只是我的见解,多 看看总是好的。

不要积累太多,如果十天投一次简历那真的要崩溃了,一两天一次的话,感觉还可以忍忍。反正不知不觉就投了200多封简历了,有点感慨,如果可以,我自然也是羡慕那些只头十几二十封的童鞋!

3、大多数还不错的公司,都是在网上申请的。一般是智联或者是中华英才网,所以精心在上面写一份简历,可以重复利用多次。

4、尽量把每个选项都写满吧!

5、没其他建议,要耐心,肯吃苦啊!

三.找工作过程—– 笔试&面试

投的太多了,结果就是笔试和面试也很多。这个时候,就要看你的取舍和时间安排了。我最多的时候一天参加了三场面试一场笔试,这个没啥好骄傲的,因为最后那四个都挂了。下面就按公司来写写吧!有点流水账式!

<1>技术型中国企业

面了挺多的。先说说互联网,淘宝、360、网易都有参加面试,可惜都挂了。我面的都是测试岗,因为我之前没有互联网相关的经验,结果在回答假设型问题的时候,往往以通信行业代入,有些想当然了。然后,面试官就说,你更适合通信行业,然后,就没然后了。

下面是奇虎360的面试经验:

奇虎360:笔试忘记了,面试有三轮,前两轮是技术面,最后是HR面。第一面问了很多测试用例的设计,还问怎么查看是否有病毒之类的。第二面也问了 一些 测试设计的。印象比较深的是,面试官问我unix查看IP配置的指令,然后我回了一个DOS查看IP配置的指令,然后就被挂了。教训:基本的指令一定要记 准备啊,半桶水最要不得了。

<2>外企

惨痛教训:英语很重要呀!

1.爱立信:投的是技术服务职位,群面。首先是英文topic的回答。就是你抽到一个题目,比方论述你喜欢的城市,然后你再发挥,用英文讲。讲完之后,HR可 能会针对你刚才讲的,问几个问题,你再回答。个人觉得,也不是看你讲的多天花乱坠,主要还是看你的发音啊,然后听力啊。呵呵,好像英文讲的不好,HR就没 兴趣问你问题了,直接就下一个了。接下来是,小组演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甲方,一部分是乙方,互相沟通。具体就不说了,网上都有。我的感觉,也是当 Lead的比较不错,或者当意见领袖也成,就是你提出的建议特别好,特别能获得大家的认可。

2.思科:面试的是思科绿色通道,有几点总结。有CCNA证书是一点优势。面试官也许会冷不丁地问你英文问题,此时,不要慌,慢慢回答。简历上的东西一定要熟悉,一般对着简历问的。3.微策略。笔试全部IQ题,但是有些题目是常见的。印象比较深的是,男女比例问题(就是生到儿子才不生,那若干年后的男女比例)、指针重合问题等等。面试的 时候,全部英文,开头两面也是全英文,考官问IQ题目,你做好后解释。后几面没参加,不清楚了。在此有个惨痛教训:当时面试官出的题目,我做对了,但是有点投机取巧。于是面试官让我再想想,我纠结于自己的思路,无视于他的提示,变成和他讨论。结果,悲剧了。后来面试官告诉我正确的解题方式,我才发现自己的思路是错的。所以,面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沟通呀。

<3>国有单位

1、通信类运营商:笔试基本都是行测类型的,还有业务信息,比方联通的号码区间、移动的客服电话、移动企业文化等等。我一般是看看百度百科,再去官 网上看 看业务介绍。三家运营商都有专场,看对眼的,当时就可以面试了。特别是上海电信,是直接发名片,当晚就考试,接着就面试。

运营商很少问及特别技术的问题,一般有群面,还有一些假设性的问题。

2、银行类企业:笔试一般都是上机考试。一般包括英语、银行类基础知识、行测。英语类似托业,有的有100题,这个可以买本托业练练,考试的时候要 注意速 度。找国企,行测要练习是肯定的。银行类知识,我没有特别准备,都是考试前一天随便翻一下,考的时候就看直觉了。也会去百度百科或者官网上随便看看。

建行的软开面试很严格(当然,所报分行不一样会有所不同),面试过程必须关闭手机,两面连续。一面是HR面,问的是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比方与同事不 和该怎 么处理,LZ感觉当时因为前晚没睡好,头脑发晕,导致答题的时候没考虑好就脱口而出,表现不甚理想。由此,睡眠很重要呀。二面是技术性的,个人感觉不是很 技术,简历上的经历也肯定问,中间还突然让做一下英文自我介绍,LZ英语口语不怎么滴,当时就凌乱了。

工行数据,有两面,个人觉得两面的内容差不多,都是一些常规问题,没有问到特别技术的,就自我介绍、学校了、专业、项目了,还有加班问题了,随机问问。PS:如果是通信专业的,一般都会问干嘛不去通信行业,这个大家自己考虑好怎么回答啊。

中国银行:特别惨痛的 经历。投的是某分行,其实投的时候看它写专业不限就投了,然后也就屁颠屁颠地跑去面试了。总之,从专业被鄙视,到英文问答被鄙视,一 塌糊涂。后来回来想想,冷静回答未必会那么糟,只是当时被HR少见的“步步紧逼”给打乱步骤了。所以,心理一定要强大呀,不要因为某一点的心虚乱了方寸。

中国人民银行:我选择了地方分行的笔试,题目很多,有排序方法比较、内核问题、线程问题,我感觉是偏向于日常的电脑管理。

还有一些单位的笔试或者面试的经历,就不一一写了,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4.大四毕业生英文求职信 篇四

dear leaders:

hello!

i am honore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presented to you my personal data. a time when they participate in social,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 themselves in the future, would like to make about the leadership of self-recommendation.

accompanied by youthful passion and the desire for knowledge, i have completed a four-year journey of learning, the university of better life, i developed a rigorous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 but i created a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the sense of innovation to forge ahead ,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to expand the broad range of social practice, a solid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and a broader vision, so i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ciety; in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work to develop a rigorous, pragmatic working style and excellent quality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 i believes that he can be in the position shou-yeh, jobs and more business! i believe that my skills and knowledge is required for your organization, i sincerely desire that i can for the future of the youth and give their blood.

the 21st century calls for a comprehensive human resources, in addition to my efforts to learn, but als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chool activities of the social practice, develop their capacities in all aspects. i have strong organizational skills, plann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activities in the capacity of a number of occasions at th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have strong language skills, as a ban on several occasions, the department representative in large speaking activities; have a stronger team spirit, the students have good interpersonal skills, high prestige, good synergy “combat.”

believe that the four-year trials have been hammering me to be a correct moral character, strong-minded and smart thinking,处乱不惊, and there are lofty ideals and lofty aspirations, with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excellent team spiri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 believe i have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can be difficult to do any work, the environment should not impede the completion of difficult and i would like to complete the work. if i had the honor to become a member of your company, i will all my effort into youth and enthusiasm to my work, the results should be made for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company on its own.

sincerely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sincerely,

salute!

附:大学生求职信的书写诀窍

1.表现自我的个性及特质 建议运用积极正面的陈述方式。

2.文章不可冗长 控制在总共四段、每段五行以内。

3.前瞻性的气魄 具有勇于突破与开创气质的人是外商公司的最爱。因此并不需要对之前辞职的原委做太多的解释。

4.少用第一人称 为了避免流于自大与主观的缺点,尽量少用第一人称。

POINT1---说明你从何处得知这个工作机会

这是最基本的部份。一般来说会将媒体广告的名称改用别的字体书写或用底线加以标记。在这个段落中也可加上你的「career goal」。

POINT2---强调自己就是最佳的人选

这是最精华的段落。要依据求才广告的内容,将自己的能力及特色恰如其份的包装起来。不过在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要避免将自己吹嘘的过分离谱。

POINT3---在结尾部份注意应有的礼貌

最后的部份建议要以「感谢对方在百忙之中阅读这份履历」,并且「诚挚的期望能得到面试的机会」、「希望有荣幸能为公司效力」这样的句子作为结尾,让主管留下好的印象。

5.广告学专业大四毕业生的求职故事 篇五

晓嘉刚刚与天河区一家知名广告公司成功签约,“我能被这家广告公司留下的原因,除了踏实诚恳的学习态度外,独具风格的简历起了很大的作用。”

去年9月,晓嘉看到一家广告公司的招聘信息,决定去应聘。“那个岗位要求应聘者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我认真地分析了岗位的要求后,按照要求制作了一份独特的简历。”晓嘉在简历中把自己包装成新的“产品”,然后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向公司进行推介。

晓嘉笑着坦言道,经验源自同寝室的一位姐妹制作的简历,这位女生想应聘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晓嘉发现她把简历制作成计划引进的人才档案,以人才档案的形式出现:“内容=是人才引进原因、人才主要成就”等要素。几个星期之后,广告公司的人事经理告诉晓嘉,她的简历吸引了招聘方,公司觉得这位新人很有创新意识,决定与她签约。

晓嘉在找工作中,也碰过很多壁。开始时,她一再把姿态放低,以低工资吸引招聘单位。后来,她发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当招聘者让我谈谈自己对薪金的要求时,我想了想说,月薪有一千元就行。那个招聘的主管告诉我,工资低并不能吸引我们,我们需要的是实干型人才,只要有能力,我们不怕多付工资。”晓嘉说,从此以后她吸取这次的教训,把自己对于薪酬的要求明确地告诉招聘方,同时要充满自信地说道,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

提前了解不打无准备之仗

主人公:阿伟,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大四毕业生

阿伟在上个月接到一家韩国公司的面试通知。为了做好应聘这家外企的准备,他还把在这家韩国公司工作的同学请来取经,问了一些应该注意的东西,包括招聘职位的相关情况。

阿伟应聘的职位是技术支持工程师,面试时间是在下午。跟他一起面试的有近30人,先是笔试,笔试结束后是5个人一组做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几个部门经理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在每个人谈了简短的感想之后,第一轮面试就这样结束了。

紧接着阿伟接到了第二轮面试的电话通知,在做游戏的时候,一个部门经理相中了他。“二面”时,该经理问了一些常规问题,他都中规中矩地做了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他早有准备已经烂熟于心。结果,阿伟还在回家的路上,就接到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电话,告诉他“三面”的时间定在3天后的下午。“三面”就是最终面试,最后要去跟韩国公司中国技术中心的总经理聊天。

6.求职经历浅谈 篇六

——求职过程中的问题、原因及应付

姓名:xx

(专业:给排水工程技术班级:水08-3班学号:0862108xxx)

摘要:面对求职,我们都经历过了几番的折磨,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到不断打击,再到树立信心,从而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开始实现自己进入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期间,我们经历的不仅仅是一次次的打击,还有就是我们自己心理上的转变,从而更加成熟。能更好的应对求职过程遇见的问题。

关键词:求职经历失败树立信心 受挫能力 求职成功

2012年,即将走出校门,迈向社会的我,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努力准备这自己的个人简历,从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好好奋斗,在工作中好好表现,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怀着这满满的信心,准备着接下来的等待工作。但是在求职过程中,我们遇见了种种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到应对的方法。

一、求职过程中的问题

(一)自己觉得不适合第一个来要我们给排水专业的是内蒙古斯威特燃气公司,当看了公司简介以及公司招聘要求后,我觉得自己不适合,所以放弃了机会。

(二)不招聘女生

接着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单位,都偏向于钢厂,建设单位,我以饱满的热情,去听了单位的宣讲,之后很积极的投递了简历,当简历递交后,得到的答案是:我们公司没有打算招聘女生,谢谢!诸如此类,(三)对于公司部满意

对于来招聘的公司,不是觉得工资待遇低,就是岗位不满意。

接连的受了些许的打击。回去之后,我细细反省,又看了很多杂志,关于求职方面的,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本杂志《都市丽人》里有一个专栏,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里面有一些人对于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态度和想法,让我很受启发,第一份工作也许并不太如意,却能提供发现自我、体验人生、积累经验的机会。第一份工作,是一种经历,第一份工作,是一种成长,第一份工作,是一种历练。

二、分析求职失败的原因

我开始认识到,面对现在这么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女生这么不占有优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给自己定位,要从哪个方面发展,从哪方面学习,然后,我们就着这个方向,去先寻找一个可以给我提供学习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就业,再择业。

在同学求职当中,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常常听到哭诉,诸如:“每天一睁眼,寝室里就有人在讨论应聘的事情。要么是招聘会的消息,要么是某某面试又没成功。”“总能收到各种各样的短信,有的是介绍工作信息的,有的是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鼓励。说实话,我甚至都很少为这些热乎乎的短信感动,有时候是一种厌烦。我觉得自己掉进了一个热锅里,这个热锅一天24小时都在沸腾,但我还愣是跳不出来。只能这么心慌着……”等等,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就更加要冷静了。

有专家分析,面对求职时容易出现的态度分了类,然后就每种类型找到合适的应对态度。

(一)不后悔型

告诉自己,应聘这样的职位只为了以后不后悔。因为它的门槛很高,自己很难进入,但是一定要去试试,并且以最轻松的心情去。去之前可以想:这里招收的都是顶尖人才,即使没被录用也不丢脸。如果

求职失利了就告诉自己:我起码感受了一下“高级工作”的气氛,不会日后再想“我为什么没有去那个地方试试,万一有机会怎么办”?

当然了,也可以再补充一句:再过几年,谁说我不会跳槽到这里?如果真的喜欢这份工作,那就把失落转化成目标:三年后,我一定要跳槽到这里。如此一来,你的下一个目标只是跳板而已,你的应聘压力就会更小一些。

(二)对得起父母型

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的焦虑来自于“对不起父母”。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摆脱愧疚感的最好办法就是行动,说白了也就是多投简历、多去应聘会,这样你就可以告诉自己:我已经如此奔波,可以底气十足地告诉父母,我已经尽力了,我对得起你们的付出。如此一来,你就不会为一个机会的得失感到焦虑,再去应聘时就能平静些了。

(三)机会型

如果你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至少一半的成功机会。那么,在面试之前要这样调整心态:我不是去应聘一份工作,我是去会见一大批的竞争者,我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至于这次机会,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果我真的失败了,我也是败在高手手下,不需要因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更何况,我已经与高手过招,自己的能力也大增,下一次就会成功。

(四)委屈型

觉得干这个工作也行,但总觉得有点委屈,好像相亲,明明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但鉴于时间紧迫只能将就这个了。对于这样的工作,你肯定没有兴趣去应试,即使成功了也没有太大的快乐。

这个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这份工作虽然不理想,但起码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也能让父母放心,在就业紧张的大环境下应该珍惜。另外,在社会上你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即使这个平台不是很高,但起码是个起点,你站着它就可以起跳,以稳定的心态去找更喜欢的工作,这不正是你所希望的吗?最重要的是,找工作就像考英语四六级,越往后越难成功。并不是机会真的少了,难度真的增加了,而是你的心态越来越紧张、越来越不平稳了。所以,机会要先抓住了再说。

(五)无所谓型

只要自己点头就可以去上班,比如去一个不太理想的城市,或者做一份收入非常低的工作。这个时候可以告诉自己:那个折磨人的求职地狱终于要结束了!我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我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其他的以后再说。

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现在的工作是个过渡,我要先踏下心来,认真做好它,然后再想下一步怎么走。我已经受够了竞争的压力,那些千万分之一几率的香饽饽,谁爱抢谁抢去吧!我只要先走好眼前的这一步,下一步过段时间,等我冷静下来了再说。

这样缓解自己的压力,努力去尝试找工作,如果还是经历失败,那么我们更不应该气馁。接下来,我们就要培养自己的受挫能力。

三、对于求职失败的解决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要教育大学生正确看待挫折,把求职过程中的挫折看作是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首先,挫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之后,大学生总会反省自己,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探究失败的原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经历挫折的过程就是学会反省、思考、总结、探索、创造的过程。其次,挫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求职过程中挫折的洗礼,会启发大学生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掌握经纬世事之术,不断深化与提高对自我的认识,特别是对自我错误与缺点的认识,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向成熟。再次,挫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耐受力。在求职过程中经历挫折,能使大学生去掉傲气,汲取他人的长处,变得谦逊一些、谨慎一些,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点虚心诚恳。

(二)调整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要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不断调整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从而在求职过程中避免职业选择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尤其是在遭受求职挫折之后,更应摆正自我位臵,要对自我做出进一步分析:自己就读学校的声望如何?自己的精神气质属于何种类型,适合干什么工作?自己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自己的能力怎样?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与自己能从事的职业之间有无矛盾,怎样协调解决?等等。要对自身具备的“硬件”与“软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我想干什么”的一厢情愿转变为“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定位。

(三)学会总结经验教训在求职过程中受挫的种类多种多样,原因可能比较简单,也可能比较复杂,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否及时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如果在求职的初级阶段就被拒之门外,应该考虑是否了解和掌握了求职的最基本情况,如企业的用人特点等;是否全面收集、认真分析了招聘信息;自己的简历和求职信是否简明而有特色,有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精心组织文字、全力介绍自己的优势与个性。如果在求职的考察阶段遭到拒绝,应该考虑是否做好了面试前的准备;有没有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企业文化、企业负责人等情况;有没有对可能要问到的问题做好应答准备;对常见的问题有没有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自如地应答的程度;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沟通;自我介绍是否全面、准确、简要,回答问题是否语言精炼、重点突出,仪容、仪表、穿着是否得体大方等等。

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人遭遇挫折与冲突的情境时,在内心具有的自觉不自觉的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正视挫折,承认挫折,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以积极的行为方式战胜挫折。

1.坚持。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坚定必胜的信念。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职与就业成功的三个要素是“能力、体力、耐力”。大学生在多次求职、多次失败面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吃一堑,长一智”的精神,坚信“天无绝人之路”,“瓦片也有翻身的日子”。成功就业的目标一时难以达到,就应该要求自己做出加倍努力,最终实现目标。

2.表同。当大学生求职遭遇挫折后,要将自己想象为某一成功者,效仿其优良品质与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的思想、信仰、目标和言行更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要求,增强自信心,减少挫折感。

3.补偿。在原定的求职目标无法实现时,应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其他方面的成功来补偿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升华。要用一种比较崇高的具有创造性与建设性的目标代替暂时无法实现的就业目的,借以弥补因受挫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减轻痛苦。升华能使大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将不为社会认可的动机与不良的情绪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并被他人认可的行为。升华是一种富有建设性的积极的行为反应。

总之,大学生求职受挫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教育机构、社会环境的支持和影响,也需要学生内在思想认识的转变。

四、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谨防陷阱。

陷阱

1、不通过正规的渠道招聘。

人员招聘是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单位对该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会派专人通过正规的局道招聘。不要毫不防备的就把自己的简历等材料交给单位。

陷阱

2、要求应聘者交纳“保证金”等费用

刚参加工作,薪酬不高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出现一个不熟悉的单位提供高薪酬时,毕业生就应该引起注意,因为不少不法人员企图利用高新待遇的幌子,骗取毕业生所谓的押金,培训费,服装费等。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千万不要相信在工作的初期就很容易的获得高收入,对有些单位提出的所谓押金,培训费,服装费要敢于说不。

陷阱

3、要求应聘者介绍他人加盟

有些大学生因被骗而涉足非法传销,到头来后悔不已。因此,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如遇到非类似单位对你非常主动,把加盟后的前景说的异常振奋人心,并要你介绍朋友和同学一起加入时,就要想想这句老话:天上时不会掉馅饼的。

陷阱

4、不签订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传递毕业生人事关系的依据,如不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籍等人事关系就无法转入工作单位及所在的城市。而这些关系的办理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如办理社会保险,购买经济使用房,评审职称等。因此,单位不予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对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职业发展是不利的。毕业生应主动要求用人单位解决这些问题,并通过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协助办理人事档案,户口等关系的接收。

陷阱

5、不将承诺写入合同

用人单位对招聘中的内容并非必须承担履行义务。作为毕业生,如想要招聘的那位兑现招聘广告中的承诺,最好将这些承诺写入双方的劳动合同条款中,由劳动法的约束力来督促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履行承诺。

陷阱

6、窃取应聘者的私人资料或作品

企业以选人为名,在笔试、业务考察等环节中让求职者撰写策划案、翻译文章,而这些都应是公司员工的本职工作。除了把求职学生当免费劳力外,学生在简历中把自己的毕业设计和研究理念写得一清二楚,也让不少企业坐享其成。

陷阱

7、招聘单位“无限期试用”

依据有关规定,试用期人员底薪通常是正式员工的1/4,劳保用品、物质奖励、各种保险和其他福利等又不与正式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因此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人力资本,大量招募短期员工,且不签订劳动合同,待三个月试用期满,就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予以解雇。这样一来,求职者总是辛辛苦苦给单位低薪干了几个月,然后被扫地出门。就这样,一群又一群学生被单位榨取劳动果实。实习期过长,以有问题为名予以辞退,这是大学生以往找工作的普遍遭遇。

综上所述,我们应届生在求职时,一定要自信,切忌病急乱投医,不可因为着急,不顾及切身利益,致使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让我们努力吧,用最饱满的热情,去面对求职的过程,早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参考文献:

7.四大求职经历 篇七

四大求职经历

四大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不过以往在同济招的很少,但是今年同济进我们公司的大概十几个人,算是一个可喜的势头,和我同系的一个同学还进了pwc,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有机会就好好把握,我们并不比其他学校差。

有了信心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完善自己才是关键,如果你前三年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那么就好好练练英语口语吧,至少你的面试英语一定要过关,一些常规的问题,例如,自我介绍,优缺点,参加过的活动等等都要对答如流。因为一方面这些问题有很大几率被问到,另一方面如果你自我介绍出众的话,后面就有可能只要用中文就可以搞定了。再说如果英文实在太差,即便进来了,一会很痛苦的。起码偶第一天培训就被英文好好的蹂躏了一把:(

其次你要有一份完善的简历,个人感觉,简历不需要多漂亮,要简洁,突出重点(至少我的简历就一页纸),但是一定要有信息量,让hr觉得你很有能力,而且也是方便他们面试提问。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细节,这个我是有深刻教训的:曾经面试一个做客服的职位,结果就业推荐表上首选就业职位上的“市场销售“忘记改了,结果当时就被问倒了。

一般四大都是先开宣讲,收简历,记得kpmg是在线填,其他好像都是收paper file的,投简历的时候最好附上一份cover letter,就是求职信,这些网上都是有很多模版的,不过千万别忘了把称呼改成相应的公司,否则怎么死得都不知道。

一般第一批招人,各大公司都是简历堆成山,虽然被选入参加笔试的几率很小,但是不管有没有机会,也是要好好准备一下的,因为各家公司的笔试题都大同小异,不要怕准备了没有用武之地,不过也不排除个别比较bt的,我曾经遇到的就有把gmat题拿出来用的,一些智力测验得题也有专门的网站提供,做几次也就差不多了,而且个人觉得书念到这个份上,这种智力测验绝对是小儿科,至少我参加的笔试都是全pass的。至于各家公司具体的题目,论坛上都有比较详细的归类整理,我就不罗嗦了。

过了笔试,四大面试轮数不等,但至少都是两轮,前提是你前面的面试都能通过的话。细节性的问题,比如说面试会被问到什么问题就麻烦大家到论坛上去找找吧,我这里只想说几点要注意的地方:

1,穿着,不一定必须职业套装,除非通知面试时有特别要求,只要别太随便就行了,不过一定要干净,精神,干练,随身该带的纸笔还是要的,显得你有备而来。此外,还想提醒一点,如果你选择穿职业套装,那么一些细节是务必要注意的,比如深色西装不要穿白色的袜子,长裤下的衬裤就不要露出来了(尤其是男生)……

2,如果你的英文不那么好,也一定要努力的去说,曾经面试过一家德国公司,一共两轮面试,第一面是中国人,第二面是德国人,都是全英文的,虽然那时候我的英文还滥的***,也没有多少英文面试经验,最糗的是一个问题被德国经理重复了三次我才勉强领会了她的意思,又不知道怎么表达,只是让她给我一分钟考虑,不过她对我的答案肯定不满意。从波特曼出来我觉得自己没戏了,也为此难过了几天,谁知后来居然受到了offer,我想我的坚持和耐心应该可以加分不少吧。

3,不要太紧张,面试官也是人。只要你真的有能力,自信的表现自己,面试官一定会感受到你那份真诚和渴望,因为他们也曾经和你有过相似的经历。还有一点就是通常情况下,你很难了解面试官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想要迎合他们是很难的,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所以你只能尽力表现自己,to be yourself!

4, 一些实习或者社会活动的经历还是蛮有用的,就算你没有,你也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公司的动态,就是从朋友那听来的也可以瞎扯半天,主要是表现你有这方面的sense;此外平时也要注意一些重大的新闻,我在面试的时候就曾被问到最近国内外有什么重大的新闻,幸好我那一阵天天坐公交车看移动电视,否则就进不了现在的公司了。

5,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来我现在的公司面试的时候碰到了同样来面试的一个校友,难免闲聊几句,几个回合下来我实在是疲于听他说普通话,我们公司高层都是香港人,他们连国语听起来都费劲,更别说弄懂方言了,而且我们的工作要经常面对客户,沟通是最基本的。后来的培训中果然没有见到这位gg。这点可能有点强人所难,不过有条件改善的还是先行动起来吧,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再回到四大本身吧,如果你的专业对口的话,进四大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一方面专业有所发挥,在实际中锻炼几年,跳槽出去也是有很好的发展的;但是对于我这种学理工出身的自己要仔细衡量考虑了,一方面进四大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专业,一切从头开始(光是会计我到现在也不是很明白),cpa也是越来越难考,而且听前辈说没有专业背景以后跳槽也比较难,但是事在人为吧,还在于自己的努力。就我而言,本来对自己的专业就没有兴趣,下定决心要转行,而且偶是年后才开始找的工作,能进四大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了。虽然也有别的不错的offer,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进四大,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则有机会到不同的地方工作;二则可以接触不同的公司、企业,了解他们的经营,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接触他们的高层,应该能学到很多东西;三则据前辈介绍,干我们这一行的,可以快速提高沟通技巧;当然银子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

当然,你也要对自己本身有一个定位,确定你是不是真的适合这样的工作,因为审计工作本身就是很枯燥的,而且经常加班,到peak season的时候人人压力都很大,工作弹性很大,忙的时候忙死,闲得时候闲死,随着新的准则的出台,还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还有一点,干这行经验很重要,需要不断积累,所以很难有跨越式的升迁……

8.求职简历工作经历 篇八

广州市__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_-08 ~ 20_-03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建筑与工程

担任职位: 资料员

工作描述: 一、有从开工到竣工验收资料移交全过程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工作经验,能独立编制竣工资料。

二、施工质量技术和安全资料收集、编辑分类、整理管理、制作填写与筛分建档、归档、立卷、竣工移交等。www.geren-jianli.com/

技术资料方面工作:

一、负责工程项目资料、图纸等档案的收集、管理。

二、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

三.负责计划、统计的管理工作。

四.负责工程项目的内业管理工作。

安全资料方面工作:

一、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政策发令及分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收集、整理、保管好工程安全项目资料,做好资料收集并整理造册入档。

二、积极协助项目部搞好新工人班组班前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工作,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复审工作,并做好真实有效地记录;

三、参与编制重点等工程项目的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生产技术防范措施;

四、配合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创优达标活动,安全生产大检查;

五、掌握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认真排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各个项目安全生产的检查记录;配合安全员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制止,并通报分管安全的工程部副经理签发整改通知书,并按“三定”要求落实整改措施;

六、配合安全员制止违章作业,野蛮施工及违章指挥行为,对于经过批评指正后仍不改正的违章行为有权暂停生产,做出处理决定并报告领导;

七、定期对安全、消防、机械设备、施工用具、安全用电等进行检查并做好安全资料记录,监督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做好“三宝、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增强安全意识;

八、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积极向领导建议表扬和奖励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

9.我的求职经历和感受 篇九

工作总算有点眉目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求职心路。

首先花点时间去一些招聘网站逛逛,浏览一下别人的经验,然后是我自己对找工作有个感性的认识。

一:定位。

我觉得这是重中之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劣势,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兴趣结合优势,这是比较理想的。以我自己为例,我不会编程,即使给我这样的工作机会,自问也不会很喜欢它,更谈不上优势,所以基本不投研发类岗位。我也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销售,所以不投。从兴趣上来说,我喜欢策划、写作这类的,所以投了一些行政类的,规划类的职位,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着。

总之,做好定位,明确目标,然后就会有收获。

二:准备。

1:简历。

简历就是你的门面,一个好的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对于简历的长度和细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我只写了一页,列举了自己的职业技能、个人素质、实习经历、语言水平和教育背景。虽然后来通过这份简历还是得到了各种各样职位的笔试面试通知,但在这里还是推荐大家最好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简历,提高命中率。还有,提前到各个招聘网站注册简历,经常刷新,有时候合适的职位就找上门来了。

2:能力。

我觉得有不少人有过其它企业的实习经历,其实这是求职中一个很重要的砝码。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个人能力的提高。像想做设计的同学,不管有没有扎实基础的,要提前补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等。想去外企的,好好练练英语;想做产品销售的,多关注一下当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想考公务员的,看看申论,练练书写……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就是针对目标做好查漏补缺。

3:资料收集

包括相关的笔经、面经、英语关键词、企业资料等等有用的咚咚。建个文件夹,有条理的放置自己的简历、各公司的相关资料,以及后续投递的各个公司的职位介绍、日程安排、相应简历等等,以备查找,这样能节约很多的时间。还有各个招聘网站和企业的主页都收藏起来。

三:迎战。

我在这里想说,在这个阶段,心态决定成败,就像我同学说的:求职要从容的打一场持久战。

10.HR的求职面试经历 篇十

面试变成考官个人HR管理理念演讲专场

某知名广告公司应聘下属子公司人事经理这是家挺有名的广告公司,网上招聘职位是公司人事经理,去了才知道原来是给他们新成立的下属公司招的,不少公司都是这样,招聘广告和实际情况都有出入。

起先接待我的是一个年纪很轻的小伙子,客气地问了几个常规问题,然后一位女士进入了面试现场,从她的眼神看应该是小伙子的领导,可能是这家公司的人事经理吧。她问了我一些很专业的问题,可每当我说了一、两句,她就急不可耐地打断我说,哎呀,你没明白我的话,接着就开始长篇累牍地发表起她的HR管理理念来,正当我尽量耐心听完她的演讲之后还想再介绍一些自己的工作经验之时,女士已经开始收拾自己的文件夹了,面试草草结束,年轻小伙子有些尴尬地和我道别。

说实在的,真正了解这个职位的需求后,我觉得自己并不十分合适,但当时我心里还是有些气不打一处来,不知道这位经理今天是心情不爽,还是她本来就有太强的表达欲,态度才会如此。

原因推测:庙小容不下“大和尚”

■Tips一个HR的换位思考

1、应聘者应当尽量多了解应聘公司和岗位的情况。

2、对岗位的需求了如指掌、掌握面试的技巧。

3、聘者应尽量多地介绍自己相对于应聘企业及岗位的工作经历、特长和行业经验等。

4、虽然求职者相对是弱势,但是选择是双向的,面试者也可以通过面试来考察这家公司值不值得效力。

■外企面试:游戏测试管理游戏

在这类活动中,小组成员各分配到一定的任务,必须合作才能较好地完成它。通过应试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来测评应试者的素质。例如“小溪任务”这种游戏就是给一组应试者滑轮、铁管、木板、绳索,要求他们把一根粗大的圆木和一块较大的岩石移到小溪的另一端。

情景考察分拣跳棋子:

给每个应聘者一堆跳棋子,要求其在1分钟内分拣,并按各色分别排列好,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按要求完成,即被淘汰。

目的:测试应聘者的灵活能力

看图说话

有的外企在转动的机器上装上彩色图画,画面上有动物、植物、建筑物、交通工具、家用电器,有山、有水等,在应聘者面前按一定的速度移过,要求应聘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目的:应聘者的反应能力

分蛋糕

有一家外企要求应聘者把一盒蛋糕切成8份,分给8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答案很简单:把切成的8份蛋糕先拿出7份给7人,剩下的1份连蛋糕盒一起分给第8个人。

11.求职札记两篇:我的求职经历 篇十一

大四了就是不一样,和以往的每一次毕业都不一样,除了论文的烦恼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找工作的烦恼。

前两天到山东青岛去了一趟,玩的很高兴。可是一说到自己是大四的,每个人的第一句就是:“找到工作了吗?”郁闷不已。

其实我也一直在网上投着简历,只是投的不是很多。昨天投了十几份,刚刚接到一个面试通知,是搞餐饮的,一听这个我就决定不去了。因为所有的亲戚和朋友都告诉我说不要去酒店。

我跟ML说了这个事,她反问一句,为什么不去?我想说大家都让我不要去,可是我却不敢说。

我不想去,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不敢去。我害怕去面试,害怕去找工作。至今为止,我还没有正式的去面试过。那种面对陌生人(而且还是个公司老板一类的人物)的场景,让我一想到就紧张。

我原本以为我不会这么害怕的,因为早就准备好了要出去找工作,可是事到临头,我却又像往常一样开始犹豫了。真是胆小。

唉。这两天常说的一个词,郁闷。

求职札记二:

小小眼看着就要毕业了,找工作就成了当务之急。因为自己经验不是很丰富,所以小小一早做好了从基层做起的准备。只要咱肯吃苦,还怕不能干出个名堂吗?说干就干,小小从网上找来单位的招聘信息。

上一篇:迷茫的我作文下一篇:党员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