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坦考察报告(精选5篇)
1.加拿大坦考察报告 篇一
赴美国、加拿大考察报告一基本情况:
此次贵州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组织的考察活动属民间
安排,共有32人(含导游兼翻译和自费人员)参加,主要考察了美国的夏威夷、旧金山、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华盛顿、纽约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渥太华、多伦多等9个城市的建设情况。同时与洛杉矶的hca建筑计与室内设计事务所和simon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了民间座谈交流,并了解美国的设计及设计责任险方面的情况,观看了他们的办公设施和正在进行设计的项目图纸,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1、节能、省地是长期建设方针。美国和加拿大都属世界发达国家,国土面积也与中国相差不多,但美国总人口只有中国的1/4(不到3亿人),加拿大只有中国的1/40(仅3000万,比贵州省人口还少)。如果以国土面积为资源参数,可见我们人均拥有资源比他们少得太多,这对我们城市建设用地应该是一个启示,即既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又必须考虑节约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余地。所以,我国目前所提倡的节约型社会应是今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节能、省地将是城市建设、工程建设、村镇建设的长期建设方针,最好象计划生育政策一样,纳入基本国策。
2、制定政策时注重地区差异性。美国、加拿大与我国政体不同,他们均属联邦制,国家大法相当于基本原则,各州(省)在国家大法原则下制定自己的法律,所以在美国、加拿大法律不搞覆盖,各州(省)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州(省)法律是不一样的,也不能相互通用,建筑法也不例外。旧金山,属典型的海湾山城,其城市道路坡度很大(估计超过了我国城市道路规范规定),但他们仍然在陡坡上建有很多房屋,我省能否参照这一做法应值得思考。洛杉矶,位于地震带上,除市中心还有少量高层建筑外,城市由80多个卫星城组成,高速公路构成了城市的主要骨架,城市的房屋主要是底矮的小木屋,一般三层以上的房屋必须考虑其他结构形式和抗震措施。纽约是世界最早也是最繁华的大都市,纽约市中心区的曼哈顿岛上的房屋建设密度和高度均属世界第一,狭窄的街道与高密度的超高层建筑,构成了纽约市中心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华盛顿、蒙特利尔,渥太华属典型的疏散型城市,稀少的人口,配上大面积的市区,别墅、草坪、树木融为一体,应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另外,周围布满一望无尽沙漠的拉斯维加斯应该说是一座典型的政策性城市,如果赌博业在该市不合法的话,拉斯维加斯今天的繁荣肯定不存在。
美、加城市基本上是将政治、经济、文化分开,与我国的城市格局有较大不同。纽约的曼哈顿中心区也是从1810年开始规划建设的,由南北向大道与东西向街道构成,将曼哈顿岛切割成规划的长方块,一是为了方便卖地,二是方便建设。曼哈顿岛好似一艘航空母舰的甲板,地下管网纵横交错,当时预留的管沟可以进汽车,至今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另外,我们在美国、加拿大乘车近1500公里,对美、加高速公路预留路面的做法也颇有感悟。美、加高速公路中间留有很宽的隔离带,隔离带也不做任何处理。据一位美国jacobs公司公路方面的技术主管王大一先生介绍,中间的隔离带是留着路面加宽用的,也就是说,当现在公路满足不了车流量要求时,将中间隔离带扩建为路面,这样既不涉及二次征地,也便于公路加宽,同时又不太影响交通。这种做法需首次征地较多,但为后续发展带来更多方便。
4、设计时体现精心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美国、加拿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不多,纵观我们所到的9个城市,除拉斯维加斯的工程项目稍多以外,其他城市的工程项目较少,但他们十分注意设计细节。据洛杉矶hca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事务所的richard注册建筑设计师和gariel注册建筑师介绍,美国的设计单位多为单一的专业咨询公司,或建筑咨询、或结构咨询、或水电咨询等,小至只有几名员工,多至几百人,不过公司的大小并非是衡量好坏的标准,关键是老板的知名度和注册师的多少及员工的资历和学历。同时,各州对建筑设计要求较严,一般政府管理部门从规划用地阶段开始把关,首先是确定建筑用地性质,在美国用地性质是不能改变的,然后是对方案进行审定,方案审定重点在周围环境协调和功能两个方面。环境协调重点是考虑该建筑建成后对周围建筑带来的环境影响,如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盖理设计,该馆建筑外型好似莲花,四周花瓣用铝钛板制作,但其中有一花瓣在阳关照射下,其反射光对旁边的一幢建筑造成光污染,该花瓣不得不进行纠错处理以消除光污染。功能方面,注意以人为本。重点是要考虑残疾人通道和残疾人停车问题,如我们所到的宾馆,残疾人通道和残疾人停车位是不准其他人停的,即使是空着也不允许其他车辆停放。除了残疾人通道和残疾人停车位外,所有宾馆必须进行停车场专门设计,且还必须划线将车位固定。结构安全方面,非常注意抗震审查。据曾经在美国著名的综合性工程公司parsons公司工作的一位结构方面的刘先生介绍,洛杉矶属四号地震区(美国规范中的最强地震带),抗震审查是结构审查的重点之一,政府有能力审查的自己组织审查,政府没有审查能力的,出钱委托别人审查。richard先生还介绍,美国的设计图纸做得很精细,其原因在于他们的设计模式与我们有所不同。从出图功效上看,比我省的效能都低得太多,但其实不然,美国没有施工图设计一说,但他们的设计深度有时比我们的施工图还细得多,在hca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事务所里,他们让我们参观了他们正在给芝加哥一超市设计的图纸,其出图量不下百张,并将各专业的工种全都考虑了进去,真正做到了精心设计。
6、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据hca设计事务所有关人员介绍,美国充分发挥了行业组织在建筑市场准入及市场管理上的作用,许多包括教育评定、技术资格认定、设计质量纠纷裁定等技术的管理性工作都授权相关行业机构负责。行业组织充分发育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结语
此次考察时间不长,也缺乏对美、加深度了解,仅凭观感谈点启示,不一定正确,只愿能起到洋为中用之用。
2.加拿大坦考察报告 篇二
为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促进项目任务完成, 根据项目计划, 农业部科教司组团于2013年6月24日~7月3日, 赴美国、加拿大实地访问了有关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和建设工地, 考察了美、加两国节能砖及节能建筑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1 考察概况
1.1 世界银行
6月24日上午, 代表团一行拜访了世界银行南亚可持续发展局, 座谈了解了发展中国家 (孟加拉、印度、尼泊尔等) 制砖行业节能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学习南亚和拉丁美洲的经验。据世界银行南亚可持续发展局经济学家李洁女士介绍, 近几年, 世界银行南亚可持续发展局在孟加拉、印度、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组织实施了一些窑厂改造、推广农村制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等项目, 取得了初步成效。
代表团团长李波向世界银行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农业部正在执行的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项目的情况, 代表团还就农业部未来与世界银行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合作与交流进行了讨论。
1.2 联合国基金会
6月24日下午, 代表团访问了联合国基金会, 听取了美国国务院清洁炉灶推广部主任杰克·姆斯、美国环保局炉灶和室内空气清洁部专家约翰·密特彻尔、联合国基金会项目助理/中国经理吴季忡介绍美国和墨西哥、尼泊尔等不发达国家农村能源领域开展的相关活动和下一步打算。联合国基金会国际能源效益部主任马克·赫匹肯斯还详细介绍了墨西哥农村建筑节能项目实施情况。
代表团团长李波向联合国基金会和其他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农业部在农村能源与资源环境领域开展的工作, 以及“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项目的情况, 双方就未来进一步加强联系与沟通, 推进合作达成了一致意见。
1.3 美国制砖工业协会
6月26日, 代表团拜会了美国制砖工业协会。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格雷格·博彻尔特详细全面介绍了美国制砖工业发展历史、现状和美国制砖工业协会的组成、使命、目标、运作方式、组织机构以及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等。
根据美国制砖工业协会提供的2011年统计数据:
目前全美国有62个制砖公司, 157个砖厂, 351条焙烧窑;年生产能力约为91.2亿普通砖 (美国标准砖规格:长度190 mm、宽度90 mm、高度60 mm) ;其中;年生产能力达2000万普通砖的公司约19.0%;2000万块~7 990万块普通砖约有35.7%;8 000万块~29 990万块普通砖占28.60%;30 000万普通砖以上的约16.7%;2011年全美国实际生产35.2亿普通砖, 实际销售32亿普通砖, 平均每个企业年生产能力约5810万普通砖, 年实际生产2242万普通砖, 销售2038万普通砖, 2011年企业利用率约为38.5%。
美国制砖工业由美国人自己投资的公司占少数, 而由国外投资, 或由国外在美国开一分公司却占有一定比例。美国生产和销售是分开的, 销售商达400多家。
美国制砖工业原料通常采用配料, 页岩为主要原料约占55%, 平均开采距离约19 km, 其次黏土约占42%, 平均开采距离约32 km, 其他约2%;
美国制砖工业通常采用的生产工艺: (1) 焙烧系统:95.2%采用隧道窑, 4.8%采用间歇窑, 其他方式不足0.5%, 一般焙烧温度为1000℃~1100℃, 焙烧周期24 h~48 h; (2) 使用的燃料是主要是天然气, 约占总量的80%, 煤约占12%, 锯末约占5%, 甲烷 (沼气) 约占3%; (3) 成型工艺93.5%为挤出成型, 4.8%模压成型, 1.6%为干压成型, 有少量手工成型; (4) 美国生产烧结砖基本上是用于建筑外墙装饰的装饰砖, 装饰面工艺在配料时加入着色剂, 在挤出泥条时进行喷砂、滚花、倒角、剥皮等处理后, 在进行网纹表面压花、颜料涂层、泥浆涂层及喷彩砂工艺处理; (5) 码坯系统:自动码坯占65.1%, 手动码坯占30.6%, 机器人码坯占4.3%; (6) 卸砖出窑系统:手动机械的卸砖出窑占78.8%, 自动机械卸砖出窑占20.7%, 机器人卸砖出窑占0.6%; (7) 包装打包系统:手动包装打包占60.9%;自动机械包装打包占22.3%;手动自动机械机械包装打包占13.6%;其他包装打包12.5%。
生产能耗:干燥及焙烧25 Therms (1000 kcal) /t原料, 原料处理及成型62 k Wh/t原料产品以烧结装饰砖为主占产品的比例95.8%, 建筑砖仅占产品比例的0.9%, 用于铺设人行道、车行道、广场、仓库等路面及地面工程烧结路面砖约占产品比例的3.3%, 产品规格及销售比重2011统计:标准砖90 mm×60 mm×190 mm占销售总额的38.4%, “国王砖”70 mm×70 mm×250 mm占销售总额的26.3%, “皇后砖”70 mm×70 mm×200 mm占销售总额的12.1%, 工程砖90 mm×70 mm×200 mm占销售总额的9.3%, 效用砖90 mm×90 mm×290 mm占销售总额的5.2%;销售半径及比重卡车运输占95%平均半径300 km, 火车运输占5%平均半径960 km。
美国制砖工业环保方面十分重视, 在综合利废方面;生产原料中废弃黏土占32%, 着色剂占14%, 废砖末占8%, 瘠性材料占6%, 窑炉灰占3%, 废玻璃占3%, 污染土壤及污泥各占1%;在原料开采矿区复垦方面:原料开采矿区必须有复垦计划和要求, 政府与企业一般都签订复垦许可协议, 复垦一般采用种草等植被恢复;水污染控制处理, 制砖企业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美国制砖企业进行水污染控制处理循环重复利用的只占20.6%, 采用澄清池处理的占6.9%, 建水处理厂处理的占3.2%, 未进行水污染控制处理占67.2%;烟气的大气污染控制:小企业排放不到10 t/h, 目前没有排放控制要求, 大型企业超过10 t/h, 采用干石灰Adsorbers (DLA) 注入/织物过滤器 (DIFF) 等大气污染处理系统;
废弃物的处置:制砖企业废弃砖大约占成品的3.4%, 通常回收经过粉碎处理后做陶粒、陶沙或道路建设基础使用, 其中陶粒、陶沙应用占50%, 覆盖装饰地表的占44%, 道路建设基础使用占3.7%。
美国目前制砖行业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环境问题, 主要是美国政府对生产企业的原料采矿及原料采矿坑的水污染要求和安全要求比较严格;对生产企业的烟气的大气污染排放要求及安全生产要求;以及联邦政府对员工健康、矽肺、粉尘控制、重复性劳动强度处罚规定较重;
第二方面问题是, 美国的制砖工业原料开采距离较远生产成本较高, 加之能源消耗相对较高, 美国的制砖工业成本较大。
最后, 价格较低的其他材料比如人造石、混凝土砖、混凝土砌块的竞争, 目前制砖行业压力比较大。
考察团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周炫副秘书长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西安有限公司总经理) 介绍了中国砖瓦工业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双方对开展两国相关行业协会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表示了浓厚兴趣, 对今后开展交流沟通取得了初步共识。
1.4 美国节能建筑施工现场
在美国制砖工业协会格雷格·博彻尔特总裁的陪同下, 代表团访问了华盛顿特区郊外住宅/商业建筑建设工地, 实地考察了解了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以及节能砖在住宅/商业建筑中的应用状况。
1.5 宾夕法尼亚州Watsontown砖厂
6月27日~29日, 代表团赴宾夕法尼亚州Watsontown砖厂, 现场考察美国中小型家庭式砖厂生产情况, 了解美国和州政府支持中小制砖企业的政策及机制, 学习制砖企业的节能、环保技术。
宾夕法尼亚州Watsontown砖厂是一个百年家庭企业, 目前的企业是由第四代执掌。自第四代执掌之后对老企业进行了更新改造换代, 选择德国林格 (LINGL) 公司技术, 分别投入1900万美元、1 900万美元, 于1978年、2000年先后建成两条烧结挤出装饰砖全自动生产线, 2008年又投资2 300万美元建成一条烧结挤压装饰砖全自动生产线, 目前的Watsontown砖厂共有三条全自动生产线, 已完全成为一个现代化制砖企业, 产品品种多样, 基本上包括了美国市场需求的各类砖型。
1.5 加拿大多伦多市Hanson Aldershot砖厂
6月30日~7月2日, 访问了加拿大多伦多市Hanson Aldershot制砖厂, 现场考察了节能砖生产全过程, 学习了加拿大制砖工业企业制砖和节能减排先进技术。
Hanson Aldershot制砖厂, 产品约占加拿大60%的生产量和销售量, 目前工厂占地200英亩, 办公及生产车间248000 m2, 两条德国凯乐 (KELLR H, C, W, ) 公司设计建造的全自动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85亿块标砖 (规格190 mm×90 mm×60 mm) , 工厂全天24 h运营, 每周7 d, 制作和打包车间连续生产4班, 破碎2班 (白天和下午) (每周5 d) ;生产人员40人, 维修8人。
Hanson Aldershot制砖厂使用原料昆士顿地区的页岩, 大约40年的储备, 采矿主要采用7 m3码翻斗叉车和推土机将页岩开采后, 长期风化。
生产原料经过长期风化后, 原料首先通过板式给矿机运输原料给单辊破碎机进行粗碎, 粗碎物料再通过翻斗叉车输送给研磨破碎机二次破碎, 破碎后的物料经过8目振动筛和悬浮式选料机将物料分选;过大的材料将再次循环破碎, 悬浮式选料机循环至合适尺寸物料运送给搅拌机加工。采用了Pugmaster湿度控制系统的搅拌机, 将物料搅拌至含水率在2%~4%到6%~9%之间送入陈化仓陈化;系统生产能力25 t/h。物料陈化后, 通过32斗挖掘机将物料由皮带送入大型搅拌机以进一步混合, 水分控制系统调整含水率达到挤出的要求, 约12%~14%, 物料运到真空挤出机机, 通过真空室挤出成泥条, 泥条通过涂层和装饰生产线, 切条送入切块和码坯系统, 废坯进入碎料切碎机, 通过均匀给料机进入大型搅拌机重复利用;成型生产能力90 t/h。
砖坯进入码坯系统后, 由4台5760单位机器人组成的码坯系统, 将砖坯码放到长221英寸, 宽258英寸, 高43英寸的窑车上, 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窑长597英尺 (约182 m) , 干燥窑容量27个车位, 干燥周期25 h, 最高温度250℃, 相对湿度最初小于75%, 结束时小于0.5%, 干燥后砖坯残余含水率小于0.5%, 干燥利用隧道窑余热及补热生产。
干燥后砖坯进入焙烧隧道窑, 焙烧隧道窑长541英尺 (约165 m) , 焙烧隧道窑容量27个车位, 焙烧温度1100℃, 焙烧周期24 h~30 h, 焙烧采用天然气, 燃烧系统有24个独立控制的燃烧器组, 每个燃烧器组被调整到设定值的PID回路的PLC程监测。将焙烧隧道窑调整为预热带, 焙烧带, 急速冷却带和冷却带。
冷却后的成品由Keller gmb H设计的4台5 760单位机器人组成的卸砖系统和Keller gmb H包装系统卸砖和打包, 生产能力每班大约35台车。
Hanson Aldershot制砖厂成品堆场有铺设面积为29 193 m2的清洁和安全存储能力, 等同量3 000万砖。
烟气及废气排出大气污染处理系统, 粉碎、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焙烧及卸砖和打包系统都建设了除尘系统, 烟气及废气则
通过BACT/赫尔米克过程系统氟串联吸收处理系统及过滤系统处理的烟气降氟废气排放远低于允许水平, 处理能力大约2 000 kg材料每小时产生140 kg废物, 其余的被回收;处理系统高度207英尺 (63 m) 。
2 美国、加拿大制砖及建筑节能先进经验和技术
2.1 先进的节能型墙体结构
美国、加拿大烧结砖产量的90%用于外墙装饰, 墙体施工由4个部分组成。从里到外:第一, 内部衬墙 (可以是混凝土砌块结构, 也可以是轻钢龙骨结构或木结构) 要做防水处理;第二, 隔热保温层和金属固定件;第三, 留有固定的空间, 目的是增加隔热保温空气层;第四, 外部的烧结装饰砖, 这种外墙耐久隔热保温层, 即利用了烧结制品的美观耐久抗风化防水性能优越, 又将热保温层和金属固定件及增加隔热保温空气层有机结合, 保证了围护结构所有性能, 这种夹心墙体结构确需我国学习。
2.2 先进的自动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
美国、加拿大制砖企业自动化程度很高基本上是全天运行, 如加拿大多伦多市附近的Hanson Aldershot制砖厂全天24 h运营, 每周7 d, 制作和打包车间连续生产4班, 破碎2班 (白天和下午) (每周5 d) ;生产人员40人, 维修8人, 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10倍
2.3 严密、系统的环保措施
美国、加拿大制砖工业环保方面十分重视。以美国为例, 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在综合利废方面:生产原料中废弃黏土占32%, 着色剂占14%, 废砖末占8%, 脊性材料占6%, 窑炉灰占3%, 废玻璃占3%, 污染土壤及污泥各占1%;
在原料开采矿区复垦方面:原料开采矿区必须有复垦计划和要求, 政府与企业一般都签订复垦许可协议, 复垦一般采用种草等植被恢复;
水污染控制处理, 制砖企业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美国制砖企业进行水污染控制处理循环重复利用的只占20.6%, 采用澄清池处理的占6.9%, 建水处理厂处理的占3.2%, 未进行水污染控制处理占67.2%;
烟气的大气污染控制:小企业排放不到10 t/h, 目前没有排放控制要求, 大型企业超过10 t/h, 采用干石灰Adsorbers (DLAO) 注入/织物过滤器 (DIFF) 等大气污染处理系统;但企业一般都建有烟气大气污染处理系统和粉碎、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焙烧及卸砖和打包除尘系统, 我们参观学习的宾夕法尼亚州Watsontown砖厂和加拿大多伦多市附近的Hanson Aldershot制砖厂都建有烟气大气污染处理系统和除尘系统。
3 对我国农村制砖及建筑节能减排的借鉴意义
夹心墙体结构: (1) 内部衬墙 (可以是混凝土砌块结构, 也可以是轻钢龙骨结构或木结构) 要做防水处理; (2) 隔热保温层和金属固定件; (3) 留有固定的空间, 目的是增加隔热保温空气层; (4) 外部的烧结装饰砖, 这种外墙耐久隔热保温层, 即利用了烧结制品的美观耐久抗风化防水性能优越, 又将热保温层和金属固定件及增加隔热保温空气层有机结合, 保证了围护结构所有性能。这种先进的夹心墙体结构值得我国在建筑节能实践中学习应用。
美国、加拿大制砖企业自动化程度很高基本上是全天运行, 近2亿年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生产人员仅40人, 维修8人, 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10倍。此外, 美国、加拿大制砖企业企业一般都建有烟气大气污染处理系统和粉碎、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焙烧及卸砖和打包除尘系统, 我们参观学习的宾夕法尼亚州Watsontown砖厂和加拿大Hanson Aldershot制砖厂都建有烟气大气污染处理系统和除尘系统, 在这方面我国差距较大。这说明, 尽管我国砖瓦行业在产品、设备、技术的整体升级换代方面经过过去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已经取得了迅速的进步, 但是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 整体上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如何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全面交流合作, 借助农业部的项目平台, 进一步加速推动全行业技术进步, 是未来需要深入思考的努力方向。
3.加拿大挪威合作社考察报告 篇三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赴加拿大、挪威考察团
应加拿大、挪威合作社协会的邀请,不久前,总社考察团对这两个国家的合作社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与两国合作社协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参观了农业、购销、住宅等多种类型的合作社。现将考察中了解的情况和受到的启示报告如下。
一、合作社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加拿大、挪威均为经济发达国家,合作社都有悠久的历史,遍布于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尤其是农业领域的合作社发展更为广泛。
加拿大是农业大国,已开垦耕地面积6800万公顷,农业人口只有3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2.1%。这么少的农业人口,耕种这么广阔的土地,农户独自经营有诸多困难,迫切需要配套的服务。于是,农业领域的合作社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几乎占据全国农产品总量的半壁江山。其中禽肉占49%,蔬菜占4
5%,奶制品占42%。我们访问的魁北克省,是加拿大比较偏远的省份,也是合作社比较发达的省份。全省三分之二的农民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所占市场份额,禽肉为85%,牛奶为64%,奶制品为54%,猪肉为47%。我们考察一个以养猪业为主的农业合作社,它不仅为社员供应各种生产生活资料,而且办起了现代化的饲料加工厂,生产适应生猪各个发育阶段的配合饲料,源源不断地供给社员。合作社还负责生猪的收购、加工、销售,农户只负责饲养。合作社的建立,有效地帮助社员扩大了饲养规模,提高了饲养效益,使生猪饲养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加拿大这么少的农业人口,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能充分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够大量出口,合作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挪威耕地面积比较少,农户经营规模亦比较小,每个农户平均经营土地17英亩。小规模的经营农户,更需要合作社的配套服务,全国90%以上的农民都参加了各类农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生产的牛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9%,奶酪占75%,肉类占77%,蛋类占70%,毛皮占100%。合作社已处于农村经济的主体地位。社员生产的农产品,均由合作社收购、加工、销售。有些合作社自己办农产品加工厂,有的与其它企业联合办
厂。合作社的加工销售利润,80%返还给社员,20%用于扩大再生产。合作社不仅加工销售社员的农产品,还供应社员各种生产生活用品。我们考察的一个购销合作社,供应社员各种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饲料以及各种生活日用品,经销的商品占当地市场份额的70%。挪威仅中部地区就有65个类似的购销合作社,为社员和社区居民提供周到的购销服务。
加拿大、挪威两国其它领域的合作社发展也相当广泛。这些合作社都是适应当地居民的要求发展起来的,都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为低收入的群体提供便利的服务。在城乡到处可以看到的合作社,一是信贷合作社。加拿大有1万多个信贷合作社,资产达1670亿加元,入社社员有上千万人。每3个加拿大居民中就有一个是信贷合作社社员,信贷合作社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信贷机构。挪威5.5万农民中,有1.1万人是信贷合作社社员。信贷合作社拥有资产106万挪威克朗,信贷量975万克朗,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长期贷款,解决农民购买农业器械、加工储藏设施的资金困难。二是保险合作社。加拿大在1850年就成立了主要为农民服务的保险合作社,一百多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
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保险机构。挪威保险合作社有185个办事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保金有1.6亿挪威克朗,占农业保金76%,占全国保金31.2%,成为全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三是住宅合作社。加拿大涌现出2185个住宅合作社,拥有16万社员。这些住宅合作社都是由政府补贴的非营利性组织,先后为城镇居民提供9万多套住宅,售价比私人建造的住宅价格低19%。我们在渥太华参观的一个住宅合作社,既建造普通人需要的住宅,也建造残疾人需要的住宅。由于政府给予补贴,使这些住宅的售价不超过购买者收入的30%。
这两个国家合作社的广泛发展,不仅有效地改变了农业的弱势地位,使农业成为较高效益的产业,农民成为较高收入的群体,而且对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加拿大合作社协会执行总裁让·耶夫·劳德先生(Jean-YvesLord)深有感慨地说“一百多年前合作社创立之初,农民生产生活还面临许多困难。如今农民富裕起来了,合作社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合作社是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是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重要途径。”挪威农业合作社联合社主任奥雷-雅各布·英格博
格鲁德先生(Ole-Jakob Ingeborgrud)说“合作社的发展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合作社是扶持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最好的组织。”专程赶来会见我们的国际合作社联盟理事斯德纳·德瓦格斯达尔先生(SteinarDvergsdal),是挪威一位养奶牛的农民,担任全国和北欧地区农业合作社领导职务,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满怀深情地说“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合作社对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缩小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挪威从贫穷的国家变成富裕的国家,合作社功不可没。”这些话表达了广大合作社社员的心声,反映了社会各界的共识。
二、值得借鉴的经验
加拿大、挪威合作社的广泛发展和巨大作用,是广大合作社社员和合作社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两国政府都把发展合作社作为发展市场经济,扶持弱势群体,保持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大力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值得借鉴的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全国性的合作社联合组织。加拿大各类合作社联合成立了合作社协会(CCA)。其中法语区的合作社联合成立了合作社理事会(CCQ)。挪威各类合作社也成立了全国性的合作社联合组织。两国不但有全国性的合作社联合组织,而且有地方性的合作社联合组织,使合作社自下而上地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内可以总结经验,进行指导,有利于规范合作社和社员的行为对外可以代表合作社的利益,反映合作社的要求,同政府对话,同国外合作社交流合作。我国城乡特别是农村各类合作社已经蓬勃发展起来,除少数地方建立了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之外,多数地方没有建立合作社联合组织,全国更没有统一的联合组织。依托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建立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合作社联合组织,加快推动合作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政府设立合作社指导协调机构。加拿大联邦政府设立了合作社秘书处,作为政府主管合作社事务的部门。秘书处主持政策研究的负责人阿尔伯特·道伍斯特先生,专门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情况。该机构是适应合作社的要求,于1987年成立的,成立的目的是使联邦政府更好地满足合作社的需求,指导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一方面向政府反映合作
社的要求和建议,一方面协调政府各部门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对合作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包括在资金上对合作社的项目给予支持。这个机构成为沟通合作社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桥梁,很受合作社的欢迎和拥护。我国随着各类合作社的广泛发展,各级政府如何尽快成立强有力的指导协调服务机构,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政府对合作社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尤其在投资、税收上实行优惠政策。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合作社发展生产建设事业,对住宅合作社给予补贴,合作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税收上予以减免。加拿大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投资局,对合作社投资项目提供需要的资金支持。这些做法很值得称道。
三、引发的几点思考
(一)从国外看国内,我国更需要发展合作经济。加拿大、挪威及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合作社所以发展这样广泛,其原因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如白立忱主席指出的,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加拿大合作社协会负责人向我们介绍情况时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批低收入群体,他们要求自我联
合、自我服务、自我救助,这是各类合作社产生的基本动因。比如,农民从事生产、加工、储藏等事业,购置农业机械和其他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商业银行为了追逐利润,主要为城市的大企业提供贷款,对农民贷款不屑一顾。于是,主要为农民服务的信贷合作社应运而生。商业性的保险公司也主要是为城市的企业和资产较多的居民服务,对农民的保险,尤其是自然灾害的保险无人问津,于是便发展起保险合作社。这说明,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只要存在低收入群体,就有着发展合作社的土壤。从国外想到国内,我们感到我国更需要发展合作经济。因为(1)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动摇的目标,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2)我国低收入的群体,包括低收入的农民和低收入的职工,人数比任何国家人数都多。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处境,比任何国家都更加迫切。(3)我国财政底子比较薄弱,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更需要走联合之路,走自助自救之路。因此,我国发展合作事业,不仅关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应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我国发展合作经济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这是我们在考察中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
(二)在国内城乡各个领域中,农业领域更需要发展合作经济。加拿大、挪威和其他发达国家,农业领域的合作社发展尤其广泛,其原因也来自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使农民生产农产品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自食自用,主要是为了在市场上销售。这就产生了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市场衔接的问题。发达国家农户经营规模虽比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大得多,但单家独户从事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也是有困难的。于是,农业合作社普遍发展起来。我国农户经营规模比发达国家小得多,每户耕种五、六亩地。农民要想富裕起来,就需要扩大产品的批量,提高产品的标准,需要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提高附加值。这都是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情。于是,农民要求联合起来建立合作社,建基地、搞加工、促销售。因此,农村各类合作社尤其是专业合作社广泛发展起来。这些专业合作社与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合作社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而是双层经营、户为基础,每个农户都是独立经营的主体,因而具有生机和活力。它不仅帮助社员发展生产,而且致力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把产加销联成一体,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有的合作社自己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的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成为龙头企业联
结农户的中介组织。加工销售的利润返还给农民。这样,成千上万的合作社连接成千上万的龙头企业,形成成千上万的“龙型”经济。一条龙联接一批农户,一条龙带动一项专业生产,一条龙形成一条主导产业。成千上万的“龙”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使农民生产的产品经过加工增值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内外市场。这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的繁荣之路,农民的富裕之路。这是我们在考察中受到的又一个启示。
(三)我国城乡特别是广大农村合作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既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又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推进产业化经营,一家一户自发地联合,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加快这个过程,应该充分发挥现有合作资源的作用。供销合作社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资源。我国供销合作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经过近几年改革创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国情。我们认为,我国的供销合作社,不但应该而且能够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广泛发展。其重要依据,一是各级供销合作社,经过实行“四项改造”,有效地转变了经营体制和机制,摆脱了困境,走出了低谷,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如果说我们前几年还在为自身的生存而拼搏的话,那么今后就可以为促进合作经济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二是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供销合作社如何引领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子。这条路子主要是,基层供销社领办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县以上供销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兴办农产品批发市场,开拓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把产加销连接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促进“两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的发展,加快“两化”(农业产业化、流通现代化)的步伐,供销合作社完全可以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依托,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4.加拿大坦考察报告 篇四
根据民政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社区建设合作项目的安排,民政部组织8个社区建设实验区的同志,于2000年9月24日至10月8日对加拿大、美国部分城市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由于加拿大多伦多市集中反映了加拿大社区建设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因此对加拿大社区建设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多伦多市及其所在的安大略省。在美国,重点考察了纽约和旧金山两个城市。在此期间,我们走访了政府有关部门,实地参观了10多个社区组织、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发展的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通过与两国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交流座谈,实地参观,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对加拿大和美国的社区建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受益匪浅。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国社区建设发展概况
加拿大社区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一些省和矿区成立了具有互助性质的合作社,他们提出的口号“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具有典型的社区意义。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阿尔伯塔省的各个社区,组织起了各种剧社,以解决社区中各种具体问题,这种剧社就是当时的社区组织。
美国是西方国家最早开展社区工作的国家之一。19世纪末,美国成立了一些慈善组织或团体,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的贫民区开展了安置所运动。20世纪30年代,社区工作开始专业化,几个有特色的社区工作包括:防止青少年犯罪的芝加哥计划,由居民参与提供服务的辛西纳社区组织试验计划。工作重点也因此注重个人和家庭对环境的适应。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解决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联合国把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功的社区发展方法,推广至发达国家。联合国的倡导,受到美、加两国政府的重视,成为实施这一计划的主要国家。到70年代前后,加拿大开始出现社区服务中心,80年代出现志愿者组织。80年代末,由于经济全球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多元化、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使加拿大面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多伦多市政府于1989年成立了专题组,其任务是制订90年代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强设,强化社区功能。90年代,社区网络在地区、省和国家逐步建立起来。自80年代开始,美国将社区工作转向有特别需要的人群,如少数民族、妇女、精神病患者及老人等,也有一些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社区发展公司,以改善贫民区居住条件、服务质量和解决就业等。到90年代初,美国政府提出了“授权区和事业社区”的法案,并获国会通过。这个法案以重新界定政府和社区的关系作为突破口,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福利一体化发展目标。
从两国社区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社区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变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又从反面说明社区建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社区和社区组织的兴起,最初都是自发产生,在社区内人们互相帮助,对外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由于社区工作在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所导致的社会冲突以及依靠社区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社会化服务需求等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因而后来成为美、加两国政府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社区发展,不断地推进社区建设。
二、两国社区建设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区及社区建设的概念
在加拿大,社区有两个意义:一是地域意义上的社区。这个意义上的社区是一个由彼此认同,彼此认为有重要共同点的人组成。社区的共同点是:
1、住所邻近;
2、人际间有交往;
3、可以通过组织来认同。因此,一个具有很强组织形式的社区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生活在同一区域;二是具有很强的社会联系;三是通过某些共同点来联系。对社区工作来说,社区的地域概念是加拿大开展社区服务项目的主要标准,政府用于社区服务的资金,就是根据这一概念。二是功能意义上的社区。人们也可以是不以居住在同一地区为基础的社区的一部分,这称为“不具相邻性的社区”,如具有相似的兴趣、问题、需要和取向的人。例如华裔在多伦多市就形成一个社区。因此,一些社区工作就是专为多伦多市的华裔开展的。还有是针对具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开展的社区工作,如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这些都属于功能社区,也是今后社区发展的目标之一。
在美国大多数城市,社区也都具有明确的地理区域。纽约市规定,社区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只位于一个自治区镇的辖区内,并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理及特征相符;(2)各社区间应建成服务互联网络,特别是在服务领域、警务和卫生部门;(3)实施规模控制,每个社区人口不超过25万人。纽约市划分为四个区和一个岛,五个区、岛又划分为59个社区。
考察期间,通过与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交流座谈,我们感到,他们对社区建设的看法和认识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认识:一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拟定本身的需要和目标,定下先后顺序、寻找所需要资源,并采取行动去满足这些需要和实现目标。二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合理配置资源,协助居民解决问题,培养居民的参与、自决及合作的素质,从而满足社区需要;三是认为社区建设是通过组织居民,采取集体行动,控制及影响社区的一切程序、计划、决定及有关政策。虽然观点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居民自治、互助的能力,鼓励社区居民解决社区内问题,促进居民广泛参与,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这是社区建设的主旨。
(二)社区组织的构建
在美、加两国,社区工作主要是通过社区组织来联系并具体实施的。在加拿大,社区组织主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其中许多是根据特定目的形成的,也有许多是由扶弱助残的慈善机构演变而来的,如我们参观的迪克森社区服务中心、联合之路、中心邻舍房、社会规划委员会等。这些社区组织的服务领域都十分广泛,涉及到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方方面面。他们除了接受政府的资格审定,以及来自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和监督之外,不接受政府的直接管理,有权决定为本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为社区筹款捐物,各自运作的自主性都很强。这些组织根据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如对老年人、残疾人、单亲家庭、无家可归者的照顾,家政服务、修缮民房,再就业培训等等。他们所积累的资金不作为个人分配,而是返还于社区,用于社区服务,以服务养服务。同时,通过这些组织,居民可以为本社区提供志愿服务。
在美国,社区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服务组织和管理组织两种类型。服务组织主要是非营利组织,如社区发展合作组织、各类慈善组织、各类基金会、各种志愿组织等等。他们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资助和基金会的捐助、私人捐款以及所收取的服务费等。随着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共同合作和相互融合,社区委员会组织已经成为政府介入社区工作的一种社区管理组织形式。纽约市规定,在每个新建的社区区域都设社区委员会或社区董事会。社区委员会成员采取选举任命制,任期为二年。政府官员也可以成为社区委员会成员,但数量不得超过四分之一。社区委员会成员是无报酬的,但可以报销参加董事会时支付的一些必要花费。社区委员会的职责包括:研究本社区的各种需要,增进本社区的福利;促进社区内交往和社区与外部的沟通;参与编制预算,拟定资金使用计划和本社区发展规划;监督和评估社区服务质量;选聘社区主任和专业工作人员。每个社区委员会任命一名社区主任。社区主任受社区董事会的直接领导,负责社区日常事务。
(三)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美、加两国开展社区建设的内容不尽相同,各社区之间开展的项目也不一样,有多有少,给我们留下突出印象的主要有三项:
一是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学龄前儿童、无家可归者、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移民、难民、失业人员等。服务内容包括对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照顾,对学前儿童提供保育,对在校儿童组织夏令营,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并进行家庭企业咨询,为无家可归者、单亲家庭提供食宿和住房优惠照顾,为妇女儿童提供保护服务,为低收入个人或家庭提供资助,帮助移民或难民迅速融入本地社会、实现本地化。服务的方式有:(1)设施服务。如多伦多市的迪克森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服务,多彩学习中心为移民、失业人员提供语言、专业技术培训、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对家庭企业进行咨询服务,旧金山邵逸夫夫人耆英中心专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2)外展服务。又叫走出服务机构的服务。具体采取哪一种服务方式,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由社区中介组织或非营利机构提供,也有由私人机构提供的。如加拿大联合之路组织是全国性非政府社区服务组织,其分支遍布各个社区。服务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部分来自服务收费。
二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美加两国社区建设中普遍开展的内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他们认为,开展社区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智力开发和恢复人们的活力,创造祥和的气氛,塑造社区的形象,修补和完善社区的社会结构。两国开展社区文化的形式很多,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例如举办故事会,举办文艺演出会,举办沙龙。社区居民在观赏中受到文化熏陶,并在参与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开展社区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以满足战后出生者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社区学院几乎遍及全美各个社区。有56%以上的美国本土学生就读于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重要特点是学费低廉(每年仅需1600美元),为多数社区居民所能接受。
三是社区治安。社区治安是社区居民最为关注的事情,良好的社区治安,不仅有利于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商业投资。在美加两国,社区治安是一种新的警务,其功能:一是控制犯罪。警察在社区建立责任区,设置社区警务,可产生威慑力量,使潜在的罪犯行为收敛,使惯犯减少犯罪;二是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三是可改善警民关系。为加强社区治安,多伦多市成立了社区治安工作组。工作组由两名议员共同担任主席。工作组成员中有警察、学校的代表、预防家庭暴力、邻舍预防犯罪机构的代表、商业、残疾人组织和市议会的代表等。通过加强社区治安,实行群防群治,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以消除社区内各种不稳定因素。
三、两国社区建设的做法和特点
社区发展在美加两国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区发展理论和方法。目前,两国有许多大学和专业学院设有“社会工作系”或“社会工作学院”,对社区工作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指导社区工作的开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印象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计划性、规范性强
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在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带有自发性质。随着社区地位、作用的突出,特别是50年代联合国倡导社区发展后,社区建设成为两国政府有计划、有目标地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此,两国政府每年对社区建设工作都要制定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每项计划包括工作内容、组织措施和目标要求等等,大多都有数量指标。如每年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数量,新社区福利机构、文化娱乐设施、教育培训中心的设置标准,解决社区居民就业、贫困、医疗、老年、青少年与儿童等方面的各类社区发展计划、廉价住宅计划、济贫计划等等。
目前,两国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据安大略省负责社区事务的官员介绍,过去,政府既要负责掌舵,又要划船,现在则只负责掌舵,不再参与划船。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或民间团体,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这样做既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发挥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对社区建设都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如安大略省政府与多伦多市政府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分工是:为正常人的服务,由市政府负责,为非正常人提供的服务由省政府负责。
在美国纽约,政府和官员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都很明确,如市长的主要职责是:(1)确保市政府职能部门在涉及到地方服务和居民意见的所有事务中与社区委员会进行合作;(2)审核社区委员会对资金预算和使用的合理性并建议拨款数额;(3)确保城市各专业职能部门指派官员参加社区委员会领导下的社区服务的工作,为社区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对社区委员会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给予总体帮助。区政府对社区的主要职责包括:(1)与社区委员会共同就社区划分事项、公民和企业以及其他直接影响两个社区以上的土地使用事宜提出建议;(2)审议社区总体或个别计划;(3)对社区的财政预算做出综合陈述;(4)对社区的财政状况和服务状况的数量、质量进行评估;(5)与社区委员合作调解社区间的争议和冲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两国政府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大量具体工作主要由民间团体承担,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健全
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组织体系是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政府资助的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举办的非营利机构以及商业性的服务企业所组成,他们称之为“三大板块”,或叫做“三个部门”。政府在社区工作体系中承担的主要职能:一是制定相关政策与立法,并通过制定规划来贯彻执行;二是财政支持。政府每年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发展事业。加拿大安大略省1999年用于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达69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3%。财政拨款的主要依据是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就社区内拟帮助对象和服务内容所提出的申请,经政府审核后给予资助,并由这些组织和团体具体组织实施;三是监督、检查民间团体和非营利机构的工作情况。政府根据每年的监督、检查情况,确定下一的财政资助;四是实行严格的宏观控制与管理。政府通过制订标准、发执照等进行管理。民间团体以及所举办的非营利服务机构是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上的合作伙伴和具体的执行者。他们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独立地开展社区内各种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工作,以自己的服务争取政府、社会各界和居民群众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企业界对社区建设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不仅为社区捐款捐物,而且主动投资社区事业,直接提供商业性的社区服务。他们认为,参与这方面工作是增进企业在社区里的形象的机会。经过几十年的社区发展,两国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指导与监控,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主办,企业在社区内通过市场机构提供优质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特殊需求的社区发展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互利互惠,密切合作。这是两国社区建设的一大特色。
(三)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发达,专职人员都受过社区工作的专业训练
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在两国的社区建设中,非政府组织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数量多。仅在多伦多市,与社区有关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就有3000多个,美国现有非营利组织140多万个。二是分布广。与社区服务有关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几乎覆盖所有社区。三是服务领域广泛。涉及到社区服务、文化、治安、卫生等居民需求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群众有需求,他们就有服务。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为社区居民提供具体的服务。由于两国政府不直接提供服务,几乎全部的居民服务均是由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来承担。而且这些组织可以及时了解群众新的需求,并根据新的需求拓展服务项目。(2)拓宽资金来源。这些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资助,约占60%左右,资助采取项目制,即资金的去向和多少,依据各类社区服务组织和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来决定;二是社会捐助,约占10%左右,主要是一些企业和个人捐款;三是收取的有偿服务费,约占30%左右。如加拿大的联合之路组织,不仅直接提供服务,且还是较大的筹款机构。他们用筹划来的资金为居民提供服务,解决了政府在社区发展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3)了解和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由于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直接为群众服务,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因此它们对群众的需求最为了解,所提供的服务更贴近居民的需求。同时,居民可以通过这些组织了解政府的政策和信息,这些组织又把居民的需求传递给政府,从而影响政府社区发展政策的制定,达到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有的非政府组织本身就是某一群体利益的维护者和保护者,如大多伦多市反对向妇女施暴委员会,直接向政府反映妇女的需求与利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国从事专职社区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在社区管理组织中,还是非营利组织或志愿机构中担任的专职人员都要经过专业训练,一般要修完“社会工作学”课程。这些专职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从社区理论、政策到组织、动员、宣传等技巧。其收入和待遇与政府工作人员大体相同。
(四)社区参与广泛,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断提高
社区参与广泛主要体现在社区参与的结构上。不仅参与人员中有老人、中青年,且有中小学生;不仅有社区内的非营利组织和志愿组织,而且还有驻区企业单位。加拿大的志愿活动受到全国的高度重视,国家规定:中学生每年必须到志愿组织义务劳动一定的时间,否则不能毕业。据统计,美国现有80%以上的成年人参加过各种志原服务活动,其中有50%以上的人曾为社区发展事业和社区组织提供某种志愿服务。
大多伦多联合之路组织与加拿大贝尔电话公司赞助的“贝尔公益计划”是专为学生设立的社区参与计划。这个计划是让学生了解社区的需要,改善说话的技巧及群体精神。学生要负责拟订所推行计划的概念,提出建议书,直至实施整个计划。“设计自己,建设你的社区”是让学生从义工做起,不仅可为他们将来投身社会前取得工作经验,如学习护理的可从照料老人中得到经验,读商业管理的学生可从组织筹款活动中学到财政预算及策划,而且也使社区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士得到援助。
两国强烈的社区参与意识,缘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的大力提倡、鼓励。政府将其作为提高居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予以倡导和鼓励,如多伦多市政府研究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36种方法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36种方法就是通过社区广泛参与,开展志愿服务,提高本社区自治、自助能力,加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照顾,从而达到调节和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二是社区居民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在两国,社区的兴起就是缘于社区居民互相帮助的需要而发起的,因此,社区居民通过自愿参与,提高社区荣誉感,实行社区自治,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参与来解决本社区的建设和自身利益问题。三是新的经营理念所取得的成功。加拿大企业界的经验和体会是:企业在与社区居民融为一体,了解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并通过企业自己的长处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经营。美国的许多金融企业通过在社区里经营,可以熟知借贷者及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据此制订经营战略,并通过社区对银行贷款的项目、业务进行全面监控。
四、借鉴和启示
从加拿大、美国社区建设的情况看,社区建设在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与加拿大、美国的国情不同,它们的社区建设发展道路不一定都适合我国,但它们社区建设的历史长,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成果多,认真研究和借鉴两国社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推进社区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一)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快推进力度
美加两国的经验证明,开展社区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国家加强城市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加强政府同社区的联系,通力合作,使社区运用各种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改善社区的物质、文化条件,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是中国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工作、养老问题的解决,都在走向社区,下岗职工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也在社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因此,社区建设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通过美加两国的实地考察,结合各实验区一年多的试点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社区建设工作既是一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又是一项加强和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为人民服务根据宗旨的民心工程。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改进和加强城市基层的管理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方向明确,意义深远,应加大力度。
但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对社区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社区建设的法律保障和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尤其是群众的参与程度和加快对社区建设的推进力度还有待加强。为此,我们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不断总结实验区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通过典型引路,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以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全面开展。二是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广泛介绍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社区的功能、作用,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三是在条件成熟时,应考虑修订《居委会组织法》,为推进社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四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推进社区建设中,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建设,切忌社区建设模式的单一化和形式主义。
(二)要抓好社区组织建设,重点建设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美国、加拿大在五、六十年代开始推动社区建设时,在一些城市都相继成立了社会发展部,建立了社区委员会,后来又发展成为社区董事会,为满足社区的多种需求,在董事会中又设立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委员会。通过考察,我们感到,社区建设尤其是在初始阶段,能否全面地推动和落实,核心和基础是搞好社区组织建设。因此,我国在推进社区建设中,更要抓好社区组织建设,重点是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其前提是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及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居委会所辖区域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近年来,美加两国的社区组织在工作方式上愈来愈多地采用“冲突的方法”和“社区行动”的策略,即采取和政府“讨价还价”的冲突策略。据多伦多大学有关学者介绍,采用这个策略的目的是号召社区居民为自己争取利益和权利,来保护社区的环境和一些被剥夺的群体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处理社区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社区居民自治同社区党建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在我国推进社区建设中,要以社区党建为核心,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社区居委会的成员经民主选举产生,由社区的领导班子来管好社区的发展工作。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根本性质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目前,我国有些实验区实行议事层和执行层相分离,社区居委会议事决策,社区工作者具体办事。居委会经选举产生,除主任外,其他成员以社会兼职为主,义务为居民服务。社区工作者作为职业,通过竞聘方式,由居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聘任。我们认为,这是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较好形式,是今后我国社区组织发展的方向,应继续探索与实践。
(三)加强领导,发挥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美加两国的实践表明,在推动社区建设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采用宏观调控手段,指导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聘用社区工作者、发动社区志愿者等经济和社会的方式来组织、管理和推进社区的发展。
在我国,社区建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体制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目前我国的社区组织发育远未成熟,居民对社区参与程度不高,相互沟通、互助、交流程度较低,市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更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
强调政府的作用,并不是说政府什么事都要管,都要揽,包办本应由社区组织通过居民自治可以自己解决的一切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制定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帮助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动员社区居民群众来促进社区事业发展,使社区建设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当前,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好城市社区建设“十五”规划和实施计划,并指导和帮助街道、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发展规划;其次,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支持,按照各自的职能做好工作。同时,各级民政部门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部门,要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方力量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推动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四)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大力培养和发展社区中介服务机构
在强调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的同时,更要强调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的作用。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组织来利用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发动居民群众解决社区自己的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经过十多年社区服务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总体上讲,人们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还不够强,还有待发动。从美加两国实践经验看,当前我国居民参与社区工作可采取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参与居民自治。通过居民选举居委会成员,参加居民会议等各项活动,使居民群众挑选自己信任的当家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监督政府和社区工作。这对加强居民群众参与,搞好我国城市基层政权建设,贯彻实施党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方略,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是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参加社区的各项公益活动,也可以通过各种志愿服务机构,以组织的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在适当时候应考虑出台大中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相关法规,从年轻时候起,就培养他们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可以预料,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基层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居民参与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非营利性服务机构是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在我国政府和市场之间还缺乏这一社会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在我国尚处于发育阶段。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将逐渐增大,社区中介组织将成为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只要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群众欢迎、有利于促进社区建设深入开展的社区中介组织,我们都应采取积极扶持的态度,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现阶段,要充分发挥现有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作用,根据居民服务需求,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社区民办非企业性服务组织和服务机构,通过这些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为城市社区提供多方位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工作,并使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建立起社区居民自治管理和社区服务组织网络,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区中介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五)多方筹集,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渠道
同其他事业一样,社区建设也需要资金的支持。从加拿大和美国这两个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社区建设的资金都不是来自单一渠道,而是采取以政府资助为主,社区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多途径投资和捐助为辅的资金投入方式。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而且提高了全社会的参与程度,使社会上更多的单位或个人关心社区、回报社区、建设社区。
5.城子坦镇中心小学 支教工作报告 篇五
一年的支教工作快要结束,回顾一年的工作将从三个时间段对三位教师进行总结:
第一个阶段十月末对三位老师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王伟老师:带着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任务而来,而城乡教育差异的一个原因就是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学校的领导也非常重视老师们的教育观念更新,多次安排他们支教老师给全校的老师做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
9月7日她做了《旨在课堂改进的校本研修》的讲座。他以数学学科为例向城子坦镇的老师了介绍了她所在学校怎样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校本研修的,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
10月26日我以《春雨润物细无声——心理暗示在教育中的神奇作用》为题,从班级建设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和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两方面跟老师们交流了心理暗示在教育中的神奇作用,得到了与会老师的认可。
邓宁老师:刚来到城子坦镇中心小学就感受到了这里领导和老师的热情。领导们集体研究,给她安排了五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
开学不久,三位支教老师在9月7日 周三教研时,做了第一次校本研训的讲座。我以“伴着文字幸福成长”为题,分别从“学语文,感受文字的力量;教语文,注重积累爱阅读;写文字,积累本的有效使用”三方面和在座的老师交流了以读书为主题的小讲座。在座的五六十位老师特别认真地听讲做记录,反响非常好。
于是在随后的教学中,她带的徒弟,五年三班的班主任丛阳老师天天跟孩子们一起听她上课。课上孩子们听讲,丛老师认真做记录。课下他们还会一起就课堂上的问题一起研究交流。
可以说,最初的一个月她通过课堂教学,迅速的与城子坦中心小学融为一体。金玉颖老师:初到学校,她服从领导工作安排,担任二年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带领同学年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结合校的“青蓝工程”,主动与对口班王老师结对子,起到示范,引领,辐射
作用。在2011年9月份,10月份分别作了《低年级语文识字兴趣的培养》,《班主任管理之道》的讲座,得到老师的认可。
第二阶段即十二月末对三位老师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王伟老师:在城子坦镇中心小学跟我校结对子陈老师一名优秀的年轻教师,她谦虚认真,对待学生和蔼亲切,对待教学严谨负责。平时他们除了互相看课、评课,也经常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和讨论,使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有很大的提高。
邓宁老师: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她和五年三班的学生还有班主任老师日渐默契。所以在11月16上午,她使用电子白板,上了一节全校观摩课《圆明园的毁灭》。并在下午教研时间和大家一同说课,评课。由于授课效果较好,在11月25日的月度教研时,再次做课,并与全镇一百多位老师交流评课。
除了以公开课形式做引领之外,他们还会精彩和其他老师在一起交流研讨。老师们都感觉收获很大,尤其是丛阳老师,迫不及待的要把看到的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于是,他们调换了位置,在她上课的时候,我认真做记录。一方面思考丛老师课堂的优势劣势,另一方面也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不足。最重要的是,在课后我们的评课和交流中,总能让彼此有巨大的收获和进步。教学相长,让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金玉颖老师:主动和同学年的老师一起研讨课例,在教研的基础上主动承担了镇教学示范课《画风》。经过课下调查,由于学校条件所限,老师们需要真实的课堂展现,不需要电教手段的教学。她就接受了这一挑战,不用电教课件上课,老师们看到了经过她半学期训练的学生的上佳表现,本课得到看课领导与老师的一致好评。
慢慢的,习惯了每天的早起,习惯了每天与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习惯了周而复始的批改、讲评作业。课堂上,学生们在我激励性语言的引导
下,大胆发言的人多了,爱读课文的小手举得人多了,用语言完整回答问题的孩子也多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甜蜜啊?准确说应该是一种幸福。
我与老师们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在学校,利用茶余饭后或工作之余与老师们聊聊天、叙叙家常,谈论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生活上从不向学校领导提过多的要求,平时与老师交谈从不敢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过了一段时间,教师们就不自觉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你这个人很随和,也很直爽,没有架子,不像是城里人。”听到这些话,我知道我已经被学校的老师们接纳了。我为自己能够被教师们接受、理解而高兴,为自己能够融入中心小学这个集体而高兴。
第三阶段即六月末对三位老师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王伟老师:在这里工作近一年了,她发现老师们概念的初始教学中,对学生的亲身体验重视不足,这多少也受到硬件设施不足的限制。因此5月份,她为我镇做了《认识分数》一节公开课,旨在向老师们传递如何通过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教育问题是常见的。课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生起关键作用的大事,我们教育者要给农村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及教育公平的机会,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想,如果通过我的努力为大连市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异做出一点点的贡献,我将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邓宁老师:我从三月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孩子写清楚一件事。
先从题目入手,给孩子例子和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命题。然后,从句子入手,教孩子运用修辞方法。最后从段落结构和篇章入手,教孩子如何布局谋篇。在这一过程中,穿插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引导学生仿课文运用的写作方法;仿文章过渡自然条理清晰的构段方式;仿作者用词准确、表达生动的语言特点等等,来提高孩子们的作文水平。
我每周布置给孩子们一篇作文,然后详批详改;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赏析点评自己和同伴的作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进步飞速。大部分孩子,从最初只能写三四行,到一写就是三四百字;还有一些好孩子,文章不仅在数量上有提升,而且质量上也是相当过硬。这些孩子们在作文上找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对他们来说,最难的习作已不再是一件难事。
4月26日普兰店市进修学校在城子坦镇中心小学,举行了全市高段语文的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我做的课,讲评四单元习作《一件感人的事》。这一课之后,学生不仅收获到了巨大的成就感,而且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我也为学生的进步而感到欣慰和幸福。
随后,我和与会的一百多位普兰店市各学校的老师做了交流。我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做了《我笔写我心》的作为教学经验介绍。没想到,讲座做完后,老师们争先恐后的要我的教案、讲座稿和课件。无论是授课还是讲座,都给在座的老师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可学的东西。
金玉颖老师:因为爱,使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承担了普兰店市大合唱比赛的练习,在负责合唱老师突发意外事情的情况下,担任了合唱队的指挥工作,得到评委及校领导的好评;正是因为爱,发挥自己的特长,还主动承担本班的音乐课,让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正是因为爱,主动与新上岗体育老师交流研讨教学设计及课例,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当好铺路石。
为了迎接普兰店市“双高普九”验收,我们三位支教老师,在上课之余,帮助学校收集、整理相关材料。他们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学校有关“双高普九”的好做法,好活动,甚至是好的经验性材料拿来,与支教学校分享。
在准备迎接“双高普九”验收的过程中,他们对支教学和下面的村小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支教已近一年,他们俨然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学校。
城子坦中心小学
【加拿大坦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加拿大,租房合同10-31
加拿大移民政策前瞻06-23
加拿大留学的材料07-01
加拿大签证新政策07-17
加拿大介绍【枫叶之国】07-24
加拿大探亲签证流程08-23
加拿大移民申请条件09-16
加拿大留学如何续签10-01
加拿大移民材料准备06-23
加拿大日常礼仪与禁忌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