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感想

2024-10-15

上好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感想(共7篇)(共7篇)

1.上好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感想 篇一

一、做好分析——把握学情———确定讲评重点

1. 认真批阅, 仔细统计。

每次讲评课之前教师都要对习题进行详细的批改和详细的统计, 如果做不到全批全改, 至少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若干学生进行批改, 批改出的结果一定要有代表性, 把学生的错题逐一记录下来, 作出认真统计, 计算出失分率, 即把握学情。

2. 分析原因, 找准症结。

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集中分析、归类。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的可以不讲;知识点不牢固, 似是而非的重点讲评;图形不会分析、能力欠缺而分析不透的重点讲解;语言表述不准确, 错答、漏答或条理不清的重点讲解。这样, 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讲评, 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 不仅能提高讲评效率, 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发挥讲评的作用。

二、调整讲评思路———把握教情———力求讲评有条理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的传授本领, 还在于唤醒和引导。”老师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这道题讲过几遍了, 学生怎么又错了?为什么反复讲解的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为什么学生理解或记忆不深?究其根源还是讲解时重点不够突出, 没有唤醒学生, 激发出他们学习的激情, 没有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 即没有把握好教情。讲评必须切中要害地分析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 吸引学生。

1. 确立教情, 明确讲评方向。

笔者认为, 教师的教情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一是练习错误的分析, 二是考试说明的要求。错题率较高的题目, 反映学生在某一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薄弱, 而这些薄弱的环节是平时教学强调不够或不到位的地方, 在讲评时应严格依据考试说明, 结合练习或试卷实际, 讲评到位, 注意不要有所遗漏。

2. 注意条理, 理清讲评顺序。

习题讲评前, 教师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主动思考错误情况, 结合课本或讨论合作完成能力范围内的订正。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集中讲解。教师在讲解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 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地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 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试题归类的方法较多, 可以根据知识点归类, 也可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类型归类等。另外, 讲评的顺序也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多变, 目的就是引起学生长时间关注, 提高讲评效率。

3. 积极拓展, 讲究讲评方法。

(1) 关注基础, 融会贯通。

地理学科作为文科中的理科, 具有很强的知识联系和规律性。在复习中, 要特别强调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拘泥于课本, 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所以, 教师在进行试卷讲评时, 不应局限于题目本身, 要多角度进行解析, 应注意讲评设计具有延伸性和扩展性, 以点带面地检测知识与能力。所以, 切忌就题论题, 供一时之助, 而应从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出发, 把面呈现给学生, 尽可能地依据考试说明, 构建知识间的联系,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 从而达到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要能让学生自己从较深层次上推究出失误的原因, 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复习的方向,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

(2) 强化能力训练, 培养做题方法。

教师的讲评应注意讲评设计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地理教学特别到高三后期, 由重视基础知识逐步转移到综合能力上来, 所以讲评时应从地理学科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考虑, 对练习中反映的学生能力结构欠缺点要重点分析和指导。地理能力主要包括读图分析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绘图能力、提取材料信息能力、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每种能力都要不断地训练强化。练习讲评前要找准学生的能力薄弱点, 然后“一题多变”、“一题多练”, 引导学生扩展思路, 逐步提高。同时练习讲评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阅读材料, 分析图形, 提取信息, 找准规律与方法, 结合实例缜密表述。

(3) 追求严谨, 力求完美。

地理综合题是学生失分较严重的地方, 所以如何提高综合题的答题水平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部分的训练上, 不仅要让学生做到我会, 更要做到我能做对的水平。平时练习中要反复强调语言表达的要点化、层次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语言规范, 表述准确, 注意地理术语的使用, 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少过失性失误, 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 敲得狠, 如书写潦草、答非所问等, 要追求严谨, 追求完美。

三、强化反馈———提高效益———巩固讲评成果

1. 适当补充练习, 加强巩固。

辨证唯物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所以, 教师在讲评过程中或讲评后一定要进行二次练习, 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巩固和扩大讲评效果。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需要针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重点和难点预备一定量的补充练习, 借助小黑板、投影仪、多媒体等, 等候课堂上的随时“召唤”。

2. 让错误留下印记, 以备查阅。

讲评结束后, 一定要要求学生建立错题登记本, 至少应当把错题在练习上用红色的笔更正。这项工作教师一定要回收查看, 并在下一次测验时有所体现,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 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后, 大考之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查阅错题订正。这是在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的非常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综上所述, 讲评课应以学生为本, 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和考试说明, 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注重思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 强化信息的反馈和处理, 以寻求最佳的讲评方式和讲评效果, 相信这样的讲评课一定是成功的。

摘要:地理练习讲评课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类重要课型, 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复习课, 对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和深化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上好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感想 篇二

关键词: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078-1

一、做好讲评前备课和试卷统计分析

统计主要包括:(1)成绩统计。包含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的人数以及每题的得分率。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水平。(2)解题统计。主要统计出典型错误、出错类型及人数;采集出解题中的创造性和闪光点、精彩解法。这些都是講评的重要材料。

试卷分析主要包括:分析试卷中考查的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及各题难易程度;找出试卷中双基水平、综合应用能力等结构特点;分析试卷中共性问题产生的错误原因:是心理因素?审题因素?还是运算因素?还是知识方法能力因素?同时要明确哪些试题解答的情况与考前预期一致?哪些与考前预期不一致?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群体在哪些方面哪些题型上还有可以增长的空间。

做了以上的仔细统计和分析,在讲评试卷时,哪些先讲或后讲,哪些详讲或略讲,哪些需要延拓补充,已非常清楚。这是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有效性的必要保证。

二、把握好讲评的时机和主体

测试结束后,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兴奋状态,对试题的解答方法和答案还很清晰,迫切希望知道自己考的怎样,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尽快将试卷批改出来,尽快与学生交流。教师在讲评课的前几分钟,安排学生交流。学生的交流可以显现出他们对不同题目答案的最真实想法和不同解法,这种“生教生”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更丰富,更有针对性。此时学生就是讲评的主体,老师走到学生中去倾听,更有利于教师重点的讲评。

三、试卷讲评要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照顾一般就是让学生了解试卷的正确答案,满足基本的需求。答案可在订正试卷后给出,也可以张贴。有所选择就是试卷不是每题都讲、平均用力。讲评,一是讲“错”,二是讲“好”。讲“错”:错误多有共性的题必讲,会做而不该丢分的题必讲,思维链较长、情景条件较多的题必讲,错的人数不多但是典型的错误必讲,方法繁琐的题必讲。讲“好”:重要知识、典型方法题的优化解法必讲,学生中有启发性的解法、解法中的创造性和闪光点必讲,一题多法,一题多变延伸的题必讲。相对集中就是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打破题号限制,集中一起讲评,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化归意识,使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印象更强烈。突出重点就是突出“双基”,突出薄弱和易错题,突出主干知识和重要方法,突出学生的思维过程。

四、试卷讲评中要展现师与生的思维过程

评讲的过程,不应该只是教师在黑板上的枯燥的推导和演算,而应该充分体现数学学科自身特点,以考题为载体,讲题意,讲思路,讲方法。让学生了解题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学会审题、辩题与判断。同时在评讲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把自己的错误之处暴露给大家,这样大家一起分析,最后由教师做适当的点拨提升,若学生自己无法解决,则由教师引导得出结果,使学生实现从对题目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因此,试卷讲评应是师与生的互动,应是两个为主的不停地转换。

五、试卷讲评要注意联系,举一反三

教师能够从一道题中跳出去讲联系,讲归纳,讲规律,使解题有律可循,便会让复习的实效性上一个台阶。因此,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一道题,而是许多题,同类题,从而让学生知一题而懂一类。教师以某一题为基点,把原题进行联系、变化与发散,让学生的思维在“一题多变”中向各个可能方向拓展,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思维的广阔性,促成思维及解题能力的再一次飞跃,而且在问题的变通过程中,可以把学生思维由浅显引向深入,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六、试卷讲评要关注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需要师长的赞扬与鼓励,以体现自身的价值。试卷讲评课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对成绩原不理想的同学,哪怕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赞赏,对不同难度的试题,要善于从不同层次学生的解答中捕捉“闪光点”,鼓励创新。对停滞不前的同学,要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原因,指出改进方法,鼓足他们学习的信心。

七、试卷讲评后要强化反思,力求再提高

一堂好试卷评讲课的结束,并非以试卷上试题评讲的终结而终结,课后的完善措施更为重要。首先,教师要督促学生整理试卷,避免一错再错。教会学生把做错的题目,特别是在未评讲前还分析不出原因的题目摘抄到专用笔记本,并附上分析或举上一两个例子,那样就可以把试卷内容变少变精,利于记忆与查阅,还可以避免一错再错,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其次,做好巩固、训练与反思。对学生还没有形成的正确的技能进行变式训练,对经常出错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最后,教师应利用学生思维的惯性,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反思和探索。例如,要求学生对某些试题进行数学情景和数量的改造,设计出有联系但不尽相同的试题,进一步深化讲评效果。

总之数学试卷评讲以它特有的教学情景,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及时把握这一良机,充分发挥试卷“余热”,提高考试后的试卷评讲课的效率,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构建更有效的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待我们数学教师不断去研究,去探索。

3.浅谈上好电工实训课的几点体会 篇三

杨万彪

内容摘要:实训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做好电工实训教学要搞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观念。二,老师要做准确的示范与讲解。三,严肃课堂纪律,做好安全教育。

关键词:电工实训,示范,纪律,安全。

实训教学是技工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的教学实习。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特色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基础有好有差;认知,领悟能力有高有低;教学设施,设备有限。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克服困难。在以“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办学思想的指导下,上好电工实训课,使我们的教学尽量与生产实际接轨,缩短学生到工厂后岗前培训时间。使我们的毕业生在社会上产生“品牌”效应,增加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认同感。结合我自己在工厂中几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在学校的电工实训教学经验,对于怎样搞好电工实训教学,除了课堂常规的方法外,对要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老师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观念,方法,方式,使之适应技工学校的教学特点。

我们技校的学生90%都是初中毕业,他们以前学习的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背死书,考试能考出来就是好学生。只要肯吃苦,多做练习,多背就能成为好学生。对于动手能力没有什么要求。即便是做简单的物理,化学实验,也基本是老师做演示,实验产生的现象,结果要学生记下来,背得,考试能考出来就可以。但我们技工学校的教

学,不但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强调要以操作技能为主。理论知识的学习要解决的事物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技能要解决的问题是动作能不能做出来,会不会做,能不能做得好。他不是一般的习惯性动作,而是通过系统的练习而形成的。学生毕业,用人单位面试,或者到工厂试用,录不录用,不是看你能不能背出大段的理论,而是看你能不能做,做得好不好。

所以学生来到技工学校后,老师首先业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观念,方法,方式,不但要学好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动手能力。二,上课老师要做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示范,讲解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印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但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示范的准确性最为重要。言语的讲解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进行讲解与指导时,要注意言语的简洁,概括与形象化,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结构与具体要求,也要讲解动作所包含的基本原理。以电工实训为例。

(1)老师要给学生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工具使用方法。

比如一字起,十字起的使用,老师要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握柄,手掌还要顶住柄的末端。手不得触及起子的金属杆。并讲解为什么要这样使用,一是为了防止起子转动时滑脱。二是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再比如尖嘴钳,剥线钳的使用方法。尖嘴钳有两个基本用途,刃口可以用来剪断细的导线,而不能用来剪别的硬度高的东西,特别要强调不允许用来剪起子的金属杆,因为这样不但会损坏起子,也会损坏钳子的刃口。钳子钳口较宽的部分用来弯曲导线。在课本板前明线布线工艺要求中,导线变换走向时转弯的地方要弯到90度。弯线用的就是钳子的这个地方。

剥线钳也有两个基本用途,一是用来去掉导线的绝缘层,不同规格的导线要用相应规格的刃口,老师要做准确的示范。如果刃口与导线规格不匹配会出现的情况。刃口大,绝缘剥不掉。刃口小,会损伤线芯。而在课本板前明线布线工艺要求中明确提出,布线时严禁损伤导线的绝缘和线芯。另一个是开口后端的长刃口,用途与要注意的问题与尖嘴钳刃口一样。

用练武的行话说,只要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我觉得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的,别的不说,工具一定要会正确,熟练使用,不然会影响布线的工艺,速度,看起来也很别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对布线工艺要求的准确示范与讲解。

对于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要求他布线时,同路并行的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紧安装面布线;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前后一致,不能交叉;布线要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转向。这些要求,如果没有老师准确的示范与讲解,要学生理解并掌握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老师能以一个课题为例,亲自动手,根据工艺要求,完整的在课堂上做一次,把每一个工艺要求做详细的示范,讲解。再穿插讲解布线技巧及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这样的效果要比单纯的讲述好得多。

比如,工艺要求中不反圈的要求。如果没有老师的示范讲解,恐怕很少有学生知道是什么意思。针对我校的电工实训,不反圈,主要是指接按钮线。因为我们不用冷压接头,接按钮线时,要把线多剥开一点,根据螺丝左松右紧的规律,把剥开的一小段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在螺丝上,再用尖嘴钳把线根部收紧,紧螺丝。这样线与接线桩的接触就良好,牢固。下一个班的学生拆线时,只要一松螺丝,很容易就能把线拆下来。反圈,也就是缠绕的方向是逆时针,紧螺丝时,线可能被回松而脱落。老师做好示范,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接线方法,还可以避免按钮的人为损坏。因为我发现有些学生为了简便,直接把按钮的螺丝拆掉,把导线插在螺丝孔里,再把线头弯曲。下一次另一个班的学生来拆线时,只要稍微一使劲拉,按钮的接线桩就会被拉直而使按钮损坏。据我分析,电工实训室的按钮为什么每年会损坏这么多,可能与有些老师没有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是有很大关系的。另外我看到有些班级的学生接线时,把接到接线桩上的线剥开很长的一段,这个在教材上有明确的说明,接线时不能“露铜过长”,因为这样在实际通电时很不安全,容易发生触电的危险。这种情况可能也是因为老师没有做好示范讲解工作,如果单看“露铜过长”几个字,学生很难理解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认为,作为上电工实训课的老师,不能“光说不练”,而是应该,要求学生怎么做,自己先要示范,讲解。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严肃课堂纪律,做好安全教育。

在实训车间上课,学生是站着的,活动余地大。一些自制力差,纪律观念淡薄的学生就会在里边来回频繁走动,打闹,大声喧哗。而他们的行为又会影响别的同学,使整个实训教学秩序混乱。老师讲的话,学生也听不见。而混乱的课堂秩序会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因为学生手上的工具很尖锐,相互的推搡打闹很容易产生伤害事故。所以良好的课堂纪律,安全的实训环境是做好实训教学的前提。

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以老师的有效管理是分不开的。

例如,进车间后,要求学生迅速找到自己的实习工位,并保持安静,像在教室里上课一样,使学生从上课前的兴奋状态安静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做安全教育,课堂常规,然后再讲这次实训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在这段时间里,老师要注意观察,对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甚至讲话,打闹学生的行为给予提醒,纠正。使课堂纪律有一个良好的开始。讲完,老师宣布可以做实训课时,学生才可以开始动手。

在做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检查指导,对于违纪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育,给其他的同学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使大家也认识到车间也是教学场所,同样要自觉遵守纪律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样有了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学安全才有保障。教学才能有序的进行。以上几点这三年来承担电工实训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鉴于本人

4.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几点看法 篇四

一、 初中英语新教材中阅读题材特点的分析与论述

对英语阅读教材的特点展开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阅读教材的大致内容,根据其内容和特点从整体上对英语教学进行计划性的安排和科学、合理的准备,对于提高我们教学的效率有着重大的作用。新教材中阅读题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内容比较广泛

现今的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题材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主要包括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科普知识等众多的方面。比如说,在初一的英语教材中就有关于著名球星贝克汉姆的阅读材料。如此广泛的阅读题材给学生们英语学习增加了困难的同时也大大拓展了英语学习的知识面。

2. 形式比较多样

在初中英语新教材中,英语阅读题材既包括记叙文、论述文、说明文也包括人物传记、书信、诗歌等。这些题材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促使学生今后开展大范围的阅读以及各种文体的写作。

二、 关于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几点看法

由于初中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还不够成熟,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都比较差。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太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极易引起学生们的反感,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在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老师站在促进者和指导者的角度上来开展初中英语阅读课。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创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我们对新教材阅读题材和内容进行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英语新教材中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的轻松教学和带动课堂气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们提问:“谁知道现任的美国总统是谁?他的主要家庭成员有几位?都与他是什么关系?”让学生们尝试着用英语问答,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传媒业的高度发达,学生对于时事一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此类时事性的英语学习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阅读学习中来。

2. 让学生们做好课前预习,为英语阅读课的顺利开讲做好铺垫

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提前组织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预习,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课堂讲解,这对学生理解性的学习和记忆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讲,提前进行课前预习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英语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同时也是对旧知识点的温习和回顾,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一点是能够为英语教师接下来的课堂讲解作出重要的铺垫作用,学生可以更好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展开学习。

3. 制定好教学计划,对英语阅读课进行整体上的把握

提前对教学的过程制定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对阅读教学进行整体上的统筹和设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已经安排学生进行了提前的预习,有的则没有安排学生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安排自己讲解的速度和深度。对教学的过程进行科学安排的主要做法是对阅读教材进行细分,将其分为哪些内容是已经讲过的、哪些是需要温故知新的、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不需要深讲的、哪些是需要重点、深入讲解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材的具体情况来对阅读教学进行整体上的计划和安排,对于提高讲课的效率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 抓住英语阅读中的关键和重点,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

在英语阅读题材中往往会有关键性的词以及重点的句子和语法,这些都是阅读中经常出现的,相当于汉语中的常用汉字和词组。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对这些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反复的讲解和强调;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善于归纳、总结阅读教材的习惯,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和重点的语法结构。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今后进行快速的阅读和把握关键内容所在有着重要的意义。

5. 培养学生精读文章的能力,让他们养成概括与推断的习惯

初中学生由于词汇量小,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生词或者是陌生的语法项目。这就需要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或者是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断来判定其具体的意思,这种做法就是对文章展开精读。其实,许多英语阅读文章都是需要学生进行精读后才能具体地了解其真正含义以及上下句子的结构关系。比如说在一些科普性的阅读题材或者专业物品的说明上,都需要读者进行熟练的阅读才能够完全明白其中的含义,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所以说,从这个阶段就开始对初中生的精读能力进行培养,这对于他们以后的阅读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要上好英语阅读课,具体的教学措施和学习方法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所谓“教无定法”,本文所论述的教学策略仅供同行业人士进行交流与学习所用,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教育从业者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策略,为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共同努力。

5.上好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感想 篇五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课;听力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1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105

对语言的听说能力是人们进行日常交际的重要交流手段,也是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学好英语、运用英语的前提条件。具体到初中英语的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初中英语听说课,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发展呢?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工作,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课前准备

(一)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始授课前,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研究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英语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和对整个英语教学内容的分析等等,先从整体上把握英语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而后,教师要吃透教材,了解教材中的具体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新改版教材的特色以及所给的教学建议,只有教师在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全册英语教材的时候,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备课,确定听说课的教学目标、方法。

(二)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

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明确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出能够促进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教学活动。在备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班内每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分层设计教学活动。比如,优等生一般喜欢有一定挑战难度的教学活动;为中等生设计的问题可以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不能太难,以防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使这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帮助,逐渐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另外,教师还要考虑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待内向的学生要亲切、温柔;对待外向的学生要多提问、找不足;对于调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只有教师真正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听说课的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重视听说课的导入环节,设计一些趣味性高、有针对性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到听力训练的状态当中。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教师应该为学生做好铺垫,帮助学生了解听力材料中涉及的文化背景,为学生的听力训练减少理解障碍。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听力材料的内容、课本上与听力内容相关的插图,或者引导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听前活动,激活学生活跃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听的欲望。

(二)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是英语听说课的核心内容,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以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为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听力训练一般分为三个环节:泛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听寻找答案,增强学生听的信心;精听,了解听力材料的细节,联系上下文确定信息,解决问题;跟读,在学生完全理解听力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听音跟读,尽力模仿其语音语调,及时纠正自己的发音,为后面的英语表达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

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前,教师就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这样学生才能有重点地选择信息,整理信息,提高听力理解的效率。(2)听力训练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不同的要求使学生的听力能力一步步提高。(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素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教师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是学生最好的模仿对象,有助于提高听说能力的提高。

(三)学以致用

学生能够开口说英语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熟练的听的能力,英语的听说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能够听懂才能说出来。听是一个知识输入的过程,说就是知识输入的过程,教师在完成学生的听力训练之后,可以安排一些口语交际训练,将学生获得的听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输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课后练习

(一)教师要根据课堂所学,适当布置课后作业

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作业还是同步训练。但是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单纯地背单词和句型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所以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口语安排说的训练,比如,在学习现在进行时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我布置的作业是:观察你的家人在晚饭后都在做什么,用现在进行时表达出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无限乐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教师也可以尽量用英语来交谈,日常的问候都是学生掌握的,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但操练了口语,更拉近了师生关系,促进了英语教学。

总之,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不是一堂课、一个学期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训练过程。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听说水平,推动整个教学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

6.上好高中汉语课的几点思考 篇六

随着新疆双语教学逐步推广,一个在新疆南疆地区学习汉语的高潮正在兴起。在这种情况下,对高中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都知道,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中学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汉语教学的规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确的方法,才能适应现阶段下双语教学的要求。要提高高中汉语教学质量,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认真备课,因材施教

现在的高中汉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的。并且单元前都有“单元提示”。明确提出了单元教学目标及要求,这是我们教师进行每篇文章教学的依据。依据这个总目标、总要求,在熟悉每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总目标、总要求,确立每篇文章、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讲授和训练的重点。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在此基础上写好教案。认真备好每节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备课质量如何.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认真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

同时,汉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在课堂中只能选择其中某些知识点来进行讲析,因此灵活性很强。同一篇课文,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归纳不同的知识重点与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训练过程。

备课时要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提问的内容,讲授的内容,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要尽量尝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要设计好板书,使板书既有艺术性,又可全面体现课文内容;要设计好作业布置,以达到学生通过作业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总而言之备课一定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去做,不能有丝毫的偷工减料,否则是难以上好课的。

二、要提前预习,强化训练

上新课前,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然后讲授新课,可以节省课堂大量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总量.从而提高汉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一是要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在阅读时圈点字词,划出重点语句,最好做点旁批,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试看解答书后训练题,提出疑难问题等等。课前预习最好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使预习要求明确化、具体化。二是要督促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真的预习了,预习得怎么样,要有布置,有检查,决不能流于形式。通过检查,了解情况,心中有数,养成学生课前预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汉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养成求证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好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导读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始终突出能力训练和方法指导,能力点的训练设计要有点石成金之功,方法指导要有举一反三之效,以达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优化,找准教学重点和切入点,要有所教有所不教,使课堂教学收到最佳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主体。通过教师的“导”,促进学生“学”。以师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动”,体现在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控制,教学重点、难点的点拨.课堂教学气氛的激发与调控。学生的“动”,体现在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的动脑、动口、动手,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师生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使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学习热情得到释放和鼓励,学习欲望得到增强和体现。除了师生互动,学生间也应互动。

四、要通过学生练笔,提高学生掌握运用汉语的能力

写作文是学生最怕的问题。有的学生一见到作文题目,就觉得无话可写,脑子里一片空白;有的学生干脆一提起笔来,不加思索就乱写一通,结果是文不对题。加强作文训练是高中汉语教学重要一环。

第一,先要让学生每天坚持写一则日记,日记的内容非常自由,学生可以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实在是没有可写的可以到书本中或课外书中找一优美的语段抄下来,这样学生会没有顾虑,也没有任何负担,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受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

第二,让学生坚持每周练笔二至三次,重视实践,不拘形式,讲求实效。练笔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者将观察所得,记叙几行;或者因读书报有感,评论一番;或者描写一段眼前景物;或者抒发几句胸中情愫:或者作些作文开头的片段训练,文章主体部分的拟提纲训练、作文情景设置训练:或者作些学生口述练笔训练,也可以教師不失时机的作文示范指导。

第三,鼓励学生互修改作文。”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写了作文初稿后,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当之处。让学生互修改作文时,免不了学生对作文稿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完善。待学生把经自己反复修改的作文稿上交。

7.关于如何上好阅读课的几点建议 篇七

探讨。

关键词:转换文本;小组合作;课外阅读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新教材改革之后,阅读在英语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尤其是对于乡镇学校来说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等这些问题都会成为阅读课上的拦路虎,针对这个问题,根据自己实际的课堂经验,对如何上好阅读课进行了探讨。

一、教师要分析阅读文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文本进行再加工

1.整体感知,大处着手

一篇长长的阅读材料,如何让学生第一眼看到它们的时候就不犯愁,需要教师从大处着手,可以先出示一些关于材料的背景知识,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与所要阅读的材料相关的信息;激活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

2.设置问题,小处着眼

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具体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从细节方面指导学生阅读,其中包括:览读以了解文章的大意;捕捉具体信息;将信息图表化;记录文章的要点或具体信息;勾画文章的结构;回答问题;将事件排序;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等。

3.转换文本,激发兴趣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反之,则会影响他们的理解。所以教师要从文本中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从兴趣点入手,适时地改变文本呈现的形式,可以把枯燥的课文转换成图片或者漫画等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阅读,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4.小组合作,大声朗读

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扩充词汇、促进学生间合作的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可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学校的小组都是把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起,其中一位学生充当教师,就其阅读进行方法上和理解上的指导,回答阅读者的各种问题,帮助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其中,小组内可以分配到个人具体的任务,比如一个问,另一个读,读后回答问题,提问的学生根据对方的回答进一步发问,由此一直进行到无问题可问为止。注意,只有在听到对方的问题时才可以开始阅读,根据对方问题的种类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或览读,或跳读,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对阅读技巧的运用。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贯穿了朗读训练,一石二鸟。

5.以听助读,以读助解

以听力帮助学生朗读,用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让学生跟读录音材料,也可以让发音标准的学生领读,还可以教师领读,在读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还有助于学生的听力。

6.把握重点,学会概述

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以后,就要找出重点,把长长的阅读材料变成自己简短的文本概述,学会对课文进行改编,如果阅读材料是记叙文,学生可以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如果是说明文,学生可以改编成一个表格或者是柱形图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改编,然后展示,这样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又能提高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英语阅读的机会,创设英语阅读的环境。教师可以在班级的图书架放上一些难度适中、适于初中生阅读的英文报纸、杂志,如英语书虫、《学英语》、英语简易读本等,积极营造阅读氛围,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刚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有的学生不会主动去阅读,所以笔者就尝试用各种方法激励他们,如开展小组竞赛、故事大王评比、好书推荐会、最佳读者评比、名言佳句大荟萃等一系列活动,引进评价机制,增强竞争意识。让学生有阅读的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指导课外阅读中,教师尽量做到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欣赏与分析相结合、阅讀技巧训练与实践相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短篇阅读材料与长篇阅读材料相结合、与生活中的阅读材料相结合。通过阅读大量生动有趣的英语读物,让学生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增加词汇量,扩大阅读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为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实践,在探索中和孩子们一起前行。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上一篇:近代史下一篇:集团物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