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上交教学设计

2024-07-24

《重叠问题》上交教学设计(精选13篇)

1.《重叠问题》上交教学设计 篇一

三下《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108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重复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解决重复问题的解决策略,理解集合圈的集合思想。

2、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图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的图形美、简洁美,增强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理解集合圈的集合思想,会用集合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成数学问题.

先请两生两把椅子玩抢椅子的游戏,发现椅子数和人数一样游戏无法玩? 再通过加四人选一人的猜拳游戏留下一个人的游戏。学生猜拳,抢椅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质疑

3位同学抢椅子,4位同学参加了猜拳游戏,请这7位同学站起来. 怎么是6个人呢?少了一个人,那位同学哪去啦? 学生解释,师故作糊涂状,引导多人解释,辩析.

1、站圈

师出示呼拉圈.请参加抢椅子的同学站到这里来,参加猜拳游戏的站到另一个圈中.发现一个圈中少了一个人,怎么办呢? 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

等两个呼拉圈交叉后,再请学生解释,明确认识.

2、画图

让学生将呼拉圈抬起来,给大家看.这两个圈怎么样了?左边这个圈表示的是什么?右边呢?中间这部分表示什么? 将它画在黑板上.

生活中的呼拉圈变成了数学圈.认识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3、贴名,理解图

请刚才参加抢椅子的同学将他们的名字贴到相应的位置,参加猜拳游戏的同学也贴.预计会出现两种情况: A 贴对了.指名解释.

B 贴了两张.怎么样表示才对呢?引导学生理解 “重叠”.

4、理算法

参加这两项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怎么用算式表示呢?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列式,并理解其含义. 由此引出课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会游泳、会飞的问题。把序号填在集合圈里。

2、解决喜欢吃香蕉、吃苹果的总人数问题。

3、尺子图问题。

4、拓展练习

三(1)班第一组有10人比较喜欢跳绳或者踢毽子,其中喜欢跳绳的同学有7人,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踢毽子的同学有5人。那么,你知道这组中喜欢踢毽子的学生有多少人吗?

四、评价小结.

评价学生表现情况,简单小结.

2.《重叠问题》上交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能借助直观图, 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经历探究的过程, 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 体验重叠问题建模的过程, 并初步感知数学的严密逻辑。

3、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 并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重复时, 应从和中减去重复部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明确重叠

师:我们记录了三年级一班同学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

小记者:一共6人 小交警:一共5人

如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解决吗?

预设:6+5=11 (人)

谈话:实际情况是这样吗?我们仔细观察:

预设:6+5-2=9 (人)

二、深入探究、建立模型

1、组织比赛, 制造矛盾

谈话:老师为每组同桌准备了一个磁力板, 上面有队员名单和各队员的名牌。比赛在同桌两人之间进行。游戏规则是:

(1) 左边同学是小记者队的队长, 右边同学是小交警队的队长。

(2) 每个队长根据队员名单抢各自队员的名牌。

(3) 把抢到的名牌按名单的顺序摆在磁力板上, 抢齐名牌的同学获胜。

读懂规则了吗?开始比赛。

2、分析游戏结果

师:谁抢到了所有的名牌?

你们是怎样赢得比赛的?

有同位比出了胜负, 其他同位呢?

没比出胜负的小组各自抢到了几张名牌?少了谁?为什么会这样呢?

预设:有2个同学既参加了小记者队又参加了小交警队, 而名牌只有一个, 如果让小记者队长抢走, 交警队长这里就少了, 如果让小交警队长先抢走了, 小记者队这边就少了。

师:刚才赢的同学为什么会抢到所有的名牌?

师:有没有办法让两个同学都赢呢?

引导:这2张名牌摆在哪里能让两个人都满意?同桌两人在磁力板上摆摆试试。

3、小组合作, 解决双赢方案

全班交流, 说说你们怎样想的?

预设:摆在中间, 从这小记者这边看, 是小记者队的队员, 从小交警这边看, 是小交警队的队员。

三、拓展应用、形成技能

三年级二班参加艺术节比赛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谈话:现在的韦恩图里, 连符号都不出现了, 直接出现各部分的数量, 就变得更简单了, 咱们同学能看懂吗?

学生独立解决, 全班交流, 订正。

井有多深?

提问:什么叫接头处吗?

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交流。

3、三年级一班同学一共有45人, 在班级饮食调查中发现, 喜欢吃蔬菜的同学有14人, 喜欢肉食的同学有26人, 既喜欢吃肉食又喜欢吃蔬菜的同学有10人, 两样都不喜欢的有15人。

谈话:我们一起先用画图理解, 红色部分表示什么意思?蓝色部分表示什么意思?黄色部分呢?两样都不喜欢的同学在哪里?你是属于哪部分里的?你想对这些同学说点什么?

四、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了重叠问题, 先根据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提出了问题;然后一起玩了抢名牌的游戏, 学习韦恩图;接下来找到了解决重叠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最后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加深了对重叠问题的理解。

3.《重叠问题》教学案例及思考 篇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网吗?你们上网都干些什么?老师对自己班上的一组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重叠现象

出示例题:

师:你能从统计表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理解两个独立的集合圈

师:以上的数学信息比较多,我们要采用一种更好的方法将这些数学信息进行整理,可以把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用一个圈圈起来,就能看得更清楚。你能找出喜欢玩游戏和喜欢聊天的同学吗?

3.理解两个集合图的合并图

师:你能将只喜欢玩游戏的、只喜欢聊天的、玩游戏和聊天都喜欢的同学找出来吗?怎样理解只喜欢玩游戏?你能不能将他们的学号填在合适的位置呢?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生汇报。

师:你能不能想一个好办法,仍然只用两个圈,但又清楚地表示出只喜欢玩游戏、只喜欢聊天和玩游戏、聊天都喜欢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尝试创造,汇报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4.理解五部分的含义

师:现在你能看懂图中各部分的意思吗?红色圈是什么意思?(喜欢玩游戏的)蓝色圈呢?(喜欢聊天的)黄色部分的表示什么意思?(只喜欢玩游戏的)绿色部分的表示什么?(只喜欢聊天的)中间这部分呢?(既喜欢玩游戏又喜欢聊天的)。

5.了解韦恩图

师:你们知道吗?早在100多年前,一位英国的逻辑学家韦恩创造了这样的一幅图(出示课件演示出两个集合图的合并)他把两个椭圆交叉在一起,也就是部分重叠在一起,因为他是第一个用这幅图的人,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叫做韦恩图。(师板书韦恩图)

6.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用这幅图来解决生活中的重复问题,重复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作重叠问题。(板书课题)

7.列式计算

师:既然我们已经清楚了各部分的含义,你能根据韦恩图求出这个小组一共有几名学生吗?应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生1:2+2+3=7(人)

生2:4+5-2=7(人)

师:为什么要减2?

生:因为有2人重复算了,所以要减去

师:你的这种方法非常清楚明了。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计算有重复现象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要把重复部分减掉。

三、巩固应用

1、师: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不是都是重叠问题呢?判断下面哪一个是重叠问题?

(1)水果店昨天进了菠萝、梨子、苹果、西瓜,今天进了芒果、香蕉、葡萄,这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请学生说明理由。

(2)水果店昨天进了菠萝、梨子、苹果、西瓜,今天进了芒果、苹果、香蕉,这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请学生说明理由。

师:你能将这些水果填在合适的位置吗?(课件出示集合图,学生汇报,并说说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那怎样列式计算呢?生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生1:3+3=6(种);生2:3+1+2=6(种);生3:4+3-1=6(种)

2、知识延伸

师:大家对两部分重叠的都能看懂而且会解决,那三部分重叠的你能看懂吗?请你从中选一个同学说说他喜欢的运动。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计算有重复现象的问题,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思考】

1.丰富素材,服务教学

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系统、抽象,那么如何将抽象的知识架设到一个现实背景,这是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在教材处理上做了一些探索。在遵循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地对教材中的内容调整、替换。教材的原有例题是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统计表,这一素材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我决定重新梳理教材,建构自己对教材的理性认识。我选取的素材是有关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上网这个话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更有兴趣。

2.经历创造,加深认识

当然教学不能只是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去经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理解、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重复部分的理解,所以我依次让学生找出喜欢玩游戏、喜欢聊天、只喜欢玩游戏、只喜欢聊天和两项都喜欢的这五部分的信息,反复让学生说这几部分的含义。

3.应用延伸,发展思维

在巩固应用环节的三道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4.《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篇四

其实,这个“圈”还是教师给出的。既然学生头脑中还没有用圈表示的图,那就给两个圈,只要他们能恰当运用不就得了。走出了硬要让学生自己想到说出,以显示教学水平的误区。一切变得简单!

《集合―重叠问题》中渗透的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虽然学生在计数和计算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集合思想,但学生在低年级接触的集合思想更多是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学生在早期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如:分类的思想与方法。

一、开启数学寻根之旅,延伸数学思想的脉络。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等。

二、让学生在简单的数学问题中建构数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三、利用一起作业进行在线检测,理解、巩固重叠问题基本方法。

通过画面回忆的方式,孩子们和我一起梳理了本课知识脉络。从分类到集合再到重叠问题。从中发现规律,学以致用。因为本次活动要突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四、让学生立足当下,放眼世界,爱上数学!

数学教学主要侧重的是知识、方法和能力。而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巧妙的进行了价值观教育。让孩子们意识到集合无处不在。我们也身处同学圈、朋友圈、亲人圈等各种集合。

5.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篇五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材上安排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第二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根据参加语文、数学活动小组的人数,及两个活动小组都参加的人数这三个数据计算总人数。

在设计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去解决重叠问题,使学生不是在模式上会做,而是在理解上会做。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

课堂初出示了“喜欢玩碰碰车”和“喜欢玩旋转木马”两组同学的信息,要求学生说说喜欢玩碰碰车的和喜欢玩旋转木马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发现有几个名字是重复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贴一贴”的游戏,通过帮同学找找位置,引起思维冲突“两种都喜欢的小朋友应该放在哪里呢?”,再通过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可以用符号,数字,文字)小朋友喜欢的游戏情况,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问题,再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就环环紧扣,教学效果也扎实有效地达到。

在第二个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时,学生在算法时更多的是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而不是两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叠部分。再反思地去研读教材,发现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的,抛弃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更多地强调集合圈的作用和理解,才引起了这个问题。在今后把握教材时,应该理解好主次的关系,更准确、到位地把握。

6.三年级下册数学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篇六

教学反思

岳溪小学李启祥

一、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而对同一个问题每个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自主建构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如:学生对于动物的分类时,会飞的动物有几只?(有6只)会游泳的动物有几只?(有5只)那一共有多少只动物?(6+5=11只)从而产生了矛盾?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讨论、体验为什么会多了2只,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才是深刻和有效的。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性才能的舞台

从上面设计可以看出,由于我开放了活动的时空,如:既会飞又会游泳的动物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每一种方法都富有个性创意,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因此,本人深深体会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外,还要做一名善意的鼓励者和欣赏者。唯有如此,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才会充满知识的过程才会充满精彩,数学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学生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的舞台。

三、把评价和优化的权利还给学生

7.《重叠问题》上交教学设计 篇七

1 数词、量词、数量词的偏误分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汉语学习者会在使用量词、数词、数量词重叠形式时产生偏误。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自然而然地对目的语的偏离, 表现出错误不全之处。而偏误分析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 可以发现改正错误的方法以及如何改进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 使对外汉语教学更加高效, 能精准又快速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也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把握汉语。所以分析量词、数词、数量词重叠形式的偏误, 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习得这种特殊结构。形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有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和教学过程的不足等。

1.1 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前系统偏误

母语的负迁移, 以英语国家汉语学习者为例。由于英语和汉语数词、量词、数量词的不同, 当他们学习汉语数词、量词、数量词时更容易受到英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况且, 英语中量词不如汉语中那么丰富, 且几乎没有重叠现象。“每个”和“个个”在英语中都可以理解为“everyone”, 所以他们认为“每个”和“个个”的语义和用法完全一样。因此, 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使用中, 容易产生这样的偏误。具体分析如下:

错:小明认识他们个个人。

对:小明认识他们每个人。

尽管“个个”的意思就是“每个”, 表示某个事物的相同性, 但是在所表示事物作宾语时, 不能使用“个个”, 应使用“每个”更为恰当。即, 如果所表示事物作宾语时, 只能使用“每+量词”, 不能使用量词的重叠形式。

1.2 由目的语规则泛化引起的前系统偏误

目的语规则泛化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的、不完整的目的语知识和经验对语言做出不正确的假设, 错误地运用到其他语境 (2) 。以“个个”、“一个个”为例:

错:他们个个地走了进来。

对:他们一个个地走了进来。

一AA式的重叠形式主要有三种语法修辞意义, 一是表示“每个”, 后面往往加“都”;二是表示逐个, 往往加“地”, 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三是表示数量多。而AA式表示“每个”的时候才能和一AA式互换使用。如:

他们一个个都喜欢下棋。

=他们个个都喜欢下棋。

而错误实例的句子想表达的意思是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走了进来, “一个个”作为状语修饰“走了进来”。

1.3 由教学过程不足引起的系统偏误

教学过程不足造成的偏误, 有的时候并不是学生理解的错误, 而是有的教师没有做好备课的工作, 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因材施教, 只是一味地根据教学大纲来教学。对语法知识点讲解不清楚不明确, 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 从而产生偏误的现象。

例如“一一”, 教师在上课期间没有解释清楚, 学生便会从字面意思理解, 认为是“二”。其实, “一一”不等于“二”。“一一”如上所述, 是表示“逐个”的意思。例句, “小明要回国了, 一一和大家握手告别。”并不是表示和两个人握手告别, 而是依次, 握完一个人的手, 再和另外一个人握手的意思。

再如, “一个一个”, 这个数量词重叠, 它的语法意义表示“每一、每个、逐一、逐个”, 经常用作状语。有的老师为了学生能更快地理解, 直接告诉学生这是“one by one”的意思, 例如, “请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进入”, 翻译成英语:“Please get in one by one, students”, 这里的“一个一个”和“one by one”可以对应。可是在这样的句子:“你们一个一个的”中呢?教师备课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因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汉语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储备以外, 还应该有端正的态度。

以上是留学生在量词、数词和数量词重叠方面出现偏误比较常见的原因, 而在实际对外汉语教学中, 偏误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 并不仅限于以上三大方面。所以在分析偏误的时候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力求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

2 量词、数词、数量词重叠的对外汉语教学对策

2.1 加强对量词、数词、数量词重叠形式的研究

研究并不仅仅是学者专家所做的事情, 作为一名优秀的汉语老师应该掌握汉语理论知识, 要有研究探索精神,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比较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异同, 更好地解决学生因母语本身的负迁移而产生的偏误, 也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的学生可以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只有教师全方面理解汉语知识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避免因教学不足而产生的偏误。如前所述, 发现不同的句法功能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 可以将相似意思的重叠形式进行归类, 进行意思区分和辨析, 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减少偏误的产生。数词、量词和数量词重叠形式都可以表示“多”。“中华儿女千千万”, 此处的“千千万”作为谓语, 表示中华儿女很多。而在“傍晚时分的村庄, 家家户户升起缕缕炊烟”中, 量词重叠形式表示数量多, 从中发现, “缕缕”是“炊烟”的量词。所以用量词表示数量多时, 需注意要用相应事物的量词, 不可使用其他量词。而数词表示多时, 有“千千万”等固定重叠形式, 可以修饰任何事物。

再如, 数词和数量词重叠形式都可以表示“逐一”, 两者可以互换。例如“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 都用红笔添改过了, 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 连文法的错误, 也都一一订正。”“一一订正”可以改为“一个一个订正错误”。意思没有出入, 可以互换。如此进行归类辨析, 学生便不会混淆, 减少偏误。

2.2 设定语境

数词、量词、数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的。可以利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文化背景, 使学生理解这些重叠形式的引申意义。培养学生的语感, 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境。例如“这是梅花, 有红梅、白梅、绿梅, 还有朱砂梅, 一树一树的, 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中, 可以展示图片, 营造梅花很多的语境, 各种梅花, 红、白、绿、朱砂。这样, 学生更能理解“一树一树”是什么意思。再者, 例如这样的句子:“墙一堵一堵倒下, 尘土飞扬”,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米诺骨牌, 推一下, 牌子便一个接一个倒下, 学生也更能理解“一堵一堵”表示依次, one by one的意思。因此, 设定语境对于学生来说, 能更易理解数词、量词、数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功能。

2.3 分析偏误, 解决偏误

分析、解决偏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学习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教师应该纠正学生的偏误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 当然也要适时鼓励学生。经常被纠错的学生, 可能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第一、第二点教学策略,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习得数词、量词、数量词重叠形式及其语法功能。

2.4 精讲多练

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学生为中心, 精讲多练。教授完一个知识点之后, 要进行不断的练习, 培养学生的语感, 有利于学生对汉语文字的直觉感知。让学生多听多说, 不断学习, 不断练习, 不断纠错, 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加深所学知识点。

摘要:量词、数词、数量词重叠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 也是一种特殊现象。它有多种表现形式, 且不同的重叠方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因此, 这部分的学习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 确实是一大难点。但是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它, 而是要找出偏误出现的原因, 并且有针对性地教学, 从而达到提高汉语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量词,数词,重叠,偏误,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丽媛.数词、量词、数量词语的重叠.华中科技大学, 2004级硕士论文.

[2]王振来.量词重叠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8年5月第3期.

8.《重叠问题》上交教学设计 篇八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的第一课时。教材提供的例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十分贴切,参加课外小组,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特点。例题所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分类的思想方法,也接触过把同一类物品圈起来的练习,但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集合图形成的过程,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小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在学生课前帮助学生体会“只……”,“既……又……”。

二、探究新知

(一)在“装苹果”活动中,初步感受“重叠”。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苹果(出示苹果),讲台上有两个盘子,谁来帮我把这个苹果放在左边的盘子里?(指名演示) 师:现在只有左边的盘子里有苹果。

谁来帮我把这个苹果放在右边的盘子里?(指名演示) 师:现在只有右边的盘子里有苹果。

师:给大家出个难题,我想让两个盘子里都有一个苹果,怎么办呢?(学生讨论,若想不出办法,提示学生可以把两个盘子的位置移动一下。)

让学生演示,师:他刚才想到的方法是把两个盘子重叠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现象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感受一下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出示例题,深入体验。

1、出示课本上的统计表(名单顺序打乱),获得数学信息:

师:这是某小学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的统计表,(边说边出示)

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语文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张伟 丁旭 赵军 有( )人

数学 于丽 李芳 陶伟 王志明 杨明 周晓 刘红 卢强 朱小东 有( )人

师:(1)观察这张表格,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多少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带着学生数)(运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在表格第一行最后一栏填上“8”。)

(2)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多少人?(运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在表格第二行最后一栏填上“9”。)

(3)参加语文课外小组和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共有多少人呢?(指名答,师根据学生回答书写:8+9=17人)

师:是17人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再仔细观察表格中的名单。让学生发表意见。

2、调整统计表中的名单,突出“重复”。

师:谁能把表格中名单的位置调整一下,让大家能很快看出哪些名字是重复的?(小组讨论)

指名回答。(生:把上、下两行中相同的名字对齐)(运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指名直接在白板上操作)

语文 杨明 李芳 刘红 陈东 王爱华 张伟 丁旭 赵军

数学 杨明 李芳 刘红 王志明 于丽 周晓 陶伟 卢强 朱小东

师:名字重复出现了两次说明什么?(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

师:重复出现的名字使我们算错了总人数,想一想怎样做不仅能使名字不重复,又能表明他们3人参加了两个课外小组呢?若学生答不出,师提示:要是只有一个名字,摆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生:把重复的名字写在两行中间)(运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指名直接在白板上操作)

语文 杨明 李芳 刘红 陈东 王爱华 张伟 丁旭 赵军

数学 王志明 于丽 周晓 陶伟 卢强 朱小东

师:能把“刘红”摆在“朱晓东”上面的一格中吗?(边说边操作,将“刘红”拖到“朱晓东”的上面)(生:不行)为什么?(因为刘红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摆在上面一格就只参加了语文小组,没有参加数学小组。)

能把“朱晓东”摆在中间吗?(边说边操作,将“朱晓东”拖到中间)(生:不行)为什么?(因为周晓只参加了数学小组,没有参加语文小组)

师: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到底一共是多少人呢?(14人)

3、引出集合图,加深理解

(1)师:这14人中哪些同学是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谁来把这些名单圈起来?(运用电子白板的圈画功能,指名直接在电子白板上圈画)

这14人中哪些同学是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谁来把这些名单圈起来?(运用电子白板的圈画功能,指名直接在电子白板上圈画)

圈了以后,我们就能很快看出这些同学参加课外小组的情况。看来解决这类问题用“圈起来”这个方法比较好。你们想试试吗?

(2)小组合作,分组绘制集合圈。

老师这有一个红的的圈,还有一个蓝色的圈,请两名同学对照表格,帮我把语文小组的名单摆进红圈中,数学小组的名单摆进蓝圈中。(指名直接在电子白板上操作)其他的同学拿出老师准备的14个名单,独立在卡纸上按要求操作,完成后在组内交流。

(为了让学生的操作能顺利完成,屏幕显示出操作的要求。)

屏显提示:别着急,请先看清楚要求:

1、在纸上画一个红色的圈和一个蓝色的圈。对照表格,将语文小组的名单摆进红圈中,数学小组的名单摆进蓝圈中。

2、摆好后,看一看是否和表格中的名单相一致。

语文小组                 数学小组

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

(3)老师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有问题的情况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集体辨析,订正。

4、各部分意义

运用电子白板的填色功能,逐一突出韦恩图的各个部分,让学生说各部分的意义。

5、和表格做比较,介绍韦恩圈

(运用电子白板,将原来的表格调出来)师介绍:和原来的表格相比,大家绘制的图形能让我们一目了然,清楚地知道三(1)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的情况。你们知道吗,这样的图形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韦恩在一百多年前发明的,人们把这样的图形叫韦恩图。

(三)结合集合图,掌握算法。

提问: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①5+3+6=14   ②8+9-3=14    ③8+6=14    ④5+9=14)

师生反馈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借助集合图来理解各种计算方法的意义。(上面4种算法,学生能说几种是几种,不强求都要列出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一题(在书上110页完成,一名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集体订正)

2、一家文具店开业了,咱们去看看,(出示110页第2题)。

(1)谁来当采购员把这两天的进货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2)需要你来帮着解答什么问题?(“这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文具呢?” )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这两天进的文具中有3种是重复的)

(4)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5)反馈。(说算式和思路)

3、将上题做一定的改动,隐去两天进货的图片,只告诉这两天各进了5种货。再让学生解答。

四、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是新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集合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抽象的问题生活化,让学生通过对参加语文课外小组和数学课外小组名单表格的逐步整理,在圈一圈、画一画等过程中得出韦恩图,理解韦恩图各部分的意义,发现图形表示的优越性,最后能运用语言、图表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整个认知过程是问题不断解决,认识不断清晰,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

9.周瑞《重叠问题》说课稿 篇九

一、说教材:

1、说内容:《重叠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广角”例1。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是属于集合思想一个数学体系。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2个三角形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我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三、说教法学法

重叠问题属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的智力游戏,非教学内容,所以学生对它的掌握程度允许有差异性,即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所以设计的重叠问题有较简单的,也有一题多果的,一题多法的,还有课后让学生继续研究重叠问题的实践题目,使每个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各有所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由于重叠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和抽象,所以设计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领会重叠问题的基本结构,并让他们借助实物图、等帮助思考;根据确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我将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适时引导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认真考虑的,所以就根据平时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元素来设计了这节课的情境。利用喜羊羊的一天生活中的某些场景穿插进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2、设置认知冲突,感知体验集合图

以“他一共调查了多少人”这一问题冲突为线索,让学生提出问题,当学生解答时出现分歧时,进而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集合图)来理解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到集合图的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 在这个环节中我一开始就播放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片段,以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极大地兴趣,再有学生自己发言讲讲动画片中的人物,并说说他们最喜爱的人物形象,这些都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情境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其中情境中的统计部分是学生们本学期刚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比较熟练的应用。接下来采用喜羊羊检查作业时的细心发现引出他的疑惑所在,“为什么调查了12个人表格中却有15个人呢”也就是本节课的重叠问题。在这里教师会适当更多的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从中获取信息,积极的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便更好的帮助喜羊羊解决问题。

另外,在这个环节中,就要向学生介绍韦恩图和韦恩图中各个部分的实际含义,要强调中间的部分可以用连接词“既……又……..”来表述更加的准确方便,另外有关数量的相关算式算法,可以有三种办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教师恰当引导展示即可。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经过以上学习的过程,根据大纲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一共设置了四道练习题,用来巩固应用。

1、本题是说喜羊羊在上学的路上送小动物们回家的习题

它的意图旨在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判断各种动物分别是会飞还是会游泳的,然后对题中已经出示的韦恩图进行分析,巩固练习表述韦恩图的各个 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在此基础上,送小动物们回家的一个过程。

2、这道题是说喜羊羊来到学校后了解到慢羊羊村长的一个烦恼:“到底应该订几套校服”

在这道习题中,练习的程度更深一层,它不再单纯考察韦恩图各部分的意义,更增加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他需要学生在分析完已有的数据信息后、根据韦恩图中个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填充完整后,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羊。帮助喜羊羊为村长解决了难题。

3、在这道题中,全面考察了学生利用韦恩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需要学生自己画出韦恩图,了解自己所画的的图形的各个部分的含义,获取题目信息后,将韦恩图补充完整,最后数出实际的数量。另外,在这道题中,就鼓励学生大胆的抛开数一数的方法,结合图形列出算式计算结果。这也为下一道练习题打下基础。

4、本题因为数字较大,教师就鼓励学生在前几道练习题的基础上直接在大脑中或草稿本上会出韦恩图,并将各部分的数字标注清楚,然后直接列出算式计算。

5、这个环节是一个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的环节。利用在课堂上老师的评价结果,结合本节课学过的知识,解答老师的疑惑。

四、小结

在这个环节,我把所要总结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让学生们更好的细化消化。

五、作业 作业部分,我用一个脑筋急转弯激发学生处理作业的热情,并给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让他们再出一个类似的脑筋急转弯。

五、说板书

1、课题

2、韦恩图各个部分的含义(其中的一些关键词)

10.《重叠问题》上交教学设计 篇十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指出,“核心概念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因此,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应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基于此认识,本节课将以此为理论支撑,充分借助直观图创设合理有效的情境,丰富学生实践活动经验,有机渗透集合思想,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8页例1。

教材与学情分析

“重叠问题”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的初始。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由此,巧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目标要求上,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基本的思想。学生学习过有关思想和方法。本节课所要用到的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从两个并列的集合图中去探究,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中,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进而感受其神奇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或许更符合学生的学情。

教学思考

⑴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学生在数数、分类、简单运算中有见过集合图,对此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则是第一次接触。

⑵教学的着陆点在哪里?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能利用借助集合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领悟数学思想是学习的重点。应当注意的是,这其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

⑶本课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学生体验韦恩图的形成过程,理解其各部分的意 1

义,并能应用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是本节课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中了解重叠的含义,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会利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借助直观图,在观察、猜测、操作、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集合思想,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3.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究、应用知识中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能利用借助集合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食物图、磁铁和磁条等。学具:学习卡和两个橡皮圈。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引发冲突 1.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点击课件将课题中的问号放大,然后引出笑笑和淘气后,导入厦门海沧野生动物园春游情境。

2.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将“一共带了多少个水果”巧妙转化成“一共带了多少种水果”,预设学生会出现迟疑并回答多种答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3.观察思考,揭示重叠问题。

师:善于观察!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重复的现象叫做重叠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咱们一起来认识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春游活动,巧妙地将两个不同的问题融入生活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顺势引出单集合圈,为后面的新知学习穿针引线,悄然为学生打开思维通道。】

二、深度体验,理解新知 1.有序整理,巧设思维碰撞。

老师与学生一起整理出六种水果,紧接着让俩位学生当笑笑和淘气将水果放 2

回两个圈子里,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欲望。

【设计意图:《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通过引导学生将水果放回两个圈子里,巧设冲突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欲罢不能非探个究竟不可。】

2.独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怎样摆既能看出各自带了几种水果,又能看出一共带了几种水果?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橡皮圈,在学习卡上摆一摆、画一画,也可以编编号。

学生利用橡皮圈在便用签上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发现有效资源。【设计意图:利用两个可以活动的橡皮圈,为学生将两个单集圈巧妙交集提供便利,扫清思维障碍。】

3.展示交流,引出最佳方案。

师: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认真操作。老师挑选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图形,我们掌声请他们上来与大家分享。(投影展示)

⑴第一种情况:学生把水果画到圈子里。

⑵第二种情况:学生把水果的名称写到圈子里。

鸭梨 猕猴桃

草莓

枇杷 苹果

香橙 桃子

⑶第三种情况:学生给水果编序号写到圈子里。

3 2 7 【设计意图:投影展示三种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板书第三种图形,体现简洁性渗透符号化思想。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探讨、补充、质疑,使学生体会集合思想,发现韦恩图并理解其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丰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总结提升,据图列式。

利用第三种图形和学生一起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最后强调无论怎样列式,重复出现的水果种类只能算1次。

5.介绍韦恩图,渗透数学文化。

(伴着音乐欣赏单集、交集、并集等各种集合圈)

【设计意图:有效总结梳理,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有效培养学生应用韦恩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韦恩图的展示,在轻音乐的伴奏下,让学生既舒缓思维情绪,又能感悟美妙的数学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集合思想。】

三、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1.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上。(课本第110页第1题)师:接下来,咱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几道生活问题。笑笑和淘气第一站在动物园里认识了很多动物,你们瞧!

让学生回看书本学习内容,并做在书本上。2.深度辨析,渗透有限集思想。

※ 两块面积都是4平方米的正方形塑料布铺在地上它们遮盖住地面的面积一定是8平方米吗?

3.成语接龙,感受不同集合图的魅力。4.春游结束后,大家集合排队。

※ 笑笑从左数起排第8个,淘气在同一队里从右数起排第6个,他们这队有10个,问两人之间有多少人?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发现重复4个人,笑笑和淘气不算,他们之间还有2个人。【设计意图:练习是目标达成的保证,有效的练习能使课堂更高效。通过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素材,设计有趣味、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有意渗透交集、并集等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课堂回顾,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在快乐的春游中,学到了什么问题?在解决重叠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图形来解决呢?

设计思路

郑毓信教授曾经说过:“数学思想的学习相对于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而言不仅更加重要,而且更加困难。”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其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要渗透数学思想相对困难。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数学广角”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教材的真正编写意图,如何渗透“集合思想”成了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成了设计本节课的思想导向。

一、研读创新使用教材

在解读教材时,笔者发现教材情境对学生而言虽是“熟悉的题材”,但并不符合实际。参加兴趣小组对学生来说确实是熟悉的,但在学校的每周一节兴趣课 4

中,同一个学生不可能既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同时又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加之新课之前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除非有学过奥数的学生,因而大部分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积累,学生难以理解“重叠人数”。因此,把知识的原点定位于两个独立的集合图,没有采用教材例1统计表的呈现方式,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从两个并列的集合图中去探究,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中,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在感受其神奇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更符合学生的学情。

二、问题意识引领课堂

学贵质疑,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本节课以“为什么求一共带了多少个苹果可以很快算出来,而求一共带了多少种水果却出现不同答案?”为起点,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引出重叠问题。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疑“怎么摆既能看出笑笑和淘气各带几种水果,又能看出一共带了几种水果?”将问题引向高潮,形成欲罢不能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练习中也以问题贯穿始终,如活动二“盖住地面的面积最小是多少?最多是多少?范围在几和几之间?”,活动三“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汉字?你是怎么想的?”等,借助直观图形悄然引出交集、并集、有限集、多集等集合知识,丰富了学生对集合的理解,形成了另一波高潮,再次有效渗透了集合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11.《种子》教学设计(上交) 篇十一

《种子》教学设计

绵阳实验小学 邹 玲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交采集的树种时,有个小女孩儿交的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表现了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儿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小女孩儿是怎样交树种的、她交的树种是什么样的、她又是怎样捡树种的,学习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好品质。【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目标】

1、归纳作者描写小女孩的方法。

2、通过对小女孩这个人物的分析,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这个“种”字还可以读作“种地的”种。

2、(出示:羞涩惭愧掠过)看黑板上的拼音写词语,谁能又对又快地将这三个词语写完整?不写拼音,一个一个写.写好马上举手.有人写两个了,有人还没有动笔.课文后面就有生字,预习要充分.这样好.写完后及时检查,这是一种学习的好习惯!现在,请看黑板上同学写的词语。一起读第一个。学习上犯点错误的同学才是可爱的,上来自己修改一下。你再读一读,印象就深刻了。

3、羞涩的“涩”,这么复杂的字你都写对了,不容易!但是可以写得好看些,看老师写。(师范写)关键是哪一部分要写好?大家在本子上再写2次。

4、“羞涩”是什么意思?(不自然,难为情)这个词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神态描写)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很多种方式描写小女孩。

二、研读语言文字,体悟人物精神

1、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描写小女孩的呢?请你从文中2——8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在旁边批注你的体会。

2、交流:

A她穿着一身素雅的秋装,显得落落大方,又略带羞涩。小女孩儿走到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

(1)这一句是外貌描写,第二句是动作描写,体现了女孩不好意思,感到愧疚。

B“怎么,没采到?”我问。“不,可是没有他们那么多。”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板书:神态惭愧)

(1)从这段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体会到女孩因自己采的太少,为祖国绿化没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2)抽生朗读,生评价,全体读。

C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上展平,然后凝望着那小葫芦的嘴儿,小心翼翼地往外抖。(动作描写)

(1)请用“”标出动词,掏出、展平、凝望(是什么意思?“目不转睛地看”可以用什么词代替它:凝视)、(2)“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不马虎。体现了小女孩对树种的珍视和做事的专注。文中还有一处也用上了“小心翼翼”(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籽包起来,唯恐丢失一颗。)体现了“我”包树种时对树种很珍爱。(3)请同学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师评价(声音太大,不树籽吹跑了,多可惜啊)再抽生读6自然段(小心翼翼的感觉读出来了,)全班一起读。

D她摇晃一下葫芦,抬起头来。她害羞地一笑,轻轻掠一下额前乌黑的短发,拿着小葫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1)女孩的神情、动作,表现了小女孩纯朴的个性。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自由谈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请大家再读课文。(因为我看着她倒出的树种,不由得心里一动。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所以我想她一定是用那双小手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树种才能如此一般大小,闪闪发光!)

三、归纳写作方法、学习方法

1、作者通过对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小女孩的做事认真的精神。(板书:读课文,抓细节,品人物。)

2、作者通过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拣树种很认真的精神。从中获得启发:以后阅读这类写人类课文、学写这类文章要突出这两点。

四、总结延伸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本文以“种子”为题?(题目为“种子”,因为文章写的就是有关孩子们交种子的一件事。种子,往往还代表着希望,这和 文中作者的联想呼应。)

2、一个题目,在我们细细地解读下,对人物有了全面的了解,《只拣儿童多处行》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板书设计】

种子

写人文章阅读法 神态:羞涩

1、读课文 心理:惭愧

2、抓细节 动作:掠过

3、品人物

【教学反思】

12.(上交)13傲霜篇教学设计 篇十二

贺兰县经济桥小学 张学宝

一、教学内容分析:

《傲霜篇》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峻青写的一篇同名散文《傲霜篇》,写于解放后,当时,作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写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由于是选入五年级的教材,教材编者仅仅是节选了文章中关于菊花傲霜品性的描写的文段。节选的文段托物言志,借助菊花的傲霜品性歌颂了不畏强野暴、不怕困难的高尚情操。这一写作手法,正是语文A版实验教材五年上册第五单元“借物喻理,睹物思人”主题中,一个极为典型的写作范例。

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五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提高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能表达一些自己的内心想法。在字词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对于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需老师在课堂上适当地加以指点。在阅读方面,学生已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但在理解重点语句方面,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理解不够深刻。

三、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感悟天气的恶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菊花傲霜的品性。

教学难点:体会顿号、逗号和句号的用法,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菊花的相关资料。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

1、课件出示:齐读这段话。(真不愧是一种富有晚节的可爱的花儿。我爱它们超凡脱俗的风姿,我爱它们暗暗浮动的幽香,我爱它们清雅大方的神采,我爱它们平易简朴的本色,然而,我更爱的是它们那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2、从这段话中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感情。(板书:爱)

3、板书课题:

体会“傲”字在题目中的意思?(傲:藐视、不屈)

二、初读感知,掌握生字

1、课件出示读书指南: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给本课标出自然段,画出四字词语。

2、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重点强调。(2)教师课件出示词语,全班读一读。

3、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谁来告诉我,是谁在傲霜?(菊花)

三、品读语句,领悟写法。

1、领略那“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课件出示:秋风扫落叶图,秋霜大的图

2、说说自己看后的感受。

3、在课文中找出描写霜大的句子。

4、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小雪似的。院子里也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那棵枝叶婆娑、爬满了大半个院子的葡萄,它那肥厚的叶子,也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使得那叶子骤然肥厚了许多。

5、、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些句子

6、同桌交流描写霜大的词语。

7、交流反馈。

8、让我们一齐读出霜的大,读出自己的感受。

9、品读秋菊,体会菊花的美。

(1)请同学们从第二自然段中画出描写菊花的句子。

(2)学生反馈。(课件出示:你看,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3)听老师朗读,学生闭眼想象。(4)欣赏菊花的图片。

10、引导学生体会总分、抓住事物特点、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的写作方法。

11、教师小结:

四、品文释疑,领悟情感

1、体会对比写作手法以及作用。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完成填空练习、指导背诵。

4、总结:

五、结课延伸,布置作业。

13.《重叠问题》上交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重叠问题》例1,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 在游戏中培养创新思维,体验重叠,探究新知

2、 会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新知的兴趣,体验数

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验重叠,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直观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苹果图卡片,圆圈。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二、 在游戏中探究新知。

1、体验完全重叠,并引出课题。

① 、游戏要求;把一个苹果装进两个圈里,每个圈里有一个。

②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后,展示作品。

③ 、理解重复,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2、体验部分重叠,引出重叠图,了解各部分的含义。

①、游戏要求:把三个苹果装进两个圈,每个里有两个。

②、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汇报后教师演示粘贴。

③、理解各部分的含义:课件演示。

红圈部分,蓝圈部分,重叠部分……

④、揭示韦恩图及其来历。

⑤、质疑,应该是2+2=4个,为什么只有3个呢?

3、感受总数与重叠数的关系,设计重叠图,探究解题方法。

①、根据要求画一画,算一算。

要求:每个圈里装三个苹果,两个圈一共装多少个?

②、指名回答,课件演示。

3+3=6

3+3-1=5

3+3-2=4

3+3-3=3

③、小结: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重复几就减去几)

为什么没有7个,2个?

三、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①、课件出示例题。

②、从表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③、请看小聪聪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

④、列式解答。

2、练习二十四第1题。

3、补充题。

四、总结全课,欣赏生活中的重叠。

5月

教学反思:

如何创设激起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如何实现学生的对于知识形成过程的经历?怎样才能让孩子懂了、理解透了……这一系列的问题紧紧缠绕着我。于是,备课中,我紧扣以上几个问题,作了相应的努力:

1、 仔细揣摩教材,解读教材。

2、 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在具体操作中获得解决问题

的方法。

3、 从特殊的重叠问题演变成一般的韦恩图,衔接自然。

4、 最后,练习,巩固提升。

5、 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然地课堂氛围外,还要作名

一名善意的鼓励着和欣赏着。

6、做好充分准备,灵活处理课堂中学生的生成性问题。

上一篇:学习新党章做合格党员下一篇:高晓松节目的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