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卷1语文

2024-07-17

高考模拟卷1语文(8篇)

1.高考模拟卷1语文 篇一

体育强身,精神铸志

“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诚如此言,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生长与机能状况的调节,体育之效对人一生的影响不容小觑。然而,人生而不同无可避免,既有所谓“生而强者”,自然不乏“生而弱者”,天然的不平等或许导致人生轨迹的差异。故此,依吾所见,当以体育构建强身根基,以精神信念铸就坚定之志,方不负青春韶光。

体育锻炼的过程强化个体精神意志,推动自身人格不断完善,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跳水运动员郭晶晶在遭遇挫折后以坚持不懈的训练最终夺得金牌,邓亚萍凭借无所畏惧的胆色与顽强意志登顶为乒乓球坛皇后……亦如毛主席之言,“生而弱者不必自卑”,因为体育运动的存在让我们拥有健全体格的途径,因为美好心灵的存在让我们得以在世间绽放独特光彩。与此同时,“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重视体育锻炼的作用,助推意志潜能的激发,抒写人生华章。

体育之效铸就强大精神信念,亦添益裨补体育精神,促进民族繁荣、家国兴盛。

奥运会等大型国际竞技比赛比赛在世界各地影响广泛,对于提高大国国际地位具有重大影响,体育在社会生活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精神,是纵身跃入的水花葳蕤,是赛场上万众瞩目的热切,是破除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全力冲刺,是永不放弃、拼搏进取的女排队员们尽情挥洒热血……正当体育强国、科教兴国之盛世图景,体育工作者们在新世纪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成为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的精神力量亦将带动全民共赴时代繁荣,同铸家国鸿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体育锻炼与精神培育更加不可或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不仅促进体格发育、心肺功能发育,也能够起到坚定心智、缓解压力的作用。在现有实力上“增益其所不能”,把学习工作与道德教育同体育锻炼融为一体,德智体美劳健全发展。当然,体育活动也需要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开展,并同时注意平衡膳食、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形神共养,培元固本,方得身心健康。

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10】

强弱论

194月,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如此说: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即使过去了百年,这句话仍为至理之言,既符合当今人生存之哲学,亦符合当今国家发展之正论。

体质方面,身强体壮的人如果不坚持锻炼,不注意饮食习惯,暴饮暴食,熬夜打游戏蹦迪K歌酗酒,再强的身体也会变弱,甚至疾病缠身。体质弱的人如果懂得修养其身,经常加强锻炼,必能逐渐改善自身,必能变得强壮。正如毛主席所说:“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强者未必一直强,弱者未必一直弱,谁强谁弱不是天生注定的,还得靠自身的努力与坚持。

身体如此,人生亦如此。

每个人的出身是不同的。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贵之子,一出生就拥有百般宠爱和万贯家财,不愁吃喝,不愁没有工作,不愁没房住,有的是资本看天下,玩天下;有一出生就当作猪狗一样被弃养的孤儿,没有人疼没有人爱,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活下去。起初,富贵之子确实要比被弃养的孤儿要强很多,似乎孤儿注定了一辈子要比贵子弱。其实未必,如果出生强的富贵之子不懂得运用其出生之优势,只会坐在父辈的功劳薄上昏昏度日,终有一天会沦落,会变弱;而出生孤苦的孤儿,如果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磨练自身,懂得如何让自己一天天变得更强,那么他一定会比所谓的富贵之子更有出息,更能在风雨中茁壮成长,从而由弱变强。

大到国家,亦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团结的万众一心的国家,即使弱小,也有一飞冲天的可能。例如我们的新中国。七十年前,当千疮百孔孱弱不堪的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在列强的眼里,我们是脆弱的,是不堪一击的,是可以肆意打压和欺凌的。但他们并没有看到我们有一颗不甘于落后渴望强大的心,没有看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数亿民众拧成一股绳咬着牙坚持向前发展的决心,没有看到中华民族始终有一种在苦难中不服输不断奋进的精神。所以,几十年来,我们克服了自身的弱点,也挺住了国际列强们的围堵,一年年变强了。我们的变强,是靠我们自身一步步团结努力发展起来的,不是像某些列强一样,靠侵略和欺凌其他弱小国家而变强。我们变强了,也在尽力帮助其他一些弱小的国家共同发展,真正做到了“弱不自悲,强不自喜”,是一个真正的“行得正,坐得端”的强者。

我觉得,一个人真正的强在于一颗不甘于弱小的心,这样的人必定阳光且伟岸。

我觉得,一个国家的强在于全民上下一心,不畏强权,也不欺凌弱小,致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样的国家才值得我们真心地拥护和热爱。

2.高考模拟卷1语文 篇二

一、回望 长安回望绣成堆

有人说这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并指, 将带来高中三大变化:“走班教学模式”将取代“固定班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将成为中学教学的“新常态”, 不同学科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显著分化。都似乎是给语文带来的好消息。不提, 还是来说语文。

语文的现状离不开整个教育的现状, 整个教育的现状即改革进入了深水区。进入“深水区”, 教育将沿着以立德树人为导向, 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龙头, 以促进公平为重点, 以管、办、评分类为抓手的方向, 推进改革。语文, 一者首当其冲, 二者当以服从导向为务。

可以细数一下, 这一两年发生了什么。2014 年3月, 教育部连发两份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意见》。这两个文件和语文关系密切。往小里看, 语文, 在高考分值中的权重, 150、180, 乃至于200, 对考生至关重要。往大里说, 立德树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关涉到语文的全部。

2014 年9 月4 日,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国家最顶层设计的实施意见, 涵盖了义务教育的招生改革, 包括小学、初中, 最主要还是高考制度改革。高考制度改革对高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高考是指挥棒”, 就是这个意思。

而未来的高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一年多考, 区分度会降低;数学不分文理, 难度也会降低。语文, 在高考中, 区分度最大, 最容易拉开档次, 因而显得更重要。有人说“得语文者得高考”, 此言不妄。

未来几年将非常关键, 最直接的是现在高一、高二教学及备考会有很大调整。全国卷与湖北卷有很大不同, 全国卷阅读有选考, 2015 年全国考试说明增加了新闻传记。加上湖北学业水平测试的变革, 对教学尤其是学校管理影响不可小觑。

二、审视 只缘生在此山中

近年, 全国语文高考, 有值得关注的五大特点或曰变化, 它积淀在全国和各分省命题的具体实施及经验中。厘清这些特点, 有利于我们认识过去、把握当下、引领未来。五大特点为:

(一) 三贴近———命题按钮

1、贴近时代。

语文, 是时代的产物, 时代的聚焦;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时代, 语文高考须贴近时代, 这应该是必然必须的。比如, 全国卷作文“喂食动物”, 其所蕴含的文明、和谐与法治, “山羊过独木桥”, 其所蕴含的平等、自由与公正, “农民工看病”, 其所蕴含的友善、诚信与敬业等, 无不与时代紧紧相连。

2014 年全国卷新课标2 作文题 “喂食动物”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 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 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 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喜欢”和“禁止”是一对矛盾。“喜欢”乃本性, “禁止”是规则。硬由“喜欢”去碰“规则”, 会带来严重后果。显然, 在自然保护区喂食动物是不规范行为, 因为它违反了规则。考生可以写, 遵守公共道德规范, 做文明遵规守纪人。

这道题目隐含的就是规则问题。自然保护区在制定规则, 而“不少人”却在破坏它。考生可以写“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不要碰“规则”红线。由此还可反观当前的“反腐”, 腐败者的实质就是在违规———党规国法。

同时这则材料还折射出一个教育的问题, 如果我们一味的给孩子“喂食物”, 就会让孩子像动物丧失觅食能力一样, 失去基本的生存能力。考生可以写学会独立, 学会生存, 学会规划人生等等。

全国卷新课标1 作文题 “山羊过独木桥”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 双方队员两两对决, 同时相向而行, 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 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 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 双方相遇时, 会像山羊抵角一样, 尽力使对方落下桥, 自己通过。不过, 2014 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 双方选手相遇时, 互相抱住, 转身换位, 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 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还是“规则”。比赛, 是要规则的。“山羊过独木桥”规定, 比赛双方:两两对决、相向而行、突破阻拦 (过桥获胜) 。预赛中的“新情况”肯定违反规则了, 因为这里面没有“对决”、没有“突破” (当然更没有“阻拦”) 。而另一面, 这里只是一间学校的非完全“对抗”的比赛活动, 类似游戏。设若作为游戏, 则开心、搞笑、精灵、益智, 出人意表, 又是另有情趣了。

“山羊过独木桥”蕴含平等、自由与公正;而其中“新情况”则更显出孩子们的娱乐天性, 童真、狡黠、机灵, 也并非不足称道。

2、贴近现实生活。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语文即生活。如此, 表现在高考命题的选题上, 就得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如大纲卷作文直接取材于社会新闻事件: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 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 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 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 元, 老王仍欠下4000 多元医药费, 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 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 最终, 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 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 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 作为曾经的患者, 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它包含了农民工、老板、医院三方。问题“解决”似乎很圆满 (偶然的“圆满”) 。

其实, 似还可提出一些问题。如, 1.老板。对老板, 材料有所保留的 (“虽然”一词即明了其“立场”) 。那么, 老板该不该送钱 (因为不是工伤) ?钱是送多还是送少了?2.医院。医院的“默许”基于什么理由?是不是每个农民工都可得到“默许”?3.农民工。感恩, 应该不错。但“打工抵债”, 是否又是以人身作为抵押?他人可否效仿?

这不是纯粹所谓“医患问题”, 也不是如何对待“弱势群体”, 而是一个完整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构建的问题。有了一个完整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则不论老王, 还是老张、老李, 包括老板、医院, 都可按章办事、循例处置。也就不会有材料中的老王、老板、医院的“煞费苦心”了。制度、法规, 比随意处置 (哪怕是做了“好事”) 更重要!

其他如甲卷论述类阅读 《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关注我国当前社会热点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以古 (唐代、汉代) 为鉴, 重在梳理对今天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启示。

全国卷还有一个“我国五年来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图, 也是语言运用题的考试。

3、贴近考生的实际。

注重考生在未来甚至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应用的语文素养, 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如上海卷现代文阅读, 要求用阅读文段中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 具体分析一则新闻报道, 将阅读能力考查与考生实际运用结合在一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2014 年北京高考开始的10分微写作, 开启了高考写作的新样式, 应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动向”。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 字。

①毕业前, 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 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 易记忆。

②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鲜明, 有理有据。

③写一段抒情文字 (可写诗歌) , 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 富有文采。

三道题 (选一) , 无不与学生生活实际关联, 且叙述、议论、抒情, 皆可选择。内容与表达, 极大的“自我” (彰显独立的“我”) 的选择空间, 真正体现出高中课程的特质。

(二) 注重思辨能力———命题命门

逻辑思维 (正在修订中的高中语文课标, 提出“批判性思维”) 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养之一, 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高考通过科学严谨的语言材料, 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 在多角度、多层次的材料中, 发现事物间的联系, 对提高考生的辩证思维和多元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如2014 年的湖北卷作文题。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 这里流水潺潺, 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 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 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 这里古木参天, 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 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 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 只见云海茫茫, 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 自选一个角度, 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文体自定, 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如何有效检测考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创新意识?对此, 试卷在作文命题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关注考生多向思维, 突出思辨色彩, 给考生提供了广阔思维空间, 引导考生进行哲学思考和理性分析。从空间角度看, 材料呈现出“近”与“远” (山脚、山腰、山顶) 等角度;从思辨 (认知) 角度看, “好看”与“更好看”、“有”与“没有”、“登”与“不登”等思辨角度, 可以更为全面地检测考生的思维品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考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历练等状况也可进行整体性的考查。较好地处理了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等之间的关系, 可更好地满足高考语文的测量要求。

再如2014 年上海卷“自由与不自由”, 北京卷的“老规矩”, 江西卷的“探究性学习”, 广东卷的“黑白照片与数码时代”, 这些题目都是容易调动学生想象与联想, 更由于内含富于哲理性思考, 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都具有积极导向。

(三) 文化素养考查———命题核心

语文高考改革要进一步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引导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审美修养和人文精神, 进而理解文学作品、文化著作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等内容, 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如2013 年全国卷“现代文阅读”, 选文为何丹《试说明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上的深层涵义》 (摘编) , 以20 世纪后期, 陕西凤雏村出图刻有“凤”字的甲骨4 片为例, 就其形象展开的对凤文化的论述。要求考生依文本, 辨析“凤”的形象, 探讨凤崇拜的起源等。是对华夏先民图腾文化的祭奠与彰显。

还有名篇名句的默写, 给出一个情境, 要求写出相应名篇中的名句。这种考查难度增加了, 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 比单纯测试默写, 更有难度, 其文化价值、文化含量更高。如:

(1)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 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 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 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 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文化素养题还有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比如选一段文言文人物传记, 用主观题的方式, 考韩文谥号为“忠定”的理由。像这样的题目也是考查传统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意识地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四) 材料来源———命题拓展

语文高考考的虽然是语文, 但具体材料却不能局限于语文, 而应树立宏观的语文考试观, 以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融合。在多学科、多领域的背景材料中, 通过阅读社会生活中内容丰富、渠道多元的文字、公式、图画、表格等材料, 将收集到的庞杂信息进行筛选和判别、分类和排序、分析和再造, 挖掘信息价值, 生成新的信息。从高考试卷的材料来源看, 既有语文本体的、有哲学的 (辽宁卷《幸福的哲学》) 、有科学的 (重庆卷《科学美》) 、有历史的 (课标卷《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有数学的 (《中国珠算》) 、有生物的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有物理的 (《科学巨人玻尔》) 、有建筑的 (大纲卷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也有信息科学的 (大纲卷语用题“网络阅读”) 。还有材料形式的拓展, 人物传记以相关链接的形式, 出现非连续性文本……

(五) 课外阅读———命题引导

课标规定高中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50 万字。

初中9 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 万字以上。7至9 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 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 篇 (段) 。

这个要求很多学校没有落实。

2013 年四川卷, 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2014 年福建卷, 读《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题目。二者都涉及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将会在新高考中得到不断的体现。

从课外阅读来说, 我们和国外的差距很大, 例如法国规定, 高中二年级应阅读, 16、17 世纪作家蒙田和帕斯卡的作品节选, 高乃依、莫里哀和拉辛格两部作品;20 世纪罗曼罗兰等22 位作家的28 部作品。高中三年级应阅读16、17 世纪作家的作品;18、19世纪雨果等19 位作家额30 部作品;20 世纪普鲁斯特等13 位作家的21 部作品。而作为语文课本的《英文文学》有2800 多页, 包括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节选或全文。我们则只有那么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 增大学生阅读量将是对语文的一大要求。

三、应对 山顶千门次第开

请先尝试做一道曾经用于中央机关招考的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正式试题:

正是由于有人像哥白尼、开普勒那样执着地坚持长期得不到实践支持的理论, 有人像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那样大胆地怀疑得到无数实践支持的理论, 科学才得以进步。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一。

C、有些实践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我们关于真理的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被认为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在学理上, 站不住脚。以屠呦呦的青蒿素为例, 其研究成果, 被命名为“191 样品”, 即它曾经190 次被“实践”所否定, 幸亏屠呦呦没有所谓的“实践标准”, 她不言放弃, 终在191 次试验中取得进展。真理概念只在宗教领域中有意义, 在科学领域中, 真理概念完全没有意义。在科学史上, 正是由于有人执着地长期坚持得不到实践支持的理论, 也正是由于有人大胆地怀疑得到无数实践支持的理论, 科学才得以进步。只能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 但不是唯一标准。正确答案应该是C。

这是批判性思维。我们熟知的美国高考SAT, 研究生考试GRE, 等等, 都将这种批判性思维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语文高考, 都将带来启迪。

语文高考考查理念、要点

1.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和传统文化考查;

2.科学设计命题内容, 增强基础性、综合性;

3.加强独立思考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4.突出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研究制订能力评分方案, 改进评价方式。

考什么?

1.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 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融汇多学科知识内容, 考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力的基础上, 结合文字、表格、图片、数据等多种形式的材料, 在语言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逻辑思维能力。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4.语言运用和文章写作能力。规范使用汉语普通话的词语、句式及段落表达的能力;书写在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常见的实用文写作能力;满足学习与研究所需要的辨析论证的分析性写作能力。作文命题将处理好开放与限制的关系, 既要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的发挥, 又要注意防止套作、宿构和模式化写作的倾向的出现。

5.文化素养。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引导学生思考、领悟和汲取蕴含在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 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审美修养和人文精神, 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

怎么考?

1.试题材料渲染核心价值理念, 体现法治精神, 反映传统文化活力。比如, 在语文学科中, 选取四书五经中倡导社会和谐、尊亲重道等有积极意义的文化经典内容,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有审美意义和人文关怀的文学经典内容, 给考生提供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空间, 思考作品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创新试题设计, 调动思维, 使学生通过理性思考, 达到对试题价值理念的透彻理解。

3.通过试题设问, 有效引导学生形成以积极、发展的眼光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态度, 形成积极主动、进取的态度。

3.语文高考湖北卷与全国卷之比较 篇三

一、两卷结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内容编排顺序有变化,湖北卷先语基,再阅读,再语言文字运用再写作,全国卷则先阅读,再语言文字运用,再写作;题量设置上有同有异,大题数相同,都是6大题,小题数不同,湖北卷23小题,全国卷则18小题;赋分上也是有同有异,小阅读和作文同,其他异。

二、两卷变化思考

(一)全国卷更加注重语文能力考查,淡化基础知识考查。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取消了偏重于死记硬背的字音、字形和文学常识等三道挑选题,增加了一道衔接排序挑选题。

思考:这个变化警告我们机械学语文是没有出路的,以前学生对语文的那种无所谓的态度和不动脑的学法(即读书只背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和记一些字词)是要彻底改变的。

衔接题要求学生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对培养学生精读、细读、动脑读书大有好处。

2.古诗文部分:阅读取消了简单的信息筛选挑选题;诗歌鉴赏增加了3分;名句默写不再提供上句或下句,只提供分析评价,该写一篇中的哪一句由学生自己判断和确定。

思考:这个变化说明古诗文的学习靠简单的识记和背诵是行不通的,越来越注重赏析甚至探究了。比如2014年全国卷名句默写23题,我们做都不一定能马上想起并确定应该填写哪句。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现代文大阅读,多项选择题不再是简单的判断对错了,而是要分析恰当程度的深浅,最恰当的3分,比较恰当的2分,勉强算对的1分,完全不恰当的0分。

思考:这个变化要求学生不能用理科的非对即错思维方式来评价赏析一部作品,在文学领域,允许个性化解读,除非你的理解南辕北辙,否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全国卷强化了语文学习中读和写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

1.考试内容安排不是先从学生已经训练了快两年的基础知识的挑选开始,而是从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的论说类文本阅读开始。

思考:这个变化对很多学生的心理是个挑战,考两个半小时,一开始就讨厌,还考得好吗?因此,它要求学生平时课外也要阅读这类文本,而且要静得下心,读得进去。

2.阅读的分值加大了,由62分变成了70分。现代论说类文本阅读9分,古代诗文阅读36分,现代文学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思考:这个变化要求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要重视课外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数量,还要改变课内的阅读方法,变粗读为精读。

(三)全国卷采用了选做题型,旨在兼顾不同学生的阅读喜好。全国卷现代文大阅读有两题、两部不同类型的作品供学生选读和选做,一是文学类,二是实用类。

思考:这个变化很值得我们探究,对我们这些乡镇的学生来说,是让他们自由二选一,还是让他们统一只选一,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学校都回避不了的一个课题。

三.目前应对之策

(一)选做题怎么选,我校已经决定,要求学生统一选做实用类文本。

(二)在今后的复习训练中,无论是选文还是出题,都要尽量避开湖北地域特色。

(三)今后我们无论教学还是备考都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从现在开始,训练测试题就要改用全国卷题型。出题要尽量做到“神”似,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形”似。

4.2012六年级语文模拟卷1 篇四

一、积累百花园(30分)

1、看拼音,我能规范地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miǎoshìsìnüèbǐnɡ zhú yè yóuzhānyǎnɡ

()()()()

2、我知道用“”划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2分)欢心鼓舞()永往直前()再接再励()阴谋鬼计()

3、“一句话,百样说。”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效果也会不一样。我会按要求写下面的句子。(8分)(1)写一个带有拟声词的句子:(2)柳枝飘动。(改成拟人句)

(3)老师对我们说:“马上要进行期末考试了,你们要努力学习。”

A.改成反问句:

B.改成第三人称叙述:

(4)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桑娜一家生活很艰难。桑娜毫不犹豫地抱回了西蒙的孩子。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我最拿手。(4分)

(1)我们要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和人民的生活。

(2)听了这个故事,让我很受启发。

5、句子模仿秀难不倒我。(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

6、学以致用我能行。(4分)

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从小就在古诗中受到启迪。老师常用“_,”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人们常

用杜甫的“,”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

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们也常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情,用“,”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面临分离,我们用

“,”来互相勉励。

7、回顾课文我没忘。(6分)

一本语文书,就是一个七彩的世界。本学期,我们领略了雄伟壮观的,在《》中欣赏了田园风光,从《孟子语录》中懂得了的道理,缅怀了老班长、的雷锋,认识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老舍先生还告诉了我们养花的乐趣:,;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可见,每天与美丽的语文为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二、自由创造社。(7分)

1、我能简单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2、班级开展《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准备拟一条宣传语。

3、我想用最诚挚的话语表达我们对青海玉树同胞的祝福:

三、阅读练兵场。(23分)国庆阅兵观后感 2009年10年1日,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2009年10年1日,是一个令全球华人兴奋的日子;

2009年10年1日,是见证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最好日子;

2009年10年1日,是新中国的60岁生日!!

一声声礼炮响彻云霄,一句句话儿沁人心脾。当北京市市长站在高高的天安门

城楼上宣布2009年国庆阅兵仪式正式开始时,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

声冉冉升起时,全中国人民都振奋起来了。他们高声地呼唤着祖国万岁,他们在心

里深情地对祖**亲说:“中国。我爱你!”

“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胡主席的问候如和

煦春风,温暖军心。官兵们的回答似惊雷回荡,山呼海应。我目睹了中国的伟大科

技:两栖战车、99式坦克、武警装甲车„„还有飞机梯队:空警2000、预警机、空警200、轰6H战机„„是啊,这就是中国的武器,这就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接着是绚丽的花车,有创新中国的毛主席;有“春天的故事”邓小平;有“走

进新时代”的江泽民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胡锦涛;还有工人,农民,各省的花车

和朝气蓬勃的中国少先队„„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我记得最深的是广东省的花车

“猛龙出海”,它模仿划龙舟,穿着红衣的广东人在龙舟上划船,逼真的浪花波浪

翻滚,五条金龙你追我赶,充满了动感和悠久的岭南文化。

少先队员的花车也毫不逊色,金黄的队徽闪闪发光,少先队员们放飞了五彩的气球与和平的鸽子,那是孩子们的纯真与对和平的热爱阿!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熟悉、悦耳的歌唱祖国以最纯洁的童声宣告阅兵式的结束,我在心里默默地对祖国说:

祖国,我永远爱你!

祖国,我永远感谢你!

祖国,我永远祝福你!

祖国,我要好好读书,报答你的养育之恩!

祖国,我自豪,我是中华的少年!

1、辨字组词。(4分)

豪()徽()冉()蓬()

毫()微()再()逢()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3分)

(1)形容话语打动人心,给人美好、舒畅的感觉。()

(2)形容感受极深,牢记于心,不能忘怀。()

(3)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3、本文详写了两个场面,一个是,一个是。(2分)

4、句子品味。(2分+4分)

(1)他们高声地呼唤着祖国万岁,他们在心里深情地对祖**亲说:“中国。我........

爱你!”从句中加点词语你体会到。

(2)“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这是和的对话,分别表达了和之情。

5、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它们”指的是。(1分)

6、少先队员的花车有什么含义?(2分)

7、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8、读完此文后,你是否感慨万千?写上几句,表达你的心中的自豪感或对祖国的美

好祝愿。(3分)

四、佳作展示台(30分)

题目:今天,我懂得了

回忆自己的成长岁月,也许亲身经历的某一件事,让你一下子就懂得了孝敬,懂得了尊重,懂得了宽容,懂得了感恩„„请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一件具

5.高考模拟卷1语文 篇五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主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

中国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廷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形成都不能

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赵一曼女士 阿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

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千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遮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遣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廿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螽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晴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

幸、工作愛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目队伍中的生活 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 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己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 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 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B.“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训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D.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

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 分析。(6分)

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利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拉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国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讠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 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 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 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 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 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暮。政协委員 潘建伟被煤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 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 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額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 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 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別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美,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

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戳/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萄免/ 帝嘉之/敖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

帝嘉之/敖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戳/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萄免/宣

帝嘉之/敖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荀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覲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

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

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仨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 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

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 歌

李贺

稿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井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顼的多个远洋诩查航次和大陆架勤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热悉的人而言,().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燈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 ,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劲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 ,并可根据需要 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

个航次的调查

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

查航次的任务

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

次大陆架勘查任务

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

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

轻而易举

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

一目了然

轻而易举

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

一目了然

易如反掌

再接再厉

20.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21.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扌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 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 文章,想象它装进“时扌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6.高考作文全国卷1 篇六

展信佳!恭喜你长大成人。很高兴你能于此时展开这尘封已久的信件,感受来自前少年的一腔热血。

于你而言,2035是诗和远方的新起点,是梦与未来的新征途;于我而言,2035是而立之年的砥砺前行,是家庭事业的担当与责任;于新世纪的中国而言,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你我,都是这时代星光下的赶路人。

或许此刻的你,如一只脱笼之鹄,意欲展翅高飞,追逐生命之风;或许此刻的你,有些迷茫,虽整装待发,却不知路在何方。不要着急,18岁的我亦是如此,期待着,也彷徨着。那便允许我,向你介绍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或许能给予你少许启发,坚定你前进的方向。

生于的我,有幸成为中国千万“世纪宝宝”中的一员,与世界一同书写新 篇章。新世纪的中国,是开放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祖国便真正同世界接轨了。在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中,祖父辈们成了迎风起航的弄潮儿,用芯片互联全球;用网络沟通世界;用高铁交通阡陌,实现了鲁迅先生“生活是两颗心的相互贴近”之愿。

最令我骄傲的,是“一带一路”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不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孤寂,取而代之的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车如流水马如龙”;虽不再闻羌笛杨柳、骆驼铜铃,而那“中欧班列”的嘹亮早已响彻四海。明日于“黄海明珠”——青岛开幕的上合组织峰会更是万众瞩目,令人期待万分。我坚信,2035年时,中国同世界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必将更上一层楼!

,我18岁,孜孜追求着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岁月如梭,十年一瞬,我却仍念念不忘的体育盛宴。当《歌唱祖国》萦绕耳畔,一股温暖而强大的洪流涌入心田;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赞叹奥运健儿的英姿勃发。而今,我期待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焕然一新的中国又将如何令世人为之惊艳、赞叹。

今天的我,赞叹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计日程功,用青春热血给自己树立高远的目标,为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力前行。2035年的你,亦是任重道远,上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美,迎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成,下启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梦。中国对全世界的诚挚诺言,需要你我披星戴月去实现!

在此,我希望能与2035的你有个约定,约在新征程的起点上,用心用爱创领“两个一百年”;用热用光谱写“春天的诗篇”;用智用勇助力“中国的昂扬”。我们的新时代已然来临,惟愿你我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持志笃实,久久为功,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和新时代的中国一起追梦。

纸短情长,留待来日再议!

20的少年

2018.06.07

7.高考模拟卷1语文 篇七

上海卷和天津卷考查所涉及的教材知识, 全是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 最重要的内容, 有的试题本身就直接考查这些知识。上海卷中要求学生答出世界逐步连成一体过程中的事件;天津卷中要求以美英法为例, 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过程中的作用, 都体现了这一点。两卷试题中还同时考到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问题。

阅读题向来被看作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好形式, 上海卷和天津卷都有要求学生归纳材料, 得出结论的题目, 并且占了很大的分值。上海卷提供了一份义和团团民私自替政府拟定的对外“和约”, 要求学生先回答出分为哪几类, 再回答如何看待这份和约;天津卷有一问是归纳材料所反映的民国时期经济立法的特点, 指出其历史作用。这些试题的回答需要学生既具有阅读理解能力, 又具有概括、抽象能力。当然同时也要结合学过的知识。

两种试卷同时注意到一些热点问题, 现在, 金融在企业发展等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受到重视, 此次两卷同时考到了罗斯福新政中整顿金融所起到的效果。2010年, 世博会在上海召开, 两卷都以此为话题说开去, 尤其是天津卷, 并不刻意回避热点。

上海卷中有一些问题直接涉及研究历史方法, 像曹墓之争一题, 要求学生根据试题本身提供的“学者质疑的主要理由”, 问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 不得摘抄原文。要求学生能从具体的条文中抽象出这样一个道理:文献与考古两重证据的共同印证, 才能让人对历史结论信服。天津卷中有一题向学生提供了国际联盟盟约和非战公约的部分条文, 要学生评价, 我们过去更多地强调这些公约的虚伪性, 而学生通过材料, 不得不首先承认它们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作用。这种结论的得出也是在告诉学生:论从史出, 不能人云亦云。当然, 命题者也提供了这些公约局限性的条文, 要学生同时得出结论。

上海卷所考的知识是分散在教材各处的具体的知识点, 天津卷则选取最能代表某一时期历史特征的那个知识点来考。结果是上海卷题再多也不能把知识考全, 天津卷题虽少却因题目能引出许多知识而显得将知识考得较全。上海卷考了20世纪初时行人见面行鞠躬礼就非常具体。天津卷考天津城市化问题, 其中涉及到铁道、电车道, 从而揭示出近代中国在遭受外国侵略的同时, 通过与西方接触, 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 在一些方面在走向近代化的事实。

上海卷题目多, 天津卷题目少。上海卷选择题有30道, 而天津卷仅有11道;上海卷非选择题7道, 而天津卷仅有2道, 当然天津卷的非选择题大题之下材料和问题都很多, 问题之多甚至超过上海卷。上海卷因题多而涉及内容必须多, 学生选择余地大;天津卷非选择题仅2道, 话题显然要单一得多, 这有利于考生考试时集中思考。

从试卷涉及的内容看, 两卷也有所不同。上海卷中中国古代史部分占了30%左右, 天津卷仅占20%左右, 表明上海卷对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内容更重视一些。中国近代史部分, 上海卷占了25%左右, 天津卷占了15%左右;中国现代史部分, 上海卷占了10%以上, 天津卷则在15%以上, 天津有些“厚今薄古”。世界史部分:上海卷占35%以上, 其中古代部分占13%;天津卷世界史占了近50%, 其中古代部分只有1道选择题, 占4%, 可见天津更重视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近代以来外国列强的对华侵略, 中国人民近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等内容, 世界近代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等内容, 上海卷都涉及到了一些, 天津卷除了一道选择题涉及抗日战争占了4分外, 再也没有一点了。由此可见, 上海卷有百花争艳之美, 天津卷则有“宽处可以走马, 密处不可以容针”之奇。

此外, 上海卷的题目活泼一些, 这也是传统, 天津卷的题目则严肃得多。

这两份试卷除了给我们在命题上诸多启示之外, 也为我们平时的教学提供了“指挥棒”。当“指挥棒”并没有什么不好, 只要指挥得对。

1. 教学要抓重点。

面面俱到会让学生疲于奔命。“哪里有重点, 考到便是重点”的说法是不对的。两份试卷涉及到的书本知识, 其实非常简单。高考需要考生运用的书本知识是很有限的。上海卷32题考苏格拉底案, 貌似惊人, 其实问题答案所涉及到的雅典的古典时代 (全盛时期) 公民是指成年男子这些知识, 都是最起码的知识。天津卷第3题问雅典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是什么?提起雅典, 人们会想到梭伦, 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 无不涉及一个阶层———富有的工商业阶层。有了这个起码的知识基础, 所以本题选出“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还是非常容易做到的。抓重点, 从而使必须记的东西变少了, 不仅有利于记得牢固, 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进行批判性思维。在每节课都做到抓重点进行教学的同时, 还要根据“指挥棒”或是我们自己的见解, 对教材进行详略处理。哪些知识是有借鉴意义的, 哪些知识与今天密切相关, 哪些知识能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都要胸中有数。对那些只有死记才能记得又一时想不出有什么价值的, 就少占课时。

2.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告诉学生, 选择题也是需要分析的, 不能只是跟着感觉走, 要推敲, 理性分析。如上海卷某题:一个唐朝商人沿丝绸之路的陆路走, 会经过哪些地方。如果你对波斯、大食的地理概念不了解, 但总不至于不知道日本吧?日本在东方且不说, 而且到日本要过海, 与陆路不符, 这样, 题目就去掉两个备选答案了。天津卷第4题:“17世纪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这是因为 (%) 。”科学革命到底是奠定了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还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基础需要我们选择。人文主义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已经提出, 此其一;其二, 启蒙运动虽然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含义, 但本题中有一个关键词“科学革命”, 由于科学革命, 天主教会的愚昧迷信受到了冲击, 人们不再事事寻求神的指引, 人们认识到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地思考, 这就是理性, 所以选理性主义更有针对性, 更为贴切。分析对于阅读分析题的重要性, 就更加不言而喻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 需要训练, 把针对性地辅导和集体讲解结合起来。此次高考上海卷和天津卷中, 没有一问是要学生直接从材料原句中摘抄的, 都需要经过提练概括。当然在回答时借用材料中的词语也是可以的。论从史出更是需要训练才能养成的习惯, 才能锻炼出来的能力。上海卷的最后一题和天津卷的全部非选择题都涉及上面所谈的阅读分析模式, 这里不再举例, 读者自可查阅。此事事关历史教学的培养学生能力, 学会研究历史的方法手段等方面, 因而一定要加强阅读分析的训练。

3. 训练学生的勇敢、机智。

学生做得好不好与心理有关。高考题肯定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种心理会影响到考生的自信心, 某些考生甚至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我们在平时就要训练学生的胆量, 要他们勇敢地面对试题, 有信心攻克坚固的堡垒, 经常跟学生说“你能行”, “凭现有的知识和能力, 所有的问题都是你能够解决的”, “基础知识掌握虽然不好, 但你的语文素质好, 这是你高于其他学生的原因所在”。这些表面看起来与教学无关, 实际上自信心对于考试, 对于做任何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有的学生不灵活, 遇题总往记忆过的东西上靠, 其实考试很大程度也是在考学生的聪明智慧。在这方面我们也要想些办法, 对学生进行训练。上海卷第7题是一幅画, 画的是教皇的手亲切地放在君主的肩上, 问反映了什么, 显然是选“互相利用”。天津卷第5题, 提供了一张首届世界博览会馆伦敦水晶宫的照片。备选答案是从四句话中选三句。那么哪一句是错误的, 假如你当时去看了这些工业革命的成果展览, 你会联想到什么?你能联想到许多, 像题目中提供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但你会这样想吗:“机器啊, 新的交通工具, 你的发明建立在掠夺之上, 有了你, 落后地区就要遭到更多的掠夺了, 就要更加倒霉了!”你会这样联想吗?不会, 所以去掉“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是自然的。这里面固然有分析的成分, 但是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你的聪明, 你的机智。

上海卷和天津卷都不太深, 学生对于这类试卷是欢迎的, 老师如此来命题, 也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有水平的试题会让中等生考到总分的75%, 试卷难度浅一些并不影响拉开试卷得分的距离。上海卷、天津卷既有高雅清新的一面, 又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一面。我们要从这份试卷中获得教益, 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8.高考模拟卷1语文 篇八

初览今年的湖北卷高考语文试题,最大的感受是没有预期的偏难与艰涩,即人们常说的“裹人”,显得平和而亲切。除了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外,还体现了湖北题“整体稳定,微变出新。立足知能。突出特色”的特色,标志着湖北卷自主命题在稳健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我认为今年试题的突出亮点主要体现在文言文、语用题(第六大题)和作文三大板块上。

今年湖北卷的文言文考查令人耳目一新,选文精到,设题规范而又匠心独运。

文言文阅读的特色首先体现在选择文本材料的创新。

在形式及选文上,命题者独具慧眼选择了两个相关的阅读材料:一为苏辙的《孟德传》,一为苏轼的《书<孟德传>后》。苏轼和苏辙都是考生熟悉的大家,且同属“唐宋散文八大家”,从苏洵的《六国论》、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考生对他们可谓心仪已久、仰之弥高。这样的文本会给考生带来亲切之感,容易激发他们的阅读激情。

在文体上,前者应归于传记类,后者应归于随笔类;前者以记人叙事为主,后者以议论说理为主。但两文的主旨还是着眼于说理。《孟德传》先叙后评,记叙部分情节曲折,条理清晰,人物形象鲜明:孟德是一个喜好山林,内心无所畏惧,置生死于度外的“退卒”(逃兵)。正因为他的这种释然、坦然,才得以困居深山老林、与猛兽为伴而不死,才得以“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作者也因此感慨:人处世间如“无所顾,则其浩然之气,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而苏轼的《书<孟德传>后》则更有意味。苏辙寄来的《孟德传》中有关猛虎畏人的说法,引起了兄长苏轼极大的兴趣,于是对老虎吃人的心理做了一番探讨。作者以“痴(无知)儿不惧虎”为据,论说老虎吃人之前,必先被之以威,见慑于威而惧者方食也;相反,不惧者则不敢食。即“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故书其末,以信子由(苏辙字)之说。”

在命意上,选文较好地渗透了新课改理念,体现了鲜明的人文性。两则文本材料的主旨都在揭示“无所顾则无畏,有所顾则有所慕、有所畏”的主旨,并且极力推崇这种无欲则刚的“虽列于天地可也”“特立于世者”的浩然之气。而这种气概正与作者旷达、率真的性灵切合,又凸现了唐宋八大家散文注重理性和真性情的文学主张。

其次,试卷在设题上匠心独运,推陈出新。试解析如下: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利胀懑。无所不至,利:通“痢”,腹泻

B,逡巡弭耳而去,弭:低垂

c,德自分死矣,自分:自己料想

D,至以首觚触,庶几其一惧,庶几:差不多

此题涵盖“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两个考点,将两考点合为一题,采用3+1(3个实词+1个虚词)的形式设题,综合性强,考查的信息量大。答案为D。“庶几”在文中是“希望”的意思,而不是课本中出现的常规用法“差不多”“大概”(如《庄暴见孟子》“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本题设计巧妙,与课文关联却又不同于课文,学生很容易跌人陷阱。很容易因思维定势而误选。然而,从文意看,是老虎先以威示人,以窥探人是否有惧色。老虎也会打心理战,看人怕不怕它,且希望猎物怕它,而两小儿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惧虎”。“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从用法看,“庶几”后带了宾语“其”,则充当了动词的角色,即“希望”义,而不是副词“差不多”“大概”。故答案确定无疑,而考生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通不过的。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

A,既为兵,不获如志,惟山之深者往焉

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C,一日十病十愈,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此题考查信息筛选,以选出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设题,信息量大,且加大了限制。学生只有对文意准确理解,且“分别”对应求证才能选出正确答案。A组上一句“既为兵,不获如志”是说孟德当兵以后“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实现,与“生存艰难”无关。B项下一句“须臾奋跃,如将搏焉”陈述的对象是猛兽,意恩是:过一会,它就会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不是说孟德无所畏惧。D项上一句“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是对孟德获释为民后的叙述;下一句“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是苏辙对孟德之事的感慨,均与筛选标准无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了解到它们大多有能辨识人气的习性。

B,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

c,苏轼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意识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气,而外物感觉得到。

D,苏轼的《书<孟德传>后》写了一则小儿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没伤害小儿的故事。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选B。其错误在于无中生有。题意对应的原文为“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好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宋孝孙)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可见,B项“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错。

总之,文言文在设题上突出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着眼于能力立意的要求。

今年湖北卷的作文继续走创新的路子,命题平中见奇、推陈出新、化繁为简:不设材料,更无导语,连题目也只有一半,而把另一半交给了考生。综观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题。采用此种半命题作文形式的仅湖北一家,可谓平中见奇。既限制而又开放,又在2008年情景加命题的基础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而今年作文命题的创新不只表现在形式上,其内涵也丰厚,令人咀嚼。首先,它是一个情景式的命题,“站在——门口”能很快扣动考生的心弦,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有利于考生抒发真情实感。其次,它是一个开放的命题,在选材、立意上有着极大的开放性。“门口”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超现实的;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第三,它是一

个面向现实生活的命题,这里的“现实生活”虽不一定都是亲身经历的,但一定是有所感受、感知和感悟的。第四,它还是一道能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命题。隔靴搔痒、泛泛而谈之作,改头换面、仓促拼凑之作,似是而非、不痛不痒之作,非驴非马、杂乱无章之作均难出彩。文章的品位在于是否能抓住契机,平中见奇、推陈出新;是否能揭示“站在门口”的独特情感和深刻内涵;是否能在命题预设的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给人感动和启迪。

如媒体报道的某考生写的就是他爷爷。该考生2岁就被父母遗弃,与爷爷相依为命18年,爷爷一手把他拉扯大。如今爷爷78岁了,生病卧床已半个月,但还是坚持来陪考。爷爷说:“别家的孩子都有人陪考,我也要来给他一个惊喜,给他助助威!”当高考第一天上午考完语文,记者采访该考生时,他说:“我的作文写的就是爷爷,‘站在爷爷的门口,我心潮翻滚,久久不能平静,是爷爷给了我爱,给了我坚强,给了我力量。”有如此情感积淀,如此丰厚的生活积累,如果表达不错的话,相信这位考生的作文能够出彩。

还有一位体育考生,写的是《站在梦想的门口》,他是一位足球爱好者,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足球明星。文章叙写了该生在应试环境下追求这一梦想的酸甜苦辣。生活气息浓郁,时代感强,也折射出了教育、成长的某些深层次的东西。“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成”即生活、情感的积累,“偶得”即找到了释放和抒发的突破口。考生有生活,有真情实感,碰上了好题,好文章也就自然“应运而生”了。

然而,今年的湖北卷亦有缺憾,姑妄言之。

第一大题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选用的语料与去年湖北卷相比,显得“语本”味较浓,而“人文”味稍淡。板滞有余而鲜活不足,难度系数亦较低。

诗歌鉴赏考的是宋代诗人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文本选得不够好,设题亦失之单一。此类题咏诗一般都有写作背景,“西溪”在何方,“无相院”在何处,“院”以“无相”名之有何意,光看标题学生就难以理解,试题亦无注释,这就造成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诗意。诗作的主旨表现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兴会,抒发一种掸悟般的逸致幽情,此种情怀对蜗居斗室、奋战题海的高中生而言实难领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亦太玄妙,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此诗最能代表他的写影艺术。“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影,“过桥人似鉴(镜子)中行”“莫放修芦碍月生”是暗写影。妙则妙矣,考生却难领会。此外,考查的两道题都是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全然没有关注诗歌的思想内容,无疑失之片面。因而,相比而官,今年的诗歌鉴赏题无论是选料还是命题,都大大逊色于去年。

其实,诗歌鉴赏在选材上大可不必避熟就生。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仅唐宋两代的大诗人就灿若群星,佳作如林。命题应着眼于引导学生读著名诗人的佳作,引导学生多了解那些代表主流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求生求僻,以致失却了诗歌鉴赏的品位和趣味。

此外,“名句名篇”的命题语言也不够准确。从诗歌的主旨和写作意图看,《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也不在写什么“山水之胜”;《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亦不在写“秦朝的暴政”。文学常识要求考生写出方鸿渐是哪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无论怎么说都考得不靠谱,难度过大,因为高考毕竟不是语文竞赛。

上一篇:月光下的背影作文800字下一篇:蛋白质工程的崛起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