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借我一生》体会(10篇)
1.读《借我一生》体会 篇一
读余秋雨先生的《借我一生》有感
---作者:刘明赵
终于读完了这本厚厚的书。六百多页的叙述中,我跟随作者走完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历程,感受到了一代文豪的辛酸控诉,由此加深了我对余秋雨先生的深入了解,看到了中国文化发展背后的曲折经历和历史变迁,更让我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风云变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是作者的封笔之作。我在媒体上看到,他说,“封笔”的含义不仅仅是以后不再写书,包括不再参与所有的文化活动。我想作者说出这样的话与他在长期的所处的那种讽刺诽谤的环境中不无关系。这是一本浩瀚的历史丛书,书中回忆了作者从童年一直到现在的每个重要时期的发展历程。同时书中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涉及诽谤者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历史真相,„„目的是为后人留一点奇特的历史真相。”对于我这个生于90年代的年轻人来说,这段历史更是遥不可及,正是这样的记载,让我有幸感受那种在特定历史时期才有的恐怖与惊讶。
全书共分五卷,每一卷都有一些章节组成。从美好的童年写起,然后求学到上海,接着经历了残酷的“文革”,到后来毅然辞去大学校长职务,考察世界文化的真谛。所有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本书的第二卷,也是本书章节最多的一卷,这一卷回忆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点点滴滴。那时的作者已是一名血气方刚的上海戏剧学院的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历史变故,作者始终站在了真理的一边,没有参加造反派,反而被造反派时时批判,处处压制。我无法想象那个时期的景象:在诺大的校园里,没有学习的氛围,全都是人心惶惶的政治气氛,到处是刺眼的标语,游行的队伍,来去匆匆的脚步穿梭在校园中,每个人都害怕自己成了批判的对象,都在极力寻找他人的疑点„„。这一点,在我父辈的谈话中我已经有些印象,现在我对“文革”期间的那种校园生活更有遐想的空间了。毛泽东发起的这场浩劫,注定是历史的倒退。在那多舛的历史时期,作者的叔叔被迫自杀,父亲也受到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被关起来失去了自由,他作为父亲的大儿子就义无反顾地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来回奔波于学院与家庭之间。即使到十年浩劫之后,大部分的人都已平反,但作者的父亲依然是背负“罪名”。作者不断地写申诉书,每次都写三四份,写了整整五次,可见时间之长,但依然是杳无音讯。
作者被分到军垦农场劳动的那一章也十分令人悲苦,不禁令人寒颤。农场的活,艰难的难于想象,摘录一些如下:
这么冷的天,必须跳到太湖的芦苇荡中,挖起一团团湖底的泥,一点点垒堰。一下水,脚已冻僵,被芦苇根割得鲜血直冒还没有感觉。
每次劳动回来都累得像死狗一样,拖着身子蹲在水沟边草草一洗,吃几口饭倒头便睡,早晨醒来头遍全是白雪!
热烘烘地刚从被窝里钻出来的身体套上昨天湿衣服的感觉,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写出来还是一阵寒噤。
当年每天早晨就这么寒噤着,知道跳进彻骨的湖水中,不再寒噤!
读到这些,我不由得想到小时候跟父母去地里干活的情景。那时的早上,也是非常的寒冷,更不用说田间的水了,一阵阵刺骨的冷直钻心。立刻我就逃出来了。而我的父母依然是在那样的寒冷中干着农活。妈妈的脚被扎得冒出了血,竟然没有感觉,直道我发现叫她,她才停歇一会儿。那时我无法体会她的感受,但是我现在却体会到了,就是余秋雨的文章让我骤然间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如果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这本书。
2.借我一生读书笔记 篇二
我喜欢晚上下班后,吃点零食,笔记本放点悠扬的音乐,窝在我的熊宝宝的怀里,然后静静的欣赏着我喜欢的文字。有时候看着很有感触,就抱着书,然后静静的躺着,回忆着,或者读到有感触的地方,就淡淡的对自己笑笑,然后满满的在自己的脑海中憧憬未来,每一个画面都是那样的唯美,有时候真不想从想象里面出来,如果自己真的活在自己编制的世界里,也许也是一份最美的终结呢。
当我读到《借我一生》中打大阵的时候,那种孩子的游戏是那样的单纯,他们仅仅是为了玩,而忽略了危险,那带火的剑横冲直闯,满天乱飞,其实也是一个充满生气的画面,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小时候。
在一个炎热的中午,大人们都午睡了,而我们却没有一点困意,我们成群结队的来到了地里,此时的田地里拥有各种瓜,西瓜、香瓜、甜瓜...其实也不是为了吃,就是为了好玩,我们还拿着钓鱼竿,在河里钓了一会鱼,可是半天也没见到鱼,我们就去附近的地里摘瓜吃,那时候的我们也不知道哪个瓜熟了,看着好看的就摘了,然后吃一口觉得不甜就扔了,结果一片地被我们弄的是狼狈不堪,有几个比较好吃的,可是我们看着它们满身的泥,就用鱼钩在附近的浇地的人的纶沟(这个是我们家里的一种讲水引至自己田地的一种类似塑料的东西)上扎几个小孔,那样水就好像一个个小喷泉一样喷了出来,我们就利用这些水将我们的战利品一洗干净。然后找个阴凉坐下来静享劳动果实。
现在想想当时真的很坏,可是孩子就是孩子,我们没有那种意识,只是觉得好玩,只是觉得那些漂亮的小瓜真是很好看,它们是那么的香,即使是吃完了,也是觉得身边总是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3.《借我一生》读后感 篇三
很难想象文革到底铸就了怎样的灾难,以至于到现在,文学界还蔓延着文革遗风。
那次在图书馆,偶然间发现了余秋雨的《借我一生》,便取来借阅。居然发现这本书的旁边有一本名为《庭外审判余秋雨》的书,作者是古远清。可奇怪的是两本书并不是同一文体,作者也不是同一人,两本书放在一起,颇有比较阅读的意思,于是便借了同学的图书证,好说歹说才一起借来了两本书。
翻开书本,略一浏览,竟发现两本书上的内容基本对立,而且也都围绕着文革这一事件相互攻击。也许真是图书管理员独具匠心,居然将这两本书放在了一起。
文革究竟是怎样的一段岁月?我无从得知,至少直到现在,对于这段历史,还有一种讳忌莫深的隐讳。
最早知道文革这个名词是在小学五年级的常识课本上,只有只言片语的描述。当时,我曾问过老师文革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师只是说那是由四人帮控制的一段黑暗的十年浩劫,接着便说中国的经济倒退了十年等诸如此类我当时听不懂的话。后来,到了高中,历史课本上的描述是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除此之外,只有一两段只言片语的描述。而这本书,《借我一生》,余秋雨用极其真实而厚重的笔法,深刻的描写了文革时期中国普通知识分子所受的苦难。
只有经历过这一段历史的人,才会有如此深刻地对历史的反思。这位中国文学大师,经历了这样一段苦难历程之后,不忘前车之鉴,写下了这样一篇回忆性的传记散文。
在这本书中,余秋雨用包含深情的笔触,描述了在文革中受尽苦难的一代人,包括余秋雨一家,也是文革的受害者。而在文革中,起推波助澜作用的造反派,在一段时间内风头极健后,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余秋雨一家也走出了历史的阴霾。后来,余秋雨先生功成名就,写了一系列广为人知的文化散文。可这时,社会上所谓的文人们眼红看不下去了,几乎自诩是文学界的所有的人都指责余秋雨在文革中参加了笔命为石一歌的造反组织。余先生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到法院状告诽谤之人。历经法律苦旅之后,虽胜诉却是身心俱疲,写下了自传《借我一生》后宣布封笔。可正是这本余秋雨的封笔之作,却引发了一连串的所谓文革研究者的谩骂,古远清甚至写了《庭外审判余秋雨》的驳论着作,引进据典,挖空心思找余先生的麻烦,整本书几乎都在骂人,完全失去了一个教授应有的风度。余秋雨先生甚至打趣说第二次文革就要从他开始了。
这只是戏言,然而,中国文人却总有那么一种劣根性,所谓棒打出头鸟就是这么一回事。文革,三四十年前的历史风暴,诚然已被大多数人遗忘,可是中国文坛,是否应从中吸取什么吗?中华民族的劣根性,看客和从客是否应从中吸取什么吗?
4.《借我一生》读后感 篇四
全书以余秋雨自己的视角,从小时家道中落,童年及青年的奋发努力,中年的成功与身退,以亲身经历娓娓道来社会变革,人情冷暖;有光明,有黑暗,有愤怒,有无奈,有成功,有失败;大开大合,不破不立的豪情总不灭;总有磨难,何必轻言失败。
人生如路,总是走出来的,铺设用的砖块则是选择,成就你的是选择,打败你的同样也是选择,选择的标准则是立志。
曾国藩家书中有一篇,曾提到君子之志,读后感觉其志之大,范围之广不可言明,如泰山之巅只可仰望;“君子之立志,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人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曾国藩六弟,自嘲自己时运不济“自称数奇”,曾国藩只回复一句,“其立志太小,所忧不大”。
世界的繁华,国家的强大,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自由度,但我们不能把时运不济,同流合污,无路可走等悲观的事情怪罪到客观的原因上,一味逃避,到最后都没有想想到底是谁在为最终结果买单。
5.读《借我一生》体会 篇五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借我一生》这部作品写于2004年。它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也是余秋雨先生的回忆录,书中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全书以前辈的生态群像为背景,主要着墨于一个当代文化学者的成长史,其中包括余秋雨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系列描绘与思考。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或许这部作品是他坎坷的一生不堪回首,勾起了余秋雨先生对往事以及文革时期深受压迫的痛苦回忆,是一种情不自禁的泪所以他说道:“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先生的生命之旅,是他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的精神历程,是以散文笔调贯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诗。他独创的文体交糅了体验与论述、激情与冷静、宏观与细节等诸多对立性因素,呈现全方位的表现力度。他是以他的经历为题材编成的一个故事。
《借我一生》的写作动机,余秋雨在公开场合表示与其父辞世有关。父亲故去后,家人打开他紧锁的私人抽屉,发现了大量文字资料,余秋雨先生的父亲去世后,家人打开他天天紧锁的私人抽屉,发现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资料显示了父亲内心世界中某些不为家人所知的东西。这使余秋雨骤然产生了一种感悟,进而决定创作一部追忆往事、记录生活的作品。因此,余秋雨先生开始逐一寻访自己前辈的人生历程,找到了文学感悟的基点,从而创作出了《借我一生》这部著作。
《借我一生》全书分为五卷,基本上以时间为序。它主要以余秋雨的亲身经历为主线,记叙了他童年到青年,中年各个阶段的经历。这本书是从余家的祖辈开始说起的。时间上为文革前,即余秋雨幼年和少年时期,余秋雨介绍了自己在这段时期的成长的历程,也讲母亲、外公、祖母等一些家人的故事。
他的母亲是一个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少妇。她免费为村民读信写信,记账。在他书中的童年,有一件事让我尤为记忆深刻。那就是他的母亲办私塾教村民认字的事。现在看来,似乎由女性当老师很寻常,可是在当初那个女人都还不能下楼见客的封建农村,他的母亲要承担起教书的重任,需要的勇气与决心也是惊人的。敢作敢为在他母亲身上的到了印证。这在以后余秋雨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余先生在书的第二卷第三章《旧屋与旗袍》结尾中写道:“我的童年,是由一封封农家书信,一笔笔汗水帐目滋润的。我正是从这间旧屋起步,开始阅读中国大地。”这种情怀,我们旁人虽然难以诠释,但浓浓的故乡情、农家亲令我们这些从农村走来的农家子弟享受终身,难以忘怀。从余秋雨先生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余秋雨的童年是在动荡、贫困以及文化程度十分低下的环境中度过的。但是,他年少志强、志强不息,刻苦学习;并且,在母亲的影响和教导下,从小就养成了自学读书的好习惯,实在难能可贵,令人可望而不可及。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后面余秋雨先生的有一些想法有很大的帮助。也正因为是在这样的环
境下,才造就了文学界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为文学界的进步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卷,主要讲的是余秋雨的青年时期。在青年,他刚上大学的时候,遇上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十年,全国上下都处在混乱中,当然,余家也没能幸免,他们饱受压迫。在父亲被诬蔑入狱的情况下,余秋雨开始独自承担起了一个家的责任,在面对接踵而至的灾祸面前,他用文字告诉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那段艰难岁月的人一个家庭是怎样在风雨中坚强的。让我有种在历史书以外的地方学到了历史的感觉。余秋雨在这一卷里记述了自己在文革期间的所见所闻,描述了那种无力抵抗、又不愿委曲求全从而要么放弃精神思考要么逃离社会的境况。
余秋雨先生以自己的经历为笔,勾画了文革时期种种善与恶,种种矛盾的人性。我觉得,这一卷对于我们了解文革时有一定帮助的。这一卷中他的笔墨倾情的洒向他的叔叔,这个他敬重而且在感情因素里一直有股化不开的忧伤情结的亲人,或许在他的生命里,叔叔一直是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是叔叔带着它,走近了上海,走进了书与知识的海洋。
在接下来的几卷中,余秋雨主要写的是文革后所发生的事情。其中包括当时的文化局势,他之所以放弃仕途潜心学问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他的考虑,以及一些写《文化苦旅》等书的时候的作文化考察的经历,并补充了一些这些书所没有提及的整体的思路框架和一些尖锐的思考。余秋雨对“文革”时期的记忆是一个很丰富很深厚的文本。他对“文革”时期的严酷历史的描写和刻画,是逼真且生动的。其中很多细节,经他的描述,“文革”当时的场景便鲜活地展现出来。
《借我一生》这本书在文学界引起了争议,有些人认为作者对书中文革那一部分的把握上超过人们的预期值,但对自己的反省避重就轻。认为余秋雨对历史的描述和理解有些地方是错误的。他对个人命运的选择是缺少反省的,更多的是替自己辩护。余秋雨在书中说道,“我生有幸,经历了好几个历史转折”。是的,余秋雨先生从童年开始,便注视着长辈们的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注视到这些亲人的坎坷、遭难、直到活着。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尤其是“文革”期间,他的一家人受到残害。所以,即使他在对待“文革”上的一些思想和行为,都是情有可原的。而且对于余秋雨,最重要的是看他现在对文学的贡献,过分追究他在那特定时期的做法没有现实意义。
整本书看下来,我们看到的,似乎更多的是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读者的亲切。他用平凡的文字表达出非凡的情感,不发一问却又留给读者无穷的反思空间,它将对人性反思的权利毫无保留的交给了读者。余秋雨的书文字很简单易懂却有种强大的生命力,他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的画卷,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他内心深处的思想,简单而不失内涵。
6.读《一生用来做教师》心得体会 篇六
珠街镇中心学校 唐修妲
本学期工作室向我们推荐了《一生用来做教师》这本书。《一生用来做教师》主要选取了当代20位杰出的教育界名家的故事,以简洁的语言概述了他们的主要成就、主要思想等。通过对他们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也给我们做教师的指引前进道路。
一、让教育成为一生信仰
作为学校高级教师,看到“一生”这样的词汇是有点诚惶诚恐的。从事教育事业以来,我有过挣扎,有过迷茫。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教师这个职业社会认可度有所降低是不争的事实,挣不到,社会地位也不高了,我动摇过,彷徨过。在这个平凡的岗位,我到底能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呢?在我的迷茫时期,这本书可以说是坚定了我的信念,为我打开了指路明灯。
仔细读了读书里面的每一个小故事,书中的每一个教育名家都是从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走上来的,斯霞、霍懋征、李吉林为典型的一线小学教师,而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吴非、孙维刚、李镇西则都是中学教师,就连著名的校长李希贵也是中学老师出身的。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天赋,但他们正是用“一生”的奉献来恪守自己的本分,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付出,最终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偶像。这些前辈们依靠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们怎敢说条件苦,怎敢说机会少,怎敢说坚持不下去了呢!
二、如何用一生来践行 用生命去思考教育。许多教育家之所以能成专家,绝不是因为他们拥有高超的技巧,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深刻,境界高远,才会逐步锤炼出高超的教学艺术。如:正因为立下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志向,于漪才能做到“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才能潜心教研,教出自己的个性,才会成为中国教师的集体偶像;正因为认识到“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民主”,李镇西才成为优秀的班主任,他和学生一起制定班规,还专设班主任一项,他的“法治治班”“民主治班”,让我深受启发„„ 既然把教育作为一生的规划,教师与所有人一样,必须回答这样重要的问题:我们将做什么?我们应如何活?这不是科学与理性所能够回答的。教师的人生定位与规划解决不彻底,专业发展就很难有质的飞跃,其教育生命就很难富有精神和活力。作为教师,经济窘迫已属不幸,若是再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那真是双重的不幸!我们需要自觉自愿的教育理想或信仰――为学生和自己的幸福而教。
只有这种信念、这种决心、这种生命的思考才能产生动力,才能激荡激情,才能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我们高职的孩子其实是单纯的,教学气氛很大程度上来自己与教师自己的激情。用生命奉献教育,学生怎么能不跟着你的节奏?
用生命去思考教育也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个体,要关爱学生,而不是简单的教学关系。师德的核心是爱,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则是爱的前提。教育不能想当然,了解学生比什么工作都重要!了解学生,还要理解学生,面对一个个个性十足的2000后,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耐心,而师德,就体现在这耐心之中!就体现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用视野开阔教育。教育需要开阔的视野,单纯的爱心和冲动的激情很难转化为有效率的行动,提高教育确实需要开阔视野。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就在2001年上海为她举办的从教50周年大会上动情情地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还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这样让人景仰的大师尚且如此谦逊好学。更何况我们这等凡人?正如于漪老师所讲:“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成长。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真正成长与发展,在于教师内心的深度觉醒。”我愿意与学生一同成长,也愿意帮助学生成长,更愿意收获成长的快乐。要成长,就要不断地学习,我愿意学习新课改的理念、愿意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愿意每天读书看报关注时事,接受新事物,始终保持年轻人那种成长的冲动与渴望。
开阔视野需要我们多参加实践。我经常地发现自己照搬某位名师就某一课的思路进行教学,实施的效果与名师执教的效果往往都相差甚远。这充分地说明,经验本身带有个人性,倾向于自我复制,它不太能够移植。那学习别人的经验怎么才能学得好呢?那就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在自己的实践中来提升。我自己担任的数学课程正是如此,年轻老师很有激情也很用功,拼命地看视频、听别的老师的课程,可是光靠热情,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没劲了,自己也没劲了。要把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要做到“知行合一”,教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有效地开展课程。
7.一生读,读一生的励志故事 篇七
早晨,读朝阳。一天读一轮,一辈子能读多少轮?再遇阴雨雾霾,一生又能读多少轮?朝阳从来也不会等着让你去读,你不读它,它就走了。它不会错过你,你只会错过它。读得多与少,全在勤与懒。不去读朝阳,心中怎会有晨光?
水边,读水。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但最柔弱的水滴常常能穿透最坚硬的顽石。读懂了水,你还有什么不能穿透呢?
下雨,读雨。雨是来自天上的特殊使者,或大或小或急或缓,不知已经下了多少万年,总还在不遗余力地洗刷着世界上不沌净的世界。读一次雨,得到洗涤滋润的不仅是大自然,更是你的心灵。
雪中,读雪,雪是一张巨大的无字白纸,只有读出一行行字来才能读出它的内涵,这字只有天知,雪知,读它的人知。有人读出了渺茫,有人读出了萧瑟,有人读出了春意……你读到什么呢?
风中,读风。风是山的呼吸,海的呼吸,田野的呼吸,城市的呼吸,大自然的呼吸,地球的呼吸。读懂了风,你就触摸到了大地的脉搏,你的呼吸才能融入它的呼吸。
白天,读云。云是挂在无边天幕上的一张张或白或红或黑的稿纸,写满了天上的秘密。阴晴雨雪霞露晨夕,全悄悄写在云里。你若不去读,何时才能获知它的奥秘呢?
晚上,读夜。夜博大深邃,无边无际。没有夜,何来满天星光,千古明月,万家灯火?!“夜来风雨声”“随风潜入夜”。谁读懂了夜,谁就等于读懂了这世间最美好的梦境。
灯下,读灯。灯里装着的是另一个世界,是一本透明的杂志,是一部点亮夜的书。全书只写着一行字:只有燃烧自己,才能成为灯。读懂了灯,你的生命便如灯,你的人生便不再会被黑暗拦截。
上山,读山。山是一部立体大书,脚登着山,不如说脚“读”着山,脚上也有眼睛。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山不读我,我就读山。登山,其实是在读山。读透了山,再高再险的山也会趴在你的脚下。
山上,读石。石是山这部大书中的一个个立体汉字,大小高低形状各异,每一块也许都藏着一个个千古之谜,要想读懂山,须先读懂石,石头无言自春秋。
林中,读树。树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绿色杂志,常读树才能读懂成长,读懂枯荣,读懂盛衰,读懂叶黄叶绿,读懂果酸果甜。
花间,读花。花是天底下最早诞生的彩色杂志,常读花方可聆听花开的声音,破解花的密码,捕捉花香的基因。花若无人读,它为何要开,它开给谁看?
海边,读海。博是因有容,阔是因有怀,大是因纳小,多是因聚少,深是因聚浅,宽是因汇窄,巨是因积微,广是因缆狭,无边无际是因吸收了有边有际。常读海,多读海,才能把自己也读成海。
过河,读河。读到深处,河里流淌着的不再是水,而是一滴滴秒,一瓢瓢分,一桶桶小时,一缸缸日子……千万别让这时间的长河“决口”,否则你的人生会很快“流”尽的。
人间,读脸。见人先见脸,品人先品脸,脸是一扇窗,人情脸上写,人变脸先变,心在脸上显。脸是一部没有结尾的系列剧,永远也演不完,一生也读不完。但可貌相也不可貌相,可读脸又不能全读脸,更须读心。
蓝天下,读天。你大,在地球上不过是粒尘埃;地球大,在太阳上不过是粒尘埃;太阳大,在银河系中不过是粒尘埃;银河大,在整个宇宙中不过是粒尘埃……你还大吗?
中秋,读月。月亮就此一个,千万人都在读它,每个人都希望读到自己心中的那一轮月亮。读月,一人一月亮,千人千婵娟,万人万版本。甜月酸月苦月辣月悲月欢月离月合月阴月晴月圆月缺月,你的月是哪个版本呢?
黄昏,读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古人要商隐说的,今人吕游说:夕阳从这儿看是夕阳,若是从地球的另一端看,它却是日出。……
读上知下,读远知近,读前知后,读表知里,读快知慢,读重知轻,读宽知窄,读深知浅,读繁知简,读厚知薄,读动知静,读呼知吸,读真知假,读丑知美,读邪知正,读失知得,读忧知喜,读浑知清,读苦知甜,读阴知晴,读落知升,读夜知昼,读冬知春。
读海知博大,读汇知奔腾,读鹰知翱翔,读火知温暖,读病知健康。读老知青春,读死知生命,读小草知坚韧,读果实知汗水,读瀑布知献身,读时间知速度,读逝去知珍惜,读古迹知沧桑,读岁月知变迁,读国家知兴衰,读太阳知给予,读月亮知缺憾,读星群知无限,读自然知力量……
读爱才知爱,读恨才知恨,读物才知物,读人才知人。读一个人就象读一本书。读高尚,读真诚,如在钢琴上漫步,每一步都会发出优美旋律;读虚伪,似在沼泽中行走,每一步都让你警惕脚下就是泥潭。
读懂男人,方真正读懂女人,读懂女人,方真正读懂男人。对男人来说,一生百读不厌的女人是世上最难得的一部好书;对女人来说,一生百读不厌的男人是世上最难得的一部好书。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一生的幸福。
能读懂寂寞的人最不寂寞,能读懂孤独的人最不孤独,能读懂忧郁的人最不忧郁,能读懂痛苦的人最不痛苦,能读懂爱的人最会爱,能读懂快乐的人最快乐,能读懂幸福的人最幸福。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胸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霞云,从枯黄读出翠绿,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意境。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灵魂,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8.读《一生》有感 篇八
可是,当我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开始的烦恼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我对这篇文章的感慨。
这篇《她押了一生的岁月》叙述了在作者幼年时期,父亲事业屡屡受挫,在这最困难的时期里,母亲一边照顾儿女,一边还要帮助父亲支撑起这个家庭。后来,他们一家搬到新西兰,母亲更是足不出户地照顾孩子们,从来没有时间进行她的业余爱好。终于,父亲的事业发达了,家庭富裕起来了,母亲也终于有了机会享受生活,昔日的笑容又回到了母亲的脸上。孩子们长大了,母亲更是感到无比地幸福,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然而,母亲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她押了一生的岁月而换取的!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原来母亲的一生如此辛劳,当儿女事业有成,却没有为母亲奉献什么,母亲却早已知足。可细细品味一番,我才发现,我们自己的母亲不也是如此吗?平时,母亲为我们奉献了那么多,我们只是觉得理所当然。而母亲听到我们欢天喜地地报告好消息时,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实际上,母亲并没有真正得到什么,可是她却如此高兴。这是什么?
没错,这是母亲最无私的爱,是她对儿女最无私的爱。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们的身上,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自然也会跟着高兴。而我们,也正是在这母爱的滋润下,快快乐乐地成长。
9.读《一生》有感 篇九
文章的题目是《一生最珍贵的财富》,文章记叙的是:一个孤儿在唯一的亲人-----爷爷去世后,按照爷爷的嘱咐踏上了危险的寻宝之路,最后发现爷爷留给自己的宝藏是勤劳和勇敢。
是呀!爷爷给他的宝藏里,尽管没有金钱,没有财宝,但他知道了人生最珍贵的财富是勤劳和勇敢,这不是比金子贵百倍千倍万倍吗?一个人如果拥有勤劳和勇敢,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还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坎坷?“有钱能使鬼推磨”大概都是那些懒惰而又不切实际,一心想拥有金钱的人用来搪塞自己的借口吧!设想:一个拥有金钱,却懒惰而又胆小的人,比起那些靠勤劳双手和勇气而成为富翁的勤奋者来说,是多么渺小。一个懒惰或渺小的人是不会有作为的。
终究,钱不是万能的,钱只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罢了,又怎能和勤劳勇敢相比较呢?在思索之中,我也渐渐领悟到多年前老师问题的正确答案了。
那时一个学期的最后一堂政治课,老师又同往常一样,挑了同学回答问题。我还清晰地记得她所问的问题,问题虽多,但每个问题的答案都相同,就一个字------钱。最后一个问题轮到我了,老师的问题是:“如果上帝让你选择自己的人生,你会要什么?答案有两个选择:一是金钱,二是勤劳和勇敢。”面对这个问题,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钱”,就在我话音刚落的那一瞬间,下课铃声响了,老师说:“你回去思考思考”。就抱着书走出了教室。从老师的话语中,显然已经表现我的答案是错误的,可我仍然坚持自己是对的。
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老师叫我思考的用意,原来我的答案真的错了,错得太离谱了,今天我才发现一个人生最珍贵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勤劳与勇敢。
10.《借我一生》读后感大全 篇十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是秋雨先生的生命之旅,是他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的精神历程,是以散文笔调贯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诗。
通过秋雨先生的回忆,我们得以对其在一系列文化散文中所表达的思索理路进行一次梳理:少年时代的经历(如为邻居写信而受到尊重)培养了他对文化的亲近与信任;文革时期的遭遇与观察令他对“文化废墟”的前景产生了深深忧虑;在奉化及其后苦读的阶段里,他通过传统典籍的广泛涉猎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信念;在艺术理论阐释与创作的过程中,他领悟了“结构”对于文学乃至文化的重要性,使我懂得了未知结构、两难结构的艺术魅力;在担任行政领导的过程中,他开启了对“几百年来中国文化低效化”的反思;而在独自上路的旅程里,发现了以“对话”重新塑造和建构一种民族文化体系的可能;此后的旅程与创作,则是对于他这一文化思路的亲身实践„„
阅读《借我一生》,跟随着余秋雨的心路荡漾在人生感悟中,那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他一生淡薄名利,正直善良,勤于钻研,笔耕不辍。他不仅博览了古今中外的智慧宝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注重史实,深入世界各地实地考察。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他依然埋头苦读,并不是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事实上在**的年月,1
他家遭受了巨大的苦难,父亲一直被隔离,叔叔自杀,而他自己也一次次地被人无中生有地陷害,但他以超人的毅力默默地承受着,默默地奋斗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篇篇学术论文接连发表,一部部著作相继问世,得到了学术届的认可,同事的尊重,三次民主推荐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在实在不能推托的情况下,他担起了学院院长的大梁,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使学院的各项工作都有了较大的起色,率先带领学院改革,并取得成功。在仕途一片看好的情况下,他却毅然放弃了权力和地位,摆脱了虚假,选择了真实的文化。在以后的岁月中,他历尽艰辛,踏遍千山万水,从废墟到废墟,从文明到文明,拂去文明废墟的尘土,削去文明层层神密的面纱„„
读完这本书,我看到更多的是他对学问的追求,以及他那娓娓道来的亲切交流,了解了他那被苦难磨难一生也奋斗一生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有着一种浓郁的“磁场”在感召我们每个人,让大家感觉幸福,想象艰辛,思考责任,学会感恩,更使我清晰了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直面挫折,热爱生活,在竞争中调解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善待身边所有人,抓住机遇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李
【读《借我一生》体会】推荐阅读:
借我一生读书心得07-04
读《一生》后感10-06
读好书受益一生07-13
读《奇特的一生》有感1500字11-05
读《影响青年人一生的励志故事》有感08-04
一生的承诺09-01
一生中国梦09-28
相爱一生短信11-09
安全出行幸福一生07-18
一字一生-哲理散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