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习题解答第7章

2024-06-19

教师用习题解答第7章(精选4篇)

1.教师用习题解答第7章 篇一

第四章 气体渗透、渗透汽化和膜基吸收(习题解答)

4-1采用气体渗透膜分离空气(氧21%,氮79%),渗透物中氧浓度达78%。试计算膜对氮气的截留率R和过程的分离因子α,并说明这种情况下哪一个参数更能表达该过程的分离状态。

解:截留率:

R=1分离因子:

o7822217913.34

cN2,pcN2,F122790.7215

2N2对于气体膜分离,以分离因子表示膜的选择性为宜。

4-3 用渗透汽化膜过程进行异丙醇脱水。在80℃下,所用亲水复合膜厚为8μm,该膜对异丙醇的渗透通量可忽略不计。测得不同含水量的异丙醇进料液透过膜的水通量数据如下: 料液中含水量/%(质量)水通量/{kg/(m2·h)}

0.03 0.12

0.45 0.82

1.46 2.12

已知水在无限稀释溶液中的活度系数为3.9,且在以上浓度范围内不变。试画出水通量随溶液浓度及活度的变化曲线;计算各组成下水的渗透系数{cm3·cm/(cm2·s·kPa)}。解:查表得异丙醇的Antoine方程常数,并计算其饱和蒸气压:

3640.200P异丙醇exp9.7702-0.092MPa

35353.54查饱和水性质表得80℃下水的饱和蒸气压及密度:P水0.04739MPa 971.8kg/m3 水的渗透系数可用下式计算:

JAQApAxAA02f2ApyA0p0JQA0ApAxA

A计算结果见下表:

名称 含水量/% 水通量/kg/(m2·h)水的摩尔分数 水的活度 水渗透系数 cm3·cm/(cm2·s·kPa)1 0.01 0.03 0.0326 0.1270 1.14E-12

0.02 0.12 0.0637 0.2484 2.33E-12

0.03 0.45 0.0935 0.3645 5.96E-12

0.04 0.82 0.1220 0.4756 8.32E-12

0.05 1.46 0.1493 0.5821 1.21E-11

0.06 2.12 0.1754 0.6842 1.50E-11

水通量随溶液浓度及活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左Y轴为摩尔分数,右Y轴为活度,X轴为渗透系数)0.180.160.70.60.140.120.100.080.060.20.040.020.004.00E-0128.00E-0121.20E-0111.60E-0110.10.00.50.40.3A

4-4 蒸汽渗透或气体分离过程中,原料和渗透物压强比一定,且原料液流与渗余液流的浓度近似相等时,渗透物浓度最高。今已知某一复合膜对空气中甲苯蒸汽浓度为0.5℅(体积)时的渗透选择性为200,分别计算压强比为10、100和1000时的渗透物组成。解:已知pFpPq为定值,PAPB200,且原料液流与渗余液流的浓度近似相等

∵对于二元混合气体,忽略边界层作用,其渗透量可用下式计算:

JAHADAlmxApFyApP

JBHBDBlmxBpFyBpP

当无吹扫气体时,两通量之比即为渗透气体的摩尔分率之比:

JAJByAyBHADAxApFyApPHBDBxBpFyBpPPAxApFyApPPBxBpFyBpPPAxAqyAPBxBqyB

(1):pFpPq10

带入方程:yA1yA2000.00510yAyA0.995101,解方程得:yAq105%(2):pFpPq100

带入方程:yA1yA2000.005100yA0.9951001yA,解方程得:yAq10029%

(3):pFpPq1000

带入方程:yA1yA2000.0051000yAyA0.99510001,解方程得:yAq100048%

4-5 用间歇渗透汽化过程脱除发酵液中的丁醇。当发酵液中丁醇浓度从6℅降至0.6℅时,其体积减少了13℅,试计算渗透物中丁醇的浓度。

解:设发酵液初始体积为V,当发酵液中丁醇浓度从6℅降至0.6℅时,n丁醇=6%V0.6%113%V

n丁醇V6%V0.6%113%V13%V∴渗透物中丁醇的浓度cP,丁醇=42.1%

4-6 某一气体富氧过程,其跨膜压强比ph/pl=5,且设进料浓度近似与截留物浓度相等xf≈xr,原料空气含氧21℅。分别计算选择性为p氧气/p氮气=2.0、2.2、3.0、5.0和10时的渗透物中氧的浓度。

解:已知phplq5为定值,且设进料浓度近似与截留物浓度相等xfxr

根据本章习题4-4所推导的公式:

JAJByAyBPAxApFyApPPBxBpFyBpPO2PAPBxAqxBqyAyB

对于PO2PN22.0,方程为PO2PN2yO21yO22.00.215y0.7951yO2,解方程得:yO31%

2同理可得2.23.05.010时的yO2值分别为33%38%46%57%

4-7 用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皮层(1μm)的复合膜分离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物。假定进料混合物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二氧化碳/氮气=1/4,原料侧压力为ph=0.25MPa,渗透物侧压力为pp=0.05MPa。原料流量为qf=10000m3(STP)/h。两种气体的渗透系数分别为P co2=81barrer、PN2=5.3barrer。假设原料和渗透物侧的气体完全混合。试计算渗透物组成、二氧化碳通量及回收率。解:CO/N2PCO2/PN281/5.3, 压强比ph/p15 渗透物组成可由下式计算:

5B0.51xr,i0.5150.21.175

114.3xp,CO22BBxr,i10.5521.1751.17515.30.214.30.50.60

根据质量衡算可求出二氧化碳回收率

qrqfqp10000qp

xf,COqfxp,COqpxr,COqr

2220.5100.6qp0.2(10000qp)

qp7500m/h

0.67.54343所以二氧化碳回收率为:

CO2进而二氧化碳的通量:

JCO20.51010 0.9PCO2[lphxr,CO2p1xp,CO2]338110[104101900.2380.6]

1.2310cmSTP/cm2s

4-8 用不对称聚亚苯基氧复合膜进行空气富氮。分离层膜厚为1μm,该膜对氧的渗透率PO2为50barrer,膜的分离因子为4.2,进料流中的操作压力为1MPa,渗透物流侧的压力为0.1MPa,假定空气中氮浓度为

330.79,渗余物中氮浓度增大到0.95,渗余物流量为qf=10m/h。现要求生产含氮95℅的富氮气10m/h,试计算单级过程所需膜面积和能量消耗。

解:第一段的截留物作为第二段的原料xr,1xf,2,qr,1qf,2。已知第二段qr,210m/h,原料侧氧的对

3数平均浓度为:

x2xf,2xr,2lnxf,2xr,20.100.050.072

0.10ln0.05(1):先计算第二段,氧浓度从10%降到5%。

ON224.PrPtPh110 0.1xr,i110.072B0.512.4225 0.513.20.10.11PrPr渗透物中氧的浓度

xp,CO22BBxr,i1Pr0.524.22.42252.42250.0723.20.10.50.2

由物料衡算可以求出原料和渗透物流量,进而求出所需膜面积。

qf,2qp,210

0.q1f,20.q2p0,210 0.05得:

qf,215m/h 和 qp,2=5m/h

PO232phx2plxp,20.137(100.0721.00.2)0.071m(STP)/mhbar

l333JO2qO2qp0.201m/h

第二段膜面积:

A2qO/JO221.00.0713214.08m

(2):计算第一段: qr,1qf,215m/h

x10.210.100.148

0.21ln0.1第一段中氧的对数平均浓度: xr,i110.148B0.512.8025 0.513.20.10.11PrPr渗透物中氧浓度

xp,CO22BBxr,i1Pr0.524.22.80252.80250.1483.20.10.q36p,130.50.36

10.2q1f,1则

qf,1qp,130.115得:

qf,125m/h 和 qp,1=10m/h

PO32JO22phx1plxp,10.137(100.1481.00.36)0.153m(STP)/mhbar

lqO2qp0.363.6m/h 3第一段膜面积:

A1qO2JO23.60.15324.52

2故总膜面积 :

A总A1A2386m

表明有可能得到两股产物流,即第一段的富氧物流和第二段的富氮物流,如下图所示:

4-9 四种具有不同分离因子的膜,分别用于渗透蒸发脱除恒沸酒精中的水制备无水乙醇,假定分离因子及总透过量Q与组成无关,四种膜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0、50、100、1000。若进料混合物中的乙醇质量分数为95℅,试计算制成乙醇质量分数为99.5℅的产品1kg/h所需要的膜面积、进料量、透过量、透过物组成及乙醇的回收率。

解:(1):分离因子110,wf95%,设透过物乙醇含量为wp,总透过量为Qp,进料量为Qf

(100wp)/wp(100wf)/wf(100wp)/wp(10095)/95 ∵10wp65.5%

∴对物料中乙醇做物料守恒:

Qp195%Qpwp199.5%Qp66.5%199.5%

解上述方程得:Qp0.152kg/hQfQp11.152kg/h ∴乙醇的回收率:QRQf11.152100%86.8%

(2):分离因子150,wf95% ∵(100wp)/wp(100wf)/wf(100wp)/wp(10095)/9550wp27.5% ∴对物料中乙醇做物料守恒:

Qp195%Qpwp199.5%Qp27.5%199.5%

解上述方程得:Qp0.0666kg/hQfQp11.0666kg/h ∴乙醇的回收率:QRQf11.0666100%93.7%

(3):分离因子1100,wf95% ∵(100wp)/wp(100wf)/wf(100wp)/wp(10095)/95100wp16.0%

∴对物料中乙醇做物料守恒:

Qp195%Qpwp199.5%Qp16.0%199.5%

解上述方程得:Qp0.0570kg/hQfQp11.0570kg/h ∴乙醇的回收率:QRQf11.0570100%94.6%

(4):分离因子11000,wf95%

(100wp)/wp(100wf)/wf(100wp)/wp(10095)/95∵1000wp1.86%

∴对物料中乙醇做物料守恒:

Qp195%Qpwp199.5%Qp1.86%199.5%

解上述方程得:Qp0.0483kg/hQfQp11.0483kg/h ∴乙醇的回收率: QRQf11.0483100%95.4%

2.第7章习题(精选) 篇二

思考题与练习题

1.何谓地形图比例尺?何谓比例尺精度?

2.何谓地形图图式? 何谓为比例符号、非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3.何谓等高线?等高线有哪些特性?何谓山脊线和山谷线? 4.何谓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和地面坡度?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5.何谓地形图分幅?有哪几种分幅方法?

6.上海某地的纬度311640、经度1203132,试求该地在1:50万, 1:10万,1:1万三种比例尺的国际分幅的图幅编号。

7.已知某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国际分幅编号为J50H092084,试计算其西南图廓的经度和纬度。

8.已知上海某地物点的坐标为(5332.148,-3164.969),试求该地物在1:1000比例尺地形图上按基本图幅编号法的编号。

9.已知上海某幅图编号为K037_081,试确定该图的比例尺,该图所在的象限,并求该图的图幅范围(以纵、横坐标表示)。10.何谓图根控制测量?有哪些主要内容? 11.何谓地物特征点及地形特征点? 12.如何进行经纬仪测记法测图?

13.在图7-56中,小黑点为已测定其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地形点,高程数值注记于其旁。图中,黑三角表示山顶,虚线圆圈表示鞍部,虚线表示山谷线,点划线表示山脊线。根据这些地形点高程及地性线,用内插法绘制等高距为5m的等高线。本题附图的CAD图形,参看本文件夹中的(*.dwg)文件。

75.166.265.078.088.089.0118.297.0100.088.399.5129.076.068.476.844.286.488.049.0图7-56 按地形点高程内插绘制等高线

14.何谓数字测图?包含哪些主要内容?数字测图与传统测图方法相比,有何异同之点?

15.数字地形图的数据采集有哪些方式?

16.如何应用全站仪进行数字测图?如何进行与计算机的数据通讯? 17.地面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需要得到哪些数据和信息? 18.为何需要对地形点进行编码?试述一种地形点编码方法。19.如何建立地形图图式符号库?试述一种图式符号库建立方法。20.如何设置地形绘图所需要的线型文件?

3.教师用习题解答第7章 篇三

1、判断机体肥胖最常用、最简便的指标是(B)。A、想体重;B、BMI;C、皮褶厚度;D、体脂率

2、肠外营养支持不适用于(B)A、食管胃肠道先天畸形;B、偶发腹泻;C、大面积烧伤;D、急性重症胰腺炎;

3、下列选项中,能可靠判断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指标是(B)A、血清总蛋白;B、血清白蛋白;C、球蛋白;D、转铁蛋白;

4、肠内营养支持不适用于(D)A、昏迷的病人;B、吞咽困难的病人;C、严重烧伤的病人;D、长期腹泻的病人

5、软食适用于(C)A、腹部手术病人;B、痢疾病人;C、消化不良病人;D、喉部手术者;

6、橄榄油中富含(A)A、单不饱和脂肪酸;B、多不饱和脂肪酸;C、甘油三酯;D、磷脂; 7.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室温应保持在(C)A.10~14℃ B.15~18℃ C.18~25℃ D.25~27℃

8、以水肿为特征的营养不良类型是(A)

A.蛋白质营养不良 B.能量营养不良 C.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D.以上都不是

9、较大手术后病人处于创伤应激状态会引起(C)

A.食物的摄入量不足 B.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C.营养的需要量增加 D.营养素的丢失增加

10、营养不良导致的皮下脂肪减少最先出现于(A)

A.腹部 B.躯干 C.臀部 D.面部

11.下列哪项为软食适用的对象(C)。

A.高热病人 B.腹泻病人 C.幼儿

D.手术期病人

12.下列哪项为半流质的适用对象(A)。

A.低热病人

B.急性腹泻病人

C.吞咽极度困难病人

D.便秘的病人

13.准确测定体脂含量,应采用的“金标准”是(B)

A.体密度测量法 B.皮褶厚度法 C.腰臀比 D.腰围

14.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营养调查中必测项

目的三项指标是()。D A.坐高、身高、头围 B.体重、身高、头围 C.胸围、头围、体重D.体重、身高、皮褶厚度

15.大手术后的第一次进食患者应使用

()食品。C A.半流食 B.软食 C.流食 D.普食 16.关于幼儿园儿童蔬菜安排不科学的有哪些?()A

A.由于蔬菜和水果营养成分相近,可以用水果替代蔬菜B.每天应保证有200~250g蔬菜

C.应保证1/2全天供应蔬菜为绿色蔬菜 D.不能有太粗硬的纤维 17.下列哪种调味品可以减少烹调时维生素C的损失()C

A.酱油 B.食盐 C.醋 D.味精 18.正常人每日水需要与排出处于动态平衡,一般需水量为()D

A.500 B.1000 C.1200 D.2500

19、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指标是白蛋白低于(C)克。

A.20 B.25 C.30 D.35 20、通过外周静脉给予营养的营养支持途径是(C)A.肠内营养

B.口服营养

C.肠外营养

D.以上都不是

21、判断选择肠内营养还是肠外营养的一个

重要依据是()C

A.是否能自主进食

B.是否有顽固腹泻 C.胃肠功能是否存在D.以上都不是

22、吞咽功能良好且无上消化道梗阻的患者

可以给予哪种营养支持()A.A.口服营养

B.鼻-胃管饲

C.鼻-十二指肠

管饲

D.胃造瘘置管

23、只要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允许,下列哪种

营养支持方法是首选()B.A.外周静脉置管

B.肠内营养

C.中心静

脉置管

D.以上都不是、以下不是要素制剂特点的是()D

A.营养全面

B.不含乳糖

C.刺激性小 D.化学成分不明

25、加入或去除某种营养素以满足疾病状态

下特殊代谢需要的配方制剂的是()B

A.要素制剂

B.特殊需要制剂

C.组件制

4.毛特概论习题5--7章 篇四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即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总体上没有取得成功,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B.照搬苏联模式C.以革命的方法搞建设

D.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改革开放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

3.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A.生产力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B.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

C.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5.中国共产党保持其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

A.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B.注重社会公正

C.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D.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D.政治实力的竞争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

A.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B.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能力的轨道上来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D.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

A.实现共同富裕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实现社会和谐

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发展,这是因为“本质论”

A.是从本质的角度思考问题B.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的统一D.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3.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这两条根本原则是

A.共同富裕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D.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因为

A.党的执政规律作用的体现B.党实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C.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D.由党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制约的5.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方式却不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特点是

A.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 B.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6.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

A.社会主义本质论 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C.“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D.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中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远远赶不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因此不能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问答题

为什么说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五、论述题

试析发展才是硬道理。

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1D 2D 3A 4D 5C 6B 7C

二、1ABCD 2ABCD 3AC 4ABCD 5ABCD 6ABCD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指

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 B.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C.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D.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C.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D.在中共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B.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D.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落后

5.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指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B.全面建设富裕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A.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渡的时期

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迅速发展的时期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好时期

D.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多项选择题

1.从邓小平到胡锦涛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

A.文明 B.民主 C.和谐 D.富强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主要表现在A.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

C.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D.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

A.实现生产的社会化 B.实现生产的市场化

C.实现工业化 D.实现经济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社会主义的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政治建设 D.和谐社会建设

5.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且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因为

A.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期 B.面临国际国内的大好机遇与挑战并存

C.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 D.承上启下的时期

6.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应做到

A.发展要有新思路 B.改革要有新突破

C.开放要有新局面 D.工作要有新举措

7.下列有关我国已达到的总体小康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 B.低水平的小康

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不全面的小康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四、材料分析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在20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总体小康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更加全面的、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社会。

问:我党提出20世纪头20年把总体小康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其要点

一、1C 2D 3 A 4C 5 A 6D

二、1ABCD 2ABC 3ABCD 4 ABCD 5ABCD 6ABCD 7BCD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马克思主义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革命的阶级斗争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4.我国实施改革的目的是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B.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C.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D.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

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D.沿海、周边、内地

6.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发展B.创新C.不断改善人民生活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

A.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C.全面开放、兼顾内外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8.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

A.兴办经济特区B.开放浦东新区C扩大出口D.实施“走出去”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A.改革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

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3.邓小平明确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吸引力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B.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C在自力更生基础上推进对外开放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2.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通过改革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处理它们之间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其要点

一、1C 2A 3C 4D 5B 6C 7D 8D

上一篇: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案下一篇: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800字最新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