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笔记(共9篇)(共9篇)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笔记 篇一
一、概述
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五四时期,茅盾大力提倡“文学为人生”的艺术 主张。茅盾认为新文学不仅要“表现人生”,还须“指导人生”,不仅要以人道主义精神揭示出社会和人生的病苦,还须指出未来的希望,来激励人心,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
1929年著长篇小说《虹》,作品把知识青年寻求新的生活道路放在较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递进描写,深刻地描摹了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时期如何冲破牢笼,走上与人民大众携手战斗的艰难心灵历程。小说的女主人公是梅女士。
1930年,茅盾开始创作两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中篇小说:《路》、《三人行》。1932年到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长篇小说《子夜》的问世,奠定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还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林家铺子》等。
1938年茅盾以卢沟桥事变为背景创作了《第一阶段的故事》,同时还著有散文集《炮火的洗礼》。
1939年到1944年茅盾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走上岗位》,短篇小说集《委屈》、《耶稣之死》,散文集《见闻杂记》、《时间的记录》、《劫后拾遗》、《归途杂拾》等。
《腐蚀》旨在暴露国民党法西斯的特务统治的黑暗,被人称作“是一部用血写成的特务反动分子的罪行记录”小说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形式(日记体)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是这部小说成为茅盾40年代创作的高峰,《霜叶红似二月花》以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夕江南一个小县城为背景的小说,它揭示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和人际关系,歌颂了呼唤民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五四启蒙思潮,这部作品,更多的采用了民族的形成和风格。
建国后,茅盾停止了文学创作,主要从事文学评论的撰写工作。
二、《蚀》
《蚀》诗集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它是由三个系列的中篇所组成的:《幻灭》、《动摇》、《追求》。整个作品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揭示了革命阵营中林林总总的矛盾和在动荡斗争中的阶级分化。表现了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1、革命前期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
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
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做最后之追求。
在《幻灭》中,茅盾着力描写了一位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悲剧。从小说主人公静女士的生活过程中,我们看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踏入革命道路前后的思想境界,他们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投身大革命,在革命动荡中必然就会表现出个人主义的悲观幻灭心态。革命给予他们更多的是思想的考验和肉体的磨练,而非罗曼蒂克式的理想的胜利呈现。
《动摇》反映的是1927年春夏之交,武汉政府蜕变之前,湖北一个小县城里的**。主人公方罗兰是革命队伍中思想极不稳定的知识分子典型代表。这部小说展示了大时代风起云涌浪潮中的各色人等的行状作了非常概况的表现。在这错综复杂的人物矛盾中,暗示着革命的必然趋向。
《追求》是描写在大革命失败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各自的追求中所遭受的不同悲剧命运。主要人物张曼青(主张教育救国)、王仲昭(半步主义的典型人物)、史遁(怀疑主义、失败主义的典型)、章秋柳(女性形象)。
《蚀》是一个狂乱的混合物,是作者在极端苦闷的境况下写就的,其那种逼真的客观表现人物形象的主旨和那种不可抑制的奔突情感的倾泻,形成了这部小说主题指向的不确定性。
《蚀》的政治和历史意义是:它给我们留下了一块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征途中心灵历程的活化石,而作为其文学美学意义: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想融合的尝试范例。
三、《子夜》
《子夜》的出版标志着茅盾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显示了左翼文学的伟大实绩,是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之作。
作品主人公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他有被压迫的一面,也有压迫者的一面。其性格上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对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力量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四、短篇小说和散文
茅盾的短篇小说也有卓越的成就,《野蔷薇》集和《宿莽》集是他短篇小说的早期作品,而《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等则是标志着他的短篇小说的成熟期的到来。
《林家铺子》叙述的是“一 二八”前后江南某小镇林家杂货小店倒闭过程的故事。他是当时中国社会一个缩影,深刻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趁民族危难之时,大肆掠夺、敲诈和欺压小商人以及穷苦贫民的罪行,从而挖掘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下层百姓的悲惨命运之根源。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阶级矛盾日益深化,农民迅速破产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定会走上反抗道路的历史必然。
茅盾的散文代表作,是《风景谈》和《白杨礼赞》。《风景谈》是一幅充满着勃勃生机的生活图画,它反映出延安人民革命生活的风貌,讴歌了革命战士博大的胸怀。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笔记 篇二
一、传统文学的雅俗
雅和俗首先是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存在的, “雅”本身就有典雅、高雅等多种阐释, 而 “俗” 就有风俗、庸俗的意思。在现存的资料中, 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没有 “雅” 和 “俗” 这两个字, 《论语》 《诗》 《书》 《左传》等书中已经产生了 “雅” 的观念, 但是并没有涉及 “俗” 这个观念。先秦的时候逐渐出现了雅和俗的前身, 分别指劳心和劳力, 但是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由此可见雅和俗的对立是发展到一定的社会阶段才产生的。按目前记载来看, “雅” “俗”对立首先出现在汉代, 赵翼在 《陔馀丛考》中首次提出了 “雅、俗”两字的对应关系。在文学层面之前最先出现雅俗之分的是音乐, 《吕氏春秋》指出了音乐有正有淫, 秦汉音乐可分为太常乐系统和乐府系统, 这些分别指雅乐和淫乐。魏晋以后雅俗文学便自觉产生, 在唐宋便有了不同于魏晋的含义, 这主要是雅文学的承载体 “文人”的意义已经有所区别。
二、雅俗文学的互动性
由第一部分我们可以得知, 雅俗文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是辩证互补的关系。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雅俗文化的重要性不同, 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方消失而另一方完全发展的情况。文学一直都是在雅文学和俗文学的相互冲击和相互补充中发展前进的, 这两种形式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 其表现就是双向互动的。
1. 雅文学的俗化
首先应该明确雅文学的俗化并不是将雅文学粗俗化、庸俗化, 不是将雅文学变得平庸、面目全非, 而是将雅文学变得大众化, 使雅文学的主要内容变得更加容易被群众吸收领悟, 更加通俗易懂, 使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应有的价值。雅文学的俗化最典型的就是文学史上一些传奇小说的俗化, 在唐代, 传奇小说是品位很高的文学作品, 因为它不仅有娱乐性, 而且还有感情寄托、道德规劝等; 并且它直接使用史传文和诗词歌赋的表现形式, 是上层文人之间的作品。其俗化就是指传奇小说逐渐地被下层人士所接受, 传奇小说的观念在宋代就已经慢慢淡化了, 这就是俗化的开端。而在元代, 传奇小说已经正式被人们所接受。《娇红记》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1], 虽然 《娇红记》并不是阳春白雪, 但也不完全是下里巴人, 整个作品的主要部分是由文言写成的, 但是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口语。雅文学的俗化是有很多积极意义的, 例如经典文学俗化就能使更多的人净化感情、陶冶情操, 并且能够提高人们的平均文化水平; 经典科学的俗化和普及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科学的真谛, 破除封建迷信, 培养人的科学观念和态度, 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新的平台。但是雅文学的俗化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问题, 例如一些人会利用科学的幌子去宣扬迷信等。因此在雅文学俗化的过程中要强调合理性, 避免其被恶化、丑化。
2. 俗文学的雅化
俗文学的雅化最典型的就是话本小说的雅化。话本小说主要是利用白话来描述民间世俗的东西, 其创作和欣赏的主体就是没受过正式教育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 士大夫开始推行儒家思想等雅文学。因此他们就利用了话本小说这一载体进行改编, 将雅文学慢慢融入其中, 并且提高了话本小说的地位, 使得话本小说逐渐雅化[2]。其主要表现为人文情趣的增加和语言的雅化, 例如李渔的小说, 在不改变话本小说的前提下, 其思想情趣更加人文化, 而且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都更有血肉联系。俗文学的雅化还表现为在具体文化作品中将某些民俗或者物品赋予特殊的意义, 使其更能充分地表达思想[3]。例如, 冯骥才、陆文夫等作家对当代的民俗和民风的追踪, 积极将俗文化内容赋予一些现代文化的意蕴, 雅化文学的价值结构。两者的语言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其表达方式却上升到了新的层次, 他们可以把语言和感情相互结合, 使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例如, 余华的 《鲜血梅花》这本是一部传统通俗的文学作品, 但是其表达的主旨却和规定的相反, 这会让读者感到迷茫和不安, 正是因为这样才能使其 “雅化” 读者的审美角色。
除了雅文学的俗化和俗文学的雅化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循环, 即俗文学雅化再俗化的循环过程, 例如名著 《水浒传》《金瓶梅》 《红楼梦》 《三国演义》等, 这些原本都是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 但是由于时间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 这些作品逐渐发展成为雅文学, 之后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这些名著都已经改编成电视剧, 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俗文学。这种循环模式也是比较常见的, 以后也会继续发展。由此可见, 雅文学和俗文学之间并不矛盾, 两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雅文学和俗文学是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既有对立面又有相互联系面, 一般情况下雅文学希望拥有更多的读者, 而俗文学却想要得到士大夫等社会上层的认可。从古至今雅俗的对立始终存在, 无论哪种文学更加兴盛, 这都是文学雅俗关系的具体表现, 但是并不可能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文化消失的情况。我们要用理性的方法去看待两者之间的互动性, 发展并扩大其积极作用, 避免其消极影响, 使两者互动共同促进文学的发展。
摘要:雅、俗是文学史上历久弥新的问题,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 两者有对立互补的关系。从中国文学的发展来看, 文学的雅和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双向的互动过程, 因为存在雅文学的俗化, 以及俗文学的雅化。本文首先指出了传统文学的雅俗之辩, 之后研究了雅俗文学的互动问题, 最后指出了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文学的雅俗关系。
关键词:雅文学,俗文学,互动性
参考文献
[1]金华.“雅”与“俗”的双向互动模式[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20-22.
[2]曹廷华.论雅文化的俗化与俗文化的雅化——群众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性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 1995, (1) :242-247.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笔记 篇三
杜甫草堂大门额匾上刻有郭沫若手书的“杜甫草堂”四字。杜甫草堂分为大雅堂、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等展览区。大雅堂展览大幅壁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以及屈原、陶渊明、李白、王维、黄庭坚、苏东坡、李清照、陆游等十二位诗人的雕像。柴门展览区有1997年重建的五开间茅屋故居,室内陈设保留着杜甫时代的样貌;书斋内一张书几,摆放文房四宝, 再现当年杜甫创作伟大诗篇的陈设。
1961年3月,杜甫草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2006年12月被中国旅游局评为中国4A级旅游景区,2008年5月被中国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一级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TIPS
门票:
60元学,生票半价。
开放时间:
夏季7:30—19:00;冬季8:00—18:00
地址:
成都市青华路西段
交通:
乘坐35路公交车,从城东客运汽车站开往杜甫草堂;17路公交车也到达景点;市内短途三轮车约5元可到达。
电话:
028-87319258
4.《中国文学史》笔记 篇四
先秦文学
一、概说(基本线索)
1、上古:神话、歌谣
2、商:甲骨文(记事散文萌芽)
《尚书》中记载关于商王迁都
3、周(奴隶社会鼎盛时期):诗歌
代表:《诗经》保留大量诗歌作品
4、春秋战国:
1)、散文:
①诸子散文(政论散文):
《尚书》、《周易》、铭文(又金文,刻于青铜器上); ②历史散文:
《春秋》——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按年记事)《左传》——编年体,记事完整,文采好
《国语》——国别体(分国记载),政论色彩 《战国策》——国别体
2)、诗歌:楚辞体
二、先秦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1、开端:处于中国古代文学开端阶段,原始时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页,尤其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奇幻多姿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从这一点看,中国古代文学一开始就有了光辉起点;
2、样式: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尽管处于初始阶段,但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文体:先秦文学奠基的基础是深远的,我国后代的许多文体都可以在先秦文学中找到根源。
第一章 文学艺术的起源与原始劳动歌谣
第一节文学艺术的的起源
一、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说法
1、游戏说:本能 【有缺陷】
2、模仿说:亚里士多德【有缺陷】
3、心灵表现说【有缺陷】
4、文学艺术的真正起源来自于人的劳动。
第二节
原始劳动歌谣
1、特点:质朴(表达的手段和方法)
思想内容:原始劳动歌谣是远古人类劳动生活的直接反映,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气息,也从中证明了原始劳动歌谣和生产劳动密切相关;
艺术形式:形式质朴,语言简练,具有高度概括性,以二言为主,从我国祖先的时代在文学作品中就保留了一种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反映出了他们可贵的艺术创造力,而且他们都是口头文学的重要表现;
例:
①《吴越春秋》——《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②《蜡辞》伊耆氏——《礼记•郊特牲》: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③《周易•归妹》——《牧歌》
女承筐无实,士割羊无血。
第二章
中国古代神话 第一节
神话起源
引:
含有较多神话成分的古籍作品:《山海经》(5卷山经,13卷海经,创作于战国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地理著作)、《列子》、《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又称《淮南鸿烈》,21篇,论文集,体现对道家思想的推崇)、《楚辞•天问》
其中,相比而言《山海经》、《淮南子》所含神话成分较多。
1、什么是神话?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此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性质)。
2、神话类型: 自然神(太阳神羲和)、英雄神、异人异物
3、神话作品: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 后羿射日——《淮南子•经训》 鲧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西汉 女娲造人——《风俗通义》东汉应邵
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吕思勉《史诗札记》、杨公骥《中国文学》、袁珂《中国文学选释》有对文章的看法)
4、神话的特点:
①虽然都是零星片段的记载,但是却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感人; ②他仍然是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经过后世不断的修饰完善; ③在后世不断的修饰完善过程中,中国的古代神话被历史化,阶级化了
④在整体的神话传说中,英雄神的故事是主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第三节 神话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
1、地位:
①神话是原始时期人类社会意识的最初记录,也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第一页。它对于我们认识人类幼年时期的状况,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②神话还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我国所流传下来的著名神话都具有极其高贵的理想和吸引人的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使人受到启发和鼓舞。
2、影响:
(1)、远古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初源头,对我国后世积极浪漫主义传统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2)中国古代神话在我国的美学史上也做出了重大贡献。(3)神话作品还从两个方面对后世作家起到积极影响:
①神话中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以及强烈的,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对后世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②神话中神奇奔放的幻想,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神奇夸张的艺术手法都对于后世作家艺术想象力的形式有所启发,对他们艺术构思有积极影响。
(4)后代的许多小说戏曲不仅直接接受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还从其中吸取了大量的素材,可以说直到现在神话对文学创作仍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第三章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别集:某个人的所有作品整合编集在一起。总集:多个人的作品编集在一起。
第一节
《诗经》概貌
一、概念解释: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从大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大约有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诗经》本来只称为《诗》,或者连带诗篇的约数称为《诗三百》,只是后世儒家尊奉它为经典,以后才有了诗经的称号。
二、分类、作者、年代
1、分类:
诗经按音乐性质划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使用场合不同。其序《毛诗序》、宋代郑樵《通志》:风土之音谓之风;朝廷之音谓之雅;庙堂之音谓之颂。
风,即国风,当时分布在各个诸侯国或各个地区的乐曲,相对于周王朝京都所在地而言的地方土乐,共160篇。所记载的15国为周南、召(邵)南、邶国、鄘、卫王、郑、齐、陈、唐、秦、魏、曹、桧、豳(南,通男,任,管辖,担任的意思)。
雅,包括大雅(西周为主,31篇);小雅(东周为主,74篇)。
颂,含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2、作者:
①大多已不能考证;
②当时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集体创作,民歌;
③《载驰》(鄘风)相传作者为魏国人许穆公夫人。《左传》载,她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爱国女诗人(载:语气词。驰,打马飞奔)。
二、《诗经》的结集和流传
1、结集:
1)、孔子删诗《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
2)、《汉书•食货志》——班固(采诗:行人→太师→天子,何休观点)
3)、献诗《国语•周语》(公卿→天子:宫廷官员太师等收集编纂,传到各国经过筛选、整理、加工而成)
2、流传:
太师、国子→孔子(有教无类)→汉代(尊儒崇五经): ①汉代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乐已丢失)
②汉代四家诗:齐(辕固)鲁(申培)韩(韩婴,燕国)毛(毛公,毛亨、毛苌)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反剥削反压迫的内容(体现为下层人民的觉醒斗争)《魏风》中的《伐檀》、《硕鼠》
二、反映徭役兵役痛苦的诗篇
《何草不黄》、《唐风•鸦语》、《豳风•东山》、《齐风•东方未明》、《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后两者以思妇口吻来写)
三、反映爱情和婚姻问题的诗篇
1、表现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周南•关雎》 淑:原指水很清澈,后指女子的纯真、忠贞、内外兼美之好; 逑:配偶
《邶风•静女》、《秦风•蒹葭》、《邶风•谷风》、《王风•采
《卫风•氓》
弃妇诗,纳采(媒人提亲)→问名→纳吉(占卜)→纳微(彩礼)→请期→亲迎→黄昏→“结婚”
四、反映劳动生活、爱国思想的诗篇
《周南•芣苢》、《十亩之间》、《豳风•七月》(记录季节物候变化)、爱国:《秦风•无衣》、《小雅•采薇》
五、周族的史诗
《大雅》、《生民》、《公刘》、《皇矣》、《大明》、《文王》
六、政治讽刺诗
《国风》、《邶风•新台》、《陈风•株林》、《鄘风•墙有茨》、大小《雅》讽喻、《大雅•桑柔》、《小雅•正月/十月之交》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
1、开创了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2、首创了赋(朱熹《诗集传》称“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平铺直叙,例:《静女》)比(以彼物比此物,例:《硕鼠》)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例:《关雎》)的表现手法
3、复沓(反复抒情)的章法,灵活的句式。例:《郑风•将仲子》、《鄘风•相鼠》
4、丰富的词汇,和谐的韵律。例:《周南•卷耳》
第四章
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 诸子散文:以议论说理为主《论语》、《墨子》(前两者为语录体)、《孟子》(对话体)、《庄子》、《荀子》、《韩非子》;
历史散文:以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
一、诸子散文
1、《论语》
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2、《孟子》
对话体语录集,特点:
①叙事性、故事性,比喻恰当,辩论雄奇; ②辩论:仁政、王道、性善论
3、《庄子》
共33篇,包括内7篇,外15,杂11篇。标题即为论点。具有消极浪漫主义风格。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特点:
①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②词汇丰富,运用自如,善于对事物进行极其细致的刻画;
③极其善于写故事。用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有的非常富有哲理,有的非常富有戏剧性《庖丁解牛》、《触蛮之争》。
4、《荀子》
作者荀子,又名荀况,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曾到齐国稷下游学,晚年定居楚,集大成思想家,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人之性恶,礼法并重
作品《劝学》,鼓励学习。1)、散文特点:
说理透彻,逻辑严密,非常善于运用类比层层深入推理,造句用词,整齐简练,大量运用比喻
2)、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
①最早用赋作为作品名称进行创作。五篇赋:礼、知、云、蚕、鍼 ②《成相篇》里面的作品形式很特殊,说唱艺术风格。
5、《韩非子》 作者:
韩非子自述,法家集大成者,认为法术势三者结合是维护君主专制必要的东西。作品:
《韩非子》共55篇,体裁:
①政论文,锋芒毕露,语言专断,冷峻严苛。整体结构:篇幅很长,论辩周详,结构复杂
②历史散文(记述历史故事和寓言):通过记述历史上的故事和寓言来说理,表现了作者思辨能力强,机智,以及其对历史知识丰富的掌握,有较强的文学韵味。
二、历史散文
1、《左传》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五经之一,简要记载了鲁隐公元年——鲁哀公14年(BC722——BC481),16000多字。
记事特点表现为简洁严谨,语言精确,讲究微言大义。解释《春秋》的“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经:经典;传:对经的解释)
《左传》西汉称为《左氏春秋》(此处“春秋”指史书),东汉时称《春秋左氏传》(此处“春秋”特指孔子的《春秋》)记载了起于鲁隐公元年——鲁哀公27年及鲁悼公4年(战国时BC464年)的编年体史书,叙事写人非常完备。作者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1)、思想意义:
①体现在天人关系上,强调人的作用,通过对人生历史事件的肯定,表现他认为天道不能完全干预人事;
②军民关系:重视民,反映民心向背,民本思想的形成; ③不隐恶(不为比自己身份高者掩饰罪行); 表彰了一些进步人士,体现爱国思想 2)、艺术性:
①非常善于描写战争,常常不把战争看做刀光剑影的场面,而是放到特定历史时期,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来分析,注意其发生的原因、民心向背、双方外交手段等整体社会局面;
②善于描写人物。把人物放到矛盾冲突中立体化的表现其性格特征。善于把人物性格特征系统化的展示出来;
③语言:人物语言能突出性格;叙述语言简洁明了,突出当时的场景。
2、《国语》
第一部分国记载的历史著作(国别体),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公元前1000——公元前400)。全书21卷,共7万多字,记载了八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的历史片段,其中,晋史最长9卷,齐、郑、吴各一卷
相传为左丘明所作,为补充《左传》史料的不足,故又称《左式外传》、《春秋外传》。韦昭(镇江)《国语注》、杨伯峻《春秋左氏注》都有相关介绍。
评价:
从史学和文学上看都远比不上《左传》,文学上,语言浅显,接近口语。如:《召公谏弭谤》(弭:消除)
3、《战国策》
1、介绍:
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末年和秦汉时期的人编纂的历史著作,认为大约是由战国一些史官和游说之士(纵横家)他们把自己所见到的一些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留存的文稿,最早起于战国初年——秦统一六国后240年,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燕、韩、宋、卫、中山。由汉代刘向汇集整理编定而成。
共33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们的谋略、计策,所以定名《战国策》,简称《国策》,又称《短长》、《事语》、《长书》、《修书》
2、缺点:
记事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而且不记年月,缺乏史学价值,但文学性强,反映了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思想,让我们真实的看到了那个时代游说于各个诸侯国的纵横家们奇特的言行举止,他们的奇谋妙策,也使我们看到了当时统治阶级和政客们的权谋和角逐,诡诈的一系列行为和进步人士的爱国思想。
3、艺术成就:
《战国策》文笔生动,清新流利,富有文采,而且他还善于把人物的活动组织成生动曲折的故事以引人入胜;
善于描写场面,渲染气氛,无论叙事或者说理,词条传神,生动绚丽,对于后代的历史著作有深刻的影响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
一、楚辞
是一种诗体名称,公元前4世纪(战国后期)产生于中国南部楚国的一种新诗体,是继诗经四言诗后产生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浓厚的楚国地域色彩的新诗体。为屈原所创,又称骚体。
宋代黄伯思《校订楚辞序》:“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以原楚产固称楚辞”。
二、屈原
名平,字原,屈氏。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左右,屈原是楚国贵族,初深得楚怀王信任,善外交辞令,官至左徒,后因变法之事遭守旧派诋毁被贬流放,秦襄王时再次被贬湖南长沙地区,始终不曾屈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与恶势力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其创作的动力。
三、屈原的作品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称屈原作品有25篇。汉代王逸《楚辞章句》对其进行解释,西汉刘向编辑整理定名为《楚辞》。25篇作品分别为:《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夫》、《涉江》、《招魂》。
㈠、《离骚》 ⑴介绍:
离,通“罹”,遭遇。离骚,遭遇忧愁。《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全诗373句,2400多字,一般认为是被秦襄王流放时所作。⑵主要思想内容:
《离骚》倾吐了诗人赤城的爱国信念和报国无门的极端苦闷心情,表明诗人要求改革楚国政治,挽救祖国危亡,使国家走向富国强兵道路的崇高理想,以及这一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和为了追求理想坚持不懈进行斗争的苦闷历程。⑶艺术成就: ①这首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纯洁的,高尚的主人公形象,正是通过屈原自身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艺术典型,不朽的爱国诗人。
②这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他吸取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也为后代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家树立了榜样,不像《诗经》那样真实直接表现事实,而是更多地表现了作者在社会现实刺激下迸发出来的激情,追求理想反抗现实的叛逆精神。
③《离骚》在诗歌创作的具体形式上有很大的创造,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诗句加长,结构扩大,增加了内容的容量,也增强了表现力。采用大量的方言、口语入诗,特别是“兮”字的运用更增加了诗的咏叹、抒情气氛,也增加了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总之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一篇非常重要的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地位。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异响伟辞,卓绝一世”。
司马迁作品中提及的有五篇《哀郢》、《离骚》、《招魂》、《天问》、《怀沙》(绝笔)。
㈡、《九歌》
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一组诗是屈原根据楚国地方祭歌改变整理而来。
《九歌》名称来源:相传夏启从天上将仙乐《九歌》、《九辩》偷至人间,屈原以古乐曲来命名,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艺术性:
①除国殇以外都是神话体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但是,虽然作者写的是神灵,却又赋予他们人的特征和人的性格,表达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
②艺术手法上屈原还善于把周围的景物和环境气氛,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写,因而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③《九歌》的语言表现为情味幽深,往往又显得单纯自然,语言优美,极其含蓄,读起来有读之不尽、㈢、《九章》
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怀沙》、《抽思》、《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多数都体现屈原怀念国都,怀念国君(国君一体思想),写实,且形式内容相近。特:《桔颂》咏物自颂,表现他向往赞美这种坚贞品质。
思想精神与《离骚》基本一致(离骚前半段亦写实),很少用幻想、夸张,与引用神话,主要写实,其真实思想感情,用一种直接倾泻的手法表现其内心复杂的感情心曲,语言生动,感情真挚深沉,篇章结构跌宕起伏,语气也随感情起伏变化,使其坚贞的爱国思想,优美的感情用一种纪实的手法表现出来。
㈣、《天问》
天问就是问天,向天发问,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探索,敢于批判、否定传统说法,怀疑流行说法,同时表现出对天命的怀疑和否定,不盲从,有革新精神。
气势磅礴,结构参差错落,灵活多变。
㈤、《招魂》
为自己也是为楚怀王招魂,用浪漫的形式表现爱国精神。后人称:响“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
四、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地位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因此它的出现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的全新时代,使中国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时代,还创造了全新的诗歌形式——楚辞体(骚体)。而且他的《离骚》还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个性鲜明而丰满的抒情形象。
2、影响
①思想: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他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使后代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和精神的鼓励,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进步作家(例:西汉贾谊、司马迁)。每当遇到民族压迫的时候,后代许多诗人都能用自己的笔写出爱国诗篇,并且能够坚持理想,坚持奋斗,坚持节操,甚至献出生命,都是从屈原精神中得到的鼓舞。
②艺术:他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开辟了我国文学的新的传统,从而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还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他已经不是单纯地借物起兴,开辟了寄托的手法,寄情于物。
屈原的楚辞体的创造为汉代赋体的兴盛发展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成为汉赋产生的来源,语言打破了诗经四言,为后代五言、七言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五、宋玉
1、介绍
相传为屈原弟子,代表作有《九辩》。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虽驰神离想不如《离骚》,凄怨之情实为独绝。
2、艺术性:
①直接用散文化的语言,灵活运用句子;
②描写的秋天的景象,把自己的怨恨用秋的悲凉笔调绘制。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秦代文学:
吕不韦《吕氏春秋》(门客的集体著作,杂家代表)、李斯《谏逐客书》
第一章 汉赋
一、产生
1)、规模体制上受先秦诸子散文影响,长篇巨制; 2)、受屈原《离骚》的影响,楚辞为其模仿的形式。
二、发展
1、汉初:骚体赋
骚体赋,贾谊、淮南小山、枚乘等模仿赋所创。特点:
体制形式上极力模仿楚辞,注重铺陈,但是篇幅不长,而且富有抒情色彩,句式整齐,通篇用韵,而且都带有兮字;内容上:大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作品: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主客问答式); 淮南小山《招隐士》;
枚乘《七发》——汉代散体大赋完全定型的第一篇作品。
2、中期:散体大赋 ①介绍:
汉武帝初年到东汉汉承帝都是创造散体大赋为主的阶段。汉赋主体部分就是散体大赋。②标志:
枚乘《七发》(主客问答式,劝百讽一:劝告高梁子弟不要贪图声色犬马生活)。③特点:
篇幅长,规模大,局势参差错落,韵散间出;以铺陈叙述为主兮字调基本消失,散文意味更浓。
内容:大部分都是描写汉帝国的声威,主要宣扬汉代邦国威震四海的国事以及新兴都邑的繁华,水陆物产的丰饶,还有宫室苑囿的富丽堂皇,以及皇室贵族们打猎歌舞的场面,这些作品又往往是千篇大段的歌颂炫耀后面则是讽喻劝谏。④代表: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杨雄《解嘲》、班固《两都赋》(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张衡《二京赋》
3、后期(抒情言志的方向,而淡化了散体大赋的特点)①介绍:
由中期形成的散体大赋渐衰微到抒情、言志、小赋,篇幅短小,不再用主客问答式,也不韵散间出,而是通篇押韵,不用兮字调,语言风格更重平实,不讲究辞藻华美,思想性更强,较多的是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或者是咏物抒情。②代表:
张衡《归田赋》——标志性转变。蔡邕《述行赋》(羁旅情怀)祢衡《鹦鹉赋》(借咏物讽刺)赵壹《刺世疾邪赋》(直接抨击)
三、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汉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我国文坛上又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是汉代一代的文学代表,整个汉代的文人们几乎都创造过这种文学样式。思想有局限性,虽都有讽谏意味,但都是讽一而谏百,艺术上也有缺陷,表现为为迎合统治阶级兴趣爱好,极尽炫耀,夸张之能事,大多为宏丽浮夸之词堆砌的辞藻,这些都影响了他的艺术表现力。
正是汉代赋体的兴盛对我国文学观念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章
一、司马迁和史记 ㈠、司马迁生平与著作
司马迁,汉(公元前145年——?)字子长,生于陕西龙门,生平记于《太史公自序•史记》。
家世:世典周史,其父司马谈欲写通史,司马迁继承其父思想观念,受影响深远。青中年时曾四处漫游,为史记资料打下基础,后遭遇李陵之祸。著作:《史记》、《悲士不遇赋》
㈡、《史记》
1、性质:
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传说时代的黄帝到自己所处的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总共有52万多字,全书130篇,5个部分,即五种体例12本纪(记录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绩)、30世家(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建功立业有功之臣的传记)、70列传(历代很有影响人物的专机)、10表、8书。
2、目的: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代史书大多沿用《史记》写作手法。
3、思想:
①不虚美,不隐恶;
②同情人民的起义和反暴斗争;
③热情歌颂爱国人物和对历史有贡献人物,表现鲜明的爱憎感情。
4、艺术成就: 突出表现在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体例,史记写人物生平不是一般的概括的叙述,而是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人物活动场面的具体描述,再现历史人物生动面貌,具体表现在其艺术手法:
①善于抓住历史人物一生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行动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例:对于项羽的描写,是三个主要事件: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
司马迁人物传记选材时采用互见法(为突出某一人物性格特征,选择某一情节表现其特点,另外涉及该情节的传记只会记为“见于。。”
②善于把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故事化。
③史记语言生动传神,作者的叙述语言,人物的对话语言。
5、地位、影响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名著,史记把我国的历史散文推向了新高峰,无论是写人物还是记场面,都十分集中完整,故事性强,而且结构严谨,语言平易简短,对中国历史散文有影响,后世历代的正史都几乎是模仿了史记的体制,同样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是唐宋时代古文家用于反对形式主义的文风的典范,可以说后世古文家没有不熟读《史记》的,也影响了后代的小说和戏剧创作,特别是其写作手法为小说所沿用,发展。后世戏剧常常从中寻求素材,尤其元明两代戏曲。
二、班固与《汉书》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正史的第二部。《汉书》只是选取西汉一代历史来记,又叫《前汉书》(《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作者班固。),马旭、班超有续写,记叙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王莽地皇四年,全书一百篇,分成120卷,12纪,8表,10志,70列传。在沿袭史记体例基础上有所发展。新加篇目《五行志》、《艺文志》、《刑法志》、《地理志》。对汉书进行补充的表《古今人表》、《百官公卿表》。
缺点:对历史人物的批判赞扬往往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标准,所以缺乏司马迁的独特性,批判性。
第三章 汉乐府诗
一、汉乐府
乐府,原是掌管音乐的机关,保留有大量诗歌作品。后直接以之代指诗歌,又被称为“汉乐府”。民间来源的作品称“乐府民歌”。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包括汉、宋、唐乐府,40篇左右。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
二、汉乐府民歌思想内容
1、“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现实主义风格,反映劳动人民穷困的生活,受压迫,剥削。代表作:《东门行》、《妇病行》、《悲歌》;
2、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们的灾难和痛苦:《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3、反映男女爱情和被压迫妇女的诗篇:《有所思》、《上邪》、《孔雀东南飞》(又名“焦仲卿妻”,全书153句、五言诗,1765字,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表现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为了爱情宁死不屈封建礼教。)、《陌上桑》(又名雁歌罗敷行)、《日出东南欲行》、《上山采蘼芜》
4、揭露上层社会的残暴腐朽,童谣类:《小麦童谣》、《京都歌谣》、《江南》。
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1、都是现实主义作品,对后世作品影响深远。何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反映了现实的方方面面,影响到杜甫、白居易等。
2、乐府民歌大多是叙事诗,标志着我国叙事诗发展到一个更新的阶段;
3、形式自由多样,三言、五言、七言、杂言都有,很多完整的五言诗,杂言诗灵活多样,形成跌宕起伏的气势,为唐代歌行体诗奠定基础。
四、《古诗十九首》
最早选于梁代萧统《文选》(按类编辑,其一类别为古诗,收集了十九首未注作者的古诗,后人称之古诗十九首)
反应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感情:①游子、思妇离别思乡之情;②求官不遂,仕途失意。
艺术方面:长于抒情,平易淡远;语言浅显自然,无刻意雕琢,却远远表达出十分复杂,曲折的感情,因此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为五言新诗体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称之“五言之冠冕”。
2、五言与四言比较
四言诗两字一拍,句式太短,韵律呆板,缺少诗歌抒情韵律;
5.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笔记 篇五
宋代名物考据辩证类笔记,8卷。南宋赵令畤撰。赵令畤(1051—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又号藏六居士。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后。哲宗元祐六年(1091)签书颍州公事。苏轼知颍州,与他共治颍州西湖,并荐之于朝;因此与苏轼、陈师道等来往甚密,日相唱和。后被人告发与苏轼交通,罚金,入党籍。不久依附内侍以求晋升,颇被清议所非。高宗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大宗正事。亦赵令畤能文,但文集已佚。他所作的咏张生崔莺莺故事的12首《商调蝶恋花》鼓子词,是研究宋元说唱文学与戏剧文学的重要资料,在中国戏剧史上是块里程碑。
但所记故实,多为习见者,而且以讹传讹。有些条目,即采自唐宋人笔记,如《封氏闻见录》、《唐国史补》、《刊误》、《江邻几杂志》等。其考辨之语,亦无新异,唯谈诗文者,颇有可取。由于作者在元祐年间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游,故所记诸人轶事、议论,多得之见闻,较为可信,如卷七记王安石对当时填词的另一种见解:“荆公云: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此外,像卷四记苏轼在韩子华家即席赋诗,因韩子华的舞姬鲁生为游蜂所蛰,故有“窗摇细浪鱼吹目,舞罢花枝蜂绕衣”,上句用典故点破“鲁姓,下句言蜂蛰事。虽是叙席间谈笑,则可为苏诗作注。卷中记黄庭坚父黄庶的《怪石》诗句:“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碧苔”就很怪诞恣肆,可见江西派的家学渊源。又如记苏轼长子苏迈少年时所作诗句:“叶随流水知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苏轼笑为“村长官诗”,这类零章断句当代辑录,亦有助于研究宋诗,考证宋人轶事。
《侯鲭录》通行本有《稗海》本,《知不足斋》本。
今有:《侯鲭录墨客挥犀续墨客挥犀》,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版;《侯鲭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版,;《侯鲭录》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二编,版。
《曲洧旧闻》
追述北宋历史轶事以及诗文评的笔记,十卷。南宋朱弁撰。朱弁(1085~1144)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高宗诏为“忠义守节”,有司提议论朱弁之功应晋升数级,因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仅授奉议郎。绍兴十四年四月病逝。其侄孙朱熹写有《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宋史》即据此立传。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元好问《中州集》收入38首。另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还著有《杂书》一卷,《骫骳说》一卷,《聘游集》四十二卷、《书解》十卷、事迹见《宋史》本传。
《曲洧旧闻》写于留金期间,主要记述北宋太祖以来诸帝及名臣遗闻轶事,无一语及金,显然寓有怀念故君与家国之思。其中保存了大量的文人逸事,对宋代文学的研究很有价值。书中对蔡京等有所揭露,推崇司马光而对王安石不满,对名臣言行记述得甚为详细,兼有诗文与考证,亦有神怪谐谑之谈。《四库全书》将该书四卷全部收录,称朱弁写《曲洧旧闻》“意在申明北宋一代兴衰治乱之由,深于史事,有补实。”书中还不时回忆故国家乡景物,寄托自己对遥远的家乡的思念。他写道:“新安郡婺源境中产一种草茎,叶柔弱而不长,叶类似甘菊叶,俗呼‘蔗’,今讹为‘遮’字。吃起来有苦又有甘甜味。性温、行血,尤宜产妇。煮熟揉去苦汁,产后多服之无害。因此,又叫‘苦益茶’。这里的医家无一人知道。”
《文献通考》载弁《曲洧旧闻》一卷,但宋刻本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本已明十卷,《文献通考》可能是将“十”误记为“一”。通行本有《宝颜堂秘笈》本、《说郛》本、四部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稗海》本,《知不足斋》本等。
今有:《曲洧旧闻》中华书局1985年版;《曲洧旧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版;《曲洧旧闻》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三编,版。
《闻见前录闻见后录》
追述北宋代历史轶事类笔记,20卷。邵伯温撰。该书又名《河南邵氏闻见录》或《邵氏闻见前录》,“前”字乃是后人所加,为的是有别于邵伯温之子邵博所撰《邵氏闻见后录》。邵伯温(1037—1134),字子文,北宋洛阳(今属河南)人。元祐中,以荐授大名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徽宗即位,上书数千言,欲“复祖宗制度”。知果州,请罢发输沪南诸州绫绢、丝绵数十万以宽民力,后擢提点成都,弟子赵鼎评其一生为谓“以学行起元祐,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于崇宁”(《宋史·邵伯温传》)。邵也是理学家,丰富了理学”穷理尽性”的命题。著有《河南集》、《闻见录》、《皇极系述》、《辨诬》、《辨惑》、《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等。
《邵氏闻见录》全书20卷。主要辑北宋轶闻,大都信实。作者早年逢王安石变法,中年经过元祐党争,晚年遭遇靖康之祸,故其见闻极为丰富。本书对王安石变法所记颇多,还记载了一些北宋初年的朝章制度及逸闻趣事。本书的内容大体有这样几类:一、记录王安石变法中变法者与反对变法者的言行、思想、逸事,甚至连一些家庭琐事也不厌其烦地记入卷中,为后世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具有独特价值的历史资料。邵伯温对双方代表人物如王安石、司马光等各有褒贬,但总的来说,他盛赞的还是那些反对变法的人物,对他们思想道德、政治立场的肯定程度要远远大于变法者。二、记载了北宋时期朝廷和宫廷中的一些典章制度、轶闻趣事。本书对邵雍的描述含有一些虚诞文字,但也可以使后人从其日常起居、过从交游等方面了解这位大学问家的道德文章。三、前16卷记宋太祖以来故事,其中杂及北宋著名文人王禹偁、柳开、穆修、尹洙、欧阳修、苏洵、王安石等,有助于了解北宋古文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本书也有很多纪事不实甚至是恶意诽谤之处,原因在于邵伯温对于变法的政治偏见和党争之见。但总括来看,《邵氏闻见录》是一部研究北宋历史尤其是熙宁变法的十分有价值的史料笔记。
《邵氏闻见后录》30卷,邵博撰。邵博(?—1158)字公济,洛阳人,邵伯温之次子。生平事迹不详。只知绍兴八年(1138)赐同进士出身,绍兴九年除秘书监校书郎,不久知果州。
《邵氏闻见后录》虽亦辑北宋轶闻,但参以经义诗话,论古事较多,内容不免芜杂,但关于诗文的评论比《邵氏闻见录》丰富。其中卷十四至卷二十七,比较集中地记述宋代著名文人轶事,以苏轼为详,王禹偁、欧阳修、梅尧臣、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辙等次之。书中所记轶事往往得之亲闻,比较可靠,保存了不少文学史资料。其谈诗,上起楚辞、乐府,中有唐之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等,下及北宋各大家,其中不乏卓见。如认为杜甫诗“所以独立千载之上”,不在于字字句句“有所本”,其功夫在诗之外。其论文,涉及司马迁、曹植、王勃、韩愈、柳宗元、樊宗师、李商隐及北宋欧、王、曾、苏诸大家与李格非。书中认为韩文“自经中来”,柳文“自史中来”,欧文“和气多英气少”,苏(轼)文“英气多和气少”,亦可备一说。
《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通行本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今有:《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商务印书馆1935年排印丛书集成初编本;《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二编,20版;
《容斋随笔》
宋代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内容的文史笔记,74卷,南宋洪迈撰。洪迈(1123~1202)。字景卢,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哥哥洪适,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父亲洪皓使金,遭金人扣留,洪迈时年仅七岁,随兄适、遵攻读。他天资聪颖,“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绍兴十五年(1145),绍兴十五年(1145)洪迈中进士,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因受秦桧排挤,出为福州教授。其时洪皓已自金返国,正出知饶州。洪迈便不赴福州任而至饶州侍奉父母,至绍兴十九年(1149)才赴任。二十八年(1159)归葬父后,召为起居舍人、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馆编修官、吏部员外郎。三十一年,授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三十二年春,金世宗完颜雍遣使议和,洪迈为接伴使,力主“土疆实利不可与”。朝廷欲遣使赴金报聘,迈慨然请行。于是以翰林学名义充贺金国主登位使。至金国燕京,金人要迈行陪臣礼。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不给饮食,三日乃得见。金大都督怀中提议将迈扣留,因左丞相张浩认为不可,乃遣还。洪迈回朝后,殿中御史张震弹劾迈“使金辱命”,论罢之。乾道二年(1166),知吉州(今江西吉安),历知赣州婺州。后因孝宗召对,力主抗战得到嘉许,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又进敷文阁直学士,直学士院,深得孝宗信任。淳熙十三年(1186)拜翰林学士。光宗绍熙元年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二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嘉泰二年(1202)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赠光禄大夫,谥文敏。除《容斋随笔》外,今尚存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
《容斋随笔》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自述,该书写作时间历经近三十年。该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评论,史料、典章、物产考察、宋代专著评介、天文、历算、星相等几个方面,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内容。《容斋随笔》不但涉猎广泛,而且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皆倍受称道。其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误,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其中对一些历史经验的总结亦颇有见地,许多资料为官方史志所不载。该书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卓然超越众多的同类著作之上,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是南宋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明人李翰说:洪迈聚天下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虽诗词、文翰、历谶、卜医,钩纂不遗,从而评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更将其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亦意义重大。
《容斋随笔》也是毛泽东一生中比较喜欢读的一部书。早在延安时代,他就将该书赠给谢觉哉阅读。1972年又将此书送给他青年时代的朋友、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周世钊。1959年10月30日,毛泽东出京巡视,指名要带的有限书籍中,就有《容斋随笔》。1976年8月26日毛泽东病情开始恶化。仍索要《容斋随笔》。9月8日,也就是毛泽东去世的前一天,还由别人为他代读《容斋随笔》37分钟。
《容斋随笔》通行本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四部丛刊续编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本等。
今有:《容斋随笔》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版;《容斋随笔》北京燕山出版社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20版。
《高斋漫录》
记载两宋典章制度、历史故实、诗文的笔记,一卷。南宋曾慥撰。曾慥(?—1155),两宋之际道教学者、诗人。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北宋大臣曾公亮四世孙。北宋靖康(1126)初,任仓部员外郎。金人陷京师后,曾随其岳父翰林学士吴幷降金,充事务官,并助纣为虐:“金人限三日立张邦昌,慥挟势督促,都人震恐累日”。南宋绍兴元年,曾慥因降金并协立张邦昌,被罢官,寓居银峰。《类说》和《高斋漫录》即写于此间。绍兴九年(1139),秦桧当权,曾慥又投靠秦桧,起为户部员外郎,十一年(1141)曾慥为擢大府正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京湖军马钱粮,置司鄂州,诸军并听节制,不独职馈粮饷也,总领官正名由此始”。曾慥正当权利高峰时,不知何故,也许是看到秦桧不会长久得势,不久,以疾请祠,除秘阁修撰,提举洪州玉隆观。曾慥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学养生,成为道教学者,编成《道枢》四十二卷。另著有《类说》六十卷,《高斋漫录》一卷,《集仙传》一卷,《乐府杂雅》三卷,《拾遗》二卷。
曾慥在《类说》序中谈到自己的创作动机是“资治体,助名教,供谈笑,广见闻”,同期创作的《高斋漫录》的创作动机也与此相类。全书一卷,书中上自朝廷典章,下及士大夫事迹,以至诗文评,诙谐嘲笑之属,随听见闻,皆纪闻其中,如:东坡闻荆公《字说》新成,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又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诗》曰:‘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爹和娘,恰是九个。”、书中记王安石退居钟山后的平易与低调,很有意思:“王和父守金陵。荆公退居半山亭,每出跨驴,从二村仆。一日入城,忽遇和父之出,公亟入编户家避之。老姥自言病痁求药,公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姥酬以麻线一缕云:‘相公可将归与相婆也。’公笑而受之。”
6.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 篇六
又名《唐新语》、《大唐世说新语》、《唐世说新语》、《世说》、《大唐新话》等,唐代历史琐闻类笔记,刘肃著。刘肃,宪宗元和时人。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新唐书·艺文志》说他是“元和中江都主簿”。此书有元和二年(807)自序,署衔为“登仕郎前守江州浔阳县主簿”。
该书记载唐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故事,起自唐初,迄于代宗大历年间,多取材于《朝野佥载》﹑《隋唐嘉话》等书。体例则仿《世说新语》,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公直﹑清廉﹑持法﹑政能﹑忠烈﹑节义﹑孝行﹑友悌﹑举贤﹑识量﹑容恕﹑知微﹑聪敏﹑文章﹑著述﹑从善﹑谀佞﹑厘革﹑隐逸﹑褒锡﹑惩戒﹑劝励﹑酷忍﹑谐谑﹑记异﹑郊禅等30门类﹑13卷。书后有总论一篇,表明作者的意图是以前事为鉴戒。此书以记言为主,但皆因事而记,可由此窥知高祖至代宗朝政治事件和社会风尚,其中有些记载较两《唐书》为胜,还有一些地方可补两《唐书》的缺漏:(1)有一些为两《唐书》未载的重要人物事迹,如李渊起兵太原后,李靖在长安捕杀李渊亲族,李渊克长安后欲杀之,临刑赦免,后李靖任岐州刺史时,被诬告谋反,赖某御史解救,而两《唐书》李靖传皆失载。(2)有不少两《唐书》无传的官吏的事迹,赖此书得以流传。(3)有些不见于两《唐书》的疏奏、弹文、手诏、榜文的片段,赖此书保存下来。(4)书中也记载了不少有关诗文的材料,尤其是“文章”门,录存初唐及开元初人所作诗歌多首,并叙其本事,间载时人评论,为后来编集和研究唐诗者所取材。如叙述玄宗命张说、徐坚、韦述等辑录《初学记》的经过。使我们得知古代类书是为了作文速成、取材方便而辑撰,也使我们了解《初学记》比前代类书在编排、体例上的优长。另外,像张说对杨炯“耻居王后,愧在卢前”自白的评语,也也首建于该书。
《大唐新语》有明嘉靖潘玄度刻本﹑及明人抄本残卷刻本,改题《大唐世说新语》或《唐世说新语》。《四库全书》据《新唐书·艺文志》恢复原名;《四库全书》文津阁写本;《稗海》本。以《稗海》本较为通行。
7.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探析 篇七
书籍封面又称“书衣”、“书皮”、“书面”, 是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封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封面是指除内文外的书籍外部整体, 包括封面、封底、书脊、勒口各个部分, 是对书籍包封 (又称护封) 的总称。而狭义的封面只是特指书籍外面、书皮前面的部分, 不包括封底、书脊、勒口。本文所指的“封面”, 属于狭义的封面范畴。
书籍作为文字的载体, 实际是通过纸质等媒介, 将文化纳入到书本之中, 并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多维一体地将书中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一本书, 遵循的是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视觉流程, 封面因此成为书籍内容展示的第一个窗口, 承载了以一方平面空间向读者展示书籍信息内容的重要功能作用,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中的重要环节。
文学书籍主要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种类。此类书籍区别于画册图集等类型的图书, 是主要以语言文字为工具, 描述一定的社会生活以及内心情感的文字艺术。与图像可直观展示的特点不同, 这类书籍具有一定抽象性, 需要通过阅读将文字提炼转化为书中所指的特定场景以及情感内容。例如:诗歌中有所谓的意境;戏剧小说中有发展的故事情节;散文杂文表达一定的内心情感, 这些层次丰富的内容是通过内文中的文字描述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文字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文学书籍中, 封面设计就因其属性特点, 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二、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
1. 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源起
明清以来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采用的是线装形式, 多是黄色、蓝色封皮上配以注以书名的签条。这样的封面设计朴素大方, 但仅凭签条文字变化区别书籍的封面设计在突出书本主题、引导读者阅读等方面稍显不足。自清末以来, 随着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 中国的书籍装帧观念也发生了转换, 在传统线装书的基础上吸收欧洲的书籍样式, 逐渐产生了中国现代书籍的基本形态, 书籍的封面设计由此正式形成。
自“五四运动”以来, 中国的书籍装帧逐渐开始结合本土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特色, 形成了新的设计特点。这期间, 封面设计也经历了从最初模仿西方的初级阶段逐渐发展走向成熟的历程。与中国文化息息相的文学书籍更是在其装帧设计过程中吸引了大量作家、画家以及书籍装帧者参与设计制作。如鲁迅、沈从文、巴金、艾青等作家都曾参与到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中;而画家丁聪、丰子恺、黄胄, 装帧家陶元庆、司徒乔、钱君匋等都是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代表人物。设计者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修养等整体素质的保证, 使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出现了无论是在创作手法还是形式内容上都精良的封面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成为中国书籍装帧发展史的有力见证之一。
2. 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艺术特色
2.1注重文字设计
封面上的文字主要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内容, 是组成封面的重要信息元素。注重封面文字设计, 通过字体变化、文字排列组合等方法使文字达到衍生信息、解读书本内容的作用, 是中国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一个特点, 同时, 传统书法的使用, 也使这类书籍封面呈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通过对封面上的文字加入创意的符号化、视觉化的设计, 使文字具有了点、线、面等造型元素的变化, 在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抒情、状物等特点之上又增加了标识、审美、情感意义等新内容。以文字为封面设计主体元素的手法是将文字赋予了形式意味的新内容, 承载了信息符号、装饰纹样等功能。
如郭沫若先生设计的《少年时代》一书, 就是以文字为封面设计主要元素的作品。书籍在素白封面上题书名、作者名, 并附一枚红印, 此外并未有其他的更多的视觉元素陈列其中, 但利用书法之中已有字型变化、字体大小、疏密布局等对比, 加上红色印章所增加的色彩对比, 使整个封面简单之中富有层次感, 主体突出, 带有秀雅的文学意味。以书法为封面设计主体的设计手法, 因其易于表达一定的学术气息以及凸显文化内涵等特点, 广为文学书籍封面设计采用。
又如1929年现代书局出版的《南国周刊》一书, 通过对书名的字体设计, 使“南国周刊”几个字呈现出了图案化的特点:文字排列高低起伏、字号大小变化产生节奏韵律感, 笔画粗细、方圆结合产生点、线、面对比效果, 文字在传达书面信息的同时成为封面之上的点缀装饰图案。将文字图形化、艺术化, 以文字装饰文本封面紧扣文学作品以文叙事的属性特点, 注重封面文字的可读性以及对文字形态的艺术性达到吸引读者注意力、传播书籍信息的作用, 达到字“形”表书“意”的效果。
2.2简练概括的色彩搭配
用色单纯、概括不超过四色是这时期文化书籍封面设计的另一个特色。受中国传统绘画影响, 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也追求精练写意的艺术效果, 因此表现出注重画面留白讲求“气韵生动”的艺术特色。文学类封面设计通过不多的色彩, 营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视觉效果;此外灵活运用“色度”、“色量”的对比, 注重封面中的黑、白、灰色调搭配, 通过简洁的色彩搭配设计出的视觉层次丰富、视觉形象突出的封面作品, 封面设计的色彩与文字内容紧密结合, 烘托出书籍中耐人寻味的内涵意义。
由闻一多先生设计的徐志摩诗集《猛虎集》的封面就是简练色彩营造深远意义的代表作品。此书封面仅用黑、黄两色勾勒出一张写意虎皮, 主题简单明确, 设计简洁含蓄却又变化丰富紧扣书本内容, 用有限的视觉语言引发无限的思索。话剧《赛金花》的封面设计, 以厚重的黑色描绘气势汹汹的大炮、以及历史久远的城门, 以淡雅的浅蓝色烘托出古城内波澜不惊的世界, 色彩深浅产生的强烈对比增加了封面的视觉冲击, 而两种各有所指的色彩也突出了作品的戏剧性, 与书本内容、作品属性紧密吻合。
2.3以图解意地引导读者
根据书本内容提炼、概括出能够表达文字内容、书本主题意义的图形元素, 并通过运用这些元素的封面设计引导读者对全书内容进行总括全文的形象解读。文学类书籍依其自身属性特点, 有表达情感以及再现具体场的要求, 而以图解意的设计方式可以直观地展示书内所写场景或是展示书本内容,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读者阅读兴趣最终起到填补文字表象不足、引导读者阅读书本的作用。
例如《红日》一书的封面设计, 以版画场景再现了书中故事背景, 具体的场景画面引导读者在正式阅读以前已经对故事内容有所想象, 以封面说明书本内容的方式简单且一目了然。又如小说《黄昏》的封面设计, 根据书中的情节线索, 封面再现了黄昏时分灯火初放的故事场景, 画面中出现的景物人物或虚或实易于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引导读者阅读。
三、小结
近年来, 随着书籍装帧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新兴材料的设计使用, 使书籍装帧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好的书籍装帧始终是体现一定功能要求、展现一定审美情趣的作品这一要求始终未变。
作为书籍装帧中的重要环节——书籍封面设计, 其中的设计手法以及艺术形式是值得我们去总结归纳的, 对于时下出现的书籍装帧一味地追求材料奢华高档等问题, 我们更应该总结在一页平面之上所产生的精彩的封面设计取得的成功经验, 探索书籍装帧中真正提升审美价值的设计方式。
参考文献
[1]姜德明.书衣百影:中国现代书籍装帧选:1906-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2]邓中和.书籍装帧.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3]成朝晖.汉字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
8.中国文学史上的雅俗互动问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雅文学;俗文学;互动性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雅文学”和“俗文学”的区别。目前对雅和俗的定义并不是十分清楚,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现在人们主要从四个角度区分雅文化和俗文化:第一是从作者来区分,通常认为由职业作家所创造的就是雅文化,而其他的就是俗文化;第二是从读者来区分,雅文化的欣赏者基本上都是社会精英和上层贵族,而俗文化则是针对人民大众的文化;第三是从理论家的注意与否来区分,即被评论家和知识分子注意的就是雅文化,不被其注意的就是俗文化;第四是从文化的题材来区分,雅文化就是写重大题材的文章,而俗文化就是指小说、传奇等题材的作品。综合上述的分类,我们通常认为俗文学就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文学形式,它并不被学士大夫所重视,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学,是大众的文学;雅文学就是学士大夫等社会上层所创造欣赏的,是正统的雅正的文学形式。雅和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本身都是文学形式,有着明显的互动性,在特定的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随着人们的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流行于精英阶层的雅文学逐渐被普通大众所接受,这就是雅文学的俗化;俗文学的雅化是因为俗文学本身带有很强的灵活性,起初可能这种文化形式不被士大夫所认可,但是一旦有人采取这种新鲜的文体之后就逐渐被文学人士开始接受,这就是俗文学的雅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文学的雅和俗也是发展的动态过程。
一、传统文学的雅俗
雅和俗首先是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存在的,“雅”本身就有典雅、高雅等多种阐释,而“俗”就有风俗、庸俗的意思。在现存的资料中,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没有“雅”和“俗”这两个字,《论语》《诗》《书》《左传》等书中已经产生了“雅”的观念,但是并没有涉及“俗”这个观念。先秦的时候逐渐出现了雅和俗的前身,分别指劳心和劳力,但是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由此可见雅和俗的对立是发展到一定的社会阶段才产生的。按目前记载来看,“雅”“俗”对立首先出现在汉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首次提出了“雅、俗”两字的对应关系。在文学层面之前最先出现雅俗之分的是音乐,《吕氏春秋》指出了音乐有正有淫,秦汉音乐可分为太常乐系统和乐府系统,这些分别指雅乐和淫乐。魏晋以后雅俗文学便自觉产生,在唐宋便有了不同于魏晋的含义,这主要是雅文学的承载体“文人”的意义已经有所区别。
二、雅俗文学的互动性
由第一部分我们可以得知,雅俗文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辩证互补的关系。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雅俗文化的重要性不同,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方消失而另一方完全发展的情况。文学一直都是在雅文学和俗文学的相互冲击和相互补充中发展前进的,这两种形式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其表现就是双向互动的。
1雅文学的俗化
首先应该明确雅文学的俗化并不是将雅文学粗俗化、庸俗化,不是将雅文学变得平庸、面目全非,而是将雅文学变得大众化,使雅文学的主要内容变得更加容易被群众吸收领悟,更加通俗易懂,使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应有的价值。雅文学的俗化最典型的就是文学史上一些传奇小说的俗化,在唐代,传奇小说是品位很高的文学作品,因为它不仅有娱乐性,而且还有感情寄托、道德规劝等;并且它直接使用史传文和诗词歌赋的表现形式,是上层文人之间的作品。其俗化就是指传奇小说逐渐地被下层人士所接受,传奇小说的观念在宋代就已经慢慢淡化了,这就是俗化的开端。而在元代,传奇小说已经正式被人们所接受。《娇红记》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1],虽然《娇红记》并不是阳春白雪,但也不完全是下里巴人,整个作品的主要部分是由文言写成的,但是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口语。雅文学的俗化是有很多积极意义的,例如经典文学俗化就能使更多的人净化感情、陶冶情操,并且能够提高人们的平均文化水平;经典科学的俗化和普及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科学的真谛,破除封建迷信,培养人的科学观念和态度,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新的平台。但是雅文学的俗化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问题,例如一些人会利用科学的幌子去宣扬迷信等。因此在雅文学俗化的过程中要强调合理性,避免其被恶化、丑化。
2俗文学的雅化
俗文学的雅化最典型的就是话本小说的雅化。话本小说主要是利用白话来描述民间世俗的东西,其创作和欣赏的主体就是没受过正式教育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士大夫开始推行儒家思想等雅文学。因此他们就利用了话本小说这一载体进行改编,将雅文学慢慢融入其中,并且提高了话本小说的地位,使得话本小说逐渐雅化[2]。其主要表现为人文情趣的增加和语言的雅化,例如李渔的小说,在不改变话本小说的前提下,其思想情趣更加人文化,而且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都更有血肉联系。俗文学的雅化还表现为在具体文化作品中将某些民俗或者物品赋予特殊的意义,使其更能充分地表达思想[3]。例如,冯骥才、陆文夫等作家对当代的民俗和民风的追踪,积极将俗文化内容赋予一些现代文化的意蕴,雅化文学的价值结构。两者的语言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其表达方式却上升到了新的层次,他们可以把语言和感情相互结合,使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例如,余华的《鲜血梅花》这本是一部传统通俗的文学作品,但是其表达的主旨却和规定的相反,这会让读者感到迷茫和不安,正是因为这样才能使其“雅化”读者的审美角色。
除了雅文学的俗化和俗文学的雅化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循环,即俗文学雅化再俗化的循环过程,例如名著《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这些原本都是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但是由于时间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这些作品逐渐发展成为雅文学,之后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这些名著都已经改编成电视剧,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俗文学。这种循环模式也是比较常见的,以后也会继续发展。由此可见,雅文学和俗文学之间并不矛盾,两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雅文学和俗文学是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既有对立面又有相互联系面,一般情况下雅文学希望拥有更多的读者,而俗文学却想要得到士大夫等社会上层的认可。从古至今雅俗的对立始终存在,无论哪种文学更加兴盛,这都是文学雅俗关系的具体表现,但是并不可能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文化消失的情况。我们要用理性的方法去看待两者之间的互动性,发展并扩大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使两者互动共同促进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华“雅”与“俗”的双向互动模式[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20—22.
[2]曹廷华论雅文化的俗化与俗文化的雅化——群众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性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1995,(1): 242—247.
9.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篇九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
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哲学在中国能够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在对哲学与宗教作了一番深析后,冯友兰老先生随后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他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出世的哲学,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是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实用而不肤浅。这些在人们看来都是对立的反命题,而将这些反命题统一起来就是中国哲学所追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冯友兰老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求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而后他又从人文地理角度详尽阐述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并与西方做比较,得出两种文化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在中西方发展起来不同的背景因素。
在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之后,冯友兰老先生从中国各派学说的起源起笔,主要着眼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从起源到发展的各个时期,深析了各个学说的主要主张。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占据主要篇幅。《中国哲学史》的中心思想与核心问题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各流派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对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共同促进与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哲学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将哲学当做生活的目标与理想,而不是生活的手段,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重伦理哲学是为了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体验道德的价值,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与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可以替代宗教的存在。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寻求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的办法。
三、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的关注点都被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中国哲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四、中国的传统虽然恪守严谨与保守,但是哲学的发展并没有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大放异彩。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思想与文化激烈碰撞交流的今天,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海一样的包容,与西方哲学相互交融,然而却仍然绽放着自己的光彩。《中国哲学史》的逻辑结构
《中国哲学史》的写作层理分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各种思想学说一一铺陈开来,虽然内容繁多,但是它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从先秦时期的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写到汉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唐朝以来佛学的建立到宋明理学的兴起,再到近代西方哲学体系的传入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严格按照时间的先后叙述全文。我读《中国哲学史》的评价、收获与反思
冯友兰老先生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作品,更是一部启迪读物,他将生涩难懂的哲学细化开来,让大众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哲学,触摸中国哲学,理解中国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哲学并不是生活的手段,也不是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一颗高贵的心灵,体验道德的价值,是生活的目的和理想。哲学并不只是哲学家的事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学问,生活就是一门哲学,它散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人生中舟车劳顿的我们,如果能够用心去感受、理解哲学,那么我们也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心灵的安详。
《中国哲学史》中我最欣赏的五个句子及理由
一、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
理由: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社会的动物。”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就在这种联系中依托着社会给予的资源发展生存,每个人都不能将自己孤立起来。
二、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
理由:儒家提倡“仁政”,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而君主应当是一个道德的领袖,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家的统治应当要充分发展人伦。
三、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积是同等地幸福。
理由:我们可以联想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人的空虚与痛苦大概就在于自己时常处在一个本不应该处于的地方。坚守自己的位置,把应该尽的本分做好,在社会中扮演负责人的角色的人,往往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
四、骑驴觅驴。意思是指,于现象之外觅真实,于生死轮回之外觅涅盘。
理由:这大概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很多时候都是当局者迷,若能跳出来看看,很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然而人们总是执迷。
五、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理由:我们生活的时代很纷杂,人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我们不能一味的沉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声音。却不是毫无意义的嘈杂之声,应当有足够的力度,在你说完沉默之后仍然振聋发聩。《中国哲学史》中我不理解的五个句子及理由 一、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很坏,受到社会惩罚,显然不是全生的方法。但是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太好,获得美名,这也不是全生的方法。《庄子》另一篇中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间世》)一个享有有才有用的美名的人,他的命运将会和桂树、漆树一样。
理由:这段话我读到的意思大致是一个人如果过于优秀反而对自己有消极的影响,书中为什么会有这么消极的思想,我们提倡的不应该是鼓励每个人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让自己更加优秀吗?
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理由:我觉得这四个境界划分的很没有意义,现在功利社会,每个人都很强的功利心。相处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利益关系,后两种境界的独立划分不存在讨论的价值。
三、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理由:绕了一圈还是没明白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是怎么一回事儿。放下一切,不于日用平常行事要怎么用功,怎么修行。
四、那么,涅盘状态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它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或者说,它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他是宇宙的心,可是以前他没有了解或自觉这一点。
理由:这段的意思大概是涅槃是心灵的飞升?以前的理解都是肉体的寂灭。按照这么说,只要活着,但是心和宇宙的心达成同一也可以称作涅槃吗?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笔记】推荐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大全12-15
中国现代文学史内容部分简答论述提纲08-22
17春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阶段作业2)11-22
现代文学史读书笔记06-25
中国现代建筑教案07-30
中国现代订婚流程09-06
中国现代四首诗10-03
中国现代十大名人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