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精选10篇)
1.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一
一般新学期开始,各学校就会制定教学计划,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15名,其中男生9人,女生6人。我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主动性较强,兴趣比较浓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比较好,基本知道一些学习语文的规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不强,不习惯边读书边作记号边写下疑问感受;学生不善于合作,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因此,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做人、做事抓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共十二个主题单元,分别为:《师生》、《明月》、《民族之花》、《收获》、《桥》、《方寸世界》、《地名》、《规则》、《音乐》、《金钱》、《大与小》、《风雪》。其中,第七单元《地名》是一个开放性的单元,其余单元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这些单元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明月》、《桥》、《风雪》等单元从人和自然的维度设计,通过这些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建立起处理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的意识;《师生》、《民族之花》、《方寸世界》、《音乐》等,从人与社会的维度设计的,通过这些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爱亲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思考和文化选择能力,为处理好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不同文化的关系奠定基础。《收获》、《规则》、《金钱》、《大与小》等,从人与自我的维度设计,通过这些单元的学习,帮助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个人意识,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某一单元虽然从某一维度设计的,但它很可能也涉及另外的维度。“语文天地”包括“日积月累”、“畅所欲言”、“开卷有益”、“初显身手”和“金钥匙”。
四年级教材的体例与前三个年级相同:仍然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每册共有12个单元(包括一个开放单元),每个单元分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个部分。四年级学生已逐渐趋向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生字新词和句子,课本对这方面的自学能力要求比较明确。这个目标主要是通过记摘录笔记的途径来实现的。
四年级上册1—3单元“学写摘录笔记”。语文教学摘录的重点在于语言材料。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是所有课程应该学会使用的学习方法,可以另设一个摘录本,从语文教材之内或者从语文教材之外摘录。
第4单元后的“语文天地”中,“日积月累”第一项“学写摘录笔记”改为“我的摘录笔记”,旨在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的习惯。教材对写摘录笔记的具体要求是:必须写,经常写,养成习惯。
对摘录的内容不应做统一的要求,但是应该通过交流给予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从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这三方面落实。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1个汉字,正确书写257个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积累一定数目的名言警句、谚语和古诗词。
3、学写摘录笔记,交流展示自己的摘录笔记,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
4、积累带“月”“明”等的成语。
5、记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整理自己需要的资料。
6、熟练阅读28篇诗文,背诵四篇。在阅读中会自己提出比较有质量问题,会处理所提的问题,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及各种学习实践结合起来。
7、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做重点发言人,做讨论的主持人,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使学生树立对错意识,提高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8、写日记,使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写作和阅读结合,续写,仿写,补写,还包括写发言提纲。写作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开始练习写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教给学生三种修改的方法——自己读、请人提意见和冷处理。
四、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的同时,既教给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阅读中,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通过讨论完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读懂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内涵。
3、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4、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做重点发言人,做讨论的主持人,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
5、写有根有据(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
6、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
7、提升独立阅读技能,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8、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9、写真实、有新鲜感的习作。
五、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活动。
1、开展读书活动,每周至少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两篇以上,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成语或警句。把自己的摘录和同学交流,说自己的想法。
2、利用课堂上的一切机会,精心设计,为孩子创设说的环境,说的情景,实践活动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
3、设计好课前三分钟说话练习,可以演讲,可以介绍图书、风景,可以朗读背诵,让学生天天说起来,并且每周选择以此进行记录。
4、按学校重大节日、主题或班里实际出题目,发动学生定期给班里的板报、学习园地投稿,用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对班里的的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
5、给学生收集资料,介绍资料的机会,让他们整理后有序的表达出来。
六、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如何学会读书、思考、质疑,如何查询资料、探究讨论、表达交流,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创新意识的树立。从关注过程的角度出发,就会容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会给孩子宽松和谐的足以成长进步的空间,会给孩子更多的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启发。
2、创设情境,进行口语教学,双向互动,体现交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首先,教师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以情激情。
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比较鉴别,学会质疑,学会带着问题阅读。
4、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按照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谨防时紧时松,出现“回潮”。
5、注重有目的、有计划的上好作文指导课,丰富学生的积累,调动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5、引导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在大语文的学习实践中领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6、在作业设计中,注意有多种多样的题型和不同层次的题型。
7、引导学生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量。
七、辅导计划。
(一)优、中等生。
1、引导增加课外阅读量,拓宽知识面,学习摘抄自己喜爱的词句。
2、指导预习及自学,课堂回答有难度的问题;负责在小组学习帮教其他同学;每次练习比其他同学适当布置多点思考题。
3、鼓励多写话,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
4、定期为班里出黑板报和雏鹰小报,学习自己选择版式、内容,发展思维和想象力。
(二)学困生
5、课堂上特别提示专心学习,留意给予机会在集体面前发言。做练习前先指导读题、解题,待理解后才做,鼓励不怕困难,尽力而学。
6、作业有错面批面改,直至做对为止。
7、指定两个学习优秀的班干部每天带他们读书、帮听写,复习学过的知识,提高记忆,减少回生率。
8、有一点进步及时表扬,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八、习作计划。
第二周 写老师
选一件事,来记下和老师一起度过的时光。
第四周 写心中、眼中的月亮
观察月亮,直到月亮的相关知识。用不同的形式清楚有序地记叙,合理使用标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第六周 介绍感兴趣的民族工艺
记述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少数民族的大概和生活习俗。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有序地介绍物品,懂得写说明文的技巧。文章有内容,语句通顺。愿意将习作读给别人听,互相修改。
第七周 收获的成功,喜悦,或者收获的趣事。
懂得收获的辛苦与喜悦,记叙围绕中心,表现出重点内容。看图有顺序,想象丰富合理。
第八周 有关桥的习作。
了解各种桥的作用,在习作中用上积累的材料,写出 印象最深的地方。
第九周 邮票中的(历史、自然风光……)
我和邮票
为邮票写说明。了解邮票的知识,运用积累的材料进行创作,文章真实,不胡编乱造。
第十周 有趣的地名 地名调查报告
记叙时努力做到资料详实,写有情有意的文章。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第十二周 在规则面前,我……
第十三周 最喜欢的歌曲、乐曲、乐器
我和一支歌(一节音乐课、一次演出……)的故事
想象作文:一件神奇的乐器。
受到美的熏陶,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有创造性的习作。
第十四周 金钱
续写:金钱……有顺序地记叙人民币的相关内容,注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的压岁钱
第十五周 编故事:
小水滴与大海
难忘的一件小事 展开丰富的想象,尽量让故事生动,感人,具有新鲜感。
第十六周 写学期总结。学会认识自己,总结做到全面真实。
写雪。
篇二: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共有12个单元(包括一个开放单元),每个单元分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个部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感受逐渐接近作品本身传达的思想感情,逐渐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1 ~ 3单元学写摘录笔记。因为我们是语文教学,摘录的重点在语言材料。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是所有课程应该学会使用的学习方法,可以另设一个摘录本记录,从语文教材之内或者从语文教材之外摘录。第4单元后,“语文天地”中第一项“日积月累”都是“我的摘录笔记”,旨在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的习惯。教材对写摘录笔记的具体统一保底要求是:必须写,经常写,养成习惯。用儿童的语言,在课文后面以小金钥匙的形式对阅读做指导,是北师大版教材做的一种尝试。通过这些小金钥匙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策略、方法和习惯。教材对四年级学生的自学水平通过这些金钥匙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从培养表达能力的角度看,写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劳动,不能简化为“制模——铸造”这样的过程。学生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学会把话说通,既而把话说好。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看,习作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知经验、情感世界、想象世界出发,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相机诱导,循循善诱。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32其中女生20人,男生12人,我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81个汉字,正确书写257个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积累一定数目的名言警句、谚语和古诗词。
3、学写摘录笔记,交流展示自己的摘录笔记,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
4、积累带“月”“明”等的成语。
5、记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整理自己需要的资料。
6、熟练阅读28篇诗文,背诵四篇。在阅读中会自己提出比较有质量问题,会处理所提的问题,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及各种学习实践结合起来。
7、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做重点发言人,做讨论的主持人,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使学生树立对错意识,提高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8、写日记,使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写作和阅读结合,续写,仿写,补写,还包括写发言提纲。写作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开始练习写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教给学生三种修改的方法——自己读、请人提意见和冷处理。
四、教学重点:
1、在阅读的同时,既教给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通过讨论完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读懂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内涵。
3、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4、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做重点发言人,做讨论的主持人,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
5、写有根有据(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
五、教学难点:
1、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
2、提升独立阅读技能,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3、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写真实、有新鲜感的习作。
六、教学措施:
1、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敢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大胆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创设宽松、和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学习氛围。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节课均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动脑、动口、动手学习。
5、引导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在大语文的学习实践中领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6、在作业设计中,注意有多种多样的题型和不同层次的题型。
7、引导学生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量。
七、教学课时安排:
周 次 内 容 课时安排
第一至二周 第一单元 师生 六课时
第二至三周 第二单元 明月 八课时
第三至四周 第三单元 民族之花 九课时
第五至六周 第四单元 收获 七课时
第六至七周 第五单元 桥 七课时
第七至八周 第六单元 方寸世界 七课时
第八至九周 第七单元 地名 五课时
第九至十周 第八单元 尊严 九课时
第十一至十二周 第九单元 音乐 九课时
第十三至十四周 第十单元 金钱 九课时
第十四至十五周 第十一单元 大与小 九课时
第十五至十六周 第十二单元 风雪 九课时
篇三:北师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41人,其中女生16人,男生25人,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就个体而言,肖敏是班上最差的孩子,特别懒,从不做家庭作业,作业速度特别慢,做作业时注意力从来都集中不了,因此导致了语文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欠缺。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1个汉字,正确书写257个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积累一定数目的名言警句、谚语和古诗词。
3、学写摘录笔记,交流展示自己的摘录笔记,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
4、积累带“月”“明”等的成语。
5、记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整理自己需要的资料。
6、熟练阅读28篇诗文,背诵四篇。在阅读中会自己提出比较有质量问题,会处理所提的问题,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及各种学习实践结合起来。
7、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做重点发言人,做讨论的主持人,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使学生树立对错意识,提高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8、写日记,使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写作和阅读结合,续写,仿写,补写,还包括写发言提纲。写作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开始练习写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教给学生三种修改的方法——自己读、请人提意见和冷处理。
三、教学重点。
1、在阅读的同时,既教给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通过讨论完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读懂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内涵。
3、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4、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做重点发言人,做讨论的主持人,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
5、写有根有据(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
四、教学难点。
1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2提升独立阅读技能,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3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写真实、有新鲜感的习作。
五、教学措施。
1、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敢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大胆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创设宽松、和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学习氛围。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节课均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动脑、动口、动手学习。
5、引导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在大语文的学习实践中领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6、在作业设计中,注意有多种多样的题型和不同层次的题型。
7、引导学生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量。
2.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二
图案欣赏
内容
34—35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通过让学生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从而感觉图形的美。
2.使学生利用面前所学过的基本的图形的平移知识,设计自己的喜欢的图案。
3.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重点
使学生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从而感觉图形的美。
难点
学生利用面前所学过的基本图形的平移知识,设计自己习惯的图案。
关键
让学生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知识技能
教学准备
教师
图形
学生
图形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2
17
15
5
1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三、练习
1.三八妇节就要到了,平你用雪果的知识为你的妈妈设计一份小礼物——一幅美丽的图案。、计算
2.有一个四位数,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再同原来的数相加,得数是21989,你知道原来的数吗?
四、检测
图形设计使用上四中或四种以上的图形。
五、小结:
1.同学们,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教师先请学生们回忆还可以小声地与同桌进行交流。教师把图形的图片出示在黑板上,再出示一些好看的组合图形。
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美。
2.学生在全班交流、汇报:我们都学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梯形……那你们知道吗?
1.教师请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这些图案,说一说,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才能得到这些图案?那就请你来动手试一试、看一看。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图案都是我们现在所学生的平面图形经过数字中的平移、旋转对称等知识得到的,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桌布围巾花布等等,所以只要你学会观察生活就能够用知识去发明和创造使他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4.汇报并讲解
(1)指名讲解设计说明
(2)再指名讲解设计说明
(3)小组内修改
5.自由发挥设计。
注意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平移和旋转等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讲解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在设计图形中感觉图形的美。
这些图形经过人们的双手创造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些妙趣横生的图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一个图案,每位同学都来尝试着画一画说一说,探索一下其中的奥妙。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
(2)指名汇报
(3)小结并寻找规律
学生独立设计教师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第二单元“线与角”,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6.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7.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数读写的方法,乘、除法口算、笔算能力的培养,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笔算除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0课时; 第二单元“线与角”:9课时; 第三单元“乘法”:12课时;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3课时 第五单元“除法”:14课时;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4课时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6课时;第八单元“统计”:6课时
4.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篇四
上划“V”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一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展示一下吧!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字迹工整,你一定能做到的!
一、积累?运用
(一)、拼音
1、这些词语我都会写。
jǐn shèn chōng jǐng diāozhu dǐ cháng lǎn duò
()()()()()
2、这些加横线的字难不倒我!我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偏僻(bì、pì)遵循(zhūn、zūn)大雨滂沱(pánɡ、pānɡ)
侍弄(shì、sì)乘机(chénɡ、chè nɡ)嗟来之食(jiē、chāi)
(二)、辨字组词。
即()怜()陶()暑()
既()吟()淘()著()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钧()发()()动听()谋()计
()然 大()()临()境 因()施()
(四)、丰富的词语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字或词
()的祖国()地逃跑 一()邮票 累得()
2、试一试你运用语言诉能力怎样吧!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小女孩的树种不多,()都是她精心挑选的。
(2)()你想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平时()应该下苦功夫。
(五)、巧妙的句子。
1、妙言妙语,请把句子补充完整。
(1)十年树木,__________。插柳之恩,我 __________!
(2)蓝蓝的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就像__________。
(3)雪真的好美,我形容它的佳句是:
(4)可怜九月初三夜,。
(5)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名言是。
2、按要求写句子。
(1)、听说要进行跳远比赛,纷纷报名参加。(在原句修改病句)
(2)、我突然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缩句)
3、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月亮悄没声地款款地溜进来
3、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
(六)、与课文对话。
(1)、孔子被后人称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中国结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
(2)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课文,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人物,有()的晏子,有()的孔子,也有()的烤山薯老人;我们游览了祖国的山水名胜,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欣赏《美丽的集邮册》,知道了集邮能()的好处;了解了泸定桥的历史事件,体会到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读《“三颗纽扣”的房子》,明白了()的道理;我们还演唱()这首歌曲来表达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心声。
二、语言练功房
1、请你为学校的图书馆写一个标语
2、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四肢健全的人以乞讨为生,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三、阅读理解。
1、课内阅读,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③月亮起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④忽然,海面上()了大风,()了巨浪。⑸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⑥皮鞋匠看妹妹,月亮正照在她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⑦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1)这段话是选自课文《 》
(2)这段话第 句描写,表现了音乐节奏的徐缓,第 句描写,表现了乐声的增强,第 句描写,表现了乐声的高昂激越。
(3)在括号内填上适当词语。
2、课外阅读
①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②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材料;竹皮可编制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③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④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⑤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来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⑥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⑦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⑧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⑨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⑩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呼吸时进出的气;B、停止;C、消息;D、利息。
文中“息息相关”中的“息”应为第 种解释。
2、竹子的用途有 所以作者把翠竹比作。
3、文中的“岁寒三友”指的是、、。
4、短文重点写了竹子的()。
A、用途 B、顽强的生命力 C、用途和顽强的生命力
5、用“ ”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句子。
6、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改为陈述句:
(2)“这种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四、笔下生花
5.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5.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6.学生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六
1.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柳暗花明
七上八下
舍近求远
里应外合明辨是非
内柔外刚
三长两短
凶多吉少
朝思暮想
左思右想
横七竖八
大同小异
南辕北辙
弃暗投明
明争暗斗
死去活来
早出晚归
喜新厌旧
出生入死
有去无回 2.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心明眼亮
千姿百态 朝思暮想
大呼小叫 见多识广
大惊小怪 七拼八凑
天旋地转
3.含有“言”的成语:言而有信
言而无信 言必有中
三言两语 轻言细语
自言自语 不可言传
不可言喻 闭口不言
不知所言 4.含有“词”的成语:念念有词
众口一词 词穷理屈
词无枝叶 不实之词
大张其词 5.AABC式的词语:
大同小异
东拉西扯东倒西歪奇花异草
言归正传花言巧语名正言顺不可言状变色之言
强词夺理清词丽句各执一词 前因后果
前仰后合 日积月累
左思右想
胡思乱想
惊天动地
调兵遣将
同甘共苦
自言自语
欢天喜地
三言两语
言之有理
言不达意
言传身教
快言快语
甜言蜜语
千言万语
广开言路
溢于言表
不苟言笑
自食其言
哑口无言
一家之言
沉默寡言 出言吐词
词严义正
词穷理尽
闪烁其词
片词只句
外交词令
夸大其词
词不达意
一面之词
熊熊大火
津津有味
井井有条
亭亭玉立
彬彬有礼
心心相印
累累果实
娓娓动听
欣欣向荣
勃勃生机
皑皑白雪
窃窃私语 6.关于“智谋”的成语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远交近攻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擒贼擒王
走为上计
偷梁换柱
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 空城计
美人计
苦肉计
连环计 反间计 7.含有“手”的成语
大打出手 拍手称快
顺手牵羊
心灵手巧
七手八脚 手疾眼快
一手遮天 束手无策
手下留情
手忙脚乱 指手划脚
手无寸铁
束手就擒
得心应手
妙手回春 情同手足
爱不释手
赤手空拳
蹑手蹑脚
不择手段 拿手好戏
措手不及
心狠手辣
唾手可得
8.含有“指”的成语
指手划脚
指鹿为马
指桑骂槐
指点江山
屈指可数 首屈一指
千夫所指
了如指掌
指日可待
指挥若定 十手争指
令人发指
9.带有“眼”的成语:
眼花缭乱
眼疾手快
眼高手低
眼冒金花
另眼相看 尽收眼底
眉开眼笑
耳聋眼花
心明眼亮
贼眉鼠眼 挤眉弄眼
独具慧眼
抛砖引玉
树上开花
手舞足蹈
笨手笨脚
眼高手低
棋逢对手
掐指一算
指名道姓
火眼金睛
横眉竖眼
10.带有“目”的成语:
目中无人
目空一切
目瞪口呆
目不识丁
目不转睛
目不暇接 目不斜视
瞠目结舌
一目十行
一目了然
刮目相看
耳目一新 耳聪目明
耳闻目睹
一叶障目
历历在目
引人注目
赏心悦目 琳琅满目
巧立名目
11.表示“看”的成语: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面面相觑
目不转睛
极目远眺
环顾四周 目不斜视
熟视无睹
视而不见
亲眼目睹
居高临下
凝视 环顾 仰望 俯视 瞻仰 眺望 瞭望 扫视 侧目 打量 浏览 注视 12.带“日”的成语:
如日中天
日积月累
日月如梭
日新月异
日久天长
日理万机
日高三丈
日出三竿
日薄西山
日月星辰
度日如年
旭日东升
风和日丽
竿头日上
风吹日晒
暗无天日
开云见日
遮天蔽日
夜以继日
拨云见日
夸父追日
13太阳的不同叫法:
日、朝阳、夕阳、残阳、落日、旭日、春晖、骄阳、夕照、艳阳、烈日
14.表示时间短的成语:
稍纵即逝
转瞬即逝
昙花一现
刻不容缓
白驹过隙
转眼间 弹指一挥间
须臾 片刻间
刹那间 霎时
一刹那
瞬间 15.含有“花”的成语:
春暖花开
绿树红花
百花齐放
走马观花
百花争艳
铁树银花
鸟语花香
奇花异草
花好月圆
锦上添花
繁花似锦
仙女散花 花容月貌
眼花缭乱
笔下生花
妙笔生花
闭月羞花
柳暗花明
心花怒放
如花似玉
花枝招展
描写“花”的成语:
姹紫嫣红
含苞待放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芳香四溢
争奇斗艳 美不胜收
亭亭玉立
繁花似锦
国色天香
五彩斑斓
鲜艳夺目 芬芳扑鼻
欣然怒放
万紫千红
花枝招展
花团锦簇 17.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
心急如焚
忧心忡忡
心花怒放
心如刀绞
心灰意冷
归心似箭
心惊胆寒
心旷神怡
满心欢喜
心神不宁
忐忑不安
惊慌失措
闷闷不乐
乐不可支
18.表示回忆、纪念的成语:
抚今追昔
饮水思源
思绪万千 忆苦思甜
睹物思人
记忆犹新 刻骨铭心
哀思如潮
回忆
回首
缅怀
感念
追思 拓展积累:
19.描写春天的成语: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鸟语花香
繁花似锦
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
欣欣向荣
风和日丽
草长莺飞
莺歌燕舞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春色满园
20.含有“春”的成语:
春风夏雨
春意盎然
春光明媚
春色满园
春光融融
春暖花开
阳春白雪
妙手回春
四季如春
春花秋月
春光满面
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
春色迷人
春花怒放
雨后春笋
春山如笑
21.表示日子的词语:
诞辰
吉日
忌日
佳节
佳期
旬
生日
纪念日
校庆 22.含有“舟”的成语:
风雨同舟
同舟共济
破釜沉舟
顺水推舟
刻舟求剑
逆水行舟
积羽成舟
木已成舟
舟车劳顿
孤舟独桨
吞舟之鱼
车击舟连
23.含有“船”的成语:
草船借箭
移船就岸
借风使船
顺风驶船
水涨船高
泥船渡河
回船转舵
河水不洗船
船到桥头直
稳坐钓鱼船 宰相肚里能撑船 24.含有“路”的成语
投石问路
峰回路转
一路风清
冤家路窄
一路顺风
仙人指路
广开言路
走投无路
穷途末路
狭路相逢
轻车熟路
眼观六路
路人皆知
山遥路远
25.形容场面热闹的成语:
人山人海
车水马龙
摩肩接踵
热火朝天
络绎不绝
人声鼎沸
川流不息
门庭若市
前呼后拥
座无虚席
纷至沓来
水泄不通
人欢马叫
趋之若鹜
26.含数字的成语:
三长两短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牛牛二虎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千辛万苦
千变万化
千姿百态
六神无主
27.含比喻的的成语:
骄阳似火 日月如梭
挥金如土
水平如镜
前程似锦
挥泪如雨 执法如山
胆小如鼠 力大如牛
28.AABB式:
干干净净
安安静静
平平安安
红红火火
团团圆圆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老老少少
长长短短
白白胖胖
纷纷扬扬
簌簌落落 29.ABAB式:
打扮打扮 打扫打扫 熟悉熟悉
梳洗梳洗 分析分析
冲洗冲洗 30.ABAC式的词语: 自言自语
百发百中 笨手笨脚
呆头呆脑 31.ABCC式的词语: 忠心耿耿
法网恢恢 千里迢迢
白雪皑皑
商量商量 整理整理
人山人海不折不扣
春雨点点生机勃勃 讨论讨论
议论议论
书写书写
研究研究
收拾收拾
清洗清洗
不离不弃
百战百胜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不知不觉
不明不白 白发苍苍
大腹便便
想入非非
野心勃勃
杀气腾腾
7.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七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教学,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8个单元:
1、大数的认识
2、公顷和平方千米3、角的度量
4、三位数乘两位数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7、条形统计图8、数学广角-优化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乘法和除法、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五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三、复习重难点:
1、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的提高和应用
2、对角的度量和平行垂直的认识
3、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四、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复习后及时进行检测。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2、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掌握。
4、加强补差,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6、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复习时间:2015年元月8日---元月28日
及复习具体要求:
具体安排:
时间
复习内容
复习要求
重点
课时
元月8日-9日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1、认识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并会比较;
3、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元月12日-13日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学生进一步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2.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
1、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
元月14日-15日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1.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1、能正确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2、能辨析图形中线段的平行与垂直的关系并能用三角尺画出;
3、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会用量角器测量;
4、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元月16日-19
日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1、会正确计算两、三位数的乘法;
2、能应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元月20日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2.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让学生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些几何概念的本质。
元月21日-22日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会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3.了解商不变的规律。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
5.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掌握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2、能应用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2月23日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1.能根据统计数据绘制统计图。
2.会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1、能根据数据画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
元月26日-28日
综合练习
通过综合训练,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使学生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
1、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八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31人,其中女生19人,男生12人,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
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
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就个体而言,班上最差的孩子作业速度特别慢,做作业时注意力从来都集中不了,因此导致了语文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欠缺。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安排了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7单元为开放单元。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本册教材重视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除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练习题――“笔下生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习作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部分。本册教材在交际能力、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①做重点发言人;②做讨论主持人;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书面和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的同时,既教给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通过讨论完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读懂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内涵。、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
3、写有根有据(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
4、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
5、提升独立阅读技能,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6、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7、写真实、有新鲜感的习作。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9.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篇九
1、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2、一个个木排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
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4、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5、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6、那声音如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7、我发现脚下的海水在轻轻地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变幻。
8、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子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
9、雨丝像千万条银色的利箭从天上斜射下来,织成了一张巨大的雨帘,挂在天地间。
10、黄豆般大的雨点落在树上、屋顶上、房檐上,也打在玻璃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好象在演奏《夏天交响曲》。
10.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 篇十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相信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册由三个单元构成。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内容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由此拓展到对不同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教学内容以家乡人的生活为中心,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帮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而产生热爱家乡、愿为家乡的明天做出贡献的积极态度。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教学内容以家乡的文化民俗为中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认识和了解家乡历史与文化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的变革和家乡人对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知道家乡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习俗,学会批判地看待这些问题;进而产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及热爱家乡和家乡人的积极感情。教科书采用了较多的照片和图画,目的在于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文化,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3、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
4、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5、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
6、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乡风、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四、教学措施
1、精心策划,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2、充分利用班队课,谈话课进行教育,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整体提高。
3、开展认识地图的活动和查找地图的比赛。
4、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并用报告、图片等形式进行交流。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题 教时 1 复习上学期重点知识 2 2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2 3-4 从地图上看家乡 4 5 国庆放假
6-7 展览室里故事多 4 8-9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4 10-12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09-18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0-17
2015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8-12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 句子02-19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07-1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中国结》教案09-03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06-18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07-07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应用题训练01-04
上一篇:乌鸦读后感600字作文范文下一篇:电影《天狗》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