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设计期末

2024-09-25

换热器设计期末(精选8篇)

1.换热器设计期末 篇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工作的重要性:2个学分 工作具体要求:

1所有计算过程要求留草稿(软皮本或信笺纸均可),要检查。2本学期末计算到“传热面积估算”,如有问题及时反映,好调整参数。3下学期开课第一周交“手写版初稿”,内容“3-致谢”。经检查计算无误,进行电子录入。4下学期第6周上交“电子版初稿”完整版。

5第7-8周进行格式修改,第8周周末前交“电子版终稿”。6第17周前交图纸。

电子版格式要求:

1封面:封面包括如下内容

(1)题目

(2)学生:姓名、学号、系别、年级、学科、专业;(3)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4)完成日期:××××年××月××日。

2摘要: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语言精炼、明确。同时有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摘要字数在300字左右。关键词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或术语。排序如下:

(1)中文摘要、关键词;(2)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

3目录:目录作为论文(设计)提纲,是论文(设计)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目录按论文(设计)顺序用三级标题编写(如:“1„、1.1„、1.1.1„”或“第一章„、第一节„、1.„”或“

一、„ 1.„(1)„”),并标明页码。目录中的标题、页码应与正文中的标题、页码一致。4参考文献:

5致谢:致谢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6打印排版

统一用A4纸单面打印装订,上边距为3.0cm,下边距为2.5cm,左边距为2.5cm,右边距为2.5cm。①设计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设计题目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摘要]二字(四号黑体,居中),[摘要]二字下空一格打印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英文摘要全部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题目四号加粗,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均用小四号,Abstract和Key words加粗。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合打一页;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另打一页(若中英文摘要较短时,也可合打一页上)。

②目录:[目录]二字(四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或

一、1.(1)„ „,理工科可用1„、1.1„、1.1.1„编号)及其开始页码,采用小四号宋体。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目录不与摘要在同一页,要单独成页。

③正文(引言、研究方法、讨论与分析、结论):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若有标题,章标题以小三

号黑体,居中打印;节标题以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小节标题以小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正文从第1页开始编页码。

④文中图、表:标目采用国家标准的物理量(英文斜体T、P、V)和单位符号(英文正体)的比表示,如kg/m3。表格采用“三横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的内容重复。全部正文中出现的表格按表1,表2,表3等依次编号。【表1】字后空两格。表头及表中文字采用小五号字体。表头加粗。

表1 冷热流体物性数据表

比热/ 物料

密度/kg/m

kJ/(kg·K)煤油 河水

810 994.8

2.3 4.2

0.91 0.76

3导热系数

粘度/10Pa·s

/W/(m·K)

0.13 0.62

⑤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章顺序编排。具体要按下例进行排版:

qm,cQcCp,c(t2t1)

(5—1)

式中:qm,c——低温流量的质量流量,kg/s;

QC——冷流体所吸收的热量,W;

Cp,c——水的定压比热容,kJ/(kg·K);

。t1、t2——分别为低温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代入数据得:qm,c8018954.1710(4026)313.7kg/s

⑥致谢:[致谢]二字用小四号仿宋体加黑,内容为小四号仿宋体。⑦特别注意:完整的一段文字,首行缩进2字符。全篇采用1.5倍行距。⑧其他要求

全文内的各章、各节内的标题及段落格式(含顶格或缩进)要一致; 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

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

9.5万吨/年煤油冷却器设计

摘 要

本设计论文介绍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整体结构设计及计算。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制造方便、单位体积内换热面积大、造价低廉,但是两端都固定在固定管板上,冷热流体温差较大时产生的热应力较大,可能损坏换热器。因此,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只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差低于70℃(高于50℃时加温度补偿)的换热任务。此类换热器壳程流体应选择不易结垢的流体,以解决不易清洗的弊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主要结构包括封头、管箱、换热管、折流挡板、支座及其它附件等。

本设计任务温度和压强要求都不高,由换热器的系列标准选取B E M 400-0.6-46.2-625-1Ⅱ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经传热面积、壁温、压降的核算证明此换热器每年可以完成9.5万吨/年的煤油冷却任务。

关键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计算;煤油冷却器

9.5 Million tons/year kerosene Cooler Desig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fixed tube heat exchanger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ion.Fixed tube heat exchanger easy fabrication, unit volume heat-exchange area big, low cost, but both fixed in fixed tube sheet heat fluid, produced when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larger, the thermal stress may damage the heat exchanger.Therefore, fixed tube heat exchanger only applies to the cold heat fluid under 70℃ temperature(more than 50℃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added when the heat transfer task.Such heat exchanger should choose not easy process fluid shell scaling fluid, and to solve the disadvantages of not easy clean.Fixed tube heat exchanger main structure include sealing head, tube box, heat exchange tube, baffle, bearings and other accessories etc.This design task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by demands are not high, the series standard heat exchanger selecting B E M 400-0.6-46.2-625-1Ⅱ fixed tube heat exchanger.By heat transfer area, wall temperature, pressure drop of accounting proof this heat exchanger can accomplish the cooling task kerosene of 9.5 million tons/year.Key words: Tube heat exchanger;Design calculation;Kerosene cooler

目 录

0 引言 ······································································································································ 1 0.1 换热器的应用 ··················································································································· 1 0.2 换热器的分类 ··················································································································· 1 0.2.1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 1 0.2.2 蓄热式换热器 ················································································································ 1 0.2.3 间壁式换热器 ················································································································ 1 0.2.4 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 ···································································································· 2 0.3 常见及常用的换热器 ······································································································· 2 0.4 进行换热器设计的重要意义 ··························································································· 2 1 设计任务 ······························································································································ 2 2 设计方案的确定 ·················································································································· 2 2.1 换热器类型的选择 ··········································································································· 3 2.2 管程、壳程物料的安排 ··································································································· 4 3 物性数据的确定 ·················································································································· 4 3.1 定性温度的确定 ··············································································································· 4 3.2 冷、热流体有关物性数据 ······························································································· 5

2.换热器设计期末 篇二

1 换热器的节能设计原理

传热学的基本公式是Q=K·F·Δtm, 其中Q指传热量, K指传热系数, F指换热面积, Δtm指对数平均温差。要想提高换热效率, 增大传热量Q, 有三个办法:提高传热系数K, 加大换热面积F, 增大对数平均温差Δtm。在实际的应用设计中, 加大换热面积会受到设备体积过于庞大、投资费用增加两方面的限制, 而增大对数平均温差会受到工程条件和分离物质性质的影响, 只有提高传热系数, 才是强化换热最有效的途径。传热系数K是换热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众所周知其计算公式为:

传热系数K值的大小与管内换热系数ai、管外换热系数a0、管内和管外的污垢系数ri和ro、换热管的外径与内径之比do/di、换热管材料的热导率w以及管厚度5有关。而换热管的材料、规格一旦选定, 则管外径与内径之比、壁厚及导热系数等参数也随之确定下来。所以, 提高管内、外换热系数ai和ao、降低污垢系数棚ro, 才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显然现阶段想从这两方面入手提高换热器性能还存在较大困难, 所以在换热器节能设计中一般采取提高传热系数的办法。

2 换热器的设计要点

换热器的设计涉及到单板面积、流程、板间距、板间流速等各个方面, 在保证换热面积的前提下, 必须把压力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其中要格外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 水流程:采用单流程, 一次侧水则上进下出, 二次侧水则下进上出的逆流换热方式。

(2) 板间流速:控制在0.5m/s以内, 最适宜控制在0.3~0.4m/s之间。控制流速可以选择加大流道宽度或者增加流道数量的办法:采用加大流道宽度的办法时, 要注意选用高宽比较小的板片, 这样可以减小板片间水的流动阻力;采用增加流道数量办法时要选择面积较小的板片, 以此来增大水的流动断面。

(3) 角孔流速:把流速控制在3m/s以内, 要确定板片的角孔口径, 一旦发现角孔口径无法满足流速要求, 就采用多台换热器并联的方法来解决。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同类型的换热器更新换代速度很快, 新结构、新材料不断涌现, 为适应相关行业发展的要求, 在换热器设计及选型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合理实现规定的工艺条件。 (2) 结构安全可靠。 (3) 便于制造、安装、操作和维修。 (4) 经济上合理, 尽量保证物美价廉。

3 强化传热的方法

由传热机理可以看出, 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就要想办法提高管内、外换热系数、降低管内、外污垢系数。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研究经过多年发展, 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广泛使用的成果。一般从管程强化、壳程强化两方面入手。

3.1 管程强化

3.1.1 传热管的改造

用螺纹管、波纹管等代替原本的普通光滑管, 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换热面积, 一方面可以利用粗糙传热面强化边界层湍流度以提高传热系数, 从而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肋管是开发较早的换热管之一, 主要应用于强化沸腾传热, 不仅其换热系数较高, 而且能有效地扩大传热面积, 光滑管的传热面积只是低肋管的38%。但是低肋管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在低热流率下, 换热管的传热性能在上、下两部分相差比较大, 上部优于下部, 不过随着热流率增加差距会逐渐减少, 此外该管型带来的流动阻力会比较大。以螺纹管举例子, 螺纹管是一种由钢管经环向滚压轧制而成的整体低翅片管, 适用于强化对流、冷凝传热。与普通光滑管对比, 无论是内螺纹管还是外螺纹管, 其换热面积是光滑管的1.5~2.5倍, 传热系数则是光滑管的两倍以上, 除此之外, 螺纹管还可以延缓和抑制污垢的产生, 减少热阻, 提高传热效率, 可以说起在在强化传热以及节能方面优势突出。

3.1.2 提高管内流速

管内的对流换热系数与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有关, 流动状态的改变可以提高管内流速, 进而提高传热系数。但要注意流速的增加不是无休止的, 当流速超过一定范围后, 传热系数的提高会变得非常缓慢, 而管内压降增加幅度却依旧很大, 所以在具体操作中, 要适当增加流速, 提高管内换热系数, 强化管内传热。

3.2 壳程强化

按照间壁传热的原理, 在无相变换热的情况下, 壳程的对流换热系数要小于管程的对流换热系数, 合理的进行壳程强化, 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在无相变换热的情况下, 一般壳程对流换热系数al小于管程对流换热系数a2, 所以在壳程进行强化传热的改进, 可以使总传热系数K有较大提高。设计出合理的壳程流道截面, 一方面使流体不断冲击边界层, 一方面利用截面不间断的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 使流体在管外也可以形成比较强烈的振动, 进而提高管外的对流换热系数。

3.2.1 管用支撑结构的改善

传统的换热器一般采用单弓形隔板支撑, 使流体大致按照“Z”形流动, 但这种流动方式容易造成隔板与壳壁相连处出现流动死区, 流体在单弓形隔板间的分离引起动量的急剧变化从而造成压力的严重损失。同时在隔板和壳体以及隔板与换热管之间, 容易出现旁路流以及泄漏流等现象, 严重影响流体的流动速度, 对换热器发挥作用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尽快研发并普及应用新型的优化结构。

3.2.2 折流杆式换热器

这种新型的换热器由排布的支撑杆和其他元件形成遮流栅来代替折流板, 使流体在壳程内不断改变方向, 形成一系列折流, 不仅可以防震, 还可以增加流动介质的湍流度, 以提高管间的传热系数。折流杆式换热器的压降很低, 甚至不到单弓形隔板的1/4, 传热性能更是单弓形隔板的1.3~2.4倍, 应用于有相变和无相变的流杆螺旋槽再沸器都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是一种比较优秀的新型换热器结构。

4 结语

强化传热性能, 有效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对于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采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换热器, 不仅可以节约能源, 还可以帮助优化设计方案, 减少金属材料消耗, 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把高效换热器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企业的生产应用密切联系起来, 使高效的换热器可以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把节能减排的工作落到实处, 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可持续性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润涛.机房用乙二醇换热器优化控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2.

[2]汪会勇.膜式全热换热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008.

[3]孙琳, 迟进浩, 罗雄麟.换热器设计裕量与旁路设计分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 11:1369-1373.

[4]李媛.地源热泵U型管换热器性能及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5]鲍玲玲.通信基站用空气换热器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 2008.

[6]刘克安.缠绕式换热器节能特点分析[J].石油化工建设, 2011, 06:78-79.

[7]杨志平, 阎秦, 杨勇平, 翟融融.板式换热器取代火电机组低压加热器热经济性分析[J].汽轮机技术, 2009, 02:129-131.

[8]杨光, 祁影霞, 蒋慧.冷却塔供冷系统应用及节能设计分析[J].制冷与空调, 2010, 04:43-48.

3.换热器设计期末 篇三

关键词:双管双板;换热器;设计难点;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K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228-2

0 引言

当环境中的两种介质条件比较严苛,若产生泄露会造成装置的腐蚀或爆炸,那么在这种情况中一般选用双管双板结构的换热器。该设备的主要功能不是防止泄露,而是要避免壳程中泄露出的流体进入到管程中,也就是通过双管双板结构将壳程与管程中的介质完全隔离。在双管双板结构换热器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其结构非常复杂,同时制造的流程也比较困难,强度胀接与管板加工是其中的主要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严格地控制换热器内部的管板与胀接。

1 双管双板结构换热器的设计参数和设计难点

1.1 设计参数

首先壳程的筒体尺寸参数为DN600mm,换热器中管子的长度为4500mm,换热管子的规格:¢38×2.5mm,其制造与设计图如图1所示。

1.2 设计难点

1.2.1 换热器管孔与管板的加工

在管板的加工过程中对其密封面、厚度、直径以及其他相关的外观尺寸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标准,同时还有对换热器的管孔与管板加工的特殊要求,这也是整个加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1]。主要是因为双管双板的结构中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当管孔的垂直标准与管桥的误差都超过标准的范围时,就会引起换热管在实施穿管后发生严重的扭曲,这就导致了胀接的质量标准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1.2.2 双管双板换热器的制造

在双管双板结构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求管板和换热管之间的连接方式运用在内管板中实施强度胀,而在外管板中实施强度焊。管板和换热管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整个换热器的制造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制造工艺中的关键步骤。特别是处于内管板中的强度胀,若不能实施良好的胀接,就会使整个换热器的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工作进度[2]。在双管双板结构换热器中利用的主要结构是双层管板,在进行组装时非常容易造成两层管孔和管板的同心度不同,并且所运用的胀管器其长度达到了普通胀管器的三到十倍,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胀管器被破坏,影响了胀接质量的有效控制,因此设计与制造的难度非常大。

1.2.3 管头数量多,增加了制造风险

第三个难点是有非常多的管头,因此给制造过程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当为所有管子实施了强度胀接之后,所实施的压力测验必须保证所有管子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这样才能确保各个连接处不发生泄漏,因此也就在客观上提高了胀接的难度。

1.2.4 管板与换热管材质接近,机械性能相差小

第四个难点是管板的材质与换热管的材质非常接近,但是两者的机械性能却相差不大,这就使得在强度胀接时难度大大增加[3]。当实施强度胀接时,内部的换热管会发生塑性变形,同时管板也会发生弹性的变形,因此在换热管和管控的外层壁中产生了一定的贴合性压力,进而对密封性的特殊要求。然而若管板的材质与换热管的材质非常接近在胀接时就不可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也就不能保证密封性。无论何种材质的管板或换热管,都对其硬度有着强制性的要求,必须达到HB30左右。

2 双管双板结构换热器的工艺方案及制造要点

2.1 管板加工

在管板加工过程中主要采用数控模式的钻孔和钻床,钻孔的整体实施工序为:钻孔、扩孔、刮槽、绞孔、倒角、清理,同时严格控制换热管管控的偏差,控制在¢38.25±0.15,管控外表面的粗糙度也要控制在12.5um左右[3]。使用具有特殊功能的锥形铰刀,确保管孔外部表面上从横的纹路或者呈现螺旋状刻痕能够被消除,避免影响到账接时的紧密性。同时还要严格确保管孔外部表面上的粗糙程度,最好能够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现场检验员在现场中进行实时的检查与跟踪,同时对每一个管控进行细致地检查,确保管控的尺寸、外观、质量等都能符合要求,检验员可以运用一对的塞规实时逐个地细致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

2.2 内管板胀管

通常内管板胀管的实施方式有两种,首先是机械胀,其次是液压胀。若利用机械胀进行内管板胀管有可能对在管壁上发生轻微的擦伤,但这种方式在胀管之后能够达到非常良好的密封性和连接性;液压胀管属于一种柔性的胀管流程工艺。利用该种胀管方式时,能够确保管子的内壁上受到比较均衡的压力,当管子内部的压力升高时,就会引起换热器的塑性变形,进而导致管孔的内壁部分与换热器的外壁部分接触;若此时压力持续增强时,管板就会发生弹性式的恢复,通过运用两者接触部位的压力,确保换热管和管板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性。针对强度性的胀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其产生的压力范围应该确保能处于管板与管子所发生的声誉压力的最低管胀力Pmin以及促使管板产生塑性变形的管胀压力Pmax之间。经过计算,实际的管胀力应该保持在180~240MPa之内。

2.3 管束组装

在整个换热器的制造过程中都应该确保制造环境的清洁,最好在特材清洁的车间中进行制造。严格确保制造现场的环境清洁,在对拉杆、流板以及管板固定好之后,要对留存在管孔表层的油污、灰尘以及金属材质的微粒等实施细致的清除[4],之后再实施焊接、穿管、胀管、定位等程序。在焊接外管板的管头时要应用具有先进工艺的旋转式脉冲自动氩弧焊技术,以确保管头焊接时的质量。

2.4 压力试验与补胀措施

换热管在数量上比较多,同时管板的直径也比较大,因此若利用普通的常规性水压测验时发生渗漏时,并不能准确地判断出到底是哪一个胀接处发生的渗漏。若要实施补胀,首先应该对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彻底的烘干,因此这在具体的操作中也非常困难。所以可以采取气压的方式,当气压达到所规定的压力条件时,要维持一定的时间,同时要在外表面使用肥皂水进行测试。然而在计算胀管力的理论与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误差,因此难以确保一次实验就能够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5]。在工作中若发现存在渗漏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地对发生渗漏的管子进行标记,同时要将该管子的胀接力提高到5%来实施补胀;对于发生泄漏的管子周围的管子依据调整后的胀接力进行逐级递减来实施补胀。补胀完成之后,要进行压力测验,直到测验合格。

3 结论

强度胀接与管板加工在双管双板结构换热器的设计与制造中是主要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在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要对这两项工作进行严格地控制,确保双管双板结构的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双管双板结构换热器的制造工艺是在车间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不断的实践中积累而形成的,确保了换热器的正常运行。

参 考 文 献

[1] 刘雪东,梁立军,刘莺歌.双套管双管板换热器流动及传热性能数值模拟[J].化学工程,2011,05(12):90-94.

[2] 孟宪斌,宋四兵,梁淑帼.双管板换热器的结构设计[J].化工装备技术,2012,07(06):25-28.

[3] 曾宪忠,刘翠云,郑虹玲.双管板抽提蒸馏塔再沸器的工程设计[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5,09(11):12-15.

[4] 刘伟军,李雄.列管式换热器中管程介质流动均匀性数值模拟与优化[J].轻工机械,2015,06(05):19-24.

4.换热器设计期末 篇四

燃烧室新型迷宫复合冷却结构的设计与换热分析

燃烧室迷宫复合冷却结构是一种集冲击、对流换热和近似发散冷却于一身,兼具冲击冷却、对流换热冷却和席壁冷却结构优点的.创新性冷却结构.本文在研究该结构冷却机理的基础上,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某型现役发动机燃烧室改型设计为例,对瓦块式迷宫冷却结构进行设计,并进行换热分析和壁温计算.初步研究表明,该冷却结构的冷却性能优于全气膜冷却结构.

作 者:何立明 张立志 原和朋 李名魁 金涛 陈鑫 蒋永健 HE Li-ming ZHANG Li-zhi YUAN He-peng LI Ming-kui JIN Tao CHEN Xin JIANG Yong-jian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刊 名: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5 6(5) 分类号:V23 关键词:瓦块   迷宫复合冷却结构   换热分析   冷却性能  

5.现代设计方法期末考试总结 篇五

2、机械产品设计的三个阶段:

(1)功能原理设计:针对某一确定的功能要求,寻求一些物理效应,并借助于某些作用原理来求得一些实现该功能目标的解法原理。(2)实用化设计:使原理构思转化为具有实用水平的机器,完成从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到制造施工的全部技术资料。(3)商品化设计:产品不止在技术上成功,要保证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成功。

3、设计方法学的含义:设计方法学是用系统的观点,考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等各种现代因素,为获得质优价廉有创新的产品,研究产品的一般设计进程、设计规律、设计思维和工作方法、设计工具的综合性学科。

设计方法学研究的具体对象有:设计思维、设计进程、设计工具、设计评价、设计对象、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4机械产品设计任务各有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9、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产品的可靠性由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两部分组成。

系统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组成系统零、部件的可靠性,而且也取决于各组成零部件的相互组合方式。系统可靠性设计包括系统可靠性预测和系统可靠性分配两方面内容。

可靠性的重要意义。1)高可靠性产品才能满足现代技术和生产的需要;

2)高可靠性产品可获得高的经济效益;3)高可靠性产品,才有高的竞争能力

10、整体刚度矩阵有对称性、稀疏性、奇异性三个性质。

15、要正确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是系统原则、可行性原则、满意原则、反馈原则、多方案原则。

5、评价目标一般有三个方面。

(1)技术评价目标:技术性能、工艺性、可靠性、自动化程度。

(2)经济评价目标:成本、利润、投资额、回报率、市场寿命。

(3)社会评价目标:国家政策、国际惯例、资源、节能、环境污染等。

6、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创造性思维有以下几种形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直达思维和旁通思维。

创新方法:激智会法、德尔菲法、设问法、特性列举法、联想发明法、组合创新法(性能组合、原理组合、功能组合、模块组合)

7优化设计包括建立数学模型和选择适当的优化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优化设计就是以数学规划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优选设计参数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

8、惩罚函数法:将有约束问题的数学模型改造成为无约束的数学模型,然后按无约束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无约束最优化求解,直到求得问题的最优解。

根据所构造的目标函数的形式不同,决定了搜索点在可行域内、或是在可行域外,因而该算法又分为内点法、外点法、混合法三种。

(1)内点法:适合于不等式约束问题。对于内点法,求解过程要求保证【1】初始点X0和求序列最优点Xk*,都应是可行点;【2】求解到最后,序列最优点Xk*应逼近最优点X*。要达到上述两点要求,应当rk不太小,即开始和求解阶数;当rk→0时,即终了阶数。

(2)外点法:适用于具有等式和不等式约束问题。惩罚函数的定义域为非可行域,即在可行域外进行搜索。

(3)混合法:是将内点法和外点法的惩罚函数形式结合起来,解决同时具有等式和不等式约束问题。

11、现代设计所指的理论与方法:设计方法学、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动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神经元计算方法、工程遗传算法、智能工程,价值工程、工业艺术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并行工程、模块化设计、相互性设计、摩擦学设计、三次设计、反求工程设计。

12、机械产品设计进程可分为那几个阶段?

答:机械产品设计进程一般可分为产品规划、原理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四个阶段。

(1)产品规划阶段;产品规划,明确设计任务就是决策开发新产品,为新技术系统设定技术过程和边界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2)原理方案设计阶段;原理方案设计就是新产品的功能原理设计。(3)技术设计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已确定的产品的功能原理方案具体化为装置及零件的合理结构。(4)施工设计阶段。把技术设计的结果变成施工的技术文件。

13、故障树分析法及其特点。

答:故障树分析亦称失效树分析,是一种可靠性、安全性分析和风险评价方法。它通过对可能造成系统故障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由总体至部分按倒立树状逐级细化分析,画出逻辑框图,从而确定系统故障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或其发生概率。

特点:(1)故障树是一种图形演绎法、直观、形象;(2)不仅可以对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可以找出系统的全部可能失效状态;(3)需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软件方法发展迅速;(4)通过分析过程,可以加深对系统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从而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14、有限元法的实质。

答:有限元法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一种现代数值计算方法,其实质是通过两次近似将具有无限多个自由度的连续体转化为只有有限个自由度的单元集合体,使问题简化为数值求解的结构问题。第一次近似为单元划分,精确的边界被离散为简单的边界,连续的物体被离散为一系列只有结点相连的单元。第二次近似为真实复杂的位移分布被近似表示为简单函数描述的位移分布。

16、请简述梯度法和共轭梯度法的特点。

梯度法:梯度法又称最速下降法,基本原理是在迭代点附近采用使目标函数值下降最快的负梯度方向作为搜索方向,求目标函数的极小值。特点:迭代计算简单,只需求一阶偏导数,所占的存储单元少,对初始点的要求不高,在接近极小点位置时收敛速度很慢。

共轭梯度法:在梯度法靠近极值点收敛速度减慢的情况下,共轭梯度法可以通过构造共轭方向,使其收敛速度加快,具有一次收敛速度,使得计算过程简便,效果又好;在每一步迭代过程中都要构造共轭方向,比较繁琐。

17、试比较约束优化和无约束优化之间的区间和联系。

答:无约束优化对于设计变量没有限制,搜索空间内的点都是可行解,而约束优化则有限制条件,只有在可行域内的点才是可行解。无约束优化是约束优化的基础,通过罚函数的方法可以将约束优化问题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求解。

6.期末考试网站美工设计基础试题 篇六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 试题

2010年7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使用元素的是()

A.点、线、面等元素

B.视觉元素的方向、位置、重心、空间关系等

C.可视形象的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D.设计所表达的涵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和功能

2.设计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比例关系叫黄金比,它的长与宽的比值为()

A.1:1.652

B.1:1.718

C. 1:1.618

D. 1:1.817

3.图与底是在平面构成形象之间的相互参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色彩明度较高的有图的感觉

B.凹凸变化中凹的形象有正图感

C.动静对比中动态形象有图感

D.面积大小的比较中,小面积的有图感

4.下列对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的一种概念用语

B.构成是将相同或者不同形态的两个以下的单元经过重新组合后形成一个新的 单元

C.构成造成新的视觉形象

D.构成是独立的学科体系,发端于西方,应用于设计实践

5.下列属于偶然形的是()

A.漫天的云霞

B.汽车的形态

C.生物的细胞

D.建筑的形态

6.可见骨格是指骨格线和基本形明显的表现在构图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概念中存在B.是排列基本形的依据

C.有明确的空间划分

D.不利于基本形的排列

7.下列不属于基本形骨格渐变的是()

A.形状上的变化

B.大小上的变化

C.方向上的变化

D.色彩上的变化

8.下列对肌理对比描述正确的是()

A.形状和大小

B.色彩的纯度

C.位置和方向

D.致密与松散

9.下列属于机能设计的是()

A.园林设计

B.染织设计

C.壁画设计

D.陶瓷设计

10.下列不属于关系元素的是()

A.排列元素的形状

B.排列元素的方向

C.排列元素的空间

D.排列元素的位置

11.下列对平面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在只有两度空间的视觉范围之内,用轮廓线划分形象与背景的界限

B.是通过搭配构建获得平面图形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的学说

C.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在的三维空间

D.是通过具象形态为切人点进行构成

12.下列属于装饰设计的是()

A.建筑设计

B.园林设计

C.室内设计

D.壁画设计

13.下列不属于概念元素的是()

A.点

B.线

C.体

D.面

14.下列对群化构成的描述错误的是()

A.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紧凑

B.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完整

C.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松散

D.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简洁

15.下列不属于组形的是()

A.透叠

B.平衡

C.接触

D.分离

16.在CorelDRAW软件中,要编排大量的文字,应选择哪一项?()

A.纯文本文件

B.小四号字

C.艺术字

D.段落文本

17.在CorelDRAW软件中,按住()键,然后将光标移动到对象的轮廓上。当光标变成插入点时,单击对象轮廓,对象内部就会变成一文本框。

A.Ctrl

B.Alt

C.Shift

D.Enter

18.在CorelDRAW软件中,要取消对象的选取状态,按键盘上的快捷键()。

A.F5

B.F3

C.Ese

D.Ctrl+O

19.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版式设计造型要素的是()

A.点、线、面

B.一段音乐

C.一行文字

D.一张图片

20.在CorelDRAW软件中,提供了色彩填充功能,下列不属于其填充方式的是()

A.均匀填充

B.渐变填充

C.纹理填充

D.图像复制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们把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展示的元素称为——。

2.形象是指物体的外部特征,一般包括:形状、色彩、大小、——等。

3.相对于光源色而言,物体色是指光源色照射到物体后被物体吸收再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是本身——。

4.在平面设计中只能感觉但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统称为——。

5.位图图像,亦称为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组成的。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肌理主要是指物体内部的结构特征。(。)

2.视觉元素一般包括方向、位置、重心、空间等。()

3.对比是指将两个存有明显差别的物体并置在一起时,二者有较大的差别又能够统一起来的对照关系。()

4.人造形和自然形都是具象的,都属于现实形态。()

5.流淌的河水、生物的细胞、漫天的云霞、临风的枯木都可称为有机形。()

6.面积大小的图与底比较中,大面积的有图感。()

7.复色光是指含有两种以上色彩的光线,其中包括全色光线。()

8.CorelDRAW软件中,双击(矩形工具)可以绘制出与绘图页面大小一样的矩形。

()

9.CorelDRAW软件中,【排列】菜单里的【取消组合】命令的快捷键是Ctrl+G键。

()10.点阵图的文件类型有很多,如*.bmp,*.gif,*.png,*.jpg等,编辑这样的图形可以用Photoshop等软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举例说明什么是基本形的重复? 2.简要说明平面构成中“发射”的形式原理及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

3.简述色彩的物质性印象。

4.简述版式设计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法则。

五、操作题(每空1分,共10分)制作Logo

请完成如图1效果图的操作步骤:

1.单击(椭圆工具]按钮,按住()键,绘制一个65mmX 65mm的正圆形,填充为

(C:0;M:70;Y:100;K:0),去除轮廓线。

2.绘制一个50mmX50mm的正圆形,填充为灰色,轮廓线设置为白色,粗细为1.5mm,放置于大圆上面并——。

3.按【Ctrl+I】键,导人一张素材图片,在页面中单击导人图片,选择【位图】菜单中的【

】命令,打开CorelTRACEl2软件。

4.单击()按钮,在属性栏中进行设置,单击属性栏中的【

】按钮进行跟踪操作。

5.保存位图的跟踪结果,回到CorelDRWA软件中。

6.按【

】键,取消图形的组合。利用[挑选工具),删除不需要的图形,然后拖动鼠标将上下两层的图片全都选中,按【——】键,将图形群组。

7.将处理好的图片拖拽到圆形上并调整好大小,按【——】键,将图片置后。

8.在【效果】菜单中,选择【————】中的【——】命令,在灰色圆形上单击。

9.单击[文本工具]按钮,在页面中输入字母“T”和“P”,在属性栏中,设置字体为“中特广告体”,轮廓线粗细为2.3mm,颜色分别为(Cc0;M:60;Y:100;K:0)和(C:100;M:0;Y:0;K:0),按【Shift+PageDown】键,将文字置后。这样,“TOP假日旅行俱乐部”的Logo就制作完成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B

4.B

5.A

6.C

7.D

8.D

9.D

10.A

11.D

12.D

13.C

14.C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视觉元素

2.肌理

3.不发光的物体

4.概念元素

5.像素(图片元素)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X

2.X

3.√

4.√

5.X

6.X

7.√

8.√

9.X

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基本形的重复?

答:基本形的重复是指使用同一基本形在构成设计中构成画面。如操场上做广播体操的学生,建筑中的墙砖、地板、屋顶的瓦片,楼房上一个个的窗户,布上的图案等等都是基本形的重复。

2.简要说明平面构成中“发射”的形式原理及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

答:发射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形态,如太阳四射的光芒、鲜花的结构,它是围绕一个中心,向外发射所呈现的视觉形象。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1)发射点即发射中心,所有发射的骨格线都集中在此点上。(2)发射线具有方向性。根据发射的不同方向,在构成时形式上又各有不同的表现。

3.简述色彩的物质性印象。

答: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是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的。冷、暖色系是人们根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一般来说,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波长长,有温暖的感觉,以此类光照射到任何物体都会增加温暖的感觉。冬天,我们关掉屋子里的日光灯,打开白炽灯,就会有温暖的感觉。相反,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则有寒冷的感觉。如果夏天我们关掉屋子里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同样会增加凉爽的感觉。对商品的包装也是如此,如果在冷饮或冷食的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无疑会引起对这些食物向往的感觉。

4.简述版式设计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法则。

答: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中心点、中心线、对称面,在形状、大小或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均衡是不对称形态的一种平衡。对称与均衡是取得良好的视觉平衡的两种形式。对称体现了静感与稳定性,具有端庄,安定的美,均衡则表现了动感和变化性,具有生动、活泼的美。

五、操作题(每空1分,共10分)

1.Ctrl

2.对齐两个圆的圆心

3.跟踪位图

4.高级轮廓

执行跟踪

6.Ctrl+U

Ctrl+G

7.Shift+PageDown 8.精确裁剪

7.管壳式换热器安全阀设计选型 篇七

随着工艺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类生产设备及生产流程的组织与配置越来越趋于大型化与复杂化, 人们开始更加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现代化工装置中, 为了防止因系统超压而引发安全事故, 工程设计中对安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安全阀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除了GB150中对于压力容器超压泄放装置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外, 国内外的一系列标准也对于安全泄放装置的设计选型及计算提出了更为详细的分类与规定。

2 超压分析

比较国内外关于安全泄放装置设计的标准, 我们发现:GB150中对于盛装压缩气体或水蒸气及盛装液化气体等各类容器提出了安全泄放量的计算方法, 但对于容器超压的原因未作具体划分;而在API 520及API 521中对于安全阀引起超压的原因作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与分析, 针对各种事故工况下的安全阀泄放量提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在化工部标准HG/T20570.2中借鉴总结了国外标准并提出了下列十种事故工况下泄放量的计算方法:阀门误关闭、循环水故障、电力故障、不凝气积累、控制阀故障、过度热量输入、易挥发物料进入高温系统、换热器管破裂、化学反应失控、外部火灾。

在化工设备设计中, 管壳式换热器是十分常见的设备之一, 应用范围广泛。在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与壳程中, 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温差与压差。因此, 安全阀的设置对于管壳式换热器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下面重点以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时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安全阀安全泄放量的计算来进行分析, 从而说明安全阀针对性设计选型的重要性。

3 工况一:管程液体热膨胀

以冷却器为例, 壳程走热流体 (气相或液相) , 管程走冷流体 (如冷却水) 。当管程流体进出口阀门误关闭时, 造成换热器内管程流体停滞, 此时由于热流体持续加热管程, 在长时间下可能致使管程液体发生热膨胀超压。在该工况下, 在管程设置安全阀的泄放量为被关闭液体的膨胀量, 此类安全阀一般选用微启式即可。对于此工况下液体膨胀泄放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V为体积泄放流量, m3/h;B为体积膨胀系数, 1/℃;H为正常工作条件下最大传热量, k J/h;Gl为液相密度, kg/m3;CP为定压比热, k J/ (kg℃) 。

4 工况二:换热管破裂

如果换热器低压侧的设计压力小于高压侧的设计压力的2/3时, 考虑此事故工况, 且要求高压侧流体走管程。在计算换热器管子破裂引起超压时, API 521中作了以下假设:

1) 换热器只有1跟管子断裂;

2) 管子是在管板处断裂;

3) 高压侧流体一部分通过管板处的断裂口进入低压侧, 一部分通过一段较长的管子流入低压侧。这两部分的流量, 简化处理为通过管板处断裂口流量的2倍。

泄放量基本公式推导基于孔板基本公式

式中, Δh为流体压头损失, m;u为流体流速, m/s;g为重力加速度, 9.81m/s2。

当换热器管子断裂时

式中, 锐孔计算系数C0取0.7;Δp为高低压侧压差, MPa;ρ为高压侧流体密度, kg/m3。

泄放量计算公式

式中, At为换热管截面积, m2, , d为管子内径;

由式4.2及式4.3得到泄放量基本公式

当高压侧流体为液相时, 由于液体近似为不可压缩流体, 可直接引用基本公式4.4计算泄放量。

当高压侧流体为气相时, 要用可压缩流体的公式计算气体的泄放量, 基本公式为:

式中, d为管子内径, m;P1为换热器高压侧的操作压力, MPa (A) ;P2为换热器低压侧的的压力, MPa (A) ;M为分子量;Z为压缩因子;T为高压侧流体温度, K;k为绝热指数。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4.5又可以简化为以下两式:

5 工况三:外部火灾

5.1 对于壳程盛装液体的换热器设备

1) 根据GB150-2011中的规定

(1) 无保温层时

式中, W为质量泄放量, kg/h;Hl为泄放条件下气化热, k J/kg;A为受热面以上7.5m范围内容器润湿表面积, m2;F为容器外壁校正系数, 取值查对应标准。

(2) 有保温层时

式中, W为质量泄放量, kg/h;Hl为泄放条件下气化热, k J/kg;A为受热面以上7.5m范围内容器润湿表面积, m2;t为泄放温度, ℃;λ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k J/ (mh℃) ;d0为保温厚度。

2) 根据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 521中规定:对于有足够的消防保护措施和有能及时排走地面上泄漏的物料措施时, 容器的泄放量为:

否则, 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符号同前, F取值按照对应标准。

5.2 对于壳程盛装气体的换热器设备

根据API 521中规定, 无润湿表面的容器在外部火灾情况下的泄放量

式中, W为质量泄放量, kg/h;Tw为金属壁温, 对于碳钢为866K, K;T为泄放温度, K;A1为距地面或能形成大面积火焰的平台上方7.5m范围内的容器外表面积;M为分子量;P为泄放压力, MPa。

6 结论

从上述各类事故工况的分析来看, 决定管壳式换热器安全阀设计的成败与否, 关键在于正确计算各类事故工况下的安全泄放量, 从而根据所需泄放量计算最小泄放面积来指导安全阀选型。而国内常用的压力容器标准GB150中并没有对各类可能引起超压的事故工况作详细的说明与划分, 在实际安全阀设计选型过程中容易造成困难与偏差。因此, 有关这部分安全阀的详细设计还是应该多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标准。从而使小到一台换热器设备大到整条化工工艺生产线的安全系统设计, 既能满足安全的可靠性, 又满足经济的合理性。

摘要:通过举例分析管壳式换热器安全阀设计选型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超压事故, 给出各种事故工况下安全阀安全泄放量的计算方法, 指导安全阀设计选型。说明安全阀的准确设计需要有针对性, 从而满足安全系统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要求。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安全阀,泄放量,设计选型

参考文献

[1]GB150.1-150.4-2011, 压力容器, 2011.

[2]HG/T20570.2-95, 工艺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安全阀的设置和选用, 1996.

[3]API 520 PartⅠ, Size and Selection, 7th Edition, 2000.

8.换热器设计期末 篇八

关键词:微槽群平板;热管散热器;翅片;优化;设计

在现代的建设领域内,为满足对高功率电路设备的安全性应用,其中应用现代化的建设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发光二极管自身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且能够更好的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对于大功率用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从现有的建设需求形式来对新型微槽群平板热管散热器的翅片结构优化来进行简要研究分析。

1 结构计算模型

在进行模型结构的计算过程中,主要针对于如下几个特征来进行综合性处理分析。

1.1 物理模型问题 现代平板热管散热使用器械的应用管理中,基本的结构信息问题,就集中在了基本的新型平均角度上,对于基本的设施安全性问题,其版面的热管材料,通常选择铝为主要的应用材料。在执行底座的竖直纺织网位置上,为达到基本的使用规格,使用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使用规格,其一为支撑的平面热管,通过快速的结构调整,并改善对基本设施层面上的传递信息控制,这对于基本的平板热管路径,以及处理条例问题,更应当从基本的设施处理效果上来完成对平板热管的基本使用规划来完成对基本管道内热板管面结构的控制。

1.2 网格划分问题 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为满足基本的使用环境,就需要通过对执行操作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考虑对基本设施的安全结构创建,通过基本的安全性防护来改善对集成系统在设施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处理,通过对基本空气的网格规划来促进基本设施理念内部的创建问题。

对于集成系统的基层建设,主要给予对流媒体网格的不同结构上的数量信息控制,并通过整体的规划来改良在不同环境特征下的基本设施创建。从基本的翅片结构来看,其造成散热面积变小的问题,对基本的缘故问题,我们从基本的设计策略进行调整,就应通过热流密度以及整体的间距控制范围来确定其不同间距环境下的控制范围。在执行底层的热量密度调控问题,就应在结合实际的生产效益结构同时,满足对结构上的区域划分效益。

1.3 边界条件问题 在进行环境适应性分析的过程中,就已知的环境定义来说,其基本的耦合定义问题,就可能导致辐射的传热效果等受到影响。

2 优化结构的设计方案

在优化过程中,就主要集中在了如下几点上。

2.1 翅片之间的距离调整设计 在进行翅片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分析对翅片间距上的控制,根据实际需求来设计相应的计算结构,其高温翅片间距控制如下图1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于集成化舍不得安全防护措施问题,可结合实际的操作,满足对基本的面积操作缘故,并通过对基本设施建设上,基本的集成结构的建设问题,就可以结合实际的生产需求来进行综合性分析,并以此来改良对集成设施的合理化建设,并以此来进行综合性分析调控。

对于基本的底面热量密度控制问题,我们从现有的翅片以及分布数量来进行综合性分析,并结合对基本密度的流控来进行综合性能上的调控,以此来改善对基本设施创建传播效应上的间距控制,从而改善对基本设施处理问题上的综合性控制。对基本的翅片间距控制问题,我们结合实际的生产要求来进行流动的导向控制,从最基本的设施优化上来完成对基本空气流动性上的控制改良,并通过这样的有效处理方法,完成对基本热效应行为上的综合处理,并以此来保证对基本设施处理问题内部结构上的控制。

2.2 翅片高度调整 翅片高度问题,是影响整体使用数值的重点,为保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对基本设施使用规格上的调整问题,就应在满足基本设置处理问题基本上,改善对传热系數与热面密度上的调整问题。对于表面的热流密度以及高度的增减处理效益问题等,都可以通过整体散热面系统结构上的合理调控,实现对基本散热器以及热面所展示出来的基本设置问题,并通过对基本设置与增加的效益问题来促进其对高温高差效果上的综合性控制。

3 试验温度检测与控制

在进行现有的样品分析过程中,对基本的设置问题,从优化的结构来看,就主要包括了如下几个布置点。第一,现有的试验温度作为控制监控点,确保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测点的内部温度问题,并通过基本的测量分析,从而完成对基本处理,并根据基本的设置来确定基本的设施建设,对于基本检测点在控制管理检测环境下的综合分布效益问题,就可通过对基本设施的全面掌控,从而完成对不同环境上的合理调控。第二,在进行数据的模拟运算过程中,通过对基本信息上的合理化调控建设,从最根本的设施处理上,完成对不同环境下的基本设施创建,并以此来改善对不同温度下的影响调控。

4 结语

为满足现有的社会发展问题,其中确定散热结构的外部结构问题,以及基本的结构调整问题等,都可能影响到基本的设施合理性,而其基本的运行模拟运算效益等,都将成为安全处理整体结构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白敏丽,寇志海,王昊等.微槽群平板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的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10,9(1):17-22.

[2]王昊.LED微槽群平板热管散热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3]王吴.LED微槽群平板热管散热器研究[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4]田金颖,诸凯,刘建林等.冷却电子芯片的平板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研究[J].制冷学报,2007,28(6):18-22.

【换热器设计期末】推荐阅读:

换热器更换施工方案07-04

换热机组手册08-24

上一篇:经典简单的小学六年级歇后语下一篇:总调度岗位职责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