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2024-08-08

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12篇)

1.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篇一

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

经济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共生关系、二者基本上不存在影响的关系、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的负面关系。首先,就共生关系而言,经济和环境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一面,经济和环境相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生态农业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其本身又对环境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影响。其次,就经济和环境基本上不存在影响的关系而言,经济的发展本身并没有对环境产生太多的负面影响,经济和环境共同都在发展,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关系。如新加坡的发展模式。新加坡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行业,在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自身环境的发展,所以新加坡也被称为花园城市。再次,就第三种关系而言,其又可以分为两种关系:第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并没有超过其本身的承载能力。第二、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已经超过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就前者而言,环境虽然遭受到了破坏,但并没有超过其负荷能力,在采取相应措施后环境依然能够逐渐恢复,甚至达到原有水平。对后者而言,环境已经在质上遭到完全破坏,环境已经不可能通过自我的自净能力恢复到原有水平,经济的发展已经对环境本身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影响,那么这也是人们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不能并行的重要理由。

值得强调的是,在经济和环境二者的关系中,共生关系和二者基本上不存影响的关系这两种关系中,并不存在环境的保护。环境本身就可以在被促进或自我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良性的发展。而只有在第三种经济对环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才谈环境保护,才谈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并行关系。但笔者认为,就第三种关系中的两种情况而言,都存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并行的可能性,即使是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不可修复的影响,其理由如下:首先,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还是建立良性的生态平衡系统,其并不是一定要恢复到原有绝对理想完满的水平。其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不能说环境在遭受到严重破坏后就置之不理或不加以保护治理。再次,不管是经济发展也好,还是环境保护也好,二者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应当也必须并行。最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不能并行的理论假设是错误的。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能并行的理论前提是错误的

导致人类过分看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应是西方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按照这种思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就只是一种主客二分式的关系:人和世界万物是两个相互对立、彼此外在的实体,人是主体,世界万物是客体,人通过认识(这里指广义的认识,其中包括实践—通常理解为人从世界万物之外进入和深入到世界

万物之中,对外物加以改造的活动)以解决 世界万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间题”。和这种理论构成直接相关的则是人类中心主义,[1]这一理论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仅仅是客体。一切活动都必须满足人类这一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人才是价值评判的尺度和标准。于是在“主客二分”和“人类中心主义”这种不是你就是我,不是主体就是客体的单一线型思维指导之下,人类开始疯狂而不计后果的向自然开采和掠夺。做为回报,自然开始反过来报复人类:生态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海平面上升等接踵而至,这些灾害无疑都是自然在遭受严重侵犯后,为了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产生的正常现象,但是却对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同时,由于“主客二分 ”、“人类中心主义 ”这种单一的不是主体就是客体的思维模式,主体性的人类在遭受到客体性的自然的打击和报复之后,人类往往又显得无能为力,人类的这种渺小性顿时又和自然的强大性形成鲜明对比。于是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发展经济是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本身都对人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整体观、系统观、协调观等也开始逐渐代替了 “主客二分 ”、“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而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就是这样的理论之一。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按照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真正有生命力的深层和谐必然是天下、世界、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和谐,也只有在此情形下,一物、一人、一地、一国才可能获得真正持久的和谐。”这种整体观认为,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万物构成平等的关系,“宇宙洪荒的实质是生生不已的创造力,其中涌动的是无穷的生命力。对于人与自然的所有生命而言,天地是所有成员的父母,万物和人类构成天地之间的生命共同体,即所谓“民胞物与”,有了这种情怀之的一,人在宇宙中不再具有疏离感,不再深怀孤独感,而是觉得自然与其他生命、山川草木,都是创化的产物,都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存在者。”我们可以说:人和自然的生命不再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的主客相分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互支持也相互制约的合一关系。

[3]

[2]

在这种整体思维的指导之下,“人的存在境域不是一个狭小的人类社会,而是一个天地宇宙。” 人做为万物之灵,又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这就必然要求他把自我当作生命存在的同时也把外在生命当作一种存在,在重视自我生命的同时,也重视外在的生命。人其实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之人,而是主载之人,所谓主载就是有义务和责任去考虑或承担其他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承载自我也承载他人。

[4]

所以,人和外在环境在本质上都属于宇宙洪荒的一部分,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宇宙式的生态系统。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也必然要去考量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如果要真正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把自我置身于这个生态系统之中,平等地考量所有的生命存在。

这样,可以说在任何时候,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并行应该是可能的,而且应当变得可能,即使在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之下。倘若我们在理论前提上就认为二者不能并行,经济的发展最终在实际上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以至消亡。从而使经济发展变得不可能,人类也将变得难以生存和发展。

当然,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的指导下,传统的五行观,中医学理论则给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能。传统五行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他们存在于一个动态的系统之中,构成相生、相克的生成和制恒关系。事物在这样的生化克制关系中保持着平衡和发展,而中医学则以传统五行理论为基础,并将其应用到中医理论和治疗上,把人的身体看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讲究:辩证施治、阴阳调和、抑强扶弱等。

同样,经济和环境二者都构成整个自然社会的一部分,二者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其中哪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他二者的正常存在。人类社会同样也是一个大的生态平衡系统,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经济和环境的生克制化,重视调节和平衡。所以以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学理论正是解决经济和环境内在矛盾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结合—论精神发展的阶段[J].学术研究, 1993(4):1.[2]徐春根.论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在逻辑前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23(2).[3][4]苏菡丽.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9,3(2).的良药,也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S

2.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篇二

关键词:产业关系理论,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1 问题的提出

从产业关系理论的角度来看,作为劳动者的人与产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为,一种产业的存在,它是围绕着人的生活需求和劳动需求建立起来的,一旦这种产业丧失了劳动需求,这个产业的本质就被扭曲了。这就意味着,产业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服务的,只有完全站在人的发展角度去衡量产业发展,才能够呈现出产业关系真正的态势。因此,人们必须以理性的目光去看待产业与劳动者的关系,协调好产业与劳动者的关系。产业与劳动者均衡发展,可以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如何正确地利用产业关系来理顺劳动者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从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本身来说,我国过于关注企业的发展,将企业的发展当作劳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而不是站在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做发展规划,使得我国在有着大量过剩劳动力的情况,盲目追求用智能机器人代替劳动者,用互联网血洗了很多传统商业模式,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很显然是中国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者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同时,由于中国只关注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的诸多企业,劳动互惠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劳动密集使得劳动廉价,劳动廉价倒逼企业雇用廉价的女工和农民工,导致企业产生性别歧视和身份歧视,身份歧视使得企业可以以更廉价的薪酬雇用劳动者。这种不均衡的劳资关系,需要人们重新来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2 中国产业关系理论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在劳动经济发展中忽视劳动者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均衡性

从劳动产生的本源来看,劳动是用来满足人的需求的。人类通过劳动来生产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就是劳动的本质。这就意味着,如果得不到想要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劳动就丧失了存在的本质。而劳动经济管理的核心就是应该使得劳动者与经济发展之间实现均衡。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劳动者获得其满意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那么,作为劳动者管理组织工会,其实际是为了使技术发展与劳动者就业机会获得平衡而存在的。但是,由于工会实际上为国家所设立,在历次技术发展中,技术革新的成本都是国家付费的。因此,在劳动者与企业管理层发生的对抗与冲突中,政府自然而然地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理所当然地支持管理层,压制劳动者。例如在我国,纺织技术变革导致全国性的纺织工人失业;推行互联网技术导致大量的传统商业服务人员失业,等等。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经济关注的不是如何均衡劳动者与劳动机会的关系,不是考虑如何使技术更新与节约成本和劳动者就业联合起来考虑,而只是考虑到节约成本的问题。

2.2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未能协调好劳资关系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实际来看,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开始关注人性化管理,目的在于借助人性化的管理,尽可能地借助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劳动者的待遇,为劳动者提供更为丰厚的物质需求和丰富的精神需求。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来看,能够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去对劳动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企业既然要降低劳动成本,必然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这个目标。为了在提高劳动者薪酬水平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部分企业通过加班来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部分企业采用智能机器人来代替部分人工生产,提高劳动效率来降低用工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降低用工成本,都预示着可能存在的劳资冲突。假定工人以前上班8个小时月薪酬为3200元,现在月薪酬涨到了4000元,工作时间延长到10个小时或以上,其发现自己薪酬并没有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而缩水了。那么,作为工人,显然不愿意得到这种结果,因为企业提高了工人的收入使得基本生活资料成本增高,而其收入水平并没有真正提高,就需要企业给个说法。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就是在企业管理中协调好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劳资关系当然是其管理的职能范围。而从实际来看,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显然无法实现该功能,无法从根本上协调劳资关系。他们目前能做的通常是通过解除雇用关系压制员工的诉求,来缓解劳资关系冲突。

3 改进产业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应用问题

3.1 重视劳动者与就业岗位的均衡性

在劳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从产业关系发展的角度出发,将产业的发展与劳动者的发展均衡起来考虑。例如,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欧美国家有比我国更为先进的发展水平,但他们能够从传统行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互联网能够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岗位有多少,这些就业是否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同时,在进行产业机构改造的同时,要合理安排好劳动者与技术改造之间的关系,将技术改造维持在可控范围。试想一下,一家以生活用品为主的企业,完全利用机器人生产,工人全部被清退回家。在工人没有购买力的情况下,就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全部过剩。因此,维持劳动者与就业岗位的均衡性,就是要维持社会资源分配的相对均衡,使得大部分的人由于劳动而获得相应的购买力,从而维持劳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例如,在人工智能代替人工的基础上,很多国家也从自身的就业机会出发,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而在实施中却不是那么的积极,也主要是从自身的劳动经济角度去考虑,使得经济的发展与劳动者的就业机会维持一种相对的均衡。

3.2 人力资源管理要协调好劳资关系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要善于协调好劳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在设计劳动者薪酬的时候,要尽量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薪酬水平,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薪酬。例如,在生活用品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的薪酬要跟上基本消费品上涨的水平。因为只有员工的薪酬水平上涨,才能够维持社会有对等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才能够维持企业的产品销量不致下降。而如果企业通过加班来降低用工成本,也必然要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来维持劳动者有对等的消费能力。因此,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就要合理协调好劳资关系,以维持劳动经济发展的秩序。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经济不能只关注企业而不关注劳动者。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要从人的发展角度去关注企业发展,这才是劳动经济发展的本原。在我国当前为了企业发展压低劳动者薪酬,为了追求企业产能的高效而采取智能机器或机器人代替人的社会现实下,人的发展被忽略。人们开始认识到,盲目追求经济和企业的高速发展,将经济发展逼进一条死胡同。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国家在发展经济的情况下,要首先关注劳动者与就业岗位的关系;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要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使劳动者消费能力通过消费增长刺激企业的产品销量,以此维持良好的劳动经济发展秩序。

参考文献

[1]布鲁斯·E.考夫曼,王潇.产业关系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9).

3.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篇三

一、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是维护企业财产安全的重要条件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对一个企业来说,它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检查、自我制约的自律系统。即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而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或人员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中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浪费。为了有效地保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应建立验收、领用、核算、记录和核销等各环节的控制,防止贪污、盗窃等不良行为的产生。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保证

会计信息是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外部相关各方决策的重要依据,这些资料是否真实、可靠,不仅影响到决策部门能否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以及各种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而且还影响到未来决策的合理性、正确性。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严重,企业只有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错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三)加强内部控制系统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经济性、效率性的重要保证

目前许多企业注重销售、利润等经营成果的考核,而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有的虽有一套内部控制制度,却往往执行不力,缺乏监督,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尽可能地减少对有限资源的耗费,实现理想的成本水平和效益水平。企业内部控制可以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以及资源的无效使用,提高资源使用的经济性。

二、企业管理水平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一)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

有人认为管理就是内控,抓了管理,内控自然就到位了;也有人认识内控是内审(稽核)部门的工作,抓内控应该由内审部门牵头。由于认识模糊,使得一些审计人员在进行内控检查时无从下手。因此,很有必要搞清内控与管理的关系。

1管理的内涵及其与内控的异同。从广义上讲,管理是管理者确立目标和战略,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和操作方法实现目标的全过程。管理者有责任控制局面,并解决和纠正在监督检查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和错误,包括对有问题责任人的追究和处罚。广义上的管理比内控的内容更为广泛,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内控活动,比如,设定目标的决策就是一种很重要的管理责任,为内控提供了前提条件。但是,重大目标的最初设定并不是在内控的工作范围之内。同样,许多管理方面的具体决策和一般性活动也不都代表内控。

2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针对目标而言,风险实际上就是可能妨碍目标实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对一家公司而言,风险既预示着机遇,又会影响其竞争能力,并影响其维持融资的能力以及保持和提高其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能力。为此,有人认为风险管理就是内部控制,甚至风险管理包括了内控。把两者混淆的问题在于没有看到内控是管理的更本质性的内容。诚然,风险管理是整个管理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控要做的。特别是内部控制并不是目标的制定活动,而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中的风险进行评估。风险管理目标的设立为内控中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前提条件。内控所负责的是风险管理过程及其以后的重要活动,比如,对风险的评估和由此实施的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活动的监督评审与缺陷的纠正等工作。可见,内控涵盖了风险管理。

(二)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企业尽快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企业决策者重视、员工思想统一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前提

一个企业要想建立健全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决策者重视至关重要。这是制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前提条件,只有他们重视,才能更好地统一员工思想,搞好宣传发动,组织员工学习有关的法规制度,搞好业务培训,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具体实施,不只是条文,只要认真执行,严格考核,落到实处,就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高度重视,职工思想统一。

2培养优秀企业管理人才是搞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础

人是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起始于人,也落脚于人,搞好企业内部控制,更要“以人为本”,更需要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优秀的管理人才哪里来,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内部培养,二是外部招聘。内部培养是企业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培训,可以请法律、财政、税收等部门的专家来企业上课,具体讲授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财税知识,并请他们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企业制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3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搞好企业管理的关键

一旦脱离实际,再好的制度也会失去效能,变成废纸。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七个环节搞好企业内部控制:①对货币资金进行内部控制:企业对货币资金的收支和保管业务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对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稽核等不相容单位要分离,出纳人员不能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②对采购环节进行内部控制:要建立合理的采购与付款程序,加强对采购审批、合同订立、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衔接和核对稽查,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减少采购风险。③对成本费用进行内部控制:企业要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制定成本费用定额和标准。④对销售环节进行内部控制:企业要制定商品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对销售合同的订立,产品的发出和账款回收等方面全方位搞好内部控制。⑤对实物资产进行内部控制:企业要建立实物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对实物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制订合理的库存定额,减少不必要的库存占用,加速资金周转。⑥对投资环节进行内部控制:扩大再生产,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但企业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一定要搞好市场论证。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投资内部控制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对每一个投资项目,要由多人反复论证,并严格遵守制度,保证投资成功率。⑦对工程建设进行内部控制:好的项目上马后如何用有限的资金保证工程优质、高效。在这方面,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控制制度,从工程的竞标、工程的进货、工程进度的实施,工程过程中资金调度都要有详细的责任制。

4.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必须看到,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只有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首先是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相互争夺剩余产品。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所以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恩格斯也曾明确指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就是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因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批判了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要防止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和谐社会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有的同志认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100位以后。2004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6万亿美元,但只占世界总量的4左右。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哪怕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也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不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我们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为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这就决定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也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如果说当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特点的话,那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问题,这样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但这绝不能导致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动摇,否则我们将丧失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各种不和谐问题的物质基础。

通过科学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5.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篇五

叶亚南(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摘要

从引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认识二者之间的关

系。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 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在完善 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中, 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

改革的关系和前进的步伐, 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式提出, 是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但此时是把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 他方面的改革笼统而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 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 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作为独立的 任务提出来。1980年8月,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 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文中系统地论述了 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政领导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规划 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

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我国面临着实现全国财政 经济统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 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 逐步建立起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 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越来越 大, 原来为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已不再 适应新的形势, 经济体制方面某些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 出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在认真总 结我国的历史经验, 认真研究我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 同 时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 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后。中央认为, 必须按照 党历来要求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正确对待外国经验的原则, 进一步解放思想, 走自己的路, 建 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能把贫穷当作社会 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 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 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要。

二 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初始主体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 别, 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 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 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其中, 政府作为多元主体中的一员在 体制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改 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甚至是在阻碍经济 体制改革的进程。1986年9 月,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关于政治体制 改革问题时指出: # 现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使我们都深深感 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 就不能得到经济体 制改革的成果, 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 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三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从进行经济体制改 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及改革的历程中可以窥见端倪。所谓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现 代化需要市场经济来实现, 而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科学、合 理、高效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来保障。邓小平同志提出# 政治体 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 相互配合∃。具体来讲可以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上层建筑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相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进行 的。从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不难看出: 每一次政治体制改革 任务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后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中每一次认 识的深化也必然会带来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 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对现有政治体制提出新的要求, 使之 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例如: 1982 年 政府机构改革是建立在#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经 济形式认同基础上。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是建立在# 公有制基础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经济形式认同基础上。1993年以后的政 治体制改革是建立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形式认同基础 上的。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政治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担负 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和功能。它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它 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反作用, 甚至一定条件下与 经济相比占据首要地位, #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是对社会的 必要的协调和管理。对中国当前情况来说, 政府是经济改革的倡 导者和推动者, 正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 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得 以建立。所以邓小平深刻指出: # 只搞经济体制改革, 不搞政治体 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 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不 能割裂

6.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篇六

前言: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和环境不断加剧的境地。文章将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经济

正文

1、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1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现状

地球15公里以下大气层和11公里厚度以内地壳,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讲环境的基本范畴,定义为生物圈。生物圈内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的数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生物链,维持着生态的平衡。人类诞生以前,生物圈保持着良好的循环;人类诞生直到农业社会,生态平衡也基本保持在良好状态。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手段的无比增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生物圈内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实行全面干预的结果,从人类角度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胜利,从自然界角度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对人类干预的一种报复性破坏。谋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除这种“战胜自然”的破坏,保持生物链不受损害,摆正人类和人类活动在自然界的位置,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为提高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随着人口素质提高,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一方面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日益加重的氮、磷污染加剧了水环境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加剧了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来说,酸雨蔓延、温室气体变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消耗加剧和紫外线辐射变强,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锐减,空气质量变差,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除了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外,人类大量捕杀动物,导致大量动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同样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2)人口素质的提高,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人们一面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一面增加投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努力控制住环境污染恶化趋势。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强条件下控制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面对这一现实,首先就是要使环境不再恶化,守住现有较低的环境质量水平线;其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提供的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治理,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并逐步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相应的决策选择一是要扩大宣传,加强全民的环境意识。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一种选择——保护环境。唤起近13亿民众关心环境、爱护环境、改善环境。

2、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2、1资源的定义

关于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定义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笔者基本赞同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将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有价值的物质,即为资源。它包括三层涵义二是资源的价值属性:一是资源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地、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主要是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任何资源均有其可开发、利用的价值。三是资源的物质属性,虽然科学院正在探索是否存在非物质和反物质,但是现存世界的统一性仍在于它的物质性。

2、2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1)人口导致了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短缺严重。

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量的增大,总体资源稀缺性加剧,耕地、淡水等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人口对资源消耗的增加不仅来自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而且来自每个人消耗量的增长,在人均资源减少过程中表现为很强的“加权效应”。在农业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扩张受到限制,消费资源的生产规模和结构受到限制。进入工业化社会冲破这许多限制,在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驱动下,消费资料尤其是多种耐用消费品的巨大增长和迅速更新换代,使人均消耗资源大增,人口作为分母对资源消耗表现出强有力的“加权效应。”联合国的一项统计表明,1960~198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增加到48亿,增长60%;同期世界能源消耗增长130%,倍加于人口增长最主要的原因,为人均能源消耗产生的“加权效应”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欲望无限,21世纪人口作为分母对资源消耗产生的“加权效应”呈增强态势。尤其是人口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使这种“加权效应”不断升级,资源短缺加剧,许多已亮出“黄牌警告”。

(2)人口素质的提高对资源的有利方面

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从各个方面实现节约和优化资源的产业结构,包括节约和优化使用水、土地、生物资源的农业产业结构,节约和综合利用水、能源、矿产资源等的工业结构,节约和优化经营使用再生和非再生资源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外贸结构和社会结构,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也都有不足的方面,总体上是稀缺的。要从稀缺性上建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滥垦滥伐、胡挖乱采破坏资从源头上保护好资源,在实践中节约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社会的发展,主要使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有

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比如说中国的基本医疗体系使资金回拢,由国家统一规划,减少了科技信息资源的重复浪费。在这里又不得不提中国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资源有效利用,由原先提出的义务教育到教育的现代化无疑是国家利用权力集中资源使广大受教育群体得到资源优化的待遇。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对于中国而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迫在眉睫和任重道远的。央央中国可以说是物产丰富、资源多样,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拥有着13亿的大国而言,这让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资源平均到每一个人又是少得可怜。所以巨大的人口又迫使着中国不得不重视资源的利用。这也是我们作为新一代人的任务。

3、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1社会经济的定义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包括一国全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和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

3、2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人口对社会经济的消极作用

人口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社会生产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消费的主体也是人,因此人口数量的多少对社会生产消费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首先,对人口过少的国家:1,缺少潜在需求。2,缺乏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3,市场规模小,影响贸易活动。其次,对于人口过多的国家:1,人口增长吞噬经济发展成果,要使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那么所需要的资本额也要相应增大。2,在土地及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人口规模越大,人口压力九越重。工业社会前期的主要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就得从农业中准备。而人口密度过高,人均土地和资源占有量减少,劳动力生产水平及生活水平就会降低,以及起飞所必需的资本形成也会随之降低。并且人口增长过快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多不利条件:恶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增加失业;降低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导致熟练技能的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2)人口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些国家由于抓住了人口爆发所带来的机遇,而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例如,人口的过快增长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及其有利的一面:1,增加投资吸引力,国民生产总值规模较小的国家,在发展初期会保持经济高速增长。2,加速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加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利用人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提高“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适应人、发展塑造人”的认识入手,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复杂的问题,协调处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尽快制定和规范涵盖全社会(包括农村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同时,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从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方面为老年人提

供产品和服务,发挥老年产业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制约城镇化的政策、制度障碍的逐步消除,加快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增强城镇吸引力和聚集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总结: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与人口素质的提高,在一定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浪费和消耗严重等都是人口数量增加带来的问题。因此,为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更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周丽萍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龙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龙口,264000 张巧玉,宗世富

7.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篇七

关键词:区域经济,新经济地理,关系,转变

一、区域经济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在区域经济研究中, 空间交互作用的概念也很重要。我们现在假设区域是一个单元, 在这个单元里发生经济活动。按照这样一个说法, 我们分析中的关键就变成了找出由区域经济体系本身决定的内生变量有哪些。在这一方面,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往往将区域的产量因素作为给定值。

在具有有限数量的区域的空间经济中, 当企业或家庭的移动与地区间的交通成本相联系时, 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将失去作用。因此除非存在非常强烈的地区差异, 否则经济活动将在哪里发生,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问题在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中将无法解答。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空间经济问题长久以来都没有成为主流经济问题。因此也毫不意外, 新经济地理学的崛起发生在垄断竞争和产业组织研究苏醒之后, 新经济地理学从这里借鉴了很多观点和概念。

新经济地理学另一个显著的方面是他引发了大规模的经验主义研究。尽管如此, 如果经验主义的论文描述很多区域, 理论上一般我们将假设只有两个区域。尽管这样的假设已经被证明能够更加帮助我们理解空间现象, 但是对于可检验的预测来说他仍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基础, 这样的假设将有可能得出不符合实际的预测。另外, 我们完全不清楚的是我们是否可以将双区域模型的结论和预测直接套用在多区域模型上。回答很可能是不行, 尽管我们还没有验证过。注意到的是, 关于“广延问题”的争论在贸易理论中就曾出现过。国际贸易理论中著名的H-O理论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我们不清楚在存在许多国家的真实世界中, H-O理论的结论还是否正确。这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应用工作, 因为大部分的论文普遍将双模型应用到了多维现实中。

二、从两个区域模型到多个区域模型的转变

在许多科学领域, 维数的转变将遇到许多概念上的困难。而在新经济地理学中, 从两个区域到三个区域的转变则很容易。原因在于, 当我们只有两个区域时, 区域间的交互作用只有一种, 及直接交互作用, 而如果我们有三个区域, 则区域间的交互就有两种, 直接和间接交互作用。换句话说, 在多区域系统中, 所谓的“三方作用”将给原有模型带来复杂的反馈, 这些反馈将使原有的分析更加复杂和完善。如何处理这些空间交互作用将仍然是新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在未来面临的主要的理论和经验的挑战。

(一) 理论挑战

如果由于空间摩擦的存在, 多区域贸易模型的理论分析已经面临了一个强大的挑战, 那不难推算, 当生产要素和购买力具有地区能动性时, 事情将变得更加复杂。就像先前强调的, 我们除了需要一个更好的关于空间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来指导我们的经验主义分析外, 多区域模型的另一个新的要素是不同地区市场可达性不同。换句话说, 任何两个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都有可能不同, 也就是说, 区域在空间交互作用的整个体系中的相对位置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 即使是最简单的公司选址模型都指出, 进入市场的途径是公司选址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尽管如此, 当很多贸易理论学家仍然不愿意假设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市场可达性。相反, 他们仍然设定, 市场可达性不是那么重要。

另一个关键的只有从多区域经济中才能得出的结论是基本参数的任何改变都将产生复杂的影响, 而后将会以不同方式改变代表空间经济的曲线的特性。当只有两个区域时, 任何结构性参数的改变都不可避免的直接影响其中一个或同时影响两个区域。相反, 当存在两个以上区域时, 任何参数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所直接涉及的那两个区域, 而这两个区域同时也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于是别的区域免受影响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样依次影响, 于是最终将影响大部分区域。

(二) 经验主义挑战

由于经验主义分析家们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个多维的现实, 所以间接空间效应的复杂的链条对于实践工作将显得尤为重要。引力方程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验证。事实上, 以前的大部分工作都假设引力方程是基于2×2模式, 也就是默示地假设两个区域之间的交互可以和经济中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Anderson和Van Wincoop最近提出如果不考虑整个区域贸易系统的结构, 将会导致有偏差的预测以及不正确的结论。尽管有些学者已经建议通过使用空间固定效应而在引力模型中考虑空间交互性, 但仍然具有争议的是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确实, 从理论观点来讲, 看起来非常不可能将整个的空间交互作用的体系缩减成仅仅几个数字, 这中间有太多的重要信息流失了。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 经验主义的区域经济学家们应该考虑结构空间计量学。尽管空间计量技术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 但具有严格理论基础的在多区域贸易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仍然不存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 空间计量技术看来似乎是我们先前提到的曲线理论的自然的经验主义的补充。确实, 我们知道, 每条曲线都可以用一个矩阵形式来表示。因此, 空间计量学中为了总结空间交互作用而使用的权重矩阵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曲线图之间就有了一种必然的联系。而理论模型在分析时往往将这种基本的结构当作内生, 因此也就避免了对矩阵的特殊说明。其次, 空间计量技术允许存在更大的误差范围, 在空间模型中引入误差通常将导致复杂的相关性, 我们必须使用适当的工具剔除相关性才可以。

最近一些基于多国系统的研究确实调整了他们的模型, 使其模型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 并检讨了他们有悖于事实的行为。这样一种方式是否能运用于地区与地区间的研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取得可靠的数据。然而, 逐渐增加的高质量的微观地理数据集将推动人们的分析进一步朝这个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安国, 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 经济学动态, 2001, 第12期。[1]刘安国, 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 经济学动态, 2001, 第12期。

8.浅论教育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教育;经济;政治;文化

0.引言

随着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全球化运作,知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国家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所以提出了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并再教育领域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适龄孩子的入学管理力度,实行奖励政策鼓励人们进行高等学习,努力增强教育水平,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通过教育不仅可以使人们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增加德育教育,体育培养,开设各种特色课程,开发人们的潜在智力,促进人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环节,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作用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促进着彼此的发展也对彼此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应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积极影响,大力采取措施促进教育的发展,使经济政治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由此促进社会的进步。下面我们就分别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进行阐述。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也会推进教育的进步,一般他们都是以相同的程度进行变化。对于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国家领导阶层就曾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教育的程度则体现了公民甚至国家的知识水平,关心到他们的创新水平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才能获得新知识并对新知识进行利用,促进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多采用机械自动化办公,并对计算机有较多的运用,社会领域中专业性也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明确,人们只有通过教育获得足够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胜任工作,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

教育对经济是一种促进,同时经济对教育也有相同的作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才可能使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过程中教育设施的建立,教育培训的费用等等都需要经济作为支撑,经济是教育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经济体制的改革才能使教育得以引进,改变陈旧的经济制度才能使教育得到发展的空间。应大力发展经济保证教育的实施,同时改变经济体制为教育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2.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本身就有一定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思想中传达着政治的意识,保证着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和谐,教育是对政治的领会和传播。教育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过程中可以对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讲解和发扬,使人民充分认识到政治的内涵,还可以根据国家的要求培养良好的四有公民,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教育配合着政治实施国家的政策,提高着公民的政治意识,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识,对政策的理解,有利于增强政治基础,获得更多的拥护,对国家的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教育的普及使得人们有能力参与国家政治的事务,使得国家更加民主化,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变革。

教育对政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政治对教育主要是进行制约。政治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政治的制定对于教育的方面、领导权、课程内容都有一定的范围规定。政治也明确指出了接受教育的人员的特征,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划定,政治的公平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公平与否。教育是为管理国家服务的,教育受到政治管理层的制约,社会制度的不同教育制度就有很大的差别,授课的内容,道德教育的理念等都是依据政治制度而设定的。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包含,相互作用,并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交融关系。社会发展不可能没有文化,而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又依赖于社会教育。文化是教育的背景,而教育却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可以活化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主要是通过选择文化的整理文化来实现的。文化是教育的基本材料,根据社会价值标准和知识价值标准来选择文化进入教育内容。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

文化也对教育有一定的制约。价值问题是文化的核心问题,价值取向对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等都具有深刻的和传统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其一,重功利轻发展、重共性轻个性、重服从轻自主、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其二,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它大体可区分为四个组成部分:价值体系、知识 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这四个方面相依不离,相分不杂,构成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它们交融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三,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文化并非仅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变化。 其四,文化对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其作用的性质是一种影响性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要;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

4.结语

人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有不外乎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人们总是会对这三个方面造成影响,并受着这三个方面的制约,其中关键性的纽带就是教育,教育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实际的联系在了一起,并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的培养。教育使人们接触了许多的新鲜事物,使在社会中生存所应具备的能力不断加强,同时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整体素质,对于国家的发展是有利的。总之,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4-350.

[2]刘进田.文化哲学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74-125.

9.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篇九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学支部

张晓春

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经济体制核心的问题就是政府和市场,报告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更客观。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市场经济极其重要。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必须是密切结合起来的。凡是市场主体有能力做好的事情都要交给市场主体去做,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不是简单的政府职能削弱、强化市场功能,而是两者职能的重新界定,市场要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性监管方面做到位。

10.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篇十

宋秉阳,宋秉坛,宋承顺

(1.甘肃白银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甘肃白银市林业局, 甘肃白银 730900;2.甘肃白银市靖远县第三中学, 甘肃白银 730600;3.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十一局第二工程公司,湖北十堰 442013)

摘要: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作了两方面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关系; 123

Study on How to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NG Bingyang1, SONG Bingtan2, SONG Chengshun3

(1.Baiyin City, Gans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unteers Association, gansu baiyin Urban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aiyin 730900 Gansu province, China;2.Gansu baiyin City jingyuan County Third Middle School, Baiyin 730600 Gansu province, China;3.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11

Bureau Second Engineering Company, Shiyan ,442013 Hube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From two asp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甘肃白银市是国家确定的西部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目前急需从原来主要依靠不可再生金属矿产资源为经济源泉向现在着力培育发展新兴、多元、能替代、可再生绿色资源产业经济的转型。实现这样的转型是每一个矿产资源枯竭城市都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相当复杂艰难、需要研究探索的过程。那么,怎样走出矿产资源枯竭的困境,使资源枯竭城市走出一条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呢?我们认为,资源枯竭城市要实现经济转型、科学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解决好怎么转型发展、发展什么产业经济的问题,也才能转好型、发展好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再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作者简介:宋秉坛,男,现主要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兼做一些生态环保方面的教育与研究。通讯作者:宋承顺,电话:***,E-mail:365259067@qq.com。

那么,如何认识处理好人与自然或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呢?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也是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基本保证。

要谋划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解决白银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就必须正确认识、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才能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相克相生、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经济得不到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状况就会因缺乏财力而得不到有效改善,最终也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统筹兼顾,不能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也就是说经济要发展、环境也要保护,要在开发建设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开发建设,两者必须协调起来,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经济结构的优化布局、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共同提高,经济质量与环境质量的同时改善,谋求社会全面进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促使社会全面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环境就是经济持续发展的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得以高效发挥作用和环境得以优化的前提;在环境可承载的限度下科学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可以积累资金,促进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环境能够保障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和环境是潜在的巨大资产和十分重要的资源,要把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资产、资本来经营,把环境治理作为一个大产业来开发;关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可有可无、可重可轻、可紧可松的事情,而是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把环境保护工作搞好,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反之,环境保护不力会制约经济发展;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方式会破坏资源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不但经济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了也难以为继,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那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协调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要放眼全局、统筹全面、平衡利益,正确认识、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自然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能够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生产力的思想,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放到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相适应的位置,把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生产要素,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对待;并且只能允许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注重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只有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才能使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能只重视经济发展而不顾环境保护、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不能以破坏或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不能只顾发展局部个人、眼前短期的小经济而不顾整体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做损人利己、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缺德事。

协调处理,就是要统筹兼顾、同步规划实施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工作。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资源枯竭与转型发展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转型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转型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转型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转型发展与

民生保障的关系,协调处理好各地方行业、各部门单位、各利益团体的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协调处理好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结构比例的调整,协调处理好个体少数富裕与大家共同富裕的关系,协调处理好物权分属与资源共享的关系,协调处理、合理分配好各类社会物质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使用权和受益权等,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协调处理好上述这样一些关系,是矿产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新兴、多元、能替代、可再生绿色资源产业经济的需要,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否则,矛盾重重、问题多多,不但环境得不到保护,而且经济也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只要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认真做好各有关工作,资源枯竭城市——白银市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持续发展的既定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11.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篇十一

关键词:协整向量自回归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一、引言

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因果关系(艾德宏等,2004)。处在天津市金融体系中心地位的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主要责任就是稳定、改善金融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信贷量是一个主要的调控工具。贷款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贷款余额变化既是经济规模变化的原因义是它的结果(谢平等,2002)。天津市的经济增长和贷款是否相互影响直接关系到天津市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们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这个问题。

二、数据处理和模型选取

文中实证分析用到了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贷款余额LOAN和城市居民消费指数CPI。数据是1997年1月到2005年4月的月度数据,数据来源为《天津市统计月报》。我们用E-views5.0中的X-12方法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因为月度的调整指数没有统计,我们用GDP除以CPI近似为GDP实际值PGDP,用LOAN除以CPI近似为LOAN的实际值PLOAN。为了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避免异方差,我们对PGDP和PLOAN取自然对数转变为LNPGDP和LNPLOAN。

本文选择向最自回归模型作为基本计量模型,为分析系统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工具。本文实证分析思路为:首先对各变量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如果变量是单整的,我们假设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然后在VAR模型下确定合适的滞后阶数k,检验变量之间是否真正存在协整关系。如果存在协整关系接着检验变量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协整的基础上可以构造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VEC)。VEC模型是带有误差修正机制的VAR模型,既可以反映长期关系又可以反映短期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做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丰稳性检验

为检验各个变量的平稳性,分别对各个变量做ADF单位根检验,因为样本足够大,检验效度较高。结果见表1。

12.经济学和管理学关系 篇十二

投资、外贸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本文主要研究这三者对经济增长率的作用, 以期探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适合的增长方式。

二、投资、外贸和消费占 GDP的比重与 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1978~2012)

本节绘制了1978~2012年投资、外贸和消费占GDP比重的曲线及经济增长率曲线 (如图2.1) , 所有数据均以1978年为基期, 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扣除通货膨胀影响。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 55 年统计资料汇编》。

由图1可知, 1978~1991年间, 经济增长率波动较大, 这既是因为改革初期或保守或开放的思想交锋影响了经济政策的稳定性, 也是改革摸索期经济发展必然会呈现的特点, 这是发展的阶段, 也是积累经验和打基础的阶段, 因此将这一时期作为一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

1992~2006年间, 经济经过短暂调整后进入平稳较快发展的通道, 这既是因为党的十四大召开我国完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 同时也是在前一时期打下的基础上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 改革进一步深入, 这是迅速发展的阶段, 因此将这一时期作为一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

2007~2012年间, 经济增长率总体下降, 这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因素, 同时也因为中央政府有意降低发展速度, 增强发展质量, 缓解和治理经济多年快速发展下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 为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注重转变增长方式的阶段, 因此将这一时期作为一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将1978~2012年分作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实证分析, 是为了探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投资、外贸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三、投资、外贸和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本节通过Eviews软件选取ARCH (自回归异方差) 模型, 分别对1978~1991年、1992~2006年和2007~2012年进行实证分析。对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可使其趋势线性化, 并削弱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共线性、异方差和非平稳性等现象, 因此对投资、进出口总额、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后建立以下模型:

其中, GDP为国内生产总值, V为投资, T为进出口总额, E为消费。单位:亿元。

数据采集和处理:1978~1996年数据来源于《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 1997~2012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所有数据均按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折算。

括号内第一行是Z统计值, 第二行是概率

R2=0.995877, F统计值543.4090。

残差检验:

对ARCH (1, 1) 模型的残差序列做ARCH-LM检验, 可得到如下结果:

1.1992~2006年实证检验

回归结果显示, 国内生产总值、投资、进出口总额和消费存在如下关系:

括号内第一行是Z统计值, 第二行是概率。

R2=0.999224, F统计值1717.024。

残差检验:

对ARCH (1, 1) 模型的残差序列做ARCH-LM检验, 可得到如下结果:

2.2007~2012年实证分析

回归结果显示, 国内生产总值、投资、进出口总额和消费存在如下关系:

括号内第一行是Z统计值, 第二行是概率。

R2=0.999210, DW 值 2.247。

残差检验:

对ARCH (1, 1) 模型的残差序列做ARCH-LM检验, 可得到如下结果:

以上三个方程中, R2>0.95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理想, F值较大说明方程总体线性关系比较显著, 也表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各项指标检验概率较小, 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解释变量显著。残差检验中概率较大, 说明不存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实证分析表明, 1978~1991年投资每增加1%, GDP减少0.19%;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 GDP增加0.19%;消费每增加1%, GDP增加0.91%。1992~2006年投资每增加1%, GDP增加0.06%;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 GDP增加0.07%;消费每增加1%, GDP增加0.86%。2007~2012年投资每增加1%, GDP减少0.11%;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 GDP增加0.12%;消费每增加1%, GDP增加0.89%。

四、结 论

1978~1991年, 投资抑制经济增长。我们认为这是两种作用的结果, 一是投资本身增加了GDP的值, 对经济增长是正向作用;二是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初期, 政府主导的投资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 这些项目直接产出有限且受当时经济水平的限制导致利用不够充分, 虽然长期而言会促进贸易和消费, 但短期内由于减少了社会保障投入并加重了税费负担, 事实上限制了贸易和消费, 对经济增长是负向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这一时期的投资限制了经济增长, 这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阶段必须付出的成本。

1992~2006年, 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投资逐渐从基础设施向钢铁、石化等有直接产出的大型项目转移, 拉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贸易和消费的增长, 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逐步显现;同时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更多投资也增强了居民的消费意愿。所有这些正向作用共同促成了这一时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2007~2012年, 投资抑制经济增长。这一时期政府主导的投资继续增加GDP值, 但由于效益低下, 导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减弱。在此期间, 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四万亿救市措施, 避免了经济硬着陆, 而手握巨量资金的国有企业也挤压了民企的生存空间, 削弱了更有效率的民营经济对经济的拉动能力。政府主导的投资型增长方式, 即使多数人都获益, 但也使少数群体从中获得不对称的高额利益, 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少数群体掌握大量财富, 削弱了社会消费的同时也削弱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能力。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投资限制了经济增长, 这说明当社会经济发展较充分时, 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方式不适应发展需要。

在这三个阶段, 外贸和消费均促进经济增长。这既因为外贸和消费本身会增加GDP值, 也因为这两者的发展会进一步带动投资的增长, 最终共同促进经济增长。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外贸和消费均促进经济增长, 这也说明它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是持续性的。

五、政策建议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由投资主导型转变为消费主导型。所有经济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因此依靠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是最根本的增长方式, 对国家而言, 意味着经济风险更可控, 同时, 如果希望多数人都能消费敢消费, 这样的立足点会推动社会发展的更公平。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增加对地方政府环境指标和债务的考核。严格的环境考核将降低地方政府对钢铁、石化等高投资项目的热情;对债务的考核将限制地方政府的借债和投资冲动。

适当降低GDP增长目标。较低的增长目标能减轻地方政府的投资压力, 降低对投资的依赖, 削弱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为市场进一步发挥作用腾出更多空间, 更充分的市场经济将带来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使社会更公平, 并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而且将增强人们的消费意愿, 为投资驱动型增长向消费驱动型增长迈出关键一步。

上一篇:营销策划教学演示文稿下一篇:中班上学期角色游戏阶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