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精选7篇)
1.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篇一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
http://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施绿色增长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面对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更趋强化的新形势,“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并继续将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求,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一、“十一五”时期的进展和成效
工业是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主攻方向。“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
(一)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强化重点企业节能管理、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进能效对标达标、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工业节能取得积极成效,为完成全国节能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2.59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91吨标准煤,5年累计下降26%,实现节能量6.3亿吨标准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4%的工业增长,为确保完成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促进工业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6.7%,超过了规划纲要确定的30%的目标。
(二)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明显下降
主要用能行业增加值能耗显著下降,2010年同2005年相比,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化工、建材等行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3.4%、15.1%、35.8%、37.9%,吨钢、铜冶炼、吨水泥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2.1%、35.9%、28.6%。电解铝单位产品电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铜冶炼、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与国外差距逐步缩小。
(三)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全面完成
全国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亿吨、炼钢产能7200万吨、水泥产能3.7亿吨、焦炭1.07亿吨、造纸1130万吨,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电解铝行业大型预焙槽产量比重增加到90%,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超过72%。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
(四)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中央企业集团等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进一步加大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实施了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先后发布了聚氯乙烯等22个重点行业的134项产业化示范和应用推广技术,显著提升了行业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水平,有力促进了工业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工业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1.63%和14.02%,累计消减化学需氧量120万吨、二氧化硫304万吨、氨氮25.2万吨。
(五)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持续增强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55.8%增加到2010年的69%,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综合利用率60%的目标。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钢渣高温熔渣快速粒化、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高压立磨等一批用量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得到了较快发展。
(六)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不断深化 推动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布局、规划和改造,一批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逐步成形。编制和发布了《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产业推进计划》,开展了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探索实施了再制造产品认定,推动了废弃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废旧铅蓄电池等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得到扎实推进。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规划》强调,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更趋强化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一方面随着“两型”社会加快推进,有利于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创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面对国家约束性指标要求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当前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是高耗能行业增长较快,节能降耗压力加大。“十一五”以来,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70.9%上升到73%;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71.3%上升到77%左右。2011年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工业能源消耗量大幅上升,全国单位GDP能耗仅实现下降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只下降2.56%,与全年目标3.5%和4%差距很大。
二是资源供求矛盾加剧,综合利用仍需加强。到2010年底,能源和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程度,其中原油进口已超过50%,铁矿石、铜精矿、铝土矿、锌精矿等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60%、75%、40%和30%,资源短缺愈加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另一方面,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堆存量不断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总产生量达150亿吨,堆存量净增80亿吨,总堆存量达270亿吨,新增占地40万亩,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隐患进一步加大。
三是清洁生产促进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业领域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预防的环保理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工作尚未全面展开,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数量比例偏低,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方案实施率不高。清洁生产科技开发投入不够,重金属污染减量、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和主要污染物削减等领域缺乏先进有效的技术,成熟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制约了清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四是企业节能环保基础管理薄弱,激励机制亟待建立。工业企业生产过程能源资源浪费依然严重,能源转换利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离科学合理用能、节约清洁生产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还没有形成对企业主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企业缺乏积极性加大节能减排治污投入。
五是应对气候变化博弈日趋激烈,绿色贸易壁垒加速形成。全球范围内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渐成为新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对出口国产品的能效水平和“碳足迹”提出更高要求,国际社会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加速形成。我国工业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出口将面临巨大压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既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也是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立足节约、清洁、低碳发展,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规划》要求,“十二五”时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工业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十二五”时期工业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是:
(一)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
工业节能降耗是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最主要支撑,必须把工业节能降耗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重要切入点。“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降耗主要以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过程节能与产品节能相结合,坚持优化存量与控制增量相结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优化存量,控制增量。根据强制性产品(工序)能耗限额标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行政手段,健全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体系;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淘汰落后工作按期完成。尽快建立覆盖全部重点耗能产品的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体系,严把新建项目能耗、物耗等准入门槛。对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地方的新上高耗能项目采取区域限批措施。二是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强工业节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组建以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联盟;支持国家级工业节能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使用首台(套)国产节能重大技术装备,加快节能产业化基地建设。建立工业节能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研究建立工业设备能效标识制度,扩大节能设备认证范围。继续发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编制重大节能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加快传统生产设备的大型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
三是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制定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对重点用能企业实行分级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绩效评价制度,落实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推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和能源审计制度。加强工业节能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完善日常监察与专项监察相结合的节能监察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节能监察执法队伍培训和能力建设,建立基本覆盖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监控系统网络,提升节能监察水平。
四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工业低碳发展。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编制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目录,推动重大低碳技术的示范应用。以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聚集的园区为着力点,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示范,强化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探索低碳工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批采用低碳技术、实现绿色增长的示范区,建立行业、园区、企业等不同层次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探索基于行业排放的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内燃机系统节能工程、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工程、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程、热电联产工程、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工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工程、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程、节能产业培育工程等九大工程。实现节能量2.35亿吨标准煤。
(二)切实推进工业节约用水
工业节约用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为实现“十二五”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将重点推进四项任务:
一是健全工业节水约束性指标。完善高耗能行业现有企业用水先进指标、用水限额指标和取水定额指标,加强重点用水企业监管。建立缺水地区重点用水项目用水效率评估审查等节约用水约束机制,严格控制新上高用水工业项目。二是对高用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对钢铁、石化、造纸等10个高用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高用水设备和产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工艺及装备,推进污废水再生利用,实施干法除尘、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等节水工程,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三是积极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开展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装置攻关和产业化示范,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市场化运行。
四是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评价试点。发布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树立一批节水先进企业,建设一批节水型园区,夯实工业企业节水管理基础。
(三)促进工业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
清洁生产是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措施,也是世界各国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项基本策略。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将重点推进五项任务:
一是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以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行业为重点,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坚持自愿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审核。发挥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支持等政策联动作用,鼓励和引导其它行业和园区企业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二是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围绕《规划》提出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总量减排要求,以及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防控重点行业,集中力量研发、示范和推广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发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作用,强化行业准入、环境评价约束作用,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三是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发布有毒有害原料(产品)目录,研究制定有毒有害原料(产品)减量化与替代的实施路径,引导企业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推进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推动开展“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活动。
四是培育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园区。对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和培育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选择一批化工、皮革、电镀、造纸等企业集聚、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工业园区,通过自愿申请,编制试点方案,财政重点支持试点方案实施的方式,促进园区清洁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
五是推进产品生态设计。选择试点产品,制定试点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标准,发布生态设计实施指南及产品目录,开展生态设计产品标志试点活动,授予生态设计产品标志。加强政策支持,引导绿色消费,逐步提高生态设计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围绕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及重金属污染防控要求,综合分析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水平和清洁生产成熟技术发展现状,实施汞、铬、铅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等七项重点工程。
(四)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两型”工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期间,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重点推进五项任务:
一是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高值利用。针对各类大宗工业固废的物质特征,加强行业指导、信息引导、政策引导,提高尾矿、赤泥、冶炼渣、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化。
二是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河北承德、山西朔州等十二个地区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打造有行业、地区特色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
三是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废旧产品回收与综合利用,加强废旧金属、废旧包装、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废旧纺织品、废旧铅蓄电池、失效锂离子电池等废旧电池、废旧合成材料等的回收利用。组织开展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示范工程,依托基础条件好、技术装备先进的重点企业,开展再生金属试点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再生金属综合利用企业,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和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大技术示范工程。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水泥、轻工等行业推广核心技术成熟可靠、工艺路线清晰、具有循环经济典型示范意义和行业代表性的重大技术示范工程,为各地区、行业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
五是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快完善再制造产品认定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引导和拓展消费市场。以机床、电机、工程机械、办公信息设备等领域为重点,深化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应用再制造工艺技术及装备,提升再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推动出台促进再制造产业链条协同发展的财税、政府采购及贸易等扶持政策,营造有利政策和市场环境。
“十二五”期间,结合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堆存、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组织实施尾矿提取有价组分工程、尾矿充填工程、尾矿生产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工程、尾矿农用工程、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工程、钢渣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工程、氰化渣综合利用工程、工业副产石膏高附加值利用工程、赤泥综合工程等十大工业固体废物重点工程。
(五)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节能环保产业具有政策导向性强、产品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资金技术密集、社会责任重大的特点,必须把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转化成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要求,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低碳技术、装备及服务业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针对解决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危害人民群众人体健康的环境问题和改善环境整体质量的需要,重点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环境应急等8个应用领域环保装备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二是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审计、节能评估、清洁生产审核、节能产品和环保装备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服务。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组织节能服务公司和大学工业节能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支持节能服务万里行活动。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引导民间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产业。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等方式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加强节能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节能的先进经验,引进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加快提升我国节能技术水平
四、政策导向及保障措施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有力的保障体系。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工业节能减排立法工作,推动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节水管理等法规制定,尽快形成推进工业节能减排的法制环境。制(修)订《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电管理办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办法》等。积极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纳入法制化轨道,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利用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修订《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开展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活动。制订《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管理办法》、《工业清洁生产评估管理办法》,规范清洁生产审核服务和评估管理。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强化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信贷政策引导作用。把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作为技术改造的重要方向,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扩大清洁生产资金、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资金规模,加快设立“两型”企业专项资金。研究通过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研究建立工业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基于能耗限额的差别电价等政策机制。创新节能环保投入机制,探索设立工业节能减排产业基金。通过设备租赁、融资担保、财政补贴等方式,推进重点用能行业落后设备更新淘汰和升级改造。
(三)强化标准支撑引领作用
健全高耗能产品(工序)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制定和发布超前性能耗限额标准,定期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探索建立基于能耗限额标准差别电价制度。推动工业节能环保标准的国际协调和统一。研究完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体系,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和建筑标准、施工规范等上下游产业标准之间的衔接。研究制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工业生态设计产品标识制度,完善清洁生产、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完成一批重大环保装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立环保装备质量检测标准体系。
(四)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建设
严格能耗、水耗、环保、综合利用等行业准入标准,加强重点耗能、耗水、污染危害严重行业的准入管理。加快制订《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建立健全新上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工业产品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五)建立健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监测和考核体系
充分发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和优势,按照“两化”深度融合的要求,加强能源管控、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节能减排系统建设作为降低工业发展能耗需求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在线仿真技术用于重点行业节能,实施工厂能耗和污染排放的数字化、可视化,建设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建立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责任考核机制,开展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和清洁生产状况评估,分开展能源审计和环境评估,建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六)推进“两型”工业的长效机制
研究制定促进“两型”企业创建的政策措施。加快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实施有利于“两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扶持引导政策。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引导工业行业和大多数企业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引导银行绿色信贷支持企业节约清洁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2.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篇二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心环节,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要求, 经省政府同意, 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全省工业发展现状
工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以加快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发展为目标, 积极作为、科学务实, 着力推进工业转方式调结构, 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全省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实力显著增强,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 工业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
2014年, 全省工业实现增加值25341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6%, 居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488亿元、利税14263亿元、利润8763亿元, 均居全国前列。
(二) 产业体系发育良好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我省工业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供应业3大门类、41个大类和197个中类中均有分布。国家统计的工业产品中, 我省有100余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工业自我配套能力较强, 汽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纺织服装等行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三) 骨干行业竞争优势较强
2014年, 全省轻工、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电子信息6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万亿元, 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2%, 其中轻工、化工、机械 (含汽车) 3个行业突破2万亿元。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核电风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大功率发动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四) 布局渐趋优化
“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 东、中、西部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在不同区域间梯次分布, 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保税区、工业园区、特色产业聚集区、产业示范基地等成为现代工业的主要载体。县域工业成为工业布局的基本单元, 功能区划分进一步明晰。
(五) 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 大企业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日趋活跃。2014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62户, 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50%。过千亿元的企业增加到10户。全省工业技改投资中, 民间投资占85%以上。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已有18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山东。
(六)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4年, 全省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 比“十一五”末提高0.47个百分点。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有技术研发机构。全省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2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2家、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36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5家, 均居全国前列。2014年, 工业领域申请发明专利42521件、授权发明专利5152件, 分别占全省的55%和49%。
(七) 能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 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2.15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4吨标准煤, 累计下降34.6%。“十二五”前3年, 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5%。主要产品能耗明显下降, 纸和纸板单位综合能耗下降32.43%, 水泥下降29.77%, 烧碱下降28.97%, 炼铁下降23.44%, 火力发电下降4.32%。
(八) 新型业态初步显现
工业企业开始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服务业加快与制造业双向融合。工业总集成总承包、合同能源管理、工业研发设计等一大批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50%, 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 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快融合
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及研发、现代物流、生产流程再造、节能环保、市场营销等领域广泛应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76.6, 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2%, 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生产控制和电子商务的比例达到38.1%。传统制造模式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同时, 还应该看到, 我省工业经济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着眼于在更高层次、更广视角参与国内外竞争, 推动由大到强、凤凰涅槃, 实现转型升级新跨越, 山东工业当前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和差距。一是产业层次偏低。对资源依赖性较强, 初级产品多、产业链条短, 多数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较少, 基础原材料、能源和高耗能产业占比偏高。二是创新支撑能力不足。工业增长主要依赖产能扩大和产能叠加, 企业盈利仍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低价能源和资源、较少的环境成本补偿等途径。依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机制尚未形成主流。三是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虽然“十一五”以来全省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绩, 但能源消费总量仍处于惯性增长区间, 工业增长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没有明显缓解。四是市场体系发育相对滞后。我省市场化程度不够高,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转型升级。与工业结构紧密相关的企业产权制度、市场体系、市场准入制度、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 工业转型升级的配套机制条件和氛围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推进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对山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 围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总目标,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坚定不移贯彻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战略, 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打造山东工业升级版。
(二) 推进原则
1. 坚持有进有退, 注重内涵发展。
大力培植发展新兴产业,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大幅度提高工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转移过剩产能、改造低效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为先进产能更好发展腾出土地、资源、环境和市场空间。
2. 坚持创新驱动, 实现融合发展。
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 推动工业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不断提升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
3. 坚持园区带动, 促进集聚发展。
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 打通一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园区为载体, 加快产业调整和退城进园, 推动工业向园区聚集。
4.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强化资源环境倒逼机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打造能源梯度利用、资源接续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新型工业产业链条, 实现有限资源能源价值放大倍增,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坚持市场主导, 实现转型发展。
尊重市场规律, 落实企业转型升级主体地位,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体制机制, 以新的人才红利、改革红利替代旧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不断增强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活力。
(三) 奋斗目标
1. 工业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继续领先。
到2020年, 争取以不超过30%的新增土地、40%的新增能耗和50%的新增物耗, 实现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人均工资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工业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成为中国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
2. 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到2020年, 全省基本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以高端装备产业为支撑、以原材料深加工产业为保障、以现代消费产业为亮点、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
3. 工业与其他产业加快融合。
工业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特色产业体系成为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工厂化生产、公司化运营引领现代农业新型生产方式。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齐头并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分阶段具体目标:
三、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路径
今后一个时期, 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重点领域:培植发展4大新兴产业, 改造提升18个传统优势行业, 化解淘汰6大领域低效落后产能。
(一) 培植发展4大新兴产业
对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 以攻克关键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膨胀产业规模为主攻方向, 加快形成我省工业增长新引擎。
1. 高端装备制造。
主攻方向:高端数控机床、海洋工程和油气开采、石油化工设备、发动机、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核电装备、大型成套设备、高档仪器仪表、清洁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基础零部件。
转型升级路径:攻高端, 强基础。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加快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 突破核心和系统集成技术, 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加强基础工艺和基础材料研究, 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主化, 提升基础配套体系发展水平。
2. 现代医药。
主攻方向:化学药品、生物技术药品、现代中药、海洋药物、新型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等。
转型升级路径: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 攻克并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创新药物产业化, 加快新版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改造, 提升医药产业国际化水平。优化医药产业结构, 壮大产业规模, 加快发展海洋药物、生物技术药物、中药现代化、新型医疗器械等产业领域, 延伸、扩展和提升产业链条, 实现产业高、新、特发展。
3.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主攻方向:大规模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云计算设备、数字家庭、新一代网络与通信、物联网、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应用电子等产品和领域。
转型升级路径:完善基础, 以用兴业, 融合发展。以促进信息消费为总抓手, 以构建“智慧山东”为目标, 加快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 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围绕高端、关键终端设备和产品, 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技术, 发展专用电子装备、器件和软件, 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水平和规模。
4. 新材料。
主攻方向:高性能碳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 高性能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氟材料、超/微滤膜、特种橡胶、工程塑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 先进陶瓷、特种玻璃、新型隔热保温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性能磁性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与器件, 高品质特殊钢、航空航天铝合金、大型及超大型铝合金工业型材、高档铝箔等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石墨烯、碳纳米管、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转型升级路径:立足现有优势领域, 着眼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 加强重点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发挥重点新材料企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比较优势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的新材料企业。打造特色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带动吸引上下游企业向基地集中, 加快完善新材料产业协作配套体系。
(二) 改造提升18个传统优势行业
我省造纸、食品、纺织、服装、家电、家具、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农机、建筑陶瓷、水泥、玻璃、有色金属、钢铁、轮胎、石化、煤化工等行业已经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 转型升级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对基础扎实、质效下降的传统优势行业, 以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主攻方向, 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进一步巩固扩大竞争优势。对产能过剩、消耗较高、效益偏低的产业, 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 削减总量, 优化存量, 提高产能利用率。
1. 造纸行业。
重点领域:纸浆、纸及纸板等。
转型升级路径:深度开拓纤维原料资源, 攻关突破关键技术, 重点发展终端产品, 完善提升产业链条。创新管理营销服务, 提升品牌影响力。研究推广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技术。
重点任务: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整合木浆原料资源, 加快发展地产秸秆清洁生产制浆。研发置换蒸煮、生物酶促制浆、高得率制浆、中水回用等清洁节能制浆技术, 提升高强度、功能化、环保型、高附加值造纸技术。控制一般产品产能规模, 开发和增加高得率浆和再生纤维原料造纸产品, 大力发展专用信笺、特种笔记本、精美包装、艺术壁纸和中高档办公用纸、产业用纸等高附加值产品。适应纸消费市场变化, 转变创新营销理念, 发展自主品牌行销和品牌网络营销。探索建立适合国情省情的废纸回收体系, 完善政策措施, 促进再生纤维回收利用。
2. 食品行业。
重点领域:粮油、肉禽水产、调料乳品等日常需求食品, 罐头、焙烤、饮料等休闲方便食品, 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酿酒系列产品。
转型升级路径: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作为增强行业竞争力的核心和根基, 加强食品行业标准建设, 引领健康营养消费模式。专注优质产品精深加工, 加强地域特色品牌培育, 创新市场营销开拓方式。
重点任务: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法制体系, 围绕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全过程, 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打造公平、公正、安全的食品生产、销售、消费环境。探索市场营销新方式, 积极实施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制度。加强食品原料基地建设, 依托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撑带动, 丰富原料品种, 提升原料品质。加强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 提高精炼油和专用油比重, 扩大低温肉制品生产, 加强水产品综合开发利用, 研发多功能、高附加值乳制品, 开发营养型、旅游特需型休闲食品。以芝麻香型和浓香型为主打, 攻占白酒市场制高点;以增强品牌影响力为目标, 通过强强联合提高啤酒市场份额;以引领健康时尚饮酒理念为突破, 扩大葡萄酒消费群体。
3. 纺织行业。
重点领域:棉纺织、毛纺织、家纺、产业用纺织品。
转型升级路径:加快改变以棉纺初加工为主的行业结构, 加大新材料研发力度, 补齐印染行业短板, 推进毛纺织、家纺高端化, 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及应用。
重点任务:加快发展高档精梳、多种纤维混纺、色纺纱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纱线, 及交织、色织织物和功能性整理产品。加强超仿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新型生物质纤维的开发应用。加大印染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无水少水印染技术及功能性后整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大力发展高支毛精纺面料、半精纺面料、高端系列化家纺等高附加值产品。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在汽车船舶、建筑环保、卫生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4. 服装行业。
重点领域:男女正装、休闲装、运动装、职业装、时装、童装等服装。
转型升级路径:走高端服装制造和时尚引领之路。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带动, 促进服装产业集聚协作发展;以信息化改造为引领, 实现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新变革。
重点任务:壮大提升一批服装产业链龙头企业, 凝聚服装设计、面料研发、品牌营销等关联企业, 建设特色服装产业集群。积极采用人体数码扫描技术和裁剪缝纫自动组合技术, 大力发展工业化量身定制和高端定制。加强营销创新和供应链管理, 探索网上销售等电子商务模式, 提高市场消费快速应变能力。大力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 夯实自主知名服装品牌基础。
5. 家电行业。
重点领域: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视机、热水器、小家电。
转型升级路径:巩固传统家电产品市场优势地位,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提高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 推动产品向高端、节能、智能化发展。培育配套产业支撑体系, 提高集约集聚发展水平。
重点任务:开发生产高效能、智能化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骨干产品, 突破产业核心技术, 加快传统电视向网络显示终端转型。开发新一代高效热水器产品, 普及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扩大小家电产品系列规模, 提高市场占有率。
6. 家具行业。
重点领域:实木家具、软体家具、钢塑家具、文体用家具、人造板材。
转型升级路径:提高产品设计水平, 积极培育市场知名品牌, 推进企业间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兼并联合, 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行业技术进步,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开发个性化产品。强化产业标准, 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重点任务:巩固实木家具市场地位, 丰富产品品种。加快发展各类健康、新型软体家具。立足我省板材资源优势, 拉长产业链条, 提高终端产品比重。进一步突破核心技术, 发展更加环保、健康、时尚产品。
7. 汽车行业。
重点领域:轿车、客车、载货车、专用车及关键零部件, 汽车新能源技术。
转型升级路径:加快调整产品结构, 巩固优势产品地位, 发展中高档产品, 提升新能源汽车水平, 开发新型专用车。加强关键零部件研发, 提升配套能力。强化品牌建设, 提升市场知名度。
重点任务:进一步巩固重型载货车优势地位, 加强汽车动力、环保、控制等新技术研究和应用, 提高整车产品质量水平, 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中高档轿车、客车比重, 加大设计研发投入, 夯实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各类新能源汽车, 掌握核心技术, 提升产品档次。加快发展节能型载货车发动机和乘用车发动机、变速器总成、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 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开发生产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 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耦合及传动装置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 突破关键技术, 增强配套能力。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 规范管理, 探索新型经营模式, 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发展零部件再制造技术。
8. 工程机械行业。
重点领域: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路面机械, 液压件等关键零部件。
转型升级路径: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加强配套体系建设, 提高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 不断开发市场竞争能力强的节能、环保高端产品。强化自主品牌建设, 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知名度。
重点任务:加快30吨以上液压挖掘机、6米及以上全断面掘进机、320马力及以上履带推土机、6吨以上装载机、600吨以上架桥设备发展速度。发展动力换挡变速箱、湿式驱动桥、回转支承、液力变矩器、压力25兆帕以上液压马达、泵、控制阀等关键零部件。提高筑路机、大马力推土机、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大吨位装载机、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大型智能全液压履带式钻车等重大装备自主创新水平。
9. 船舶行业。
重点领域: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游艇、船用主机及配套产品。
转型升级路径:加快传统低附加值产品升级换代步伐, 强化核心技术及产品设计研发等薄弱环节, 开发培植新一代特种船舶、现代游艇、大功率船用主机、海工装备等高端产品, 削减长线低附加值一般产品产能。
重点任务:提升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远洋渔业船舶产品档次, 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游艇、船用大功率发动机、船用锅炉、压载水处理系统等优势产品, 积极开发现代公务船、执法船、出口型全铝垂钓船等新型产品, 提高产业集中度。
1 0. 农机行业。
重点领域:大中型拖拉机、农用运输机械、联合收获机械、植保机械、经济作物机械、农产品加工与畜禽养殖机械等。
转型升级路径: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提升, 发展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高效智能化农业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扶持“专、精、特、新”小型企业, 加强农机配套体系建设, 完善产业链。
重点任务:加快大中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 大型联合收获机械和植保机械等优势产品升级换代, 向大型、多功能、联合复式作业、智能化方向发展, 拓展发展领域。发展果蔬种植与收获、设施农业装备、畜牧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新能源利用等设备, 开辟新的发展领域。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核心基础部件, 研究开发拖拉机传动和电控技术, 地理信息、作物产量自动测量、故障报警、自动调节技术, 智能化作业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等, 加快提升产品技术水平。
1 1. 建筑陶瓷行业。
重点领域:高档瓷砖、卫生洁具、功能陶瓷、新型建筑陶瓷等。
转型升级路径:走基地化发展路子, 控制生产总量, 提升品牌质量, 增加花色品种, 推广先进技术, 加强节能减排。
重点任务:按照专业化、标准化、配套化要求, 建设淄博、临沂建筑陶瓷工业基地。大力推进陶瓷砖产品薄型化, 开发设计耐磨、耐污、防滑、保温等多功能型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干法制粉、压机、窑炉、喷墨打印、增材制造等工艺装备及制造技术, 加快工艺装备的更新换代。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除尘、脱硫、脱硝、粉煤灰制砖等环保技术与装备, 加强余热回收利用, 加快窑炉、喷雾干燥塔等设备节能改造。
1 2. 水泥行业。
重点领域:水泥及制品。
转型升级路径:坚持存量调整, 严格控制水泥熟料新增产能, 提高产业集中度。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推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废弃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 拓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应用领域。
重点任务:控制熟料年产能, 稳定提高新型干法熟料占比, 提高产能利用率。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高标号水泥、特种水泥、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加大余热发电、粉尘高效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应用。
1 3. 玻璃行业。
重点领域:玻璃及深加工。转型升级路径:坚持减量调整, 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广应用高端工艺技术, 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坚持节能环保约束, 面推进清洁生产。
重点任务:严格控制省内新上玻璃产能, 加快产能转移, 提高玻璃产品销地产比重。大力发展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导电膜玻璃、电子玻璃等深加工产品, 拉长产业链, 开发多功能复合型和特种产品, 推动企业联合重组。
1 4. 有色金属行业。
重点领域:铝及铝制品加工、铜及铜制品加工。
转型升级路径:适度控制铝和铜冶炼能力, 加快发展精深加工, 开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拉长产业链。推广应用冶炼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 加强铝、铜回收利用。
重点任务:鼓励铝冶炼及加工企业差异化、专业化发展, 加强新材料开发研究, 突破铝材加工关键技术, 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用铝材、航空航天用铝材、汽车和船舶用铝材、药用和电子铝箔、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推进铜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提高我省铜材与精炼铜的比重, 以替代进口为目标发展铜材精深加工产品, 生产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的铜杆、线、缆、箔、管、板带等产品。推广应用先进电解铝节能环保工艺技术。研究绿色环保铜冶炼及铜加工技术, 推广应用新型冶炼、连续铸造、轧制、连续挤压等技术。以重点企业为依托, 完善铝、铜回收体系。
1 5. 钢铁行业。
重点领域:炼铁、炼钢及钢铁深加工。
转型升级路径:优化产业布局, 推动内地产能向沿海临港发展。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提高炼铁、炼钢企业产业集中度。坚持减量提效,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依法依规清理违规项目, 引导鼓励规模较小的钢铁企业退出炼铁、炼钢生产, 向钢铁产业链下游转移。
重点任务:加快实施青钢搬迁, 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 组建形成山钢、淄博齐鑫、潍坊精特、邹平钢铁、鲁中钢铁、临沂钢铁6大钢铁冶炼企业集团。改造提升板材、H型钢、优质线材等高端产品, 积极发展家电、汽车、轮胎、精密铸造、机械产业用钢铁品种, 提高钢材深加工能力。
16.轮胎行业。
重点领域:乘用子午线轮胎、载重子午线轮胎、工程子午线轮胎、农业子午线轮胎、航空轮胎, 以及安全轮胎、智能轮胎和特种轮胎等。
转型升级路径:提高轮胎行业集中度,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整合。调整产品结构, 控制低档轮胎产能规模, 发展高性能、绿色、安全、特种轮胎产品。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 开发应用绿色制造技术。鼓励发展配套原材料,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自主知名品牌。
重点任务:参照国际先进标准以及欧美等国轮胎标签法规, 制发实施我省轮胎产品的能效、环保、安全强制性标准, 提高全钢和半钢子午线轮胎质量水平。提高工程子午线轮胎产品质量稳定性, 积极发展高性能、长寿命巨型工程子午胎。加强研发设计, 开发生产农业轮胎, 以及安全、节能、高速高里程和智能轮胎。发展新型合成橡胶、骨架材料、橡胶助剂等配套原材。加强轮胎设计研究, 开发先进生产、检测设备。规划建设轮胎试验场、橡胶材料研发、橡胶轮胎大宗商品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展自有品牌, 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强化商标国际注册工作, 开拓国际市场。建立轮胎回收网络, 规范轮胎翻新, 鼓励胶粉和再生橡胶的利用, 开发推广再生橡胶生产、橡胶粉直接应用、再生橡胶尾气净化、废橡胶环保节能型热解等新技术、新工艺。
17.地方炼化行业。
重点领域:炼油及深加工。
转型升级路径:压减一次炼油能力, 延长产业链条, 调整空间布局, 推进联合重组, 合理规划建设油气输送管线和石化物流配送体系。
重点任务:推进石化工业园区建设, 引导企业退城进园和向沿海布局, 促进炼化一体化发展。提高二次、三次加工能力, 加快发展石化深加工产品。稳妥推进乙烯产业发展, 破解石化产业升级瓶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炼油企业与中央企业联合重组, 做强做大一批重点企业。推广和攻克劣质重油加工技术、清洁油品生产以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18.煤化工行业。
重点领域:化肥、焦化。
转型升级路径:压减氮肥和焦炭产能, 调整产品结构, 降低煤炭原料消耗。延伸产品链条,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应用先进工艺技术, 降低能耗, 减少排放。
重点任务:严格控制氮肥新建项目, 实施化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制度,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合成氨生产企业在不增加原料能源消耗总量的基础上, 发展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新型肥料, 积极开发各类新型缓控释肥、抑制剂型稳定性肥料、增效剂型缓控释肥、氨基酸螯合肥料、生物肥料等。推广应用先进气体净化技术、低能耗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技术、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废气废固处理及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技术。焦炭年产量控制在4000万吨左右, 鼓励发展高精密铸造焦。提高焦化行业化工产品比例, 发展高附加值焦油深加工产品、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支持企业加强协作, 推动焦化行业内部联合重组和钢焦联合发展。
(三) 化解淘汰6大领域低效落后产能及设备
严格节能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通过经济、技术和市场手段, 加快其淘汰、退出市场的步伐, 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2017年年底前, 全面完成现有落后产能淘汰任务;2020年年底前,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 结合我省实际, 制定实施省淘汰计划。鼓励各地结合实际, 主动转移不适合当地发展的产能, 主动淘汰低质低效产能。
1. 轻工领域。
主要淘汰以下产品、工艺设备及生产线:年产1万吨及以下废纸制浆生产线;元素氯漂白工艺技术;小幅宽、低车速文化用纸、包装纸板、生活用纸纸机 (生产线) ;直接接触饮料和食品的聚氯乙烯 (PVC) 包装制品;以氯氟烃 (CFCs) 为发泡剂的冰箱、冰柜、汽车空调器、工业商业用冷藏、制冷设备生产线;以氯氟烃 (CFCs) 为发泡剂的聚氨酯、聚乙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达不到环保标准的铅蓄电池。
2. 纺织领域。
主要淘汰以下产品、工艺设备及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生产设备;浴比大于1∶10的棉与化纤间歇式染色设备;R531型酸性粘胶纺丝机;年产能2万吨及以下粘胶短纤生产线;湿法及DMF溶剂法氨纶生产线;涤纶长丝锭轴长900 mm及以下半自动卷绕装置;间歇法常规聚酯产品等。
3. 机械领域。
主要淘汰以下产品及生产线:WP-3挖掘机、J31-315机械压力机等高耗能落后机电产品;淘汰GC型低压锅炉给水泵、JD型长轴深井泵;1-10/8型动力用往复式空气压缩机、9-27系列高压离心通风机、BX2-500交流弧焊机、磁放大器式弧焊机;JDO3系列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达不到节能、排放法规要求的各型号内燃机及单壳油船;BLR-31型称重传感器等。
4. 化工领域。
主要淘汰以下工艺装置: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主产品为尿素的8万吨/年及以下合成氨装置;隔膜法烧碱;50万条/年及以下的斜交轮胎等生产装置;淘汰小包装 (1公斤及以下) 农药产品手工包 (灌) 装工艺及设备;雷蒙机法生产农药粉剂等装置。
5. 冶金领域。
主要淘汰以下工艺设备:电解铝行业16万安培以下预焙槽;200立方米及以下铁合金、铸铁管生产用高炉 (镍铬生铁高炉按炼铁项目进行管理) 。
6. 建材领域。
主要淘汰以下生产线:不符合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与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 (含格法) ;1000万平方米/年以下纸面石膏板生产线;100万平方米/年以下的建筑陶瓷砖、20万件/年以下低档卫生陶瓷生产线;500万平方米/年以下的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生产线;500万平方米/年以下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生产线;100万卷/年以下沥青纸胎油毡生产线等。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打造有利于产业升级的良好环境。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最大限度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简化审批程序, 放宽民间投资领域,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 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促进各类要素在市场中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创新政府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方式, 强化政府指导和服务职能, 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 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创建良好发展环境。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指导推动作用, 依托各行业协会, 加强行业转型升级辅导工作, 吸纳行业专家学者承担发展规划、指导、评估评审方面的工作, 提供社会化服务。 (省编办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安监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配合)
(二) 强化节能、减排、技术、标准倒逼机制
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继续实行节能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实施节能重点工程, 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 完善能源环境交易平台, 扩大节能量交易试点, 推行节能量交易制度。突出重点领域, 严格执行能耗、环保等准入标准, 制定全省分阶段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转移低效产能的指令性计划。对能耗、电耗、水耗达不到行业标准, 以及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总量排放超标的企业, 提高差别电价加价标准, 实行惩罚性电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 提高排污费用标准, 形成落后产能退出的倒逼机制, 建立进退有序的市场通道。完善重点行业生产经营技术标准规范, 强化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质量安全、生产安全、职业危害等市场准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加强重点行业的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省政府节能办、省环保厅牵头,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安监局配合)
(三) 实施“五个一百”工程
按照分行业转型升级导向和规划目标, 在产业培植、自主创新、改造提升、产业链延伸、兼并重组、转移淘汰等方面建立项目化管理制度, 全省每年筛选500个左右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导向性作用的重大项目, 强力推进, 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 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 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转移淘汰一批低效产能, 兼并重组一批关联企业。对列入省“五个一百”重大项目, 由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落实专人负责, 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 强化要素保障, 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确保按时完成。各市要抓好本市范围内重点培植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 做好产业园区规划, 优化以县 (市、区) 为单位的工业产业布局。各县 (市、区) 要重点抓好新建企业、新上项目, 以大项目带动骨干企业发展, 以大企业引领优势产业形成,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 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配合)
(四) 建立创新驱动机制。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载体, 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平台建设。鼓励大型行业检测、认证等中心逐步向第三方机构发展, 提供社会化服务, 提高关键设备利用率。扶持发展行业性和区域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和推广。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配合)
(五)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深入实施两化融合“477”工程 (《山东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 (2014—2018年) 》提出的4项重点任务、7个重点行动、700个配套项目) , 围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模式培育等重点领域, 建设一批“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突破核心元器件、高性能芯片、高端软件等核心技术, 构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创新平台, 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再造发展新优势。加大对“好品山东”全省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力度, 整合全省电子商务资源, 打造群体品牌, 促进电子商务集聚式、品牌化发展。依托济南“中国软件名城”、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超算中心, 在济南规划建设“山东信息馆”, 作为信息技术交流、成果展示、产业示范、消费体验的基础平台, 纳入全省经济社会重大基建项目。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 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配合)
(六) 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品牌提升计划
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 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以及委托加工等方式, 创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夯实创建名牌的质量基础。鼓励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引导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企业制定联盟标准等团体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加强专利政策与科技、产业等扶持政策的衔接, 制定奖励办法, 扶持发明专利授权单位、专利代理机构发展。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会展活动,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加快培育一批代表山东工业、山东产品新形象的国际知名和国内一流品牌。 (省质监局牵头,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省知识产权局、省财政厅、省商务厅配合)
(七) 深入开展行业对标活动
围绕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质量品牌、“两化”融合、管理创新、节能降耗、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 在各行业选树一批行业标杆示范企业, 深入开展行业对标助推转型升级活动, 推广典型经验, 促进先进技术标准、科学管理方法、高效工艺设备等广泛应用。组织企业以同行业国际一流企业为标杆, 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生产方式、营销模式等, 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探索建立行业对标长效机制, 推动各类企业缩小与省内、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差距, 实现跨越赶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 省商务厅配合)
(八) 鼓励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鼓励设立工业设计中心, 发展研发设计交易市场。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 加快标准化设施应用, 推进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促进工业生产流程再造和优化。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积极发展社会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推广制造装备、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 创新抵押质押、发行债券等金融服务。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知识产权等咨询服务。鼓励服务外包, 引导发展总集成总承包, 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强化典型示范带动, 树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典型, 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政府节能办、省环保厅、省金融办配合)
(九) 提升工业领域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提高工业领域利用外资水平。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 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利用国内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智力资本优势, 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积极引进研发团队等智力资源, 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 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鼓励跨国公司在鲁设立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 发展配套企业。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合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省内技术成熟、国际市场需求大的行业, 向境外转移部分生产能力。推动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重化工园区。鼓励有实力企业开展境外油气、铁矿、铀矿、铜矿、铝土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合作, 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多渠道资源安全供应体系。鼓励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 (地区) 设立研发中心, 与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合作。鼓励实力强、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开展成套工程项目承包、跨国并购、绿地投资和知识产权国际申请注册, 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区域营销中心, 在全球范围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整合。 (省商务厅牵头,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配合)
(十) 强化人才支撑保障
围绕工业转型升级需要, 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加强院士引进和服务工作, 依托“千人计划”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增设产业“泰山学者”岗位,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领军计划”, 着力培育一批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重大产品研发、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加快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培养、选拔、激励、监督和服务机制, 打造一支掌握现代经营理念, 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家队伍。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 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配合)
(十一) 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通过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统筹安排项目用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探索建立以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创造税收等为指标的分区域、分行业工业用地标准体系, 对达不到标准的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调整。整合、挖潜和盘活存量土地, 建立完善工业用地退出机制, 依法清理低效、闲置土地, 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投入产出效率。科学合理布局工业项目,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 有序引导工业项目进区入园。探索建立“飞地经济”用地模式, 合理确定项目转出地与转入地税收分享办法, 实现合作共赢、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计划的调控作用, 引导新增建设用地向列入省“五个一百”工程的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培植产业倾斜, 优先支持转型升级项目用地需求。 (省国土资源厅牵头,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配合)
(十二) 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
统筹安排省级工业类、科技类财政资金, 扶持重点向工业转型升级领域倾斜。对符合条件的“五个一百”工程重点项目, 优先纳入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项目备选库。鼓励低效产能有序转移和退出, 每年安排一定的产能转移和退出补偿专项资金。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 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 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符合转型升级要求的工业项目, 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列入“五个一百”工程重点项目, 适当给予贷款利率优惠。鼓励企业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并购、重组等形式,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支持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以及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进行融资。 (省财政厅牵头, 省金融办、省国税局、省地税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
(十三) 建立强力协调推进机制
3.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篇三
云南五鑫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坐落在昆明市东北43公里外的嵩明县杨林工业区,从1998年成立,到今天已经整整14年了,这期间,他们和全国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一样,经历了风风雨雨,也经历了金融风暴的袭击。其间,总经理余树华凭着多年从事冶炼废渣、废液中提取有色金属的基础,静下心来带领队伍刻苦钻研技术。他认为,金融风暴期间业务不好做,还不如搞技术革新呢。磨刀不误砍柴工,如今取得了硕果累累的骄人业绩。从金融风暴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的专利就有十几项之多,这些专利以发明为主、实用新型为辅。今年正在申报的还有十几项呢。
余树华总经理说: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企业必须掌握两点:一是市场,二是技术。市场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掌握的,我们还不足以驾驭市场、掌控市场,只能顺应市场。可是技术就不一样了,只要你了解整个行业,有专业知识,肯用心、肯钻研,就有革新成功的机会,就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前一段时间里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太严重了,缺少核心竞争力。而且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投资渠道还没有理顺,投资渠道太
等有色冶金设备技术的实用新型专利以及“一种净化湿法冶金浸出废气的设备”等环保设备技术的实用新型专利。
余树华总经理带领科技人员大搞技术攻关、技术创新,一发不可收拾。在有色冶金技术、有色冶金设备、环保设备技术方面的专利层出不穷。既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了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又带动了整个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围绕有色冶金技术、设备,有色冶金环保技术、设备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拥有的越多,云南五鑫实业有限公司在产品上占领的制高点范围就越广。在这里,记者盼望企业能够创新管理,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专利的应用范围。
国务院今年年初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并且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中长期规划。在这个规划指中指出,工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云南五鑫实业有限公司取得的这些成绩就是在践行着《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是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先行者,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者。
4.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篇四
“十三五”是上海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上海工业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是落实本市产业发展战略的生力军,承担着推进上海深度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重大任务。为进一步发挥上海工业区产业发展载体和创新平台作用,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围绕上海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聚焦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区产业调整升级,优化投资环境,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主要成效
1、产业载体地位明显提升
2015年上海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397亿元(2010年为2262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其中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区(产业基地)有6个,亿元以上规模企业超过2400家。国家战略专项加快实施,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华电航改型燃气轮机、联影医疗、中芯国际、和辉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园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推进了17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市工业区经济产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产业载体功能进一步强化。
2、科技创新平台功能逐步加强
“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着力加大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园区创新服务环境。“张江高新区”1区22园及紫竹高新区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统筹联动发展格局,辐射全市各区。开展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先行先试、聚焦重点、示范带动,推进“四新”经济新载体建设,共批准授牌85家“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试点。“十二五”期末,上海工业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99家;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数量达到951家;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5%;企业累积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50811件。
3、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本市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统筹优化工业区块规划布局。在2009年“两规合一”基础上确定了104个产业区块(以下简称“104区块”),2012年形成工业用地布局规划深化成果,引导工业向104区块集中集聚发展。104区块是本市工业区的核心发展空间,规划总面积约789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工业用地面积近500平方公里,已供应工业用地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尚可开发工业用地面积约80-100平方公里。对104区块外的工业企业,加强分类指导,支持重点企业改造升级,依据规划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供应工业用地约54平方公里,累计减量工业用地约69平方公里(包括存量工业用地规划调整转变用途和减量复垦),与“十一五”末相比工业用地总量净减少约15平方公里。
4、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2015年上海工业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达到67.4亿元/平方公里(2010年为56.0亿元/平方公里),单位土地利税达到17.5亿元/平方公里(2010年为6.2亿元/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基本完成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等治理工作,重点产业园区大气特征污染在线监测监控体系建设、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有30家以上工业区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双优”认证。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金桥、张江、漕河泾、闵开发、莘庄、市北、上海化工区等七个园区获批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5、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加快
“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着力提升管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园区创新创业要素集聚。2011年、2012年和2014年市政府分别批准同意进一步扩大张江高新区的管理范围,现已扩大至1区22园。在原有浦东金桥、陆家嘴、张江高科、外高桥四家开发区上市公司基础上,新增了市北高新和上海临港两家上市公司。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和上海市松江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洋山保税港区扩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更名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地区建立“双特”机制,统筹推进区域开发,临港产业区与奉贤分区实施一体化管理。张江、金桥等园区纳入了自贸区范围,着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和金融创新,积极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6、品牌联动工作深入推进
“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大力推进“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发展模式,临港漕河泾、张江、金桥等国家级园区充分利用品牌和资源优势,形成了市区战略合作、跨地区合作发展、缔结友好园区等多种联动发展模式,园区开发已拓展到国内外地区。临港集团与奉贤区全面合作对接,联合开发建设科技绿洲奉贤园区;漕河泾开发区与松江区新桥镇、九亭镇、中山街道、佘山镇合作对接,建设漕河泾松江科技绿洲;金桥集团与宝山工业区合作对接,建设上海北郊未来产业园。深入推进产业园区品牌建设工作,到2015年,全市有37家园区获“上海品牌园区”,18家园区获“上海品牌建设优秀园区”称号,漕河泾、外高桥、临港、市北、康桥、紫竹等12家品牌园区获“上海市著名商标”。
(二)存在的不足
1、要素资源瓶颈制约加剧
“十三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将面临更为紧迫的土地、环境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经济综合成本持续上升。一是本市工业用地规划空间将进一步调减,可供工业用地资源相对短缺。在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引导下,新增工业用地需求主要依靠工业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化增减挂钩或者工业区内存量土地二次开发予以支持,但增减挂钩统筹对接机制尚待建设,二次开发存在利益制约多、激励不够、活力不足等障碍。二是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严守生态安全底线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业区节能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上升较快,能源使用约束和环境容量限制等问题日益凸显。
2、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一是部分工业区存在产业定位不清晰、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部分园区主导产业定位模糊,招商缺乏针对性,以同类企业空间集聚的低级形态为主,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企业较少,产业关联度不高,集群规模较小。二是部分工业区产业管控能级不够,开发运营机制有待突破。部分园区缺乏招商、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的优秀开发团队,开发能力差、产业能级低。不少开发主体缺乏园区开发运营激励机制和保障政策,产业调控能力较弱,产业转型升级困难。三是工业区开发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工业区发展能级过低。2015年全市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低于40亿元/平方公里的工业区有27个,规划面积占全市产业区块面积比例接近10%;乡镇管理的工业区开发水平明显偏低(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36.3亿元/平方公里)。四是部分工业区缺乏环境准入门槛,资源及能源利用水平低,污染治理水平低,亟待转型升级。
3、产业配套服务功能亟需提升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业区面临着从“政策特区”向“服务高地”的功能定位转变,园区建设从通路、通气、通水等“九通一平”为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逐渐过渡到围绕信息、金融、服务等资源打造软环境基础设施的新经济建设模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则对研发创新、商业商务、社会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工业区软环境支撑不够,配套服务功能较弱,缺乏与产业发展配套的专业化招商、园区运营管理等机构队伍,缺乏与产业集群配套的共性技术、公共服务等协同创新平台,缺乏与人才队伍配套的商业居住、文化教育等生活休闲设施,园区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4、产城融合程度有待优化
一方面,部分工业区产业性质单一,城市化水平低,园区与周边地区功能融合度不高,配套服务水平低,产业转型升级没有方向、缺乏动力,园区低水平运转。另一方面,部分工业区产业性质对环境有一定影响,需要与周边区域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工,缓解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张之间的矛盾,但是前瞻性规划协同和布局引导不够,产业园区与周边区域尚未形成功能协调联动发展的格局,存在园区及其周边环境基础设施不到位、产城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上海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存在,围绕市场、科技、资源、文化、人才和国际规则影响力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工业区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一是全球产业竞争加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园区进入了多功能、全方位、大规模、高速度发展阶段,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各国产业竞争和创新升级的发动机。随着全球产业竞争升级,各国高度重视园区的产业发展载体功能,纷纷实施产业组团发展策略,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成为竞争热点。上海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备、工业基础扎实,工业区有实力打造更具国际水平的投资环境,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全球资本、人才和技术,提升园区综合实力,打造产业竞争优势。
二是国家战略抓紧布局。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重点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陆续推出,明确了以开发区为载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主要目标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方向。依托上海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和产业基础,工业区有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载体功能,建立产业发展前沿和腹地的互动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三是上海城市功能深化实施。上海正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工业区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试验田的作用,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在城市产业高端化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对上海重要改革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率先探索的发展机遇,工业区要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园区开发管理模式转型,推动园区产业能级升级,推动园区载体功能强化,推动园区绿色经济发展,将工业区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综合服务功能强、适宜创新创业的功能承载区,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做出贡献。
同时,上海工业区在开发能级、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竞争力、功能配套服务能力、跨区域跨国经营服务能力等方面仍有欠缺。工业区开发主体较散,能级较低,市场化方式运作不足。品牌园区引领作用明显,但园区之间整合共建力度不够,联动发展优势有待发挥。园区服务机构市场化能力相对较弱,尚未形成园区向外拓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工业区应牢牢把握发展形势,找准发展定位,取长补短,攻坚克难,努力提升工业区的整体发展水平,积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
三、“十三五”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上海工业区转型升级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以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创新发展、集群集聚、绿色集约、智能融合为总体要求,提升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引擎、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和产城融合实践区的主体功能,打造一批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高端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建成一批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产业综合体,为上海构建与全球城市相匹配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出新的贡献。
(二)总体思路
“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创新发展、集群集聚、绿色集约、智能融合”的发展要求,深入推进上海工业区转型升级。
——坚持创新发展。将创新作为工业区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依托既有产业基础,结合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提高工业区的创新供给质量
和效率,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特色产业园区。以高端化为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以特色化为优势,完善研发、技术、服务、商业功能配套,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品牌化为战略,推进园区核心竞争力提升;以信息化为手段,推进园区“互联网”行动;以市场化为动力,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持集群集聚。聚焦推进国家级和市级以上开发区建设,发挥开发区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载体作用,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重要支撑,打造一批经济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产业能级高的产业园区。推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方向发展,培育和引进产业集聚种子和龙头企业,力争在若干细分产业领域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坚持绿色集约。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实现土地、能源、环境等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锁定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二次开发力度。深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园区建设,提升能源安全水平和利用效率。坚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环境管理要求,强化环境容量控制,突出绿色低碳发展,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
——坚持智能融合。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工业化和信息化、产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四个融合”,打造工业区产业竞争新优势和持续发展新高地。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制造和服务的协同发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提高园区产业融合水平和智能服务水平。提升产业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增加人才公寓、商业休闲等配套设施,优化园区环境,体现园区特色。统筹考虑创业创新、职住平衡、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的需要,建设产城融合、功能混合、生态良好的新型园区。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上海工业区的产业发展载体和创新平台功能进一步强化,基本建成产业优势明显、企业集聚辐射、创新活力迸发、特色错位竞争的产业园区体系,基本建成一批参与全球产业竞争、体现上海高端制造和精准服务水平的产业集群和品牌园区。“十三五”期间,力争打造3-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新增3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10家左右市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累计建成10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园区。
四、“十三五”空间布局导向
“十三五”期间,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加强产业与生活的空间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根据园区区位、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产业定位等因素,形成空间集约高效、功能格局互补、发展路径清晰的产业园区发展布局。构建“产业基地—产业城区—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的“31”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体系,支持部分104、195和198区域有进有退、动态调整、优化布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在工业区内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布局集中、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推进科创要素在工业区内集中集聚,构筑科创环境新高地,形成产业链-创新链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一)锁定总量,分类指导,优化工业用地发展布局
确保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到2020年全市规划工业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50平方公里左右;中长期依托城市化推进区块数量和工业用地总量规模稳中有降,到2040年全市规划工业用地总规模控制在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10%-15%。
在工业用地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104区块、195区域和198区域的统筹优化联动机制。构建“产业基地—产业城区—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的“31”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体系,明确现有“104、195、198”的转型路径和管理策略,在规划土地、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支持引导政策。对“31”产业园区规划布局范围之外的现状工业用地按现行相关政策逐步进行调整和转型。
——产业基地。主要是承载国家战略功能、具有一定规模或对周边环境、安全和交通等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高端制造产业基地和物流产业基地,予以长期锁定并提升功能。产业基地内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用地面积不少于150平方公里。
——产业城区。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开发区。重点加强产业城区和城镇生活地区的功能和空间统筹,满足科创中心、“四新”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快功能提升,根据就业规模和结构,适当增加配套居住和公共设施,改善环境品质。
——产业社区。主要是104区块中规模较小、功能融合程度较高的区域,195区域中具有一定规模的规划保留工业点,以及具有一定规模和集聚效应的创意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发挥小规模、分散化、便利化、特色化的优势,与城市(城镇)其他功能融合发展,逐步引导功能提升。
——零星工业用地。是指195区域和198区域中与城镇功能定位相匹配、满足周边就业需求、适度保留的零星工业用地。需综合考虑产业类型和用地绩效,按照严格的认定标准进行控制。
(二)产业主导,集群引领,强化产业园区载体作用
按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引领、带状分布、集群集聚”的产业空间布局导向,强化产业园区载体平台作用,落实空间重点发展区域和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形成集中布局、集群发展、集约用地、环保领先、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布局体系。
传统制造业集群主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并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改造提升,着重提高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实现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空间布局上以产业基地为主体,重点包括汽车、钢铁、化工、船舶、机械装备以及都市工业等,其中新增化工类项目原则上向上海化工区集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高端能源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支持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在园区内集中集聚发展。
结合各区产业发展条件,进一步从沿江临海、杭州湾北岸、嘉青松闵三大区域层面,对上海市各区制造业的空间布局进行导向性指引,并加强产业园区与周边区域的功能协调和环境管控。
(三)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构筑产业创新区域联动格局
充分发挥张江、紫竹、杨浦、嘉定、漕河泾、临港等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作用,集聚创新要素,加快成果转化,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实验室、技术交换中心,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产业链培育模式,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逐步成为原创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策源地之一,引领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围绕张江科学城、紫竹创新创业走廊、杨浦科创示范区、嘉定科技创新核心
功能区、漕河泾科创园区、临港创新城创业带等,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打造多个高新产业板块和特色基地,推进上海创新创业之都建设。
按照“一核三带”总体格局,强化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引领作用,建设以张江园区、金桥园区、临港地区为依托的浦东高技术产业创新带;建设以嘉定、宝山、静安、杨浦等区及其产业园区为依托的沪北创新带;建设以漕河泾园区、紫竹创新创业走廊、松江G60科技创新走廊为依托的沪西南创新带。通过“一核三带”,向周边进行技术和产业辐射,带动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园区协同发展。
依托沿江临海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带,打造特色产业创新创业走廊,重点培育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大众创业等功能,重点打造以先进材料、智慧制造、3D打印、能源环保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产业。打造杭州湾北岸节能环保、化工科技、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科创产业走廊。
五、“十三五”重点任务
以主体培育、创新升级、改造转型、品牌联动等“四大工程”为支撑,聚焦重点、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整合政策,深入推进上海工业区转型升级。
(一)主体培育工程
实施产业园区开发主体培育工程。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明确园区开发机构定位和职责权限,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立公司制园区管理机构和资产运营机构,提高开发主体市场化运作水平和把控整体业态布局的能力。围绕工业4.0和“四新”经济发展方向,以临港漕河泾、张江、金桥等国家级园区开发主体为核心主体,培育园区开发“超级主力”,导入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关键项目,推进项目化、基地化建设,打造产业综合体。支持各区发展主力园区开发集团,在区级层面统筹土地、招商和项目资源,创新园区开发人才培养机制,做大做强园区开发主体。引入国内外各类有实力的园区开发机构,探索园区市场化开发、园区一体化管理、园区互联共建、园中园开发等多种开发模式。建立开发主体评价考核机制,培优罚劣,加大园区整合归并力度。
实施产业园区产融合作对接工程。推动产业园区与金融机构的产融深度合作,提升产业园区的融资能力,完善产业链金融服务。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与国资国企股权结构调整、财政资金配套和社会资金“四联动”模式,不断强化“产业联盟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人才”开放式运营新路径。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以项目化方式与区、街镇合作,创新园区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创新升级工程
实施双创空间建设工程。结合“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工作,以鼓励“众创空间”发展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累计推动建设150家左右的“四新”重点产业领域的产业创新基地;聚焦重点,政策创新,培育和推进1-2家“四新”经济创新示范区。完善园区孵化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适合创业型、高成长性企业加速发展的载体和资源整合体系。利用市场
化、社会化、联盟化方式,在各类创新基地间搭建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培育一批专注产业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型园区载体平台。
实施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加强园区产业和功能定位研究,推进产业精准招商。按照产业能级向高端化升级、产业集聚向集群化发展的要求,推进产业园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协同优化、竞争力强的产业生态。继续推进国家级、市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卓越提升计划,推动一批示范基地迈向国际先进水平,以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领域为重点,培育3-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引导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新增10家左右市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四新”经济新载体,打造一批创新企业集聚、产业生态良好、国内领先的创新示范区。
实施园区服务提升工程。加强园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园区企业服务标准,打造园区建设、运营及管理领域标准化体系,提升园区服务集成化水平。建立集开放性知识管理、产学研共性技术研发、科技硬件资源共享为一体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企业间合作交流。以公共检测、技术咨询、环保监测、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监控等公共共享设施建设为重点,满足园区企业的共性需求。以共享资源、服务全市为目标,打造20个左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上海市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中心)。体现制造业服务化和城市功能升级的发展要求,在工业区内建设20家左右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三)改造转型工程
实施产业园区二次开发工程。深入探索产业园区土地运营方式,深化规划引领、计划调节、市场配置、政策激励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指导产业园区分类推进土地二次开发。一是开展城市更新园区示范点建设。对综合性功能较强的张江、金桥、漕河泾等园区,支持其探索和创新城市更新途径,提高产城融合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二是继续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试点,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鼓励以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提升或产城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多种园区转型升级模式,提高园区产业高端化水平和空间集约复合利用水平。加强各区对乡镇工业区的统筹开发力度,探索从规划到实施的存量盘活路径,实现产业业态更新,提升园区载体功能。三是实施重点老工业基地改造工程。大力推进桃浦、吴淞、高化、南大等重点区域的功能更新和调整升级。
实施绿色园区建设工程。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强化产业园区组织管理职责和建设推进机制,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清洁生产改造,推行园区综合能源资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全面推进规划产业区块规划环评,严格产业环境准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深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以绿色园区为基础单元,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聚焦园区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开展能源、环保在线监测和智能微电网试点,搭建绿色融资、项目对接和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十三五”末,全市累计建成10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实施智慧园区建设工程。加快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和大数据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管理,满足园区入驻企业信息化需求,分类推进企业智慧化建设,提高和深
化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两化”融合发展。对接国家重大专项,依托园区载体建设,拓展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融合领域。“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园区。
(四)品牌联动工程
实施园区协同品牌联动工程。深入推进“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在品牌、规划、开发、建设、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品牌输出的方式,带动资本和产业联合,共建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的新模式。鼓励国家级、市级开发区与乡镇工业区之间,通过品牌合作、管理合作、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实施联动发展。发挥企业集团的产业规模优势,支持加强园区和企业集团之间的市场化联动合作。
实施“走出去”战略工程。完善对外招商和投资服务体系,以园区为载体,实现产业链协同“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发挥相关行业协会作用,大力支持上海产业园区对外合作共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动建立国际合作生态园、国际合作创新园,开展招商引资、产业发展、节能环保和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张江、临港、漕河泾等品牌园区走出国门,在欧美科技发达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运营高科技、创业类等各类园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规范管理
一是加强统筹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全市工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平台作用,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土地、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各区相应建立政府议事协调机制,落实工业发展责任和园区建设责任;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负责,加强对各区产业园区工业用地利用和转让情况的跟踪监管。各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工业用地用途管制和产业准入管理,服务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二是加强规划统筹。做好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明确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落实结构性规划和规划环评,加强规划土地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前瞻性指导,简化项目阶段规划、环评的程序和内容。三是加强政策统筹。建立工业用地增减挂钩统筹对接机制,各区应统筹安排工业用地减量化腾挪出的土地指标,按照一般不低于1/3的比例支持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立工业用地项目供需对接机制,将工业用地供应计划分解落实到各区及园区,及时匹配项目需求。深化市“三委两局”工作机制,完善市统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深化存量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和工业厂房资源盘活政策,强化区政府主体责任,积极发挥园区平台作用,推进土地及物业资源的高效复合利用,实现多方利益共享。完善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和监管体系,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建设。建立本市重点园区和企业融资需求清单,推进政银企信息对接和产融合作,大力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二)聚焦服务,优化环境
进一步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效能,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纵深推进。大力推动科学教育、技能培训、知识产权保
护以及大设施大装置等特殊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向园区集聚。支持产业园区着力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再开发和再创新,实现科技创新的规模化、产业化和自主化。进一步集聚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发展,鼓励各区和园区设立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投资基金。推动开展PPP创新模式试点,探索政府、园区和社会资本的深度合作途径。支持发展园区咨询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第三方服务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配套功能。加强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制定和推广产业园区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开展行业自律自治建设,加强园区间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
(三)精准施策,提升效能
通过精准施策提升园区整体效能,促进优质资源要素向产业园区集聚。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支持园区开发主体提升业态管控能力,推动产融深度合作,推进土地高效复合利用,支持园区平台建设并持有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研发总部通用类物业,鼓励建立公共研发平台、众创空间等新兴服务平台。继续开展品牌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开发公司的品牌化和连锁化。制订紧凑型节约型用地标准,更新完善产业用地指南。修订开发主体考核体系,提高资源集约、创新发展、投资环境、转型升级等质量性指标的权重,鼓励开发公司大力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功能提升、开展科技投资和对外联动发展。落实区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园区载体功能,加强对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处置力度,综合运用财税、环保、安监、金融、信用等措施,倒逼企业盘活存量低效工业用地。
(四)整合信息,构建平台
加强政府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整合园区和企业信息资源,优化产业用地调查和企业信息采集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全市产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园区统计评价精细化管理体系,推动产业园区提升开发管理水平。开展园区转型升级绩效考核、项目跟踪监测和企业用地绩效评价等工作,大力推进产业园区“促开工、促投产、促调整”工作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落实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园区内企业进行跟踪评价和精准管理,按照企业资源占用和产出贡献情况分类指导,采用差别化政策奖优罚劣,促进资源盘活利用,引导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
(五)开放发展,拓宽渠道
一是加强统筹联动。推进上海与周边省市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共同研究产业错位发展、产业转移对接、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区域性重大问题,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二是探索多种形式的产业转移合作模式。鼓励园区探索“走出去”发展新模式,推进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持与本市对口支援地区开展园区共建,促进产业联动发展。三是鼓励上海产业园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球战略布局。完善对外招商和投资服务体系,支持上海产业园区开展国际合作和全球布局,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拓宽发展渠道,提高竞争能力。
附录
《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有关名词解释
1、上海工业区:是指在本市规划集中建设区域范围内的国家公告开发区、产业基地和城镇工业地块等工业集中区域。2、104区块:在2009年全市“两规合一”成果编制阶段,在衔接国家关于开发区设立的有关规定和上海市工业布局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归类和完善,形成了工业用地规划布局成果,划定104个产业区块,统称为“104区块”。104区块以空间优化、结构调整、绩效提高和能级提升为导向,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工业区块控制线是本市工业项目落地的重要依据。
3、国家公告开发区:是指2006年国家核定范围并公告规划面积的产业园区。其中,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上海佘山旅游度假区不是工业区,不纳入工业区统计。
5.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篇五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体制改革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深化工业重点行业和领域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为实现规划目标及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工业领域的立法工作,初步形成了以法律、行政法规为基础、以部门规章为补充,覆盖工业行业、中小企业等多个方面的工业和信息化法律制度框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人大颁布了《烟草专卖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近10部;国务院制定了《盐业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20多部行政法规;原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出台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实施办法》、《农药生产管理办法》等80多部规章。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以来,围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工作,出台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等20部规章。在积极开展法律制定工作的同时,及时清理已经不适应行业发展和管理需要的法律制度,为依法履行工业和信息化管理职责,促进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规划》提出了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在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质量安全、中小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等重点领域,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民用飞机、软件、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船舶、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等要求。“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法律制度建设工作将以转变工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按照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提供制度保障的总体要求,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立法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积极推动《船舶工业发展条例》、《民用飞机行业发展条例》、《工业产品质量促进法》等立法工作。二是着力保护资源环境,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做好《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等修订工作。三是围绕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做好《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等立法研究论证工作。四是围绕“大部门制”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快部门规章立法,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口管理办法》、《机电产品再制造管理办法》等行业管理立法步伐。
二、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盐业等行业垄断问题仍然存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价格关系扭曲、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资源消耗过高等问题,都与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直接关系。《规划》提出,必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强化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督,形成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必须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打破垄断局面,形成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机制。一是在相关垄断行业引入竞争,完善水电油气矿等价格形成机制,配套推进行政、财税、金融、资源环境价格体制改革。二是要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加快构造垄断行业有效竞争格局,加快垄断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加快推动相关法律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三是要推进垄断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逐步垄断行业参与竞争。坚持公开、公正原则,确保垄断行业改革规范有序进行。四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防止强化行政性垄断。
三、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
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方针,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当前,我国国有经济的分布仍然过宽,相当数量的国有资本并不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业务庞杂、主业不突出、辅业包袱重,子企业层级过多、数量过多,母公司对子公司失控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规划》提出,要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集中。
促进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切实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为民间资本营造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合理界定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主营业务,严格限制非主营业务投资。二是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三是培育优势国有大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积极促进研发与生产紧密结合,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内部调整、重组和整合,精简组织机构;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之间的优化重组。四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建立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机制。五是加快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重点围绕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方向和目标,统筹安排收入和支出,保障和促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规划》提出,要完善投资体制机制,落实民间投资进入相关重点领域的政策,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力、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贯彻落实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保障体系。
进一步落实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的相关政策,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为扩大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在制订涉及民间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时,要听取有关行业协会和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民营企业的合理要求。安排的政府性资金,要明确规则、统一标准,对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不断完善民间投资的融资担保制度,健全创业投资机制,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继续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全面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环节、缩短时限,进一步推动管理内容、标准和程序的公开化、规范化,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五、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近年来,我国境外投资快速发展,不仅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的保障,获取了先进的技术,开拓了国际市场,而且实现了互利共盈,共同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支持国内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为更好支持境外投资,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优势企业国际化经营,要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宏观指导。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引导国内企业围绕重点国家、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开展工作,提高境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健全境外投资法律法规制度,为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和条件。
二是改善管理和服务。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减少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境外投资项目科学评估,健全安全风险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发展与境外投资相关的社会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咨询、知识产权和认证等公共服务。
三是进一步完善鼓励政策。鼓励国内商业银行及其境外分支机构在充分评估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境外投资项目提供融资便利和良好的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利用混合贷款、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采用境内外发行股票、债券以及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继续深化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改革,简化用汇手续,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外汇支持。
四是进一步增强投资主体的实力。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与境外相关企业开展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协调利益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在境外投资中取得良好的效益。
六、完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提升工业园区水平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工业园区已成为促进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促进和规范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化,对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管理体制不健全、重复建设、产业趋同等问题日趋突出。为此,《规划》提出了完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明确要求。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工业园区水平,一是要改革工业园区管理体制,针对当前的“多头管理”,明确由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管理模式;二是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各种配套政策措施,健全工业园区相关法律法规,使工业园区发展有法可依;三是加强对省级开发区规划编制、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等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逐步完善支持省级开发区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
6.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汇报材料 篇六
近年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一些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不断发生,经济发展极其困难的形势下,我们采取“腾笼换鸟”、“培育新鸟”和“造林养鸟”的方式,支持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引导企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促进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成绩
(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一是鼓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市政府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电科所、中科院上海分院、浙江工业大学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科研院校、国内外500强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十一五”以来,我市培育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实施国家863计划2项,火炬计划33项、新产品15项、星火计划26项,省级新产品608项;授权(公告)专利总数为4623件,成为全国首批科技进步示范市和省首批科技强市。二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制度创新。在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推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鼓励和引导企业模式创新。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 化协作配套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已形成工业电器、电子元器件、休闲服装、船舶修造、精密模具、建工钻头(工具)、煤矿机械、头盔、节日灯具等九大产业集群,呈现“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强“中国电器之都”、“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器产业基地”、“中华全国钻头(建工)产业基地”、“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等八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另外还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
(二)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着力推广“工业新五十条”,通过装备制造业首台认定和重大关键技术攻坚,改造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实行优惠税率政策,简化整合重组的有关手续,加速整合重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重点增加投入改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抓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益。近三年来,我市累计有355个项目进行了技术改造,总投资为164.26亿元,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直接增长产值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引导企业不断创新,加大新产品的开发,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近三年来,我市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双百工程”,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双千工程”,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实施“958”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三年来,新产品立项项目达167个项目。三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市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科技孵化创业服务基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投资75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02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创业服务基地。该中心是集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培训和管理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开放式及公共资源共享的特色园区。发挥经济开发区、虹桥科技园等园区振兴工业主战场作用,促进产业功能集聚。抓重点项目,促经济发展。采取“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方法,大力引进内资。在2006年上报的111个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中挑选17个项目,列入浙江省推进结构调整重大项目赴北京签约,全省共签约89个项目,其中温州市44个项目,我市有17个项目,总投资达27.7亿元,并争取省工业用地指标达2000多亩。2008年我们通过开展“四个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出33个温州市级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和160个储备项目,为工业性投入储蓄后劲。
(三)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着力推行中小企业“388上网工程,即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促使我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实施上网工程。具体安排为:第一年,试点基础年。通过政府引导,在各工业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白象2个试点乡镇中实施上网工程,达到200家企业上网的目标。第二年,推广应用年。积极创造条件,扩大覆盖范围,累计达到650家中小企业上网的目标。第三年,落实展示年。总结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上网工程,达到全市800多家 的中小企业实施上网工程的目标。2008年,我们分别和电信**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合作,为50家中小企业建立网络,助推企业网络化管理。
(四)不断创新服务,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制度不断创新。出台了《重大工业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工业企业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暂行规定》、《联合审批实施办法》等3个扶工新政策,大大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2008年在通领集团率先实行的联合竣工验收机制,将原本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压缩到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二是服务手段不断创新。各涉工部门、各乡镇制订了一系列服务工业企业的新举措。组织部门结合“两创”活动开展送政策下基层的活动;工商、房管、国土等单位和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融资出谋划策,创新了一批抵押标的物;**镇通过“优环境、鼓实劲”活动提升企业家信心指数。三是用足用活扶持政策。对环保、节能项目所得税采取“三免三减半”优惠,深化“两个减负”,推出服务“两创”50条措施。去年共为企业“减免、减轻、减少”负担达1.56亿元,其中,国产设备抵免税8242万元,下调养老保险缴费率2个百分点,减少企业负担4614万元。针对外贸出口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及时出台应急性扶持政策,扶持资金比上年增加1000万左右。
(五)强化要素支撑,着力缓解瓶颈制约。一是资金方面。出台了《**市市级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评奖励办法》,鼓励银行向上级行争取更大的信贷额度,加大对本地中小企业的 扶持力度。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进一步盘活民间资本,以正泰集团为发起人成立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推广股权出质登记工作,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1个商业银行参加对接活动,签订了3.22亿元的授信贷款。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帮助拟上市企业解决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土地方面。大力推进围垦工程。**湾港区一期南区围(海)涂工程三个围区均已实现合龙。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鼓励向天空要资源。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鼓励企业提高容积率,并免收土地价款和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费。加快标准厂房建设,三年来建成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入驻中小企业**家,有效地解决企业用地难问题。三是电力方面。连续开展四轮电网攻坚,建成塔基**个,布线回路**公里,重点改造大中型变电所**座。
(六)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对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强制性调整,从外部形成了“倒逼机制”,在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和市场外在要求的共同作用下,将有利于缩短我市转型发展的进程。一是实行项目节能专项评估和审查制度。对年能耗1000吨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必须委托节能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节能评估。二是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管。研究制订各行业能耗标准,对超过能耗标准的企业强制采用节能改造措施。三是加大重点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推进锅炉设备改造技术,大力推广变频技术等节能技术在电力拖动系统改造中的应用,广泛采取高、低压变频调速、功率补偿节能技术、采用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改善电能 质量,优化电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降低电耗。鼓励商业企业实施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四是加大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力度。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的能效标识要加强管理,禁止销售应当标注而未标注能效标识的产品,组织有关部门对市场开展监督检查和抽查。五是广泛推广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六是建立节能降耗工作预警机制。重点制定针对高耗能行业、企业、项目,以限产、轮产、停产、停建为主要措施的节能降耗应急预案,对节能降耗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有难度的,不降反升的重点用能企业,启动应急措施。七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抓节能减排工作,必须强化公众节能和环保意识。特别是对居民生活用电、办公用能、车辆用能等方面目前主要依靠宣传教育,提高自觉性。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普及节能知识和方法,提高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企业、每个单位、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当部分企业压力大,生产经营困难。根据年初分别组织了两项调查:一项是由各乡镇进行调查,一项是直接对206家规上企业进行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生产状况:正常的有128家(占62.1%)、限产10%以内的有29家(占14%)、限产10-50%的有37家(占18%)、限产50%以上的有4家(占2%)、完全停产的有 6家(2.9%);工业企业总体上虽然产值有了较大的回落,但是还算是比较平稳,特别是电气行业,相对较为平稳,其增长率一直位居榜首,直接拉动我市经济。从订单看受影响最大的是出口企业。
影响我市工业经济全面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不稳定。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使企业生产无法适从。二是企业成本全面上升,利润下降,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难以生存。如劳动用工成本的上升、企业出口换汇成本的上升和退税率的下调、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和土地使用成本的上升等,特别是通货膨胀显现,进一步形成迭加效应,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三是国际环境趋于严峻,出口企业生存困难。不仅订单减少,而且关键是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部分企业不得不停止出口。四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二)工业性投资明显不足。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去年工业性投资预期任务没有完成。一是工业项目“四率”偏低。全市38个今年计划供地的项目,目前已供地5个,供地率只有13.2%;249个往年已供地未开工的项目,目前完成填方127个,进场率只有51%,开工51个,开工建设率只有20%;84个续建项目已竣工投产15个,竣工投产率只有17.9%;竣工未验收的34个。二是重点项目进展不快。33个“四个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目前,6个“创新强工”项目,有1个完成“招拍挂”,有2个完成农转用报批手续并制定了土地出让方案,1个项目完成选址,其他2个还处于选址阶段;15个拟开工项目有3个已经开工建设,3个已完成填方,2个正在办理施工手续,其余7个还处在政策处理阶段。三是标准厂房建设缓慢。去年建成标准厂房6400平方米,距离温州市下达的8万平方米任务还有很大差距。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经济开发区二期(翁垟片)市级示范标准厂房项目去年年底才刚刚开工。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迹象。在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摩擦不断,不少国家运用检疫标准、保障措施、反倾销等手段对进口货物设置障碍,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这将对我市的出口企业带来更大的打击,也必将直接影响我市的经济发展。
(四)节能降耗仍有差距。去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4%,与我市的GDP能耗目标任务还有差距。另外由于加上浙能电厂投产后,今年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4.5%的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打算
省委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市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省、温州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依托沿海产业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沿海产业带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实现产业、环境、城市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将依托温台沿海产业带规划,科学布置,合理规划,全面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远期以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和温州滨海大道为轴心,充分保护**湾“港、渔、景、涂”海洋资源,依托大荆、虹桥、乐成、柳象四大城镇集聚片,重点开发北部山海旅游区、**湾港区、**城市中心区、**经济开发区,构筑“一轴一湾四片四区”的规划格局。建设临港产业基地,提升整合**、北白象片的电工电气产业功能区,打造国际电器城,立足虹桥科技园区为核心,发展电子元器件以及通讯、广播插件等特色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山海旅游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两个现代服务中心的建设,形成“一基地二集群二中心”的新型产业体系。近期**湾港区重点开发船舶基地、港口码头、临港产业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电子电器产业化项目和外商投资区。中心区加快文化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总部经济园、体育中心、商贸中心、大型超市等项目。北部山海旅游区围绕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建设雁荡体育公园。
(二)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总纲,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器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科技孵化创业中心的服务功能,在虹桥镇再建一个科技孵化创业中心,孵化出更多有成长前景的企业。加快国家工业电器质检中心的建设,打 造国家级产品质量公共检测平台,着力在检测平台装备、检测人才配备、检测工作机制、检测指标论证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加快标准厂房的建设,优先解决科技成长型企业和孵化成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厂房需求,形成前后衔接、租售结合、流程规范、确保效益的标准厂房使用新模式。加大共性科技难题的攻克力度,筛选一批难题,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助,加强联合攻关,推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总结我市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器产业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再筹建一个高新科技园区。
(三)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企业。加快培育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建立推进企业整合重组优惠机制,对行业龙头企业整合兼并中小企业实行鼓励政策。在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做精做专,提高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成为“小型巨人”或“配件明星”,在产业内部,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兼备的金字塔状的分工协作体系。实施企业上市工程。对上市企业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遵循“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给予妥善处理。加大对被温州市列入第一批拟上市名单的3家企业和首批创业板重点培养对象的3家企业的服务力度,积极推动列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料库的24家企业的股份改组,培育后备资源,力争在今年实现1家企业上市,到2010年实现上市企业7家以上。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和外资的对接工作。认真做好以民引外文章,以德力 西等大型合资项目为示范,鼓励和引导企业与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对接。
7.以技术创新驱动工业转型升级 篇七
一、技术创新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从主要依靠土地、劳动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更好地释放创新潜力。“十二五”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转型”是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制造转型、服务化转型、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 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是指全面优化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 以促进工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 技术创新是其中的中心环节, 发挥着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一) 技术创新是传统工业改造提升的根本手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五年以来, 我国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大国。从产业结构来看, 原材料、机械、纺织等传统工业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原材料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基本维持在30%左右;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90%, 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步骤, 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极大程度地依赖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通过技术创新, 将先进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提升我国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如在传统原材料产业,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装备水平, 优化工艺流程, 转变生产方式, 节能水平不断提高, 污染物排放不断减少, 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 技术创新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方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 通过技术创新, 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近年来, 我国通过积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 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均取得突破, TD-LTE系统和终端已达到全面商用水平,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示范不断扩大。
(三) 技术创新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程度不断提高, 但是多数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即使是在高技术产业, 我国企业也主要是从事低技术、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和装配环节, 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推动工业向产业链的研发、设计和服务等高端环节延伸,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创造新的优势, 占据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制高点, 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目前,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百项技术创新推进计划”着眼于制约产业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 在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高磁能积稀土永磁体等领域率先实现重点突破;科技重大专项也取得显著成效, 民口重大专项申请专利数量就已超过5万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实施两年以来有效提升了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尽管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但长期以来, 我国工业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发展所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2012年,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1.97%, 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3%~5%的水平, 创新成果少导致我国在高端装备、关键设备和关键元器件等方面严重依赖进口, 95%的高档数控机床、85%的集成电路依赖进口。二是工业发展方式粗放。我国单位产出能耗远高于国际水平, 万元GDP能耗为国际平均水平的3~4倍, 万元GDP水耗是国际平均水平的4倍。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集中度偏低, 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产业布局与区域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 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增强。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不高, 缺乏具有较强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
同时, 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发生新的变化, 土地、矿产等资源供给日趋紧张, 能源消费刚性增长趋势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矛盾不断加剧, 廉价劳动力优势快速削弱, 生态环境约束更加强化, 物流成本不断攀升, 目前, 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已高达21.3%, 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10%。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定,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任务繁重而迫切。
二、加强创新驱动需要关注的问题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当前发挥技术创新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 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推动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 科技创新成果必须转化为生产力,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科技与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 制约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通过深化改革,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发挥企业贴近需求、了解市场的优势, 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相互协同, 消除产业创新的“孤岛现象”, 有效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 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支撑作用
产业共性技术是覆盖较广产业领域的基础性技术,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一种有效形式。面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三类研究主体由于各自追求目标不同而导致创新合作不力的问题, 亟需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 使产学研之间形成真正的协同创新主体, 解决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的问题, 强化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三) 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中的独特优势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对技术路线多样、商业模式多变的重要力量。必须通过深化改革, 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融资环境, 着力解决中小型企业, 特别是小微企业, 由于自身信用度不高、规模小、经营风险大, 盈利模式不稳定, 缺乏相对完善的担保体系等问题造成融资难题, 积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四) 着力营造支持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
技术创新要取得突破, 更好地发挥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 离不开创新支撑环境的保障。一是需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通过完善的政策引导和考核指标,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产业化, 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是继续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支持力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加强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 顺应新形势新要求, 需要完善落实已有创新政策、出台新的技术创新政策, 并积极加强政策的落实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三、下一步推进工业技术创新的思路
面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 下一步落实工业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应进一步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促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围绕政府职能转变, 优化创新激励政策和支撑环境。在进一步发挥技
术创新对工业转型升级驱动和支撑作用的过程中, 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要增加企业R&D投入, 重点研发和推广高附加值的生产工艺, 大力发展先进适用、高附加值、低能耗和绿色生态的技术和产品, 积极培育自主品牌, 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坚持自主创新, 突破工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继续实施“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突破一批技术瓶颈, 力争在先进制造、信息网络、系统软件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有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 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一是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进一步向企业倾斜, 提高企业在立项论证阶段的参与程度, 产业目标明确的项目, 由有条件的企业组织实施。二是注重发挥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引领作用, 扶持企业挑起国家自主创新的大梁;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验室和中试基地, 有条件的要积极发展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三是鼓励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 支持企业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支持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和面向制造的服务企业, 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 全面提升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 支撑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工业转型升级。
(三) 发挥知识产权和标准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护航作用
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必须重视知识产权和标准的支撑护航作用。一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和保护作用, 继续推动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 提升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发挥市场对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导向作用, 进而引导企业合理选择技术方向、技术路线, 建立产学研协用同创新的机制, 以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运用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二是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紧扣工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支持产业发展急需、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标准制定, 加强对重要标准制定的跟踪监督。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争取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 占据产业和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四) 继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环境
一是完善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加快落实国家扩大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范围的政策, 将购买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研发装备、引进高端人才等纳入抵扣范围, 提高单台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的限额。二是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并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基础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加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支持创新型、创新型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 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 继续发展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鼓励和引导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促进其健康发展。
(五) 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推荐阅读:
工业转型升级解决方案12-15
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06-26
物业转型升级10-13
企业创新转型升级06-23
产业转型升级研究10-08
企业转型升级人才10-21
企业转型升级发展12-31
企业的转型升级01-04
转型升级企业管理06-08
企业转型升级时代背景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