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2024-06-10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精选8篇)

1.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篇一

学习心得范文一

科学技术,铸就辉煌——有感于中国科技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陈,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

现在看来,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否都已经陈旧、不值一顾了呢?如果把今天的新科学、新技术好好分析一下,往往可以看到旧科学旧技术的痕迹,因为新的总是从旧的发展而来的。从整体看来,当然已经面目全非,但是从它组成的部分或零件来深究,穷源探本,往往能看出它的脉络所在。即使是从西方传来的东西,也会发现有的部分原来是从我们传过去的旧东西里继承来的。从实践来的旧技术,有的形成传统,到今天还有它一定的价值,所以还能古为今用。最突出的例子,河北省的赵州桥可以算一个。它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敞肩拱”技术,今天桥梁工程上还在广泛应用,并且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新型的“双曲拱”。由此可见,在科学技术上,优良传统是很可宝贵的。

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领先的。在科学技术的竞赛场上,我国是得过锦标的。我国有过这样的历史,在今天的同一竞赛场上,对世界的先进水平,我们是能够赶上并且超过的。我们不但有信心,而且有能力。这本书就是有力的鉴证。

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篇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1 国内、国际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现状

据有关部门测算,在我国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中,20%~30%是依靠技术进步获得,而发达国家则达50%[1]。我国建筑业的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发达国家的大型建筑公司都拥有实力强大的科研机构和先进、完备的研究试验设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进行研究与开发,一般均拥有大量的企业专利和企业工法。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的并不多,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企业极少投入科技资金,忽视对施工工艺的实践进行总结,对工艺技术进行挖掘和提炼,很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二是施工工艺和技术落后。虽然我国在有些方面普遍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许多技术仍然是在低层次上打转,大多数只是对普通工艺进行改进,对一般工艺进行组合等。对技术含量高、源于高科技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则掌握不多,涉及到先进的机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在它们进行综合应用时,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显得不足;三是对企业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

2 中国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SWOT分析

本文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SWOT分析法(见表1),分别对与我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相关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从中发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机会与威胁,找出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为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1 中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的优势分析

中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方面最大的优势源自于劳动力成本的低廉。无论是体力劳动力,还是中级脑力劳动力,在中国建筑劳动力市场中均表现为供远大于求的态势。由此也就产生了独特的生产技术和低成本的生产方法。在常规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这无疑是一大竞争优势。

2.2 中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的劣势分析

我国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方面表现出来的通病主要有如下几点:缺乏具有竞争意义的技能技术;缺乏具有领先性的革新能力;缺乏雄厚的技术实力;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科技研发力量单薄,各类技术人才缺乏,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低,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较少,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进程缓慢;在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提高上较为被动;工艺更新改造艰难。

2.3 中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的机会分析

发展机会的把握是公司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2]。公司管理者应当迅速识别每个机会,评价每个机会的成长和利润潜在空间,选取那些与公司财务和组织资源相匹配的最佳机会,以使公司获得潜力最大的竞争优势。中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方法潜在的发展机会可能是:(1)获得购并竞争对手的技术能力。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行,通过购并以增加企业自身技术方面的实力在制度环境上变得可行。建筑企业可通过资本市场参股甚至控股竞争对手股权,进而可获取对方的技术能力以加强自身的技术竞争力;(2)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智力支持。建筑企业对技术能力提升的愿望仅解决了主观问题,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则从客观条件上为技术能力提升提供了环境基础;(3)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依赖于基础建设投入的加大,由此产生的长期居高不下的市场需求增速为技术研发的快速施行注入一剂强心针。建筑企业可借此机会加快技术能力的提升;(4)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筑施工涵盖的内容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日益严峻的施工条件要求建筑企业必须迅速掌握更新的技能技术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产品、新业务。

2.4 中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的外部威胁分析

在公司的外部环境中,总是存在某些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构成威胁的因素。公司管理者应当及时确认危及公司未来利益的威胁,做出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来抵消或减轻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中国建筑企业存在的外部威胁可能是:(1)市场进入技术壁垒。中国建筑企业由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形成了独特的施工技术和低成本的施工方法,但这些技术与方法多仅适用于常规工程项目。由于中国建筑企业技术实力普遍较低,所以难以进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端建筑市场。(2)出现将进入市场的强大的新竞争对手。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企业将涌入中国市场。与之相比,中国建筑企业在多方面,尤其是技术实力方面相差甚远。(3)主要技术市场增长率下降。城市化进程进入到现有高度之后,低技术含量工程项目的市场份额逐步被高技术含量工程项目所取代。中国建筑企业如果不迅速提升自身技术实力,仍然维持现在技术实力状态,则市场竞争力会大幅下降。

3 中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的发展战略

中国建筑企业要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对企业的长远战略取向进行总体谋划,选择制定出能够充分发扬内部优势、弥补内部劣势、合理应对外部威胁、牢牢抓住外部机遇的发展战略,以建立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见表2)。

3.1 SO战略

3.1.1 信息化战略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面对欧美发达国家建筑信息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的现实,我国建筑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危机感与紧迫感并存。当前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局部先行”的原则[3],实施以管理系统为应用突破口、以信息资源为应用重点、外包服务为技术支持的策略,从最需要信息化的环节和业务侧重点入手,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规范企业管理,实现科学决策,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升企业内部经营绩效。

3.1.2“走出去”市场战略。

劳动力资源富裕且廉价以及具有独特的生产技术和低成本的生产方法是中国建筑企业的两大竞争优势。在加入WTO之后,国外建筑企业将会涌入中国建筑市场,中国建筑企业一方面应立足国内市场与之抗衡,另一方面也应发挥自身竞争优势,走出国门,开拓适合自身技术特点现状的市场,加快可用于技术研发的资本积累。

3.2 WO战略

3.2.1 购并战略。

股改为中国建筑企业完成购并提供了可能。通过购并可以直接掌握被购并企业的技术资源,进而可以提升自身技术能力。

3.2.2 技术创新战略。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选择最能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实施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研发高精尖产品,加速产品品种和结构的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2.3 人才战略。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改革人才使用机制,提高人才待遇,尝试各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并使其发挥作用。同时应该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各类管理人才、技术骨干和现场操作人员。一是能适应加速企业结构调整和熟悉项目管理复合型知识人才;二是熟悉国际惯例和外语的外向型人才;三是能适应技术进步和建筑业发展经营需要的开拓型管理人才;四是能适应和满足建筑业经营规模和高新技术需要,并能实践操作,指导施工的技术人才;五是加强员工培训,注重对建筑施工现场工人技能的培训和管理。

3.2.4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扶持民族工业,始终是政府应持有的态度。中国建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借助政府的支持,积极应对国外先进建筑企业的冲击,迅速完成自身实力的提升。

3.3 ST战略成本领先战略。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了低成本的施工方法和独特的施工技术,而中国建筑企业必须运用好这为数不多的竞争优势-低成本。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巩固现有市场份额,做好与国外建筑企业打持久战的准备。

3.4 WT战略

3.4.1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优势。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低层次和中层次人力资源方面的极大丰富,这种优势可延伸出常规工程项目的低成本优势。中国建筑企业必须在充分利用此方面优势的前提下,迅速提高人力资源优势的层次,培养高层次人才,在保持现有低端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靠拢。

3.4.2 立足国内市场。

国内建筑企业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处于防守位置。因此必须立足国内市场,做好持久对抗的准备,为自己争取更多发展的机会。

3.4.3 用足用好WTO相关建筑业政策。

WTO中存在许多保护民族工业的相关政策,中国建筑企业必须熟悉这些游戏规则,用足用好相关政策,以维护自身权益。

4 结论

建筑企业在确立施工技术发展战略之后,企业技术战略管理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成功的战略制定并不能保证成功的战略实施。成功的战略实施取决于企业内各职能部门的合作,取决于管理者能否建立有利于变革的企业环境。建筑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正确的战略实施手段,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战略评价也对企业利害攸关,及时的评价与控制可以使管理者对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建筑企业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战略评价与控制,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确保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各国建筑企业将开始全面进入中国,中国建筑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同时中国建筑企业也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文章通过对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进行SWOT分析,提出中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施工技术,SWOT分析,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Gregory.G.Dess and G.T.Lumpkin(USA),Strategic Management:CreatingCompetitive Advantages[M],b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4.1.

[2]顾旭.企业战略与投资决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1.

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篇三

建设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需要对中国的地域环境、企业状况、产业格局有深入实际的了解,进而站在全局的角度,从战略、体制、制度、发展资源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谋划,使信息化深入到社会管理、经济产业以及广大群众中去,从而推进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信息技术是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特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才能促进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促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

贯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坚持科学发展”的高度统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坚持这个基本导向,信息化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才能提高。另一方面,我国未来的发展仍面临着资源、环境、生态、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以信息化手段改變靠粗放式投入发展的现状,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才能破解我国发展的新、老难题。

实现“两个转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是以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资源的快速耗竭为代价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管我国的信息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多数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来实现的。技术引进仍是我国信息产业当前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途径,由此造成了原创性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缺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1SO),国际电工委员会(1EC)等制定的标准中,我国参与制定的部分还不足2‰,而且由于我国制造业缺乏知名品牌,依靠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取得国际分工的道路已越走越窄。我们已进入必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尽快形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了。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之路。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盲目性,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速度,缺少全局考虑,缺乏科学的项目论证,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技术高消费、信息孤岛、信息化效益低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克服片面追求技术、速度和数量的倾向,将技术与效益、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之路。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高度,把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环境和信息化制度创新放到重要位置,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和相互促进,实现在产业发展顺序、事业转移和结构升级中,某些技术和产业(如软件和集成电路等)的突破式发展,打破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常规的渐进式演变升级模式,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管理创新,使信息化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使产业升级实现良性循环。

体现全面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同时加快以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在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同时,更要以协调发展为中心,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努力解决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道德、文化等社会问题,做到信息技术与社会组织目标协调一致,避免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坚持跨组织、跨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信息化建设问题,避免出现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坚持技术与管理协调发展。

确实把科教作为立国之本。“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这一论断,既是我党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贯主张,又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以应对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知识,谁就会获得可持续发展永久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化理应将科技、教育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当前,信息化建设中有些领域的改革仍处于滞后状态,有些仍止于表层,有些还带有浓厚的部门色彩,这些为改革的深化制造了障碍。因此,我们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起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起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

推进信息化要遵从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和发展阶段。要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城市差异、企业差异和社会环境差异。虽然整体上我国已初步实现小康,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已具备全面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条件,但在中西部地区很多地方连温饱问题还尚未解决。因此,推进信息化要正视现实、结合实际,要在现有条件下,按照需要务实推进,才有实效。

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的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当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牢牢地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主动权。我国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许多产业尽管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发展水平一直很低,重复建设长期难以杜绝。“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彻底告别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的竞争优势,要摆脱简单、粗放的增长方式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受制于人的困境,就必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产业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金融政策,发挥政府扶持自主创新的功能,实施有利于自主创新技术引进的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组织处于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力争实现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从战略高度加强IT标准制定工作。IT标准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未来产品、未来市场和国家经济利益的竞争。正是

因为IT标准不但影响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主权,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问题。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等在2000年下半年出台的《国际标准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利用美国标准体系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美国标准的国际化。显然,美国是想通过“标准先行”来进一步控制国际市场。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我国的IT标准制定工作。积极采用国际IT标准和国外先进IT标准,在2-3年内基本建成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国家信息化标准化体系:以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紧密与信息产业和应用工程相结合,做好IT标准的技术支撑与服务,逐步推进中国IT标准国际化。

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加快转变产业增长方式。集成电路、软件和电子仪器与专用设备等核心产业是决定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发展的关键。而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3.40/o,其中集成电路产业收入占全球仅3.7%,软件产业占全球仅3.55%,电子仪器等产业则更低。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结构大致是硬件占25%甚至更低,软件和服务占75%甚至更高,而在我国软件和服务两者在信息产业产值里仅占25%左右。因此,促进核心产业及信息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发展新一代移动通讯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数字3C融合产品,推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增长方式向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并重的資源节约型转变十分重要。

把推动制造业改造升级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农业、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在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现代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一直偏低。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将占据很大比重。另一方面,我国还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但资源消耗较多、使用效率较低的国家。因此,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资源禀赋、能源消耗总量及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仍是信息化的主要战场。

把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据统计,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共10300万人,居世界第二,却仅有0.2%的用户选择进行网上购物或其他商务活动。受认知程度和社会信用环境的制约,大中型企业仍是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占主导地位。因此,推进企业信息化,要以大型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为龙头,以重点能源、资源消耗大户为重点。政府有关部门要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银行、商户要构建安全、快捷、方便的电子支付体系,大力推广各类安全有效的电子支付工具,依法建立、健全安全认证措施和手段,为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认证服务。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物流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与国际贸易接轨,提高贸易竞争力。

把建立面向政务的跨部门的应用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推行电子政务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电子政务关键又在于政务而非电子。由于前几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基本上是政策驱动和技术驱动,网络建设水平远远超过了美国,产生了大量“有路无车”的“空壳”系统,过高的建设成本却没能实现令人满意的应用成效;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和部门在规划中把涉及全局的电子政务项目,如“金”字工程,视做本部门信息系统建设的延伸,仍停留在建设办公自动化和政务专网的水平上,对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共享等缺乏足够的考虑,缺少对业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因此,必须把建立面向政务的跨部门的应用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本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政务管理这样一个全局的观念去推动电子政务向前的和谐发展。

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领域又是信息化整体框架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此,一是要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各项支农资金中,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二是要依托有关的信息技术企业,推广节水、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三是应进一步整合各涉农部门的网络系统、网站、信息资源和科技服务体系,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进村入户,使农民及时、快捷、便宜地获得所需要的农业生产信息、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改变农民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状。四是要采用电子屏幕、电视等多种形式,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五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等手段,加强对农民生产技能的培训,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加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它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也是促进和带动信息内容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过程。因此,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和共享,推动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利用,促进经营性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培养和繁荣信息内容市场,促进信息内容产业发展十分必要。国家有关部门已将其列入“十一五”专项规划,这无疑将打破信息资源行业部门分割的现状,促进更多的内容资源通过信息通信网络进入流通领域。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现行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产出”、“总量”和“量”,没有或不能很好地反映其“投入”(特别是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代价)、“结构”(包括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和“质”(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社会效益等)。在GDP核算存在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单纯地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惜代价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结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因此,在现有GDP基础上,增加一些资源、环境、人文等因素,建立一套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科学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强化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一大批、一代甚至几代高素质、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是不可能完成的。尽管每年高等院校输送数万名网络通信、计算机应用、软件、无线电电子学等学科的专业人才,但仍不能满足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对信息化人才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部门和企业在人员培训上有了计划,但投入小,实施力度也不大,企业信息技术人员仍只占企业员工总数的0.72%。因此,必须坚持请进来、送出去,以有计划、有

要求、有检查、有考核为原则,鼓励和动员各有关方面,开展信息化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及分行业、分应用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为行业、企业培养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提供专业化培训服务。另外,企业骨干人才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企业用人机制僵化,改革不到位。为此,企业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使企业体制、机制真正适应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信息化是要搞真正的以宏观均衡为目标的市场经济。一是信息化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的市场经济只有一个原则:全体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中国要强调重视不发达地区和中低收入人群的发展,强调以富民为核心的利益均衡。二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中国最大的需求,来自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因此,要特别重视加强基础产业的地位,在结构调整中注意产业均衡。三是通过信息化在跨越式发展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缩小数字鸿沟。這是从需求出发、讲求效益的终极境界。跨越式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缩小数字鸿沟的条件,中国在增长和跨越式发展中要注重社会均衡。

重视制度创新。为什么计算机工业从大型机到PC、互联网的五个阶段都发端于美国,领袖企业也多集中于美国?表面上看是技术的关联性,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制度。在美国,尤其是硅谷,实行的是鼓励创新的制度——政府并不重点扶持哪个企业,而是提供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由市场来选择创新,并尽可能提供周到的服务,减少创新的风险。这样的制度可以把社会资本和人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创新。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自成体系,缺乏规范和标准,说明制度的发展已相对滞后。而美国在ICT(信息通信技术)各个发展阶段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制度创新与ICT发展相辅相成,两者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带来ICT创新,而ICT创新又推动制度创新。这对于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理论升华。我们只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并自觉用以指导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国信息化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明清格物说和中国科学的发展 篇四

明清格物说和中国科学的发展

明清”格物“说着重发挥程朱”格物“说的科学理性精神,在内容上大力提倡”实测之学“,广泛地吸收”西学“的成分;在方法上,它吸取了近代西方”由数达理"的思维方式,使之成为由中国古典科学走向近代科学的中介和桥梁,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接受和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思想基础.

作 者:葛荣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4(4) 分类号:B21 关键词:格物   明清实学   中国科学  

5.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篇五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其积极作用.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系统、综合、整体、联系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影响的论述中得以体现.

作 者:杨长春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宣传部,广东,广州,510320刊 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年,卷(期):13(2)分类号:G05关键词:传统文化 科学 影响

6.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篇六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本网讯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十一五”成就,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时刻,12月9日,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国农业行政管理、科研、教育、推广和涉农企业、社团组织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协会理事及会员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第四届理事会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深刻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精心谋划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思路与重点,团结和带领全国广大农技推广工作者,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会议期间,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陈耀邦同志致开幕词,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危朝安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常务副会长夏敬源同志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尹成杰当选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当选为常务副会长。新当选的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尹成杰同志致闭幕词。会议充分肯定了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成立19年来,特别是第四届理事会组建4年来的工作,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审计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和《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员管理办法》修改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并研究了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

新当选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五届理事会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成立19年来,特别是第四届理事会组建以来的四年间,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紧紧围绕农业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着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调研,多次向国务院领导提交了很有份量的政策建议,有力推动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关文件的出台, 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长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认真组织先进实用技术示范推广,深入开展农业技术调研指导,认真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三是广泛开展农业科技交流,认真组织学术研讨,积极举办高层论坛,深入开展农技推广征文活动。四是努力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精心组织优质稻米博览交易活动,协助组织农业投入品“双交会”等活动。同时,四年来,协会自身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组织机构不断健全,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内部管理不断规范,服务会员质量不断提升,协会已逐渐成为全国广大农技推广工作者之家,促进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会议分析了 “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强化措施,不断促进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的发展壮大,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全力服务农业中心工作。要紧紧围绕农业中心工作,积极参加应对重大农业自然灾害、暴发性重大有害生物灾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积极投身大规模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大规模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大规模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大行动。大力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第二,大力促进农技推广改革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力争用3年时间构建“一主多元”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目标任务。最近,农业部在江西召开了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议,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协会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为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提出有益的对策与建议。紧密联合农业教育、科研、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促进建立健全“一主多元”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努力营造“一主多元”农业技术推广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三,认真履行主体职能。充分发挥咨询参谋作用,通过组织重大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调研,提出有益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用,通过组织技术研讨与高层论坛,开拓会员视野,扩大协会影响。充分发挥促进产业发展作用,通过组织优质稻米博览会和农业投入品“双交会”等活动,搭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

第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将争创活动与协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转变作风上下功夫,坚持求真务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求实情、出实招、务实效。不断强化自身规范化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切实加强对会员的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将协会办成会员之家,为会员提供更好的信息与咨询服务,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为推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篇七

伟大的实践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建设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这一伟大的实践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不仅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而且在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思想, 理应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理论的行动指南。

(一) 科学发展观是国际形势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科学发展观也不例外。它是中国所面临、并身处其中的国际形势的产物。

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国际形势的产物, 这一从国际向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对于当前的国际形势,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 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全球经济失衡加剧, 南北差距拉大,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2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的这一对于国际局势的宏观分析和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对于我们认识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的世界形势和国际局势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国际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它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

(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国内形势的产物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最近几年的发展, 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 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经济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新课题、新情况、新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解决新情况, 回答新问题, 得出新结论, 发展新观念。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 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我们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要认识到,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依据也正在于此, 说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 正是从中国国内的向度来阐释的。这种认识是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精神。由于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出路还是要靠发展的新思路。3于是我们才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国内形势的产物。

(三) 科学发展观在外交和国际战略方面提出了新思想

科学发展观科学地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 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具有丰富的内涵, 形成了一个重大科学战略思想体系。在外交和国际战略方面, 也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等等。

二、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一) 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的过程中坚持发展这一第一要义

发展,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我们常说的一般意义上的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里面的一个常用术语, 指事物由小到大, 由简到繁, 由低级到高级, 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必须自觉着眼于发展, 始终坚持这一要义, 这是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的重要前提。

时代是依据某种特征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时代问题是国际战略理论的基本问题。对时代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使我们对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有个较清醒的认识, 这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是必要的和迫切的。能否坚持与时俱进, 关系到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能否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能否适应时代的需要, 能否及时解答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只有这样, 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理论才有生机和活力, 才能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 才会在国际战略理论领域拥有中国应有的一席之地, 打上中国的印记。4

(二) 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是捍卫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理论必须以国家权益为核心和归依,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 正确处理强权利益与主权利益的关系, 认清和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5而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正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在国际战略领域和外交层面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 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是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的需要

十七大报告对统筹兼顾的基本目的、基本方面、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等进行了阐述。所谓统筹兼顾, 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这些关系, 既包括经济领域的重大关系, 也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国内国际的关系。要做到统筹兼顾, 必须树立世界眼光, 加强战略思维。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着力推进、重点突破。6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国内国际的关系, 是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的又一个重要动因。应该说, 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的构建和实施对于国家的政策操作实施者和一般的普通公民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进程中的国内、国际关系具有建设性的、提纲挈领的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继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建设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国是我们国家的复兴之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国际战略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提高国际战略理论和外交决策机制的科学性, 增强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 为构建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实用化的国际战略理论, 发挥这一理论的现实效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证、兼容的文化背景、强大的智力支持、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美好的生存家园, 构建有利于内政、外交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把改善人民生活、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这样, 才能使这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新型国际战略理论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拥护。

参考文献

[1]转引自侯光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发展高等教育[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3, (1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光明日报, 2007-10-25

[3]李君如.中共十七大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J].中共党史研究, 2008, (1)

[4]周素勤、杨值珍.浅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理论[J].理论建设, 2004, (1)

[5]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

8.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篇八

提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有效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科学技术哲学开始成为世界的焦点,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并且科学技术活动已经在我国发展成独立的社会活动,科学技术哲学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哲学的改革和发展,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科学的地位和影响原来越高,科学技术哲学是有“自然辩证法”经过不断的改革演变而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我国发展及社会都有着巨大影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成为了我国主流思想,影响着我国的人文和人们思想及品格。本文将针对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展开研究。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发展状况;趋势

引言: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由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演变而来,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科学技术哲学虽然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但科学技术哲学却不是单纯的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而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具有浓厚方法论性质的、横跨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是我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学技术哲学已经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及我国科技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

一、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已经接近百年的历史,对中国社会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辨证法演变而来,因此,科学技术哲学继承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内涵。《自然辨证法》于1925年正式由苏联出版,出版之初就被翻译成了德文、俄文两个版本,内容包括了科学史、方法论、自然观及对各门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1]。自《自然辩证法》出版后,立即引起了世界中各国科学家和哲学年的关注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出版成为了自然辩证法学说创立的标志[2]。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及新中国的建立,自然辩证法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经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1956年,自然辩证法被我国国务院组织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制定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自然辩证法发展成了哲学和自然科学间的一门科学,同时我国还成立了自然辨证法研究协会,自然辨证法研究协会的成立奠定了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和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了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石。另一方面,我国教育部将自然辩证法选为各大高校的指定课程,仅1981年,就已经批准了自然辨证法硕士学问单位二十八个,博士学位单位四个[3]。经过不断的发展,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变成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不断的改革最终更名为“作科学技术哲学”,并且在我国市面上也开始相继出现科学技术哲学著作。1987年自然辩证法被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意味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已经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更加注重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相互联系,通过利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帮助我国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好经验,是国家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对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明文起着积极作用。

科学技术哲学已经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在众多的学者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已经包括了:自然自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与社会等等,为我国深刻研究科学结论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的实现了对我国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提炼,促进了我国自然科学研究进程。在对技术哲学研究方面实现了对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生、发展机制、发展动因及其影响的研究。在社会学科方面,研究了人与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社会如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到进步和发展以及人如何选择科学技术,可以看出科技哲学涵盖非常广泛。

二、科学技术哲学对中国的影响及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经济、科学技术一直都不是社会发展关注的主体,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直服从着政治和人类自我修养的要求,社会发展严重缺乏科学技术的参与,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缺失。建国以后我国实行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管制,政治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这又严重的影响了科学技术哲学的应用和发展,这一状况指导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改变,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目标确立施行以后,经济开始逐渐摆脱政治和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走上了自由发展的道路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哲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哲学因为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广泛接触,已经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并得到了中国哲学理论界的广泛认可。

由于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期初科技发展是从外部引进科技而开始发展,特色科学技术哲学的出现,给中国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研究带来而来转机。因此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及分析研究过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再加上当代中国面临两次科技革命的迭加,有可能走上浓缩的超越的道路,因此对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更显得意义重大,科学技术哲学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哲学对于当代中国的学术发展,特别在传统文科的改造与重建中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传统文科,主要是文史哲等长线专业,本来是适应并维系原来传统的旧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但现阶段已经开始萎缩,而面向经济的一些应用性文科正在兴起,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走上新的社会生成道路重要体现。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哲学将成为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交界处寻找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原点,这一过程类似于近代科学对自然史的回溯。在这个原点的基础上,沿着人与社会从自然界生成的真实的足迹将实现构建起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并且就在很早之前就有学者提出“在历史上是最初的东西,必然要成为科学上最初的东西”这个概念的形成,正是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本身的存在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开始受到重视的开始,因为在应用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相应的社会的发展目光会重新聚焦在社会生活本身,积极的投入到正在萎缩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去,将应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进行符合社会和人的需求的优化,促进人和社会于科学技术的共同进步,进而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促进应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

nlc202309011604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对我国各个方面的科学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可以说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科学技术哲学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将会向着对未来科学技术的研究及社会当前问题的研究来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建设。科学技术哲学涵盖内容已经十分非常广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是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及对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如:极早期宇宙学、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生态学,以及新三论和混沌理论等,尤其研究高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关于“网”、人机界面、虚拟现实、CD4S、数学化、生物技术、意识技术,以及高技术整体的特点和规律等,因为未来社会,人类社会将发展成科技社会信息时代,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高技术革命之中,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对国家对社会都有著重要意义,科学技术研究将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未来,科学技术哲学将会加强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具体而言就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对具体的生产技术生产处的社会经济产品,在市场中的营销、销售行为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进而对相应的商品交换,社会经济需求进行分析,保证在具体科学的支持下,社会经济活动能够充分的满足社会经济主体的发展需求,对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品进行及时的社会需求情况反馈,进而在应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创新、改进,真正做到应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在科学技术哲学的指导下科学系统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无疑是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我国国力的提升,不难看出在国家发展中科学技术哲学起积极作用。

结束语: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科学技术哲学将成为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会得到普及,通过以上对科学技术哲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不难看出,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性,因此科学技术哲学必须加强自我完善通过不断的实践及理论的结合实现改革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墨菁.基于国际,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研究概述[J].湖北职业技术经济管理学院,2012,13(11):119-124.

[2]李志搏.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历史演进[J].浙江经济管理学院,2011,19(14):132-136.

[3]王慧丽. 基于基于自然辩证法看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史研究路径探讨[J].湖北科学技术学院,2012,16(07):119-123.

上一篇:中国梦作文:梦想,腾飞的中国下一篇:校长在就职大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